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388A - 旋转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388A
CN103403388A CN2011800686928A CN201180068692A CN103403388A CN 103403388 A CN103403388 A CN 103403388A CN 2011800686928 A CN2011800686928 A CN 2011800686928A CN 201180068692 A CN201180068692 A CN 201180068692A CN 103403388 A CN103403388 A CN 103403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safety check
rotation
rotor
pressure reg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86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3388B (zh
Inventor
冲村明彦
堀田尚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iles Corp
Oile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il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ile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iles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3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45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rotary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2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933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rotatable
    • B60N2/938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rota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为了当施加大于期望旋转力的旋转力时减小损坏旋转阻尼器的可能性,旋转阻尼器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具有筒形室(111);转子(12),所述转子容纳在筒形室(111)中;粘性流体(13),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筒形室(111);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在筒形室(111)中形成有伸出隔板(115a、115b)。转子(12)包括:转子主体(121)和叶片(124a、124b)。止回阀(15)针对转子(12)的正常旋转关闭,限制粘性流体(13)在由隔板(115a、115b)和叶片(124a、124b)隔离开的区域(111a-111d)之间运动,并且针对转子(12)的反向旋转打开,允许粘性流体(13)在区域(111a-111d)之间运动。当施加用于使得转子(12)沿着正常方向旋转的旋转力达到或高于预定值时,压力调节阀(16)打开,以取消对粘性流体(13)在区域(111a-111d)之间运动的限制。

Description

旋转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并且具体地涉及适于单向旋转阻尼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已知为所谓的单向旋转阻尼器的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产生针对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的强阻尼转矩,同时其产生针对沿着相反旋转方向旋转的弱阻尼转矩。例如,下文提及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单向旋转阻尼器,所述单向旋转阻尼器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而成。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筒形室;转子(即,旋转体),所述转子具有筒状的转子体和叶片,所述转子容置在筒形室中,使得其旋转轴线与筒形室的中心线一致,以便允许转子旋转;粘性流体,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筒形室;和盖,所述盖用于将转子和粘性流体包封在筒形室中。在筒形室的内壁表面中,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向中心线伸出,以便在每个隔板和转子体的外周之间形成较窄的间隙。形成有均从转子体的外周向筒形室的内周侧突出的叶片,以便在叶片和筒形室的内周之间形成较窄间隙。在每个叶片中,形成有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从垂直于转子的旋转方向的一侧表面(称作第一侧表面)至另一侧表面(称作第二侧表面)。而且,每个叶片的顶端表面(与筒形室的内壁表面相对的表面)均附接有密封构件,以便闭合顶端表面和筒形室的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每个密封构件均具有弹性体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相对于叶片的旋转方向从第二侧表面一侧开启和关闭流动路径。
当在针对沿着从叶片的第一侧表面朝向叶片的第二侧表面的方向(即,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的力施加到转子时,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阻尼器在上述构造中通过因筒形室中的粘性流体而压抵在叶片的第二侧表面上的止回阀堵塞流动路径。结果,粘性流体的运动被限制为运动通过筒形室的每个隔板和转子体的外周之间的窄间隙。因此,在叶片的第二侧表面一侧处作用在粘性流体上的压力增加,由此,产生强阻尼转矩。另一方面,当将针对沿着从叶片的第二侧表面朝向叶片的第一侧表面的方向(即,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的力施加到转子时,第一侧表面一侧上的粘性流体流入到流动路径中并且向上推动止回阀,打开流动路径。结果,在流动路径中还是发生粘性流体的运动。因此,在叶片的第一侧表面一侧上作用在粘性流体上的压力没有增加,并且由此产生弱阻尼转矩。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H7-30127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阻尼器当在叶片的第二侧表面一侧上的粘性流体的压力因施加到在高于假设旋转速度的条件下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的转子上的力而增加高于假设值时会受到损坏。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发明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所述技术即使在将高于假设值的旋转力施加到旋转阻尼器时也能够减小旋转阻尼器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用于通过限制填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而产生抵抗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转矩,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一取消装置,所述取消装置用于当旋转力大于预定值时取消运动限制。
例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用于通过限制填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而产生抵抗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转矩,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在旋转力大于或者等于预定值时打开,以取消对粘性流体的运动的限制。
在此,还能够具有以下特征:
旋转阻尼器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筒形室,所述筒形室填充有粘性流体;
转子,所述转子容置在筒形室中,以便能够相对于外壳在筒形室的中心线上旋转;和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取决于转子的旋转方向打开和闭合;其中:
在筒形室的侧壁表面上,沿着中心线形成有伸出隔板,使得隔板的顶端表面靠近转子的外周;
在转子的外周上形成有叶片,所述叶片的顶端表面靠近筒形室的侧表面;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针对转子沿着正常旋转方向相对于外壳的旋转关闭,以限制粘性流体在由隔板和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的运动,而止回阀针对转子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外壳的旋转打开,以允许粘性流体在由隔板和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运动;并且
当施加用于使得转子相对于外壳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力大于预定值时,压力调节阀打开,以取消对粘性流体在由隔板和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运动的限制。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施加大于假设值的旋转力,也能够将作用在填充筒形室的粘性流体上的压力抑制为小于预定值,以便能够减小旋转阻尼器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的示意性构造的外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的分解视图;
图3(A)至图3(C)是外壳1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并且图3(D)是在图3(A)中示出的外壳11的A-A剖视图;
图4(A)至图4(C)是盖14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
图5(A)至图5(D)是转子12的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6(A)是在图5(B)中示出的转子12的B-B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部分C的放大视图,而图6(C)是用于解释制备流动路径128a、128b的方法的视图;
图7(A)和7(B)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1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8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1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2的示意性构造的外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10(B)是旋转阻尼器2的分解视图;
图11(A)至图11(C)是外壳2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而图11(D)是在图11(A)中示出的外壳21的D-D剖视图;
图12(A)-图12(C)是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而图12(D)是在图12(C)中示出的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的E-E剖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2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14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2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15(A)和15(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3的示意性构造的外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旋转阻尼器3的分解视图;
图17(A)-图17(C)是外壳3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而图17(D)是在图17(A)中示出的外壳31的F-F剖视图;
图18(A)是在图17(A)中示出的外壳31的G-G剖视图,而图18(B)是图18(A)的部分H的放大视图;
图19(A)至图19(D)是转子32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20(A)是在图19(B)中示出的转子32的I-I剖视图,图20(B)是图20(A)的部分J的放大视图,而图20(C)是用于解释制备流动路径328a、328b的方法的视图;
图21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3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22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3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图23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3的操作原理的视图;和
图24(A)和24(B)是用于解释在将止回阀功能赋予唇形密封件327的情况中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的示意性构造的外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图2是旋转阻尼器1的分解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包括:外壳11;转子(旋转体)12,转子12容置在外壳11中,以便能够相对于外壳11旋转;粘性流体(诸如油、硅酮等)13,所述粘性流体13填充外壳11;盖14,所述盖14用于将转子12和粘性流体13一起包封在外壳11中;和多个螺丝18,所述螺丝18用于将盖14固定到外壳11。尽管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但是旋转阻尼器1还包括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
图3(A)至图3(C)是外壳1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图3(D)是在图3(A)中示出的外壳11的A-A剖视图。
如图中所示,外壳11包括:外壳本体112;和凸缘部分118,所述凸缘部分118形成在外壳本体112的边缘部分的外周上。
在外壳本体112中形成有筒形室(即,具有底部的筒状空间)111。转子12具有筒状的转子体131和形成在转子体131的外周122上的叶片124a、124b。转子12容置在筒形室111中,使得转子12能够在筒形室111的中心线110上旋转(即,使得筒形室111的中心线110与转子12的旋转轴线120一致)。在外壳本体112的内周113(即,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上,沿着筒形室111的中心线110形成有一对伸出隔板115a、115b。所述一对隔板115a、115b向转子体131的外周122(即,伸出隔板115a、115b的顶端表面114靠近转子12的外周122)突出,以便将位于转子体131的外周122和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之间的环状空间沿着径向方向隔离。粘性流体13填充由隔板115a、115b隔离开且位于转子体131的外周122和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之间的区域(图7中的区域111a至区域111d)。而且,在筒形室111的底表面116中,形成用于插入转子体131的一个端部部分(下端部分)129a的开口117。
在凸缘部分118中形成有多个螺纹孔118a。而且,螺丝18插入通过设置在凸缘部分118上的盖14的贯通孔143a,并且紧固到这些螺纹孔118a中。
图4(A)至图4(C)是盖14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
如图所示,在盖14中,用于插入转子体131的另一个端部部分(上端部部分129b)的开口141形成在底部表面116的开口117的对应位置。而且,在外壳11的凸缘部分118中,用于供紧固到螺纹孔118a的螺丝18插入的贯通孔143a形成在螺纹孔118a的对应位置。而且,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可以插置在盖14和外壳11之间,以便增加密封性能,使得粘性流体13将不会泄漏出筒形室111之外。
图5(A)至图5(D)是转子12的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如图所示,在转子体131中形成有居中位于旋转轴线120上的通孔121。通孔121用于插入轴(未示出),所述轴将旋转力从外部传递到转子12。转子体131的下端部分129a(通孔121)可滑动插入到形成在外壳11的筒形室111的底部表面116中的开口117中。而且转子体131的上端部分129b(通孔121)可滑动插入到盖14的开口141中。而且,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可以插置在转子体131的端部部分129a、129b和开口117、141之间,以便增加密封性能,使得粘性流体13不会从筒形室111泄漏出来。
在转子体131的外周122上,沿着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形成一对叶片(旋转翼)124a、124b。一对叶片124a、124b向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突出,使得叶片124a、124b的顶端表面(即,对应于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的表面)123靠近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唇形密封件127(见图2)附接到每个叶片124a、124b。唇形密封件127填充形成在叶片124a、124b的顶端表面123和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3之间的间隙、形成在叶片124a、124b的下表面(对应于筒形室111的底部表面116的表面)125和筒形室111的底部表面116之间的间隙以及形成在叶片124a、124b的上表面(位于盖14一侧的表面)126和盖14的下表面(外壳11一侧上的表面)142之间的间隙。
图6(A)是在图5(B)中示出的转子12的B-B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部分C的放大视图。
如图所示,在叶片124a中,流动路径(孔口)128a形成为穿过该叶片124a的一个侧表面132a和另一个侧表面133b。流动路径128a连接筒形室111的区域111a(见图7)和区域111b(见图7)。叶片124a和筒形室111的隔板115a隔离出区域111a。该叶片124a和筒形室111的隔板115b隔离出区域111b(见图7)。类似地,在叶片124b中,流动路径128b形成为穿过该叶片124b的一个侧表面132b和另一个侧表面133b。流动路径128b连接筒形室111的区域111c(见图7)和区域111d(见图7)。叶片124b和筒形室111的隔板115a隔离出区域111c。叶片124b和筒形室111的隔板115b隔离出区域111d。
流动路径128a、128b中的每一个均在其内部设置有作为一对的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
在每个流动路径128a、128b内部,三个毗邻段1280-1282形成在流动路径开口1284和流动路径开口1285之间,使得这些段的轴线与流动路径开口1284、1285的轴线偏移。流动路径开口1284形成在叶片124a、124b的一个侧表面132a、132b中。而且,流动路径开口1285形成在叶片124a、124b的另一个侧表面133a、133b中。这三段中的每一段的沿着径向方向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均大于流动开口1284、1285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详细地,形成第一流动路径段1280、沿着径向方向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一流动路径段1280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的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以及沿着径向方向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的流动路径横截面尺寸的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
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容纳止回阀15,所述止回阀15能够沿着粘性流体13的流动方向滑动。而且,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容纳压力调节阀16。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形成为相对于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邻接区域111a、111d(见图7)一侧,其中,当转子12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的方向α)旋转时区域111a、111d中的填充的粘性流体13被加压。
止回阀15是板状构件,所述止回阀15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内部,以便打开和关闭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并且沿着取决于转子12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在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内滑动。而且,在止回阀15中形成有通孔151,粘性流体13通过所述通孔151。该通孔151由压力调节阀16打开和关闭。
压力调节阀16包括:阀针160,所述阀针160用于调节通过止回阀15的通孔151的粘性流体13的流速;和诸如弹簧的弹性体162,所述弹性体162将阀针160偏压向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阀针160包括:锥形的塞部分161,用于堵塞止回阀15的通孔151;和杆状止动件163,所述杆状止动件163设置在塞部分161的止回阀15一侧的端部部分处。阀针160从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一侧插入止回阀15的通孔151中,使得止动件163向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突出。当止回阀15向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运动时,塞部分161插入止回阀15的通孔151中。结果,止回阀15的通孔151被塞部分161所堵塞。而且,当阀针160因受到弹性体162偏压而向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段1280、1281运动时,止动件163经由止回阀15的通孔151抵接在流动路径128a、128b的内壁1283上。结果,限制了塞部分161朝向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段1280和1281的运动。
例如,如图6(C)所示,能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上述流动路径128a、128b:提前在叶片124a、124b中形成作为流动路径128a、128b的一部分(即,在一侧上的流动路径开口1284以及第一以及第二流动路径段1280和1281)的通孔1288;按顺序将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插入到通孔1288中;然后将块体1289装配在通孔1288中,其中,流动路径128a、128b的一部分(即,另一流动路径开口1285和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形成在块体1289中。
在此,为了实现阀针160的顺畅运动,能够提供引导件(例如,三个或者更多个突出件,所述突出件形成在通孔151的第一流动路径段1280一侧的端部表面部分上),用于防止止动件163沿着止回阀15的通孔151的径向方向游动。
接下来,将描述旋转阻尼器1的操作原理。图7(A)和图7(B)以及图8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1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转子12相对于外壳11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旋转时,止回阀15在第二流动路径1281中滑动到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和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之间的边界部1286。
在此,如图7(A)所示,当施加到转子12或者外壳11的旋转力(沿着方向α的旋转速度)小于由压力调节阀16的弹性体162的弹性系数确定的预定值时,由弹性体162按压的阀针160的塞子部分161保持推入止回阀15的通孔151中。从而关闭流动路径128a、128b。结果,在筒形室111中,粘性流体13在由隔板115a、115b和转子12的叶片124a、124b隔离开的区域111a-111d之间的运动被限制为运动通过位于隔板115a、115b的顶端表面114和转子12的外周122之间的间隙等。因此,区域111a、1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由此产生强阻尼转矩。
如图7(B)所示,当施加到转子12或者外壳11的旋转力高于上述预定值时,阀针160被将流动通过流动路径128a、128b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向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推回。而且,阀针160的塞子部分161离开止回阀15的通孔151。由此打开流动路径128a、128b。结果,在筒形室111中,取消针对在由隔板115a、115b和转子12的叶片124a、124b隔离开的区域111a-111d之间的运动的限制。而且,粘性流体13通过流动路径128a、128b从区域111a、111d运动到区域111b、111c。因此,能够在产生强阻尼转矩的同时防止区域111a、1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值。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当转子12相对于外壳11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β)旋转时,止回阀15在第二流动路径1281中滑动到第一流动路径段1280和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之间的边界部1287。
在此,因为止动件163限制了阀针160向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的运动,所以阀针160的塞子部分161没有被推入到止回阀15的通孔151中。由此打开流动路径128a、128b。因此,粘性流体13通过流动路径128a、128b从区域111b、111c运动到区域111a、111d。因此,区域111b、111c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没有增加。由此产生弱阻尼转矩。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阻尼器1通过限制填充筒形室111的内部的粘性流体13运动通过流动路径128a、128b而产生抵抗施加到转子12或者外壳11的正常旋转方向的旋转力的强阻尼转矩。而且,旋转阻尼器1设置有压力调节阀16,当旋转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压力调节阀16取消了针对了粘性流体13从高压侧运动到低压侧的限制。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将超过假定值的旋转力施加到转子12或者外壳11,填充筒形室111的内部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也能够保持低于预定值,从而减小了旋转阻尼器1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2的叶片124a设置有流动路径128a,所述流动路径128a连接由筒形室111的隔板115a、115b和该叶片124a隔离开的区域111a、111b。而且,转子12的叶片124b设置有流动路径128b,所述流动路径128b连接由筒形室111的隔板115a、115b和该叶片124b隔离出的区域111c、111d。因为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具有上述构造,流动路径128a、128b中的每一个均在其内部具有作为一对的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设置在共用流动路径128a、128b中而没有处于分别不同的流动路径中,从而使得能够减小旋转阻尼器1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流动路径128a、128b形成在转子12的叶片124a、124b中。而且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作为一对设置在流动路径128a、128b中的每一个中。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能够在外壳11的筒形室111的隔板115a、115b中形成流动路径128a、128b。而且,能够在流动路径128a、128b中提供作为一对的止回阀15和压力调节阀16。
【第二实施例】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2的示意性构造的外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而且图10是旋转阻尼器2的分解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2包括:外壳21;转子(旋转体)12a,所述转子12a容置在外壳21中,以便能够相对于外壳21旋转;粘性流体13,所述粘性流体13填充外壳21;盖14,所述盖14用于将转子12a连同粘性流体13一起包封在外壳21中;一对回流防止机构22a、22b,所述回流防止机构22a、22b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压力调节功能;和多个螺丝18,所述螺丝18用于将盖14固定到外壳21。
在此,粘性流体13、螺丝18和盖14与在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中使用的那些粘性流体、螺丝和盖相似。而且,转子12a的构造与在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中使用的转子12类似,只是流动路径128a、128b没有形成在叶片124a、124b中。因此,将在下文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1(A)至图11(C)是外壳2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而图11(D)是在图11(A)中示出的外壳21的D-D剖视图。
如图所示,外壳21包括:外壳本体212;和凸缘部分218,所述凸缘部分218形成在外壳本体212的边缘部分的外周上。
在外壳本体212中,形成有筒形室(即,具有底部的筒状空间)211。转子12a具有筒状的转子体131和形成在转子体131的外周122上的叶片124a、124b。转子12a容置在筒形室211中,使得转子12a能够在筒形室211的中心线210上旋转(即,使得筒形室211的中心线210与转子12a的旋转轴线220一致)。在筒形室211的底部表面216中,形成有用于插入转子12a的一个端部部分(下端部部分)129a的开口217。
在外壳本体212的内周213(即,筒形室211的侧壁表面213)上,沿着筒形室211的中心线210形成有一对伸出隔板215a、215b。伸出隔板215a、215b向转子体131的外周122突出(即,伸出隔板215a、215b的顶端表面114靠近转子12的外周122),以便将在转子体131的外周122和筒形室211的侧壁表面213之间的环形空间沿着径向方向隔离。粘性流体13填充由这些隔板215a、215b隔离开的位于转子体131的外周122和筒形室211的侧壁表面213之间的区域(图13中的区域211a至211d)。
在隔板215a中形成有槽状流动路径228a。槽状流动路径228a连接筒形室211中的区域211a(见图13)和筒形室211中的区域211c(见图13)。在此,隔板215a和转子12a的叶片124a形成区域211a。而且,隔板215a和转子12a的叶片124b形成区域211c。该流动路径228a可滑动地容置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类似地,在隔板215b中形成有流动路径228b。流动路径228b连接筒形室211的区域211d(见图13)和筒形室211中的区域211b(见图13)。在此,隔板215b和转子12a的叶片124b形成区域211d。而且,隔板215b和转子12a的叶片124a形成区域211b。该流动路径228b可滑动地容置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b。
而且,在流动路径228a、228b中的每一个中形成有伸出部分219。伸出部分219沿着径向方向使得流动路径的一部分的宽度变窄,以限制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的滑动范围。
在凸缘部分218中形成有多个螺纹孔218a。螺丝18插入通过盖14的通孔143a并且紧固到这些螺纹孔218a中,所述盖14放置在凸缘部分118上。
图12(A)至图12(C)是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图12(D)是具有如图12(C)中所示的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的E-E剖视图。
如图所示,回流防止机构22a、22b具有止回阀25和压力调节阀26。
止回阀25包括:板状阀部分251,所述板状阀部分251沿着圆周方向滑动,以便打开和关闭在区域211a、211d一侧上的一个流动路径开口(即,流动路径开口229a、229b)(见图13),当转子12a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见图13))旋转时在所述区域中填充的粘性流体13被加压;止动件252,所述止动件252与流动路径228a、228b中的伸出部分219相配合,限制阀部分251的滑动范围;保持部分254,所述保持部分254保持压力调节阀26;和连接部分255,所述连接部分255连接阀部分251、止动件252和保持部分254。
在此,在阀部分251中,形成有通孔253,压力调节阀26打开和闭合所述通孔253。而且,保持部分254和止动件252形成为位于区域211b、211c一侧(见图13)上,在所述区域211b、211c中,当转子12a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见图13))旋转时减小填充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而且,连接部分255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在转子12a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β(见图14))旋转时阀部分251距离流动路径228a、228b的流动路径开口229a、229b一给定的距离,并且止动件252抵接隔板215a、215b中的伸出部分219。
压力调节阀26包括:阀针264,所述阀针264用于调节通过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的通孔253的粘性流体13的流速;和诸如弹簧的弹性体262,所述弹性体262在一个端部处固定到止回阀25的保持部分254并且在另一个端部处将阀针264偏压向区域211b、211c。阀针264包括:锥形的塞子部分261,用于堵塞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的通孔253;和杆状引导件263,所述杆状引导件263设置在塞子部分261的位于阀部分251一侧的端部部分处。引导件263从区域211b、211c侧插入到阀部分251的通孔253中,并且将塞子部分261引导到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的通孔253中。当由于弹性体262的偏压而致使阀针264向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运动时,塞子部分261通过引导件263的引导插入到阀部分的通孔253中。结果,塞子部分261堵塞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的通孔253。
在此,为了实现阀针264的顺畅运动,能够提供引导件(例如,三个或者更多个突出件,其形成在通孔253的外端部表面部分上),用于防止引导件263沿着阀部分251的通孔253的径向方向游动。
接下来,将描述旋转阻尼器2的操作原理。图13(A)和图13(B)以及图14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2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如图13(A)和13(B)所示,当转子12a相对于外壳21沿着正常的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旋转时,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在流动路径228a、228b中滑动直到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1堵塞流动路径228a、228b的流动路径开口229a、229b为止。
在此,如图13(A)所示,当施加到转子12a或者外壳21的旋转力(沿着方向α的旋转速度)小于由压力调节阀26的弹性体262的弹性系数所确定的预定值时,由弹性体262所按压的阀针264的塞子部分261保持推入到阀部分251的通孔253中。由此闭合流动路径228a、228b。结果,在筒形室211中,粘性流体13在由隔板215a、215b和转子12a的叶片124a、124b所隔离出的区域211a-211d之间的运动被限制为运动通过形成在隔板215a、215b的顶端表面214和转子体131的外周122之间的间隙等。因此,区域211a、2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以产生强阻尼转矩。
如图13(B)所示,当施加到转子12a或外壳21的旋转力超过上述预定值时,由于将流动通过流动路径228a、228b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阀针264被推回。而且,阀针264的塞子部分261离开阀部分251的通孔253,以便打开流动路径228a、228b。结果,在筒形室211中,取消对粘性流体13在由隔板215a、215b和转子12a的叶片124a和124b隔离开的区域211a-211d之间的运动的限制,并且粘性流体13通过流动路径228a、228b以及塞子部分251的通孔253从区域211a、211d运动至区域211c、211b。由此,能够在产生强阻尼转矩的同时防止区域211a、2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值。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当转子12a相对于外壳21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方向β)旋转时,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在流动路径228a、228b中滑动直到止回阀25的止动件252抵接流动路径228a、228b中的伸出部分219为止。结果,阀部分251运动直到远离流动路径228a、228b的流动路径开口229a、229b的位置为止。由此打开流动路径228a、228b。因此,粘性流体13通过流动路径228a、228b从区域211b、211c运动到区域211a、211d。结果,区域211b、211c中的粘性流体的压力没有增加。由此产生弱阻尼转矩。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当超过假定值的旋转力施加到转子12a或者外壳21时,作用在填充筒形室211的内部的粘性流体13上的压力能够保持低于预定值,从而减小旋转阻尼器2受到损坏的可能性。而且,因为压力调节阀26包含在止回阀25中以获得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止回阀25和压力调节阀26能够放置在共用流动路径228a、228b中,从而使得能够减小旋转阻尼器2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流动路径228a、228b形成在筒形室211的隔板215a、215b中,并且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设置在流动路径228a、228b中。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能够在转子12a的叶片124a、124b中形成流动路径228a、228b,并且能够在这些流动路径228a、228b中提供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2a、22b。
【第三实施例】
图15(A)和15(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3的示意性构造的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图16是旋转阻尼器3的分解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3包括:外壳31;转子(旋转体)32,所述转子32容纳在外壳31中,以便相对于外壳31能够旋转;粘性流体13,所述粘性流体13填充外壳31;盖14,所述盖14用于将转子32和粘性流体13一起包封在外壳31中;和多个螺丝18,所述螺丝18用于将盖14固定到外壳31。尽管在图15中没有示出,但是旋转阻尼器3还包括止回阀35和压力调节阀36。
在此,粘性流体13、螺丝18和盖14与在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中使用的那些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17(A)至图17(C)是外壳31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图17(D)是在图17(A)中示出的外壳31的F-F剖视图。
如图所示,外壳31包括:外壳本体312;和凸缘部分318,所述凸缘部分318形成在外壳本体312的边缘部分的外周上。
在外壳本体312中,形成有筒形室(即,具有底部的筒状空间)311。转子32具有筒状的转子体331和形成在转子体331的外周322上的叶片324a、324b。转子32容置在筒形室311中,使得转子32能够在筒形室311的中心线310上旋转(即,使得筒形室311的中心线310与转子32的旋转轴线320相一致)。在外壳本体312的内周313(即,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上,沿着筒形室311的中心线310形成有一对伸出隔板315a、315b。伸出隔板315a、315b向转子体331的外周322突出(即,伸出隔板315a、315b的顶端表面314靠近转子32的侧表面322),以便将在转子体331的外周322和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之间的环形空间沿着径向方向隔离。粘性流体13填充由这些隔板315a、315b在转子体331的外周322和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之间隔离出的区域(图22中区域311a至311d)。在筒形室311的底部表面316中形成有用于插入转子体331的一个端部部分(下端部分)329a的开口317。
而且,在隔板315a中形成有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孔口)338a。流动路径338a连接区域311a(见图22)和区域311c(见图22)。在筒形室311中,区域311a由该隔板315a和转子32的叶片324a形成。而且,在筒形室311中隔板315a和转子32的叶片324b形成区域311c(见图22)。类似地,在另一隔板315b中,形成有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孔口)338b。流动路径338b连接区域311b(见图22)和区域311d(见图22)。在筒形室311中,该隔板315b和转子32的叶片324a形成区域311b。而且,在筒形室311中,由该隔板315b和转子32的叶片324b形成区域311d(见图22)。
图18(A)是在图17(B)中示出的外壳31的G-G截面。图18(B)是图18(A)的部分H的放大视图。
如图所示,球形止回阀35设置在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中的每一个的内部。
在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的每一个中,形成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和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沿着径向方向的流动路径截面尺寸大于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的流动路径截面尺寸。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的直径大于止回阀35的直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可滑动地容纳止回阀35,使得止回阀35打开和闭合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而且,在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中,形成用于限制止回阀35的滑动范围的止动件3383。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形成为毗邻区域311b、311c一侧,在所述区域311b、311c中,当转子32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方向α,见图22)旋转时填充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减小。
图19(A)至图19(D)是转子32的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如图所示,在转子体331中,形成居中位于旋转轴线320上的通孔321。通孔321插入轴(未示出),所述轴将旋转力从外部传递到转子32。转子体331的下端部分329a(通孔321)能够滑动地插入到形成在外壳31的筒形室311的底部表面316中的开口317中。而且,转子体331的上端部分329b(通孔321)能够滑动地插入到盖14的开口141中。而且,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可以插置在转子体331的端部部分329a、329b和开口317、141之间,以便增加密封性能,使得粘性流体13不会从筒形室311中泄漏出来。
而且,在转子体331的外周322上,沿着转子32的旋转轴线320形成一对叶片(旋转翼)324a、324b。叶片324a、324b向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突出,使得叶片324a、324b的顶端表面(即,对应于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的表面)323靠近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唇形密封件327(见图15)附接到叶片324a、324b中的每一个。唇形密封件327填充形成在叶片324a、324b的顶端表面323和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之间的间隙,和形成在叶片324a、324b的下表面(对应于筒形室311的底部表面316的表面)325和筒形室311的底部表面316之间的间隙。而且唇形密封件327填充形成在叶片324a、324b的上表面(位于盖14一侧上的表面)326和盖14的下表面142之间的间隙。
图20(A)是在图19(B)中示出的转子32的I-I剖视图。图20(B)是图20(A)的部分J的放大视图。而图20(C)是用于解释制备流动路径328a、328b的方法的视图。
在一个叶片324a中,形成有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孔口)328a。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连接筒形室311中的区域311a(见图22)和筒形室311中的区域311b(见图22)。由叶片324a和筒形室311的隔板315a形成区域311a。而且,由叶片324a和筒形室311的隔板315b形成区域311b。类似地,在另一个叶片324b中,形成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孔口)328b。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b连接筒形室311中的区域311c(见图22)和筒形室311中的区域311d(见图22)。叶片324b和筒形室311的隔板315a形成区域311c。而且叶片324b和筒形室311的隔板315b形成区域311d。
在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中的每一个中,在形成在叶片324a、324b的一个侧表面332a、332b中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和形成在叶片324a、324b的另一个侧表面333a、333b中的流动路径开口3281之间形成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2。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2的沿着径向方向的流动路径截面尺寸大于流动路径开口3280、3281的流动路径截面尺寸。而且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2的轴线与流动路径开口3280、3281的轴线偏移。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2容纳压力调节阀36。
压力调节阀36包括:阀针360,所述阀针360用于调节通过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的粘性流体13的流速;和诸如弹簧的弹性体362,所述弹性体362将阀针360按压向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在此,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是面向区域311a、311b的流动路径开口(见图22)。当转子32沿着正常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旋转时区域311a、311b中的填充粘性流体13被加压。
阀针360包括:锥形塞部分361,所述锥形塞部分361用于堵塞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和引导件363,所述引导件363设置在塞部分361的末端处。引导件363从区域311b、311c一侧插入在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中,并且将塞部分361引导到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中。当阀针360由于弹性体362的偏压而向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运动时,引导件363引导塞部分361,并且插入到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中。结果,塞部分361堵塞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
例如,如图20(C)所示,能够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在叶片324a、324b中事先形成通孔3284,作为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一部分(即,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和流动路径段3282);将压力调节阀36插入到贯通孔3284中;然后将块体3285装入,在所述块体3285中,形成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一部分(即,另一个流动路径开口3281)。
在此,为了实现阀针360的顺畅运动,能够提供引导件(例如,形成在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2一侧上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的端部表面部分上的三个或者更多个突出件),用于防止引导件363沿着流动路径开口3280的径向方向游动。
接下来,将描述旋转阻尼器3的操作原理。图21至图23是用于解释旋转阻尼器3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如图21和22所示,当转子32相对于外壳31沿着正常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α)旋转时,止回阀35在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中滑动直到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和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之间的边界为止。由此止回阀35堵塞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结果,闭合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
在此,如图21所示,当施加到转子32或者外壳31的旋转力(沿着方向α的旋转速度)小于由压力调节阀36的弹性体362的弹性系数确定的预定值时,由弹性体362按压的阀针360的塞部分361保持推入到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流动路径开口3280中。由此,闭合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结果,在筒形室311中,粘性流体13在由隔板315a、315b和转子32的叶片324a、324b隔离的区域311a至311d之间的运动限制为运动通过形成在隔板315a、315b的顶端表面314和转子体331的外周322之间的间隙等。因此,区域311a、3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由此产生强阻尼转矩。
如图22所示,当施加到转子32或者外壳31的旋转力超过上述预定值时,因将流动通过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的粘性流体13施加的压力,阀针360被推回。阀针360的塞部分361离开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281。由此,打开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结果,取消了针对粘性流体13通过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和328b运动的限制。而且粘性流体13通过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8a、328b从区域311a、311d运动到区域311b、311c。因此,能够在产生强阻尼转矩的同时防止区域311a、311d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值。
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当转子32相对于外壳31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向β)旋转时,止回阀35在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2中滑向区域311a、311d一侧,直到止回阀35抵接止动件3383。结果,止回阀35离开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1。由此打开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因此,粘性流体13通过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从区域311b、311c运动到区域311a、311d。因此,区域311b、311c中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没有增加。由此产生弱阻尼转矩。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当将超过假定值的旋转力施加到转子32时,填充筒形室311的内部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能够保持低于预定值,从而减小损坏旋转阻尼器的可能性。而且,在内部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6的流动路径328a、328b形成在转子32的叶片324a、324b中,并且在内部中设置有止回阀35的流动路径338a、338b形成在筒形室311的隔板315a、315b中。因此,与这些流动路径一起形成在任一个叶片324a、324b或者隔板315a、315b中的情况相比减小了旋转阻尼器3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止回阀35的流动路径328a、328b形成在筒形室311的隔板315a、315b中,并且用于压力调节阀36的流动路径328a、328b形成在转子32的叶片324a、324b中。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用于压力调节阀36的流动路径形成在筒形室311的隔板315a、315b中,并且用于止回阀35的流动路径形成在转子32的叶片324a、324b中。或者,在减小旋转阻尼器3的尺寸的需求不刚性的情况中,这些流动路径可以一起形成在任一个叶片324a、324b或者隔板315a、315b中。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赋予唇形密封件327与止回阀一样的功能,所述唇形密封件327附接到转子32的叶片324a、324b,以便消除止回阀35和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更加具体地,能够使得唇形密封件327的顶端部分3271具有弹性。如图24(A)所示,当转子32相对于外壳31沿着正常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方向α)旋转时,由于流动通过间隙38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顶端部分3271沿着堵塞叶片324a、324b的顶端表面323和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3之间的间隙38的方向变形。如图24(B)所示,当转子32相对于外壳31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方向β)旋转时,顶端部分3271因流动通过间隙38的粘性流体13的压力而沿着释放间隙38的方向变形。因此,能够消除止回阀35和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38a、338b,并且由此能够以低成本生产旋转阻尼器3。
已经关于这样的示例描述了上述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3,在所述示例中,成对的隔板115a、115b、215a、215b、315a、315b设置在筒形室111、211、311中并且成对的叶片124a、124b、324a、324b设置在转子12、12a、32中。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形成一个隔板或者一个叶片,或者形成三个或者更多个隔板和三个或者更多个叶片,只要形成在筒形室中的隔板数量与形成在转子中的叶片数量相同即可。
上述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1-3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倾斜机构的座椅,所述座椅例如使用在汽车、铁路车辆、飞机、船等中。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填充旋转阻尼器的筒形室的粘性流体的压力应当保持低于或者等于预定值的领域,如使用在汽车、铁路车辆、飞机、船等的具有倾斜机构的座椅的情况中。
附图标记列表
1-3:旋转阻尼器;11:外壳;12、12a:转子(旋转体);13:粘性流体;14:盖;15:止回阀;16:压力调节阀;17:唇形密封件;18:螺丝;21:外壳;22a、22b: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回流防止机构;25:止回阀;26:压力调节阀;31:外壳;32:转子(旋转体);35:止回阀;110:筒形室111的中心线110;111:筒形室;112:外壳本体;113:外壳本体112的内周(筒形室111的侧壁表面);114:隔板115a、115b的顶端表面;115a、115b:隔板;116:筒形室111的底部表面;117:筒形室111的开口;118:凸缘部分;118a:凸缘部分118的螺纹孔;120:转子12的旋转轴线;121:转子体131的通孔;122:转子体131的外周;123:叶片124a、124b的顶端表面;124a、124b:叶片;125:叶片124a、124b的下表面;126:叶片124a、124b的上表面;127:唇形密封件;128a、128b:流动路径(孔口);129a:转子体131的下端部分;129b:转子体131的上端部分;131:转子体;132a、132b:叶片124a、124b的侧表面;133a、133b:叶片124a、124b的侧表面;141:盖14的开口;142:盖14的下表面;143a:盖14的通孔;151:止回阀15的通孔;160:压力调节阀的阀针;161:阀针160的塞部分;162:压力调节阀16的弹性体;163:阀针160的止动件;210:筒形室211的中心线;211:筒形室;212:外壳本体;213:外壳本体212的内周(筒形室211的侧壁表面);214:隔板215a、215b的顶端表面;215a、215b:隔板;216:筒形室211的底部表面;217:筒形室211的开口;218:凸缘部分;218a:凸缘部分218的螺纹孔;219:流动路径228a、228b中的伸出部分;228a、228b:流动路径;229a、229b:流动路径228a、228b的开口;251:止回阀25的阀部分;252:止回阀25的止动件;253:阀部分251的通孔;254:止回阀的保持部分;255:阀部分251的连接部分;261:压力调节阀的塞部分;262:压力调节阀26的弹性体;263:阀针264的引导件;264:压力调节阀26的阀针;310:筒形室311的中心线;311:筒形室;313:筒形室311的侧壁表面;314:隔板315a、315b的顶端表面;315a、315b:隔板;316:筒形室311的底部表面;317:筒形室311的开口;320:转子32的旋转轴线;321:转子体331的通孔;322:转子体331的外周;323:叶片324a、324b的顶端表面;324a、324b:叶片;325:叶片324a、324b的下表面;326:叶片324a、324b的上表面;327:唇形密封件;328a、328b: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329a:转子体331的下端部分;329b:转子体331的上端部分;331:转子体;332a、332b:叶片324a、324b的侧表面;333a、333b:叶片324a、324b的侧表面;338a、338b: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360:阀针;1280:第一流动路径段;1281:第二流动路径段;1282:第三流动路径段;1283:流动路径128a、128b的内壁;1284、1285:流动路径128a、128b的流动路径开口;1286: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和第三流动路径段1282之间的边界;1287:第一流动路径段1280和第二流动路径段1281之间的边界;1288:叶片124a、124b中的通孔;1289:块体;3271:唇形密封件327的顶端部分;3280、3281:用于压力调节阀328a、328b的流动路径的流动路径开口;3282: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段;3284:叶片324a、324b的通孔;3285:块体;3381: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3382: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3383:止回阀35的止动件。

Claims (9)

1.一种用于通过限制填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来产生抵抗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转矩的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
压力调节阀,当所述旋转力高于预定值时,所述压力调节阀打开,用于取消针对所述粘性流体的运动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筒形室,所述筒形室填充有所述粘性流体;
转子,所述转子容纳在所述筒形室中,以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筒形室的中心线上旋转;和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根据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打开和闭合;其中:
在所述筒形室的侧壁表面上,沿着所述中心线形成有伸出的隔板,使得所述隔板的顶端表面靠近所述转子的外周;
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上形成有叶片,所述叶片的顶端表面靠近所述筒形室的侧表面;
所述止回阀针对所述转子沿着正常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旋转闭合,以限制所述粘性流体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的运动,而所述止回阀针对所述转子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旋转打开,以允许所述粘性流体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运动;并且
当施加用于使得所述转子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的旋转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压力调节阀打开,以取消针对所述粘性流体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的运动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连接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并且
所述压力调节阀在施加用于使得所述转子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相对旋转的旋转力高于预定值时打开所述流动路径,而在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时闭合所述流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所述止回阀在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闭合所述流动路径,而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时打开所述流动路径;并且
当施加用于使得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压力调节阀打开由所述止回阀闭合的所述流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在所述流动路径中,形成有用于能够滑动地容纳所述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和用于容纳所述压力调节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
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与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相反,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邻近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增加的区域;
所述止回阀是形成有通孔的板状构件;
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用于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通孔的塞部分;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将所述塞部分压向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和止动件,所述止动件用于限制所述塞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中的运动;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回阀滑动到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的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一侧上的端部部分,其中,如果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则由所述弹性体按压的所述塞部分被推入到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通孔中,以便关闭所述流动路径,而如果所述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则所述塞部分因将在所述流动路径中流动的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而被推回,并且离开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通孔,以便打开所述流动路径;并且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相反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回阀沿着使得所述止回阀离开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的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一侧上的端部部分的方向滑动,并且所述塞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中的运动受所述止动件限制,而不被推入到所述止回阀的通孔中,以便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在所述流动路径中,形成有伸出部分,用于使得所述流动路径的宽度变窄;
所述止回阀包括:板状阀部分,所述板状阀部分具有通孔并且在由所述伸出部分所限制的范围内能够滑动地容纳在所述流动路径内;和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所述压力调节阀,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所述容纳部分与所述阀部分相反地设置在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下降的区域一侧上;
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用于所述阀部分的所述通孔的塞部分;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将所述塞部分压入到所述阀部分的所述通孔中;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回阀的所述塞部分滑动以抵接在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伸出部分上,其中,如果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则由所述弹性体按压的所述塞部分被推入到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阀部分的所述通孔中,以便闭合所述流动路径,而如果所述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则所述塞部分被将在所述流动路径中流动的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推回,并且离开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通孔,以便打开所述流动路径;并且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相反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回阀的所述塞部分沿着使得所述止回阀的所述阀部分离开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伸出部分的方向滑动,以便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的中的一个中,形成有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所述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连接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出的区域;
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中的另一个中,形成有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所述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连接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出的区域;
所述压力调节阀在施加用于使得所述转子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相对旋转的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时打开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而当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时关闭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并且
所述止回阀在所述转子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关闭用于所述止回阀的流动路径,而当所述转子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打开用于所述止回阀的流动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包括: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和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相反地设置在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降低的区域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的宽度大于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
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包括: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和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所述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与所述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相反地设置在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增加的区域一侧,并且所述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的宽度大于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的宽度;
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的塞部分;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从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一侧向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按压所述塞部分;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如果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则由所述弹性体按压的所述塞部分被推入到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以便闭合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而如果所述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则所述塞部分被将在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中流动的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推回,并且离开用于压力调节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以便打开用于压力调节阀的流动路径;并且
所述止回阀能够滑动地设置在用于止回阀的第二流动路径段中,其中,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回阀滑向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并且堵塞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以便闭合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而且当所述转子沿着所述相反的旋转方向相对旋转时,所述止回阀沿着离开用于止回阀的第一流动路径段的方向滑动,以便打开用于止回阀的流动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中:
所述流动路径包括:第一流动路径段;和第二流动路径段,在由所述隔板和所述叶片隔离开的区域之间,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相反地设置在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减小的区域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的宽度;
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的塞部分;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从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段一侧向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按压所述塞部分;
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如果所述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值,则由所述弹性体按压的所述塞部分被推入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中,以便闭合所述流动路径,而且如果所述旋转力高于所述预定值,则所述塞部分被将在所述流动路径中流动的所述粘性流体的压力推回,并且离开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段,以便打开所述流动路径;并且
所述止回阀是密封构件,所述止回阀附接到所述转子的叶片,并且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正常旋转方向旋转时变形以便堵塞所述转子的叶片和所述筒形室之间的间隙,并且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时变形以便保持位于所述转子的叶片和所述筒形室之间的间隙。
CN201180068692.8A 2011-03-31 2011-11-17 用于通过限制填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来产生抵抗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转矩的旋转阻尼器 Active CN103403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9714 2011-03-31
JP2011079714A JP5702208B2 (ja) 2011-03-31 2011-03-31 ロータリダンパ
PCT/JP2011/076538 WO2012132097A1 (ja) 2011-03-31 2011-11-17 ロータリダン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388A true CN103403388A (zh) 2013-11-20
CN103403388B CN103403388B (zh) 2015-10-14

Family

ID=46929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8692.8A Active CN103403388B (zh) 2011-03-31 2011-11-17 用于通过限制填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来产生抵抗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转矩的旋转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121468B2 (zh)
EP (1) EP2693073B1 (zh)
JP (1) JP5702208B2 (zh)
CN (1) CN103403388B (zh)
BR (1) BR112013019710A2 (zh)
CA (1) CA2825075C (zh)
RU (1) RU2573001C2 (zh)
WO (1) WO20121320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9531A (zh) * 2018-08-03 2018-11-23 常熟市福集缓冲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耐用缓冲器
CN109154350A (zh) * 2016-05-25 2019-01-04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阻尼器
CN109312804A (zh) * 2016-06-15 2019-02-05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阻尼器
CN109804177A (zh) * 2016-11-24 2019-05-24 株式会社松美可石川 旋转阻尼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4387A (ja) * 2013-06-19 2015-01-08 株式会社ソミック石川 ロータリダンパーおよび車両用扉の開閉機構
CL2012000932A1 (es) * 2011-04-14 2014-07-25 Harnischfeger Tech Inc Un cucharon y tambor de frenado para una excavadora de mineria, incluye un cucharon y una puerta acoplada en forma rotatoria al cuerpo del cucharon, el tambor comprende una carcasa con una pared interna, un eje acoplado en forma rotatoria a la cubierta, una paleta colocada dentro de la camara, una dama o pared posicionada y una primera y segunda valvula.
JP6100056B2 (ja) * 2013-03-28 2017-03-22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EP3124809B1 (en) * 2014-03-25 2020-01-29 Xiangji Wang Damping rotating-shaft mechanism with auto compensation
DE102014016256B4 (de) * 2014-11-04 2021-09-3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JP6480155B2 (ja) * 2014-11-11 2019-03-0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DE102016010804A1 (de) * 2016-09-10 2018-03-15 Ventaix Gmbh Vorrichtung zur Dämpfung des Rückschlages eines Betätigungshebels
ES2818050T3 (es) 2016-12-07 2021-04-09 Piedrafita Sport S L Amortiguador rotativo hidráulico
JPWO2018135339A1 (ja) * 2017-01-17 2019-11-07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振動低減構造
US10562420B2 (en) * 2017-05-03 2020-02-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including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DE102018116187A1 (de) * 2018-07-04 2020-01-09 Inventus Engineering Gmbh Drehdämpfer
JP2020085019A (ja) * 2018-11-16 2020-06-04 株式会社ソミック石川 ロータリダンパ
UA124076C2 (uk) * 2019-05-28 2021-07-14 Звіад Шотаєвич Арабулі Поворотний гідравлічн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варіанти)
JP7336655B2 (ja) * 2020-02-27 2023-09-01 株式会社ソミックマネージメント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0147A (fr) * 1967-07-03 1968-06-21 Way Assauto Fab Riunite Amortisseur hydraulique, applicable en particulier à la commande de direction de véhicules automobiles
WO1984003131A1 (en) * 1983-02-08 1984-08-16 Horstman Defence Syst Hydraulic damper
JPH024848B2 (zh) * 1980-01-21 1990-0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JPH08303512A (ja) * 1995-04-28 1996-11-19 Kayaba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1389655A (zh) * 2001-06-04 2003-01-08 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旋转减震器
JP2003056620A (ja) * 2001-08-17 2003-02-26 Somic Ishikawa Inc ロック機能を有する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CN1592822A (zh) * 2001-11-27 2005-03-09 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 回转式阻尼器和具备该回转式阻尼器的汽车零件以及旋转动作辅助机构
JP2005188634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omic Ishikawa Inc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及びシート
WO2006092891A1 (ja) * 2005-03-03 2006-09-08 Kabushiki Kaisha Somic Ishikawa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及び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28811A (en) * 1926-05-19 1927-05-17 Houde Eng Corp Shock absorber
US2038588A (en) * 1928-07-11 1936-04-28 Houde Eng Corp Hydraulic check
US1966005A (en) * 1929-12-17 1934-07-10 N A Petry Company Inc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DE589881C (de) 1930-10-14 1933-12-16 Ludwig Ferdinand Steinmetz Fluessigkeitsstossdaempfer,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US1920218A (en) * 1930-12-15 1933-08-01 Houde Eng Corp Shock absorber
US1926800A (en) * 1931-06-09 1933-09-12 Houde Eng Corp Shock absorber
US1932770A (en) * 1932-03-05 1933-10-31 John M Crowe Shock absorber
US2060554A (en) * 1935-01-09 1936-11-10 Gen Motors Corp Shock absorber
US2100407A (en) * 1936-02-08 1937-11-30 Houde Eng Corp Valving assembly for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s
US2194001A (en) * 1938-05-16 1940-03-19 Hugh S Begg Shock absorber
US2194002A (en) * 1938-06-07 1940-03-19 Hugh S Begg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GB1084220A (zh) 1964-07-23 1900-01-01
US4068680A (en) * 1976-07-21 1978-01-17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Self-contained vent valve unit and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SU727908A1 (ru) * 1977-07-11 1980-04-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501 Амортизатор
US4411341A (en) * 1981-03-17 1983-10-25 Houdaille Industries, Inc. Rotary hydraulic damper
DE3525965A1 (de) * 1985-07-20 1987-01-29 Hemscheidt Maschf Hermann Hydraulischer rotationsdaempfer
JP3053156B2 (ja) 1994-04-28 2000-06-19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流体圧ダンパ
US20080277964A1 (en) 2004-01-28 2008-11-13 Kabushiki Kaisha Somic Ishikawa Mo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Door of Mot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0147A (fr) * 1967-07-03 1968-06-21 Way Assauto Fab Riunite Amortisseur hydraulique, applicable en particulier à la commande de direction de véhicules automobiles
JPH024848B2 (zh) * 1980-01-21 1990-0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WO1984003131A1 (en) * 1983-02-08 1984-08-16 Horstman Defence Syst Hydraulic damper
JPH08303512A (ja) * 1995-04-28 1996-11-19 Kayaba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1389655A (zh) * 2001-06-04 2003-01-08 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旋转减震器
JP2003056620A (ja) * 2001-08-17 2003-02-26 Somic Ishikawa Inc ロック機能を有する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CN1592822A (zh) * 2001-11-27 2005-03-09 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 回转式阻尼器和具备该回转式阻尼器的汽车零件以及旋转动作辅助机构
JP2005188634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omic Ishikawa Inc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及びシート
WO2006092891A1 (ja) * 2005-03-03 2006-09-08 Kabushiki Kaisha Somic Ishikawa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及び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4350A (zh) * 2016-05-25 2019-01-04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阻尼器
US10844925B2 (en) 2016-05-25 2020-11-24 Oiles Corporation Rotary damper
CN109154350B (zh) * 2016-05-25 2021-01-29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阻尼器
CN109312804A (zh) * 2016-06-15 2019-02-05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阻尼器
US10900536B2 (en) 2016-06-15 2021-01-26 Oiles Corporation Damper
CN109804177A (zh) * 2016-11-24 2019-05-24 株式会社松美可石川 旋转阻尼器
CN109804177B (zh) * 2016-11-24 2021-02-05 株式会社松美可石川 旋转阻尼器
CN108869531A (zh) * 2018-08-03 2018-11-23 常熟市福集缓冲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耐用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15209A (ja) 2012-11-08
WO2012132097A1 (ja) 2012-10-04
BR112013019710A2 (pt) 2017-01-31
EP2693073A4 (en) 2014-11-12
JP5702208B2 (ja) 2015-04-15
US20140020994A1 (en) 2014-01-23
CA2825075C (en) 2018-07-24
RU2013141246A (ru) 2015-05-10
EP2693073A1 (en) 2014-02-05
EP2693073B1 (en) 2019-08-21
RU2573001C2 (ru) 2016-01-20
US9121468B2 (en) 2015-09-01
CA2825075A1 (en) 2012-10-04
CN103403388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388A (zh) 旋转阻尼器
EP3220004B1 (en) Rotary damper
US8307964B2 (en) Low-noise shock absorber
US10823247B2 (en) Rotary damper
WO2017112897A1 (en) Noise reducing filler valve
EP3677810A1 (en) Frequency-selective damper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and piston having such valve
CN105190139A (zh) 溢流阀
US10844925B2 (en) Rotary damper
US10690211B2 (en) Shock absorber with improved piston architecture
CN107191236A (zh) 用于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液压阀的活塞和用于凸轮轴的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液压阀
CN109312804B (zh) 阻尼器
CN107237895B (zh) 密封构造、阀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
JP2016205596A (ja) 緩衝器
JP5650042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