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799A - 链条 - Google Patents

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799A
CN103174799A CN201210564668XA CN201210564668A CN103174799A CN 103174799 A CN103174799 A CN 103174799A CN 201210564668X A CN201210564668X A CN 201210564668XA CN 201210564668 A CN201210564668 A CN 201210564668A CN 103174799 A CN103174799 A CN 103174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oked
pin
chain
plan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46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799B (zh
Inventor
滨口秀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moto Chain Co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Publication of CN103174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4Toothed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8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losely interposed on the joint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条,其使链条的耐久性提高,并且使得因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及磨损的下降效果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因弦振动而引起的摇臂销与销孔的孔形成面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噪声。在无声链(100)中,在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导向列以及非导向列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销(130)的接触部(134)与板(120)的销孔(160)的弯曲阻止面(164)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销(140)的接触部(144)与板(110)的销孔(150)的弯曲阻止面(154)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能阻止处于直线状态的导向列以及非导向列转变成反向弯曲状态。

Description

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条,其是通过由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构成的联结销,将多个第一链节以及多个第二链节分别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被设置在第一链节、第二链节上并供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一起插入的销孔的形状。而且,该链条例如是无声链,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使用该链条。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作为缠绕于多个链轮上的链条即无声链,其包括:由多个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由多个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以及由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构成的多个联结销,所述第一摇臂销以及第二摇臂销被一起插入到各第一链节板的第一销孔以及各第二链节板的第二销孔中,通过各联结销,将各第一链节以及各第二链节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在这种链条中,由于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一链节、第二链节(以下称为“相邻的链节”)能够以联结销为中心而弯曲,因此,与链轮进行啮合时以及脱离啮合时因弯曲而产生周期性的多边形运动。该多边形运动有时使链条的自由跨段产生弦振动,即沿着与链条长度方向和链条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弯曲方向”)上的振动。在该情况下,因该弦振动,而产生噪声,并且在相互接触的摇臂销与链节板中的形成销孔的孔形成面之间产生磨损。
尤其是,多边形运动的频率如果与共振频率一致或者接近,则弦振动会变得更大,其噪声和磨损也会增加,所述共振频率与自由跨段的固有频率相等。
因此,已知有一种用于抑制该弦振动的技术:即、抑制相邻的链节从在自由跨段连接成直线状的直线状态转变成反向弯曲状态(所谓的向后弯曲(backward bending)状态)的技术,所述反向弯曲状态是沿着与链轮啮合时的弯曲方向(以下称为“正向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曲方向(以下称为“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154号公报(第0035段~第0040段、图1~图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3732号公报(第0015段~第0020段、图2~图5)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2-196950号公报(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图3、图5、图6)
发明内容
为了抑制弦振动,在通过使摇臂销、与销孔的孔形成面所具有的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从而抑制相邻的链节成为反向弯曲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在直线状态下,在摇臂销和弯曲阻止面之间形成间隙,则与没有设置弯曲阻止面的情况相比,虽然可以抑制弦振动,但由于因该间隙而使弦振动的振幅相应变大,因此,抑制弦振动的效果会下降,因而存在因弦振动而导致的噪声和磨损的下降效果变低的问题。
并且,因相邻的链节处于直线状态时的所述间隙,而使弦振动的振幅相应变大,在产生弦振动时,存在噪声变大的问题,所述噪声是由于摇臂销和弯曲阻止面因弦振动而进行接触时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
另外,为了防止相邻的链节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弯曲阻止面具有突部,所述突部通过与摇臂销的接触来阻止相邻的链节朝向反向弯曲方向的弯曲,在该情况下,因摇臂销对突部所施加的负荷,在弯曲阻止面上产生因该突部而引起的应力集中,从而存在链节板的耐久性下降、进而使链条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链条:其通过对在链节板上所设置的销孔的孔形成面的形状进行研究,从而使具有销孔的孔形成面的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进而使链条的耐久性提高,并且通过提高在自由跨段上产生的弦振动的抑制效果,由此,因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及磨损的下降效果会进一步提高,并且因弦振动而引起的摇臂销与销孔的孔形成面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噪声也会减少。
首先,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链条,其包括:由一个以上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由一个以上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以及由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构成的多个联结销,所述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一起插入到所述第一链节板的第一销孔以及所述第二链节板的第二销孔中,所述链条是通过所述各联结销,将所述各第一链节以及所述各第二链节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在所述链条缠绕于多个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链节以及所述第二链节、即相邻的链节,从在自由跨段连接成直线状的直线状态,转变成沿着与所述各链轮啮合时相对弯曲的方向、即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并从所述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所述正向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所述直线状态,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销孔的第一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一弯曲阻止面;形成所述第二销孔的第二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二弯曲阻止面,保持在所述第一链节板上的所述第一摇臂销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保持在所述第二链节板上的所述第二摇臂销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在从所述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所述直线状态之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能阻止所述相邻的链节从所述直线状态转变成沿所述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以及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是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平行的平面,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在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平面以及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的第二平面,在所述直线状态下,所述第一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平面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摇臂销与所述第一平面进行接触,所述第二摇臂销与所述第二平面进行接触,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链条包括:由一个以上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由一个以上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以及由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构成的多个联结销,所述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一起插入到第一链节板的第一销孔以及第二链节板的第二销孔中,所述链条是通过各联结销,将各第一链节以及各第二链节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在所述链条缠绕于多个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一链节以及第二链节、即相邻的链节,从在自由跨段连接成直线状的直线状态,转变成沿着与链轮啮合时相对弯曲的方向、即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并从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正向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由此,在链条与链轮啮合时,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变成正向弯曲状态,在链条脱离与链轮的啮合时,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变成直线状态,并能够使链条在被缠绕的多个链轮上行进,不仅可以发挥上述效果,而且还可以发挥如下的本发明所特有的效果。
即、根据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的链条,形成第一销孔的第一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一弯曲阻止面;形成第二销孔的第二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二弯曲阻止面,保持在第一链节板上的第一摇臂销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保持在第二链节板上的第二摇臂销具有:能够与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在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能阻止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转变成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由于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是平面,所以,与相当于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的弯曲阻止面具有能够与摇臂销的接触部进行抵接的突部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由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分别对第二弯曲阻止面、第一弯曲阻止面施加的负荷而在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上产生应力集中,因此,能够使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进而能够使链条的耐久性提高。
而且,由于在相邻的链节成为直线状态之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立即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立即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相邻的链节成为反向弯曲状态,因此,可抑制在自由跨段上产生弦振动,能够减少因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及能够减少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一孔形成面、第二孔形成面上因弦振动而产生的磨损。
并且,在直线状态下,由于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弯曲阻止面之间、以及在第二接触部和第一弯曲阻止面之间没有形成间隙,所以,因弦振动而导致的自由跨段的振幅,小于直线状态下在摇臂销的接触部和销孔的弯曲阻止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对弦振动的抑制效果,能够使得因弦振动而导致的噪声以及磨损的下降效果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减少噪声,所述噪声是由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弯曲阻止面因弦振动而接触时、以及第二接触部和第一弯曲阻止面因弦振动而接触时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
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的链条,除了有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第一弯曲阻止面以及第二弯曲阻止面是在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平行的平面,由此,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状态下,以及在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状态下,由于作用于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的链条张力的方向与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大致平行,所以,直线状态下的链条张力沿着与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正交方向上的分力,明显小于相当于各弯曲阻止面的弯曲阻止面相对于节平面倾斜的情况,因此,大体上可以排除所述分力对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的影响,并可以消除在产生弦振动时因所述分力而产生的缺点(例如,因沿着将第一接触部挤压在第二弯曲阻止面的方向上、以及将第二接触部挤压在第一弯曲阻止面的方向上的所述分力,导致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的磨损增加;或者,由于使第一接触部远离第二弯曲阻止面的方向、以及使第二接触部远离第一弯曲阻止面的方向的所述分力,而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易于分离、以及使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易于分离,从而导致接触声音的增加),由此能够有助于使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以及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进而使链条的耐久性提高;或者能够有助于减少因弦振动而导致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时的噪声。
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的链条,除了有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第一接触部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第二接触部具有:能够与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在所述接触状态下,第一接触平面以及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并且第二接触平面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由此,由于在直线状态下,处于面接触状态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弯曲阻止面的表面压力、以及处于面接触状态的第二接触部和第一弯曲阻止面的表面压力均下降,所以,能够抑制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第二弯曲阻止面的磨损,并能够使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以及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的链条,除了有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第一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第一弯曲阻止面的第一平面,第二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第二弯曲阻止面的第二平面,在直线状态下,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并且,第一摇臂销与第一平面进行接触,第二摇臂销与第二平面进行接触,由此,在将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进行定位以使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的状态下,通过插入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能够易于将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插入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中,并能够使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组装在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上的组装性得到提高。
而且,在直线状态下,由于用于使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穿通的所有的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进行接触,所以,在弦振动时作用于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和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之间的负荷会分散,在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以及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的最大应力会下降,因此,能够使第一摇臂销、第二摇臂销以及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是包括无声链的链条传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以及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是图1的II箭头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并省略一部分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以及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是相当于图3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链条
101:导向列(第一链节)
102:非导向列(第二链节)
103:联结销
104:自由跨段
110:第一链节板
120:第二链节板
130、230:第一摇臂销
140、240:第二摇臂销
134、234:第一接触部
144、244:第二接触部
151、251:第一孔形成面
150、250:第一销孔
153、253:第一平面
154、254:第一弯曲阻止面
160、260:第二销孔
161、261:第二孔形成面
163、263:第二平面
164、264:第二弯曲阻止面
P:节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链条包括:由一个以上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由一个以上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以及由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构成的多个联结销,所述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一起插入到第一链节板的第一销孔以及第二链节板的第二销孔中,所述链条是通过各联结销,将各第一链节以及各第二链节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在所述链条缠绕于多个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一链节以及第二链节即相邻的链节,从在自由跨段连接成直线状的直线状态,转变成沿着与各链轮啮合时相对弯曲的方向即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并从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正向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其中,形成第一销孔的第一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一弯曲阻止面;形成第二销孔的第二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二弯曲阻止面,保持在第一链节板上的第一摇臂销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保持在第二链节板上的第二摇臂销具有:能够与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在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能阻止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转变成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从而使具有销孔的孔形成面的链节板的耐久性提高,进而使链条的耐久性提高,并且能提高在自由跨段上产生的弦振动的抑制效果,由此,因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及磨损的下降效果会进一步提高,并且因弦振动而引起的摇臂销与销孔的孔形成面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噪声也会减少,只要是上述的链条,则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任意一种。
例如,本发明的链条可以是无声链以及除了无声链之外的扁节链(包括滚子链)中的任一种,所述扁节链(link chain)包括:由一对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以及由一对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
[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链条的无声链100(以下称为“链条100”),在本实施例中是环状链条,并被配备在链条传动装置1中。
而且,该链条传动装置1被用于搭载在汽车的发动机上。
链条传动装置1除了包括链条100之外,还包括由供该链条100缠绕的多个链轮所构成的链轮组2。
所述多个链轮至少包括一个驱动链轮3以及一个从动链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链轮由驱动链轮3以及从动链轮4构成。
各链轮3、4具有能够与链条100啮合的多个链轮齿3a、4a,链条100由驱动链轮3进行驱动,并沿链条长度方向移动。
参照图1、图2,链条100包括:作为第一链节的多个导向列101;作为第二链节的多个非导向列102;对分别沿链条长度方向相互邻接的导向列101以及非导向列102(以下称为“相邻的链节”)进行连接的多个联结销103,通过各联结销103,将各导向列101以及各非导向列102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
各导向列101由一对作为销保持部件的导向板G、以及沿链条宽度方向进行配置的预定数量(一个以上,在此为多个即七个)的第一链节板110(以下称为“第一板110”)所构成。
各非导向列102沿链条宽度方向进行配置,并且由比所述预定数量大一个(多个,即八个)的第二链节板120(以下称为“第二板120”)所构成。
各联结销103由第一摇臂销130(以下称为“第一销130”)、以及比第一销130更短的第二摇臂销140(以下称为“第二销140”)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销130、第二销140除了长度不同之外,都是同一形状的销,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是与沿链条宽度方向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状相互不同的销。
两个销130、140被一起插入到第一板110的第一销孔150以及第二板120的第二销孔160(参照图2)中,并沿链条宽度方向使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穿通。
在各导向板G的沿链条长度方向隔开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保持一对第一销130的一对销保持孔Ga。在将第一销130插入到销保持孔Ga的状态下,在该第一销130的两个销端部,通过防脱手段(例如是铆接或者是防脱销)以及与销保持孔Ga的协同作用,从而将第一销130以不能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导向板G上。
在各导向列101中,各第一板110沿链条宽度方向被排列在一对导向板G之间。
在各非导向列102中,各第二板120横跨在链条长度方向的两侧相邻的一对导向列101,且沿链条宽度方向被排列在一对导向板G之间。
以沿链条宽度方向交替层叠的状态进行排列的第一板110、第二板120,在本实施例中都是同一形状的板,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板。
第一板110沿链条长度方向隔开配置,并均设置作为第一销孔150的一对通孔即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参照图3)、以及能够与各链轮齿3a、4a啮合的啮合部即一对齿部113。
另外,第二板120沿链条长度方向隔开配置,并均设置作为第二销孔160的一对通孔即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2(参照图3)、以及能够与各链轮齿3a、4a啮合的啮合部即一对齿部123。
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以及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2,在第一板110、第二板120中分别与下述的节平面P正交,并且在将平行于链条宽度方向的平面作为对称面时呈面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除了其形成位置之外,还可以是同一形状的销孔,但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销孔。
参照图1,缠绕于链轮组2上的链条100具有:不与任一个链轮3、4进行啮合的自由跨段104;以及卷绕于各链轮3、4上的卷绕部105、106。
此外,在链条传动装置1包括用于引导链条100行进的链条导板或空转链轮(idling sprocket)的情况下,自由跨段104是不与这些链条导板或空转链轮进行接触的部分。
在链条100的松弛部107以及张紧部108中的自由跨段104,依赖于链条100的行进状态,可以形成直线部109,在该直线部109,一个以上的导向列101以及一个以上的非导向列102,在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导向列101以及非导向列102(即相邻的链节)之间连接成直线状,并成为直线状态。
参照图1、图3,在直线部109中,对处于直线状态的导向列101以及非导向列102进行连接的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相互之间接触的部位、即销接触点C,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即节平面P上(或者从链条宽度方向观察时,位于一条直线即节线上)。
此外,“大致”这一表达方式包括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并且,虽然严格上来讲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不一致,但是,表示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相比,关于作用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的范围。
在链条100行进的状态下,相邻的链节从自由跨段104的直线状态,转变成沿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所述正向弯曲方向是在相邻链节与各链轮3、4啮合时相对弯曲的方向,而且,相邻的链节从该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正向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
参照图3,形成第一销孔150的第一孔形成面151具有:供第一销130落座的第一座面152;第一平面153,其与第一座面152进行平滑连接并且相对于节平面P位于正向弯曲一侧;第一弯曲容许面156,其与第一平面15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从正向弯曲一侧,相对于节平面P延伸到与正向弯曲一侧相反一侧的反向弯曲一侧,进而与第一座面152进行平滑连接。
第一平面153的一部分包括第一弯曲阻止面154以及第一支承面155,并且,所述第一平面153是一个在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P平行的连续平面。
同样,形成第二销孔160的第二孔形成面161具有:供第二销140落座的第二座面162;第二平面163,其与第二座面162进行平滑连接并且相对于节平面P位于正向弯曲一侧;第二弯曲容许面166,其与第二平面16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从正向弯曲一侧延伸到反向弯曲一侧,进而与第二座面162进行平滑连接。
第二平面163的一部分包括第二弯曲阻止面164以及第二支承面165,并且,在直线状态下,所述第二平面163是一个与节平面P平行的连续平面。
而且,第一平面153以及第二平面163在直线部109(即、在直线状态)中,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
另一方面,第一销130具有:落座于第一座面152的第一背面132;呈凸状且大致为圆弧状的第一滚动面133(rolling surface);以及第一接触部134,其在正向弯曲一侧与第一背面132以及第一滚动面13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进行接触。
同样,第二销140具有:落座于第二座面162的第二背面142;呈凸状且大致为圆弧状的第二滚动面143;以及第二接触部144,其在正向弯曲一侧与第二背面142以及第二滚动面14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进行接触。第一滚动面133、第二滚动面143在销接触点C处相互接触。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由大致圆弧状的面所构成。
此外,为了简化以下的说明,根据需要,主要对第一销孔150以及第一销130进行说明,并在括号内记载与第二销孔160以及第二销140相对应的部件以及部分等。
在第一背面132(第二背面142)落座于第一座面152(第二座面162)的状态下,将第一销130(第二销140)以不能相对于第一板110(第二板120)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在从直线状态进行弯曲时,该第一销130(第二销140)与第一板110(第二板120)进行一体化移动。
第一背面132(第二背面142)具有:在第一销130(第二销140)沿第二滚动面143(第一滚动面133)进行转动时,与第二弯曲容许面166(第一弯曲容许面156)进行滑动接触的大致为圆弧状的一对第一滑动接触部132a、132b(第二滑动接触部142a、142b)。
第一弯曲容许面156(第二弯曲容许面166)是大致为圆弧状的面,其整体具有:各第一滑动接触部132a、132b(各第二滑动接触部142a、142b)的曲率半径以上的曲率半径。
能够与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的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进行接触的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在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沿着反向弯曲方向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即、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的同时),立即处于与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进行接触的状态,从而能阻止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而变成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
另外,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始终抵接在第一支承面155(第二支承面165)上。因此,在直线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一支承面155(第二支承面165)以及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进行接触。
参照图1、图3,在链条100中,直线部109与各链轮3、4进行啮合等时,并在相邻的链节沿正向弯曲方向弯曲并成为正向弯曲状态时,在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中,第二接触部144(第一接触部134)远离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二销140(第一销130)与该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成为非接触状态,并且反向弯曲一侧的第二滑动接触部142b(第一滑动接触部132b)与第一弯曲容许面156(第二弯曲容许面166)进行滑动接触的同时,第二销140(第一销130)在第一滚动面133上(第二滚动面143上)进行相对转动。
另外,当各卷绕部105、106脱离与各链轮3、4的啮合等时,并在正向弯曲状态的相邻链节沿反向弯曲方向弯曲并成为直线状态时,在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中,第二接触部144(第一接触部134)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为非接触状态,正向弯曲一侧的第二滑动接触部142a(第一滑动接触部132a)与第一弯曲容许面156(第二弯曲容许面166)进行滑动接触的同时,第二销140(第一销130)在第一滚动面133上(第二滚动面143上)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转动。
而且,当第二销140(第一销130)在第一滚动面133上(第二滚动面143上)沿反向弯曲方向进一步转动时,在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第二接触部144(第一接触部134)立即开始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进行接触,从而阻止直线状态的相邻链节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
并且,因在各链轮3、4中的啮合时以及脱离啮合时链条100的多边形运动等,在自由跨段104上产生弦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直线状态下,在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中,第二销140(第一销130)的第二接触部144(第一接触部134)处于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进行接触的状态,因此可以阻止非导向列102(导向列101)相对于导向列101(非导向列102)、而从直线状态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防止相邻的链节成为反向弯曲状态,因此,可以防止直线部109成为反向弯曲状态,所以可以抑制自由跨段104的弦振动。
然后,对上述所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链条100是通过各联结销103,将各导向列101以及各非导向列102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在该链条100缠绕于多个链轮3、4上并进行行进的状态下,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导向列101以及非导向列102即相邻的链节,通过从直线状态转变成沿着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并从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正向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由此,链条100以如下的方式行进在被缠绕的链轮组2上:在链条100与链轮3、4啮合时,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变成正向弯曲状态,在链条100脱离与各链轮3、4的啮合时,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变成直线状态。
而且,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的第一孔形成面151(第二孔形成面161)具有:呈平面的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保持在第一板110(第二板120)上的第一销130(第二销140)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进行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在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第一接触部13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可阻止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转变成反向弯曲状态。
通过该结构,由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是平面,所以,与相当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的弯曲阻止面具有能够与摇臂销的接触部进行抵接的突部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由于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分别对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施加的负荷而在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上产生应力集中,因此,能够使第一板110、第二板120的耐久性提高,进而能够使链条100的耐久性提高。
而且,由于在相邻的链节成为直线状态之后,第一接触部13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立即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立即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相邻的链节成为反向弯曲状态,因此,可抑制在自由跨段104上产生弦振动,能够减少因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及能够减少在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以及第一孔形成面151、第二孔形成面161上因弦振动而产生的磨损。
进而,在直线状态下,由于在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和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之间没有形成间隙,所以,因弦振动而导致的自由跨段104的振幅,小于直线状态下在摇臂销的接触部和销孔的弯曲阻止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的抑制弦振动的效果,能够使得因弦振动而导致的噪声以及磨损的下降效果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减少噪声,所述噪声是由于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和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因弦振动而接触时的接触声音所导致的。
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是在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P平行的平面,由此,在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进行接触的状态下,由于作用于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的链条张力的方向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大致平行,所以,直线状态下的链条张力在与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正交的方向上的分力,明显小于相当于各弯曲阻止面154、164的弯曲阻止面相对于节平面P倾斜的情况,因此,大体上可以排除所述分力对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的影响,并可以消除在产生弦振动时因所述分力而产生的缺点(例如,因沿着将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挤压在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的方向的所述分力,而导致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的磨损增加;或者,由于使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远离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的方向的所述分力,而使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易于分离,从而导致接触声音的增加),由此能够有助于使第一销130、第二销140以及第一板110、第二板120的耐久性提高,进而使链条100的耐久性提高;或者能够有助于减少因弦振动而导致第一接触部134(第二接触部14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第一弯曲阻止面154)进行接触时的噪声。
第一孔形成面151(第二孔形成面161)具有:一个包含第一弯曲阻止面1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的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在直线状态下,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并且,第一销130与第一平面153的第一支承面155进行接触,第二销140与第二平面163的第二支承面165进行接触。
通过该结构,在将第一板110、第二板120进行定位以使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的状态下,通过将第一销130、第二销140插入到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中,由此,易于将第一销130、第二销140插入到各销孔150、160中,能够使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组装在第一板110、第二板120上的组装性得到提高。
而且,在直线状态下,由于用于使第一销130、第二销140穿通的所有的第一销孔150、第二销孔160的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与第一销130、第二销140进行接触,所以,在弦振动时作用于第一销130、第二销140和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之间的负荷会分散,从而在第一销130、第二销140以及第一平面153、第二平面163上的最大应力会下降,因此,能够使第一销130、第二销140以及第一板110、第二板120的耐久性提高。
然后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于第二实施例具有一部分与第一实施例通用的结构,所以,省略或简化了对同一部件或对应部分进行的说明,并以区别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例的部件等相同的部件等或对应的部件等,根据需要而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形成第一销孔250(第二销孔260)的第一孔形成面251(第二孔形成面261)具有:供第一销230(第二销240)落座的第一座面252(第二座面262);第一平面253(第二平面263),其与第一座面252(第二座面262)进行平滑连接,并且相对于节平面P位于正向弯曲一侧;第一弯曲容许面256(第二弯曲容许面266),其与第一平面253(第二平面26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从正向弯曲一侧延伸到反向弯曲一侧,进而与第一座面252(第二座面262)进行平滑连接。
第一平面253(第二平面263)的一部分包括: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以及第一支承面255(第二支承面265),并且,所述第一平面253(第二平面263)是一个在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P平行的连续平面。
而且,第一平面253以及第二平面263在直线状态下,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
另外,第一销230(第二销240)具有:落座于第一座面252(第二座面262)的第一背面232(第二背面242);第一滚动面233(第二滚动面243);以及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其在正向弯曲一侧与第一背面232(第二背面242)以及第一滚动面233(第二滚动面243)进行平滑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进行接触。
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具有: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其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进行面接触,并且在直线状态下与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平行;第一弯曲面234b(第二弯曲面244b),其呈大致圆弧状,并与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以及第一滚动面233(第二滚动面243)进行平滑连接。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也是在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P平行的平面。
第一弯曲容许面256(第二弯曲容许面266)具有:第一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a(第二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a),其是大致圆弧状的弯曲面,并与第一平面253(第二平面263)进行平滑连接;第一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b(第二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b),其是大致圆弧状的弯曲面,并与第一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a(第二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a)进行平滑连接。
第一背面232(第二背面242)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容许面266进行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一对第一滑动接触部232a、232b(第二滑动接触部242a、242b)。
当第一销230(第二销240)沿第二滚动面243(第一滚动面233)进行转动时,正向弯曲一侧的第一滑动接触部232a(第二滑动接触部242a),在正向弯曲一侧与第二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a(第一正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a)进行滑动接触;反向弯曲一侧的第二滑动接触部232b(第二滑动接触部242b),在反向弯曲一侧与第二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b(第一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b)进行滑动接触。
能够与第一销230(第二销240)的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进行接触的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在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而沿反向弯曲方向弯曲并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立即处于与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进行面接触的接触状态,从而能阻止相邻的链节从直线状态而变成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
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始终抵接在第一支承面255(第二支承面265)上。因此,在直线部109,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与第一支承面255(第二支承面265)以及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进行面接触。
而且,在链条100中,当直线部109的相邻链节沿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而成为正向弯曲状态时,在第一销孔250(第二销孔260)中,第二接触平面244a(第一接触平面234a)以及第二弯曲面244b(第一弯曲面234b)远离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二销240(第一销230)与该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成为非接触状态,并且反向弯曲一侧的第二滑动接触部242b(第一滑动接触部232b)与第一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56b(第二反向弯曲侧弯曲容许面266b)进行滑动接触的同时,第二销240(第一销230)在第一滚动面233上(第二滚动面243上)进行相对转动。
另外,当正向弯曲状态的相邻链节沿反向弯曲方向弯曲并成为直线状态时,在第一销孔250(第二销孔260)中,第二接触平面244a(第一接触平面234a)以及第二弯曲面244b(第一弯曲面234b)与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成为非接触状态,正向弯曲一侧的第二滑动接触部242a(第一滑动接触部232a)与第一弯曲容许面256(第二弯曲容许面266)进行滑动接触的同时,第二销240(第一销230)在第一滚动面233上(第二滚动面243上)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转动。
而且,当第二销240(第一销230)在第一滚动面233上(第二滚动面243上)沿反向弯曲方向进一步转动时,在相邻的链节从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直线状态之后,第二接触平面244a(第一接触平面234a)立即开始与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进行面接触,从而阻止直线状态的相邻链节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
合并参照图1,在自由跨段104上产生弦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直线状态下,在第一销孔250(第二销孔260)中,第二销240(第一销230)的第二接触平面244a(第一接触平面234a)处于与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进行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因此,由于可以阻止非导向列102(导向列101)(参照图1)相对于导向列101(非导向列102)从直线状态沿反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并防止相邻的链节成为反向弯曲状态,所以可以抑制自由跨段104的弦振动。
根据第二实施例,除了可发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还可发挥如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具有:能够与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进行面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234a(第二接触平面244a),在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与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第一弯曲阻止面254)接触的状态下,在第一接触平面234a以及第二弯曲阻止面264进行面接触的同时,第二接触平面244a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254进行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直线状态下,处于面接触状态的第一接触部234和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的表面压力、以及处于面接触状态的第二接触部244和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的表面压力均下降,所以,能够抑制第一接触部234、第二接触部244以及第一弯曲阻止面254、第二弯曲阻止面264的磨损,并能够使第一销230、第二销240以及第一板110、第二板120的耐久性提高。
下面针对上述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变更后的实施例,对变更后的结构进行说明。
与节平面P平行的第一弯曲阻止面154、2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264)以及第一支承面155、255(第二支承面165、265),均可以是包含不同平面的平面,从而替代包含在同一平面中的平面。
第一弯曲阻止面154、254(第二弯曲阻止面164、264),可以不平行于节平面P。
链条传动装置可以被用于除了汽车之外的发动机上,也可以被用于除了发动机之外的机械上。另外,链条100可以被配备在汽车上以及除了汽车之外的无级变速器上。

Claims (4)

1.一种链条,包括:由一个以上第一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一链节;由一个以上第二链节板构成的多个第二链节;以及由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构成的多个联结销,所述第一摇臂销和第二摇臂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一起插入到所述第一链节板的第一销孔以及所述第二链节板的第二销孔中,所述链条是通过所述各联结销,将所述各第一链节以及所述各第二链节沿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成能够弯曲的方式,在所述链条缠绕于多个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沿链条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链节以及所述第二链节、即相邻的链节,从在自由跨段连接成直线状的直线状态,转变成沿着与所述各链轮啮合时相对弯曲的方向即正向弯曲方向进行弯曲连接的正向弯曲状态,并从所述正向弯曲状态沿着与所述正向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并转变成所述直线状态,所述链条的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销孔的第一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一弯曲阻止面;
形成所述第二销孔的第二孔形成面具有:呈平面的第二弯曲阻止面,
保持在所述第一链节板上的所述第一摇臂销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保持在所述第二链节板上的所述第二摇臂销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在从所述正向弯曲状态转变成所述直线状态之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立即处于接触状态,由此,能阻止所述相邻的链节从所述直线状态转变成沿所述反向弯曲方向进行相对弯曲连接的反向弯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以及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是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与节平面平行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
在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平面以及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进行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所述第一弯曲阻止面的第一平面,
所述第二孔形成面具有:一个包含所述第二弯曲阻止面的第二平面,
在所述直线状态下,所述第一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平面大致位于一个假想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摇臂销与所述第一平面进行接触,所述第二摇臂销与所述第二平面进行接触。
CN201210564668.XA 2011-12-22 2012-12-21 无声链 Active CN103174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1275A JP5626805B2 (ja) 2011-12-22 2011-12-22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2011-281275 2011-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799A true CN103174799A (zh) 2013-06-26
CN103174799B CN103174799B (zh) 2016-01-13

Family

ID=4857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4668.XA Active CN103174799B (zh) 2011-12-22 2012-12-21 无声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758B2 (zh)
JP (1) JP5626805B2 (zh)
CN (1) CN103174799B (zh)
DE (1) DE102012112042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0688A (zh) * 2019-09-27 2019-12-31 昆山泓源链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车辆用齿形链
CN112178131A (zh) * 2019-07-05 2021-01-05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3699B2 (ja) * 2013-05-07 2017-03-29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
JP6314055B2 (ja) * 2014-08-06 2018-04-1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6374727B2 (ja) * 2014-08-06 2018-08-1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2016038005A (ja) * 2014-08-06 2016-03-2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6709A (en) * 1973-11-10 1975-11-04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ink chain
JPH05312238A (ja) * 1990-12-07 1993-11-22 Borg Warner Automot Kk サイレントチエーン
JPH0781611B2 (ja) * 1985-10-17 1995-09-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
US20010004615A1 (en) * 1999-12-16 2001-06-21 Hiroshi Horie Chain with improved rocker pin joint structure
CN10126595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无声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0302A (en) * 1969-10-23 1970-11-17 Wilfrid H Bendall Segmental roller chain
US3742776A (en) * 1971-10-20 1973-07-03 Fmc Corp Silent chain with improved rocker joint
US4010656A (en) * 1974-02-07 1977-03-08 Borg-Warner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rive
US4130026A (en) * 1976-11-18 1978-12-19 Borg-Warner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rive
US4186617A (en) * 1978-04-06 1980-02-05 Fmc Corporation Rocker joint roller chain
DE3027834C2 (de) * 1980-07-23 1982-11-04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JPS62196950A (ja) 1986-02-25 1987-08-31 Nec Corp フアクシミリ蓄積交換方式
JPS62196950U (zh) * 1986-06-05 1987-12-15
US4904231A (en) * 1989-02-22 1990-02-27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Rocker joint for chain
JPH0712754Y2 (ja) * 1990-11-30 1995-03-29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ロッカーピン型摩擦伝動チエーン
JPH0484851U (zh) * 1990-11-30 1992-07-23
US5372554A (en) * 1992-08-31 1994-12-13 Borg-Warner Automotive K.K. Rocker joint chain with crescent shaped apertures
JPH0781611A (ja) 1993-09-14 1995-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の補強構造
US5651746B1 (en) * 1994-08-29 2000-01-04 Borg Warner Automotive Kk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JP3076023B1 (ja) * 1999-03-03 2000-08-14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低摩耗伸び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3091451B1 (ja) * 1999-06-14 2000-09-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ロッカージョイントピン型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6439378B1 (en) * 2001-08-28 2002-08-27 The Laitram Corporation Modular conveyor belt with rolling hinge pin pairs
US6749059B2 (en) * 2001-08-28 2004-06-15 Laitram, L.L.C. Modular conveyor belt with two-part hinge pin
JP2004028154A (ja) 2002-06-24 2004-01-29 Borg Warner Morse Tec Japan Kk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用リンクプレート、ガイドリンクおよび屈曲規制リンクならびにこれらを含む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7201687B2 (en) * 2003-03-06 2007-04-10 Borgwarner Inc.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with ceramic joint components
JP4409899B2 (ja) * 2003-09-26 2010-02-03 ボルグワーナー・モールス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WO2008006332A1 (de) 2006-07-13 2008-01-1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aschenkette für insbesondere einen fahrzeugantrieb
DE112008001185A5 (de) * 2007-05-29 2010-01-2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aschenkett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6709A (en) * 1973-11-10 1975-11-04 Piv Antrieb Reimers Kg Werner Link chain
JPH0781611B2 (ja) * 1985-10-17 1995-09-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
JPH05312238A (ja) * 1990-12-07 1993-11-22 Borg Warner Automot Kk サイレントチエーン
US20010004615A1 (en) * 1999-12-16 2001-06-21 Hiroshi Horie Chain with improved rocker pin joint structure
CN10126595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无声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8131A (zh) * 2019-07-05 2021-01-05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CN112178131B (zh) * 2019-07-05 2022-04-26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CN110630688A (zh) * 2019-09-27 2019-12-31 昆山泓源链条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车辆用齿形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12042B4 (de) 2019-06-27
JP2013130267A (ja) 2013-07-04
JP5626805B2 (ja) 2014-11-19
CN103174799B (zh) 2016-01-13
US8998758B2 (en) 2015-04-07
US20130165285A1 (en) 2013-06-27
DE102012112042A1 (de)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799A (zh) 链条
KR101045439B1 (ko) 체인 전동장치
JP4368912B2 (ja) エンジン用伝動チェーン
JP5421448B1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及び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US20100216582A1 (en) Silent chain
KR101473056B1 (ko) 사일런트 체인
JP2009103185A (ja) 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5094806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9046150B2 (en) Silent chain
JP2007187181A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5520428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GB2430477A (en) Silent chain with guide plates having protrusions that exert a spring action on the link plates
JPH11201238A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11262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5334710B2 (ja) チェーン
JP2008232158A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CN101377225A (zh) 无声链
US20100304911A1 (en) Vibration-proof silent chain
JP4762294B2 (ja) ブシュ付き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CN202851841U (zh) 无声链传动装置
JP200703281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357960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6788181B2 (ja) 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4046557B2 (ja) 高負荷伝動用vベルト
CN202646538U (zh) 传动链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