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7873A -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7873A
CN103477873A CN201310475416.4A CN201310475416A CN103477873A CN 103477873 A CN103477873 A CN 103477873A CN 201310475416 A CN201310475416 A CN 201310475416A CN 103477873 A CN103477873 A CN 103477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mushroom
parts
fruiting
centimet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54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7873B (zh
Inventor
迟明峰
谭红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quan state owned loess Liangzi Forest Farm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HUANGLIN SELENIUM-RICH MUSHROO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HUANGLIN SELENIUM-RICH MUSHROO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HUANGLIN SELENIUM-RICH MUSHROO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754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7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7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7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包括:将香菇菌株接种入装有培养料的塑袋中,经发菌、后熟培养得香菇菌棒;以郁闭度为0.45~0.75的林地作为培菌区,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6~1米的地面挖坑作为培菌坑;将所述香菇菌棒褪去塑膜,置入培菌坑内,以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覆盖培菌坑,压实,浇透水,进行土层发菌;根据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气温为4℃~36℃的条件下菌丝培育15~60天,在气温为5℃~30℃时进行出菇。本发明的培育香菇的方法出菇产量高,较人工栽培技术的生物学效率提高30%左右;香菇产品接近野生菇风味和口感;无需占用耕地,菌糠废料直接被树根分解利用,保护环境、循环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菇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林地培育仿野生香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起源于我国,由“砍花传代”逐渐发展到袋料栽培,科学技术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传统生产技术渐被某些发达国家所超越,实为一大憾事。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香菇为一重要传统品种,尤其在亚洲地区,香菇被消费者的接纳和喜爱程度,远超除双孢菇外的其它品种,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的消费者逐渐喜爱上香菇,因此,我国香菇的出口又多出一条渠道,是为我国菇农的福音。
但由于病虫害等问题,香菇在人工栽培生产中使用了大量杀菌、杀虫药物,不可避免的会在产品中存有残留毒素,尤其杀菌药物中的苯类物质、硫类物质等,更是相当严重的污染物质,2001年前后,我国的出口香菇就是因为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导致被退货、被销毁等,损失巨大,仅浙江的一个县就损失亿元之巨,令人震叹;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部门不断呼吁“以防为主”的防治原则,但由于我们的食用菌生产属于千家万户齐上阵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加之近年来的病虫害严重,所以,生产中使用的化学药物,已经成为一种近乎必须的生产要素;这些化学药物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也使香菇的口感降低,质量下降。另外,现有人工栽培香菇技术占用耕地面积大、需修建菇棚等设施,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利用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还原香菇的野生态生长,还同时具有于树有利生长、于林有利防火、于民有利增收、于菇有利增值等诸多优势,而且,从根本上保障了食品安全;较之直接规范菇农的生产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有技术上的保障,又有生产上的可行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香菇菌株接种入装有培养料的塑袋中,经发菌、后熟培养得香菇菌棒;
(2)以郁闭度为0.45~0.75的林地作为培菌区,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6~1米的地面挖坑作为培菌坑;
(3)将步骤(1)所得香菇菌棒褪去塑膜,置入培菌坑内,以步骤(2)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覆盖培菌坑,压实,浇透水,进行土层发菌;
(4)根据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气温为4℃~36℃的条件下菌丝培育15~60天,在气温为5℃~30℃时进行出菇。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香菇菌株为中高温型、中广温型、中低温型或低温型菌株;
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木屑800~1200份,麦麸80~120份,大豆粉15~25份,石灰粉15~25份,石膏粉8~12份,轻质碳酸钙8~12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木屑1000份,麦麸100份,大豆粉20份,石灰粉20份,石膏粉10份,轻质碳酸钙10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木屑、麦麸、大豆粉均来自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没有污染的非转基因原材料;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木屑为柞木、桦木混合木屑;另外,所用石膏粉不得含有砷等有害成分。
优选地,所述塑袋选用规格为双层扁宽17~25厘米、总长45~6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折底袋。
另外,步骤(1)中培养料的装袋、对料袋的播种、菌袋发菌、后熟培养等步骤没有特别限定的,均按现有技术。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林地为针叶、阔叶单一树种林地或针叶、阔叶树种混交林地;更优选地,所述针叶树种为油松、黑松、落叶松、马尾松或侧柏,所述阔叶树种为刺槐或桦树;
优选地,所述林地的郁闭度为0.70~0.75;
优选地,所述林地为原生态林地;
优选地,所述培菌区面积在1000亩以上,远离村庄3km以上,周边3km无化工、医院、垃圾场以及粉尘企业,林区内无人工种植农作物;
优选地,所述培菌坑为深15~25厘米、长15~50厘米、宽12~30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坑间距为40~70厘米。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褪去塑模后的香菇菌棒以整个或半个的形式横向置入培菌坑;优选地,每个培菌坑放一个菌柱;关于菌棒与菌柱的关系,菌棒脱掉塑膜即为菌柱,但是,菌柱并不一定与菌棒等长,菌柱长度可以与菌棒等长,也可以是菌棒长度的1/2、1/3,也可以是菌棒的1/4、甚至1/10等。
优选地,所述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在培菌坑上覆盖厚3-4cm。
另外,步骤(3)所述土层发菌期间,可根据季节和气候状况适当喷水,令覆土层保持较湿润状态,直到覆土层基本恢复植被。
优选地,步骤(4)所述菌丝培育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优选地,步骤(4)所述出菇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60%~80%,进一步优选为65%~75%,更进一步优选为70%。
优选地,步骤(4)所述出菇期间,掌握六到八分熟采收;进一步优选地,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穴喷浇湿透覆土;更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整菌棒培菌穴浇水5~8千克。
在步骤(4)中,应当注意,当培菌操作较晚,自然温度下降至3℃以下、甚至低于-10℃后,菌丝培育时间可不予计算,如平泉县某林场,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进入10月中下旬地面即可封冻,直至翌年5月底解冻,该段时间虽然对菌丝培育有相当的益处,但可不算在菌丝培育时间内,只将培菌后封冻前和解冻后出菇前的时间计算在内即可。
上述方法中,当林下最低气温保持在15℃以上时,即在气温为15℃~36℃条件下进行菌丝培育,可形成高品质的厚菇;更优选地,所述厚菇子实体生长期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喷浇水。
上述方法还可用于培育花菇,具体地,在培菌区安装工业风扇,对林间进行吹风,并在树间拉设银色反光膜,以使子实体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在有上述设备的培菌区内,以中低温型或低温型香菇菌株制作香菇菌棒,并在5℃~15℃条件下进行菌丝培育及出菇,形成花菇。
上述方法所述浇灌培菌穴用水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野生香菇,由上述方法培育而得。
术语说明
1、本发明所说的原生态林地包括原始林、经多年演替形成的天然次生林。
2、林内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的林内郁闭度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0.20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为密郁闭】。
3、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俗名冬菇、香菌、香蕈,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
4、花菇,不是香菇的一个品种,而是同等环境条件下香菇中发生花菇概率偏高的一个菌株,是采用香菇的低温菌株,在温度低、湿度低、冷风吹、光照强等条件下培育出来的高品质香菇的畸形菇体,其价值是同质量香菇的2~6倍,一般来说生产中培育花菇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一般是在低温季节培育1~2潮花菇后,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再开始培育普通香菇。
本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工栽培的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无需占用耕地,节省出菇棚等一次性资金投入的60%左右,投料的生物学效率增加30%以上,菌糠废料直接被树根分解利用,并同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人工处理费用80%以上,对于保护环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其它技术如播种、菌棒培养、出菇管理以及采收后的产品处理、储存等管理均同现有常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应于原生态林区天然蘑菇园的香菇生产。
除培育出仿野生香菇产品供应市场外,并可将商品生产与休闲采摘、旅游等项目有机结合,符合当今人们追求健康、食品安全、休闲度假的要求,并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增加食用菌类知识,尚可满足教学、科普、摄影、旅游等需要。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常规技术相比优良效果如下:
1、无须建造出菇棚等固定设施,节省固定投资60%左右。不占用耕地。
2、较之传统香菇栽培,节省管理人工费用80%以上。
3、原生态林下土层腐殖质高,营养全面,出菇产量高,较之常规人工栽培,生物学效率在111~136%,提高30%左右。同时菌糠废料又有涵养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林木生长等作用。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林、菇生态互补模式,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4、本发明的方法产出自然、有机香菇产品,为市场供应真正安全的健康食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有机香菇一般市价是普通香菇的3~8倍,经济效益好。
5、增湿防火,本发明的实施可为山林的防火增加了一道新的屏障。天然有机蘑菇,需要较高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地表(20厘米)含水率在25%左右,空气湿度要求在70%以上,加之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操作以及巡视,有利于山林防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学效率是指香菇子实体鲜重与培养料干重的百分比,具体计算公式为:
BE=Ffw/Sdw×100%
上式中,BE:生物学效率;Ffw:香菇子实体鲜重;Sdw:培养料干重。
实施例1原生态林地培育仿野生香菇
香菇种编号“鲁香69”,中高温型;培菌林地的郁闭度在0.70左右;培菌时间为4月~7月(山东历城区),出菇时间在6~9月底。
一种天然仿野生香菇的林地培菌方法,将木屑加入辅料,拌料后装袋、发菌、后熟培养,按现有技术制成菌棒,再进行林下培菌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香菇菌棒制作,选用原(始)生态林地产出的木屑,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没有污染的原材辅料,配方如下:木屑1000千克,麦麸100千克,大豆粉20千克,石灰粉20千克,石膏粉10千克,轻质碳酸钙10千克。按常规技术灭菌、冷却后接种,料袋接种后为菌袋,菌袋完成发菌并转色后即为菌棒,此后的发菌管理按常规技术。
塑袋选用规格为17厘米×6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折底袋。该规格的折底袋其周长为34厘米、直径约为10.8厘米,装料后扎口,制成菌棒高度为55~58厘米。
2、选原生态针叶、阔叶混交林地,针叶树种为油松、黑松或马尾松和侧柏,阔叶树种主要有刺槐、桦树等;林内郁闭度0.6~0.7,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6米,挖深15厘米、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土坑间距40厘米。注:该种菌棒产出的蘑菇数目多、个体小,所以,培菌的间距小;当菌棒直径大时,土坑间距应相应加大。
3、将培育好的菌棒褪去塑膜,菌柱一断为二,横向放入土坑,用挖出的土填埋菌柱并踩实,菌柱上覆土3厘米;适量浇水,以湿透覆土和菌柱周边的土层为宜。
4、将培菌穴或培菌区浇透水。
5、根据该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36℃时培育15天即可出菇,出菇期间的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坑浇透水,每个培菌坑内约用水5千克。
本实施例所述浇灌培菌穴用水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其它操作未加详细说明的,均为现有常规技术。
至8月份开始出菇,截止到10月上中旬,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条件下,按菌棒干料计,生物学效率达136%,产品无污染、无残留,含水率80%左右,保持香菇的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实施例2原生态林地培育仿野生香菇
香菇菌种编号“鲁香66”,中广温型菌株;林地为河北省平泉县黄土梁子林场西山村马营子西北沟,为30年原生态林地,松、阔混交林地,主要树种为油松,林内郁闭度在0.70以上;培菌时间为夏季6月~7月,7~9月底出菇。
一种天然仿野生香菇的林地培菌方法,是将木屑加入辅料,拌料后装袋、发菌、后熟培养,制成菌棒,再进行林下培菌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香菇菌棒制作,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塑袋选用规格为18厘米×6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折底袋。
2、原生态林地,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7米,挖深18厘米、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土坑间距50厘米。
3、将培育好的菌棒褪去塑膜,菌柱一分为二,横向放入土坑,用挖出的土填埋菌柱并踩实,菌柱上覆土3厘米。
4、浇透水,以湿透覆土及菌柱周边的土层为宜。
5、根据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25℃时培育20天即可出菇,出菇期间的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掌握六到八分熟采收;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坑浇透水,每个培菌坑内约灌水6千克。
其它操作要求同实施例1。
7~9月出菇,截止到9月底,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条件下,按菌棒干料计,生物学效率即达120%,产品无污染、无残留,含水率85%左右,保持香菇的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实施例3原生态林地培育仿野生香菇和花菇
香菇菌种编号“鲁花一号”,中低温型菌株。林地为河北省平泉县黄土梁子林场西山村马营子西北沟,针叶树种为油松、落叶松,林内郁闭度在0.70以上;培菌时间为4~5月份,6~9月份出菇,或9月份培菌,翌年5~7月份出菇。注:该菌株低温季节出菇,可以培育花菇,需要冷风和一定的阳光,较小郁闭度即可;但是,考虑翌年春季该菌棒仍要出菇,春季温度条件无法培育花菇时,普通香菇的生长则需要相应的遮荫,因此,郁闭度又不能太小;林内郁闭度在0.50左右即可满足。
一种天然仿野生香菇的林地培菌方法,是将木屑加入辅料,拌料后装袋、发菌、后熟培养,按现有技术制成菌棒,再进行林下培菌管理,步骤如下:
1、香菇菌棒制作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塑袋选用规格为20厘米×5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折底袋。
2、原生态林地,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8米,挖深22厘米、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土坑间距60厘米。
3、将培育好的菌棒褪去塑膜,菌柱断开为两个小菌柱,横放入土坑,用挖出的土填埋菌柱并踩实,菌柱上覆土3.5厘米;适量喷浇水,以湿透覆土为宜。
4、将培菌区内浇透水。
5、根据该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12℃时培育45天即可出菇;出菇期间的管理可按常规管理技术;出菇期间掌握六到八分熟采收;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坑浇透水,每个培菌坑内约灌水7千克。
本实施例菌株既可进行普通香菇的培养,又可进行花菇的培养。
需要培养花菇时,在培菌区安装工业风扇,进行摇头吹风;同时在树间拉设银色反光膜,以使子实体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以促使菌盖表皮组织死亡、裂开,形成花菇;在12℃时培育45天即可出菇;花菇出菇期间的管理同常规技术。
至翌年5月份开始出菇,截止到7月中下旬,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条件下,按菌棒干料计,普通厚菇的生物学效率即达111%,产品无污染、无残留,含水率65%左右,保持香菇的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实施例4原生态林地培育仿野生香菇
香菇,菌株编号“鲁花二号”,低温型菌株。林地为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林场,为50年原生态林地,面积约2000亩,松阔混交林地,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和侧柏以及刺槐等,林内郁闭度≤0.50;培菌时间为10月至翌年2月,可以培育花菇,也可以春季培育高品质厚菇。
一种天然仿野生香菇的林地培菌方法,是将木屑加入辅料,拌料后装袋、发菌、后熟培养,制成菌棒,再进行林下培菌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香菇菌棒制作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塑袋选用规格为25厘米×5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折底袋。
2、原生态林地,在树下并离开树干1米,挖深25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土坑间距70厘米。
3、将培育好的菌棒褪去塑膜,菌柱断开为两个小菌柱,横向放入土坑,用挖出的土填埋菌柱并踩实,菌柱上覆土4厘米;适量喷浇水,以湿透覆土为宜。
4、对培菌穴或培菌区浇透水。
5、根据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4℃时培育60天,气温回升至5℃以上时即可出菇;出菇期间的管理按常规管理技术。出菇期间掌握六到八分熟采收;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坑浇透水,每个培菌坑内约灌水8千克。
需要培养花菇时,在培菌区安装工业风扇,进行摇头吹风;同时在树间拉设银色反光膜,以使子实体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以促使菌盖表皮组织死亡、裂开,形成花菇;在4℃时培育60天,气温回升至5℃以上时即可出菇;花菇出菇期间的管理同常规技术。
至3月份开始出菇,截止到6月中下旬,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条件下,按菌棒干料计,普通厚菇的生物学效率即达131%,产品无污染、无残留,含水率70%左右,保持香菇的野生菇风味和口感。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培育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培育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培育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香菇菌株接种入装有培养料的塑袋中,经发菌、后熟培养得香菇菌棒;
(2)以郁闭度为0.45~0.75的林地作为培菌区,在树下并离开树干0.6~1米的地面挖坑作为培菌坑;
(3)将步骤(1)所得香菇菌棒褪去塑膜,置入培菌坑内,以步骤(2)挖出的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覆盖培菌坑,压实,浇透水,进行土层发菌;
(4)根据香菇菌株的温度特性,在气温为4℃~36℃的条件下菌丝培育15~60天,在气温为5℃~30℃时进行出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香菇菌株为中高温型、中广温型、中低温型或低温型菌株;
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木屑800~1200份,麦麸80~120份,大豆粉15~25份,石灰粉15~25份,石膏粉8~12份,轻质碳酸钙8~12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木屑1000份,麦麸100份,大豆粉20份,石灰粉20份,石膏粉10份,轻质碳酸钙10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木屑、麦麸、大豆粉均来自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没有污染的非转基因原材料;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木屑为柞木、桦木混合木屑;
优选地,所述塑袋选用规格为双层扁宽17~25厘米、总长45~6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折底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林地为针叶、阔叶单一树种林地或针叶、阔叶树种混交林地;优选地,所述针叶树种为油松、黑松、落叶松、马尾松或侧柏,所述阔叶树种为刺槐或桦树;
优选地,所述林地的郁闭度为0.70~0.75;
优选地,所述林地为原生态林地;
优选地,所述培菌区面积在1000亩以上,远离村庄3km以上,周边3km无化工、医院、垃圾场以及粉尘企业,林区内无人工种植农作物;
优选地,所述培菌坑为深15~25厘米、长15~50厘米、宽12~30厘米的长方形土坑,坑间距为40~7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褪去塑模后的香菇菌棒以整个或半个的形式横向置入培菌坑;优选地,每个培菌坑放一个菌柱;
优选地,所述腐殖层和土层混合物在培菌坑上覆盖厚3-4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菌丝培育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优选地,步骤(4)所述出菇期间,保持空间相对湿度在60%~80%,进一步优选为65%~75%,更进一步优选为7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出菇期间,掌握六到八分熟采收;
优选地,每采收一茬,随即对培菌穴喷浇湿透覆土;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整菌棒培菌穴浇水5~8千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气温为15℃~36℃条件下进行菌丝培育,形成厚菇;
优选地,所述厚菇子实体生长期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喷浇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菌区安装工业风扇,对林间进行吹风,并在树间拉设银色反光膜,以使子实体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在有上述设备的培菌区内,以中低温型或低温型香菇菌株制作香菇菌棒,并在5℃~15℃条件下进行菌丝培育及出菇,形成花菇。
9.一种仿野生香菇,由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的任一项或多项方法联合培育而得。
CN201310475416.4A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7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5416.4A CN103477873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5416.4A CN103477873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873A true CN103477873A (zh) 2014-01-01
CN103477873B CN103477873B (zh) 2017-12-01

Family

ID=4981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541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7873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787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2627A (zh) * 2014-12-02 2015-03-1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产鲜味的香菇培养料
CN105103943A (zh) * 2015-08-06 2015-12-02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5936605A (zh) * 2016-02-15 2016-09-14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CN105948879A (zh) * 2016-01-22 2016-09-21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69207A (zh) * 2016-08-23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一种自然林下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CN106212042A (zh) * 2016-07-04 2016-12-14 李业武 一种松茸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882990A (zh) * 2017-02-28 2017-06-2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2584A (zh) * 2018-12-14 2019-03-01 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八角套种方法
CN109729916A (zh) * 2018-10-24 2019-05-10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种植香菇的方法
CN10995291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针叶优势种植被条件下的香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012218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非速生树种林下多品种不间断出菇基质及应用
CN110192493A (zh) * 2019-07-08 2019-09-03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CN111034536A (zh) * 2019-10-30 2020-04-21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一种毛柄金钱菌菌株及其林下栽培方法
CN115104497A (zh) * 2022-08-08 2022-09-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9A (zh) * 1995-08-22 1997-02-26 王润蛟 香菇露地开放式代料生产技术
CN101218875A (zh) * 2007-01-08 2008-07-16 彭兆旺 木屑菌棒袋栽香菇技术
CN101627697A (zh) * 2009-08-11 2010-01-20 巫溪县万统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以桑树枝木屑为栽培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2077757A (zh) * 2009-11-27 2011-06-01 吴晶晶 林下香菇春季栽培方法
CN102077756A (zh) * 2009-11-27 2011-06-01 吴晶晶 林下香菇秋季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9A (zh) * 1995-08-22 1997-02-26 王润蛟 香菇露地开放式代料生产技术
CN101218875A (zh) * 2007-01-08 2008-07-16 彭兆旺 木屑菌棒袋栽香菇技术
CN101627697A (zh) * 2009-08-11 2010-01-20 巫溪县万统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以桑树枝木屑为栽培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2077757A (zh) * 2009-11-27 2011-06-01 吴晶晶 林下香菇春季栽培方法
CN102077756A (zh) * 2009-11-27 2011-06-01 吴晶晶 林下香菇秋季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桂森: "林下香菇高效栽培总结", 《中国食用菌》 *
刘晓杰等: "林下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
周照斌等: "林下香菇栽培技术", 《林业勘查设计》 *
徐萍等: "林下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林业实用技术》 *
王成新等: "林下高温如何栽植香菇", 《中国林业》 *
邵维仙等: "华北地区林下香菇生料栽培技术", 《中国果菜》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2627A (zh) * 2014-12-02 2015-03-1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产鲜味的香菇培养料
CN105103943A (zh) * 2015-08-06 2015-12-02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5103943B (zh) * 2015-08-06 2018-05-08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5948879A (zh) * 2016-01-22 2016-09-21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36605A (zh) * 2016-02-15 2016-09-14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CN106212042A (zh) * 2016-07-04 2016-12-14 李业武 一种松茸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069207A (zh) * 2016-08-23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一种自然林下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CN106882990A (zh) * 2017-02-28 2017-06-2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291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针叶优势种植被条件下的香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9729916A (zh) * 2018-10-24 2019-05-10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种植香菇的方法
CN109392584A (zh) * 2018-12-14 2019-03-01 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八角套种方法
CN11012218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非速生树种林下多品种不间断出菇基质及应用
CN110192493A (zh) * 2019-07-08 2019-09-03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92493B (zh) * 2019-07-08 2021-08-13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CN111034536A (zh) * 2019-10-30 2020-04-21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一种毛柄金钱菌菌株及其林下栽培方法
CN115104497A (zh) * 2022-08-08 2022-09-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873B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873B (zh)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CN103548562B (zh)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2939834B (zh) 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4054495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树栽方法
CN105993613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
CN107996288A (zh) 一种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3250550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1524035A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2351609A (zh)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CN107347461A (zh)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3650919A (zh) 一种黑木耳全日照栽培方法
CN104737782A (zh) 一种南方桑枝竹荪的种植方法
CN106258484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松乳菇高效种植方法
CN104429602A (zh) 一种野生干巴菌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1953271B (zh) 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间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1684987A (zh) 一种利用林地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食用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6489494A (zh) 一种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后续管理的方法
CN105638236A (zh) 一种桑枝种植长根菇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2550271B (zh) 耐寒天竺桂种质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方法
CN105123178A (zh) 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CN106305132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黑虎掌高效种植方法
CN108157045A (zh) 一种桑树套种鸡腿菇及其菌渣直接还田的栽培方法
CN102138502A (zh) 绿色活体果蔬商品化生产方法
CN106797802A (zh) 一种桑枝种植毛木耳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7

Address after: 067000 Liang Liang Zi village, Liang Zi Town, Pingquan City, Chengde, Hebei

Patentee after: Pingquan state owned loess Liangzi Forest Farm

Address before: 067500 Hebei Chengde Pingquan loess Liang Zi Town loess Liang Zi village Chengde Huang Lin selenium Sheng fungus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Chengde Huanglin Selenium-Rich Mushroom Indust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