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563B - 电子元器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57563B CN103457563B CN201310185056.4A CN201310185056A CN103457563B CN 103457563 B CN103457563 B CN 103457563B CN 201310185056 A CN201310185056 A CN 201310185056A CN 103457563 B CN103457563 B CN 1034575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ductor layer
- conductor
- parallel resonator
- electronic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38—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 H03H9/056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 H03H9/057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includ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53—Electrical filters; Controlling thereof
- H03H7/0161—Bandpass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能够在使通过特性窄带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层叠体(12)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16)而得以构成。LC并联谐振器(LC1、LC2)具有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并呈环形,构成带通滤波器。由LC并联谐振器(LC1)包围的环形面(S1)与由LC并联谐振器(LC2)包围的环形面(S2)平行,并且,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落在环形面(S2)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有带通滤波器的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图9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分解立体图。
层叠带通滤波器500包括:层叠体502以及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层叠体502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由导体层以及过孔导体构成,在从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俯视时,呈环形。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的环形面相互重叠。
如上那样构成的层叠带通滤波500中,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的环形面稍有偏离。由此,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之间的耦合度得以下降,从而能够使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通频带变窄。
然而,在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之间的耦合度下降的情况下,高频信号变得难以通过LC并联谐振器之间,从而产生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其结果是,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插入损耗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专利第2007/119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包括: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以及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该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上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构成带通滤波器,由上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1环形面与由上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2环形面平行,并且,在从该第2环形面的法线方向俯视时,该第1环形面落在该第2环形面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电子元器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a)及图8(b)分别是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及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截面结构图。
图9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说明。
(电子元器件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电子元器件10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子元器件10的等效电路图。图1及图2中,z轴方向表示绝缘体层16的层叠方向。另外,x轴方向表示沿着电子元器件10的长边的方向,而y轴方向表示沿着电子元器件10的短边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元器件10包括:层叠体12、外部电极14(14a~14d)、LC并联谐振器LC1~LC3、电容器Ca~Cc、以及引出导体层20(20a、20b)、34(34a、34b)。
如图2所示,层叠体12通过将由陶瓷电介质所构成的绝缘体层16(16a~16i)进行层叠而得以构成,且呈长方体状。另外,层叠体12内置有LC并联谐振器LC1~LC3以及电容器Ca~Cc。
如图1所示,外部电极14设置于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输入电极。外部电极14b设置于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输出电极。外部电极14c设置于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接地电极。外部电极14d设置于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接地电极。
如图2所示,绝缘体层16呈长方形状,例如由陶瓷电介质构成。绝缘体层16a~16i以在z轴方向上按此顺序排列的方式进行层叠。下面,将绝缘体层16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面称为表面,而将绝缘体层16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面称为背面。
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3按照该顺序从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向正方向侧排列,并构成带通滤波器。
LC并联谐振器LC1包含线圈L1和电容器C1。更具体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1由过孔导体b1~b11、电容器导体层22a、23a、线圈导体层24a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1由电容器导体层22a、23a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a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a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电容器导体层23a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a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线圈L1包含过孔导体b1~b11以及线圈导体层24a。线圈导体层24a设置在绝缘体层16c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a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c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过孔导体b1~b5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g。过孔导体b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a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4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a相连接。过孔导体b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a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1~b5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1,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a、23a相连接。
过孔导体b6~b11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1~b5、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6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a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11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6~b11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2,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
如上所述,线圈L1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5与电容器导体层23a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1~b5、线圈导体层24a、过孔导体b6~b11,将过孔导体b11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1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1。环形面S1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1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2包含线圈L2和电容器C2。更具体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2由过孔导体b21~b33、电容器导体层22b、23b、线圈导体层24b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2由电容器导体层22b、23b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b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b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上。
电容器导体层23b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b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上。
线圈L2包含过孔导体b21~b33以及线圈导体层24b。线圈导体层24b设置在绝缘体层16b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绝缘体层16b的对角线交点上。由此,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较线圈导体层24a、更靠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另外,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
过孔导体b21~b26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b~16g。过孔导体b2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b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2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b相连接。过孔导体b26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b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21~b26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3,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b、23b相连接。过孔导体B3比过孔导体B1要长。
过孔导体b27~b33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b~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21~b26、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27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b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33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27~b33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4,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过孔导体B4比过孔导体B2要长。
另外,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由此,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4之间的间隔要大于过孔导体B1与过孔导体B2之间的间隔。
如上所述,线圈L2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26与电容器导体层23b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21~b26、线圈导体层24b、过孔导体b27~b33,将过孔导体b33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2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2。环形面S2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2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3包含线圈L3和电容器C3。更详细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3由过孔导体b41~b51、电容器导体层22c、23c、线圈导体层24c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3由电容器导体层22c、23c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c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c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电容器导体层23c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c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线圈L3包含过孔导体b41~b51以及线圈导体层24c。线圈导体层24c设置在绝缘体层16c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c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c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相等。
过孔导体b41~b45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g。过孔导体b4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c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44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c相连接。过孔导体b4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c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41~b45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5,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c、23c相连接。过孔导体B5的长度与过孔导体B1的长度相等。
过孔导体b46~b51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41~b45、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46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c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51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46~b51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6,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过孔导体B6的长度与过孔导体B2的长度相等。
另外,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相等。由此,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4之间的间隔要大于过孔导体B5与过孔导体B6之间的间隔。
如上所述,线圈L3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45与电容器导体层23c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41~b45、线圈导体层24c、过孔导体b46~b51,将过孔导体b51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3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3。环形面S3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3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1~LC3的环形面S1~S3与yz平面平行(即,与z轴方向平行,且与y轴方向平行)。环形面S1和环形面S3夹着环形面S2。由此,如图3所示,LC并联谐振器LC1的线圈L1与LC并联谐振器LC2的线圈L2电磁耦合。另外,LC并联谐振器LC2的线圈L2与LC并联谐振器LC3的线圈L3电磁耦合。
另外,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较线圈导体层24a、24c、更靠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并且,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由此,在从x轴方向(即、环形面S1~S3的法线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中。即,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不会超出环形面S2。
电容器Ca由电容器导体层22a、26a以及耦合导体层28构成。耦合导体层28设置在绝缘体层16f的表面上,呈T字形。并且,耦合导体层28与过孔导体b24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及过孔导体b25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2a是隔着绝缘体层16f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a是隔着绝缘体层16e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a、26a与耦合导体层28之间产生静电电容,从而形成电容器Ca。电容器导体层26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另外,电容器导体层26b是经由过孔导体b24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上。另外,电容器导体层22b经由过孔导体b25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3b经由过孔导体b25、b26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如上所述,LC并联谐振器LC1与LC并联谐振器LC2通过电容器Ca进行电容耦合。
电容器Cb由电容器导体层22c、26c以及耦合导体层28构成。耦合导体层28设置在绝缘体层16f的表面上,呈T字形。并且,耦合导体层28与过孔导体b24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及过孔导体b25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2c是隔着绝缘体层16f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c是隔着绝缘体层16e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c、26c与耦合导体层28之间产生静电电容,从而形成电容器Cb。电容器导体层26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如上所述,LC并联谐振器LC3与LC并联谐振器LC2通过电容器Cb进行电容耦合。从而形成电容器Cb。
电容器Cc由电容器导体层26a、26c以及耦合导体层30构成。耦合导体层30设置在绝缘体层16d的表面上,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由此,耦合导体层30隔着绝缘体层16d来与电容器导体层26a、26c相对。其结果是,在电容器导体层26a与耦合导体层3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并在电容器导体层26c与耦合导体层3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如上所述,电容器导体层26a、26c通过耦合导体层30进行电容耦合。从而形成电容器Cc。
此外,电容器导体层26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电容器导体层26a、26c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短。由此,从z方向俯视时,耦合导体层30不与电容器导体层26b相重叠。
引出导体层20a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与电容器导体层22a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g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短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20a与外部电极14a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经由引出导体层20a来与外部电极14a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20b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与电容器导体层22c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g的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短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20b与外部电极14b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3经由引出导体层20b来与外部电极14b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34a设置于绝缘体层16i的表面上,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i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长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34a与外部电极14c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经由引出导体层34a来与外部电极14c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34b设置于绝缘体层16i的表面上,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i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长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34b与外部电极14d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经由引出导体层34b来与外部电极14d电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3,对电子元器件10的动作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首先,从外部电极14a输入的高频信号Sig1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1。
线圈L1与线圈L2电磁耦合。由此,在高频信号Sig1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1后,高频信号Sig2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2。
线圈L2与线圈L3电磁耦合。由此,在高频信号Sig2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2后,高频信号Sig3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3。由此,从外部电极14b输出高频信号Sig3。
这里,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具有由线圈L1~L3以及电容器C1~C3所确定的固有的谐振频率。而且,LC并联谐振器LC1~LC3的阻抗在这些谐振频率下会变大。由此,从外部电极14b输出由这些谐振频率所确定的规定频带的高频信号Sig3。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对电子元器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要成为绝缘体层16的陶瓷生片。接下来,分别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h的陶瓷生片上形成过孔导体b1~b11,b21~b33,b41~b51。具体而言,用激光束照射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h的陶瓷生片,从而形成过孔。接下来,利用印刷涂布等方法将Ag、Pd、Cu、Au或它们的合金等导电性糊料填充到该过孔中。
接下来,利用丝网印刷法或光刻法等方法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i的陶瓷生片上涂布以Ag、Pd、Cu、Au或它们的合金等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性糊料,从而形成引出导体层20a、20b、电容器导体层22a~22c、23a~23c、26a~26c、线圈导体层24a~24c、耦合导体层28、30、接地导体层32以及引出导体层34a、34b。此外,也可以在形成引出导体层20a、20b、电容器导体层22a~22c、23a~23c、26a~26c、线圈导体层24a~24c、耦合导体层28、30、接地导体层32以及引出导体层34a、34b时,对过孔填充导电性糊料。
接下来,将各陶瓷生片进行层叠。具体而言,配置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接下来,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上配置要成为绝缘体层16h的陶瓷生片。之后,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上压接要成为绝缘体层16h的陶瓷生片。之后,对要成为16g、16f、16e、16d、16c、16b、16a的陶瓷生片也同样地按照该顺序进行层叠与压接。通过上述工序,形成母层叠体。利用静水压冲压等来对该母层叠体实施正式压接。
接着,利用切刀刃将母层叠体切割成规定尺寸的层叠体12。对该未烧成的层叠体12进行脱粘合剂处理及烧成。
通过上述工序,得到烧成后的层叠体12。对层叠体12实施滚筒加工,并进行倒角。之后,通过利用例如浸渍法等方法、在层叠体12的表面上涂布主要成分为银的电极糊料并进行烧结,从而形成要成为外部电极14的银电极。
最后,通过对银电极的表面实施镀Ni/镀Sn,从而形成外部电极14。经过上述工序,图1所示的电子元器件10得以完成。
(效果)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电子元器件10,能够使通频带变窄。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中,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由此,从x轴方向俯视时,过孔导体B3不与过孔导体B1、B5相重叠。同样,从x轴方向俯视时,过孔导体B4不与过孔导体B2、B6相重叠。另外,从x轴方向俯视时,线圈导体层24b不与线圈导体层24a、24c相重叠。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1、B5间的电磁耦合、过孔导体B4与过孔导体B2、B6间的电磁耦合、以及线圈导体层24b与线圈导体层24a、24c间的电磁耦合变弱。由此,能够使电子元器件10中,LC并联谐振器LC1、LC2间的耦合度、以及LC并联谐振器LC2、LC3间的耦合度降低。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中,可以使通频带变窄。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能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更详细而言,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即,在电子元器件10中,使环形面S2大于环形面S1、S3。由此,使得从x轴方向观察到的线圈L2的内径比线圈L1、L3的内径要大。其结果是,线圈L2的阻抗值变大,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在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的情况下,LC并联谐振器LC2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得以减少。由此,根据电子元器件10,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得以减少。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设置在3个LC并联谐振器LC1~LC3内的x轴方向中央的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特别是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减少。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能够抑制因制造偏差而造成通过特性发生变动。更详细而言,电子元器件10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因此,即使由于层叠偏离等使得环形面S1~S3上产生偏差,也能抑制环形面S1、S3超出环形面S2。其结果是,抑制了因层叠偏离而引起的LC并联谐振器LC1~LC3间的耦合度变动。如上所述,根据电子元器件10,抑制了因制造偏差而引起的通过特性的变动。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从z轴方向观察,形成电容器Cc的耦合导体层30不与电容器导体层26b相重叠。因此,在形成谐振器LC1与谐振器LC3间的耦合电容时,不会在耦合导体层30与谐振器LC2之间形成不需要的电容。由此,谐振器间的耦合电容的设计变得容易。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明确电子元器件10所起到的效果,进行了如下说明的计算机模拟。更详细而言,生成了电子元器件10的第1模型以及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第2模型。从x轴方向俯视时,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三个LC并联谐振器的环形面的大小相等,从x轴方向观察,具有三个环形面几乎相重叠的结构。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第1模型以及第2模型的通过特性进行了研究。所谓通过特性就是从外部电极14b输出的输出信号相对于从外部电极14a输入的输入信号的衰减量。
图4是表示模拟结果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衰减量,而横轴表示频率。图4(a)是表示2.0GHz~3.5GHz内的通过特性的曲线图,而图4(b)是将图4(a)的曲线图的2.0GHz~3.0GHz放大后的曲线图。
如图4(a)所示可知:例如,在衰减量为-1.8dB时,第1模型的通频带要比第2模型的通频带窄。即,可知: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高频信号的通频带变窄。
另外,如图4(b)所示可知:第1模型的通频带的低频区域(2.5GHz附近)的衰减量要比第2模型的通频带的低频区域(2.5GHz附近)的衰减量小。由此可知:在电子元器件10中,设置在三个LC并联谐振器LC1~LC3内的x轴方向中央的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由此,通频带的低频区域的插入损耗得以下降。
(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a进行说明。图5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a的层叠体12a的分解立体图。图5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a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与电子元器件10a的不同处在于设置电容器C2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在电子元器件10中,电容器C2与过孔导体B3相连接。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a中,电容器C2与过孔导体B4相连接。电子元器件10的其它结构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元器件10a中,也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根据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能够减少通频带的低频区域的插入损耗。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因制造偏差而造成的通过特性的变动得以抑制。
(第2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b进行说明。图6是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b的层叠体12b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b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与电子元器件10b的不同处在于线圈导体层24b的线宽。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中,线圈导体层24a~24c的线宽相等。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b中,线圈导体层24b的线宽比线圈导体层24a、24c的线宽要宽。由此,LC并联谐振器LC2的直流电阻值得以减小,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变大。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b中,能够进一步减小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在电子元器件10b中,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进一步减少。
(第3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c进行说明。图7是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c的层叠体12c的分解立体图。图7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a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a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c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c的不同处在于过孔导体B3、B4的粗细。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a中,过孔导体B1~B6的粗细相等。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c中,过孔导体B3、B4的粗细比过孔导体B1、B2、B5、B6的粗细要粗。由此,LC并联谐振器LC2的直流电阻值得以减小,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c中,能够减小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在电子元器件10c中,通频带内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进一步减少。
(第4实施例以及第5实施例)
电子元器件10、10a~10c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3。然而,电子元器件10、10a~10c所内置的LC并联谐振器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图8(a)及图8(b)分别是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d及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e的截面结构图。
电子元器件10d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4。电子元器件10d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4的环形面S1、S4落在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内。在电子元器件10d中,通过增大第2级及第3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由此与电子元器件10同样,减小了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增大第2级及第3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中的某一个。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2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4。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3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1。
电子元器件10e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5。电子元器件10e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3、LC5的环形面S1、S3、S5落在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内。在电子元器件10e中,通过增大第2级及第4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由此与电子元器件10同样,减小了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增大第2级及第4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中的某一个。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2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5。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4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1。
(其它的实施方式)
此外,电子元器件10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子元器件10、10a~10e,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此外,LC并联谐振器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
另外,也可以将电子元器件10、10a~10e的结构组合起来。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在如下方面较有优势,即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还能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标号说明
B1~B6 过孔导体
C1~C3,Ca~Cc 电容器
L1~L3 线圈
LC1~LC5 LC并联谐振器
S1~S5 环形面
10,10a~10e 电子元器件
12 层叠体
16a~16i 绝缘体层
24a~24c 线圈导体层
Claims (8)
1.一种电子元器件,包括:
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
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该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构成带通滤波器;以及
第3LC并联谐振器,该第3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与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一起构成带通滤波器,
在从层叠方向俯视时,以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以及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的顺序进行排列,该电子元器件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1环形面以及由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3环形面与由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2环形面平行,并且,在从该第2环形面的法线方向俯视时,落在该第2环形面内,
所述第1环形面的面积以及所述第3环形面的面积比所述第2环形面的面积小,
未设置除所述第1至第3LC并联谐振器以外的LC并联谐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含:线状的第1导体层、以及从该第1导体层的两端向层叠方向的下侧延伸的第1过孔导体以及第2过孔导体,
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含:线状的第2导体层、以及从该第2导体层的两端向层叠方向的下侧延伸的第3过孔导体以及第4过孔导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层设置在较所述第1导体层、更靠层叠方向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过孔导体与所述第4过孔导体间的间隔比所述第1过孔导体与所述第2过孔导体间的间隔要大。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层的线宽比所述第1导体层的线宽要宽。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过孔导体的粗细及所述第4过孔导体的粗细比所述第1过孔导体的粗细及所述第2过孔导体的粗细要粗。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容器,
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1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3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电容器包括:
所述第1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第3电容器导体层;以及
耦合导体层,该耦合导体层与所述第1电容器导体层以及所述第3电容器导体层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2电容器导体层,该第2电容器导体层不与所述耦合导体层相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21169 | 2012-05-28 | ||
JP2012121169A JP5672266B2 (ja) | 2012-05-28 | 2012-05-28 | 電子部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7563A CN103457563A (zh) | 2013-12-18 |
CN103457563B true CN103457563B (zh) | 2016-09-28 |
Family
ID=4962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85056.4A Active CN103457563B (zh) | 2012-05-28 | 2013-05-17 | 电子元器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24237B2 (zh) |
JP (1) | JP5672266B2 (zh) |
CN (1) | CN103457563B (zh) |
TW (1) | TWI5352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5213B (zh) * | 2014-12-10 | 2020-07-2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电子部件 |
JP6406423B2 (ja) * | 2015-02-23 | 2018-10-17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子部品 |
CN104702266A (zh) * | 2015-03-20 | 2015-06-10 | 徐园园 | 一种具有不同耦合度的耦合器电路 |
CN107431468B (zh) * | 2015-03-27 | 2020-10-16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电子部件 |
JP6791107B2 (ja) * | 2017-12-08 | 2020-11-2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
US11575189B1 (en) | 2021-09-23 | 2023-02-07 |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47125B (en) * | 1990-08-16 | 1995-01-11 | Technophone Ltd | Tunable bandpass filter |
JP3127792B2 (ja) * | 1995-07-19 | 2001-01-29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Lc共振器およびlcフィルタ |
JP2002076807A (ja) * | 2000-08-24 | 2002-03-15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
JP2002076809A (ja) | 2000-09-01 | 2002-03-15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型lc複合部品及び積層型lc複合部品の周波数特性調整方法 |
JP2003115735A (ja) * | 2001-10-03 | 2003-04-18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型lc部品 |
JP3988453B2 (ja) * | 2001-12-07 | 2007-10-1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層電子部品 |
CN101421918B (zh) * | 2006-04-14 | 2013-02-27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分层带通滤波器 |
US7671706B2 (en) | 2006-04-14 | 2010-03-02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High frequency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
TW200908430A (en) * | 2007-05-18 | 2009-02-16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Stacked bandpass filter |
EP2068393A1 (en) * | 2007-12-07 | 2009-06-1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aminated RF device with vertical resonators |
TWI398984B (zh) | 2008-05-23 | 2013-06-1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
TWI433456B (zh) | 2009-04-24 | 2014-04-0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Electronic Parts |
TWI492446B (zh) * | 2010-11-19 | 2015-07-1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Electronic Parts |
-
2012
- 2012-05-28 JP JP2012121169A patent/JP56722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5-07 TW TW102116172A patent/TWI535204B/zh active
- 2013-05-14 US US13/893,562 patent/US912423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5-17 CN CN201310185056.4A patent/CN10345756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672266B2 (ja) | 2015-02-18 |
TWI535204B (zh) | 2016-05-21 |
US20130314176A1 (en) | 2013-11-28 |
CN103457563A (zh) | 2013-12-18 |
JP2013247576A (ja) | 2013-12-09 |
TW201406060A (zh) | 2014-02-01 |
US9124237B2 (en) | 2015-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7563B (zh) | 电子元器件 | |
CN102484463B (zh) | 滤波器 | |
CN103684327B (zh) | 高频滤波器 | |
US9030273B2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 |
CN103684326B (zh) | 滤波器 | |
CN110048686A (zh) | 层叠带通滤波器 | |
CN104937845B (zh) | 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 | |
CN103944528B (zh) | 一种高抑制ltcc低通滤波器 | |
CN205680518U (zh) | 电感器以及频带去除滤波器 | |
CN103959645B (zh) | 电子元器件 | |
CN105684305B (zh) | 电子元器件 | |
JP6711471B2 (ja) | マルチプレクサ | |
JP2018078450A (ja) | 積層型フィルタ | |
CN105684306B (zh) | 电子元器件 | |
CN103081357B (zh) | 电子元器件 | |
CN105846790A (zh) | 电子部件 | |
CN106450630A (zh) |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多层巴伦 | |
CN107431468A (zh) | 电子部件 | |
WO2014156719A1 (ja) |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 |
US20230318560A1 (en) | Band-pass filter | |
JP2015056677A (ja) | ダイプレク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