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926A -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926A
CN103312926A CN2013100698061A CN201310069806A CN103312926A CN 103312926 A CN103312926 A CN 103312926A CN 2013100698061 A CN2013100698061 A CN 2013100698061A CN 201310069806 A CN201310069806 A CN 201310069806A CN 103312926 A CN103312926 A CN 103312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reatment facility
data
nfc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9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内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5053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2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04N1/00233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details of image data reproduction, e.g. network printing or remote imag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6Printer job scheduling or printer resource hand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1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为了解决下面的问题做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果打印机设备处于硬off状态,则不可能存储从外部所发送的作业信息,因此,必须将作业信息存储在发送侧的外部设备中。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不供给电力也能够发送/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来自外部终端的作业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当向信息处理设备供给电力,并且进入正常启动状态时,信息处理设备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作业。

Description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其工作状态具有以下状态,并且在这些状态之间发生状态转换。即,设备具有在诸如AC电源和电池等的电源接通之前的硬off状态、接通电源但未启动主要程序的软off状态、主要程序启动但进行控制以降低电力消耗的睡眠状态、以及程序正常启动的正常状态。已知例如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在该设备处于睡眠状态、并且从外部终端接收到作业时,自动启动该设备。还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如果信息处理设备在从外部终端接收到作业时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则将要输入的作业信息存储在外部终端中。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4-030279。
假定信息处理设备是打印机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传统方法具有以下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打印机设备处于电源切断状态,则不可能将作业信息存储在该设备中,因此必须将作业信息存储在请求了作业的外部设备中。换句话说,外部设备在检测到打印机设备进入正常状态之后必须发送作业。因此,外部设备必须保持可以与打印机设备通信的状态,直到打印机设备进入正常状态为止。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应对传统技术的上述缺点,做出本发明。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不管处理设备的状态和与处理设备通信的状态如何,都能够执行从外部设备所接收到的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执行预定处理的指示,其中,即使没有从电源供给电力,所述通信单元也能够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单元所接收到的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以及执行单元,用于在尚未从所述电源供给电力并且已通过所述存储单元将所述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当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时,基于所述指示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包括通信单元的处理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执行预定处理的指示,其中,即使没有从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所述通信单元也能够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将所接收到的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以及在尚未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并且所述指示已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当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时,基于所述指示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由于即使处理设备处于电源切断状态、通信装置也可以经由通信向处理设备发送指示并且处理设备存储针对处理设备的指示,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别有优势。因此,如果处理设备从电源切断状态返回至正常状态,则不必从发送了用于使处理设备执行预定处理的指示的通信装置获取该指示。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能够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打印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移动通信终端的正视图。
图3A和3B是各自示意性示出MFP设备的外观的图。
图4A和4B是示出NFC通信的被动模式的概念的框图。
图5A和5B是示出NFC通信的主动模式的概念的框图。
图6是示出移动通信终端200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MFP300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8示出NFC单元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MFP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MFP300的NFC存储器805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用于使NFC单元作为发起方工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用于在被动模式下进行数据交换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用于在主动模式下进行数据交换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4是示出用于进行移动通信终端作为主体将自身中存在的图像数据传送给MFP的推式通信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用于进行MFP作为主体使存在于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图像数据传送给MFP的拉式通信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6是示出执行用于将作业从移动通信终端200发送至MFP300的处理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7是示出用于发送打印作业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图像选择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副本数量选择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0A和20B是各自示出打印设置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用于选择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用于设置副本的数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用于进行打印设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打印作业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25A和25B是各自示出打印作业发送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6是示出打印作业发送完成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7是示出作业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详细示出打印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详细示出扫描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30是详细示出传真(FAX)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31是详细示出设置改变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该注意,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所述的组件的相对配置等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打印”不仅包括形成诸如字符和图形等有意义的信息,而且还广泛包括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形和图案等、或者对介质的处理,而不管它们是否有意义、以及它们是否可被可视化成人能够通过视觉来感知。
另外,术语“打印介质”不仅包括普通打印设备所使用的纸张薄片,而且还广泛包括诸如布料、塑料薄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和皮革等的能够接受墨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下面的情况:在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通过低速通信指定通信方、并且进行认证之后,将通信切换成高速通信来发送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将说明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通过诸如不需要电源的NFC(近场通信)等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对目标方进行认证、然后将通信切换成其它通信协议来通信图像数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的框图。该系统具有下面的基本结构,其中,经由网络100使服务器设备101、移动通信终端(信息处理设备)200和多功能打印机(以下称为MFP或打印设备)300相互连接。
服务器设备101包括用于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以及用于管理用户ID并执行图像处理应用程序的处理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200实现至少两种类型的具有不同认证方法和不同通信速度的无线通信协议。移动通信终端仅需是能够处理打印对象的文件的设备,例如,诸如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的个人信息终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者数字照相机。MFP300是多功能打印机,包括可以进行各种设置的显示单元和操作面板,并且具有使用喷墨打印机等作为打印机引擎的打印机功能、用于读取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扫描器功能、FAX功能和电话功能。
网络100和服务器设备101通过有线LAN连接,并且网络100和MFP300通过有线LAN或无线LAN(以下称为WLAN)连接。网络100和移动通信终端200通过WLAN连接。由于移动通信终端200和MFP300两者都具有WLAN功能,所以它们可以通过相互认证来进行对等(以下称为P2P)通信。
图2是示出诸如智能手机等的移动通信终端200的正视图。智能手机表示除移动电话功能以外还包括照相机、网络浏览器和邮件功能的多功能移动电话。
参考图2,NFC单元201使用NFC进行通信。实际上,在用户将NFC单元201移动至靠近另一通信方的NFC单元的约10cm内时,可以进行通信。使用WLAN单元202来进行使用WLAN的通信,并且将WLAN单元202配置在终端内。注意,WLAN的范围宽于NFC的范围(约10cm)。显示单元203包括在其上配置有具有静电式触摸面板操作机构的操作单元204的LCD显示器。操作单元204检测用户操作信息。作为代表性的操作方法,显示单元203显示按钮状菜单,并且当用户触摸操作单元204时,发出与按钮部分相关联的事件来执行处理。使用电源键205以接通/断开电源。
图3A和3B是各自示意性示出MFP300的外观的图。图3A是示出外观的透视图,并且图3B是示出MFP的平面图。
原稿台301是透明玻璃台,并且用于放置要通过扫描器读取的原稿。使用原稿盖302来防止在扫描器进行读取时读取光向外部泄露。使用打印纸插入口303来放置各种大小的纸张薄片。置于打印纸插入口303中的纸张薄片被逐一输送至打印单元(打印机引擎),进行期望的打印,并且通过打印纸排出口304被排出。
如图3B所示,将操作显示单元305和NFC单元306配置在原稿盖302上。操作显示单元305包括用于各种操作的键和LCD显示器,可以利用它们对MFP300进行操作和进行设置。NFC单元306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所使用的单元,并且NFC单元是用户实际移动移动通信终端200所靠近的地方。有效通信距离距NFC单元306约为10cm。WLAN天线307用于WLAN通信,并且被埋入原稿盖302中。
NFC单元用于低速通信,并且WLAN单元用于高速通信。
接着说明NFC通信。对于使用NFC单元的近场通信,以下将生成RF(射频)场(磁场)以开始通信的设备称为发起方。下面将响应于由发起方所发送的指示与发起方进行通信的设备称为目标方。NFC单元的通信模式包括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在被动模式下,目标方通过进行负载调制,对由发起方所发送的指示进行应答。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下,目标方利用由目标方自身所生成的RF场对由发起方所发送的指示进行应答。
图4A和4B是示出NFC通信的被动模式的概念的框图。
图4A示出发起方401以被动模式向目标方402发送数据404的情况。发起方401生成RF场(磁场)403。发起方401调制RF场403以将数据404发送给目标方402。图4B示出目标方406以被动模式将数据408传送给发起方405的情况。类似于图4A,发起方405生成RF场407。目标方406对RF场407进行负载调制以将数据408发送给发起方405。
图5A和5B是示出NFC通信的主动模式的概念的框图。
图5A示出发起方501以主动模式将数据504发送给目标方502的情况。发起方501生成RF场503。发起方501调制RF场503以将数据504发送给目标方502。在完成数据发送时,发起方501停止生成RF场503。图5B示出目标方506以主动模式将数据508发送给发起方505的情况。目标方506生成RF场507。目标方506利用自身所生成的RF场507发送数据508。在完成数据发送之后,目标方506停止生成RF场507。
图6是示出移动通信终端200的结构的框图。
移动通信终端200包括用于整体控制设备的主板601、用于进行WLAN通信的WLAN单元617、用于进行NFC通信的NFC单元618和用于进行使用(蓝牙)的BT通信的BT单元621。注意,尽管图6示出移动通信终端作为NFC单元618或BT单元621的通信方,但是通信方不局限于此。例如,NFC单元或BT单元当然可以与执行相同通信协议的任何设备通信。此外,可以配置WLAN单元代替BT单元621来使用符合例如IEEE802.1X或IEEE802.11n的协议进行高速无线通信。以下将WLAN单元617、NFC单元618和BT单元621通称为通信单元。
主板601的CPU602用作为用于整体控制移动通信终端200的系统控制单元。ROM603存储CPU602要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嵌入式操作系统(OS)程序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ROM603中的各控制程序在ROM603中所存储的嵌入式OS的管理下,进行诸如时间安排或任务切换等的软件控制。RAM604由SRAM等构成。RAM604存储程序控制变量、由用户所登记的设置值、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终端200的管理数据等,并且还被用作为各种工作缓冲区。
图像存储器605由DRAM等构成,并且临时存储经由通信单元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或从数据存储单元612所读出的图像数据,以通过CPU602对其进行处理。非易失性存储器622由闪速存储器等构成,并且存储即使在切断电源之后也要保存的数据。该数据的例子是电话簿数据和过去连接的装置的信息。注意,存储器结构不局限于图6所示的结构。图像存储器605和RAM604可以共享存储器,或者可以将数据备份在数据存储单元612中。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DRAM,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硬盘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数据转换单元606进行页面描述语言(PDL)等的分析、以及诸如颜色转换和图像转换等的数据转换。电话单元607控制电话线,并且处理通过扬声器/麦克风单元613输入/输出的声音数据,从而实现通过电话的通信。操作单元608控制由参考图2所述的操作单元204所生成的信号。GPS(全球定位系统)609获取当前纬度和经度。显示单元610电子控制参考图2所述的显示单元203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显示各种输入操作以及MFP300的操作状态和状况等。
照相机单元611具有对经由镜头所输入的图像进行电子记录和编码的功能。将通过照相机单元611所拍摄的图像保存在数据存储单元612中。扬声器/麦克风单元613实现用于输入或输出用于电话功能的声音的功能、以及警告通知功能等。电源单元614包括便携式电池,并且控制电力供给。电源状态包括与零电池电量相对应的电池空状态、用户按下电源键205之前的电源切断状态、正常启动设备的启动状态(电源接通状态)、以及启动了设备但处于省电模式的省电状态。
移动通信终端200集成三个(3个)无线通信单元作为用于与诸如MFP等的其它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并且可以通过WLAN、NFC和
Figure BDA00002885465800091
进行无线通信。通信单元将数据转换成包,并且将包发送给诸如移动终端200A、200B等的其它装置。通信单元还将来自其它外部装置的包转换成数据,并且将转换后的数据发送给主板601。分别通过总线线缆615、616和620连接WLAN单元617、NFC单元618和BT单元621。WLAN单元617、NFC单元618和BT单元621实现符合各自的规范的通信。稍后详细说明NFC单元。
经由CPU602所管理的系统总线619将上述组件603~614、617、618、621和622相互连接。
图7是示出MFP300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MFP300包括用于整体控制设备的主板701、用于进行WLAN通信的WLAN单元717、用于进行NFC通信的NFC单元718和用于进行BT通信的BT单元719。注意,尽管图7示出移动通信终端200C、200D作为NFC单元718或BT单元719的通信方,但是通信方不局限于此。例如,NFC单元或BT单元当然可以与实现相同通信协议的任何设备通信。此外,可以配置WLAN单元代替BT单元719来使用符合例如IEEE802.1X或IEEE802.11n的协议进行高速无线通信。以下将WLAN单元717、NFC单元718和BT单元719通称为通信单元。
主板701的CPU702用作为用于整体控制MFP300的系统控制单元。ROM703存储要通过CPU70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嵌入式操作系统(OS)程序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ROM703中的各控制程序在ROM703所存储的嵌入式OS的管理下,进行诸如时间安排或任务切换等的软件控制。
RAM704由SRAM等构成。RAM704存储程序控制变量、由用户所登记的设置值和用于MFP300的管理数据等,并且还被用作为各种工作缓冲区。非易失性存储器705由闪速存储器等构成,并且存储即使在切断电源后也要保存的数据。更具体地,非易失性存储器705存储网络连接信息和用户数据等。图像存储器706由DRAM等构成,并且存储经由通信单元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编码/解码处理单元712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以及经由存储卡控制器(未示出)从存储卡所获取的图像数据。如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结构一样,该存储器结构不局限于此。数据转换单元707进行例如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等的分析、以及将图像数据向打印数据的转换。
在读取控制单元708所控制的读取单元710使CIS(ContactImage Sensor)图像传感器光学读取原稿时所生成的图像信号经由图像处理控制单元(未示出)进行诸如二值化处理和半色调处理等的各种图像处理,从而输出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操作单元709和显示单元711表示参考图3B所述的操作显示单元305。编码/解码处理单元712对MFP300所处理的图像数据(JPEG或PNG等)执行编码/解码处理和调整大小处理。
进纸单元714保持诸如打印纸张薄片等的打印介质。进纸单元714可以在打印控制单元716的控制下进行进纸操作。特别地,进纸单元可以包括多个进纸单元以在一个设备中保持多种类型的打印纸张薄片。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控制单元716进行控制来选择要进给打印纸张的进纸单元。
打印控制单元716通过经由图像处理控制单元(未示出)执行诸如平滑处理、打印浓度校正处理和颜色校正等的各种图像处理,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转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输出给打印单元715。打印控制单元716定期读出打印单元715中的信息来更新存储在RAM704中的状态信息。更具体地,打印控制单元716更新储墨器的墨剩余量和打印头的状态等。
类似于移动通信终端200,MFP300集成三个(3个)无线通信单元。各自的功能与移动通信终端200中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注意,分别通过总线线缆720、721和722连接WLAN单元717、NFC单元718和BT单元719。
经由通过CPU702所管理的系统总线723使上述组件702~719相互连接。
图6和7所示的WLAN单元可以进行符合例如IEEE802.1X或IEEE802.11n的高速无线通信。
图8是示出作为NFC单元618或NFC单元718所使用的NFC单元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NFC单元800包括NFC控制器801、天线单元802、RF单元803、发送/接收控制单元804、NFC存储器805和装置连接单元807。将电源806设置在NFC单元800外部。天线单元802从其它NFC装置接收无线电波或载波以及向其它NFC装置发送无线电波或载波。RF单元803具有用于将模拟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和将数字信号解调成模拟信号的功能。RF单元803包括用于识别频带或信道的频率并且使用频率分配数据控制频带或信道的合成器。发送/接收控制单元804进行与发送/接收有关的控制,包括发送/接收帧的组合和分解、前导码添加和检测、以及帧识别。发送/接收控制单元804还控制NFC存储器805以输入/输出各种数据和程序。
NFC存储器805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当NFC单元以主动模式工作时,其经由电源806接收电力,并且经由装置连接单元807与其它装置通信、或者与存在于经由NFC控制器801所发送/接收到的载波的覆盖范围内的其它NFC装置通信。相反,当NFC单元以被动模式工作时,其经由天线单元802接收来自其它NFC装置的无线电波,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从其它NFC装置接收电力。然后,NFC单元通过调制载波与其它NFC装置通信,从而发送/接收包括存储在NFC存储器805中的信息的数据。
图9是示出MFP3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闪速存储器)705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9,附图标记901表示整个闪速存储器。用户数据902存储与用户有关的信息,包括FAX号码、通信历史和网络信息。过去连接设备列表903存储目前为止与MFP300连接的设备的列表。例如,如果MFP300使用NFC与智能手机通信,则存储该智能手机的标识符。如果经由WLAN进行与智能手机的P2P通信,则存储用于WLAN连接的识别信息。更具体地,如果对于WLAN连接使用WPS(Wi-Fi保护设置),则存储WPS证书认证信息。
如果通过
Figure BDA00002885465800121
将MFP300连接至智能手机,则存储OOB认证信息。如果经由网络100将MFP300连接至服务器设备101,则存储服务器设备101的网络信息。设置信息906存储MFP300的设置信息。例如,存储诸如打印模式等的菜单项和喷墨打印头的校正信息等。其它907存储其它非易失性信息。
图10是示出MFP300的NFC存储器805的结构的框图。即使不向MFP300供给电源,NFC存储器805也可以使用被动模式的通信,来与诸如移动通信终端200等的外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并且进行读/写操作。
参考图10,附图标记1001表示整个NFC存储器。CPU702在预定定时,将设置在RAM704中的单元状态存储单元的内容(错误状态1003、墨剩余量1004和估计下一启动时间1005)复制到单元状态存储单元1002。
作业存储单元1006用作为在移动通信终端200通过NFC向MFP300输入作业时所使用的区域。打印作业1007存储打印作业的队列。更具体地,打印作业1007存储打印设置和到图像数据的链接。扫描作业1008存储扫描作业的队列。更具体地,扫描作业1008存储读取设置和读取数据的保存目的地。FAX作业1009存储FAX作业的队列。更具体地,FAX作业1009存储包括通信图像质量和发送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FAX设置以及已读取了图像的情况下与图像的链接。设置改变作业1010存储设置改变作业的队列。更具体地,设置改变作业1010存储与MFP主体的设置项的改变相关联的作业。
图11是NFC单元作为发起方工作时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1,每一NFC单元作为目标方工作,并且等待来自发起方的指示。在步骤S1102,NFC单元可以响应于来自用于控制符合NFC规范的通信的应用程序的请求,转换成发起方。如果NFC单元响应于该请求而转换成发起方,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3,在步骤S1103,应用程序选择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中一个,并且确定传输速率。
在步骤S1104,发起方检测是否存在从除其自身以外的设备所输出的RF场。如果存在外部RF场,则发起方不生成其自身的RF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5,在步骤S1105,发起方生成其自身的RF场。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NFC单元作为发起方开始操作。
图12是示出用于在被动模式下进行数据交换的序列的序列图。说明NFC单元(第一NFC单元)1201作为发起方工作、并且NFC单元(第二NFC单元)1202作为目标方工作的情况。
在步骤S1201,NFC单元1201进行单一装置检测以指定NFC单元1202。在步骤S1202,NFC单元1201发送其自身的标识符、发送/接收的位传输速率和有效数据长度等作为属性请求。该属性请求具有可任意选择和使用的通用字节。在接收到有效的属性请求时,NFC单元1202在步骤S1203发送属性应答。注意,通过负载调制进行来自NFC单元1202的发送,并且在图12中以虚箭头表示通过负载调制的数据发送。
在确认了有效属性应答时,NFC单元1201在步骤S1204可以发送参数选择请求,并且改变随后的传输协议的参数。参数选择请求中所包括的参数是传输速率和有效数据长度。在接收到有效参数选择请求时,NFC单元1202在步骤S1205发送参数选择应答,并且改变参数。注意,如果不改变参数,则可以省略步骤S1204和S1205。
在步骤S1206,NFC单元1201和NFC单元1202通过发送数据交换请求和数据交换应答来交换数据。利用数据交换请求和应答,可以作为数据发送针对通信方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如果数据大小大,则可以分割数据并发送。
在完成数据交换时,NFC单元1201在步骤S1207发送选择取消请求和释放请求中的一个。如果NFC单元1201发送选择取消请求,则NFC单元1202在步骤S1208发送选择取消应答。在接收到选择取消应答时,NFC单元1201释放表示NFC单元1202的属性,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201。另一方面,如果NFC单元1201发送了释放请求,则NFC单元1202在步骤S1208发送释放应答以返回至初始状态。在接收到释放应答时,由于完全释放了目标方,所以NFC单元1201可以返回至初始状态。
图13是示出用于在主动模式下进行数据交换的序列的序列图。说明NFC单元(第一NFC单元)1301作为发起方工作、并且NFC单元(第二NFC单元)1302作为目标方工作的情况。
在步骤S1301,NFC单元1301发送其自身的标识符、发送/接收的位传输速率和有效数据长度等作为属性请求。在接收到有效的属性请求时,NFC单元1302在步骤S1302发送属性应答。注意,通过由自身所生成的RF场进行来自NFC单元1302的发送。因此,在完成数据发送时,这两个NFC单元都停止生成RF场。
在确认了有效属性应答时,NFC单元1301在步骤S1303可以发送参数选择请求,并且改变传输协议的参数。参数选择请求中所包括的参数是传输速率和有效数据长度。在接收到有效参数选择请求时,NFC单元1302在步骤S1304发送参数选择应答,并且改变参数。注意,类似于被动模式,如果不改变参数,则可以省略步骤S1303和S1304。
在步骤S1305,NFC单元1301和NFC单元1302通过发送数据交换请求和数据交换应答来交换数据。利用数据交换请求和应答,可以作为数据发送针对应用程序的信息。如果数据大小大,则可以分割数据并发送。
在完成数据交换时,NFC单元1301在步骤S1306发送选择取消请求和释放请求中的一个。如果NFC单元1301发送选择取消请求,则NFC单元1302在步骤S1307发送选择取消应答。在接收到选择取消应答时,NFC单元1301释放表示NFC单元1302的属性。此后,NFC单元1301在步骤S1308向具有已知标识符的其它目标方发送启动请求。在接收到启动请求时,该目标方在步骤S1309发送启动应答,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301。另一方面,如果NFC单元1301发送释放请求,则NFC单元1302在步骤S1309发送释放应答,并且返回至初始状态。在接收到释放应答时,由于完全释放了目标方,所以NFC单元1301可以返回至初始状态。
NFC的通信速率为相对低的数百bps。因此,使用NFC进行认证等,并且使用更高速度的WLAN来发送大量数据,从而实现有效数据传送。
图14是示出用于通过在NFC和WLAN之间切换来传送数据的序列的序列图。图14示出移动通信终端200作为主体将存在于自身中的图像数据传送给MFP300以进行打印的所谓的推式通信的例子。
在步骤S1401,为了建立与MFP300的NFC通信,NFC单元618用作为发起方来检测作为目标方的NFC单元718。如果正确检测到了NFC单元718,则NFC单元718在步骤S1402发送检测应答。注意,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移动通信终端200用作为发起方。然而,实际上,MFP300也可以基于通过操作显示单元305等的输入而成为发起方。在正确接收到检测应答时,在步骤S1403,NFC单元618发送用于进行NFC通信的属性请求。在接收到属性请求时,NFC单元718在步骤S1404返回属性应答。利用属性请求和应答,发送发起方和目标方的NFC_ID,并且通过NFC_ID指定通信方。
在步骤S1405,进行相互通信,从而能够传送用于数据加密的加密密钥。注意,例如,如果不必要传送加密密钥,则无需进行相互认证。在步骤S1406,NFC单元618向NFC单元718请求与在MFP300中可用的通信协议有关的信息。该请求包含与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可用的通信协议有关的信息。在接收到该请求时,NFC单元718能够识别出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使用WLAN通信。在步骤S1407,NFC单元718利用与自身中可用的通信协议有关的信息对在步骤S1406所接收到的请求进行应答。因此,这两个设备都可以识别相互可用的通信协议。
假定用作为发起方的移动通信终端判断为可以使用识别出的WLAN通信协议以比利用NFC更高的速度来进行数据传送,因此通过切换成WLAN进行通信。注意,MFP可以确定切换成WLAN。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408和S1409,例如,设备交换诸如用于指定通信方的地址等的WLAN通信所需的信息。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410,在步骤S1410,NFC单元618发送用于从NFC通信切换成WLAN通信的请求。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时,NFC单元718在步骤S1411对此进行应答。
在接收到正确的切换应答时,NFC单元618在步骤S1412被切换成WLAN单元617,并且在步骤S1413,NFC单元718被切换成WLAN单元717。在切换操作之后,NFC单元618在步骤S1414发送释放请求。在接收到释放请求时,NFC单元718在步骤S1415发送释放应答,从而终止NFC通信。
步骤S1416和随后步骤的处理基于在步骤S1408和S1409所交换的用于WLAN通信的信息,执行WLAN通信。
在步骤S1416,WLAN单元617确认与WLAN单元717是否可以进行数据传送。这里要确认的内容包括例如用于保存要传送给MFP300的图像数据的空闲空间的容量。在接收到确认请求时,WLAN单元717在步骤S1417发送确认。如果接收到了正确确认,并且判断为可以进行数据传送,则WLAN单元617在步骤S1418将存在于移动通信终端200中的图像数据发送给WLAN单元717。该处理使得能够使用更高速度的通信协议来传送大量数据。
图15是示出用于进行MFP300作为主体使存在于移动通信终端200中的图像数据传送给MFP300以进行打印的所谓的拉式通信的序列的序列图。注意,图15中与图14的相同的步骤具有相同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15,在从NFC通信切换成WLAN通信之后,WLAN单元717在步骤S1416'向WLAN单元617发送用于确认数据获取的请求。这里要确认的内容包括例如要通过移动通信终端200传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在接收到用于确认传送数据的请求时,WLAN单元617在步骤S1417'发送应答。如果接收到了正确应答,并且考虑MFP300的空闲空间判断为可以进行传送,则WLAN单元717在步骤S1418'请求图像数据。在接收到正确请求时,WLAN单元617在步骤S1419'发送所请求的图像数据。
图16是示意性示出从移动通信终端200在MFP300中预约作业时开始、直到MFP300执行该作业为止的序列的序列图。说明下面的一种情况:在MFP300处于硬off状态时,MFP300从移动通信终端200接收打印作业。注意,打印作业是MFP300用于执行打印的指示,并且打印作业可以不包括图像数据,而是包括诸如图像文件名、文件类型、数据量和数据存储目的地等的打印作业信息,或者可以包括打印作业信息和图像数据两者。
首先说明移动通信终端200的操作。
在步骤S1601,移动通信终端200从其图像存储器605或服务器设备101等获取图像数据。在步骤S1602,该终端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中选择进行打印所要使用的图像数据,并且设置副本的数量。在步骤S1603,该终端进行诸如打印纸张大小和纸张类型等的打印设置。在步骤S1604,该终端通过NFC通信将打印作业信息发送给MFP300。该处理请求MFP打印图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打印作业仅包括诸如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名、副本的数量和打印设置等的作为打印必需信息的打印作业信息。
接着说明MFP300的操作。
在步骤S1605,MFP以被动模式接收由移动通信终端200所发送的打印作业信息。在接收到打印作业信息时,MFP300在步骤S1606将作业信息存储在NFC存储器的作业存储单元1006中。对于各个作业信息,存储目的地有所不同,并且如以上参考图10所述。在步骤S1607,MFP300进入正常启动状态。当MFP300进入正常启动状态时,其在步骤S1608获取进行打印所要使用的图像数据,并且在步骤S1609基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打印图像。
参考图17~26详细说明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处理,并且参考图27~31详细说明MFP300的处理。
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处理过程(图17~26)
图17是示出从启动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图像打印应用程序时开始、直到NFC通信结束为止的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应用程序具有用户输入数据和输出所获取的数据所使用的用户接口、以及用于使NFC单元作为发起方来工作的功能。
在步骤S1701,该终端获取图像数据。这里要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是保存在移动通信终端200的图像存储器605中的图像数据、或者通过下载存储在服务器设备101中的图像数据或从因特网上的照片共享网站下载图像数据所获得的数据。此外,在步骤S1701,该终端将所获取的图像文件的路径信息和文件名存储在RAM604中。
在步骤S1702,该终端基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稍后要说明的图18示出图像选择画面的显示例子。将所获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605中。
在步骤S1703,该终端检测操作单元608的键操作,并且将与所检测到的键有关的信息存储在RAM604中。在步骤S1704,该终端检查所检测到的键信息,并且在步骤S1705、S1706、S1707或S1708执行与该信息相对应的处理。注意,稍后将分别参考图21~24详细说明步骤S1705~S1708的处理。
在完成步骤S1705的图像选择处理、步骤S1706的副本数量选择处理或步骤S1707的打印选择处理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702以显示图像选择画面,并且在步骤S1703等待键检测。另一方面,在步骤S1708,该终端进行NFC通信以将分别在步骤S1705~S1707所设置的与要打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与各图像的副本数量有关的信息和打印设置信息发送给目标方。在完成步骤S1708的打印作业发送处理时,终止图像打印处理。
图18是示出在步骤S1702显示在显示单元203上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在显示单元203上配置一些图像显示区域1801。将在步骤S1701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图像1802显示在图像显示区域1801上。图像显示区域1801上所显示的图像的位置用作为图像选择键。当用户按下或触摸图像选择键时,认为选择了图像选择键。如果检测到选择了图像选择键1804,则显示表示图像选择状态的选中1803。如果再次检测到同一图像选择键,则设置选中1803处于非显示模式。
如果在显示画面上检测到对副本数量设置键1805的按下或触摸,则显示图19所示的副本数量设置画面。如果检测到按下或触摸了打印设置键1806,则显示图20A或20B所示的打印设置画面。如果检测到按下或触摸了打印开始键1807,则根据图24所示的流程图执行打印处理。
图21是详细示出步骤S1705的图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01,获取各图像的选中显示状态。将选中显示状态存储在RAM604中,并且其初始值表示选中非显示模式。在步骤S2102,检查对于所选择的图像是否正在显示选中。如果判断为正在显示选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3以设置选中处于非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选中处于非显示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2104以设置选中处于显示模式。
在步骤S2105,将选中显示改变操作之后的选中显示状态存储在RAM604中,从而终止图像选择处理。
图22是详细示出步骤S1706的副本数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执行该处理以仅改变所选择的图像的副本数量。
如果检测到按下或触摸了副本数量设置键1805,则在步骤S2201检查是否存在正显示选中的图像。如果判断为存在正显示选中的图像,则处理进入步骤S2202以显示副本数量设置画面;否则,终止副本数量选择处理。图19是示出副本数量设置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在步骤S2203检查是否操作了图19所示的副本数量改变键1902或副本数量设置结束键1903。如果检测到了键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204以检查所检测到的键的内容。
如果检测到了副本数量改变键1902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205以改变正显示选中的图像的副本数量的设置。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按下或触摸“+”一次,副本数量显示区域1901中的值增大1。如果按下或触摸“-”一次,则副本数量显示区域1901中的值减小1。在步骤S2206,将各图像的改变后的副本数量的设置值存储在RAM604中。此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203。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了副本数量设置结束键1903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207以终止显示副本数量设置画面。然后画面返回至图18所示的图像选择画面。
图23是详细示出步骤S1707的打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在检测到按下或触摸了打印设置键1806时,在步骤S2301显示打印设置项选择画面。图20A是示出打印设置项选择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在显示画面上显示打印设置列表2002,这使得能够改变纸张大小、纸张类型和打印质量。
在步骤S2302,处理等待检测到对图20A所示的打印设置项选择画面上的键的按下或触摸。在检测到键时,处理进入步骤S2303以检查所检测到的键的内容。
如果检测到对打印设置项键2001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304以显示打印设置改变画面。图20B是示出用于改变纸张大小的打印设置改变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设置值列表2012,这使得能够将纸张大小改成为A4、B5、A5、L大小、2L大小或明信片。注意,将所选择的纸张大小与选中2013一起显示。在步骤S2305,处理等待检测到对图20B所示的打印设置改变画面上的键的按下或触摸。在检测到键时,处理进入步骤S2306以检查所检测到的键的内容。
如果检测到了设置值改变键2011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307。如果检测到了设置值改变结束键2014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309。在步骤S2307改变纸张大小,并且在步骤S2308将改变操作之后的打印设置信息存储在RAM604中。用于改变纸张类型或打印质量的方法与用于改变纸张大小的方法相同,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另一方面,在步骤S2309,终止打印设置改变画面的显示以返回至图20A所示的打印设置项选择画面的显示。
如果在步骤S2302和S2303检测到打印设置结束键2003的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2310以终止打印设置画面的显示,从而返回至图18所示的图像选择画面。
图24是详细示出步骤S1708的打印作业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401,获取步骤S2206存储在RAM604中的副本数量信息。在步骤S2402,获取步骤S2308存储在RAM604中的打印设置信息。
图25A是示出副本数量设置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将用于识别文件的路径/文件名信息2501和副本数量信息2502作为组来管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相互独立地管理这多个信息。图25B是示出打印设置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5B示出将纸张大小信息2511、纸张类型信息2512和打印质量信息2513作为组来管理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相互独立地来管理这多个信息。在获取到副本数量信息和打印设置信息时,处理进入步骤S2403。
在步骤S2403,移动通信终端200成为发起方,并且变换成用于检测NFC单元的模式。在本例子中,终端200根据参考图11所述的处理成为发起方。注意,通信模式可以是被动模式或主动模式。然而,为了以主动模式工作,即使MFP300由于例如使NFC单元的电源供给子系统与MFP的电源供给子系统分开而处于硬off状态,也需要向NFC单元718供给电力。在开始作为发起方工作时,处理进入步骤S2404以检测用作为通信方的设备。
如果检测到设备,则处理进入步骤S2405;否则,处理等待步骤S2404中对设备的检测。搜索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和执行搜索操作的次数依赖于应用。当特定时间经过或执行该操作特定次数时,可以中断该操作,或者用户可以选择中断该操作。
终端在步骤S2405向MFP发送属性请求,并且在步骤S2406接收来自MFP的属性应答。如果没有接收到正确应答,则再次发送属性请求,或者中断通信。如果接收到正确应答,则处理进入步骤S2407。
在步骤S2407,判断是否需要改变参数。如果需要改变参数,则处理进入步骤S2408;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410。在步骤S2408,向MFP发送参数选择请求。在步骤S2409,终端接收参数选择应答。如果没有接收到正确应答,则再次发送参数选择请求,或者中断通信。如果接收到了正确应答,则处理进入步骤S2410。
在步骤S2410,终端向作为目标方的MFP发送作业信息。将所发送的数据写入MFP300的NFC单元718的NFC存储器805中。
终端在步骤S2411向MFP发送释放请求,并且在步骤S2412接收来自MFP的释放应答。如果接收到释放应答,则释放目标方。在步骤S2413,终端在显示单元203上显示表示完成向目标方发送数据的消息画面。此后,结束该处理。
图26是示出在步骤S2413所显示的发送完成画面的例子的图。注意,尽管在接收到释放应答之后显示该画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在步骤S2410发送副本数量/打印设置信息之后显示该画面,或者可以不显示该画面。所显示的内容不局限于此,并且还可以显示作为发送目的地的MFP的名称等。在本例子中,显示打印数据位置信息2601、副本数量信息2602和打印设置信息2603。
MFP300的处理过程(图27~31)
虽然为了简化以上参考图16说明了MFP300处于硬off状态的情况,但这里将给出包括MFP处于正常状态时的操作的说明。
图27是示出从MFP300接收到打印作业时开始、直到其执行该作业为止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701,MFP300接收步骤S2410中移动通信终端200使用NFC通信所发送的作业信息。此时,移动通信终端200成为发起方,并且MFP300成为目标方。如果MFP300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则通信模式是被动模式。如果MFP300处于正常状态,则通信模式可以是被动模式或主动模式。硬off状态表示接通电源之前的状态,软off状态表示接通了电源、但是没有启动主要程序的状态,并且正常状态表示程序正常启动的状态。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在MFP300的NFC单元718的NFC存储器805中。如参考图10所述,存储位置对于每一类型的作业有所不同。
在步骤S2702检查MFP300是否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也就是说,MFP300是否处于电源切断状态)。如果MFP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则处理进入步骤S270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705。
如果MFP300的设备状态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则处理在步骤S2703等待给MFP300的启动请求。在接收到启动请求时,处理进入步骤S2704。进行用于启动MFP300的处理以使MFP300的状态返回至正常状态。如果打印作业的作业信息存储在NFC存储器805中,则这可被当作启动请求。在完成启动处理时,即,在返回至正常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2705。
在步骤S2705,MFP获取NFC存储器805的存储信息,并且将其传送并存储在RAM704中。在步骤S2706,CPU702检查作业信息是否在RAM704中。如果作业信息在RAM中,则处理进入步骤S2707;否则,终止作业执行处理。
如果在RAM中存在作业信息,则MFP在步骤S2707检查作业的类型,并且在步骤S2708~S2711执行与作业的类型相对应的处理。将分别参考图28~31详细说明步骤S2708~S2711的处理。在完成作业处理时,在步骤S2712从NFC存储器805删除已执行作业的信息。在删除了作业信息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705以获取作业信息并执行作业。
图28是详细示出步骤S2708的打印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801,MFP获取表示打印所要使用的图像数据的位置的图像获取目的地信息。例如,这是如文件位置信息2501那样表示图像数据的位置的信息。在步骤S2802~S2804,分别获取图像数据、副本数量和打印设置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RAM704中。此后,MFP在步骤S2805开始打印。
在进行打印之后,CPU702在步骤S2806检查是否存在未被打印的图像数据。如果存在这类图像数据,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801;否则,终止打印作业处理。如果一个打印作业能够打印多个图像,则进行该处理。因此,如果一个打印作业仅能够打印一个图像,则可以省略步骤S2806的处理。尽管说明了打印图像的情况,但是打印对象不局限于图像,并且可以是文档(文档数据)等。处理顺序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在获取图像数据之前获取副本数量设置信息和打印设置信息。
图29是详细示出步骤S2709的扫描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901,MFP从扫描作业信息获取读取设置信息。读取设置信息包括读取原稿大小、读取颜色(彩色或单色)和读取数据保存格式。MFP在步骤S2902读取被置于原稿台301上的原稿,并且在步骤S2903将通过读取原稿所获得的数据存储在RAM704中。在步骤S2904,MFP从扫描作业信息获取与保存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RAM704中。保存目的地可以是MFP3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705或除MFP300以外的诸如服务器设备101等的设备。在步骤S2905,MFP将所读取的数据发送至步骤S2904所获取的保存目的地。
图30是详细示出步骤S2710的传真(FAX)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01,MFP获取读取设置信息。MFP在步骤S3002读取被置于原稿台301上的原稿,并且在步骤S3003将所读取的数据存储在RAM704中。MFP在步骤S3004获取诸如传真发送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等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并且在步骤S3005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图31是详细示出步骤S2711的设置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01,MFP获取设置改变信息。设置改变信息是诸如MFP300的LAN设置信息和传真发送目的地的电话簿等的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设置信息保存区域906中。MFP在步骤S3102获取设置改变项,并且在步骤S3103将其写入设置信息保存区域906中。例如,如果改变LAN设置信息,则MFP仅在设置信息保存区域906中的存储LAN设置信息的区域中进行写操作。
根据上述实施例,即使MFP处于硬off状态或软off状态,移动通信终端也可以将作业信息存储在MFP中。当MFP300转换成正常状态时,其可以执行作业信息。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接通打印设备以返回至正常状态时,从移动终端获取要打印的数据。然而,也可以从外部服务器获取要打印的数据。可选地,可以从打印设备的内部存储器或插入打印设备的存储器中获取数据。
此外,不仅在打印设备处于电源切断状态时,而且在例如当打印设备处于睡眠状态或诸如墨耗尽等的错误状态时的其它状况下,打印设备能够立即进行打印。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通过作业所执行的处理示例性说明了打印设备中的打印。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是各种处理。
还可以利用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诸如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方面,其中,利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为此,例如,通过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执行预定处理的指示,其中,即使没有从电源供给电力,所述通信单元也能够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单元所接收到的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以及
执行单元,用于在尚未从所述电源供给电力并且已通过所述存储单元将所述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当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时,基于所述指示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设备具有多个功能,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并且启动了所述多个功能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将所述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以及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并启动了所述多个功能中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所述存储单元将所述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当所述多个功能启动时,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执行在所述处理设备所能执行的多个类型的处理中的处理的第二指示,以及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执行与所述第二指示相对应的处理作为所述预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确认单元,所述确认单元用于在从所述电源供给电力时确认所述指示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其中,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确认为存储了所述指示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指示相对应的所述预定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源是交流电源或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使用近场通信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中的近场通信单元处于被动模式、并且所述通信单元用作目标方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电磁感应所生成的电力,将所述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8.一种应用于包括通信单元的处理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执行预定处理的指示,其中,即使没有从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所述通信单元也能够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将所接收到的指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以及
在尚未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并且所述指示已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当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处理设备供给电力时,基于所述指示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CN2013100698061A 2012-03-05 2013-03-05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3312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309.0A CN105162999B (zh) 2012-03-05 2013-03-05 用于使打印装置打印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8624A JP5967980B2 (ja) 2012-03-05 2012-03-05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2-048624 2012-03-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309.0A Division CN105162999B (zh) 2012-03-05 2013-03-05 用于使打印装置打印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926A true CN103312926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04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98061A Pending CN103312926A (zh) 2012-03-05 2013-03-05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CN201510505309.0A Active CN105162999B (zh) 2012-03-05 2013-03-05 用于使打印装置打印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309.0A Active CN105162999B (zh) 2012-03-05 2013-03-05 用于使打印装置打印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20130229687A1 (zh)
JP (1) JP5967980B2 (zh)
CN (2) CN10331292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798A (zh) * 2013-10-11 2015-04-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51255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5313502A (zh) * 2014-07-24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391891A (zh) * 2014-08-21 2016-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配置无线连接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3170286A (zh) * 2018-11-09 2021-07-23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资产跟踪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2203B2 (ja) * 2012-03-05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9100059B2 (en) * 2013-05-07 2015-08-0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to a single NFC tag
JP6271876B2 (ja) * 2013-06-19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51241B2 (ja) * 2013-11-20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123703B2 (ja) * 2014-02-26 2017-05-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980258B2 (ja) * 2014-03-11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31279B2 (ja) * 2014-04-18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54394B2 (ja) * 2014-07-04 2018-07-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16115974A (ja) * 2014-12-11 2016-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91565B2 (ja) 2015-06-12 2023-12-0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JP6589610B2 (ja) * 2015-12-07 2019-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モード制御方法
US9893910B2 (en) * 2016-02-22 2018-02-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CN106354448A (zh) * 2016-09-23 2017-01-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蓝牙无线打印终端、系统和方法
JP2019022185A (ja) * 2017-07-21 2019-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通信方式を用いる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781938B2 (ja) * 2017-09-28 2020-11-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US10740051B2 (en) * 2018-11-19 2020-08-11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289888B2 (ja) * 2020-05-08 202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6056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458761A (zh) * 2007-12-11 2009-06-17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183465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通信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装置
US20100238002A1 (en) * 2009-03-22 2010-09-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tive/Passive RFID Transponder Control Function
CN102279933A (zh) * 2010-06-10 2011-12-1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US20120021703A1 (en) * 2010-06-11 2012-01-26 Nintendo Co.,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System
CN102356627A (zh) * 2009-03-18 2012-02-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0551B2 (ja) 1998-05-22 2007-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周辺機器の選択システム及び選択方法
JP2001169266A (ja) * 1999-12-07 2001-06-22 Sony Corp 情報蓄積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US7286161B2 (en) * 2002-02-21 2007-10-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gital camer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etting plural trimming areas with respect to image data
JP2004030279A (ja) 2002-06-26 2004-01-29 Canon Inc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
JP4413124B2 (ja) 2004-10-25 2010-02-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印刷指示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843578B2 (en) 2004-12-21 2010-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675379B1 (ko) * 2005-01-25 2007-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프린팅 방법
JP3977392B2 (ja) 2005-09-09 2007-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72767A (ja) * 2005-09-07 2007-03-22 Canon Inc 無線データ通信印刷装置
JP2008074068A (ja) * 2006-09-25 2008-04-0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3265A (ja) 2007-02-01 2008-08-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41087B2 (ja) 2007-05-14 2012-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US8159706B2 (en) * 2007-09-12 2012-04-17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176706B2 (ja) * 2007-09-12 2013-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携帯端末装置、情報通信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10199758A (ja) * 2009-02-23 2010-09-09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4821878B2 (ja) 2009-03-31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JP5334184B2 (ja) 2009-05-22 2013-11-06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026069A1 (en) 2009-07-31 2011-02-0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n imaging operation using a wireless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JP2011044092A (ja) * 2009-08-24 2011-03-03 Ricoh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2018657A (ja) * 2010-06-11 2012-01-26 Nintendo Co Ltd 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2011289A1 (ja) * 2010-07-23 2012-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Nfc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462734B2 (en) * 2010-10-20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docking with out-of-band initi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6056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458761A (zh) * 2007-12-11 2009-06-17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183465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通信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装置
CN102356627A (zh) * 2009-03-18 2012-02-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US20100238002A1 (en) * 2009-03-22 2010-09-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tive/Passive RFID Transponder Control Function
CN102279933A (zh) * 2010-06-10 2011-12-1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US20120021703A1 (en) * 2010-06-11 2012-01-26 Nintendo Co.,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Syste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798A (zh) * 2013-10-11 2015-04-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10230864B2 (en) 2013-10-11 2019-03-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of setting and starting a job thereof
US10547760B2 (en) 2013-10-11 2020-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of setting and starting a job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764458B2 (en) 2013-10-11 2020-09-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of setting and starting a job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951255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4951255B (zh) * 2014-03-28 2019-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5313502A (zh) * 2014-07-24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740443B2 (en) 2014-07-24 2017-08-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near 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13502B (zh) * 2014-07-24 2018-03-09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391891A (zh) * 2014-08-21 2016-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配置无线连接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3170286A (zh) * 2018-11-09 2021-07-23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资产跟踪通信装置
CN113170286B (zh) * 2018-11-09 2023-10-20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资产跟踪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2999A (zh) 2015-12-16
US20160088168A1 (en) 2016-03-24
US20130229687A1 (en) 2013-09-05
US10659628B2 (en) 2020-05-19
US20170331962A1 (en) 2017-11-16
JP5967980B2 (ja) 2016-08-10
US20150154483A1 (en) 2015-06-04
JP2013186506A (ja) 2013-09-19
CN105162999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2926A (zh) 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JP599173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10142510B2 (e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39773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4130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51241B2 (ja) 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253469B (zh) 图像形成设备,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230252B2 (en) System includ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execute a job received from th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687858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3187571A (ja) 記録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記録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3312925A (zh) 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502571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CN103312384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2230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job interruptions caused by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with priority handling capabilities
US102230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job interruptions caused by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in a print system
JP6254786B2 (ja) 処理装置、課金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01394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660039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87143B2 (ja) 印刷装置、通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106328A (ja)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6154024A (ja) 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1907957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6629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和控制方法
JP6642965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020222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