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603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5603A
CN103025603A CN2011800315701A CN201180031570A CN103025603A CN 103025603 A CN103025603 A CN 103025603A CN 2011800315701 A CN2011800315701 A CN 2011800315701A CN 201180031570 A CN201180031570 A CN 201180031570A CN 103025603 A CN103025603 A CN 103025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part
vehicle
pivot
jiffy stand
pivo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5603B (zh
Inventor
井之川浩志
泷口昌平
佐藤岳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5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5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01N13/1811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01N13/1822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for fixing exhaust pipes or devices to vehicl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从发动机(28)的排气口(53)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气装置(52)的机动二轮车(10)。将排气装置(52)紧固于枢轴框架(24)的上部紧固部(87)及下部紧固部(88)分别设置在排气装置(52)的上部及下部,因此排气装置的支承刚性得以提高,排气装置的支承结构实现轻量化。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排气装置的跨骑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通常在车辆的后部具备排气装置。提出有各种该排气装置的支承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在机动二轮车的后部设置的左右的后框架由座椅轨道和支承该座椅轨道的左右的背撑支架(back stay)构成。在左右的后框架的各自的附近配置有排气管及与该排气管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
在消声器的上部安装有第二支承构件,通过将该第二支承构件焊接于右背撑支架及右座椅轨道,从而在后框架上以悬吊的方式固定消声器。
如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机动二轮车中,消声器的上部支承在车架侧。消声器与排气管相比,外径大且重量增大。为了更牢固地安装容积及重量增大的消声器,必须提高包含第二支承构件在内的消声器支承部的刚性。不过,当仅为了提高消声器支承部的刚性而例如增加第二支承构件的板厚时,存在排气装置的支承部变重的课题。要求有一种能够提高排气装置的支承强度并同时实现排气装置的支承结构的轻量化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137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排气装置的支承刚性并同时实现排气装置的支承结构的轻量化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车架,其包括经由转向装置将前轮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头管、从所述头管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摆臂,其从所述枢轴框架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并将后轮支承为旋转自如;发动机,其配置在所述车架的下方,由所述车架悬置;以及排气装置,其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朝向车身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将所述排气装置紧固于所述枢轴框架的上部紧固部及下部紧固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及下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优选的是,所述枢轴框架具备对所述摆臂进行支承的摆臂轴支承部,该摆臂轴支承部设置于所述枢轴框架,所述上部紧固部与所述摆臂一起被从车宽方向外方紧固于所述摆臂轴支承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枢轴框架上以能够从立起姿态向收纳姿态摆动的方式安装有主停车架,对所述主停车架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设置在所述枢轴框架上,所述下部紧固部被紧固在所述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和与该排气管的后部连结且形成为比该排气管直径大的消声器,在所述消声器上设有形成所述上部紧固部及所述下部紧固部的支承支架。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部紧固部和所述下部紧固部在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位于铅垂线上。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优选的是,所述枢轴框架是在从上方观察车辆时朝向车辆前方敞开的U字状的板构件,其包括: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凸缘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相连的连结部,所述枢轴框架的上端与所述主框架连结,对所述摆臂进行支承的枢轴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上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之间,所述枢轴的轴端部紧固于所述上部紧固部,对主停车架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下部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之间,所述主停车架限动件的端部紧固于所述下部紧固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枢轴框架是对摆臂进行支承的高刚性的构件。由于在该高刚性的枢轴框架上紧固排气装置的上部及下部,因此与仅紧固排气装置的上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排气装置的支承刚性。而且,枢轴框架自身的刚性通过具有上部紧固部及下部紧固部的排气装置而提高,因此枢轴框架和排气装置这双方的刚性得以提高。若枢轴框架和排气装置这双方的刚性提高,则例如能够通过减薄框架的板厚等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摆臂轴支承部的内方由枢轴框架支承,其外方通过上部紧固部一起紧固。由于摆臂轴支承部在其内方及外方被支承,因此能够提高包括摆臂轴支承部在内的枢轴自身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在枢轴框架上设置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主停车架限动件,在该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紧固排气装置的下部紧固部。因此,不用设置用于支承下部紧固部的专用的凸起、支承支架,就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车辆的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在形成为比排气管直径大的消声器上设有形成上部紧固部及下部紧固部的支承支架。在上部紧固部与下部紧固部分离配置的情况下,在想要提高枢轴框架的刚性时,利用消声器能够缩短支承支架的高度方向长度。若支承支架缩短,则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并提高枢轴框架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在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上部紧固部和下部紧固部配置在铅垂线上,因此与将上部紧固部和下部紧固部倾斜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控制车架的扭转刚性。即,通过在枢轴框架的铅垂方向上提高刚性,能够使枢轴框架的刚性提高以优选的形式进行。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在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上架设枢轴,在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下部架设主停车架限动件。由于U字状构件的枢轴框架在车宽方向左右架设有两个轴构件,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形成为U字状的枢轴框架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枢轴框架周边放大表示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主停车架限动件周边的机动二轮车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沿着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排气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枢轴框架与排气装置的关系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备:车架11;在该车架11的前部设置的前轮12及在车架11的后部设置的后轮13;配置在所述前轮12与后轮13之间且供乘客就座的座椅14。该机动二轮车10是乘客跨骑而就座于座椅14的方式的跨骑型。座椅14是在前后能够使两人就座的所谓串列座椅。
车架11包括:经由转向装置15而将前轮12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头管21;从该头管21向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主框架22;从该主框架2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后部框架23L、23R(仅表示右侧的后部框架);从主框架22的后下部向下方延伸,悬置发动机28并对摆臂27进行支承的枢轴框架24;从主框架22向后斜上方延伸设置且对后部框架23L、23R进行支承的副框架25L、25R(参照图4)。发动机28配置在车架11的下方,通过构成车架11的主框架22和枢轴框架24悬置。
在左右的后部框架23L、23R之间安装具有能够放入物品的空间的收纳箱31,在该收纳箱31的后方位置且在后部框架23L、23R上安装有燃料箱32。在收纳箱31的上部以覆盖该收纳箱31的上部的方式安装有座椅14。同样地,燃料箱32的上方也由座椅14覆盖。
转向装置15包括:穿过头管21的转向轴36;在该转向轴36的上端设置的转向车把37;设置在该转向轴36的下端且对前轮12进行支承的前叉38。
在枢轴框架24上设有枢轴41。摆臂27从枢轴41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将后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在摆臂27与后部框架23L、23R之间夹设有左右的后缓冲单元43、43。
发动机28在后部一体地设有变速器,在曲轴箱45且在车辆前方安装有气缸体46,在该气缸体46上安装有气缸盖47,在气缸盖47上安装有气缸盖罩48。气缸轴线J朝向前上方稍倾斜。在气缸盖47的上方安装有吸气装置51,在气缸盖47的下方形成的排气口上安装有作为排气装置52的构成要素的排气管49。排气装置52朝向车身前后方向的后方延伸。即,排气装置52从发动机的排气口53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后方延伸。
排气装置52包括:从发动机28的气缸盖47延伸来对从发动机28排出的废气进行引导的排气管49;与该排气管49的后端连接的消声器62。
吸气装置51包括:经由吸气管54而与气缸盖47连接的节气门区56;经由连接管55而与该节气门区56连接的空气滤清器58。空气滤清器58安装于主框架22。
在曲轴箱45的右侧面上安装有发动机起动用的脚蹬踏板59。在枢轴框架24上设有使车辆成为立起姿态的主停车架61。驾驶员踏脚板支架62从曲轴箱45的底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在该驾驶员踏脚板支架62的端部安装有驾驶员踏脚板63L、63R(仅图示了右侧的踏脚板)。同乘者踏脚板支架(后座踏脚板支架)65L、65R(仅图示了右侧的符号65R)从副框架25L、25R朝向车辆斜后下方延伸,在所述同乘者踏脚板支架65L、65R的下端安装有同乘者用踏脚板(后座踏脚板)66L、66R(仅图示了右侧的后座踏脚板)。
在前轮12的上方位置且在前叉38上安装有承挡前轮12溅起的泥的前挡泥板67。在后部框架23L、23R上的从后轮13的上方至后上方位置安装有承挡后轮13溅起的泥的后挡泥板68。在该后挡泥板68上安装有尾灯73。在后部框架23L、23R安装有扶手69。在转向车把37安装有车把罩71,在该车把罩71上安装有前照灯72。
接下来,对排气装置的安装结构等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排气装置52包括:供发动机28的废气通过的排气管49;与该排气管49的后端连接且比排气管49直径大的消声器76。
在消声器76上设有上支承支架77和下支承支架78,在从上述的上下的支承支架77、78向车辆后方侧设有后支架79。上述的上下的支承支架77、78分别通过紧固构件81、119向枢轴框架24安装。同样地,后支架79通过紧固构件83而固定在从后座踏脚板支架65R延伸的延伸设置部82上。这样,由于经由紧固构件83而在后座踏脚板支架65R上固定后支架79,因此不用另外设置新的支架等其它的构件,就能够固定消声器76。因此,能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后支架的延伸设置部与后座踏脚板支架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作为分体形成的构件。
即,上支承支架77具有经由紧固构件81而将排气装置52紧固于枢轴框架的上部紧固部87。下支承支架78具有经由紧固构件119而将排气装置52紧固于枢轴框架的下部紧固部88。在排气装置52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具备的上部紧固部87及下部紧固部88在从侧方观察车辆时,配置在大致铅垂线上。
在与通过上部紧固部87和下部紧固部88的铅垂线V交叉的位置上且在驾驶员踏脚板63L、63R的后方安装有脚踵保护件91。该脚踵保护件91是安装在消声器76的外筒92的前部来抑制驾驶员的脚踵与消声器的外筒92发生接触的构件。在该脚踵保护件91的车辆后方侧且在消声器的外筒92上安装有消声器罩93。
在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上部紧固部87和下部紧固部88配置在铅垂线V的线上,因此与将上部紧固部87和下部紧固部88倾斜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控制车架11的扭转刚性。即,通过在枢轴框架24的铅垂方向上提高刚性,从而能够使枢轴框架24的刚性提高以优选的形式进行。
接下来,对下支承支架的向主停车架限动件安装的安装结构等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曲轴箱45的下表面45b安装有驾驶员踏脚板支架62,在该驾驶员踏脚板支架62的两端部安装有驾驶员踏脚板63L、63R。在驾驶员踏脚板支架62的车宽方向左侧中间部安装有侧停车架支架95,在该侧停车架支架95上安装有侧停车架96。
成为主停车架61的摆动中心的摆动轴104在作为枢轴框架24(图2)的构成要素的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之间延伸,在该摆动轴104上以能够从立起姿态向收纳姿态摆动的方式安装有主停车架61,在摆动轴104的车辆前方位置且在枢轴框架24上设有对主停车架61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105,在该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105a通过紧固构件119将下部紧固部88紧固。
如图4所示,枢轴框架24在车宽方向左右具有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在上述的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上架设有枢轴41。枢轴41以从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向车宽方向左右外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枢轴41包括:固定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上的筒状的外筒111;向该外筒111的两端部插入的轴环构件116L、116R;将在所述轴环构件116L、116R上开设的孔贯通而沿着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轴主体83(紧固螺栓83);向位于该轴主体83的端部附近且支承摆臂27的摆臂轴支承部117L、117R插入嵌合的左右的摆臂轴承118L、118R;从车宽方向外方紧固于紧固螺栓83的螺母81。
在右摆臂轴承118R的右外方插入嵌合有形成有上部紧固部87的上支承支架77,从该上支承支架77的外方将紧固用的螺母119拧紧。在左凸缘部101L的外方位置且在外筒111上插入嵌合有支承链罩121的罩支承构件122。
即,在枢轴框架24上设有对摆臂27进行支承的摆臂轴支承部117L、117R,上部紧固部87与摆臂27一起被从车宽方向外方紧固于所述摆臂轴支承部117L、117R。
摆臂轴支承部117L、117R的内方由枢轴框架24支承,其外方通过上部紧固部87一起紧固。摆臂轴支承部117L、117R在其内方及外方被支承,因此能够提高包括摆臂轴支承部117R在内的枢轴41自身的刚性。
对主停车架61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105架设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的下部,并固定于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主停车架限动件105是从右凸缘部101R向车宽方向右方突出的呈圆棒状的构件。使在下支承支架78上形成的下部紧固部88与该主停车架限动件105的作为一端的右端相抵,并通过紧固构件119将下支承支架78的下部紧固部88紧固于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105a。
即,在枢轴框架24上设置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主停车架限动件105,在该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105a紧固排气装置52的下部紧固部88。因此,不用设置用于支承下部紧固部88的专用的凸起、支承支架,就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车辆的轻量化。同样,在枢轴41的一端紧固排气装置52的上部紧固部87,因此不用设置用于支承上部紧固部87的专用的凸起、支承支架,就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车辆的轻量化。
接下来,对排气装置5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排气装置52包括:与发动机的排气口53(图1)连接的排气管49;与该排气管49的后部连结且形成为比该排气管49直径大的消声器76。在该排气装置52具备:从消声器76的前上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支承支架77;从消声器76的前下部向下方延伸的下支承支架78;在上支承支架77的后方位置上设置的后支架79。即,在消声器76上设有形成上部紧固部87(图2)及下部紧固部88(图2)的支承支架80。
如此,在形成为比排气管49直径大的消声器76上设有形成上部紧固部87及下部紧固部88的支承支架80。支承支架80包括:形成上部紧固部87的上支承支架77;形成下部紧固部88的下支承支架78。也可以不将支承支架分割为上支承支架和下支承支架,而集中为一个构件。
消声器76的外侧由筒状构件(外筒92)包围,在该外筒92的内侧设有用于将其内部分隔成多个室的隔板112、112(分隔板112、112)。
用于消声的多个隔板112(隔壁112)以沿着消声器76的长度方向隔开的方式配设在消声器76内。虽然消声器76的直径比排气管49的直径大,但由于设有多个隔板112,因此消声器76具有高刚性。利用具有高刚性的消声器76,能够赢得高度方向的上下部的紧固部87、88(图2)之间的距离,不需要追加强度构件。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的重量增加。
在上部紧固部87与下部紧固部88分离配置的情况下,在想要提高枢轴框架24(图2)的刚性时,利用作为刚性构件的消声器76而能够缩短支承支架80的高度方向长度。由于利用了消声器76,因此若支承支架80缩短,则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并提高枢轴框架24的刚性。
如图6所示,枢轴框架24是朝向车辆前方敞开的U字状的板构件,包括: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之间连结的连结部102。
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之间贯通设有枢轴41,且以与枢轴41的外筒111的上部及下部抵接的方式设有从连结部102分别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上加强构件113及下加强构件114。
枢轴41贯通U字状的枢轴框架24的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并且通过上下的加强构件113、114对该枢轴41的周边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枢轴框架24的刚性。
枢轴框架24的上端24a、24a与主框架22连结。对摆臂27进行支承的枢轴41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上以将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之间贯通的方式延伸。
枢轴的轴端部41a通过紧固构件81紧固于上部紧固部87,对主停车架61(图3)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105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的高度方向下部架设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之间,主停车架限动件105的端部105a通过紧固构件119紧固于下部紧固部88。
接下来,对以上叙述的跨骑型车辆的作用进行说明。
枢轴框架24是对摆臂27进行支承的高刚性的构件。在该高刚性的枢轴框架24上紧固构成排气装置52的消声器76的上部及下部,因此与仅紧固消声器76的上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排气装置52(消声器76)的支承刚性。
枢轴框架24自身的刚性通过具有上部紧固部87及下部紧固部88的排气装置52(消声器76)而提高,因此枢轴框架24和排气装置52(消声器76)这双方的刚性得以提高。若枢轴框架24和排气装置52(消声器76)这双方的刚性提高,则例如可以通过减薄框架的板厚等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上部紧固部和下部紧固部设置在消声器上的例子,但也可以设于排气管。
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上架设有枢轴41,在左右的凸缘部101L、101R的高度方向下部架设有主停车架限动件105。由于在U字状的枢轴框架24上架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左右延伸的高度方向上下两个轴构件41、105,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形成为U字状的枢轴框架24的刚性。而且,由于夹设有上下的加强构件114、115,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枢轴框架24的刚性。
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示出了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的例子,但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还可以适用于通常的跨骑型车辆。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合于具备排气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符号说明】
10…跨骑型车辆(机动二轮车),11…车架,12…前轮,15…转向装置,21…头管,22…主框架,24…枢轴框架,27…摆臂,28…发动机,41…枢轴,41a…枢轴的轴端部,49…排气管,52…排气装置,53…发动机的排气口,61…主停车架,76…消声器,80…支承支架,87…上部紧固部,88…下部紧固部,105…主停车架限动件,101L…左凸缘部,101R…右凸缘部,102…连结部,105…主停车架限动件,117L、117R…摆臂轴支承部。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包括经由转向装置将前轮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头管、从所述头管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
摆臂,其从所述枢轴框架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并将后轮支承为旋转自如;
发动机,其配置在所述车架的下方,由所述车架悬置;以及
排气装置,其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朝向车身长度方向延伸,
将所述排气装置紧固于所述枢轴框架的上部紧固部及下部紧固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及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枢轴框架具备对所述摆臂进行支承的摆臂轴支承部,该摆臂轴支承部设置于所述枢轴框架,
所述上部紧固部与所述摆臂一起被从车宽方向外方紧固于所述摆臂轴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在所述枢轴框架上以能够从立起姿态向收纳姿态摆动的方式安装有主停车架,对所述主停车架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设置在所述枢轴框架上,所述下部紧固部被紧固在所述主停车架限动件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和与该排气管的后部连结且形成为比该排气管直径大的消声器,在所述消声器上设有形成所述上部紧固部及所述下部紧固部的支承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上部紧固部和所述下部紧固部在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位于铅垂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枢轴框架是在从上方观察车辆时朝向车辆前方敞开的U字状的板构件,其包括: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凸缘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相连的连结部,
所述枢轴框架的上端与所述主框架连结,
对所述摆臂进行支承的枢轴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上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之间,所述枢轴的轴端部紧固于所述上部紧固部,
对主停车架的立起姿态进行保持的主停车架限动件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下部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凸缘部之间,所述主停车架限动件的端部紧固于所述下部紧固部。
CN201180031570.1A 2010-07-16 2011-07-11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03025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1694 2010-07-16
JP2010161694A JP5400723B2 (ja) 2010-07-16 2010-07-16 鞍乗り型車両
PCT/JP2011/065759 WO2012008394A1 (ja) 2010-07-16 2011-07-11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5603A true CN103025603A (zh) 2013-04-03
CN103025603B CN103025603B (zh) 2015-06-17

Family

ID=4546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570.1A Active CN103025603B (zh) 2010-07-16 2011-07-11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00723B2 (zh)
CN (1) CN103025603B (zh)
BR (1) BR112013001137B1 (zh)
WO (1) WO20120083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5079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10962982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摆臂
CN111749775A (zh) * 2019-03-26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2005B2 (ja) * 2015-02-27 2017-1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マフラーカバー構造
JP6141924B2 (ja) * 2015-08-07 2017-06-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ステップ構造
JP6682410B2 (ja) * 2016-09-13 2020-04-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冷却水リザーバタンク
DE102018102845A1 (de) * 2018-02-08 2019-08-08 Man Truck & Bus Ag Schalldämpfer mit integrierter Trittstufe
EP3712399B1 (en) * 2019-03-20 2021-07-0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Mounting for an exhaust emission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JP7470874B2 (ja) * 2021-08-23 2024-04-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タンドストッパ構造
JP7399916B2 (ja) 2021-08-26 2023-1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080A (zh) * 2003-02-14 2004-08-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乘骑型车辆中的驱动装置
JP2006021627A (ja) * 2004-07-07 2006-01-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903646A (zh) * 2005-07-28 2007-01-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7360A (ja) * 2000-09-12 2002-03-2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353364B2 (ja) * 2003-02-14 2009-10-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080A (zh) * 2003-02-14 2004-08-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乘骑型车辆中的驱动装置
JP2006021627A (ja) * 2004-07-07 2006-01-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903646A (zh) * 2005-07-28 2007-01-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5079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10645079B (zh) * 2018-06-26 2021-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10962982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摆臂
CN110962982B (zh) * 2018-09-28 2021-1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摆臂
CN111749775A (zh) * 2019-03-26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CN111749775B (zh) * 2019-03-26 2022-03-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0723B2 (ja) 2014-01-29
WO2012008394A1 (ja) 2012-01-19
BR112013001137A2 (pt) 2016-05-17
JP2012020706A (ja) 2012-02-02
BR112013001137B1 (pt) 2021-03-09
CN103025603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603B (zh) 跨骑型车辆
US7971672B2 (en) Motorcycle
JP511356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の組立方法
US10683053B2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US8757312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KR20120059395A (ko) 안장형 차량
US9428238B2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JP539621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CN204871320U (zh)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EP3524499B1 (en) Stay of a tank of a saddle riding vehicle
EP3524498B1 (en) Saddle ride vehicle fuel drain pipe covered by shroud
EP3381781B1 (en) Body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3221298B (zh) 自动两轮车的前部结构
CN1025562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
WO2012057159A1 (ja) 自動二輪車
JP7317065B2 (ja) 車両
CN103958337B (zh) 车辆的框架构造
JP5086155B2 (ja) 小型車両の前輪懸架構造
US11235836B2 (en) Front-wheel suspension devic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2227348A (zh)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悬架结构
EP3305641B1 (en) Straddled vehicle
US20200102044A1 (en) Front-wheel suspension devic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H1081279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取付構造及びリヤフェンダの収納構造
JP5208558B2 (ja) 小型車両の操向装置
CN103648898A (zh) 跨骑式二轮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