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3124B -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 Google Patents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3124B
CN103283124B CN201180062998.2A CN201180062998A CN103283124B CN 103283124 B CN103283124 B CN 103283124B CN 201180062998 A CN201180062998 A CN 201180062998A CN 103283124 B CN103283124 B CN 103283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pping portion
belly
flank
overlapping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29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3124A (zh
Inventor
横川知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83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3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2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windings on salient poles, such as claw-shaped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枢,该电枢包括安装在齿部(16b)上的绝缘件(17),导线(18a)围绕该齿部缠绕。提供了被结合而彼此抵靠的一对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第一构件(211)包括:第一端部(221),该第一端部覆盖所述齿部(16b)的轴向方向的上侧端;和一对第一侧壁(231和231),这一对第一侧壁部分地覆盖所述齿部(16b)的两个侧部。第一重叠部(26)设置在第一侧壁(231)的顶部上。在第一重叠部(271)的外表面(271a)上布置有多个肋部(30),所述多个肋部延伸成与所述导线(18a)的缠绕方向基本平行。

Description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绝缘件的电枢和包括该电枢的马达。
背景技术
在JP-A2004-140964中,公开了一种绝缘件,其中在侧表面中设置有引导凹槽,从而布置线圈并将线圈缠绕。
此外,在JP-A2003-79080中,公开了一种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被构成为将两个绝缘构件片彼此装配。将被装配成彼此重叠的装配部安装在每个绝缘构件片的末端中。装配部确保强度和绝缘性能所需的最小厚度尺寸。因此,考虑到其中装配部彼此重叠的部分必然较厚。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A2004-140964
PTL2:JP-A2003-7908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作为用于提高马达性能的其中一个手段,而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如果像JP-A2004-140964中那样布置线圈并围绕绝缘构件缠绕线圈,则由于线圈可能被密集地缠绕,因此能够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
此外,如果绝缘件的厚度较薄,则由于能够增加容纳线圈的空间,因此也能够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
然而,在像JP-A2003-79080一样的绝缘构件的情况下,为了使装配部的厚度与绝缘构件片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一样,则装配部变得比绝缘构件片的其他部分薄了重叠的量。
另外,如果绝缘构件片的厚度薄至最大限度,则装配部的厚度将被进一步变薄。由此,除了担心装配部的强度降低之外,还会担心装配部可能容易变形并且可能无法稳定地保持恒定的形状。
结果,当将一对绝缘构件片装配至磁性齿部时,会担心该对绝缘构件片的装配部可能无法适当地装配并有可能被损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绝缘件的电枢,即使该绝缘件的厚度较薄,该电枢也能够稳定地结合多个构件。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枢是这样一种电枢,该电枢包括:齿部;安装在所述齿部上的绝缘件;以及导线,该导线借助于所述绝缘件围绕所述齿部缠绕。所述绝缘件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覆盖供所述导线围绕所述齿部缠绕的缠绕部的轴向方向上的上侧端;和一对板状的第一侧壁,这一对第一侧壁从所述第一端壁向下侧延伸并覆盖所述缠绕部的两个侧部。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包括:第一腹部,该第一腹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一重叠部,该第一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腹部靠下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一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端壁,该第二端壁覆盖供所述导线围绕所述齿部缠绕的所述缠绕部的下侧端;和一对板状的第二侧壁,这一对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二端壁向上侧延伸并覆盖所述缠绕部的两个侧部。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壁包括:第二腹部,该第二腹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和第二重叠部,该第二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腹部靠上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二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彼此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重叠部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比所述第二重叠部靠外侧的位置。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厚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处布置有多个肋部,这些多个肋部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轴向方向上从下侧向上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强度。因此,所述绝缘件不容易由于成型过程中的收缩等而变形,并且能够被稳定地保持恒定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分裂铁芯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分裂定子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安装有绝缘件的分裂铁芯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5a是当从图4的箭头X方向观看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Y-Y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当绝缘件被安装在分裂铁芯上时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了绝缘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安装有绝缘件的分裂铁芯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安装有绝缘件的分裂铁芯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绝缘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安装有绝缘件的分裂铁芯的轮廓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在变型中绝缘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绝缘件的重叠部的另一个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如下说明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所适用的目的或其用途不受限制。
<第一优选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该马达1是内转子型无刷马达。马达1包括马达外壳2、轴3、转子4和定子5。附图标记7表示检测马达4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
转子4或定子5的中心布置成与轴3(马达1的旋转轴)的中心A基本重合。此外,为了方便,当说明每个构件等时,在图1中,将旋转轴A延伸的方向称为轴向方向,将与旋转轴A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方向,而将围绕旋转轴A的方向称为周向方向。
马达外壳2包括筒状壳体11和基本盘状的罩12,壳体11的一端敞开并具有基部。凸缘部11a围绕壳体11的该一端突出。罩12固定至凸缘部11a。轴孔12a开设在罩12的中央部处。支承部11b布置在壳体11的基部表面上。轴3等布置在壳体11的内部中,该内部被罩12覆盖。
在支承部11b和轴孔12a中的每个的内部处布置有轴承8。轴3借助于轴承8、8而被可旋转地支撑至马达外壳2。轴3的一端穿过轴孔12a突出至罩12的外部。马达1的旋转驱动力通过该一端输出。
转子4固定至轴3的中间部。转子4具有筒状转子铁芯13、磁体14等。磁体14布置在转子铁芯13的外周上。磁体14的磁极被布置成使得N极和S极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地布置。
具有基本筒状形状的定子5围绕转子4布置。定子5固定至壳体11的内部。定子5的内周面面向转子4的外周面而以一微小空隙分离开。在定子5中,多个分裂定子15彼此相连并以基本筒状形状构成。分裂定子15包括分裂铁芯16、绝缘件17、线圈18等。
如图2所示,分裂铁芯16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层叠多个具有基本T形的钢板而形成。具体地,分裂铁芯16包括具有基本上弧形横截面的铁芯后部16a和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的齿部16b,所述齿部16b从铁芯后部16a的周向方向上的近似中央部分沿着径向方向向内部延伸。在齿部16b的末端部中布置有一对齿凸起16c和16c,这一对齿凸起在周向方向上向两侧突出。通过将铁芯后部16a的周向方向侧的端部彼此装配,而将分裂铁芯16连接成筒状形状。
如图3所示,在分裂定子15中,借助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绝缘件17针对每个分裂铁芯16布置线圈18。
线圈18是通过围绕安装有绝缘件17的齿部16b缠绕诸如涂覆有瓷漆的铜线之类的导线18a而构成的。导线18a的缠绕开始侧的端部和缠绕结束侧的端部通过汇流条单元、插头等(均未示出)分别电连接至外部装置。通过经过插头等向每个线圈18供应受控电流,而使马达以预定输出旋转。
在彼此连接的两个分裂定子5之间构建成容纳线圈18的导线18a的槽20。槽20被导线18a的横截面占据的比例称为占空系数。提高占空系数是提高马达性能的重点。
通常,为了提高占空系数,减小绝缘件的厚度是一个有效措施。如果将绝缘件的厚度减小,则由于槽的容积增加,因此对导线的保持能力也相应程度地增加。
然而,当绝缘件的厚度减小时,不仅绝缘件的强度减小,而且也会产生各种有害作用。例如,当绝缘件的厚度减小时,无法相应程度地稳定保持绝缘件的形状。因此,绝缘件容易受到成型时热收缩的影响,并且还会发生诸如弯曲之类的变形。结果。绝缘件到分裂铁芯的安装操作变得困难,从而操作性能降低。
对于绝缘件的变形,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中,即使在绝缘件17的厚度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强度,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绝缘件17到分裂铁芯16的安装。
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在图4、5a和5b中示出。绝缘件17是通过注射成型熔融树脂而形成的。作为绝缘件17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诸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类的基于聚酯的树脂或基于尼龙的树脂。在这些材料当中,基于尼龙的树脂是优选的。基于尼龙的树脂适合于成型具有薄厚度的绝缘件17。
绝缘件17包括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通过将第一构件211和和第二构件212在轴向方向上彼此抵靠并安装在分裂铁芯16上,而使二者重叠。当前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的形状被构成为基本上彼此相同。
第一构件211包括具有基本矩形板形状的第一端壁221、具有基本矩形形状的一对第一侧壁231和231、第一外侧凸缘部241、和第一内侧凸缘部251。第一端壁221覆盖其中导线围绕齿部16b缠绕的缠绕部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上侧端。第一侧壁231和231从第一端壁221的周向方向侧的两个侧边缘延伸而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覆盖缠绕部的两个侧部。第一外侧凸缘部241从第一端壁221以及第一侧壁231和231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的边缘突出,并且在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内侧凸缘部251从第一端壁221以及第一侧壁231和231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的边缘突出,并且在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延伸。而且类似的是,第二构件212也包括第二端壁222(在图4中没有示出附图标记)、一对第二侧壁232和232、第二外侧凸缘部242(在图4中没有示出附图标记)、和第二内侧凸缘部252(在图4中没有示出附图标记)。另外,在下文中,仅在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的构造彼此不同时才说明第二构件212,而对于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的构造中相同的部分则省略对第二构件的说明。
第一外侧凸缘部241包括从分裂铁芯16中的轴向方向侧的端部突出的第一外侧调节臂241a。类似地,第一内侧凸缘部251也包括从分裂铁芯16中的轴向方向侧的端部突出的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此外,类似地,第二构件212也包括第二外侧调节壁242a和第二内侧调节壁252a。
齿部16b的供导线缠绕的部分的轴向方向的端部被第一端壁221或第二端壁222覆盖,并且齿部16b的两个侧部均被第一侧壁231和231以及两个第二侧壁232和232覆盖。铁芯后部16a的面向槽20的部分被第一外侧凸缘部241和第二外侧凸缘部242覆盖,齿凸起16c的面向槽20的部分被第一内侧凸缘部251和第二内侧凸缘部252覆盖。
在第一端壁221、第一侧壁231和231、第一外侧凸缘部241以及第一内侧凸缘部251当中,具体地,第一侧壁231和231、第一外侧凸缘部241以及第一内侧凸缘部251的厚度(板的厚度)被构成为较薄。
然而,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和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的厚度被构成为比第一外侧凸缘部241和第一内侧凸缘部25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厚。具体地,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的在槽20侧的表面相对于第一外侧凸缘部241的其他部分的表面没有台阶地连续(基本齐平)。然而,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的另一侧的表面比第一外侧凸缘部241的其他部分的另一侧表面向径向方向的外侧突出。由此,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的厚度变得比第一外侧凸缘部24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更厚。类似地,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的在槽20侧的表面相对于第一内侧凸缘部251的其他部分的表面没有台阶地连续。然而,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的另一侧的表面比第一内侧凸缘部241的其他部分的另一侧表面向径向方向的内侧突出。由此,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的厚度变得比第一内侧凸缘部25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更厚。由于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或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的构造,通过绝缘件17围绕齿部16b缠绕的导线18a能够被更牢固地保持至该齿部。另外,在第一外侧调节壁241a或第一内侧调节壁251a中更突出的部分能够接触铁芯后部16a或齿凸起16c的轴向方向的端部。因此,能够以高精度将第一构件211安装在齿上。
一对第一侧壁231和231包括一对第一腹部261和261、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三重叠部273(参见图5b)。第一腹部261延伸至第一端壁221。另外,在该一对第一侧壁231和231当中,一个包括第一重叠部271,而另一个包括第三重叠部273。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三重叠部273定位成低于第一腹部261。此外,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三重叠部273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第一腹部261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
另外,一对第二侧壁232和232包括第二腹部262、第二重叠部272、和第四重叠部274。而且,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彼此结合时,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二重叠部272在厚度方向上竖直地重叠。换言之,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二重叠部272在周向方向上重叠。另外,类似地,第三重叠部273和第四重叠部274在厚度方向上竖直地重叠。换言之,第三重叠部273和第四重叠部274在周向方向上重叠。由此,即使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在轴向方向上略微偏离地结合,由于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重叠,因此齿部16b和导线18a也能够以高精度绝缘。
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彼此结合时,第一重叠部271相对于第二重叠部272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上侧。而且,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彼此结合时,第四重叠部274相对于第三重叠部273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上侧。根据该构造,第一构件的形状与第二构件的形状基本相同,并且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以由相同模具制造。
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中,即使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被结合,结合了第一重叠部271的厚度和第二重叠部272的厚度的厚度变成与第一侧壁231或第二侧壁232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基本上相同,从而第一侧壁231或第二侧壁232的近似整个区域的厚度是均匀的。附加了第三重叠部273的厚度和第四重叠部274的厚度的厚度也变成类似于上述情况。
具体地,布置在第一构件211的一侧的第一侧壁231处的第一重叠部271的外表面271a(参见图6)没有台阶地连续至布置在第一构件211的一侧的第一侧壁231处的第一腹部261的外表面。另外,布置在第一构件211的另一侧的第一侧壁231处的第三重叠部273的内表面没有台阶地连续至布置在第一构件211的另一侧的第一侧壁231处的第一腹部261的内表面(参见图6)。而且,布置在第二构件212的一侧的第二侧壁232处的第二重叠部272的内表面272b没有台阶地连续至布置在第二构件212的一侧的第二侧壁232处的第二腹部262的内表面。另外,布置在第二构件212的另一侧的第二侧壁232处的第四重叠部274的外表面没有台阶地连续至布置在第二构件212的另一侧的第二侧壁232处的第二腹部262的外表面。
此外,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彼此结合时,第一重叠部271的外表面271a与延伸至第二重叠部272的第二腹部262的外表面基本齐平。在第一重叠部271的外表面271a与延伸至第二重叠部272的第二腹部262的外表面之间有一空隙。另外,第二重叠部272的内表面272b与延伸至第一重叠部271的第一腹部261的内表面基本齐平。在第二重叠部272的内表面272b与延伸至第一重叠部271的第一腹部261的内表面之间有一空隙。即:第一重叠部271和第二重叠部272具有彼此不重叠的部分。由此,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彼此结合时,能够防止在齿部16b的轴向方向的端部和第一端壁221的内表面或第二端部222的内表面之间出现空隙,这种空隙是由于由于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接触第二腹部262的端部等而产生的。
在第一重叠部271的外表面271a中沿着径向方向间隔开地布置有多个肋部30(在当前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肋部30从第一侧壁231突出,并且在第一重叠部271的轴向方向上从下侧朝向上侧延伸。肋部30的一端位于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而肋部3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腹部261处。根据该构造,与肋部30仅仅布置在第一重叠部271上的情况相比,第一重叠部271能够获得更大强度。而且,与第一重叠部271的情况类似地,在第四重叠部274上也设置有肋部30。
通过以这种方式布置肋部30,能够提高抵抗变形(例如第一重叠部271和第四重叠部274的弯曲)的强度。而且,由于第一重叠部271和第四重叠部274由肋部30支撑,例如,能够抑制诸如挠曲、起皱和弯曲之类的变形。因而,即使第一重叠部271和第四重叠部274的厚度变薄,与其中不设置肋部30的情况相比也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重叠部271或第四重叠部274的形状。
例如,如图6中所示,当在将第一构件安装在分裂铁芯上之后将第二构件安装在分裂铁芯上时,必须将第二构件的第二重叠部插入至位于第一构件的第一重叠部和分裂铁芯之间的微小空隙(也被称为“插入空隙”)中。如果第一重叠部向齿部侧弯曲,则当第二构件的第二重叠部被插入到该插入空隙31时,第二重叠部接触第一重叠部,从而担心会发生损坏并且插入可能会难以进行。
相比而言,在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211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重叠部271的形状通过在第一重叠部271上布置肋部30而得以稳定地保持,因此能够将第二重叠部272容易地插入到插入空隙31。
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如果第二重叠部272较薄地形成,则会担心第二重叠部272的末端由于在成型第二构件212时产生的收缩作用而向内表面272b侧弯曲。然而,即使第二重叠部272的末端向内表面272b侧弯曲,第二重叠部272的弯曲末端在被安装在分裂铁芯16上时也被挤压向分裂铁芯16侧。由此,即使第二重叠部272的末端弯曲,该末端也不会接触第一重叠部271,并且能够被相对容易地插入到插入空隙31。
另外,两个第一侧壁231和231之间的开口尺寸变得比齿部16b的两个侧部之间的尺寸大了插入间隙31的尺寸。由此,当将第一构件211安装在分裂铁芯16上时,即使第三重叠部273的末端略微变形,通过利用两个第一侧壁231和231之间的开口尺寸与齿部16b的两个侧部之间的尺寸的尺寸差,也能够容易地将第一构件211安装在分裂铁芯16上。
第一重叠部271的厚度可以与第二重叠部272的厚度基本相同。然而,由于在第一重叠部271上布置有肋部30,因此第一重叠部271的厚度可以比第二重叠部272的厚度薄。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称为“绝缘件17A”)。此外,由于基本构造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基本构造,因此类似构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描述。
绝缘件17A被设计为进一步提高占空系数。具体地,在第一构件211的、第一端壁221和第一侧壁231所延伸到两个角部51和51中的每个角部都布置有多个引导肋部52。引导肋部52具有从第一构件211中的末端侧朝向基端侧展开的横截面形状。而且,引导肋部52在角部51的径向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以与导线沿着径向方向布置的间隔基本相同的间隔布置。由于引导肋部52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引导肋部52相对凹入,因此形成弧形引导凹槽。另外,类似地,针对第二构件212也布置有引导肋部52。
因而,在安装有绝缘件17A的分裂铁芯16的情况下,当围绕角部51缠绕导线18a时,由于导线18a根据引导肋部52来引导,因此能够稳定地实现规则的缠绕。由此,该当前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占空系数。此时,由于肋部30延伸成与其中导线18a缠绕的方向基本平行,因此不会妨碍进行规则的缠绕。另外,如果将引导肋部52布置在肋部30的延伸线上,则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规则的缠绕。由此,该当前优选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占空系数。
<第三优选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称为“绝缘件17B”)。此外,由于基本构造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等的基本构造,因此类似构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描述。
绝缘件17B被设计成进一步提高占空系数。具体地,肋部30在第一重叠部217(第一侧壁231)的径向方向上的近似整个区域上以与导线18a沿着径向方向上布置的间隔基本相同的间隔布置。另外,肋部30的布置相应于引导肋部52的布置。即:引导肋部52布置在肋部30的延长线上。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类似于引导肋部52,肋部30的距第一重叠部271(或第一侧部231)的外表面271a的高度D被构成为比导线18a的半径R小。另外,导线18a被收纳在肋部30之间。而且,每个导线18a都由肋部30支撑,从而彼此相邻的导线18a基本没有空隙地布置。即:该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肋部30也用作引导肋部52。
因而,在安装有绝缘件17B的分裂铁芯16的情况下,当缠绕导线18a时,导线18a不仅由绝缘件17B的角部51中的引导肋部52引导,而且还由位于绝缘件17B的轴向方向侧的中间部分的肋部30引导。因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实现规则的缠绕。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占空系数。
<第四优选实施方式>
图11和12示出了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称为“绝缘件17C”)。此外,由于基本构造类似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基本构造,因此类似构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描述。
在绝缘件17C中,连接肋部61在肋部30和引导肋部52之间布置成延伸至这二者。另外,肋部30和连接肋部61具有彼此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因此,肋部30、引导肋部52和连接肋部61被构成为连接成一体。
具体地,类似于引导肋部52的形状,肋部30或连接肋部61具有从肋部30或连接肋部61中的末端侧朝向基端侧展开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从第一侧壁231突出。此外,肋部被构造成从角部51延伸至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其中包括第一重叠部271的第一侧壁231和第一端壁221延伸至所述角部51。在肋部30、连接肋部61和引导肋部52的每个中的径向方向上相邻的肋部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各肋部凹入,因此形成弧形引导凹槽。
另外,在设置有第二重叠部272的第二侧壁232上也设置有引导肋部52和连接肋部61。具体地,肋部被构成为从角部51延伸至第二重叠部272的基端,其中包括第二重叠部272的第二侧壁232和第二端壁222延伸至该角部51。
因而,当将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安装在分裂铁芯16上时,第一构件211的肋部30被布置在第二构件212上并与连接肋部61共线。结果,肋部和引导凹槽被构成在绝缘件17的两个第一侧壁231和231以及两个第二侧壁232和232的基本整个区域上。
因而,在安装有绝缘件17C的分裂铁芯16的情况下,当缠绕导线18a时,由于导线18a在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的整个区域上都由引导肋部52、肋部30或连接肋部61引导,因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实现规则的缠绕。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占空系数。
另外,由于肋部30等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还具有容易进行成型的优点。
<变型例>
图13示出了该变型例的绝缘件17。与上述各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不同,在该变型例的绝缘件17中,在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上设置有倾斜表面71。倾斜表面71连续至第一重叠部271的内表面271b,并且随着朝向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行进而朝向外表面271a侧倾斜。另外,图13示出了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件17C应用了该倾斜表面的情况。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将倾斜表面71设置在第一重叠部271的末端上,则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被结合时,由于第二重叠部272的末端被该倾斜表面71引导到插入空隙31,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重叠部272插入到插入空隙31。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件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包括与这些实施方式不同的各种构造。
例如,肋部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弧形形状、三角形形状或梯形形状,并且能够被任意地构成。另外,被结合的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的形状可以不必彼此相同。例如,两个第一侧壁231和231的长度可以不是彼此相同的。另外,当第一构件211和第二构件212被结合时,第三重叠部273可以相对于第四重叠部274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上侧。也就是说,如图5b所示,第一重叠部271的形状可以与第四重叠部274的形状基本相同,并且第二重叠部272的形状可以与第三重叠部273的形状基本相同。另外,如图14所示,第一重叠部271的形状可以与第三重叠部273的形状基本相同,而第二重叠部272的形状可以与第四重叠部274的形状基本相同。而且,相邻的肋部的间隔可以比导线的直径大。
工业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电枢可以用在需要高占空系数的马达中,例如用在车载马达中。
附图标记列表:
1:马达
2:马达外壳
3:轴
4:转子
5:定子
15:分裂定子
16:分裂铁芯
16a:铁芯后部
16b:齿部
16c:齿凸起
17:绝缘件
18:线圈
18a:导线
20:槽
211:第一构件
212:第二构件
221:第一端壁
231:第一侧壁
261:第一腹部
271:第一重叠部
271a:第一重叠部的外表面
271b:第一重叠部的内表面
272:第二重叠部
272a:第二重叠部的外表面
272b:第二重叠部的内表面
30:肋部
51:角部

Claims (18)

1.一种电枢,该电枢包括:
齿部;
安装在所述齿部上的绝缘件;以及
导线,该导线借助于所述绝缘件围绕所述齿部缠绕,
其中,所述绝缘件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
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覆盖供所述导线围绕所述齿部缠绕的缠绕部的在所述电枢的轴向方向上的上侧端;和一对板状的第一侧壁,这一对第一侧壁从所述第一端壁向下侧延伸并覆盖所述缠绕部的两个侧部,
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包括:第一腹部,该第一腹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一重叠部,该第一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腹部靠下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一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端壁,该第二端壁覆盖所述齿部的所述缠绕部的下侧端;和一对板状的第二侧壁,这一对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二端壁向上侧延伸并覆盖所述缠绕部的两个侧部,
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壁包括:第二腹部,该第二腹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和第二重叠部,该第二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腹部靠上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二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
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彼此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重叠部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比所述第二重叠部靠上侧的位置,并且
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厚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处设置有多个肋部,这些肋部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轴向方向上从下侧向上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多个所述肋部从所述第一重叠部的末端到所述第一腹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包括这样的部分,即: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彼此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重叠部和所述第二重叠部中的至少一个在该部分中不与另一个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肋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导线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连接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重叠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中的至少一个没有台阶地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肋部被布置成平行于缠绕所述导线所沿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肋部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外表面上布置成多个,并且
彼此相邻的所述肋部的间隔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枢,
其中,这多个肋部在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径向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以与所述导线沿着径向方向布置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枢,
其中,相邻的所述肋部之间的引导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在相对于所述电枢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为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在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到的角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到的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中在所述肋部的延长线处布置有多个引导肋部,并且
彼此相邻的所述引导肋部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导线的直径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引导肋部在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到的角部和所述第二端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到的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的径向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以与所述导线沿着径向方向布置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肋部和所述引导肋部彼此连接从而连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包括:第一腹部,该第一腹部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三重叠部,该第三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腹部靠下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一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并且
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包括:第二腹部,该第二腹部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壁;和第四重叠部,该第四重叠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腹部靠上侧的位置并具有比所述第二腹部的厚度薄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枢,其中,
所述第三重叠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形状相同,并且
所述第四重叠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重叠部的形状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第三重叠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重叠部的形状相同,并且
所述第四重叠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重叠部的形状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形状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
其中,所述绝缘件利用基于尼龙的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
18.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枢。
CN201180062998.2A 2010-12-29 2011-12-17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Active CN103283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4396 2010-12-29
JP2010294396A JP2014014196A (ja) 2010-12-29 2010-12-29 電機子、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モータ
PCT/JP2011/007058 WO2012090424A1 (en) 2010-12-29 2011-12-17 Armature and motor including arma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124A CN103283124A (zh) 2013-09-04
CN103283124B true CN103283124B (zh) 2016-05-04

Family

ID=4638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2998.2A Active CN103283124B (zh) 2010-12-29 2011-12-17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54010B2 (zh)
JP (1) JP2014014196A (zh)
CN (1) CN103283124B (zh)
WO (1) WO20120904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60269A3 (en) * 2011-08-16 2017-10-18 LG Innotek Co., Ltd. Stator of Motor
JP5961997B2 (ja) * 2011-12-14 2016-08-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773164B2 (ja) 2012-01-31 2015-09-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機子およびモータ
GB2493658B (en) * 2012-10-15 2015-05-20 Protean Electric Ltd A tooth for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JP6533029B2 (ja) 2013-09-04 2019-06-19 デュポン帝人アドバンスドペーパ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ボビ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09783A (ja) * 2013-12-06 2015-06-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15162916A1 (ja) * 2014-04-24 2015-10-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定子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動機
KR102314212B1 (ko) * 2014-11-14 2021-10-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평각선 권선용 보빈
KR102294928B1 (ko) * 2015-01-06 2021-08-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코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DE102015101487B4 (de) 2015-02-02 2023-07-13 Aesculap Ag Chirurgiemotor
EP3316454A1 (de) * 2016-10-25 2018-05-02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ickelstütze und stator
FR3062000B1 (fr) * 2017-01-19 2019-08-30 Renault S.A.S. Isolant rigide pour bobinage de rotor de moteur electrique
CN110291700B (zh) 2017-02-13 2021-11-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KR102412390B1 (ko) * 2017-07-19 2022-06-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7039264B2 (ja) * 2017-11-21 2022-03-2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WO2019117207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テータ、モータ
US10951081B2 (en) * 2018-07-30 2021-03-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obbin for containing electric windings
CN109149801B (zh) * 2018-09-30 2021-07-06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的定子铁芯及电机
CN113039704B (zh) * 2018-12-13 2024-05-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定子及使用该定子的电动机
CN111628593B (zh) * 2019-02-28 2023-04-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定子、定子组件、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器
JP7194624B2 (ja) * 2019-03-27 2022-12-22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インシュレータ
DE102019205101A1 (de) * 2019-04-10 2020-10-15 Audi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omechanischen Bauteils
DE102019207330A1 (de) * 2019-05-20 2020-11-26 Audi Ag Bauteil für eine Elektromaschine
US11750047B2 (en) * 2019-05-29 202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and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17047B1 (ko) 2019-07-25 2021-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2021048688A (ja) * 2019-09-18 2021-03-25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電動ポンプ
US11616411B2 (en) * 2019-12-16 2023-03-28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Overlapped end caps for stator cor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713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机械的定子的绝缘线圈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4696A (ja) * 2000-09-06 2002-03-22 Fujitsu General Ltd 電動機
JP3623471B2 (ja) 2001-09-03 2005-0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4076837B2 (ja) 2002-10-21 2008-04-16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回転磁界型電動機
US7053515B2 (en) 2002-10-22 2006-05-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otor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4402976B2 (ja) 2004-02-12 2010-01-20 三工機器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ア用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コアへの巻線方法
DE102004011094A1 (de) * 2004-03-06 2005-09-22 Robert Bosch Gmbh Haupt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4371936B2 (ja) * 2004-07-30 2009-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
JP4655764B2 (ja) * 2005-06-06 2011-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217117B2 (ja) * 2006-06-05 2013-06-1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5773164B2 (ja) * 2012-01-31 2015-09-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電機子および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713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机械的定子的绝缘线圈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124A (zh) 2013-09-04
US20130221770A1 (en) 2013-08-29
WO2012090424A1 (en) 2012-07-05
US9154010B2 (en) 2015-10-06
JP2014014196A (ja)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124B (zh) 电枢和包括电枢的马达
US10340753B2 (en) Stator of planar type motor, and planar type motor using same
JP2005057931A (ja) ステータ
EP2947754B1 (en) Electric motor, pump device using electric motor, and stator
CN106849449A (zh) 马达
CN104662779A (zh) 电力机械
KR20220069644A (ko) 모터
CN111193339B (zh) 车辆用电动机
EP3614542A1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EP3432447B1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10093939A (ja) 電動モータ
CN109643926B (zh) 绕组固定结构体和电动机
US20170162993A1 (en) Brush holder device and dc motor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11166859A (ja) 回転電機
US11632010B2 (en) Insulator set and stator used for generator and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KR20150085636A (ko)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295638A (ja) 電動モータ
JP2015035866A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及びステータ
JP2018148666A (ja) 回転電機
JP7109550B2 (ja) 回転電機
KR20220007448A (ko) 모터용 버스바 유닛
CN108781006B (zh)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2008295153A (ja) 電動モータ
WO2019102736A1 (ja) 回転電機、固定子
JP2008061408A (ja) 電動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