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8507C -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8507C
CN100358507C CNB2005100662173A CN200510066217A CN100358507C CN 100358507 C CN100358507 C CN 100358507C CN B2005100662173 A CNB2005100662173 A CN B2005100662173A CN 200510066217 A CN200510066217 A CN 200510066217A CN 100358507 C CN100358507 C CN 1003585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kidney
macrogol
polyethylene glycol
condens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62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2936A (zh
Inventor
曲韵智
赵志明
刘瑞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min Ke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662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8507C/zh
Publication of CN1692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2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85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850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肾阴亏损等肾脏类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含有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使用携带方便的大规格六味地黄丸滴丸及其制备方法。采取下述制备方法即可制得本发明所涉及的100mg以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丸滴丸。

Description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肾阴亏损等肾脏类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含有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六味地黄丸系宋·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附而成,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组成,用以治肾怯诸证。现今本方为补阴的基础方,后世很多滋补肾阴的方剂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临床使用本方以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其依据。方中重用熟地甘微苦微温,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甘淡寒,泄肾湿浊;茯苓甘淡平,渗脾湿;丹皮辛苦凉、清泄肝火,合为佐使药,以防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前三味药为“补”,三补治本;后三味药为“泻”,三泻治标。补泻结合,以补为主。再从方中“补”、“泻”的用药品量来看,“三补”的用量大于“三泻”的作量,这也说明本方是以滋补为主。
本方在药物配伍上,以补肾阴与补肝脾结合,而以补肾阴为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故有“肝肾同源”之说,今肾阴不足,治疗上应着重于肾,但肝肾关系极为密切,肾精不足,与肝血不足有关,故方中用熟地补肾阴,又用山茱萸养肝血,血足可以转化为精。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五脏,故用山药健脾益肾,这样使肾精有来源。可见,肾阴不足,一方面要补肾之阴精,一方面要养肝益脾,使肾精有补充和来源,虽然肾肝脾三阴都补,既补肾阴,又补肝脾,但以补肾阴为主。所以,六味地黄丸这一补肾阴方,用三味“补药”,三味“泻药”,一补一泻,分别针对肾、肝、脾三脏,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三补治本,三泻治标,标本兼顾,三补针对肾肝脾之阴,补其不足,三泻针对标证,泻其有余,这样补阴药与渗湿利水药配伍,是为防止水湿壅滞,肾主水液的代谢,主要是靠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单纯滋补,须防浊水不降,若浊水不降,则真水不升,升降失调,则肾的功能障碍,同样达不到补肾的目的。因此,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应配伍少量渗湿利水药,用泽泻通调水道,茯苓淡渗脾湿(山药亦助脾运),这样配伍的结果,使滋补而不滞邪,降泄而不伤正,以达到补虚的目的。既从生理着想,又从病理变化入手,使补肾药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近年来相当多的文献报道,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用途,使得这一传统中药的应用领域有了极大的扩展余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所刊载的李瑞等人的研究论文中所列出的应用新例,就涉及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不育症、黄褐斑、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消渴、蛋白尿、不孕症、口疮、慢性肾衰、红斑狼疮、眩晕、中风、冠心病等多达16种常见病、多发病。
《包头医学院学报》刊载的吕瑞霞等人的文章介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科、眼科、矽肺等疾病,以及防治肿瘤、治疗矮身材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5月第20卷第5期曲军等人的研究文章还介绍了六味地黄丸在治疗慢性食管炎、癫痫、精神分裂症、晚期肺癌、腰椎肥大性关节炎、颈椎综合症、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皮肤病等多种内、外、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效果。
许多文章还对其药理学和药效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详见《中国药房》2003年第14卷第5期,沈烈行等人的文章《六味地黄丸的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和《医学导报》2003年8月第22卷第8期,王高升的研究文章《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部分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李力.六味地黄丸方机浅谈.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5)P.46
2.李瑞,尹英杰,鲁兆麟.六味地黄丸(汤)现代临床应用评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P.5
利用现有技术得到的六味地黄多种剂型(如:蜜丸、水丸、浓缩丸、片剂、硬胶囊、软胶囊、口服液、膏滋、冲剂),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和肝肠首过效应等缺陷;软胶囊虽然具有高效、服用方便等优点,但贮藏六个月后,其囊壳在体内很难溶散,以目前国内的技术状况,还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的滴丸,从药物的结构方式上就彻底改变了常规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所存在的缺陷。由于预先使药物的活性成分与基质熔融为一体并形成液态,使得药物活性成分充分溶解并均匀的分散在基质熔融液的化学晶格中,从而使得药物分子(团)的有效表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药物活性成分溶解后与胃肠道黏膜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基质的易溶性,使得滴丸在服用后能够迅速溶解,并被胃肠道黏膜所吸收,起到了高速、高效的优良作用。另外,由于滴丸的药物含量高,体积小,溶解速度快,溶解后口感好,还可采用舌下给药的方式,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也避免了某些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的副作用。
然而,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其滴制原理都是依靠含有药物活性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混悬液)自身重力所形成的药滴滴入冷凝液中遇骤冷收缩而成,所形成药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药物本身的特性,如熔融液的温度、密度及粘度等;同时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中冷凝剂的选择也很难满足大规格滴丸的成型要求,因此无法制备出100mg以上的大规格滴丸,至于超过200乃至300mg以上的滴丸,在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下就更加无法实现。传统中药剂型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就在于其方剂复杂,用药量大。近年新开发的中药新制剂水丸、滴丸等,许多品种的单次服用量都在20粒以上。如复方丹参滴丸每次需服用25粒,清开灵滴丸每次需服用25粒,这给患者服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年患者,大多手抖眼花,要他们一粒粒的数出几十粒小药丸再顺利的放进口吞咽下去绝非易事。
(张善玉,李凤龙.滴丸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延边医学院学报1996,19(1)P.59-6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服用方便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采取下述制备方法即可制得本发明所涉及的六味地黄丸滴丸。
[制备方法]
1.原料:含有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稠膏或干粉;
2.基质:聚乙二醇类、山梨醇酐类、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类、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5;
4.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药物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
5.采用我们与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生产的大规格专用滴丸机,预先设定好所需滴丸的规格,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形成自上而下逐渐衰减的温度梯度,上部温度为1 5℃~35℃,底部温度为-5℃~10℃;
6.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达到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选用大于100号的二甲基硅油;
7.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注:制备方法5所述的“大规格专用滴丸机”,其中“专用的滴头装置”见CN 1586454A中所公开的一种专用的滴头装置,其余部分可参考申请号为02233558.7的实用新型专利,利用前一个专利中公开滴头装置和后一个专利中公开的滴丸机的冷凝部分,即可完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丸的制备过程。同时我们与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滴头装置联合设计、生产的大规格专用滴丸机,也已形成正式生产,并销售。该机除滴头部分之外,与普通滴丸机大同小异。
[附录1:一种含有熟地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1.处方:熟地120g、山茱萸(制)60g、牡丹皮45g、山药60g、茯苓45g、泽泻45g
2.牡丹皮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3.熟地、山药、泽泻加水煎煮1次以上,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牡丹皮水溶液合并,合并后的溶液置超速离心机上离心10分钟以上,取上清液进行超滤,收集超滤液部分,备用;
4.山茱萸3倍量以上,浓度高于50%乙醇浸泡30分钟后,回流提取1次以上,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备用;
5.茯苓加水煮沸后,于50℃以上的水浴中温浸1至数次,然后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备用;
6.将以上所得溶液合并,于50~100℃的温度条件下减压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以上所得丹皮酚结晶混合,得到制造六味地黄滴丸的稠膏或干粉。
注:或按照六味地黄软胶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102(Z-30)-97(Z))和六味地黄口服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3774-98)的制法,制备成含有熟地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稠膏或干粉。
[附录2:不同规格所使用二甲基硅油标号及温度的参考]
滴丸重量  硅油标号     冷凝剂温度
六味地黄滴丸 100mg  100~200  20℃(上部)~5℃(底部)
六味地黄滴丸 200mg  200~300  25℃(上部)~5℃(底部)
六味地黄滴丸 300mg  300~400  28℃(上部)~0℃(底部)
六味地黄滴丸 400mg  400~500  35℃(上部)~-5℃(底部)
以上数据供参考,在不同的原材料及环境条件下,可能会稍有不同。
[有益效果]
六味地黄丸(汤)是滋阴补肾的名方,最早出现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丹皮六味组成。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药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泄肾湿浊;茯苓渗脾湿;丹皮清泄肝火,合为佐使药,以防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同时六味地黄丸不仅补本脏肾阴虚为主,而且也顾及到补肝脾之阴,也顾及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滋补而无恋邪之弊。正因六味地黄丸,有其严密的制方之理,所以,钱乙用治小儿肾虚之疾。而后世医家在钱氏的启迪下,进一步扩展了六味地黄丸的临床运用,把它作为补肾阴的基础方,并衍化出不少治疗肾阴虚的有效著名方剂。
然而,利用现有技术得到的六味地黄的制剂,由于剂型本身的特点和制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足以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如片剂或胶囊服用后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软胶囊尽管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稳定性较差,长期贮藏后,其囊壳不能溶散,从而不仅影响药效的发挥,也影响了治疗效果。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的滴丸,从药物的结构方式上就彻底改变了常规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所存在的缺陷。由于预先使药物的活性成分与基质熔融为一体并形成液态,使得药物活性成分充分溶解并均匀的分散在基质熔融液的化学晶格中,从而使得药物分子(团)的有效表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药物活性成分溶解后与胃肠道黏膜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基质的易溶性,使得滴丸在服用后能够迅速溶解,并被胃肠道黏膜所吸收,起到了高速、高效的优良作用。另外,由于滴丸的药物含量高,体积小,溶解速度快,溶解后口感好,还可采用舌下给药的方式,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也避免了某些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的副作用。
然而,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其滴制原理都是依靠含有药物活性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混悬液)自身重力所形成的药滴滴入冷凝液中遇骤冷收缩而成,所形成药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药物本身的特性,如熔融液的温度、密度及粘度等。同时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中冷凝剂的选择也很难满足大规格滴丸的成型要求,因此无法制备出100mg以上的大规格滴丸,至于超过200乃至300mg以上的滴丸,在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下就更加无法实现。然而传统中药剂型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就在于其方剂复杂,用药量大。近年新开发的中药新制剂水丸、滴丸等,许多品种的单次服用量都在20粒以上。如复方丹参滴丸每次需服用25粒,包头中药厂生产的清开灵滴丸每次需服用25粒,这给患者服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年患者,大多手抖眼花,要他们一粒粒的数出几十粒小药丸再顺利的放进口吞咽下去绝非易事。
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利用公开号为CN 1586454A发明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专用的滴头装置”,以及我们与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滴头装置联合设计、生产的大规格专用滴丸机,成功的克服了传统工艺只靠药液重力进行滴制的弊病,同时又对冷凝剂的品种、型号、温度等工艺条件的进行合理的试验、筛选,成功的制备出了100mg以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使得利用滴丸制备技术对传统中药剂型进行改进而成为可能,也给广大患者的服用带来了更多得方便。
1.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利用表面活性剂为基质,与含有熟地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
2.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也不会在胃内产生任何残留的有害物质,从而使得患者用药更为安全,同时还具有用药方便、准确的特点。
3.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把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4.制备滴丸的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同时生产车间无粉尘,也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
5.制备滴丸的生产成本通常在同品种其它口服制剂的5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六味地黄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1.药物提取物的制备:按照[附录1]制得含有熟地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干粉备用;
2.基质: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司盘40、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5;
4.将滴丸机滴头的容积分别设定在100mg、200mg、300mg、400mg;
5.根据所设定的规格,参照[附录2]选择并设定冷凝剂的标号及温度,按照[制备方法]4~7给出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不同规格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
[试验结果]
试验1:设定六味地黄滴丸的规格小于或等于100mg,采用100号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0℃,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与上述基质的配比分别为1∶0.5、1∶1.5、1∶4,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三组分别以17种不同单一或复合载体作为基质的实验结果,见表1。
试验2:设定六味地黄滴丸的规格为200mg,采用200号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5℃,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与上述基质的配比分别为1∶0.5、1∶1.5、1∶4,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三组分别以17种不同单一或复合载体作为基质的实验结果,见表2。
试验3:设定六味地黄滴丸的规格为300mg,采用300号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8℃,底部温度为0℃,药物提取物与上述基质的配比分别为1∶0.5、1∶1.5、1∶4,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三组分别以17种不同单一或复合载体作为基质的实验结果,见表3。
试验4:设定六味地黄滴丸的规格为400mg,采用500号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35℃,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与上述基质的配比分别为1∶0.5、1∶1.5、1∶4,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三组分别以17种不同单一或复合载体作为基质的实验结果,见表4。
表1 100mg规格的六味地黄滴丸制备实验结果
冷凝剂:100号二甲基硅油,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0℃,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1.5、1∶4
表2 200mg规格的六味地黄滴丸制备实验结果
冷凝剂:200号二甲基硅油,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5℃,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1.5、1∶4
表3 300mg规格的六味地黄滴丸制备实验结果
冷凝剂:300号二甲基硅油,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28℃,底部温度为0℃,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1.5、1∶4
Figure C20051006621700121
表1 400mg规格的六味地黄滴丸制备实验结果
冷凝剂:500号二甲基硅油,滴丸机滴头温度为75℃,冷凝剂上部温度为35℃,底部温度为-5℃,药物提取物∶基质=1∶0.5、1∶1.5、1∶4
Figure C20051006621700131

Claims (3)

1.一种丸重大于100mg的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以熟地、制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为原料,与作为基质的可药用载体一起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
(1)先制得含有上述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备用
●取熟地120g,制山茱萸60g,牡丹皮45g,山药60g,茯苓45g,泽泻45g;
●牡丹皮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熟地、山药、泽泻加水煎煮1次以上,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牡丹皮水溶液合并,合并后的溶液置超速离心机上离心10分钟以上,取上清液进行超滤,收集超滤液部分,备用;
●制山茱萸3倍量以上,浓度高于50%乙醇浸泡30分钟后,回流提取1次以上,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备用;
●茯苓加水煮沸后,于50℃以上的水浴中温浸1至数次,然后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备用;
●将以上所得溶液合并,于50~100℃的温度条件下减压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以上所得丹皮酚结晶混合,即可得到所述含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
(2)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司盘40、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以及硬脂酸聚烃氧40酯与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以及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以及羧甲基淀粉钠与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以及β-环糊精与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上述混合物中,所述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与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比例均为1∶5;
(3)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0.5~1∶5;
(4)按照上述比例准确称取所述药物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或混悬液,备用;
(5)选择大于100号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
(6)采用大规格专用滴丸机,预先设定好所需滴丸的丸重规格,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温度在50℃~90℃,冷凝剂冷却并形成自上而下逐渐衰减的温度梯度,上部温度为15℃~35℃,底部温度为-5℃~10℃;
(7)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达到所述状态时,将含有所述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或混悬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所述冷凝剂中,收缩成型,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2000或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何一种六味地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6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比例为1∶1~1∶2。
CNB2005100662173A 2005-04-25 2005-04-25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035850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62173A CN100358507C (zh) 2005-04-25 2005-04-25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62173A CN100358507C (zh) 2005-04-25 2005-04-25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936A CN1692936A (zh) 2005-11-09
CN100358507C true CN100358507C (zh) 2008-01-02

Family

ID=3535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62173A Active CN100358507C (zh) 2005-04-25 2005-04-25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850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741A1 (zh) * 2012-04-16 2013-10-24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味地黄滴丸
CN102727712A (zh) * 2012-06-28 2012-10-17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味地黄滴丸
CN102727713A (zh) * 2012-06-28 2012-10-17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味地黄制剂在制备治疗心脏支架术后治疗药物的用途
CN108371656A (zh) * 2018-04-09 2018-08-07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味地黄滴丸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042A (zh) * 2003-11-12 2004-11-10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042A (zh) * 2003-11-12 2004-11-10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固体分散技术大滴丸极具发展前景的现代中药制剂. 曲韵智.医药经济报.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936A (zh) 2005-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983C (zh) 一种降糖中药制剂
CN1247241C (zh) 六味地黄滴丸
CN100358507C (zh)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447B (zh) 一种双藤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8958A (zh) 肺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812B (zh)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271978A (zh) 一种用于抗缺氧、缺糖及治疗高原病的银杏叶复方制剂
CN100375614C (zh) 一种退黄保肝的舒肝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38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837A (zh)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6822226A (zh)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安胃疡缓释滴丸及制备方法
CN103565987A (zh) 治疗乌鸡球虫病中药散剂配方
CN105664102A (zh)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48170C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6921A (zh) 治疗气血亏虚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00348214C (zh) 大规格通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2517C (zh) 牛黄解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1693C (zh) 加味藿香正气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62C (zh)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410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CN100486621C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3073C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173A (zh) 一种调经祛斑的中药微丸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0358496C (zh) 一种治疗脑炎、肝昏迷的醒脑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98098C (zh)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的灵芪加滴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CHATAL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ZHENGDA OASIS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76 DAXING, BEIJING TO: 101113 TONGZHOU,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12

Address after: 101113 Beijing Guangyu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 Tongzhou District Street No. 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engda oasis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ongda North Road, building, No. two, block B, floor 2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engda Oasis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3

Address after: 336000 Yuanzhou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ark, Jiangxi, Yichun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min Ke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113 Beijing Guangyu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 Tongzhou District Street No. 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engda oasis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