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0690A - 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0690A
CN102900690A CN2012102581768A CN201210258176A CN102900690A CN 102900690 A CN102900690 A CN 102900690A CN 2012102581768 A CN2012102581768 A CN 2012102581768A CN 201210258176 A CN201210258176 A CN 201210258176A CN 102900690 A CN102900690 A CN 102900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protuberance
circular
pump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81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0690B (zh
Inventor
横沢满雄
新井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00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0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0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06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5/00Pumps with circumferential or transverse flow
    • F04D5/002Regenerativ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06Canned motor pumps
    • F04D13/0626Details of the ca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06Canned motor pumps
    • F04D13/064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7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8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能高精度地将定子相对于隔开定子和转子的间隔壁进行定位固定。泵装置(1)具有:定子(29),该定子(29)包括在中央具有环状部(50)的定子铁芯(28)和驱动线圈(27);转子(23),该转子(23)包括叶轮(21)和配置于定子(29)的外周侧的驱动磁体(22);以及上壳(12)(间隔壁),该上壳(12)配置在定子(29)与转子(23)之间,以将配置有叶轮(21)的泵室(25)与定子(29)之间隔开。上壳(12)包括朝环状部(50)的内侧突出的有底筒状的突出部(80),在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在将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压入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状态下,将定子29固定于中央突出部(80)。

Description

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对泵室进行划分的间隔壁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压送用的涡流泵,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流泵。上述文献的泵装置包括:定子,该定子具有装载有驱动线圈的定子铁芯;转子,该转子具有叶轮和从外周侧围住定子的筒状的驱动磁体;以及间隔壁,该间隔壁配置在定子与转子之间来将配置有叶轮的泵室与定子之间隔开。在上述文献中,定子通过将驱动线圈卷绕在定子铁芯上时所使用的绝缘体而被固定在基板上,之后被固定在外壳上。外壳是通过嵌件成形对定子和基板进行树脂模制而成的树脂模制体,树脂模制体的一部分起到间隔壁的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1916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泵装置中,由于外壳与定子之间夹设有两个构件(绝缘体和基板),因此,尺寸公差和组装公差叠加,其结果是,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会下降。在此,若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下降,则在对隔着间隔壁相对的定子的驱动线圈与转子的驱动磁体之间的间隙的管理上会变得困难,因此,存在很难将制造出的泵装置的性能维持相同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定子相对于隔开定子和转子的间隔壁高精度定位并固定的泵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泵装置,具有:定子,该定子包括在中央具有环状部的定子铁芯和装载于上述定子铁芯的驱动线圈;转子,该转子包括叶轮和在上述定子的外周侧与上述定子隔开规定间隔相对的驱动磁体;以及间隔壁,该间隔壁配置在上述定子与上述转子之间,以将配置有上述叶轮的泵室与上述定子之间隔开,上述泵装置的特征是,上述间隔壁包括朝上述环状部的内侧突出的有底筒状的突出部,在构成上述突出部的筒状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从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部,在将上述多个突部压入上述环状部的状态下,使上述定子铁芯固定于上述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定子被直接固定在将定子与转子之间隔开的间隔壁上。因此,能提高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此外,定子铁芯并不是在将突出部的全周压入环状部的状态下固定于间隔壁的,而是在将设于突出部的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压入环状部的状态下固定于间隔壁的,因此,间隔壁与定子铁芯之间的压入余量较小。其结果是,将定子铁芯固定于间隔壁时能容易地进行压入,在压入固定时,还能提高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因此,能高精度地对隔着间隔壁相对的定子的驱动线圈与转子的驱动磁体之间的间隙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定子铁芯的环状部的内周面设有能将上述多个突部分别压入其中的多个凹部,各突部被压入各凹部。若是这样,通过将突部压入凹部,就能将定子(定子铁芯)绕轴线定位。此外,在利用由驱动线圈和驱动磁体构成的磁驱动机构来使包括叶轮的转子旋转时,能通过反作用力来防止定子绕轴线旋转。而且,若是将设于突出部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压入设于环状部的凹部的结构,则压入时的应力能容易从各突部向突出部的周向释放。因此,在压入固定时,能防止间隔壁的变形及破损。
在此情况下,优选上述突部的周向上的两侧部分被压入上述凹部,在径向外侧的前端与上述凹部之间设有间隙。若是这样,在压入固定时,能抑制突出部的径向产生应力。因此,能防止间隔壁的变形及破损。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多个突部为相同形状,并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三个以上。若是这样,在将多个突部压入环状部时,能提高间隔壁的突出部与定子铁芯的同心度,因此,能提高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突部沿着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在轴线方向上延伸,且包括从底部一侧朝向开口端一侧,朝径向外侧及周向的突出量增加的锥面,将上述突部的靠上述开口端一侧的一部分压入上述定子铁芯的环状部。若是这样,容易将突部压入定子铁心的环状部。此外,由于仅将突部的一部分压入定子铁芯的环状部,因此能将压入余量维持在较小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间隔壁包括设于上述突出部的外周侧的圆筒部和使上述突出部的开口端与上述圆筒部连续的圆环状部,在由上述突出部、上述圆筒部及上述圆环状部形成的圆环状凹部中收纳有上述定子,上述定子被注入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密封剂覆盖。若是这样,即使间隔壁与定子铁芯之间的压入余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密封剂将定子可靠地固定于间隔壁。
在此情况下,优选上述突出部在上述底部一侧包括从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开口突出的突出部分,各突部中的靠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底部一侧的端到达上述突出部分。若是这样,将各突部的到达突出部分的端插入定子铁芯的环状部的各凹部,此后,通过将定子放入定子收纳室,定子在各突部的引导下被收纳在定子收纳室内。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间隔壁是树脂成形件,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与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各突部重叠的位置处设有槽。若是这样,能使突出部的筒状部的厚度在全周范围内接近均匀,能在成型间隔壁时使在突出部上产生的收缩均匀。因此,能提高突出部的圆筒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从开口端一侧与上述定子铁芯的上述环状部抵接,以在轴线方向上对上述定子进行定位,上述定位部和各突部形成在周向上分开的位置。若是这样,定子在轴线方向上的定位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突出部的底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将上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若是这样,由于能将对转子进行支承的支轴和定子均固定于突出部,因此,能提高被支轴支承的转子与定子的相对位置精度。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突出部的底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将上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上述转子包括筒状的轴承部,上述轴承部在上述支轴插入中心孔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突出部的内侧,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底部与上述轴承部之间插入用于调节上述转子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的垫圈,在上述垫圈上形成有从外周缘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防转动部,上述防转动部被插入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槽中。若是这样,通过插入垫圈,能调节转子与定子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防转动部与槽的卡定,能防止转子旋转时垫圈绕轴线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泵装置能构成为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构成上述间隔壁,且在外周壁的内侧包括圆环状突出部;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包括圆环状台阶部,并与上述第一壳体一起在上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内周侧划分出上述泵室,其中,在上述圆环状台阶部中同轴地插入有上述圆筒状突出部;以及O形环,该O形环安装在上述圆环状突出部的圆形外周面上,在上述圆环状突出部的圆形外周面与上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圆形内周面之间,上述O形环在与上述圆环状突出部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被压扁。
此外,本发明中,能构成为第二壳体包括底板部、从上述底板部的外周侧部分立起并朝上方延伸的环状的侧壁部以及由上述底板部及侧壁部形成的圆形凹部,在上述侧壁部的上侧部分的内周面设有上述圆环状台阶部,在上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内侧位置处,在上述第一壳体的上述圆环状突出部与上述第二壳体的上述圆形凹部之间构成液体流路。
根据本发明,由于定子被直接固定在将定子与转子之间隔开的间隔壁上,因此,能提高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此外,定子铁芯在将设于突出部的多个突部压入环状部的状态下固定于间隔壁,因此,间隔壁与定子铁芯之间的压入余量较小。其结果是,将定子铁芯固定于间隔壁时能容易地进行压入,在压入固定时,还能提高定子相对于间隔壁的位置精度。因此,能高精度地对隔着间隔壁相对的定子的驱动线圈与转子的驱动磁体之间的间隙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泵装置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2是适用本发明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转子和定子的立体图。
图5是下壳的立体图。
图6是上壳的立体图。
图7是上壳的定子收纳室周边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泵装置
12上壳(间隔壁)
16灌封剂(密封剂)
21叶轮
22驱动磁体
23转子
24支轴
25泵室
27驱动线圈
28定子铁芯
29定子
41轴承部
43垫圈
43a防转动部
50定子铁芯的环状部
53内侧凹部(凹部)
80中央突出部(突出部)
80a突出部分
80b开口端
81底部
83定子收纳室(圆环状凹部)
84筒状部
85定子固定用突部(突部)
85b定子固定用突部的下端部分(一部分)
88定位部
88a定位部与定子固定用突部的间隙
89圆筒部
90内侧环状部
99槽
L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图的上下对泵装置的上下进行说明。此外,将吸入管和排出管突出的一侧作为泵装置的前侧,将其相反一侧作为后侧,将吸入管和排出管的排列方向作为装置宽度方向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a)是从前斜上方观察适用本发明的泵装置的图,图1(b)是从后斜上方观察泵装置的图,图1(c)是泵装置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是压送制冷剂等液体的涡流泵。泵装置1在整体上包括扁平的四棱柱形状的泵壳2。泵壳2是树脂制的,其由PPS(聚苯硫醚)等形成。吸入管3和排出管4从泵壳2的前表面2a朝向前方平行地突出。在泵壳2的前表面2a与在顺时针方向上和前表面2a相邻的侧面之间的前侧左角部分2b上,设有用于将引线5从泵壳2内侧取出的布线取出部6。将引线5从泵装置1的轴线L方向(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经由布线取出部6被朝向斜前方拉出。引线5延伸得比吸入管3和排出管4长,在引线5的前端安装有连接器7。
在设有布线取出部6的泵壳2的前侧左角部分2b设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倾斜面2c,该倾斜面2c通过对该角部分2b的前端斜向切割而与前表面2a和侧面交叉(参照图1(c))。此外,在该前侧左角部分2b设有钩部8,该钩部8用于将引线5沿着倾斜面2c拉回时对该引线5进行卡定。在倾斜面2c的轴线L方向的中央位置处,钩部8在与倾斜面2c之间隔开规定间隙地沿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钩部8以恒定宽度从前表面2a侧朝向侧面一侧延伸。
泵壳2由上下层叠的下壳11和上壳(间隔壁)12构成。吸入管3和排出管4从下壳11突出。布线取出部6设于上壳12。钩部8设于下壳11。此处,在泵壳2的位于布线取出部6的对角位置的后侧右角部分2f上,设有防转动机构13,在将下壳11和上壳12层叠时,该防转动机构13用于防止它们相对旋转。
图2(a)是沿图1(a)的X―X线的泵装置1的纵剖视图,图2(b)是沿图1(a)的Y―Y线的泵装置1的纵剖视图。图3是泵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转子的立体图,图4(b)是定子的立体图。
如图2、图3所示,下壳11和上壳12以在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局部重叠的状态进行层叠。下壳11和上壳12之间构成用于收纳转子且用于形成泵室的划分室20。在划分室20内配置有包括圆环状的叶轮21和驱动磁体22的转子23、将该转子23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24。此外,划分室20的外周侧部分为可利用叶轮21压送液体的圆环状的泵室25,构成转子23的叶轮21插入泵室25。在下壳11与上壳12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来自划分室20的液体的泄漏的O形环26。在与压送液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上壳12的上侧、即划分室20的相反侧(与下壳11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定子29和基板30,该定子29包括驱动线圈27和装载该驱动线圈27的定子铁芯28。驱动磁体22、定子铁芯28及卷绕在定子铁芯28上的驱动线圈27构成用于驱动叶轮21旋转的磁驱动机构。
在泵室25的底面及顶面的、绕轴线L的规定角度范围内形成有液体流路31。更详细而言,在由下壳11限定的泵室25的底面上形成有由具有半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圆弧槽构成的下侧液体流路31a,在由上壳12限定的泵室25的顶面上形成有由具有半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圆弧槽构成的上侧液体流路31b。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上述下侧液体流路31a与上侧液体流路31b是重叠的。在本例中,液体流路31形成在绕轴线L超过270°的角度范围内。
在泵室25中,在液体流路31的一端所处的下壳11的部位设有与吸入管3连通的吸入口3a(参照图5),在液体流路31的另一端所处的下壳11的部位设有与排出管4连通的排出口4a。在泵室25的底面的、位于吸入口3a与排出口4a之间的部分为没有设置下侧液体流路31a的下侧封锁部32a。同样地,在泵室25的顶面的、位于吸入口3a与排出口4a之间的部分为没有设置上侧液体流路31b的上侧封锁部32b。
支轴24是不锈钢制的,支轴24的下端部分固定在设于下壳11的支轴固定用凹部60中。支轴24的上端部分固定在设于上壳12的中央部分的有底筒状的中央突出部80的底部81的支轴固定用凹部82中。支轴固定用凹部82设置在底部81的内侧面的中心处。
转子23是由PPS等形成的树脂制的,如图4(a)所示,其包括:圆盘部40;从圆盘部40的上表面的中心朝上方突出的圆筒状的轴承部41;以及从圆盘部40的上表面朝上方突出、并与轴承部41隔开规定间隔地且同轴地包围该轴承部41的磁体保持用的圆筒部42。轴承部41与圆筒部42之间的规定间隔是能将定子29经由上壳12收纳在它们之间的间隔。在支轴24插入轴承部41的中心孔41a内、轴承部41配置在上壳12的中央突出部80的内侧的状态下,转子23能绕支轴24的轴线L旋转。此处,在轴承部41的上端与中央突出部80的底部81之间插入一片或多片垫圈43,通过插入该垫圈43来调节转子23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于定子29的位置(参照图2)。本例中,插入两片垫圈,但例如在厚度为0.2mm的垫圈43和厚度为0.3mm的垫圈43中选择一片或两片,就能将垫圈43的合计厚度以0.1mm的间隔在0.2mm~0.6mm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圆筒状的磁轭44保持在磁体保持用的圆筒部42的内周面上,圆筒状的驱动磁体22保持在磁轭44的内周面上。磁轭44通过嵌件成形与转子23形成一体,驱动磁体22粘接固定在磁轭44上。在圆盘部40上,圆筒部42的外周侧的外周部分为叶轮21。
在叶轮21的外周部分,在周向上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凹部45,该凹部45分为上下两级形成。凹部45包括上侧凹部46和下侧凹部47,其中,上述上侧凹部46通过将圆盘部40的上表面的周缘切割成圆弧形状,上述下侧凹部47通过将圆盘部40的下表面的周缘切割成圆弧形状,周向上相邻的凹部45之间为分别在径向上延伸的叶片48。上下方向相邻的上侧凹部46和下侧凹部47之间为在周向上延伸并将各叶片48之间进行上下划分的肋49。如图2所示,叶轮21插入泵室25内。
在上壳12的上表面的一侧,定子29配置在设于中央突出部80的外周侧的圆环状凹部、即定子收纳室(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83内。如图4(b)所示,定子铁芯28包括配置在中央的环状部50和从环状部50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极51,驱动线圈27被分别卷绕在多个突极51上。如图2所示,各突极51在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隔着上壳12与配置在划分室20内的转子23的驱动磁体22相对,该划分室20形成用于收纳驱动磁体22的磁体收纳空间。上壳12配置在转子23与定子29之间,以起到将泵室25及磁体收纳空间与定子29隔开的间隔壁的作用。
通过将对薄板状的磁性钢板进行起模而形成的相同形状的多片板状铁芯片52在上下方向进行层叠来构成定子铁芯28,板状铁芯片52的层叠方向为轴线L方向。在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周面,绕轴线L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三个内侧凹部53,这些内侧凹部53的与轴线L正交的截面形状具有圆弧轮廓。三个内侧凹部53为相同形状,并且均在轴线L方向上延伸。各内侧凹部53在半径方向上的深度是恒定的,其截面形状在轴线L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均相同。
在上壳12的上表面,基板30配置在设于沿着周缘朝上方突出的框状外周壁86内侧的上部空间87。基板30兼作用于向卷绕在定子铁芯28上的驱动线圈27供给电流的电路基板,并从上方覆盖配置在定子收纳室83内的定子29。基板30的定子铁芯28一侧的面与引线5相连接,该引线5经由布线取出部6被拉出至泵壳2的外侧。如图3所示,布线取出部6包括:布线取出口33,该布线取出口33是通过切除外周壁86的方式设置的;布线载置部34,该布线载置部34用于将从泵壳2的内侧经由布线取出口33取出至外侧的引线5排成一列并进行载置;以及固定构件35,该固定构件35以从基板30的上方堵塞布线取出口33的方式固定于上壳12,并将排列在布线载置部34上的引线5夹在该固定构件35与布线载置部34之间以在按压引线5的被覆的状态下进行固定。
此处,如图1所示,将灌封剂(密封剂)16从上方注入上壳12的定子收纳室83和上部空间87内,直到灌封剂到达外周壁86的上端缘为止,从而使定子29和基板30被灌封剂16覆盖并固定。灌封剂16是环氧类、丙烯酸类、硅酮类等的绝缘性树脂。
一旦励磁电流从连接器7经由引线5和基板30供给至驱动线圈27,则转子23绕轴线L进行旋转。由此,液体会从吸入管3吸入泵室25内,在泵室25内加压后从排出管4排出。另外,对本例的泵装置1进行驱动的电动机(转子23、定子29、基板30)是三相无刷电动机,在基板30上配置有三个用于对转子23的驱动磁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霍尔元件。若向驱动线圈27供给的励磁电流的顺序相反,则转子23朝相反方向旋转,从排出管4吸入液体,并在泵室25内加压后从吸入管3排出。
(下壳)
图5(a)是从上方观察下壳11的立体图,图5(b)是从下方观察下壳11的立体图。下壳11包括:底板部61;从底板部61的外周侧部分立起并朝上方延伸的环状的侧壁部62;以及由上述底板部61和侧壁部62形成的圆形凹部63。侧壁部62的轮廓形状呈近似矩形,下壳11的从轴线L方向观察到的俯视形状呈近似矩形。侧壁部62包括平坦的上端面62a,该上端面62a为下壳11的上端面。泵室25沿着圆形凹部63的周缘构成为环状。在圆形凹部63的圆形底面的中央设有支轴固定用凹部60。
在支轴固定用凹部60的外周侧,与支轴固定用凹部60同轴地形成有圆环状凹部64。支轴固定用凹部60与圆环状凹部64之间为内侧圆环状突出面65,圆环状凹部64的外周侧为外侧圆环状突出面66。在构成圆形凹部63的外侧圆环状突出面66上设有沿着其周缘构成泵室25的底面的下侧液体流路31a和下侧封锁部32a。外侧圆环状突出面66的与泵室25的内侧相邻的圆环状的端面部分67与配置在划分室20内的转子23的圆盘部40隔开微小的间隙G1相对(参照图2)。在圆环状的端面部分67的相隔180°的位置上形成有将圆环状凹部64与下侧液体流路31a连通的两个恒定宽度的槽67a。
在圆形凹部63的上侧部分、即侧壁部62的上侧部分的内周面设有圆环状台阶部68。圆环状台阶部68包括:从侧壁部62的内周面的轴线L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径向延伸的圆环状端面68a;以及从圆环状端面68a的外周缘朝上方延伸的圆形内周面68b。圆环状台阶部68在上壳12的上端部分形成直径比圆形凹部63的直径大的圆形凹部。
吸入管3和排出管4从侧壁部62的前表面平行地突出。在与侧壁部62的排出管4相邻的下壳11的前侧左角部分2b设有倾斜面2c和钩部8。在侧壁部62的后侧右角部分2f设有构成防转动机构13的防转动用凹部69。防转动用凹部69是从上端面62a朝下方凹陷的凹部。此外,从外周侧对防转动用凹部69进行切割,使其内周面在下壳11的外侧露出。
(上壳)
图6(a)是从上方观察上壳12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下方观察上壳12的立体图。如图6(a)所示,上壳12包括:用于安装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中央突出部80;与和该中央突出部80同轴构成的定子铁芯28的突极51的外周面抵接的圆筒部89;以及使中央突出部80的开口端与圆筒部89的下端部连续的内侧环状部90。此外,如图6(b)所示,上壳12包括:在圆筒部89的外周侧与中央突出部80及圆筒部89同轴地构成、且朝下方突出的圆环状突出部91;使圆筒部89的上端部与圆环状突出部91的上端部之间连续的外侧环状部92;以及从圆环状突出部91的上端部朝外周侧伸出的伸出部93。
伸出部93的轮廓形状呈近似矩形,前侧左角部分2b被斜向切除而构成倾斜面2c。对用于配置基板30的上部空间87进行划分的外周壁86除了具有上述缺口的前侧左角部分2b之外,从伸出部93的外周缘朝上方突出。在具有缺口的前侧左角部分2b中,外周壁86设置在从伸出部93的外周缘后移的位置处。此外,在前侧左角部分中,将外周壁86以一定的宽度切割成矩形,该缺口部为布线取出部6的布线取出口33。从布线取出口33至伸出部93的外周缘的范围为布线载置部34。在布线载置部34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数量与引线5的数量相对应的、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截面呈圆弧状的布线保持槽36a。另外,在固定构件35的下表面设有与布线保持槽36a相对应的布线保持槽36b(参照图1(c)),将引线5夹在上下布线保持槽36a和36b之间,以按压覆盖的状态进行固定。
在伸出部93的位于布线取出部6的对角位置的后侧右角部分2f设有朝下壳11一侧突出的圆柱形状的防转动用突起97。防转动用突起97能插入设于下壳11的防转动用凹部69,与防转动用凹部69一起构成防转动机构13。
用于配置定子29的定子收纳室83由中央突出部80、圆筒部89、以及内侧环状部90的与下壳11相反一侧的面所构成。中央突出部80在底部81一侧包括从定子收纳室83的开口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80a。圆筒部89在半径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比中央突出部80在半径方向上的厚度薄。
在圆环状突出部91的圆环状下端面94的、径向中间位置即圆环状台阶部68的内侧位置上,形成有构成泵室25的顶面的上侧液体流路31b和上侧封锁部32b。在圆环状下端面94中的与泵室25的内侧相邻的圆环状的端面部分94a与配置在划分室20内的转子23的圆盘部40隔开微小的间隙G2相对(参照图2)。
在圆环状突出部91的圆形外周面95的上端部分设有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规定尺寸的径向突出部96。径向突出部96包括:从圆环状突出部91的轴线L方向的中间位置朝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并朝向下壳11一侧的圆环状端面96a;以及从圆环状端面96a的外周缘朝上方延伸、并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圆形外周面96b。
此处,在将上壳12与下壳11进行层叠来划分形成泵室25(划分室20)时,做成将O形环26安装在圆环状突出部91的圆形外周面95上的状态。此时,预先对O形环26涂布润滑剂。此外,预先将支轴24固定于支轴固定用凹部82,将转子23配置在下壳11的圆形凹部63内,预先做成支轴24能插入轴承部41的状态。然后,将上壳12的圆环状突出部91插入下壳11的圆环状台阶部68的内侧,使上壳12与下壳11相对接近,从而使圆环状突出部91的圆环状下端面94(位于上侧液体流路31b和上侧封锁部32b的外周侧的圆环状的端面部分)与下壳11的圆环状台阶部68的圆环状端面68a抵接。
此时,上壳12的径向突出部96的圆形外周面96b处于与下壳11的圆环状台阶部68的圆形内周面68b抵接的状态,从而在径向上将上壳12相对于下壳11定位。此外,在径向突出部96的圆环状端面96a与圆环状台阶部68的圆环状端面68a之间,O形环26处于在上壳12的圆环状突出部91的圆形外周面95与下壳11的圆形内周面68b之间被径向压扁的状态,从而形成能防止来自划分室20的液体泄漏的状态。此处,若上壳12的圆环状突出部91插入下壳11的圆环状台阶部68的内侧,则防转动机构13的防转动用突起97处于被插入设于下壳11的防转动用凹部69的状态,能防止下壳11和上壳12绕轴线L相对旋转。因此,O形环26在被径向压扁的状态下不会在周向上扭绞,能防止划分形成泵室25时O形环26受损。另外,在将上壳12层叠于下壳11来划分出泵室25(划分室20)的状态下,贯穿转子23的轴承部41的支轴24因其下端被插入并固定在下壳11的支轴固定用凹部60中,而使支轴24与中央突出部80处于同轴状态。此外,转子23被支轴24支承成能绕支轴24旋转的状态。
接下来,构成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包括沿着轴线L方向从底部81一侧朝向开口端80b一侧直径扩大的锥状外周面和内周面。在筒状部84的外周面设有从周向的一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呈相同形状,并绕轴线L等角度间隔形成。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与轴线L正交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弧轮廓,并且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沿着中央突出部80的外周面在轴线L方向上延伸。此外,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包括从底部81一侧朝向开口端80b一侧即从上侧朝向下侧,朝径向外侧及周向的突出量增加的锥面。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靠底部81一侧的上端85a在中央突出部80到达从定子收纳室83的开口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80a,而靠内侧环状部90一侧的下端到达后述的定位部88的下方。
此外,在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外周面设有定位部88,该定位部88从轴线L方向的下方与环状部抵接,从而在轴线L方向上对定子铁芯进行定位。定位部88是沿着筒状部84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延伸的圆弧形状的突部,其设置在周向上的三处。在定位部88中的与定子铁芯28抵接的上端面为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定位部88和定子固定用突部85形成在周向上分开的位置处,在定位部88与定子固定用突部85之间沿周向设有间隙88a。在各定位部88与筒状部84之间,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将它们连接的板状的三片肋98。通过各肋98来确保上壳12的定子收纳室83周边的强度。
在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内周面的、与形成于筒状部84的外周面的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三根槽99。即,在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内周面上,绕支轴24的轴线L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三个相同形状的槽99。各槽99的与轴线L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各槽99沿着中央突出部80的内周面在轴线L方向上延伸。此外,各槽99的周向宽度从底部81一侧朝向开口端80b一侧逐渐增加。
(定子的固定结构)
图7是上壳12的定子收纳室83周边的局部放大图,图7(a)表示没有收纳定子29的状态,图7(b)表示收纳有定子29的状态。将驱动线圈27卷绕在各突极51上,在此状态下,将定子铁芯28固定在上壳12的定子收纳室83内。更具体而言,在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插入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的状态下,将定子29放入定子收纳室83内,然后,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下端部分85b(中央突出部80的开口端80b一侧的一部分)压入环状部的内侧凹部53,从而将定子29固定于上壳12。另外,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侧的直径比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直径大,除了设有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部位以外,环状部50的内侧与筒状部84之间构成间隙。此外,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的曲率比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下端部分85b的曲率大,仅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下端部分85b的前端部压入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的底部。即,在下端部分85b的周向侧面与内侧凹部53之间设有间隙。
此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靠底部81一侧的上端85a在中央突出部80到达从定子收纳室83的开口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80a,因此,在将定子29放入定子收纳室83时,能容易地将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上端85a插入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各内侧凹部53。此外,由于定子固定用突部85为朝向下侧扩大的锥面,因此,在刚将定子29放入定子收纳室83时,通过定子固定用突部85就可将定子29朝下方引导。然后,在压入固定时,定位部88从下方与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抵接,将定子29在轴线L方向进行定位。此外,通过定位部88的上端面与定子铁芯28抵接,能限定定子铁芯28的姿势。在本例中,在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下端部分85b压入构成定子铁芯28的板状铁芯片52的一片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中的状态下,对定子29进行定位、固定。
在将定子29固定于上壳12的定子收纳室83内的状态下,定子铁芯28中卷绕有驱动线圈27的突极51与配置于划分室20的转子23的驱动磁体22处于隔着上壳12的筒状部84而相对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将灌封剂16注入定子收纳室83。灌封剂16流入环状部50的内侧与筒状部84之间构成的空间等而不留缝隙,从而使定子29被灌封剂16覆盖。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在转子23的轴承部41的上端面与中央突出部80的底部81之间插入一片或多片垫圈43,将装载在转子23上的驱动磁体22在轴线L方向上的磁中心位置相对于定子铁芯28在轴线L方向上的磁中心位置朝下方错开,从而处于利用在定子铁芯28与驱动磁体22之间作用的磁吸引力将转子23朝上方施力的状态。此处,在各垫圈43上形成有从外周缘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半圆形的防转动部43a。此外,通过将各防转动部43a插入形成于中央突出部80的内周面的槽99内,能防止在转子23旋转时垫圈43绕轴线L一起旋转。此外,如上所述,对于垫圈43,从厚度为0.2mm的垫圈43和厚度为0.3mm的垫圈43中选择一片或两片进行使用,但在厚度为0.2mm的垫圈43的两个部位上设置防转动部43a,在厚度为0.3mm的垫圈43的三个部位上设置防转动部43a,因此,能简单地区分厚度为0.2mm的垫圈43和厚度为0.3mm的垫圈43。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定子29被直接固定在将定子29与转子23之间隔开的上壳12(间隔壁)。因此,能提高定子29相对于上壳12(间隔壁)的位置精度。此外,定子铁芯28并不是在将中央突出部80的全周压入定子29的环状部50的状态下固定于上壳12的,而是在将设于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外周面的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压入环状部50的状态下固定于上壳12的,因此,上壳12与定子铁芯28之间的压入余量较小。其结果是,将定子铁芯28固定于上壳12时能容易地进行压入,因此,在压入固定时,还能提高定子29相对于上壳12的位置精度。因此,能高精度地对隔着上壳12(间隔壁)相对的定子29的驱动线圈27与转子23的驱动磁体22之间的间隙进行管理。
此外,在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周面设有可分别压入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多个内侧凹部53,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被压入各内侧凹部53。因此,能将定子29(定子铁芯28)绕轴线L定位。此外,在利用由驱动线圈27和驱动磁体22构成的磁驱动机构来使包括叶轮21的转子23旋转时,能通过反作用力来防止定子29绕轴线L旋转。而且,若是将设于中央突出部80的外周面的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压入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的结构,则压入时的应力容易从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向中央突出部80的周向释放。因此,在压入固定时,能防止上壳12的变形及破损。
而且,由于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呈相同形状,且等角度间隔形成三个以上,因此,在将三个定子固定用突部85压入固定于环状部50时,能提高上壳12的中央突出部80和定子铁芯28的同心度。因此,能提高定子29相对于上壳12的位置精度。
此外,在本例中,定子29被注入定子收纳室83的、作为密封剂的灌封剂16覆盖,因此,即使上壳12与定子铁芯28之间的压入余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灌封剂16将定子29可靠地固定于上壳12。
而且,在本例中,在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内周面的、与形成于该筒状部84的外周面的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重叠的位置处设有槽99,因此,能使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的厚度在全周范围内接近均匀。其结果是,能在成型上壳12时使中央突出部80产生的收缩均匀,因而能提高中央突出部80的圆筒度。
此外,在本例中,由于定位部88和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形成在周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压入时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削去了由树脂形成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情况下,该切屑也不会附着于定位部88。因此,在轴线L方向上能高精度地对定子29进行定位。
而且,在本例中,将转子23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24被固定在用于固定定子铁芯28的中央突出部80的底部81的内侧面(划分室20一侧的面)的中央。因此,能提高被支轴24支承的转子23与定子29的相对位置精度。若是这样,支轴24被固定在中央突出部80的底部81、定子铁芯28被固定在中央突出部80的开口端80b一侧的结构,定子29的固定部与支轴24的固定部在轴线L方向上分开。因此,在将定子29压入固定时,即使中央突出部80的筒状部84发生变形,也不会出现支轴24的固定不稳定的情况。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例子中,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和各内侧凹部53的截面形状均包括圆弧轮廓,都是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外周侧的前端压入各内侧凹部53并在周向的两侧设有间隙的结构,但例如也可以改变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及各内侧凹部53中任一个的截面形状,将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周向两侧压入各内侧凹部53,在径向外侧的前端与各内侧凹部53之间设有间隙。在此情况下,能抑制压入时在中央突出部80的径向产生应力,因此能防止上壳12的变形及破损。另外,也可以省略设于定子铁芯28的环状部50的内侧凹部53。此外,通过将定子固定用突部85的整个外周侧压入各内侧凹部53,就可同时进行定子9的周向和径向的定位。而且,各定子固定用突部85和各内侧凹部53并不局限于半圆形截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

Claims (14)

1.一种泵装置,具有:定子,该定子包括在中央具有环状部的定子铁芯和装载于所述定子铁芯的驱动线圈;转子,该转子包括叶轮和在所述定子的外周侧与所述定子隔开规定间隔相对的驱动磁体;以及间隔壁,该间隔壁配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以将配置有所述叶轮的泵室与所述定子之间隔开,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壁包括朝所述环状部的内侧突出的有底筒状的突出部,
在构成所述突出部的筒状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从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部,
在将所述多个突部压入所述环状部的状态下,使所述定子铁芯固定于所述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环状部的内周面设有能将所述多个突部分别压入其中的多个凹部,
所述突部被压入所述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的周向上的两侧部分被压入所述凹部,在所述突部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与所述凹部之间设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部为相同形状,并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三个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在轴线方向上延伸,且包括从所述有底筒状的所述突出部的底部一侧朝向开口端一侧,朝径向外侧及周向的突出量增加的锥面,
将各突部的靠所述开口端一侧的一部分压入所述定子铁芯的环状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壁包括设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侧的圆筒部和使所述突出部的开口端与所述圆筒部连续的圆环状部,
在由所述突出部、所述圆筒部及所述圆环状部形成的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中收纳有所述定子,
所述定子被注入所述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的密封剂所覆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底筒状的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底部一侧包括从所述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的开口沿轴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
所述突部中的靠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底部一侧的端到达所述突出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壁是树脂成形件,
在构成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与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的所述突部重叠的位置处设有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底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
所述转子包括筒状的轴承部,
所述轴承部在所述支轴插入中心孔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
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底部与所述轴承部之间插入用于调节所述转子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的垫圈,
在所述垫圈上形成有从外周缘部分朝径向外侧突出的防转动部,
所述防转动部被插入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槽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部的底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的支轴。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从所述有底筒状的所述突出部的开口端一侧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环状部抵接,以在轴线方向上对所述定子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部和各突部形成在周向上分开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构成所述间隔壁,且在外周壁的内侧包括圆环状突出部;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包括圆环状台阶部,并与所述第一壳体一起在所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内周侧划分出所述泵室,其中,在所述圆环状台阶部中同轴地插入有所述圆筒状突出部;以及
O形环,该O形环安装在所述圆环状突出部的圆形外周面上,在该圆环状突出部的圆形外周面与所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圆形内周面之间,所述O形环在与所述圆环状突出部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被压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设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侧的圆筒部和使所述突出部的开口端与所述圆筒部连续的圆环状部,
在由所述突出部、所述圆筒部及所述圆环状部形成的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处收纳有所述定子,
所述定子被注入所述定子收纳用圆环状凹部的密封剂所覆盖。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的外周侧部分立起并朝上方延伸的环状的侧壁部以及由所述底板部及侧壁部形成的圆形凹部,
在所述侧壁部的上侧部分的内周面设有所述圆环状台阶部,
在所述圆环状台阶部的内侧位置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圆环状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圆形凹部之间构成液体流路。
CN201210258176.8A 2011-07-25 2012-07-24 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0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569 2011-07-25
JP2011162569A JP2013024217A (ja) 2011-07-25 2011-07-25 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0690A true CN102900690A (zh) 2013-01-30
CN102900690B CN102900690B (zh) 2016-10-05

Family

ID=4757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81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0690B (zh) 2011-07-25 2012-07-24 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8761A1 (zh)
JP (1) JP2013024217A (zh)
CN (1) CN10290069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27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泵
US9826661B2 (en) 2014-06-28 2017-11-21 Nidec Corporation Heat module
CN10996255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电动机和泵装置
CN110945760A (zh) * 2017-07-17 2020-03-31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致动器的组件
DE102020204700A1 (de) 2020-04-14 2021-10-1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4386A1 (de) * 2013-07-23 2015-01-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JP6608268B2 (ja) * 2015-12-21 2019-11-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装置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JP2019514317A (ja) 2017-04-11 2019-05-30 グイリン ジーシェン 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モーターシェル
CN110056508A (zh) * 2019-06-05 2019-07-2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高温铝液输送的泵
JP2021161935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ポン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3116B2 (en) * 2003-01-29 2006-04-04 Tokyo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Small brushless motor
US20060099089A1 (en) * 2004-11-11 2006-05-11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Liquid-cooled pump
US20060171801A1 (en) * 2004-12-27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tsink apparatus
US20090295243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Lawrence Leroy Kneisel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ner stator for a motor
JP2010119164A (ja) * 2008-11-11 2010-05-27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102410230A (zh) * 2010-09-22 2012-04-1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3116B2 (en) * 2003-01-29 2006-04-04 Tokyo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Small brushless motor
US20060099089A1 (en) * 2004-11-11 2006-05-11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Liquid-cooled pump
US20060171801A1 (en) * 2004-12-27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tsink apparatus
US20090295243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Lawrence Leroy Kneisel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ner stator for a motor
JP2010119164A (ja) * 2008-11-11 2010-05-27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102410230A (zh) * 2010-09-22 2012-04-1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27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泵
US9826661B2 (en) 2014-06-28 2017-11-21 Nidec Corporation Heat module
CN110945760A (zh) * 2017-07-17 2020-03-31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致动器的组件
CN110945760B (zh) * 2017-07-17 2022-02-08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致动器的组件
CN10996255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电动机和泵装置
CN109962556B (zh) * 2017-12-26 2024-04-12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电动机和泵装置
DE102020204700A1 (de) 2020-04-14 2021-10-1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24217A (ja) 2013-02-04
CN102900690B (zh) 2016-10-05
US20130028761A1 (en)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0690A (zh) 泵装置
US9033680B2 (en) Electric fan
CN102345610B (zh) 燃料泵
JP5652671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ポンプ
CN102900673A (zh) 泵装置
CN102410231B (zh) 泵装置
CN101494399B (zh) 马达及具备该马达的马达一体型泵
CN107492961B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马达
JP5672510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ポンプ
JP2008008222A (ja) ポンプ装置
US8541924B2 (en) Stator assembly having a phase-to-phase insula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stator assembly
CN107624213B (zh) 用于电机的封装有接线装置的定子及具有这种定子的电机
CN206547028U (zh) 马达
WO2015040814A1 (ja) 燃料ポンプ
US20190334405A1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blower apparatus
CN102900698A (zh) 级联泵装置
US11552533B2 (en) Stator assembly, motor, and fan motor
CN109962536B (zh) 定子、马达以及送风机
CN109842231A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JP2013153590A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の搬送方法
CN110469515B (zh) 电动泵
CN110268603A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CN112910147B (zh) 定子、马达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1860111B (zh) 马达及使用该马达的电动设备
EP2712056A2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