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3407A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3407A
CN103303407A CN2012105792012A CN201210579201A CN103303407A CN 103303407 A CN103303407 A CN 103303407A CN 2012105792012 A CN2012105792012 A CN 2012105792012A CN 201210579201 A CN201210579201 A CN 201210579201A CN 103303407 A CN103303407 A CN 103303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ide cover
vehicle frame
pair
whee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92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3407B (zh
Inventor
前田康幸
青柳英树
谷口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0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3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3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3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从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将长物品收纳或取出的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包括:车架(10)、前轮(50)、后轮(70)、配置在前轮(50)上方的转向把(15)、配置在前轮(50)和后轮(70)之间且具有上方开口(42)的物品收纳部(40)、配置在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且将上方开口(42)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堵塞的座椅(30),和设于转向把(15)和座椅(30)之间的脚踏板(25)。物品收纳部(40)还包括物品收纳部(40)的前部开口后形成的前方开口(41),前方开口(41)从物品收纳部(40)的底部连续形成到上方开口(42)。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座椅的下方设有物品收纳部的机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有这样的踏板型机动二轮车:在座椅的下方配置有上部开了口的物品收纳部,通过打开座椅能够从上方将物品收纳到物品收纳部中。此外,为了能收纳比物品收纳部更长的长物品(例如,滑板),还提出了设有在前面及后面形成有开口的物品收纳部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的机动二轮车中,物品收纳部构成为包括如下部分:左右一对水平部,该左右一对水平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且座椅载放在其上;左右一对前腿部,该左右一对前腿部从左右一对水平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和横构件,该横构件将左右一对前腿部连结。而且,物品收纳部前表面的开口形成在由左右一对前腿部和横构件围起来的区域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01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的机动二轮车中,由于左右延伸的横构件位于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的前方,所以将长物品从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收纳,或者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中的长物品从上部开口取出都不大容易进行。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从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将长物品容易地收纳或取出的机动二轮车。 
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1,该机动二轮车1包括: 车架10;配置在车架10前部的前轮50;配置在所述车架10后部的后轮70;配置在所述前轮50上方的转向把15;物品收纳部40,该物品收纳部40配置在所述前轮50和所述后轮70之间且具有上方开口42;座椅30,该座椅30配置在该物品收纳部40上方,其将所述上方开口42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堵塞;以及脚踏板25,该脚踏板25设于所述转向把15和所述座椅3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收纳部40还包括前方开口41,该前方开口41是该物品收纳部40的前部开了口而形成的,该前方开口41从所述物品收纳部40的底部连续形成到所述上方开口42。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还包括支承部80,该支承部80以从所述车架10向上方延伸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前方开口41的左右,该支承部80用于支承所述座椅30。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还包括左右一对侧罩21,该左右一对侧罩21被配置在所述座椅30的左右两端的下方,在左右一对所述侧罩21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能通往所述物品收纳部40的侧罩开口部213。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座椅30包括座椅本体31和左右一对副车架32,该左右一对副车架32在座椅本体31的左右两端近旁的下表面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该左右一对副车架32被连结于座椅本体31,所述侧罩21构成为包括上部侧罩211和下部侧罩212,所述上部侧罩211被紧固于所述副车架32且形成所述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 
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2至4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车架10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和后横架19,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从所述脚踏板25的下部向斜后上方延伸,后横架19将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连结,所述支承部80与所述后部车架18或所述后横架19一体地设置。 
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4或5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副车架32被配置成,在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 上部侧罩211的下端缘216的上方。 
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4至6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在配置有所述支承部80的位置,所述下部侧罩212的上端缘217在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支承部80的上端的上方。 
根据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将物品收纳部40构成为包括了从底部到上方开口42连续形成的前方开口41。由此,在前方开口41处,从底部到上部(上方开口42)之间,物品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不会受到妨碍。因此,在将比物品收纳部4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的长物品收纳到物品收纳部40中的场合,通过打开座椅30就能将长物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容易地收纳。此外,通过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长物品向上方提起能够容易地将其取出。 
根据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将机动二轮车1构成为包括了设于前方开口41的左右、从车架10向上方延伸出来的支承部80,使座椅30支承在了该支承部80上。由此,不用横穿前方开口41的构件就能构成支承部80,能将长物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容易地收纳。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将机动二轮车1构成为包括了形成有能通往物品收纳部40的侧罩开口部213的侧罩21。由此,能够从车辆的侧方将物品收纳到物品收纳部40中。因此,不用打开座椅30就能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物品放入、取出。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将座椅30构成为包括了左右一对副车架32,并且将侧罩21构成为包括了上部侧罩211和下部侧罩212,将上部侧罩211连结在了副车架32上。此外,由上部侧罩211形成了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由此,通过打开座椅30,能够将上部侧罩211与座椅30一起打开。因此,能够使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开放,所以能够将比物品收纳部4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更长的长物品以在车宽方向上伸展的状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进行收纳。此外,能够更加容易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物品取出。此外,由于能够将座椅本体31及上部侧罩211连结在副车架32上,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机动二轮车1的装配。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将支承部80与后部车架18或后横架19进行了一体设置。由此,能够削减构成机动二轮车1的零部件件数。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使副车架32处在了在侧面观察时比上部侧罩211的下端缘216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侧面观察时,由于能够由上部侧罩211遮盖副车架32,所以能够使机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提高。此外,由于在将座椅30关闭后的状态下副车架32不暴露,所以能够防止副车架32的劣化。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使下部侧罩212的上端缘217处在了在侧面观察时比支承部80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侧面观察时,由于能够由下部侧罩212遮盖支承部80,所以能够使机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提高。此外,由于支承部80不暴露,所以能够防止支承部80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打开状态下的后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部周边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关闭状态下的截面图,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打开状态下的物品收纳部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及燃油加注口盖打开状态下的物品收纳部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及燃油加注口盖打开、维修盖拆下状态下的物品收纳部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9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关闭状态下的截面图,是 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10是从右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铰链时所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从背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关闭状态下的座椅铰链的纵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从背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打开状态下的座椅铰链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关于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座椅30打开状态的后部立体图。 
另外,只要没有特别的明文记载,以下说明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记载都遵从骑乘机动二轮车的骑乘人员(驾驶员)所看到的方向。此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是踏板型机动二轮车1。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以如下部分为主体而构成:车架10、车身罩20、脚踏板25、座椅30、物品收纳部40、转向柱(未图示)、左右一对前叉13、前轮50、前挡泥板51、转向把15、摆动单元60、后悬架61、空气滤清器盒62、排气装置63、燃油箱64、后轮70和后挡泥板71。 
如图1及图2所示,车架10被车身罩20遮盖着。该车架10由多种钢材构成,其从机动二轮车1的前方朝后方延伸着。 
车架10由前叉立管(未图示)、主车架(未图示)、左右一对下部车架14、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和后横架19构成。 
前叉立管是位于车辆的前部且前轮50与转向把15之间的筒状构件, 其中心轴方向以朝向前下方的倾斜角度倾斜着。在侧面观察时,主车架从前叉立管的后方中央部向斜后下方延伸设置。 
左右一对下部车架14从主车架的后端向左右外方延伸后分别向后方延伸设置(参照图2)。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从下部车架14的后端向斜后上方竖起后延伸设置到车辆的后部。后横架19左右延伸构成,其将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连结(参照图4)。 
车身罩20主要将车架10、转向柱、物品收纳部40和引擎68遮盖。该车身罩20包括如下部分构成:位于机动二轮车1的前方的车身前罩26;位于机动二轮车1的两侧方的侧罩21;位于机动二轮车1的后方的车身后罩22;位于机动二轮车1的下方的车身下罩23;和在车身下罩23的前方向上方延伸的护腿板24。 
脚踏板25设在位于前轮50上方的转向把15和座椅30之间。此外,该脚踏板25位于车身下罩23的上方。该脚踏板25在前后方向上伸展着,它是作为坐在座椅30上的骑乘人员搁脚的脚托部而使用的。 
座椅30位于脚踏板25的后方。该座椅30在前后方向上伸展着,它是为了让机动二轮车1的骑乘人员乘坐而使用的。 
物品收纳部40在前轮50和后轮70之间位于脚踏板25的后方、座椅30的下方。 
转向柱被车身前罩26遮盖着。该转向柱被插入在前叉立管中。此外,转向柱通过连结于其上端的上架16及连结于其下端的下架17而支承着左右一对前叉13。 
左右一对前叉13在上下方向伸展着。该左右一对前叉13通过被插入在设于前轮50的中心的轴孔中的前车轴而支承着前轮50。 
前轮50被在配置车架10的前部。 
前挡泥板51被配置在前轮50的上方。该前挡泥板51被连结于左右一对前叉13。 
转向把15处于前轮50的上方,其被连结于上架16的上表面。 
摆动单元60由引擎68、动力传递装置69和摆臂(未图示)构成。 
引擎68位于物品收纳部40的下方。该引擎68以能摆动的方式连结 于车架10。 
动力传递装置69位于引擎68和后轮70之间。该动力传递装置69的前部连接于引擎68,后部通过后车轴而连接于后轮70。摆臂的前部连接于引擎68,后部通过后悬架61而连结于车架10。 
后悬架61由螺旋弹簧及减震器构成。该后悬架61在上下方向上伸展着,其将车架10和摆动单元60连结。 
空气滤清器盒62及排气装置63分别连接于设在引擎68上的进气口及排气口。 
燃油箱64处于引擎68的前方,其被配置在由主车架和左右一对下部车架14围起来的区域中。 
后轮70被配置在车架10的后部。 
后挡泥板71被配置在后轮70的上方。该后挡泥板71被连结于摆动单元60。 
接下来详细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部40的周边构造。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物品收纳部40的周边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如图1及图4所示,物品收纳部40被配置在前轮50和后轮70之间的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之间且后横架19的后方,座椅30被配置在该物品收纳部40的上部。并且,座椅30被设于车架10侧的支承部80所支承。此外,如图2所示,物品收纳部40及座椅30的侧方被左右一对侧罩21所遮盖。 
如图1及图3所示,物品收纳部40具有前方开口41及上方开口42。前方开口41从物品收纳部40的底部连续形成到了上方开口4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物品收纳部40形成为前方及上方开口的箱状,其设有底板部43、一对的侧壁部44和一对的罩部45。 
底板部43被从脚踏板25的后端部向斜上后方延伸配置。 
一对的侧壁部44被配置在底板部43的左右两侧部,其从底板部43上竖起。 
一对的罩部45被配置在一对的侧壁部44各自的前端。一对的罩部 45将下文将描述的支承部80的内侧及上部遮盖。 
以上的物品收纳部40由螺钉或螺栓等紧固固定在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上。 
这里,关于底板部43的详细情况,参照图6~图8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8所示,底板部43包括下方开口46、加强部47和作为盖部的维修盖48而构成。 
如图8所示,下方开口46被从前方开口41的底部朝后方形成。该下方开口46是以能通往位于物品收纳部40下方的引擎68的方式设置的(参照图8)。 
加强部47在下方开口46的中央附近水平地向左右延伸。 
如图6~图8所示,维修盖48通过被安装在物品收纳部40的底板部43及脚踏板25上的前后左右共计6个螺钉481,以可装卸的方式将下方开口46遮盖。如图6及图7所示,该维修盖48的前部被燃油加注口盖67遮盖着,该燃油加注口盖67被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脚踏板25的后部。 
维修盖48可按照以下的次序从下方开口46上拆下。 
首先,如图6及图7所示,使燃油加注口盖67向前方弹起。接下来,如图7及图8所示,把紧固维修盖48的6个螺钉481拆除后,将维修盖48从下方开口46上拆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物品在底板部43打滑,对维修盖48的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等防滑加工,此外,在一对的侧壁部44上的前方开口41近旁安装有一对挂钩482。 
如图3及图4所示,支承部80分别位于物品收纳部40的前方开口41的左右,其从车架10向上方延伸出来(突出着)。该支承部80具有向上方延伸的棒状的本体部81和设于该本体部81的上端部用于承接座椅30的承接部82。构成上述物品收纳部40的罩部45将本体部81的内侧和承接部82的内侧及上部遮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80通过焊接接合于构成车架10的后横架19而被与后横架19一体设置。如图4所示,通过焊接,该后横架19经 由支架83被接合于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 
如图1~图5所示,座椅30位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其以向机动二轮车1的右侧弹起自如的方式(开闭自如)堵塞着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开口42。如图4所示,座椅30具有座椅本体31、左右一对副车架32、前方横构件33和后方横构件34。 
如图3所示,座椅本体31具有:由树脂等形成、构成座椅30的底面的座椅底板311;构成座椅30的上表面的座椅表面蒙皮312;和配置在座椅底板311和座椅表面蒙皮312之间的座垫材料(未图示)。 
如图4所示,左右一对副车架3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其前部向斜下前方倾斜着。如图5所示,该左右一对副车架32在座椅本体31的左右两端近旁的下表面侧经由支架327由螺栓328连结于座椅底板3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左右一对副车架32在其前方端部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橡胶制的腿部325。如图4及图9所示,该腿部32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2个突起部326,通过将2个突起部326插入到左右一对副车架32的前方端部中而被安装在副车架32上。此外,如图9所示,该腿部325在座椅30被关闭的状态下经由物品收纳部40的罩部45的上表面被支承部80的承接部82支承。 
前方横构件33在座椅本体31的前部向左右延伸配置,其将左右一对副车架32连结。 
后方横构件34在座椅本体31的后部向左右延伸配置,其将左右一对副车架32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以上的座椅30的左右一对副车架32中的右侧副车架321通过座椅铰链90连结于作为车架10的右侧后部车架18。如图3所示,该座椅铰链90具有开状态保持机构,该开状态保持机构在座椅30成为向右侧倾斜60度而弹起(打开)的状态时,将座椅30保持在打开后的状态。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的座椅铰链90的分解立体图,是从机动二轮车1的左斜后方看到的座椅铰链90的图。图11是表示从座椅30关闭状态下的背面观察的座椅铰链90的纵截面图。图12是表示 从座椅30打开状态下的背面观察的座椅铰链90的纵截面图。 
如图10所示,座椅铰链90由如下部分构成:车架安装部98、设于该车架安装部98的前后一对的旋转支承部94、安装于旋转支承部94的凸轮滑块93、连结于副车架32的前后一对的臂部95、凸轮96和加载构件97。 
车架安装部98是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的板,其通过水平延伸的安装支架181而连结于右侧后部车架18的外侧。进一步具体而言,车架安装部98上焊接有2个螺栓183。并且,在使这2个螺栓183拧合于焊接在右侧后部车架18的外侧的安装支架181之后,分别用螺母184(参照图11及图12)将2个螺栓183进行了固定。 
前后一对的旋转支承部94在车架安装部98的前方及后方与车架安装部98一体设置。前后一对的旋转支承部94中的后方旋转支承部941是从车架安装部98的后端向上方突出的板,其具有以前后方向为轴的后方旋转孔942。 
前后一对的旋转支承部94中的前方旋转支承部943是从车架安装部98的前端向上方突出的板。该前方旋转支承部943形成为形状与下文将描述的凸轮滑块93相同、大小比凸轮滑块93小一圈。前方旋转支承部943具有与后方旋转孔942同轴的前方旋转孔944。 
凸轮滑块93是包括滑块部931和卡合部932而构成的板状的构件。该凸轮滑块93形成为形状与前方旋转支承部943大致相同、比前方旋转支承部943大一圈的扇形。 
滑块部931是扇形形状的凸轮滑块93上的圆弧部分,其以座椅30的旋转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轴形成为圆弧状。 
卡合部932是扇形形状的凸轮滑块93上的一方的半径部分,其设于机动二轮车1的侧方外侧。为了提高与凸轮96的卡合性,该卡合部932形成为向凸轮滑块93的内侧折曲的折线形状。 
以上的凸轮滑块93,以使扇形形状的凸轮滑块93上的另一方的半径部分与车架安装部98的底面位置相一致的方式,被连结于前方旋转支承部943的前表面。 
前后一对的臂部95由分别形成为J字形状的后方臂部951和前方臂部952构成。后方臂部951及前方臂部952各自的上端部通过焊接被接合于右侧副车架321。后方臂部951及前方臂部952各自的另一端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并且,后方臂部951及前方臂部952各自的另一端通过销953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前后一对的旋转支承部941、943。 
凸轮96以相对于前方臂部952可旋转的方式与之连结。该凸轮96具有凸轮销961和凸轮桃尖962。 
凸轮销961与前方旋转孔944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其将凸轮桃尖962和前方臂部952以可旋转的方式连结。如图11及图12所示,该凸轮销961响应与座椅30的开闭动作联动移动的前方臂部952的移动而沿滑块部931移动。 
如图10~图12所示,凸轮桃尖962以凸轮销961为旋转轴,其具有与滑块部931相对的顶部963。该凸轮桃尖962响应与座椅30的开闭动作联动移动的前方臂部952的移动而沿滑块部931移动,其以在凸轮桃尖962位于卡合部932时能够卡合在卡合部932上的方式形成。 
如图10所示,加载构件97是将车架安装部98和凸轮96连结,它是将凸轮桃尖962向滑块部931的径向内侧加载的螺旋弹簧。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凸轮桃尖962响应座椅30的开动作沿滑块部931向外侧移动后位于卡合部932时,该加载构件97赋予凸轮桃尖962卡合在卡合部932上的加载力。 
此外,在座椅30的关闭动作所产生的力高过将凸轮桃尖962和卡合部932卡合的加载力时,该加载构件97能允许凸轮桃尖962从卡合部932向滑块部931移动,使其沿滑块部931向内侧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2、图3及图10所示,左侧副车架322构成为可通过座椅挂钩91及座椅接盘92相对于左侧后部车架18的后部装卸。座椅挂钩91形成为U字形状,其安装在左侧副车架322上。座椅接盘92安装在左侧后部车架18上。该座椅接盘92具有响应座椅挂钩91的按压动作而进行卡合的机构,并且具有利用缆绳解除与座椅挂钩91的卡合的机构,该缆绳响应插入到钥匙筒中的钥匙的转动动作等而被牵引。 
如图2所示,左右一对侧罩21被配置在座椅30的左右两端的下方。该左右一对侧罩21上形成有能通往物品收纳部40的侧罩开口部2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侧罩21包括上部侧罩211和下部侧罩212而构成。 
上部侧罩211形成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该上部侧罩211以既能使副车架32的腿部325露出又能将副车架32从前部到后部遮盖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着,而且其前部向斜下前方倾斜着。此外,如图2及图5所示,上部侧罩211以在侧面观察时副车架32位于比上部侧罩211的下端缘216更靠上方的方式通过支架329由螺丝钉331紧固在副车架32上。 
下部侧罩212形成侧罩开口部213的下部。该下部侧罩212由前方盖部214和后方盖部215构成,前方盖部214在该下部侧罩212的前方(配置有支承部80的位置)将支承部80及后部车架18从外侧遮盖,后方盖部215在该下部侧罩212的后方(比支承部80更靠后方的位置)将后部车架18从外侧遮盖。 
前方盖部214的上端缘217处于在侧面观察时比支承部80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下部侧罩(前方盖部214及后方盖部215)212,以在侧面观察时后部车架18位于比下部侧罩212的上端缘217更靠下方的方式,由螺钉或螺栓等紧固在后部车架18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将物品收纳部40构成为包括了从底部到上方开口42连续形成的前方开口41。由此,在前方开口41处,从底部到上部(上方开口42)之间物品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不受妨碍。因此,在将比物品收纳部4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的长物品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场合,通过打开座椅30能够将长物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容易地收纳,此外,通过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长物品向上方提起能够容易地将其取出。 
此外,将机动二轮车1构成为包括了设于前方开口41的左右、从后横架19向上方延伸出来的支承部80,使座椅30支承在了该支承部80 上。由此,不用左右横穿前方开口41的构件就能构成支承部80,因此能够将长物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容易地收纳。 
此外,将机动二轮车1构成为包括了侧罩21,该侧罩21上形成了能通往物品收纳部40的侧罩开口部213。由此,能够将物品从车辆的侧方收纳到物品收纳部40中。因此,不打开座椅30就能将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物品放入、取出。 
此外,将座椅30构成为包括了左右一对副车架32,并且将侧罩21构成为包括了上部侧罩211和下部侧罩212,将上部侧罩211连结在了副车架32上。此外,由上部侧罩211形成了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由此,通过打开座椅30,能够将上部侧罩211与座椅30一起打开。因此,能够将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开放,所以能够使比物品收纳部4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更长的长物品以在车宽方向上伸展开的状态从物品收纳部40的上方进行收纳。此外,收纳在物品收纳部40中的物品的取出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此外,由于在副车架32上连结座椅本体31及上部侧罩211,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机动二轮车1的装配。 
此外,将支承部80与后横架19进行了一体设置。由此,能够削减构成机动二轮车1的零部件件数。 
此外,使副车架32处在了在侧面观察时比上部侧罩211的下端缘216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侧面观察时,能够由上部侧罩211遮盖副车架32,所以能够使机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提高。此外,由于在将座椅30关闭的状态下副车架32不会暴露,所以可防止副车架32的劣化。 
此外,在配置有支承部80的位置上,使下部侧罩212的上端缘217处在了比支承部80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侧面观察时,能够由下部侧罩212遮盖支承部80,所以能够使机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提高。此外,由于支承部80不会暴露,所以可防止支承部80的劣化。 
此外,以如下方式构成了座椅铰链90:用使座椅30开闭的座椅铰链90将车架10(后部车架18)和副车架32连结,并且具有能够在座椅30打开规定角度的状态下将其保持的开状态保持机构。由此,在从物品收纳部40将物品收纳或取出的时候不再需要骑乘人员等先把座椅30控制 住,所以能够使物品的收纳或取出容易进行。 
此外,将座椅铰链90构成为包括了如下部分:具有滑块部931及卡合部932的凸轮滑块93;凸轮96,该凸轮96具有凸轮销961及凸轮桃尖962,凸轮销961响应座椅30的开闭动作而沿滑块部931移动,凸轮桃尖962形成为能以凸轮销961为旋转轴与卡合部932卡合;和加载构件97,该加载构件97对凸轮桃尖962向滑块部931的径向内侧加载。由此,能够在凸轮96的凸轮桃尖962卡合在了凸轮滑块93的卡合部932的位置上保持座椅30。此外,通过用比加载构件97的加载力更大的力将座椅关闭,可将凸轮桃尖962和卡合部932的卡合解除,所以能够从座椅30的保持状态将座椅30关闭。 
此外,将物品收纳部40构成为包括了底板部43,将该底板部43构成为包括了下方开口46和装卸自如地遮盖该下方开口46的维修盖48。由此,通过在打开座椅30的状态下拆下维修盖48,能够进行配置在物品收纳部40的下方的引擎68及其周边的维修。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能以各种形式实施。 
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横架19将支承部80连结在了后部车架18上,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支承部直接连结于后部车架。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动二轮车 
10    车架 
15    转向把 
18    后部车架 
19    后横架 
21    侧罩 
25    脚踏板 
30    座椅 
31    座椅本体 
32    副车架 
40    物品收纳部 
41    前方开口 
42    上方开口 
50    前轮 
70    后轮 
80    支承部 
211   上部侧罩 
212   下部侧罩 
213   侧罩开口部 
216   上部侧罩的下端缘 
217   下部侧罩的上端缘。 

Claims (7)

1.一种机动二轮车(1),包括:车架(10);配置在车架(10)前部的前轮(50);配置在所述车架(10)后部的后轮(70);配置在所述前轮(50)上方的转向把(15);物品收纳部(40),该物品收纳部(40)配置在所述前轮(50)和所述后轮(70)之间且具有上方开口(42);座椅(30),该座椅(30)配置在该物品收纳部(40)上方,开闭自如地将所述上方开口(42)堵塞;以及脚踏板(25),该脚踏板(25)设于所述转向把(15)和所述座椅(30)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收纳部(40)还包括前方开口(41),该前方开口(41)是该物品收纳部(40)的前部开口而成的,该前方开口(41)从所述物品收纳部(40)的底部连续形成到所述上方开口(42)。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支承部(80),该支承部(80)以从所述车架(10)向上方延伸出来的方式设于所述前方开口(41)的左右,该支承部(80)用于支承所述座椅(30)。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一对侧罩(21),该左右一对侧罩(21)被配置在所述座椅(30)的左右两端的下方,
在左右一对所述侧罩(21)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能通往所述物品收纳部(40)的侧罩开口部(213)。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0)包括座椅本体(31)和左右一对副车架(32),该左右一对副车架(32)在座椅本体(31)的左右两端近旁的下表面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且被连结于座椅本体(31),
所述侧罩(21)被构成为包括上部侧罩(211)和下部侧罩(212),
所述上部侧罩(211)被紧固于所述副车架(32)且形成所述侧罩开口部(213)的上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被构成为,包括从所述脚踏板(25)的下部向斜上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和将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8)连结的后横架(19),
所述支承部(80)与所述后部车架(18)或所述后横架(19)一体地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32)被配置成,在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上部侧罩(211)的下端缘(216)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1),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有所述支承部(80)的位置,所述下部侧罩(212)的上端缘(217)在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支承部(80)的上端(81)的上方。
CN201210579201.2A 2012-03-08 2012-12-27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3303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2067A JP5988623B2 (ja) 2012-03-08 2012-03-08 自動二輪車
JP2012-052067 2012-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3407A true CN103303407A (zh) 2013-09-18
CN103303407B CN103303407B (zh) 2016-06-01

Family

ID=49129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9201.2A Active CN103303407B (zh) 2012-03-08 2012-12-27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88623B2 (zh)
CN (1) CN103303407B (zh)
IN (1) IN2013CH00907A (zh)
IT (1) ITTO201300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803A (zh) * 2015-02-20 2017-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座椅支承框架结构
CN10826352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3303B2 (ja) * 2015-02-20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ネイキッド自動二輪車用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JP6405057B2 (ja) * 2015-03-31 2018-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ばね構造
JP2019137330A (ja) * 2018-02-14 2019-08-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765A (zh) * 2000-09-22 2002-05-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物品收容部构造
CN102107706A (zh) * 2009-12-28 2011-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5891Y2 (zh) * 1973-05-08 1976-09-03
JPS6161291U (zh) * 1984-09-28 1986-04-24
JPH0615788Y2 (ja) * 1987-12-21 1994-04-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の物入れ装置
JP3382489B2 (ja) * 1997-01-21 2003-03-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シート取付け構造
JP3805606B2 (ja) * 2000-07-12 2006-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3764745B2 (ja) * 2002-10-03 2006-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1008335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765A (zh) * 2000-09-22 2002-05-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物品收容部构造
CN102107706A (zh) * 2009-12-28 2011-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电动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803A (zh) * 2015-02-20 2017-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座椅支承框架结构
CN107000803B (zh) * 2015-02-20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座椅支承框架结构
CN10826352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8263525B (zh) * 2016-12-30 2020-04-0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88623B2 (ja) 2016-09-07
IN2013CH00907A (zh) 2015-08-07
JP2013184609A (ja) 2013-09-19
ITTO20130048A1 (it) 2013-09-09
CN103303407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03408B1 (en) Motorcycle
EP2978659B1 (en) Motor scooter
CN103303407A (zh) 机动二轮车
US20070069494A1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small vehicle
CN104736423B (zh) 用于轮式车辆的防护板
JP4176610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5112310A (ja)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装置
US5107952A (en) Saddle type off-road vehicle
CN104837720A (zh) 摩托车
JP3701579B2 (ja) 車両の物品収納部構造
JP5063298B2 (ja) 車両の物品収納構造
JP2012166763A (ja) 電動車両
JP567790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荷掛け構造
KR20180088066A (ko) 안전성과 내구성을 보유한 스크린 장착형 전기 삼륜차
CN109689486A (zh) 跨骑型车辆的蓄电池箱
CN213473395U (zh) 代步车底盘
JP2009101893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JP422497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US8047594B1 (en) Detachable body for motorcycle trike
CN101723030B (zh) 鞍座型车辆
JPH0314780A (ja) 鞍乗型四輪車両
JP4129905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両構成部品の収納構造
CN210235166U (zh) 一种摩托车座垫铰链式翻转机构
JP2862917B2 (ja) 二・三輪車の後部トランク構造
JP2024002265A (ja) 作業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