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7733A -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7733A
CN103467733A CN2013103505380A CN201310350538A CN103467733A CN 103467733 A CN103467733 A CN 103467733A CN 2013103505380 A CN2013103505380 A CN 2013103505380A CN 201310350538 A CN201310350538 A CN 201310350538A CN 103467733 A CN103467733 A CN 103467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nol
reaction
polyoxyethylene ether
soxylat
ether olig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05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利
金一丰
董楠
马定连
万庆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vke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vke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vke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vke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05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7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7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300~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将所述的步骤1)制得的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500~5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具有聚乙二醇等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护率高的优点,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Description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中聚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经时损失小、掺量低、混凝土收缩率低、分子结构可控性强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能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等混凝土工程建设领域。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醚,比如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通过与带有不饱和双键的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反应,制得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然后采用水性自由基聚合工艺将其与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等单体共聚得到聚羧酸系减水剂,但其存在工艺路线长、生产复杂、耗能大、成本高、产品质量波动性大等缺点;另一种是以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量物质作为起始剂,通过与环氧乙烷的直接加成反应,制得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聚氧乙烯醚,比如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直接采用水性自由基聚合工艺将其与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磺酸钠等单体共聚得到聚羧酸系减水剂,但由于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的活性较低,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梳状结构的规整度和转化率较差,其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性能受到影响与限制。而带有支链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为单体制得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聚羧酸系减水剂,它具有更为高效的性能,如掺量更低、减水率更高、增强效果潜力大、高性能化的潜力大,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保持性是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种类最为优越的,其用途也更为广泛、适应性更强,可应用于水利、核电工程等重要的领域。
现有关于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技术,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01928392A,专利名称为: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介绍了异戊烯醇在固体甲醇钠、甲醇钠甲醇溶液、氢氧化钾固体或水溶液、氢氧化钠或水溶液、钠、异物烯醇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催化作用下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但对于固体甲醇钠、甲醇钠甲醇溶液而言会产生较多副产物如聚乙二醇单甲醚等,同时导致有效含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其应用性能;而对于氢氧化钾固体或水溶液、氢氧化钠固体或水溶液而言会产生较多副产物聚乙二醇等,同时导致有效含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其应用性能;而对于钠、异物烯醇钠而言,催化剂异戊烯醇钠的制备条件、质量及催化剂钠、异戊烯醇钠的加入方式仍会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导致副产物聚乙二醇等的生成、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降低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具有聚乙二醇等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护率高的优点,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300~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将所述的步骤1)制得的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500~5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步骤1)中在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加入催化剂的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0.5~1.0h;反应结束后加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4.0~7.0h;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
所述的步骤2)中将得到的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加入催化剂的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为0.5~1.0h;反应结束后加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10~140℃,反应时间为4.0~8.0h;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催化剂均采用钠、钾、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步骤1)中异戊烯醇与环氧乙烷的投料重量比为1:(3.0~6.0);催化剂用量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的重量百分比的0.2~1.0‰;催化剂的加入时间为20~60min。
所述的步骤2)中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投料重量比为1:(0.5~16.0);催化剂用量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的0.3~1.2 ‰;催化剂加入时间为20~50min。
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
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实质是通过以钠、钾、氢化钠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发明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中加入21.6重量份异戊烯醇,在30分钟内加入0.45重量份催化剂金属钠,控制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0.5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411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1076.5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5℃,反应时间4.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3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 90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3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30分钟内加入1.8重量份催化剂金属钠,控制反应温度30~40℃,反应时间0.5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1710重量份、分子量为3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4200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4.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1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1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5,双键保留率为98.3 %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钠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18.8重量份异戊烯醇,在50分钟内加入0.32重量份催化剂金属钾,控制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0.5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200.5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673.2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5℃,反应时间5.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 84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50分钟内加入2.4重量份催化剂金属钾,控制反应温度30~40℃,反应时间0.5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96 6重量份、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4950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时间5.5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2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2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5,双键保留率为98.7 %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钾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17重量份异戊烯醇,在50分钟内加入0.21重量份金属钠和0.21重量份金属钾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时间0.8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159.4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541.5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5℃,反应时间5.5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84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50分钟内加入1.5重量份金属钠和1.5重量份金属钾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35~45℃,反应时间0.8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756重量份、分子量为3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5160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18~128℃,反应时间6.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2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2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4,双键保留率为97.9%。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钠、钾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14.4重量份异戊烯醇,在40分钟内加入0.48重量份催化剂氢化钠,控制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时间0.6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128.4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521.4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5~110℃,反应时间6.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80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40分钟内加入3.6重量份催化剂氢化钠,控制反应温度35~45℃,反应时间0.6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720重量份、分子量为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5200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7.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3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3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6,双键保留率为98.2 %。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氢化钠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16.2重量份异戊烯醇,在50分钟内加入0.40重量份氢化钠和0.14重量份金属钾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35~45℃,反应时间1.0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93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462.2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5~110℃,反应时间6.5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4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 101.5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4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50分钟内加入3.6重量份氢化钠和1.2重量份金属钾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40~50℃,反应时间0.8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573.5重量份、分子量为45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5325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5~135℃,反应时间7.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4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4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6,双键保留率为97.6 %。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氢化钠、钾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异戊烯醇钾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19.0重量份异戊烯醇,在50分钟内加入0.36重量份氢化钠和0.24重量份金属钠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45~55℃,反应时间1.0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67.0重量份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升温至90℃,通入414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5~110℃,反应时间7.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出料得分子量为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在反应釜中加入 120重量份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量为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在50分钟内加入4.8重量份氢化钠和2.4重量份金属钠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1.0h;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投入到480重量份分子量为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升温至100℃,通入5400重量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8.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出料得分子量为5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分子量为5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7,双键保留率为97.6%。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以氢化钠、钠作为催化剂,其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时生成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和氢气,氢气以气体方式排出体系,异戊烯醇钠烷氧基离子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烷氧基离子引发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聚合反应,避免了常规碱催化剂与异戊烯醇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反应生成水、低沸点醇等可引起副产物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醇醚的产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双键保留率降低,从而影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及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催化剂的加入方式及加入量进行优化选择,工艺合理、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有效含量高、副产物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双键保留率高等优点,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07,双键保留率大于97.0%;
2.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适用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

Claims (8)

1.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300~5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2)将所述的步骤1)制得的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催化剂反应,然后投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再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分子量为500~50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在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加入催化剂的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0.5~1.0h;反应结束后加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中,氮气置换,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4.0~7.0h;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将得到的重量百分比为5~20%的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加入催化剂的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为0.5~1.0h;反应结束后加入到剩余处方量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中,氮气置换,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10~140℃,反应时间为4.0~8.0h;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均采用钠、钾、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异戊烯醇与环氧乙烷的投料重量比为1:(3.0~6.0);催化剂用量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的重量百分比的0.2~1.0‰;催化剂的加入时间为2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低聚物与环氧乙烷的投料重量比为1:(0.5~16.0);催化剂用量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的0.3~1.2 ‰;催化剂加入时间为2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结束后降温至75℃。
CN2013103505380A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467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05380A CN103467733A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05380A CN103467733A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7733A true CN103467733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92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05380A Pending CN103467733A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77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7053A (zh) * 2017-05-17 2017-08-18 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减水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3667112A (zh) * 2021-09-18 2021-11-19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14874429A (zh) * 2022-06-24 2022-08-09 武汉中彭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大单体合成方法、聚醚大单体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92A (zh) * 2009-12-15 2010-12-29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02898639A (zh) * 2012-10-25 2013-01-30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92A (zh) * 2009-12-15 2010-12-29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02898639A (zh) * 2012-10-25 2013-01-30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安: "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15 May 2013 (2013-05-15) *
韩武军等: "聚醚接枝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vol. 14, no. 1, 31 January 2013 (2013-01-3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7053A (zh) * 2017-05-17 2017-08-18 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减水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7057053B (zh) * 2017-05-17 2019-04-02 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减水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3667112A (zh) * 2021-09-18 2021-11-19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点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14874429A (zh) * 2022-06-24 2022-08-09 武汉中彭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大单体合成方法、聚醚大单体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8639B (zh) 一种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03642025A (zh) 一种4-羟丁基乙烯基醚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07936240B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大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0128603B (zh) 低温条件下稳定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
CN106277899A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0018A (zh) 一种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1733A (zh) 缓释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3183788A (zh) 聚羧酸混凝土保坍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67733A (zh) 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2134313A (zh) 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2898638A (zh) 一种聚醚单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99939A (zh) 一种枯烯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01759833A (zh) 一种阻锈功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4914A (zh) 一种一步法生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聚醚的合成工艺
CN106589343A (zh) 一种枯烯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CN103723945B (zh) 一种快水解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596B (zh) 一种低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315B (zh) 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3881082B (zh) 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2627744A (zh) 一种醚类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89073B (zh) 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单体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2964529A (zh) 建筑混凝土用减缩型减水剂
CN109593156A (zh) 一种采用六碳单体合成综合性减水剂的工艺
CN106317403A (zh) 一种乙二醇乙烯基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1239793B (zh) 一种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