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374B -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374B
CN103348374B CN201280008313.0A CN201280008313A CN103348374B CN 103348374 B CN103348374 B CN 103348374B CN 201280008313 A CN201280008313 A CN 201280008313A CN 103348374 B CN103348374 B CN 103348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tient
storage
identification
patie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3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374A (zh
Inventor
广濑幸
广濑幸一
稻叶大史
铃木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4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Monitoring the patient using a local or closed circuit, e.g. in a room or build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在监视器设备(30)中,输入部(38)输入患者识别信息,信息取得部(34)取得与患者的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发送部(40)将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50)。在管理装置(50)中,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监视器设备(30)的识别信息。判定部(56)在所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存储装置(70)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存储装置(70)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在相同的情况下,存储管理部(58)将所取得的状态信息与存储装置(70)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Description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技术,特别涉及对与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医疗信息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医疗现场,在医师进行检查或处置等时,使用对患者的活体信息进行监视的生命体征监视器(VSM(Vital Sign Monitor))。生命体征监视器是测定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数等并进行实时显示的设备,显示心电图、血压、体温等。医师一边利用VSM确认患者的活体信息一边进行检查或处置。
专利文献1公开了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第1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和第2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第1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通信线路向第2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发送摄像条件设定用数据,第2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从接收到的摄像条件设定用数据中提取摄像条件并加以利用。并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图像检查装置:在过去收集的医用图像数据和新收集的医用图像数据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且两个医用图像数据中附加的患者信息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将新收集的医用图像数据中附加的患者信息置换为过去收集的医用图像数据中附加的患者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635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4736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优选由VSM测定到的活体信息与检查或处置等的实施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也存在有义务将活体信息和实施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的国家。由于活体信息和实施信息是分别附加在识别患者的患者识别信息(患者ID)中生成的,所以,通过在两者的患者ID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活体信息和实施信息的关联处理,认为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是,例如,可能会产生在VSM中误输入患者ID从而使误输入的活体信息的患者ID恰巧与其他患者的患者ID一致的情况。因此,当仅利用患者ID的一致而进行关联处理时,误输入患者ID的活体信息可能与其他患者的实施信息相关联,并不理想。并且,在1个患者接受多个检查或处置的情况下,有时针对1个患者生成多个实施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活体信息应该与任意一个实施信息相关联,但是,由于活体信息中附加的患者ID与多个实施信息中附加的患者ID一致,所以,仅利用患者ID的一致,很难进行关联处理。因此,期望出现用于简易且可靠地将活体信息和实施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关联多个信息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对与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以及能够经由网络与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设备具有:输入部,其输入患者识别信息;第1取得部,其取得与患者的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以及发送部,其发送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管理装置具有:第2取得部,其取得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设备的识别信息;保持部,其对应地保持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存储部,其用于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确定实施了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判定部,其在由第2取得部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存储部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由第2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以及存储管理部,其在判定为相同的情况下,将第2取得部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中。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由医疗设备取得的患者的状态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的管理装置。管理装置具有:取得部,其取得由医疗设备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医疗设备的识别信息;保持部,其对应地保持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医疗设备的识别信息;存储部,其用于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确定实施了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判定部,其在由取得部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存储部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由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以及存储管理部,其在判定为相同的情况下,将取得部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中。
另外,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对以上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进行转换而得到方式作为本发明的形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高效地关联多个信息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显示装置中显示的活体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基于管理装置的关联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4是示出基于管理装置的关联处理的流程图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1的结构。实施例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1是对与医院等医疗设施内进行的内窥镜检查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1具有内窥镜系统10、监视器设备30和管理装置50。内窥镜系统10、监视器设备30和管理装置50经由内部网、局域网(LAN)等网络4连接成能够基于TCP/IP协议进行通信。
管理装置50对与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具体而言,管理装置50进行使1个患者的多个信息相互关联起来的处理,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分别从内窥镜系统10和监视器设备30发送的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装置70中。另外,不仅是内窥镜检查中的实施信息,管理装置50还能够将其他种类的检查或处置、手术中的实施信息与针对同一患者的医疗行为的相关信息关联起来。下面示出如下例子:在医师一边通过监视器设备30确认患者的活体信息(Vital Sign)一边利用内窥镜系统10进行患者的内窥镜检查的情况下,管理装置50对从内窥镜系统10发送的实施信息和从监视器设备30发送的活体信息进行关联处理。
监视器设备30具有测定探针32、信息取得部34、显示装置36、输入部38和发送部40。监视器设备30是用于监视患者的活体信息的设备,被称为生命体征监视器。监视器设备30组入脉冲血氧仪,测定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数等并进行实时显示。首先,在监视器设备30的测定开始前,医师或护士等医疗从业者使用输入部38输入用于识别患者的患者识别信息。输入部38是键盘或触摸面板,医疗从业者对输入部38进行操作而输入患者识别信息。另外,输入部38也可以是光学式或磁式读取单元,在以能够读取的方式在患者的袖口等上写入患者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由输入部38读取患者识别信息,也可以对监视器设备30输入患者识别信息。
具体而言,所输入的患者识别信息是患者的姓名和患者的ID编号。由于患者姓名和ID编号中的至少ID编号是用于在医院设施内唯一确定患者的信息,所以,优选作为患者识别信息进行输入。下面,有时将患者识别信息称为“患者ID”,但是,患者ID不限于患者姓名、患者ID编号,只要是能够唯一确定患者的信息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对患者姓名和患者ID编号进行组合而得到的信息。
测定探针32包括传感器,安装在患者的指尖上。信息取得部34定期接收由测定探针32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器信息。信息取得部34将传感器信息转换为显示用的信息,取得与患者的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是脉搏数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活体信息。显示装置36实时显示信息取得部34取得的活体信息,护士或医师对显示装置36中显示的活体信息进行监视。
图2示出显示装置36中显示的活体信息的一例。在图2中,作为活体信息,显示有脉搏数(pulse)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另外,也可以显示心电图、血压、体温等活体信息。
内窥镜系统10具有内窥镜装置12、操作部14、客户端装置16、显示装置18和发送部20。根据患者识别信息和确定检查类别等的指令来实施内窥镜检查。指令不限于内窥镜检查,用于确定包含其他种类的检查或手术在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内容,以存在指令为前提,医师实施医疗行为。指令由医院信息系统(HIS)发行,由管理装置50进行管理。另外,管理装置50可以从HIS取得指令,并且,管理装置50也可以承担HIS的指令发行功能而发行指令。在内窥镜检查的开始前,在显示装置18中显示指令中包含的患者姓名、患者ID编号等患者识别信息、检查类别、检查室名、检查开始预定时刻、检查结束预定时刻等信息,由护士或医师进行确认。
内窥镜装置12具有被插入患者体腔内的内窥镜主体(探针),通过前端的CCD等固体摄像元件对内部的图像进行摄像,取得摄像信号。操作部14由开关、键盘、鼠标、跟踪球等指示器件、触摸面板、麦克风等构成,用于生成基于医师的检查开始、检查结束、摄像条件指定、图像捕获指示等针对内窥镜装置12的指示输入。操作部14可以构成为与内窥镜装置12成为一体。
内窥镜装置12具有对内窥镜探针进行摄像而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视频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针对所取得的摄像信号进行放大、噪声去除、模拟/数字转换、增益调整、亮度比的调整、滤波处理等,生成用于将固体摄像元件捕捉到的图像作为实时图像显示在监视器(未图示)中的视频信号。监视器接收视频信号,作为实时图像进行显示。医师一边观察实时图像一边对操作部14进行操作,生成摄像图像的捕获指示。内窥镜装置12也可以根据图像捕获指示来记录摄像图像作为图像文件。另外,视频信号也可以发送到客户端装置16,当客户端装置16接收到捕获指示后,记录进行接收的时刻的摄像图像作为图像文件。客户端装置16接收到检查结束指示后,汇集所捕获的图像文件,生成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包括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内窥镜图像文件,与患者识别信息、检查开始时刻、检查结束时刻、场所信息(检查室名)和指令ID一起汇集成1个检查信息。在检查结束后,发送部20将检查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50。
客户端装置16的功能例如可以由1台计算机实现,但是,也可以由多个计算机实现。如后所述,在监视器设备30中由信息取得部34取得的状态信息也可以经由管理装置50转送到客户端装置16,在显示装置18中进行实时显示。护士能够观察显示装置18中显示的活体信息来确认患者的状态。例如,在监视器设备30不具有显示装置36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18中实时显示活体信息是有效的。
管理装置50具有实施信息取得部52、活体信息取得部54、判定部56、存储管理部58、候选提取部60、匹配处理部62、显示装置64、输入部66、转送部68和存储装置70。存储装置70由硬盘驱动等构成,具有实施信息存储部72、对应信息保持部74、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
在实施例中,管理装置50取得由内窥镜系统10生成的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和由监视器设备30生成的患者的状态信息(活体信息),进行将两者关联起来的处理。作为基本方针,以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和患者的活体信息两者中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为条件,进行该关联处理。
但是,多数情况下在监视器设备30中手动输入患者识别信息,因此,不能否定误输入的可能性。并且,在1个患者接受多个检查的情况下,生成多个检查的实施信息,所以,当仅利用患者识别信息的一致来进行关联处理时,有时无法确定将监视器设备30的活体信息与哪个实施信息关联起来才行。
因此,管理装置50根据实施了医疗行为的场所和配置有监视器设备30的场所一致的情况,进行实施信息与活体信息的关联处理。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内窥镜系统10和监视器设备30设置在同一检查室2中的状况。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用于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在该例中,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用于确定实施内窥镜检查的检查室2的场所信息和在检查室2中设置的监视器设备30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
在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中,管理装置50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附加在指令中而存储在存储装置70中。通过附加在指令中来存储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实现实施信息与活体信息的关联处理。例如,管理装置50可以在存储装置70中按照每个指令而生成记录,在规定字段中存储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对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进行关联。
在监视器设备30中,发送部40定期经由网络4向管理装置50发送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信息取得部34定期对发送部40提供为了在显示装置36中进行显示而生成的活体信息,发送部40定期发送活体信息。例如,发送部40可以按照每1秒向管理装置50发送活体信息。在管理装置50中,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通过TCP/IP协议而从发送部40发送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
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活体信息后,使用与活体信息一起发送的IP地址取得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例如,活体信息取得部54针对所取得的IP地址发送ping命令,在接收到响应后发送arp命令,由此取得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MAC地址)。活体信息取得部54也可以在最初取得活体信息的时刻根据监视器设备30的IP地址取得设备识别信息,此后,不重新取得设备识别信息。
判定部56判定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实施信息存储部72例如构成按照每个指令而生成的记录,存储有包含在指令中的患者识别信息、确定实施检查等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判定部56判定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是否一致。通过由判定部56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搜索包含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在内的记录,进行该判定处理。这里,如果两者的患者识别信息不一致,即,如果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不存在包含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在内的记录,则判定部56决定不将该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
另一方面,在两者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56判定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具体而言,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在有包含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在内的记录的情况下,判定部56从该记录中提取场所信息。在该例中,提取出的场所信息是确定检查室2的信息。判定部56参照对应信息保持部74的保持内容,读出与检查室2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与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比较。这里,如果2个设备识别信息相同,则判定部56判定为内窥镜系统10中的实施信息和监视器设备30中的活体信息针对同一患者、且在相同的检查室2取得。存储管理部58接受判定部56的判定结果,将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状态信息(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由此,即使在针对1个患者实施多个检查和手术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场所作为关键字,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适当关联起来。
活体信息取得部54按照每1秒从监视器设备30取得状态信息。存储管理部58也可以将活体信息取得部54按照规定取样周期取得的状态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例如,存储管理部58可以将每隔5分钟的状态信息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
并且,转送部68将活体信息取得部54每隔1秒取得的状态信息转送到内窥镜系统10。由此,在内窥镜系统10中,客户端装置16能够在显示装置18中实时显示状态信息。
在内窥镜系统10中,当检查结束后,发送部20经由网络4向管理装置50发送患者的检查信息。如上所述,在检查信息中包含有患者识别信息、实施信息、检查开始时刻、检查结束时刻、场所信息(检查室名)、指令ID。在管理装置50中,实施信息取得部52取得检查信息后,根据指令ID将患者识别信息、实施信息、检查开始时刻、检查结束时刻、场所信息(检查室名)对应起来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的记录中。由此,管理装置50能够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适当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另一方面,在判定部56判定为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存储管理部58接受该判定结果,将活体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由此,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不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的活体信息。
图3示出基于管理装置50的关联处理的流程图。活体信息取得部54从监视器设备30取得患者识别信息(患者ID)和状态信息(活体信息)(S10)。并且,活体信息取得部54根据监视器设备30的IP地址取得设备ID(MAC地址)(S12)。
判定部56判定在S10中取得的患者ID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ID是否一致(S14),如果不一致(S14:否),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10中取得的患者ID和状态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S20)。另一方面,如果患者ID一致(S14:是),则判定部56提取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与患者ID对应的场所信息,参照对应信息保持部74取得与提取出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ID。判定部56判定在S12中取得的设备ID和与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ID是否一致(S16)。如果设备ID不一致(S16:否),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10中取得的患者ID和状态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S20)。另一方面,如果设备ID一致(S16:是),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10中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ID关联起来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S18)。在该患者ID中,在内窥镜检查结束后,关联地存储有实施信息,因此,实施信息和状态信息适当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在实际的医疗业务中,有时在1个检查室2中对1个患者实施多个检查。在实施检查前,预先对各检查发行用于确定检查内容的指令,医师根据各指令实施检查。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1中,检查数量对应于指令数量,例如,在分别对上部内窥镜检查和下部内窥镜检查发行指令的情况下,使用2种内窥镜装置12实施2个检查。在时间上连续实施2个检查的情况下、或隔开很短时间持续实施2个检查的情况下,由于持续在患者的指尖上装配测定探针32,所以,监视器设备30跨越2个检查而定期对管理装置50发送活体信息。因此,判定部56可以使用内窥镜系统10中的检查的时间信息和监视器设备30中的活体信息的取得时刻或发送时刻,判定将所取得的活体信息与上部内窥镜检查和下部内窥镜检查中的哪个检查关联起来。
这样,判定部56不仅考虑与场所有关的信息,还可以考虑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来执行判定处理。在内窥镜系统10中,当内窥镜检查开始后,发送部20对管理装置50发送表示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的信息,并且,当内窥镜检查结束后,发送部20对管理装置50发送表示内窥镜检查的结束时刻的信息。该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被通知给判定部56,判定部56确定作为对活体信息进行关联的对象的检查(指令)。另外,发送部20也可以不对判定部56发送表示时刻的信息,而发送表示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或结束的信息,判定部56根据取得信息的时刻来确定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
对在实施上部内窥镜检查后实施下部内窥镜检查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判定部56针对各内窥镜检查接收以下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上部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10:00
上部内窥镜检查的结束时刻10:15
下部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10:20
下部内窥镜检查的结束时刻10:40
按照每1秒从监视器设备30向管理装置50发送活体信息。存储管理部58每隔5分钟将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状态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在该例中,首先,活体信息取得部54将最初在10:02取得的状态信息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然后,将每5分钟的状态信息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
判定部56判定为在实施上部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中发送从上部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到结束时刻发送的活体信息、即将10:02、10:07、10:12作为发送时刻的活体信息,存储管理部58将这些活体信息附加在上部内窥镜检查的指令中进行存储。并且,判定部56判定为在实施下部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中发送从下部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到结束时刻发送的活体信息、即将10:22、10:27、10:32、10:37作为发送时刻的活体信息,存储管理部58将这些活体信息附加在下部内窥镜检查的指令中进行存储。由此,在将活体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时,即使在相同场所进行多个检查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活体信息附加在适当的指令中。
判定部56可以使用与场所有关的信息和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执行判定处理,并且,也可以代替与场所有关的信息而使用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执行判定处理。在本实施例的判定处理中,将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ID和从监视器设备30发送的患者ID一致作为第1条件。在满足该第1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部56判定进一步的条件的成立,决定是否应该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关联起来。当将与场所有关的条件称为第2条件、与时间有关的条件称为第3条件时,在第1条件成立的基础上,在将第2条件和第3条件成立也作为关联处理的要件的情况下,判定部56能够准确地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关联起来。
并且,判定部56也可以在第1条件成立的基础上,在第2条件或第3条件中的至少一方成立时,决定应该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关联起来。通过在第1条件的基础上使第2条件或第3条件中的任意一方成立,能够可靠地进行实施信息与活体信息的关联。第3条件成立表示在同一时间段生成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将第1条件和第3条件的成立作为关联处理的要件,也能够确保充分高的准确性。
在医师生成内窥镜检查的报告时,在本实施例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1中,本来已经相关联地存储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因此,医师参考实施信息中包含的内窥镜图像文件和此时的活体信息来生成报告。但是,如上所述,也可能产生活体信息不与实施信息关联而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70中的状况。
因此,在生成报告时,如果活体信息不与实施信息相关联,则医师从输入部66输入用于显示活体信息的候选的指示。候选提取部60接受该指示,从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读出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的活体信息中附加的患者识别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64中。此时,也可以读出活体信息的最初发送时刻和最后发送时刻并显示在显示装置64中。另外,输入部66和显示装置64可以是对医师提供报告生成功能的客户端装置。医师观察所显示的信息,确定应该与实施信息相关联的活体信息。例如,如果实施信息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则医师也可以凭借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来确定应该与实施信息相关联的活体信息。并且,即使实施信息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的患者识别信息不一致,如果活体信息的发送时刻的相关信息与实施内窥镜检查的时间段一致,则医师判断为对监视器设备30输入的患者识别信息有误,也可以确定应该与实施信息相关联的活体信息。医师从输入部66输入用于确定活体信息的指示后,匹配处理部62将与所确定的活体信息有关的信息供给到存储管理部58。由此,存储管理部58能够将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的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实施信息关联起来。
另外,如上所述,可以对医师提供用于针对实施信息关联活体信息的用户界面,但是,也可以提供用于针对活体信息关联实施信息的用户界面。
以上根据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适当组合实施例的各要素而得到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是有效的。通过实施例的组合而产生的新实施例一并具有所组合的各个实施例的效果。并且,也能够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对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用于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对应信息保持部74的保持内容也可以在设备的设置时由系统管理者手动登记。但是,监视器设备30等网络设备有时为了在其他检查室中进行利用而被移动,或者为了维修而被更换。这样,由于有时网络设备的配置场所被变更,所以,期望在对应信息保持部74中适当设定设备的移动后的场所信息。
因此,本发明人想到,在网络4中,关注于被移动的可能性小的设备,利用该设备对网络设备的场所信息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在网络4中,路由器几乎不会移动,而是固定地配置。因此,管理装置50预先具有将路由器和路由器的设置场所对应起来的保持部。管理装置50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通过确定位于网络设备上游的路由器,能够在对应信息保持部74中将网络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网络设备的设置场所对应起来。管理装置50通过定期执行该确认处理,能够在对应信息保持部74中适当保持网络设备及其设置场所的对应关系。
在实施例中,监视器设备30配置在检查室2中,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确定检查室2的场所信息和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MAC地址)。这样,在监视器设备30固定配置在检查室2中的情况下,活体信息取得部54能够根据检查室2的场所信息取得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
在患者接受内窥镜检查的情况下,在内窥镜检查之前实施前处置,对患者的活体信息进行监视。并且,当内窥镜检查结束后,患者被运往恢复室,在一定时间内对检查后的活体信息进行观察。对在分别在前处置室和恢复室内配置监视器设备30的情况下将由各监视器设备30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关联起来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前处置的阶段中,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从设置在前处置室内的监视器设备30发送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此时,实施信息存储部72存储与进行内窥镜检查的前处置的房间有关的场所信息,并且,如果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确定前处置室的场所信息和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则如关于检查室2进行说明的那样,能够将由监视器设备30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内窥镜检查指令的记录关联起来。
另一方面,在指令中不包含前处置室的场所信息、且实施信息存储部72未存储前处置室的场所信息的情况下,存储管理部58将从监视器设备30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当前处置结束、在检查室2中开始进行内窥镜检查后,如上所述,存储管理部58将由检查室2中的监视器设备30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此时,判定部56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探索是否在内窥镜检查开始前存储有同一患者的活体信息。这里,例如,探索从内窥镜检查的开始时刻起的规定时间内、例如1小时以内的同一患者的活体信息。判定部56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发现同一患者的活体信息时,识别为在前处置的阶段中已取得该活体信息,决定将其与内窥镜检查指令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由此,存储管理部58与该患者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将活体信息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删除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的活体信息。此时,存储管理部58可以对存储装置70中的存储区域进行物理变更,但是,通过对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的活体信息赋予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之间的链路,也可以实质地移动到实施信息存储部72。
当内窥镜检查结束而进入恢复的阶段时,在该阶段中,在前处置和检查中所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相关联。在恢复室中固定配置监视器设备30,对应信息保持部74对应地保持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识别信息(MAC地址)和确定配置有监视器设备30的恢复室的场所信息。由此,判定部56能够识别为从恢复室的监视器设备30发送的活体信息是从恢复室发送的。判定部56在识别为同一患者的实施信息已经与活体信息(即前处置和检查中取得的活体信息)相关联时,判定为从恢复室发送的活体信息也应该关联起来,存储管理部58将其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这样,管理装置50还能够将在前处置和恢复的阶段中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关联起来。
另外,近年来,监视器设备30的小型化发展,还存在便携型监视器设备3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形式。当使用这种便携型监视器设备30时,例如,患者能够将测定探针32装配在指尖,在躺在床上的状态下移动到前处置室、内窥镜检查室、恢复室。监视器设备30定期向管理装置50发送患者识别信息和活体信息,活体信息取得部54将其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活体信息取得部54汇集附加在同一的患者识别信息中的活体信息并将其蓄积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
为了将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的活体信息与内窥镜检查的实施信息关联起来,需要在某个定时在该活体信息中附加用于确定监视器设备30的位置的场所信息。因此,当患者在躺在床上的状态下从前处置室移动而进入检查室2时,通过RFID对便携型监视器设备30进行认证。关于基于RFID的认证,本来表示便携型监视器设备30进入检查室2,但是,在活体信息取得部54中,作为表示监视器设备30存在于检查室2中的设备配置信息进行处理。
此时,判定部56判定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在两者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56判定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设备配置信息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场所信息是否表示同一场所。这里,如果设备配置信息表示检查室2、场所信息表示检查室2,则判定部56判定为设备配置信息和场所信息表示同一场所。该情况下,判定部56判定为内窥镜系统10中的实施信息和监视器设备30中的活体信息针对同一患者、且由相同的检查室2取得。存储管理部58接受判定部56的判定结果,将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蓄积的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并且,此后,同样将由活体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由此,能够将实施信息和活体信息适当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另一方面,在判定部56判定为设备配置信息和场所信息不是表示同一场所的情况下,存储管理部58接受该判定结果,不将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的活体信息与实施信息关联起来。
图4示出基于管理装置50的关联处理的流程图的另一例。活体信息取得部54从监视器设备30取得患者ID和状态信息(活体信息)(S30)。并且,活体信息取得部54根据RFID的认证结果取得监视器设备30的设备配置信息(S32)。
判定部56判定在S30中存储的患者ID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患者ID是否一致(S34),如果不一致(S34:否),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30中取得的患者ID和状态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S40)。另一方面,如果患者ID一致(S34:是),则判定部56判定在S32中取得的设备配置信息和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存储的场所信息是否表示同一场所(S36)。如果场所信息和设备配置信息不表示同一场所(S36:否),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30中取得的患者ID和状态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未关联信息存储部76中(S40)。另一方面,如果场所信息和设备配置信息表示同一场所(S36:是),则存储管理部58将在S30中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ID关联起来存储在实施信息存储部72中(S38)。由此,能够将实施信息和状态信息适当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另外,不仅考虑与场所有关的信息,判定部56还可以考虑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来执行判定处理。
标号说明
1:医疗信息管理系统;2:检查室;4:网络;10:内窥镜系统;30:监视器设备;50:管理装置;52:实施信息取得部;54:活体信息取得部;56:判定部;58:存储管理部;60:候选提取部;62:匹配处理部;64:显示装置;66:输入部;70:存储装置;72:实施信息存储部;74:对应信息保持部;76:未关联信息存储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信息管理的技术领域。

Claims (5)

1.一种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其具有对与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以及能够经由网络与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具有:
输入部,其输入患者识别信息;
第1取得部,其取得与患者的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以及
发送部,其发送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
所述管理装置具有:
第2取得部,其取得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
保持部,其对应地保持有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设备的识别信息;
存储部,其用于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和确定实施了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判定部,其在由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由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以及
存储管理部,其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设备识别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存储管理部将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作为未关联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使用表示医疗行为的开始时刻的信息,判定是否将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决定将从医疗行为的开始时刻起的规定时间内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所述规定时间在所述开始时刻之前。
5.一种管理装置,其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由医疗设备取得的患者的状态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其特征在于,该管理装置具有:
取得部,其取得由医疗设备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医疗设备的识别信息;
保持部,其对应地保持有确定实施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和在该场所设置的医疗设备的识别信息;
存储部,其用于将针对患者的医疗行为的实施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和确定实施了医疗行为的场所的场所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判定部,其在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患者识别信息和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患者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否相同;以及
存储管理部,其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和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场所信息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取得部取得的状态信息与患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CN201280008313.0A 2011-10-11 2012-10-02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Active CN103348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4301 2011-10-11
JP2011-224301 2011-10-11
PCT/JP2012/006294 WO2013054485A1 (ja) 2011-10-11 2012-10-02 医療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374A CN103348374A (zh) 2013-10-09
CN103348374B true CN10334837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808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313.0A Active CN103348374B (zh) 2011-10-11 2012-10-02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56081B2 (zh)
EP (1) EP2665031B1 (zh)
JP (1) JP5302484B1 (zh)
CN (1) CN103348374B (zh)
WO (1) WO2013054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781B (zh) * 2014-05-30 2017-05-24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处置操作方法和系统
JP6581942B2 (ja) * 2015-05-22 2019-09-25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入力部材、生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入力部材の送信方法
JP6650816B2 (ja) * 2016-04-13 2020-0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検査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CN106228012B (zh) * 2016-07-25 2018-11-30 四川东鼎里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远程康复信息检测系统
JP6699452B2 (ja) * 2016-08-25 2020-05-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医用検査装置及び医用検査システム
CN106326684A (zh) * 2016-10-12 2017-01-11 上海览海在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缓存共享的在线音视频问诊的方法及系统
JP7097679B2 (ja) * 2017-07-10 2022-07-08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セントラルモニター及びモニタリング履歴作成方法
JP2019213627A (ja) * 2018-06-11 2019-1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機能制限方法、及び機能制限プログラム
US11116587B2 (en) 2018-08-13 2021-09-14 Theator inc. Timeline overlay on surgical video
CN113168892B (zh) * 2018-12-13 2024-01-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处理装置和医疗信息管理方法
KR102572006B1 (ko) 2019-02-21 2023-08-31 시어터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술 비디오의 분석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065079B2 (en) 2019-02-21 2021-07-20 Theator inc. Image-based system for estimating surgical contact force
JPWO2021065412A1 (zh) * 2019-10-01 2021-04-08
US11348682B2 (en) 2020-04-05 2022-05-31 Theator, Inc.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surgical competency from video analys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1442A (en) * 1995-05-15 1998-07-14 Alaris Medical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and managing patient care
US7051120B2 (en) * 2001-12-28 2006-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lthcare personal area identif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system
CN101057244A (zh) * 2004-11-12 2007-10-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与病人的自动关联以及实时生成病人记录的方法
WO2011010232A2 (en) * 2009-07-21 2011-01-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dentification disambig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3570A (ja) 1995-03-22 1996-10-11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 Ltd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3394742B2 (ja) * 1999-05-31 2003-04-0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データファイリングシステム
US7860583B2 (en) * 2004-08-25 2010-12-28 Carefusion 303,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patient therapy
JP4864212B2 (ja) * 2001-01-10 2012-02-01 株式会社東芝 医療業務管理システム
US6551243B2 (en) * 2001-01-24 2003-04-22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Health Servic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user interface for use in providing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support
US20050055242A1 (en) * 2002-04-30 2005-03-10 Bryan Bello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cal data track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for healthcare system
US20050228238A1 (en) * 2004-04-09 2005-10-13 Arnold Monitzer Patient parameter automatic acquisition system
JP4473690B2 (ja) 2004-09-24 2010-06-0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検査方法
JP2006221617A (ja) * 2005-01-17 2006-08-24 Toshiba Corp 監査ログ管理機能を有する医用機器
JP4939763B2 (ja) * 2005-03-07 2012-05-30 株式会社東芝 医用機器における監査ログ管理システム
US8204760B2 (en) * 2006-02-07 2012-06-19 Eflag Professional Solu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workflow, and task assignments in medical practices and clinics
US20080162184A1 (en) * 2006-10-11 2008-07-0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system
JP4616933B2 (ja) * 2008-10-23 2011-01-1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検査管理装置
CN102395314B (zh) * 2009-04-17 2014-12-03 爱科来株式会社 用户专有数据提供系统、用户专有数据提供方法、服务器装置和手持装置
JP5409446B2 (ja) * 2010-03-09 2014-0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医療機器用のユーザ設定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US20120029313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Alison Burdet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vital-signs monitor patches
JP5023228B2 (ja) * 2011-04-18 2012-09-12 株式会社東芝 医療業務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1442A (en) * 1995-05-15 1998-07-14 Alaris Medical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and managing patient care
US7051120B2 (en) * 2001-12-28 2006-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lthcare personal area identif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system
CN101057244A (zh) * 2004-11-12 2007-10-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与病人的自动关联以及实时生成病人记录的方法
WO2011010232A2 (en) * 2009-07-21 2011-01-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dentification disambig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374A (zh) 2013-10-09
EP2665031A4 (en) 2015-04-01
JPWO2013054485A1 (ja) 2015-03-30
EP2665031A1 (en) 2013-11-20
WO2013054485A1 (ja) 2013-04-18
JP5302484B1 (ja) 2013-10-02
US20130297343A1 (en) 2013-11-07
EP2665031B1 (en) 2017-11-29
US8756081B2 (en) 2014-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374B (zh)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装置
US201500879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Medical Diagnosis and Consultation
JP6284439B2 (ja) 医療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00152534A1 (en) Capsule endoscopy system, medical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medical system
JP6716628B2 (ja) 医療支援システム、情報端末装置、医療支援方法、情報端末装置作動方法、情報端末装置作動プログラム
US200802128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medical sample information source
EP2140799A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system
JP2017099509A (ja) 内視鏡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JP5593008B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3116234A (ja) 医療機器管理装置
JP2017205292A (ja) 画像ファイル作成方法、画像ファイル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ファイル作成装置
JP2019197271A (ja) 医療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5073610A (ja) 回診支援端末、回診台車および回診支援サーバ
US2022036173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EP4115789B1 (en) Endoscop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2008264313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KR20150096940A (ko) u-병원 환경에서의 의료정보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JP3923601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2185496A (zh) 一种内窥镜手术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Kansal et al. mDROID-An Affordable Android based mHealth System.
JP6591267B2 (ja) 内視鏡画像管理装置
CN112750537A (zh) 一种远程医疗指导系统
WO2023181417A1 (ja) 撮影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219814158U (zh) 电子听诊器
WO2023135815A1 (ja) 医療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医療支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