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8170C -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8170C
CN100348170C CNB2004100971596A CN200410097159A CN100348170C CN 100348170 C CN100348170 C CN 100348170C CN B2004100971596 A CNB2004100971596 A CN B2004100971596A CN 200410097159 A CN200410097159 A CN 200410097159A CN 100348170 C CN100348170 C CN 1003481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ylene glycol
drop pill
yitongshu
drug extract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71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4509A (zh
Inventor
曲韵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a Tai Green Contine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971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48170C/zh
Publication of CN163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81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81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活血祛瘀镇痛作用,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疼痛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疼痛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且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便于外出携带的伊痛舒滴丸。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以中药成方伊痛舒注射液的提取工艺为基础,结合滴丸的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活血祛瘀镇痛作用,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及肌纤维炎,骨关节、胃肠、胆、肾疾患、癌症等引起疼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中药成方伊痛舒注射液的处方为基础,经剂型改制而成的一种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根据药品标准WS3-B-3180-98中给出的配方和提取工艺制备而成的伊痛舒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及肌纤维炎,骨关节、胃肠、胆、肾疾患、癌症等引起疼痛的中药注射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上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常用药物。
以下是药品标准WS3-B-3180-98中给出的配方和提取工艺:
处方:细辛100g、当归150g、川芎150g、羌活150g、独活150g、防风150g、白芷150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约950ml,加10g聚山梨酯80和苯甲醇10ml,搅匀,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所附伊痛舒注射液说明书中对于该产品作如下说明:
药品名称:伊痛舒注射液;
主要成分:细辛、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胜湿,活血祛瘀镇痛。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及肌纤维炎,骨关节、胃肠、胆、肾疾患、癌症等引起的疼痛。按中医辩证用药,尤其对寒邪和瘀血所致的痛证有较好的效果;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小儿酌减;
以此处方为基础制成的口服制剂有口服液、合剂等,其特点、作用相同。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由于受现有注射剂制备技术限制及中药成份复杂性的影响,中药注射液往往容易产生急性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同时还存在着操作难度大,患者痛苦大,制造和医疗成本高,运输储存不便,患者经济负担重,不宜家庭使用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寻求更好的红花药物的口服剂型以满足临床治疗和家庭使用的需要。口服液同时存在着药物含量低,服用剂量大,且服用剂量不准确,服用不方便以及生产成本高的特点,也不便于外出携带。中药合剂虽为中药传统剂型,但因其制备工艺落后,原辅料利用率及生物利用度均较低,不能很好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外其服用量大,储存、携带及使用都不方便。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再者,常规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及肌纤维炎,骨关节、胃肠、胆、肾疾患、癌症等引起疼痛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小,制造和医疗成本低,价格便宜,宜于家庭使用的滴丸制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滴丸制剂,经大量试验筛选确定,以中药成方伊痛舒注射液提取工艺为基础,经过对部分提取工艺调整,并配合滴丸制备工艺制备而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
[制备方法]
1.以g或kg为单位,按照重量计算,取细辛2份、当归3份、川芎3份、羌活3份、独活3份、防风3份、白芷3份,经常规的提取方法制成药物提取物稠膏或干粉备用;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1~1∶9;
4.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药物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
5.采用自制的或通用的滴丸机(如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40~-5)℃;
6.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第2步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近的温度条件下经充分搅拌使均匀,在保温的状态下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
冷凝剂可以是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
7.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以g或kg为单位,按照重量称取细辛2份、当归3份、川芎3份、羌活3份、独活3份、防风3份、白芷3份。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在0.1Mpa,60℃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4的稠膏,或将稠膏在0.1Mpa,60℃的条件下干燥粉碎,即得干粉;
这里给出的是根据较为常用的一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再对其工艺步骤调整而成。类似的方法很多,实际实施时并不限于此一种方法。
有益效果
根据药品标准WS3-B-3180-98中给出的配方和提取工艺制备而成的伊痛舒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及肌纤维炎,骨关节、胃肠、胆、肾疾患、癌症等引起疼痛的纯中药注射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上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常用药物。目前本品还有合剂、口服液等剂型。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尤其是中药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口服液同时存在着药物含量低,服用剂量大,且服用剂量不准确,服用不方便以及生产成本高的特点,也不便于外出携带。中药合剂虽为中药传统剂型,但因其制备工艺落后,原辅料利用率及生物利用度均较低,不能很好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外其服用量大,储存、携带及使用都不方便。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再者,常规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与伊痛舒注射液、口服液、合剂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利用表面活性剂为基质,与含有细辛、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药物活性成分的稠膏或干粉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
与传统口服制剂的给药方式相比,存在着本质区别。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可采用口服和舌下给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由于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
中成药注射液类产品因生产及基础研究严重滞后,药品的标准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中药材原料本身就是一个化学成分混杂的复合体,迄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出产品的质量及其差异,并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造成药品质量不稳定。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弄清是哪种成分所致,因此不能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善后处理补救措施,给医院临床用药留下隐患。另外注射液制造、运输成本高,使用不便,这既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应用上的痛苦。与红花注射液相比,口服滴丸剂避免了药物直接入血,可有效地减少急性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安全方便,作用持久,应用范围广;同时制造和医疗成本大大降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储存、运输、携带和使用都更为方便。
2.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
3.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把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综上所述,使本发明所涉及的伊痛舒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伊痛舒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组:单一基质的试验
1.根据[制备方法]1给出的比例称取一定数量的中药原料,再按照[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一节先制得含有中药细辛、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活性成分的提取物干粉备用;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1~1∶9;
4.再按照[制备方法]4~7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以制得各种不同规格的伊痛舒滴丸。
[试验结果]
试验1: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
试验2: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2。
试验3: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3。
第二组:混合基质的试验
1.根据[制备方法]1给出的比例称取一定数量的中药原料,再按照[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一节先制得含有中药细辛、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物干粉备用;
2.基质:
2.1聚乙二醇——英文名Macrogol,
2.2硬脂酸聚烃氧40酯——英文名Polyoxyl(40)Stearate,
分子式以C17H35COO(CH2CH2O)nH表示,n约为40,
2.3泊洛沙姆——英文名Poloxamer,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分子式HO(C2H4O)a(C3H6O)b(C2H4O)cH,
2.4羧甲基淀粉钠——英文名Carboxymethylstach Sodium,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
2.5β-环糊精——英文名Betacyclodextrin,分子式C6H10O5,本品为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生成的7个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的环状低聚糖;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
3.1复合基质的比例——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或泊洛沙姆∶聚乙二醇或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或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1∶10,
3.2混合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重量和=1∶1~1∶9,
4.再按照[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可以制得各种不同规格的伊痛舒滴丸。
[试验结果]
试验4: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4。
试验5: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5。
试验6: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6。
试验7: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7。
试验8: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8。
试验9: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9。
试验10: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0。
试验11: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1。
试验12: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伊痛舒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β-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  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1)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50.0     64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50.0     72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50.0     80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50.0     83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50.0     84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50.0     86     <30     <10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50.0     75     <30     >10 ++
β-环糊精     50.0     74     <30     >10 ++
泊洛沙姆     50.0     73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50.0     71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50.0     69     <30     >10 ++
硬脂酸     50.0     54     <30     >10 ++
硬脂酸钠     50.0     55     <30     >10 +++
甘油明胶     50.0     56     <30     >10 +++
虫胶     50.0     54     >30     >10 +++
表2  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3)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25.0     81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25.0 82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25.0     89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25.0     90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25.0     91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25.0     92     <30     <10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25.0     86     <30     <10 ++
β-环糊精     25.0     83     <30     <10 ++
泊洛沙姆     25.0     85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25.0     81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25.0     76     <30     >10 ++
硬脂酸     25.0     72     >30     >10 ++
硬脂酸钠     25.0     74     >30     >10 +++
甘油明胶     25.0     68     >30     >10 +++
虫胶     25.0     67     >30     >10 +++
表3  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9)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10.0     84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10.0     87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10.0     92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10.0     91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10.0     93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10.0     92     <30     <10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10.0     88     <30     <10 ++
β-环糊精     10.0     87     <30     <10 ++
泊洛沙姆     10.0     92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10.0     82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0     81     <30     >10 +++
硬脂酸     10.0     80     >30     >10 +++
硬脂酸钠     10.0     80     >30     >10 +++
甘油明胶     10.0     77     >30     >10 +++
虫胶     10.0     78     >30     >10 +++
表4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50     81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50     82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50     77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     50     74     <30     >10 +
表5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25     85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25     87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25     83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     25     84     <30     >10 ++
表6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10     87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10     86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10     84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     10     83     <30     >10 +++
表7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50     91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50     93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50     87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5     50     86     <30     >10 ++
表8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25     92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25     91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25     89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5     25     88     <30     <10 ++
表9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10     91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10     93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10     91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5     10     90     <30     <10 +++
表10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50     92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50     91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50     88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50     87     <30     >10 +++
表11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25     91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25     92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25     89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25     86     <30     <10 +++
表12  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10     92     <30     <10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10     93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10     91     <30     <10 +++
β-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10     92     <30     <10 +++
1.由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到: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时,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均不理想,而溶散时限所受影响不明显。
2.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稍均开始进入较佳的状态。
3.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9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虽有提高,但已不明显。
4.复合基质的总体效果优于单一基质。
5.附表中的硬度表示方法,采用将滴丸置于玻璃板上,用手指按之,观察其形态变化。“+”表示轻按即变形,“++”表示用力按之变形,“+++”表示按之不变形。

Claims (2)

1.一种用于治疗疼痛的中药口服滴丸,以中药细辛、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为原料,与作为基质的可药用载体一起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
(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细辛2份、当归3份、川芎3份、羌活3份、独活3份、防风3份、白芷3份,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在0.1Mpa、60℃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4的稠膏,或在0.1Mpa、60℃条件下继续干燥、粉碎,即得含有上述7味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干粉;
(2)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和硬脂酸聚烃氧40酯或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按照重量份计,硬脂酸聚烃氧40酯或羧甲基淀粉钠与聚乙二醇的比例为1∶1~1∶10,所述药物提取物与所述基质的比例为1∶3;
(3)所述的聚乙二醇是聚乙二醇2000,或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8000,或聚乙二醇10000,或聚乙二醇20000;
(4)按照上述比例准确称取所述药物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或混悬液,备用;
(5)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5℃~40℃;
(6)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分别达到上述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或乳浊液,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近的温度条件下经充分搅拌使均匀,在保温的状态下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收缩成形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疼痛的中药口服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剂是甲基硅油或/和液体石蜡或/和植物油。
CNB2004100971596A 2004-12-13 2004-12-13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817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71596A CN100348170C (zh) 2004-12-13 2004-12-13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71596A CN100348170C (zh) 2004-12-13 2004-12-13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4509A CN1634509A (zh) 2005-07-06
CN100348170C true CN100348170C (zh) 2007-11-14

Family

ID=3484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71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8170C (zh) 2004-12-13 2004-12-13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481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5567C (zh) * 2006-01-17 2007-10-31 常效春 一种用于治疗功能性头痛的药物
CN102552423B (zh) * 2012-02-20 2013-07-24 崔新明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97890A (zh) * 2012-05-31 2012-10-03 马健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4585B (zh) * 2022-08-18 2023-08-08 贵州既济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或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
CN115501302A (zh) * 2022-09-30 2022-12-23 刘建设 一种中药外敷膜粉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7卷 1998 *
固体分散技术大滴丸极具发展前景的现代中药制剂 曲韵智.医药经济报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4509A (zh) 200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2785C (zh) 一种止咳祛痰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170C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伊痛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2784C (zh) 一种以丹参、红花制备而成的丹红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2786C (zh) 银菊清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63C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冠心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068C (zh) 一种治疗肿瘤、乙肝的康艾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169C (zh) 雪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3072C (zh) 板蓝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62C (zh)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7934C (zh) 养阴清肺滴丸
CN100367937C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喉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06C (zh) 复方麝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070C (zh) 一种治疗各种鼻炎的鼻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4505C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风湿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4506C (zh)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69C (zh) 一种用于舒肝利胆的金黄利胆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61C (zh) 黄疸茵陈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177C (zh) 一种治疗气管炎的苦参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499C (zh) 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消癌平滴丸
CN100542515C (zh) 远志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22854C (zh) 一种用于散风清热的桑姜感冒滴丸
CN1315464C (zh) 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乌头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72C (zh) 益母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496C (zh) 一种治疗脑炎、肝昏迷的醒脑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5630C (zh) 复方苦参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