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7235A -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7235A
CN103097235A CN201180015304XA CN201180015304A CN103097235A CN 103097235 A CN103097235 A CN 103097235A CN 201180015304X A CN201180015304X A CN 201180015304XA CN 201180015304 A CN201180015304 A CN 201180015304A CN 103097235 A CN103097235 A CN 103097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frame
straddle
box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3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7235B (zh
Inventor
前田匡雅
宫崎刚
山内庸平
川又雅博
森野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7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62K11/06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the frame being of single-beam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该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主框架由通过车身中心线上的一根框架构成,并且,电池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此类技术,一直以来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结构是,在机动二轮车中,在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出的左右一对的车架(下行管)之间配置有电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817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车辆那样,当将电池配置在左右一对的车架之间时,电池位于车架之间,从而左右的车架相应地向外鼓出,从而导致车宽变大。并且,由于车架向外鼓出,因此驾驶员乘车时用腿跨越车架时的跨越性变差。因此,与此相对,考虑将使车架向外鼓出而使车宽变大的电池的侧方部分向下降低的对策,以使驾驶员的跨越性良好。
然而,在使电池的侧方部分降低的情况下,从头管向发动机延伸出的车架的前半部分为了通过与头管接近配置的电池的侧方而倾斜急剧,另一方面,搭载发动机的车架的后半部分为了确保发动机与地面的最低离地高度而必须使倾斜平缓地形成,从而将倾斜急剧的车架前半部分与倾斜平缓的后半部分连接的车架的弯曲部的弯曲加剧。因此,为了提高弯曲加剧的车架的刚性,需要增加车架的壁厚,从而上述对策存在导致车架的重量增加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员乘车时用腿跨越车架时的跨越性,且能够实现车架的轻型化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手段。
(1)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具备:主框架,其从头管向后斜下方延伸;发动机,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且由所述主框架支承;座椅,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部上方;电池,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斜前上方且所述头管的后方,并由所述主框架支承;吸气量调整装置,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框架之间,根据驾驶员的节气门操作而对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吸气量进行调整;空气滤清器,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斜前上方;吸气系统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之间,其中,在所述座椅与所述头管之间,且在所述主框架的上方形成有供所述驾驶员跨越所述主框架的跨越空间,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中,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所述吸气系统部件在所述跨越空间的下方配置在所述电池的侧方。
(2)在上述(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所述空气滤清器也可以配置在所述头管的前方。
(3)在上述(2)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主框架由通过车身中心线上的一根框架构成,所述电池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偏向所述主框架的一侧配置,所述吸气系统部件偏向所述主框架的另一侧配置。
(4)在上述(3)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吸气系统部件是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所述空气滤清器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呈从所述头管的前方到所述主框架的侧方的L字形状。
(5)在上述(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池重叠。
(6)在上述(5)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电池以收纳在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电池箱中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主框架,在所述主框架上设有框架构件,该框架构件配置在所述电池箱与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之间,来限制所述电池箱向吸气量调整装置侧的移动。
(7)在上述(6)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所述框架构件也可以配置在所述吸气系统部件与所述电池箱之间。
(8)在上述(6)或(7)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所述框架构件也可以作为用于将所述电池箱支承于所述主框架的支承支架而发挥功能。
(9)在上述(6)~(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框架构件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并从该一侧朝向所述主框架的另一侧延伸。
(10)在上述(2)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所述电池可以以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主框架的下表面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框架。
(11)在上述(2)至(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所述电池与点火线圈可以前后排列配置。
(12)在上述(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从所述主框架垂下而支承所述电池的电池支承支架可以形成为由前壁和侧壁构成的截面L字状。
(13)在上述(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电池以收纳在电池箱中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主框架,所述电池箱由箱主体和能够装拆于该箱主体的不同体的箱罩构成,在所述箱主体上形成有熔丝用线束引导件,在所述箱罩上固定有熔丝盒。
(14)在上述(13)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箱主体的最下端设有排水口,来自所述排水口的流体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前方的遮蔽板及车身罩引导,从而将来自所述排水口的流体向车辆下方排出。
(15)在上述(13)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箱主体的下部设有中空部。
(16)在上述(13)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电池的端子部配置成从所述箱罩露出,在所述箱罩上形成有保护所述端子部的肋,并且形成有在所述熔丝盒的前方保护该熔丝盒的肋。
发明效果
在上述(1)所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在主框架的下方配置电池,从而能够防止主框架因电池而向外鼓出,进而导致驾驶员在乘车时用腿跨越主框架时的跨越性变差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跨越性。并且,主框架通过电池的上方,由此能够使从头管朝向发动机延伸出的主框架的前半部分的倾斜平缓,进而能够使将主框架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接的主框架的弯曲部的弯曲平缓,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薄壁小型化,从而实现轻型化。并且,吸气系统部件在跨越空间的下方配置在与电池的侧方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跨越空间因将在发动机的斜前上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与吸气量调整装置相连的吸气系统部件而变小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跨越性。
在上述(2)所记载的情况下,空气滤清器配置在头管的前方,由此能够在发动机与头管之间确保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配置大型的电池。
在上述(3)所记载的情况下,电池偏向主框架的一侧配置,由此能够在主框架的另一侧确保空间,因此能够使配置在电池的侧方的吸气系统部件大型化。
在上述(4)所记载的情况下,电池偏向主框架的一侧配置,由此能够在主框架的另一侧确保空间,因此能够使配置在电池的侧方的吸气系统部件作为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且在车辆俯视观察下,空气滤清器能够呈从头管的前方到主框架的侧方的L字形状而实现大型化。而且,通过大型化了的空气滤清器,能够实现吸气噪声的降低。
在上述(5)所记载的情况下,由于将电池与吸气量调整装置分开配置在车辆的左右,因此能够将电池与吸气量调整装置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从而能够缩短车辆的前后长度。
在上述(6)所记载的情况下,通过在吸气量调整装置与电池箱之间配置的框架构件,来防止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电池箱因振动等而挠曲,进而吸气量调整装置与电池箱发生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使电池与吸气量调整装置在车宽方向上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在车宽方向上大型化。
在上述(7)所记载的情况下,通过在吸气系统部件与电池箱之间配置的框架构件,来防止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电池箱因振动等而挠曲,进而吸气系统部件与电池箱发生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使电池与吸气系统部件在车宽方向上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在车宽方向上大型化。
在上述(8)所记载的情况下,由于框架构件作为将电池箱支承于主框架的支承支架和限制电池箱向吸气量调整装置侧或吸气系统部件侧移动的限制构件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在上述(9)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牢固地限制配置在主框架的一侧的电池向吸气系统部件或吸气量调整装置侧即另一侧的移动。
在上述(10)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将电池从主框架突出的突出量抑制得较小。
在上述(11)所记载的情况下,由于点火线圈和电池前后相邻配置,因此能够缩短到点火线圈的高压电线。
在上述(12)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刚性。
在上述(13)所记载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箱主体和箱罩进行连结的铰接等,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上述(14)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排出电池箱内的水等液体。
在上述(15)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中空部的隔热效果来减少来自发动机的热影响。
在上述(16)所记载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实现维护性的提高及端子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滤清器的立体图。
图6是在安装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滤清器的头管上形成的支架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滤清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8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箱的右侧视图。
图8B是图8A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6是从右下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框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左下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框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1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所搭载的电池箱中收容的电池等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22是从图21的状态取下电池等后的状态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23是图22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24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搭载于机动二轮车的电池的车辆安装状态下的左侧视图。
图25是图22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图26是从前方右侧观察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而得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并且,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的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以及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的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首先,在机动二轮车1的车辆的前部设有旋转自如的前轮2,在前轮2的上部设有前挡泥板3。在前挡泥板3的上方设有使前轮2转向的把手4,把手4设置于转向轴杆7的上部,该转向轴杆7由在车架5的前端形成的头管6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转向轴杆7的下部设有向左右延伸的板状的下桥8,在下桥8的左右端部固定有利用下部将前轮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左右一对的前叉9的上端。即,前叉9定位于头管6的下方。
车架5具备:主框架10,其由从头管6向斜后下方延伸出的一根矩形截面的钢制管材构成;座椅轨道11,其从主框架10的后端分支为两叉状而向斜后上方延伸出,然后以大致水平状态向后方延伸出,其中,在主框架10的下部后侧设有枢轴板10a。在枢轴板10a的前方且在主框架10的后部下方支承有空冷单气缸的发动机12,在座椅轨道11的大致水平区域上部支承有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13。
发动机12具备:由车架5支承的曲轴箱12a;从曲轴箱12a向前方突出的气缸体12b;在气缸体12b的前端安装的气缸盖12c。曲轴箱12a的后部由枢轴板10a支承,曲轴箱12a的上部由在主框架10上设置的发动机吊架10b支承。更详细地说,发动机12以气缸轴线L1成为大致水平状态的姿态被支承。在机动二轮车1中,在座椅13的前方且主框架10的上方,更详细地说,在座椅13与头管6之间,并且在主框架10的上方且后述主框架罩23的上方形成有跨越空间S,该跨越空间S为驾驶员为了乘车而向座椅13就座时跨越的空间。
在发动机12的后部的枢轴板10a上经由枢轴14而支承有能够向上下方向摆动的摆臂15,在摆臂15的后部支承有旋转自如的后轮16。并且,在摆臂15与座椅轨道11之间夹设有后缓冲件17,在发动机12的气缸盖12c上连接有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18的前端。在该排气管18的后端连接有在后轮16的右侧方向后上方延伸的消声器19。
构成机动二轮车1的车辆外观的车身罩20由多个树脂制罩体构成。详细地说,车身罩20包括:使把手4的左右端部面向外部而覆盖中央侧的车把罩21;在比车把罩21靠下方从前方覆盖头管6的前罩22;与前罩22的后端连接且主要包围主框架10的主框架罩23。并且车身罩20还包括:与前罩22及主框架罩23的下端连接且主要覆盖发动机12的气缸体的侧方的下部罩24;与主框架罩23及下部罩24的后端连接且主要覆盖座椅13的下方的后罩25。
在此,图2、3、4中示出取下车身罩20后的状态的机动二轮车1的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上述附图中将位于跨越空间S的下方的主框架10以露出的状态示出。
如上述附图明确示出的那样,在位于跨越空间S的下方的主框架10上配置有各种部件。以下,对在主框架10周边配置的部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在相对于发动机12位于斜前上方的位置的头管6的前方配置有主要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空气滤清器27。也参照图5,该空气滤清器27具有:具备开口28C的空气滤清器箱28;从空气滤清器箱28的开口28C侧安装的能够装拆的空气滤清器罩29;以及将由空气滤清器箱28与空气滤清器罩29形成的空间划分为作为上游侧的脏污侧27B和作为下游侧的清洁侧27C的元件(element)27A。空气滤清器箱28以其开口28C朝向前上方的状态配置在头管6的前方,元件27A以覆盖空气滤清器箱28的开口28C的方式由空气滤清器箱28与空气滤清器罩29夹持。由此,元件27A将空气滤清器27内划分为元件27A的前侧的脏污侧27B和元件27A的后侧的清洁侧27C。在空气滤清器罩29上安装有使空气滤清器27内的脏污侧27B向外部开放的吸气管道32。吸气管道32从空气滤清器罩29朝向下方延伸,在下端设有朝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32A。
如图5所示,在空气滤清器箱28的开口28C的外侧缘的上部、下部及右侧部一体形成具有螺栓穿过孔的凸起部28A,在图6中示出形成在头管6的前部且将多个钢制管材弯曲及熔敷而成的支架30。在支架30上与凸起部28A对应地熔敷有三个具有焊接螺母31A的托架31,如图7所示,空气滤清器箱28通过使凸起部28A与托架31重叠并使螺栓31B与焊接螺母31A螺合而进行安装。
参照图5,在空气滤清器箱28的后部左侧形成有朝向后方鼓出的鼓出部28B,在鼓出部28B的后表面形成有连通口33。在空气滤清器箱28的连通口33上连接连接管34。该连接管34将来自空气滤清器27的新鲜空气向车辆后方的发动机12输送。
如图2、图3所示,连接管34通过头管6的左侧方,并且通过左侧的前叉9的上方,在主框架10的左侧方中的比主框架10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以沿着主框架10的倾斜的方式向车辆斜后下方大致笔直地延伸出。即,连接管34从图3所示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辆中心线C1靠左方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主框架10位于车辆中心线C1上。并且,在此,在头管6的成为配置有连接管34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头管6的右侧方设置有车把锁定装置41。该车把锁定装置41根据驾驶员的钥匙操作而在规定的位置将把手4锁定,该车把锁定装置41由熔敷于头管6的车把锁定托架6A支承。
连接管34具有从空气滤清器27到发动机12的附近大致笔直地延伸的形状,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连接管34的后部向车辆内侧弯曲。连接管34在弯曲而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后端与作为吸气量调整装置的节气门区35连接。节气门区35在内部具备节气门阀等,从而根据驾驶员的节气门操作而对向发动机12供给的吸气量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节气门区35配置在发动机12与主框架10之间,经由连接管34与空气滤清器27连接,并经由吸气管35A与气缸盖12c连接。当观察图3时,节气门区35在车辆俯视观察下从车辆宽度方向的车辆中心线C1偏向左方配置,即,该节气门区35偏向配置有连接管34的一侧配置。来自节气门区35的新鲜空气与来自设置于吸气管35A的喷射器35B的燃料一起向发动机12输送。
当参照图4而从右侧观察主框架10时,在主框架10上支承有电池36。该电池36在侧视观察下呈长方形,收容于同样在侧视观察下呈长方形的由挠性材料的树脂材料构成的电池箱37中而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下部。
电池36配置在发动机12的斜前上方且头管6的后方,并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下方,该电池36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主框架10的下表面的方式,且以沿着主框架10略微倾斜的状态经由电池箱37而支承于主框架10。
图8A中示出电池箱37的右侧面,图8B中示出图8A的沿着a-a线的截面。如上述附图所示,电池箱37是右侧方敞开的箱体,具有从右侧方收容电池36的电池收容部37A。在电池箱37的上部形成有前后排列的一对板状的安装片38,如图4所示,上述安装片38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右侧部熔敷的右托架39。并且,如图8B所示,在电池箱37的左侧壁部37B形成有收容螺栓的螺栓收容部37C,收容于该螺栓收容部37C的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左侧部熔敷而垂下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左托架40。由此,电池36经由电池箱37而支承于主框架10。此外,在此,左托架40定位于连接管34与电池36之间。
在电池箱37的下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而延伸的在侧视观察下呈扁平形状的通路37F、37R,上述通路37F、37R沿前后排列而形成。通过该通路37F、37R,在电池36的下方形成空气层,因此电池36能够难以受到来自发动机12的热量,从而能够将电池36与发动机12接近配置。对电池36的配置位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3所示,电池36在车辆俯视观察下比中心线C1偏向右方配置。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如图2所示,电池36定位于与连接管34重叠的位置,即,电池36配置于连接管34的侧方。
另外,如图4所示,在电池36中,在后方侧设置且指向右方的正极端子42上连接有电力供给电缆43。该电力供给电缆43在接近电池36的位置经由高压线(高压电线)43A与在电池36的后方设置的点火线圈44连接。点火线圈44由熔敷于主框架10的右侧部的托架44A支承,即,电池36与点火线圈44以前后排列的状态支承于主框架10。而且,在点火线圈44上连接有点火高压线45的一端。该点火高压线45的另一端与发动机12所具备的未图示的火花塞连接,由此,火花塞能够被供给电力。
图2、图4中利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示出车身罩20的前罩22和主框架罩23,图3中利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示出主框架罩23。参照上述附图,对车身罩20与主框架10周边的上述部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空气滤清器27与连接管34被前罩22覆盖前方,空气滤清器27的后方的头管6被主框架罩23从后方覆盖。由此,空气滤清器27、连接管34以及头管6被前罩22和主框架罩23覆盖其外周整个区域。
另外,在图2中示出由主框架10后方的座椅轨道11支承且能够收纳头盔等的收纳箱46。参照图1,该收纳箱46配置在座椅13与主框架10之间,通过配置在其上方的座椅13而能够开闭。而且,该收纳箱46的侧部被后罩25覆盖。
如以上记载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1中,如图2所示,电池36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下方。因此,通过在主框架10的下方配置电池36,由此能够防止主框架10因电池36而向外鼓出,进而导致驾驶员在乘车时用腿跨越主框架10时的跨越性变差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跨越性。并且,主框架10通过电池36的上方,由此能够使从头管6向发动机12延伸出的主框架10的前半部分的倾斜平缓,进而能够使将主框架10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连接的主框架10的弯曲部的弯曲平缓,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薄壁小型化,从而实现轻型化。
另外,如图2所示,连接管34配置在电池36的侧方。因此,连接管34在跨越空间S的下方配置在与电池36的侧方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跨越空间S因将在发动机12的斜前上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27与节气门区35相连的连接管34而变小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跨越性。
另外,如图2、图3所示,空气滤清器27配置在头管6的前方。由此,能够在发动机12与头管6之间确保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配置大型的电池36。
另外,如图3所示,主框架10由通过车身中心线上C1的一根框架构成,电池36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偏向主框架10的一侧配置,连接管34偏向主框架10的另一侧配置。因此,通过电池36偏向主框架10的一侧配置,由此能够在主框架10的另一侧确保空间,因此能够使配置在电池36的侧方的连接管34大型化。
另外,如图4所示,电池36以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主框架10的下表面的方式支承于主框架10。因此,能够将电池36从主框架10突出的突出量抑制得较小。而且,能够在不提高主框架10的位置的情况下确保位于电池36的斜下前方的前轮2的行程量。因此,能够提高跨越性。另外,虽然电池36与点火线圈44前后排列而配置,但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点火线圈44与电池36以前后相邻配置,因此能够缩短到点火线圈44的高压电线。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5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而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空气滤清器箱28的后部左侧形成有朝向后方鼓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鼓出部28B,在该鼓出部28B的后表面连接有连接管51。该连接管51通过头管6的左侧方,并且通过左侧的前叉9的上方。
在此,如由图9明确示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51在头管6的侧方通过比下桥8的外侧端部8A靠内侧且比左侧的前叉9的外侧端部9A靠内侧的位置。
而且,连接管51以从空气滤清器箱28的鼓出部28B在车宽方向上离开主框架10的方式向后方延伸出,并在电池36的侧方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从而在车宽方向上接近主框架10而向后方延伸出,并且在其后端与节气门区3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51与节气门区35、电池36等的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引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2,空气滤清器27和连接管34被前罩22覆盖前方,空气滤清器27的后方的头管6被主框架罩23从后方覆盖,由此空气滤清器27、连接管34以及头管6被前罩22和主框架罩23覆盖其外周整个区域等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能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连接管51的通过头管6的侧方的部分位于比前叉9的外侧端部9A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覆盖头管6的外周的前盖22和主框架罩23大型化的情况。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发动机12为喷射器式且使用节气门区35,但也可以代替于此而使发动机12为化油器式,从而代替节气门区35而使用化油器。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图1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60的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而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12为化油器式,机动二轮车60具备空气滤清器61、连接管62以及化油器63,由空气滤清器61、连接管62以及化油器63构成吸气系统。在空气滤清器61的空气滤清器箱64的后部左侧一体形成有朝向后方鼓出的鼓出部64B、从该鼓出部64B朝向后方延伸出的延长鼓出部66。而且,空气滤清器61包括:能够装拆地安装于空气滤清器箱64的空气滤清器罩65;将由空气滤清器箱64和空气滤清器罩65形成的空间划分为作为上游侧的脏污侧65B与作为下游侧的清洁侧65C的元件61A;一体形成有鼓出部64B和延长鼓出部66的空气滤清器箱64。
如图11所示,空气滤清器61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呈L字形状。上述元件61A将空气滤清器61内划分为元件61A的前侧的上述脏污侧65B和元件61A的后侧的清洁侧65C。在空气滤清器罩65上安装有使空气滤清器61内的脏污侧65B向外部敞开的吸气管道65A。吸气管道65A从空气滤清器罩65朝向下方延伸出,在下端设置有朝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65D。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空气滤清器61通过将空气滤清器箱64固定于在头管6上形成的支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30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图示)而被支承。延长鼓出部66通过头管6的左侧方,并且通过左侧的前叉9的上方,如图10所示,延长鼓出部66在主框架10的左侧方,且在比主框架10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以沿着主框架10的倾斜的方式向车辆斜后下方延伸出。即,空气滤清器箱64的延长鼓出部66从图11所示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1偏向左方配置。
延长鼓出部66形成为空洞状,以使从吸气管道65A吸入的新鲜空气从前方流向后方,在其后表面形成的未图示的连通口上连接有连接管62。连接管62中,其前端与延长鼓出部66连接,而其后端与作为吸气量调整装置的化油器63连接。化油器63配置在发动机12与主框架10之间,并夹设在连接管62与发动机12的气缸盖12c之间,该化油器63经由与其后部连接的吸气管63A而与气缸盖12c连接。该化油器63内装有节气门阀等,从而根据驾驶员的节气门操作来对向发动机12供给吸气量进行调整。在此,关注图11,化油器63在车辆俯视观察下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1偏向左方配置。即,化油器63偏向配置有延长鼓出部66及连接管62的一侧配置。
参照图10~图12,在主框架10上支承有电池36。该电池3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电池,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电池箱37的安装片38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右侧部熔敷的右托架39,将电池箱37的左侧壁部37B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左侧部熔敷而垂下的左托架40。由此,电池36经由电池箱37而支承于主框架10。如图10所示,电池36定位于与鼓出延长部66重叠的位置,即,电池36配置在鼓出延长部66的侧方。
在以上记载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60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之外,如图11所示,由于电池36偏向于主框架10的一侧,由此能够在主框架10的另一侧形成空间,因此能够使空气滤清器61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呈从头管6的前方到主框架10的侧方的L字形状而形成为大型。并且,通过大型化了的空气滤清器36,能够实现吸气噪声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与本实施方式的延长连通部66对应。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图1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80的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发动机12为化油器式,机动二轮车80具备空气滤清器61、连接管62及化油器63等,电池36及电池箱37的结构也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但将电池36固定于主框架10的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15,将在电池箱37的上部前后排列而形成的板状的安装片38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右侧部熔敷的前后一对的托架81,并参照图13,将电池箱37的左侧壁部37B螺栓紧固于在主框架10的左侧部熔敷的托架67,由此电池36被支承于主框架10。托架67包括将两端熔敷于主框架10的U字形状的基部68、以架设在该基部68的U字形状的对置的边部之间的方式熔敷的支承支架69,通过形成在支承支架69上的螺栓紧固孔69a将电池箱37固定。
电池36配置在发动机12的斜前上方且头管6的后方,且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下方,该电池36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主框架10的下表面的方式,并以沿着主框架10略微倾斜的状态经由电池箱37而支承于主框架10,并且,如图14所示,在车辆俯视观察下比中心线C1偏向右方配置。并且,如图13所示,电池36定位于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空气滤清器箱64的延长鼓出部66重叠的位置,即,配置在延长鼓出部66的侧方。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化油器63的一部分与电池36重叠。更详细地说,化油器63的前部与电池36的后部重叠。
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框架10上设置有移动限制框架70,该移动限制框架70配置在电池36及电池箱37与化油器63及延长鼓出部66之间,限制电池36及电池箱37向化油器63侧的移动。移动限制框架70通过将钢制管材等形成为U字形状或コ形状而得到,其两端部熔敷于主框架10的右侧部,以从主框架10垂下的状态设置。
如图16、图17所示,移动限制框架70从主框架10的右侧部朝向主框架的左方延伸出,其底部到达托架67的下方。移动限制框架70的对置的边部之间比电池箱37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定得大,移动限制框架70以包围电池箱37的方式从主框架10的右侧部朝向主框架的左方延伸出。通过这样的移动限制框架70来限制电池箱37向左方的移动。
在以上记载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80中,除了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之外,如图13、图14所示,由于电池36与化油器63分开配置在车辆的左右,因此电池36与化油器63能够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化油器63的一部分与电池36能够以重叠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缩短车辆的前后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80中,如图13、图14所示,电池36以收纳于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电池箱37的状态支承于主框架10,在主框架10上设置有移动限制框架70,该移动限制框架70配置在电池箱37与吸气化油器63之间,来限制电池箱37向化油器63侧的移动。因此,通过在化油器63与电池箱37之间配置的移动限制框架70,来防止由挠性的材料构成的电池箱37因振动等而挠曲,从而导致化油器63与电池箱37接触的情况,由此能够使电池36与化油器63在车宽方向上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在车宽方向上大型化。
另外,移动限制框架70也配置在空气滤清器箱64的延长连通部66与电池箱37之间。由此,与上述同样,通过在延长连通部66与电池箱37之间配置的移动限制框架70,来防止由挠性的材料构成的电池箱37因振动等而挠曲,从而导致延长连通部66与电池箱37接触的情况,由此能够使电池36与延长连通部66在车宽方向上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在车宽方向上大型化。
另外,如图14所示,移动限制框架70安装在主框架10的一侧,并从该一侧朝向主框架10的另一侧延伸出,由此,能够牢固地限制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一侧的电池36向延长连通部66或化油器63侧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限制电池箱37向化油器63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框架70,而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未设置这样的构件,但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相当于移动限制框架70的构件。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将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移动限制框架70的底部焊接于托架67的基部68的底部。符号71表示移动限制框架70的底部与托架67的基部68的底部的焊接部。其它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移动限制框架70具有将电池箱37支承于主框架10的支承支架、限制电池36及电池箱37向化油器63或延长鼓出部66侧的移动的限制构件的功能,由此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的大小以及配置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36不同。其它部位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框架10的下方配置的电池100在车辆俯视观察下以跨中心线C1的方式配置。在电池100的左外侧方配置有连接管34,连接管34配置在主框架10的左外侧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管34位于电池100的侧方且主框架10的左外侧方,因此可较大地取得电池10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搭载有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空气滤清器61的车辆中设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00。在该情况下,由于延长鼓出部66位于电池100的侧方且主框架10的左外侧方,因此可较大地取得电池100。
<第七实施方式>
利用图20~图26,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100搭载有化油器式的发动机12,并且由空气滤清器61、连接管62、以及化油器63构成吸气系统。电池36配置在主框架10的下方,且位于空气滤清器61的空气滤清器箱64的侧方。
电池36以收容在电池箱101中的状态支承于主框架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箱101等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箱101在侧视观察下呈矩形,由从主框架10垂下的两个电池支承支架107、107支承。电池箱101的长度方向以大致沿着主框架10的延伸方向的状态倾斜。电池箱101使电池36的正极端子102及负极端子103向外部露出。与电池36的正极端子102连接的正极侧电缆104以及与负极端子103连接的负极侧电缆105被向上方拉出,并与主线束106连接。主线束106将多个配线集中,并沿着主框架10延伸出。
如图22所示,电池支承支架107、107以前后排列的状态配置,位于前侧的电池支承支架107焊接于以从头管6跨到主框架10的方式接合的角撑板108而垂下。位于后侧的电池支承支架107直接焊接于主框架10而垂下。
电池支承支架107、107在各自的下部将与电池箱101的上部一体形成的支架部109、109(图21)紧固。如图23所示,电池支承支架107由指向前方的前壁107A和与前壁107A相连的侧壁107B形成为截面L字状。需要说明的是,图中RH表示车辆右方。并且,如图24所示,电池箱101的左侧外壁紧固在从角撑板108垂下的托架124上。
如图22、图24、图25所示,电池箱101包括:从右侧方收容电池36的箱主体110;从右侧方覆盖收容了电池36的状态的箱主体110的能够装拆的不同体的箱罩111。箱罩111在侧视观察下覆盖电池36的下部侧以及端子之间,由此,电池36的正极端子102及负极端子103从箱罩111露出。
如图22所示,在箱罩111的底部一体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一对卡合片112、112,上述卡合片112、112从上方与箱主体110卡合。并且,如图21所示,在箱罩111上形成有通过正极端子102与负极端子103之间而向上方延伸的紧固片113,紧固片113紧固于箱主体110。通过卡合片112、112以及紧固片113,将箱罩111固定于箱主体1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架部109、109一体形成于箱主体110。
在箱罩111的外壁一体形成有前后排列的一对熔丝卡止部114、114,如图21所示,在上述熔丝卡止部114、114上固定有熔丝盒115、115(图21)。熔丝盒115、115的线束116、116被向下方拉出,并被从箱主体110的后方下部垂下的钩状的熔丝用线束引导件117引导,而导向主线束106。
箱主体110与箱罩111通过紧固以及接合而装拆自如,而在更换电池36时,可通过固定在箱罩111上的熔丝盒115、115和其线束116、116来保持箱罩111(防止脱落)。此时,由于熔丝用线束引导件117形成在箱主体110上,由此线束116、116的可弯曲部分被限定,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如图21、图26所示,在箱罩111的右侧外壁中,在熔丝盒115、115的前方形成有向右侧方突出而从前方保护熔丝盒115、115的熔丝保护肋118,且在箱罩111的右侧外壁的前端形成有向负极端子103的前方突出而保护负极端子103的端子保护肋119。
另外,如图24所示,在箱主体110的左侧壁部前后排列地形成有一对向左侧方突出而从前方保护化油器63的吸气系统保护肋12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4中,符号121表示位于电池36的下方而形成隔热空间的在箱主体110的下部形成的中空部。利用该中空部121,能够减少发动机12对电池36的热影响。
另一方面,参照图21、图22及图25,在箱主体110的作为最下端的后方下部一体形成有排水部122,该排水部122与箱主体110内部连通,将箱主体110内部的水向外部引导。排水部122形成为截面U字状,从箱主体110向右下方突出,如参照图25的箭头所示那样,将箱主体110内的水向外部引导。
在此,在排水部119的下方配置有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前方向后下方倾斜的遮蔽板123,参照图26,遮蔽板123被左右的主框架罩23夹持而支承。遮蔽板123位于发动机12及化油器63的前方,保护化油器63并对行驶风进行整流。通过将这样的遮蔽板123设置在排水部122的下方,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排水部119引导来的箱主体110内的水的一部分被遮蔽板123引导而从车辆下方排出。并且,被遮蔽板123引导的水的一部分被向左右引导而从主框架罩23向车辆下方排出。
在以上记载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主框架10垂下而支承电池36(电池箱101)的电池支承支架107、107形成为由前壁107A与侧壁107B构成的截面L字状,因此能够提高电池36的支承部的刚性。并且,电池箱101包括箱主体110、能够装拆于该箱主体110的不同体的箱罩111,在箱主体110上形成有熔丝用线束引导件117,在箱罩111上固定有熔丝盒115、115,因此不需要连结箱主体110与箱罩111的铰接等,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主体110的最下端设有作为排水口的排水部122,来自排水部122的流体即水被配置在发动机12的前方的遮蔽板123以及主框架罩23引导,从而将来自排水部122的水向车辆下方排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排出电池箱101内的水等液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罩111上形成有保护电池36的负极端子103的端子保护肋119,并且在熔丝盒115的前方形成有保护该熔丝盒115的熔丝保护肋118。因此,能够同时实现维护性的提高及端子部的保护。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中,能够防止驾驶员在乘车时用腿跨越车架时的跨越性变差的情况,从而提高跨越性,并且,能够实现车身的薄壁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轻型化。
符号说明:
1、50、60、80、100  机动二轮车
2  前轮
4  把手
5  车架
6  头管
7  转向轴杆
8  下桥
9  前叉
10  主框架(车架)
12  发动机
13  座椅
22  前罩
23  主框架罩
27、61  空气滤清器
28、64  空气滤清器箱
34、51、62  连接管(吸气系统部件)
35  节气门区(吸气量调整装置)
36、100  电池
37  电池箱
41  车把锁定装置
44  点火线圈
46  收纳箱
63  化油器(吸气量调整装置)
66  延长连通部(空气滤清器,吸气系统部件)
70  移动限制框架(框架构件)
101  电池箱
103  负极端子(端子)
107  电池支承支架
110  箱主体
111  箱罩
115  熔丝盒
117  熔丝用线束引导件
118  熔丝保护肋(肋)
119  端子保护肋(肋)
121  中空部
122  排水部(排水口)
123  遮蔽板

Claims (16)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具备:
主框架,其从头管向后斜下方延伸;
发动机,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且由所述主框架支承;
座椅,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部上方;
电池,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斜前上方且所述头管的后方,并由所述主框架支承;
吸气量调整装置,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框架之间,根据驾驶员的节气门操作而对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吸气量进行调整;
空气滤清器,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斜前上方;
吸气系统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之间,
在所述座椅与所述头管之间,且在所述主框架的上方形成有供所述驾驶员跨越所述主框架的跨越空间,
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
所述吸气系统部件在所述跨越空间的下方配置在所述电池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所述头管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由通过车身中心线上的一根框架构成,
所述电池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偏向所述主框架的一侧配置,
所述吸气系统部件偏向所述主框架的另一侧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系统部件是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
所述空气滤清器在车辆俯视观察下呈从所述头管的前方到所述主框架的侧方的L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池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以收纳在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电池箱中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主框架,
在所述主框架上设有框架构件,该框架构件配置在所述电池箱与所述吸气量调整装置之间,来限制所述电池箱向吸气量调整装置侧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构件配置在所述吸气系统部件与所述电池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构件也作为用于将所述电池箱支承于所述主框架的支承支架而发挥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构件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并从该一侧朝向所述主框架的另一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以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主框架的下表面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框架。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与点火线圈前后排列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主框架垂下而支承所述电池的电池支承支架形成为由前壁和侧壁构成的截面L字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以收纳在电池箱中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主框架,
所述电池箱由箱主体和能够装拆于该箱主体的不同体的箱罩构成,
在所述箱主体上形成有熔丝用线束引导件,在所述箱罩上固定有熔丝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主体的最下端设有排水口,
来自所述排水口的流体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前方的遮蔽板及车身罩引导,从而将来自所述排水口的流体向车辆下方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主体的下部设有中空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的端子部配置成从所述箱罩露出,
在所述箱罩上形成有保护所述端子部的肋,并且形成有在所述熔丝盒的前方保护该熔丝盒的肋。
CN201180015304.XA 2010-03-25 2011-02-24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Active CN103097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0/002135 2010-03-25
JP2010002135 2010-03-25
PCT/JP2011/054199 WO2011118327A1 (ja) 2010-03-25 2011-02-24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の配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7235A true CN103097235A (zh) 2013-05-08
CN103097235B CN103097235B (zh) 2015-10-14

Family

ID=4467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304.XA Active CN103097235B (zh) 2010-03-25 2011-02-24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7235B (zh)
AR (1) AR081317A1 (zh)
BR (1) BR112012024050B1 (zh)
WO (1) WO20111183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527A (zh) * 2017-03-24 2019-10-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电池配置结构
US10637024B2 (en) 2018-03-28 2020-04-28 Honda Motor Co., Ltd.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2640B2 (ja) * 2012-02-20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6660602B (zh) * 2014-09-01 2020-02-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
JP6139592B2 (ja) * 2015-03-27 2017-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WO2018029572A1 (en) * 2016-08-08 2018-02-15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n intake system for a two wheeled vehicle
JP6472482B2 (ja) 2017-04-28 2019-0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997692B2 (ja) 2018-09-28 2022-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61A (zh) * 1995-09-11 1997-04-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两轮机动车的电池安装装置
CN1439551A (zh) * 2002-02-07 2003-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电瓶配置结构
US20080006463A1 (en) * 2006-06-05 2008-01-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with battery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115283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鞍形座骑乘式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布置结构和电池支撑结构
CN101219691A (zh) * 2006-12-20 2008-07-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
CN101348141A (zh) * 2007-07-19 2009-01-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CN102869874A (zh) * 2010-03-24 2013-0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系统的配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0228A (ja) * 1982-10-14 1984-04-2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等の吸気構造
JP3380449B2 (ja) * 1997-11-12 2003-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補器配置構造
JP4141529B2 (ja) * 1998-04-23 2008-08-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4180728B2 (ja) * 1999-03-31 2008-1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レッグシールド
JP4052873B2 (ja) * 2002-05-10 2008-0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4078341B2 (ja) * 2004-08-30 2008-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61A (zh) * 1995-09-11 1997-04-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两轮机动车的电池安装装置
CN1439551A (zh) * 2002-02-07 2003-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电瓶配置结构
US20080006463A1 (en) * 2006-06-05 2008-01-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with battery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115283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鞍形座骑乘式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布置结构和电池支撑结构
CN101219691A (zh) * 2006-12-20 2008-07-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
CN101348141A (zh) * 2007-07-19 2009-01-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CN102869874A (zh) * 2010-03-24 2013-0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系统的配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527A (zh) * 2017-03-24 2019-10-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电池配置结构
US10637024B2 (en) 2018-03-28 2020-04-28 Honda Motor Co., Ltd.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81317A1 (es) 2012-08-08
BR112012024050A2 (pt) 2016-08-30
BR112012024050B1 (pt) 2019-09-03
WO2011118327A1 (ja) 2011-09-29
CN103097235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235A (zh) 跨骑型车辆的电池的配置结构
JP6673962B2 (ja) 電装品の配置構造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US9765731B2 (en) Canist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2574556B (zh) 机动二轮车
US9505460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8870226B2 (en) Evaporated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CN102034947B (zh) 蓄电池的固定结构
EP1643095B1 (en) Exhaust catalys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CN1962348A (zh) 跨骑式车辆
CN102168633A (zh) 机动二轮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配置结构
CN102963472B (zh) 机动二轮车
JP4685746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3085920B (zh) 二轮机动车
CN102869874B (zh) 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系统的配置结构
CN103010354B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102822045B (zh) 两轮机动车
CN101172505B (zh) 机动两轮车
CN104010931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3661706A (zh) 跨骑式车辆
CN103010349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8657344A (zh)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US11092121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154593C (zh) 摩托车
JP5907844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