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812B -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812B
CN103124812B CN201180047221.9A CN201180047221A CN103124812B CN 103124812 B CN103124812 B CN 103124812B CN 201180047221 A CN201180047221 A CN 201180047221A CN 103124812 B CN103124812 B CN 103124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vinyl chloride
sense
chloride resi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72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812A (zh
Inventor
桥本友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4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0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1F6/0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D01F6/1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from polyvinyl chloride or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5/00Hair pieces, inserts, rolls, pads, or the like; Toupées
    • A41G5/004Hair pie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2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1F6/3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as the major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7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DTRIMMINGS; RIBBONS, TAPES OR BA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D7/00Decorative or ornamental textile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83Filaments for making wig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8W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通过将含有该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杨氏模量为4~9GPa且在130℃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进行加工,可得到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制品。

Description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型性优异、具有接近人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人工毛发制品,进而涉及构成上述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 
背景技术
作为一般市售的人工毛发用的合成纤维,存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聚酯系树脂纤维、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等多种原料。这些合成纤维各自具有来源于原料的优异的特性,使用于根据各纤维的特性而擅长的领域的头饰制品中。进而,近年来通过将各纤维混合而用于一个头饰制品中,使各自的优异的特性协调并有效利用,从而具有与人发品比较接近的价值的商品也逐渐上市。例如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具有接近人发的柔软的触感,容易加工成任意的发型且发的缠绕也少。此外聚酯系树脂纤维的挺度强且穿戴商品活动时的弹力感优异,由于形态稳定性高,所以使用耐久性优异。此外,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具有轻量且体积感高、有效利用表面凹凸而得到自然的外观等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实际情况是,在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使用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有效利用各纤维的特性,在合成纤维的头饰制品中依然得不到与人发品相匹敌的商品价值。 
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使用时的最大的课题在于,根据原料的不同,最适的加工温度不同。为了以头饰制品的形式提高商品价值,必须不损害其中任一者地提高外观、触感、造型性这3个品质,但为此,除了各纤维的构成比率或纤维处理剂的选定以外,赋予卷曲形状时在适合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也变得很重要。具体而言,通过在适合的温度下赋予卷曲形状,提高弹力性或形状保持力,由此能够使作为头发商品的波动感或使用耐久性提高。进而就特定的纤维处理剂而言,通过施加高温的热使纤维处理剂与 纤维表面相容,能够表现出与人发相似的光滑且保湿感(潮湿触感)。但是另一方面,若在比原料的最适温度过高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则在纤维间产生融合而丧失柔软性,因热收缩而使纤维产生弯曲,从而变成有点毛糙的不良触感。此外,若在过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则不能充分地保持形状,导致造型性降低,但由于相对而言在高的温度下产生的课题使得商品性的降低度较大,所以在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时,一般根据耐热性最低的原料的适合加工温度来赋予卷曲。 
进而,由于特别是聚氯乙烯系树脂的耐热性低,伴随温度的上升而产生的品质的降低显著,所以赋予卷曲形状的温度被限定为80~90℃。因此特别是在混合聚酯系树脂纤维等高耐热纤维的情况下,由于与聚酯系树脂纤维的适合温度相比加工温度低,所以变成无法有效利用本来所具有的卷曲的强度的状况,而且变成也无法充分地表现出纤维处理剂本来所具有的触感的改良效果的状态。但是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由于具有与人发相似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卷曲形状的发型性、以及性价比等作为毛发用纤维非常优异的特性,所以在该领域中成为难以回避的存在,以现有的技术,在综合性品质方面无法得到令人充分满意的水平。 
具体而言,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了将聚酯系树脂纤维与含卤素的树脂纤维、或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混合并在100℃以上赋予卷曲的例子。这些技术通过将不同的原料混合,并有效利用其特性,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比以往品更优异的商品性。但是,由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性能不充分,所以从触感的观点来看还有改良的余地,达不到能够提供与人发品相匹敌的商品性的程度。 
进而,出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目的,进行了关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一些尝试,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效果。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卷曲的赋予条件的计算法,但仅通过单纯地降低收缩率,抑制纤维弯曲的生成的效果不充分,此外由于没有考虑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变硬等触感的概念,所以作为毛发用商品,无法得到满意的品质。 
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提高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耐热性的尝试,记载了配合高氯含有率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例子,但仅通过降低收缩率, 作为毛发用商品无法得到满意的触感。 
并且,任一专利文献均没有进行用于充分地得到纤维处理剂的效果的研究,对于头发制品所要求的光滑且具有保湿感的触感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7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5/082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93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4914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制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实施降低收缩应力的改良后,根据需要混合耐热性和刚性优异的纤维,选定卷曲形状赋予温度和收缩率、及纤维处理剂而进行加工,能够制作解决了上述的课题的头饰制品,最终完成本发明。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由于如上所述,作为主成分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的软化温度低,所以若在高于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90℃的温度下进行加工,则因收缩而产生纤维弯曲,变成有点毛糙的不良触感。该纤维弯曲基于以下的原理而产生。首先在赋予卷曲形状的工序中,通过在圆筒形状的管子上以螺旋或同心圆状卷绕纤维束,在保持该形态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时间加热从而使卷绕形状被纤维束记忆,之后冷却并从管子上取下纤维束从而完成工序。此时若混合有收缩差大的纤维,则由于收缩大的纤维拉拽收缩小的纤维从而使收缩率小的纤维产生挠曲,当温度高时该挠曲变成纤维弯曲而成为触感恶化的原因。并且发现,就人类的触感而言,若弯曲的角度小 于170°,则感觉到毛糙感。进而发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相对于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或聚酯系树脂纤维等其它的纤维,容易产生低于170°的角度的纤维弯曲,此外因纤维间的融合而丧失柔软性,所以触感的恶化度非常大。 
于是,发明者们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当收缩率高的纤维的收缩应力小时,收缩率低的纤维承担支柱的作用而不易产生挠曲,进而当收缩率低的纤维的刚性高时,收缩率大的纤维的收缩被抑制,不易产生纤维弯曲。于是应用该原理,通过降低容易产生纤维弯曲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应力、并根据需要混合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相比刚性高且收缩小的例如聚酯系树脂纤维,从而成功地在即使高于以往的90℃的温度下也不增加纤维弯曲地赋予卷曲形状。 
此外发现,提高卷曲形状的赋予温度的效果也会影响纤维处理剂的触感,通过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纤维处理剂与纤维表面的相容,特别是在使用了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的情况下,与在90℃以下赋予卷曲形状情况相比较,得到纤维的光滑性或保湿感的增幅效果。进而发现,由于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能够得到抑制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纤维间融合的效果,所以也能够确保以往在高温加热时降低的纤维的柔软性,得到综合性接近人发的优异的触感。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主旨。 
本发明的特征之一为一种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杨氏模量为4~9GPa、在130℃下的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特征在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不比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之差为6%以下。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及热塑性树脂纤维包含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包含0.07~0.5omf%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包含0~0.5omf%的硅酮系化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制品,其是将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进行加工而得到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得到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例1-4中记载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应力的测定结果的图,PVC-1表示以往品,PVC-2~4表示本发明的改良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特征在于,其由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杨氏模量为4~9GPa且130℃的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组成。 
本发明中的纤维束是指将1根20~100dtex的单纤维以2根以上集合而 成的物质,可以按照单纤维的集合不散开的方式固定,此外也可以不固定。人工毛发用的合成纤维通常作为数百m的连续的纤维束被制造,在商品加工时切断成任意的长度,进行纤维的混合或卷曲形状的赋予等而制品化,但本发明中的纤维束没有特别限定,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例如是指制造时的连续的纤维束、在商品加工时切断的纤维束、毛发用制品内的纤维束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特征在于,其是以聚氯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纤维,收缩应力小。一般存在若收缩率大则收缩应力变高的倾向,但即使具有潜在的收缩应变也能够减小在收缩时产生的应力,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弯曲的产生。为了降低收缩应力,在纤维制造时,例如在11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的缓和热处理的方法是有效的,即使是相同的收缩率也能够降低收缩应力。但是,降低收缩应力的方法可以不限定于此地使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收缩应力一般如图1那样,在130℃附近具有峰,关于本发明中的收缩应力的优选的值,具体而言,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μN/dtex以下较佳,优选为50μN/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μN/dtex以下较佳。若收缩应力超过70μN/dtex,则由于支撑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来抑制收缩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效果变得不充分,所以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产生挠曲,产生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可以作为人工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适当地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为20~100重量%,优选为30~7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60重量%。若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低于20重量%,则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所具有的柔软的触感或发型性不足而得不到满意的商品性,存在商品性降低的倾向。 
此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对商品进行加工之前的纤维束的状态下,可以适当地使用将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0.07~0.5omf%、及硅酮系化合物0~0.5omf%担载到纤维的表面而得到的物质。 
担载在纤维的表面是指特定的化合物附着在纤维的表面层上的状态, 关于渗透到纤维内部而无法除去的成分,则成为对象外。本发明中,作为不渗透至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内部的溶剂,使用乙醇/环己烷=50wt%/50wt%,将纤维浸渍在该溶剂中时萃取出的化合物的重量作为担载量处理。 
作为上述的降低纤维的收缩应力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提高缓和热处理的温度时,在以往的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在纤维间产生融合,得不到原料所具有的与人发接近的柔软的触感。这是由于通常出于抑制融合的目的而使用的工序油剂的性能不充分而产生的。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作为工序油剂,可以使用由非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酯油等油成分等组成的混合乳液,但这些油剂成分均为重均分子量低于1500的低分子成分。这是由于,在使用高分子量的成分的情况下,变成有点发粘的触感,即使在商品加工时更换为别的油剂时,也难以充分地洗涤,所以存在最终商品也得不到满意的触感的问题。但是发明者们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若重均分子量低于1500的纤维处理剂成分在担载在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在100℃以上进行加热,则由于慢慢地渗透到纤维内部,纤维表面层的残存量大大降低从而融合抑制效果降低,进而渗透到纤维内部的油成分表现出增塑效果,从而导致纤维间融合的促进或收缩应力的增加。于是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作为工序油剂的情况下,油剂不会渗透到纤维内部,即使保持在120℃以上的高温下也能够表现出充分的融合抑制效果。进而,该油剂通过调整附着量可以改良触感的发粘感,即使是少的附着量,梳通性或静电抑制效果也良好。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可以适当地使用在具有2个活性氢基的有机化合物上加成聚合含有环氧乙烷的环氧烷而得到的聚环氧烷化合物。作为具有2个活性氢基的有机化合物,可例示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1,6-己二醇、苯胺等。可以从它们中适当地使用至少1种以上的化合物。作为含有环氧乙烷的环氧烷,是环氧乙烷及碳原子数为3~30的环氧烷,可以使用例如环氧丙烷、环氧丁烷、苯基环氧乙烷、α-烯烃环氧化物或缩水甘油醚类。可以从它们中适当地使用至少1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从触感的观点考虑,优选碳原子数 少,但为了得到融合抑制效果必须在室温下具有流动性,所以优选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此外,环氧烷的加成聚合可以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可以是无规型也可以是嵌段型。此外,分子量以重均分子量计为2000~25000较佳,优选为5000~2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18000。若重均分子量小于2000,则由于在加热时渗透到纤维内部而降低融合抑制效果,所以纤维的触感变硬,若大于25000,则即使调整附着量,也变成有点发粘的不良触感。此外,为了兼顾触感和抗静电效果,也可以在上述的范围内混合不同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环氧烷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的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为0.07~0.5omf%较佳,优选为0.07~0.3omf%,进一步优选为0.1~0.2omf%。在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少于0.07的情况下,由于融合抑制效果不足,所以纤维变硬,此外梳通性或静电抑制效果变得不充分。此外,若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多于0.5omf%,则变成有点发粘的不良触感,此外纤维过度地收束而体积感降低。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上,除了聚环氧烷系化合物以外,也可以担载硅酮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粘度的硅酮系化合物与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同样地不会渗透到纤维内部,且可得到高的融合抑制效果。进而,硅酮系化合物为氨基改性硅酮系化合物时,如上所述,通过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可得到良好的触感,特别是由于在缓和热处理工序中在有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加热,所以不会生成纤维弯曲,因此可以在比卷曲形状赋予时高的温度下加热,可得到更高的触感改良效果。但是,硅酮系化合物由于带电效果大,所以不能单独作为油剂使用,必须与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并用来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硅酮系化合物,可以适当地使用在23℃下为液体的直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在该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将氨基、环氧基、羧基、聚醚基、硫醇基导入侧链而将分子的末端制成甲基、或羟基的一般称为硅油的化合物。此外可以在纤维表面上混合多种硅酮化合物,也可以在保持乳液的稳定性的范围内混合具有上述官能团的倍半硅氧烷。其中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环氧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进一步优选为氨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二甲基硅 氧烷与其它的硅酮化合物相比,在比较低的温度下与纤维表面的相容变得良好,能够得到良好的触感,通过向其中以任意的比例添加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得到更光滑的触感。此外,在硅酮化合物中,硅油一般常以动粘度来规定分子量,本发明中优选的动粘度在25℃下为500~20000mm2/s,进一步优选为1000~10000mm2/s。若动粘度低于500mm2/s,则由于渗透到纤维内部的量变多,所以融合抑制效果不足而纤维变硬,若高于20000mm2/s,则难以均匀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无法充分地得到融合抑制效果和触感改良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硅酮化合物的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为0~0.5omf%较佳,优选为0.02~0.3omf%,进一步优选为0.05~0.2omf%。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多于0.5omf%的情况下,由于带电效果大,所以产生静电,在纤维的加工时出现单纤维缠绕等问题。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除了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和硅酮系化合物以外,也可以添加抗静电剂或平滑剂,但渗透到纤维中而表现出增塑效果的矿物油或酯油等油成分的附着量少较佳,油成分的优选的附着量为0.15omf%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7omf%以下。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配合或制造方法方面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来制作,但为了得到适合毛发用纤维的纤度或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使用本领域的制造方法。以下对其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是以聚氯乙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纤维,只要不损害纤维的透明性等品质或纺丝稳定性,就可以根据目的添加氯乙烯系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配合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氯化氯乙烯树脂或AS树脂等耐热性提高剂、金属皂系热稳定剂、β二酮或亚磷酸酯、多元醇等稳定化助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填充剂、阻燃剂、颜料等。此外根据情况也可以使用发泡剂、交联剂、粘合性赋予剂、导电性赋予剂、香料等特殊的配合剂。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为以往公知的氯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物树脂、或以往公知的各种共聚物树脂等,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共聚物树脂,可代表性地例示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 物树脂、氯乙烯-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乙烯基酯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等。优选的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氯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物树脂。该共聚物树脂中,共聚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对纤维的成型加工性、纤维的特性等来决定。但是,在共聚物树脂的软化温度低的情况下,由于成为耐热性降低的原因,所以优选与氯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物树脂混合而使用。 
为了得到作为纤维的充分的强度、耐热性,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合度优选为450以上。此外为了在适当的喷嘴压力下,进行安全的纤维的制造,聚合度优选为1800以下。为了达成这些成型加工性和纤维特性,在使用氯乙烯的均聚物树脂时,粘均聚合度特别优选为650~1450的区域。在使用共聚物时,虽然也依赖于共聚单体的含量,但粘均聚合度特别优选为1000~1700的区域。另外,上述粘均聚合度是将树脂200mg溶解到硝基苯50ml中,将该聚合物溶液在30℃恒温槽中,使用乌氏型粘度计来测定比粘度,通过JIS-K6721算出的值。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悬浮聚合等来制造。考虑纤维的初期着色性等,优选通过悬浮聚合而制造的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也可以使用氯化氯乙烯系树脂。氯化氯乙烯系树脂使用以氯乙烯系树脂作为原料、使氯与其反应而将氯含量提高到58~72%的树脂。通过氯化来增加氯含量,树脂的耐热性提高,所以通过使用氯化氯乙烯系树脂,具有抑制纤维的收缩的效果。氯化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合度(原料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合度)优选为300~1100,若该粘均聚合度低于300,则由于使纤维的热收缩率降低的效果变小,所以变成收缩率略高的纤维。相反,若该粘均聚合度超过1100,则由于熔融粘度变高,纺丝时的喷嘴压力变高,所以存在安全操作变困难的倾向。特别优选粘均聚合度为500~900的树脂较佳。 此外关于上述氯含有率,若低于58%,则使纤维的热收缩率降低的效果变小,相反若超过72%,则存在熔融粘度变高而稳定操作变困难的倾向,所以不优选。 
从纺丝时的断丝、因热导致的丝的着色的方面考虑,氯化氯乙烯系树脂与单独使用相比,更优选与氯乙烯树脂混合使用。优选相对于氯乙烯树脂100~60重量%,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0~40重量%的比率进行混合,进一步优选相对于氯乙烯树脂90~70重量%,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10~30重量%的比率进行混合。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超过40重量%,则在纺丝时容易引起断丝。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稳定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稳定剂,其中,优选选自锡系热稳定剂、Ca-Zn系热稳定剂、水滑石系热稳定剂、环氧系热稳定剂、β-二酮系热稳定剂中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热稳定剂优选使用0.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3重量份。若低于0.2重量份,则作为热稳定剂的效果不足。若超过5重量份,则热稳定性没有大大地改善,经济上不利。 
通过上述热稳定剂的添加,在纺丝时树脂的热分解得到防止,所以显示出纤维的色调不会降低、能够稳定地进行纺丝(长期连续纺丝性)等效果。上述长期连续纺丝性是指能够在数日间不停止纺丝工序的情况下稳定地连续运转、生产纤维的性质。长期连续纺丝性低的树脂组合物在运转开始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例如因积垢等而开始引起断丝、或模压开始上升,需要更换多孔板或喷嘴而重新开始,生产效率差。上述纤维的色调的降低是指在纺丝时的纤维的初期着色。 
在热稳定剂中,作为锡系稳定剂,可例示出二甲基巯基锡、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巯基锡、二辛基巯基锡、二辛基巯基锡聚合物、二辛基巯基锡醋酸酯等巯基锡系热稳定剂、二甲基锡马来酸酯、二丁基锡马来酸酯、二辛基锡马来酸酯、二辛基锡马来酸酯聚合物等马来酸酯锡系热稳定剂、二甲基锡月桂酸酯、二丁基锡月桂酸酯、二辛基锡月桂酸酯等月桂酸酯锡系热稳定剂。作为Ca-Zn系热稳定剂,可例示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12-羟基硬脂酸锌、12-羟基硬脂酸钙等。作为水滑石系热稳定剂,可列举出例如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ALCAMIZER等。作为环氧系热稳定剂,可 列举出例如环氧化大豆油、环氧化亚麻籽油等。作为β二酮系热稳定剂,可列举出例如硬脂酰苯甲酰甲烷(SBM)、二苯甲酰甲烷(DBM)等。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润滑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润滑剂,但特别优选选自由金属皂系润滑剂、聚乙烯系润滑剂、高级脂肪酸系润滑剂、酯系润滑剂、高级醇系润滑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该润滑剂用于控制组合物的熔融状态、及组合物与挤出机内的螺杆、汽缸、冲模等金属面的粘接状态是有效的。润滑剂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使用0.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4重量份。若低于0.2重量份,则在纺丝时模压上升,因喷出量降低而生产效率降低,进而容易引起断丝或喷嘴压力的上升等,难以稳定生产。若超过5重量份,则由于喷出量降低、断丝多发等,与低于0.2重量份时同样地难以稳定生产,此外存在得不到具有透明感的纤维的倾向,所以不优选。 
作为金属皂系润滑剂,可例示出例如Na、Mg、Al、Ca、Ba等的硬脂酸盐、月桂酸盐、棕榈酸盐、油酸盐等金属皂。作为高级脂肪酸系润滑剂,可例示出例如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癸酸等饱和脂肪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高级醇系润滑剂,可例示出硬脂醇、棕榈醇、肉豆蔻醇、月桂醇、油醇等。作为酯系润滑剂,可例示出由醇和脂肪酸形成的酯系润滑剂或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与高级脂肪酸的单酯、二酯、三酯、四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季戊四醇系润滑剂或褐煤酸与硬脂醇、棕榈醇、肉豆蔻醇、月桂醇、油醇等高级醇的酯类的褐煤酸蜡系润滑剂。 
在制造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时,根据目的,可以进一步使用例如加工助剂、消光剂、填充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颜料等。 
它们中,也可以添加用于得到柔软的触感的乙烯-醋酸乙烯酯系(EVA)树脂、例如Nippon Unicar株式会社制的PES-250等、或用于进一步改善挤出加工性的丙烯酸系树脂、例如KANEKA株式会社制的PA-20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纤维化工序中可以使用公知的熔融纺丝法。例如,将氯乙烯系树脂、氯化氯乙烯系树脂、热稳定剂、润滑剂以规定的比例混合,用亨舍尔搅拌机等搅拌混合后,填充到挤出机中, 在汽缸温度为150~190℃、喷嘴温度为180±15℃的范围内,在纺丝性良好的条件下将树脂挤出,进行熔融纺丝,得到未拉伸丝。 
此外,在将上述未拉伸丝制成纺丝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挤出机。可以使用例如单螺杆挤出机、不同方向双螺杆挤出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等,但特别优选使用口径为左右的单螺杆挤出机或口径为 左右的锥形挤出机较佳。此时使用的喷嘴的孔形状设定为与最终截面形状近似的形状,但由于因纺丝时的模口膨胀或拉伸等而使形状尺寸发生微妙地变化,所以使用考虑这些因素而进行了调整的孔形状。喷嘴孔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择圆型、扁平椭圆型、眼镜型、茧型、星型、C字型、H字型、T字型、Y字型、十字型、5边型、6边型、8边型等。其中,优选刚性不显著地增加,优选为扁平椭圆型、眼镜型、茧型,更优选为眼镜型、茧型较佳。 
将挤出的长丝在设置于喷嘴正下方的加热纺丝筒内(200~300℃气氛且纺丝性良好的条件)进行约0.5~1.5秒热处理,生成的未拉伸丝通过卷取辊运送至拉伸工序。接着,在卷取辊与拉伸辊之间将未拉伸丝通过温度调整为100~130℃的热风循环箱而拉伸至约2~4倍。 
接着在设置在温度调整为110~150℃的热风循环箱中的2对圆锥形辊间旋绕,连续地实施20~50%左右的缓和处理,卷取复丝,由此制造本发明的纤维。此时为了降低收缩应力,优选热处理温度较高,优选为120~145℃,进一步优选为130~140℃较佳。若热处理温度低于110℃,则由于无法充分地降低在130℃下的收缩应力,所以产生纤维弯曲而商品性降低,若高于150℃,则即使担载聚环氧烷化合物,也难以充分地抑制纤维间的融合,触感变硬。 
此外为了降低分子内的应变,缓和速度优选尽量慢,优选设定为每1分钟缓和率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设定为每1分钟缓和率为8%以下。若缓和速度超过每1分钟缓和率10%,则由于无法充分地除去纤维内的应变,所以容易因纤维收缩而生成纤维弯曲,触感恶化。进而缓和热处理时间优选为2~6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4~20分钟。若热处理时间短于2分钟,则难以使复丝间的收缩率一致,若长于60分钟,则即使担载聚环氧烷化合物,也难以充分地抑制纤维间的融合,触感变硬。 
此外为了调整收缩率,也可以对缓和热处理后的纤维进一步在0.1~4%的范围加以拉伸。为了进一步解除轻度的纤维间融合,也可以在缓和热处理后在工序内导入夹持辊或曲折部位。 
构成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用纤维的单纤维的纤度与通常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同样地优选为20~100dtex,进一步优选为40~90dtex。若比20dtex细,则商品加工后的卷曲变弱,发型性显著降低。此外若比100dtex粗,则纤维的刚性变高而触感变硬。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特征在于,杨氏模量为4~9GPa,130℃的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为0~80重量%。 
热塑性树脂纤维在本发明中具有抑制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而防止触感的恶化的作用,必须具有尽可能吸收收缩应力的刚性。刚性可以将杨氏模量设为指标。本发明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杨氏模量必须为4~9GPa,优选为4.5~8GPa,进一步优选为5~7GPa。若杨氏模量小于4GPa,则不能充分地得到抑制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的效果,因生成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此外若杨氏模量大于9GPa,则由于作为毛发用纤维的挺度感过强,所以触感或发型性恶化。 
此外热塑性树脂纤维必须在卷曲形状赋予温度下不会软化而变形,作为其指标可以使用130℃的收缩率。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收缩率的测定,使用捆束单纤维而制成的总纤度为15000~25000dtex的纤维束,使用总计20次的平均值。此时,当即使是相同纤维内收缩率的变动幅度也大时,成为纤维弯曲生成的原因。因此,当从平均收缩率来看具有2%以上收缩差的纤维在相同纤维内占30%以上时,有可能无法保持良好的触感,所以优选不使用。本发明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130℃的收缩率必须为10%以下,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若130℃的收缩率高于10%,则不能充分地得到抑制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的效果,因生成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为0~80重量%,优选为25~7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60重量%。若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高于80重量%,则不能充分地得到聚氯乙 烯系树脂纤维所具有的柔软的触感或发型性,商品性降低。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只要是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则对组成没有特别限定。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情况下,虽然例如可以通过配合无机物来提高刚性,但由于如上所述具有产生挠曲时的纤维弯曲变尖锐的特性,所以难以防止触感的恶化。作为热塑性树脂纤维中使用的组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丙烯腈系树脂、改性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聚甲醛系树脂、聚醚酮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聚苯硫醚系纤维、特氟纶(注册商标)树脂等。其中,从作为毛发用纤维可没有不协调感地掺合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腈系树脂、改性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进一步优选使用改性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此外它们的组成也可以混合多种,进而也可以制成具有芯鞘结构等多层结构的复合组成的纤维。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优选LOI值为25以上。毛发用制品从其使用目的出发要求阻燃性,通过较多地混合具有消化性能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可得到一定的阻燃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适合于将可燃性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担载到纤维束上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优选具有高水平的阻燃性。因此,热塑性树脂纤维也优选纤维自身具有阻燃性能,作为其指标采用LOI值。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LOI值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7以上。若LOI值低于25,则作为纤维束无法具有充分的阻燃性,有可能着火并延烧。作为将LOI值设定为25以上的方法,有使用改性丙烯酸系树脂或聚苯硫醚系树脂等阻燃性的树脂的方法、及将各种阻燃剂配合到树脂中的方法。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中可以使用的阻燃剂只要在不损害光泽和色相的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磷系阻燃剂、含溴的聚合物、含氯的聚合物等。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适当使用锑化合物等阻燃助剂。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中,只要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杨 氏模量、收缩率、LOI值的纤维,也可以混合多种不同的纤维。例如出于提高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外观或触感、体积感等功能性的目的,可以使用比重轻的纤维或像国际公开公报WO2005/082184号说明书记载的丙烯酸合成纤维那样具有表面凹凸的纤维等。 
本发明中,在将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混合而成的纤维束加工成毛发用商品时,通过使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担载到纤维束表面,能够在95~130℃下赋予卷曲形状。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具有表现出与人发相似的光滑且保湿感的作用。进而,使用了不含硅酮化合物的以往的油剂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存在若在95℃以上进行加热则在纤维间产生融合而毛发用制品的触感变硬的问题,但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具有抑制该融合的作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为在直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侧链上存在亚氨基或氨基的在23℃下为液体的油状化合物,通过氨基吸附在纤维表面,从而与通常的二甲基硅酮化合物相比,高效地以单分子膜附着在纤维上,通过降低纤维的表面能而降低摩擦阻力,从而能够得到像人发那样的光滑且具有保湿感的良好的潮湿触感。但是若硅酮化合物的氨基过多,则油的表面张力增加而摩擦阻力降低效果减少,亲水性增加而因汗或雨等从纤维表面流掉,所以使用耐久性降低,因此必须选择最适的氨基量。本发明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中的适当的胺当量为1000~20000g/mol,优选为1250~10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1500~5000g/mol。若胺当量低于1000g/mol,则由于胺基过多所以触感或使用耐久性降低,若胺当量高于20000g/mol,则与纤维的吸附量降低而触感依然降低。此外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的分子末端为甲基、羟基、氨基中的任一者均没有问题,也可以在保持液状的范围内添加氨基改性的倍半硅氧烷。 
本发明通过将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组合,能够在95~130℃下赋予卷曲形状,通过这样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在纤维表面的吸附变得最适化。由此,与以往的90℃加热时进行比较,可进一步改良光滑性和从纤维表面的耐脱落性,触感和使用耐久性提高。但是在氨基改性硅酮的分子量低的情况下,由于渗透到纤维内部而降低本来的改性效果,所以必须选择最适的分子量。硅酮化合物中, 硅油一般常以动粘度来规定分子量,在本发明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中,优选的动粘度在25℃下为500~20000mm2/s,进一步优选为1000~10000mm2/s。若动粘度低于500mm2/s,则由于渗透到纤维内部的量变多,所以触感的改良效果变得不充分,若高于10000mm2/s,则由于难以均匀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所以依然导致触感的改良效果降低。 
将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担载到纤维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以下方法等:通过制成以水为溶剂的乳化乳液后,浸渍纤维,利用离心脱水调整在纤维上的残存量从而担载到纤维表面上。在制成以水为溶剂的乳化乳液时,使用表面活性剂等按照固体成分浓度达到5~25%的方式进行乳化,根据需要用醋酸等进行中和后使用。此时,也可以并用抗静电剂或平滑剂。作为优选的并用成分,可列举出具有平滑效果或抗静电效果、且也作为乳液化的表面活性剂发挥功能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此外在将纤维浸渍到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的乳液中之前,为了除去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纤维表面上附着的剩余的纤维处理剂,也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洗涤。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的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为0.05~0.8omf%较佳,优选为0.1~0.6omf%,进一步优选为0.2~0.4omf%。在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少于0.05omf%的情况下,触感的改良效果小,在多于0.8omf%的情况下,纤维过度地收束使体积感降低而商品性降低。 
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特征在于在95~130℃下赋予卷曲形状,其特征在于,存在该温度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率不比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收缩率低的关系,并且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收缩率之差为6%以下。 
赋予卷曲形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等:通过在圆筒形状的管子上以螺旋或同心圆状卷绕纤维束,在保持该形态的状态下在规定温度下进行规定时间的加热,使卷绕形状被纤维束记忆,之后冷却并从管子上取下纤维束。此时的管子的口径可以通过商品发型任意地选择,本发明中通过热塑性树脂纤维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密合而形成多个支点,通过以该支点支撑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从而表现出抑制收缩的效果。因此必须按照各纤维密合的方式相对于管子压接纤维束,作为该方法, 可以使用在将纤维束的单末端固定在管子上的状态下边保持张力边卷绕到管子上的方法、或使用铺纸卷绕到管子上的方法等。此外,除了圆形的卷曲形状以外,也可以适用于笔直的直线系的发型,但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纤维密合需要采用将两端束缚住、或将整体用板夹入等方法。 
赋予卷曲形状的温度若设定为高温,则发型性的改良效果或氨基改性硅酮的触感改良效果增大,但另一方面,若过度地提高温度,则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因热而融合导致触感变硬。因此从两者的平衡来看,必须将温度设定在95~130℃的范围内,作为优选的温度,设定为100℃~120℃,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05℃~115℃。若卷曲形状的赋予温度低于95℃,则触感的改良效果不充分,且由于比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最低加工温度低,所以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单独相比,有时发型性恶化。此外,若卷曲形状的赋予温度高于130℃,则由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较大地超过软化温度,所以仅通过纤维处理剂难以抑制纤维间的融合,触感变硬而商品性降低。 
此外,即使在该温度范围内,若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收缩差大,则由于热塑性树脂纤维发生挠曲而使得纤维间的压接力降低,从而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上产生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因此,卷曲赋予温度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率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收缩率之差必须为6%以下,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较佳。若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收缩差超过6%,则热塑性树脂纤维发生挠曲而纤维间的压接力降低,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上产生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此外,热塑性树脂纤维也可以由多种组成的纤维构成,但任一组成的纤维都必须满足上述收缩率的关系。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验例1)收缩率 
从各纤维的混合前、或混合而成的纤维束中分选1个原料的单纤维并束紧,制作总纤度为18000±3000dtex的纤维束。将该纤维束切断成40cm的长度,在距离两端5cm的位置进行标记,在仅固定一端的状态下,在规定的温度下在30分钟干燥条件下进行加热,在室温下进行冷却。测定冷却 后的纤维束的标记间的长度,由相对于原来的长度30cm的比率求出收缩率。将该测定合计实施20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收缩率。另外,由于在实际的毛发制品中,有时试样比40cm短,所以根据能够取样的长度,标记间的长度可以减短。 
(实验例2)油剂担载量 
从纤维束中取出纤维并测定重量后,在乙醇/环己烷=50%/50%的混合溶剂中浸渍20分钟,从混合溶剂中取出纤维后,将混合溶剂在120℃下加热使其气化,测定未气化的化合物的残余部分的重量。基于该值用下面的式子求出在纤维上的担载量。化合物的残余重量/(纤维重量-化合物残余重量)×100=化合物在纤维表面的担载量(omf%)。 
(实验例3)杨氏模量 
使用A&D株式会社制Tensilon万能试验机(RTC-1210A),在拉伸速度为20cm/分钟的条件下由应力-应变曲线求出杨氏模量的值,将N=20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杨氏模量。 
(实验例4)收缩应力 
使用SEICO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SSC5200H热分析TMA/SS150C,测定纤维的热收缩应力。取长度为10mm的单纤维10根,施加336.2mN的载重,以升温速度5℃/分钟测定30~240℃的范围内的收缩应力,将在130℃下的收缩应力的值除以试样的纤维根数10作为1根单纤维的收缩应力,进一步除以单纤维的纤度求出每单位纤度的收缩应力(μN/dtex)。 
(实验例5)LOI(极限氧指数) 
称量16cm/0.25g的长丝,将端部用双面胶轻轻地集中,用捻线机加以夹捻。充分地加捻后,在试样的正中间折成二根并将2根合捻。将端部用透明胶固定住,使得全长达到7cm。在105℃下进行60分钟前干燥,进一步用保干器进行30分钟以上干燥。将干燥的样品调整至规定的氧浓度,40秒后用集中为8~12mm的点火器从上部点火,点火后撤离点火器。调查燃烧5cm以上、或持续燃烧3分钟以上的氧浓度,在相同条件下反复进行3次试验,作为极限氧指数。 
(实验例6)商品性:光滑性 
将单纤维抽出在无载重的情况下静置在水平的板上,将其形状作为数 字图像获取,对每1个试样在20cm×8根的纤维中数出角度低于170°的纤维弯曲,求出每1m的纤维弯曲数。此外,在混合有多种原料的试样中,数出各原料的纤维弯曲数后,乘以构成比率来求出作为纤维束的纤维弯曲数。连同该纤维弯曲数一起,基于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技术者的评价,以以下的5个等级进行纤维平滑性的判定,将3分以上的水准设为合格。 
5分:纤维弯曲数低于10个/m:完全没有感觉到毛糙感的非常良好的触感 
4分:纤维弯曲数为10个/m以上且低于20个/m:没有感觉到毛糙的良好的触感 
3分:纤维弯曲数为20个/m以上且低于50个/m:感觉到一些毛糙但是作为商品能够适用的水平的触感 
2分:纤维弯曲数为50个/m以上且低于100个/m:由于感觉到毛糙所以作为商品难以适用的水平的触感 
1分:纤维弯曲数为100个/m以上:毛糙感非常高、无法适用于商品的水平的触感。 
(实验例7)商品性:柔软性 
对于人工毛发用纤维束,通过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的技术者,以与人发接近的柔软的触感的再现性为基准,以5个等级进行外观的评价,将3分以上的水准设为合格。 
5分:几乎与人发同等的柔软的良好的触感 
4分:与人发接近的柔软的触感 
3分:虽然稍微有硬度感,但比较接近人发的触感 
2分:有合成纤维特有的硬度感的触感 
1分:一部分残留纤维间的融合的明显与人发不同的触感。 
(实验例8)商品性:湿润感/保湿感 
对于人工毛发用纤维束,通过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的技术者,以是否具有接近人发的湿润感或保湿感为基准,以5个等级进行外观的评价,将3分以上的水准设为合格。 
5分:湿润感、保湿感均接近人发的水平的良好的触感 
4分:虽然有些不足,但湿润感、保湿感均接近人发的水平的触感 
3分:湿润感、保湿感中的某一个有些不足,但比较接近人发的水平的触感 
2分:湿润感、保湿感相对于人发明显差的触感 
1分:无法识别湿润感、保湿感的触感。 
(实验例9)商品性:弹力感/卷曲形状稳定性 
对于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在卷曲形状赋予后将纤维束悬挂60小时,通过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的技术者,以是否长期间的使用也可以保持弹力感和卷曲形状为基准,以5个等级进行稳定性的判定,将3分以上的水准设为合格。 
5分:使试样移动时卷曲没有不协调感地波动性跳跃,卷曲形状也基本没有打乱的良好的状态 
4分:使试样移动时没有不协调感地卷曲跳跃,卷曲形状也没有大的打乱的状态 
3分:使试样移动时卷曲的跳跃稍弱,卷曲形状稍有打乱的状态 
2分:使试样移动时卷曲处于下垂的状态,卷曲形状也大大打乱的状态 
1分:仅60小时的保持,在移动前卷曲就开始伸长并大大打乱的状态。 
(实验例10)商品性:体积感 
对于人工毛发用纤维束,通过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的技术者,以纤维束试样的外观及紧握时的回弹力为基准,以5个等级判定体积感,将3分以上的水准设为合格。 
5分:以3分为基准,即使是同一重量也具有外观·回弹力均优异的蓬松度 
4分:以3分为基准,在同一重量下具有稍高的蓬松度 
3分:标准水平 
2分:以3分为基准,在同一重量下蓬松度稍差 
1分:以3分为基准,在同一重量下蓬松度明显差。 
(实验例11)商品性:综合评价 
合计光滑性、柔软性、湿润感/保湿感、弹力感/卷曲形状稳定性、体积感这5个项目的分数,将21分以上判定为优良,将20~17分判定为良, 将16~14分判定为一般,将13分以下判定为差,将良以上设为合格。 
(制造例1)PVC-1 
相对于聚氯乙烯树脂S1001(Kaneka株式会社制)100重量份,添加10重量份氯化聚氯乙烯树脂H438(Kaneka株式会社制)、1重量份作为稳定剂的协和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水滑石热稳定剂ALCAMIZER1、0.5重量份作为酯系润滑剂的RIKEN VITAMIN株式会社制EW-100、0.5重量份作为聚乙烯蜡系润滑剂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HW400P、以及0.4重量份β-二酮、0.4重量份钙皂·锌皂、2重量份环氧化大豆油,用亨舍尔搅拌机搅拌混合,制造复合物。此外添加用于调整颜色的黑色系颜料。在挤出机上安装孔截面积为0.1mm2、孔数为120个的喷嘴。孔形状设定为茧型形状。在汽缸温度为140~190℃、喷嘴温度为180±15℃的范围内,在纺丝性良好的条件下将上述复合物挤出进行熔融纺丝。将挤出的长丝在设置于喷嘴正下方的加热纺丝筒内(200~400℃气氛且纺丝性良好的条件)进行约0.5~1.5秒热处理,通过第一卷取辊进行纺丝。在该第一卷取辊的正前方,相对于纤维添附由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共聚物、分子量约为800)、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硫酸铵系化合物、分子量约为800):酯油(油酸油酯:分子量约为500)组成的油剂,使其达到0.5omf%。接着,在与第二拉伸辊之间通过110℃的热风循环箱拉伸至约3倍左右。进而,在设置于温度调整为110℃的箱中的2对圆锥形辊间旋绕,以2分钟实施约35%缓和热处理,按照其中的单纤维达到约77~81dtex的纤度的方式卷取复丝,制作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PVC-1。 
(制造例2)PVC-2 
除了将油剂的构成成分设定为分子量为10000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共聚物、将油剂添附量设定为0.2omf%、将缓和热处理的温度设定为130℃、将缓和速度设定为以4分钟35%缓和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聚氯乙烯系纤维PVC-2。 
(制造例3)PVC-3 
除了将缓和速度设定为以6分钟37%缓和以外,采用与制造例2同样的方法,制作聚氯乙烯系纤维PVC-3。 
(制造例4)PVC-4 
除了将缓和速度设定为以8分钟39%缓和以外,采用与制造例2同样的方法,制作聚氯乙烯系纤维PVC-4。 
(制造例5)PVC-5 
除了将油剂的构成成分设定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共聚物、分子量约为800)、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硫酸铵系化合物、分子量约为800):酯油(油酸油酯:分子量约为500)、将油剂添附量设定为0.5omf%以外,采用与制造例3同样的方法,制作聚氯乙烯系纤维PVC-5。 
(制造例6)PVC-6 
除了将油剂的构成成分设定为分子量为10000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共聚物75重量%、动粘度为1000mm2/S的氨基改性硅油25重量%、将油剂添附量设定为0.2omf%以外,采用与制造例3同样的方法,制作聚氯乙烯系纤维PVC-6。 
(制造例7)TPR-1 
将丙烯腈50%、氯乙烯49%、苯乙烯磺酸钠1%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溶解到丙酮中,制作29%的纺丝原液。使用哑铃型异形截面喷嘴,在喷嘴牵伸达到1.6的条件下,将该纺丝原液在20℃的20%丙酮水溶液中纺出,将所得到的纤维在水洗浴50℃中进行脱溶剂及1.5倍拉伸,接着在130℃下干热干燥后,在125℃下进行2.5倍的干热拉伸,进而以150℃的干热进行弛缓热处理。这样得到的丙烯酸系纤维的单丝纤度为47dtex。或者,截面形状为近似马蹄型。 
(制造例8)TPR-2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BK-2180)100重量份、溴系阻燃剂(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SR-T20000)、锑化合物(日本精矿株式会社制、SA-A)干燥至水分量为100ppm以下后添加着色用聚酯料粒PESM6100BLACK(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炭黑含量为30%)2份进行干混,供给至双螺杆挤出机,在280℃下进行熔融混炼,料粒化后,干燥至水分量为100ppm以下。接着,用熔融纺丝机在280℃下使用眼镜型喷嘴从纺丝嘴儿喷出熔融聚合物,在设置于嘴儿下30mm的位置的水温50℃的水浴中进行冷却,以100m/分钟的速度卷取而得到未拉伸丝。将所得到的未拉伸丝在80℃的温水浴中进行拉伸,制成4倍拉伸丝,使用加热 至200℃的热辊,以100m/分钟的速度卷取,进行热处理,得到单纤维纤度为65dtex前后的聚酯系纤维(复丝)。 
将制造例1~8中得到的纤维的物性示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1~14、比较例1~6) 
将制造例1~8中制作的聚氯乙烯系纤维(PVC-1~6)及热塑性树脂纤维(TPR-1、2)以表2所示的比率混合进行梳理,制成人工毛发用纤维束。接着,将氨基改性硅油(Dow Corning Toray株式会社制、BY16203、动粘度为2000mm2/S、官能团当量为1900g/mol)、分子量为10000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共聚物、纯水以重量比计0.5:0.5:9的比例混合,用均质器搅拌而乳液化后添加醋酸进行中和,制作纤维处理剂。在该纤维处理剂中将实施例1~5、7~13、及比较例2、4、6的纤维束浸渍5分钟,按照纤维表面的担载量达到0.4omf%的方式用离心脱水机除去过量的纤维处理剂后,将纤维束按照分别达到120万dtex的方式分成2个纤维束。此外,没有担载纤维处理剂的纤维束也同样地按照分别达到120万dtex的方式分成2个纤维束。接着,将一个纤维束切断成长度为35cm,将两端5cm用细绳捆住后在表2记载的温度下进行1小时加热,测定收缩了的纤维束的纤维弯曲数。接着将剩下的纤维束用假发用缝纫机进行缝制,制作试样长为25cm的发束,将其卷到直径为35mm的管子上,在对流型干燥机中在表2记载的温度下进行1小时的热定型,赋予卷曲形状。将该赋予了、卷曲的发束在发网上以1cm间隔缝制成10段,制作商品样本,进行商品性(光滑 性、柔软性、湿润感/保湿感、弹力感/卷曲形状稳定性、体积感)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由表2表明的那样,确认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用纤维的触感和造型性优异,特别是通过与刚性高的纤维的组合、硅酮油剂的适用、高温卷曲赋予等,可得到大大超过以往品的品质。 
符号的说明 
1.以往PVC纤维PVC-1 
2.本发明PVC纤维PVC-2 
3.本发明PVC纤维PVC-3 
4.本发明PVC纤维PVC-4 

Claims (4)

1.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
通过熔融纺丝法由聚氯乙烯系树脂得到未拉伸丝的工序;
将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以0.07~0.5omf%的比例担载到所述未拉伸丝上的工序;
对担载有所述聚环氧烷系化合物的未拉伸丝进行拉伸的工序;以及
在120~145℃下实施2~60分钟的缓和处理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和处理中的缓和率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缓和处理温度为130~1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和处理中的缓和速度是每1分钟缓和率为10%以下。
CN201180047221.9A 2010-10-06 2011-10-05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24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6891 2010-10-06
JP2010-226891 2010-10-06
PCT/JP2011/072914 WO2012046748A1 (ja) 2010-10-06 2011-10-05 人工毛髪用繊維及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髪装飾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812A CN103124812A (zh) 2013-05-29
CN103124812B true CN103124812B (zh) 2015-02-11

Family

ID=4592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7221.9A Active CN103124812B (zh) 2010-10-06 2011-10-05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8924A1 (zh)
EP (1) EP2626452A4 (zh)
JP (1) JP5700048B2 (zh)
KR (1) KR101743497B1 (zh)
CN (1) CN103124812B (zh)
SG (1) SG189286A1 (zh)
WO (1) WO2012046748A1 (zh)
ZA (1) ZA201302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3544A (zh) * 2014-09-26 2014-12-24 洛阳市航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发丝假发
CN104451943B (zh) * 2014-12-29 2016-08-10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阻燃发用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纤维及熔融制备方法
CN104672490B (zh) * 2015-02-13 2018-03-20 杭州海一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稳定剂
JP2017122291A (ja) * 2016-01-06 2017-07-13 株式会社カネカ 人工毛髪用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及びそれを含む頭飾製品
WO2019235055A1 (ja) * 2018-06-07 2019-12-12 デンカ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繊維及び頭髪装飾製品
KR20210093916A (ko) * 2018-11-29 2021-07-28 덴카 주식회사 인공 모발용 섬유 및 머리 장식품
KR102079366B1 (ko) * 2018-11-30 2020-02-20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수퍼엔지니어링 플라스틱 수지 기반 난연성 가발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537099A (zh) * 2018-12-04 2019-03-29 宿迁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组分聚合物共混阻燃原丝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22428B1 (ko) * 2019-10-31 2021-03-04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수퍼엔지니어링 플라스틱 수지 기반 난연성 흑색 가발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3127456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デンカ株式会社 毛髪用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繊維処理剤、並びに、頭髪装飾品
WO2023167056A1 (ja) * 2022-03-01 2023-09-07 デンカ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繊維、繊維処理剤、及び人工毛髪用繊維の製造方法
WO2023195314A1 (ja) * 2022-04-06 2023-10-12 デンカ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繊維及び頭髪装飾品
WO2023199690A1 (ja) * 2022-04-13 2023-10-19 デンカ株式会社 毛髪用繊維及び頭髪装飾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95646A1 (fr) * 1980-12-08 1982-06-11 Rhone Poulenc Textile Fils et fibres de bonnes proprietes a base de melange de polychlorure de vinyle et de polychlorure de vinyle surchlore et procede pour leur obtention
JP2000119972A (ja) * 1998-10-12 2000-04-25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新規な処理剤を付着してなる人工毛髪用繊維及び頭飾製品
JP2002227019A (ja) 2001-01-30 2002-08-1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複合頭髪用繊維束
JP2003293213A (ja) 2002-03-29 2003-10-15 Denki Kagaku Kogyo Kk カール付与方法
KR100780134B1 (ko) 2003-04-04 2007-11-28 덴끼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염화비닐섬유,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용도
JP5122133B2 (ja) 2004-02-27 2013-01-16 株式会社カネカ 人工頭髪繊維束及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US20100233390A1 (en) * 2006-02-28 2010-09-16 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inyl chloride resin fi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0047846A (ja) * 2006-12-15 2010-03-04 Denki Kagaku Kogyo Kk 人工毛髪用繊維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254292A1 (en) * 2007-04-12 2008-10-16 Ty, Inc. PVC fib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2066625B (zh) * 2008-07-24 2013-03-13 株式会社钟化 阻燃性合成纤维和阻燃纤维集合体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纤维制品
EP2329733B1 (en) * 2008-09-30 2013-07-31 Kaneka Corporation Hair extension, hair accessory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air extension
JP2010100966A (ja) * 2008-10-23 2010-05-06 Kaneka Corp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人工毛髪用繊維、人工毛髪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JP2010144261A (ja) * 2008-12-16 2010-07-01 Kaneka Corp 人工毛髪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JP2010150715A (ja) * 2008-12-26 2010-07-08 Kaneka Corp 人工毛髪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6452A1 (en) 2013-08-14
CN103124812A (zh) 2013-05-29
JP5700048B2 (ja) 2015-04-15
KR101743497B1 (ko) 2017-06-05
WO2012046748A1 (ja) 2012-04-12
KR20130138223A (ko) 2013-12-18
US20130298924A1 (en) 2013-11-14
SG189286A1 (en) 2013-05-31
ZA201302535B (en) 2016-08-31
EP2626452A4 (en) 2014-03-19
JPWO2012046748A1 (ja) 2014-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812B (zh)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170800B (zh) 接发、使用了该接发的头饰制品及接发的制造方法
US2604689A (en) Melt spinning process and fiber
JP5552114B2 (ja) 人工毛髪用繊維と、その用途及び製造方法
KR101243613B1 (ko) 폴리페닐렌설파이드계 인공모발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89959B1 (ko) 인공 모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발
KR101154906B1 (ko) 인공 모발용 섬유 다발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두발 장식 제품
KR101084492B1 (ko) 인공모발용 폴리아미드계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100966A (ja)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人工毛髪用繊維、人工毛髪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JP2008002041A (ja) 人工毛髪用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21284B1 (ko) 폴리페닐렌설파이드계 인공모발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012991A (en) Fine denier partially oriented bicomponent fibers and flat and textured yarns for use in apparel
TW201643282A (zh) 人工毛髮用丙烯酸系纖維、其製造方法及含其之頭飾製品
JP5210856B2 (ja) 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1491533B (zh) 人工毛发、包含其的头饰制品、及人工毛发的制造方法
JP2008002040A (ja) 人形毛髪用繊維
JP2010121219A (ja) 繊維束、及び繊維束の製造方法
CN1327491A (zh) 卷曲混纤聚酯复丝及其生产方法
JP2006193869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系先撚仮撚加工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02317A (ja)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法
KR101547537B1 (ko) 신축성 및 기능성이 우수한 잠재권축성 폴리에스터 섬유와 그 제조 방법
JP2012207318A (ja) 人工毛髪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77532A (ja) 頭飾品
JP4935050B2 (ja) 人工頭髪用繊維
JP4722881B2 (ja) 合成繊維束、及び合成繊維束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