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0099A -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 Google Patents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0099A
CN103160099A CN2013100573530A CN201310057353A CN103160099A CN 103160099 A CN103160099 A CN 103160099A CN 2013100573530 A CN2013100573530 A CN 2013100573530A CN 201310057353 A CN201310057353 A CN 201310057353A CN 103160099 A CN103160099 A CN 103160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alkyd resin
modified alkyd
part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73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0099B (zh
Inventor
莘建忠
颜荣胜
何燚鹏
钟永贤
罗俊君
何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POLY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POLY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POLY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POLY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573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0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0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0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0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0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醇酸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38~42重量份的甘油;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240~280重量份的苯酐;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本发明采用豆油酸和季戊四醇等常规原料制备醇酸树脂,并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对醇酸树脂改性,使漆膜在光泽、清晰度和抗塌陷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组份底漆。

Description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醇酸树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一般是一类由多元醇、二元酸和脂肪酸或油脂缩合聚合而成的油改性聚酯树脂。由于醇酸树脂成膜性好,固化成膜后的膜层具有光泽、韧性和较强的附着力,以及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绝缘性等特点,其主要被应用于涂料领域中,可制成清漆、底漆和腻子等。其中,对于应用于贴纸的双组份底漆中的醇酸树脂,考虑更多的是成膜后膜层的打磨性、干性、光泽和透明度等性能;而对于应用于实木底材或贴木皮底材的双组份底漆中的醇酸树脂,除了考虑以上所述的性能外,由于木皮具有木纹特点,还要考虑底漆干燥后是否会在木纹孔隙处发生塌陷等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豆油酸、季戊四醇和乙二醇等材料合成醇酸树脂,或者采用甘油、新戊二醇和三羟基甲烷等材料合成醇酸树脂。虽然上述现有的醇酸树脂在润湿性和透明度等方面表现良好,但是都无法达到漆膜防塌陷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双组份底漆,该改性醇酸树脂应用于双组份底漆中,可满足底漆漆膜透明度、光泽度以及防塌陷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由醇酸混合物经反应制成,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优选的,所述带水剂选自二甲苯、甲苯和苯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兑稀溶剂为二甲苯。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醇酸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优选的,具体包括:
将所述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甘油、豆油酸、乙二醇、苯酐、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带水剂与减色抗氧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粗产物;
将所述粗产物、兑稀溶剂与抗老化剂混合,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的,所述反应在两步法升温中进行:首先升温至160℃~185℃,保温回流1小时~2小时,然后在3小时~5小时内升温至200℃~2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包含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38~42重量份的甘油、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240~280重量份的苯酐、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和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的醇酸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本发明采用豆油酸、季戊四醇、甘油、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苯酐等常规原料制备醇酸树脂,同时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是一种带有伞状结构的环氧单体,开环后能与苯酐等羧酸发生反应,从而接枝于树脂链段上。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反应活性好,由于其拥有三个烃基的侧链结构,使得采用其改性得到的醇酸树脂分子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可以与其它材料如配套的固化剂有极佳的相容性,由此既能具有较低的粘度,又能带来对底材很好的润湿性,从而使漆膜在光泽、清晰度以及抗塌陷性能等多方面的表现优异。
另外,本发明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操作简单,批次间产品稳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份底漆,包含:
65~75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或采用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
2~4重量份的防尘剂;
0.15~0.25重量份的消泡剂;
3.5~4.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
15~17重量份的滑石粉;
0.15~0.25重量份的催干剂;
0.5~0.7重量份的二甲苯;
1.8~2.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
优选的,所述防尘剂为膨润土。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型号为HX-2500的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催干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正丁基氧化锡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主要包含上文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并与防尘剂、消泡剂和催干剂等成分配合,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将所述双组份底漆喷涂在贴纸板和贴有木皮的木板上进行观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透明性方面能满足要求,并且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由醇酸混合物经反应制成,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本发明以多元醇、有机酸、助剂和一定量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为主要原料形成醇酸混合物,经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改性醇酸树脂应用于双组份底漆中,在底漆漆膜透明度、光泽度以及防塌陷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
在本发明中,作为多元醇的原料有甘油、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其中,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38~42重量份的甘油,优选包含39~40重量份的甘油。甘油为三官能度醇,是合成醇酸树脂中最常用的多元醇。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优选包含90~11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季戊四醇的官能度为4,也是合成醇酸树脂常用的一种多元醇。由于季戊四醇的官能度较大,以其为多元醇合成的醇酸树脂较同类型的甘油醇酸树脂干燥快,且光泽、硬度、保光性和耐碱性等性能也较好,故季戊四醇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醇酸树脂原料。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优选包含28~32重量份的乙二醇。乙二醇主要同季戊四醇复合使用,能调节官能度,使聚合平稳、避免胶化。同时,乙二醇、季戊四醇与甘油混用,可降低成本。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优选包含32~35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丙烷简称三羟,属于三元醇。采用三羟甲基丙烷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更好的抗水解性、抗氧化稳定性、耐碱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
在本发明中,作为有机酸的原料有豆油酸和苯酐。其中,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40~280重量份的苯酐,优选包含250~270重量份的苯酐。苯酐又名邻苯二甲酸酐,是合成醇酸树脂最常用的二元酸之一。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优选包含205~220重量份的豆油酸。豆油酸的黄变较弱,应用较为广泛。
在本发明中,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得到改性醇酸树脂。即,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优选包含28~32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所述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可以是荷兰汉森公司的Cardura E-10P,可以是美国Exxon公司的GLYDEXXN-10,也可以是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XNYGLY-10E,本发明对此并无特殊限制。
所述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是一种带有伞状结构的环氧单体,开环后能与苯酐等羧酸发生反应,从而接枝于树脂链段上。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反应活性好,由于其拥有三个烃基的侧链结构,使得采用其改性得到的醇酸树脂分子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可以与其它材料如配套的固化剂有极佳的相容性,由此既能具有较低的粘度,又能带来对底材很好的润湿性,从而给漆膜在光泽、清晰度以及抗塌陷性能等多方面的优异表现。
为了得到性能良好的改性醇酸树脂,本发明还包含一定量的助剂。其中,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优选包含28~36重量份的带水剂。所述带水剂能回流脱去酯化过程中的小分子水,将醇酸树脂反应向酯化缩聚反应方向进行。并且,本发明控制所述带水剂的用量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促进反应进行。所述带水剂优选为二甲苯、甲苯和苯中的任一种,更优选为二甲苯,本发明利用二甲苯与水共沸时水占共沸物比例达到20%的性质,采用其脱去水,利于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优选包含235~25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本发明采用所述兑稀溶剂将树脂化成溶液,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兑稀溶剂优选为二甲苯,操作简便,所得产品品质较好。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优选包含1~1.5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所述减色抗氧剂在醇酸树脂合成过程中能起到减色抗氧作用,以改善醇酸树脂的外观性能和应用性能。所述减色抗氧剂可以为次磷酸、亚磷酸酯或亚磷酸盐等物质;从商品牌号来讲,所述减色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减色抗氧剂SH-1、减色抗氧剂3032和减色抗氧剂M070,能有效改善树脂的颜色。
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优选包含0.5~1重量份的抗老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老化剂主要是减少醇酸树脂的老化程度。所述抗老化剂可以为酚类化合物,也可以为酯类化合物,本发明对此并无特殊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醇酸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本发明以包含多元醇、有机酸、助剂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醇酸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反应,生成改性醇酸树脂,使所述改性醇酸树脂应用于双组份底漆中时具有良好的性能,尤其是防塌陷性能优异。
在本发明中,作为多元醇的原料有甘油、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作为有机酸的原料有豆油酸和苯酐。这些常规原料与上文所述的内容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得到改性醇酸树脂。即,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优选包含28~32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是一种带有伞状结构的环氧单体,开环后能与苯酐等羧酸发生反应,从而接枝于树脂链段上。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反应活性好,由于其拥有三个烃基的侧链结构,使得采用其改性得到的醇酸树脂分子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可以与其它材料如配套的固化剂有极佳的相容性,由此既能具有较低的粘度,又能带来对底材很好的润湿性,从而给漆膜在光泽、清晰度以及抗塌陷性能等多方面的优异表现。
本发明为了得到性能良好的改性醇酸树脂还加入了一定量的助剂,主要有带水剂、兑稀溶剂、减色抗氧剂和抗老化剂。这些助剂的内容和上文所述的内容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所述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甘油、豆油酸、乙二醇、苯酐、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带水剂与减色抗氧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粗产物;
将所述粗产物、兑稀溶剂与抗老化剂混合,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本发明向反应釜投入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甘油、豆油酸、乙二醇、带水剂和减色抗氧剂,并由粉料专用投料口投入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苯酐、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混合进行反应,得到粗产物。
所述反应优选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的保护下进行,不但可以避免副反应,而且有利于脱出水等低分子挥发物。即,本发明可在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或二氧化碳,控制通气体的时间优选为3分钟~8分钟,更优选为5分钟~6分钟;控制通气体的流量优选为2m3/h~5m3/h,更优选为3m3/h~4m3/h。
所述反应优选在两步法升温中进行:首先升温至160℃~185℃,保温回流1小时~2小时,然后在3小时~5小时内升温至200℃~220℃。
升温至200℃~220℃后,本发明优选保温至酸值≤18mgKOH/g、粘度为23秒~28秒/25℃格式管时降温,更优选保温至酸值≤15mgKOH/g、粘度为24秒~25秒/25℃格式管时降温,降温至180℃~200℃,得到粗产物。
得到粗产物后,将其转入兑稀釜内与兑稀溶剂、抗老化剂混合进行兑稀,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在本发明中,所述兑稀优选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的保护下进行。即,本发明可在兑稀釜中通氮气或二氧化碳,控制通气体的流量优选为3m3/h~9m3/h,更优选为4m3/h~8m3/h。并且,本发明优选开启所述兑稀釜内盘管的冷油、外伴管的冷却水和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在30min以上,降温至100℃~130℃后,用规格为20μm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本发明采用兑稀溶剂进行兑稀时,可以将全部兑稀溶剂一次性直接投入兑稀釜,也可以先将部分兑稀溶剂投入兑稀釜,然后将另一部分兑稀溶剂清洗反应釜后再投入上述兑稀釜。本发明优选将抗老化剂和50%的兑稀溶剂投入兑稀釜,对从反应釜转入兑稀釜的粗产物进行兑稀,待转釜完毕,用剩余50%的兑稀溶剂清洗反应釜后再投入兑稀釜。
得到改性醇酸树脂后,本发明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检测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为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采用Fe-Co法测试时,色泽≤2;在25℃下,粘度为20000mPa·s~40000mPa·s;酸值≤12.5mgKOH/g;固含量(简称固含)为(70±1.5)%;羟值为(145±10)mgKOH/g。表明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良好,能形成不同特性的涂膜,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另外,本发明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操作简单,批次间产品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底漆,包含:
65~75重量份的上文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
2~4重量份的防尘剂;
0.15~0.25重量份的消泡剂;
3.5~4.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
15~17重量份的滑石粉;
0.15~0.25重量份的催干剂;
0.5~0.7重量份的二甲苯;
1.8~2.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主要包含上文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并与防尘剂、消泡剂和催干剂等成分配合,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双组份底漆包含65~75重量份的上文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优选包含70~74重量份的上文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所述改性醇酸树脂能使漆膜在光泽、透明度、干性、打磨性以及防塌陷性能等多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利于应用。
所述双组份底漆还包含2~4重量份的防尘剂、0.15~0.25重量份的消泡剂、3.5~4.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15~17重量份的滑石粉、0.15~0.25重量份的催干剂、0.5~0.7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8~2.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这些成分与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配合使用,得到性能较好的双组份底漆。
其中,所述防尘剂能有效地托浮分散粉体,在涂料中可起到增稠防沉淀作用;所述防尘剂优选为膨润土。所述消泡剂能消除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泡沫,优选为型号为HX-2500的消泡剂。所述催干剂的作用是加速漆膜的氧化、聚合和干燥,从而达到快干的目的;所述催干剂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二正丁基氧化锡。所述硬脂酸锌能与催干剂配合,加速漆膜干燥,同时硬脂酸锌也具有良好的润湿分散等作用;所述硬脂酸锌为本领域常用的即可。所述滑石粉作为涂料中的填料,可起到骨架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提高漆膜的打磨性等性能;本发明对所述滑石粉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1000目的滑石粉。所述二甲苯和醋酸丁酯等有机溶剂可起到稀释涂料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双组份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防尘剂、消泡剂、硬脂酸锌、滑石粉、催干剂、二甲苯和醋酸丁酯混合,得到双组份底漆。
在本发明中,所述双组份底漆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防尘剂和消泡剂混合,在3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5分钟~1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硬脂酸锌、滑石粉混合,在1600转/分钟~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15分钟~2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催干剂、二甲苯、醋酸丁酯混合,在3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4分钟~8分钟,得到双组份底漆。
使用时,按所述双组份底漆:固化剂:稀释剂=1:(0.4~0.6):(0.6~0.8)的配比配好漆液后,静置5min~15min,待消泡后,利用有气喷枪将漆液喷涂在贴纸板上,第一天早上喷涂第一道底漆,第一天晚上喷涂第二道底漆,第二天早上喷涂第三道底漆,喷涂完毕,待其表面完全平整后,再喷涂面漆,72小时后再观察、检测。其中,所述固化剂、稀释剂和面漆等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即可,如固化剂可以是用醋酸正丁酯兑烯后固含为45%、德国拜耳公司的L-75固化剂,稀释剂可由50重量份的醋酸正丁酯、3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20重量份的二甲苯组成,面漆可以为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JPU8404的面漆;所述使用和检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并无特殊限制。
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和透明性等方面能满足要求,尤其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和双组份底漆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甘油、豆油酸、乙二醇、二甲苯、苯酐、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减色抗氧剂和抗老化剂均为工业级原料。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为荷兰汉森公司的CarduraE-10P,抗老化剂为商品型号为BHT-264的抗老化剂,防尘剂为浙江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BP-888膨润土,消泡剂为广州市华夏助剂化工有限公司的HX-2500消泡剂,催干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固化剂为用醋酸正丁酯兑烯后固含为45%、德国拜耳公司的L75固化剂,稀释剂由50重量份的醋酸正丁酯、3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20重量份的二甲苯组成。
实施例1
在空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3分钟,氮气流量为5m3/h;
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38重量份的甘油、190重量份的豆油酸、25重量份的乙二醇、16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并由粉料专用投料口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40重量份的苯酐、30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和8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在搅拌下升温,升温至160℃,保温回流2小时,然后在3小时内升温至220℃,保温至酸值≤18mgKOH/g、粘度为23秒~28秒/25℃格氏管时降温,待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180℃时,得到粗产物;
开启兑稀釜的氮气并控制其流量为3m3/h,开启兑稀釜内盘管的冷油、外伴管的冷却水,开启搅拌,向所述兑稀釜投入117.5重量份的二甲苯和0.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并将所述粗产物转入所述兑稀釜内进行兑稀;
待转釜完毕,用117.5重量份的二甲苯清洗所述反应釜后投入所述兑稀釜,将所述兑稀釜内的物料搅拌降温,降温至130℃后,用规格为20μm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对得到的改性醇酸树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表1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284980010012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良好,能形成不同特性的涂膜,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
实施例2
在空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8分钟,氮气流量为2m3/h;
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42重量份的甘油、230重量份的豆油酸、35重量份的乙二醇、40重量份的二甲苯和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并由粉料专用投料口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80重量份的苯酐、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和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在搅拌下升温,升温至185℃,保温回流1小时,然后在5小时内升温至200℃,保温至酸值≤18mgKOH/g、粘度为23秒~28秒/25℃格氏管时降温,待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200℃时,得到粗产物;
开启兑稀釜的氮气并控制其流量为9m3/h,开启兑稀釜内盘管的冷油、外伴管的冷却水,开启搅拌,向所述兑稀釜投入130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并将所述粗产物转入所述兑稀釜内进行兑稀;
待转釜完毕,用130重量份的二甲苯清洗所述反应釜后投入所述兑稀釜,将所述兑稀釜内的物料搅拌降温,降温至100℃后,用规格为20μm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对得到的改性醇酸树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表2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2849800100131
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良好,能形成不同特性的涂膜,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
实施例3
在空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5分钟,氮气流量为3m3/h;
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8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39重量份的甘油、205重量份的豆油酸、28重量份的乙二醇、28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并由粉料专用投料口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50重量份的苯酐、32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和9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在搅拌下升温,升温至170℃,保温回流1.5小时,然后在4小时内升温至210℃,保温至酸值≤18mgKOH/g、粘度为23秒~28秒/25℃格氏管时降温,待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190℃时,得到粗产物;
开启兑稀釜的氮气并控制其流量为5m3/h,开启兑稀釜内盘管的冷油、外伴管的冷却水,开启搅拌,向所述兑稀釜投入117.5重量份的二甲苯和0.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并将所述粗产物转入所述兑稀釜内进行兑稀;
待转釜完毕,用117.5重量份的二甲苯清洗所述反应釜后投入所述兑稀釜,将所述兑稀釜内的物料搅拌降温,降温至120℃后,用规格为20μm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对得到的改性醇酸树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表3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由表3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良好,能形成不同特性的涂膜,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
实施例4
在空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6分钟,氮气流量为3m3/h;
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30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40重量份的甘油、210重量份的豆油酸、30重量份的乙二醇、32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25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并由粉料专用投料口向上述反应釜依次投入260重量份的苯酐、33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和10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在搅拌下升温,升温至180℃,保温回流1小时,然后在3小时内升温至220℃,保温至酸值≤18mgKOH/g、粘度为23秒~28秒/25℃格氏管时降温,待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180℃时,得到粗产物;
开启兑稀釜的氮气并控制其流量为6m3/h,开启兑稀釜内盘管的冷油、外伴管的冷却水,开启搅拌,向所述兑稀釜投入125重量份的二甲苯和0.7重量份的抗老化剂,并将所述粗产物转入所述兑稀釜内进行兑稀;
待转釜完毕,用125重量份的二甲苯清洗所述反应釜后投入所述兑稀釜,将所述兑稀釜内的物料搅拌降温,降温至110℃后,用规格为20μm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对得到的改性醇酸树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表4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指标
由表4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能良好,能形成不同特性的涂膜,具有十分优异的使用特性。
实施例5
依次将65重量份的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2重量份的防尘剂和0.15重量份的消泡剂投入配料缸中,在转速为300转/分钟的条件下低速分散10分钟,使分散均匀;
再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3.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和15重量份的1000目的滑石粉,在转速为1600转/分钟的条件下中高速分散20分钟;
最后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0.15重量份的催干剂、0.5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8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均匀后,得到双组份底漆。
使用时,按所述双组份底漆:固化剂:稀释剂=1:0.5:0.7的配比配好漆液后,静置10min,待消泡后,利用有气喷枪将漆液喷涂在贴纸板上,第一天早上喷涂第一道底漆,第一天晚上喷涂第二道底漆,第二天早上喷涂第三道底漆,喷涂完毕,待其表面完全平整后,再喷涂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JPU8404的面漆,72小时后再观察、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比较例1
除了采用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标准底漆树脂H192代替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醇酸树脂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5的内容一致,得到双组份底漆。对所述双组份底漆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本发明实施例5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2849800100161
备注:在表5中,对于透明性和防塌陷性能,5分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现越好;分数越低,表现越差。
由表5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和透明性等方面能满足要求,尤其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实施例6
依次将75重量份的实施例2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4重量份的防尘剂和0.25重量份的消泡剂投入配料缸中,在转速为500转/分钟的条件下低速分散5分钟,使分散均匀;
再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4.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和17重量份的1000目的滑石粉,在转速为2000转/分钟的条件下中高速分散15分钟;
最后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0.25重量份的催干剂、0.7重量份的二甲苯和2.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均匀后,得到双组份底漆。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使用所述双组份底漆并进行观察、检测。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表6为本发明实施例6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表6本发明实施例6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2849800100171
备注:在表6中,对于透明性和防塌陷性能,5分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现越好;分数越低,表现越差。
由表6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和透明性等方面能满足要求,尤其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实施例7
依次将70重量份的实施例3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3重量份的防尘剂和0.2重量份的消泡剂投入配料缸中,在转速为400转/分钟的条件下低速分散8分钟,使分散均匀;
再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4重量份的硬脂酸锌和16重量份的1000目的滑石粉,在转速为1800转/分钟的条件下中高速分散16分钟;
最后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0.2重量份的催干剂、0.6重量份的二甲苯和2.2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均匀后,得到双组份底漆。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使用所述双组份底漆并进行观察、检测。检测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7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表7本发明实施例7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2849800100181
备注:在表7中,对于透明性和防塌陷性能,5分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现越好;分数越低,表现越差。
由表7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和透明性等方面能满足要求,尤其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实施例8
依次将71重量份的实施例4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3重量份的防尘剂和0.2重量份的消泡剂投入配料缸中,在转速为500转/分钟的条件下低速分散6分钟,使分散均匀;
再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4重量份的硬脂酸锌和16重量份的1000目的滑石粉,在转速为1600转/分钟的条件下中高速分散18分钟;
最后向所述配料缸依次投入0.2重量份的催干剂、0.6重量份的二甲苯和1.2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均匀后,得到双组份底漆。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使用所述双组份底漆并进行观察、检测。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表8为本发明实施例8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表8本发明实施例8和比较例1提供的双组份底漆的性能指标
备注:在表8中,对于透明性和防塌陷性能,5分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现越好;分数越低,表现越差。
由表8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底漆在光泽和透明性等方面能满足要求,尤其具有优异的防塌陷性能。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醇酸树脂应用于双组份底漆中,可满足底漆漆膜透明度、光泽度以及防塌陷性能的要求。
另外,本发明采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操作简单,批次间产品稳定。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由醇酸混合物经反应制成,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水剂选自二甲苯、甲苯和苯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兑稀溶剂为二甲苯。
4.一种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醇酸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醇酸树脂,所述醇酸混合物包含:
25~35重量份的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38~42重量份的甘油;
190~230重量份的豆油酸;
25~35重量份的乙二醇;
240~280重量份的苯酐;
30~38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80~12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6~40重量份的带水剂;
1~2重量份的减色抗氧剂;
230~260重量份的兑稀溶剂;
0.5~1.5重量份的抗老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将所述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甘油、豆油酸、乙二醇、苯酐、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带水剂与减色抗氧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粗产物;
将所述粗产物、兑稀溶剂与抗老化剂混合,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两步法升温中进行:首先升温至160℃~185℃,保温回流1小时~2小时,然后在3小时~5小时内升温至200℃~220℃。
7.一种双组份底漆,包含:
65~75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醇酸树脂或采用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
2~4重量份的防尘剂;
0.15~0.25重量份的消泡剂;
3.5~4.5重量份的硬脂酸锌;
15~17重量份的滑石粉;
0.15~0.25重量份的催干剂;
0.5~0.7重量份的二甲苯;
1.8~2.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组份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剂为膨润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组份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型号为HX-2500的消泡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组份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干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正丁基氧化锡中的任一种。
CN201310057353.0A 2013-02-22 2013-02-22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Active CN103160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7353.0A CN10316009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7353.0A CN10316009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0099A true CN103160099A (zh) 2013-06-19
CN103160099B CN103160099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58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7353.0A Active CN10316009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009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387A (zh) * 2014-05-29 2014-11-05 上海展辰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苏碳酸缩水甘油酯的改性高硬度净味亮光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933A (zh) * 2014-11-07 2015-03-04 南宁市老永淳红木家具厂 一种红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559A (zh) * 2014-12-04 2015-04-29 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相溶性广颜料分散性佳的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861A (zh) * 2015-10-21 2016-01-20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低粘pu亮光面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371A (zh) * 2016-11-24 2017-04-26 帝斯曼先达合成树脂(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哑光醇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6833317A (zh) * 2017-02-27 2017-06-13 王斌 一种高温耐黄变甘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053A (zh) * 2017-09-30 2018-03-23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低粘净味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000A (zh) * 2005-07-01 2005-12-21 刘才方 预涂金属卷材用低温固化聚酯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935918A (zh) * 2006-09-29 2007-03-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工艺
CN101602848A (zh) * 2009-06-25 2009-12-16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卷材背涂漆醇酸树脂
CN101696338A (zh) * 2009-10-27 2010-04-21 天津灯塔涂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改性丙烯酸氨基汽车烘漆和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2077A (zh) * 2009-07-07 2011-01-12 上海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自干型含磺酸盐基的水可稀释性醇酸树脂
CN102533085A (zh) * 2011-12-16 2012-07-04 展辰涂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000A (zh) * 2005-07-01 2005-12-21 刘才方 预涂金属卷材用低温固化聚酯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935918A (zh) * 2006-09-29 2007-03-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工艺
CN101602848A (zh) * 2009-06-25 2009-12-16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卷材背涂漆醇酸树脂
CN101942077A (zh) * 2009-07-07 2011-01-12 上海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自干型含磺酸盐基的水可稀释性醇酸树脂
CN101696338A (zh) * 2009-10-27 2010-04-21 天津灯塔涂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改性丙烯酸氨基汽车烘漆和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3085A (zh) * 2011-12-16 2012-07-04 展辰涂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387A (zh) * 2014-05-29 2014-11-05 上海展辰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苏碳酸缩水甘油酯的改性高硬度净味亮光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933A (zh) * 2014-11-07 2015-03-04 南宁市老永淳红木家具厂 一种红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559A (zh) * 2014-12-04 2015-04-29 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相溶性广颜料分散性佳的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559B (zh) * 2014-12-04 2016-01-27 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相溶性广颜料分散性佳的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861A (zh) * 2015-10-21 2016-01-20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低粘pu亮光面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371A (zh) * 2016-11-24 2017-04-26 帝斯曼先达合成树脂(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哑光醇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6833317A (zh) * 2017-02-27 2017-06-13 王斌 一种高温耐黄变甘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317B (zh) * 2017-02-27 2019-08-06 东莞市诚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黄变甘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053A (zh) * 2017-09-30 2018-03-23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低粘净味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053B (zh) * 2017-09-30 2019-11-29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低粘净味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0099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0099B (zh)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底漆
CN103145963B (zh)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亮光白面漆
CN105482089B (zh) 一种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27345B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其制作方法及其用作可剥涂层保护膜的方法
CN106349463B (zh) 一种净味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5209B (zh) 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
CN102391757A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9032A (zh) 一种水性醇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3340A (zh) 一种高硬度自干型水性醇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181A (zh) 水性涂料用自乳化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1318B (zh) 一种醇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801A (zh) 一种稀土改性外墙水性氟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768A (zh) 水性彩色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12318A (zh) 一种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和由其制备的烤漆
CN103214662B (zh)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双组份哑光白面漆
CN104449282A (zh) 一种抗菌防污玻璃门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169B (zh) 改性醇酸树脂、其制备方法和双组份哑光清面漆
CN103305113A (zh) 一种抗下陷pu特清底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48268B (zh) 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双组份亮光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442B (zh) 一种高浓缩通用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34951A (zh) 一种混凝土地坪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748A (zh) 加水稀释型醇酸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331B (zh) 一种高固体分净味型醇酸聚氨酯黑色面漆
CN106046332A (zh) 一种低voc含量的醇酸树脂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CN109468054A (zh) 一种模压板专用免打磨的白色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