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7481A - 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7481A
CN103157481A CN2013101070026A CN201310107002A CN103157481A CN 103157481 A CN103157481 A CN 103157481A CN 2013101070026 A CN2013101070026 A CN 2013101070026A CN 201310107002 A CN201310107002 A CN 201310107002A CN 103157481 A CN103157481 A CN 103157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sulfur
hydrogenation catalyst
sulfur hydrogenation
catalyst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7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7481B (zh
Inventor
张媛
赵素云
单鸿飞
陈玲玲
张楠
张婷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YANG SANJU KAITE CATALY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YANG SANJU KAITE CATALY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YANG SANJU KAITE CATALY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YANG SANJU KAITE CATALY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70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7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7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7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7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7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包括特定重量份的Al2O3载体、ZnO、铁氧化物和钼氧化物;本发明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中添加的ZnO作为助剂与铁氧化物、钼氧化物活性组分具有优异的协同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在用于脱除气体中的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时,具有较高的噻吩转化和脱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脱硫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焦炭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焦炭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在炼焦过程中会大量的副产物焦炉煤气,焦炉煤气中含有H2S、CS2、噻吩等有害杂质,这些杂质不仅腐蚀设备,使管路堵塞,还可以导致催化剂失活,影响催化效果。其中H2S为最为典型的杂质,而噻吩是化学稳定性最高,最难脱除的硫化物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对噻吩的转化率,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务之急。
脱除有机硫的一般方法有氧化法、水解转化法和加氢转化法,目前最常见的是加氢转化法。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1797508A公开了一种焦炉气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已成型的γ-Al2O3载体,将其于120℃干燥2-10小时;(2)称取一定量的钼酸铵溶于去离子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酸,然后加入钴盐,最后再加入铁盐,配得浸渍液;(3)采用等量浸渍法将(1)步所得的载体浸渍到(2)步配制的浸渍液中,浸渍时间2-12小时,然后于120℃烘干,再于500℃焙烧2-4小时即得焦炉气加氢脱硫催化剂。该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利用率高;在焦炉气中使用该催化剂,加氢脱硫率大于90%,低温300℃加氢脱硫率约80%,甲烷化CO歧化积碳反应少,长周期运行性能稳定。然而,当该催化剂用于脱除硫化物中的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时,对起始反应温度和氢分压的要求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100004A公开了一种焦化粗苯加氢精制复合床催化剂,该催化剂由A、B两部分催化剂构成,其中A催化剂包含组分为:CoO,0.1-6wt%;ZnO,0.1-6wt%;MoO3,8-20wt%;余数为Al2O3;A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氧化铝载体分别浸渍Co和Zn、Mo盐溶液;B催化剂为ZnO独立催化剂。上述催化剂通过A与B催化剂的复合使用,A催化剂能够促进气体中的噻吩转换为H2S(C4H4S+4H2=C4H10+H2S),在其后的ZnO独立催化剂能够吸收气体中的H2S,且上述催化剂能在较低的起始温度下运行。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加氢精制催化剂虽然能够脱除气体中的噻吩,但其仍旧存在的问题在于,上述催化剂的噻吩转换率较低,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中,通过上述加氢精制催化剂处理后的气体仍旧含有一定量的噻吩,而如何通过对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噻吩以及其他有机硫的转换和脱除效率,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在用于脱除硫化物中的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时,有机硫化物的转换和脱除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噻吩转换和脱除效率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00-300重量份; 
ZnO,36-44重量份;
铁氧化物,以Fe计为4-6重量份;
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5-21重量份。
所述Al2O3载体由中和料和水合物经干燥、混合、成型、焙烧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
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氢氧化铝和碱溶液混合,在110-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液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酸液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中和料和所述水合物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碱溶液为NaOH、KOH、LiOH、Ca(OH)2和氨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液为硝酸、柠檬酸、醋酸、草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a)中,氢氧化铝和碱的当量浓度比为2:3-2:4.5。
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 2-4h,所述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3 h。
所述Al2O3载体由中和料和水合物混合后进行打片成型。在对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打片成型前先加入石墨。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称取铁氧化物的初始原料加入到有机弱酸溶液中,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的添加量以Fe计为4-6重量份;
(2)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5-21重量份,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3)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2)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36-44重量份的氧化锌,一起经过所述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所述有机弱酸为质量分数为0.39wt%-0.57wt%的柠檬酸。
所述铁氧化物的初始原料为硝酸铁。
在所述步骤(3)中还添加有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硝酸铁和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质量比为1:3-4:1。
在所述步骤(3)中还添加有凹凸棒、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还提供了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之前对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
本发明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氧化锌,一起经过所述成型、焙烧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浸渍法在体系中引入ZnO组分,本发明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的优点在于,在添加有活性组分的Al2O3载体中直接加入ZnO,采用物理方法成型,从而ZnO的结构基本上不发生变化, ZnO颗粒均匀的分散在载体表面,除了可以提高所述Al2O3载体的活性外,还可以促进催化剂表面的氢的吸附活化和溢流,另外ZnO还可以有效控制催化剂的酸碱性 。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00-300重量份;ZnO,36-44重量份;铁氧化物,以Fe计为4-6重量份;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5-21重量份。在用于脱除硫化物中的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时,具有较高的噻吩转化和脱除效率,其原因在于在上述重量份配比条件下的ZnO、Fe和Mo之间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中15-21重量份的Mo为催化剂的主活性相,Mo在载体上的分散性越高,催化剂性能越好,Fe的加入对Mo的催化产生了协同促进作用,经过预硫化后,Fe和Mo形成一种四面体结构的络合物Fe2 (MoS2)3,Fe2 (MoS2)3具有非常高的催化加氢活性,同时Fe的存在使得MoS2晶体彼此分离,减少了晶体间发生溶结的几率,增加Mo在载体上分散度的同时不减少载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载体的活性;同时,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中添加的36-44重量份的ZnO作为助剂与铁、钼活性组分具有优异的协同作用,具体为:ZnO的加入一方面是对Fe2 (MoS2)3中Fe3+产生了影响,使Fe(MoS2)的结构更为稳定,减少了Fe2+和FeMoS2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面是促进FeS向加氢活性高的Fe2S3富硫态转变,从而增强了Fe对Mo的协同作用;此外,ZnO本身可吸收H2S,从而使反应(C4H4S+4H2=C4H10+H2S)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了噻吩的转化率;同时,ZnO的添加还可以促进催化剂表面的氢的吸附活化和溢流。本发明中通过对Al2O3载体、ZnO、Fe和Mo的用量进行限定,使得催化剂保持Mo为其主活性相的同时,适量的Fe和ZnO助剂与Mo配合,能够高效发挥其协同作用,并有效控制催化剂的酸碱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噻吩转换和脱除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所述Al2O3载体由中和料和水合物经过混合、成型、干燥、焙烧制成,其中所述水合物是直接用拟薄水铝石压滤得到的,主要以γ-Al2O3的形式存在,不含有其他杂质,从而保证所述加氢催化剂的γ-Al2O3载体能更好、更均匀的吸附铁、钼活性组分。
本发明限定所述中和料采用氢氧化铝作为原料,并在110-150℃的条件下与碱溶液混合反应,能够有效提高所述载体的活性,从而提高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本发明中所述中和料能够明显降低催化剂的积碳,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3)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将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混合后进行打片成型,打片是将几种原料用物理的方法混合在一起,保持组分原来的状态,另外打片的片剂压强大,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碎,使用寿命长。
(4)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采用硝酸铁作为铁氧化物原料的基础上,还添加有无定形羟基氧化铁作为铁氧化物的初始原料,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硝酸铁和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质量比为1:3-4:1,能够有效提高了Fe、Mo和ZnO之间的协同作用,并促进了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表面对氢的吸附作用,同时加强了对噻吩等有机硫化物的转换和脱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00g;ZnO,36g;铁氧化物,以Fe计为4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5g。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39wt%的醋酸溶液;
(2)向上述醋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4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5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称取γ-Al2O3载体200g,接着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36g的氧化锌,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的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2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51.2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50g; ZnO,40g;铁氧化物,以Fe计为5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8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1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3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5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为2:3的氢氧化铝和LiOH混合,在12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醋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醋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醋酸溶液;
(2)向上述醋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5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8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先后加入40g氧化锌,并加入10g凹凸棒,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 ,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的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2-15mL/min、30mL/min和60-7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59.6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300g; ZnO,44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21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2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3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5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的氢氧化铝和KOH混合,在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柠檬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柠檬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6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21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44g的氧化锌,并加入30g凹凸棒和135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3h ,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的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3mL/min、30mL/min和65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60.8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300g;ZnO,44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21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4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3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5的氢氧化铝和KOH混合,在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柠檬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柠檬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6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21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44g的氧化锌,并加入13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的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7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60.2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300g;ZnO,36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5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2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h制备而成,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3.5的氢氧化铝和氨水溶液混合,在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草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草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39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4.8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5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36g的氧化锌和一定量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1.2g,并加入30g凹凸棒和15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的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68.4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50g;ZnO,40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8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3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5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的氢氧化铝和Ca(OH)2混合,在12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酒石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1.5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8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先后加入40g氧化锌和一定量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4.5g,并加入30g凹凸棒和14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70.1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50g;ZnO,40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8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3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5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的氢氧化铝和Ca(OH)2混合,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酒石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1.5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8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先后加入40g氧化锌和一定量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4.5g,并加入30g凹凸棒和14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55.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采用的组分和工艺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是将氢氧化铝和Ca(OH)2混合后,直接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50g;ZnO,40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8g。
本实施例中所述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3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2.5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的拟薄水铝石和Ca(OH)2混合,在12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酒石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1.5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8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先后加入40g氧化锌和一定量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4.5g,并加入30g凹凸棒和14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60.6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采用的组分和工艺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是采用拟薄水铝石代替氢氧化铝与Ca(OH)2混合后,在120℃条件下进行反应。
对比例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所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设置了以下对比例。
对比例 1
本对比例中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由A、B两部分催化剂构成,其中B催化剂为ZnO,A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
CoO,4wt%;
ZnO,3wt%;
MoO,15wt%;
Al2O3载体,余数。
A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具体为:取200g经550℃×4hr焙烧后的γ- Al2O3,先浸Co和Zn,取63.03g硝酸钴及59.33g硝酸锌溶于去离子水中至形成280mL的Co、Zn硝酸盐溶液,浸渍上述γ- Al2O3,吸水率为0.56mL/g,湿球经80-110℃×16hr干燥后,再经350℃×5hr分解硝酸盐,得218g浸Co-Zn-Al2O3球;第二步浸Mo,取131.8g钼酸铵溶于1:1氨水中至260mL钼酸铵溶液,浸渍上述Co-Zn-Al2O3分解干燥球,吸水率为0.5mL/g,经80-110℃×16hr干燥,再经550℃活化焙烧得253.4g的 A催化剂。
将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内,其中A催化剂位于上部,粒径为40-60目,B催化剂ZnO位于下部,粒径为40-60目,A和B催化剂的装填比例(体积比)为1:1,在使用之前向反应器内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43.6%。  
本对比例1中的催化剂的噻吩转化率小于本发明实施例1-6,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6中所述催化剂相比于对比例1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组分含量同实施例4,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300g;ZnO,44g;铁氧化物,以Fe计为6g;钼氧化物,以钼计为21g。
本对比例中的Al2O3载体由质量比1:1.5的中和料和水合物先后经120℃干燥4h、混合后打片成型、500℃焙烧3h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当量浓度比为2:4.5的氢氧化铝和KOH混合,在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酒石酸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配置质量分数为0.45wt%的柠檬酸溶液;
(2)向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铁,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硝酸铁的添加量以Fe计为6g;
(3)向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21g,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4)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同时加入161g硝酸锌,并加入130g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将样品在120℃干燥4h,然后加入适量石墨,最后一起经过所述打片成型、焙烧后即得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上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粒径为40-60目、装剂量为0.7mL,在使用之前通入CS2进行预硫化,先后重复进行10次,每次CS2的进样量都为3μL,以使得所述催化剂充分预硫化;进一步的,在350℃温度下,向催化剂中通入载气N2、反应气体H2和O2,其通入速率分别为15mL/min、30mL/min和60mL/min,接着向催化剂中加入2μL噻吩标样,反应后,采用GC9890A气相色谱仪,测得噻吩转化率为45.7%。
本对比例2中的催化剂的噻吩转化率小于本发明实施例4,由此可见,本发明中所述直接掺杂ZnO制备催化剂的技术方案相比于对比例2中的浸渍法负载ZnO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噻吩转化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l2O3载体,以Al2O3计为200-300重量份; 
ZnO,36-44重量份;
铁氧化物,以Fe计为4-6重量份;
钼氧化物,以钼计为15-21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载体由中和料和水合物经干燥、混合、成型、焙烧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水合物由拟薄水铝石经过浆化、压滤制备得到;
所述中和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氢氧化铝和碱溶液混合,在110-150℃条件下进行反应;
(b)向步骤(a)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液进行中和;
(c)将经所述酸液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取出,经水洗、压滤得到中和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料和所述水合物的质量比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为NaOH、KOH、LiOH、Ca(OH)2和氨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液为硝酸、柠檬酸、醋酸、草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氢氧化铝和碱的当量浓度比为2:3-2:4.5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2-4h,所述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3h。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载体由中和料和水合物混合后进行打片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打片成型前先加入石墨。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称取铁氧化物的初始原料加入到有机弱酸溶液中,加热并搅拌至沉淀溶解,所述初始原料的添加量以Fe计为4-6重量份;
(2)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至沉淀溶解,所述钼酸铵的添加量以钼计为15-21重量份,制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3)制备所述Al2O3载体的过程中,在混合所述中和料和水合物时加入步骤(2)制备得到的活性组分溶液,烘干后再加入36-44重量份的氧化锌,经成型、焙烧后即得到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弱酸为质量分数为0.39wt%-0.57wt%的柠檬酸。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化物的初始原料为硝酸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还添加有无定形羟基氧化铁,所述硝酸铁和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质量比为1:3-4:1。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还添加有凹凸棒、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之前对所述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
CN201310107002.6A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157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7002.6A CN103157481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7002.6A CN103157481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7481A true CN103157481A (zh) 2013-06-19
CN103157481B CN103157481B (zh) 2015-09-23

Family

ID=4858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7002.6A Active CN103157481B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748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8848A (zh) * 2016-07-22 2017-01-04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6223A (zh) * 2017-08-17 2017-12-19 江苏天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06081A (zh) * 2018-06-25 2018-11-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悬浮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33219A (zh) * 2018-10-31 2019-03-08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480982A (zh) * 2020-09-14 2021-03-12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精脱硫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10A (zh) * 1994-11-25 1996-05-29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89336A (zh) * 2011-12-29 2012-06-13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759A (zh) * 2012-05-28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甲醇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10A (zh) * 1994-11-25 1996-05-29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89336A (zh) * 2011-12-29 2012-06-13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759A (zh) * 2012-05-28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甲醇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8848A (zh) * 2016-07-22 2017-01-04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6223A (zh) * 2017-08-17 2017-12-19 江苏天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06081A (zh) * 2018-06-25 2018-11-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悬浮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06081B (zh) * 2018-06-25 2021-02-1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悬浮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33219A (zh) * 2018-10-31 2019-03-08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433219B (zh) * 2018-10-31 2021-08-06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480982A (zh) * 2020-09-14 2021-03-12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精脱硫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7481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7481B (zh)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1765B (zh) 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4624196B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812523B (zh) 一种Co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在丁香酚转化中的应用
CN102343276A (zh) 用于汽油深度脱硫和提高辛烷值的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6179381A (zh)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法
CN106268848A (zh) 一种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4743A (zh) 一种负载型多孔金属有机Pd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98926A (zh) 一种用于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Pt/In2O3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3108B (zh) 一种硫化氢制氢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569953B (zh) 一种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4594A (zh) 使用了β-二氧化锰的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CN109092241B (zh) 镁铝锌基类水滑石吸附剂及制法和在液化气精脱硫中应用
WO2023072134A1 (zh) 催化剂及应用与脱除天然气中羰基硫的方法
CN104971724A (zh) 一种低温硫醇硫醚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1766A (zh) 一种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2773109B (zh) 一种由硫化氢制氢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7440A (zh) 氧化铝载体的改性、及其负载的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6179354B (zh) 一种硫醇醚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451769A (zh) 一种复合氧化物干胶的制备方法
CN103203236B (zh) 一种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2973706B (zh) 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223341A (zh) 一种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23828A (zh) 一种合成液态烃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luž et al. CoMo/ZrO2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prepared by chelating agent assisted spre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