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7064A -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 Google Patents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7064A
CN102897064A CN2012102626576A CN201210262657A CN102897064A CN 102897064 A CN102897064 A CN 102897064A CN 2012102626576 A CN2012102626576 A CN 2012102626576A CN 201210262657 A CN201210262657 A CN 201210262657A CN 102897064 A CN102897064 A CN 102897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ensor
section
principal axis
ax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26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英俊
本田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4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2826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754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3552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754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3552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10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05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97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01G19/41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 G01G19/41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 G01G19/414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for controlling activation of safety devices, e.g. airba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部分不施加过大负荷、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传感器主体(32)及从传感器主体(32)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31)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在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该传感器主体(32)检知来自包括座椅框架(1)的座椅Z的负荷。在这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中,具有与传感器主体(32)抵接将负荷输入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输入部(42),传感器主体(32)具有与负荷输入部(42)抵接并承受负荷的负荷承受面(37a),负荷输入部(42)形成为相对于负荷承受面(37a),在延伸轴(31)的轴方向上可移动。

Description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特别是涉及从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在位于传感器主体的侧方的状态下被支持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背景技术
以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就座时的舒适性等问题为目的,根据就座乘客的重量控制车辆用座椅的周边机器的动作的技术已被提出。
在这种技术中,一般为了检出就座乘客的重量,在乘客就座的车用座椅的下方设置有负荷测量传感器。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一般设置在车用座椅的下方,例如,设置在为了使车用座椅在前后方向滑动而设置的滑轨与构成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之间(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37所示,公开了在相对于安装在车体地板上的下部滑轨111(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滑轨主体”)滑动的上部滑轨112(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滑动部分”)的上方安装有负荷测量传感器130(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负荷传感器”),在该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上方设置有座椅框架101的构造。另外,图37表示的是适用于现有例子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车用座椅的部分斜视图。
此外,如图38所示,具有为了将负荷测量传感器130固定于座椅框架101的轴部131(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公螺丝”),被设置为轴部131的轴方向变为垂直方向。近年来,为了提高乘客的乘降性能及设计性能,期待一种降低车用座椅高度的技术,然而通过上述构成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情况下,座椅框架101被设置为仅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高度部分较高,因而具有车用座椅的高度变高的不足。图38是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剖面图。
另一方面,用于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部的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而是水平方向设置的技术已被提出(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中,负荷测量传感器(专利文献2中记载为“体重感知传感器”)被安装为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由于负荷测量传感器被设置为收纳在座椅框架的高度范围内,因此比专利文献1的技术更能降低车用座椅的高度。
专利文献1:专利第4205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428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外,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中,作为检出负荷的检出部具有承受负荷而变形的变形部。若这样的传感器在上述轴部的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而被支持的状态下从座椅承受负荷的话,则变形部承受负荷向轴部的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并且,根据变形部的变形量进行负荷测量。然而,在上述测量传感器中,若由于乘客的就座姿势或就座位置等的影响导致的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上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的话,则变形部会有过度变形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正常进行负荷测量。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应运而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变形部的变形量来测量负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该传感器支持构造是在可以抑制过度的变形并稳定地进行正常的负荷测量的位置设置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构造。
另外,将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在指定位置时,在支持传感器用部件穿通插入孔,将轴部插入该插入孔。另一方面,轴部插入插入孔的状态下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可能会相对上述插入孔上形成的部件,以轴部为中心相对地旋转。这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相对旋转动作导致设置在传感器的指定部位的负荷检出面的位置在该旋转方向上发生变化。
并且,负荷检出面的位置变化导致相对于负荷的负荷检出面的朝向发生变化,结果给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负荷测量精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插入孔插入轴部后需要抑制负荷测量传感器旋转。然而想要抑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相对旋转时,相对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部件和负荷测量传感器有局部的力(接触压力)发挥作用且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部凹陷,形成插入孔的部件可能会变形。这种情况下,给负荷测量精度带来不良影响,以及恰当地测量负荷变得更困难。
为此,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该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持续保持在可以实现正确的负荷测量的位置。
此外,如前所述,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中,虽然具有承受来自座椅的负荷而变形的变形部,但是在这样的传感器中,从座椅侧传达负荷时有可能会对变形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因此,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对传感器主体的负荷检出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进一步地,通过从座椅侧传达到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负荷使负荷传感器自身移动而使变形部变形的情况下,若负荷不恰当地传达给变形部,则可能会给变形部的变形带来障碍。因此,有可能导致即使从座椅侧输入负荷,也无法恰当地通过变形部检出负荷。
为此,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来自座椅侧的输入负荷确实地传达至负荷测量传感器且确实能检出该输入负荷的支持构造。
所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解决,该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检知施加在座椅上的负荷的传感器主体及从该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在所述延伸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方位置的状态下,被支持托架支持,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变形部及控制部,该变形部是承受所述负荷而向所述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该控制部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变形部更内侧、且通过与所述变形部抵接来限制所述变形部的变形量;该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负荷中心点所在的位置,该负荷中心点是所述座椅付与所述变形部所述负荷时的负荷中心点。
根据上述支持构造,控制部变为承受变形部中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部位。即控制部在负荷输入侧的相反侧与变形部抵接。结果变得可以抑制由偏向一方的负荷等导致的变形部的过度变形,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可以稳定地进行正常的负荷测量。
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地具有抑制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控制部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该异物侵入抑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控制部邻接的位置。
若为这样的构成,可以抑制变形部与控制部之间侵入异物,并可以抑制由该异物的侵入导致的对负荷测量精度的不良影响。
此时,如权利要求3,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异物侵入抑制部,被设置在构成所述传感器主体的配件中的同一配件上。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与控制部和异物侵入抑制部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减少了配件数量,因此组装操作等变得更容易了。
另外,如权利要求4,优选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控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轴方向上所述按压部的长度。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并不仅限于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位置,而是控制部横跨整个被按压部按压的范围承受变形部,因此变得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此外,如权利要求5,优选设置有按压部及负荷输入部件,该按压部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按压所述变形部,该负荷输入部件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变形部时用于扩大按压面积;所述负荷传达部件,被设置为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负荷传达部件的两端位于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控制部的两端的内侧。
若为这样的构成,即使通过负荷传达部件扩大了对于变形部的按压范围,但控制部变得可以横跨整个扩大了的按压范围承受变形部。因此既可以活用设置负荷传达部件的优点,又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另外,如权利要求6,优选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该按压部在所述轴方向位于与所述支持托架不同的位置;所述传感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电信号的基板,该电信号是显示通过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测量的测量结果;所述基板在所述轴方向,从所述按压部来看位于所述支持托架所在侧的相反侧;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基板与所述按压部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支持托架之间的间隔。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抑制基板与按压部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与按压部的接触带来的对基板的不良影响。
此外,如权利要求7,优选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设置有负荷输入部件,该负荷输入部件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该负荷输入部件上具有的与所述变形部的接触面在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所述接触面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所述接触面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离所述延伸轴部更远。
若为这样的构成,按压部通过负荷输入部件按压变形部时,一方面负荷输入部件可以沿着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移动,另一方面控制部可以稳定地继续承受变形部。
此时,如权利要求8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接触面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在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控制部存在的范围内可以收纳接触面,因此可以恰当地承受负荷并正确地检出。
此外,如权利要求9,优选设置有可动部及垫圈,该可动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并排的位置、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该垫圈是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支持托架与所述可动部之间的缝隙内、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部相邻;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为了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变形部,一边向所述直径方向的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一边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所述垫圈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可动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变形部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垫圈侧的端部,在以所述轴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上重合。
若为这样的构成,可以抑制变形部中在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对垫圈所在侧的端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时,如权利要求10,进一步优选孔部形成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支持托架更靠近内侧,该孔部形成部件具有为了插入所述变形部而形成的孔部;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孔部形成部件与所述变形部之间,是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的负荷输入部件;该负荷输入部件被设置在比所述变形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端更远离所述支持托架的位置。
若为这样的构成,可以从上方目视确认变形部中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支持托架所在侧的端附近的情况,例如可以从上方目视确认有无异物的状况等。
另外,如权利要求11,优选具有可动部及移动控制部件,该可动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并排的位置、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该移动控制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部相邻、限制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相反侧移动;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为了将所述负荷传达至所述变形部向所述直径方向的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一边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支持托架侧相反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移动控制部件更靠近所述支持托架。
若为这样的构成,限制变形部的变形量时,控制部的长度(在轴方向上的长度)只需确保到移动控制部件的设置位置的长度即可,可以抑制控制部超出必要的长度。
另外,如权利要求12,优选所述变形部具有负荷承受面,若向该负荷承受面传达负荷,则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支持托架的用于插入所述延伸轴部的孔部、从所述延伸轴部凸出的凸部、及形成于所述支持托架、所述凸部可以啮合的凹部;在所述延伸轴部插入所述孔部的状态下,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相对所述支持托架以所述延伸轴部为中心相对旋转时,所述凸部抵接所述凹部。
若为这样的构成,通过使设置在延伸轴部的凸部抵接形成于支持托架的凹部,变得可以限制负荷测量传感器相对于支持托架以延伸轴部为中心相对旋转。据此,在旋转方向上固定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位置,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持续保持在可实现正确的测量负荷的位置。
另外,如权利要求13,优选具有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抵接部;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且承受所述负荷的负荷承受面;在所述负荷承受面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位置,形成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传达所述负荷时所述负荷承受面与所述抵接部可以用面接触。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在负荷承受面与抵接部抵接的位置,形成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传达负荷时负荷承受面与抵接部可以用面接触,因此,从抵接部传达的负荷,可以在面接触保持机构部稳定地接受,可以抑制从抵接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时,如权利要求14,优选具有将所述负荷从所述座椅传达到所述抵接部的负荷传达部;所述负荷承受面形成为从所述抵接部承受所述负荷,向所述抵接部的相反方向可以移位;所述负荷传达部具有变形追从部,该变形追从部可在所述负荷承受面的所述移位的基础上变形。
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负荷传达部具有可在负荷承受面移位的基础上变形的变形追从部,因此从抵接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情况下,变形追从部也可以在负荷承受面移位的基础上变形,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可以更稳定地承受输入的负荷。
此外,如权利要求15,优选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变形部抵接的位置,形成有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所述变形部承受所述负荷时,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变形部可以用面接触。
若为上述构成,由于在控制部与变形部抵接的位置,形成有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变形部承受负荷时,控制部与变形部可以用面接触,因此在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可以稳定地承受负荷,承受来自座椅的负荷而变形部变形时,可以抑制从变形部向控制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时,如权利要求16,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变形部在一端侧具有自由端;所述面接触保持机构部被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侧。
若为上述的构成,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如权利要求17,优选具有负荷输入部及传感器主体承受部,该负荷输入部与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抵接将所述负荷输入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主体承受部是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从该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时被所述变形部按压抵住;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所述支持托架支持的状态下,所述负荷输入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互相分离。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互相分离,因此若从负荷输入部对负荷测量传感器输入负荷,则负荷测量传感器移动,通过该移动动作,变形部通过抵接部按压抵住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且变形。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经由抵接部,确实地传达到传感器主体,更具体地讲是确实地传达到变形部。进一步地,即使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变得可以恰当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变形部。结果,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可以恰当地传达到变形部,可以确实地检出该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可以抑制由偏向一方的负荷等导致的变形部的过度变形,因而负荷测量传感器变得可以稳定地进行正常的负荷测量。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可以抑制变形部与控制部之间侵入异物,并可以抑制由该异物的侵入导致的对负荷测量精度的不良影响。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与控制部和异物侵入抑制部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减少了配件数量,因此组装操作等变得更容易了。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由于并不仅限于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位置,而是控制部横跨整个被按压部按压的范围承受变形部,因此变得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即使通过负荷传达部件扩大了对于变形部的按压范围,但控制部变得可以横跨整个扩大了的按压范围承受变形部。因此既可以活用设置负荷传达部件的优点,又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可以抑制基板与按压部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与按压部的接触带来的对基板的不良影响。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按压部通过负荷输入部件按压变形部时,即使负荷输入部件沿着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移动,控制部也可以稳定地继续承受变形部。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由于在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控制部存在的范围内可以收纳接触面,因此可以恰当地承受负荷并正确地检出。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可以抑制变形部中在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对垫圈所在侧的端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可以从上方目视确认变形部中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支持托架所在侧的端附近的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限制变形部的变形量时,由于控制部的长度只需确保到移动控制部件的设置位置的长度即可,可以抑制控制部超出必要的长度。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可以抑制负荷测量传感器相对于支持托架以延伸轴部为中心相对旋转,在其旋转方向上固定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位置,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持续保持在可实现正确的测量负荷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从抵接部传达的负荷可以在面接触保持机构部稳定地接受,可以抑制从抵接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即使从抵接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情况下,变形追从部也可以追从负荷承受面的移位而变形,结果可以更稳定地承受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明,在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可以稳定地承受负荷,承受来自座椅的负荷而变形部变形时,可以抑制从变形部向控制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发明,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7的发明,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经由抵接部,可以确实地传达到传感器主体的变形部。进一步地,即使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变得可以恰当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变形部。结果,可以确实地检出该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座椅的斜视图。
图2是座椅框架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座椅组件的斜视图。
图4是座椅组件的展开图。
图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内侧表面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外侧表面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滑轨机构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安装托架与侧部框架连结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支持在指定位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
图12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扩大图。
图13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孔部周围的扩大图。
图14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S弹簧之间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抑制陷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延伸轴部改良例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改良例的扩大图。
图18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其他实施例的扩大图。
图19是表示变形追从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
图21是表示衬套及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
图22是表示负荷承受面的倾斜面的图。
图23是表示负荷检出部的倾斜面的图。
图24是表示收容轴部的倾斜面的图。
图25是表示变形追从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
图27是表示衬套及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
图28是表示负荷承受面的倾斜面的图。
图2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斜视图。
图30是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展开图。
图31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
图3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
图33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部分扩大图。
图34是表示产生负荷时负荷测量传感器及其周边情况的图。
图35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36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37是表示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适用的车用座椅的部分斜视图。
图38是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28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本实施例的负荷测量传感器是测量施加在车用座椅Z的负荷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支持构造进行说明,该支持构造用于将该负荷测量传感器以指定姿势支持于指定部件。
图1是车用座椅的斜视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座椅组件的斜视图。图4是座椅组件的展开图。图5表示的是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是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剖面图。图6及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内侧表面,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外侧表面。图8是表示滑轨机构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安装托架与侧部框架连结的情况的图。图10是表示从侧面看被支持在指定位置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图。图11是表示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图12是表示图5中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扩大图。图13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孔部周围的扩大图。图14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S弹簧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图1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抑制陷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是表示延伸轴部改良例的剖面图。图17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二改良例的扩大图。图18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其他实施例的扩大图。图19是表示变形追从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0是表示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图21是表示衬套及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图22是表示负荷承受面的倾斜面的图。图23是表示负荷检出部的倾斜面的图。图24是表示收容轴部的倾斜面的图。图25是表示变形追从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26是表示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图27是表示衬套及滑动部件的倾斜面的图。图28是表示负荷承受面的倾斜面的图。
另外,图中的符号FR表示车辆前方,符号RR表示车辆后方。并且,以下说明中的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以下仅称为宽度方向)是相当于朝着车辆前方状态下的左右方向。另外,在图4中表示时省略了后述的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
负荷测量传感器(以下称传感器30)测量施加在车用座椅Z的负荷,主要测量乘客在车用座椅Z就座时的负荷。其测量结果作为电信号从传感器30的基板输出。然后,若该输出信号被未图示的接收部接收,则进行乘客有无就座车用座椅Z、及就座的乘客是大人还是小孩等判断。
车用座椅的构造
传感器30为了测量施加在车用座椅Z的负荷,被支持在如图3所示的座椅组件S的指定位置。下面,对包括车用座椅Z的座椅组件S的构造进行简要说明。
座椅组件S由车用座椅Z及滑轨机构10构成,被固定在车体地板上。图1表示的车用座椅Z是座椅的一个例子,作为其骨架具有座椅框架F与衬垫体。座椅框架F由金属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分别在宽度方向两端具有包括了侧部框架2a的就座框架2,在背侧具有座椅靠背框架1。
构成就座框架2的各侧部框架2a是向前后延伸出来的金属板材料,在后端部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另外,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部框架2a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侧部框架2a是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分开的。此外,如图4所示,侧部框架2a之间在后端侧通过连结管3连结,在前端侧通过抑制陷入管4连结。
抑制陷入管4是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从一端横跨到另一端延伸的管部件。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及宽度方向端部4b沿着宽度方向平行排列,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错开,在本实施例中,宽度方向中央部4a位于比宽度方向端部4b更后侧的的位置(例如参照图15)。在宽度方向中央部4a及宽度方向端部4b双方之间,具有连接该双方之间的连结部4c,连结部4c的延伸方向相对宽度方向倾斜。
此外,在侧部框架2a之间设置有多个从下方支持衬垫体的S弹簧6。此外,各S弹簧6,其前端部勾在架设在侧部框架2a之间的架设斜盘5上,后端部勾在安装于上述连结管3的卡止部件上。据此,S弹簧6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侧部框架2a之间。此外,关于侧部框架2a的构造之后再做详细叙述。
在宽度方向隔开地设置有一对滑轨机构10,各滑轨机构10具有在下部滑轨11及在下部滑轨11上滑动移动的上部滑轨12。下部滑轨11及上部滑轨12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出来。此外,如图4所示,上部滑轨12之间通过滑动杆17连结,下部滑轨11之间通过框架构件14连结。此外下部滑轨11的下面安装有固定托架13,通过该托架13紧固于车体地板,下部滑轨11被固定在车体地板上。
在下部滑轨11上设置有上部滑轨12,该上部滑轨12可滑动,在上部滑轨12上通过螺栓18及螺帽来固定安装托架15、16。此外,在该安装托架15、16连结车用座椅Z的侧部框架2a。并且,若连结该安装托架15、16与车用座椅Z的侧部框架2a,则车用座椅Z被装载在上部滑轨12及下部滑轨11上。
此外,在车用座椅Z装载于下部滑轨11的状态下,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部框架2a位于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侧部框架2a位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进一步地,前述的多个S弹簧6在宽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下,被设置在下部滑轨11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后述的传感器30被支持于安装托架15、16。即,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构成中,安装托架15、16相当于支持托架。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上施加负荷时,侧部框架2a将传感器30的指定部位向下方按压并对传感器30输入负荷。
传感器的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传感器30具有延伸轴部31、传感器主体32及基板组件34。在本实施例中,在一端部形成有公螺丝的金属制的轴体33中,通过形成有公螺丝侧的端部构成延伸轴部31。另一方面,传感器主体32由轴体33中除去延伸轴部31的部分及被该部分插通内部的外筒体构成。此外,上述轴体33与构成传感器主体32的外筒体一体化。
延伸轴部31是为了将传感器30支持在座椅组件S的指定位置而设置的螺栓状部分,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延伸出来。此外,延伸轴部31具有公螺丝部31a与邻接部31b,该公螺丝部31a形成于上述轴体33的轴方向一端部,该邻接部31b在轴方向与公螺丝部31a邻接。相当于公螺丝部31a螺纹牙的部分与邻接部31b同径。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轴部31上形成有公螺丝部31a,但是也可以是形成有母螺丝部。
传感器主体32是检出并测量施加于车用座椅Z的负荷的部分,具有用于决定传感器30位置的位置决定部35与为了检出负荷而变形的负荷检出部37。位置决定部35在具有延伸轴部31的上述轴体33上,是在公螺丝部31a的相反侧与邻接部31b相邻的段差部。构成该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具有比公螺丝部31a和邻接部31b稍大的外径。
负荷检出部37由在上述外筒体中开口侧的端部形成的圆环部构成。负荷检出部37相当于变形部,若沿着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在负荷检出部37上施加负荷的话,则负荷检出部37在直径方向内侧弯曲而进行变形(移位)。传感器主体32通过未图示的变形检知传感器检知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量,从该变形量来测量负荷的大小。
此外,传感器主体32装载有基板组件34,在该基板组件34具有输出电信号的基板,该电信号是表示传感器30的负荷测量结果。另外,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基板组件34上设置有接头部34a,该接头部34a用于连结接收上述电信号的未图示的接收器。
进一步地,传感器主体32,在具有延伸轴部31的轴体33中,具有作为构成要素的收容在外筒体内的部分(以下称为收容轴部36)。如图5所示,该收容轴部36在上述轴体33的轴方向,具有与位置决定部35邻接的同径部36a及比同径部36a直径缩小的异径部36b。此外,同径部36a的外径是收容轴部36中最大的,比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内径稍小一些。关于异径部36b的外径,在轴体33的轴方向上同径部36a侧的端的直径与同径部36a相等,从该端慢慢缩小直径,缩小到指定的直径之后保持一定的直径。
如上构成的传感器30,如图5所示,延伸轴部31变为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的状态,更具体而言,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被支持。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指定位置的状态下,在传感器30中,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被嵌合至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
而且,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其时的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传达给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具体说明如下: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位于圆环部外侧的侧部框架2a,为了将负荷传达给圆环部,将圆环部的上方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按压。在此,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中,位于周方向上部的区域相当于负荷承受面37a,传感器主体32检出与负荷承受面37a垂直相交方向(具体而言是垂直方向朝下)的负荷。
另一方面,侧部框架2a在圆环部嵌合的孔部21的内周面按压圆环部。即,在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内周面,更具体而言是内周面中位于轴方向上部的区域,相当于按压部。
此外,如图5所示,在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该同径部36a的外径仅比圆环部的内径稍小。因此,通过施加于车用座椅Z的负荷,圆环部的周方向上方部在直径方向内侧弯曲时,变为在直到与上述同径部36a抵接的范围内弯曲。换言之,同径部36a通过与仅弯曲指定量的圆环部抵接,使圆环部不过度弯曲而限制弯曲量。即,在本实施例中,同径部36a中,与负荷检出部37抵接的区域相当于限制负荷检出部37变形时的变形量的控制部36c。此外,同径部36a中相当于控制部36c的部分,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位于同径部36a的中央部分,在轴方向上有一定的展宽。
此外,同径部36a中的控制部36c,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车用座椅Z通过侧部框架2a付与负荷检出部37负荷时的负荷中心点所在的位置。在此,负荷中心点就是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受到来自车用座椅Z的负荷时,传感器主体32中负荷最集中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负荷中心点存在于上述负荷承受面37a内,特别是位于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负荷承受面37a的中央位置。
通过在如上所述的位置设置控制部36c,该控制部36c变为承受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中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部位。结果,抑制了由偏向一方的负荷等导致的圆环部的过度变形,因而传感器30可以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同径部36a的长度大于同方向的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内周面的长度,即大于按压部。即,在轴方向上,在圆环部在侧部框架2a被按压的范围内,存在同径部36a。因此从侧部框架2a横跨到被按压范围,同径部36a变为承受负荷检出部37,因而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进一步地,在同径部36a中,位于形成有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中央部的两侧的区域,形成有抑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36d。通过这样形成异物侵入抑制部36d,变得可以抑制圆环部与同径部36a之间侵入异物,可以抑制由该异物侵入给负荷测量精度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限制圆环部的过度变形的控制部36c及上述的异物侵入抑制部36d被设置在构成传感器主体32的配件中的同一配件上。若这样将控制部36c及异物侵入抑制部36d作为同一配件一体化,则与分别设置控制部36c及异物侵入抑制部36d的情况相比,配件数量变少了,因此组装操作等变得更容易。此外,从更有效地抑制异物侵入的观点来看,优选在同径部36a中,在形成有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中央部的外周面,安装其柔软程度不阻碍圆环部变形的软质材料构成的封条部件。
此外,作为传感器主体32的变形例,是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内壁面,通过滑动部件42施加负荷时变形且与同径部36a抵接的位置也可以形成倾斜面37h,如图23所示,倾斜面37h是沿着收容轴部36的轴方向,随着从自由端37b向自由端37b的相反侧逐渐靠近同径部36a而形成。若为这样的构成,则可以抑制从圆环部向同径部36传达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倾斜面37h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后述滑动部件42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具体而言是位于比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宽度方向内侧的面更靠近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倾斜面37h与自由端37b相连的交界处成为呈R形状形成的R形状部37r,其构成可以抑制因每次施加负荷时倾斜面37h与同径部36a抵接而造成的倾斜面37h与自由端37b的交界处的磨损。通过形成这样的R形状部37r,变得可以进一步地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此外,代替设置R形状部37r,也可以将倾斜面37h与自由端37b相连的交界作成倒角形状。
虽然在图23的例子中,是在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内壁形成有倾斜面37h,但也可以是如图24所示,在同径部36a侧形成倾斜面36i。此外,该倾斜面36i也可以是沿着收容轴部36的轴方向,随着从自由端37b侧向自由端37b的相反侧逐渐靠近圆环部而形成。
在此,倾斜面36i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后述滑动部件42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具体而言是位于比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宽度方向内侧的面更靠近宽度方向内侧。此外,与倾斜面36i相向的负荷检出部37的面和自由端37b相连的交界成为呈R形状形成的R形状部37r,其构成可以抑制施加负荷时圆环部与倾斜面36i抵接而造成的圆环部中与倾斜面36i相向的面和自由端37b的交界处的磨损。通过形成这样的R形状部37r,变得可以进一步地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此外,代替设置R形状部37r,也可以将负荷检出部37的倾斜面36i相向的面与自由端37b相连的交界作成倒角形状。
通过以上说明的倾斜面37h及倾斜面36i中的至少一个构成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另外,在图23及图24的例子中,包括倾斜面37h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被设置在自由端37b侧。此外,虽然在图23及图24的例子中,是在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设置倾斜面37h或在同径部36a设置倾斜面36i,但也可以是在圆环部设置倾斜面37h及在同径部36a设置倾斜面36i。
并且,由倾斜面37h及倾斜面36i中的至少一个构成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带来的效果,即接收稳定的负荷的效果及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效果,不仅在固定传感器30两端侧的所谓两端固定的构成的情况发挥作用,在仅固定传感器30一端侧的悬臂的构成的情况也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悬臂的构成容易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因此通过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带来的稳定接收负荷的效果及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效果会发挥地更显著。
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如图5所示,传感器30在横跨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据此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相连结,车用座椅Z被固定在各上部滑轨12上。接下来对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车用座椅Z是大致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左侧)的构成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一组的下部滑轨11中,一方的下部滑轨11称为第一滑轨部件,另一方的下部滑轨11称为第二滑轨部件。在此第一滑轨部件及第二滑轨部件是相对的概念,若一方的下部滑轨11为第一滑轨部件,与其成为一组的另一方的下部滑轨11则为第二滑轨部件。
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宽度方向,将从第一滑轨部件看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称为内侧,将从第一滑轨部件看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的相反侧称为外侧。
在对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时,参照图6至图8对侧部框架2a及安装托架15、16的结构进行说明。
若对侧部框架2a的构造进行说明的话,侧部框架2a是对长尺状的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前端部20向内侧弯曲,规定车用座椅Z的前端。此外,在比侧部框架2a的前端稍后侧的位置,及比侧部框架2a的后端稍前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持传感器30的圆孔状的孔部21。在该孔部21上插通传感器30上作为负荷检出部37而设置的圆环部。即,在本实施例中,侧部框架2a相当于孔部形成部件,该孔部形成部件具有为了插入圆环部而形成的孔部2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侧部框架2a上为了扩大插通该圆环部的部分的长度,在孔部21嵌入后述的衬套43。
此外,如图6及图7所示,侧部框架2a的指定区域向内侧凹陷,另外,其他区域向外侧突出。若具体而言,是在侧部框架2a中,作为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的连结部的连结区域22(即后端部)位于侧部框架2a最内侧。换言之,连结区域22在宽度方向最靠近第二滑轨部件。位于上述连结区域22更前方、相当于形成有后侧的孔部21的凸出部的区域(以下称为后侧安装区域23)比上述连结区域22稍向外侧凸出,特别是位于与连结区域22交界附近的部位,如图7所示,进一步向外侧凸出。
另一方面,相当于形成有前侧孔部21的凸出部的区域(以下称为前侧安装区域25)位于比相当于侧部框架2a的前端部的区域(前端区域24)更靠近后方、同时位于比前端区域24的更靠近外侧。此外,前端安装区域25位于连结区域22的更外侧,该连结区域22在侧部框架2a中位于最内侧。
在侧部框架2a中,关于在前后方向位于前侧安装区域25与后侧安装区域23之间的区域(中间区域26),下部26a向内侧凹陷。另一方面,在中间区域26的上部26b中,与后侧安装区域23邻接的后侧邻接部位26c与后侧安装区域23相同程度地向外侧凸出,与前侧安装区域25邻接的前侧邻接部位26d比前侧安装区域25稍微向内侧凹陷。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侧部框架2a中,以上述连结区域22的外侧表面为基准面时,形成有孔部21的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即支持传感器30的区域,比上述基准面更向外侧凸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形成有孔部21的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以外的区域的一部分(例如中间区域26的后侧邻接部位26c)也是比上述基准面更向外侧凸出。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形成有孔部21的区域,即仅是支持传感器30的区域比基准面向外侧凸出。
此外,如图7所示,在后侧安装区域23的下部形成有呈倒三角形状伸出的伸出部23a。同样地,在前侧安装区域25的下部也形成有呈倒三角形状伸出的伸出部25a。即,在侧部框架2a中,关于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伸出部23a、25a的部分,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他区域。而且,在伸出部23a、25a形成有孔部21。
接下来,对安装托架15、16进行说明。安装托架15、1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沿着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延伸出来,通过一种紧固件螺栓18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在本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安装有多个安装托架15、16,各个安装托架15、16支持传感器30。特别是在本说明书图示的例子中,在宽度方向的各个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在上部滑轨12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传感器30。
并且,根据各个传感器30分别设置有安装托架15、16及安装托架15、16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具体说明就是相对前侧的传感器30设置有安装托架15,相对后侧的传感器30设置有安装托架16。
虽然前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5与后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6,在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但是其基本构造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以下仅对前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5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安装托架15从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来看大致呈U字形,其宽度方向中央与上部滑轨12的宽度方向中央重合地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此外,如上所述,安装托架15通过螺栓18被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
在此,在安装托架15的底壁部50形成有用于插入螺栓18的未图示的螺栓孔。该螺栓孔形成为沿着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的长形孔。因此,在上部滑轨12上固定安装托架15时,将螺栓18插入上述螺栓孔并暂时装上螺帽后,使安装托架15的位置相对上部滑轨12可调整。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滑轨部件的上部滑轨12的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变成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可调整。据此,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的调整可以更容易且精度更高地进行。
此外,关于上述螺栓孔,不是仅限于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的长形孔,例如,只要是可以调整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的尺寸即可,若是这样的尺寸,也可是正圆形的圆孔。
此外,如图9所示,底壁部50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端部上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出来的延伸部50a。该延伸部50a至少比后述立壁部51的前后方向端部分别更向前方或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延伸部50a的附近设置有螺栓18。更详细而言,螺栓18被设置在相对延伸部50a前后方向邻接的位置。据此,由于可以坚固的安装螺栓18,因此安装托架15可以坚固地安装在上部滑轨12上。
安装托架15具有立壁部51,该立壁部51在宽度方向从底壁部50的外侧的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设置。立壁部51为大致三角形形状,从所述底壁部50的前端横跨到后端而形成。此外,如图8所示,在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立壁部51中,在相当于顶角的部分,形成有支持传感器30时插入延伸轴部31的插入孔52。该插入孔52是沿着安装托架15的厚度方向形成的贯通孔。因此通过插入孔52可以确认传感器30的支持状态,尤其是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状态。
进一步地,安装托架15具有在宽度方向从底壁部50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凸出的上方凸出壁53。通过在安装托架15上设置上述上方凸出壁53,来提高安装托架15的刚性。结果,提高了传感器30的支持刚性(支持传感器30的部分的刚性),可以提高通过传感器30测量负荷的测量精度。此外,并不仅限于上方凸出壁53是与底壁部50大致垂直交叉的,例如,也可以是相对底壁部50构成钝角倾斜地交叉而突出的上方凸出壁53。
一方面上方凸出壁53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从底壁部50的前端朝着后端延伸,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前后方向,切下并去除与插入孔52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的上部。这样,上方凸出壁53在上述的前后方向,在与插入孔52相同的位置,具有去除部54。
以上说明的侧部框架2a及安装托架15、16通过传感器30连结。具体说明如下:如图9所示,为了使侧部框架2a位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将车用座椅Z装载在一上部滑轨12上。此时,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与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重合。
在插入孔52及孔部21重合的状态下,传感器30从延伸轴部31侧分别插入上述两个孔。在此,若插入传感器30直到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变为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表面抵接,则在宽度方向上传感器30被定位。
传感器30被定位的时候,在传感器30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而设置的圆环部嵌合至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此外,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向比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外侧表面更外侧凸出,邻接部31b嵌合至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
然后,通过在从立壁部51的外侧表面凸出的公螺丝部31a上螺合螺帽39,传感器30被支持在指定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传感器30变为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即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0在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悬臂的状态下被支持。在悬臂状态下支持传感器30的情况,与在两方固定的状态下支持传感器30的情况相比,紧固处变少的部分使支持操作变得容易了。另外,虽然本实施例表示的是传感器30在悬臂的状态下被支持的构造,但是也可是支持轴方向两端的两方固定状态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悬臂状态支持传感器30的情况下,在传感器30可进行良好测量的基础上,需要稳定传感器30的位置(设置位置),为了稳定传感器30的位置,支持传感器30的支持部件(具体而言是安装托架15、16)需要良好的支持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上方凸出壁53提高了安装托架15、16的刚性,因而,可以稳定地支持传感器3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插入孔52被设置在偏离最大负荷位置的位置,该最大负荷位置是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施加负荷最大的位置。在此,最大负荷位置相当于前述的负荷中心点的位置。据此,传感器30被稳定地支持在安装托架15、16上。具体而言,支持传感器30的安装托架15、16与输入负荷的侧部框架2a被设置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位置。这样,由于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偏离了最大负荷位置,因此不受负荷带来的影响,可以稳定地支持传感器30。
传感器30被支持在上述位置的状态下,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上,该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施加给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具体而言,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是垂直方向向下的负荷,若该负荷一旦产生,则侧部框架2a在孔部21的内周面按压插入孔部21的圆环部。据此,圆环部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内侧弯曲进行变形,进而检出负荷,测量其大小。
如上所述,若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的传感器30被支持在上述位置的情况下,则通过传感器30可以测量负荷。换言之,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是上述通过传感器30可以测量负荷的位置,具体而言,是图5所示的传感器30的位置。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持位置位于第一滑轨部件(即从传感器30看较近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
进一步地就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说明如下:在安装托架15、16上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上方凸出壁53,在上方凸出壁53上,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与插入孔52的相同位置,形成有去除部54。且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与去除部54的形成位置一致。根据该构成,可以实现更容易地支持传感器30。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传感器30从安装托架15、16的内侧,更具体地来说是从设置有上方凸出壁53的一侧插入重合的插入孔52及孔部21。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与传感器30相同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去除部54。在此,去除部54是相对于从上方凸出壁53向内侧的空间为了露出传感器30而去除上方凸出壁53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部分。通过该去除部54,传感器30接近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即,传感器30从上方凸出壁53的内侧向支持位置移动时的途中,由于不存在上方凸出壁53,因此传感器30可以顺畅地移动到支持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方凸出壁53中,切下在车用座椅Z的的前后方向与插入孔52相同位置的部分的上部而形成的去除部54。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上方凸出壁53上形成传感器30向支持位置移动时,传感器30可以通过的尺寸的贯通孔(未图示)。
此外,将安装托架15、16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的螺栓18的安装位置是在前后方向偏离上述去除部54的位置。据此,抑制了传感器30(严谨地讲是传感器主体32)与螺栓18的干涉,结果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可以移动到更下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支持位置支持传感器30时,如图10所示,传感器30的下面位于从安装在第一滑轨部件的上面的螺栓18的上面(图10中虚线所示)向下方的位置。据此支持传感器30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地实现紧凑化。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与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重合时,如图9所示,形成有插入孔52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立壁部51与形成有孔部21的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伸出部23a、25a重合。结果,变得容易确保安装在传感器30的前后的螺栓18的周边的空间,提高了操作性。进一步地,通过立壁部51呈大致三角形形状,伸出部23a、25a呈大致倒三角形形状,变为需切下各接合部分(具体而言是插入孔52和孔部21的形成部分)周边,结果,在进一步达成轻量化的同时,目视确认传感器的支持状况也变得容易了。
此外,如前所述,在安装托架15、16的上方凸出壁53上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与传感器30的相同位置,设置有作为去除部54的切口。结果,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侧部框架2a的伸出部23a、25a的重合变得容易了。即,通过切下上方凸出壁53形成去除部54,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变得容易的同时,相对于滑轨机构10车用座椅Z的安装也变得容易了。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
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2,特别是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周边,具有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该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是为了将传感器30设置在能良好地测量负荷的支持位置的配件。下面,参照图11至图13对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外侧依次排列有垫圈41、作为抵接部或负荷输入部件的滑动部件42、作为负荷传达部或负荷传达部件的衬套43、作为移动控制部件的垫片44。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中,衬套43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进一步地,滑动部件42通过衬套43也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
衬套43是为了将来自车用座椅Z的负荷传达给传感器30而设置的,衬套43是由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SPHC)形成的部件。更详细说明如下:衬套43构成从侧部框架2a接收施加于车用座椅Z的负荷,传达给后述滑动部件42的负荷传达部件。
如图11所示,衬套43是圆筒部43a与大致菱形形状的帽檐部43b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构造。此外,在图12中,为了说明圆筒部43a与帽檐部43b,将衬套43用虚线分开来表示。即,衬套43是帽檐部43b从圆筒部43a的轴方向的一端侧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而形成的。在衬套43的中央位置,形成有贯通圆筒部43a及帽檐部43b的贯通孔43c。该贯通孔43c的直径稍大于传感器30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径。关于圆筒部43a,其厚度与侧部框架2a的后侧安装区域23还有前侧安装区域25的厚度大致相同,其外径与孔部21的直径大致相等。
此外,帽檐部43b的厚度小于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在座椅宽度方向凸出部分的宽度(更详细地讲是从连结区域22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隆出部分的宽度)。进一步地,帽檐部43b的外径,从侧方看车用座椅Z时,以在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可收纳的大小形成。通过上述构成,衬套43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时,衬套43的帽檐部43b被设置在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隆出部分(换言之,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部分)的内侧。因此,安装衬套43不需将座椅宽度整体变大,可以紧凑地安装衬套43。
上述构成从侧部框架2a侧再作说明的话,如图12所示,衬套43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是帽檐部43b位于与圆筒部43a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结果,由于侧部框架2a仅有帽檐部43b厚度大小的部分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变得容易确保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其他部件(例如,安全带等)的安装空间。
另外,在图12中,虽然是对帽檐部43b被设置在与圆筒部43a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构成进行图示说明的,但是圆筒部43a与帽檐部43b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相反的。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侧部框架2a仅有帽檐部43b厚度大小的部分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变得容易确保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据此,可以抑制其他部件与座椅框架的干涉,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关于如上所述形状的衬套43,在圆筒部43a嵌合至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状态下,帽檐部43b通过凸焊接合在侧部框架2a上。通过使用焊接将帽檐部43b固定在侧部框架2a上,不需特别设置其他部件,即可将衬套43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因此,例如与使用螺栓等固定衬套43的情况相比,不会出现衬套43周边的构造大型化的现象。
此外,若在安装于侧部框架2a的衬套43的贯通孔43c上插入传感器30,使衬套43位于传感器30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而设置的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外侧。这种状态下,衬套43被设置在侧部框架2a按压上述圆环部的位置。即侧部框架2a,按压上述圆环部时的按压面积仅扩大了相当于衬套43的帽檐部43b的厚度的部分。这样衬套43作为侧部框架2a按压上述圆环部时扩大按压面积用的负荷传达部件发挥机能。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在衬套43中,在负荷的传达方向,传感器主体32侧所在的端部,即构成贯通孔43c的部分,与位于负荷传达方向相反侧的端部,即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周端部相比,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长度较长。即,在本实施例涉及的负荷传达部中,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主体32侧的端部具有轴方向的宽度较大地形成的扩大部。并且,该扩大部的板厚大于侧部框架2a的宽度方向的板厚。
通过上述构成,构成负荷传达部的衬套43,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位于形成于前述同径部36a的控制部36c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内周面之间,实现了扩大向传感器主体32传达负荷时的按压面积的机能,结果,可以相对传感器30稳定地传达负荷。因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从圆筒部43a延伸出来的作为延伸部的帽檐部43b的长度方向沿着侧部框架2a的长度方向,使衬套43接合在侧部框架2a。据此,与帽檐部43b的长度方向和侧部框架2a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而接合衬套43的情况相比,可以控制用于接合衬套43的空间,具体而言是可以控制伸出部23a、25a的高度。结果,可以抑制衬套43在高度方向的大型化,支持传感器30时,可以以最小范围的高度支持传感器30。
此外,如图12所示,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衬套43的长度小于形成于前述同径部36a的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上的长度。即,在轴方向上衬套43的两端位于轴方向上控制部36c的两端的内侧。通过上述构成,即使通过衬套43扩大了侧部框架2a的按压范围,但控制部36c变得可以横跨整个扩大了的按压范围承受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因此,既得到了设置衬套43的效果,又可以稳定地测量负荷。
此外,帽檐部43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螺栓18的上面(图10中的虚线所示)相比更靠近下方,该螺栓18将安装托架15、16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据此,可以抑制衬套43在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可以进一步地将传感器30的支持空间紧凑化。
此外,如图5所示,衬套43与侧部框架2a仅通过焊接部43d固定,该焊接部43d位于帽檐部43b与侧部框架2a抵接的面的上端。因此,侧部框架2a在与帽檐部43b连接的面的上端,通过焊接部43d固定在衬套43上。另一方面,在帽檐部43b的相反侧,在圆筒部43a的外周面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接合面形成有相互不固定的变形追从部43e。在变形追从部43e,圆筒部43a的外周面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接合面抵接且可以自由分离,来自座椅Z的负荷输入时,可以在变形追从部43e弯曲、变形。因此,负荷输入时,变形追从部43e在负荷检出部37变形的基础上变形,可以进一步地接收稳定的负荷,可以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圆筒部43a的外周面与侧部框架2a的接合面作为变形追从部43e而形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不具有衬套43的构成,在侧部框架2a的自由端37b侧的面上设置切口,将此作为变形追从部2b。图19所图示的变形追从部2b,在侧部框架2a的自由端37b侧的面与负荷施加方向垂直,且有水平形成的切口构成。该变形追从部2b形成于后述滑动部件42的上端的更上方。
并且,由切口构成的变形追从部2b,在输入来自座椅Z的负荷时,侧部框架2a的自由端37b侧的面可以在上下方向弯曲、变形。因此负荷输入时,变形追从部2b在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的基础上变形,可以进一步地接收稳定的负荷,可以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
另外,在前述的图23还有图24所示的设置有包括倾斜面37h、36i中的至少一个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的构成中,如图25所示,也可以是设置通过上述的切口形成的变形追从部2b。进一步地,虽然未图示,但图5中当然也可以设置与图23还有图24同样的、包括倾斜面37h、倾斜面36i中的至少一个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
以上通过变形追从部43e、2b带来的抑制偏向一方负荷的效果,虽然是在传感器30由两端侧支持的所谓两端支持的情况及传感器30仅由一端侧支持的悬臂的情况都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在悬臂支持的情况下,容易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因此通过变形追从部43e、2b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效果发挥地更显著。
滑动部件42是为了与传感器30抵接,将施加在座椅Z上的负荷传达给传感器30而设置的。从侧部框架2a输入负荷时,滑动部件42直接与传感器30接触,中转从侧部框架2a到传感器30的负荷传达。进一步地,在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由于来自侧部框架2a的输入负荷变形时,滑动部件42追从该圆环部的变形且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在圆环部上滑动。这种意义上,滑动部件42相当于可动部。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滑动部件42是由乙烯树脂构成的环状部件,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介于该圆环部与衬套43之间。即滑动部件42在直径方向上介于上述圆环部与相当于按压部的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内周面之间,在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安装托架15、16并排的位置。
更详细而言,滑动部件42具有筒状的嵌合筒部42b、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该嵌合筒部42b嵌合至衬套43的贯通孔43c,该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嵌合筒部42b的一端部邻接,该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与嵌合筒部42b的另一端部邻接。在上述的嵌合筒部42b贯通衬套43的贯通孔43c的状态下,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之间是夹持衬套43、侧部框架2a的状态(参照图12)。即滑动部件42在宽度方向比侧部框架2a宽度更宽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一端侧帽檐部42a的直径小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直径。这样,滑动部件42通过具有凸缘状的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提高了滑动部件42的刚性(安装强度)。此外,由于滑动部件42的剖面呈コ字状形成,因此可以容易的安装在衬套43上。
此外,在滑动部件42上,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贯穿一端侧帽檐部42a、嵌合筒部42b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贯通孔42d。该贯通孔42d稍大于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径。并且,在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时,在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与上述圆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缝隙的状态下,将该圆环部嵌插至上述贯通孔42d。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安装滑动部件42,使一端侧帽檐部42a比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离延伸轴部31的的前端更远。
如上所述而构成的滑动部件42的安装,优选按以下顺序进行。
首先,将一方面具有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嵌合筒部42b、另一方面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为未形成的状态的滑动部件42安装在衬套43上。此时,一端侧帽檐部42a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被安装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32的一侧。此外,该一端侧帽檐部42a也可以是与衬套43形成为一体。
接下来,将衬套43插入侧部框架2a上设置的孔部21进行安装后,将具有一端侧帽檐部42a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弯曲,形成另一端侧帽檐部42c。在孔部21安装滑动部件42后,通过弯曲滑动部件4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另一端侧帽檐部42c,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稍微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可以先形成传感器32侧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因此在滑动部件42中,可以提高在基板组件34侧设置的部分的形状、尺寸的精度。结果,可以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此外,上述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径比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稍大。这样,通过上述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径比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稍大地形成,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端部,不和衬套43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交界部分接触,因此衬套43被坚固地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
根据上述顺序安装的滑动部件42,在侧部框架2a按压传感器30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时,在直径方向,介于侧部框架2a(严谨地讲是衬套43)与圆环部之间,与圆环部的周方向上方部抵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滑动部件42是将经由侧部框架2a与衬套43传达的负荷最终输入圆环部的负荷输入部件。即,负荷输入部件42为了将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直接按压圆环部。
此外,滑动部件42与在其厚度方向相邻设置的其他部件(具体而言是后述的垫圈41、垫片44)间隔地设置。即,滑动部件42通过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与其他部件隔开缝隙设置,施加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时,滑动部件42在轴方向可移动。更详细地讲,通过从侧部框架2a向传感器30传达的负荷使上述圆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时,滑动部件42伴随着该变形,沿着圆环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换言之向安装托架15、16所在侧滑动移动。换言之,滑动部件42为了将负荷传达给圆环部,一边向直径方向内侧按压圆环部,一边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向安装托架15、16侧移动。
这样,通过滑动部件42向宽度方向外侧滑动,传感器30在安装托架15、16的附近,即延伸轴部31的固定处周边可以接住负荷。结果,由于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稳定地输入传感器30,因此提高了检出精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相对传感器30更容易滑动,滑动部件42由滑动性良好的树脂部件构成。然而构成抵接部的装置,并不仅限于将滑动部件42安装于侧部框架2a的形式,可以通过对侧部框架2a进行树脂涂层而构成抵接部。
进一步地,滑动部件42被设置在与位置决定部35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被设置在更靠近设置有基板组件34的位置。即,滑动部件42在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作为负荷测量传感器37的圆环部的未被固定方的端部(自由端37b)相比更靠近安装有基板组件34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滑动部件42相对传感器30的负荷承受面37a稳定地抵接,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另外,还可以抑制对滑动部件42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滑动部件42,如图17所示,在与后述垫片44相对的面,外周侧具有的端部42ax也可以是经过倒角加工的。通过倒角加工,在滑动部件42相对垫片44倾斜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垫片44及滑动部件42的损伤。结果,提高了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耐久性。此外,所谓倒角加工表示的是形成切除角部的构成或平滑的构成等。
此外,滑动部件42上具有的与负荷检出部37的接触面,具体说明是贯通孔42d的内周面中,与负荷承受面37a相向的区域,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有展宽。在此,上述接触面中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延伸轴部31侧(外侧)。另外,上述形成于同径部36a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延伸轴部31侧(外侧)。反之,上述接触面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比轴方向上的一端的更内侧,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比轴方向上的一端更内侧。
并且,上述接触面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上的一端更靠近内侧,换言之,远离延伸轴部31。据此,侧部框架2a通过滑动部件42按压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时,控制部36c承受圆环部。进一步地,即使滑动部件42滑动,控制部36c也可以稳定地继续承受负圆环部。
另外,上述接触面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比控制部36c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外侧,换言之,离延伸轴部31较近。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包括控制部36c的同径部36a存在的范围内,收纳有上述接触面。据此,上述接触面被收纳在同径部36a的宽度内(在轴方向上同径部36a存在的范围内),因此可以稳定地、准确地检出负荷。
此外,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的内周面中,施加负荷时与负荷承受面37a抵接的部分,如图20所示,也可以作为倾斜面42i而形成,该倾斜面42i在沿着同径部36a的轴方向,随着从自由端37b向自由端37b的相反侧逐渐远离圆环部。通过这样的构成,负荷输入时,可以增加与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的内周面中与负荷承受面37a相向的负荷输入面和负荷承受面37a的接触面积,通过负荷输入面与负荷承受面37a,可以进一步地实现承受稳定的负荷。
若形成有倾斜面42i,则滑动部件42变为,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嵌合筒部42b的交界部分成为壁薄的壁薄部42a’,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与与嵌合筒部42b的交界部分成为壁厚的壁厚部42c’。
此外,虽然在图20的例子中,是衬套43的贯通孔43的内周面,与负荷承受面37a相向的部分与同径部36a的轴平行地形成,但是如图21所示,也可以作为倾斜面43i形成,该倾斜面43i是沿着同径部36a的轴方向,随着从自由端37b向自由端37b的相反侧逐渐远离圆环部。此时,优选滑动部件42沿着衬套43的贯通孔43c的形状而形成。
通过这样的构成,滑动部件42的板厚保持一定,负荷输入时,可以增加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的内周面中与负荷承受面37a相向的负荷输入面和负荷承受面37a的接触面积,通过负荷输入面与负荷承受面37a,可以进一步地实现承受稳定的负荷。此外,由于滑动部件42的板厚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确保滑动部件42的刚性。
进一步地,在图20、21的例子中,虽然是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的内周面、施加负荷时与荷承受面37a抵接的部分作为倾斜面42i而形成,该倾斜面42i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随着从自由端37b向自由端37b的相反侧逐渐远离负荷检出部37,但也可以如图22所示,在负荷承受面37a形成倾斜面37i,代替在滑动部件42上形成倾斜面42i,该倾斜面37i随着从自由端37b侧远离同径部36a的轴方向,而逐渐远离滑动部件42。
通过以上说明的倾斜面42i或者倾斜面42i及倾斜面43i、及倾斜面37i中的至少一个构成面接触保持机构部。此外,在图20~图22中,面接触保持机构部被设置在自由端37b侧。此外,也可以是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倾斜面42i或者倾斜面42i及前斜面43i、图21的倾斜面37i都具有的构成。
在此,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带来的效果,即接收稳定的负荷的效果及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效果,虽然在传感器30由两端侧支持的所谓两端支持的情况及传感器30仅由一端侧支持的悬臂的情况都发挥作用,但是由于悬臂支持的情况下,容易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因此通过面接触保持机构部接收稳定的负荷的效果及抑制偏向一方的负荷的效果发挥地更显著。
另外,在如图20至图22所示的构成中,垫片44的内径小于滑动部件42的垫片44侧的内径。据此可以抑制滑动部件42的变形。特别是,图20的情况下,由于滑动部件42极有可能向垫片44侧变形,因此若垫片44的内径小于滑动部件42的垫片44侧的内径,则可以有效发挥抑制滑动部件42变形的效果。
另外,如图26至图28所示,也可以设置与图23还有图24同样的包括倾斜面37h及倾斜面36i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及与图20至图22同样的包括倾斜面42i、倾斜面42i及倾斜面43i、及倾斜面37i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面接触保持机构部。
垫片44是由钢板(具体而言是SUS630)构成的环状部件。该垫片44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嵌合至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如图12所示,与上述滑动部件42之间稍微隔开缝隙,位于滑动部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垫片44被设置在滑动部件42的更内侧,与滑动部件42相邻。此外,垫片44与传感器30具有的基板组件34之间隔开缝隙,位于比基板组件34更靠近宽度方向外侧。这样,通过间隔地设置垫片44与基板组件34,滑动部件42向垫片44侧移动时,由于垫片44可以向基板组件34侧倾斜,因此,垫片44可以变成缓冲材保护基板组件34。
并且,垫片44在上述的设置位置,限制滑动部件42向内侧,即安装托架15、16侧的相反侧过度移动。即垫片44是作为移动控制部件发挥机能,限制滑动部件42向比垫片44的设置位置更内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形成于同径部36a的控制部36c内侧的端(换言之,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安装托架15、16侧的相反侧的端)位于与垫片44相比更靠近外侧,更靠近安装托架15、16。据此,应该确保抑制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变形量的同径部36a的长度(轴方向上的长度)为滑动部件42的可动范围的大小,即,至垫片44的设置位置的长度即可,可以抑制控制部36c变为超过必要的大小。
此外,垫片44的内周端部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的底面(收容轴部36侧的面)更靠近径方向内侧,且外周端部以比基板组件34的底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的大小形成。即,垫片44在传感器30被支持的状态下,在其直径方向,从基板组件34的底面延伸设置到外侧。进一步地换言之,垫片44形成于比基板组件34的底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从直径方向内侧横跨到外侧)。因此,垫片44在上述的设置位置,发挥了抑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内侧移动并抑制与基板组件34干涉的机能。
此外,垫片44的外径形成为大于上述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即,垫片44被延伸设置在与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相比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这样通过垫片44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42的外径,即使滑动部件42沿着轴方向滑动,通过垫片44也可以确实地抑制其移动。另外,也可以抑制对滑动部件42局部地施加负荷。
进一步地,若垫片44的外周面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的顶面(收容轴部36所在侧的相反侧)更靠近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内侧,则垫片44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的顶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内侧。据此,变为垫片44被收纳在比基板组件34更靠近直径方向内侧的构成,用于将传感器30固定在座椅上的构成,可以实现抑制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此外,通过将垫片4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螺栓18的上端更下方,该螺栓18是用于将底壁部50固定在上部滑轨12上。据此,可以实现抑制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在高度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表示的是垫片44与传感器30(传感器主体32)是分开单独设置的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与上述圆环部形成为一体。通过将垫片44形成为一体,可以减少构成配件的配件数量,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所需的时间。
垫圈41是由热轧钢板构成的圆筒部件,如图12所示,该垫圈41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被设置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滑动部件42之间的缝隙内。此外,垫圈41在宽度方向与滑动部件42之间稍微隔开缝隙,且相邻。进一步地,在垫圈41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孔41a,其直径比传感器30上构成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的直径大一圈。
垫圈41形成为板厚大于构成侧部框架2a的钢板的板厚。此外,垫圈41不与安装托架15、16形成为一体,分开单独形成的情况下,板厚大于构成安装托架15、16的钢板。另外,垫圈41形成为其板厚小于上述衬套43的板厚。
具有上述形状的垫圈41,使上述圆孔41a与插入孔52呈同轴圆状重合,通过凸焊接合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表面。并且,为了支持传感器30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时,将延伸轴部31通过垫圈41的圆孔41a引导至插入孔52内。另外,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抵接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传感器30被定位时,垫圈41,如图12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位于位置决定部35的外侧。
如上所述安装的垫圈41作为限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外侧过度移动的制动器发挥机能。更具体而言,滑动部件42从位于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侧的状态,移动到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外侧时,垫圈41限制滑动部件42从上述圆环部的外侧脱落。
垫圈41被延伸设置在比滑动部件42具有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即垫圈41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42具有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的外径。据此,滑动部件42抵接垫圈41时,由于滑动部件42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的全面可以抵接垫圈41,因此扩大了抵接面积。因此,垫圈41可以稳定地阻止另一端部帽檐部42c,可以抑制滑动部件42上被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垫圈41的厚度较大。因此,若通过位置决定部35对传感器30定位,如图12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位于内侧的端部(滑动部件42侧的端部),在同轴方向上,接近圆环部的自由端(垫圈41侧的端部)。
换言之,在垫圈41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圆环部的自由端部在将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图12中表示的符号VS)上重合。根据这样的位置关系,可以抑制在上述圆环部的自由端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的状态下,为了不与圆环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面(自由端37b)在上述假想平面VS上重合,也可以设置垫圈41。通过这样的构成安装垫圈41,负荷检出部37接受负荷变形时,可以抑制垫圈41干涉负荷检出部37,抑制负荷检出精度的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12所述,虽然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在轴方向上间隔地形成,但是垫圈41被设置在覆盖该缝隙的位置。据此,可以抑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之间侵入异物。若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之间侵入异物的话,通过从滑动部件42传达的负荷,圆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变形时异物产生干涉,传感器30无法正确地测量负荷。对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垫圈41覆盖立壁部51与圆环部之间的缝隙抑制异物侵入,可以进一步地抑制负荷检出的误差。
从车用座椅Z的侧方看时,垫圈41被设置在与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重合的位置。即,垫圈41在宽度方向被设置在与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重合的位置。进一步地换言之,在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范围内具有垫圈41。通过这样的构成,优选侧部框架2a中,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与其外侧具有的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距离变小,不需将垫圈41的厚度变大。
此外,如上所述,传感器30通过在延伸轴部31上螺合螺帽39而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并且,如图12所示,垫圈41在轴方向上以相对该螺帽39重合的位置、大小而形成。这样,通过在轴方向上螺帽39与垫圈41重合的构成,螺帽39与垫圈41通过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被相向地设置,安装托架15、16可以更坚固地支持传感器30。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垫圈41与传感器30和安装托架15、16等分开单独形成,但是也可以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一体化。更详细而言,也可以使立壁部51的一部分向传感器主体32侧隆出,将该部分代替垫圈41使用。这样,通过将垫圈41与其他部件一体化,可以减少构成配件的配件数量,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的其他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8对安装传感器用配件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与上述实施例共同的配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不具备上述实施例中已说明的垫圈41、垫片44,而具备了E环45。E环45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环状部件,被安装在传感器主体32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上。具体而言,在具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周设置有槽,E环45嵌入该槽并安装在上面。
E环45是为了限制侧部框架2a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移动范围而设置的,在侧部框架2a与E环45之间具有滑动部件42。换言之,在侧部框架2a上安装有滑动部件42,通过安装在圆环部的E环45来限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侧移动时的移动量。
此外,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大于E环45的外径。进一步地,在E环45抵接侧设置的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大于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据此,滑动部件42抵接E环45时,由于可以更稳定地抵接E环45,因此可以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在图18的实施例中,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各外周端部分别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的顶面(收容轴部36相反侧的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内侧、且被收容在与基板组件34相比,更靠近直径内侧。传感器与车用座椅Z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在对上述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进行详细说明的同时,参照已示出的图5的同时,参照图14及图15对传感器30与车用座椅Z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位于第一滑轨部件的上方,即从传感器30来看更近一些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并且,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该支持位置的话,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严谨地讲是传感器主体32中,位于比负荷检出部37更靠近内侧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位于各个侧部框架2a之间。例如,如图5所示,设置在传感器30上的基板组件34位于比侧部框架2a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在传感器主体32上的负荷承受部,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在此,负荷承受部是形成于传感器主体32、承受车用座椅Z(具体而言是侧部框架2a)传达的负荷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负荷承受面37a相当于负荷承受部。
即,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在上述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作为负荷承受部的负荷承受面37a位于比作为第一滑轨部件的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外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位置关系,由于传感器30变得不易与座椅内部的部件(位于滑轨部件之间的部件,例如S弹簧6或者未图示的安全带)干涉,因此可以良好地达成车用座椅Z的紧凑化。
此外,负荷承受面37a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宽度(宽展)。并且如图5所示,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位于比作为第一滑轨部件的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中央更外侧。特别是,在图5中,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中心位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更外侧。加之,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也位于比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更外侧。通过以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的部件之间的干涉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上述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通过如上的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由于可以有效利用下部滑轨11上的空间,支持传感器30,因此车用座椅Z可以更紧凑化。
另外,由于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因此设置在传感器主体32上的基板组件34也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因此,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情况下,设置在基板组件34上的接头部34a,在其前端位于前侧的状态下,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相比更靠近外侧。据此,变得可以抑制接头部34a与座椅内部的部件的干涉,例如,变得可以顺利连接安全带至接头部34a。
另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在宽度方向,位于S弹簧6(严谨而言是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的S弹簧6中,最近的S弹簧。下同)更外侧。据此,如前所述,可以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
进一步地,从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的目的出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在构成S弹簧6的第一弯曲部6a及第二弯曲部6b中,在与设置第二弯曲部6b相同的位置设置传感器30。在此,第一弯曲部6a是,在S弹簧6中,从被支持在第一滑轨部件上的传感器30来看,在宽度方向向第一滑轨部件靠近且弯曲的部分。第二弯曲部6b是,从被支持在第一滑轨部件上的传感器30来看在宽度方向向第二滑轨部件靠近且弯曲的部分。
根据以上的配置,可以使传感器30与S弹簧6隔开,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了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在上下方向(车用座椅Z的高度方向),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与设置S弹簧6的位置为互不相同的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传感器30被设置在侧部框架2a中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的地方。据此,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可以进一步地向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部件的干涉。
此外,若传感器30被支持在支持位置,如图15所示,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上传感器30位于与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相同的位置。即,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被设置在前后方向上与传感器30被支持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被设置为在前后方向绕进传感器30的前方,并沿着延伸轴部31。通过这样的位置关系,可以设置抑制陷入管4且抑制其与传感器30的干涉。
此外,并不仅限于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绕进传感器30的前方,也可是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绕进传感器30的后方。
此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设置在传感器30上的基板组件34位于侧部框架2a的更内侧。即基板组件34中的基板,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从侧部框架2a来看位于安装托架15、16所在侧的相反侧。这种状态下,上述基板与侧部框架2a的间隔大于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的间隔。因此,相当于按压部的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内周面与基板之间的间隔大于孔部21的内周面与安装托架15、16之间的间隔。据此,由于在抑制基板与侧部框架2a的接触的同时,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向更外侧移动,因此车用座椅Z可以进一步地紧凑化。
此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同径部36a的限制部36c,被设置在比第一滑轨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更远离第二滑轨部件的位置。据此,由于变得可以在靠近支持传感器30的位置,设置负荷检出部37,因此可以稳定地支持传感器30。
接下来,对传感器30与安装传感器用部件4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滑动部件42被设置在比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端侧,即安装托架15、16侧的端更靠近内侧。换言之,滑动部件42被设置在比圆环部离安装托架15、16更远的位置。这意味着,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滑动部件42不靠近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因此,可以从上方目视确认圆环部的外侧端的状态,尤其是有无异物等。
此外,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是垫圈41的厚度方向上内侧端接近圆环部的外侧端,但是为了更容易确认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附近的状态,也可以是垫圈41的厚度方向上内侧端位于比圆环部的外侧端更靠近外侧。
此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同径部36a的控制部36c被设置在比第一滑轨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据此,传感器30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被设置在更外侧,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部件的干涉。
延伸轴部的改良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剖面是正圆形的例子。另一方面,若为了支持传感器30,在插入孔52及孔部21插入延伸轴部31而定位传感器30,则传感器30的状态是在延伸轴部31的周方向位于指定位置的状态。在该指定位置,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及负荷承受面37a在负荷的传达方向,位于侧部框架2a的大致正下方,可以恰当地承受负荷。
并且,传感器30被定位的时候,虽然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嵌合至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但传感器30以延伸轴部31为中心相对安装托架15、16相对旋转。并且,若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相对旋转,则负荷检出部37及负荷承受面37a向该旋转方向移动。通过负荷承受面37a的变动,对于负荷的负荷承受面37a的朝向发生改变,这有可能给传感器30的负荷测量精度带来影响并降低测量精度。
为此,在支持传感器30时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插入延伸轴部31的情况下,支持后,需要抑制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的相对旋转。然而,限制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的相对旋转时,若在传感器30和安装托架15、16施加局部的接触压力,则有可能延伸轴部31凹陷且安装托架15、16变形。若这样的状况持续的话,最终则有可能变得无法限制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的相对旋转。
因此,作为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装置,如图16所示,优选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设置从轴部主体的外周向直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凸部31c、31d。在此,轴部主体是在延伸轴部31中凸部31c、31d以外的部分,具体而言是与公螺丝部31a邻接的邻接部31b。
对图16所示的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上述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的外周,在延伸轴部31的周方向上,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设置多个凸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2个凸部31c、31d。
另一方面,在插入孔5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两个凸部31c、31d对应的凹部52a、52b,将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分别使凸部31c、31d与对应的凹部52a、52b啮合。结果,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以延伸轴部31为中心相对旋转时,上述的凸部31c、31d在插入孔52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凹部52a、52b的一侧面(插入孔52的边缘面)上抵接。即,凸部31c、31d变为在凹部52a、52b的一侧面卡止的状态。据此,抑制了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此外,由于形成多个凸部31c、31d,因此减轻了施加于各凸部31c、31d的力,可以实现凸部31c、31d及52a、52b更小型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凸部31c、31d是为了限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而设置的。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为了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的外周方向限制传感器30的位置(即为了决定位置)而设置凸部31c、31d。
此外,若对应凸部31c、31d形成凹部52a、52b,则各凸部31c、31d卡止在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时有面接触。据此,解决了上述延伸轴部31用边缘抵接并削掉插入孔52的内周面的课题。结果,变得可以继续恰当地限制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的相对旋转。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凸部31c、31d可以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进行面接触,设置有凹部52a、52b,但是只要可以面接触即可,也可以是使其面接触的可以代替凹部52a、52b的构造。
另外,在凹部52a、52b中,至少有一个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位于轴部主体的上侧。换言之,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存在位于轴部主体的上侧的凹部,该凹部被设置在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上。该凹部沿着安装托架15、16的厚度方向贯通安装托架15、16而形成。据此,确认传感器30的支持状态,特别是在宽度方向上确认传感器30的定位状态变得容易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互不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是两个)凸部31c、31d。据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功效。此时,优选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按一定的间隔(本实施例中是大约错开180度)设置各凸部31c、31d。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2个凸部31c、31d的形状(包括尺寸)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避免错误组装传感器30。简而言之就是在插入孔52插入延伸轴部31时,可以确实地将各个凸部31c、31d啮合至对应的凹部52a、52b。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各凸部31c、31d在插入孔52的凹部52a、52b上,位于延伸轴部31插入的一端侧开口与该一端侧开口的相反侧的另一端侧开口之间。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各凸部31c、31d被收纳在插入孔52的凹部52a、52b内,因此可以抑制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两个凸部中,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31c大于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小侧的凸部31d。在此,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大(较小)侧是指在外周的周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两点中,从负荷的传达方向看位于更下方(上方)的侧。
若更具体地说明的话,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周与在负荷检出部37施加负荷的传达路径(直线路径)的交点,在上述圆环部的外周上存在2个。其中,位于下方的交点(下侧交点)是施加负荷较大侧的交点,在轴部主体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下侧交点的位置形成的凸部31c成为了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另一方面,位于上方位置的交点(上侧交点)是施加负荷较小侧的交点,轴部主体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上侧交点的位置形成的凸部31d成为了施加负荷较小侧的凸部。
这样,关于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由于尺寸越大刚性越高,因此,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也可以稳定地限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此外,提高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的刚性中,除了将尺寸变大之外,也可以实施例如为了提高刚性的表面处理或表面涂层。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中,凸部31c、31d在从邻接部31b的外周凸出的同时,与作为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相连。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段差部与凸部31c、31d在所述轴方向上相连成为一体。若为这样的构成,,可以提高凸部31c、31d的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从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上的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小于作为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的外径。据此,通过段差部既可以容易地进行传感器30的定位,又可以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此外,凸部31c、31d可以容易地形成。
此外,关于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也可以是与上述段差部的外径相等。这种情况下,与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小于段差部的外径的情况相比,虽然通过段差部对传感器30的定位的容易性稍有不及,但是在成型的容易度或确保刚性的方面却略胜一筹。
此外,在抑制对凸部31c、31d施加过大负荷的基础上,关于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上螺合的螺帽的外径,优选大于插入孔52的直径。
此外,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随着该旋角度的增加,测量精度逐渐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设置有凸部31c、31d及凹部52a、52b,通过凸部31c、31d抵接凹部52a、52b,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将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以延伸轴部31为中心的相对旋转时的旋转角度控制在15度以下。据此,提高了传感器30的测量精度。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凸部31c、31d抵接凹部52a、52b,将上述旋转角度控制在10度以内,变得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
关于其他的支持构造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下称本案实施例),是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紧固在安装托架15、16上,安装托架15、16支持传感器30。并且在本案实施例中,若在车用座椅Z施加负荷,从侧部框架2a向负荷检出部37直接输入负荷,侧部框架2a被设置在比安装托架15、16更靠近宽度方向内侧。但是,关于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也可以考虑本案实施例以外的构造,例如,也可以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紧固在侧部框架2a上,同一框架2a支持传感器30。这样的构成(下称其他实施例)中,就变为从与侧部框架2a不同的部件向负荷检出部37传达负荷。
接下来,参照图29至图36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斜视图,图30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展开图,图31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图3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图33是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部分扩大图,图34是表示负荷产生时负荷测量传感器及其周边的情况的图,图35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36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30中,为了图示方便,省略了对后述安装传感器用部件70的图示。另外,在图34中,为了简单明了地说明负荷产生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情况,图示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倾斜等稍有夸张。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其他实施例中以与本案实施例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省略共同构成的说明,图29至图36中,关于与本案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付与与上述说明同样的编号或符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车用座椅Z的座椅框架F上的一对侧部框架2a上分别支持有传感器30。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侧部框架2a相当于支持托架,其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支持一个传感器30。这样,若在座椅框架F中刚性较高的侧部框架2a上支持传感器30的话,提高了相对传感器30的支持刚性,可以将传感器30稳定地设置在支持位置。此外,在各侧部框架2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形成有紧固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用的圆孔状的孔部21。
此外,如图30所示,在上部滑轨12的上端面中,通过螺栓及螺帽在前端部固定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在后端部固定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在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形成有插入孔62,在该插入孔62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
并且,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互相重合的状态下,在这些孔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的话,通过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连结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及侧部框架2a。此时,如图29及图31所示,一对侧部框架2a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更外侧,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位于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更内侧。
此外,虽然在图29及图31所示的构成中,是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固定有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但是也可以是在上部滑轨12的侧面安装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构成。在抑制座椅组件S在上下方向上大型化这一点上优选这种构造。进一步地优选,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连结成一体,一体化的传感器承受托架从上部滑轨12的侧面的前端横跨到后端而被接合。在这种构成中,提高了相对传感器承受托架的支持刚性。进一步地,若在宽度方向上在下部滑轨11与上部滑轨12之间设置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话,可以抑制宽度方向上座椅组件S的大型化。
另一方面,其他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具有为了检出负荷而变形的负荷检出部37。负荷检出部37相当于对应在车用座椅Z施加负荷的大小而变形的变形部,与本案实施例相同,是由位于传感器主体32具有的外筒体的开口侧端部的圆环部构成。在圆环部中,自由端侧的端部,在传感器30被固定且支持在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插入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在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入孔62相当于孔部,具有该插入孔62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相当于孔部形成部件。
并且,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产生负荷的话,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在其外周面的上方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向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歪扭而变形。即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与本案实施例一样,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相当于负荷承受面37a。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延伸轴部31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传感器30被固定且支持在侧部框架2a上。若具体地说明,如前所述,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重合,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内侧在这些孔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据此,传感器30中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宽松地地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内。
进一步地,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侧部框架2a的外侧凸出,在公螺丝部31a上螺合螺帽39。这样,延伸轴部31被紧固在侧部框架2a上,结果传感器30被固定在侧部框架2a上。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30也是在延伸轴部31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的状态下,具体而言,即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沿着宽度方向的状态下被支持。此外,支持于侧部框架2a上的传感器30在悬臂的状态下,更具体地讲是延伸轴部31的相反侧变为自由端的状态下被保持。
在以上状态下,乘客就座在安装有传感器30的车用座椅Z上的话,其时的负荷(图34中,用符号F上附加的箭头表示)通过侧部框架2a及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具体而言,即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通过其负荷,侧部框架2a在孔部21的内周面向下方按压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的上端部。该按压力相当于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发生的负荷。在这种意义上,在侧部框架2a中,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相当于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30中和负荷承受面37a不同的部分抵接,向传感器30输入负荷。
若来自侧部框架2a的按压力,即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发生的负荷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来自侧部框架2a的输入负荷而产生的旋转力矩,传感器30以如图34所示的指定位置作为支点,变得开始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动作,形成有负荷承受面37a的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通过后述滑动部件72向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特别是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按压抵住。在这种意义上,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中,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伴随着传感器30的旋转动作,构成了传感器主体32按压抵住的传感器主体承受部。
并且,若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形成的负荷承受面37a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话,如图34所示,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反作用力向直径方向内侧倾倒歪扭。
在如上所述的其他实施例中,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的话,其负荷首先从侧部框架2a输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通过该输入负荷传感器30开始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动作,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在其外周面上方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最终,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而变形。这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施加的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及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进一步地通过传感器30自身的旋转动作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
此外,与本案实施例相同,在上述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更进一步地,与本案实施例相同,在同径部36a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负荷中心点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控制部36c。在此,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中心点是圆环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且是在被付与负荷时负荷最集中的地点,具体而言是位于上述负荷承受面37a的中央位置(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并且,通过在上述的位置设置控制部36c,该控制部36c,承受在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中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部位。结果,抑制了偏向一方的负荷等导致的圆环部过度变形,传感器30可以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此外,圆环部中,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按压抵住的范围内,在其内侧存在同径部36a。因此,横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按压抵住的全部范围,同径部36a承受圆环部。结果,可以更稳定地测量负荷。
此外,与本案实施例相同,在同径部36a中,位于限制圆环部变形的区域(控制部36c)两侧的区域,作为限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36d发挥机能。
接下来,对其他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另外,由于车用座椅Z是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的,因此以下仅对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3所示,传感器30横跨侧部框架2a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且连结在这些部件之间而被支持。
另一方面,侧部框架2a上形成有圆孔状的孔部21,在该孔部21上宽松地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
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沿着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延伸出来,通过螺栓被可拆装自如地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通过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提高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广泛应用性及维修性。然而,也可以是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下部滑轨11或上部滑轨12一体化成为构成滑轨部件的构造。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刚性较高的滑轨部件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来利用,因此可以确保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刚性。结果,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变得稳定地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部滑轨12的前端部设置有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在上部滑轨12的后端部设置有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通过这样两个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隔开,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设置变得可以进行个别地调整,变得提高了托架位置的调整精度。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传感器承受托架前后不分开的一体化的构成、两个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相连结及两个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相连结的构成、进一步地也可以是上述构成组合起来的构成。若为这样的构成,提高了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刚性。
在此,虽然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与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但是由于其基本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仅对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的构造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30所示,传感器承受托架65具有装载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的底壁部60及从底壁部60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壁部61。而且,在立壁部61上,如前所述形成有插入孔62,在插入孔62内宽松地插入作为负荷检出部37而设置的圆环部。
此外,如图31所示,在立壁部61中,插入孔62的外缘部实施了内缘翻孔加工。据此,在立壁部61中,插入孔62的外缘部形成环状弯折的环状部63。环状部63指的是,在立壁部61中,其内侧形成有插入孔62,向着宽度方向上外侧,即向着最近的设置有侧部框架2a一侧稍微凸出的部分。通过形成该环状部63,宽度方向上插入孔62的长度大于环状部63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立壁部61中,为了形成环状部63而弯折的部分,如图33所示,呈R状弯曲。即在立壁部61中,位于设置有环状部63侧的相反侧的插入孔62的开口边缘部,被实施了倒角后变得平滑。
此外,在立壁部61中,位于插入孔62的更下方位置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向车体地板侧,即向下方大致笔直地延伸出来。据此,通过在宽度方向上扩大立壁部61,可以抑制车用座椅Z的大型化。
并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在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互相连通地重合,对于重合的状态下的两个孔,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更内侧插入。此时,插入传感器30直至传感器主体32上设置的位置决定部35抵接至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据此,在宽度方向上传感器30被定位。
若传感器30被定位的话,传感器主体32中,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宽松地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此同时,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外侧凸出,邻接部31b嵌合至上述孔部21。进一步地,在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外侧凸出的公螺丝部31a螺合螺帽39,延伸轴部31被紧固于侧部框架2a上。根据上述顺序,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
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传感器30介于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之间。在此,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相当于负荷输入部,将在车用座椅Z施加的负荷输入传感器30。另一方面,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相当于前述传感器承受部,传感器30通过上述负荷旋转时,作为负荷检出部的圆环部通过后述的滑动部件72被按压抵住。即,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30处于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时,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互相分离。
如上所述,若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互相分离,通过负荷输入部对传感器30输入负荷,传感器30变得开始旋转。伴随着该传感器30的旋转动作,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传感器主体承受部,结果,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变形。即通过伴随着传感器30的旋转,圆环部移动到按压抵住传感器主体承受面的位置,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恰当地传达给圆环部。此时,即使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也可以恰当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圆环部。
通过以上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可以恰当地传达到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因此可以确实地检出且测量该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从最近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来看,位于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支持的传感器主体32的相反侧。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看负荷输入部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相反侧。若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由于负荷输入部远离传感器主体32,例如即使过大的负荷从负荷输入部输入,该过大负荷也不会直接作用于传感器主体32,可以实现对传感器主体32的保护。
另外,如前所述,若传感器30通过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开始旋转的话,上述圆环部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通过后述的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在此,在本实施例中,立壁部61中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设置有通过内缘翻孔加工形成的环状部63。即,在本实施例中,插入孔62的内周面的面积仅扩大了环状部63的大小。据此,圆环部变得容易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结果变得容易向变形部传达负荷。即环状部63是为了扩大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的面积而形成的部位。
进一步地,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环状部63,在宽度方向上向侧部框架2a侧,即向负荷输入部所在侧凸出。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输入负荷传感器30开始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如图34所示,首先按压抵住环状部63中刚性较高的基端侧。结果,圆环部相对插入孔62的内周面恰当地按压抵住。
此外,圆环部通过传感器30的旋转而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位于圆环部的外周面上部的负荷承受面37a,在相对圆环部的中心轴倾斜的状态下,与插入孔62的内周面抵接。在此,为了增加负荷承受面37a上与插入孔62的内周面抵接的区域,且使圆环部更有效地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如图35所示也可以是将环状部63的形状变为向自由端侧缩径的锥形形状等,对应负荷承受面37a的倾斜,插入孔62的内周面相对圆环部的中心轴倾斜的面。
此外,虽然是以环状部63在宽度方向上向侧部框架2a侧凸出的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是如图36所示,也可是向侧部框架2a的相反侧,即向负荷输入部所在侧的相反侧凸出。在这种构成中,传感器30通过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首先用环状部63的自由端侧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据此,例如从负荷输入部输入过大的负荷,圆环部也用环状部63的自由端侧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其时,该自由端部弯曲变形,避开圆环部与环状部63的冲突导致的冲击负荷,可以吸收上述过大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在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在插入孔62宽松地插入圆环部,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及异径部36b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插入孔62内。换言之,插入孔62的长度被设置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时,从插入孔6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范围内收容同径部36a整体。若是这样的构成,在圆环部中,通过环状部63包围在直径方向内侧歪扭的、与同径部36a抵接部分的整个区域。据此,在圆环部中,歪扭变形的部分与环状部63相抵接,变为负荷可以被确实地传达。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上端位于比传感器30或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具体而言是后述垫圈71、滑动部件72及垫片74更上方。这样,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构成为高度大于作为被支持体的传感器30或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相对这些被支持体的支持刚性会提高。
接下来,对将负荷良好地传达给传感器30而恰当地支持传感器30的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进行说明。如图31所示,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从宽度方向外侧按照垫圈71、滑动部件72、垫片74的顺序排列,每个传感器30都设置有整套这些配件。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相当于负荷传达部或负荷传达部件的衬套43,这一点与本案实施例不同。
在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中,滑动部件72是图32所示的筒状体,嵌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并且,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嵌合至滑动部件72上形成的贯通孔72d,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此时,滑动部件72,抵接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即抵接负荷承受面37a将负荷传达至传感器主体32。即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件72与本案实施例的滑动部件42一样,相当于抵接部或负荷输入部件。
进一步具体而言,滑动部件72,在其中心轴方向上的中央部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此时,使滑动部件72的中心轴方向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一致,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这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侧部框架2a上宽度方向内侧设置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相当于安装部件,作为抵接部的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滑动部件72内部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中,横跨从自由端到比基端稍前的位置的部分被嵌合。
并且,通过施加在车用座椅Z的负荷,传感器30旋转,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中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滑动部件72抵接圆环部的外周。即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换言之,滑动部件72通过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抵接的内周面输入来自车用座椅Z的负荷,该滑动部件72上形成的贯通孔72d的内周面,相当于与圆环部的接触面。
另外,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滑动部件72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是在垫圈71与垫片74之间移动。即,与本案实施例相同,滑动部件72相当于可动部,为相对负荷承受面37a,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圆环部通过传感器30的旋转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且圆环部的自由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的话,则滑动部件72以追随着该歪扭变形的形态向宽度方向外侧,即向侧部框架2a侧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这样,通过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外侧滑动,圆环部在传感器30的固定端所在的侧部框架2a侧,接住负荷。结果,由于负荷稳定地传达到圆环部,因此提高了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滑动部件72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跨过圆环部的自由端。据此,若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则圆环部变得良好地歪扭变形,提高了负荷检出精度。
如图32所示,具有上述机能的滑动部件72具有设置在中心轴方向中央部的圆筒状的嵌合筒部72b及设置在中心轴方向两端部的帽檐部72a、72c。此外,滑动部件72的中心轴方向与滑动部件72的滑动方向一致。并且,在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状态下,嵌合筒部72b插入插入孔62内,中心轴方向的一端侧帽檐部72a,在宽度方向上比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更外侧与该自由端邻接,中心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邻接。即,若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则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中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被两个帽檐部72a、72c夹持。
另外,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滑动部件72,一端侧帽檐部7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呈对称形状形成,上述两个帽檐部72a、72c大致同径。据此,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抵接滑动部件72时,可以抑制作用于帽檐部72a、72c的力在帽檐部72a、72c之间变得不均衡。进一步地,若一端侧帽檐部7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呈对称形状,由于将滑动部件72安装到圆环部时可以从任何一端侧安装,因此滑动部件72的安装操作变得容易了。
对滑动部件72的安装进行说明如下:将大致圆筒状的基材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在使上述基材的两端部从插入孔62凸出的状态下,分别对基材的两端部实施铆接加工。按照以上的顺序,完成两端部具有帽檐部72a、72c的滑动部件72,将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并且在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的状态下,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的外缘变得位于一端侧帽檐部72a的外缘的内侧。据此,在实施上述铆接加工的时候,在一端侧帽檐部72a,仅可以确保与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的外缘部相比延伸出来的部分的足够的预留边。
另外,在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的状态下,如图33所示,通过滑动部件72的一端侧帽檐部72a与环状部63的自由端无缝隙地抵接,接合在环状部63上。另一方面,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抵接,并接合在立壁部61上,但是在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嵌合筒部72b形成的角部,与立壁部61之间形成缝隙。这就是根据如前所述,立壁部61中的插入孔62的开口边缘部弯折成R状,并向侧部框架2a凸出而形成环状部63。因此,另一端侧帽檐部72c,通过与在立壁部61中位于比R状弯折时的弯折起点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的部分接合,而接合在立壁部61上。
并且,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3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在比滑动部件72的两端更靠近内侧的位置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据此,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时,由于滑动部件72的相反侧存在夹持圆环部的同径部36a,因此,负荷稳定地传达到圆环部。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3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设置有滑动部件72,该滑动部件72跨过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决定部35与圆环部之间形成的缝隙。即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述缝隙的直径方向外侧设置滑动部件72,通过滑动部件72塞住缝隙,因此可以抑制抑制异物侵入缝隙内。
另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3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嵌合筒部72b及立壁61的R状弯折部分围成的缝隙(下称空洞部)Sv接近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与异径部36b的交界位置。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在与同径部36a的终端相同的位置,存在空洞部Sv及立壁部61。另外,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中,在中心轴方向上与同径部36a的终端相同的位置的部分,位于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的区域中最靠近宽度方向内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通过输入负荷传感器30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在环状部63的基端侧按压抵住。此时,圆环部中,位于与同径部36a终端相同位置的部分,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并且,由于在圆环部63的基端侧形成有空洞部Sv,圆环部抵接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通过空洞部Sv吸收冲击。
垫片74与本案实施例一样,相当于移动控制部件,由其内部插入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的环状部件形成。垫片74位于比滑动部件72的另一端侧帽檐部72c更靠近宽度方向内侧,限制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内侧过度移动。即垫片74抑制滑动部件72向垫片74的设置位置的更内侧移动。此外,如图33所示,收容轴部36上同径部36a与异径部36b的交界位置位于比垫片74更靠近宽度方向外侧。据此,可以抑制收容轴部36的轴方向上同径部36a的长度超过必要长度。
此外,垫片74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72的帽檐部72a、72c的外径。据此,通过垫片74可以确实地阻止滑动部件72的过度移动。此外,关于垫片74,不仅限于与传感器30分开单独形成的构成,也可以是与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形成为一体的构成,这种构造中,构成配件的数量变少,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需要的时间。
垫圈71由位于滑动部件72的一端侧帽檐部72a与侧部框架2a之间的圆筒部件构成,限制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外侧过度移动。具体而言,嵌合在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的状态下的滑动部件72向外侧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时,垫圈71与滑动部件72抵接,限制滑动部件72从圆环部脱落。垫圈71与滑动部件72抵接并限制滑动部件72从圆环部脱落。垫圈71,在其中央部形成的圆孔71a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呈同心圆状重合的状态下,通过凸焊接合在侧部框架2a上。圆孔71a的直径大于孔部21的直径,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32所示,在圆孔71a内设置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决定部35。另外,关于垫圈71,并不仅限于与传感器30或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分开单独形成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对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一部分进行加工等而与立壁部61形成为一体的构造,这样的构成中,构成配件的数量变得更少,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测量车用座椅Z上施加负荷的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例是使本发明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本发明只要不超出其宗旨,在可以进行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其等价物。另外,上述的形状和材质只是为了发挥本发明的功效而举出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对通过变形检知传感器检知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来测量负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进行的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具有磁石及与该磁石相向的霍尔元件的负荷测量传感器。这样的传感器中,若负荷检出部37变形,则伴随着负荷检出部37变形上述的磁石移位,霍尔元件测量其移位量,从该测量结果来测量负荷。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持传感器30时,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插入安装托架15、16或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52、62,使公螺丝部31a从插入孔52、62的开口向外侧凸出,最终在公螺丝部31a上螺合螺帽39。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支持传感器30时,使延伸轴部31的前端向插入孔52、62的外侧凸出。即也可以是在插入孔52、62插入延伸轴部31的状态下,使延伸轴部31的前端位于插入孔52、62的一端侧开口与另一端侧开口之间的构造。若为这样的构造,可以抑制延伸轴部31中,从插入孔52、62凸出的部分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有作为支持衬垫体的支持弹簧的S弹簧6。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是在尽可能远离S弹簧6的位置设置传感器30。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设置有斜盘框架(金属板部件)等支持乘客姿势部件代替支持弹簧的构成。这样的构成中也优选,在达成车用座椅Z的紧凑化的基础上,尽可能远离上述支持乘客姿势部件而支持传感器30。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从侧部框架2a到传感器30的负荷传达更恰当地进行,设置有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侧部框架2a通过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按压负荷检出部37。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不设置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侧部框架2a直接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并按压负荷检出部37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在从侧部框架2a到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传达路径内设置代替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的中转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部件42虽然是伴随着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而移动的可动部件,然而例如,在侧部框架2a直接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并按压负荷检出部37的构成中,侧部框架2a自身就相当于可动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座椅的一个例子车用座椅Z为例,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航空机或船舶等其他乘坐物用座椅。进一步地,并不仅限于乘坐物用,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测量负荷的座椅。
符号说明
Z车用座椅(座椅)
F座椅框架
S座椅组件
Sv空洞部
1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2a侧部框架
2b变形追从部
3连结管
4抑制陷入管
4a 宽度方向中央部
4b 宽度方向端部
4c 连结部
5 架设斜盘
6S 弹簧
6a 第一弯曲部
6b 第二弯曲部
10 滑轨机构
11 下部滑轨
12 上部滑轨
13 支持托架
14 框架构件
15,16 安装托架
17 滑动杆
18 螺栓
20 前端部
21 孔部
22 连结区域
23 后侧安装区域
23a 伸出部
24 前端区域
25 前侧安装区域
25a 伸出部
26 中间区域
26a 下部
26b 上部
26c 后侧邻接部位
26d 前侧邻接部位
30 传感器(负荷测量传感器)
31 延伸轴部
31a 公螺丝部
31b 邻接部
31c,31d 凸部
32 传感器主体
33 轴体
34 基板组件
34a 接头部
35 位置决定部
36 收容轴部
36a 同径部
36b 异径部
36c 控制部
36d 异物侵入抑制部
36i 倾斜面
37 负荷检出部
37a 负荷承受面
37b 自由端
37h 倾斜面
37i 倾斜面
37r R 形状部
39 螺帽
40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
41 垫圈
41a 圆孔
41b,41c 端部
42 滑动部件
42a 一端侧帽檐部
42ax 端部
42a’ 壁薄部
42b 嵌合筒部
42c 另一端侧帽檐部
42c’ 壁厚部
42d 贯通孔
42i 倾斜面
43 衬套
43a 圆筒部
43b 冒檐部
43c 贯通孔
43d 焊接部
43e 变形追从部
43i 倾斜面
44 垫片
45E 环
50 底壁部
51 立壁部
52 插入孔
52a,52b 凹部
53 上方凸出壁
54 去除部
60 底壁部
61 立壁部
62 插入孔
63 环状部
65,66 传感器承受托架
70 传感器安装用配件
71 垫圈
71a 圆孔
72 滑动部件
72a 一端侧帽檐部
72b 嵌合筒部
72c 另一端侧帽檐部
72d 贯通孔

Claims (17)

1.一种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检知施加在座椅上的负荷的传感器主体及从该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在所述延伸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方位置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支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变形部及控制部,该变形部是承受所述负荷而向所述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该控制部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变形部更内侧、通过与所述变形部抵接来限制所述变形部的变形量;该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负荷中心点所在的位置,该负荷中心点是所述座椅付与所述变形部所述负荷时的负荷中心点。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地具有抑制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控制部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
该异物侵入抑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控制部邻接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异物侵入抑制部,被设置在构成所述传感器主体的配件中的同一配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
所述轴方向上所述控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轴方向上所述按压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按压部及负荷传达部件,该按压部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该负荷传达部件是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变形部时用于扩大按压面积;
所述负荷传达部件,被设置为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负荷传达部件的两端位于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控制部的两端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
该按压部在所述轴方向位于与所述支持托架不同的位置;
所述传感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电信号的基板,该电信号是显示通过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测量的测量结果;
所述基板在所述轴方向,从所述按压部来看位于所述支持托架所在侧的相反侧;
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基板与所述按压部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支持托架之间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若在所述座椅施加所述负荷时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
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设置有负荷输入部件,该负荷输入部件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
该负荷输入部件上具有的与所述变形部的接触面在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接触面在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
所述接触面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一端离所述延伸轴部更远。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延伸轴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动部及垫圈,该可动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并排的位置、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该垫圈是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支持托架与所述可动部之间的缝隙内、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部相邻;
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为了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变形部,一边向所述直径方向的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一边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
所述垫圈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可动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变形部在所述轴方向上所述垫圈侧的端部,在以轴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上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孔部形成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支持托架更靠近内侧,该孔部形成部件具有为了插入所述变形部而形成的孔部;
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孔部形成部件与所述变形部之间,是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的负荷输入部件;
该负荷输入部件被设置在比所述变形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端更远离所述支持托架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部及移动控制部件,该可动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并排的位置、伴随着所述变形部的变形沿着所述轴方向移动,该移动控制部件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部相邻、限制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相反侧移动;
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外侧,为了将所述负荷传达至所述变形部,一边向所述直径方向的内侧按压所述变形部,一边沿着所述轴方向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移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的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移动控制部件更靠近所述支持托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具有负荷承受面,若在该负荷承受面上传达所述负荷,则向所述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
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支持托架用于插入所述延伸轴部的孔部、从所述延伸轴部凸出的凸部、及形成于所述支持托架、所述凸部可以啮合的凹部;
在所述延伸轴部插入所述孔部的状态下,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相对所述支持托架以所述延伸轴部为中心相对旋转时,所述凸部抵接所述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抵接部;
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且承受所述负荷的负荷承受面;在所述负荷承受面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位置,形成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传达所述负荷时,所述负荷承受面与所述抵接部可以用面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负荷从座椅传达到所述抵接部的负荷传达部;
所述负荷承受面形成为从所述抵接部承受所述负荷,向所述抵接部的相反方向可以移位;
所述负荷传达部具有变形追从部,该变形追从部可在所述负荷承受面的所述移位的基础上变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变形部抵接的位置,形成有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该面接触保持机构部,在所述变形部承受所述负荷时,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变形部可以用面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在一端侧具有自由端;
所述面接触保持机构部被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负荷输入部及传感器主体承受部,该负荷输入部与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抵接并将所述负荷输入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主体承受部是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从该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时被所述变形部按压抵住;
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所述支持托架支持的状态下,所述负荷输入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互相分离。
CN2012102626576A 2011-07-28 2012-07-27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Pending CN1028970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5471A JP2013028269A (ja) 2011-07-28 2011-07-28 荷重測定センサ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構造
JP2011-165471 2011-07-28
JP2011175462A JP2013035524A (ja) 2011-08-10 2011-08-10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1-175462 2011-08-10
JP2011-175463 2011-08-10
JP2011175463A JP2013035525A (ja) 2011-08-10 2011-08-10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2-131052 2012-06-08
JP2012131052A JP5960514B2 (ja) 2012-06-08 2012-06-08 荷重測定センサ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064A true CN102897064A (zh) 2013-01-30

Family

ID=4660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26576A Pending CN102897064A (zh) 2011-07-28 2012-07-27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38487B2 (zh)
EP (1) EP2551651A1 (zh)
CN (1) CN1028970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6418A (zh) * 2015-10-02 2017-07-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5405A1 (ja) * 2011-07-28 2013-01-3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支持構造
JP6001004B2 (ja) 2014-04-25 2016-10-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450334B2 (ja) * 2016-02-29 2019-01-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421060B2 (ja) 2019-07-17 2024-01-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0182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Anton Dukart Force sensor
WO2005088267A1 (de) * 2004-03-10 2005-09-22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WO2006011598A1 (ja) * 2004-07-30 2006-02-02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重量測定装置
DE102006047392A1 (de) * 2006-10-06 2008-04-10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einen Einbau in einem Fahrzeugsitzgestühl und Verfahren zur Kraftmessung für ein Fahrzeugsitzgestüh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4352B1 (en) * 1997-07-09 2002-04-02 Peter Norton Seat occupant weight sensing system
US6224094B1 (en) * 1998-05-19 2001-05-01 Peter Norton Force sensor for seat occupant weight sensor
US6820896B1 (en) * 1998-05-19 2004-11-23 Peter Norton Seat occupant weight sensing system
US6412357B2 (en) 1998-09-16 2002-07-02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R.L.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integrated occupation detector
DE10035483B4 (de) 2000-07-21 2005-07-21 Sartorius Hamburg Gmbh Kraftaufnehm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6662670B2 (en) * 2000-10-02 2003-12-16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Seatbelt force sensor with overload protection
US6916997B2 (en) * 2001-12-07 2005-07-12 Robert Bosch Corporation Weight sensors having centralized loose tolerance universal force and Mx/My moments overload stops
JP4167139B2 (ja) * 2003-07-22 2008-10-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態検出装置及び保護カバー
EP1807687B1 (de) 2004-07-07 2017-09-13 Robert Bosch Gmbh Kraftmesselement
US7423511B2 (en) * 2004-07-14 2008-09-09 Nagano Keiki Co., Ltd. Load sensor
US7210358B2 (en) * 2004-07-15 2007-05-01 Honda Motor Co., Ltd. Force sensor assembly
JP4205028B2 (ja) 2004-09-07 2009-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荷重センサ取付構造
US7455343B2 (en) * 2005-09-12 2008-11-25 Ts Tech Co., Ltd. Passenger's weight measurement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load sensor
US20090179764A1 (en) * 2008-01-15 2009-07-16 Chul-Sub Lee Device For Detecting Passenger's Weight In Vehicle
KR101430196B1 (ko) 2008-08-18 2014-08-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승객식별장치
JP5233622B2 (ja) * 2008-12-02 2013-07-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用乗員荷重センサ
US9121748B2 (en) * 2011-07-28 2015-09-01 Ts Tech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load measurement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0182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Anton Dukart Force sensor
WO2005088267A1 (de) * 2004-03-10 2005-09-22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WO2006011598A1 (ja) * 2004-07-30 2006-02-02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重量測定装置
DE102006047392A1 (de) * 2006-10-06 2008-04-10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einen Einbau in einem Fahrzeugsitzgestühl und Verfahren zur Kraftmessung für ein Fahrzeugsitzgestüh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6418A (zh) * 2015-10-02 2017-07-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6976418B (zh) * 2015-10-02 2019-03-2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25378A1 (en) 2013-01-31
EP2551651A1 (en) 2013-01-30
US9038487B2 (en) 201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7059A (zh)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CN102897064A (zh)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WO2013022063A1 (ja)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支持構造
EP1946960B1 (en) Occupant weight measurement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CN106232435B (zh) 用于气囊模块的安装装置
JP6255049B2 (ja) 車両の座席搭載装置
US9701221B2 (en) Vehicle seat
US20130193296A1 (en) Vehicle seat
CN108437866B (zh) 座椅装置
US9446695B2 (en) Head rest
US11685296B2 (en) Vehicle
CN101104388B (zh) 汽车的后座设备
CN103442939A (zh) 车用座椅的跳起机构及车用座椅
CN110856680B (zh) 车辆
CN10618389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滑动结构
CN100369766C (zh) 车体结构
US20150336493A1 (en) Vehicle seat
US9663009B2 (en) Conveyance seat
CN103025570A (zh) 儿童座椅
JP6565670B2 (ja) 車両用荷室構造
JP2012030742A (ja) バックル結合体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5484149B2 (ja) ストライカ
JP4475661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2019151311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JP655157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