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9526A -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9526A
CN103319526A CN2013102476681A CN201310247668A CN103319526A CN 103319526 A CN103319526 A CN 103319526A CN 2013102476681 A CN2013102476681 A CN 2013102476681A CN 201310247668 A CN201310247668 A CN 201310247668A CN 103319526 A CN103319526 A CN 103319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ol
phenyl
mmol
phosphinate
chir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7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9526B (zh
Inventor
尹双凤
熊碧权
周永波
韩立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47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9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9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9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9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有机小分子作为催化剂,以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酚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立体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含磷手性中心的有机膦化合物的立体对映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这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

Description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磷手性中心的有机膦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次)膦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活性以及生物活性,使得其在生物、医药、光学活性材料以及不对称催化合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自然界很难找到天然的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目前为人们所知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磷化合物大多是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
近年来,随着手性有机(次)膦酸酯(尤其是作为手性配体)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对该类化合物合成技术的开发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文献已报道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次)膦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手性诱导法、手性拆分法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一般都采用较为昂贵的手性催化剂,而且实验步骤繁琐、反应条件苛刻、产率较低;有些即使采用手性拆分法,拆分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也普遍偏低,而且手性拆分试剂难以回收利用。
迄今为止,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次)膦酸酯的合成存在着原料质量、生产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稳定性等几个方面的难题,合成技术难度大,目前只有美、日等国的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目前的情况主要是依靠于进口。
针对现有含磷手性中心的有机(次)膦酸酯合成工艺的不足,业界正着力于研制由廉价易得的含P-H键的手性有机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的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对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次)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以及由廉价易得的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分步制备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R是选自甲基、甲氧基、正丁基、叔丁基、硝基或三氟甲基;
R1是(-)-薄荷醇基;
R2是苯基、2-苯基-2-异丙基或2,4,6-三甲基苯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取反应量的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苯酚、碱和有机溶剂在N2下置于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 oC下反应0.5-10小时后,即得对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Rp)-手性膦酸酯。再将该制备好的(Rp-)手性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有机溶剂中,于零下78 oC~0 oC加入有机锂试剂,再在搅拌下从零下78 oC~0 oC缓慢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12小时,即得对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
上述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中,在制取 (Rp)-手性膦酸酯步骤中所述的碱是选自三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或磷酸钾;所述的有机锂试剂是选自正丁基锂或二异丙基氨基锂。
上述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中,所述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是指(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Rp)-苄基次膦酸-(-)-薄荷醇酯或(Rp)-2,4,6-三甲基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
上述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中,酚指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对正丁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间甲氧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对三氟甲基苯酚、1-萘酚或2-萘酚。
上述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中,有机溶剂指四氢呋喃、乙醚、甲苯、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氯化碳或乙腈。
上述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中,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酚的摩尔比为1:[1.0~1.1],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1~5],(Rp)-手性膦酸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0~1.5]。
本发明所提供由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反应过程温和易控制。在获得较高产率和100%立体选择性的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所用催化剂廉价、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8所制得的Rp-(-)-薄荷醇基-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的晶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测试与分析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反应产物的结构分析采用Agilent公司生产的配置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45mm×0.8μm)的气相-质谱仪联用仪GC/MS (6890N/5973N)、Bruker公司生产的Bruker Avance-III 500核磁共振分析仪以及Bruker公司生产的SMART CCD 1000单晶衍射分析仪。目标产物选择性和产率的分析则采用由Agilent公司生产的配置氢火焰检测器、AB-FFAP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GC 7820A 。
    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与(S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在31P NMR上的鉴别:分别取Rp-(-)-薄荷醇基-2-羟基-1-萘基-苯基次膦酸酯与Sp-(-)-薄荷醇基-2-羟基-1-萘基-苯基次膦酸酯溶解在CDCl3溶液中,然后再通过31P NMR分析产物。Rp产物在磷谱上的化学位移为35.8 ppm,Sp产物在磷谱上的化学位移为42.3 ppm。
 
二、实施例
实施例1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034 g (11 mmol) 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取1.86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
 
实施例2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0.9494 g (10.1 mmol) 苯酚、40mL 甲苯、10 mL 四氯化碳和6.52 g (20 mmol) 碳酸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1%;取1.86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6.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
 
实施例3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015 g (10.8 mmol) 苯酚、40 mL 乙腈、10 mL 四氯化碳和4.24 g (20 mmol) 磷酸钾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82%;取1.86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7.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
 
实施例4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0.987 g (10.5 mmol) 苯酚、40 mL 四氢呋喃、10 mL 四氯化碳、1.06 g (10 mmol)碳酸钠和1.38 g (10 mmol)碳酸钾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78%;取1.86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正丁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82%。
 
实施例5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0.9682 g (10.3 mmol) 苯酚、40 mL 乙醚、1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 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78%;取1.86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2%。
 
实施例6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364 g (11 mmol) 间甲氧基苯酚、40 mL 二氧六环、10 mL 四氯化碳和1.39 mL (10 mmol) 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3-甲氧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85%;取2.01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4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2%。
 
实施例7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529 g (11 mmol) 间硝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6.95 mL (50 mmol) 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3-硝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取2.09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苯基次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3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4-硝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1%。
 
实施例8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19 g (11 mmol) 2-甲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甲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8%;取1.93 g (5 mmol) Rp-(-)-薄荷醇基-2-甲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3-甲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8%。
 
实施例9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65 g (11 mmol) 4-叔丁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4-叔丁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8%;取2.14 g (5 mmol) Rp-(-)-薄荷醇基-4-叔丁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9%。
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技术对Rp-(-)-薄荷醇基-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如附图1所示,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磷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是Rp的。
附图1中,选择的键长[?]和键角[deg]:P1-O1 1.580(9), P1-O2 1.491(10), P1-C11 1.799(13), P1-C21 1.790(14), C1-O1 1.463(15), O1-P1-O2 114.58(5), O1-P1-C11 107.63(6), O1-P1-C21 103.68(6), O2-P1-C11 110.10(6), O2-P1-C21 110.14(6), C11-P1-C21 110.51(6), C1-O1-P1 122.43(8)。
 
实施例10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364 g (11 mmol) 4-甲氧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4-甲氧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8%;取2.01 g (5 mmol) Rp-(-)-薄荷醇-4-甲氧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5-甲氧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6%。
 
实施例11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78 g (11 mmol) 4-三氟甲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4-三氟甲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7%;取2.20 g (5 mmol) Rp-(-)-薄荷醇基-4-三氟甲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5-三氟甲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7%。
 
实施例12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53 g (11 mmol) 4-硝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4-硝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9%;取2.09 g (5 mmol) Rp-(-)-薄荷醇基-4-硝基-O-苯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5-硝基-苯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89%。
 
实施例13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58 g (11 mmol) 2-萘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6-O-萘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5%;取2.11 g (5 mmol) Rp-(-)-薄荷醇-6-O-萘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1-萘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3%。
 
实施例14
取2.80 g (10 mmol) (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78 g (11 mmol) 4-三氟甲基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4-三氟甲基-O-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6%;取2.41 g (5 mmol) Rp-(-)-薄荷醇基-4-三氟甲基-O-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4-三氟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8%。
 
实施例15
取2.94 g (10 mmol) (Rp)-苄基次膦酸-(-)-薄荷醇酯、1.03 g (11 mmol)苯酚、50 mL 四氯化碳和2.78 mL (20 mmol)三乙胺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圆底烧瓶里,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O-苯基-苄基膦酸酯,产率为96%;取2.70 g (7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苄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30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7.7 mmol)-四氢呋喃(20 mL)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1 h,再缓慢加入7.7 mmol CH3I,在搅拌下的情况下缓慢升温至室温(约5-11 h左右),即得对应的Rp-(-)-薄荷醇基-O-苯基-2-异丙基-苯基膦酸酯,产率为92%;取2.07 g (5 mmol) Rp-(-)-薄荷醇基-O-苯基-2-异丙基-苯基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到25 mL 四氢呋喃溶液中,并在-78 oC下缓慢将该溶液滴加到二异丙基氨基锂(5.5 mmol)-四氢呋喃(25 mL)的混合溶液中去,然后在搅拌下的情况下从零下78 oC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 h,即得目标产物Rp-(-)-薄荷醇基-2-羟基苯基-2-异丙基-2-苯基次膦酸酯,产率为91%。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利用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合成相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Rp)-手性磷酸酯以及(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以及制备简单等优点。此外,该方法还具有底物适用性广、高产率以及高立体选择性(100%)等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含的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Figure 661093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R是选自甲基、甲氧基、正丁基、叔丁基、硝基或三氟甲基;
R1是(-)-薄荷醇基;
R2是苯基、2-异丙基-2-苯基或2,4,6-三甲基苯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取反应量的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酚、碱和有机溶剂在N2保护下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 oC下反应0.5~10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的(Rp)-手性膦酸酯;
将该制备好的(Rp)-手性膦酸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入有机溶剂中,于零下78 oC~0 oC加入有机锂试剂,再在搅拌下从零下78 oC~0 oC缓慢升温至室温并持续反应6-12小时,即得相应的具有磷手性中心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苯酚类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是选自(Rp)-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Rp)-苄基次膦酸-(-)-薄荷醇酯或(Rp)-2,4,6-三甲基苯基次膦酸-(-)-薄荷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是选自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对正丁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间甲氧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对三氟甲基苯酚、1-萘酚或2-萘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是四氢呋喃、乙醚、甲苯、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氯化碳或乙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取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手性膦酸酯步骤中所述的碱是选自三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或磷酸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锂试剂是正丁基锂或二异丙基氨基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酚的摩尔比为1:[1.0~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1~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P-H键的(Rp)-手性膦酸酯类化合物与有机锂试剂的摩尔比为1:[1.0~1.5]。
CN201310247668.1A 2013-06-20 2013-06-20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319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7668.1A CN103319526B (zh) 2013-06-20 2013-06-20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7668.1A CN103319526B (zh) 2013-06-20 2013-06-20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9526A true CN103319526A (zh) 2013-09-25
CN103319526B CN103319526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18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7668.1A Active CN103319526B (zh) 2013-06-20 2013-06-20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95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0306A (zh) * 2014-04-28 2014-08-13 湖南大学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制备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164561A (zh) * 2018-02-02 2018-06-15 聊城大学 一种手性薄荷基苯基膦酰胺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96331A (zh) * 2018-08-08 2018-12-28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邻二芳基磷酰基取代酚类衍生物的新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516A (zh) * 2008-12-31 2009-06-03 厦门大学 手性磷酰胺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516A (zh) * 2008-12-31 2009-06-03 厦门大学 手性磷酰胺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BIAO HAN ET AL.: "Stereospecific Coupling of H-Phosphinates and Secondary Phosphine Oxides with Amines and Alcohols: 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Organophosphorus Acid Derivatives", 《J. ORG. CHEM.》, vol. 75, 5 May 2010 (2010-05-05) *
TIN-LOK AU-YEUNG ET AL.: "Completely stereoselective P-C bond formation via base-induced [1,3]- and [1,2]-intramolecular rearrangements of aryl phosphinates, phosphinoamida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TETRAHEDRON LETTERS》, vol. 42, 15 January 2001 (2001-01-1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0306A (zh) * 2014-04-28 2014-08-13 湖南大学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制备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164561A (zh) * 2018-02-02 2018-06-15 聊城大学 一种手性薄荷基苯基膦酰胺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164561B (zh) * 2018-02-02 2020-04-10 聊城大学 一种手性薄荷基苯基膦酰胺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96331A (zh) * 2018-08-08 2018-12-28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邻二芳基磷酰基取代酚类衍生物的新方法
CN109096331B (zh) * 2018-08-08 2021-10-01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邻二芳基磷酰基取代酚类衍生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9526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0306B (zh)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制备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7082789B (zh)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酚高效酯化制备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9456362B (zh) 一种以p(o)-h化合物高效制备含二芳基甲基取代有机膦酸酯的新方法
CN102728407A (zh) 一种(S,S)-salen Co(Ⅱ)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拆分末端环氧化合物的应用
CN103319526A (zh) 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Skarżyńska et al. Palladium complexes with hydrophosphorane ligands (HP∼ O and HP∼ N), catalysts for Heck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CN112010898B (zh) 一种制备二芳基甲基取代膦酸酯的新方法
CN106749396B (zh)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醇高效酯化制备有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304598A (zh) 含(S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5436A (zh) 3,3’-位联芳基联萘轴手性亚磷酰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656B (zh) 一种手性诱导高效制备含r-/s-二芳基甲基取代手性有机膦酸酯的新方法
CN105669743B (zh) 一种以p(o)-oh类化合物与芳硼酸制备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的方法
CN110590835B (zh) 一种烯烃高效双官能团化制备2-碘-1-磷酰基取代烷烃化合物的方法
CN104725409A (zh) 硼烷吡啶前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制备芳基硼酸酯的方法
CN107082788B (zh) 一种以亚胺催化p(o)-oh类化合物与醇高效酯化的合成方法
CN101314559B (zh) 一种芳香族手性仲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096331A (zh) 一种制备邻二芳基磷酰基取代酚类衍生物的新方法
CN107602609A (zh) 一种以p(o)‑oh化合物与含甲基取代芳香烃制备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2010896A (zh) 一种铜催化二芳基磷氧与醇氧化脱氢偶联制备膦酸酯的新方法
CN1315854C (zh) 一种带羟基的甲基膦酸季戊四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US7151070B2 (en) Chiral catalyst,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its use in the oxidate coupling of naphthols
CN102432425B (zh) 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456865A (zh) 乙撑二氧噻吩-2,5-二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924206B (zh) 1,3-二取代-3-芳基丙烯类化合物的水相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928251A (zh) 氮桥联双酚功能化咪唑盐及其离子型铁(ⅲ)配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