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7985A -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7985A
CN103467985A CN2013104317980A CN201310431798A CN103467985A CN 103467985 A CN103467985 A CN 103467985A CN 2013104317980 A CN2013104317980 A CN 2013104317980A CN 201310431798 A CN201310431798 A CN 201310431798A CN 103467985 A CN103467985 A CN 10346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pton
thin film
polyamic acid
dianhydride
diam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17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波
张步峰
田苗
王文进
周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Electric Insu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Electric Insu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Electric Insu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Electric Insu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17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7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7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由极性有机溶剂、聚酰胺酸前驱体、催化剂、脱水剂按照一定的组分混合得到树脂溶液组合物进行加热亚胺化得到,配方中使用了分子链中含炔基的间位芳香族二胺,炔基在高温亚胺化时发生交联反应,大幅度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另一方面所加入的单体价格不高,对整个聚酰亚胺薄膜的成本较小,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和耐辐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分子主链含有炔基的高强度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目前性能良好的薄膜类绝缘产品,其分子结构赋予它优良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和耐辐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目前,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在极强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经缩聚并流涎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由于其分子结构所限,该类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强度、模量和尺寸稳定性仍有待提高。近年来,有研究者使用含氟单体来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综合性能,用于更加苛刻的环境,如作者R. H. Pater,文献 SAMPE J.,30(5),29(1994) 公开了使用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得到商品化的LaCRTM系列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的综合性能,但是这种特殊的单体反应活性低、薄膜的力学性能低下,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由树脂溶液组合物进行加热亚胺化得到,所述的树脂溶液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极性有机溶剂50~85份
聚酰胺酸前驱体5~30份
催化剂5~20份
脱水剂5~30份
进一步,二胺与功能单体按照摩尔比1:0-1:1的数值范围混合,再加入与上述二胺和功能单体等量摩尔数的二酐,得到所述聚酰胺酸前驱体。
上述二酐是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双酚A二酐(BPADA)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上述二胺是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对苯二胺、3,3’-二氨基二苯基砜和4,4’-二氨基二苯基砜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上述功能单体是指分子链中含炔基的间位芳香族二胺,优选双(3氨基苯基)乙炔。 
进一步,极性有机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催化剂为三乙胺、吡啶和异喹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脱水剂为乙酸酐、丙酸酐和苯甲酸酐中的种或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二酐加入二胺及功能单体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备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
在上述前驱体溶液添加催化剂及脱水剂,得到预聚物树脂溶液组合物,
将上述树脂溶液组合物流延到支持物上,进行加热干燥及亚胺化。
进一步,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150~450℃,加热干燥及亚胺化时间为1~5分钟。 
本发明优点在于:使用化学亚胺化法制备分子主链含有炔基的聚酰亚胺薄膜,配方中使用了分子链中含炔基的间位芳香族二胺,炔基在高温亚胺化时发生交联反应,可以大幅度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另一方面所加入的单体价格不高,对整个聚酰亚胺薄膜的成本较小。 
具体实施例:
比较例一
1.配比
它主要包括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和N-甲基吡咯烷酮、三乙胺、乙酸酐,各组分配比为:等摩尔比的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两者之和与N-甲基吡咯烷酮、三乙胺和乙酸酐的重量份数比为25:75:15:25。
2.树脂合成 
在60℃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三乙胺和乙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70℃×9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50℃×10秒、400℃×20秒、450℃×12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一 
1.配比
聚酰胺酸前驱体和N-甲基吡咯烷酮、三乙胺、乙酸酐重量份数比为25:75:15:25;
其中,聚酰胺酸前驱体配比为: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和双(3氨基苯基)乙炔的摩尔比为1:0.8:0.2。
2.树脂合成 
在60℃下,将上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三乙胺和乙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70℃×9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50℃×10秒、400℃×20秒、450℃×12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二 
1.配比
聚酰胺酸前驱体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乙酸酐重量份数比为30:50:10:30;
其中,聚酰胺酸前驱体配比为:联苯四甲酸二酐与3,4’-二氨基二苯醚和双(3氨基苯基)乙炔的摩尔比为1:0.5:0.5。 
2.树脂合成 
在25℃下,将上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三乙胺和乙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60℃×12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40℃×13秒、410℃×18秒、450℃×10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三 
1.配比
聚酰胺酸前驱体和N,N-二甲基乙酰胺、吡啶、丙酸酐重量份数比为30:50:20:15;
其中,聚酰胺酸前驱体配比为: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与4,4’-二氨基二苯硫醚和双(3氨基苯基)乙炔的摩尔比为1:0.9:0.1, 
2.树脂合成
在30℃下,将上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吡啶和丙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75℃×7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60℃×8秒、390℃×25秒、440℃×10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四 
1.配比
聚酰胺酸前驱体和N-甲基吡咯烷酮、异喹啉、苯甲酸酐重量份数比为15:85:10:30;
其中,聚酰胺酸前驱体各组分配比为:双酚A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基砜和双(3氨基苯基)乙炔的摩尔比为1:0.6:0.4。 
2.树脂合成 
在30℃下,将上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异喹啉和苯甲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80℃×3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30℃×10秒、405℃×10秒、440℃×10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五 
1.配比
聚酰胺酸前驱体和N-甲基吡咯烷酮、喹啉、乙酸酐重量份数比为15:85:20:15;
其中,聚酰胺酸前驱体各组分配比为:均苯四甲酸二酐与3,4’-二氨基二苯醚和双(3氨基苯基)乙炔的摩尔比为1:0.7:0.3。
2.树脂合成 
在30℃下,将上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升温并加热反应3小时生成聚酰胺酸,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喹啉和乙酸酐并搅拌均匀,得到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3.亚胺化成膜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泡后流延至钢带上,在150℃×180秒下加热除溶剂,在220℃×60秒、350℃×30秒、380℃×30秒下亚胺化,得到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
选取使用常规方法比较例一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和本发明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对比实验,测试试样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CTE。结果如下表1: 
表1
Figure 2013104317980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薄膜拉伸强度和CTE明显优于比较例,断裂伸长率则有一定程度下降,这是由于功能单体在体系中实现交联,导致体系的韧性降低。

Claims (10)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由树脂溶液组合物进行加热亚胺化得到,所述的树脂溶液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极性有机溶剂50~85份
聚酰胺酸前驱体5~30份
催化剂5~20份
脱水剂5~30份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优选二胺与功能单体按照摩尔比1:0-1:1的数值范围混合,再加入与上述二胺和功能单体等量摩尔数的二酐,得到所述聚酰胺酸前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是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双酚A二酐(BPADA)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对苯二胺、3,3’-二氨基二苯基砜和4,4’-二氨基二苯基砜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是指分子链中含炔基的间位芳香族二胺,优选双(3氨基苯基)乙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有机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吡啶和异喹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剂为乙酸酐、丙酸酐和苯甲酸酐中的种或其任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二酐加入所述二胺及功能单体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备所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
在所述前驱体溶液添加催化剂及脱水剂,得到所述预聚物树脂溶液组合物,
将所述树脂溶液组合物流延到支持物上,进行加热干燥及亚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150~450℃,加热干燥及亚胺化时间为1~5分钟。
CN2013104317980A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Pending CN103467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17980A CN103467985A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17980A CN103467985A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7985A true CN103467985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9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17980A Pending CN103467985A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798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0276A (zh) * 2015-06-23 2015-11-11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具有交联形貌的聚酰亚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176545A1 (zh) * 2014-05-23 2015-11-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耐高温热塑性形状记忆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630A (zh) * 2017-10-11 2019-04-19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
CN110491993A (zh) * 2019-07-24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i基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11995752A (zh) * 2020-07-14 2020-11-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介电本征型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254A (zh) * 2021-02-03 2021-06-11 广东华智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胶囊型固化剂的聚酰亚胺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6890A (zh) * 2021-09-13 2022-01-07 苏州尊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浆料及聚酰亚胺薄膜
CN113912878A (zh) * 2020-07-08 2022-01-11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色聚酰亚胺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80720A (zh) * 2021-12-28 2022-04-05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涂料及光信号传感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177A (zh) * 2004-12-22 2007-10-17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剂及使用了该定向剂的液晶显示元件
CN102167824A (zh) * 2011-01-24 2011-08-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7177A (zh) * 2004-12-22 2007-10-17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剂及使用了该定向剂的液晶显示元件
CN102167824A (zh) * 2011-01-24 2011-08-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6545A1 (zh) * 2014-05-23 2015-11-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耐高温热塑性形状记忆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0276A (zh) * 2015-06-23 2015-11-11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具有交联形貌的聚酰亚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0276B (zh) * 2015-06-23 2017-08-01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具有交联形貌的聚酰亚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630A (zh) * 2017-10-11 2019-04-19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
CN110491993A (zh) * 2019-07-24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i基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13912878A (zh) * 2020-07-08 2022-01-11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色聚酰亚胺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95752A (zh) * 2020-07-14 2020-11-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介电本征型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254A (zh) * 2021-02-03 2021-06-11 广东华智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胶囊型固化剂的聚酰亚胺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6890A (zh) * 2021-09-13 2022-01-07 苏州尊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浆料及聚酰亚胺薄膜
CN114280720A (zh) * 2021-12-28 2022-04-05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涂料及光信号传感系统
CN114280720B (zh) * 2021-12-28 2023-03-10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及光信号传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7985A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
TWI814701B (zh) 聚醯亞胺聚合物組成物、其製備方法和使用其製備聚醯亞胺膜的方法
JP5667392B2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利用
CN106336511B (zh) 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与薄膜
TWI630223B (zh) 聚醯胺-醯亞胺前驅物組成物、聚醯胺-醯亞胺薄膜及顯示裝置
CN110790929A (zh) 一种无色透明、高模量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P3252092B1 (en) Polyamide acid composition and polyimide composition
CN113621234B (zh) 一种超高模量高透光率聚酰亚胺薄膜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US8691131B2 (en) Polyimide film
CN112940316B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012821B (zh) 聚酰亚胺膜
CN106810692B (zh) 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聚酰亚胺薄膜
JP5468575B2 (ja) ポリアミド酸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イミド
CN112175184A (zh) 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0290A (zh) 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含有该薄膜的图像显示设备及聚酰胺酸的制备方法
CN109111572B (zh) 聚酰亚胺聚合物以及聚酰亚胺膜
JP6036361B2 (ja)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イミド金属積層体
CN112585198B (zh) 包含结晶性聚酰亚胺树脂和导热性填料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88724B1 (ko) 폴리아믹산 용액 및 폴리이미드 코팅층
CN108026272A (zh) 聚酰亚胺树脂及聚酰亚胺薄膜
CN115260492A (zh) 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7043229A (zh) 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
KR101258432B1 (ko) 고온에서의 열적 치수안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기판
JP6980919B2 (ja) ポリアミック酸の製造方法、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ポリアミック酸、ポリイミド樹脂、及び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JP5793118B2 (ja) ポリアミド酸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イミ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