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6727A -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6727A
CN103076727A CN2012103580546A CN201210358054A CN103076727A CN 103076727 A CN103076727 A CN 103076727A CN 2012103580546 A CN2012103580546 A CN 2012103580546A CN 201210358054 A CN201210358054 A CN 201210358054A CN 103076727 A CN103076727 A CN 103076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structural unit
general formula
furans
electrostatic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8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6727B (zh
Inventor
神山干夫
大村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76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6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4/00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heterocyclic ring
    • C08F234/02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heterocyclic ring in a ring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4Polyalke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6Polymers of alkenyl-aromat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88Block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1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or side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负荷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由含有树脂的调色剂粒子构成,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树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其中,通式(1)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通式(1)

Description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称为“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施行“有关由国家等推进环境物品等的调配的法律(绿色购入法)”等法律,力图摆脱石油来源的原料,例如,力求使用含有由来源于除化石资源以外的有机资源的原料得到的生物基塑料作为粘合树脂的调色剂等环境负荷低的调色剂。
作为来源于除化石资源以外的有机资源的原料,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这样的原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7294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432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负荷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由含有树脂的调色剂粒子构成,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树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
[化学式1]
通式(1)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021
[在通式(1)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
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优选为聚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羟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乙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丙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丁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或聚乙酰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优选为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及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另外,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优选为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另外,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是R1为-CH2OR2、R2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结构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树脂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77质量%。
而且,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调色剂粒子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7~70质量%。
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水性介质中,至少使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由此合成上述具有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
[化学式2]
通式(2)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031
[在通式(2)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
在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使包含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的树脂微粒在水性介质中凝聚来形成调色剂粒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由色剂粒子构成,所述调色剂粒子包含含有具有特定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树脂,该特定结构单元可以由来自植物的原料得到,因此可以将环境负荷抑制为较低水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在构成调色剂粒子的树脂中含有特定的结构单元,因此可获得高带电稳定性,转印性优异,大量印刷时的图像稳定性优异。
推测这是由于在构成调色剂粒子的树脂中含有特定结构单元,该特定结构单元中所含的呋喃基的氧原子与碳原子相同,具有sp2杂化轨道,同时呋喃基的结构部分具有双极性的共振杂化结构,因此调色剂开始带电的时间缩短。由此,推测可以抑制长期搅拌过程中的过量带电和与之相伴的图像浓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由色剂粒子构成,所述调色剂粒子包含含有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以下,也称为“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粘合树脂,该调色剂粒子视需要还可以含有着色剂、磁性粉末、脱模剂、带电控制剂等。
在示出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上述通式(1)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
就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而言,优选R1为-CH2OR2、R2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结构单元。
如后所述,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通过使用上述通式(2)表示的聚合性单体(以下,也称为“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导入到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中。
该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可以以非可食性植物为初始材料进行合成,所述非可食性植物能够由例如锯屑、生物醇进行醇发酵时的副产物等获得。
例如,以羟甲基糠醛(MHF)为初始材料,根据需要将-CH2OH变换为-CH2OR2或-CH2O(C=O)R3之后,进行Witting反应,由此可以合成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列举一个例子,如下述反应式(A)所示,通过将羟甲基糠醛(MHF)在对甲苯磺酸中与甲醇一起进行加热,变换为5-甲氧基糠醛(MMF),然后,在混合有水的1,4-二噁烷等有机溶剂中,在碳酸钾存在下,与甲基溴化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041
进行Witting反应,由此可以合成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HMVF)。
另一方面,上述通式(2)中的R1为氢原子时的特定乙烯基呋喃类单体可以通过使用糠醛代替羟甲基糠醛,同样利用Witting反应来合成。
[化学式3]
反应式(A)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042
特定的乙烯基类单体可以为仅具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均聚物,也可以为具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和来自其它聚合性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以下,也称为“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优选由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构成。
作为可以形成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的其它聚合性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类单体、具有离子性解离基团的聚合性单体、4-乙酰氧基苯乙烯、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乙烯、甲基异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4-乙酰氧基异丁香油酚、4-乙酰氧基丁香油酚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苯酯等。其中,优选使用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苯乙烯类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等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其中,优选使用苯乙烯。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离子性解离基团是指例如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等取代基,作为具有离子性解离基团的聚合性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等。其中,优选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该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共聚比率)优选为30~77质量%。
另外,该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中,来自具有离子性解离基团的聚合性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共聚比率)优选为2~7质量%。
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过少时,有可能产生初期图像浓度降低。另外,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过多时,半色调图像的均匀性有可能降低。
作为特定的乙烯基类共聚物,特别优选使用具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及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或具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可以为仅由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构成的树脂,也可以为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和其它树脂的混合物,该粘合树脂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25~100质量%,更优选为30~77质量%。
粘合树脂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过少时,有可能不能将环境负荷抑制为足够低的水平。另外,粘合树脂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过多时,半色调图像的均匀性有可能降低。
粘合树脂中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及其它树脂的含有质量比以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其它树脂计,优选为77:23~30:70。
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35~70℃,更优选为45~55℃。另外,软化点优选为80~110℃,更优选为90~105℃。另外,由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苯乙烯换算分子量的分子量分布得到的峰值分子量优选为3,500~20,000,更优选为10,000~20,000。其中,峰值分子量是指分子量分布中与峰值溶出时间相对应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中存在多个峰值时,是指与峰值面积比率最大的峰值溶出时间相对应的分子量。
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7”(PerkinElmer公司制)及热分析装置控制器“TAC7/DX(PerkinElmer公司制)”测定。
具体而言,将测定试样(粘合树脂)5.00mg封入于铝制盘“KITNO.0219-0041”中,将其固定于“DSC-7”的样品架上,在对照的测定中使用空的铝制盘,在测定温度0~200℃下、在升温速度10℃/分钟、降温速度10℃/分钟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却-加热(Heat-cool-Heat)的温度控制,取得其第二次加热时的数据,将第1吸热峰上升前基线的延长线与在从第1吸热峰的上升部分至峰顶点之间表示最大倾斜的连线的交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加热升温时在200℃下保持5分钟。
而且,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的软化点如下进行测定。
首先,在20℃、50%RH的环境下,将粘合树脂1.1g放入皿(シヤ一レ)中并弄平,放置12小时以上后,利用成型器“SSP-10A”(岛津制作所公司制)以3820kg/cm2的力加压30秒,制作直径1cm的圆柱形的成型样品,接着,将该成型样品在24℃、50%RH的环境下利用流动试验仪“CFT-500D”(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在荷重196N(20kgf)、开始温度60℃、预热时间300秒、升温速度6℃/分钟的条件下,由圆柱形模具的孔(1mm直径×1mm),使用直径1cm的活塞从预热结束时开始挤出,用升温法的熔融温度测定方法,偏移值设定为5mm,将测定的偏移法温度Toffset设定为粘合树脂的软化点。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的峰值分子量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所得的值。具体而言,使用装置“HLC-8220”(东曹公司制)及色谱柱“TSKguardcolumn+TSKgelSuperHZM-M3根串连”(东曹公司制),一边将色谱柱温度保持在40℃,一边使作为载体溶剂的四氢呋喃(THF)以流速0.2ml/min流动,在将测定试样(粘合树脂)于室温下用超声波分散机进行5分钟处理的溶解条件下,使试样溶解于四氢呋喃,浓度为1mg/ml,接着,用孔隙尺寸0.2μm的膜滤器进行处理,得到试样溶液,将该试样溶液10μL与上述载体溶剂一起注入于装置内,使用折射率检测器(RI检测器)进行检测,采用使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标准粒子进行测定所得的标准曲线算出测定试样具有的分子量分布。作为标准曲线测定用的聚苯乙烯,采用了10个点。
[着色剂]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的构成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一般已知的染料及颜料。
作为用于得到黑色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列举:炭黑、磁性体、铁钛复合氧化物黑等,作为炭黑,可列举:槽法炭黑、炉法炭黑、乙炔黑、热炭黑、灯黑等。另外,作为磁性体,可列举:铁素体、磁铁矿等。
作为用于得到黄色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列举:C.I.溶剂黄19、C.I.溶剂黄44、C.I.溶剂黄77、C.I.溶剂黄79、C.I.溶剂黄81、C.I.溶剂黄82、C.I.溶剂黄93、C.I.溶剂黄98、C.I.溶剂黄103、C.I.溶剂黄104、C.I.溶剂黄112、C.I.溶剂黄162等染料;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7、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等颜料。
作为用于得到品红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列举:C.I.溶剂红1、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溶剂红58、C.I.溶剂红63、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22等染料;C.I.颜料红5、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C.I.颜料红222等颜料。
作为用于得到青色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列举:C.I.溶剂蓝25、C.I.溶剂蓝36、C.I.溶剂蓝60、C.I.溶剂蓝70、C.I.溶剂蓝93、C.I.溶剂蓝95等染料;C.I.颜料蓝1、7、15、60、62、66、76等颜料。
就用于得到各色调色剂的着色剂而言,各色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着色剂。
就着色剂的含有比例而言,在调色剂粒子中,优选为0.5~20质量%,更优选为2~10质量%。
[磁性粉末]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的构成中含有磁性粉末的情况下,作为磁性粉末,可以使用例如磁铁矿、γ-赤铁矿或各种铁素体等。
就磁性粉末的含有比例而言,相对于粘合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0~500质量份,更优选为20~200质量份。
[脱模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的构成中含有脱模剂的情况下,作为脱模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蜡。作为蜡,特别优选使用低分子量聚丙烯、聚乙烯或氧化型的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类蜡。
就脱模剂的含有比例而言,在调色剂粒子中,优选为1~30质量%,更优选为3~15质量%。
[带电控制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的构成中含有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作为带电控制剂,只要是可以通过摩擦带电赋予正电或负电的物质、且为无色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正带电性的带电控制剂及负带电性的带电控制剂。
就带电控制剂的含有比例而言,在调色剂粒子中,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
在如上所述的调色剂中,调色剂粒子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27~70质量%。
通过使调色剂粒子中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7质量%以上,可以将环境负荷抑制为较低水平。
[调色剂的平均粒径]
就调色剂的平均粒径而言,例如,以体积基准的中位径计,优选为4~10μm,进一步优选为6~9μm。
通过使体积基准的中位径在上述范围内,转印效率提高,半色调的画质提高,细线或点等的画质提高。
调色剂的体积基准的中位径是使用将“Coulter Multisizer 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与搭载有数据处理用软件“Software V3.51”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得到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算出的。
具体而言,将调色剂0.02g添加于表面活性剂溶液20mL(以调色剂粒子的分散为目的,例如将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的中性洗剂用纯水稀释10倍而形成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并使其亲和后,进行1分钟超声波分散,制备调色剂分散液,将该调色剂分散液用移液管注入到在样品台内的装入有“ISOTONII”(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的烧杯中,直至测定装置的显示浓度为8%。
其中,通过设定为该浓度范围,可以得到具有再现性的测定值。而且,在测定装置中,将测定粒子计数设定为25000个,将孔径设定为50μm,将作为测定范围的1~30μm的范围分割成256份并算出频率值,从体积累积分数大的方面考虑,50%的粒径设定为体积基准的中位径。
另外,就调色剂的粒度分布而言,变动系数(CV值)优选为0~25%,更优选为5~20%。通过使变动系数在该范围内,调色剂的带电特性的均匀性提高,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可得到高浓度层次的再现性。
变动系数是利用下述式(x)求出的值。其中,算术平均粒径为对25,000个调色剂粒子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粒径x的平均值。
式(x):变动系数(%)={(标准偏差)/(算术平均粒径)×100}
[调色剂粒子的形状系数]
就本发明的调色剂而言,关于构成该调色剂的各个调色剂粒子,从提高转印效率的观点考虑,下述式(SF)所示的形状系数优选为0.930~1.000,更优选为0.950~0.995。
式(SF):形状系数={(调色剂粒子的最大直径)2/(投影面积)×(π/4)}
其中,调色剂粒子的最大直径是指将调色剂粒子在平面上的投影像夹在2根平行线之间时,该平行线间隔最大时调色剂粒子的宽度。另外,投影面积是指调色剂粒子在平面上的投影像的面积。
由于上述调色剂由调色剂粒子构成,所述调色剂粒子包含含有具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特定乙烯基类聚合物的粘合树脂,如上所述,该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可以由来自植物的原料得到,因此,可以将环境负荷抑制为较低水平。
另外,由于上述调色剂在构成调色剂粒子的粘合树脂中含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因此,可得到高的带电稳定性,转印性优异,大量印刷时的图像稳定性优异。
推测这是因为通过使构成调色剂粒子的粘合树脂中含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该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中所含的呋喃基的氧原子具有与碳原子相同的sp2杂化轨道,同时呋喃基的结构部分具有双极性的共振杂化结构,因此调色剂的带电开始时间缩短。由此推测可以抑制长期搅拌过程中的过量带电和与其相伴的图像浓度变化。
而且,根据如上所述的调色剂,在构成调色剂粒子的粘合树脂中含有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因此折痕定影性优异。
推测使用现有的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作为粘合树脂的调色剂,由于以疏水性比较强的苯乙烯为主要成分,因此不能充分地得到树脂中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和表面具有亲水基的图像支撑体(纸)的粘接强度,在由含有上述特定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粘合树脂得到的调色剂中,通过在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中的呋喃基和存在于图像支撑体(纸)表面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可得到高的粘接强度,其结果,可得到优异的折痕定影性。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混炼/粉碎法、悬浮聚合法、乳化凝聚法、乳液聚合聚合法、微乳液聚合凝聚法、其它公知的方法等,特别是从降低生产时的能量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采用乳液聚合凝聚法,所述乳液聚合凝聚法通过在水性介质中使用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或微乳液聚合,制备由含有具有特定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粘合树脂构成的微粒(以下,也称为“粘合树脂微粒”),将该粘合树脂微粒与根据需要的其它调色剂粒子构成成分的微粒一起凝聚、粘着。另外,也可以优选采用利用日本特开2010-19104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悬浮聚合法制造调色剂的方法。
在乳液聚合凝聚法中,粘合树脂微粒也可以为由组成不同的粘合树脂构成的2层以上结构,此时可以采用下述多段聚合法:在通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乳液聚合处理(第1阶段聚合)而制备的第1树脂微粒的分散液中添加聚合引发剂和聚合性单体,对该体系进行聚合处理(第2阶段聚合)。
具体列举利用乳液聚合凝聚法得到本发明的调色剂时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包括以下工序:
(1A)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通过在水性介质中使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与用于形成粘合树脂的聚合性单体作用,得到粘合树脂微粒;
(1B)着色剂微粒分散液制备工序,根据需要制备由着色剂形成的微粒(以下,也称为“着色剂微粒”)的分散液;
(2)聚集工序,在存在粘合树脂微粒及着色剂微粒的水性介质中添加凝聚剂,在进行盐析的同时进行凝聚、粘着(融着),形成聚集粒子;
(3)熟成工序,通过控制聚集粒子的形状来形成调色剂;
(4)过滤、清洗工序,从水性介质中过滤分离调色剂粒子,从该调色剂粒子中除去表面活性剂等;
(5)干燥工序,将清洗处理过的调色剂粒子进行干燥;
(6)外添加剂添加工序,在进行了干燥处理的调色剂粒子中添加外添加剂。
其中,水性介质是指由水50~100质量%和水溶性有机溶剂0~50质量%构成的介质。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列举: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乙酮、四氢呋喃,优选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等不溶解所得树脂的醇类有机溶剂。
作为使调色剂粒子中含有脱模剂的方法,可以列举,将粘合树脂微粒制成含有脱模剂的物质构成的方法;及在形成调色剂粒子的聚集工序中添加将脱模剂微粒分散于水性介质中而形成的分散液,使粘合树脂微粒、着色剂微粒和脱模剂微粒进行盐析、凝聚、粘着的方法等,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组合。
另外,作为使调色剂粒子中含有带电控制剂的方法,可以列举,与含有上述所示脱模剂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1A)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
具体而言,该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为:例如,在水性介质中添加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及根据需要的其它所希望的聚合性单体,施加机械能量使其分散,形成油滴,在该状态下,使聚合性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由此形成尺寸以例如体积基准的中位径计为50~300nm左右的、由特定乙烯基类聚合物构成的粘合树脂微粒。
作为用于施加用以形成油滴的机械能量的分散装置,没有特别限定,代表性地可以列举,例如备有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市售搅拌装置CLEARMIX(M.Technique公司制)等。除备有可以高速旋转的转子的上述搅拌装置之外,也可以使用超声波分散装置及机械式匀质机、Manton-Gaulin(マントンゴ一リン)、压力式匀质机等装置。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温度因使用的聚合性单体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种类而异,优选为例如50~100℃,更优选为55~90℃。另外,自由基聚合反应所需的时间因使用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及来自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自由基的反应速度而异,优选为例如2~12小时。
[表面活性剂]
在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中,为了使微粒稳定地分散于水性介质中,可以添加适当的分散稳定剂。
作为分散稳定剂,可列举例如:磷酸三钙、磷酸镁、磷酸锌、磷酸铝、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偏硅酸钙、硫酸钙、硫酸钡、膨润土、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另外,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环氧乙烷加成物、高级醇硫酸钠等一般用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也可以作为分散稳定剂使用。
作为这样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各种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芳基烷基聚醚磺酸钠、3,3-二磺基二苯基脲-4,4-二偶氮-双-氨基-8-萘酚-6-磺酸钠、邻羧基苯-偶氮-二甲基苯胺、2,2,5,5-四甲基-三苯基甲烷-4,4-二偶氮-双-β-萘酚-6-磺酸钠等磺酸盐;
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等,在脂肪酸盐中,可列举,油酸钠、月桂酸钠、癸酸钠、辛酸钠、己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钙等硫酸酯盐;脂肪酸盐等。
另外,作为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丙烷和聚环氧乙烷的组合、聚乙二醇和高级脂肪酸的酯、烷基酚聚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酸和聚乙二醇的酯、高级脂肪酸和聚环氧丙烷的酯、去水山梨糖醇酯等。
[聚合引发剂]
作为在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中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适宜的油溶性或水溶性的聚合引发剂。
作为油溶性的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
(1)偶氮类或二偶氮类聚合引发剂
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异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偶氮双异丁腈等;
(2)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
过氧化苯甲酰、甲乙酮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2,2,-双-(4,4-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三(叔丁基过氧化)三嗪等。
另外,作为水溶性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偶氮双氨基二丙烷醋酸盐、偶氮双氨基戊酸及其盐、过氧化氢等。
[链转移剂]
在粘合树脂微粒聚合工序中,出于调节粘合树脂的分子量的目的,可以使用一般所使用的链转移剂。作为链转移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正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正辛基-3-巯基丙酸酯、萜品油烯、四溴化碳、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
(1B)着色剂微粒分散液制备工序
该着色剂微粒分散液制备工序是在希望含有着色剂的物质作为调色剂粒子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的工序,是使着色剂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成微粒状而制备着色剂微粒的分散液的工序。
着色剂微粒的分散可以利用机械能量进行。
就着色剂微粒而言,优选在分散的状态下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10~300nm,进一步优选为100~200nm,特别优选为100~150nm。
着色剂微粒的体积基准的中位径是使用电泳光散射光度计“ELS-800”(大塚电子公司制)进行测定的。
关于(2)聚集工序~(6)外添加剂添加工序,可以按照目前公知的各种方法进行。
[凝聚剂]
作为在聚集工序中所使用的凝聚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选自金属盐中的物质。作为金属盐,可以列举例如,钠、钾、锂等碱金属的盐等一价的金属盐;钙、镁、锰、铜等二价的金属盐;铁、铝等三价的金属盐等。作为具体的金属盐,可以列举,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锌、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锰等,其中,从可以以更少量进行凝聚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二价的金属盐。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外添加剂]
上述调色剂粒子可以直接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但为了改良流动性、带电性、清洁性等,可以在该调色剂粒子中添加作为所谓的后处理剂的流动化剂、清洁助剂等外添加剂,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
作为外添加剂,可列举例如,包含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氧化钛微粒等的无机氧化物微粒;及硬脂酸铝微粒、硬脂酸锌微粒等无机硬脂酸化合物微粒、或钛酸锶、钛酸锌等无机钛酸化合物微粒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就这些无机微粒而言,为了提高耐热保存性、提高环境稳定性,优选利用硅烷偶联剂及钛偶联剂、高级脂肪酸、硅油等进行表面处理。
就这些各种外添加剂的添加量而言,相对于调色剂100质量份,其总计为0.05~5质量份,优选为0.1~3质量份。另外,作为外添加剂,可以组合使用各种物质。
[显影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也可以用作磁性或非磁性的一成分显影剂,可以与载体混合而用作二成分显影剂。
在将调色剂用作二成分显影剂的情况下,该调色剂相对于载体的混合量优选为2~10质量%。
将调色剂和载体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诺塔混合机、W锥形及V型混合机等。
作为载体,可以使用由铁、铁素体、磁铁矿等金属、这些金属和铝、铅等金属的合金等目前公知的材料构成的磁性粒子,特别优选铁素体粒子。
另外,作为载体,可以使用将磁性粒子的表面用树脂等包覆剂包覆的包衣载体及将磁性体微粉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形成的粘合剂型载体等。
作为构成包衣载体的包覆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等。另外,作为构成树脂分散型载体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可以使用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酚醛树脂等。
作为载体的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优选为20~100μ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20~60μm。就载体的体积基准的中位径而言,代表性地,可以利用备有湿式分散机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HELOS(SYMPATEC公司制)进行测定。
[图像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用于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
[图像支撑体]
作为用于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支撑体,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从薄纸至厚纸的普通纸、全化浆纸、美术纸或铜版纸等进行了涂敷的印刷用纸、市售的日本纸及明信片用纸等各种印刷用纸等各种,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例,可以加以各种变更。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
在乙烯基呋喃(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及正辛基硫醇8.84g中加入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基酯115.85g,进行加热溶解,由此制备单体溶液。
将在纯水3336.8g中溶解有十二烷基硫酸钠1.93g的水溶液加热至80℃,加入上述单体溶液并进行高速搅拌,由此制备单体乳化液。
在安装有搅拌装置、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的聚合槽中加入单体乳化液,一边进行搅拌,一边通入氮气,将聚合槽的内部温度维持在80℃。在该状态下加入将过硫酸钾9.92g溶解于纯水188.5g而形成的聚合引发剂水溶液,在氮气流下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在80℃下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其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内容物,由此得到粘合树脂微粒[1]。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2]
使用“羟甲基乙烯基呋喃(HMVF)724.71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2]。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3]
使用“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MM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3]。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4]
使用“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MMVF)357.36g、苯乙烯357.35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4]。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5]
使用“乙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EM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5]。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6]
使用“丁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BM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6]。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7]
使用“辛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OM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7]。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8]
使用“乙酰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AMVF)724.71g、丙烯酸正丁酯305.6g、甲基丙烯酸41.9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8]。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9]
在苯乙烯362.36g、丙烯酸正丁酯149.94g、甲基丙烯酸19.33g及正辛基硫醇4.42g中加入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基酯115.85g,进行加热溶解,由此制备单体溶液。
将在纯水3336.8g中溶解有十二烷基硫酸钠1.93g的水溶液加热至80℃,加入上述单体溶液并进行高速搅拌,由此制备单体乳化液。
在安装有搅拌装置、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的聚合槽中加入单体乳化液,一边进行搅拌,一边通入氮气,将聚合槽的内部温度维持在80℃。在该状态下加入将过硫酸钾4.96g溶解于纯水94.3g而形成的聚合引发剂水溶液,在氮气流下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在80℃下进行4小时聚合反应后,加入将过硫酸钾4.96g溶解于纯水94.3g而形成的聚合引发剂水溶液,用1小时滴加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265.20g、丙烯酸正丁酯169.27g、正辛基硫醇4.42g的单体溶液,进一步在80℃下进行3小时聚合反应,其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内容物,由此得到粘合树脂微粒[9]。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0]
使用“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MMVF)848.3g、丙烯酸正丁酯265.46g、甲基丙烯酸8.2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10]。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1]
使用“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MMVF)986.47g、丙烯酸正丁酯265.46g、甲基丙烯酸8.2g”代替“乙烯基呋喃724.71g、丙烯酸正丁酯295.87g、甲基丙烯酸38.66g”,除此之外,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聚合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粘合树脂微粒[11]。
[实施例1:调色剂的制造例1]
首先,一边对使表面活性剂“DOWFAX(注册商标)2A-1”(陶氏化学公司制)1.65g溶解于纯水31.25g而形成的溶液进行搅拌,一边缓慢地添加青色颜料(颜料蓝15:3)4.7g,由此制备着色剂微粒分散液[Cy]。
接着,使粘合树脂[1]79.1g(固体成分换算)、着色剂微粒分散液[Cy]37.60g、表面活性剂“Emal E-27C(有效成分27%)”(花王公司制)0.2g溶解于4.9g的纯水,将形成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纯水120.41g进行混合,用0.5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整为10之后,投入于安装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却管的反应槽中并进行搅拌。而且,边对使氯化镁6水合物20.9g溶解于纯水13.64g中而形成的氯化镁水溶液进行搅拌,边缓慢地进行滴加。边继续搅拌,边将反应槽的内部温度升温至85℃。
将温度维持在85℃,边进行搅拌,边对内液进行取样,使用“CoulterMultisizer 3”测定粒径,在体积基准的中位径达到6.50μm时加入使氯化钠64.25g溶解于纯水256.99g中而形成的氯化钠水溶液,进一步在搅拌下维持在85℃,使用粒径测定及流动式粒子像分析装置“FIPA-2100”(Sysmex公司制)确认粒径未变化,同时测定粒子的形状系数,在形状系数达到0.965的时刻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反复进行过滤、清洗,其后进行干燥,由此制作调色剂粒子[1X]。
在该调色剂粒子[1X]中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数均一次粒径=12nm)1质量%及疏水性氧化钛(数均一次粒径=20nm)0.3质量%,利用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并进行外添加处理,由此得到调色剂[1]。
调色剂[1]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53μm,变动系数为18.9%,形状系数为0.966。
[实施例2:调色剂的制造例2]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2]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2]。
调色剂[2]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61μm,变动系数为19.6%,形状系数为0.958。
[实施例3:调色剂的制造例3]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3]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3]。
调色剂[3]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38μm,变动系数为20.6%,形状系数为0.967。
[实施例4:调色剂的制造例4]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4]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4]。
调色剂[4]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27μm,变动系数为19.4%,形状系数为0.971。
[实施例5:调色剂的制造例5]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5]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5]。
调色剂[5]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42μm,变动系数为18.9%,形状系数为0.963。
[实施例6:调色剂的制造例6]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6]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6]。
调色剂[6]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72μm,变动系数为18.5%,形状系数为0.966。
[实施例7:调色剂的制造例7]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7]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7]。
调色剂[7]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53μm,变动系数为18.8%,形状系数为0.962。
[实施例8:调色剂的制造例8]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8]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8]。
调色剂[8]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61μm,变动系数为19.5%,形状系数为0.964。
[实施例9:调色剂的制造例9]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9]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9]。
调色剂[9]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18μm,变动系数为20.8%,形状系数为0.974。
[实施例10:调色剂的制造例10]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10]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10]。
调色剂[10]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18μm,变动系数为19.4%,形状系数为0.967。
[实施例11:调色剂的制造例11]
使用粘合树脂微粒[11]取代粘合树脂微粒[1],除此之外,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得到调色剂[11]。
调色剂[11]中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18μm,变动系数为19.9%,形状系数为0.961。
[调色剂的制造例12]
将由下述成分构成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投入含有Ca3(PO4)2的水性介质中,加热至60℃,使用TK式均质混合机(特殊化工制)以12,000rpm均匀地分散。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201
而且,向其中加入聚合引发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10g,进行悬浮分散,使该悬浮分散好的悬浮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悬浮液冷却,加入盐酸使Ca3(PO4)2溶解,进行过滤、清洗、干燥后,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并实施外添加处理,由此得到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6.5μm的调色剂[12]。
[调色剂的制造例13]
(1)油相的制备
制备由下述成分构成的油相,确认粘合树脂微粒[1]及聚酯树脂充分地溶解,将其投入均质混合机“ACE Homogenizer”(日本精机公司制)中,以每分钟15000转的转速旋转搅拌2分钟,制备均匀的油相[1]。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202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211
(2)水相的制备
将下述成分用球磨机搅拌4天,由此制备碳酸钙分散液。
碳酸钙(平均粒径0.03μm)             60质量份
纯水                                40质量份
(3)调色剂的制造
将下述成分投入胶体磨(日本精机公司制),以缝隙间隔1.5mm、每分钟8000转的转速旋转,进行20分钟乳化,将得到的乳化物投入旋转蒸发仪,在室温下、在30mmHg的减压下进行3小时脱溶剂。
油相[1]                             60质量份
碳酸钙分散液                        10质量份
其后,加入12N盐酸至pH2,将碳酸钙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除去。其后,加入10N的氢氧化钠至pH10,进一步在超声波清洗槽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1小时。进一步进行离心分离,将其上清液交换3次并清洗后,进行干燥,其后,像调色剂的制造例1那样进行操作并实施外添加处理,得到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7.8μm的调色剂[13]。
[显影剂的制造例1~13]
在水平搅拌翼式高速搅拌装置中放入铁素体粒子(体积基准的中位径:50μm(Powdertech公司制))100质量份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树脂(一次粒子的体积基准的中位径:85nm)4质量份,在搅拌翼的圆周速度为8m/s、温度为30℃的条件下混合15分钟后,升温至120℃,继续搅拌4小时,其后进行冷却,使用200目的筛子除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树脂的碎片,由此制备树脂包覆载体。
将该树脂包覆载体与上述调色剂[1]~[13]的各调色剂混合,使得调色剂浓度为7质量%,制备显影剂[1]~[13]。
使用在市售的彩色复合机“bizhub PRO C6500”(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公司制)的青色用显影装置中依次填装有上述显影剂[1]~[11]的装置,进行下述评价。作为图像支撑体(评价纸),使用“CF纸(A4、80g/m2)”(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公司制)。对于上述显影剂[12]、[13],将其依次填装于品红用显影装置中,进行评价。
(1)半色调图像的均匀性
在高温高湿(温度30℃、湿度80%RH)的环境下,以打印机模式连续输出整个面由青色点(或品红点)构成的浓度0.5的半色调图像1万张,对在第1张及第1万张中所得的半色调图像,按照下述评价基准目测评价精细度(きめ細かさ)。将◎~△设定为合格水平。将结果示于表1。
-评价基准-
◎:再现精细且均匀的半色调图像。
○:肉眼几乎不能判别,但用放大镜观察时,在一些点的边缘存在皲裂。
△:肉眼观察到极轻微的不均匀性、即图像皲裂,但为可以允许的范围。
×:肉眼感觉粗糙(さつき),观察到不均匀性。
(2)图像浓度
在常温低湿(温度20℃、湿度20%RH)的环境下,连续输出1万张调色剂附着量调整为恒定的5cm见方的实地图像,对在第1张及第1万张中所得的实地图像,使用透射浓度计“TD904”(Macbeth公司制)测定图像浓度,对该图像浓度进行评价。将图像浓度为1.20以上的情况设定为合格水平,将结果示于表1。
Figure BDA0000217995600023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表1中,VF类单体的共聚比率是根据{(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VF类单体)的质量)/(用于形成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总单体量+链转移剂)}×100算出的,
调色剂中VF类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根据{(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的质量)/(粘合树脂的质量+脱模剂(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基酯)的质量+着色剂的质量)}×100算出的,
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混合比是根据{(特定的乙烯基呋喃类单体的质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质量+其它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质量)}×100算出的,
聚酯树脂的混合比是根据{(聚酯树脂的质量)/(特定的乙烯基类聚合物的质量+聚酯树脂的质量)}×100算出的。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本发明的调色剂含有具有特定乙烯基呋喃类结构单元的粘合树脂,作为调色剂可以用于图像形成。另外确认,本发明的调色剂可得到高的图像稳定性。

Claims (9)

1.一种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由含有树脂的调色剂粒子构成,其中,
作为所述树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
[化学式1]
通式(1)
Figure FDA00002179955900011
在通式(1)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为聚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羟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甲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乙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丙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聚丁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或聚乙酰氧基甲基乙烯基呋喃(共)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为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及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为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是R1为-CH2OR2、R2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结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77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粒子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7~70质量%。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该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水性介质中,通过至少使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类聚合物,
[化学式2]
通式(2)
Figure FDA00002179955900021
在通式(2)中,R1为氢原子、-CH2OH、-CH2OR2或-CH2O(C=O)R3,R2、R3各自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水性介质中,通过使包含所述乙烯基类聚合物的树脂微粒凝聚来形成调色剂粒子。
CN201210358054.6A 2011-09-28 2012-09-24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076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2330A JP5477354B2 (ja) 2011-09-28 2011-09-28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12330 2011-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6727A true CN103076727A (zh) 2013-05-01
CN103076727B CN103076727B (zh) 2015-07-22

Family

ID=4791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8054.6A Active CN103076727B (zh) 2011-09-28 2012-09-24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22295B2 (zh)
JP (1) JP5477354B2 (zh)
CN (1) CN1030767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923A (zh) * 2017-11-24 2018-03-27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碳粉的生物基树脂和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384A (zh) * 2020-03-24 2020-07-2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9809B2 (ja) * 2011-10-28 2016-02-16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結着樹脂
JP5924210B2 (ja) * 2012-09-20 2016-05-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634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调色剂和成像装置
CN101308338A (zh) * 2007-05-14 2008-11-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调色剂的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JP2010043203A (ja) * 2008-08-14 2010-02-25 Tokyo Univ Of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5−ヒドロキシメチルフルフラールを原料としたバイオマスベースポリマー
JP2010210959A (ja) * 2009-03-10 2010-09-24 Sharp Corp 結着樹脂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トナー
JP2010285555A (ja) * 2009-06-12 2010-12-2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トナー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ト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556A (en) * 1979-06-27 1981-01-21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toner
US4287281A (en) * 1979-10-22 1981-09-01 Xerox Corporation Magnetic toner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4719916B2 (ja) 2007-08-30 2011-07-06 和歌山県 ヒドロキシスチレン誘導体及びアセトキシスチ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235545A (ja) * 2009-03-31 2010-10-21 Kuraray Co Ltd ビニルフラン類の製造方法
JP2012198445A (ja) * 2011-03-23 2012-10-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65883B2 (ja) * 2011-05-26 2013-12-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634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调色剂和成像装置
CN101308338A (zh) * 2007-05-14 2008-11-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调色剂的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JP2010043203A (ja) * 2008-08-14 2010-02-25 Tokyo Univ Of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5−ヒドロキシメチルフルフラールを原料としたバイオマスベースポリマー
JP2010210959A (ja) * 2009-03-10 2010-09-24 Sharp Corp 結着樹脂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トナー
JP2010285555A (ja) * 2009-06-12 2010-12-2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トナー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トナー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0923A (zh) * 2017-11-24 2018-03-27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碳粉的生物基树脂和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384A (zh) * 2020-03-24 2020-07-2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4384B (zh) * 2020-03-24 2021-10-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77354B2 (ja) 2014-04-23
JP2013073048A (ja) 2013-04-22
US20130078566A1 (en) 2013-03-28
CN103076727B (zh) 2015-07-22
US8722295B2 (en) 201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7700A (zh) 调色剂
WO1999052019A1 (fr) Toner destine au developpement d'une image electrostatiqu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associe
CN105527807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3076727B (zh)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98987A (ja) トナー
CN103092015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JP6034730B2 (ja) トナ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01891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375354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青色调色剂
CN103823337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KR20130012770A (ko) 중합 토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236226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CN102540791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的制造方法
JP4103738B2 (ja)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11598A (zh) 聚合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002109A (ja) カプセル化粒子、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37308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535212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15986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30361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JP6102536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二成分現像剤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175033A (ja) イエロートナー及びイエロ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H10319623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5221836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ブラックトナー
CN112835278A (zh) 一种彩色聚合墨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