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3094B -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3094B
CN103013094B CN201210554248.3A CN201210554248A CN103013094B CN 103013094 B CN103013094 B CN 103013094B CN 201210554248 A CN201210554248 A CN 201210554248A CN 103013094 B CN103013094 B CN 103013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olyvalent alcohol
polyhydric alcohol
molecular weight
small molec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4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3094A (zh
Inventor
左奕
李玉宝
孙斌
王立
李吉东
邹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54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3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3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3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3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3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的基本组成为混合后可以固化的聚氨酯成分(A)和固化剂(B),其中的聚氨酯成分为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聚合物,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0.5~4):1;多元醇由摩尔比(4.0-0.5):1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C1-4小分子多元醇共同组成。固化剂(B)由小分子多元醇、辛酸亚锡和/或叔胺化合物催化剂组成。该组合物在常温下混合后可快速固化,尤其可在含水环境中实现快速固化,且固化完全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微膨胀特性。其中聚氨酯成分的固化可具有90%以上的高转化率,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可优先用于但并非仅限于牙科充填封闭等多种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优先适用但并非仅限于牙科填充材料的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牙疾病治疗中,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是将全部牙髓清除后,用根管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以保存患牙的方法,是医学中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手术。由于其保留了牙齿,因而是与拔牙术互补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有效方法,其中的根管充填是这一治疗技术的关键步骤。
根管系统不是单一的规整管道,其旁枝末节较多,是一种复杂的管道组合。治疗中如果不能严密封闭这些通道,会使细菌残留繁殖,最终会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根充填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根尖,防止细菌的侵入和细菌产物从根管系统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如何严密充填根管是现今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其中,采用液体充填材料的根充方法均为注入或导入充填法,虽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也避免了器械扩大可能造成的创伤和感染扩散,但其材料本身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目前临床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主要为树脂类材料、钙磷糊剂等,以热塑性牙胶(Gutta-percha, GP)应用最为广泛。但目前临床常用的如GP-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体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Resilon/Epiphany体系等树脂类材料,均为收缩性材料体系,其固化过程及固化后均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导致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产生,从而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
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容易置放;至少使用过程中可为液态或半固态、但最终须成为固态;方便取出;不刺激牙根尖周围组织;可封闭根管侧支及根尖部;对湿气不敏感;具有抑菌性;材料无菌等。
在目前的医疗实践中,人工合成材料已被广泛用于松质骨缺损填充。其中以羟基磷灰石为代表的磷灰石类无机材料因其组成与人体硬组织中的无机成分非常相似而在医学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但迄今在临床上应用的磷灰石类骨水泥材料固化后力学性能较差,易脆裂不能承重,且较难全部取出。另一种人工合成材料聚甲酯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可根据缺损部位的形状塑形,但其固化过程放热,且不具有生物相容性。
聚氨酯是一类重要的工程和医学塑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参加反应的多异氰酸酯或者多元醇来改变聚氨酯的性能,还可以通过调整参加反应的硬段和软段的比例改变聚氨酯的性能。聚氨酯优良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工程及医学上的各种需要。
传统的聚氨酯材料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目前大多数聚氨酯研究体系都以芳香异氰酸酯为原料,其游离单体和降解产物存在潜在的生物毒性。如4,4-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4,4'-methylenebis phenylisocyanate, 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 TDI)是最常用的合成原料,这两种原料的降解产物会产生如芳香胺等有毒和致癌物质(Scott M. Arnold, Michael A. Collins, et al.,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2, http://dx.doi.org/10.1016/j.yrtph. 2012.07.006; Umaprasana Ojha, Pallavi Kulkarni, Polymer, 2009, Vol.50, No. 15: 3448-3457),从而限制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已有少量涉及聚氨酯的可注射固化物研究。如Lee等以聚丁烯已二酸(Polybutyleneadipate)、1,6-己二异氰酸酯(1,6-diisocyanatohexane, HDI)和1,4-丁二醇(1,4-butane diol, 1,4-BD)为原料开发具有光固化特性的根管充填材料(Bor-sbiunn Lee, Chen-ying Wang, Yen-yin Fang, Kuo-huang Hsieb, and Cbun-pin Lin, J Endod, 2011, 37: 246-249)。但光固化效用难以在根管深部作用,聚合转化率低。目前对聚氨酯根管充填材料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其固化12天后转化率仍不到70%(Kuo-Huang Hsieb, ken-hsuan Liao, et al. J Endod, 2008, Vol.34, No. 3: 303-305),其残余单体易造成化学刺激,激发细胞炎性反应,易导致根管充填失效。
由于临床需求的严格性,尽管目前已有多项技术报道能实现聚氨酯的可注射固化,但仍需具有生物安全边际的改良聚氨酯组合物,而且其高转化率和低生物毒性将有利于聚氨酯材料在包括牙科在内的各种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无毒、无致癌作用、对湿气不敏感、在室温下可注射、固化速度快转化率高、固化后产品性能优良等特点,可用于包括牙科根管充填和骨水泥骨科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医用聚氨酯组合物。本发进一步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基本组成分是混合后可以固化的聚氨酯成分(A)和固化剂(B),其中的聚氨酯成分为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聚合物,优选聚合度为5-17的聚氨酯成分,且:
聚氨酯成分(A)中,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0.5~4):1,多元醇由以质量比(10~100):1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C1-4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组成;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5000;C1-4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800。
固化剂(B),由为固化剂质量20~60%的小分子多元醇、5~50%的催化剂组成;所说的小分子多元醇包括分子量为50-800的1,4丁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丙三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包括二甲基乙醇胺(DMEA)、三乙醇胺(TEA)、三亚乙基二胺 (TEDA)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小分子多元醇的质量比=1:(1~5)。
在上述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说的该组合物组成中,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组合物总质量0.1~10%的抗菌成分,其中可优选为纳米银粉末或含银制剂、锌的氧化物或锌盐等无机类抗菌成分;和/或还含有组合物总质量5~6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或是含有组合物总质量5~65%的负载有抗菌成分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制备方法等可参考 The release properties of silver ions from Ag-nHA/TiO2/PA66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scaffolds, Xia Wu, Jidong Li, LiWang, Di Huang, Yi Zuo and Yubao Li, BIOMEDICAL MATERIALS,5 (2010) 044105 (7pp)等文献),其中负载的抗菌成分含量为所说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质量的0.1~5%,并同样优选纳米银粉末或含银制剂、或者锌的氧化物或锌盐等无机类抗菌成分。
在本发明上述组合物的基础上,还可以单独或任意组合地选择采取更进一步的优选方式还包括:
所说的聚氨酯成分(A)中,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可以为(1.3~1.7):1;其中,
所说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中的一种;
更优选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所说的聚氨酯成分(A)中,多元醇中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的分子量范围可以为1000~3000;其中,
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可以为聚乙二醇(PE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聚丙二醇、聚醚三醇中的一种;
更优选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是分子量为1800~3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
所说的聚氨酯成分(A)中C1-4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的分子量范围优选的是50~300,更优选的是1,4丁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或丙三醇;
固化剂(B)中所说的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优选为300-600,和/或优选聚乙二醇;
固化剂(B)中所说的催化剂优选辛酸亚锡;
固化剂(B)组成中的催化剂:小分子多元醇的优选质量比为1:2;
固化剂(B)中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为其质量1~15%和pH 7~9碱性化合物水溶液,如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常用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有利于减少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中在使用时,所说聚氨酯成分(A)与固化剂(B)的固化混合质量比一般可以为(70~99):(30~1);更优选的混合质量比例是聚氨酯成分:固化剂=90:10。
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时,本发明上述组合物中的聚氨酯成分和固化剂可同时用注射器使其混合挤出后,常温下30秒即可开始固化,尤其在含水环境中更可以实现快速固化,且固化完全后具有微膨胀的特性,膨胀率≤5%,快速固化24小时后,组合物中聚氨酯的异氰酸根转化率>90%。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的基本制备方法是,将所说比例的分子量1000~5000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于50~80℃在如的氮气等常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3~48小时,优选反应5~6小时,然后再加入所说比例的分子量为50~800的C1-4小分子多元醇继续反应,优选至所说的聚合度范围,即得到所说的聚氨酯聚合物(A)。固化剂(B)则以所说比例的小分子多元醇与催化剂混合而成。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说聚合反应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原料中,特别是在其中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中,如果同时还混合有上述的抗菌成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或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中的一种后,再进行所说的聚合反应,则可以得到同时还含有这些添加成分的聚氨酯聚合物(A),及含有这些添加成分的相应组合物。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制备,可以参考包括“The release properties of silver ions from Ag-nHA/TiO2/PA66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scaffolds, Xia Wu, Jidong Li, LiWang, Di Huang, Yi Zuo and Yubao Li, BIOMEDICAL MATERIALS,5 (2010) 044105 (7pp)”等在内的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的已知方法。
实际使用中,本发明上述组合物还可以根据临床需要与目前已有的其它材料配合使用,例如在用于牙科治疗时,还可以与牙胶尖或聚氨酯细条等材料配合使用,使对根管的充填更加完善,密封更加彻底。
本发明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是一种无毒、无致癌作用、对湿气不敏感、在室温下可注射、固化速度快且转化率高、固化后产品性能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混合后30分钟内的硬度可大于0.32 N/mm2,固化24小时后转化率大于90%,因而在包括牙科包括牙科根管充填和骨水泥骨科修复等在内的多种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固化24小时后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别共培养三天和五天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医用聚氨酯组合物混合后异氰酸根残留情况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分子量2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5:1),在50~80℃反应5~6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1, 4丁二醇(其与PTMEG的质量比为1:45),继续在氮气环境和转速约60r/min搅拌下反应,得到聚合度为8~9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聚乙二醇(分子量600)、三乙醇胺(TEA)、辛酸亚锡按质量比5:1: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5: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上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固化24小时后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别共培养三天和五天后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图中的a和c分别是材料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三天和五天后的状态,其中b是a的局部放大图,d是c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见,细胞已粘附生长在材料表面,并且在第五天时细胞开始交汇,并出现层状生长。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材料使用。
图2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展示了该聚氨酯组合物混合后异氰酸根残留情况。异氰酸根(-NCO)代表性红外光谱随固化时间的变化:(a) 异氰酸根(NCO)谱带;(b) 异氰酸根(NCO)特征峰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24h过后,预聚体中多于94%的NCO基团参与固化反应。
实施例2
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分子量3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3wt%的纳米银粉末,然后加入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2:1),在50~80℃反应24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1, 4丁二醇(其与大分子醇PTMEG的质量比为1:30),继续在氮气环境和约50r/min的搅拌下反应,得到聚合度为9~11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聚乙二醇(分子量400)、三乙醇胺(TEA)、辛酸亚锡按比例2:1: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5: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3
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4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20wt%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制备方法参考前述文献),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5:1),在50~80℃反应3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1,4丁二醇(其与大分子醇PEG的质量比为1:60),继续在氮气环境和100r/min搅拌下反应,得到聚合度为7~9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丙三醇、三亚乙基二胺、辛酸亚锡按比例4:1: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3:1混合,充分搅拌2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4
将聚丙二醇(3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g纳米磷酸银粉末,然后加入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55g(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8:1),在50~80℃反应4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1,4丁二醇(其与聚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50),继续在氮气环境和约70r/min搅拌下反应,得到聚合度为8~9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1,4丁二醇、三亚乙基二胺按比例3: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3: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5
将聚醚三醇(分子量2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2.5:1),在50~80℃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丙三醇(其与聚醚三醇的质量比为1:35),继续在氮气环境和约80r/min搅拌下反应,得到聚合度为13~14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乙二醇、三乙醇胺(TEA)按比例5: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8: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6
将聚乙二醇PEG(PEG,分子量2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4:1),然后缓慢加入总投料量45 wt%的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制备方法可参照文献“The release properties of silver ions from Ag-nHA/TiO2/PA66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scaffolds, Xia Wu, Jidong Li, LiWang, Di Huang, Yi Zuo and Yubao Li, BIOMEDICAL MATERIALS,5 (2010) 044105 (7pp)”),在50~80℃反应1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1,4丁二醇(其与PEG的质量比为1:40),继续在氮气环境约70r/min搅拌反应,得到聚合度为11~13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聚乙二醇(分子量600)、辛酸亚锡按比例5: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8:1混合,充分搅拌3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7
将聚丙二醇(5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5wt%的纳米银粉末,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3:1),在50~80℃反应4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丙三醇(其与聚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10),继续在氮气环境约100r/min搅拌反应,得到聚合度为9~10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聚乙二醇(分子量700)、三亚乙基二胺 (TEDA)按比例5: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3: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8
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0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60wt%的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2.7:1)在50~80℃反应10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丙三醇(其与PEG的质量比为1:30),继续在氮气环境约50r/min搅拌反应,得到聚合度为7~9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聚乙二醇(分子量800)、三亚乙基二胺 (TEDA)按比例5: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7:1混合,充分搅拌3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9
将聚丙二醇(分子量25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 8wt%的纳米磷酸银粉末,然后加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8:1),在50~80℃反应42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丙三醇(其与聚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70),继续在氮气环境约80r/min搅拌反应,得到聚合度为12~14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1,4-丁二醇和三乙醇胺按比例1: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4: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实施例10
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分子量1500)加入充满氮气的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总投料量4wt%的纳米磷酸银粉末,然后加入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分子量226)30g(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2:1),在50~80℃反应24小时,然后加入扩链剂丙三醇(其与PTMEG的质量比为1:50),继续在氮气环境约90r/min搅拌反应,得到聚合度为15~17的聚氨酯聚合物组分A。将丙三醇、二甲基乙醇胺(DMEA)按质量比1:1混合制得组分B。使用时,将A、B组分按质量比8:1混合,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使其固化。
根据国际标准[ISO 6876:2001(E)],对本发明上述的若干组合物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组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ISO 6876:2001(E) 实施例1 实施例9
固化时间(min) 30min,72hr,允许误差范围(min)20min 234±19 313±20
流动性(mm) 20mm 32.79±0.89 28.37±1.33
膜厚度(μm) 50μm 29.80±3.27 37.21±2.71
溶解性(%),24 hours 3% 0.13±0.07 0.34±0.11
尺寸变化 (%) 膨胀 0.1%(收缩性树脂) 1.39±0.38 0.78±0.42
表1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材料的组分A与组分B在混合初期,混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当固化10分钟时测试其流动性,无论添加抗菌成分与否均远超标准要求的20mm,完全可满足临床操作的要求。本发明的组合物固化后24小时的溶解性(%)远小于标准要求,也表明了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与红外图谱跟踪结果一致。本发明材料不同于ISO 6876:2001(E)中收缩性树脂材料的重要优点之一,是具有微膨胀性。表1的结果表明,本发明上述组合物中的聚氨酯成分,以及加入纳米磷酸银粉末的样品,其体积在固化后产生了体积微膨胀,在应用于牙科时,使其能与周围组织产生紧密结合,不会导致收缩性树脂材料易发的侧漏或封堵不严,具有针对临床封闭性能设计的材料特性。并且,本发明的组合物是由目前被认为具有较好生物安全性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组合而成的聚合物(Lamba M K, Woodhouse K A and Cooper S L 1998, Polyurethane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Washington, DC: CRC Press)),因而具有较高的医用安全性。

Claims (21)

1.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是基本组成为混合后可以固化的聚氨酯成分(A)和固化剂(B),其中的聚氨酯成分为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聚合物,聚合度为5-17,且:
聚氨酯成分(A)中,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0.5~4):1,多元醇由以质量比(10~100):1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C1-4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组成;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5000;C1-4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800;
固化剂(B),由占固化剂质量20~60%的小分子多元醇、5~50%的催化剂组成;所说的小分子多元醇包括分子量为50-800的1,4-丁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丙三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包括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小分子多元醇的质量比=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为(1.3~1.7):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3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C1-4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3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固化剂(B)中催化剂:小分子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的固化剂(B)中还含有其质量1~15%和pH 7~9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固化剂(B)中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6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固化剂(B)中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六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聚醚三醇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为分子量为1800~3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中的C1-4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为1,4-丁二醇、乙二醇、丙三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还含有组合物总质量0.1~10%的抗菌成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的抗菌成分为包括纳米银粉末或含银制剂,或是锌的氧化物或锌盐成分。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还含有组合物总质量5~6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或含有组合物总质量5~65wt%的负载有抗菌成分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其中负载的抗菌成分含量为所说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质量的0.1~5%。
16.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说比例的分子量1000~5000的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于50~8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3~48小时后,再加入所说比例的分子量为50~800的C1-4小分子多元醇继续反应至所说的聚合度或分子量范围,得到所说的聚氨酯聚合物(A);固化剂(B)由所说比例的小分子多元醇与催化剂混合而成。
17.如权利要求1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反应5~6小时后,再加入所说分子量为50~800的C1-4小分子多元醇继续反应。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说的由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聚合原料中,同时还含有所说的抗菌成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或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中的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抗菌成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或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为同时包含在大分子直链多元醇聚合物中。
20.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和固化剂(B)的固化混合质量比为 (70~99):(30~1)比例混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成分(A)和固化剂(B)的固化混合质量比为聚氨酯成分:固化剂=90:10。
CN201210554248.3A 2012-12-19 2012-12-19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13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4248.3A CN10301309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4248.3A CN10301309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3094A CN103013094A (zh) 2013-04-03
CN103013094B true CN103013094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96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4248.3A Active CN10301309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30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2398B2 (en) 2014-02-20 2020-10-0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microbial inserts for medical devices
US10792399B2 (en) 2014-02-20 2020-10-0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microbial inserts for medical devices
CN103976882A (zh) * 2014-04-15 2014-08-13 黄勇 一种新型根管充填剂及其使用方法
US10149971B2 (en) 2014-04-23 2018-12-1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microbial stopcock medical connector
US10004890B2 (en) 2015-01-27 2018-06-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microbial inserts for stopcock medical connectors
CN104987483A (zh) * 2015-07-29 2015-10-21 苏州科淼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917B (zh) * 2015-11-13 2018-02-16 青神鑫统领建材有限公司 相容性改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046309A (zh) * 2015-11-20 2016-10-26 徐永祥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交联聚氨酯、其制备方法以及用其制备的多孔海绵
CN106176251B (zh) * 2016-08-31 2020-08-11 安徽劲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牙科修复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596448B (zh) * 2017-11-14 2020-06-05 四川大学 可梯度降解的生物膜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2680B (zh) * 2018-02-09 2020-12-18 珠海睿展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塑形全降解硬组织填充生物材料
KR102070573B1 (ko) 2018-04-20 2020-01-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108852857A (zh) * 2018-07-16 2018-11-23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牙本质脱敏剂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724245A (zh) * 2018-07-17 2020-01-24 四川大学 可注射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505B (zh) * 2018-11-12 2021-02-0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及使用方法
CN110124111B (zh) * 2019-06-20 2021-04-16 北京幸福益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基聚氨酯复合可降解材料的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67685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a root canal filling
CN111760070B (zh) * 2020-08-04 2022-08-05 北京劲松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美容用牙种植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8052A (zh) * 2021-04-14 2021-08-03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应用
CN113925996A (zh) * 2021-09-22 2022-0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医用粘合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5463256B (zh) * 2022-09-13 2024-05-10 湖北世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可降解聚氨酯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75970A (zh) * 2023-03-01 2023-07-04 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吸水率tpu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5386A (zh) * 2023-05-31 2023-06-30 广州市赞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在显示屏封装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553A (zh) * 1999-03-22 2000-09-27 广东三九新型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矫形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670081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东洋运动施设株式会社 常温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9103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553A (zh) * 1999-03-22 2000-09-27 广东三九新型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矫形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670081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东洋运动施设株式会社 常温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3094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3094B (zh) 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774460B (zh) 生物可降解的聚氨酯/聚脲组合物
CA2632493C (en) Foam control for synthetic adhesive/sealant
US6376742B1 (en) In vivo tissue engineering with biodegradable polymers
EP0016652B1 (en) Composition for the controlled release of an active substance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TW200533385A (en) Biocompatible 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dual or multi staged curing
CA2523117A1 (en) Methods of performing medical procedures which promote bone growth, compositions which promote bone growth, and methods of making such compositions
JPH04226119A (ja) 生体内で安定なポリウレタ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683625A (zh) 软组织植入物袋
EP3786207A1 (de) Isocyanatfunktionelles präpolymer für einen biologisch abbaubaren gewebeklebstoff
JP2001521788A (ja) 人医療においてインプラントとして使用するための成形体及びそのような成形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4456346B (zh) 具有生物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的聚氨酯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37676A (zh) 一种低压缩永久变形的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Sun et al. High conversion self-curing sealer based on a novel injectable polyurethane system for root canal filling
CN104861176B (zh) 一种可降解聚氨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US5079009A (en) Controlled releas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polyethylene oxide with urethane cross-linking
DE102008058039A1 (de) Kunststoff-Gießmasse für die Dentaltechnik und zugehörige Verwendungen
US20220226199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a root canal filling
JP3455269B2 (ja) 膜モジュールのシール材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形成性組成物
FR2515192A1 (fr) Mousse de polyurethane flexible a base de diphenyl isocyanate de methylene et prepolymere a utiliser pour sa preparation
JPS5995209A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および硬質ポリマ−成分からなる複合義歯
TWM636273U (zh) 聚氨酯多孔骨填補物
RU2597902C1 (ru) Клей полимерный
JP3041671B2 (ja) 膜モジュールのシール材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形成性組成物
EP4061276A1 (en) Partial den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