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866A - 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以及驱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以及驱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37866A CN103037866A CN201180032225XA CN201180032225A CN103037866A CN 103037866 A CN103037866 A CN 103037866A CN 201180032225X A CN201180032225X A CN 201180032225XA CN 201180032225 A CN201180032225 A CN 201180032225A CN 103037866 A CN103037866 A CN 1030378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sh
- worm
- parasite
- oxyclozanide
-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0—Salicyl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609—Amides, e.g. salicylamid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10—Anthelmint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鱼类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杨酰苯胺系药剂对鱼类进行给药。本发明的寄生虫驱除方法特别是对于属于单殖虫或吸虫的寄生虫有效。作为水杨酰苯胺系药剂,优选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或氯氰碘柳胺。对于鲈形目、鲽形目、鲱形目、鲀形目、鲤形目、鳗鲡目、鲇形目的鱼类有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特别是养殖鱼)的寄生虫的驱除剂以及寄生虫驱除方法。具体涉及通过口服给药对称作贝尼登虫(ハダムシ,skin parasites)、单殖吸虫(エラムシ,gill parasites)的单殖虫(単生虫,monogenea)以及吸虫(trematoda)的寄生进行驱除的药剂以及驱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鱼类养殖中寄生虫症妨碍稳定的生产,所以造成非常大的问题。寄生虫症之中尤其是属于扁形动物门单殖亚纲的单殖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吸虫的感染症是在很多的养殖鱼中发生并且造成最大的问题之一的感染症。在单殖虫中一般存在称为贝尼登虫的单殖虫和称为单殖吸虫的单殖虫。已知:称为贝尼登虫的寄生虫是单后盘类分室科(Capsalidae)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本尼登虫(Benedenia seriolae)等,寄生于杜氏鰤(Seriola dumerili)、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黄尾鰤(Seriola lalandi)、长鳍杜氏鰤(Seliorarivoliana)等五条鰤类,条纹鲹(Pseudocaranx dentex)、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真鲷(Pagrus major)、黄高鳍刺尾鱼(Zebrasoma flavescens)、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比目鱼(Paralichthysolivace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军曹鱼(スギ)等很多的鱼种。作为发生了上述寄生虫的现场的症状,除了列举出伴随腹部的表皮发红和/或鳍的擦伤(スレ)、眼球的白浊等症状而发生的毙死的症状之外,还可列举出在遭受了大量寄生的鱼中因粘液的大量分泌而在导致体表看到白浊的症状等。另外,也存在频繁发现身体摩擦养鱼槽网(生簀網)那样的异常游泳的情况。由于使身体摩擦养鱼槽网等,因而症状恶化,病原菌从寄生部位感染的感染机会增加,因此也存在有受害扩大的情况。确认出寄生有该虫的情况下,可通过一边注意水温一边进行1~3分钟左右的淡水浴或过氧化氢水浴进行驱虫。然而,鱼的转移等处理所需要的劳力以及对鱼造成的压力大,因此强烈期望着通过可口服给药的药剂进行治疗。
称为单殖吸虫的单殖虫是,寄生于五条鰤类的扁形动物门多后盘类异斧虫科(Heteraxinidae)异斧虫(Heteraxine heterocerca)、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寄生于真鲷的相同微杯虫科(Microcotylidae)双阴道虫(Bivagina tai),寄生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的相同微杯虫科微杯虫(Microcotyle sebastis),寄生于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的相同科微杯虫(Microcotyle sebastisci),寄生于红鳍东方鲀的相同八铗虫科(Diclidophoridae)异沟盘虫(Heterobothrium okamotoi),寄生于比目鱼的相同科新异沟盘虫(Neoheterobothrium hirame),寄生于鲤鱼、金鱼的单后盘类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Dactylogyrus extensus、Dactylogyrus vastator),寄生于鳗鲡鱼的相同科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bine、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等。另外,其它的单殖虫中在养殖上造成问题的有属于单后盘类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的三代虫(Gyrodactylus),从很多的鱼类确认出超过500的种类。作为现场的症状,列举出鳃的退色、鱼的贫血、肥满度的降低等。另外,也存在频繁发现身体摩擦养鱼槽网的那样的异常游泳的情况。由于使身体摩擦养鱼槽网等,因而病原菌从体表的擦伤部位感染的感染机会增加,因此也存在有受害扩大的情况。确认出寄生有该虫的情况下,可通过一边注意水温一边进行3分钟左右的过氧化氢水浴而驱虫。然而,由于鱼的转移等处理所需要的劳力以及对鱼造成的压力大,因此强烈期望着通过可口服给药的药剂而进行治疗。
吸虫有寄生于杜氏鰤的血居科(Sanguinicolidae)拟德氏吸虫(Paradeontacylix grandispinus、Paradeontacylix kampachi)、寄生于金枪鱼属的鱼的住血吸虫(Cardicola sp.)等。在除了杜氏鰤以外的五条鰤类中也寄生着可认为是血居科的吸虫但是未鉴定。吸虫寄生于血管内。作为现场的症状,列举出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氧。没有确立出该虫的驱虫法,鱼容易缺氧,因而采用控制喂食、控制挑选等处理方法,等待该虫衰老而死,除此以外尚不知有其它的处理方法。因此,强烈期望着基于药剂的治疗。
作为可通过口服给药使用于贝尼登虫的药剂,拜耳医药公司和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销售着用于驱除寄生于鲈形目鱼类的体表的贝尼登虫的通用名为吡喹酮(Praziquantel,异喹啉·吡嗪衍生物)的药剂。作为可通过口服给药使用于单殖吸虫的药剂,明治制菓株式会社销售着用于驱除寄生于鲀形目鱼类的鳃的异沟盘虫的通用名为苯硫胍(Febantel,苯并咪唑化合物)的药剂。它们通过混合于养殖鱼用的饵料而给药从而使用。
关于水杨酰苯胺(salicylanilide)系药剂,用作家畜用药剂,用于控制体内寄生生物(特别是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以及线虫(例如Haemonchus种))。报告有,水杨酰苯胺羟氯水杨酰苯胺(羟氯水杨酰苯胺)对于移动到牛的肠的成体肝脏吸虫类(Fasciola hepatica)和未成熟Paramphistone(扩展巨盘吸虫,Gigantocotyle explanatum)、以及瘤胃和网胃中的年幼的吸虫类有效。羟氯水杨酰苯胺(羟氯水杨酰苯胺)是非常不溶于水的性质,因而以水性悬浊液处方物的方式口服给药于动物。
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羟氯水杨酰苯胺对于寄生于鱼类的原虫纤毛虫(スクーチカ)(盾纤虫(Philasterides dicentrarchi))具有驱虫效果的内容,但是仅仅是用溶解有羟氯水杨酰苯胺的海水进行培养而判定效果得到的内容,实际上不是对于寄生于鱼类的原虫进行观察而得到的效果。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羟氯水杨酰苯胺用于家畜的肝吸虫的内容。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其它的水杨酰苯胺系药剂用于动物的肝吸虫的内容。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其它的水杨酰苯胺系药剂用于温血动物的吸虫、线虫的内容。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将硫双二氯酚(bitionol)用于鱼类的寄生虫驱除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976784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3914418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3927071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WO 2008/013235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水生生物病症),49,191-197,2002.“Antiprotozoals effective in vitro against the scuticociliate fish pathogenPhilasterides dicentrarchi”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基于口服给药药剂而驱除鱼类(特别是养殖鱼)中的单殖虫以及吸虫的驱除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明人等寻求对在杜氏鰤、鰤鱼(ハマチ,Seriola quinqueradiata)等五条鰤类的养殖中造成重大问题的单殖虫和/或吸虫而言有效的口服给药药剂,探索了既存的动物用各种抗寄生虫药和/或源自天然物的物质等。其结果发现如下情况,从而完成本发明:在作为动物用抗吸虫药而销售的水杨酰苯胺系药剂上确认出效果。
本发明的要旨在于以下的(1)~(4)的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
(1)一种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其含有水杨酰苯胺系药剂作为有效成分。
(2)根据(1)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寄生虫是属于单殖虫或吸虫的寄生虫。
(3)根据(1)或(2)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是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rafoxanide)或氯氰碘柳胺(closantel)。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鱼类是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鲱形目、鳗鲡目、鲤形目、或鲇形目的鱼类。
另外,本发明的要旨在于(5)~(9)的寄生虫驱除方法。
(5)一种鱼类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杨酰苯胺系药剂对鱼类进行给药。
(6)根据(5)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寄生虫是属于单殖虫或吸虫的寄生虫。
(7)根据(5)或(6)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是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或氯氰碘柳胺。
(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鱼类是鲈形目、鲽形目、鲱形目、鲀形目、鲤形目、鳗鲡目、或鲇形目的鱼类。
(9)根据(5)~(8)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天将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按1~1000mg/kg鱼体重进行口服给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口服给药而有效地驱除寄生于养殖鱼特别是杜氏鰤、鰤鱼等五条鰤类、金枪鱼类的养殖鱼并且造成严重的问题的单殖虫以及吸虫。
附图说明
图1为从在羟氯水杨酰苯胺100mg给药的4小时后在饲养水中观察到的宿主脱落下的新本尼登虫成虫(左)以及正常的成虫(右)的照片。与正常的成虫相比,在脱落下的成虫中确认出虫体整体的萎缩以及固着盘的萎缩。
图2是在实施例6中,通过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而脱落下的寄生虫日本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左)以及对照鱼区的日本轭联虫(右)的照片。与对照鱼区的虫相比,脱落下的虫确认出虫体的一部分的萎缩以及吸附盘的萎缩。
图3是在实施例8中,因羟氯水杨酰苯胺溶液而萎缩了的日本轭联虫、指环虫sp.(Dactylogyrus sp.)的照片。在试验开始10分钟后的羟氯水杨酰苯胺5ppm处理区的照片(左上)中,指环虫sp.瞬间从鳃脱落并且萎缩而停止了运动。在试验开始10分钟后的羟氯水杨酰苯胺1ppm处理区的照片(左下)中指环虫sp.的虫体整体萎缩着,在试验开始5~10分钟之后在鳃上萎缩,在试验开始15分钟之后停止了运动。试验开始60分钟后的对照区的指环虫sp.反复伸缩(右上、右下)。
图4是在实施例8中,因羟氯水杨酰苯胺溶液而萎缩了的住血吸虫sp.(Cardicola sp.)的照片。在试验开始5分钟后的羟氯水杨酰苯胺5ppm处理区的照片(左)中,住血吸虫sp.瞬间萎缩而停止了运动。试验开始10分钟后的对照区的住血吸虫sp.反复伸缩(右)。
图5是在实施例8中,因羟氯水杨酰苯胺溶液而脱落下的鱼虱sp.(Caligussp.)的照片。在试验开始60分钟后的羟氯水杨酰苯胺1ppm处理区的照片(左)中,鱼虱sp.从鳃弓脱落并且停止了运动。试验开始60分钟后的对照区的鱼虱sp.保持寄生于鳃弓的状态并且反复进行了运动(右)。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是指具有水杨酰苯胺作为基本骨架的药剂,例示出:溴沙尼特(bromoxanide)、溴替尼持(brotianide)、氯碘沙尼、氯氰碘柳胺(closantel、5’-氯-4’-(4-氯-α-氰基苄基)-3,5-二碘水杨酰基-o-酰替甲苯胺)、羟氯水杨酰苯胺(oxyclozanide、3,3’,5,5’,6-五氯-2’-羟基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rafoxanide、3’-氯-4’-(4-氯苯氧基)-3,5-二碘水杨酰苯胺)、氯硝柳胺(niclosamide、2’,5-二氯-4’-硝基水杨酰苯胺)以及二溴沙仑以及三溴沙仑(tribromosalan)等。
羟氯水杨酰苯胺是称作化学名2,3,5-三氯-N-(3,5-二氯-2-羟基苯基)-6-羟基苯酰胺、作为别名也被称作氯羟柳胺(Zanilox)、五氯柳胺(Saucylanilide)等的化合物。在欧洲等地作为牛、羊等的吸虫药而销售着。
作为确认出本发明的水杨酰苯胺系药剂的抗寄生虫效果的寄生虫,列举出属于鱼类的扁形动物门单殖亚纲的单殖虫(一般称作贝尼登虫和/或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吸虫等。称作贝尼登虫的寄生虫列举出单殖虫类本尼登虫亚科等寄生于海水鱼的寄生虫。作为本尼登虫亚科,例如列举出鰤本尼登虫(Benedenia seriolae)、石斑本尼登虫(Benedenia epinepheli)、星内鱼本尼登虫(Benedenia hoshinai)、塞氏本尼登虫(Benedenia sekii)等本尼登虫(Benedenia)以及鱾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康吉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congeri)等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称作单殖吸虫的单殖虫是,属于多后盘类的异斧虫科异斧虫(Heteraxine heterocerca)、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 a)、微杯虫科双阴道虫(Bivagina tai)、微杯虫(Microcotylesebastis、Microcotyle sebastisci)、八铗虫科异沟盘虫(Heterobothrium okamotoi)、新异沟盘虫(Neoheterobothrium hirame)、单后盘类指环虫科指环虫(Dactylogyrusextensus、Dactylogyrus vastator)、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bine、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等。另外,其它的单殖虫中在养殖上造成问题的单殖虫列举出属于单后盘类三代虫科的三代虫(Gyrodactylus)。吸虫列举出血居科拟德氏吸虫(Paradeontacylix grandispinus、Paradeontacylix kampachi)、住血吸虫(Cardicola sp.)等。特别是对于新本尼登虫、本尼登虫等有效。
在本发明中鱼类包含海产鱼、淡水鱼中的任一种鱼种。在实用上本发明可适用于作为需要驱除寄生虫的养殖鱼、观赏鱼而处理的鱼种。其中产业上特别重要的是养殖鱼,例如,可将本发明的药剂预防性或者治疗性地使用于:鲀形目鲀形科的红鳍东方鲀、鲈形目鲻科(Serranidae)的石斑鱼(grouper)、鲈形目丽鱼(Cichlid)科的罗非鱼(tilapia)、鲇形目鲇形科或者鲤形目鲇形科的鲇鱼等已知寄生有贝尼登虫和/或单殖吸虫、吸虫等鱼类寄生虫的鱼种,或者存在有鱼类寄生虫的寄生的可能性的鱼种。
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鱼种包含生存在淡水以及海水之中的全部的年龄的养殖鱼、水族馆和/或商业的观赏鱼。特别地,养殖鱼是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鲱形目、鳗鲡目、鲤形目、鲇形目的鱼类,是五条鰤类、石斑鱼类、鲷类、比目鱼类、鲀鱼类、鲑鱼类、鳗鲡鱼类、鲤鱼类、鲇鱼类的鱼。具体例示出:杜氏鰤、长鳍杜氏鰤、五条鰤(鰤鱼)、黄尾鰤、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条纹鲹、鲐鱼(Scomber japonicus)、鲈鱼、真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罗非鱼(tilapia)、军曹鱼(スギ)、赤点石斑鱼、褐石斑鱼、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黑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花斑刺鳃鮨(Plectropomus leopard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褐菖鲉、太平洋蓝鳍金枪鱼(Thunnus orientalis)、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maccoyii)、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比目鱼、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大菱鲆(Scophthalmus aquosus)、大比目鱼(Halibut)、红鳍东方鲀、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黄高鳍刺尾鱼、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大西洋鲑、银鲑鱼(Oncorhynchus kisutsh)、红鲑(Oncorhynchus nerka)、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altiveli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鲤鱼、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虱目鱼(Chanos chanos,Milkfish)等。特别是,在杜氏鰤、五条鰤、石斑鱼类,军曹鱼(Cobia)、笛鲷(snapper)、尖吻鲈(Latescalcarifer)、罗非鱼(tilapia)、鲈鱼等中,较多地报告有贝尼登虫的受害。
本发明的寄生虫驱除剂可通过口服给药而显现效果。另外,也可通过将鱼浸于溶解有药剂的液体的药浴而进行给药,也可通过注射而进行给药。
关于为驱除寄生虫而使用水杨酰苯胺系药剂的情况下的给药量,例如,对于任一条鱼,每1天相对于鱼体重1kg,在1mg~1g的范围,优选在50~200mg的范围进行口服给药。作为口服给药的情况下的给药量的下限,例如列举出每1天相对于鱼体重1kg为1mg、5mg、10mg、25mg、50mg、75mg、100mg等。作为口服给药的情况下的给药量的上限,例如列举出每1天相对于鱼体重1kg为1000mg、750mg、500mg、400mg、以及300mg等。给药期间为1~10天,优选为1~3天。
另外,也可将驱除剂溶解于饲养水,将鱼体浸没于其中,直接接触,在该情况下,在按照有效成分的浓度为0.5~500ppm、优选0.5~10ppm的方式溶解而得到的饲养水中,将对象鱼浸没1分钟~1天,优选为30分钟~6小时。注射的情况下,1次以0.01~100mg/kg、优选以0.5~10mg/kg进行给药。予以说明,在此情况下的给药期间为1~6天是适当的。
关于本发明的寄生虫驱除剂,可单独使用作为有效成分的前述化合物,还可根据需要与其它的物质,例如载体、稳定剂、溶剂、赋形剂、稀释剂等辅助的成分组合而使用。另外,形态也为粉末、颗粒、片剂、囊等,可以是通常使用于这些化合物的形态中的任一个。对化合物的味、气味敏感的鱼的情况下,可通过包衣等方法而防止饲料的嗜好性的降低,不易使化合物漏出。
鱼类的情况下,通常将口服给药的药剂添加于饲料而使用。将本发明的寄生虫驱除剂添加于饲料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考虑了各种鱼种用途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物性的饲料。通常使用将鱼粉、糟糠类、淀粉、矿物质、维生素、鱼油等混合而制成粒料状的物质,或将沙丁鱼等冷冻鱼与向鱼粉中添加维生素等而得到的粉末饲料(mash)混合而制成粒料状的物质等。根据鱼的种类、尺寸而大致确定出1天的摄饵量,因而将按照成为上述的用法用量的方式换算而得到的量的该寄生虫驱除剂添加于饲料。该寄生虫的驱除,1天量可通过1次而给药,也可分为数次而给药。
以下记载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它们的任何限定。
以下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贝尼登虫(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是以圆斑星鲽为宿主而饲养维持着的虫,将由成虫产卵得到的卵回收并且培养,将所获得的孵化幼生使用于试验。在本发明中,羟氯水杨酰苯胺使用了没有制剂化的原药粉(base powder)。
实施例1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的驱虫效果-1>
试验方法:
将平均鱼体重约150g的杜氏鰤30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3%。注水设为4.8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第1次暴露)和开始第4天(第2次暴露)实施了2次将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鱾新本尼登虫孵化幼生约6000个体投入于500升水槽,设为1小时静水。试验开始第4天的该寄生虫暴露后,将各10尾容纳于3台200升水槽。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6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3%。试验开始第7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8~10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11天喂食市售饲料,观察了各区的食欲。在试验开始第12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鱾新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从试验开始第8天起以100mg、200mg/kg鱼体重/天而口服给药3天羟氯水杨酰苯胺的两个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三个区。
试验饲料:使用了添加了规定量的药剂的潮湿性饲料。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食欲变化、寄生数来进行。
结果和考察
关于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该虫的大小和阶段,第1次暴露的虫为2.5mm左右的成虫,第2次暴露的虫为0.6mm左右的幼虫。关于试验结束时的对照区的该虫的大小,第1次暴露的虫为3.80±0.24mm,第2次暴露的虫为2.12±0.22mm,正常地生长了。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添加了该剂的饲料没有对鱼的食欲造成不良影响。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1。羟氯水杨酰苯胺100mg给药区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1、t-检验),其驱虫率是:幼虫为78%,成虫为90%。进一步,在200mg给药区未发现该虫的寄生,驱虫率为100%。另外,给药4小时后在饲养废水中观察到很多萎缩了的该虫(图1)。
以上的结果表明了羟氯水杨酰苯胺对于贝尼登虫具有驱虫效果。
表1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显著差。
实施例2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的驱虫效果-2>
试验方法:
将平均鱼体重约210g的杜氏鰤73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3%。注水为4.8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第1次暴露)和开始第4天(第2次暴露)实施了2次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鱾新本尼登虫孵化幼生约14000个体投入于500升水槽,设为1小时静水。试验开始第4天的该虫暴露后,将各10尾容纳于7台200升水槽。另外,为了调查药剂给药开始时的寄生虫体长,将剩余的3尾容纳于200升水槽。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6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5%。试验开始第7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8~10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11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鱾新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在试验开始第8天以25mg、50mg、75mg、100mg、150mg/kg鱼体重/天将羟氯水杨酰苯胺进行单次口服给药的五个区、从试验开始第8天起以150mg/kg鱼体重/天将吡喹酮(市售的五条鰤类用抗贝尼登虫剂)进行3天口服给药的阳性对照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七个区。进一步,除了给药区,另外设定了掌握药剂添加饲料给药时的寄生虫的大小和阶段的区(将3尾容纳于200升水槽)。
试验饲料:使用了添加了规定量的药剂的潮湿性饲料。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关于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该虫的体长和阶段,第1次暴露的虫为2.42±0.28mm且为成虫,第2次暴露的虫为0.89±0.09mm且为幼虫。关于试验结束时的对照区的该虫的体长,第1次暴露的虫为3.45±0.27mm,第2次暴露的虫为1.76±0.17mm且为幼虫,正常地生长了。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另一方面,作为阳性对照区的吡喹酮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从第2天起明显地降低。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2。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寄生数是给药量依存性地变少,在羟氯水杨酰苯胺75mg/kg鱼体重给药以上的区中与对照区进行比较则显著地(t-检验)减少了。关于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驱虫率,在75mg给药区中为约29%,在100mg给药区为约63%,在150mg给药区为84.4%。另一方面,作为阳性对照区的吡喹酮给药区的驱虫率为约45%,其驱虫率尽管是3天连续给药,也是低于羟氯水杨酰苯胺100mg、150mg单次给药区的值。
以上的结果表明了如下内容等:羟氯水杨酰苯胺通过口服给药发挥对于贝尼登虫的驱虫效果,口服给药量依存性地发挥驱虫效果,其效果比市售的吡喹酮优异。
表2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相比于对照区,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3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的驱虫效果-3>
试验方法:
将平均鱼体重约328g的杜氏鰤37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注水为4.8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实施了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鱾新本尼登虫孵化幼生约7400个体投入于500升水槽,设为1小时静水。该虫暴露后,将各5尾容纳于7台200升水槽。另外,为了调查药剂给药开始时的寄生虫体长,将剩余的2尾残留于500升水槽来饲养。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6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7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8~10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11天为了调查各区的食欲,喂食了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在试验开始第12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鱾新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从试验开始第8天起以100mg、150mg、200mg、300mg、400mg/kg鱼体重/天而口服给药3天羟氯水杨酰苯胺的五个区、从试验开始第8天起以150mg/kg鱼体重/天将吡喹酮(市售的五条鰤类用抗贝尼登虫剂)进行3天口服给药的阳性对照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七个区。进一步,除了给药区,另外设定了掌握药剂添加饲料给药时的寄生虫的大小和阶段的区(将2尾容纳于500升水槽)。
试验饲料:使用了添加了规定量的药剂的潮湿性饲料。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该虫的体长和阶段为2.73±0.20mm且为成虫。试验结束时的对照区的该虫的体长为4.08±0.22mm,正常地生长了。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另一方面,关于作为阳性对照区的吡喹酮给药区的摄饵活性,在第3天的给药时为食用规定量的饲料而需要对照区的10倍程度的时间。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3。在全部的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中,鱾新本尼登虫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1、t-检验),其驱虫率在100mg给药区为93.7%,在150mg给药区为99.3%,在200mg以上的给药区都为100%。另一方面,作为阳性对照区的吡喹酮给药区的驱虫率为52.4%。因此再现了,羟氯水杨酰苯胺通过口服给药对新本尼登虫发挥驱虫效果,其效果比市售的吡喹酮优异等等。
表3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4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的驱虫效果-4>
试验方法:
鱼的饲养是在具备有将饲养水净化的过滤槽和将饲养水灭菌的紫外线灭菌机的陆上循环式水槽中进行。将平均鱼体重约321g的杜氏鰤30尾以各5尾容纳于200升水槽,饲养7天而在30℃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注水为12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实施了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鱾新本尼登虫孵化幼生1000个体投入于各200升水槽,设为30分钟静水。从试验开始起5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6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7~9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10天为了调查各区的食欲,喂食了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在试验开始第11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鱾新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从试验开始第7天起以75mg、100mg、200mg、250mg、300mg/kg鱼体重/天而口服给药3天羟氯水杨酰苯胺的五个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六个区。
试验饲料:使用了添加了规定量的药剂的潮湿性饲料。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为了调查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该虫的体长,回收从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杜氏鰤脱落下的虫并且测定了体长。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鱾新本尼登虫的体长为2.97±0.25mm且为成虫。试验结束时的对照区的该虫的体长为4.91±0.23mm,正常地生长了。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4。在全部的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在,鱾新本尼登虫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1、t-检验),其驱虫率在75mg给药区为57.9%,在100mg给药区为92.6%,在200mg以上的给药区都为100%。因此表明了,在30℃的高水温时羟氯水杨酰苯胺通过口服给药也对贝尼登虫发挥驱虫效果。现在进行的杜氏鰤的贝尼登虫驱虫法是淡水浴、利用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分的药剂的药浴。然而,关于这些处理,在夏天的高水温时对鳃造成障碍,因而有时会导致在药浴中使鱼死亡,或者使鱼的状态恶化而在数天间降低食欲。羟氯水杨酰苯胺的给药即使是高水温也观察不到这样的不良影响,而且对于鱼类寄生虫发挥高的驱虫效果,因此是非常优异的化合物。
表4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5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鰤本尼登虫(Benedenia seriolae)寄生的驱虫效果>
试验方法:
将平均鱼体重约420g的杜氏鰤25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注水为4.8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实施了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鰤本尼登虫孵化幼生约5300个体投入于500升水槽,设为1小时静水。该虫暴露后,将各5尾容纳于5台200升水槽。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6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7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8~10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11天为了调查各区的食欲,喂食了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在试验开始第12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鰤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从试验开始第8天起以75mg、100mg、150mg、200mg/kg鱼体重/天而口服给药3天羟氯水杨酰苯胺的四个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五个区。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为了调查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该虫的体长,回收从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杜氏鰤脱落下的虫并且测定了体长。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新本尼登虫的体长为2.08±0.15mm,且混合存在有幼虫和成虫。试验结束时的对照区的该虫的体长为4.66±0.42mm,正常地生长了。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5。在全部的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中,鰤本尼登虫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1、t-检验),其驱虫率在75mg给药区为31.1%,在100mg给药区为89.8%,在150mg给药区为99.8%,在200mg给药区为100%。因此表明了,羟氯水杨酰苯胺发挥对鰤本尼登虫的驱虫效果。羟氯水杨酰苯胺对于鱾新本尼登虫和鰤本尼登虫这两者发挥高的驱虫效果,因此可认为通过口服给药对全部贝尼登虫稳定地发挥驱虫效果。
表5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6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杜氏鰤中的日本轭联虫寄生的驱虫效果>
试验方法:
将平均鱼体重约314g的杜氏鰤27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注水为4.8升/分钟。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日本轭联虫孵化幼生投入500升水槽11天。在从最初的该虫暴露起26天后,将各5尾容纳于5台200升水槽。另外,为了调查药剂给药开始时的寄生虫体长,将剩余的2尾残留于500升水槽来饲养。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2天间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3~5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6天为了调查各区的食欲,喂食了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在试验开始第7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鳃的日本轭联虫。
试验区:设定了从试验开始第3天起以50mg、75mg、100mg、150mg/kg鱼体重/天而口服给药3天羟氯水杨酰苯胺的四个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五个区。进一步,除了给药区,另外设定了掌握药剂添加饲料给药时的寄生虫的大小和阶段的区(将2尾容纳于500升水槽)。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开始喂食试验饲料时所寄生的日本轭联虫的体长为3~4.5mm,且混合存在有幼虫和成虫。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6。在全部的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中,日本轭联虫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1、t-检验),其驱虫率在50mg给药区为79.2%,在75mg以上的给药区都为100%。进一步,在给药后使该剂给药区的饲养废水通过于筛目,回收脱落下的该虫并且调查,结果发现,咽头部溃坏和具有消化管的咽头侧的身体萎缩(图2)。这些结果表明,羟氯水杨酰苯胺通过口服给药对单殖吸虫发挥驱虫效果。因此明显可知,羟氯水杨酰苯胺通过口服给药对贝尼登虫、单殖吸虫等单殖虫发挥驱虫效果。另外可认为,羟氯水杨酰苯胺的发挥驱虫效果的给药量因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而些许不同。
表6
*相比于对照区,P<0.01,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7
<羟氯水杨酰苯胺口服给药对五条鰤中的鱾新本尼登虫寄生的驱虫效果>
将平均鱼体重约82g的五条鰤22尾在500升水槽中饲养约7天,在25℃的水温进行了驯化。其间的喂食给予的是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4%。注水为4.8升/分钟。在试验开始时实施了该寄生虫暴露于鱼的暴露。该寄生虫的暴露通过如下进行:将鱾新本尼登虫孵化幼生约5600个体投入于500升水槽,设为1小时静水。该虫暴露后,将各10尾容纳于2台200升水槽。另外,为了调查药剂给药开始时的寄生虫体长,将剩余的2尾容纳于200升水槽。饲养期间中的注水为2.4升/分钟。从试验开始起6天间喂食市售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试验开始第7天喂食不包含药剂的潮湿性饲料,将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8天喂食了各区试验饲料(潮湿性饲料)。试验饲料的喂食率设为鱼体重的2%。在试验开始第9天取样出全部的鱼,计数了寄生于体表的鱾新本尼登虫。
试验区:设定了在试验开始第8天以100mg/kg鱼体重/天将羟氯水杨酰苯胺进行单次口服给药的区、以及喂食没有添加药剂的饲料的对照区(0mg)的共计两个区。进一步,除了给药区,另外设定了掌握药剂添加饲料给药时的寄生虫的大小和阶段的区(将2尾容纳于200升水槽)。
试验饲料:使用了添加了规定量的药剂的潮湿性饲料。
效果的判定:通过比较寄生数而进行。
结果和考察
试验饲料喂食时寄生的该虫的体长为2.19±0.20mm,混合存在有幼虫和成虫。
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摄饵活性与对照区相比为同等。
将寄生数的结果示于表7。结果为:羟氯水杨酰苯胺给药区的寄生数与对照区相比显著少(P<0.05、t-检验)。在五条鰤中也确认出该剂的给药效果,因此表明了在任一种鱼种都可通过将该化合物进行给药而获得对于贝尼登虫、单殖吸虫等鱼类寄生虫的驱虫效果。
表7
*相比于对照区,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
实施例8
<包含羟氯水杨酰苯胺的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带给鱼类寄生虫的影响>
供试的鱼类寄生虫:试验中供试了贝尼登虫2种(鰤本尼登虫Benedeniaseriolae、鱾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和单殖吸虫3种(异尾异斧虫Heteraxine heterocerca、日本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属于指环虫的寄生虫Dactylogylus sp.)、血管内吸虫1种(属于住血吸虫的寄生虫Cardicola sp.)、甲壳类1种(属于鱼虱(Caligus)的寄生虫Caligus sp.)的共计7种类的鱼类寄生虫。关于寄生虫的收集,鰤本尼登虫(Benedenia seriolae)从杜氏鰤的体表进行收集,鱾新本尼登虫从圆斑星鲽的体表进行收集,异尾异斧虫从五条鰤的鳃进行收集,日本轭联虫从杜氏鰤的鳃进行收集,指环虫sp.从金鱼的鳃进行收集,住血吸虫sp.从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心脏进行收集,鱼虱sp.从五条鰤的鳃弓进行收集。
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试验中使用了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氯氰碘柳胺的共计三种药剂。
评价试验:准备了各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的1ppm和5ppm溶液。在寄生于海产鱼的寄生虫的试验中,将这些化合物溶解于海水而调制成溶液,在寄生于淡水鱼的寄生虫的试验中,溶解于淡水而调制成溶液。将收集了的寄生虫10个体放入各溶液,观察虫3小时。作为对照区,将寄生虫放入不包含这些化合物的海水或淡水而观察。予以说明,关于日本轭联虫和指环虫sp.、住血吸虫sp.、鱼虱sp.,可收集的寄生虫的数量少,仅用羟氯水杨酰苯胺溶液实施。
效果的判定:将与对照区的寄生虫相比化合物溶液区的寄生虫发生萎缩、或者供试的寄生虫全部个体发生萎缩为止的时间作为判定基准。予以说明,鱼虱是将受到羟氯水杨酰苯胺溶液的影响而完全地停止动作为止的时间作为判定基准。
结果和考察
将结果示于表8。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对于鰤本尼登虫、鱾新本尼登虫、异尾异斧虫发挥了萎缩效果。这些结果表明了,包含羟氯水杨酰苯胺的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对于鱼类寄生虫发挥驱虫效果。进一步,羟氯水杨酰苯胺对于日本轭联虫、指环虫sp.(图3)、住血吸虫sp.(图4)发挥了萎缩效果,对于鱼虱sp.(图5)发挥了使其停止运动而从宿主鳃弓脱落的效果。羟氯水杨酰苯胺不仅对于作为单殖虫的贝尼登虫、单殖吸虫发挥驱虫效果,而且对于鱼类的吸虫和/或鱼类的寄生性甲壳类也发挥驱虫效果,因此可认为对于全部鱼类寄生虫发挥驱虫效果。另外,如前面的实施例所表示的那样,可通过将该化合物给药于鱼而对这些寄生虫进行驱虫。
表8
*全部个体的运动停止为止的时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药,其可通过口服给药而驱除养殖鱼等的寄生虫特别是单殖虫或吸虫。
Claims (9)
1.一种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其含有水杨酰苯胺系药剂作为有效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寄生虫是属于单殖虫或吸虫的寄生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是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或氯氰碘柳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剂,其中,鱼类是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鲱形目、鳗鲡目、鲤形目、或鲇形目的鱼类。
5.一种鱼类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杨酰苯胺系药剂对鱼类进行给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寄生虫是属于单殖虫或吸虫的寄生虫。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是羟氯水杨酰苯胺、氯苯碘柳胺或氯氰碘柳胺。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中,鱼类是鲈形目、鲽形目、鲱形目、鲀形目、鲤形目、鳗鲡目、或鲇形目的鱼类。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寄生虫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天将水杨酰苯胺系药剂按1~1000mg/kg鱼体重进行口服给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46072 | 2010-06-28 | ||
JP2010146072 | 2010-06-28 | ||
PCT/JP2011/064795 WO2012002379A1 (ja) | 2010-06-28 | 2011-06-28 | 魚類の寄生虫駆除剤及び駆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37866A true CN103037866A (zh) | 2013-04-10 |
CN103037866B CN103037866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540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225.XA Active CN103037866B (zh) | 2010-06-28 | 2011-06-28 | 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以及驱除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71203B2 (zh) |
KR (1) | KR101817817B1 (zh) |
CN (1) | CN103037866B (zh) |
MY (1) | MY170097A (zh) |
WO (1) | WO2012002379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6797A (zh) * | 2014-12-05 | 2015-04-29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一种五氯柳胺纳米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83095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玛鲁哈日鲁株式会社 | 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用组合物、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方法 |
CN110537504A (zh) * | 2019-09-20 | 2019-12-06 |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苞桉桉树精油及其复合菌剂在制备用于海水鱼类的驱虫剂中的应用 |
CN112638379A (zh) * | 2018-09-06 | 2021-04-09 |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 防止鲑形目鱼类的肌肉溶解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3441B (zh) * | 2012-08-15 | 2013-12-04 |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的方法 |
WO2017159759A1 (ja) * | 2016-03-17 | 2017-09-21 | 不二製油グループ本社株式会社 | 魚類寄生虫症防除剤及び飼料 |
CN108770741A (zh) * | 2018-05-23 | 2018-11-09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 一种东星斑的孵化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5287A (zh) * | 2001-03-16 | 2002-10-23 | 王玉万 | 含氯氰碘柳胺或其钠盐的兽用混悬注射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81568A (ja) * | 1999-03-30 | 2000-10-10 | Nichiwa Sangyo Co Ltd | 寄生虫症予防治療剤 |
JP2002338538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Takeda Schering-Plough Animal Health Kk | 新規スルホンアミド誘導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魚類用抗寄生虫薬 |
JP2006061107A (ja) * | 2004-08-27 | 2006-03-09 | Higashimaru Co Ltd | 寄生虫症抑制剤、海産養殖魚類用飼料、および海産養殖魚類の寄生虫症の予防方法 |
-
2011
- 2011-06-28 KR KR1020137001778A patent/KR10181781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6-28 MY MYPI2012701281A patent/MY170097A/en unknown
- 2011-06-28 JP JP2012522639A patent/JP57712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WO PCT/JP2011/064795 patent/WO20120023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6-28 CN CN201180032225.XA patent/CN1030378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5287A (zh) * | 2001-03-16 | 2002-10-23 | 王玉万 | 含氯氰碘柳胺或其钠盐的兽用混悬注射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OJO J, ET AL.: "In vitro effect of anthelmintics on Anisakis simplex survival", 《JAPA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6797A (zh) * | 2014-12-05 | 2015-04-29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一种五氯柳胺纳米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46797B (zh) * | 2014-12-05 | 2017-10-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一种五氯柳胺纳米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83095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玛鲁哈日鲁株式会社 | 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用组合物、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方法 |
CN108883095B (zh) * | 2016-03-31 | 2020-02-18 | 玛鲁哈日鲁株式会社 | 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用组合物、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鳞介类的微孢子虫的防除方法 |
US10813914B2 (en) | 2016-03-31 | 2020-10-27 | Maruha Nichiro Corporation |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microsporidia in fish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icrosporidia in fishes using same |
CN112638379A (zh) * | 2018-09-06 | 2021-04-09 |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 防止鲑形目鱼类的肌肉溶解的方法 |
CN110537504A (zh) * | 2019-09-20 | 2019-12-06 |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苞桉桉树精油及其复合菌剂在制备用于海水鱼类的驱虫剂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817817B1 (ko) | 2018-01-11 |
MY170097A (en) | 2019-07-05 |
JP5771203B2 (ja) | 2015-08-26 |
CN103037866B (zh) | 2015-11-25 |
WO2012002379A9 (ja) | 2012-03-08 |
JPWO2012002379A1 (ja) | 2013-08-29 |
KR20130041130A (ko) | 2013-04-24 |
WO2012002379A1 (ja) | 2012-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37866B (zh) | 鱼类的寄生虫驱除剂以及驱除方法 | |
Lester et al. | Phylum arthropoda. | |
CN101842012B (zh) | 鱼类寄生虫驱除剂及鱼类寄生虫驱除方法 | |
CN110178973A (zh) | 一种防治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的药饵添加剂 | |
Stoffregen et al. | Antibacterial chemotherapeutants for finfish aquaculture: a synopsis of laboratory and field efficacy and safety studies | |
TWI343807B (en) |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hellfish health, immunity and growth | |
Sutili et al. | Antimicrobial agents | |
JP3480566B2 (ja) | 魚病に有効な天然生理活性物質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魚類用飼料 | |
Gouife et al. |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 in mariculture | |
CN1263455C (zh) | 应用emamectin治疗鱼寄生物的方法 | |
CN101244164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仔猪水肿病的药物 | |
CN106554385B (zh) | 多肽类化合物及其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 |
Fajer-Avila et al. | Effectiveness of oral Elancoban™ and Avimix-ST™ against Nematopsis (Apicomplexa: Porosporidae) gametocyts infecting th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 |
CN103070907A (zh) | 一种抗家禽球虫病药及其制备方法 | |
Abbas et al. | Parasites of Fish and Aquaculture and their Control | |
CN102266346B (zh) | 一种防治球虫病的药物 | |
WO1998042204A1 (fr) | Agent prophylactique et therapeutique contre les maladies infectieuses chez les poissons et les crustaces | |
LaFrentz et al. | Bacterial coldwater disease | |
Gultepe et al. | Treatment methods of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cause of rainbow trout fry syndrome (RFTS) and bacterial coldwater disease (BCWD) in Turkey | |
CN107737338A (zh) | 一种可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制剂 | |
CN101495107A (zh) | 鱼类体表寄生虫驱除方法 | |
CN106474126B (zh) | 抗癌小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在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 | |
CN110721174B (zh) | 一种用于防治鱼类粘孢子虫病的药物 | |
Liao et al. | The use of chemicals in aquaculture in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 |
CN105101973A (zh) | 用于海虱侵染治疗的西拉菌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