CN103520357B -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0357B
CN103520357B CN201310489282.1A CN201310489282A CN103520357B CN 103520357 B CN103520357 B CN 103520357B CN 201310489282 A CN201310489282 A CN 201310489282A CN 103520357 B CN103520357 B CN 1035203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gem
pill
radix
subsequent 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92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0357A (zh
Inventor
刘忠良
林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92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0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0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0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0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0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八珍丸(微丸)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穹和熟地黄八味原料药粉碎成的生药粉与药用辅料和水泛制成的八珍丸(微丸)素丸;和b)由包衣物料、增塑剂和乙醇制成的薄膜衣层。本发明将传统的八珍丸制成丸径为3.5-4mm的八珍微丸,克服了传统的八珍丸的不足,且不含糖份,适宜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扩大了使用范围。本发明的八珍微丸在改善气血两虚症候、改善心肌供血方面优于传统的八珍丸,在升高血红蛋白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制备方法采用原药材入药,使成品药中最大限度地含有天然有效成分。

Description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记载了八珍丸,其处方为:党参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甘草50g、当归150g、白芍100g、川芎75g和熟地黄150g;制备方法为: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该种八珍丸含糖份,不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且单位重量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低,服用量大,贮存不便。而且蜜丸剂型存在外观陈旧、吞服不便、用量较大、易于霉变等不足,不易被患者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为此,申请号为98112016.4、发明名称为“八珍无糖型冲剂的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八珍无糖型冲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先将一定比例的白术、当归和川穹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用水煎煮,得到中间产品,然后按比例加入党参、茯苓、熟地黄、甘草和白芍,并用水煎煮,经过滤、浓缩后加入赋形剂,制粒、干燥后得产品八珍无糖型冲剂。
现有技术中,在八珍丸的基础上还改剂型制成了八珍口服液或八珍汤,如“八珍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陈光义,黄东,等.八珍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药材,2003,26(6):437-438】报道了八珍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其中,中药材的提取为:取川芎、当归、白术(炒)用75%乙醇浸渍三日,滤出醇液,回收酒精得浸膏溶液(I)备用。上述药渣与党参、白芍、茯苓、熟地、甘草一起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为80min,第二次为60min。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1的浓度(II)。将I和II合并,加入IV型ZTC1+1预处理剂A、B组分,过滤,加入IV型ZTC1+1天然澄清剂A、B液澄清过滤。
“八珍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姜卓,蔡建春.八珍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制剂技术,2005,14(2):56-57】也报道了八珍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将以上8味药材照《中国药典》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当归、川芎、白术、白芍分别用原生药7倍量,茯苓用原生药6倍量的70%乙醇浸渍48h后,分别进行渗漉。其中当归和川芎分别收集初滤液180mL和9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全漉液;党参、熟地、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与续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加上述当归、川芎初滤液及糖浆294mL,再用乙酸调配,使成1000mL,搅匀、静置、滤过,即得。
“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金仲达,朱惠中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质,2012,18(19):39-41】以芍药苷、总多糖、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八珍汤水煎煮工艺的影响。
但口服液或汤剂存在服药量大、使用和携带不方便的缺点。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在八珍丸的基础上改剂型制成了八珍胶囊,其所用的辅料为蜂蜜。和上述八珍丸一样,同样存在着不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的缺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采用原药材入药,从而保证了成品药中最大限度地含有天然有效成分,体积小,药效高,不含色素和防腐剂,服用、运输、储存十分方便,且不含糖份,适宜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八珍微丸,其中,所述的八珍微丸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穹和熟地黄八味原料药粉碎成的生药粉与药用辅料和水泛制成的八珍微丸素丸;和b)由包衣物料、增塑剂和乙醇制成的薄膜衣层。
八珍丸为传统双补气血名方,临床适用于病后虚损及各种慢性疾病,然其剂型为蜜丸,存在外观陈旧、吞服不便、用量较大、易于霉变等不足,不易被患者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药效的发挥,而且该种八珍丸含糖份,不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为此,现有技术中将八珍丸剂型改进成胶囊剂,克服了上述不足,然而,胶囊剂和丸剂一样,由于其所用的辅料为蜂蜜。和八珍丸一样同样含有糖份,存在着不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的缺陷。
本发明中,将传统的八珍丸制成八珍微丸,不仅克服了八珍丸的不足,而且不含糖份,适宜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本发明人进一步通过临床试验,惊喜地发现本发明的八珍微丸能明显改善气血两虚症候,升高气血两虚型贫血患者Hb、RBC、IgG含量,改善气血两虚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供血状况。其中在改善气血两虚症候、改善心肌供血方面疗效优于传统的八珍丸,在升高Hb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本发明中,所述的八珍微丸的丸径为3.5-4mm。
本发明中,所述的八珍微丸为八珍薄膜衣水丸,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所述的八珍微丸为丸径为3.5-4mm的八珍薄膜衣水丸。
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PVP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淀粉;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甘油。
本发明中,所述的八味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比:
优选具有如下配比: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八珍微丸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干燥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15~7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
5)将包衣物料溶于乙醇中,过滤,滤液中加入增塑剂,搅匀,研磨,过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微丸。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用水泛制成小丸为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小丸的方法可参考中药领域水泛丸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根据其自身掌握的现有技术进行适当的选择,并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中,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小丸:
取一半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适量喷洒饮用水,一边滚动,一边适量撒入余下的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连续滚动干燥后,一边喷入饮用水,一边撒入余下的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干燥,至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符合要求止。
将制成的丸取出,取样筛二个(样筛为设定丸径的最大孔径筛及最小孔径筛),并将大孔径筛放上面,小孔径筛放下面,筛去上面的丸,可重新粉碎成细粉;筛下的小丸,可重新加入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的丸。其干燥温度为80℃,其包衣锅的转速为:45转/分钟。
具体地说,本发明中丸径为3.5-4mm。
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为控制原料药的水分≤5%。
进一步的,所述的干燥为在50~60℃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
步骤2)中所述的烘干为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步骤3)中所述的烘干为置烘箱中60℃烘干。
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PVP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淀粉;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甘油。
所述淀粉的加入量为生药粉的8~12wt%,优选10wt%。
所述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0.8~1.2%g/ml,优选1.0%g/ml。
本发明中,所述的包衣其工艺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具体可采用如下工艺操作进行包衣:
先预热包衣锅至38~42℃,将符合要求的八珍微丸素丸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使八珍微丸素丸受热均匀。启动压缩泵,压力控制在0.4Mpa,将配制好的薄膜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八珍丸素丸表面,流量0.15~0.2kg/min,以60~70℃热风干燥,连续喷雾28~32分钟,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液。用热风继续吹8分钟后,再用冷风吹干,即得。
本发明中,分装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将传统的八珍丸制成八珍微丸,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八珍丸的不足,而且不含糖份,适宜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2)本发明的八珍微丸能明显改善气血两虚症候,升高气血两虚型贫血患者Hb、RBC、IgG含量,改善气血两虚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供血状况。其中在改善气血两虚症候、改善心肌供血方面疗效优于传统的八珍丸,在升高Hb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3)本发明所提供的八珍微丸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采用原药材入药,从而保证了成品药中最大限度地含有天然有效成分,体积小,药效高,不含色素和防腐剂,服用、运输、储存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微丸临界相对湿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9g  白术(炒)109g  茯苓109g
      甘草55g   当归164g        白芍109g
      川穹82g   熟地黄164g
制法: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50℃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1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淀粉100g,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其中,用水泛制成小丸的具体工艺为:
取一半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适量喷洒饮用水,一边滚动,一边适量撒入余下的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连续滚动干燥后,一边喷入饮用水,一边撒入余下的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干燥,至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符合要求止。即丸径为3.5-4mm。
将制成的丸取出,取样筛二个(样筛为设定丸径的最大孔径筛及最小孔径筛),并将大孔径筛放上面,小孔径筛放下面,筛去上面的丸,可重新粉碎成细粉;筛下的小丸,可重新加入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的丸。其丸径为3.5-4mm。其干燥温度为80℃,其包衣锅的转速为:45转/分钟。
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丸;其中所述的包衣采用如下工艺操作:
先预热包衣锅至40℃左右,将符合要求的八珍微丸素丸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使八珍微丸素丸受热均匀。启动压缩泵,压力控制在0.4Mpa,将配制好的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八珍丸素丸表面,流量0.15~0.2kg/min,以60~70℃热风干燥,连续喷雾30分钟左右,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液。用热风继续吹8分钟后,再用冷风吹干,即得。
【实施例2】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5g  白术(炒)113g  茯苓105g
      甘草52g   当归167g        白芍113g
      川穹80g   熟地黄166g
制法: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60℃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12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12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7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淀粉100g,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
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微丸。
其中,用水泛制成小丸和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的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15g  白术(炒)105g  茯苓107g
      甘草58g   当归161g        白芍105g
      川穹85g   熟地黄165g
制法: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55℃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50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生药粉中加入淀粉100g,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
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微丸。
其中,用水泛制成小丸和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的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9g  白术(炒)115g  茯苓107g
      甘草57g   当归158g        白芍115g
      川穹82g   熟地黄158g
制法: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52℃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2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淀粉100g,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
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微丸。
其中,用水泛制成小丸和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的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9g  白术(炒)109g  茯苓115g
      甘草55g   当归159g        白芍108g
      川穹82g   熟地黄164g
制法: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58℃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60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淀粉100g,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
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微丸。
其中,用水泛制成小丸和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的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9g  白术(炒)109g  茯苓109g
      甘草55g   当归168g        白芍105g
      川穹85g   熟地黄161g
制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八珍微丸的制备
处方:党参109g  白术(炒)109g  茯苓109g
      甘草55g   当归160g        白芍109g
      川穹82g   熟地黄168g
制法:同实施例1。
试验例1
1、成型工艺研究
1.1.处方设计
鉴于处方中全部以生药粉入药,药物的粘度较差,所以在成型时应加入适量的辅料作粘合剂,以备能很好的制粒。
原丸剂用法与用量为:原丸剂为100g粉末加40~50g炼蜜制成,每次服用6g,为计算每次的药粉服用量,取其区间值定为平均值,炼蜜定为45g,每次服用的生药粉量约为4.14g,现制成1000g为单位,其处方量的计算有待于辅料的加入。这种假设有待于成型工艺研究。
1.2成型工艺
(1)处方设计
制成微丸剂,涉及到制定用法用量,必然与辅料用量有关。制剂工艺研究应侧重中试试验考察辅料如何选择,微丸的服用量等问题。研究内容如下:
(2)辅料种类筛选
考虑到整个工艺以生药粉入药,结合丸(微丸)的特殊工艺特点,采用泛制法进行成型,需进行制得基本母粒,作为成型时的球形模子。通常选用淀粉、PVP、微晶纤维素等。试验中分别以水进行制粒,以其制粒的粘合性考察指标,分别加入量为10%。其结果见表1。
表1、辅料筛选表
结论:由试验可知,选用淀粉即可。
辅料用量筛选
试验中分别对其淀粉的用量加以筛选,其结果见表2。
表2、辅料用量筛选结果
结论:由试验可知,淀粉以10%的量加入较好。
(3)制粒润湿剂的筛选
试验中采用水、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润湿剂,对药粉粉进行润湿,以制粒的难易程度进行筛选。
表3、润湿剂筛选表
结论:以水为润湿能很好的制粒。
(4)制丸工艺
取一半混好辅料的药粉进行制粒,将制好的颗粒用20目筛整粒,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适量喷洒饮用水,一边滚动,一边适量撒入药粉,连续滚动干燥后,一边喷入饮用水,一边撒入药粉,干燥,至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符合要求止。
将制成的丸取出,取样筛二个(样筛为设定丸径的最大孔径筛及最小孔径筛),并将大孔径筛放上面,小孔径筛放下面,筛去上面的丸,可重新粉碎成细粉;筛下的小丸,可重新加入药粉制成所需丸径大小的丸。其干燥温度为80℃,其包衣锅的转速为:45转/分钟。
1.3包衣工艺研究
由于本品大部分为生药粉入药,外观较差,为改善其外观质量,故采用取包衣。包薄膜衣与糖衣相比较具有生产周期短、用量少、丸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好、对药物崩解影响小等优点,故采用包薄膜衣。
1.3.1成膜材料的筛选
常用薄膜衣物料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Ⅳ号聚丙烯酸树脂,实验中分别以3%浓度(70%乙醇)进行包衣(压力0.4mpa、热风干燥温度60~70℃),考察包衣情况。结果见表4。
表4、成膜材料的筛选表
由表可知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Ⅳ号聚丙烯酸树脂较好,本实验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包衣物料。
1.3.2增塑剂的筛选
由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后,衣层硬而脆,缺乏柔韧性,容易破裂。故需加入增塑剂,使衣层在室温时保持较好的韧性,实验中以1%量加入包衣液中进行包衣(压力0.4mpa、热风干燥温度60~70℃),考察衣层的柔韧性。增塑剂的选择见表5。
表5、增塑剂的筛选表
由表可知选择甘油相对较好,其用量筛选见表6。
表6、甘油用量筛选表
因此,确立甘油用量为1.0%较好。
1.3.3包衣工艺的确定
对薄膜包衣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筛选,具体结果见表7。
表7、薄膜包衣主要技术参数考察
由表可知薄膜包衣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羟丙基甲纤维素浓度3%;乙醇浓度70%;流量0.15~0.2kg/min;压力0.4Mpa;干燥温度60~70℃。
结论:薄膜包衣工艺操作如下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准确称取一定量,置适当容器内,按比例加入70%乙醇,搅拌使完全溶解,过滤,滤液中按比例加入甘油,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先预热包衣锅至40℃左右,将符合要求的素丸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使素丸受热均匀。启动压缩泵,压力控制在0.4Mpa,将配制好的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素丸表面,流量0.15~0.2kg/min,以60~70℃热风干燥,连续喷雾30分钟左右,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液。用热风继续吹8分钟后,再用冷风吹干,即得。
1.4微丸物理性质研究
1.4.1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丸(微丸),除去薄膜衣后显灰黄色;味甜、微苦。
1.微丸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取合格微丸7份,每份约2g,精密称定,将其置于表8所列的分别盛有7种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84小时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其结果见表9。
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见图1。
表8、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在25℃时的相对湿度
表9、临界相对湿度测定数据
由吸湿曲线求得,临界相对湿度为65%,因此在整丸分装时,应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
试验例2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两组共153例,均为门诊病人(来源于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附二医院及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厂职工医院),其中贫血90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63例。将不同病种按患者就诊先后次序,以2:1抽签方式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102例中气血两虚证贫血60例,男37例,女65例;年龄20~70岁,平均40.3岁;病程1~16年,平均4.5年。气血两虚证慢性缺血性心脏病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60.2岁;病程4~21年,平均13.7年;合并高血压者5例,高脂血症7例,心律失常8例。对照组51例中,气血两虚证贫血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23~70岁,平均42.7岁;病程1~15年,平均4.7年。气血两虚证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58.4岁;病程3~20年,平均10.2年;合并高血压者3例,高脂血症者4例,心律失常者5例。
1.2诊断标准
1.2.1气血两虚证辨证标准
参照1986年全国“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及《药典》对八珍丸“主治”的规定:1.神疲乏力:2.少气或懒言;3.头晕眼花;4.食欲不振;5.面色苍白或萎黄;6.月经量多;7.舌质淡或舌淡胖;8.脉虚(细、弱、软)。具备五项即可(其中舌、脉象必具)。
1.2.2贫血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内科学》三版教材拟定的标准。本文选择血红蛋白(Hb)含量男性在9~11.9g/dl,女性在9~10.9g/dl者,并排除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急性失血及溶血性贫血患者。
1.2.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参照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本发明选择病程3年以上,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者,并排除合并血压超过22.6/13.3Kpa,及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2观察方法
观察组服本发明的八珍微丸(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每次4.6g,每日2次;对照组服八珍丸(江西樟树制药厂生产),每次6g,每日2次。采用单盲法观察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气血两虚证侯(主症轻重程度记分法记录),贫血患者的血象及免疫球蛋白(放免法测定),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休息时心电图等变化情况。观察期间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及疗法。
3.2观察结果
3.1疗效标准
证候疗效以主症轻重程度记分法评定。临床痊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1%以上者;显效:减少70~90%者;有效:减少35~69%者;无效:减少<35%者。
心电图疗效采用1979年全国“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评定。
3.2观察结果
3.2.1症候总疗效
观察组102例中,临床治愈9例(8.8%),显效45(44.1),有效42例(41.2%),无效6例(5.9%)。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51例中,临床治愈1例(2.0%),显效15例(29.4%),有效27例(52.9%),无效8例(15.7%),总有效率为8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2.2对血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见下表)
两组贫血患者Hb、RBC、IgG结果比较
3.2.3心电图疗效
观察组显效3例(7.1%),改善25例(59.5%),无效14例(33.4%),总有效率62.9%;对照组显效0例,改善8例(38.1%),无效11例(52.4%),加重2例(9.5%),总有效率38.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八珍微丸能明显改善气血两虚症候,升高气血两虚型贫血患者Hb、RBC、IgG含量,改善气血两虚型贫血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供血状况。其中在改善气血两虚症候、改善心肌供血方面疗效优于传统的八珍丸,在升高Hb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对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所制备的八珍微丸也进行了上述试验,其获得的结果相似。

Claims (14)

1.一种八珍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珍丸由下列成分组成:a)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穹和熟地黄八味原料药粉碎成的生药粉与药用辅料和水泛制成的八珍丸素丸;和b)由包衣物料、增塑剂和乙醇制成的薄膜衣层;所述的八味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比:
所述的八珍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干燥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烘干后与备用的炒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15~7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小丸,干燥,得到八珍丸素丸;
5)将包衣物料溶于乙醇中,过滤,滤液中加入增塑剂,搅匀,研磨,过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珍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珍丸素丸的丸径为3.5-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珍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PVP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珍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珍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味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比: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八珍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干燥后备用;
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
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烘干后与备用的炒白术、茯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15~75μm的超微粉;
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I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小丸,干燥,得到八珍丸素丸;
5)将包衣物料溶于乙醇中,过滤,滤液中加入增塑剂,搅匀,研磨,过筛,得到薄膜包衣液;
6)取八珍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用水泛制成小丸为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为控制原料药的水分≤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为在50~60℃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烘干为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步骤3)中所述的烘干为置烘箱中60℃烘干。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PVP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淀粉;所述的包衣物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的加入量为药粉的8~12wt%;所述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0.8~1.2%g/ml。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的加入量为药粉的10wt%;所述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
CN201310489282.1A 2013-10-17 2013-10-17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Active CN103520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9282.1A CN103520357B (zh) 2013-10-17 2013-10-17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9282.1A CN103520357B (zh) 2013-10-17 2013-10-17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0357A CN103520357A (zh) 2014-01-22
CN103520357B true CN103520357B (zh) 2015-03-25

Family

ID=4992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9282.1A Active CN103520357B (zh) 2013-10-17 2013-10-17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03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102A (zh) * 2017-12-26 2018-03-20 李树月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9464533A (zh) * 2018-12-25 2019-03-15 哈尔滨瀚钧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八珍丸微小丸的制备方法
CN113694039B (zh) * 2020-05-21 2023-03-17 哈尔滨瀚钧现代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3057B (zh) * 2022-01-11 2023-08-29 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 一种补血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2436A (zh) * 2012-05-24 2012-11-14 周明千 中药超微破壁微丸剂饮片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0357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357B (zh) 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US11013694B2 (en) Formulation of a micro drop pill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SA06270470B1 (ar) تركيب من الطب الصيني التقليدي لعلاج الصداع، مستحضرات وعملية لتصنيع التركيب نفسه
CN103608024B (zh) 控制血糖、血脂及体重的药物组合物
CN110051782A (zh) 人参膏及其制备工艺
CN105380918B (zh) 一种具有降糖保健功能的白簕多糖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5181B (zh) 一种益气复元膏方及其应用
CN107823180A (zh) 一种含挥发油的单味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2744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58507C (zh)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38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9972B (zh) 一种复方暖宫止痛足浴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07398A (zh) 一种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26921A (zh) 治疗气血亏虚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02702061B (zh) 一种盐酸水苏碱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CN101455778A (zh) 一种清热利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61933A (zh) 治疗骨科疾病的抗骨增生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CN101176751B (zh) 丹参和桂枝的药物组合物
CN106177476A (zh) 一种包含石斛和陈皮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634272A (zh) 治疗眼病的药物及其制法
CN105288173A (zh) 一种调经祛斑的中药微丸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466396B (zh) 一种妇科调经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892A (zh) 首乌乌发中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11228419A (zh) 一种脉络舒通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0519A (zh) 一种铁皮石斛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EJIANG WEI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3000 No. 2 Pine Road,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I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3000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uige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come Medicine l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