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9248A -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9248A
CN103459248A CN2012800136316A CN201280013631A CN103459248A CN 103459248 A CN103459248 A CN 103459248A CN 2012800136316 A CN2012800136316 A CN 2012800136316A CN 201280013631 A CN201280013631 A CN 201280013631A CN 103459248 A CN103459248 A CN 103459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frame
frame structure
cargo hold
cargo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3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9248B (zh
Inventor
H·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h Ship Oy AB
Original Assignee
Langh Ship Oy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h Ship Oy AB filed Critical Langh Ship Oy AB
Publication of CN103459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9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2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24Mean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cargo movement, e.g. dunn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goods other than bulk go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18Detachable dec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allet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卷筒(5)、例如金属卷筒装载到货轮内并在货轮内运输它们的布置系统,该系统包括卷筒槽,该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该卷筒槽设置在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b)上,该托架框架结构位于货舱底部(12)并垂直于货轮纵向方向。为了当运输卷筒和其它货物、例如集装箱时有效利用货舱,该系统包括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b),该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卷筒槽,该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该托架框架结构以这种方式垂直于货轮纵向方向定位在位于货舱底部(12)的托架框架结构上方:其底部水平面距离位于货舱底部(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水平面最多2米的距离。

Description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各卷筒(reel)、例如金属卷筒装载到货轮内并在货轮内运输它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各卷筒定位在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交叉的(crosswise)卷筒槽内而将卷筒定位在托架框架结构上,该托架框架结构位于货轮的货舱的底部并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卷筒槽也可以称为卷筒保持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各卷筒、例如金属卷筒装载到货轮内并在货轮内运输它们的布置系统(arrangement),该布置系统包括卷筒槽,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所述卷筒槽设置在长形托架框架结构上,该长形托架框架结构位于货轮的货舱的底部并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
从专利出版物EP1478567B1已知这种类型的方法和布置系统。即使该已知的方法使得能够通过安装在货舱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安全地运输卷筒,但是该方法在同时运输卷筒和其它货物、例如散装货物或集装箱时不能最有效地利用货舱。货舱的有效利用此处是指,如果情况需要的话,能够装载货轮的货舱的底部,使得其表面负载接近最大允许表面负载并且超过利用出版物EP1468567的布置系统装载的可能负载,以有效利用货舱的高度并且附加地利用货舱的总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向货轮有效装载不仅卷筒而且其它货物、例如散装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以这种方式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定位在货舱内并在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上方: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level)距离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水平面最多2米的距离,并且卷筒放置在第二托架框架结构的卷筒槽中;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卷筒槽,该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当实施本发明时,在最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上方或上面典型地设置多个托架框架结构。
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尽可能靠近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定位第二托架框架结构,使得第二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尽可能靠近在位于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上的卷筒的最高点。
第一和第二托架框架结构优选是一致的(uniform),每个托架框架结构由一个托架框架形成,该托架框架还优选从货舱的第一侧壁延伸至第二对侧侧壁。这种类型的托架框架容易设置到位并且在使用之后容易在货舱中移动。
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优选包括纵向平侧面,第二托架框架结构包括纵向平侧面,由此第二托架框架结构以这种方式设置在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上:所述托架框架结构的侧面形成一致的竖直壁,该竖直壁从货舱的第一侧壁延伸至货舱的第二对侧侧壁。如果需要运输散装货物的话,该壁形成用于支承散装货物的支承壁。
优选抵靠着货轮的货舱的横向壁设置托架框架结构,以便在货舱内形成用于散装货物或其它货物的较小的货舱区域,所述货舱区域在横向方向上被货舱的侧壁限制并且至少在其第一端部被由交叉的托架框架结构形成的壁限制,该壁形成面向所述货舱区域的用于散装货物的支承壁。如果需要的话,将散装货物装载在所述货舱区域中。
所附权利要求1至8公开了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布置系统实现,该布置系统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卷筒槽,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以这种方式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定位在货舱内并定位在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上方: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距离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水平面最多2米的距离。
该布置系统优选包括以塔样方式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的多个托架框架结构,每个托架框架结构均包括交叉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所述交叉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每个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部分还包括交叉的向下开口的槽以允许接纳在定位在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中的卷筒的顶部部分;在位于彼此的顶部上的相邻的托架框架结构中,所述向下开口的槽的竖直对称平面与相邻的托架框架结构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的对称平面重合。因此,在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部分中的卷筒槽相对于在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部分中的卷筒槽在某种程度上偏移,使得在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中的卷筒槽形成阶梯结构。托架框架结构优选以这种方式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交叉的槽形成用于卷筒的隧道状空间,该空间允许将卷筒紧紧地装载到货舱内,甚至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也保持卷筒很好地就位。
在所附权利要求10至20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布置系统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方法和布置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它们提供了对货轮的货舱以及卷筒和其它货物——例如散装货物和集装箱——的运输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在货轮中运输卷筒的托架框架结构,该托架框架结构允许紧凑地装载卷筒。该托架框架结构尤其适合在本发明的方法和布置系统中使用。托架框架结构的纵向侧面优选由矩形板形成,从而通过在彼此的顶部上堆叠这种类型的托架框架结构,可以在货轮的货舱中形成平的壁,该壁用作货物的隔离壁。
本发明的方法、布置系统和托架框架结构提供了在安全运输卷筒以及其它货物——例如散装货物和集装箱——时对货轮的货舱的有效利用。通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卷筒可以这种方式运输:它们在货舱的底部仅需要很少的表面区域,由此在货舱中保留了用于其它货物的尽可能多的表面区域和更容易利用的立体空间。此外,本发明允许简单和快速地向货轮装载最多不同的货物。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示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示出从侧面看到的本发明的布置系统,
图2示出沿图1的剖切线Ⅱ-Ⅱ的从顶部看到的图1的布置系统,
图3示出沿图2的剖切线Ⅲ-Ⅲ的视图,
图4是示出货物如何布置在货轮的货舱中的侧视图,并示出沿图2的线Ⅳ-Ⅳ的视图,
图5是从上面看到的图4的布置系统,
图6示出沿图5的线Ⅵ-Ⅵ的视图,
图7示出图6的替代布置系统,和
图8示出与图6和图7相对应的并优选用于运输大型卷筒的替代布置系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货轮包括由隔离结构3彼此隔离开的两个货舱1、2,该隔离结构3包括壁7、8。附图标记4总体上示出称作托架框架结构塔的托架框架结构实体,该托架框架结构塔定位在货舱1、2中并由设置在彼此顶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形成。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典型地是类似的,但是它们也可以在细节上不同以便与每次的运输要求最好地对应。托架框架结构塔4的数量典型地根据运输要求变化。在托架框架结构塔4中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的数量也可以是变化的,该数量会影响托架框架结构塔4的高度。在这里,决定因素是待运输的卷筒货物的尺寸、其它货物的类型、货轮船体的强度和货轮的吨位。在示出装载的图1的示例中,五个托架框架结构4a抵靠着第一货舱1的横向最前壁6定位,两个托架框架结构4b抵靠着后壁7定位。四个托架框架结构4c抵靠着后面的货舱2的最前壁8定位,五个托架框架结构4d抵靠着后壁9定位。在附图的情况下,托架框架结构4a和4b装载有卷筒。托架框架结构4c和4d还没有装载卷筒。在货轮的露天甲板10上可安置多个集装箱11。在货舱1和2已经装载有卷筒和任何其它货物之后装载集装箱。
与运输要求相对应的数量的托架框架结构4设置在图1的货轮的货舱1、2内。由于托架框架结构4——除了最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之外——与货轮的货舱的底部相距一定距离,所以当在托架框架结构上装载重的卷筒时,与重的卷筒设置在位于货舱的整个底部上方的一层中的情形——换言之,运输卷筒时常见的情形——相比,可降低货轮的稳心高度(GM)。降低的稳心高度意味着,在实践中,货轮的侧翻运动减轻并变慢,从而在海浪中作用在卷筒和其它货物上的横向载荷减小。
图4至图6比图1更详细地示出装载到货舱1内且尤其是靠近货舱1的后壁7。
托架框架结构4b抵靠着货舱的底部12定位,托架框架结构4b的其中一个纵向侧面18抵靠在货舱的后壁7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宽度对应于货舱1的宽度,也就是说,其从第一侧壁15延伸至货舱的对侧侧壁16。最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在其底端可拆卸地附接在货舱的底部12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底部水平面70抵靠着货舱的底部12。附接优选通过用于紧固集装箱的紧固元件(图6中的附图标记31)实现。十二个卷筒5设置在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上。在装载最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之后,将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设置在最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上。后者搁置在设置在货舱底部处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上,托架框架结构4b通过可拆卸的紧固布置系统(图6中的附图标记33和31)彼此紧固在一起。上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的底部水平面70以这种方式位于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水平面60上:在底部水平面和顶部水平面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隙,换言之,没有间隙或有非常小的间隙。优选使用与将集装箱彼此紧固在一起的紧固布置系统类型相同的紧固布置系统。为此,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水平面60或者顶端具有紧固装置(图5和图6中的附图标记33),这些紧固装置设置成接纳在托架框架结构的底端的紧固元件(图6中的附图标记31)。托架框架结构4b具有多个紧固元件31和紧固装置33,它们以这种方式定位:它们允许接纳集装箱并将集装箱紧固到托架框架结构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宽度大约对应于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长度,从而多个集装箱可横向并排设置在托架框架结构上;图5中的布置允许并排设置七个集装箱(未示出)。托架框架结构4b的长度对应于货轮货舱的宽度,例如18米。
托架框架结构4b的侧面19是平的并且当托架框架结构在彼此顶部上时形成一致的竖直壁。侧面19由平的钢板形成。如果必要的话,高度对应于两个托架框架结构4b的高度的货舱壁用作散装货物20、例如矿石的支承壁,见图4。
因此,上述托架框架结构4b允许散装货物和卷筒5以及集装箱或其它货物装载到货舱1内并在货舱1中运输。由于托架框架结构4b(和4a、4c和4d),货舱变成多用途货舱。如果不需要运输散装货物或直接在货舱底部上的任何其它货物,可以设置例如两层或更多层覆盖货舱1的整个底部12的托架框架结构。也可在货舱2中进行这种类型的布置。如上所述,在最下层上的托架框架结构可拆卸地附接在货舱的底部12上,更高层的托架框架结构可搁置在下层上或者可以交替地搁置在货舱壁上的支承件上(分别为在图4和图7中的支承件17和17′)。
图6用虚线示出像托架一样的卷筒槽30,卷筒槽30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卷筒槽由倾斜钢表面形成,倾斜钢表面优选设计成接纳不同尺寸的卷筒。围绕卷筒槽的结构也由钢制成。卷筒槽30是托架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托架框架结构是焊接结构。可以将集装箱装载在装载有卷筒5的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上,因为托架框架结构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此目的的紧固装置33。紧固装置3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紧固装置允许接纳不同的标准集装箱。在图5和6中,紧固装置33允许多个20英尺的集装箱(未示出)以这种方式沿横向紧固在托架框架结构4b上:在集装箱的拐角处的紧固点紧固在紧固装置33上。如果集装箱将在托架框架结构的侧面18、19之间沿纵向紧固在托架框架结构上,可以存在纵向支承结构(未示出),纵向支承结构设置在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部分上,上述紧固装置33设置在纵向支承结构上。相应地,紧固元件31可设置在位于托架框架结构的侧面18、19之间的支承结构(未示出)上并设置在其底部部分上。
图7示出尤其用于在托架框架结构4b′上运输大型卷筒5′的布置系统。附图示出设置在位于货舱12′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上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没有直接设置在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上面,而是与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相距一定距离。上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搁置在货舱的侧壁15′、16′上的支承件17′上。支承件17′优选是可翻转的或可移动的,以便当不需要它们时它们不会碍事。在该附图中,在托架框架结构4b′之间具有与货舱一样宽的开口100′,其高度对应于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底部水平面70′和下托架框架结构4b′的顶部水平面60′之间的距离L。只要侧面19′不需要用作隔开散装货物的壁,这样是没问题的。距离L不能太长,以便不丧失本发明的优点,即,针对不同货物类型有效利用货舱容量。如果必要的话,距离L充分长,以便存在用于大型卷筒5′的足够空间,该大型卷筒5′的最高点可延伸到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水平面60′上方相当高的地方。因此,可以给予距离L覆盖所有实际需要的最大值2米。优选地,距离L比所述最大值2米小得多。
当下面的卷筒5′很大以致于它们无法完全安装在托架框架结构内且它们的顶部部分从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表面伸出时,使用在图7中示出的支承件17′支承托架框架结构4b′是典型合适的。当不想使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负重且典型地当想防止因为在彼此顶部上有太多托架框架结构而使托架框架结构负重过大时,使用在侧壁15′、16′上的支承件17′支承托架框架结构4b′也是合适的。
自然地,可将图7的托架框架结构修改为像图6中所示的那样,以包括升高的侧面,以便上托架框架结构4b′搁置在位于货舱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上。然而,如果不使用升高的侧面的话,它们增加了额外的重量和空间。因此,对于大型卷筒5′,使用具有与待运输卷筒的直径相称的低侧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是明智的。
为了能够在期望的高度处并且在货轮的纵向方向上的点处将托架框架结构定位在支承件17′上,在货舱的侧壁15′、16′的不同高度处设置多个支承件。如在正视图中看到的,根据运输要求选择支承件17′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对应于托架框架结构4b′的高度,例如1米,从而托架框架结构可以紧密地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如果待运输的卷筒较大的话,该距离典型地大于托架框架结构的高度。为了节省空间,目标是将托架框架结构4b′尽可能近地设置在其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上。在图7的情况中,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底部水平面70′非常靠近定位在其下方的卷筒5′的最高点或最上部分。底部水平面70′和位于下面的卷筒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距离允许在卷筒的最高点上方的托架框架结构挠曲而其底部不会接触到其下方的卷筒的最高点。例如,该距离是10厘米。如果不是卷筒而是集装箱将被放置在高度上靠近的两个托架框架结构之间,则优选以这种方式选择支承件17′之间的距离:在托架框架结构之间保持高度为2.5至3米的空间,从而标准集装箱可放置在该空间中而不会明显浪费空间。
为了将托架框架结构在纵向期望位置处放置在货轮货舱内,在货舱的侧壁15′、16′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水平设置多个支承件17′;见图4中的支承件17′。支承件17、17′允许托架框架结构在期望高度和期望纵向位置处支承在货轮货舱内。
如果仅运输集装箱,则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可分布在货轮货舱的底部且集装箱可紧固在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上。
图8示出与图6和图7不同的实施例。该图的托架框架结构4b"包括在其上部部分的槽30"和在其下部部分的槽40"。上托架框架结构4b"定位在下托架框架结构(也由4b"指示)的顶部上,使得在上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70"和下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水平面60"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该图所示,卷筒5"已装载到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槽30"内,上托架框架结构4b"的槽40"接纳装载到下托架框架结构4b"内的卷筒5"的顶部部分。该布置允许卷筒5"以重叠的方式装载,使得它们在高度上仅占据很少空间。卷筒5"部分设置在彼此的内部,如在常规的卷筒装载中一样,从而大量卷筒可安置在较小空间内。与常规布置的主要区别是,卷筒5"分别单独获得良好的支承。通过在彼此顶部上的托架框架结构4b",卷筒5"可设置在蜂窝结构中并获到良好支承,同时货舱1的容积得到最大利用。应该指出,图8的托架框架结构4b"是相似的:相对于下托架框架结构,上托架框架结构仅仅是倒置的。因此,托架框架结构4b"的槽30"、40"对称设置。像图6和图7的托架框架结构一样,图8的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加固的侧面19"。除此之外,应当确保在相对侧上的槽30、40"足够坚固。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例如沿托架框架结构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纵向壁提供加固。
由于定位在货舱最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b、4b′和4b"如果必要的话可用于均匀地和大量地装载货舱的底部,因此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包括适合该目的的结构。该结构优选不仅包括纵向边缘支承件,而且还包括横向支承件。后者优选由卷筒槽的加强底部水平面制成,卷筒槽设置成与纵向支承件的底部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可以在很多方面在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改变本发明的细节。因此,例如托架框架结构不需要由一个一致的托架框架形成,即便这是优选的以便使托架框架结构的安装就位并移动它(没有卷筒负载)容易和快速。因此,托架框架结构可具有两个或三个部件。如果托架框架结构由三个以上部件构成,其构造、安装就位和移动费时费力。待放置在托架框架结构中的卷筒的数量根据托架框架结构和卷筒的尺寸变化。如果希望,可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托架框架结构塔将货舱1、2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所述托架框架结构塔优选沿横向定位在货舱中。不同的货物,例如各种散装货物,可以在货舱的不同部分中运输。如上所述,托架框架结构的卷筒槽最优选垂直于托架框架结构的纵向方向,但是卷筒槽也可以平行于托架框架结构。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将各卷筒(5,5′,5")、例如金属卷筒装载到货轮内并在货轮内运输它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卷筒定位在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的交叉的卷筒槽(30,30′,30")内而将卷筒(5,5′,5")定位在托架框架结构上,该托架框架结构位于货轮的货舱(1,2)的底部并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5′,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其特征在于,将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以这种方式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定位在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上方: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70,70′,70")距离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的顶部水平面(60,60′,60")最多2米的距离(L),并且卷筒(5、5′,5")放置在第二托架框架结构的卷筒槽(30,30′,30")中;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卷筒槽(30,30′,30"),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纵向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5,5′,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度上尽可能靠近位于货舱的底部(12,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4b′)放置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使得第二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70,70′)尽可能靠近在位于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上的卷筒(5,5′)的最高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从货轮的货舱的第一侧壁(15,15′,15")延伸至货舱的第二对侧侧壁(16,16′,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货舱(1)的底部(12,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4b")包括纵向平侧面(18,19,19"),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包括纵向平侧面(18,19,19"),由此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以这种方式设置在位于货舱(1)的底部(12,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4b")的顶部上:所述托架框架结构(4b,4b")的侧面(18,19,19")形成一致的竖直壁,该竖直壁从货舱的第一侧壁(15,15")延伸至货舱的第二对侧侧壁(16,1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4b")均由一个一致的托架框架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托架框架结构(4a,4c,4d)定位在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a,4c,4d)的顶部上,以形成包括至少三层的高托架框架结构实体(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抵靠着货轮的货舱(1,2)的横向壁(6至9)设置托架框架结构(4a,4b,4b′,4b"),以便在货舱(1,2)内形成用于散装货物或其它货物的较小的货舱区域,所述货舱区域在横向方向上被货舱的侧壁(15,16,15′,16′,15",16")限制并且至少在其第一端部被由交叉的托架框架结构形成的壁(19)限制,该壁(19)形成面向所述货舱区域的用于散装货物(20)的支承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散装货物(20)装载到所述货舱区域内。
9.一种用于将各卷筒(5,5′,5")、例如金属卷筒装载到货轮内并在货轮内运输它们的布置系统,该布置系统包括卷筒槽(30,30′,30"),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5′,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所述卷筒槽(30,30′,30")设置在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上,该长形托架框架结构位于货轮的货舱(1,2)的底部(12,13,12′,13′)并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系统包括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包括卷筒槽(30,30′,30"),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各卷筒(5,5′,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该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以这种方式垂直于货轮的纵向方向定位在位于货舱的底部(12,13,12′,13′)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上方:第二长形托架框架结构的底部水平面(70,70′,70")距离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的顶部水平面(60,60′,60")最多2米的距离(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从货轮的货舱的第一侧壁(15,15′,15")延伸至货舱的第二对侧侧壁(16,16′,16")。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货舱的底部(12,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4b")包括纵向平侧面(18,19,19"),第二托架框架结构包括纵向平侧面(18,19,19"),由此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以这种方式设置在位于货舱(1)的底部(12,12")的托架框架结构(4b,4b")的顶部上:托架框架结构(4b,4b")的侧面(18,19,19")形成一致的壁,该壁从货舱的第一侧壁(15,15")延伸至货舱的第二对侧侧壁(16,16")。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b,4b′,4b")均由一个一致的托架框架形成。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货舱的底部(12,13,12′,13′)的托架框架结构(4a,4b,4c,4d)在其底端包括用于紧固到位于货舱的底部的紧固装置(32,32′,32")上的紧固元件(31,31′,3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货舱的底部(12,13,12′,13′)的托架框架结构在其顶端包括紧固装置(33,33′,33"),所述紧固装置用于接纳位于第二托架框架结构(4a,4b,4b′,4b")的底端的紧固元件(31,31′,31"),以将第二托架框架结构紧固到位于货舱的底部的托架框架结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托架框架结构(4a,4b,4c,4d,4b′,4b")的宽度对应于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长度。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货舱(1,2)的侧壁(15,16,15′,16′)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支承件(17,17′),用于在货舱中在期望高度处支承多个托架框架结构(4a至4d,4b′,4b")。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货舱(1)的侧壁(15,16,15′,16′)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支承件(17,17′)和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支承件(17,17′),用于在货轮的货舱中在期望高度和期望纵向位置处支承托架框架结构(4b,4b′)。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塔样方式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的多个托架框架结构(4b"),每个托架框架结构均包括交叉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30"),所述交叉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30")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每个托架框架结构(4b")还包括交叉的向下开口的槽(40")以允许接纳在定位在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中的卷筒(5")的顶部部分;在位于彼此的顶部上的相邻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中,所述向下开口的槽(40")的竖直对称平面(X-X)与相邻的托架框架结构的向上开口的卷筒槽(30")的对称平面(Y-Y)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框架结构(4b")以这种方式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交叉的卷筒槽(30")和槽(40")形成用于卷筒(5")的隧道状空间(50")。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框架结构(4b")是可上下翻转的,使得向下开口的槽(40")向上开口并形成向上开口的卷筒槽,以便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5")适当地定位在其中,由此在所述翻转之后,原来在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部分中的卷筒槽(30")形成向下开口的槽以允许接纳在将定位在下面的托架框架结构(4b")中的卷筒(5")的顶部部分。
21.一种用于在货轮中运输卷筒(5")的托架框架结构,该托架框架结构将定位在货轮的货舱中并包括交叉的卷筒槽(30"),所述卷筒槽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其特征在于,托架框架结构(4b")的底部部分包括交叉的向下开口的槽(40"),所述槽设计成接纳位于所述托架框架结构(4b")下面的卷筒(5")的至少顶部部分,通过上下翻转托架框架结构,所述槽向上开口并形成设计成至少在水平和向下方向上保持卷筒适当地定位在其中的卷筒槽,在所述翻转之后,原来在托架框架结构的顶部部分中的卷筒槽(30")形成向下开口的槽,以允许接纳在将定位在托架框架结构下面的卷筒的至少顶部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托架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框架结构的纵向侧面(19")由矩形板形成。
CN201280013631.6A 2011-03-16 2012-03-14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9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15261 2011-03-16
FI20115261A FI123124B (fi) 2011-03-16 2011-03-16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irtokelojen kuljettamiseksi kehtotelinerakennelmalla sekä kehtotelinerakennelma
PCT/FI2012/050239 WO2012123637A1 (en) 2011-03-16 2012-03-14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porting cargo in cargo vess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9248A true CN103459248A (zh) 2013-12-18
CN103459248B CN103459248B (zh) 2016-10-19

Family

ID=4380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363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9248B (zh) 2011-03-16 2012-03-14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686234B1 (zh)
KR (1) KR101749912B1 (zh)
CN (1) CN103459248B (zh)
FI (1) FI123124B (zh)
PL (1) PL2686234T3 (zh)
WO (1) WO201212363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9442A (zh) * 2021-10-26 2021-12-31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3A (zh) * 1990-11-05 1992-06-03 格哈德有限公司维斯特韦尔德铁厂 单体装载物
JP2559738B2 (ja) * 1987-06-10 1996-12-04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船舶のコイル輸送用内底床構造
ES2121656B1 (es) * 1995-03-22 1999-05-16 Impresion De Aluminio S A Impa Embalaje para el transporte y almacenamiento de bobinas de materiales laminares.
CN1346321A (zh) * 1999-04-01 2002-04-24 芬兰航空有限公司 用于将水平装载的货运单元固定在船舶上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205685A (ja) * 2001-01-12 2002-07-23 Shibata Ind Co Ltd 流動体貨物の船舶輸送方法
WO2003000544A1 (en) * 2001-06-25 2003-01-03 Macgregor (Fin) Oy Transport bed for heavy load, such as steel rolls
WO2004050472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Oy Langh Ship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hipping coils
CN200945837Y (zh) * 2006-08-30 2007-09-12 谢云霞 停车定位器
EP1478567B1 (en) * 2002-02-04 2009-04-08 OY Langh Ship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ing and shipping coils on board a ship, and coil hol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4687A (ja) * 1985-04-22 1986-10-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中間デツキ可動型貨物船
JPH06171579A (ja) * 1992-12-10 1994-06-21 Hitachi Zosen Corp キャスク運搬船におけるキャスク位置決め固縛装置
NL1019673C1 (nl) * 2001-12-28 2002-04-04 Rederij Flinterzee B V Scheepsluiken speciaal ingericht voor ronde voorwerpen.
US7505485B2 (en) 2002-01-22 2009-03-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art code emulation prevention and data stuffing
FI124856B (fi) * 2007-05-18 2015-02-27 Oy Langh Ship Ab Laivausjärjestely kelojen laivaamiseksi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9738B2 (ja) * 1987-06-10 1996-12-04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船舶のコイル輸送用内底床構造
CN1061573A (zh) * 1990-11-05 1992-06-03 格哈德有限公司维斯特韦尔德铁厂 单体装载物
ES2121656B1 (es) * 1995-03-22 1999-05-16 Impresion De Aluminio S A Impa Embalaje para el transporte y almacenamiento de bobinas de materiales laminares.
CN1346321A (zh) * 1999-04-01 2002-04-24 芬兰航空有限公司 用于将水平装载的货运单元固定在船舶上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205685A (ja) * 2001-01-12 2002-07-23 Shibata Ind Co Ltd 流動体貨物の船舶輸送方法
WO2003000544A1 (en) * 2001-06-25 2003-01-03 Macgregor (Fin) Oy Transport bed for heavy load, such as steel rolls
EP1478567B1 (en) * 2002-02-04 2009-04-08 OY Langh Ship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ing and shipping coils on board a ship, and coil holder
WO2004050472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Oy Langh Ship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hipping coils
CN200945837Y (zh) * 2006-08-30 2007-09-12 谢云霞 停车定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9442A (zh) * 2021-10-26 2021-12-31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123124B (fi) 2012-11-15
EP2686234A1 (en) 2014-01-22
EP2686234B1 (en) 2017-07-26
PL2686234T3 (pl) 2018-01-31
FI20115261A0 (fi) 2011-03-16
KR20140019384A (ko) 2014-02-14
CN103459248B (zh) 2016-10-19
FI20115261A (fi) 2012-09-17
WO2012123637A1 (en) 2012-09-20
EP2686234A4 (en) 2015-08-19
KR101749912B1 (ko)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9409B1 (ko) 화물선용 래싱 브리지
CN113697042A (zh) 多用途船
WO2016192591A1 (zh) 堆码大型货物的方法、运输框架以及具有其的运输单元
CN103459248A (zh) 用于在货轮内运输货物的方法和布置系统
KR102525151B1 (ko)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KR20120001133A (ko) 벌크화물선의 하부스툴 보강 방법
CN216070413U (zh) 多用途船
KR20130129642A (ko) 컨테이너선 상부 스툴의 수직웨브
WO2017064449A1 (en) Vehicle shipping crate and method of loading vehicles into a ship
KR20120008314U (ko) 래싱 브리지
CN101575045A (zh) 用于运输超宽集装箱的组合架
KR200427799Y1 (ko) 선적용 승용차 컨테이너
KR102530035B1 (ko)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CN208345040U (zh) 样车运输料架
KR20130041541A (ko) 컨테이너 운반선의 셀가이드 구조
KR200467680Y1 (ko) 화물 운반선의 분리 격벽 구조물
CN201494821U (zh) 多层装载平台
CN201206039Y (zh) 用于运输超宽集装箱的组合架
KR102474928B1 (ko) 래싱브릿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1078139U (zh) 一种轧机机架包装运输支吊架
CN108674865A (zh) 一种用于样车运输的料架
KR20130045962A (ko) 셀가이드 지지부재
US20120006813A1 (en) Ocea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arrangement
JP2016097751A (ja) 船舶
CN104828405A (zh) 双面接触式可移动货物集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