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9250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9250A
CN103379250A CN2013101432510A CN201310143251A CN103379250A CN 103379250 A CN103379250 A CN 103379250A CN 2013101432510 A CN2013101432510 A CN 2013101432510A CN 201310143251 A CN201310143251 A CN 201310143251A CN 103379250 A CN103379250 A CN 103379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riginal copy
pixel
read
scann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3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9250B (zh
Inventor
岛谷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7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9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7Removing errors due external factors, e.g. dust, scra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变化像素检测部从图像读取部以行为单位光学地读取原稿运送部向原稿读取位置运送来的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部基于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变化像素是否遍及原稿的图像数据和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并基于该结果,判定原稿中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是否为异物图像。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简易的构成的传感器,检测出以在原稿玻璃上的浮动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检测原稿读取位置上的污物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经由配置在原稿读取位置的原稿玻璃来通过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部读取由原稿运送部运送到原稿读取位置的原稿的所谓的片材通过(Sheet through)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当在原稿玻璃上有垃圾等的污物时,该污物作为纵条纹显现在通过图像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上,成为异常图像。作为检测原稿玻璃的污物的技术,有以下的第一至第四技术。
第一技术是基于以没有原稿的状态经由原稿玻璃读取白色基准板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以及读取黑色基准板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来检测异常像素的技术。
第二技术是如下技术:在针对运送过来的原稿在不同的副扫描方向位置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中,在原稿前端部的读取图像数据和原稿后端部的读取图像数据两者中检测到像素值与邻接的像素大幅度地不同的像素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原稿玻璃上产生了污物。
第三技术是利用同时进行多行的读取的图像读取部来检测上述原稿玻璃污物的技术。
第四技术是作为图像读取部而利用彩色线传感器(color line sensor)来检测上述原稿玻璃污物的技术。
然而,在第一技术中,无法检测出所检测到的异常像素是因附着在原稿玻璃和导向部件板中的哪一个上的垃圾而产生的。另外,在第二技术中,虽然能够检测出是以附着在原稿玻璃上的垃圾为要因的污物,但是所能够检测污物仅限于以粘着在原稿玻璃上的垃圾为要因的污物,无法检测以在原稿玻璃上移动的浮动垃圾为要因的污物。
另外,第三以及第四技术也无法检测以在原稿玻璃上移动的浮动垃圾为要因的污物。除此之外,该第三以及第四技术无法通过黑白线传感器、或依次切换光源的颜色来读取彩色图像的CIS传感器来实现,需要同时读取三色的彩色CCD等的行传感器(line sensor)、同时读取多行的垃圾检测用的行传感器。因此,应用第三以及第四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制造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中,其目的在于:即便在采用简易构成的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检测以在原稿玻璃上改变位置而移动的浮动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且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正确地检测以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白色导向部件、原稿运送部、变化像素检测部、判定部。所述图像读取部在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处经由原稿玻璃以沿主扫描方向的行为单位光学地读取原稿。所述白色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原稿玻璃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通过所述图像读取部被读取。所述原稿运送部向所述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原稿,并使原稿在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和所述原稿玻璃之间通过。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从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与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变化像素的所述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所述变化像素是否遍及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由所述原稿运送部运送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即将读取原稿之前或紧接读取原稿之后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当判定为所述变化像素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时,将遍及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的变化像素中的、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过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来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白色导向部件、原稿运送部、变化像素检测部、判定部。所述图像读取部在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处经由原稿玻璃以沿主扫描方向的行为单位光学地读取原稿。所述白色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原稿玻璃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通过所述图像读取部被读取。所述原稿运送部向所述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原稿,并使原稿在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和所述原稿玻璃之间通过。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从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与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变化像素的所述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所述变化像素是否遍及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由所述原稿运送部运送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即将读取原稿之前或紧接读取原稿之后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当判定为所述变化像素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时,将遍及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的变化像素中的、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正面截面图;
图2是示出原稿运送部以及图像读取部的简要构成的侧视图;
图3是简要地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示出图像处理部、变化像素检测部、以及判定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图;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正面截面图。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兼具例如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的数码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在装置主体11中具有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供纸部14、原稿运送部6、以及图像读取部5等。
装置主体11具有下部主体111、在该下部主体111的上方相对配置的上部主体112、设置在该上部主体112和下部主体111之间的连结部113。在上部主体112中设置有图像读取部5以及原稿运送部6。
图像读取部5具有安装在上部主体112的上表面开口处的用于载放原稿的稿台玻璃161、用于压载放在该稿台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可自由开闭的原稿压盖162、读取载放在稿台玻璃161上的原稿的读取机构163。读取机构16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方式的图像读取机构。CIS方式的该读取机构163将例如红、绿、蓝三色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光一边切换一边投射到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上,经由杆销眼透镜(rod eye lens)通过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接受从该原稿反射的反射光,在该CMOS图像传感器中生成图像数据。另外,读取机构163以沿主扫描方向的行单位来读取读取对象从而获取图像数据。以下,对读取机构163按照每一行读取读取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读取机构163中生成的图像数据用于由图像形成部12进行的图像形成、或者后述的向HDD 92的保存中。另外,读取机构163不限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具有黑白传感器等的图像读取机构。
原稿运送部6通过供纸辊以及运送辊的驱动逐张地送出载放在原稿载放台61上的原稿,并将原稿运送到与原稿读取缝53相对的位置处。由此,图像读取部5的读取机构163可以经由原稿读取缝53读取原稿。另外,在如上所述的那样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的情况下,读取机构163在位于原稿读取缝53的下方的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另外,在原稿读取缝53中设置有原稿玻璃530(参照图2),读取机构163经由该原稿玻璃530,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
在下部主体111中内置有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以及供纸部14。供纸部14具有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1插拔的供纸盘142、143、144。
图像形成部12进行在从供纸部14提供的记录用纸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部12具有以能够沿图像形成中的副扫描方向运行的方式架设在驱动辊125a等多个辊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5;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运行方向上从上游侧向下流侧依次配置的利用品红色的调色剂的品红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M、利用青色调色剂的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C、利用黄色调色剂的黄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利用黑色调色剂的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Bk(以下,在不区分各图像形成单元来叙述的情况下将其各个称作“图像形成单元120”);在中间转印带125架设在驱动辊125a的部分与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抵接的二次转印辊210。
各图像形成单元120具有感光鼓121、向感光鼓121供应调色剂的显影装置122、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盒(未图示)、带电装置123、曝光装置124、一次转印辊126、感光鼓清洁装置127。
感光鼓(像承载体)121在其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与该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像。显影装置122向感光鼓121提供调色剂。从所述调色剂盒向各显影装置122适当地补给调色剂。
带电装置123设置在感光鼓121的正下方的位置。带电装置123使各感光鼓121的周面以预定的带电能力均匀地带电。
曝光装置124设置在感光鼓121的下方位置且比带电装置123更靠下方的位置处。曝光装置124将与基于从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或图像读取部5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的各颜色对应的激光照射到带电后的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124具有输出激光束的激光源、朝向感光鼓121表面反射激光束的多棱镜、用于将由多棱镜反射的激光引导到感光鼓121的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部件。
显影装置122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21的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提供调色剂并层积该调色剂,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形成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125配置在各感光鼓121的上方位置。中间转印带125被架设在图1中的左侧的驱动辊125a和该图的右侧的从动辊125b之间,并且下方的外周面与感光鼓121的周面抵接。从动辊125b设置在与驱动辊125a相对的位置处,随着中间转印带125的运行而从动旋转。中间转印带125以与感光鼓121的周面抵接的状态被驱动辊125a驱动。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具有被转印调色剂像的像承载面。中间转印带125与感光鼓121同步地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之间运行。
在隔着中间转印带125与各感光鼓121相对的位置设有一次转印辊126。对该一次转印辊126通过省略图示的转印偏置施加机构施加转印偏置。一次转印辊126使形成在各感光鼓121的外周面上的上述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
控制部100(参照图3)按照每种颜色驱动控制一次转印辊126以及图像形成单元120,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以各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的方式进行由品红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M形成的品红色调色剂像的转印、对中间转印带125的由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C形成的青色调色剂像的转印、对中间转印带125的由黄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Y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像的转印、对中间转印带125的由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Bk形成的黑色调色剂像的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一次转印))。
通过省略图示的转印偏置施加机构对二次转印辊210施加转印偏置。二次转印辊21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的彩色的上述调色剂像转印到从供纸部14运送过来的记录用纸上。二次转印辊210隔着中间转印带125与驱动辊125a之间形成要对记录用纸二次转印所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部N。在纸张运送路190中运送的记录用纸在二次转印部N中被中间转印带125和二次转印辊210按压夹紧,在这里中间转印带125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用纸上。
感光鼓清洁装置127在图1中被设置在各感光鼓121的左方位置,去除并清洁残留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
在图1中相对于图像形成部12的左方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纸张运送路190。在纸张运送路190在适宜位置处设置有运送辊对192。运送辊对192将从供纸部14送出的记录用纸向二次转印部N以及定影部13运送。即,通过由配置在该适宜位置处的运送辊对192构成的运送机构来运送记录用纸。
定影部13具有在内部具备作为加热源的通电发热体的加热辊132以及与加热辊132相对配置的加压辊134。在记录用纸经过加热辊132和加压辊134之间的期间,定影部13由加热辊132对在图像形成部12中被转印的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提供热量而实施定影处理。完成了定影处理的已形成彩色图像后的记录用纸从定影部13的上部通过排纸运送路194向设置在下部主体111的顶部的排出盘151排出。
供纸部14具有开闭自如地设置在装置主体11的图1的右侧壁上的手动盘141、供纸盘142、143、144。设置在供纸盘142、143、144的上方的拾取辊145将被容纳在供纸盘142、143、144上的纸张束的最上层的记录用纸向纸张运送路190送出。
纸张排出部15形成在下部主体111和上部主体112之间。纸张排出部15具有形成在下部主体111的上表面上的排出盘151。排出盘151是在图像形成部12中形成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在定影部13中被施加定影处理之后被排出的盘。
更加详细地说明上述的原稿运送部6以及图像读取部5。图2是示出原稿运送部6以及图像读取部5的简要构成的侧视图。
接下来,说明图像读取部5以及原稿运送部6的构成。图2是示出图像读取部5以及原稿运送部6的简要构成的简要截面图。
图像读取部5读取被载放在稿台玻璃161上的原稿、或者由原稿运送部6被运送到上述的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的原稿。
在图像读取部5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读取机构163移动到原稿读取缝53的原稿玻璃(稿台玻璃)530的下方位置的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处。在原稿运送部6中,在控制部100(参照图3)的驱动控制下,通过配置成一对的供纸辊613和分离辊617从载放在原稿载放台61上的多个原稿S中依次分离一张原稿S,该被分离的原稿S通过一对的校准辊615被向给送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经过安装在原稿按压部件619上的白色导向部件80和配置在与白色导向部件80相对的位置上的原稿玻璃530之间。
当原稿S通过原稿读取缝53时,由读取机构163读取原稿读取缝53的原稿玻璃530侧的原稿面的图像。此时,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读取机构163的LED26发光,来自该LED26的光透过原稿读取缝53的原稿玻璃530部分照射到原稿S上。其结果是,来自位于原稿读取缝53的位置处的原稿部分的反射光入射到CMOS图像传感器25中。CMOS图像传感器25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来动作,并将上述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CMOS图像传感器25排列配置在作为与原稿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并获取主扫描方向上的1行的图像数据。CMOS图像传感器25所获取的图像数据在通过读取机构163所具有的A/D转换部217(参照图4)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之后,通过图像处理部31(参照图4)进一步被实施阴影校正,伽马校正,色差校正,MTF(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调制传递功能)校正、以及扫描仪颜色校正等各种图像处理。然后,通过该图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图像存储器32(参照图3)。
通过原稿读取缝53之后的原稿S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而通过一对的排纸辊618被排出到原稿排出部66。
另一方面,在图像读取部5读取由操作者载放到稿台玻璃161上的原稿S的情况下,读取机构163移动到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的位置P1处。读取机构163在位置P1开始原稿读取,从位置P1至位置P2,一边向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一边读取载放在稿台玻璃161上的原稿S的面向该稿台玻璃161侧的图像。原稿照射以及由CMOS图像传感器25的进行的处理与上述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的读取相同。
相对于原稿玻璃530在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邻接的位置安装有阴影校正用的标准基准板81。标准基准板81是用于获得由图像处理部31进行的阴影校正用的基准值的白色的带板状部件。标准基准板81的白色面整体具有均匀的亮度分布。标准基准板81沿着读取机构163的主扫描方向(图2中纸面的深度方向)延伸。
读取机构163在获取阴影校正用的白基准值时,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至标准基准板81,通过LED26照射标准基准板81的白色面,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25接受来自该白色面的反射光,将由此所获得的读取数据作为白基准值。另外,读取机构163在获取阴影校正用的黑基准值时,同样地移动至标准基准板81的位置,使LED26成为灭灯的状态,CMOS图像传感器25接受在该状态下入射的光,将由此所获得的读取数据作为黑基准值。
图像处理部31(参照图3)利用通过由读取机构163进行的标准基准板81的读取动作而获取的黑基准值以及白基准值,针对被读取机构163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进行阴影校正。通过由该图像处理部31进行的阴影校正,由图像读取部5的原稿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进行亮度校正,以使其成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以同样的基准构成的明亮度的图像数据。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图3是简要地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模块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ROM、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等构成,且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的全体的动作控制。
控制单元10与图像读取部5、原稿运送部6、图像处理部31、图像存储器32、图像形成机构40、操作部47、传真通信部71、网络接口部91、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92等连接。控制单元10进行所连接的上述各机构的动作控制、以及与各机构之间进行信号或数据的收发。
控制单元10负责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全体的动作控制。控制单元10所具有的控制部100按照由用户通过操作部47或网络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作业的执行指示,控制为了执行关于扫描仪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的各功能的动作控制所必要的各机构部的驱动以及处理。
如上所述,图像读取部5具有作为CIS方式的图像传感器的读取机构163,通过LED26照射原稿,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25接受反射光,由此根据原稿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31根据需要对图像读取部5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部31为了提高由图像形成部12图像形成之后的质量,针对图像读取部5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上述的阴影校正等预定的图像处理。
图像存储器32是暂时存储通过图像读取部5的读取而获得的原稿图像数据、或者暂时保存成为图像形成机构40的打印对象的数据的区域。
图像形成机构40具有由上述的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以及运送辊对192等构成的纸张运送机构411。图像形成机构40进行通过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数据等的图像形成。
操作部47具有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执行的各种动作以及处理而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触摸面板部以及操作按键部。触摸面板部具备设置有触摸面板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部473来构成。
传真通信部71具有省略了图示的编码/解码部、调制解调部、以及NCU(Network Control Unit,网络控制单元),进行利用了公众电话线路网的传真的发送。
网络接口部91由LAN板(LAN board)等通信模块构成,经由与该网络接口部91连接的LAN等,与局域(Local Area)内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等)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HDD 92是存储由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原稿图像等的大容量的存储装置。
另外,控制单元10还具有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以及判定部102。控制单元10也可以按照存储在内置的上述ROM等中的动作控制程序作为这样的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以及判定部102来发挥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电路来构成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以及判定部102。
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从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中检测在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读取机构163按照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每一行读取读取对象来获取读取图像数据。变化像素检测部101针对读取机构163所读取的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一行的像素组计算出相邻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亮度)的变化量(例如,在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一次微分值),并判断该算出的变化量是否超过预定的值。预定的值是表示假定像素值从与白色对应的像素值变化到与黑色对应的像素值时的像素值的变化量的值。这里,所述白色并非仅包括纯白色,还包括接近纯白色的颜色,例如在256灰度的情况下,与所述白色对应的像素值的范围是200以上,同样地,所述黑色并非仅包括纯黑色,还包括接近纯黑色的颜色,例如在256灰度的情况下,与所述黑色对应的像素值的范围是50以下。当然,与所述白色以及所述黑色对应的像素值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与所述白色对应的像素值也可以是小于200的值,与所述黑色对应的像素值也可以是大于50的值。例如,在与所述白色对应的像素值为200,与所述黑色对应的像素值为50的情况下,所述预定的值为150。
在该情况下,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将在主扫描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像素中的、相对于前一个像素的变化量超过上述预定的值的像素作为变化像素的开始像素,并将该开始像素之后的像素中的、像素值在开始像素的像素值以上、或开始像素和开始像素的前一个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以上的像素作为结束像素,将上述开始像素和结束像素之间的像素(包含开始像素)作为变化像素。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不将结束像素之后的像素检测作为变化像素。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检测一个或多个像素作为构成变化像素的像素。另外,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检测该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
判定部102针对图像读取部5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所得到的图像数据、以及接续该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而由图像读取部5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而得的图像数据,判断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所检测到的变化像素的位置是否为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在判断为各变化像素的位置为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将该变化像素判定为不是原稿读取图像的异物图像。即,判定部102以是否变化像素遍及图像读取部5的读取机构163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所得到的图像数据、以及读取机构163接续该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而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而得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存在作为是否将该变化像素判定为异物图像的判断基准。也就是说,判定部102即使在通过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分别在读取机构163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得到的图像数据最后一行和读取机构163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而得的图像数据的最初的一行检测出变化像素,在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不相同时、即变化像素不连续时等,判定为该各变化像素不是异物图像。
接下来,更加详细地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阴影校正、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图4是示出图像处理部31、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以及判定部102的构成的框图。
A/D转换部217将由从CMOS图像传感器25送出的模拟的电信号构成的读取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的读取图像数据。另外,A/D转换部217将该数字转换后的读取图像数据输出给图像处理部31。另外,A/D转换部217也可以与读取机构163独立地设置。
图像处理部31包括阴影校正部311、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图像处理电路313。
阴影校正部311包括黑基准存储器3111、白基准存储器3112、阴影校正电路3113。
黑基准存储器3111存储通过读取机构163获取的阴影校正用的上述黑基准值B(n)。
白基准存储器3112存储通过读取机构163获取的阴影校正用的上述白基准值W(n)。
阴影校正电路3113利用通过读取机构163对标准基准板81的读取动作而获取的并被存储在黑基准存储器3111中的黑基准值、以及通过读取机构163对标准基准板81的读取动作而获取的并被存储在白基准存储器3112中的白基准值,对被读取机构163读取到的原稿图像数据、即由A/D转换部217进行数字转换后的读取图像数据进行阴影校正。阴影校正电路3113在例如256灰度的情况下利用下式(1)来进行图像处理,并校正图像数据。另外,输入图像数据值(I_out)是指阴影校正后的原稿图像的数据。输入实际数据(I_in)是指由读取机构163读取到的原稿图像的数据。
输入图像数据值(I_out)=256×(输入实际数据(I_in)-黑基准值B(n))÷(白基准值W(n)-黑基准值B(n))…式(1)
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针对由判定部102判定为异物图像的图像(构成变化像素的从开始像素至在主扫描方向上结束像素的前一个像素为止的像素),利用相对于变化像素的开始像素在主扫描方向的前一个像素以及相对于变化像素中的最后的像素(最终像素)的后一个像素的像素值来进行线性插值,从而进行校正。由此,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去除异物图像。
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按照每一行获取由阴影校正电路3113进行阴影校正后的图像的数据,检测上述的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将作为该检测结果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输出给判定部102。
判定部102基于从变化像素检测部101输出的各行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进行上述的是否是异物图像的判定。判定部102将针对判定为异物图像的变化像素的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执行命令输出给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
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按照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执行命令,针对从阴影校正电路3113获得的阴影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异物图像除去处理。
图像处理电路313对上述阴影校正后的原稿图像的数据进行伽马校正、色差校正、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校正、以及扫描仪色校正等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电路313将该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的数据输出给图像形成部12等。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例子的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图。
一旦由操作者将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载放到原稿运送部6的原稿载放台61上、通过操作部47的操作来输入复印动作或者扫描动作执行指示等而由操作者输入图像读取动作的执行指示、控制部100接收该图像读取动作的执行指示(在S1中为“是”),则控制部100使原稿运送部6开始朝向给送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原稿载放台61上的原稿(S2)。
并且,控制部100使图像读取部5进行图像读取动作(S3)。此时,控制部100从原稿前端通过原稿运送部6被运送到给送原稿读取位置之前的时间点使图像读取部5开始图像读取动作。控制部100使图像读取部5通过原稿玻璃530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接续该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从运送过来的原稿的前端部分开始读取原稿表面。另外,图像读取部5的读取机构163通过上述读取动作按照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每一行来获取读取数据。
然而,上述的原稿运送动作(S2)、图像读取动作(S3)哪一个先开始都可以。控制部100只要在原稿的前端部到达给送原稿读取位置的时间点之前的时间点开始图像读取动作就可以。
阴影校正部311每当读取机构163获取一行的读取数据时进行阴影校正(S4)。
每当阴影校正部311结束上述一行的读取数据的阴影校正时,变化像素检测部101针对该一行的读取数据检测上述的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S5)。
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从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中检测在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例如,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在作为一行的读取数据而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像素的像素值为例如图6所示的像素值的情况下,将位置A、位置B、位置C上的像素作为变化像素而检出。
在此,在变化像素检测部101针对一行的读取数据没有检测到变化像素时(在S5中为“否”),控制部100使图像存储器32存储没有检测到变化像素的行的读取数据(S12)。此后,在存在作为读取对象的下一个行、即在给送原稿读取位置处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还处于通过的过程中且在由读取机构163读取的读取对象区域中存在原稿的情况下(S13中为“是”),处理返回S3,由图像读取部5继续进行下一行的读取。
另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是否还处于通过给送原稿读取位置的过程中(在由读取机构163进行读取的读取对象区域中是否存在原稿)的判断是由控制部100基于设置在成为给送原稿读取位置的原稿运送路上的位置处的由光传感器等构成的原稿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到原稿信号或未检测到原稿信号、或者基于接收从设置在校准辊615位置处的检测校准辊615的配设位置处的原稿的有无的校准传感器输出的检测到原稿信号之后是否经过了固定时间(原稿从该校准传感器配置部分到达给送原稿读取位置为止所需要的预定的时间)来进行的。
另一方面,在S5中,在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在一行的读取数据中检测到了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S5中为“是”),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存储该检测到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S6)。另外,变化像素检测部101针对检测到了变化像素的行的读取数据将所检测到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输出给判定部102。
判定部102判断从变化像素检测部101获取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和上述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所存储的、在从该变化像素检测部101输出了主扫描方向位置的存在变化像素的行的前一行(以下,称作前行)中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是否相同(S7)。换而言之,判断变化像素在副扫描方向上是否连续。另外,在变化像素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情况下,将从其开始像素到该多个像素的最终的像素为止的像素组作为一个连贯的变化像素。以下,也是同样的。在S7中,当在S3中读取的行为最初的行、不存在前行的情况下,在S7中成为“否”。另外,在前行没有检测到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在S7中也成为“否”。在S7中成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转入S12。
在通过判定部102针对S3中读取的行判断为被检测到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与在前行中被检测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相同的情况下(S7中为“是”),判定部102判断在S3中读取的行的读取数据为是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还是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S8)。判定部102基于来自上述的原稿检测部的检测到原稿信号或未检测到原稿信号、或者基于接收来自校准传感器的检测到原稿信号之后经过了固定时间等,来判断S3中读取的行的读取数据是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还是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判定部102存储通过判定部102的该判断结果。
在此,在判定部102判断为在S3中读取的行的读取数据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8中为“是”),判定部102还基于自身所存储的上述判断结果来判断前行的读取图像数据是否为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S9)。
在此,在判定部102判断前行的读取图像数据为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9中为“是”),将在S3中读取的行中的上述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S10)。判定部102存储针对在S3中读取的行的判断结果。判定部102向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输出异物图像的除去处理的执行命令。
图像处理部31的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进行去除在S3中读取的行中的被判断为异物图像的变化像素的处理(S11)。控制部100使图像存储器32存储由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进行异物图像除去后的在S3中读取的行的图像数据(S12)。此后,处理转入S13。
另外,在S9中,在判定部102判断前行的读取图像数据不是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即判断前行的读取图像数据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原稿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9中为“否”),并在前行中的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变化像素判断为异物图像的情况下(S14中为“是”),判定部102将该行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断为异物图像(S10),并转入S11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判定部102在前行中的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变化像素没有判断为异物图像的情况下(S14中为“否”),转入S12之后的处理。
另外,在S8中,在判定部102判断此次的行的读取数据不是原稿图像数据而是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8中为“否”),处理转入S12。
在S13中,在控制部100判断将原稿上的图像读取到了最终行的情况下(S13中为“否”),结束处理。此后,如上所述的那样读取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2中的构成原稿图像数据的各行的图像数据按照在S1中由操作者输入的指示内容,用于图像形成部12的图像形成、或者向HDD92的保存、向网络连接的其他的个人计算机的输出以及保存中。
即,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判定部102针对图像读取部5经由原稿玻璃530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得到的图像数据、以及图像读取部5与该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连续地读取由原稿运送部6运送过来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以通过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行的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处连续地检测出变化像素为条件,判断该变化像素为异物图像。由此,能够仅将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在图像读取部5的原稿读取时也仍然存在而被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检测为异物图像。另外,如上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仅仅是用于进行该异物图像的判定的一个例子,可以进行适宜的改变。
例如,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的读取图像在原稿图像中显现为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纵条纹,需要区别以该垃圾为要因的纵条纹的图像和记载在原稿上的格线等纵线图像。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正确地判别以该垃圾为要因的纵条纹的图像和格线等纵线图像。
例如,在由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各行的图像数据构成的图像为在图7中例示的图像的情况下,构成纵条纹L1的各行的像素由于与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变化量大,因此通过变化像素检测部101被检测为变化像素。并且,纵条纹L1由从表示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到表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连续地位于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像素构成,通过判定部102被判定为异物图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S7中,当图像读取部5正在按照每行读取原稿的图像时,判定部102仅在变化像素位于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并从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图像数据开始继续地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行上连续的情况下(S7中为“是”),将该变化像素作为是否是异物图像的判定对象,一旦变得不连续,则在S7中成为“否”,即便由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检测出了变化像素也不判定为异物图像。因此,判定部102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行中,在变得无法检测到变化像素的行之后的行中,即便在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检测到变化像素,也不判定该变化像素为异物图像。
例如,纵条纹L2与构成上述纵条纹L1的变化像素显现在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然而,构成该纵条纹L2的各行的变化像素只由表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中的变化像素构成,不是由从表示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到表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连续的像素构成。因此,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判定部102不将构成该纵条纹L2的各行的变化像素判定为异物图像。通过如上所述的那样进行异物图像的判定,能够正确地判别以该垃圾为要因的纵条纹的图像和格线等纵线图像。另外,在原稿上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格线等图像不显现在图像读取部5经由原稿玻璃530读取的白色导向部件80的图像数据上,而仅显现在读取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读取如上所述的原稿上的文字、记号、格线等得到的图像数据不被判定为异物图像,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以附着在原稿玻璃530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
以往,仅对如图7所示的纵条纹L3那样在副扫描方向上从原稿的前端部至后端部为止的所有的行中检测到变化像素的情况下,检测为异物图像。例如,在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在由图像读取部5进行的原稿表面的读取中移动到其他的位置而不再被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情况下,成为如纵条纹L1那样的图像,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如该纵条纹L1那样没有在遍及从原稿的前端部至后端部为止的所有的行中连续地检测出变化像素的图像数据,由于存在该图像数据是读取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可能性,因此,未将纵条纹L1检测为异物图像。与此相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便是如纵条纹L1那样在原稿上的副扫描方向中的任意位置中断的图像数据,也能够正确地判别是读取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得到的图像数据,还是异物图像。
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例如,即便在当图像读取部5接续在白色导向部件80的读取之后按照每行读取上述运送的原稿时,通过变化像素检测部10从白色导向部件80读取图像数据开始继续在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检测到变化像素之后,而副扫描方向上后续的行的图像数据中没有检测到变化像素的情况下,也由于满足变化像素在从表示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的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遍及至表示读取原稿表面得到的图像数据的行中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的条件,因此判定部102将该变化像素判定为异物图像。因此,即便在原稿读取中原稿玻璃上的垃圾移动而变得无法在与垃圾移动之前相同的位置处读取异物图像,也能够正确地检测以该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进行异物图像的除去处理。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不需要为了检测异物图像而同时读取多行,因此不需要彩色CCD等的行传感器、或同时读取多行的行传感器,即便是黑白行传感器或CIS传感器等的简易的构成的传感器,也能够正确地检测异物图像。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即便在利用了简易的构成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以在原稿玻璃上改变位置移动的浮游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可靠地检测以该浮遊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的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对读取机构163所获取的各行的图像数据,在结束阴影校正之后(S24),变化像素检测部101不对在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行的图像数据中与像素值为预定的阈值(例如,以256灰度表示时为50)以下的像素值的像素邻接的像素(S25中为“是”)进行变化像素的检测。处理转入S33。即,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在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行的图像数据中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各像素的像素值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像素值的情况下,对于与由该像素值构成的像素邻接的像素,不判断是否为变化像素。
例如,在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行的图像数据中,在存在构成原稿上的图像数据的像素组的情况下,该像素组的像素值通常小于读取白色的原稿表面时得到的像素的像素值。另外,读取垃圾时得到的像素的像素值也通常成为表示接近黑色的像素值的像素值,因此像素值小。从而,在由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中,在图像区域中存在以垃圾为要因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即便存在具有能够成为变化像素的像素值的像素,也由于上述的变化量比较小,因此难以通过由变化像素检测部101进行的上述变化量是否超过预定的值的判断来正确地检测变化像素。从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能够成为该不正确的检测结果的要因的状况下,不进行变化像素的检测。其结果是,能够较高地确保是以原稿玻璃上的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还是读取原稿上所记载的本来的图像得到的图像数据这样的检测的正确性。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例子的图。另外,省略对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S46中,在由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检测到变化像素(S46中为“是”)、并存储了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S47),判定部102判定该变化像素数是否超过预定的数(与构成读取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时得到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个数相关的值。例如,主扫描方向1行的像素个数的5%)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地被检测出(S48)。
在这里,在判定部102判断为变化像素并未超过预定的数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的情况下(S48中为“否”),执行S49以后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部102判断为该变化像素超过预定的数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的情况下(S48中为“是”),不进行S49以后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处理转入S53。
例如,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通常作为比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小很多的图像来被读取。因此,通过预定读取了该垃圾的图像的大小能够将比其大的读取图像判别为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作为例子,如图10所示的位置D、位置E、位置F那样,在主扫描方向上由较少的像素个数构成的变化像素组被判定部102判定为构成异物图像的像素组。另一方面,如位置G示出的像素组那样,在主扫描方向上由较多的像素个数构成的变化像素组即使与邻接的像素的像素值之间的变化量超过上述预定的值也有可能是读取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而得到的图像。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与假定比附着在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大的图像对应的像素个数的变化像素组,判定部102不判定为异物图像。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较高地确保是以原稿玻璃上的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还是读取原稿上所记载的本来的图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这样的检测的正确性。
另外,如图9所示,判断图像读取部5所读取的行的图像数据中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各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为上述预定的阈值以下的像素值(S45),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进行S45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每当通过图像读取部5按照每一行获取读取数据时,进行上述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然而,在读取机构163的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多个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上述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每当按照该多行获取读取数据时,进行上述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另外,也可以不像上述的那样每当按照每行获取读取数据时,而是在将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和原稿的表面的各行得到的读取数据全部保存到图像存储器32中之后,从该图像存储器32读出各行读取数据,针对各行进行上述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第四实施方式。图1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另外,对于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图像读取部5读取原稿后端部为止的区域之后进行异物图像判定处理以及异物图像除去处理。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通过图像读取部5读至原稿后端部为止的区域之后还使图像读取部5继续图像读取动作,通过图像读取部5按照每行读取原稿通过后出现在图像读取部5的读取区域中的白色导向部件80,由此获取读取数据(S61)。阴影校正部311每当图像读取部5获取一行的读取数据时进行阴影校正(S62)。
变化像素检测部101每当上述一行的读取数据结束阴影校正时,针对该一行的读取数据,检测上述的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S63)。在此,在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对一行的读取数据未检测到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S63中为“否”),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S63中,在变化像素检测部101针对一行的读取数据检测到了变化像素以及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情况下(S63中为“是”),变化像素检测部101存储所检测到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S64)。
然后,判定部102判断变化像素是否存在于图像读取部5的前行的图像数据(即,读取原稿表面的后端部的行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处、即变化像素是否在从读取原稿得到的行读取该白色导向部件80得到的行是连续的(S65)。
判定部102在判断为变化像素与图像读取部5的前行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存在于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处的情况下(S65中为“是”),提取从该前行在副扫描方向回溯排列的行中的与读取原稿表面的后端部得到的行连续的行,将该提取的行中的该变化像素判定为异物图像(S66)。判定部102对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输出异物图像的除去处理的执行命令。
异物图像除去电路312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2中的构成原稿图像的各行的图像数据中的、由来自判定部102的上述异物图像的除去处理的执行命令所表示的行的图像数据去除被判断为异物图像的变化像素(S67)。即,在图像存储器32中,代替异物图像所存在的各行的图像数据,保存除去了异物图像之后的各行的图像数据。然后,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例如,如上述图7所示的纵条纹L4那样,在读取原稿后端部得到的行的下一行的图像数据、且是图像读取部5读取白色导向部件80得到的行的图像数据中,在与从原稿的中途至后端部为止的各行连续的变化像素在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检测出变化像素的情况下,判定部102将从该原稿的中途岛后端部为止的各行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判定为异物图像。由此,能够正确地检测以在图像读取部5的原稿读取的过程中侵入到原稿玻璃530上的垃圾为要因的异物图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针对由阴影校正部311进行阴影校正后的各行的读取数据进行了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然而,也可以对进行该阴影校正之前的各行的读取数据进行变化像素的检测以及异物图像的判定。
利用图1至图11,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示出的构成以及处理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以及处理。

Claims (6)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部,所述图像读取部在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处经由原稿玻璃以沿主扫描方向的行为单位光学地读取原稿;
白色导向部件,所述白色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原稿玻璃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通过所述图像读取部被读取;
原稿运送部,所述原稿运送部向所述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原稿,并使原稿在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和所述原稿玻璃之间通过;
变化像素检测部,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从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与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变化像素的所述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所述变化像素是否遍及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由所述原稿运送部运送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即将读取原稿之前或紧接读取原稿之后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当判定为所述变化像素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时,将遍及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的变化像素中的、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在当所述图像读取部按照每个所述行读取所述运送的原稿时由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连续地检测到相同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所述变化像素的情况下,当在紧接读取所述原稿之后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由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检测到主扫描方向位置与在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连续的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相同的所述变化像素时,所述判定部将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运送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由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变化像素超过预定的数而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连续的情况下,将该连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不是所述异物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基准部件,为了获得阴影校正用的基准图像数据,所述基准部件被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以及
图像处理部,图像处理部对通过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读取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阴影校正,
所述判定部利用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阴影校正之后的图像数据来对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以及由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异物图像的判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针对在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与像素值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像素值的像素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不进行所述变化像素的检测。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对通过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来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部,所述图像读取部在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处经由原稿玻璃以沿主扫描方向的行为单位光学地读取原稿;
白色导向部件,所述白色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原稿玻璃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通过所述图像读取部被读取;
原稿运送部,所述原稿运送部向所述原稿读取位置运送原稿,并使原稿在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和所述原稿玻璃之间通过;
变化像素检测部,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从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与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邻接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变化量超过预定的值的变化像素以及该变化像素的主扫描方向位置;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变化像素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变化像素的所述主扫描方向位置,判定所述变化像素是否遍及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由所述原稿运送部运送的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即将读取原稿之前或紧接读取原稿之后所述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当判定为所述变化像素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连续时,将遍及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和读取所述白色导向部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的变化像素中的、读取所述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变化像素所表示的图像数据判定为异物图像。
CN201310143251.0A 2012-04-23 2013-04-2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9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8226 2012-04-23
JP2012098226A JP5771556B2 (ja) 2012-04-23 2012-04-23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9250A true CN103379250A (zh) 2013-10-30
CN103379250B CN103379250B (zh) 2016-02-10

Family

ID=4937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32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9250B (zh) 2012-04-23 2013-04-2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10823B2 (zh)
JP (1) JP5771556B2 (zh)
CN (1) CN10337925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920A (zh) * 2015-12-22 2017-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扫描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7277289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读取玻璃面的异物检测方法
CN108449525A (zh) * 2018-03-26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学检查中标准图像的获取方法及自动光学检查设备
CN110830676A (zh) * 2018-08-08 2020-02-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1526258A (zh) * 2019-02-04 2020-08-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92950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5294B2 (ja) * 2016-03-22 2020-0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849323B2 (ja) * 2016-06-01 2021-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8008067A1 (ja) 2016-07-04 2018-01-11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03023B2 (ja) 2018-03-12 2021-07-14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異物検出方法
JP6917926B2 (ja) 2018-03-12 2021-08-11 株式会社Pfu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95914B2 (ja) * 2018-03-12 2021-06-30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73074B2 (ja) 2018-03-12 2021-05-19 株式会社Pfu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041396B2 (ja) 2018-07-25 2022-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異常検出プログラム、異常検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0820A (ja) * 1999-02-25 2000-11-07 Kyocera Mita Corp 原稿読み取り方法及び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300448A (ja) * 2006-05-01 2007-11-15 Murata Mach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33291A (ja) * 2007-07-25 2009-02-12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8835A (ja) 2000-11-16 2002-05-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01737A (ja) 2001-03-05 200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3516937B2 (ja) * 2001-09-19 2004-04-05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EP1307039A3 (en) 2001-10-26 2005-09-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JP2004357190A (ja) * 2003-05-30 2004-12-16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165706B2 (ja) * 2004-01-26 2008-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7976B2 (ja) * 2004-07-27 201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4440081B2 (ja) * 2004-11-16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08918B2 (ja) 2006-07-20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スジ画像検出法右方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94345B2 (en) * 2007-04-12 2012-01-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specifying read start position of white reference plate
JP5014224B2 (ja) * 2008-03-25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241631B2 (ja) * 2008-07-04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23999A (ja) * 2009-07-16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11029961A (ja) * 2009-07-27 2011-02-10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51687A (ja) * 2010-01-22 2011-08-0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0820A (ja) * 1999-02-25 2000-11-07 Kyocera Mita Corp 原稿読み取り方法及び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300448A (ja) * 2006-05-01 2007-11-15 Murata Mach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33291A (ja) * 2007-07-25 2009-02-12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920A (zh) * 2015-12-22 2017-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扫描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6909920B (zh) * 2015-12-22 2020-07-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扫描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7277289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读取玻璃面的异物检测方法
CN107277289B (zh) * 2016-03-30 2019-07-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读取玻璃面的异物检测方法
CN108449525A (zh) * 2018-03-26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学检查中标准图像的获取方法及自动光学检查设备
CN110830676A (zh) * 2018-08-08 2020-02-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0830676B (zh) * 2018-08-08 2021-12-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1526258A (zh) * 2019-02-04 2020-08-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92950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929507B (zh) * 2019-12-06 2023-09-1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78955A1 (en) 2013-10-24
JP2013225822A (ja) 2013-10-31
US8810823B2 (en) 2014-08-19
CN103379250B (zh) 2016-02-10
JP5771556B2 (ja)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9250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931844B2 (en) Im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85189B (zh) 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US8237997B2 (en) Image read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0050062A (ja) 画像入力装置
JP6759662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読み取りガラス面の異物検出方法及び異物検出プログラム
JP613196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7013461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6052575B2 (ja) 画像欠陥検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619339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9279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JP200926064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7211169B2 (ja) 画像検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028684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スジ画像検出方法、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3267671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method of adjusting distance between document and light receiving sensor in the device, and distance adjustment program
CN104219421B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11064861B (zh) 原稿读取装置及包括该原稿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7323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921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8507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367461B2 (ja) 画像検査装置及び画像検査システム
JP2010171957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88507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7034585A (ja) 発光量制御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発光量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11934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