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8174A -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8174A
CN103308174A CN201310082469XA CN201310082469A CN103308174A CN 103308174 A CN103308174 A CN 103308174A CN 201310082469X A CN201310082469X A CN 201310082469XA CN 201310082469 A CN201310082469 A CN 201310082469A CN 103308174 A CN103308174 A CN 103308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color
opening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24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8174B (zh
Inventor
铃木泰之
佐藤信行
赖本卫
横泽卓
樱田裕一
小林正人
冈田达彦
神泽朋和
堀川大作
松本广
本多领
森胁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0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8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81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04N1/4076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dependent on references outside the pic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单元,包括具有开口的框体;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经由开口捕获位于框体外的对象;基准图表单元,该基准图表单元被设置在框体上并与对象一起被传感器单元捕获;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盖住开口。本发明还提供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Description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优先权:于2012年3月16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60555号以及于2013年2月14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27145号,且通过引用将以上申请的所有内容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彩色喷墨图像形成设备或者彩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变得能够提供更高的图像品质并因此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广告媒体、宣传册等的胶印中,广告媒体、宣传册等要求高品质的图像和图像品质的提高,但是打印复本的数目相对较少。
在要求高品质的胶印中,有时候,顾客所期望的打印材料的色彩会和由图像形成设备实际打印出来并输出的色彩有差异。
顾客通常会在显示器上检查打印材料的色彩,然后指令打印。然而,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根据任一型号的特定的色彩再生特性,因此被打印的色彩可能会与在显示器上所检查的色彩不同。
因此,使用色彩空间来使色彩再生的技术被使用,举例来说,其中色彩空间,是不依赖于例如显示器或者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的L*a*b*色彩空间和xyz色彩空间。
图像形成设备控制色彩材料量以便输出特定的色彩。举例来说,喷墨图像形成设备计算墨水喷射量或者打印图案以便控制从喷墨头喷射的墨水量,从而控制输出的色彩。例如另外一个实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光敏元件上所附的色粉量或者控制激光光束的强度,从而控制输出的色彩。
然而,色彩材料量,例如喷墨图像形成设备的墨水喷射量会根据头喷嘴的状态、根据墨水的粘度的变化、或者根据喷射驱动元件(例如,压电元件)的变化而改变,导致色彩再生性的变化。此外,喷墨图像形成设备的墨水喷射量在相同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随时间而改变或者可能在不同的图像形成设备之间改变。因此,图像的色彩再生可能随时间而改变或者在图像形成设备之间改变。
因此,传统的图像形成设备进行色彩调整处理以减少由于装置特定的特性而造成的输出的变化并改善关于输入的输出再生性。举例来说,色彩调整处理被进行,因此图像形成设备实际上输出基准色彩的色标图像(基准色彩色标图像)且色彩测量装置测量基准色彩色标图像。基于基准色标图像的色彩测量值和对应的基准色彩的标准色彩空间中的色值之间的差异,色彩测量装置生成色彩转换参数,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中设定色彩转换参数。此后,当基于输入图像数据来输出图像时,图像形成设备基于设定的色彩转换参数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色彩转换,并基于色彩转换后的图像数据来记录和输出图像。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装置特定的特性而造成的输出中的变化并输出具有更高的色彩再生性的图像。
在传统的色彩调整处理中,分光光度色彩测量装置已经被广泛用作测量基准色彩色标图像的色彩的色彩测量装置。分光光度色彩测量装置能够在每一个波长处获得光谱反射率并因此能够测量具有高精度的色彩。然而,分光光度色彩测量装置是昂贵的。因此,需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进行具有更高精度的色彩测量的装置。
通常已经提出了一种色彩测量装置,该色彩测量装置包括:基准色测量单元,该基准色测量单元在获得色彩基准值的RGB数据之前测量基准色标;彩色图像输入单元,该彩色图像输入单元通过同时或者分别捕获包括基准色标的对象(subject)和色彩测量目标(target)来获得RGB数据;图像提取单元,该图像提取单元从彩色图像输入单元所获得的RGB数据中提取出基准色标的RGB数据和色彩测量目标的RGB数据;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计算图像提取单元所获得的基准色标的RGB数据和基准色彩测量单元所获得的基准色标的RGB数据之间的差异,并基于该差异至少校正色彩测量目标的RGB数据(参见日本专利第3129502号)。在传统的技术中,被公开的是被与对象相比较的作为色彩测量目标的基准色标被靠近对象放置,通过被用作彩色图像输入单元的彩色摄像机,对象和基准色标被同时捕获,通过使用所捕获的基准色标的RGB数据来校正对象的RGB数据,并且对象的RGB数据被转换为标准色彩空间中的色值。
然而,在日本专利第3129502号中所述的技术中,难以使对象、基准色标和彩色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因此,成像条件在每一次成像时都可能变化且成像不可能被稳定地执行。
因此,有对能够稳定地捕获成像的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和色彩测量方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提供有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具有开口的框体;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经由开口捕获位于框体外的对象;基准图表单元,该基准图表单元被设置在框体上并与对象一起被传感器单元捕获;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盖住开口。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势和技术及产业上的意义将通过连同参考附图阅读以下关于本发明当前最优方案的详细说明得到更好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打印车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记录头的布置图;
图4是成像单元的平面图;
图5是在图4的箭头A-A的方向上所观察到的成像单元的横断面图;
图6是在图5的箭头B-B的方向上所观察到的成像单元的横断面图;
图7是基准图表的平面图;
图8是成像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10是说明成像单元和色彩测量控制单元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用于从基准纸张获取基准色彩测量值和被成像的基准RGB值的处理和用于获取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的处理的图;
图12是说明通过同时捕获基准图表和成像物体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实例的图;
图13A和13B是说明初始基准RGB值的实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色彩测量处理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用于生成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的处理的图;
图16是说明初始基准RGB值和色彩测量基准RGB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基本色彩测量处理的图;
图18是说明接着图17后的基本色彩测量处理的图;
图19是其中开口被聚酯薄膜盖住的成像单元的侧视图;
图20是包括在开口处的聚酯薄膜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1是没有光程长度改变构件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2是包括卷起的聚酯薄膜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3是在图22的箭头A-A的方向上所观察到的成像单元的横断面图;
图24是包括在开口处的聚酯薄膜并包括发条带动的聚酯薄膜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5是当遮板(shutter)关闭开口时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6是当遮板打开开口时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27是当遮板关闭开口时成像单元的底视图;
图28是当遮板打开开口时成像单元的底视图;
图29是在图25的箭头A-A的方向上所观察到的成像单元的横断面图;
图30是其中聚酯薄膜被设置在开口处且遮板关闭开口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31是其中光程长度改变构件没有被设置在开口处且遮板关闭开口的成像单元的正横断面图;
图32是包括维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平面图;
图33是维持机构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34是图像形成系统的系统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下面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且多种技术上较佳的限制被做出。然而,本发明并不不合理地局限于以下说明。此外,不是总是需要所有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组件作为本发明的组件。
在下面的说明中,“Lab(Lab值)”是指,举例来说,CIELAB(CIE1976L*a*b*)色彩空间(或者CIELAB色彩空间中的值)。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L*a*b*”被表示为“Lab”。
图1到图3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和色彩测量方法的图。具体而言,图1是应用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和色彩测量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示意性立体图。
在图1中,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安装在主体框架3上的主体外壳2。在主体外壳2中,主导向杆4和副导向杆5在如图1中的双向箭头A所示的主扫描方向上被延伸。主导向杆4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打印车6。打印车6包括与副导向杆5相卡合以使打印车6的姿势稳定的连接片6a。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以环形带形式沿着主导向杆4的同步带7。同步带7桥接于驱动轮8和从动轮9之间。驱动轮8被主扫描电机10驱动从而旋转。从动轮9被布置成向同步带7供给预定的张力。驱动轮8被主扫描电机10驱动从而旋转,以便从而使同步带7在主扫描方向上根据旋转方向旋转。
打印车6被连接至同步带7,并当驱动轮8在主扫描方向上使同步带7旋转时,打印车6在主扫描方向上沿主导向杆4往复地移动。
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被包含在主体外壳2的主扫描方向的两个拐角部分的墨盒部11和维持机构12。墨盒部11以可替换的形式包含有含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各个色彩的墨水的墨盒。墨盒部11中的墨盒通过导管(未示出)被连接至打印车6上的对于记录头20的各个颜色的记录头20y、20m、20c和20k(参见图2)。每一个墨盒经由导管将墨水供应给打印头20y、20m、20c和20k的对应的一个。在下面的说明中,记录头20y、20m、20c和20k可以被统称为记录头20。
如下面所述的,通过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P,图像形成设备1将图像输出或者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介质P在压板(platen)14上(参见图2)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参见图1的箭头B)被间歇地传送,同时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打印车6。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间歇地在副扫描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P,并且,在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被暂停的同时,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打印车6,将墨水从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的喷嘴列喷射到在压板14上的记录介质P上,从而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
为了从记录头20排出不需要的墨水或者维持记录头20的可靠性,维护机构12清洁记录头20的喷射面、进行盖住或者喷射不需要的墨水。稍后将描述维护机构12的特别的实例。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能够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部分打开和关闭的盖13。当对图像形成设备1进行维护操作或者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出现卡纸时,盖13被打开以便进行主体外壳2内部的维护或者以便移除被卡住的记录介质P。
如图2所示,打印车6被安装有记录头20y、20m、20c和20k。记录头20y、20m、20c和20k经由导管被连接至墨盒部11中的各个色彩的墨盒,且将各个颜色的墨水喷射到与记录头相对的记录介质P上。具体而言,记录头20y喷射黄色(Y)墨水,记录头20m喷射品红色(M)墨水,记录头20c喷射青色(C)墨水,且记录头20k喷射黑色(K)墨水。
记录头20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因此喷射面(喷嘴面)在图1中面朝下(朝向记录介质P侧),并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P上。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编码器片(encoder sheet)15,编码器片15平行于同步带7,即平行于主导向杆4,以便至少盖住打印车6的移动范围。读出编码器片15的编码器传感器21被设置在打印车6上。图像形成设备1基于编码器传感器21已经从编码器片15获得的读出结果来控制主扫描电机10的驱动,以便从而控制打印车6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3所示,在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打印头20中,记录头20y、20m、20c和20k被布置在多列喷嘴列中。通过将墨水从喷嘴列喷射到在压板14上传送的记录介质P上,图像被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为了保证通过打印车6的一次扫描可以被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的较宽的宽度,图像形成设备1被配置成位于上游的记录头20和位于下游的记录头20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为了提高黑色打印的速度,以是喷射彩色墨水的每一个记录头20y、20m、20c两倍的数目在打印车6上安装喷射黑色墨水的记录头20k。此外,每一个记录头20y和20m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分隔并被并排布置以便保持通过打印车6的往复运动而重叠的色彩的顺序并以便防止在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之间色彩顺序的改变。记录头20的记录头20y、20m、20c和20k的布置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布置。
如图2所示,成像单元30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成像单元30捕获对象(色彩测量物体)以便在稍后将描述的色彩调整处理中测量对象的色彩。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成像单元30包括基板31,其中图4是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横断面图,且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B-B的横断面图。具有四边形盒形状的框体32通过紧固件33被固定于基板31,且框体32的在基板31侧上的表面是打开的。基板31被固定于图1所示的打印车6。框体3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四边形盒,而可能是,举例来说,包含有其上形成有开口32b和32c的底表面部分32a的圆柱盒或者椭圆管形盒。
在成像单元30的基板31上,图像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34被设置在框体32侧上的表面的中央。图像传感器单元34包括例如CCD(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或者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二维图像传感器35和透镜36。
成像单元30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因此框体32的与基板31相反的表面32a的下侧(在下文中被称为底表面)面向在压板14上的记录介质P并且底表面和记录介质P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d。在底表面32a上形成有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介入到之间的中心线Lo的近似矩形的开口32b和32c。
如稍后将描述的,通过考虑到对于二维图像传感器35的焦距,最好是将间隙d做得更小。举例来说,通过考虑与记录介质P的平面性的关系,间隙d被设为大约1mm至2mm,以便防止框体32的底表面和记录介质P相互接触。
如稍后将描述的,开口32c被用于捕获基准纸张KS(参见图11)的基准色标KP(参见图12)的图像和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参见图15)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参见图15),其中,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是被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成像物体(对象)。开口32c具有这样的尺寸就足够了,在该尺寸下,至少成像物体的整个图像可以被捕获。然而,因为间隙d被设置在框体32和成像物体之间,所以通过考虑围绕开口32c出现的阴影,开口32c被设为比成像物体的成像区域的尺寸略大。
在开口32b在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上形成有沿着开口32b的外围的具有预定宽度的凹部32d。基准图表KC(基准图表单元)被可拆卸地设在凹部32d中。支撑凹部32d中的基准图表KC的支撑板32e通过嵌合、螺钉嵌合等被可拆卸地附接于框体32的开口32b的凹部32d,以便盖住基准图表KC在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开口32b被基准图表KC和支撑板32e闭合。支撑板32e在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是光滑的平面。
基准图表KC与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在一起通过成像单元30被拍照作为要与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和在色彩调整处理中作为成像物体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成像色彩测量值比较的物体。。具体而言,成像单元30经由被形成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上的开口32c,与设置在框体32外面的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一起捕获作为将要被比较的物体的,被围绕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开口32b形成的凹部32d上附接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顺便提及地,因为二维图像传感器35通过顺序地扫描像素来读出图像,所以成像单元30不同时精确地读出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然而,成像单元30可以在一帧中获取基准色标KP、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和基准图表KC的图像。在下文中,成像一帧被适宜地称为“同时成像”等。
如图8所示,与稍后将描述的基准纸张KS相类似,基准图表KC包含有多个色彩测量基准色标列Pa到Pd、点直径测量图案列Pe、间距测量线lk和图表位置指定标识mk,以上所有这些都被布置在框体32的内的表面(上表面)上。
色彩测量基准色标列Pa到Pd包括色标列Pa、色标列Pb、色标列Pc、和色标列Pd,在色标列Pa中按等级顺序排列YMC的主要色彩的色标,在色标列Pb中按等级顺序排列对于RGB的次要色彩的色标,在色标列(黑白色调图案,monochrome tone pattern)Pc中按等级顺序排列灰度的色标,且在色标列Pd中排列对于三次色的色标。点直径测量图案列Pe是用于测量其中按尺寸顺序排列有不同尺寸的圆形图案的几何形状的图案列。
间距测量线lk被形成作为围绕色彩测量基准色标列Pa到Pd和点直径测量图案列Pe的矩形的框线。图表位置指定标识mk被排列在间距测量线lk的四个角以便指定每一个色标的位置。
稍后将描述的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参见图10和图11)从获取自成像单元30的基准图表KC的图像数据中指定间距测量线lk和在其四个角处的图表位置指定标识mk,以便从而指定基准图表KC的位置和每一个图案的位置。
与稍后将描述的基准图表KC的基准色标KP相类似,对于色彩测量基准色标列Pa到Pd的每一个色标,通过使用光谱仪BS提前测量在Lab色彩空间,即标准色彩空间中的色值(Lab值),且当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色彩被测量时,该色值被用作基准值。
被排列在基准图表KC中的色彩测量基准色标列Pa到Pd的构造并不局限于图8所示的排列实例,且任意的色标列可以被使用。举例来说,能够指定尽可能大的色彩范围的色标列可以被使用。对于另一个实例,对于YMCK的主要色彩的色标列Pa或者对于灰度的色标列Pc可以形成有具有图像形成设备1所使用的墨水的色彩测量值的色标。仍然对于另一个实例,对于基准图表KC的RGB的次要色彩的色标列Pb可以形成有具有能够由图像形成设备1所使用的墨水产生的色彩测量值的色标。仍然对于另一个实例,可以使用标准色图表,基于日本色彩(Japan Color)等为标准色图表定义色彩测量值。
在本实施例中,包含基准色标列Pa到Pd的具有一般的色标(色标)的形状的基准图表KC被使用。然而,基准图表KC不用必须包含如上所述的基准色标列Pa到Pd。基准图表KC只需要包含可以被用于色彩测量的多种色彩且色彩被排列成它们的位置可以被指定就足够了。
基准图表KC在被设置在开口32b的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的外围上形成的凹部32d中,开口32b在框体32的下表面32a上。因此,图像传感器部34的二维图像传感器35可以捕获基准图表KC,且其焦距与例如记录介质P的成像物体的焦距相同。此外,基准图表KC被可拆卸地设在凹部32d中,凹部32d被形成在开口32b的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的外围上,开口32d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上,且记录介质P侧上的表面被支撑板32e可拆卸地支撑,支撑板32e被可拆卸地附接于凹部32d。因此,即使当已经进入框体32的异物附着在基准图表KC的表面上时,也可以拆卸支撑板32e和基准图表KC,清洁基准图表KC,并然后再次附接上支撑板32e和基准图表KC。因此,基准图表KC的测量精确度可以被提高。
再次参考图4到图6,成像单元30包括被布置在基板31上的一对照明光源37,以便使得这对照明光源37在穿过图像传感器部34的中心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线Lo上且在副扫描方向上以距离图像传感器部34的中心预定量被相等地分离。LEDs(发光二极管)等被用作照明光源37。照明光源37被布置在中心线Lo上,即在基准图表KC和开口32c之间的底表面32a的正上方。底表面32a可以经过表面处理,例如用于将表面染成黑色的处理或者用于在表面上形成小的不规则形状的处理,以便防止镜面反射。照明光源37并不局限于LED。举例来说,有机EL可以被用作照明光源37。如果有机EL被用作照明光源37,那么具有与日光的光谱分布相类似的光谱分布的照明光可以被获得,因此色彩测量精确度可以被提高。
在成像单元30中布置有在成像区域中的开口32c和基准图表KC以便关于连接透镜36的中心和照明光源37的中心线Lo近似对称。因此,可以以线对称的方式设定二维图像传感器35的成像条件。因此,可以提高通过二维图像传感器35使用基准图表KC进行的色彩调整处理或者色彩测量处理的精确度。
可以打开和关闭开口32c的防薄雾板(盖构件)40被安装在成像单元30上。如图4、图6和图8所示,导向槽32f被形成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以便围绕开口32c。如图8所示,防薄雾板40经由插入开口32g被可拆卸地安装在导向槽32f中,插入开口32g被形成在框体32在基准图表KC侧的相反侧上的侧表面上。
当图像形成设备1形成正常图像时,防薄雾板40经由插入开口32g由用户手动地插入成像单元30的导向槽32f内,并被安装,以便盖住开口32c的整个表面。举例来说,防薄雾板40由丙烯酸酯类树脂(具有t=1的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t是玻璃的标称厚度(毫米))制成。
通过将墨滴经由形成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y、20m、20c和20k的喷嘴面上的喷嘴孔朝着记录介质P喷射,图像形成设备1将正常图像或者例如基准色标KP或者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对象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连续地从喷嘴孔喷射大量墨滴,并且被连续喷射的墨滴在分散的同时被合并到单个墨滴内。然而,伴随合并后的墨滴的墨滴不被合并,而是形成被称为附属物(satellite)的小的墨滴。被称为附属物的小墨滴开始超出合并后的墨滴分散轨迹行进,这导致了薄雾,合并后的墨滴将要被作为图像附着在记录介质P上。
如果薄雾进入与记录介质P相对的成像单元30的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外表面的内部,尤其是,开口32c的外表面的内部,那么位于框体32的外表面的内部的组件(在下文中,组件被适宜地称为内部组件)变脏,因此成像精确度被降低,这降低了稍后将描述的色彩测量精确度。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成像单元30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形成正常图像时,为了有效地防止薄雾进入开口32c的内部并防止由于在内部组件上的污垢造成的色彩测量精确度的降低,开口32c被防薄雾板40盖住。
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色彩测量时刻,防薄雾板40由用户手动地拔出并从导向槽32f拆卸。因此,使成像单元30能够通过使用图像传感器单元34捕获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
在成像单元30的框体32中,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经由开口32c被设置在记录介质P和二维图像传感器35之间的光路上,以便关闭开口32c。具有折射率n(n是任意值)的透射构件被用作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如图5和图6所示,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具有比开口32c的四边形形状大的四边形形状,并被设置在框体32内部。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固定位置并不局限于框体32内部的开口32c的位置,只要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位于开口32c和二维图像传感器35之间的光程上。举例来说,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可以被设置在框体32的成像表面侧上的位置处或者在框体32内部且远离开口32c的位置处。当光穿过具有折射率n的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时,光的光程长度根据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折射率n延伸,因此光被入射到二维图像传感器35上因此图像被视为好像浮起来。图像的浮起量C通过下面的等式(1)获得:
C=Lp(1-1/n)      (1)
其中Lp是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长度。
除了基准纸张KC以外的成像单元30的焦面的焦距L,即对将要经由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和开口32c被捕获的记录介质P的表面的焦距L通过下面的等式(2)被获得:
L=Lc+Lp(1-1/n)       (2)
其中Lc是在透镜36的成像目标侧上的顶部和基准图表KC之间的距离,且n是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折射率。
因此,举例来说,如果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折射率n是1.5,那么L=Lc+Lp(1-1/1.5)=Lc+Lp(1/3),因此,光程长度可以被延伸大约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长度Lp的1/3。如果Lp=9(mm)且L=Lc+3(mm),因此基准图表KC的聚焦位置可以与记录介质P的成像表面上的聚焦位置相匹配。因此,在基准图表KC和记录介质P的成像表面之间可以建立共轭关系。
用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成像单元30可以在相同的焦距处捕获基准图表KC和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因此变得可以以更高的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此外,因为防薄雾板40被设置在框体32上,所以成像单元30可以通过框体32的外表面关闭开口32c以便防止由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图像形成操作造成的纸片或者薄雾,尤其是,薄雾,进入相对于开口32c的外表面的框体32的内侧(在下文中,被适宜地称为框体32的内部)。因此,可以防止例如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的在开口32c侧上的表面、基准图表KC和框体32内部的图像传感器单元34的内部组件由于已经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薄雾而变脏。因此,可以以高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并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在内部组件上的污垢造成的色彩测量精确度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被配置成为如图9中的方框图所示。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CPU(中央处理器单元)101、ROM(只读存储器)1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3、主扫描驱动器104、记录头驱动器105、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纸张传送单元107和副扫描驱动器108。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记录头20、编码器传感器21和成像单元30,它们全部都被安装在如上所述的打印车6上。
ROM102中储存有例如图像形成设备1的基本程序和色彩调整处理程序的程序,以及必要的系统数据。CPU101通过基于被储存在ROM102中的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每一个单元并通过使用RAM103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进行对图像形成设备1的基本处理。在图像形成的时候,CPU101还基于经由通过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进行的色彩测量处理而获得的色彩测量值来进行色彩调整处理。
对于打印车6和纸张传送单元107的控制,通过CPU101基于通过编码器传感器21所获得的编码器值来控制主扫描驱动器104的驱动,CPU101控制打印车6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CPU101还经由副扫描驱动器108来控制例如副扫描电机或者传送辊(未示出)的纸张传送单元107的驱动。CPU101还经由记录头驱动器105来控制记录头20的喷墨时刻和喷墨量。CPU101还经由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来控制成像单元30的照明光源37的点亮。
如上所述,为了生成用于色彩调整的色彩测量值以便精确地使用户所期望的在将要被输出或者被记录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色彩再生,成像单元30捕获通过记录头20被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并在色彩测量的时候将所捕获的RGB值输出到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这将在后面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和成像单元30被相互分离。然而,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和成像单元30可以被相互整合。举例来说,可以将起到色彩控制单元106作用的控制电路安装在成像单元30的基板31上。
成像单元30和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被配置成为如图10中的方框图所示。成像单元30包括如上所述的照明光源37和图像传感器部34,并且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0和接口单元111。图像处理单元110包括A/D转换单元112、阴影(shading)校正单元113、白平衡校正单元114、γ(gamma)校正单元115和图像格式转换单元116。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4被相互分离。然而,图像传感器部34的二维图像传感器35可以设置有图像处理单元110的功能。
成像单元30将图像传感器单元34已经通过同时捕获对象和基准图表KC而获得的模拟RGB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110。图像处理单元110对由传输自图像传感器部34发送的模拟RGB图像数据进行需要的图像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
图像处理单元110的A/D转换单元112将由图像传感器单元34输入的模拟RGB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RGB图像数据,并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出至阴影校正单元113。
阴影校正单元113校正由照明光源37已经照射到图像传感器单元34的成像范围的照明光的照明不均造成的图像数据中的错误,即在由A/D转换单元112输入的RGB图像数据中的错误,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白平衡校正单元114。
白平衡校正单元114校正已经接受过阴影校正的RGB图像数据的白平衡,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γ校正单元115。
γ校正单元115校正由白平衡校正单元114输入的图像数据以便补偿图像传感器部34的敏感性的线性,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格式转换单元116。
图像格式转换单元116将接受过γ校正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任意的格式,并经由接口单元111将具有转换后的格式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
接口部111是允许成像单元30获取由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发送的多种设定信号、计时信号和光源驱动信号,并允许成像单元30将图像数据发送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接口。
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包括帧存储器121、计时信号生成单元122、光源驱动控制单元123、计算单元12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25。计算单元124包括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
帧存储器121是用于临时储存由成像单元30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并用于将被储存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计算单元124。
如图11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125储存有Lab值或者XYZ值中的至少一个(图11中的Lab值和XYZ值两个值)作为基准色测量值,Lab值和XYZ值是光谱仪BS已经从被排列在基准纸张KS上的多个基准色标KP读出的色彩测量结果的色彩测量值。基准色彩测量值与色标号关联地被储存在永久性存储器125的存储器表格Tb1中。
当基准色测量值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器表格Tb1中且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初始状态时,图像形成设备1在压板14上设置基准纸张KS,控制打印车6的移动,并将成像单元30已经通过读出的与由光谱仪BS读出的基准色标KP相同的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而获得的被成像的基准RGB值与色标号关联地,即与基准色彩测量值关联地储存在永久性存储器125的存储器表格Tb1中。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通过捕获成像单元30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来获取RGB值,并在计算单元124的控制下将基准图表KC的各个色标的RGB值作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储存在永久性存储器125的存储器表格Tb1中。
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在基准色彩测量值、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和初始基准RGB值RdGdBd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计算用于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被成对储存的作为基准色彩测量值的XYZ值和被成像的基准RGB值之间转换的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即与相同的色标号联系在一起的XYZ值和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对。并将计算出的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
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初始状态时进行上述处理,因此作为执行结果的基准色彩测量值、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和初始基准RGB值RdGdBd被寄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器表格Tb1中,并且然后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被计算并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
如稍后将描述的,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在进行色彩调整处理的时候,使得图像传感器单元34同时捕获通过可能已经随时间变化的记录头20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和被布置在框体32内部的基准图表KC,并且将包括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和基准图表KC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在色彩调整处理的时候基于基准图表KC的色标Pa到Pe的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和基准图表KC的色标Pa到Pe的RGB值(在下文中,被称为色彩测量基准RGB值)来转换获取自成像单元30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RGB值,其中当成像单元30已经读出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在下文中,被称为初始基准色标)时,基准图表KC的色标Pa到Pe的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已经由成像单元30同时读出并被储存,当色彩调整色标CP已经被捕获时,基准图表KC的色标Pa到Pe的RGB值已经被同时捕获。随后,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进行色彩测量处理以便获得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色彩测量值。
具体而言,计算单元124控制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操作,且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进行色彩测量处理并将色彩测量值作为色彩测量处理的处理结果输出至CPU101。CPU101通过使用色彩测量值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色彩调整处理,并基于已经接受过色彩调整处理的图像数据来控制记录头20以便形成具有提高了的色彩再生性的图像。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色彩测量装置,如稍后将描述的,色彩测量装置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读出用于执行本实施例的色彩测量方法的色彩测量程序,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ROM、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软性磁盘、CD-ROM(只读光盘)、CD-RW(可重写光盘)、DVD(数字通用光盘)、SD(安全数码)卡、MO(光磁盘),并将色彩测量程序装载到ROM102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上,从而执行色彩测量方法以便以低成本实现稳定的色彩再生性。色彩测量程序是用例如汇编语言、C、C++、C#或者Java(注册商标)、或者面向目标的编程语言等写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并且可以通过被储存在如上所述的记录介质中被分发。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执行色彩测量方法以便以低成本实现稳定的色彩再生性。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将Lab值和XYZ值中的至少一个值作为与色标号相关联的基准色彩测量值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表格Tb1中,Lab值和XYZ值是作为光谱仪BS已经通过读出被布置在基准纸张KS上的多个基准色标而获得的色彩测量结果的色彩测量值。
如图12所示,当基准色彩测量值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表Tb1中且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初始状态时,因为制造或者翻修(overhaul),图像形成设备1将基准纸张KS设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压板14上,控制打印车6的移动,使得成像单元30捕获基准纸张KS的与通过光谱仪BS读出的相同的基准色标KP,并使得成像单元30同时捕获被布置在框体32内部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初始基准色标)。在这个时候,经由开口32c通过成像单元30的图像传感器单元34来捕获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防薄雾板40从开口32c被拆卸。
如11图所示,在成像单元30捕获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和基准图表KC的色标之后,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计算单元124将被成像的基准RGB值与色标号相关联,也就是说,与基准色彩测量值相关联地,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表Tb1中,其中,被成像的基准RGB值是通过由图像处理单元110来处理基准纸张KS的所捕获的基准色标的图像数据而获得的RGB值,即取决于装置的装置相关信号。此外,如图13A所示,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计算单元124将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其中初始基准RGB值RdGdBd是通过由图像处理单元110来读出并处理基准图表KC的初始基准色标而获得的RGB值。
计算单元124对每一个预定区域,例如图13A和13B中虚线所表示的区域(色彩测量对象区域),计算在由成像单元30读出的基准图表KC的初始基准色标的图像数据中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视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如果如上所述地,通过算出在测量对象区域中的大量像素的平均数而计算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那么噪声的影响变得可以被降低且比特分辨率变得可以被提高。图13B是初始基准RGB值RdGdBd的散点图。图13A说明了其中基准Lab值Ldadbd和基准XYZ值xdydzd被寄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的状态,其中,基准Lab值Ldadbd是从初始基准RGB值RdGdBd转换来的Lab值,基准XYZ值xdydzd是从初始基准RGB值RdGdBd转换来的XYZ值。
在基准色彩测量值、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和初始基准RGB值RdGdBd都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之后,计算单元124的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计算用于对基准色彩测量值的XYZ值和被成像的基准RGB值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并将计算出的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其中,基准色彩测量值的XYZ值和被成像的基准RGB值被成对地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即具有相同色标号的XYZ值和成像基准RGB值的对。
在这个状态下,CPU101基于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设备输入的打印设置来控制打印车6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控制纸张传送单元48对记录介质P的传送,并控制记录头20的驱动,以便从而间歇地传送记录介质P并使得记录头20的记录头20y、20m、20c和20k喷射墨水以便将图像输出或者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当在成像单元30中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框体32的开口32c被防薄雾板40关闭,防薄雾板40沿着导向槽32f从插入开口32g被插入。
因此,可以防止例如纸粉粒的薄雾进入成像单元30的框体32的内部。于是,变得可以防止在框体32内部的组件,尤其是,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基准图表KC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4被薄雾弄脏。
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头20y、20m、20c或者20k的喷墨量可能会由于装置特定的特性而改变或者随时间而改变。如果喷墨量改变,则形成图像的色彩可能与用户所期望的色彩不同,从而导致劣化的色彩再生性。
因此,图像形成设备1在预定的色彩调整处理时刻计算色彩测量值并基于色彩测量值进行色彩调整处理以便调整色彩。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在预定的色彩调整处理时刻,图像形成设备1在记录介质P上用记录头20形成多个色标(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并且记录或者输出该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作为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当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被记录或者被输出时,成像单元30的框体32的开口32c被防薄雾板40关闭。
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是由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形成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是用于色彩测量调整的多个色标且是由记录头20形成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反映图像形成设备1的在色彩调整处理时刻的输出特性,尤其是,记录头20的输出特性。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色标数据被预先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等中。
如稍后将描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将通过捕获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多个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而获得的RGB值当做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色彩测量RGB值),并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转换为初始基准RGB值RdCdBd。随后,图像形成设备1从在被寄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表Tb1中的基准色彩测量值当中选择在距离上接近从初始基准RGB值RdGdBd转换来的色彩测量值的基准色彩测量值(邻近的基准色彩测量值)。然后图像形成设备1计算用于将对应于被选中的邻近的基准色彩测量值的被成像的基准RGB值转换为邻近的基准色彩测量值的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并通过使用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来转换色彩测量目标RGB值,以便从而获得色彩测量值。图像形成设备1通过打印头20基于色彩测量值来输出已经接受过色彩转换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因此,由图像形成设备1形成的图像的色彩再生性可以被提高。
如图14所示,当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被设置在压板14上时或者当在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被记录之后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被维持在压板14上而没有被排出时,图像形成设备1使得成像单元30捕获在压板14上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多个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并通过控制打印车6的移动来捕获基准图表KC的色标。在成像单元30同时捕获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和基准图表KC的色标之后,成像单元30的图像处理单元110对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图像数据和基准图表KC的图像数据的片进行需要的图像处理。此后,作为色彩测量目标RGB值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图像数据(RGB值)的片(piece)被发送,即作为取决于装置的装置相关信号被发送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此外,作为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的图像数据(RGB值)的片被发送至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如图15所示,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临时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保存在帧存储器121中(步骤S11)。
在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中,计算单元124的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使用稍后将描述的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来将被储存在帧存储器121中的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转换为始化色彩测量目标RGB值RsGsBs(步骤S12和S13)。
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计算单元124将转换后的初始化色彩测量目标RGB值RsGsBs当做色彩测量目标RGB值(步骤S14),并进行稍后将描述的基本色彩测量处理,以便获取Lab色彩测量值(步骤S15)。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计算单元124的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获得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计算单元124的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5读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和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在当在初始状态下成像单元30捕获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的同时,初始基准RGB值RdGdBd通过捕获基准图表KC的色标被获得,并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在当成像单元30捕获用于色彩测量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同时,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通过捕获基准图表KC的色标被获得,并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计算单元124的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计算用于将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转换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的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并将计算出的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
更具体地说,在图16中,图16(a)中的白点是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在rgb空间中的绘制点,且黑点是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在rgb空间中的绘制点。从图16(a)可知,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从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发生变化。在rgb空间中的变化方向近似相同但是是移位的方向依据色调而改变,如图16(b)中的箭头所示。用这种方法,即使当相同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被捕获时,RGB值也会因为例如照明光源37的经时变化或者二维图像传感器35的经时变化而改变。
用这种方法,当在通过捕获基准图表KC的相同的色标而获得的值中出现变化时,且如果色彩测量值通过以与在第一实施例中同样的方式使用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被捕获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而被获得,那么色彩测量值中会出现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错误。
因此,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计算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以便通过应用估算方法将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变换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估算方法例如初始基准RGB值RdGdBd和色彩测量基准RGB值RdsGdsBds之间的最小二乘法。随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使用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变换为初始化色彩测量目标RGB值RsGsBs,其中色彩测量目标RGB值是通过利用成像单元30捕获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而获得的并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此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对作为色彩测量目标RGB值的变换后的初始化色彩测量目标RGB值RsGsBs进行稍后将描述的基本色彩测量处理,以便从而获取Lab色彩测量值。
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不仅可以是一阶非线性矩阵,也可以是更高阶的非线性矩阵。如果rgb空间和XYZ空间之间的非线性度较高,那么可以通过使用更高阶的矩阵来提高变换准确度。
当成像单元30经由形成在底表面32a上的开口32c捕获作为对象的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时,成像单元30同时捕获被排列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开口32c上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因此,成像单元30可以总是在与作为对象的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和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相同的位置关系下捕获基准图表KC的色标,因此色标可以在稳定状态下被捕获。
在成像单元30中,框体32的开口32c被防薄雾板40盖住,除了当成像单元30捕获对象时。因此,可以防止纸粉粒或者薄雾经由开口32c进入框体32的外表面的内部。于是,可以使例如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基准图表KC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4的内部组件维持在干净的状态中,并可以提高对象的被捕获的图像的质量和基准图表KC的质量。因此,可以使色彩测量精确度维持在较高质量。
此外,在成像单元30中,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设置在框体32内部。因此,可以在相同的焦距下捕获基准图表KC和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这使得能够以更高的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用于穿过开口32c照射记录介质P的成像表面的照明光和用于照射基准图表KC的照明光是来自于相同的照明光源37的照明光。因此,成像单元30可以在近似相同的照明条件下同时捕获基准图表KC和记录介质P的成像表面。照明光源37被设置在中心线Lo上的两个位置处,中心线Lo位于基准图表KC和记录介质P的近似中间位置使得相对于透镜36对称。因此,可以在近似相同的条件下均匀地照明基准图表KC和记录介质P的成像区域。也就是说,照明对象的照明光源37总是照明基准图表KC,且因此可以在近似相同的照明条件下照明对象和基准图表KC。
此外,在成像单元30中,开口32c和成像区域中的基准图表KC被排列使得它们关于连接透镜36和照明光源37的中心的中心线近似对称。因此,成像单元30可以以线对称的方式设定二维图像传感器35的相同的成像条件。因此,可以提高通过二维图像传感器35使用基准图表KC进行的色彩调整处理或者色彩测量处理的精确度。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计算如上所述的初始化色彩测量目标RGB值RsGsBs并将它们设为色彩测量目标RGB值之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从在被寄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的存储表Tb1中的基准色彩测量值当中选择在距离上接近变换为色彩测量目标RGB值的色彩测量值的基准色彩测量值(邻近的基准色彩测量值)。然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进行基本色彩测量处理以便获得用于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变换为被选中的邻近的基准色彩测量值的色彩测量值。图像形成设备1通过打印头20基于色彩测量值来输出已经接受过色彩转换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因此,由图像形成设备1形成的图像的色彩再生性可以被提高。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当就如上所述的成像单元30捕获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且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步骤S21)时,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应用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步骤S22)以便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变换为第一XYZ值(步骤S23),并将第一XYZ值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步骤S24)。举例来说,在图17中,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将色彩测量目标RGB值(3,200,5)转换为第一XYZ值(20,80,10)(第一色彩测量值)并将其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
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参照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的存储表Tb1或者通过使用已知的转换公式来将第一XYZ值转换为第一Lab值(第一色彩测量值)(步骤S25),并将第一Lab值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步骤S26)。举例来说,在图17中,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将第一XYZ值(20,80,10)转换为第一Lab值(75,-60,8)作为被成像的色彩测量值。
如图17中的Lab空间所示,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在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的存储表Tb1中搜索多种色彩的色标的基准色彩测量值(Lab值),并在Lab空间中从基准色彩测量值(Lab值)当中选择具有在距离上接近特定的第一Lab值的基准色彩测量值(Lab值)的具有预定数目的色标组(邻近的色标)(步骤S27)。举例来说,60个色标被选中并被绘制在图17所示的Lab空间上。将要被选中的色标的数目(预定数目)并不局限于60个。作为用于选择在距离上接近的色标的方法,举例来说,在可以被应用的方法中,第一Lab值和在所有点的色标的基准色彩测量值(Lab值)之间的距离被计算,且在距离上接近第一Lab值的色标的基准Lab值(图17中用阴影线表示基准Lab值)被选中,其中第一Lab值是第一色彩测量值。
如图18所示,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参照存储表Tb1以便选择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和基准XYZ值,其中,被成像的基准RGB值与所选中的组的第一Lab值是成对的,即被成像的基准RGB值的组(被选中的RGB值),且参照XYZ值具有与所选中的组的第一Lab值的色标号相同的色标号(步骤S28)。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计算用于在所选中的组的以组为单位的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和基准XYZ值之间变换的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并将计算出的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中(步骤S29)。
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使用按如上所述获得的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从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获得第二XYZ值,其中,第二XYZ值是第二色彩测量值(步骤S30)。然后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通过使用已知的转换公式来将第二XYZ值转换为第二Lab值(步骤S31),以便从而获得最终色彩测量值(步骤S32)。
图像形成设备1基于使用通过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而获得的色彩测量值对其进行了色彩转换的图像数据来调整图像,并基于调整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驱动记录头20来形成图像。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将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应用于色彩测量目标RGB值,以便从而获得第一Lab值,其中,色彩测量目标RGB值是通过在色彩调整处理时刻捕获反映打印头20的输出特性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多个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而获得的,第一Lab值是在基准纸张KS在初始状态下被捕获后被获得的。然后图像形成设备1从被寄存在存储表Tb1中的多个色标的基准Lab值当中选择Lab空间中在距离上接近第一Lab值的色标组和基准Lab值,并通过使用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将对应于所选择的基准Lab值的色彩测量目标RGB值转换为Lab值,以便从而获得Lab色彩测量值。图像形成设备1基于使用所获得的色彩测量值对其进行了色彩转换的图像数据来调整图像,并基于调整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驱动记录头20来形成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成像单元30包括:框体32,框体32具有开口32c;图像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34,用于经由开口32c捕获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基准图表KC(基准图表单元),该基准图表KC被布置在框体32上并连同对象一起由图像传感器单元34捕获;以及防薄雾板(盖构件)40,该防薄雾板40盖住开口32c。具体而言,成像单元30包括具有预定的盒形状的框体32。框体32包括开口32c和基准图表KC,其中在底表面32a上的开口32c用于捕获对象,底表面32a是与对象相对的相对表面,且基准图表KC通过与经由开口被捕获的对象同时被捕获来提供预定的色彩基准。成像单元30还包括照明光源37、图像传感器单元34和防薄雾板40,其中,照明光源37用于在近似相同的照明条件下照明对象和基准图表KC,图像传感器单元34接收从与开口32c相对的对象反射的反射光和从基准图表KC反射的反射光以便捕获对象和基准图表KC,防薄雾板40盖住开口32c以便防止薄雾(异物)进入框体32的关于被盖住的位置的内部。
因此,可以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开口32c的关于被盖住的位置的内部,其中,在被盖住的位置处,框体32的开口32c被防薄雾板40盖住。于是,变得可以使例如基准图表K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4的内部组件维持在干净的状态中,并且变得可以以较高精确度且稳定的位置关系捕获对象和色彩基准图表KC。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成像单元30包括盖住底表面32a的开口32c的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因此,可以在相同的焦距下捕获基准图表KC和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通过使用防薄雾板40,成像单元30可以防止薄雾附着于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并可以防止薄雾经由开口32c进入框体32的内部。因此,可以以更高的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使得防薄雾板40在图像形成设备1形成正常图像和对象的图像的时候盖住成像单元30的框体32的开口32c。
因此,在薄雾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防薄雾板40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开口32c的外表面的内部,因此变得可以以更高的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以上已经说明过这样的情况,当对象将要被捕获时,防薄雾板40被拆卸且对象穿过开口32c被捕获。然而,使用防薄雾板40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实例。举例来说,如果防薄雾板40由如上所述的透明材料制成,那么可能可以总是将防薄雾板40安装在成像单元30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可以在对象被捕获之前将防薄雾板40从成像单元30拆卸并用一个新的且干净的防薄雾板替换防薄雾板40,或者将防薄雾板40拆卸并清洁干净并重新安装防薄雾板40,因此当防薄雾板40被安装在成像单元30上时对象可以被捕获。
凭借这种结构,变得即使当对象被捕获时也可以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开口32c的内部。
如图19所示,在成像单元30中,开口32c可以被聚酯薄膜(盖构件)42盖住。在图19中,为了清楚地图示聚酯薄膜42,使聚酯薄膜42与框体32分离。然而,在现实中,聚酯薄膜42被附接于框体32以便从框体32的外表面侧与底表面紧密地接触并盖住底表面(至少盖住开口32c的底表面)。可能不仅防薄雾板40和聚酯薄膜42两个都使用,也可以只使用聚酯薄膜42来盖住开口32c。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聚酯薄膜42是由具有t=0.118的薄膜的形状的透明构件制成的。举例来说,被称为迈拉(Mylar)(注册商标)的聚酯薄膜可以被用作聚酯薄膜42。也可以在对象被捕获的时候移除聚酯薄膜42,或者也可以以堆叠的方式使多个薄膜附着因此在对象被捕获的时候薄膜可以被逐一移除。
凭借这种结构,可以借助于简单结构来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外表面的内部。因此,可以防止在框体32内部的例如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图像传感器单元34和基准图表KC的内部组件被薄雾弄脏并可以降低成像单元30的尺寸和成本,成像单元30可以以较高精确度稳定地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此外,如图20所示,当基准图表KC和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异充分小时,可以在成像单元30中设置用于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聚酯薄膜43而不在开口32c处设置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因此聚酯薄膜43从框体的内侧盖住开口32c。此外,如图21所示,为了能够防止开口32c被聚酯薄膜42盖住,可以在对象被捕获的时候移除聚酯薄膜42。
用这种方法,如果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省略,那么成像单元30的结构可以被简化。就薄雾而言,可以借助于防薄雾板40来防止薄雾进入关于框体32的开口32c的外表面的内部。此外,如果聚酯薄膜43被设置,那么可以借助于聚酯薄膜43来防止薄雾进入相对于开口32c的内表面的内部。因此,可以以较高精确度、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捕获对象。
用于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举例来说,如由图22和图23所示的成像单元50所示,可以在适当的时刻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卷起(wind up)预定量的卷起(wind-up)聚酯薄膜(盖构件)51,因此至少在捕获图像的时候,卷起聚酯薄膜51的干净的部分可以被置于开口32c的位置。在图22和图23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和符号表示与图4到图6中所示的成像单元30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具体而言,在成像单元50中,馈送薄膜辊52和用于盖住馈送薄膜辊52的盖53被安装在主扫描方向上且在框体32在开口32c侧上的外表面上。此外,卷起薄膜辊54、用于盖住卷起薄膜辊54的盖55和卷起电机56被安装在主扫描方向上且在框体32在基准图表KC侧上的外表面上。馈送薄膜辊52和卷起薄膜辊54以方便替换的方式被安装。
皮带轮57被安装在卷起电机56的电机轴上。皮带轮57和卷起薄膜辊54通过皮带58被相互连接。举例来说,在图21中,卷起电机56在CPU101的控制下顺时针旋转,从而经由皮带58使卷起薄膜辊54顺时针旋转。
卷起聚酯薄膜51以辊(roll)的形态缠绕在馈送薄膜辊52周围。卷起聚酯薄膜51的前端被缠绕在卷起薄膜辊54周围。与如上所述的聚酯薄膜42相类似,举例来说,卷起聚酯薄膜51是由透明材料以t=0.118的薄膜形式制成的,且可以通过使用被称为迈拉的聚酯薄膜来形成卷起聚酯薄膜51。
在成像单元50中,如图23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L形的槽32i被形成在框体32在记录介质P侧上的底表面32a的表面上,且卷起聚酯薄膜51穿过槽32i的内部。使卷起聚酯薄膜51在主扫描方向上穿过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形成L形的槽32i的方法。举例来说,可以形成通孔并可以使得卷起聚酯薄膜51穿过该通孔,通过该通孔,卷起聚酯薄膜51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穿过。
在成像单元50中,具有与开口32c的尺寸近似相同的尺寸的凹部32h(参见图24)被形成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上关于图像传感器单元34开口32c与对称的位置处。通过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基准图表KC来将基准图表KC安装在凹部32h上。
作为将基准图表KC安装在凹部32h上的方法,举例来说,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垂直于方向A的方向)在框体32的侧壁表面上设置可以开合凹部32h的开合门59,并可以通过打开开合门59来将基准图表KC附接到凹部32h的内部和从凹部32h的内部拆卸,其中,开合门59如图22中的虚线所示。作为将基准图表KC附接到凹部32h和从凹部32h拆卸的方法,可以将基板31从框体32取下并通过开口部分将基准图表KC附接到凹部32h和从凹部32h拆卸。
因此,在成像单元50中,当卷起薄膜辊54通过卷起电机56经由皮带58被顺时针旋转时,卷起薄膜辊54卷起从馈送薄膜辊52按图22中的箭头f所示的方向馈送来的卷起的聚酯薄膜51。
在捕获对象的时候,为了卷起的聚酯薄膜51的干净的部分可以被置于开口32c的位置处以便捕获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成像单元50卷起卷起的聚酯薄膜51对应于预定的一步(step)的量。
举例来说,一步对应于开口32c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加α。长度α被设为对应于卷起的聚酯薄膜51的馈送误差或者恰当的移动量的长度,其中,通过将可能在开口32c附近包含污垢的区域移动该恰当的移动量,该区域可以被移至远离开口32c的地方。
在捕获图像的时候,通过考虑到在图像形成时的墨水使用量或者喷墨时间,图像形成设备1驱动卷起电机56一步的程度,并使得卷起薄膜辊54卷起卷起的聚酯薄膜51。在异常情况下,其中,当记录介质P被卡住或者色彩测量数据显著地改变时,墨水附着于卷起的聚酯薄膜51,CPU101可以自动地使卷起电机56旋转以便卷起卷起的聚酯薄膜51一步的程度。
在成像单元50的框体32内部的开口32c上,与如上所述的相同的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设置,以便关闭开口32c。
因此,可以经由开口32c以较高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
此外,在成像单元50中,基准图表KC被附接于形成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上的凹部32h。因此,变得可以缩短基准图表KC和在记录介质P上的穿过开口32c的对象之间的成像距离,这使得能够以较高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凭借这种结构,在捕获对象的时候,通过卷起卷起的聚酯薄膜51一步的程度并且此后捕获对象可以可靠地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内部。此外,可以总是经由卷起的聚酯薄膜51的干净的部分捕获对象。因此,可以以较高精确度捕获基准图表KC和对象。
在图22和图23中,说明了其中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设置在成像单元50的框体32内部的情况。然而,如果基准图表KC和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异在透镜36的焦深(focal depth)以内,那么如图24所示,可以省略光程长度改变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4所示,为了防止基准图表KC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4被已经经由开口32c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薄雾弄脏,可以设置聚酯薄膜43以便关闭开口32c。还可以依据薄雾的状态不设置聚酯薄膜43。
用于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举例来说,如由图25到图29中所示的成像单元60所示,可以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上设置可以打开和关闭开口32c的遮板61,在至少当正常图像被形成时或者当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时,在开口32c被关闭的方向上移动遮板61。在图22到图26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和符号表示与图4到图6中所示的成像单元30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具体而言,在成像单元60中,如图25和图26所示,遮板(盖构件)61由框体32的底表面32a支撑以便在主扫描方向上(方向A)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开口32c。举例来说,如图29,即沿着图25中的线A-A所截得的横截面所示,遮板61经由封条(seal)62在底表面32a的下侧上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一对L形槽32i可移动地支撑。如图25和图26所示,槽32i相对于框体32在基准图表KC侧上的侧表面被打开。然而,在开口32c侧上,槽32i在穿过开口32c被插入框体32中预定量的同时终止且并不相对于框体32在开口32c侧上的侧表面被打开。
举例来说,遮板61由具有t=1的热塑性树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ization synthetic resin))制成。遮板61被形成为具有以下所述的这样的尺寸,当遮板61移动至开口32c的位置并开始接触到槽32i在开口32c侧上的端面时,遮板61可以关闭开口32c以便防止例如纸粉粒或者墨粉的薄雾进入开口32c的外表面的内部。
如图25到图29所示,成对的压缩弹簧(偏压手段)63的一端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固定于遮板61在基准图表KC侧上的侧端表面。压缩弹簧63的另一端被固定于阻挡物64,阻挡物64在副扫描方向上被形成在成对地被形成在框体32的底表面32a的下侧的两端上的槽32i之间。
因此,压缩弹簧63总是以预定的偏压力使遮板61朝着开口32c偏压。
此外,如图25到图29所示,成对的薄平板65的一端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固定于遮板61在基准图表KC侧上的侧端表面。薄平板65的另一端被固定于卷起辊67并被缠绕在卷起辊67周围,卷起辊67经由盖66被安装在框体32在主扫描方向上在基准图表KC侧上的侧表面上。
卷起辊67与皮带轮68的旋转轴相连。皮带轮68通过皮带69与皮带轮70相连。皮带轮70被固定于卷起电机71的旋转轴,卷起电机71被固定于框体32的侧表面。当皮带轮70通过卷起电机71被旋转时,皮带轮68经由皮带69被旋转,因此卷起辊67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当卷起辊67顺时针旋转时,成像单元60卷起薄平板65以便将遮板61从开口32c拉开,因此开口32c可以被打开。
当卷起辊67逆时针旋转时,成像单元60释放薄平板65,因此遮板61由于压缩弹簧63的偏压力而朝着开口32c移动且开口32c被关闭。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的薄平板65、盖66、卷起辊67、皮带轮68、皮带69、皮带轮70和卷起电机71起到移动驱动单元(移动驱动手段)72的作用,移动驱动单元72逆着用作偏压手段的压缩弹簧63的偏压力将用作盖构件的遮板61移动至远离开口32c的位置处。
在成像单元60中,如上所述的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设置以便在开口32c被形成在底表面32a上所在的部分处关闭开口32c。
至少当正常图像被形成时或者当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时,为了通过压缩弹簧63来将遮板61移动至开口32c可以被关闭(被盖住)的位置处,在CPU101等的控制下,成像单元60停止卷起电机71的驱动或者使得卷起电机71逆时针旋转。因此,可以防止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由于图像形成操作等而被薄雾弄脏。
至少在对象的成像时刻时,为了通过卷起辊67逆着压缩弹簧63的偏压力将薄平板65卷起,在CPU101等的控制下,成像单元60驱动卷起电机71以便使卷起辊67顺时针旋转,因此遮板61从开口32c的位置移动至基准图表KC的下游位置(远离开口32c的位置)处且开口32c被打开。
具体而言,当形成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时,成像单元60在记录头20喷墨之前通过压缩弹簧63将遮板61移动至开口32c被关闭所在的位置(第一位置)处。随后,在至少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且如果捕获对象的时间到了,则成像单元60通过卷起辊67逆着压缩弹簧63的偏压力将薄平板65卷起,并将遮板61移动至远离开口32c的位置(第二位置)处因此开口32c可以被打开,其中,预定时间是预先被确定的作为在记录头20已经喷墨之后直到薄雾落下所需的时间。因此,成像单元60可以经由处于干净状态下的基准图表KC和处于干净状态下的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以较高精确度捕获例如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位于框体32外面的对象,因此可以以较高精确度进行色彩测量处理。
如图30和图31所示,当基准图表KC和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异充分小时,可以在成像单元60中设置用于防止薄雾进入框体32的内部的聚酯薄膜43而不在开口32c处设置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因此聚酯薄膜43从框体的内侧盖住开口32c。如图31所示,可以只借助遮板61来关闭开口32c而不设置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或者聚酯薄膜43。
用这种方法,如果光程长度改变构件41被省略,那么成像单元60的结构可以被简化。就薄雾而言,可以借助于遮板61来防止薄雾进入相对于框体32的开口32c的外表面的内部。此外,如果聚酯薄膜43被设置,那么可以借助于聚酯薄膜43来防止薄雾进入关于开口32c的内表面的内部。因此,可以以较高精确度、简单的结构和较低成本来捕获对象。
就如上所述,成像单元60使得遮板61至少在形成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时候关闭开口32c,并且在捕获对象的时候将遮板61移动至远离开口32c的位置处以便打开开口32c。然而,对成像单元60可以期望的是不仅在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的时候,而且在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流出(flushes)墨水的时候凭借遮板61来关闭开口32c。
如上所述,维护机构12通过清洁排出表面、进行盖住或者排出不需要的墨水来维持记录头20的可靠性。下面将参考图32和图33详细地说明维护机构12。图32是包括维护机构12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平面图。图33是维护机构12的放大的侧视图。用相同的引用号和符号表示与上面参考图2所说明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且将适宜地省略相同的说明。
如图32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维护机构12被设置在非打印区域在主扫描方向上(在图32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的一侧中(在该区域中打印车6可以移动但是打印不被进行)。
维护机构12包括用于盖住记录头20的喷嘴面的盖(caps)130a到130d(在下文中,当盖不需要相互区别时,它们被统称为盖130)、用于擦拭喷嘴面的擦拭刮板131、用于在记录头20流出墨水的时候接收墨滴的流出(flushing)接收器133。盖130a是用于吸墨和使喷嘴面湿润的吸引盖,且其他的盖130b到130d仅仅是用于使喷嘴面湿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为了在记录头20流出墨水的时候接收墨滴,流出接收器133被设置在非打印区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另一侧中。开口133a到133d被沿着记录头20的喷嘴列的方向布置在流出接收器133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打印车6在维护机构12的位置处等待,同时等待打印(图像形成)。在这个时候,被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的喷嘴面被盖130盖住。因此,变得可以维持喷嘴面的湿润状态并防止由于干的墨水而造成的排出故障。此外,对被盖130a盖住的记录头20进行用于通过吸引泵来吸引和排出变浓的墨水或者气泡的墨水吸引操作。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记录头20在图像形成开始之前或者在图像形成期间内进行流出操作以便排出不需要的墨水。因此,记录头20的排出性能的稳定性可以被维持。
如图33所示,盖130a和130b由盖保持器(cap holder)134A支撑。盖130c和130d由盖保持器134B支撑。擦拭刮板131由刮板保持器(bladeholder)135支撑。
盖130a经由软管136与吸引泵137相连。因此,可以通过运行吸引泵137来对被盖130a盖住的记录头20进行墨水吸引操作。因此,通过选择性地将需要接受墨水吸引操作的记录头20移动至记录头20可以被盖130a盖住的位置处且此后进行墨水吸引操作,可以恢复记录头20的可靠性。
由框体138可旋转地支撑的凸轮轴139被设置在盖保持器134A和134B下方。分别使盖保持器134A和134B上升和下降的盖凸轮140A和140B,和使刮板保持器135上升和下降的擦拭凸轮141被连接至凸轮轴139。
电机142被设置以便使吸引泵137和凸轮轴139旋转。电机齿轮145被安装在电机142的转轴142a上。泵齿轮146被安装在吸引泵137的转轴137a上。电机齿轮145和泵齿轮146相互啮合以便将电机142的旋转传递至吸引泵137。
与泵齿轮146成为一体的中间齿轮147被安装在吸引泵137的转轴137a上。中间齿轮147经由中间齿轮148与具有单向离合器149的中间齿轮150啮合。固定于凸轮轴139的凸轮齿轮153经由中间齿轮152与中间齿轮151啮合,其中中间齿轮151与中间齿轮150同轴。
在维护机构12中,当电机142在正向旋转时,电机齿轮145、泵齿轮146、中间齿轮147、中间齿轮148、中间齿轮150随着电机142的旋转而旋转。由于吸引泵137的转轴137a的旋转,使得吸引泵137吸引盖130a的内部。因此,变浓的墨水或者气泡被吸引并从被盖130a盖住的记录头20中排出。在这个时候,向中间齿轮151、中间齿轮152和凸轮齿轮153传递的电机142的旋转被单向离合器149阻断,因此齿轮151到153不旋转(运转)。
当电机142在反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149被连接且电机142的旋转经由电机齿轮145、泵齿轮146、中间齿轮150、中间齿轮151和中间齿轮152被传递给凸轮齿轮153,因此凸轮齿轮153旋转。由于凸轮轴139的旋转,盖凸轮140A和140B和擦拭凸轮141在各自预定的时刻上升或者下降。因此,记录头20可以被盖住并且可以用擦拭刮板131擦拭喷嘴面。可以通过提升擦拭刮板131和相对于擦拭刮板131移动记录头20来擦拭记录头20的喷嘴面。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被配置成通过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成像单元60捕获对象,并计算对象的色彩测量值。因此,在成像单元60正在捕获对象的同时,不可能将打印车6置于维护机构12的位置处并将维护机构12的盖130安置在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上。也就是说,在成像单元60正在捕获对象的同时,难以通过盖住记录头20维持喷嘴的湿润状态且难以防止由于干燥的墨水而造成的排出故障。
被用作色彩测量目标的对象主要是被包含在图像形成设备1已经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的测试图案中的多个色标。因此,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不被盖130盖住直到成像单元60完成捕获多个色标。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为了不盖住记录头20而维持喷嘴的湿润状态,使得记录头20在预定的时刻流出墨水,在该预定的时刻同时,成像单元60正在捕获多个色标。从记录头20流出墨水的时刻可以是在经过通过计时器等测量的预定时间之后的时间,或者可是根据环境(举例来说,温度或者记录头20的使用量)被改变。
当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时,如上所述,薄雾通过从记录头20喷射墨水被生成。类似地,当图像形成设备1进行色彩调整时(当成像单元60捕获对象时),如果使得记录头20流出墨水,那么薄雾被生成。因此,不仅当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时,而且当由图像形成设备1进行色彩调整时,如果使得记录头20流出墨水,则期望成像单元60借助遮板61关闭开口32c以便防止薄雾经由开口32c进入框体32的内部。此外,期望的是在墨水已经被流出且已经经过预先确定的预定时间之后,将遮板61移动至远离开口32c的位置以便打开开口32c并恢复下一个色标的捕获,其中预定时间是直到薄雾落下所需的时间。
用这种方法,通过使得成像单元60借助遮板61关闭开口32c,不仅当正常图像或者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被形成时,而且当安装在打印车6上的记录头20流出墨水时,变得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由于在成像单元60的内部组件上的污垢造成的成像故障,这使得能够以更高的精确度进行色彩测量处理。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为了在成像单元60正在捕获对象的同时使记录头20摆动,可以略微驱动打印车6。因此,变得可以增加时间直到此时没有被盖住的记录头20的墨水变干。因此,可以降低墨水流出的频率。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的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进行色彩测量处理。然而,色彩测量处理不是必须要通过图像形成设备1进行的。举例来说,如图34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色彩测量系统)200,当图像形成设备210被连接至外部设备220时,由图像形成设备210捕获的图像数据可以被输出至外部设备220,且外部设备220可以进行包括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设备220将色彩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形成设备210,且图像形成设备210基于从外部设备220获得的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
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设备210包括所有彼此间都经由总线215连接的引擎211、操作显示单元212、I/F单元213和其他I/F单元214。对于外部设备220,举例来说,具有正常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的计算机可以被使用。通过装载包括用于执行包括本实施例的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的色彩测量程序的色彩调整程序作为软件,包括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被执行。外部设备220包括所有彼此间经由总线226连接的CPU221、存储单元222、图像处理单元223、通信I/F单元224和I/F单元225。存储单元222包括ROM227、RAM228和硬盘(HDD)229。
图像形成设备210通过I/F单元213经由线230被连接至外部设备220。线230可以是例如专用线或者LAN(局域网)的网络、或者因特网,且可以是有线的或者无线的线。
通过使用引擎211,在外部设备220的控制下,图像形成设备210基于发送自外部设备220的图像数据将图像形成并输出在记录介质上。引擎211通过喷墨法等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操作显示单元212包括多个操作按键和例如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操作图像形成设备210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经由操作按键被执行,且将要被通知给用户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通过图像形成设备210被显示并被输出在显示器上。其他I/F单元214被用于连接扩展单元等。
引擎211包括以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打印车。上面所说明的成像单元30被安装在打印车上。在外部设备220的CPU221的控制下,图像形成设备210基于发送自外部设备220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的色标数据通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来生成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图像形成设备210通过使用成像单元30读出生成的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并经由I/F单元213将读出的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220。
在外部设备220中,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10的操作的图像形成控制程序、用于进行包括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的色彩调整程序、以及必需的数据被储存在硬盘229或者ROM227中。CPU221基于被储存在ROM227或者硬盘229中的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10,因此使得图像形成设备210进行基本处理和包括本实施例的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
硬盘229在其中储存有上述的程序和进行色彩调整处理所必需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尤其是,硬盘229在其中储存作为上面实施例所说明的被排列在基准纸张KS中的基准色标KP的色彩测量结果的Lab值或者XYZ值中的至少一个值、通过由图像形成设备210的成像单元30读取基准纸张KS的基准色标KP而获得的被成像的基准RGB值、基准值线性变换矩阵、邻近的点表格和选择RGB值线性变换矩阵、与基准纸张KS一起被读出的基准图表KC的色标的初始基准RGB值RdGdBd、与色彩测量调整纸张CS的色彩测量调整色标CP一起被读出的基准图表KC的基准色标的色彩测量后的基准RGB值RdsGdsBds、和用于将色彩测量后的基准RGB值RdsGdsBds转换为初始基准RGB值RdGdBd的基准RGB间线性变换矩阵。
通信I/F单元224通过例如网络的线被连接至例如扫描装置、多功能外围设备或者其他的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设备,并接收将要被图像形成设备210输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单元223进行对通过图像形成设备210的引擎211在图像数据上形成和输出图像所必需的多种类型的图像处理。
就如上所述,CPU221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10的操作,使得色彩测量控制单元106的计算单元124,尤其是色彩测量值计算单元126,进行色彩测量处理以便获得色彩测量值、基于该色彩测量值对图像数据进行彩色调整、并将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形成设备210。
在图32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200中,外部设备220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10的操作。然而,可能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210中设置例如CPU的控制器,因此控制器控制图像形成操作且外部设备220只进行色彩测量处理以便获得色彩测量值或者只进行包括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
就如上所述,如果图像形成设备210的外部设备进行色彩测量处理或者包括色彩测量处理的色彩调整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则变得即使在便宜的图像形成设备210中也可以以较低成本适宜地提高色彩再生性。
根据本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稳定地捕获对象和基准图表单元。
尽管根据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完整且清楚的揭示,附加的权利要求不是要对此做限制,而是要被解释为包含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变型和可替换的结构并落入在此阐明的基本的教导。

Claims (11)

1.一种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开口;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经由所述开口捕获位于所述框体外的对象;
基准图表单元,所述基准图表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对象一起被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以及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盖住所述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盖构件盖住所述开口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开口分离的第二位置之间被手动地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被设置成以便在所述盖构件盖住所述开口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开口分离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设置所述开口的所述框体的底表面移动,且
所述成像单元进一步包括
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盖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
偏压单元,所述偏压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底表面上并向所述盖构件朝着所述第一位置施加偏压力;以及
移动驱动单元,所述移动驱动单元逆着所述偏压单元的所述偏压力朝着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盖构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单元被安装在打印车上,在所述打印车上安装有用于将记录材料喷射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头,
所述移动单元在所述记录头喷射所述记录材料之前将所述盖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在经过至少预定时间之后将所述盖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预定时间是预先被确定的时间,在所述预定时间期间内,在所述记录头已经喷射所述记录材料之后所述记录介质的薄雾被扩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传感器单元依次捕获多个对象,且在从当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第一对象时到当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第二对象时的期间内所述记录头喷射所述记录材料时,
所述移动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所述第一对象之后将所述盖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在从所述记录头已经喷射所述记录材料开始经过至少预定时间之后将所述盖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且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盖构件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之后捕获所述第二对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由多个一个堆叠在另一个顶部的薄膜构件构成以便盖住所述开口,且当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对象时,最外面的所述薄膜构件被移除。
8.一种色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示框体具有开口;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经由所述开口捕获位于所述框体外的对象;
基准图表单元,所述基准图表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且所述基准图表单元与所述对象一起被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盖住所述开口;以及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的所述对象和所述基准图表单元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所述对象的色彩测量值。
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输出单元,所述图像输出单元将图像输出在记录介质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彩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色彩测量装置通过使用由所述图像输出单元输出的作为对象的所述图像来计算所述图像的色彩测量值,且
所述图像输出单元基于图像数据来输出图像,所述图像所具有的色彩在所述色彩测量装置已经计算出所述色彩测量值之后通过使用所述色彩测量值被调整。
10.一种色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捕获对象,所述对象是色彩测量目标;以及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对象的色彩测量值,其中
所述成像单元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开口;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经由所述开口捕获位于所述框体外的对象;
基准图表单元,所述基准图表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对象一起被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以及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盖住所开口,且
所述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成像单元的所述传感器单元捕获的所述对象和所述基准图表单元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所述对象的色彩测量值。
11.一种由色彩测量装置执行的色彩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色彩测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框架、传感器单元、基准图表单元、盖构件和计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测量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单元经由被所述盖构件盖住的所述开口来捕获位于所述框体外的对象;
通过所述传感器单元来捕获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所述基准图表单元;
通过所述计算单元基于在捕获时所捕获的所述对象和所述基准图表单元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所述对象的色彩测量值。
CN201310082469.XA 2012-03-16 2013-03-14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08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0555 2012-03-16
JP2012-060555 2012-03-16
JP2013027145A JP6160108B2 (ja) 2012-03-16 2013-02-14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測色システム
JP2013-027145 2013-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8174A true CN103308174A (zh) 2013-09-18
CN103308174B CN103308174B (zh) 2015-06-10

Family

ID=4913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246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08174B (zh) 2012-03-16 2013-03-14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7731B2 (zh)
JP (1) JP6160108B2 (zh)
CN (1) CN1033081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099A (zh) * 2016-03-18 2017-09-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捕获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捕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7448B2 (ja) 2011-11-30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測色システム
JP6102321B2 (ja) 2012-03-01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測色システムおよび測色方法
JP6500370B2 (ja) 2013-09-12 2019-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沢度判定装置、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沢度判定方法
JP6299180B2 (ja) 2013-11-27 2018-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当該撮像装置による撮像方法
JP6424586B2 (ja) 2013-12-09 2018-1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媒体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31483A (ja) 2013-12-09 2015-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乾燥判定方法
JP6543906B2 (ja) 2013-12-11 2019-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565331B2 (ja) 2014-06-30 2019-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ノズル検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7319A (ja) 2014-07-02 2016-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汚れ検査方法
JP6398436B2 (ja) 2014-08-01 2018-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媒体判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媒体判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71437B2 (ja) 2014-09-16 2019-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0158B2 (ja) 2014-09-16 2018-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媒体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09651A (ja) 2014-12-10 2016-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158767B2 (en) 2015-06-09 2018-12-1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6950280B2 (ja) * 2017-05-25 2021-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598831B2 (ja) * 2017-09-08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71005B2 (en) 2017-09-08 2020-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94384B2 (ja) * 2017-09-08 2019-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6707A (ja) * 1999-06-09 2000-12-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色較正用カラーチャートおよび色補正方法
JP2002320232A (ja) * 2001-04-24 2002-10-31 Motoo Nakashiro カラー撮像方法および被写体照明装置
JP2005266238A (ja) * 2004-03-18 2005-09-29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N1934850A (zh) * 2004-03-16 2007-03-21 佳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使用上述传感器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676061B2 (en) * 2006-05-02 2010-03-09 Telesis Technologies, Inc. Laser safet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259Y2 (ja) * 1988-11-05 1994-05-11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測色計
JPH0352634U (zh) * 1989-09-28 1991-05-22
JP2938934B2 (ja) * 1990-06-06 1999-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129502B2 (ja) 1992-02-14 2001-01-31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測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522344B2 (ja) * 1994-08-11 2004-04-26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ヘルメツトシールド用およびゴーグルレンズ用分解性保護フイルム
JPH11227176A (ja) * 1998-02-19 1999-08-24 Canon Inc スキャナープリンタ及び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JPH11326056A (ja) * 1998-05-19 1999-11-26 Silver Seiko Ltd カラープルーファおよびそ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DE60036232T2 (de) * 1999-12-08 2008-05-21 X-Rite, Inc., Grandville Optisches Messgerät und Verfahren
JP2004351653A (ja) * 2003-05-27 2004-12-16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4617670B2 (ja) * 2003-12-25 2011-01-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313506A (ja) * 2004-04-30 2005-11-10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1694049B1 (de) * 2005-02-16 2009-07-01 X-Rite Europe GmbH Farbmessgerät und zugehöriger Messkopf
JP4897987B2 (ja) * 2005-12-14 2012-03-14 株式会社大日電子 色合い測定システム
JP2008018610A (ja) * 2006-07-12 2008-01-31 Sony Corp 記録媒体用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用印刷方法
JP2008134762A (ja) * 2006-11-28 2008-06-12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指紋認証入力装置
JP2008281549A (ja) * 2007-04-13 2008-11-20 Seiko Epson Corp 測色装置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JP2009143188A (ja) * 2007-12-17 2009-07-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校正方法
JP2010058393A (ja) * 2008-09-04 2010-03-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2431A (ja) * 2009-06-22 2011-01-06 Olympus Corp 測色用治具、キャップ並びに測色システム
JP2011069735A (ja) * 2009-09-25 2011-04-07 Olympus Corp 歯科用測色装置
JP2011110840A (ja) * 2009-11-27 2011-06-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678540B2 (en) 2010-09-16 2014-03-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5958099B2 (ja) 2011-07-29 2016-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62239B2 (ja) 2011-07-29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6707A (ja) * 1999-06-09 2000-12-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色較正用カラーチャートおよび色補正方法
JP2002320232A (ja) * 2001-04-24 2002-10-31 Motoo Nakashiro カラー撮像方法および被写体照明装置
CN1934850A (zh) * 2004-03-16 2007-03-21 佳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使用上述传感器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266238A (ja) * 2004-03-18 2005-09-29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7676061B2 (en) * 2006-05-02 2010-03-09 Telesis Technologies, Inc. Laser safety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099A (zh) * 2016-03-18 2017-09-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捕获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捕获方法
US10412268B2 (en) 2016-03-18 2019-09-1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ncluding a controller to control supply of a system clock to an im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47731B2 (en) 2015-02-03
US20130242319A1 (en) 2013-09-19
JP2013217905A (ja) 2013-10-24
CN103308174B (zh) 2015-06-10
JP6160108B2 (ja) 201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8174B (zh) 成像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以及色彩测量方法
EP2635015B1 (en) Image capturing unit, color measur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color measuring system, and color measuring method
CN103323118B (zh) 图像捕获单元、色彩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设备、色彩测量系统及色彩测量方法
US8817329B2 (en) Color measur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lor measuring method, and color measuring system
JP5845987B2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測色装置、測色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323623B1 (en) Imag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viation of landing position
JP5888058B2 (ja)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測色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7319A (ja)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汚れ検査方法
CN105946361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污渍检测方法
EP3431941B1 (en)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50248597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iving of two-dimensional image sensor
JP61071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測色方法及び測色プログラム
JP6409912B2 (ja)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80833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距離算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981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撮像調整方法
JP2017149150A (ja)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64345B2 (ja) 撮像装置、測色装置、測色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52174B2 (ja)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測色システムおよび測色方法
JP6780716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測色方法
JP2003240917A (ja) 光学フィルタ、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光量調節装置、撮影装置及び微小液滴吐出装置
JP2018086838A (ja)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実距離算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29478A (ja) 記録装置
JP2014078769A (ja)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測色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