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5101A -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 Google Patents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5101A
CN103185101A CN2012105797232A CN201210579723A CN103185101A CN 103185101 A CN103185101 A CN 103185101A CN 2012105797232 A CN2012105797232 A CN 2012105797232A CN 201210579723 A CN201210579723 A CN 201210579723A CN 103185101 A CN103185101 A CN 103185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rojection
bar hole
annular recess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97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完祥
金泰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85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5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通过在活塞本体与压缩保持器之间以及在活塞本体与张紧保持器之间形成安置单元而确保在组装减震器的活塞组件时容易且迅速地将部件连接在正确位置。

Description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减震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确保在组装减震器的活塞组件时容易且迅速地将部件连接在正确位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来提高乘坐舒适性以及保护货物及车辆部件的减震器包括填充有工作流体(油)的缸、连接至车辆车身并适合于往复运动的活塞杆、以及活塞阀,活塞阀联接至活塞杆的下端以在缸内滑动并控制工作流体流。
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夹设式活塞,对于活塞阀来说,这种活塞增加了调整的自由度。
夹设式活塞往往具有位于活塞内部的复杂流体通道,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率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减震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确保在组装减震器的活塞组件时容易且迅速地将部件连接在正确位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阐述,并且从该描述将部分地清楚这些方面,或者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可以认识到这些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可以包括:活塞本体,该活塞本体设置有由在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穿过的中央、以及如下重复样式,在该重复样式中,下端具有入口的压缩流体通道和上端具有入口的张紧流体通道交替地贯穿所述活塞本体,其中,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的所述入口都具有比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的对应出口大的横截面面积,并且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保持敞开;压缩保持器,该压缩保持器安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上部处,并由与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对应的连接孔贯穿;张紧保持器,该张紧保持器安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下部处,并且由与所述张紧流体通道对应的连接孔贯穿;以及安置单元,该安置单元形成在所述压缩保持器与所述活塞本体之间以及在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张紧保持器之间,以确定所述压缩保持器和所述张紧保持器联接至所述活塞本体的位置。
所述安置单元包括:第一安置组件,该第一安置组件设置在第一杆孔的边缘以及第二杆孔的边缘处,所述第一杆孔形成于所述活塞本体的中央处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杆孔形成于所述压缩保持器的中央处以面对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面对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第二安置组件,该第二安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以及第三杆孔的边缘处,所述第三杆孔形成于所述张紧保持器的中央处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面对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
所述压缩保持器的布置在所述第二杆孔与所述压缩保持器的所述连接孔之间而与所述活塞本体邻接的接触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的升高台阶,从而具有台阶形状;并且所述张紧保持器的布置在所述第三杆孔与所述张紧保持器的连接孔之间而与所述活塞本体邻接的接触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的升高台阶,从而具有台阶形状。
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二杆孔的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一突起;以及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一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三杆孔的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二突起;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二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二杆孔的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一突起;以及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一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三杆孔的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二突起;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二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下凹;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且从所述第二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中。
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下凹;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三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中。
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下凹;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以及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二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中。
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边缘下凹;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以及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三杆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中。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将更清楚并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的概念性剖视图;
图2至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的概念性分解剖视图;以及
图6至图9是示出了安置单元的第一安置组件的概念性剖视图,该第一安置组件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的其中一个主要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的概念性剖视图。
如图1所示,安置单元500形成在活塞本体100与压缩保持器200之间以及活塞本体100与张紧保持器300之间。
活塞本体100的中央由在缸(未示出)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杆400穿过,并且在下端具有入口的压缩流体通道110和在上端具有入口的张紧流体通道120交替地贯穿活塞本体100。
这里,压缩流体通道110和张紧流体通道120的入口具有比压缩流体通道110和张紧流体通道120的对应出口大的横截面面积,并且压缩流体通道110和张紧流体通道120保持敞开。
压缩保持器200安置在活塞本体100的上部处,并由与压缩流体通道110对应的连接孔210贯穿。
张紧保持器300安置在活塞本体100的下部处,并且由与张紧流体通道120对应的连接孔320贯穿。
安置单元500形成在压缩保持器200与活塞本体100之间以及活塞本体100与张紧保持器300之间,以确定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联接至活塞本体100的位置。
因而,当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分别联接至活塞本体100的顶部和底部时,它们通过安置单元500而被引导至正确位置,因而可以执行容易且迅速的组装操作。
除了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应用下面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的形成在活塞本体100与压缩保持器200之间以及活塞本体100与张紧保持器300之间的安置单元500包括第一安置组件510和第二安置组件520,如图2所示。
第一安置组件510设置在形成于活塞本体100的中央处并由活塞杆400穿过的第一杆孔101的边缘以及在形成于压缩保持器200的中央处并由活塞杆400穿过的第二杆孔201的边缘,且第二杆孔201的边缘面对第一杆孔101的边缘。第一安置组件510用于将压缩保持器200安置在活塞本体100上的正确位置。
第二安置组件520设置在第一杆孔101的边缘以及在形成于张紧保持器300的中央处并由活塞杆400穿过的第三杆孔301的边缘,且第一杆孔101的边缘与第三杆孔301的边缘彼此面对。第二安置组件520用于将活塞本体100与张紧保持器联接在正确的位置。
在第一安置组件510的结构中,第一突起511安置在从第一环状凹槽512突出的第一辅助突起513之间。
至少一个第一突起511从第一杆孔101的边缘朝向压缩保持器200突出。
第一环状凹槽512形成为沿着第二杆孔201的边缘下凹以容纳第一突起511。
第一辅助突起513沿着第一环状凹槽512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第一突起51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
因而,当压缩保持器200被放置在活塞本体100上时,第一突起511通过压缩保持器200的重量而被定位并安置在第一辅助突起513之间。
在第二安置组件520的结构中,第二突起521联接在从第二环状凹槽522突出的第二辅助突起523之间。
至少一个第二突起521从第一杆孔101的边缘朝向张紧保持器300突出。
第二环状凹槽522形成为沿着第三杆孔301的边缘下凹以容纳第二突起521。
第二辅助突起523沿着第二环状凹槽522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第二突起52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
因而,当如图2所示放置张紧保持器300并且将活塞本体100安装在张紧保持器300上时,第二突起521通过活塞本体100的重量而被定位并联接在第二辅助突起523之间。
当张紧保持器300、活塞本体100和压缩保持器200以该顺序或以相反顺序装配在活塞杆上时,可以确定部件的正确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提供了一种结构,该结构确保在将活塞本体100与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联接时部件的可安装性。参照图2中的放大视图,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的升高台阶205形成在压缩保持器200的面对活塞本体100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二杆孔201和连接孔210之间。也就是说,压缩保持器200的接触活塞本体100的表面设置有台阶形状。
此外,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的升高台阶305形成在张紧保持器300的面对活塞本体100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三杆孔301和连接孔320之间。也就是说,张紧保持器300的接触活塞本体100的表面设置有台阶形状。
由于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设置有升高台阶205和305,通过防止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彼此干涉而确保了在将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与活塞本体100联接时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的可安装性。由此,集成在组件内的部件的重量和旋转方便了组装操作,因而可以改善在自动组装线上进行的组装。也就是说,可以提高生产率。
在图2的放大视图中示出但是没有在图3至9中示出的压缩保持器200和张紧保持器300的台阶结构应该被解释为可适合于将在下面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
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安置组件530可以设置成这样,即:等距地间隔开并且从第一杆孔101的边缘朝向压缩保持器200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531与沿着第二杆孔201的边缘下凹的第一环状凹槽532联接并由该第一环状凹槽532支撑,并且所述第一突起531中的每个第一突起都布置在多个第一辅助突起533之间,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533沿着第一环状凹槽532彼此间隔开与第一突起53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
同样,第二安置组件540可以设置成这样,即:等距地间隔开并从第一杆孔101的边缘朝向张紧保持器300突出的多个第二突起541与沿着第三杆孔301的边缘下凹以容纳第二突起541的第二环状凹槽542联接并由该第二环状凹槽542支撑,并且所述第二突起541中的每个第二突起都布置在多个第二辅助突起543之间,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543沿着第二环状凹槽542彼此间隔开与第二突起54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
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一安置组件550可以设置成这样,即:第一突起553被联接在沿着第一环状凹槽551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压缩保持器200突出的多个第一辅助突起552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552之间,该第一环状凹槽551沿着第一杆孔101的边缘下凹。
第一突起553形成为具有与多个第一辅助突起552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552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第一突起55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突起从第二杆孔201的边缘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以被容纳在该第一环状凹槽551中。
第二安置组件560可以设置成这样,即:第二突起563被联接在沿着第二环状凹槽561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张紧保持器300突出的多个第二辅助突起562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562之间,该第二环状凹槽561沿着第一杆孔101的边缘下凹。
第二突起563形成为具有与多个第二辅助突起562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562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第二突起563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突起从第二杆孔301的边缘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以被容纳在第二环状凹槽561中。
同时,如图5中所示,第一安置组件570包括沿着杆孔101的边缘下凹的第一环状凹槽571、以及沿着第一环状凹槽571等距地间隔开并朝向压缩保持器200突出地布置的多个第一辅助突起572。
第一安置组件570包括多个第一突起573,所述多个第一突起573形成为形状与第一辅助突起572和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572之间的空间对应,并且被等距地间隔开且从第二杆孔201的边缘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地布置,以被容纳在第一环状凹槽571中。
第二安置组件580包括沿着杆孔101的边缘下凹的第二环状凹槽581、以及沿着第二环状凹槽581等距地间隔开并朝向张紧保持器300突出地布置的多个第二辅助突起582。
第二安置组件580包括多个第二突起583,所述多个第二突起583形成为形状与第二辅助突起582和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582之间的空间对应,并且被等距地间隔开且从第一孔301的边缘朝向活塞本体100突出地布置,以被容纳在第二环状凹槽581中。
除了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外,图6至图9中所示的各种结构也适合于所述安置单元500,下面将对这些结构进行描述,主要描述第一安置组件590。
为了方便描述,将省略第二安置组件的视图和描述,这是因为第二安置组件与第一安置组件590对称。
在图6至图9中,在以交替的长虚线和两条短虚线示出的椭圆形区域(图1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下示出的实线的各种形状是第一安置组件590在被展开在平面内的样式(pattern)。
如图6所示,在第一安置组件590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置组件590形成这样的图案,其中沿着第二杆孔201的一端的边缘等距地间隔开并以圆形形状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591和等距地间隔开并以圆形形状下凹的多个第一凹槽591’交替地布置,并且第一突起591分别与多个第二凹槽592’接合,所述多个第二凹槽592’形成为在多个第二突起592之间以圆形形状下凹,所述多个第二突起592沿着第一杆孔101的上端的边缘等距地间隔开并以圆形形状突出。
如图7所示,在第一安置组件590的另一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杆孔201的一端的边缘布置并以在一个方向上倾斜的三角形形状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593与沿着第一杆孔101的一端的边缘形成以与第一突起593对应的多个第二突起594相接合。
如图8所示,在第一安置组件590的另一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杆孔201的一端的边缘布置并以等腰三角形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595与沿着第一杆孔101的一端的边缘形成以与第一突起595对应的多个第二突起596相接合。
如图9所示,在第一安置组件590的又一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杆孔201的一端的边缘布置并以具有两个倒圆角部的矩形形状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597与沿着第一杆孔101的一端的边缘形成以与第一突起597对应的多个第二突起598相接合。
这样,本发明的基本精神是提供一种减震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确保在组装减震器的活塞组件时容易且迅速地将部件连接在正确位置。
如从以上描述将清楚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通过在活塞本体的上部与压缩保持器之间以及在活塞本体的下部与张紧保持器之间设置安置单元而可以确保容易且迅速地部件连接在正确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被限定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中。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减震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本体,该活塞本体设置有由在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穿过的中央、以及如下重复样式,在该重复样式中,下端具有入口的压缩流体通道和上端具有入口的张紧流体通道交替地贯穿所述活塞本体,其中,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的所述入口都具有比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的对应出口大的横截面面积,并且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和所述张紧流体通道保持敞开;
压缩保持器,该压缩保持器安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上部处,并由与所述压缩流体通道对应的连接孔贯穿;
张紧保持器,该张紧保持器安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下部处,并由与所述张紧流体通道对应的连接孔贯穿;以及
安置单元,该安置单元形成在所述压缩保持器与所述活塞本体之间以及在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张紧保持器之间,以确定所述压缩保持器和所述张紧保持器联接至所述活塞本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安置单元包括:
第一安置组件,该第一安置组件设置在第一杆孔的边缘以及第二杆孔的边缘处,所述第一杆孔形成于所述活塞本体的中央处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杆孔形成于所述压缩保持器的中央处以面对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面对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
第二安置组件,该第二安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以及第三杆孔的边缘处,所述第三杆孔形成于所述张紧保持器的中央处并由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面对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
所述压缩保持器的布置在所述第二杆孔与所述压缩保持器的所述连接孔之间而与所述活塞本体邻接的接触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的升高台阶,从而具有台阶形状;并且
所述张紧保持器的布置在所述第三杆孔与所述张紧保持器的所述连接孔之间而与所述活塞本体邻接的接触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的升高台阶,从而具有台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
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一突起;以及
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一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
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二突起;以及
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二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且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
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
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一突起;以及
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一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
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
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以容纳所述第二突起;以及
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与所述第二突起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距离,并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
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
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且从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置组件包括:
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
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
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
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压缩保持器突出;以及
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二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置组件包括:
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环状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杆孔的所述边缘下凹;
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朝向所述张紧保持器突出;以及
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辅助突起之中的相邻的第二辅助突起之间的空间对应的形状,并从所述第三杆孔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活塞本体突出以被容纳在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中。
CN2012105797232A 2011-12-30 2012-12-27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Pending CN1031851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47538 2011-12-30
KR1020110147538A KR101374875B1 (ko) 2011-12-30 2011-12-30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어셈블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5101A true CN103185101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0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97232A Pending CN103185101A (zh) 2011-12-30 2012-12-27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74650B2 (zh)
KR (1) KR101374875B1 (zh)
CN (1) CN103185101A (zh)
DE (1) DE1020120255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7580B2 (en) 2009-01-07 2014-10-14 Fox Factory, Inc. Remotely operated bypass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US9033122B2 (en) 2009-01-07 2015-05-19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10047817B2 (en) 2009-01-07 2018-08-14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20120305350A1 (en) 2011-05-31 2012-12-06 Ericksen Everet 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sensitive suspension damping
US10060499B2 (en) 2009-01-07 2018-08-28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20100170760A1 (en) 2009-01-07 2010-07-08 John Marking Remotely Operated Bypass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US11306798B2 (en) 2008-05-09 2022-04-19 Fox Factory, Inc. Position sensitive suspension damping with an active valve
US9452654B2 (en) 2009-01-07 2016-09-27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8627932B2 (en) 2009-01-07 2014-01-14 Fox Factory, Inc. Bypass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US8393446B2 (en) 2008-08-25 2013-03-12 David M Haug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sion lock out and signal generation
US10036443B2 (en) 2009-03-19 2018-07-31 Fox Factor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sion adjustment
US9422018B2 (en) 2008-11-25 2016-08-23 Fox Factory, Inc. Seat post
US9140325B2 (en) 2009-03-19 2015-09-22 Fox Factor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spring pre-load adjustment
US10821795B2 (en) 2009-01-07 2020-11-03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11299233B2 (en) 2009-01-07 2022-04-12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US9038791B2 (en) 2009-01-07 2015-05-26 Fox Factory, Inc. Compression isolator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US8936139B2 (en) 2009-03-19 2015-01-20 Fox Factor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sion adjustment
US8672106B2 (en) 2009-10-13 2014-03-18 Fox Factory, Inc. Self-regulating suspension
EP2312180B1 (en) 2009-10-13 2019-09-18 Fox Factory,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fluid damper
US10697514B2 (en) 2010-01-20 2020-06-30 Fox Factory, Inc. Remotely operated bypass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EP2402239B1 (en) 2010-07-02 2020-09-02 Fox Factory, Inc. Adjustable seat post
EP2567839B1 (en) 2011-09-12 2019-03-13 Fox Factor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sion set up
US11279199B2 (en) 2012-01-25 2022-03-22 Fox Factory, Inc. Suspension damper with by-pass valves
JP5785510B2 (ja) * 2012-03-14 2015-09-3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US10330171B2 (en) 2012-05-10 2019-06-25 Fox Fac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damper
JP6343685B2 (ja) * 2015-01-30 2018-06-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体圧緩衝器
US10737546B2 (en) 2016-04-08 2020-08-11 Fox Factory, Inc. Electronic compression and rebound control
US11788621B2 (en) 2021-11-10 2023-10-17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Piston assembly formed of interlocking piston member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1268A (ja) * 1995-03-24 1996-10-08 Tokico Ltd 油圧緩衝器
KR20070073213A (ko) * 2006-01-04 2007-07-10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밸브
JP2007198515A (ja) * 2006-01-27 2007-08-09 Kayaba Ind Co Ltd ピストン
CN101545516A (zh) * 2008-03-26 2009-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流体压缓冲器
CN101809312A (zh) * 2007-08-29 2010-08-18 田纳科汽车营运公司 盘簧入口
CN101936358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株式会社万都 减震器的活塞阀组件
JP2011038626A (ja) * 2009-08-18 2011-02-24 Kyb Co Ltd ピストン
CN10223545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缓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0023A1 (de) * 1991-03-27 1992-10-01 Ringsdorff Werke Gmbh Stossdaempferkolben aus ungleichen, gefuegten teilen
ATE112615T1 (de) * 1992-02-26 1994-10-15 Ringsdorff Sinter Gmbh Mehrteiliger stossdämpferkolben mit fügeelementen.
DE19847341A1 (de) * 1998-10-14 2000-04-20 Gkn Sinter Metals Holding Gmbh Kolben für eine Kolben-Zylind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Stoßdämpferkolben
DE19847343A1 (de) * 1998-10-14 2000-04-20 Gkn Sinter Metals Holding Gmbh Kolben mit druckabhängiger Dichtwirkung für eine Kolben-Zylind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Stoßdämpferkolben
DE10013638C1 (de) * 2000-03-18 2001-09-20 Krupp Bilstein Gmbh Stoßdämpferkolben, bestehend aus zwei Kolbenhälften
US6460664B1 (en) * 2000-05-22 2002-10-08 Tenneco Automotive Inc. Independently tunable variable bleed orifice
JP4352390B2 (ja) * 2003-12-25 2009-10-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ピストン構造体
DE102005046276B3 (de) * 2005-09-27 2007-06-14 Thyssenkrupp Bilstein Suspension Gmbh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mit progressivem Dämpfkraftverlauf
JP2009014012A (ja) * 2007-06-29 2009-01-22 Hitachi Ltd 緩衝器
JP2009209960A (ja) * 2008-02-29 2009-09-17 Hitachi Ltd 緩衝器
JP5115814B2 (ja) * 2008-05-30 2013-01-0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KR101288613B1 (ko) * 2011-08-11 2013-07-22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어셈블리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1268A (ja) * 1995-03-24 1996-10-08 Tokico Ltd 油圧緩衝器
KR20070073213A (ko) * 2006-01-04 2007-07-10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밸브
JP2007198515A (ja) * 2006-01-27 2007-08-09 Kayaba Ind Co Ltd ピストン
CN101809312A (zh) * 2007-08-29 2010-08-18 田纳科汽车营运公司 盘簧入口
CN101545516A (zh) * 2008-03-26 2009-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流体压缓冲器
CN101936358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株式会社万都 减震器的活塞阀组件
JP2011038626A (ja) * 2009-08-18 2011-02-24 Kyb Co Ltd ピストン
CN10223545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78535A (ko) 2013-07-10
US9074650B2 (en) 2015-07-07
DE102012025574A1 (de) 2013-07-04
KR101374875B1 (ko) 2014-03-18
US20130168195A1 (en)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5101A (zh)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US9200693B2 (en) Piston valve assembly for shock absorber
CN104565176B (zh) 减震器用活塞阀组件
CN104094013B (zh) 缓冲器
US9068618B2 (en) Piston assembly of shock absorber
US9777790B2 (en) Shock absorber
CN104204602A (zh) 振幅敏感的液压阻尼器
CN102844584B (zh) 回弹限位器
US20150144444A1 (en) Shock absorber
US9404553B2 (en) Shock absorber
CN110469622A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5061261U (zh) 一种电梯轿顶液压减震器
US9145036B2 (en) Shock absorber apparatus
CN113494554B (zh) 具有贮液器的阻尼器
JP6322331B2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KR101364454B1 (ko)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어셈블리
KR102150472B1 (ko) 쇽업소버
CN102003519A (zh) 一种t型曲柄圆滑块机构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103104650B (zh) 减震器
CN102080724B (zh) 用于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往复运动件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KR101798560B1 (ko) 완충기
CN207814307U (zh) 位移敏感型阻尼器及汽车
KR102610749B1 (ko) 차량용 쇽업소버
CN102086926B (zh) 一种曲柄圆滑块单缸机构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19220602U (zh) 一种轻量化空滤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