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563B - 电子元器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7563B
CN103457563B CN201310185056.4A CN201310185056A CN103457563B CN 103457563 B CN103457563 B CN 103457563B CN 201310185056 A CN201310185056 A CN 201310185056A CN 103457563 B CN103457563 B CN 103457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ductor layer
conductor
parallel resonator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50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7563A (zh
Inventor
佐佐木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7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7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38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 H03H9/056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 H03H9/0576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for duplexers includ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53Electrical filters; Controlling thereof
    • H03H7/0161Bandpass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能够在使通过特性窄带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层叠体(12)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16)而得以构成。LC并联谐振器(LC1、LC2)具有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并呈环形,构成带通滤波器。由LC并联谐振器(LC1)包围的环形面(S1)与由LC并联谐振器(LC2)包围的环形面(S2)平行,并且,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落在环形面(S2)内。

Description

电子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有带通滤波器的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图9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分解立体图。
层叠带通滤波器500包括:层叠体502以及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层叠体502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由导体层以及过孔导体构成,在从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俯视时,呈环形。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的环形面相互重叠。
如上那样构成的层叠带通滤波500中,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的环形面稍有偏离。由此,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之间的耦合度得以下降,从而能够使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通频带变窄。
然而,在LC并联谐振器504、506、508、510、512之间的耦合度下降的情况下,高频信号变得难以通过LC并联谐振器之间,从而产生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其结果是,层叠带通滤波器500的插入损耗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专利第2007/119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包括: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以及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该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上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构成带通滤波器,由上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1环形面与由上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2环形面平行,并且,在从该第2环形面的法线方向俯视时,该第1环形面落在该第2环形面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电子元器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a)及图8(b)分别是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及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截面结构图。
图9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说明。
(电子元器件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电子元器件10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子元器件10的等效电路图。图1及图2中,z轴方向表示绝缘体层16的层叠方向。另外,x轴方向表示沿着电子元器件10的长边的方向,而y轴方向表示沿着电子元器件10的短边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元器件10包括:层叠体12、外部电极14(14a~14d)、LC并联谐振器LC1~LC3、电容器Ca~Cc、以及引出导体层20(20a、20b)、34(34a、34b)。
如图2所示,层叠体12通过将由陶瓷电介质所构成的绝缘体层16(16a~16i)进行层叠而得以构成,且呈长方体状。另外,层叠体12内置有LC并联谐振器LC1~LC3以及电容器Ca~Cc。
如图1所示,外部电极14设置于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输入电极。外部电极14b设置于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输出电极。外部电极14c设置于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接地电极。外部电极14d设置于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侧面上,且被用作为接地电极。
如图2所示,绝缘体层16呈长方形状,例如由陶瓷电介质构成。绝缘体层16a~16i以在z轴方向上按此顺序排列的方式进行层叠。下面,将绝缘体层16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面称为表面,而将绝缘体层16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面称为背面。
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3按照该顺序从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向正方向侧排列,并构成带通滤波器。
LC并联谐振器LC1包含线圈L1和电容器C1。更具体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1由过孔导体b1~b11、电容器导体层22a、23a、线圈导体层24a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1由电容器导体层22a、23a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a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a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电容器导体层23a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a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线圈L1包含过孔导体b1~b11以及线圈导体层24a。线圈导体层24a设置在绝缘体层16c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a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c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过孔导体b1~b5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g。过孔导体b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a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4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a相连接。过孔导体b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a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1~b5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1,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a、23a相连接。
过孔导体b6~b11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1~b5、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6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a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11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6~b11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2,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
如上所述,线圈L1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5与电容器导体层23a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1~b5、线圈导体层24a、过孔导体b6~b11,将过孔导体b11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1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1。环形面S1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1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2包含线圈L2和电容器C2。更具体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2由过孔导体b21~b33、电容器导体层22b、23b、线圈导体层24b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2由电容器导体层22b、23b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b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b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上。
电容器导体层23b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b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上。
线圈L2包含过孔导体b21~b33以及线圈导体层24b。线圈导体层24b设置在绝缘体层16b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绝缘体层16b的对角线交点上。由此,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较线圈导体层24a、更靠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另外,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
过孔导体b21~b26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b~16g。过孔导体b2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b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2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b相连接。过孔导体b26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b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21~b26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3,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b、23b相连接。过孔导体B3比过孔导体B1要长。
过孔导体b27~b33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b~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21~b26、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27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b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33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27~b33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4,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过孔导体B4比过孔导体B2要长。
另外,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由此,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4之间的间隔要大于过孔导体B1与过孔导体B2之间的间隔。
如上所述,线圈L2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26与电容器导体层23b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21~b26、线圈导体层24b、过孔导体b27~b33,将过孔导体b33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2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2。环形面S2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2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3包含线圈L3和电容器C3。更详细而言,LC并联谐振器LC3由过孔导体b41~b51、电容器导体层22c、23c、线圈导体层24c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且呈环形。
电容器C3由电容器导体层22c、23c以及接地导体层32构成。接地导体层32是几乎覆盖绝缘体层16i整个表面的、呈长方形的导体层。电容器导体层22c是隔着绝缘体层16g、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c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2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g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电容器导体层23c是隔着绝缘体层16h来与接地导体层32相对的导体层,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h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3c与接地导体层3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电容器导体层23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h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线圈L3包含过孔导体b41~b51以及线圈导体层24c。线圈导体层24c设置在绝缘体层16c的表面上,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导体。线圈导体层24c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c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相等。
过孔导体b41~b45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g。过孔导体b41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c在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44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2c相连接。过孔导体b45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电容器导体层23c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41~b45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5,并与电容器导体层22c、23c相连接。过孔导体B5的长度与过孔导体B1的长度相等。
过孔导体b46~b51分别在z轴方向上贯通绝缘体层16c~16h,并设置在较过孔导体b41~b45、更靠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过孔导体b46在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线圈导体层24c在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另外,过孔导体b51在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由此,过孔导体b46~b51构成从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一根过孔导体B6,并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过孔导体B6的长度与过孔导体B2的长度相等。
另外,线圈导体层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与线圈导体层24a的y轴方向的长度相等。由此,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4之间的间隔要大于过孔导体B5与过孔导体B6之间的间隔。
如上所述,线圈L3在yz平面上呈环形,其将过孔导体b45与电容器导体层23c的连接点作为一端,并经由过孔导体b41~b45、线圈导体层24c、过孔导体b46~b51,将过孔导体b51与接地导体层32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
如上所述构成的LC并联谐振器LC3形成平行于yz平面的环形面S3。环形面S3是指由LC并联谐振器LC3所包围的长方形假想平面。
LC并联谐振器LC1~LC3的环形面S1~S3与yz平面平行(即,与z轴方向平行,且与y轴方向平行)。环形面S1和环形面S3夹着环形面S2。由此,如图3所示,LC并联谐振器LC1的线圈L1与LC并联谐振器LC2的线圈L2电磁耦合。另外,LC并联谐振器LC2的线圈L2与LC并联谐振器LC3的线圈L3电磁耦合。
另外,线圈导体层24b设置于较线圈导体层24a、24c、更靠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并且,线圈导体层24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线圈导体层24a、24c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长。由此,在从x轴方向(即、环形面S1~S3的法线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中。即,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不会超出环形面S2。
电容器Ca由电容器导体层22a、26a以及耦合导体层28构成。耦合导体层28设置在绝缘体层16f的表面上,呈T字形。并且,耦合导体层28与过孔导体b24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及过孔导体b25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2a是隔着绝缘体层16f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a是隔着绝缘体层16e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a、26a与耦合导体层28之间产生静电电容,从而形成电容器Ca。电容器导体层26a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
另外,电容器导体层26b是经由过孔导体b24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b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上。另外,电容器导体层22b经由过孔导体b25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3b经由过孔导体b25、b26与耦合导体层28相连接。如上所述,LC并联谐振器LC1与LC并联谐振器LC2通过电容器Ca进行电容耦合。
电容器Cb由电容器导体层22c、26c以及耦合导体层28构成。耦合导体层28设置在绝缘体层16f的表面上,呈T字形。并且,耦合导体层28与过孔导体b24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及过孔导体b25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相连接。电容器导体层22c是隔着绝缘体层16f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电容器导体层26c是隔着绝缘体层16e来与耦合导体层28相对的导体层,设置于绝缘体层16e的表面上。由此,在电容器导体层22c、26c与耦合导体层28之间产生静电电容,从而形成电容器Cb。电容器导体层26c呈现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并设置于较绝缘体层16e的对角线交点、更靠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
如上所述,LC并联谐振器LC3与LC并联谐振器LC2通过电容器Cb进行电容耦合。从而形成电容器Cb。
电容器Cc由电容器导体层26a、26c以及耦合导体层30构成。耦合导体层30设置在绝缘体层16d的表面上,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由此,耦合导体层30隔着绝缘体层16d来与电容器导体层26a、26c相对。其结果是,在电容器导体层26a与耦合导体层3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并在电容器导体层26c与耦合导体层3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如上所述,电容器导体层26a、26c通过耦合导体层30进行电容耦合。从而形成电容器Cc。
此外,电容器导体层26b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电容器导体层26a、26c的y轴方向的长度要短。由此,从z方向俯视时,耦合导体层30不与电容器导体层26b相重叠。
引出导体层20a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与电容器导体层22a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g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短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20a与外部电极14a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经由引出导体层20a来与外部电极14a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20b设置于绝缘体层16g的表面上,与电容器导体层22c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g的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短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20b与外部电极14b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3经由引出导体层20b来与外部电极14b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34a设置于绝缘体层16i的表面上,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i的y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长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34a与外部电极14c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经由引出导体层34a来与外部电极14c电连接。
引出导体层34b设置于绝缘体层16i的表面上,与接地导体层32相连接,并向绝缘体层16i的y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长边引出。由此,引出导体层34b与外部电极14d相连接。其结果是,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经由引出导体层34b来与外部电极14d电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3,对电子元器件10的动作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首先,从外部电极14a输入的高频信号Sig1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1。
线圈L1与线圈L2电磁耦合。由此,在高频信号Sig1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1后,高频信号Sig2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2。
线圈L2与线圈L3电磁耦合。由此,在高频信号Sig2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2后,高频信号Sig3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LC并联谐振器LC3。由此,从外部电极14b输出高频信号Sig3。
这里,LC并联谐振器LC1~LC3分别具有由线圈L1~L3以及电容器C1~C3所确定的固有的谐振频率。而且,LC并联谐振器LC1~LC3的阻抗在这些谐振频率下会变大。由此,从外部电极14b输出由这些谐振频率所确定的规定频带的高频信号Sig3。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对电子元器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要成为绝缘体层16的陶瓷生片。接下来,分别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h的陶瓷生片上形成过孔导体b1~b11,b21~b33,b41~b51。具体而言,用激光束照射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h的陶瓷生片,从而形成过孔。接下来,利用印刷涂布等方法将Ag、Pd、Cu、Au或它们的合金等导电性糊料填充到该过孔中。
接下来,利用丝网印刷法或光刻法等方法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b~16i的陶瓷生片上涂布以Ag、Pd、Cu、Au或它们的合金等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性糊料,从而形成引出导体层20a、20b、电容器导体层22a~22c、23a~23c、26a~26c、线圈导体层24a~24c、耦合导体层28、30、接地导体层32以及引出导体层34a、34b。此外,也可以在形成引出导体层20a、20b、电容器导体层22a~22c、23a~23c、26a~26c、线圈导体层24a~24c、耦合导体层28、30、接地导体层32以及引出导体层34a、34b时,对过孔填充导电性糊料。
接下来,将各陶瓷生片进行层叠。具体而言,配置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接下来,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上配置要成为绝缘体层16h的陶瓷生片。之后,在要成为绝缘体层16i的陶瓷生片上压接要成为绝缘体层16h的陶瓷生片。之后,对要成为16g、16f、16e、16d、16c、16b、16a的陶瓷生片也同样地按照该顺序进行层叠与压接。通过上述工序,形成母层叠体。利用静水压冲压等来对该母层叠体实施正式压接。
接着,利用切刀刃将母层叠体切割成规定尺寸的层叠体12。对该未烧成的层叠体12进行脱粘合剂处理及烧成。
通过上述工序,得到烧成后的层叠体12。对层叠体12实施滚筒加工,并进行倒角。之后,通过利用例如浸渍法等方法、在层叠体12的表面上涂布主要成分为银的电极糊料并进行烧结,从而形成要成为外部电极14的银电极。
最后,通过对银电极的表面实施镀Ni/镀Sn,从而形成外部电极14。经过上述工序,图1所示的电子元器件10得以完成。
(效果)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电子元器件10,能够使通频带变窄。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中,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由此,从x轴方向俯视时,过孔导体B3不与过孔导体B1、B5相重叠。同样,从x轴方向俯视时,过孔导体B4不与过孔导体B2、B6相重叠。另外,从x轴方向俯视时,线圈导体层24b不与线圈导体层24a、24c相重叠。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过孔导体B3与过孔导体B1、B5间的电磁耦合、过孔导体B4与过孔导体B2、B6间的电磁耦合、以及线圈导体层24b与线圈导体层24a、24c间的电磁耦合变弱。由此,能够使电子元器件10中,LC并联谐振器LC1、LC2间的耦合度、以及LC并联谐振器LC2、LC3间的耦合度降低。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中,可以使通频带变窄。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能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更详细而言,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即,在电子元器件10中,使环形面S2大于环形面S1、S3。由此,使得从x轴方向观察到的线圈L2的内径比线圈L1、L3的内径要大。其结果是,线圈L2的阻抗值变大,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在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的情况下,LC并联谐振器LC2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得以减少。由此,根据电子元器件10,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得以减少。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设置在3个LC并联谐振器LC1~LC3内的x轴方向中央的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特别是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减少。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能够抑制因制造偏差而造成通过特性发生变动。更详细而言,电子元器件10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因此,即使由于层叠偏离等使得环形面S1~S3上产生偏差,也能抑制环形面S1、S3超出环形面S2。其结果是,抑制了因层叠偏离而引起的LC并联谐振器LC1~LC3间的耦合度变动。如上所述,根据电子元器件10,抑制了因制造偏差而引起的通过特性的变动。
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从z轴方向观察,形成电容器Cc的耦合导体层30不与电容器导体层26b相重叠。因此,在形成谐振器LC1与谐振器LC3间的耦合电容时,不会在耦合导体层30与谐振器LC2之间形成不需要的电容。由此,谐振器间的耦合电容的设计变得容易。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明确电子元器件10所起到的效果,进行了如下说明的计算机模拟。更详细而言,生成了电子元器件10的第1模型以及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第2模型。从x轴方向俯视时,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三个LC并联谐振器的环形面的大小相等,从x轴方向观察,具有三个环形面几乎相重叠的结构。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第1模型以及第2模型的通过特性进行了研究。所谓通过特性就是从外部电极14b输出的输出信号相对于从外部电极14a输入的输入信号的衰减量。
图4是表示模拟结果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衰减量,而横轴表示频率。图4(a)是表示2.0GHz~3.5GHz内的通过特性的曲线图,而图4(b)是将图4(a)的曲线图的2.0GHz~3.0GHz放大后的曲线图。
如图4(a)所示可知:例如,在衰减量为-1.8dB时,第1模型的通频带要比第2模型的通频带窄。即,可知: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环形面S1、S3落在环形面S2内,由此,在电子元器件10中,高频信号的通频带变窄。
另外,如图4(b)所示可知:第1模型的通频带的低频区域(2.5GHz附近)的衰减量要比第2模型的通频带的低频区域(2.5GHz附近)的衰减量小。由此可知:在电子元器件10中,设置在三个LC并联谐振器LC1~LC3内的x轴方向中央的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由此,通频带的低频区域的插入损耗得以下降。
(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a进行说明。图5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a的层叠体12a的分解立体图。图5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a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与电子元器件10a的不同处在于设置电容器C2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在电子元器件10中,电容器C2与过孔导体B3相连接。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a中,电容器C2与过孔导体B4相连接。电子元器件10的其它结构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元器件10a中,也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减少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根据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能够减少通频带的低频区域的插入损耗。另外,根据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因制造偏差而造成的通过特性的变动得以抑制。
(第2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b进行说明。图6是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b的层叠体12b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b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与电子元器件10b的不同处在于线圈导体层24b的线宽。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中,线圈导体层24a~24c的线宽相等。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b中,线圈导体层24b的线宽比线圈导体层24a、24c的线宽要宽。由此,LC并联谐振器LC2的直流电阻值得以减小,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变大。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b中,能够进一步减小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在电子元器件10b中,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进一步减少。
(第3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c进行说明。图7是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c的层叠体12c的分解立体图。图7中,对与电子元器件10a相同的结构赋予与电子元器件10a相同的参照标号。对于电子元器件10c的外观立体图,使用图1。
电子元器件10a与电子元器件10c的不同处在于过孔导体B3、B4的粗细。更详细而言,在电子元器件10a中,过孔导体B1~B6的粗细相等。另一方面,在电子元器件10c中,过孔导体B3、B4的粗细比过孔导体B1、B2、B5、B6的粗细要粗。由此,LC并联谐振器LC2的直流电阻值得以减小,LC并联谐振器LC2的Q值变大。其结果是,在电子元器件10c中,能够减小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特别是,在电子元器件10c中,通频带内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得以进一步减少。
(第4实施例以及第5实施例)
电子元器件10、10a~10c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3。然而,电子元器件10、10a~10c所内置的LC并联谐振器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图8(a)及图8(b)分别是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d及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10e的截面结构图。
电子元器件10d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4。电子元器件10d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4的环形面S1、S4落在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内。在电子元器件10d中,通过增大第2级及第3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由此与电子元器件10同样,减小了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增大第2级及第3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3的环形面S2、S3中的某一个。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2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4。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3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1。
电子元器件10e包括LC并联谐振器LC1~LC5。电子元器件10e中,在从x轴方向俯视时,LC并联谐振器LC1、LC3、LC5的环形面S1、S3、S5落在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内。在电子元器件10e中,通过增大第2级及第4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由此与电子元器件10同样,减小了通频带的低频区域中的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增大第2级及第4级的LC并联谐振器LC2、LC4的环形面S2、S4中的某一个。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2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5。也可以在增大环形面S4的情况下,增大环形面S1。
(其它的实施方式)
此外,电子元器件10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子元器件10、10a~10e,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此外,LC并联谐振器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
另外,也可以将电子元器件10、10a~10e的结构组合起来。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在如下方面较有优势,即能够在使通频带变窄的同时,还能减少通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
标号说明
B1~B6 过孔导体
C1~C3,Ca~Cc 电容器
L1~L3 线圈
LC1~LC5 LC并联谐振器
S1~S5 环形面
10,10a~10e 电子元器件
12 层叠体
16a~16i 绝缘体层
24a~24c 线圈导体层

Claims (8)

1.一种电子元器件,包括:
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层叠多层绝缘体层而得以构成;
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该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第2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构成带通滤波器;以及
第3LC并联谐振器,该第3LC并联谐振器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过孔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层上的导体层,且呈环形,并与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以及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一起构成带通滤波器,
在从层叠方向俯视时,以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以及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的顺序进行排列,该电子元器件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1环形面以及由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3环形面与由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围的第2环形面平行,并且,在从该第2环形面的法线方向俯视时,落在该第2环形面内,
所述第1环形面的面积以及所述第3环形面的面积比所述第2环形面的面积小,
未设置除所述第1至第3LC并联谐振器以外的LC并联谐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含:线状的第1导体层、以及从该第1导体层的两端向层叠方向的下侧延伸的第1过孔导体以及第2过孔导体,
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含:线状的第2导体层、以及从该第2导体层的两端向层叠方向的下侧延伸的第3过孔导体以及第4过孔导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层设置在较所述第1导体层、更靠层叠方向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过孔导体与所述第4过孔导体间的间隔比所述第1过孔导体与所述第2过孔导体间的间隔要大。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层的线宽比所述第1导体层的线宽要宽。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过孔导体的粗细及所述第4过孔导体的粗细比所述第1过孔导体的粗细及所述第2过孔导体的粗细要粗。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容器,
所述第1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1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第3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3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电容器包括:
所述第1电容器导体层;
所述第3电容器导体层;以及
耦合导体层,该耦合导体层与所述第1电容器导体层以及所述第3电容器导体层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LC并联谐振器包含第2电容器导体层,该第2电容器导体层不与所述耦合导体层相对。
CN201310185056.4A 2012-05-28 2013-05-17 电子元器件 Active CN103457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1169A JP5672266B2 (ja) 2012-05-28 2012-05-28 電子部品
JP2012-121169 2012-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563A CN103457563A (zh) 2013-12-18
CN103457563B true CN103457563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62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5056.4A Active CN103457563B (zh) 2012-05-28 2013-05-17 电子元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4237B2 (zh)
JP (1) JP5672266B2 (zh)
CN (1) CN103457563B (zh)
TW (1) TWI535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213B (zh) * 2014-12-10 2020-07-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CN107251424B (zh) * 2015-02-23 2021-02-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CN104702266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徐园园 一种具有不同耦合度的耦合器电路
CN107431468B (zh) * 2015-03-27 2020-10-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JP6791107B2 (ja) * 2017-12-08 2020-11-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US11575189B1 (en) 2021-09-23 2023-02-0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7125B (en) * 1990-08-16 1995-01-11 Technophone Ltd Tunable bandpass filter
JP3127792B2 (ja) * 1995-07-19 2001-01-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共振器およびlcフィルタ
JP2002076807A (ja) * 2000-08-24 2002-03-15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JP2002076809A (ja) * 2000-09-01 2002-03-15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及び積層型lc複合部品の周波数特性調整方法
JP2003115735A (ja) * 2001-10-03 2003-04-1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部品
JP3988453B2 (ja) * 2001-12-07 2007-10-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層電子部品
US7671706B2 (en) 2006-04-14 2010-03-0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High frequency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JP5142985B2 (ja) * 2006-04-14 2013-02-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TW200908430A (en) * 2007-05-18 2009-02-1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Stacked bandpass filter
EP2068393A1 (en) * 2007-12-07 2009-06-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RF device with vertical resonators
TWI398984B (zh) * 2008-05-23 2013-06-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TWI433456B (zh) 2009-04-24 2014-04-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Parts
TWI492446B (zh) 2010-11-19 2015-07-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Pa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7576A (ja) 2013-12-09
US20130314176A1 (en) 2013-11-28
CN103457563A (zh) 2013-12-18
TWI535204B (zh) 2016-05-21
US9124237B2 (en) 2015-09-01
JP5672266B2 (ja) 2015-02-18
TW201406060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563B (zh) 电子元器件
CN102484463B (zh) 滤波器
CN103684327B (zh) 高频滤波器
US9030273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3684326B (zh) 滤波器
CN104937845B (zh) 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
CN110048686A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CN205680518U (zh) 电感器以及频带去除滤波器
CN103944528B (zh) 一种高抑制ltcc低通滤波器
CN103959645B (zh) 电子元器件
CN105684305B (zh) 电子元器件
JP6711471B2 (ja) マルチプレクサ
JP2018078450A (ja) 積層型フィルタ
CN105684306B (zh) 电子元器件
CN103081357B (zh) 电子元器件
CN105846790A (zh) 电子部件
CN106450630A (zh)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多层巴伦
CN107431468A (zh) 电子部件
WO2014156719A1 (ja)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US20230318560A1 (en) Band-pass filter
JP2015056677A (ja) ダイプレク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