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5812B -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5812B
CN101455812B CN2007101510035A CN200710151003A CN101455812B CN 101455812 B CN101455812 B CN 101455812B CN 2007101510035 A CN2007101510035 A CN 2007101510035A CN 200710151003 A CN200710151003 A CN 200710151003A CN 101455812 B CN101455812 B CN 101455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pill
extract
kidney
deficiency
chinese pa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10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5812A (zh
Inventor
张林林
王顺仙
郑国华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10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5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5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5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所述滴丸包括:A.作为活性成分的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材:益智仁1~3份、乌药1~3份和山药1~3份的精制提取物,和B.作为基质的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其中所述活性成分A与所述基质B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滴丸的方法,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所述滴丸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小儿遗尿和/或老人尿频的医药用途。本发明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治疗小儿遗尿、老年尿频疾病、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前沿药物剂型。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涉及所述滴丸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小儿遗尿和/或老人尿频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尿频、遗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道疾病,多见于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其病机有属脾肾气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祖国医学所述之遗尿,临床上可包括遗尿和失禁两个方面,遗尿症是指在睡眠中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多见小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滴沥不能禁者,以老年人多见。尿频常见于老年人。目前,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尚不十分理想,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对治疗尿频,遗尿有着丰富的经验,其药效果很好。例如缩泉丸是一种理想药物,已列入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但该药是水丸,服用量大、吸收很慢,老年人和儿童及胃病患者服用起来更不易吸收。
缩泉丸剂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标准编号Ws3-B-0166-89,书页Z1-169)所记载,缩泉丸的处方为:山药300g、益智仁(盐炒)300g和乌药300g,将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得每20粒重1g的药丸。功能与主治: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药效学试验证明:缩泉丸具有明显抗利尿药效作用,对防治老年人及儿童尿频、遗尿无疑提供一个疗效好、易吸收的新药。如上所述,缩泉丸组方当中包括益智仁、乌药和山药三味药。组方中益智仁性味辛温,归脾、肾经、辛能散能行,温能散寒,其功能温暖下焦,收敛固涩,可治疗腹中冷痛,肾虚遗尿,小便频数。且疗效确切,为本方主药;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甘能补能缓,药性平和,渗滤中离润沃,能扶中气而秘下元,功能补脾肾气虚,治疗肾虚尿频;乌药性味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其味辛温,能理气温肾散寒,为引导肺、脾、肾、之气入膀胱,治疗膀胱虚冷,遗尿,尿频。三味药上下兼治,温而不热,行而不破,煞是平安调整小便要药,共奏补肾缩尿之功能。其功能为补肾缩尿,是治疗脾肾气虚,下焦有虚寒,小便频数,夜卧遗尿之有效成药。
缩泉丸已知可用于治疗小儿遗尿,老人尿频等病,并且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的疗效,但由于受剂型和服用量的局限,而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需求。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首先,缩泉丸溶散时间较长(30分钟),导致口服吸收较慢,降低了生物利用率,不利于药效发挥;其次,服用剂量较大,每次服用量3~6克(60~120丸),给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造成服药不便;再者,由于制成品在溶解度、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及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待改进;而且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污染现象,不利于劳动保护。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克服以上缺点的缩泉滴丸的新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用剂量小、溶解速度快、速效,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的治疗肾虚、小儿遗尿、老人尿频的中药滴丸制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滴丸的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所述滴丸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小儿遗尿和/或老人尿频的医药用途。
更确切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原剂型缩泉丸的基础上的改进而成的滴丸剂型、其制备工艺及其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所述滴丸包括:A.作为活性成分的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材:益智仁1~3份、乌药1~3份和山药1~3份的精制提取物,和B.作为滴丸基质材料的赋形剂。
作为滴丸制剂中最重要的辅料,所述基质应具备生理惰性,无毒,无副作用,对人体无害;不与主药发生作用,不影响制剂稳定性,不破坏主药的疗效;熔点较低或加入少量的水能溶化成液体,在低温下可凝聚成固体,在室温下能保持固体状态,且在加入一定量的药物后仍能保持上述性质。
优选地,所述基质材料B选自:常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PEG15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S-40)、硬脂酸酯、明胶、泊洛沙姆等。
更优选地,所述基质材料B选自:PEG系列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S-40)等多羟基化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500、4000或6000。
最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
优选地,可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等)、增溶剂(吐温、丙三醇、司盘等)、崩解剂(淀粉、纤维素等)。
优选地,所述精制提取物是用选自醇(优选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提取溶剂提取制得,并且优选进一步用醋酸乙酯和/或正丁醇萃取制得。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与基质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3.0,和/或所述活性成分A是由益智仁、乌药和山药按照1∶1∶1的重量份数配比经过提取制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遗尿,老人尿频等病的缩泉滴丸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处方量的益智仁、乌药和山药药材1∶1∶1的重量份数比的精制提取物和作为基质的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制成。
所述活性成分与基质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3.0。
所述提取为醇提,水提或水醇混提。
所述精制提取物为处方量的药材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提取后,再进一步经醋酸乙酯萃取制得。
所述精制提取物为处方量的药材用乙醇、水提或它们的混合物提取后,再进一步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制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的中成药缩泉滴丸,它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下述重量分数的中药材:益智仁1~3份、乌药1~3份和山药1~3份的精制提取物和作为基质的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与所述基质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3.0,所述精制提取物为处方量的药材用选自乙醇、水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制得,或者任选进一步用醋酸乙酯或正丁醇萃取制得。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是由益智仁、乌药和山药按照1∶1∶1的重量份数比经过提取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精制提取物为处方量的药材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提取后,再进一步经醋酸乙酯萃取制得。
优选地,所述精制提取物为处方量的药材用乙醇、水提或它们的混合物提取后,再进一步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制得。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中成药滴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益智仁1~3份、乌药1~3份和山药1~3份用选自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提取溶剂提取后,加入基质材料聚乙二醇6000和/或聚乙二醇4000,再进一步滴制为滴丸。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中,将所述药材用醇、水提或它们的混合物提取后,再进一步经醋酸乙酯和/或正丁醇萃取制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药材处理步骤:将益智仁、乌药和山药按照1∶1∶1的重量份数配比用选自醇(优选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提取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药液配制步骤:在制得药物提取物后,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80℃,待全部熔融后,按照药物提取物与聚乙二醇重量份数比为1∶1.0~1∶3.0的比例加入提取物干膏,搅拌至溶解、均匀。
滴丸制备中的冷凝剂是一类用于冷却液滴,并使液滴冷凝成为固体药丸的液体。冷凝剂虽然不存在于成型的制剂之中,一般也不作为处方的组成成分,但它起到使受热溶化的基质与药物混合物的液滴固化、定型的作用。冷凝剂不应与主药、基质相混溶,也不与主药、基质发生作用,不影响疗效;与液滴比重相近,以利于逐渐使液滴下沉或上浮;有适当的黏度,使液滴与冷凝剂间的黏附力小于液滴的内聚力而使液滴收缩成丸。具体到本发明,所述滴丸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冷凝剂为脂溶性的液体石蜡、甲基硅油、玉米油及其混合物等。
优选地,所述滴制操作中,药液温度为70~80℃,滴入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干燥和/或薄膜材料包衣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薄膜包衣操作中,所述包衣材料选用水或醇溶型包衣材料,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如同所属领域中公知的,典型的适合用作薄膜包衣的水或醇溶型包衣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聚乙烯缩乙醛乙二铵醋酸酯、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的中成药缩泉滴丸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山药500g和乌药500g,加水进行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用60%乙醇进行醇沉,滤液挥干乙醇,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四次,每次1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
2)药液配制: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80℃,待全部熔融后,按比例加入提取的挥发油,按照药物提取物与聚乙二醇重量份数比为1∶1.0~1∶3.0的比例加入提取物干膏,搅拌至溶解、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70~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剂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的中成药缩泉滴丸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山药500g和乌药500g用水和乙醇分别进行提取2次,水提液浓缩成浸膏,用60%乙醇进行醇沉,合并醇提液及醇沉液浓缩成1000ml的浸膏,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进行萃取4次,每次1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
2)药液配制: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80℃,待全部熔融后,按照提取物干膏与聚乙二醇重量份数比为1∶1.0~1∶3的比例加入提取物干膏,搅拌至溶解、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70~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剂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的中成药缩泉滴丸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和乌药500g用乙醇进行提取2次,浓缩成浸膏,再用醋酸乙酯萃取4次,每次10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干膏;取山药500g用60%乙醇进行提取2次,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用正丁醇进行萃取4次,每次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干膏;合并萃取物干膏即为提取物干膏。
2)药液配制: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80℃,待全部熔融后,按照提取物干膏与聚乙二醇重量份数比为1∶1.0~1∶3.0的比例加入提取物干膏,搅拌至溶解、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70~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凝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剂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滴丸在制备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小儿遗尿和/或老人尿频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所述滴丸的精制活性提取物A在制备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小儿遗尿和/或老人尿频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如下的技术效果:
所述滴丸剂经过精制提取,应用先进的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它不仅克服了原有剂型的不足,同时带来如下显著优势:
1)服用剂量小:每服剂量仅10~20丸,为原剂型服用药量的1/6,同样相当于生药3~6克,便于患者尤其是老年、儿童患者接受和服用。
2)溶解速度快:溶散时限为仅为6分钟,加快了药物在体内的溶解速度,利于人体吸收并提前了药物起效时间。
3)生物利用度高:对药材进行了精制,有效成分得到了浓缩;药物与基质共熔后使药物均匀分散在基质中,在冷凝组成低共熔物溶液时,药物与基质同时生成两种极细的结晶,有利于吸收,迅速发挥疗效,提高生物利用度。
4)质量稳定: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单剂量准确;药物微粒包埋在基质实体中,无孔隙,空气不会扩散进去,从而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
所述滴丸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质量可控、无粉尘污染,利于劳动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治疗小儿遗尿、老年尿频疾病、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前沿药物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山药500g和乌药500g,加水12000ml进行提取挥发油5小时,收集挥发油,残渣用水12000ml复提取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0,加入95%乙醇950ml,搅拌均匀,静置15小时,抽滤,滤液挥干乙醇,加水至1500ml,混合均匀,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四次,每次1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出膏率为3.1%,提取挥发油3.3ml;
2)药液配制:取69.8g聚乙二醇4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8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提取物46.5g,搅拌使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搅拌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材料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份,甘油0.2份,钛白粉2.5份、二氧化铁0.3份,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30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8~16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2、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山药500g和乌药500g,加水12000ml进行提取挥发油5小时,收集挥发油,残渣用水12000ml复提取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0,加入95%乙醇950ml,搅拌均匀,静置15小时,抽滤,滤液挥干乙醇,加水至1500ml,混合均匀,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四次,每次1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出膏率为3.0%,提取挥发油3.3ml;
2)药液配制:取90g聚乙二醇6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提取物45g,搅拌使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搅拌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7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液体石蜡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使用醇溶型包衣材料,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45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6~12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3、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山药500g和乌药500g加入95%乙醇9000ml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抽滤;残渣用水12000ml提取2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2,加入95%乙醇950ml进行醇沉,搅拌均匀,静置15小时,抽滤,滤液挥干乙醇,合并醇提液及醇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浸膏,加水成1500ml的浸膏,混合均匀,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进行萃取4次,每次1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出膏率为6.3%;
2)药液配制:取94.5g聚乙二醇6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提取物94.5g,搅拌使混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却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份,甘油0.2份,钛白粉2.5份、二氧化铁0.3份,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45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8~17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4、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和乌药500g用95%乙醇6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抽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0,加水,混合均匀,用醋酸乙酯萃取4次,每次10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干膏,相对密度为1.09,取山药500g用60%乙醇3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35,加水,混合均匀,用正丁醇进行萃取4次,每次500ml,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干膏,相对密度为1.40;合并萃取物干膏即为提取物干膏,出膏率为4.3%。
2)药液配制:取193.5g聚乙二醇6000置贮液瓶中,加热到7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提取物64.5g,搅拌使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搅拌均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7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液体石蜡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凝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所述包衣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份,甘油0.2份,钛白粉2.0份、二氧化铁0.8份,选用溶剂为7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55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9~19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5、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1500g,山药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1500g和乌药500g用95%乙醇12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抽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1;取山药500g用60%乙醇3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49,合并所述浸膏即为提取物,出膏率为12%。
2)药液配制:取300g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S-40)基质置于贮液瓶中,加热到8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提取物300g,搅拌使混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玉米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凝剂,经干燥,即得所述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72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10~20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6、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500g,乌药1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和乌药1500g用95%乙醇10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抽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5,加水,混合均匀,用醋酸乙酯萃取4次,每次1000ml,萃取液浓缩至稠膏;取山药500g用60%乙醇3000m1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41,合并两种膏即为提取物浸膏,出膏率为6%。
2)药液配制:取225g的硬脂酸酯基质置于贮液瓶中,加热到55℃,待全部熔融后,加入150g提取物,搅拌使混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55℃,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冷凝剂甲基硅油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凝剂,干燥处理;
5)薄膜包衣:将经干燥制成的滴丸包薄膜衣。包衣材料选用醇溶型包衣材料,选用溶剂为80%乙醇溶液,含1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45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10~20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7、缩泉滴丸的制备
1.处方:益智仁500g,山药1500g,乌药500g
2.制法:
1)药材处理:将益智仁500g和乌药500g用95%乙醇10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抽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12,加水,混合均匀,用醋酸乙酯萃取4次,每次1000ml,萃取液浓缩至稠膏;取山药1500g用60%乙醇6000ml进行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为1.40,合并两种膏即为提取物清膏,出膏率9%;
2)药液配制:取225g的泊洛沙姆基质置于贮液瓶中,加热到55℃,待全部熔融后,加入225g提取物,搅拌使混匀;
3)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密闭并保温在55℃,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0~18℃的冷凝剂液体石蜡中;
4)干燥: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除去冷凝剂,经干燥,即得所述滴丸。
该滴丸规格为每丸60mg。经检查,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大小均一,色泽一致。重量差异符合有关规定。服用方法:口服,常用量为一次9~18粒,一日3次。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可行。
实施例8、溶散时限试验
1.材料:缩泉滴丸:本发明的滴丸制剂,由天津药物研究院(本申请人)中药现代研究部缩泉滴丸专题组提供。
缩泉丸:市售,购自广东顺德勒流中药厂
2.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XIIA项下溶散时限检查方法,检查其溶散时限,使用仪器为崩解度仪CHP-II型(天津市电子仪器二厂)
3.结果:缩泉丸溶散时限为30分钟,缩泉滴丸为6分钟。
4.结论:缩泉滴丸的溶散时限为6分钟,为原缩泉丸的1/5,表明缩泉滴丸在体内迅速溶散,起效时间短,能迅速发挥疗效。
实施例9、药效试验
缩泉滴丸提取工艺的筛选
应用大鼠代谢笼实验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大鼠尿量的影响,对缩泉滴丸3种提取工艺进行药物的抗利尿试验。
1.试验材料
1.1药物
1.1.13种提取工艺的缩泉滴丸,其中,水提取-1#为根据实施例
1而制备的滴丸;水提取-2#为根据实施例3而制备的滴丸;醇提取-3#为根据实施例4而制备的滴丸;)
3个待测样品(1#、2#、3#分别为实施例1、3、4中的产品)均为棕色粉末,1#相当于13.37g原生药/克;2#相当于8.68g原生药/克;3#相当于10.49g原生药/克;由本院中药现代研究部缩泉滴丸专题组提供。
1.1.2缩泉滴丸:本发明的滴丸制剂,由天津药物研究院(本申请人)中药现代研究部缩泉滴丸专题组提供。
缩泉丸:市售,购自广东顺德勒流中药厂
安体舒通(螺内酯片):购自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号T05G503
1.2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试验动物设施合格证“津实动设施准第013号(临)”,由天津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颁发,符合壹级标准。正常饲养3天后用于试验。
2.试验方法及结果
2.1对清脑大鼠的抗利尿作用
应用大鼠代谢笼实验法进行药物的抗利尿试验。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300g,禁食18小时,自由饮水。按体重灌以38℃温水5.0ml/100g体重进行水负荷试验,每小时1次,共2次后,将大鼠置于代谢笼内,每笼1只,收集4小时尿液,凡尿量超过80%水负荷者,用于正式试验。
挑选合格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8~11只,3个受试药物组分分别口服灌胃各药物,剂量10.0g原生药/kg/d,阳性对照组给以缩泉丸10.0g原生药/kg/d,空白对照组给以正常等体积常水,灌胃体积均为1.0ml/100g体重,连续4天,末次给药后各组均禁食18小时后再次给药,各组末次给药总容量均为5.0ml/100g体重。轻按动物下腹排尽尿液,将动物置于代谢笼内,每笼1只,收集4小时尿液,计算平均排出尿量百分率和标准差,用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结果表明使用1#(实施例1)和2#(实施例3)提取工艺提取的缩泉滴丸能明显减少大鼠水负荷后的尿排出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强度与同剂量缩泉丸相当)。
表1缩泉滴丸对清醒大鼠的抗利尿作用
  组别   剂量(g原生药/kg)   动物数(只)   尿液排出%(X±S.D.)
  空白对照缩泉丸缩泉滴丸1#   ---10.010.0   111111   98.37±8.9086.22±11.07*87.22±7.33**
  组别   剂量(g原生药/kg)   动物数(只)   尿液排出%(X±S.D.)
  2#3#   10.010.0   811   74.65±23.13**96.27±7.07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2.2.对抗安体舒通利尿作用
应用体重200~300g的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水负荷试验,方法同前。挑选合格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8~11只。3个受试药物组分别口服灌胃各药物,剂量10.0g原生药/kg/d,阳性对照组给以缩泉丸10.0g原生药/kg/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等体积水,灌胃体积均为1.0ml/100g体重,连续4天。末次给药后各组均禁食18小时后再次给药,15分钟后各给药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含有安体舒通(20mg/kg)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3.0ml/100g体重),空白对照组给以等体积葡萄糖生理盐水,然后轻按动物下腹排尽尿液,放入代谢笼内,收集4小时尿液,计算平均排出尿量百分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测定。
结果表明使用1#(实施例1)、2#(实施例3)和3#(实施例4)提取工艺提取的缩泉滴丸具有明显的抗安体舒通利尿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强度与同剂量缩泉丸相当(表2)。
表2缩泉滴丸抗安体舒通的利尿作用
  组别   剂量(g原生药/kg)   动物数(只)   尿液排出%(X±S.D.)
  空白对照模型组缩泉丸缩泉滴丸1#2#   ----10.010.010.0   111110118   66.53±16.56**98.55±18.1173.83±16.42**70.82±10.12**67.63±18.33**
组别 剂量(g原生药/kg) 动物数(只) 尿液排出%(X±S.D.)
  3#   10.0   10   79.63±9.71**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3.结论
综合两个动物模型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三种提取工艺1#(实施例1)、2#(实施例3)和3#(实施例4)中,缩泉滴丸均具有抗利尿作用。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包括:A.作为活性成分的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材的精制提取物:益智仁1份、乌药1份和山药1份,和B.适于滴丸剂型的基质材料,所述活性成分与基质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1∶1~1∶3;所述活性成分的精制提取物A是将益智仁、乌药和山药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配比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溶剂提取,进一步用醋酸乙酯和/或正丁醇萃取制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B选自:聚乙二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硬脂酸酯、甘油、明胶、泊洛沙姆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15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0或2000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B选自:聚乙二醇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还包括选自抗氧化剂、增溶剂和崩解剂的其它赋形剂。
6.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益智仁1份、乌药1份和山药1份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后,进一步经醋酸乙酯和/或正丁醇萃取,加入基质材料,再进一步滴制为滴丸。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药材处理步骤:将益智仁、乌药和山药按照1∶1∶1的重量份数配比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至干成为提取物干膏。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药液配制步骤:在制得药物提取物后,取基质材料置于贮液瓶中,加热到50~80℃,待全部熔融后,按照药物提取物与基质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3的比例加入提取物干膏,搅拌至溶解、均匀。
9.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制操作中,使用的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甲基硅油、玉米油及其混合物;其药液温度为50~80℃;冷凝剂温度为0~18℃。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温度为70~80℃。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干燥和/或薄膜包衣操作。
12.权利要求1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衣操作中,包衣材料选用水或醇溶型包衣材料;选用溶剂为7 0%乙醇溶液,含1 0%固含量;包衣转速为6~8转/分钟,出风温度为35℃,包衣液流速为1.25~1.29ml/分钟,包衣液用量为0.8ml/g滴丸。
13.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滴丸在制备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和/或夜卧遗尿的药物中的应用。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小儿遗尿或老人尿频。
15.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滴丸中的作为活性成分的中药材精制提取物A在制备用于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和/或夜卧遗尿的药物中的应用。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小儿遗尿或老人尿频。
CN2007101510035A 2007-12-13 2007-12-13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0035A CN101455812B (zh) 2007-12-13 2007-12-13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0035A CN101455812B (zh) 2007-12-13 2007-12-13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5812A CN101455812A (zh) 2009-06-17
CN101455812B true CN10145581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76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100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812B (zh) 2007-12-13 2007-12-13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5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8557B (zh) * 2011-01-19 2012-01-11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遗尿症的药物
CN102824517B (zh) * 2012-09-24 2015-07-08 扬州国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缩泉胶囊在制备抑制os-732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CN104208585A (zh) * 2014-08-29 2014-12-17 王爱实 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的中药药丸
CN104189695A (zh) * 2014-09-17 2014-12-10 兰成然 一种主治尿失禁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5812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2697A (zh) 中药超微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247241C (zh) 六味地黄滴丸
CN1322855C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口服滴丸
CN101455812B (zh)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614281B (zh) 一种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00135C (zh)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的药物
CN100443074C (zh) 一种清热通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479A (zh)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血丸和补血胶囊
CN100358507C (zh)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655A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67938C (zh) 四黄泻火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62C (zh)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7934C (zh) 养阴清肺滴丸
CN100427068C (zh) 一种治疗肿瘤、乙肝的康艾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2515C (zh) 远志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6804C (zh) 一种治疗感冒清热的中成药甘露消毒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0358499C (zh) 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消癌平滴丸
CN100453072C (zh) 板蓝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496C (zh) 一种治疗脑炎、肝昏迷的醒脑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2903C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安神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463A (zh) 一种止泻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58500C (zh) 灯盏地龙滴丸
CN102100769A (zh) 一种麻黄加术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0398098C (zh)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的灵芪加滴丸
CN100375609C (zh) 余甘子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IANJIN TAIPU 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Effective date: 2013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30

Address after: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after: Tianjin Taipu 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Flow Reserve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JIN TAIPU 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FER RESERVE CEN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6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05

Address after: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after: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ddress before: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aipu 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Flow Reserve Center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after: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193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Anshan West Road No. 308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