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7461A -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7461A
CN107347461A CN201710833683.2A CN201710833683A CN107347461A CN 107347461 A CN107347461 A CN 107347461A CN 201710833683 A CN201710833683 A CN 201710833683A CN 107347461 A CN107347461 A CN 107347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white fungus
windrow
culture
bacte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36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梅
元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ilv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ilv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ilv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ilv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336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7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7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11/00Other 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竹林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主要采用笋加工下脚料和竹加工废料替代棉籽壳,用作栽培银耳的菌棒袋料;然后,将使用过的废菌棒进行技术处理,用作竹林仿生栽培竹荪的培养基;因竹荪采摘后需有3年以上轮休期,本发明根据土壤和海拔条件,将废菌料进行生物发酵,作为竹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的土壤基质,轮休期后再重复仿生栽培竹荪;本发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废弃菌棒、菌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且该模式栽培的银耳和竹荪,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标准,是名副其实的优质食用菌,同时林下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地利用了竹林空间,且促进竹笋和竹材增产。

Description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竹林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约占全世界1/3左右,有39属500多种约680万hm2,在我国工农业产生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地产竹林占60%以上,科技经营管理水平很低,经济效益与综合利用率也十分低,因此可利用开拓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长期以来,竹林利用局限在生产竹材与竹笋或粗加工范围内以及日常生活内。近年来,竹林利用范围有所扩大拓展,已在竹林水土保持、环境旅游、公园点缀、食用菌、工艺品、工艺造型及各种复合板方面作了全方位的尝试实践与研究,从而扩大了竹材竹笋产后的使用范围、商品种类、开发途径和经济生态效益,创单位产值十倍乃至几十倍。然而这些竹林初级产品,仍只限于竹材竹笋两大类,未能走出竹林传统加工老框子及利用竹林生态环境创最佳效益。如今“竹林生态环境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竹林生态环境利用”是指人们利用竹林生态环境进行有助于提高或改善该竹林生态质量和效能的各种生物性生产,它与原始的破坏性的“毁竹开荒垦种”有根本区别。竹林生态环境属三维结构体系,包括:竹林地面及地表下约40cm厚土层;竹林林冠:林冠下至地面空间这三方面的生态空间,即包括天上、林上、林中、林下、地上、地下的全方位立体复合式生态开发利用。比如栽培食用菌、花卉、药材、森林蔬菜、绿肥、饲养动物开发竹林旅游、观赏、景观、小流域治理等,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立体复合式良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林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方法。本发明主要采用笋加工下脚料(笋头、笋皮、笋壳等)和竹加工废料(竹粉、竹屑、竹节等)替代棉籽壳,用作栽培银耳的菌棒袋料;然后,将使用过的废菌棒进行技术处理,用作竹林仿生栽培竹荪的培养基;因竹荪采摘后需有3年以上轮休期,本发明根据土壤和海拔条件,将废菌料进行生物发酵,作为竹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的土壤基质,轮休期后再重复仿生栽培竹荪,极大提高了竹林资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林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一、原料处理
(1)笋加工下脚料处理方法:将新鲜笋头、笋皮和笋壳短时间烘干后,粉碎成粒度20-100目颗粒;
(2)竹加工废料处理方法:竹粉、竹屑直接使用,竹节需粉碎成20-100目颗粒;
二、银耳栽培
(1)菌种的繁育:
a.选取子实体形态为牡丹花形、耳片肥厚、色泽鲜白、无病虫害感染的理想耳朵,做为分离材料,用纯净水或无菌水多次漂洗后吸干水分;
b.将分离材料接种至培养基,其中培养基是由竹笋粉(竹笋粉选择鲜嫩的含糖>5%的绿竹笋加工成粉)30-40wt%、木屑30-40wt%、麦片10-20wt%、石膏粉0.5-1wt%,混匀混合,与水按质量比1:1.2配制而成的;在25℃下培养7-10天,直至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粒状菌丝团,将菌丝团勾出,接入PDA培养基上,置于23-25℃的恒温箱内培养7-10天;
c.采用斜面试管交合培育法,选择菌丝走势良好,爬壁力强,舒展雄壮的菌丝与培育好的香灰菌丝在试管培养基中在室温 22℃~ 24℃的温度下进行交合培养成母种,二者交合后,香灰菌丝呈黑色且布满试管内全部培养基,而银耳纯白菌丝的接种块上出现黄红色水珠即为成功,再扩大培养成为栽培种;其中试管培养基的配方与步骤b中培养基配方相同;其中银耳栽培中银耳菌和香灰菌交合比例为600:1-800:1,以利于银耳在笋竹下脚料特殊培养基条件下茁壮成长。
(2)袋栽银耳栽培:
a.培养料配方:笋加工下脚料20-30wt%、竹加工下脚料50-60wt%、麦麸10%、豆粕或花生粕3-5wt%、动物蛋白0.5-1wt%,石膏1wt%;
b.将石膏加水溶解后,喷洒于拌料上;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至湿度60-65%,发酵5-8小时;
c. 将所得的培养料装袋,压实口,每个菌袋扎孔,贴上胶布;
(3)灭菌接种:将菌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24小时,冷却至30℃以下,进行接种;
(4)气调培养:菌袋接种成功后,将菌棒转移至气调培育房;控制室内温度21~23℃,空气湿度63~68%,培养14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5~27℃,空气湿度90~94%,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
(5)出耳、菌袋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袋培养料作为肥料投入竹林下竹荪栽培;
三、竹林下竹荪栽培
(1)堆料:
采用以下原料作为培养料组分,按重量分数计,包括银耳菌袋废料20-30wt%、处理过的笋、竹加工废料60-70wt%, 尿素或动物粪便3-10wt%,磷 酸 钙3-5wt% ,石膏0.5-1wt%;
具体配料过程为:将土壤和培养料pH值调至6;将银耳菌棒废料与笋、竹加工废料搅拌均匀后,洒水,保持湿度为60-70%,采用一层废料、一层尿素或动物粪便,然后再撒上一层磷酸钙和石膏,建成长方形的堆,为保持发酵彻底,采用薄膜覆盖;当料堆发酵至65℃时,掀开薄膜,进行第一次翻堆;然后,每隔8-10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至堆料呈现黑褐色;堆料过程中,如发现氨水味道较浓时,应增加翻堆次数;
(2)整畦接种:
在3月份,竹笋采摘后,提取翻晒、消毒场地、平地整畦,3月份开始根据竹林空隙分布建洼床,深25cm,宽50cm,长度根据竹林空间分布安排,按照顺坡方法开好排水沟;将堆料挑至竹林下种植地,堆料铺放前控制含水量为60~70%;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继续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再铺上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播种后用笋、竹加工废料覆盖碎土,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
(3)发菌管理:
播种后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喷雾保湿,培育30天,菌丝爬上堆料,然后把覆盖的薄膜去掉;出菇期间控制堆料的含水量60~65%,覆盖碎土的含水量为40%以上。
(4)采收:
当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裙完全张开,孢子液尚未流下时既可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割断菌索,切忌用手向上拉断,以避免损坏尚未成熟的菌蕾和菌蛋,然后摘除菌盖和菌托,不要将菇损坏,及时在篾筛上摆放好;
四、竹林下七叶一枝花栽培
(1)整畦:10月份后竹荪基本采摘结束,保持整畦土壤不变,将畦边杂草和土壤规整,覆盖在畦上,利于土壤进一步腐质化,至来年的3月份,将整畦土壤进行翻堆,使其质地疏松,具有较好保水性、透水性,并撒上钙肥、磷肥;
(2)种苗移栽:每年3~4月将育好的种苗胚芽向上,胚根向下,盖土后,厚度为1.5cm,再在畦面覆盖稻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七叶一枝花种植面积要小于竹林的林地面积;
(3)田间管理:每年5月~6月以及在6~7月份生长高峰期各施肥追肥1次,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燥季节每天浇水一次,高温季节要注意遮阴,必要时需要浇水降温,控制温度为30℃之内;
(4)采收处理:
以七叶一枝花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入药;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片,片厚2-3mm,晒干;阴天可用30℃微火烘干;
(5)摘后处理:
七叶一枝花采摘后,将土壤摊平,撒上适量生石灰,间隔7天后,再洒一次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至次年3月份,将发酵好的堆料进行整畦,然后重复竹荪栽培。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银耳菌种繁育中的培养基采用了竹笋粉作为主要原料,由于竹笋粉中有机质、氨基酸以及氮磷钾养分的含量高,配料中所产生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及配料中的有机质都能够满足银耳菌种的生长,发菌速度快且菌棒质量好,菌丝生长浓密,生长力强,接收光度高,防病性能好;同时也极大降低了培养基原料成本。
2、本发明银耳菌种培育方法通过挑选出生长强壮优良的银耳孢子所萌发的菌丝进行培育,然后与生长有力的香灰菌丝进行交合培育,从而培育出的银耳菌种与袋料培养基匹配度高,抵抗力强、生长稳定、不易退化、产量高。
3、与采用棉籽壳培养基栽培银耳相比较,本发明有效地节约了成本60%以上,且笋竹均为都是大自然健康产物,加工过程的废料也都是有机物,用其栽培的银耳、竹荪等,符合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标准的天然、健康、安全、营养食品。
4、本发明可将培育银耳后的菌料再利用,与笋竹加工废料配比,进一步回归竹林,仿生栽培竹荪,有效的解决了废菌袋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采用废菌料可使竹荪堆料发酵时间缩短,有效的节约了翻堆人工,且竹荪种植期可延迟至3月竹荪采摘后,对竹笋产量没有影响。
5、本发明技术解决了地栽和竹林下仿生栽培竹荪需轮休3年以上导致竹林空置问题。因竹荪采摘后,考虑地下杂菌和肥力不够影响竹荪生长问题,基本需轮休3年以上,在这3年期间,本发明采取在采摘竹荪后的堆料上种植七叶一枝花,一方面可以集聚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因七叶一枝花具有轻度毒性,可有效抑制杂菌生长,块茎种植后,3年后可直接采摘,对竹林土壤恢复具有很大帮助,且增加了竹林利用率,提高了竹林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竹林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一、原料处理
(1)笋加工下脚料处理方法:将新鲜笋头、笋皮和笋壳短时间烘干后,粉碎成粒度100目颗粒;
(2)竹加工废料处理方法:竹粉、竹屑直接使用,竹节需粉碎成100目颗粒;
二、银耳栽培
(1)菌种的繁育:
a.选取子实体形态为牡丹花形、耳片肥厚、色泽鲜白、无病虫害感染的理想耳朵,做为分离材料,用纯净水或无菌水多次漂洗后吸干水分;
b.将分离材料接种至培养基,其中培养基是由竹笋粉(竹笋粉选择鲜嫩的含糖>5%的绿竹笋加工成粉)30wt%、木屑30wt%、麦片10wt%、石膏粉0.5wt%,混匀混合,与水按质量比1:1.2配制而成的;在25℃下培养7天,直至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粒状菌丝团,将菌丝团勾出,接入PDA培养基上,置于25℃的恒温箱内培养7天;
c.采用斜面试管交合培育法,选择菌丝走势良好,爬壁力强,舒展雄壮的菌丝与培育好的香灰菌丝在试管培养基中在室温 23℃的温度下进行交合培养成母种,二者交合后,香灰菌丝呈黑色且布满试管内全部培养基,而银耳纯白菌丝的接种块上出现黄红色水珠即为成功,再扩大培养成为栽培种;其中试管培养基的配方与步骤b中培养基配方相同;其中银耳栽培中银耳菌和香灰菌交合比例为600:1,以利于银耳在笋竹下脚料特殊培养基条件下茁壮成长。
(2)袋栽银耳栽培:
a.培养料配方:笋加工下脚料30wt%、竹加工下脚料55wt%、麦麸10%、豆粕或花生粕3wt%、动物蛋白1wt%,石膏1wt%;
b.将石膏加水溶解后,喷洒于拌料上;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至湿度65%,发酵8小时;
c. 将所得的培养料装袋,压实口,每个菌袋扎孔,贴上胶布;
(3)灭菌接种:将菌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24小时,冷却至30℃以下,进行接种;
(4)气调培养:菌袋接种成功后,将菌棒转移至气调培育房;控制室内温度23℃,空气湿度68%,培养14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7℃,空气湿度92%,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
(5)出耳、菌袋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袋培养料作为肥料投入竹林下竹荪栽培;
三、竹林下竹荪栽培
(1)堆料:
采用以下原料作为培养料组分,按重量分数计,包括银耳菌袋废料24wt%、处理过的笋、竹加工废料65wt%, 尿素或动物粪便5wt%,磷 酸钙5wt% ,石膏1wt%;
具体配料过程为:将土壤和培养料pH值调至6;将银耳菌棒废料与笋、竹加工废料搅拌均匀后,洒水,保持湿度为70%,采用一层废料、一层尿素或动物粪便,然后再撒上一层磷酸钙和石膏,建成长方形的堆,为保持发酵彻底,采用薄膜覆盖;当料堆发酵至65℃时,掀开薄膜,进行第一次翻堆;然后,每隔8-10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至堆料呈现黑褐色;堆料过程中,如发现氨水味道较浓时,应增加翻堆次数;
(2)整畦接种:
在3月份,竹笋采摘后,提取翻晒、消毒场地、平地整畦,3月份开始根据竹林空隙分布建洼床,深25cm,宽50cm,长度根据竹林空间分布安排,按照顺坡方法开好排水沟;将堆料挑至竹林下种植地,堆料铺放前控制含水量为70%;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继续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再铺上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播种后用笋、竹加工废料覆盖碎土,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
(3)发菌管理:
播种后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喷雾保湿,培育30天,菌丝爬上堆料,然后把覆盖的薄膜去掉;出菇期间控制堆料的含水量65%,覆盖碎土的含水量为40%以上。
(4)采收:
当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裙完全张开,孢子液尚未流下时既可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割断菌索,切忌用手向上拉断,以避免损坏尚未成熟的菌蕾和菌蛋,然后摘除菌盖和菌托,不要将菇损坏,及时在篾筛上摆放好;
四、竹林下七叶一枝花栽培
(1)整畦:10月份后竹荪基本采摘结束,保持整畦土壤不变,将畦边杂草和土壤规整,覆盖在畦上,利于土壤进一步腐质化,至来年的3月份,将整畦土壤进行翻堆,使其质地疏松,具有较好保水性、透水性,并撒上钙肥、磷肥;
(2)种苗移栽:每年3~4月将育好的种苗胚芽向上,胚根向下,盖土后,厚度为1.5cm,再在畦面覆盖稻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七叶一枝花种植面积要小于竹林的林地面积;
(3)田间管理:每年5月~6月以及在6~7月份生长高峰期各施肥追肥1次,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燥季节每天浇水一次,高温季节要注意遮阴,必要时需要浇水降温,控制温度为30℃之内;
(4)采收处理:
以七叶一枝花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入药;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片,片厚2-3mm,晒干;阴天可用30℃微火烘干;
(5)摘后处理:
七叶一枝花采摘后,将土壤摊平,撒上适量生石灰,间隔7天后,再洒一次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至次年3月份,将发酵好的堆料进行整畦,然后重复竹荪栽培。
效益分析:
根据实施例1可知,由银耳栽培-竹荪栽培-七叶一枝花栽培构建的竹林资源利用方法的投入主要包括种子、培养料、人工种植和采摘以及灌溉、化肥等费用。
其中银耳栽培培养基价格:由于主要采用笋竹加工废料,只需运输费用和一些辅料,每吨价格400元,而棉籽壳2400元/吨,每个菌袋至少需0.7kg棉籽壳或竹笋下脚料计算,每棒棉籽壳价格为1.68元,每棒笋竹加工下脚料最高价格为0.28元,考虑棉籽壳价格波动,则每袋节约成本1元以上。而关于竹荪与七叶一枝花的种植效益分析,如下:
表1 具体投入产出统计表
根据表1,以4年为一周期计算,本发明构建的竹林利用方法从竹荪和七叶一枝花的平均投入为12000元/亩,平均产出为30000-35000元/亩,平均收益为18000-23000元/亩。而当地经常采用的竹荪种植方法(传统种植方法:不采用银耳菌袋废料作为培养料,成本更高,收获竹荪后也没有进一步栽培七叶一枝花)平均产出只有10000元/亩,平均收益不足5000元/亩。通过合理选择栽培植物和搭配生长时间,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耕地和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竹、笋加工的下脚料,极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改善了土壤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一、原料处理
(1)笋加工下脚料处理方法:将新鲜笋头、笋皮和笋壳短时间烘干后,粉碎成粒度20-100目颗粒;
(2)竹加工废料处理方法:竹粉、竹屑直接使用,竹节需粉碎成20-100目颗粒;
二、银耳栽培
(1)菌种的繁育:
a.选取子实体形态为牡丹花形、耳片肥厚、色泽鲜白、无病虫害感染的理想耳朵,做为分离材料,用纯净水或无菌水多次漂洗后吸干水分;
b.将分离材料接种至培养基,在25℃下培养7-10天,直至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粒状菌丝团,将菌丝团勾出,接入PDA培养基上,置于23-25℃的恒温箱内培养7-10天;
c.采用斜面试管交合培育法,选择菌丝走势良好,爬壁力强,舒展雄壮的银耳菌丝与培育好的香灰菌丝在试管培养基中交合培养成母种,二者交合后,香灰菌丝呈黑色且布满试管内全部培养基,而银耳纯白菌丝的接种块上出现黄红色水珠即为成功,再扩大培养成为栽培种;
(2)袋栽银耳栽培:
a.培养料配方:笋加工下脚料20-30wt%、竹加工下脚料50-60wt%、麦麸10%、豆粕或花生粕3-5wt%、动物蛋白0.5-1wt%,石膏1wt%;
b.将石膏加水溶解后,喷洒于拌料上;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至湿度60-65%,发酵5-8小时;
c. 将所得的培养料装袋,压实口,每个菌袋扎孔,贴上胶布;
(3)灭菌接种:将菌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24小时,冷却至30℃以下,进行接种;
(4)气调培养:菌袋接种成功后,将菌棒转移至气调培育房;
(5)出耳、菌袋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袋培养料作为肥料投入竹林下竹荪栽培;
三、竹林下竹荪栽培
(1)堆料:
采用以下原料作为培养料组分,按重量分数计,包括银耳菌袋废料20-30wt%、处理过的笋、竹加工废料60-70wt%, 尿素或动物粪便3-10wt%,磷 酸 钙3-5wt% ,石膏0.5-1wt%;
具体配料过程为:将土壤和培养料pH值调至6;将银耳菌棒废料与笋、竹加工废料搅拌均匀后,洒水,保持湿度为60-70%,采用一层废料、一层尿素或动物粪便,然后再撒上一层磷酸钙和石膏,建成长方形的堆,为保持发酵彻底,采用薄膜覆盖;当料堆发酵至65℃时,掀开薄膜,进行第一次翻堆;然后,每隔8-10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至堆料呈现黑褐色;堆料过程中,如发现氨水味道较浓时,应增加翻堆次数;
(2)整畦接种:
在3月份,竹笋采摘后,提取翻晒、消毒场地、平地整畦,3月份开始根据竹林空隙分布建洼床,深25cm,宽50cm,长度根据竹林空间分布安排,按照顺坡方法开好排水沟;将堆料挑至竹林下种植地,堆料铺放前控制含水量为60~70%;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继续铺上一层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再铺上8~10cm的发酵堆料,然后铺上一层竹荪栽培种;播种后用笋、竹加工废料覆盖碎土,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
(3)发菌管理:
播种后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喷雾保湿,培育30天,菌丝爬上堆料,然后把覆盖的薄膜去掉;出菇期间需要控制堆料的含水量。
(4)采收:
当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裙完全张开,孢子液尚未流下时既可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割断菌索,切忌用手向上拉断,以避免损坏尚未成熟的菌蕾和菌蛋,然后摘除菌盖和菌托,不要将菇损坏,及时在篾筛上摆放好;
四、竹林下七叶一枝花栽培
(1)整畦:10月份后竹荪基本采摘结束,保持整畦土壤不变,将畦边杂草和土壤规整,覆盖在畦上,利于土壤进一步腐质化,至来年的3月份,将整畦土壤进行翻堆,使其质地疏松,具有较好保水性、透水性,并撒上钙肥、磷肥;
(2)种苗移栽:每年3~4月将育好的种苗胚芽向上,胚根向下,盖土后,厚度为1.5cm,再在畦面覆盖稻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七叶一枝花种植面积要小于竹林的林地面积;
(3)田间管理:每年5月~6月以及在6~7月份生长高峰期各施肥追肥1次,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燥季节每天浇水一次,高温季节要注意遮阴,必要时需要浇水降温,控制温度为30℃之内;
(4)采收处理:
以七叶一枝花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入药;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片,片厚2-3mm,晒干;阴天可用30℃微火烘干;
(5)摘后处理:
七叶一枝花采摘后,将土壤摊平,撒上适量生石灰,间隔7天后,再洒一次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至次年3月份,将发酵好的堆料进行整畦,然后重复竹荪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银耳栽培中的菌种繁育中的步骤b中培养基是由竹笋粉30-40wt%、木屑30-40wt%、麦片10-20wt%、石膏粉0.5-1wt%,混匀混合,与水按质量比1:1.2配制而成的;竹笋粉选择鲜嫩的绿竹笋加工成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银耳栽培中的菌种繁育中的步骤c中试管培养基的配方与步骤b中培养基配方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银耳栽培中银耳菌和香灰菌交合比例为600:1-800:1,以利于银耳在笋竹下脚料特殊培养基条件下茁壮成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银耳栽培中的菌种繁育中的步骤c中香灰菌丝与银耳菌丝在室温 22℃~ 24℃的温度下进行交合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银耳栽培中步骤(4)气调培养具体为:室内温度21~23℃,空气湿度63~68%,培养14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5~27℃,空气湿度90~94%,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荪栽培中的步骤(3)出菇期间控制堆料的含水量60~65%,覆盖碎土的含水量为40%以上。
CN201710833683.2A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Pending CN107347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683.2A CN107347461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683.2A CN107347461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7461A true CN107347461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9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3683.2A Pending CN107347461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746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835A (zh) * 2018-01-31 2018-07-06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毛竹林下竹荪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
CN108718968A (zh) * 2018-05-11 2018-11-02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竹笋生态高产培育的方法
CN109121932A (zh) * 2018-06-08 2019-01-04 宁洱大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10012773A (zh) * 2019-05-22 2019-07-1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毛竹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方法
CN111014005A (zh) * 2019-11-28 2020-04-17 益阳桃花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 竹片废料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1316859A (zh) * 2020-02-28 2020-06-23 宜宾学院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1527984A (zh) * 2020-06-01 2020-08-14 徐金火 一种高海拔竹荪混合栽培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893A (zh) * 2010-12-30 2011-09-07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笋壳制备食用菌基质的方法
CN102884945A (zh) * 2012-10-29 2013-01-23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银耳菌种繁育方法
CN103553819A (zh) * 2013-11-07 2014-02-05 合肥昊康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竹屑为原料的真姬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5772A (zh) * 2014-05-29 2014-08-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以竹屑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
CN105075679A (zh) * 2015-09-18 2015-11-25 德化县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671806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CN107032898A (zh) * 2017-05-27 2017-08-11 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893A (zh) * 2010-12-30 2011-09-07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笋壳制备食用菌基质的方法
CN102884945A (zh) * 2012-10-29 2013-01-23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银耳菌种繁育方法
CN103553819A (zh) * 2013-11-07 2014-02-05 合肥昊康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竹屑为原料的真姬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5772A (zh) * 2014-05-29 2014-08-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以竹屑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
CN105075679A (zh) * 2015-09-18 2015-11-25 德化县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林地栽培竹荪的方法
CN10671806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CN107032898A (zh) * 2017-05-27 2017-08-11 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懋毅 等: "竹和中国的农用林业", 《竹子研究汇刊》 *
庄立等: "普洱滇重楼人工林下种植技术初探", 《农村实用技术》 *
邹彬 等: "《食用菌高产栽培与加工技术》", 28 February 2014,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士瑜: "《菇菌生产技术全书》", 30 December 1999,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835A (zh) * 2018-01-31 2018-07-06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毛竹林下竹荪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
CN108718968A (zh) * 2018-05-11 2018-11-02 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竹笋生态高产培育的方法
CN109121932A (zh) * 2018-06-08 2019-01-04 宁洱大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10012773A (zh) * 2019-05-22 2019-07-1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毛竹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方法
CN111014005A (zh) * 2019-11-28 2020-04-17 益阳桃花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 竹片废料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1316859A (zh) * 2020-02-28 2020-06-23 宜宾学院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1527984A (zh) * 2020-06-01 2020-08-14 徐金火 一种高海拔竹荪混合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3590B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2283013B (zh)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
CN107347461A (zh)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1524035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3190292B (zh) 粗腿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3907471B (zh) 一种麦冬无遮盖套种羊肚菌的方法
KR101334586B1 (ko) 유기게르마늄을 함유한 고구마의 재배방법
CN103880487B (zh) 三合一绿肥发酵营养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69430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
CN103583210A (zh) 一种茶园套种灵芝的方法
CN103202177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3250550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12980717A (zh) 一种固体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484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松乳菇高效种植方法
CN104478546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CN106234127A (zh) 一种三红蜜柚的种植方法
CN111684987A (zh) 一种利用林地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食用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2783358A (zh) 一种露天大田栽培球盖菇的方法
CN100390268C (zh)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2860218A (zh) 草原白蘑野外栽培方法
CN103070070A (zh) 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CN107580997A (zh) 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7488593A (zh) 原生态赤灵芝栽培工艺
CN107278906B (zh) 一种富含sod的辣木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