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511A - 固液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液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5511A
CN103025511A CN2012800015839A CN201280001583A CN103025511A CN 103025511 A CN103025511 A CN 103025511A CN 2012800015839 A CN2012800015839 A CN 2012800015839A CN 201280001583 A CN201280001583 A CN 201280001583A CN 103025511 A CN103025511 A CN 103025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crew rod
central axis
movable member
eccentric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5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5511B (zh
Inventor
金子和夫
手塚雄介
中村嘉贵
门胁祐树
小林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CON (YIX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mukon KK
Original Assignee
AMCON (YIX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muk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CON (YIX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mukon KK filed Critical AMCON (YIX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1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 B30B9/121Screw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1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31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35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elements arranged for outward flow 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5/00Filters formed by clamping together several filtering elements or parts of such elements
    • B01D25/12Filter presses, i.e. of the plate or plate and frame type
    • B01D25/127Filter presses, i.e. of the plate or plate and frame type with one or more movable filter bands arranged to be clamped between the press plates or between a plate and a frame during filtration, e.g. zigzag endless filter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44Edge filtering elements, i.e. using contiguous impervious surfaces
    • B01D29/46Edge filtering elements, i.e. using contiguous impervious surfaces of flat, stacked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2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parallel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6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29/6469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 B01D29/6476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with a rotary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76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 B01D29/80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for drying
    • B01D29/82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for drying by compression
    • B01D29/828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for drying by compression usin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1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 B30B9/14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operating with only one screw or w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1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 B30B9/16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using pressing worms or screws co-operating with a permeable casing 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screws or w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squeezing-out liquid from liquid-containing material, e.g. juice from fruits, oil from oil-containing material
    • B30B9/26Permeable casings or strainers

Abstract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多个固定部件、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而运动的可动部件、和在不接触到该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将该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贯通而延伸的螺杆,该螺杆被绕其中心轴线旋转驱动,一边通过该螺杆的旋转,使进入到由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区划的固液分离部中的处理对象物朝向该固液分离部的出口移动,一边使从处理对象物分离出的滤液通过固定部件与可动部件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使含液率下降的处理对象物从出口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在该固液分离装置中将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显著提高。可动部件形成为,不与螺杆接触、一边进入到比该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

Description

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多个固定部件、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的多个可动部件、和在没有接触到上述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延伸的至少1根螺杆,上述螺杆被绕其中心轴线旋转驱动,通过上述螺杆的旋转,一边使进入到由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区划的固液分离部中的处理对象物朝向上述固液分离部的出口移动,一边使从该处理对象物分离的滤液通过上述固定部件与可动部件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向上述固液分离部外排出,使含液率下降的处理对象物从上述出口向上述固液分离部外排出。
背景技术
作为从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例如废豆腐、食品加工排水、下水处理物或从养猪场排出的废水等有机类污泥、将该有机类污泥通过微生物分解处理后的污泥、镀层废液、墨废液、颜料废液、涂料废液等无机类污泥、或蔬菜屑或果实的皮、食品残渣、豆腐渣等处理对象物分离液体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一个样式,以往周知的是螺杆不与可动部件及固定部件接触的上述形式的固液分离装置(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
在JP-S59-218298-A中,公开了将配置在固定板的各自之间的多个滑动板一体地连结、螺杆将固定板和滑动板的各孔贯通的螺杆压力脱水机。
在WO00/32292 A1的5页中,记载有螺杆贯通到交替地重叠排列着固定板和浮动板的过滤筒的内周轮廓中、固定板的开口缘形成内周轮廓、浮动板在其开口缘不进入到固定板的内周轮廓的内侧的范围中摆动。
在JP-2000-135595-A中,公开了一种螺杆压力装置,所述螺杆压力装置在由具有依次隔开间隔排列的许多环状固定板、和分别配置在它们的间隔中的许多环状可动板的过滤筒的内周面划定的筒状空间内,贯通有螺杆。
在公开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的专利文献中,还有JP-2005-230852-A、JP-4036383-B2、JP-4374396-B1等。
在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中,由于可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圆运动、往复直线运动或往复倾斜运动等运动,所以能够防止固态物堵塞在固定部件与可动部件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中的不良状况,并且由于可动部件不与螺杆接触,所以能够阻止可动部件早期地磨损的不良状况。但是,在以往的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中,在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较低、不能将处理对象物效率良好地脱液处理这一点上存在问题。并且,其原因在较长的期间中是不清楚的。本发明者为了弄清其原因而反复进行了各种实验,结果能够弄清以下的事实。
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如果相对于固定部件运动的可动部件与螺杆的叶片干涉,则该可动部件早期地磨损,或者通过其干涉,可动部件有可能损坏,所以以可动部件总是在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外侧运动的方式构成,以使可动部件不与螺杆接触。例如在JP-S59-218298-A中,记载有滑动板以两个孔在一点处接触那样进行圆运动。如已经叙述那样,在WO00/32292 A1的5页中,记载有浮动板在其开口缘不进入到固定板的内周轮廓的内侧的范围中摆动。在JP-2000-135595-A中,也设定可动板的开口缘的尺寸,以使得不会通过自身的摆动使由固定板的开口列划定的筒状空间的内周面变窄。如果这样可动部件在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外侧摆动,则可动部件与螺杆不会接触,因而可动部件不会早期地磨损,所以以往该考虑为技术常识。但是,本发明者们经过许多实验了解到,被这样的技术常识拘束而构成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果是,对于通过旋转的螺杆输送的处理对象物,可动部件应施加的缩减作用不足,由此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下降,成为不能将处理对象物效率良好地进行脱液处理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新的认识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阻止可动部件早期地磨损、并且能够使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显著地提高的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在记载在开头的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形成为,至少一部分的可动部件不接触到上述螺杆、一边进入到比该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动部件不接触到螺杆,所以能够阻止可动部件早期地磨损的不良状况,并且由于至少一部分的可动部件一边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所以一边进入到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的可动部件对于由旋转的螺杆输送的处理对象物一边以切入的状态侵入一边施加较大的剪切力。因此,能够提高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将处理对象物效率良好地脱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固液分离装置的部分截面主视图,是为了使图容易理解而将一部分的部件的图示省略、并且对于连结棒仅表示了其长度方向的各端部的图。
图2是固液分离装置的平面图,是将固定部件、可动部件、承接滤液的滤液承接部件、撑螺栓及拧装在该撑螺栓上的螺母的图示省略的图。
图3是表示固液分离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配置在这两个固定部件之间的可动部件、和与它们关联的一部分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和将它们贯通而延伸的螺杆的一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图3的I-I线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6的II-II线剖视图。
图8是使可动部件的圆运动变清楚的剖视图。
图9是使可动部件的圆运动变清楚的剖视图。
图10是用来说明螺杆与可动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是相当于沿着图8(a)的III-III线切断的图的图。
图11是将图8(a)所示的螺杆和可动部件取出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使位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的动作变清楚的、与图8同样的剖视图。
图13是使位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的动作变清楚的、与图9同样的剖视图。
图14是例示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半径与可咬入区域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可咬入区域比图10的情况窄的情况下的例子的、与图10同样的说明剖视图。
图16是说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不能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的、与图10同样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在形成在可动部件上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动部件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在形成在可动部件上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动部件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在形成在可动部件上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动部件不会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在形成在可动部件上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动部件不会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可动部件的贯通孔是长圆形时的该可动部件的圆运动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在区划贯通孔的可动部件的周缘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出部的可动部件进行圆运动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在区划贯通孔的可动部件的周缘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出部的可动部件进行圆运动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25是说明一部分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其他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图。
图26是将图21(a)所示的结构具体化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7是相当于图31的VI-VI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28是相当于图31的VII-VII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29是图26的VIII-VIII线放大剖视图。
图30是图26的IX-IX线放大剖视图。
图31是表示可动部件与螺杆的位置关系的、与图10同样的剖视图。
图32是说明可动部件的圆运动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33是表示可动部件与螺杆的位置关系的、与图10同样的剖视图。
图34是表示其他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35是图34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6是说明图34及图3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螺杆和可动部件的运动的剖视图。
图37是说明图34及图3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螺杆和可动部件的运动的剖视图。
图38是表示再另一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39是将图38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从其轴线方向相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8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1是图4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横剖视图,是说明螺杆的旋转和可动部件的运动的图。
图42是表示螺杆从图41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与图41同样的剖视图。
图43是表示具有两个螺杆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与图41同样的剖视图。
图44是表示螺杆从图43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与图43同样的剖视图。
图45是表示具有3个螺杆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与图41同样的剖视图。
图46是表示螺杆从图45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与图45同样的剖视图。
图47是可动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48是表示可动部件从图47所示的位置进一步移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固液分离装置的部分截面主视图,图2是固液分离装置的平面图,是将后述的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等的图示省略的图。此外,图3是表示固液分离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虽然能够通过这些图表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将含有液体的各种处理对象物固液分离,但这里对将含有大量的水分的污泥脱水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至图3所示的非接触方式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在上部形成有污泥的流入口5、并且内部形成为中空的入口部件1、在下部形成有将脱水处理后的饼状的污泥排出的排出口11的出口部件2、配置在该出口部件2与入口部件1之间的多个固定部件3、和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的可动部件4。各可动部件4如后述那样进行圆运动。
图4是表示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3、和配置在这两个固定部件3之间的1个可动部件4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许多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的一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由图1、图4及图5可知,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以相互平行的姿势在轴线方向上排列,通过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的小环状的间隔件14将多个固定部件3在轴线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以同心状配置,在该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有1个可动部件4。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有4个间隔件14。
本例的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都由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15、16的环状的板材构成,如图1所示,在朝向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侧的入口部件1的侧板7上形成有开口8,在朝向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侧的出口部件2的侧板9上也形成有开口10。如图5所示,在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的内部,形成有由该贯通孔15、16区划的中空的固液分离部21,如图1所示,形成在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上的开口8、10对应于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5、16取位。这样,由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在其内部区划固液分离部21,如图1所示,固液分离部21的入口部件1侧的端部为固液分离部21的入口22,出口部件2侧的端部为该固液分离部21的出口23。此外,如图1所示,入口部件1的侧板7的下部固定在支承框架的撑杆12上,出口部件2的侧板9的下部也固定在支承框架的撑杆13上。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各固定部件3上形成有4个安装孔17,在该各安装孔17、和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的间隔件14的中心孔中,分别贯通延伸着撑螺栓18。该各撑螺栓18如图1所示,将入口部件1的侧板7和出口部件2的侧板9贯通,在形成在各撑螺栓18的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阳螺纹上,分别拧装而拧紧着螺母19、20(也参照图3)。由此,多个固定部件3相互一体地固定连结,并且该固定部件3相对于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固定。另外,在图2中,将撑螺栓18、和拧装在该撑螺栓18上的螺母19、20的图示省略。图8(a)、图8(b)及图9(a)、图9(b)是使可动部件4如后述那样进行圆运动时的状况变清楚的说明横剖视图,根据这些图能够良好地理解将固液分离部21在轴线方向上观察时的固定部件3、可动部件4、撑螺栓18及间隔件14的状态。
在上述固液分离部21中配置有1个螺杆24,所述1个螺杆24将区划该固液分离部21的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5、16贯通而延伸。该螺杆24具有以螺旋状延伸的1条叶片26、和与该叶片26一体地形成的轴25。轴25构成螺杆24的中心部,该轴25的中心轴线X(图2、图5、图8及图9)为螺杆24自身的中心轴线。特别是,由图8及图9清楚的那样,如果将螺杆24从其中心轴线X的方向观察,则该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呈圆形。
如上述那样,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多个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15、16,螺杆24通过该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5、16而延伸。
也可以将通过间隔件14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各固定部件3以它们能够稍稍浮动的方式组装。此外,也可以是,在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中的一个固定部件上一体地形成间隔件,通过该间隔件在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之间形成间隙,在这里配置可动部件4。进而,在图1至图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在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有1个可动部件4,但也可以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多个可动部件4。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至少配置1个可动部件4。
如图5所示,分别配置在各固定部件3之间的各可动部件4的厚度T设定得比各固定部件间的间隙宽度G小,在各固定部件3的端面与对置于它的可动部件4的端面之间,形成例如0.1mm至1mm左右的微小的滤液排出间隙g。该微小滤液排出间隙g如后述那样是用来使从污泥分离出的水分、即滤液通过的间隙。可动部件4的厚度T例如设定为1.0mm至3mm左右,间隙宽度G例如设定为1.2mm至5mm左右。此外,固定部件3的厚度t例如设定为1.5mm至3mm左右。滤液排出间隙g、厚度T、t及间隙宽度G的大小考虑处理对象物的种类等而适当设定。
如图1及图2所示,螺杆24的轴25的出口部件2侧的端部驱动连结在由固定支承在出口部件2的另一个侧板27上的带有减速器的电动马达28构成的驱动装置上,轴25的入口部件1侧的部分经由轴承5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入口部件1的另一个侧板29上。由电动马达28构成的驱动装置为将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驱动用。
如图5、图8及图9所示,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径设定得比形成在固定部件3上的圆形的贯通孔15的直径小。并且,当各可动部件4如后述那样进行圆运动时,螺杆24也不会与形成在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6、和形成在侧板7、9上的开口8、10的内周面接触。这样,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具备在不与可动部件4和固定部件3接触的状态下将该可动部件4和固定部件3贯通而延伸的螺杆24、和将该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驱动的驱动装置。
如在图1中用箭头A表示那样,含有大量的水分的污泥被从流入口5送入到入口部件1内。此时,处理前的污泥的含水率例如是99重量%左右,在该污泥中预先混入有凝集剂,使污泥成块化。当该污泥向入口部件1流入时,通过电动马达28的动作,将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驱动,所以该污泥如图1中用箭头B表示那样,通过形成在入口部件1的侧板7上的开口8,向由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构成的固液分离部21流入。这样,污泥从其轴线方向一端侧的入口22向固液分离部21流入。另外,在各图中省略了污泥的图示。
如上述那样流入到固液分离部21中的污泥被由电动马达28旋转驱动的螺杆24如图1及图5中用箭头C表示那样朝向固液分离部21的轴线方向另一端侧的出口23输送。此时,将从污泥分离出的水分、即滤液通过各固定部件3与可动部件4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g(图5)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排出的滤液如图1所示那样被固定在撑杆12、13上的滤液承接部件30(在图2中没有表示)承接住,接着通过滤液排出管31流下。
如上述那样将固液分离部21内的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将含水量减少后的饼状的污泥如图1中用箭头D表示那样、从固液分离部21的轴线方向另一端侧的出口23排出。从固液分离部21排出的污泥通过出口部件2的下部的排出口11向下方落下。脱水处理后的饼状的污泥的含水率例如是75至80重量%左右。
当如上述那样将污泥脱水处理时,为了防止固态成分堵塞到固定部件3与可动部件4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g(图5)中,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具备以下的结构。
如图1至图3、图6及图7所示,在螺杆24的轴25的一个端部上,以能够与螺杆24的轴25一体旋转的方式,通过嵌合在键槽中的键56(图7)可拆装地固定着外周面58形成为圆形的偏心凸轮57。特别是如图6及图7所示,该偏心凸轮57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由δ表示的距离,该偏心凸轮57的圆形的外周面58嵌合在由滑动轴承构成的轴承59的圆形凸轮孔60中。此时,偏心凸轮57的圆形外周面58遍及其整周,直接或经由润滑剂可滑动地抵接在轴承59的圆形凸轮孔60的内周面上。
此外,上述轴承59嵌合在连结板61的安装孔62中,并且该轴承59如图3及图6所示,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和拧装并拧紧在该螺栓上的同样未图示的螺母可拆装地固定在连结板61上。这样,本例的轴承59固定在连结板61上,但也可以将轴承59可旋转地嵌合到形成在连结板61上的安装孔62中。在哪种情况下,该连结板61都连结在轴承59上,以便连结板61能够进行后述的圆运动。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偏心凸轮57、和嵌合在该偏心凸轮57上的轴承59设在入口部件1侧的螺杆24的轴25上。并且,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在出口部件2侧的轴25的部分上,也设有与上述偏心凸轮57、轴承59及连结板61完全同样地构成的偏心凸轮157、轴承159、及连结板161。两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一致,并且两偏心凸轮57、157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δ也相同。
偏心凸轮57、157、嵌合在该偏心凸轮57、157上的轴承59、159、和连结板61、161在比螺杆24的叶片26靠长度方向外侧的轴25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各1个。
如图2所示,在分别固定着各轴承59、159的一对连结板61、161上,分别形成有各两个安装孔64、164,此外,如图4所示,在多个可动部件4上,也分别形成有各两个安装孔65。在这些安装孔64、164、65中,如图2至图4所示,分别贯通着关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对称地配置的一对连结棒66(也参照图8及图9),在分别形成在其各连结棒66的长度方向端部上的阳螺纹部上拧装拧紧着螺母67、167。两根连结棒66分别将入口部件1的侧板7和出口部件2的侧板9也贯通而延伸。另外,在图1中,对于连结棒66仅表示其长度方向各端部。
本例的连结棒66固定连结在各连结板61、161上,但也可以将各连结棒66有游隙地连结在各连结板61、161上。
如上述这样,一对连结板61、161通过两根连结棒66连结,在这两根连结棒66上组装有许多可动部件4。既可以是各连结棒66无间隙而牢固地嵌合在各可动部件4的安装孔65中、连结棒66固定连结在各可动部件4上,也可以是连结棒66以一些间隙松动嵌插在安装孔65中。此外,也可以设置3根以上连结棒。
一对连结板61、161和多个连结棒66构成将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的连结机构,在该连结机构的各连结板61、161上分别连结着各轴承59、159。
图8及图9是以假想线追加偏心凸轮57、157、使螺杆24、可动部件4和固定部件3的关系变清楚的横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例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一致,因而,在图中,对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也赋予附图标记Y。由此可知,本例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了偏心量δ。另外,由于形成在本例的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6是圆形,所以该中心轴线Y为形成该贯通孔16的圆的中心。此外,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也是形成其外周面58、158的圆形的中心,后述的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也同样是其圆形外周面的中心。
如根据上述的地方可以理解的那样,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构成为,多个可动部件4能够一起如后述那样进行圆运动。为此,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具备将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的连结机构、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与该轴25一体地旋转的偏心凸轮57、157、和连结在上述连结机构上、具备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嵌合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轴承59、159。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遍及其整周,直接或经由润滑剂可滑动地抵接在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
并且,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偏心凸轮57、157及嵌合在该偏心凸轮57、157上的轴承59、159在比螺杆24的叶片26靠其长度方向外侧的轴25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各1个,进而,连结机构具有分别连结在各轴承59、159上的一对连结板61、161、和连结在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多个连结棒66,各连结棒66分别连结在各连结板61、161上。
如上述那样,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相互一致,并且全部的可动部件4的中心轴线Y一致。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不一致,或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不一致,它们相互错开。此外,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将贯通孔16形成为圆形以外的形态,也可以将贯通孔16形成为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不清楚的形态。
如果图1及图2所示的电动马达28开始动作,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自转),则随着该螺杆24的旋转,偏心凸轮57、157如在图7中用箭头E表示那样,在该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此时,各偏心凸轮57、157连结在各连结板61、161上,多个可动部件4经由多个连结棒66连结在两连结板61、161上,并且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和由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使它们都如附图标记Y表示那样一致,所以与偏心凸轮57、157如上述那样旋转同时,由连结板61、161和连结棒66构成的连结机构、和由该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4进行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由图8(a)、图8(b)及图9(a)、图9(b)可知,通过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以偏心量δ为半径向箭头E方向旋转,由连结机构连结的可动部件4也在其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以图8(a)、图8(b)、图9(a)、图9(b)所示的顺序,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以偏心凸轮的偏心量δ为半径描绘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与由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一致,随着螺杆24的旋转,偏心凸轮57、157在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由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4在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如上述那样,在本例中,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并且全部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一致。但是,在与此不同、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不一致、或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下、此外在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不清楚的情况下,可动部件4也进行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这样,在哪种情况下,可动部件4都连结在偏心凸轮57、157上、以使可动部件4进行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
如上述那样,当污泥一边在固液分离部21内移动一边进行脱水处理时,各可动部件4如上述那样进行圆运动,相对于此,固定部件3被固定为不动,所以进入到相互相邻的可动部件4与固定部件3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g(图5)中的固态成分从该间隙g被效率良好地排出,阻止固态成分堵塞在那里。并且,由于旋转的螺杆24的叶片26不仅不会接触到固定部件3,也不会接触到可动部件4,所以能够阻止可动部件4早期地磨损。
但是,偏心凸轮57、157在其圆形外周面58、158滑动接触在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的同时旋转,所以虽然不能避免偏心凸轮57、157或轴承59、159、或其两者都随着时间磨损,但其磨损量如以下所示那样被抑制得较小。
如上述那样,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遍及其整周,直接或经由润滑剂抵接在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由此,作用在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和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的外力被分散,两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抵接压变小。因此,能够减小偏心凸轮57、157或轴承59、159、或其两者的磨损量,能够延长其寿命,能够减少这些零件的更换次数。并且,由于不是将各连结板61、161用左右一对偏心凸轮驱动,而通过固定在螺杆24的轴25上的偏心凸轮57、157驱动,所以即使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和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遍及整周抵接,即便偏心凸轮57、157和轴承59、159的形状精度及组装精度不怎么高,也能够使各连结板61、161正确地进行圆运动。
另外,当可动部件4和连结机构如上述那样进行圆运动时,通过从偏心凸轮57、157对连结机构的连结板61、161施加的外力,连结板61、161、连结棒66、和可动部件4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向在图8(a)中由箭头F表示的方向旋转(自转),该可动部件4抵接在固定部件3或该固定部件间的间隔件14上,有可能给它们带来伤痕。所以,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各连结棒66贯通的侧板7、9的孔中,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和螺母可拆装地固定着环状的导引部69(在图1中没有表示)。当连结棒66进行上述圆运动时,该连结棒66一边滑动接触在环状的各导引部69的内周面上一边被导引,阻止了该连结棒66向图8(a)所示的箭头F方向旋转。这样,导引部69起到防止连结机构与由该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4一起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向箭头F方向旋转、可动部件4向其他部件抵接的作用。
在上述固液分离装置中,偏心凸轮57、157作为与螺杆24不同的部件构成,但也可以将偏心凸轮57、157与螺杆24一体形成。但是,如本例那样,如果将偏心凸轮57、157可拆装地固定到螺杆24的轴25上,则当该偏心凸轮57、157磨损时,能够将它们从轴25拆下、容易将新的偏心凸轮向轴25安装。
在以上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中,使用具有1条叶片26的1个螺杆24,但也可以使用具有2条以上的叶片的螺杆,或者使用如在JP-4374396-B1中也记载那样、将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贯通而延伸的两个以上的螺杆。进而,也可以使用如该专利公报中记载那样,由在上部形成有凹部的板材构成的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在此情况下,螺杆也可以使用不接触到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上、将这些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贯通而延伸的至少1个螺杆。此外,在图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的可动部件4构成为,保持相对于固定部件3平行的姿势,并且在其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圆形的同时进行圆运动,但该可动部件如其自身周知那样,也可以构成为,一边保持相对于固定部件大致平行的姿势一边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或往复倾斜运动等运动(参照JP-S59-218298-A、WO00/32292 A1、JP-2000-135595-A、JP-2005-230852-A、JP-4036383-B2、JP-4374396-B1)。此外,用来驱动可动部件的结构也例如也可以适当采用在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的结构、或其自身周知的其他结构。关于这些具体的结构在后面更详细地说明。
如以上这样,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固液分离装置构成为,具有多个固定部件、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而运动的可动部件、和在不接触到该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将该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贯通而延伸的至少1个螺杆;该螺杆被绕其中心轴线旋转驱动;通过该螺杆的旋转,一边使进入到由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区划的固液分离部中的处理对象物朝向该固液分离部的出口移动,一边使从该处理对象物分离出的滤液通过固定部件与可动部件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使含液率下降的处理对象物从上述出口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该基本结构在后述的各种形态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是共通的。
可是,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在以往的该形式的固液分离装置中,为了阻止相对于固定部件运动的可动部件与螺杆干涉,构成为,使可动部件总是在比螺杆的外周缘靠外侧运动,由此,不免会有对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下降的缺点。
所以,有关本发明的固液分离装置形成为,至少一部分的可动部件不接触到螺杆、一边进入到比该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根据这样的结构,一边进入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的可动部件能够一边对由旋转的螺杆输送的处理对象物以切入的状态侵入一边对该处理对象物施加较大的剪切力,所以能够显著地提高对于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
接着,使将上述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结构应用到参照图1至图9在前面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中的具体例变清楚。
如上述那样,图8(a)、图8(b)及图9(a)、图9(b)是说明可动部件4的圆运动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带有附图标记26A的部分表示以螺旋状延伸的叶片26的截面。此外,图10是相当于沿着图8(a)的III-III线切断的剖视图的图,是将固定部件的图示省略、使螺杆24与可动部件4的位置关系变清楚的说明图。相反,图8(a)是相当于图10的IV-IV线截面的图。另外,图10是说明可动部件4与螺杆24的关系的图,该可动部件4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及螺杆的形状等不是与图5所示的地方完全一致的(在图15、图16、图31及图33中也同样)。
在图8及图9中带有的斜栅格线表示可动部件4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部分。在图8至图10中,对这样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可动部件4的部分赋予附图标记51。由图10可知,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可动部件4的部分51以不与螺杆24的叶片26干涉的方式位于相邻的两个叶片部分33、33之间。此外,如图8(a)及图10所示,如果着眼于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位于与可动部件4的部分51相反侧的可动部件4的部分52,则叶片26的其他部分34接近于该可动部件部分52而取位。但是,由于该可动部件部分52从螺杆24的叶片部分34在其半径方向上离开,所以该叶片部分34不会与螺杆24的叶片26干涉。
这里,使如上述那样可动部件4能够不与螺杆24的叶片26干涉、而进入到比该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条件变清楚。
首先,图11是为了使图容易理解而将图8(a)中的螺杆24和可动部件4取出并放大的说明剖视图。如该图11所示,设从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设螺杆24的半径为S,设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偏心的距离、即其偏心量如上述那样为δ。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由于贯通孔16呈圆形,所以最短距离K为该圆形贯通孔16的半径。
为了使在图11中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4的部分51进入到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由图11可以清楚那样,必须是K<S+δ。相反,为了使可动部件4的部分52不与叶片部分34干涉,需要满足S-δ<K。这如图8(b)及图9(a)、图9(b)所示,当可动部件4相对于螺杆24占用其他位置时也完全相同。这样,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形成为满足S-δ<K<S+δ。将该条件作为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条件。
由图10可知,在螺杆24的相邻的两个叶片部分33、33之间,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可动部件部分51位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区域Z的范围内。本例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全部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向相同的方向偏心相同的距离δ,并且螺杆24的叶片26以螺旋状延伸,所以即使位于上述区域Z以外的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以其贯通孔16满足上述的用于咬入的第1条件的方式形成,该可动部件4也会与螺杆24的叶片26干涉。因而,位于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不能进入到比该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假如如图16所示那样,将位于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以满足上述用于咬入的第1条件的方式形成,则该可动部件4的部分53与螺杆24的叶片26干涉。因而,实际上不能将位于区域W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以满足第1条件的方式形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0所示的区域Z称作可咬入区域,同样将区域W称作不可咬入区域。
图12(a)、图12(b)及图13(a)、图13(b)是表示位于图10所示的不可咬入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与图11同样,将固定部件的图示省略,将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用附图标记26A表示。此外,图13(a)是相当于图10的V-V线截面的图。这些图也表示在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以图12(a)、图12(b)及图13(a)、图13(b)所示的顺序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该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的状况。
这里,也如果设从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在该例中也是贯通孔16的半径)为K、设螺杆24的半径为S,则K、S与偏心量δ的关系满足K>S+δ。将该条件称作可动部件的干涉避免条件。通过满足该干涉避免条件,由图12(a)、图12(b)及图13(a)、图13(b)可知,不论当存在于不可咬入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相对于螺杆24占用怎样的位置时,该可动部件4都不会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因而,该可动部件4不会与叶片26干涉。这样,不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而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形成为满足K>S+δ。
这里,能够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需要位于图10所示的可咬入区域Z的范围内,而该可咬入区域Z如以下这样规定。
在如上述那样该可动部件4以可动部件4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中心轴线Y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方式进行圆运动的情况下,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从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朝向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沿该螺杆24的半径方向引出的直线H越过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与包括该螺杆24的外周缘32的假想筒I交叉的点设为外周缘交点J。此外,当设通过该外周缘交点J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L、并且设在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方向上相邻的该螺杆24的两个叶片部分33、33与上述中心平行线L的交点分别为叶片交点M、M时,包括该两个叶片交点M、M的中点N、并且比上述两个叶片部分33、33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是上述可咬入区域Z。如上述那样,可咬入区域Z为比相邻的两个叶片部分33、33之间的距离即间距P窄的区域。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上述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位于该宽度内、即可咬入区域Z内。将该条件作为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2条件。通过满足上述第1条件和第2条件,可动部件4能够一边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
上述可咬入区域Z是由图10所示的螺杆24的叶片26的间距P、叶片26的板厚d、距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的上述最短距离K、上述偏心量δ及螺杆24的半径S决定的值。图14是表示当是P=100mm、δ=8mm时、根据最短距离(在该例中是贯通孔16的半径)K的大小使用实际的固液分离装置解析可咬入区域Z怎样变化的结果的曲线图,L1表示d=2mm时的结果,L2表示d=4mm时的结果,L3表示d=6mm时的结果。由该曲线图可知,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半径越大则可咬入区域Z的宽度也变大。图15表示可咬入区域Z的宽度比图10的情况窄时的例子。
在图8至图13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在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圆的同时,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短距离K如上述那样,为从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相对于此,如果包括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而考虑上述最短距离K,则将该最短距离K定义为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到区划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
图17(a)、图17(b)及图18(a)、图18(b)是使上述这些点变清楚的说明图,是表示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不一致的情况下的可咬入区域的状态的图。这里,为了使图简单化,将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用双点划线表示,将偏心凸轮57、157用点划线表示,将螺杆24用实线表示,将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用附图标记26A表示。在此情况下,通过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自转),固定在螺杆24的轴25上的偏心凸轮57、157在其中心轴线Y如箭头E所示那样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以图17(a)、图17(b)及图18(a)、图18(b)所示的顺序旋转。图17及图18中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的部分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但是,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不一致,这一点与图8、图9及图11所示的例子不同。
这里,如图17(a)及图18(a)所示,如果设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设螺杆24的半径为S,设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的距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为δ,则由图17(a)清楚的那样,为了使可动部件的部分51能进入到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必须是K<S+δ。相反,由图18(a)可知,为了使得可动部件的部分52不与叶片部分34干涉,需要满足S-δ<K。这样,在此情况下,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以满足作为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条件的S-δ<K<S+δ的方式形成。在图8、图9及图11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所以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K为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到贯通孔16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K。图8、图9及图11是表示图17及图18所示的例子的特殊的情况的图。
另一方面,图19(a)、图19(b)及图20(a)、图20(b)是表示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不一致的情况下的不可咬入区域的状态的、与图17及图18同样的说明图。螺杆24以图19(a)、图19(b)及图20(a)、图20(b)所示的顺序旋转,偏心凸轮57、157在其中心轴线Y如箭头E所示那样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中心轴线Y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旋转。由此,具有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进行圆运动。
这里,也与图17及图18同样,如图19(a)所示,如果设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设螺杆24的半径为S,设偏心凸轮57、157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为δ,则由图19(a)可知,不会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而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满足作为可动部件的干涉避免条件的K>S+δ。通过满足该条件,由图19(a)、图19(b)及图20(a)、图20(b)可知,当存在于不可咬入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相对于螺杆24占用怎样的位置时,该可动部件都不会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因而,可动部件不会与叶片26干涉。
图12及图13是表示图19及图20所示的例子的特殊的情况、即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的情况的图。
包括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可咬入区域Z也能够与关联于图10在前面说明的地方同样地规定。即,不论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是否一致,都如图10所示,当设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朝向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沿该螺杆24的半径方向引出的直线H越过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与包括该螺杆24的外周缘32的假想筒I交叉的点为外周缘交点J,设通过该外周缘交点J、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L,并且设在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方向上相邻的该螺杆的两个叶片33、33部分与中心平行线L的交点分别为叶片交点M、M时,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位于包括两个叶片交点M、M的中点N、并且是比两个叶片33、33部分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的可咬入区域Z内。在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的情况下,作为上述的特殊的情况,是直线H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朝向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引出的情况。
在以上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该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形成为圆形,但该贯通孔16的形态如上述那样,也可以形成为圆形以外的适当的形态、例如长圆形或多边形。这里所述的长圆形,除了椭圆形以外、还包括将圆形压扁为细长的状态的形状。
当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形状是圆形以外时,为了使得可动部件能够不接触到螺杆而一边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圆运动,只要满足上述的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及第2条件就可以。为了慎重,对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一致、该贯通孔是长圆形的情况下的条件进行说明。但是,由于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2条件能够与上述完全同样得到,所以这里其重复的说明省略,使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条件变清楚。
图21(a)至图21(d)与图8及图9同样,是表示位于可咬入区域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图。这里,为了使图容易理解,将贯通孔16用双点划线表示,将螺杆24用实线表示。这些图中的附图标记26A也表示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这里所示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呈长圆形,所以其中心轴线Y是该长圆形的长轴LA与短轴SA的交点。可动部件在其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形的同时、如箭头E所示那样以图21(a)至图21(d)的顺序进行圆运动这一点与前面表示的例子没有变化。在此情况下,图21中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的部分表示进入到了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
这里,设从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设螺杆24的半径为S,设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为δ。由于这里所示的贯通孔16是长圆形,所以从该中心轴线Y到周缘35的最短距离K为贯通孔16的短轴SA的1/2的长度。
由图21(a)可知,为了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的部分51能够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必须是K<S+δ,此外,为了使可动部件的部分52不接触到螺杆24的叶片26,需要满足K>S-δ。结果,用于可动部件能够进入到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条件为S-δ<K<S+δ,这与上述第1条件一致。如果满足该第1条件,则如图21(a)至图21(d)所示,当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相对于螺杆24占用怎样的位置时,可动部件都能够不与螺杆24干涉而进入到比该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
为了位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不与螺杆24干涉,由图21(a)可知,需要最短距离K比螺杆的半径S与偏心量δ的和大,即K>S+δ。这与上述干涉避免条件一致。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当存在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相对于螺杆24占用怎样的位置时,该可动部件都能够不与螺杆24干涉而进行圆运动。图21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其他结构和作用与参照图1至图15在前面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没有变化。
当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形状是圆形和长圆形以外时,也与上述完全同样,能够决定可咬入区域Z、不可咬入区域W、用于咬入的第1及第2条件、和干涉避免条件,能够无障碍地使用具有该形状的贯通孔的可动部件。另外,如图22(a)所示,当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是四边形、其一边的长度是a、另一边的长度是b时,该各边的1/2的线的交点为其中心轴线Y,如图22(b)所示,当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是三角形时,其中心轴线Y为该三角形的重心的位置。
另外,为了提高固液分离部内的处理对象物的输送性和其脱液效率,可动部件的贯通孔与是多边形相比,更优选的是圆形或长圆形。此外,也可以在可动部件4的区划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的贯通孔16的周缘35上形成许多锯齿状的凹凸。
图23(a)、图23(b)及图24(a)、图24(b)也与图8及图9(a)、图9(b)同样,是表示使位于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4的圆运动变清楚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在图23及图24中,也与图11同样省略了固定部件的图示。这里所示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构成为,作为其基本的形状呈以中心轴线Y为中心的圆形,在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上形成突出部36,该突出部36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则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构成为,区划该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该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一部分比其他周缘部分更向该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侧突出,该突出部36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在图23及图24中,附图标记26A也表示与螺杆24的轴25为一体的叶片26的截面。
在图23及图24(a)、图24(b)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下,也是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偏心δ,可动部件4在其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如箭头E所示那样描绘以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以图23(a)、图23(b)及图24(a)、图24(b)的顺序进行圆运动。此时,为了使可动部件4能够不接触到螺杆24而在该可动部件4的突出部36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的同时进行圆运动,在此情况下,也只要满足前面表示的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及第2条件。由于第2条件能够与前面说明完全同样地得到,所以这里也仅使用于可动部件4的咬入的第1条件变得清楚。
在图23及图24中,也对可动部件4的突出部36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的部分添加了斜栅格线。这里,也如图23(a)及图24(a)所示,如果设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则该最短距离K为从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突出部36的距离。此外,如果设螺杆24的半径为S,设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如上述那样为δ,则为了使突出部36能够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由图24(a)可知,必须是K<S+δ。此外,由图23(a)可知,为了使得突出部36不与叶片26干涉,需要K>S-δ。结果,在该例的情况下,也通过满足为S-δ<K<S+δ的第1条件,可动部件4能够不与螺杆24干涉而一边进入到比该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
此外,在图23及图2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为了位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不与螺杆24干涉,由图24(a)可知,需要是K>S+δ。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存在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能够不与螺杆24接触而进行圆运动。图23及图24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其他结构能够与图1至图20所示的上述固液分离装置同样地构成。
参照图21、图23及图24在上面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构成为,其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参照图8及图9)的中心轴线一致,可动部件以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以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描绘圆的方式进行圆运动,但在各可动部件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或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没有决定那样的情况下,由前面说明的地方清楚的那样,设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到区划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为K,通过构成为满足S-δ<K<S+δ且满足K>S+δ,可动部件能够不与螺杆24干涉而进入到比该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
以上,说明了全部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一致、该可动部件4在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的固液分离装置,但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以各可动部件4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方式构成。进而,也可以如在图25(a)中用虚线和双点划线示意表示那样构成为,使一部分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全部一致,使其他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也全部一致,并且使一部分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与其他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相互不一致,并且其一部分的可动部件和其他可动部件在其各贯通孔16、16A的中心轴线Y、YA绕图25(a)中用实线表示的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16A的中心轴线Y、YA的相对于螺杆的中心轴线X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图25(a)表示具备有中心轴线Y的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和具备有不与该中心轴线Y一致的中心轴线YA的贯通孔16A的可动部件的两种可动部件,但也可以设置中心轴线相互不一致的3种以上的可动部件。图25(b)表示具备第1多个可动部件、第2多个可动部件还有第3多个可动部件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第1多个可动部件具备有中心轴线Y的贯通孔16,所述第2多个可动部件同样具备有中心轴线YA的贯通孔16A,所述第3多个可动部件具备有中心轴线YB的贯通孔16B。该各中心轴线Y、YA、YB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分别偏心,并且该中心轴线Y、YA、YB相互不一致。3种可动部件在其各中心轴线Y、YA、YB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16、16A、16B的中心轴线Y、YA、YB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此外,由图25(a)、图25(b)可知,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中心轴线Y、YA、YB相互不一致的多个偏心凸轮,该多个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Y、YA、YB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分别偏心,并且该多个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Y、YA、YB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各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旋转。该结构不论可动部件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是否一致都能够采用。
图26是将图25(a)所示的结构具体化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是将图1所示的出口部件2简略化表示、并将图1所示的电动马达28等一部分的元件省略的图。图31是表示该固液分离装置的可动部件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与图10同样的说明剖视图,是将固定部件的图示省略的图。此外,图27是相当于图31的VI-VI线截面的图,图28是相当于图31的VII-VII线截面的图,这些图是与图8及图9同样的剖视图。进而,图29是图26的VIII-VIII线放大剖视图,图30是图26的IX-IX线放大剖视图。
图26至图31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前面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没有变化。即,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也如图26至图28所示,具有多个固定部件3,相邻的固定部件3通过配置在其之间的间隔件14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多个固定部件3通过将该固定部件3和间隔件14贯通而延伸的4根撑螺栓18相互固定,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配置有可动部件4、4A。在固定部件3上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15,在可动部件4、4A上也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16、16A,通过该贯通孔15、16、16A区划固液分离部21。在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4A的贯通孔15、16、16A中,具有一条叶片26的1根螺杆24不接触到该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4A而贯通延伸。
污泥被从图26所示的入口部件1的流入口5送入,向图27及图28所示的固液分离部21流入。此时,通过在图26中没有表示的电动马达,将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驱动,由此,将污泥朝向固液分离部21的出口23输送,将滤液通过固定部件3与可动部件4、4A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向固液分离部21的外部排出,将含水率下降的污泥从出口23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的螺杆24也与前面说明的螺杆同样,具有叶片26、和与该叶片26一体形成、构成螺杆的中心部的轴25。这样,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与前面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没有变化。
如上述那样,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图26至图31所示的多个可动部件4、和多个可动部件4A,但根据需要,将前者的可动部件4称作“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将后者的可动部件4A称作“其他多个可动部件”。由图27、图28及图31可知,该可动部件4、4A的圆形的贯通孔16、16A的中心轴线Y、YA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都偏心δ,但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全部一致,并且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全部一致。但是,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中心轴线Y与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中心轴线YA不一致。
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也如图26、图29及图30所示,与图1至图1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同样,在螺杆24的轴25的各长度方向端部上,分别可拆装地固定着外周面58、158形成为圆形的偏心凸轮57、157,该各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的外周面58、158嵌合在由滑动轴承构成的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中。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δ,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遍及其整周,直接或经由润滑剂可滑动地抵接在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两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一致。此外,轴承59、159嵌合在连结板61、161的安装孔62、162中,并且可拆装地固定连结在该各连结板61、161上。
如图26所示,在各连结板61、161上,通过螺母67、167可拆装地固定着两根连结棒66,两连结板61、161通过两根连结棒66固定连结。该两连结棒66将形成在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安装孔65(也参照图27及图28)贯通而延伸。这样,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下,也是一对连结板61、161和连结棒66构成将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的连结机构。此外,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圆形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与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一致。这样,设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的偏心凸轮57、157及与它们关联的上述各元件没有与图1至图1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偏心凸轮57、157和与其关联的各元件实质上不同的地方。
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如以下说明那样,除了上述偏心凸轮57、157以外,还设有第2偏心凸轮和与其关联的元件,所以将上述偏心凸轮57、157、轴承59、159、连结机构、构成该连结机构的连结板61、161及连结棒66分别称作第1偏心凸轮57、157、第1轴承59、159、第1连结机构、第1连结板61、161及第1连结棒66。
如上述那样,在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如图26、图29及图30所示,在螺杆24的轴25的长度方向各端部上,分别可拆装地固定有第2偏心凸轮57A、157A,这些第2偏心凸轮57A、157A也将其外周面58A、158A形成为圆形。并且,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相互一致,并且其中心轴线YA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偏心δ。此外,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圆形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一致。但是,如图27至图30所示,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相互不一致。
如图29及图30所示,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的外周面58A、158A也嵌合在由滑动轴承构成的第2轴承59A、159A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中,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外周面58A、158A遍及其整周,直接或经由润滑剂可滑动地抵接在第2轴承59A、159A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的内周面上。此外,第2轴承59A、159A嵌合在第2连结板61A、161A的安装孔62A、162A中,并且可拆装地固定连结在该各第2连结板61A、161A上。在各第2连结板61A、161A上,通过图26所示的螺母67A、167A固定着两根连结棒66A,第2连结板61A、161A通过两根第2连结棒66A固定连结。也如图27及图28所示,这两个第2连结棒66A将形成在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上的安装孔65A贯通而延伸。这样,一对第2连结板61A、161A和第2连结棒66A构成将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连结的第2连结机构。另外,在图27及图28中,将上述第1偏心凸轮57、157和第2偏心凸轮57A、157A用双点划线附加。
如上述那样,由于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不一致,并且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与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一致,并且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一致,所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与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不一致。
在图26至图3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螺杆24受未图示的电动马达旋转驱动,如果该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自转,则如图27所示,第1偏心凸轮57、157如用箭头E表示那样,在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随之,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在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同时,如图28所示,第2偏心凸轮57A、157A也如箭头EA所示,在其中心轴线YA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随之,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在其中心轴线YA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此时,由于中心轴线Y与YA不一致,所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和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以不同的相位进行圆运动,在图示的例子中以180°的相位差进行圆运动。通过可动部件4、4A的该圆运动,阻止固态成分堵塞在可动部件与固定部件3之间。
如上述那样,图26至图3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具备:第1连结机构,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第1偏心凸轮57、157,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与该轴25一体地旋转;第1轴承59、159,连结在第1连结机构上,具备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嵌合的圆形凸轮孔60、160;第2连结机构,以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该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连结;第2偏心凸轮57A、157A,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与该轴25一体地旋转;第2轴承59A、159A,连结在第2连结机构上,具备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外周面58A、158A嵌合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相互不一致,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第1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外周面58A、158A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第2轴承59A、159A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的内周面上,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与通过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一致,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与通过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也一致,随着螺杆24的旋转,第1偏心凸轮57、157在其中心轴线Y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在其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绕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第2偏心凸轮57A、157A在其中心轴线YA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构成为,在其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并且,在图26至图3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第1偏心凸轮57、157及嵌合在该第1偏心凸轮57、157上的第1轴承59、159在比螺杆24的叶片26靠长度方向外侧的轴25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各1个,第1连结机构具有分别连结在各第1轴承59、159上的一对第1连结板61、161、和连结在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多个第1连结棒66,各第1连结棒66分别连结在各第1连结板61、161上,第2偏心凸轮57A、157A及嵌合在该第2偏心凸轮57A、157A上的第2轴承59A、159A在比螺杆24的叶片26靠长度方向外侧的轴25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各1个,第2连结机构具有分别连结在各第2轴承59A、159A上的一对第2连结板61A、161A、和连结在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上的多个第2连结棒66A,各第2连结棒66A分别连结在各第2连结板61A、161A上。
进而,在图26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也与图1至图1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同样,在各第1及第2连结棒66、66A贯通的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的侧板7、9的孔中,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和螺母可拆装地固定着环状的导引部69、69A。当第1及第2连结棒66、66A进行圆运动时,该第1及第2连结棒66、66A一边滑动接触在环状的各第1及第2导引部69、69A的内周面上一边被导引,阻止该第1及第2连结棒66、66A绕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旋转(参照图8(a)的箭头F)。这样,本例的固液分离装置具有:防止第1连结机构与通过该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一起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旋转、而该可动部件4向其他部件抵接的第1导引部69;防止第2连结机构与通过该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一起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旋转、而该可动部件4A向其他部件抵接的第2导引部69A。
以上,参照图25至图30,表示了将具有第1偏心凸轮57、157及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结构应用到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一致、并且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上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一致的固液分离装置中的例子,但具有多个偏心凸轮的结构也能够应用到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不一致、并且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上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此外,也能够应用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中心轴线分别不一致、或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中心轴线分别不一致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在此情况下,其基本结构也与图25至图30所示的结构没有变化。即,在螺杆24的轴25上,分别固定着相对于该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第1偏心凸轮57、157、和同样相对于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偏心、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第2偏心凸轮57A、157A;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不一致;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在第1偏心凸轮57、157上,以使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进行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连结在第2偏心凸轮57A、157A上,以使该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进行以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并且,在该固液分离装置中,如以下这样构成。具备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该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连结的第1连结机构、和连结在该第1连结机构上、具备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嵌合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第1轴承59、159。此外,具备以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该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连结的第2连结机构、和连结在该第2连结机构上、具备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外周面58A、158A嵌合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的第2轴承59A、159A。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圆形外周面58、158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第1轴承59、159的圆形凸轮孔60、160的内周面上,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圆形外周面58A、158A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第2轴承59A、159A的圆形凸轮孔60A、160A的内周面上。并且,随着螺杆24的旋转,第1偏心凸轮57、157在其中心轴线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进行以第1偏心凸轮57、157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第2偏心凸轮57A、157A在其中心轴线绕螺杆24的轴25的中心轴线X描绘以该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进行以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偏心量δ为半径的圆运动。
上述各例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和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也构成为,其至少一部分的可动部件不会接触到螺杆24,而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在此情况下,也为了使可动部件4、4A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需要满足上述用于可动部件的咬入的第1条件和第2条件。为了慎重,关于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一致或它们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和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与其他多个可动部件4A的中心轴线一致或它们的中心轴线不一致的情况下的全部的例子,对第1及第2条件进行说明。
图31是表示上述各例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可动部件4、4A与螺杆24的关系的一例的、与图10同样的截面说明图,是将固定部件的图示省略的图,可动部件4、4A与螺杆24的配置状态不与图26一致。在图31中,5片的一部分的可动部件4和同样5片的其他的可动部件4A在螺杆24的中心轴线X的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在图31中,设从第1偏心凸轮57、157(参照图29及图30)的中心轴线Y、或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朝向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在该螺杆24的半径方向上引出的直线H越过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与包括该螺杆24的外周缘32的假想筒I交叉的点为外周缘交点J。此外,设通过该外周缘交点J、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L,设在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相邻的该螺杆24的两个叶片部分33、33与上述中心平行线L的交点为叶片交点M、M,则包括这两个叶片交点M、M的中点N、并且比上述两个叶片部分33、33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是可动部件4的可咬入区域Z。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4位于该可咬入区域Z内,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3片可动部件4的部分51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这是能够进行可动部件4的咬入的第2条件,这与前面说明的地方不变化。
进而,为了使存在于可咬入区域Z中的可动部件4不接触到螺杆24而进入到比该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从第1偏心凸轮57、157的中心轴线Y或一部分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的中心轴线Y到区划该贯通孔16的可动部件4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这里是圆形贯通孔16的半径)K、螺杆24的半径S、和贯通孔16的偏心量δ需要满足S-δ<K<S+δ的关系。这也是前面说明的用于能够进行可动部件4的咬入的第1条件。
对于位于上述可咬入区域Z以外的不可咬入区域W中的可动部件4,在图31中特别赋予附图标记54,但该可动部件54的贯通孔16形成为满足K>S+δ(干涉避免条件)。由此,可动部件54能够不接触到螺杆24、并且不进入到比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而进行圆运动。
图32(a)至图32(d)是表示位于可咬入区域Z中的可动部件4的贯通孔16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该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的状况的说明图,这里,附图标记26A也表示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此外,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4的部分表示进入到了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根据这些图能够良好地理解可动部件4一边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
另一方面,与上述同样,在图31中,设从第2偏心凸轮57A、157A(参照图29及图30)的中心轴线YA或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朝向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在该螺杆24的半径方向上引出的直线HA越过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与包括该螺杆24的外周缘32的假想筒I交叉的点为外周缘交点JA,设通过该外周缘交点JA、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LA。进而,如果设在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相邻的该螺杆24的两个叶片部分33A、33A与上述中心平行线LA的交点为叶片交点MA、MA,则包括这两个叶片交点MA、MA的中点NA并且比上述两个叶片部分33A、33A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24的中心轴线X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是可动部件4A的可咬入区域ZA。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位于该可咬入区域ZA内,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3片可动部件4A的部分51A进入到比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侧。这是能够进行可动部件4A的咬入的第2条件。
进而,为了存在于可咬入区域ZA中的可动部件4A不接触到螺杆24而进入到比该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从第2偏心凸轮57A、157A的中心轴线YA或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的中心轴线YA到区划该贯通孔16A的可动部件4A的周缘35的最短距离(这里也是圆形贯通孔16A的半径)K、螺杆24的半径S、和贯通孔16A的偏心量δ需要满足S-δ<K<S+δ的关系。这是用于能够进行可动部件4A的咬入的第1条件。
对位于上述可咬入区域ZA以外的不可咬入区域WA中的可动部件4A,在图31中特别赋予了附图标记54A,该可动部件54A的贯通孔16A形成为满足K>S+δ(干涉避免条件)。由此,可动部件54A能够不接触到螺杆24、并且不进入到比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而进行圆运动。
图32(e)至图32(h)是表示位于可咬入区域ZA中的可动部件4A的贯通孔16A与螺杆24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该可动部件4A进行圆运动的状况的说明图,这里,附图标记26A也表示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此外,带有斜栅格线的可动部件4A的部分表示进入到了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根据这些图可以良好地理解,可动部件4A一边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螺杆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此时,在图32(a)至图32(h)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件4和可动部件4A的有180°的相位差的对置的部分进入到了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
以上,参照图26至图32,说明了具有中心轴线Y、YA不一致的两种可动部件4、4A、或者具有中心轴线Y、YA不一致的第1及第2偏心凸轮的固液分离装置、即图25(a)所示的结构的具体例,但如图25(b)所示那样具有中心轴线Y、YA、YB不一致的3种以上的可动部件、或具有3种以上的偏心凸轮的固液分离装置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构成。即,在图25(b)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使用中心轴线不一致的3种偏心凸轮。同样,也能够使用中心轴线不一致的4种以上的偏心凸轮构成固液分离装置。
根据上述可知,如果使用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螺杆24的中心轴线X偏心的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可动部件4、4A,则能够增加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的可动部件的数量,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对于污泥的水分的缩减效果。
图33表示在图26至图3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将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和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的各自的可咬入区域Z、ZA扩大的固液分离装置。在该固液分离装置中,构成为,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4A能够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圆运动的可咬入区域ZA位于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4能够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咬入区域Z的旁边。存在于该各可咬入区域Z、ZA中的可动部件4、4A的全部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在该例的情况下,由于全部的可动部件4、4A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于污泥的水分缩减效果。
图26至图33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图1至图1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及作用没有变化,此外,在图26至图33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除了也可以将可动部件4、4A的贯通孔16、16A形成为长圆形或多边形以外,还可以使用具有与图23及图24所示的突出部36同样的突出部的可动部件4、4A。此外,也可以在区划贯通孔16、16A的周缘35上形成锯齿状的许多凹凸。这些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
如果是以上说明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存在于可咬入区域Z、ZA内的可动部件4、4A,根据需要,也可以构成为,在某个范围外不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即,可以构成为,使得仅希望的某个范围中的可动部件进入到比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中心轴线X侧。此时,优选的是,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运动的可动部件位于比固液分离部21的处理对象物移动方向长度R(图1)的1/2的位置靠处理对象物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区域R2中。在通过比1/2靠上游侧的区域R1的固液分离部的污泥中,通常含有特别大量的水分,即使可动部件4、4A对于这样的污泥一边以切入的方式侵入一边施加剪切力,也不怎么能够提高水分的缩减效果。存在于下游侧的区域R2中的污泥由于含水率已经下降很多,所以如果可动部件4、4A对于这样的污泥以切入的方式侵入而向该污泥施加较大的剪切力,则能够特别提高水分的缩减效果。该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
以上,表示了在将固定在螺杆24的轴25的端部上的偏心凸轮连结到可动部件上、通过将螺杆24旋转驱动来使可动部件进行圆运动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应用本发明的例子,但如上述那样,本发明也能够广泛应用在通过其他的适当的机构使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的可动部件运动的固液分离装置中。
例如,根据JP-S59-218298-A,具有多个固定部件、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的可动部件、和在形成在该可动部件及固定部件上的贯通孔中不与该贯通孔接触而延伸的螺杆、将多个可动部件通过连结棒固定、并且在夹着螺杆左右地形成在位于轴线方向各端部上的可动部件上的一对圆形凸轮孔中缓插偏心凸轮、通过将这一对偏心凸轮旋转驱动来使可动部件进行圆运动的固液分离装置是周知的。可以在这样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应用本发明,构成为,该可动部件不接触到螺杆、一边进入到比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该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圆运动。
此外,在图34及图35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这里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也具有经由间隔件14相互隔开较小的间隔配置的多个固定部件3、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的可动部件4、和通过形成在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5、16而延伸的螺杆24,贯通孔15、16不与螺杆24接触而形成。此外,许多固定部件3通过多个撑螺栓18和螺母固定在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上,螺杆24的入口部件1侧的端部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入口部件1上,螺杆24的出口部件2侧的端部驱动连结在电动马达28(图34)上,该电动马达28固定支承在固定于出口部件2上的齿轮箱74上。另外,在图35中,为了使图容易理解,将表示固定部件37的截面的剖面线省略,并且将可动部件4的截面全面涂黑而表示。
图36及图37(a)、图37(b)是表示随着图34及图35所示的螺杆24的旋转、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的状况的说明剖视图,是将固定部件等的图示省略的图。如这些图所示,可动部件4其外周形成为圆形,固定在支轴70上的3个偏心凸轮71抵接在该圆形外周面上。如图34及图35所示,各支轴70的长度方向各端部经由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入口部件1和齿轮箱74上。如图36及图37所示,各偏心凸轮71的周方向上的角度位置相互不同,各偏心凸轮71的相位相互不同。
此外,如图35所示,在螺杆24的轴25上固定着驱动齿轮72,该驱动齿轮72与固定在各偏心凸轮71的支轴70上的从动齿轮73分别啮合。
通过电动马达28的动作,将螺杆24绕其中心轴线X旋转驱动,该旋转经由驱动齿轮72和从动齿轮73被传递给各偏心凸轮71的支轴70,各偏心凸轮71向在图36及图37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旋转。此时,由于如上述那样各偏心凸轮71的相位相互不同,所以通过各偏心凸轮71向箭头方向旋转,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并且绕自己的中心轴线旋转(自转)。
未图示的污泥如在图35中用箭头A表示那样,被从入口部件1的流入口5供给,被送入到由可动部件3和固定部件4的贯通孔15、16区划的固液分离部21中,被旋转的螺杆24向箭头C方向输送。此时,滤液通过固定部件3与可动部件4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流下,含水率下降的污泥被从固液分离部21向出口部件2排出,从该出口部件2的排出口11向下方落下。
在如上述那样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时,通过偏心凸轮71的旋转,各可动部件4进行圆运动,所以阻止了污泥的固态成分堵塞到可动部件4与固定部件3之间的不良状况。
这里,由图35、图36及图37(a)、图37(b)可知,存在于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可咬入区域Z(图35)中的可动部件4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进行圆运动。在图36及图37中,将这样进入到螺杆24的叶片26之间的可动部件的部分51添加斜栅格线而表示。存在于在图35中用附图标记W表示的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4不会进入到比螺杆24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这样,能够效率良好地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图34至图37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在WO00/32292 A1中记载那样,是以往以来周知的。
图38是表示再另一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图39是将图38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从轴线方向相反侧观察的立体图。此外,图40是图38的纵剖视图,是为了避免图复杂化而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省略的图。在这些图中表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也具有经由间隔件14相互隔开较小的间隔配置的多个固定部件3、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3之间的可动部件4、和通过形成在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上的贯通孔15、16延伸的螺杆24,贯通孔15、16以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不接触到螺杆24的方式形成。此外,许多固定部件3通过多个撑螺栓18和螺母固定在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上,螺杆24的轴25的入口部件1侧的端部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入口部件1上,螺杆24的轴25的出口部件2侧的端部驱动连结在电动马达28上,该电动马达28固定支承在固定于出口部件2上的齿轮箱74上。
图41是图40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放大横剖视图,图42是表示螺杆24从图4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旋转时的状况的、与图41同样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将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用双点划线表示(在图43至图48中也相同)。图41及图42中的附图标记26A表示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
在图38至图40中,对于许多可动部件4中的一部分的可动部件、在图的例子中对3片可动部件特别赋予附图标记4B,在这些可动部件4B上,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和螺母固定着臂75。在各臂75上形成有孔76,在这些孔76中贯通着轴77,可拆装地固定在轴77上的偏心凸轮78位于各孔76中。如图40所示,轴77的长度方向各端部经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入口部件1和齿轮箱74上。此外,同样如图40所示,在螺杆24的轴25上固定着驱动齿轮80,该驱动齿轮80与固定在轴77上的从动齿轮81啮合。
此外,在各臂75上,夹着轴77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着由辊构成的凸轮从动件79。进而,如图38及图39所示,在入口部件1和出口部件2上,固定着一对支承棒82的各端部,在该各支承棒82上,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着导引辊83,这些导引辊83分别抵接在臂75的对置的面上。在图41及图42中,省略了支承棒82和导引辊83的图示。此外,如图40至图42所示,在全部的可动部件4、4B中贯通延伸有连结棒84,通过该连结棒84将全部的可动部件4、4B连结。
未图示的污泥如图40中用箭头A表示那样,被从入口部件1的流入口5供给,被送入到由可动部件3和固定部件4的贯通孔15、16区划的固液分离部21中,被旋转的螺杆24向箭头C方向输送。此时,滤液通过固定部件3与可动部件4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流下,含水率下降的污泥被从固液分离部21向出口部件2排出,从该出口部件2的排出口11向下方落下。
在如上述那样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时,螺杆24的轴25的旋转经由驱动齿轮80和啮合在其上的从动齿轮81被传递给轴77,由此,如在图41及图42中赋予箭头表示那样,偏心凸轮78绕轴77的中心轴线旋转。因此,凸轮从动件79被偏心凸轮78加压,一边旋转,一边与臂75及固定在其上的可动部件4B一起向在图41及图42中用箭头E1、F1表示的方向往复运动。随之,通过连结棒84连结的全部的可动部件4向箭头E1、F1方向往复运动。这样,在将污泥固液分离时,各可动部件4相对于固定配置的固定部件3往复运动,所以污泥的固态成分不会堵塞在可动部件4与固定部件3之间。
这里,如由图40至图42清楚的那样,存在于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可咬入区域Z(图40)中的可动部件4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该螺杆24的中心轴线X侧一边往复运动。在图41及图42中,将这样进入到螺杆24的叶片26之间的可动部件的部分51添加斜栅格线表示。在此情况下,存在于不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4也不会进入到比螺杆24的叶片26的外周缘32靠其中心轴线X侧。这样,能够效率良好地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图38至图42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具有1根螺杆24,但也可以设置两根以上的螺杆。图43是表示两根螺杆24、124通过形成在固定部件3上的贯通孔15、和形成在可动部件4、4B上的贯通孔16延伸、通过该螺杆24、124的旋转来输送污泥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这些螺杆24、124也不会接触到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图44是表示螺杆24、124比图4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3及图44中,将表示各部件的截面的剖面线省略(在图45至图48中也相同)。
图45表示具有3根螺杆24、124、224的固液分离装置。这里表示的螺杆24、124、224也不接触到固定部件3和可动部件4、4B而通过形成在这些部件3、4、4B上的贯通孔延伸,分别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驱动。图46是表示螺杆24、124、224比图4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旋转时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43至图46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38至图42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在机构中实质上不同,随着螺杆24、124、224的旋转而偏心凸轮78旋转,由此,可动部件4、4B与图38至图42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同样,向箭头E1、F1方向往复运动。
此时,当将图43及图44所示的螺杆24、124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观察时,这些螺杆24、124的叶片26、126的一部分在重叠的状态下取位。这样,在配置了两螺杆24、124的情况下,为了使这些螺杆24、124的叶片26、126不干涉,需要使相互相邻的螺杆24、124如在图43及图44中用箭头表示那样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在图45及图46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下,也由于相互相邻的螺杆24、124、224的叶片26、126、226的一部分重叠,所以使相邻的螺杆24、124、224如用箭头所示那样相互向反方向旋转。
如在图43至图46中添加斜线表示那样,存在于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4、4B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224的外周缘靠其中心轴线侧一边往复运动。此时,在图示的例子中,可动部件4、4B不会进入到位于螺杆24和224的旁边的螺杆124的叶片间。
由图43及图44可知,一个螺杆24的叶片26的截面部分26A和另一个螺杆124的叶片126的截面部分126A相互朝向相反方向。因而,可动部件4、4B如图43所示那样下降,叶片26的截面部分26A朝下,当可动部件4、4B的上部进入到一个螺杆24的叶片间时,另一个螺杆124的叶片126的截面部分126A朝上,所以可动部件4、4B的上部不能进入到另一个螺杆124的叶片间。这样,在可动部件4、4B进入到相邻的螺杆24、124中的一个螺杆的叶片间而构成的情况下,需要该可动部件4、4B不进入到另一个螺杆的叶片间而构成。
这在图45及图46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在可动部件4、4B进入到两侧的螺杆24、224的叶片间而构成的情况下,可动部件4、4B不进入到中央的螺杆124的叶片间而构成。与此相反,当可动部件4、4B进入到中央的螺杆124的叶片间而构成时,需要可动部件4、4B不进入到两侧的螺杆24、224的叶片间而构成。
在图47及图48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在上部形成有凹部85的许多固定部件103通过间隔件114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103之间配置有可动部件104,在该可动部件104的上部也形成有凹部86。多个固定部件103通过撑螺栓118固定连结,在固定部件103和可动部件104的凹部85、86中,以不接触到固定部件103和可动部件104的状态贯通延伸着两根螺杆24、124。这些螺杆24、124也当将它们在其轴线方向上观察时、在其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取位。因而,在此情况下,也为了阻止螺杆彼此的干涉,将这些螺杆24、124如箭头所示那样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驱动。螺杆24、124的上部被罩87覆盖。
通过螺杆24、124的旋转,将污泥在由固定部件103和可动部件104的凹部85、86和罩87区划的固液分离部21中输送,此时,滤液通过固定部件103与可动部件104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流下,含水率下降的饼状的污泥被从固液分离部21的出口排出。该固液分离装置的基本结构详细地记载在JP-363859-B及JP-4036383-B2中。
图47所示的多个可动部件104通过连结棒84连结,在该多个可动部件104中的一部分的可动部件104B上一体地附设有臂175,在该臂175上可旋转地支承着凸轮从动件179。此外,在被旋转驱动的轴177上固定偏心凸轮178,通过将该偏心凸轮178旋转驱动,凸轮从动件179和可动部件104B向在图47及图48中用箭头E1、F1表示的方向往复运动,由此,全部的可动部件104往复运动。由此,阻止污泥的固态成分堵塞在固定部件103与可动部件104之间的不良状况。
如在图47及图48中添加斜线表示那样,在该固液分离装置中,也是存在于可咬入区域中的可动部件104、104B一边进入到比螺杆24、124的外周缘靠其中心轴线侧一边往复运动。因而,在此情况下,也能够效率良好地将污泥脱水处理。
图38至图48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在JP-4374396-B1中记载那样,其自身是周知的。
以上,表示了在各种形态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应用本发明的具体例,但在再其他形式的固液分离装置、例如在JP-2000-135595-A、JP-2005-230852-A等中记载的固液分离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改变而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3、103 固定部件
4、4A、4B、54、54A、104、104B 可动部件
15、16、16A、16B 贯通孔
21 固液分离部
23 出口
24、124、224 螺杆
25 轴
26、126、226 叶片
32 外周缘
33、33A 叶片部分
35 周缘
36 突出部
57、157、57A、157A 偏心凸轮
58、158、58A、158A 外周面
59、159、59A、159A 轴承
60、160、60A、160A 凸轮孔
61、161、61A、161A 连结板
66、66A 连结棒
69、69A 导引部
g 滤液排出间隙
H、HA 直线
I 假想筒
J、JA 外周缘交点
K 最短距离
L、LA 中心平行线
M、MA 叶片交点
N、NA 中点
R 长度
S半径
X、Y、YA、YB 中心轴线
Z、ZA 可咬入区域
δ 偏心量。

Claims (11)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多个固定部件、配置在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而运动的可动部件、和在不接触到上述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将上述可动部件和上述固定部件贯通而延伸的至少1个螺杆,上述螺杆被绕其中心轴线旋转驱动,一边通过上述螺杆的旋转,使进入到由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区划的固液分离部中的处理对象物朝向上述固液分离部的出口移动,一边使从该处理对象物分离出的滤液通过上述固定部件与上述可动部件之间的滤液排出间隙向固液分离部外排出,使含液率下降后的处理对象物从上述出口向上述固液分离部外排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至少一部分的可动部件不接触到上述螺杆、一边进入到比上述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杆设有1个,并且上述螺杆具有以螺旋状延伸的1条叶片;在上述多个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螺杆通过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而延伸;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偏心;上述可动部件在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偏心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当设从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朝向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在上述螺杆的半径方向上引出的直线越过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与包括上述螺杆的外周缘的假想筒交叉的点为外周缘交点,设通过上述外周缘交点、相对于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并且设在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螺杆的两个叶片部分与上述中心平行线的交点分别为叶片交点时,一边进入到比上述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上述圆运动的上述可动部件位于包含上述两个叶片交点的中点、并且是比上述两个叶片部分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的可咬入区域内;当设从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到区划上述贯通孔的可动部件的周缘的最短距离为K,设上述螺杆的半径为S,设上述偏心量为δ时,一边进入到比上述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形成为满足S-δ<K<S+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杆设有1个,并且上述螺杆具有以螺旋状延伸的1条叶片;在上述多个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螺杆通过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而延伸;上述螺杆具有与上述叶片一体形成的轴,上述轴构成螺杆的中心部;在上述螺杆的轴上,固定着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偏心凸轮;上述可动部件连结在上述偏心凸轮上,以使上述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当设从上述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朝向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在上述螺杆的半径方向上引出的直线越过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与包括上述螺杆的外周缘的假想筒交叉的点为外周缘交点,设通过上述外周缘交点、相对于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为中心平行线,并且设在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螺杆的两个叶片部分与上述中心平行线的交点分别为叶片交点时,一边进入到比上述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上述圆运动的上述可动部件位于包含上述两个叶片交点的中点、并且是比上述两个叶片部分之间的距离窄的螺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规定的宽度的可咬入区域内;当设从上述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到区划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可动部件的周缘的最短距离为K,设上述螺杆的半径为S,设上述偏心量为δ时,一边进入到比上述螺杆的叶片的外周缘靠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侧一边进行圆运动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形成为满足S-δ<K<S+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部分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全部一致,其他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也全部一致,并且上述一部分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上述其他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不一致,上述一部分的可动部件和上述其他的可动部件在其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绕螺杆的中心轴线描绘以该各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中心轴线相互不一致的多个偏心凸轮,上述多个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中心轴线描绘以各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旋转。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杆具有与上述叶片一体地形成的轴,上述轴构成上述螺杆的中心部;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具备:连结机构,以上述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多个可动部件连结;偏心凸轮,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与上述轴一体地旋转;轴承,连结在上述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上述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上述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与通过上述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随着上述螺杆的旋转,上述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旋转;由此,通过上述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在其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杆具有与上述叶片一体地形成的轴,上述轴构成上述螺杆的中心部;上述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全部一致,并且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也全部一致;具备:第1连结机构,以上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第1偏心凸轮,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与上述轴一体地旋转;第1轴承,连结在上述第1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第2连结机构,以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第2偏心凸轮,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与上述轴一体地旋转;第2轴承,连结在上述第2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与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相互不一致;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第1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第2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与通过上述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与通过上述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线也一致;随着上述螺杆的旋转,上述第1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上述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在其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上述第2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上述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在其贯通孔的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进行圆运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结机构,以上述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多个可动部件连结;轴承,连结在上述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上述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随着上述螺杆的旋转,上述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上述连结机构连结的多个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
9.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螺杆的轴上,分别固定着相对于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第1偏心凸轮、和同样相对于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偏心、外周面形成为圆形的第2偏心凸轮;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与第2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不一致;以使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在上述第1偏心凸轮上;以使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在上述第2偏心凸轮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连结机构,以上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第1轴承,连结在上述第1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第2连结机构,以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能够一起进行圆运动的方式,将上述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连结;第2轴承,连结在上述第2连结机构上,具有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凸轮孔;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第1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圆形外周面遍及其整周可滑动地抵接在上述第2轴承的圆形凸轮孔的内周面上;随着上述螺杆的旋转,上述第1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上述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第1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上述第2偏心凸轮在其中心轴线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描绘以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的同时旋转;由此,通过上述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进行以上述第2偏心凸轮的偏心量为半径的圆运动。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导引部,防止上述第1连结机构与通过上述第1连结机构连结的一部分的多个可动部件一起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上述可动部件向其他部件抵接;第2导引部,防止上述第2连结机构与通过上述第2连结机构连结的其他的多个可动部件一起绕上述螺杆的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上述可动部件向其他部件抵接。
CN201280001583.9A 2011-01-24 2012-01-17 固液分离装置 Active CN1030255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2428 2011-01-24
JP2011-012428 2011-01-24
JP2011-102514 2011-04-28
JP2011102514A JP4871437B1 (ja) 2011-01-24 2011-04-28 固液分離装置
PCT/JP2012/000237 WO2012101980A1 (en) 2011-01-24 2012-01-17 Solid-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5511A true CN103025511A (zh) 2013-04-03
CN103025511B CN103025511B (zh) 2015-01-28

Family

ID=4578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583.9A Active CN103025511B (zh) 2011-01-24 2012-01-17 固液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9387641B2 (zh)
EP (1) EP2558283B1 (zh)
JP (1) JP4871437B1 (zh)
KR (1) KR101506104B1 (zh)
CN (1) CN103025511B (zh)
AR (1) AR085027A1 (zh)
AU (1) AU2012210082B2 (zh)
BR (1) BR112013018682A2 (zh)
CA (1) CA2800732C (zh)
ES (1) ES2466028T3 (zh)
MX (1) MX339026B (zh)
MY (1) MY155685A (zh)
PT (1) PT2558283E (zh)
RU (1) RU2526638C2 (zh)
SG (1) SG191901A1 (zh)
TW (1) TWI576235B (zh)
WO (1) WO201210198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323A (zh) * 2014-04-24 2014-07-16 江苏康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磨损叠片式固液分离装置
CN104587722A (zh) * 2015-01-14 2015-05-06 钮德明 自清洗刮板排渣过滤器
CN1047413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钱海荣 一种固液分离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08650A1 (de) * 2012-05-23 2013-11-28 Thilo Lehmann Gehause fuer eine doppelschnecke oder bereiche einer doppelschnecke fuer einen bioextruder und bioextruder
KR101180639B1 (ko) * 2012-07-27 2012-09-18 최갑진 유동식 스크류 탈수장치
EP2937210A1 (en) * 2014-04-22 2015-10-28 Rio Tinto Alc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Screw press with filter plates
CN105664569B (zh) * 2014-11-19 2017-10-17 上海上阳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膜支架和过滤装置
KR101712401B1 (ko) 2015-09-18 2017-03-06 김대건 고액분리장치
WO2017143943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新型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JP6498139B2 (ja) * 2016-03-09 2019-04-10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固液分離装置および固液分離システム
EP3613574B1 (en) * 2017-04-21 2022-08-31 Wu, Yunping Multi-shaft laminated spiral solid-liquid separator with pendulum motion
WO2019018616A1 (en) 2017-07-19 2019-01-24 Process Wastewate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HYDRATION
RU2646905C1 (ru) * 2017-10-13 2018-03-12 Михаил Геннадьевич Зуб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зделения твердой и жидкой фаз и подвижный элемент его наборного 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фильтра
EP3873729A4 (en) 2018-10-31 2022-06-22 Process Wastewater Technologies, LLC ADJUSTABLE CONTAINERS
JP6697832B1 (ja) * 2019-02-20 2020-05-27 アムコン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CZ33090U1 (cs) * 2019-06-26 2019-08-06 In - Eko Team S.R.O. Zařízení pro odvodňování kalu
WO2021068183A1 (zh) * 2019-10-11 2021-04-15 德威林克污泥处理公司 一种往复运动的叠片螺旋式固液分离机
CN110604958A (zh) * 2019-10-25 2019-12-24 嘉兴双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磷化渣处理的分离速度快的固液分离装置
NO347082B1 (en) * 2020-04-24 2023-05-08 Dennis Mason A micro-organisms treatment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micro-organisms
CN112516710A (zh) * 2020-12-02 2021-03-19 李扬 一种环保型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US11684874B2 (en) * 2020-12-29 2023-06-27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module and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assembly
CA3201077A1 (en) * 2021-01-25 2022-07-28 Jeffrey P. GERMAIT Bearing wear monitoring device for circular clarifier drive
CN216155724U (zh) * 2021-09-02 2022-04-01 吴云萍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驱动装置的无磨损叠片螺旋脱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61A (zh) * 2000-06-08 2002-01-02 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固液分离装置
US20060037905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Amukon Kabushiki Kaisha Solid-liquid separator
FR2892657A1 (fr) * 2005-11-03 2007-05-04 Shinryoku Technologies Dispositif de compactage d'un materiau et/ou pour separer un solide et un liquide,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JP200713631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Amukon Kk 固液分離装置
JP2010119898A (ja) * 2008-11-17 2010-06-03 Tsurumi Mfg Co Ltd スクリュー式濾過脱水装置
CN101905098A (zh) * 2009-06-04 2010-12-08 上海日鹤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式固液分离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25231C3 (de) * 1972-05-24 1976-01-08 Hidetoshi Chikuho Kaho Fukuoka Hata (Japan) Schneckenpresse
JPS605323B2 (ja) * 1981-10-30 1985-02-09 三州科研興業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US4419239A (en) * 1982-04-14 1983-12-06 Frankl Gerald P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and recycling animal waste
JPS59218298A (ja) 1983-05-27 1984-12-08 Sanshu Kaken Kogyo Kk 多板濾過部を有するスクリユープレス脱水機
JPS60176069A (ja) 1984-02-23 1985-09-10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710440B2 (ja) * 1992-02-21 1995-02-08 アムコン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US6258262B1 (en) * 1998-04-09 2001-07-10 Terra Separator Co., Ltd. Filter of processing volume ratio adapted screw press type
RU2151699C1 (ru) * 1998-09-14 2000-06-27 Гришков Марат Алексеевич Прессующий механизм шнекового пресса для отжима жидкости из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сырья
JP2000135595A (ja) 1998-11-02 2000-05-16 Teera Bunri:Kk 多重板独立駆動式スクリュープレス装置
CA2319075A1 (en) 1998-12-02 2000-06-08 Toyokazu Katabe Screw drum type filter
JP2001246500A (ja) * 2000-03-03 2001-09-11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スクリュウプレス式濾過装置
JP4480864B2 (ja) * 2000-08-07 2010-06-16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スクリュー式濾過脱水装置に係る環状可動プレート
WO2004092258A1 (ja) * 2003-04-11 2004-10-28 Meishin Kogyo Kabushikigaisha 減容化ゲル状ポリスチレン樹脂の濾過装置
JP3565841B1 (ja) * 2004-02-09 2004-09-15 アムコン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JP2005230852A (ja) * 2004-02-19 2005-09-02 Yamato:Kk スクリュープレス脱水装置
DE102005019294A1 (de) * 2005-04-26 2006-11-09 Harburg-Freudenberger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ressen
JP4321876B1 (ja) * 2008-05-15 2009-08-26 アムコン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JP4954184B2 (ja) * 2008-11-17 2012-06-13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スクリュー式濾過脱水装置における偏心軸の位置調整機構
JP4374396B1 (ja) * 2008-12-29 2009-12-02 アムコン株式会社 固液分離装置
RU2401199C1 (ru) * 2009-03-05 2010-10-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Орен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ресс для отжима масла из маслосодержащего сырья
CN201404726Y (zh) * 2009-05-26 2010-02-17 上海大团压滤机有限公司 带有偏心运动机构的螺旋式脱水机
GB2474688B (en) * 2009-10-23 2014-05-07 M & 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Ltd Separating apparatus
KR100978040B1 (ko) * 2010-02-22 2010-08-26 (주)에이알케이 슬러지 탈수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61A (zh) * 2000-06-08 2002-01-02 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固液分离装置
US20060037905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Amukon Kabushiki Kaisha Solid-liquid separator
FR2892657A1 (fr) * 2005-11-03 2007-05-04 Shinryoku Technologies Dispositif de compactage d'un materiau et/ou pour separer un solide et un liquide,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JP200713631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Amukon Kk 固液分離装置
JP2010119898A (ja) * 2008-11-17 2010-06-03 Tsurumi Mfg Co Ltd スクリュー式濾過脱水装置
CN101905098A (zh) * 2009-06-04 2010-12-08 上海日鹤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式固液分离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13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钱海荣 一种固液分离机构
CN103920323A (zh) * 2014-04-24 2014-07-16 江苏康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磨损叠片式固液分离装置
CN104587722A (zh) * 2015-01-14 2015-05-06 钮德明 自清洗刮板排渣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18682A2 (pt) 2016-10-18
TW201249641A (en) 2012-12-16
EP2558283A1 (en) 2013-02-20
JP4871437B1 (ja) 2012-02-08
MY155685A (en) 2015-11-13
JP2012166187A (ja) 2012-09-06
KR101506104B1 (ko) 2015-03-25
CA2800732A1 (en) 2012-08-02
ES2466028T3 (es) 2014-06-09
RU2526638C2 (ru) 2014-08-27
AU2012210082B2 (en) 2015-05-07
TWI576235B (zh) 2017-04-01
RU2012152064A (ru) 2014-06-10
AR085027A1 (es) 2013-08-07
CN103025511B (zh) 2015-01-28
AU2012210082A1 (en) 2013-08-15
US20130062268A1 (en) 2013-03-14
SG191901A1 (en) 2013-08-30
WO2012101980A1 (en) 2012-08-02
CA2800732C (en) 2014-04-29
MX2013008578A (es) 2014-02-06
PT2558283E (pt) 2014-05-26
MX339026B (es) 2016-05-05
KR20130118928A (ko) 2013-10-30
US9387641B2 (en) 2016-07-12
EP2558283B1 (en)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511A (zh) 固液分离装置
DE602005001538T2 (de) Vorrichtung zur fest/flüssig-Trennung
DE69928640T2 (de) Gerät zur entwässerung durch kontinuierliches quetschen
US6289777B1 (en) Paper web for a web 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EP2937211B1 (de)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drücken von behälternn
EP3721976A1 (de) System zum reinigen eines membranelements, insbesondere eines membranelements eines wasserführenden haushaltsgeräts, rake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membranelements
KR200391893Y1 (ko) 스크류타입의 슬러지 탈수장치
KR100633385B1 (ko) 스크류타입의 슬러지 탈수장치
EP2465674B1 (de) Riffel-Walze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Well-Pappe
WO2020170538A1 (ja) 固液分離装置
DE69919530T2 (de)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gegenständen
CN103055561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DE1251188B (de) Prägewalze fur die Behandlung von insbesondere thermoplastischen Warenbahnen
EP3272688B1 (en) Perforator assembly for rewinder of sheet material
DE102005001471A1 (de) Schneidvorrichtung
EP2145992A1 (de) Wäschetrommel für eine Wäschebehandlungsmaschine
DE102015106458A1 (de) Zellenradschleuse
AT514845B1 (de) Rotorelement und Rotor für eine Siebvorrichtung
DE883564C (de) Umlaufende Pumpe
WO1994003728A1 (de) Schlauchpumpe
DE2221540A1 (de) Schraemwalze fuer gewinnungsmaschinen des untertagebergbaues
WO2013116397A1 (en) A cover device for a drainage apparatus for a papermaking machine
DE4427849A1 (de) Aus Scheibenfiltersegmenten zusammengesetztes Scheibenfilter
DE20215116U1 (de) Papierfaltmaschine
EP2809842A1 (en) A cover device for a drainage apparatus for a papermak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