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7059A -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 Google Patents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7059A
CN102897059A CN2012102626294A CN201210262629A CN102897059A CN 102897059 A CN102897059 A CN 102897059A CN 2012102626294 A CN2012102626294 A CN 2012102626294A CN 201210262629 A CN201210262629 A CN 201210262629A CN 102897059 A CN102897059 A CN 102897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ensor
section
main body
measureme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26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英俊
本田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4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2826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2826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4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53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4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2826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10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05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9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01G19/41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 G01G19/41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 G01G19/414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for controlling activation of safety devices, e.g. airba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60N2/0732Attachment of seat frame to the slide, e.g. eye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16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orce or pressure sens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部分不施加过大负荷、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传感器主体(32)及从传感器主体(32)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31)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在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该传感器主体(32)检知来自包括座椅框架(1)的座椅Z的负荷。在这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中,具有与传感器主体(32)抵接将负荷输入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输入部(42),传感器主体(32)具有与负荷输入部(42)抵接并承受负荷的负荷承受面(37a),负荷输入部(42)形成为相对于负荷承受面(37a),在延伸轴(31)的轴方向上可移动。

Description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特别是涉及从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在位于传感器主体的侧方的状态下被支持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背景技术
以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就座时的舒适性等问题为目的,根据就座乘客的重量控制车辆用座椅的周边机器的动作的技术已被提出。
在这种技术中,一般为了检出就座乘客的重量,在乘客就座的车用座椅的下方设置有负荷测量传感器。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一般设置在车用座椅的下方,例如,设置在为了使车用座椅在前后方向滑动而设置的滑轨与构成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之间(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27所示,公开了在相对于安装在车体地板上的下部滑轨111(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滑轨主体”)滑动的上部滑轨112(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滑动部分)的上方安装有负荷测量传感器130(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负荷传感器”),在该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上方设置有座椅框架101的构造。另外,图27表示的是适用了现有例子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车用座椅的部分斜视图。
此外,如图28所示,具有为了将负荷测量传感器130固定于座椅框架101的轴部131(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公螺丝”),被设置为轴部131的轴方向变为垂直方向。近年来,为了提高乘客的乘降性能及设计性能,期待一种降低车用座椅高度的技术,然而通过上述构成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情况下,座椅框架101被设置为仅负荷测量传感器130的高度部分较高,因而具有车用座椅的高度变高的不足。图28是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剖面图。
另一方面,用于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部的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而是水平方向设置的技术已被提出(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中,负荷测量传感器(专利文献2中记载为“体重感知传感器”)被安装为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由于负荷测量传感器被设置为收纳在座椅框架的高度范围内,因此比专利文献1更能降低车用座椅的高度。
专利文献1:专利第4205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428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负荷测量传感器通过架设且固定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方向变为水平。然而,专利文献2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由于来自座椅框架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两端部分别被固定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因此相对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负荷测量传感器在轴方向上不可移动。结果,对于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安装部分(公螺丝的部分)产生很大负荷,具有可能降低耐久性的不足。
因此,期待一种对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部分(部件)不施加过大负荷、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被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支持,负荷从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传达到负荷测量传感器。而且,该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分别与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分开单独形成,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时分别单个安装。因此,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不是分别与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形成为一体,安装操作时的位置等有可能产生误差。结果,具有负荷检出时可能会产生误差的不足。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与负荷测量传感器之间分别具备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该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由橡胶部件等弹性部件形成。这样,由于由弹性部件形成的第一缓冲器及第二缓冲器吸收来自座椅框架的负荷,因此来自座椅框架的负荷不都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所以具有很难正确检出负荷的不足。
而且,专利文献2的负荷测量传感器,来自座椅框架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时,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轴部分(公螺丝的部分),从负荷传达方向少许倾斜、由于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的一部分弯曲变形导致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负荷无法正确传达,具有负荷检出时可能会产生误差的不足。
因此,期待一种减小负荷检出时的误差、提高负荷检出精度的技术。
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来自座椅框架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时,由于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因此相对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负荷测量传感器在轴方向上不可移动。结果对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安装部分(公螺丝的部分)产生很大负荷,具有可能降低耐久性的不足。
因此,期待一种对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部分(部件)不施加过大负荷、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进一步地,在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的情况下,连接处为两处,具有负荷测量传感器操作的必要时间变长的不足。
因此,需要一种进行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安装操作时,可提高操作性、缩短操作时间的技术。
进一步地,在需要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两端分别紧固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的情况下,具有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大型化的不足。因此,在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中,需要一种可以在最小的空间紧凑化地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技术。
此外,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中,传感器主体一般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包括检出承受负荷时的变形量(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基板等。因此,由于很多时候将来自座椅框架的的负荷输入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输入(传达)部分与转换部被设置在附近,座椅框架与转换部有干涉,结果,具有有可能产生测量误差的不足。因此期待一种通过抑制座椅框架与转换部的干涉来缩小负荷检出时的误差、提高负荷检出精度的技术。
另外,可以考虑施加在座椅的负荷从负荷输入部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时,负荷测量传感器自身移动使传感器中设置的变形部变形的构造。在这种构造中,负荷测量传感器根据变形部的变形量检出负荷,但是若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不恰当地传达给变形部时,会给变形部的变形带来阻碍,虽然输入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负荷,但是负荷测量传感器变得不能恰当地检出负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部分(部件)不施加过大负荷、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检出时可以缩小检出误差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托架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时,可以缩短操作时间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托架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时,其周边构造不大型化、可以在小空间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来自设置在座椅侧的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确实地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且可以准确检出该输入负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所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解决,该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传感器主体及从该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在所述延伸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方位置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支持,该传感器主体检知来自具有座椅框架的座椅的负荷,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为了承受所述负荷而形成的负荷承受面;具有与该负荷承受面抵接、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抵接部;该抵接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负荷承受面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可移动。
这样,在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中,与负荷测量传感器抵接而传达负荷的抵接部,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负荷承受面可移动地形成。通过这样的构造,对负荷测量传感器施加来自座椅的负荷时,可以抑制对抵接部施加局部的过大的负荷。结果,可以抑制对抵接部施加过大负荷,可以提高抵接部及负荷测量传感器耐久性。
另外,抵接部相对负荷承受面移动时的方向是沿着负荷测量传感器具有的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移动。因此,来自座椅的负荷输入负荷承受面时,抵接部不会从负荷承受面脱落、不会被其他部件阻碍,传达的负荷不会被减弱,因此来自座椅的负荷可以准确输入负荷测量传感器。结果,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抵接部形成为向支持于所述支持托架的所述延伸轴部侧可移动。
这样,抵接部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时,通过使抵接部向支持于支持托架的延伸轴部侧移动,抵接部向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时,向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支持的部分移动。由于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于支持托架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安装地更坚固且稳定,所以通过使抵接部向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部分移动,可以实现抵接部与负荷测量传感器稳定地抵接。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可以稳定接住从抵接部传达的负荷。结果,由于负荷稳定且从抵接部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此时,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与被相邻设置的其他部件间隔地设置。
此时,通过抵接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被与相邻设置的其他部件间隔地设置,抵接部变得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沿着轴方向上移动。因此,无需复杂的结构,就可以实现容易地进行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操作。
此外,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地具有位置决定部,该位置决定部被设置在从所述负荷承受面到所述支持托架之间,且相对所述支持托架决定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位置;所述抵接部被设置在与所述位置决定部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这样,在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中,通过具有位置决定部(例如段差部),负荷测量传感器更稳定地支持于支持托架。这样,对于在支持托架被稳定地支持的负荷测量传感器,与位置决定部相比,通过使抵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内侧抵接,抵接部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稳定地抵接。结果,抵接部对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时,由于负荷不分散,可以准确地传达,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此时,如权利要求5,所述抵接部被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负荷承受面抵接的负荷输入面由比所述安装部件滑动性更高的负荷输入部件形成。
这样,通过抵接部由滑动性高的负荷输入部件形成,抵接部相对负荷承受面(负荷测量传感器)变得更容易移动(滑动)。因此,抵接部相对负荷承受面滑动时,可以抑制抵接部勾在负荷承受面上。结果,由于可以抑制对抵接部施加局部的过大的负荷,因此可以提高耐久性。
此时,如权利要求6,优选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有筒状部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所述凸缘部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这样,通过负荷输入部件是具有有凸缘部的结构,该凸缘结构从沿着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的筒状部的一端延伸出来,来提高负荷输入部件的刚性。因此,可以提高负荷输入部件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具有凸缘部,在安装部件上安装负荷输入部件时,由于将凸缘部勾在安装部件的一部分上可以使负荷输入部件的安装位置变得容易决定,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7,优选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有筒状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第一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该第二凸缘部在所述筒状部的轴方向的另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所述第一凸缘部及所述第二凸缘部形成于夹住所述安装部件的位置。
这样,通过负荷输入部件具有两个凸缘部(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来大量提高负荷输入部件的刚性。进一步地,由于这两个凸缘部位于夹住座椅框架的位置,因此在座椅框架安装负荷输入部件时,可以准确控制其安装位置(安装精度)。结果,提高了负荷测量时的负荷检出精度。
此时,如权利要求8,优选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一端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支持托架上的所述延伸轴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另一端是自由端。
支持托架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时,通过固定从传感器的主体的一端侧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可以使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于支持托架。并且,可以将传感器主体的另一端侧作为自由端,即不被支持托架支持的构造(悬臂的状态)。因此,由于通过仅固定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一端侧而使得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支持于支持托架,在支持作业时,仅固定一处即可。结果,例如与固定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两端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支持作业所需的时间。
此外,如权利要求9,优选所述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
这样,通过负荷输入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负荷输入部件可以更容易地形成。进一步地,若负荷输入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时,例如,由于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更轻量,也可以实现座椅的轻量化。此外,通过负荷输入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提高了滑动性。
另外,如权利要求10,优选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通过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且位移来检出所述负荷;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被安装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上,检知所述负荷检出部的位移量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抵接部被设置在从所述负荷检出部的移位自由端到所述转换部之间。
传感器主体具有的负荷检出部,通过一方的端部作为自由端构成,承受来自座椅的负荷时通过该负荷被往下压。而且与该自由端相比,通过在检出位移量的转换部设置侧(即,固定端侧)具有抵接部,可以抑制在抵接部偏向一方施加负荷。结果,不在抵接部施加过大压力,可以提高耐久性。
此外,如权利要求11,优选具有用于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与所述抵接部邻接的负荷传达部;所述负荷传达部及所述抵接部均被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在该负荷传达部中,在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的传感器主体侧端部,与相对该传感器主体侧端部位于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的相反侧的部分相比,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的长度较长;在所述负荷传达部的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端部的相反侧的部分与所述安装部件形成为一体。
这样,在对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的负荷传达部中,在负荷的传达方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的传感器主体侧的端部形成为与其另一端部相比宽度较宽,换言之形成为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的长度较长。即,在负荷传达部中具有扩大部,该扩大部形成为在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侧的端部上轴方向的宽度较大。这样,在负荷的传达方向,通过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端部宽度较宽地形成,来自座椅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时,变得稳定且可以传达该负荷。此外,由于负荷传达部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稳定且可以传达负荷,也可以再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由于安装有负荷传达部及抵接部的安装部件与负荷传达部形成为一体,因此可以提高负荷传达部的形状、尺寸等的精度。结果也可以再提高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再进一步地,通过成为上述结构,在负荷传达部由于提高了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端部附近的刚性,因此也可以提高耐久性。
此时,如权利要求12,优选所述负荷传达部由负荷传达部件形成,该负荷传达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按压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位置的端部;该负荷传达部件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板厚大于所述安装部件侧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板厚。
这样,负荷传达部也可以由与安装部件分开单独设置的负荷传达部件形成。此时,在负荷传达部件上,通过使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侧的端部的板厚(座椅宽度方向的板厚)厚于位于安装部件侧的端部的板厚(座椅宽度方向的板厚),来稳定来自座椅的负荷并可以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此,也可以再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进一步地,在负荷传达部件上,由于提高了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端部侧的刚性,因此也可以提高耐久性。
此外,如权利要求13,优选所述抵接部被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进一步地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被安装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上,检知所述传感器主体上产生的负荷并转换成电信号;在该转换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具有限制所述抵接部向所述转换部侧移动量的移动控制部;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的直径方向上,与所述转换部的内侧的面相比在更靠近外侧形成。且被设置在与所述安装部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这样,通过具有限制抵接部的移动量的移动控制部,可以抑制抵接部与转换部接触导致负荷传感器检出精度降低。因此,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负荷检出时可以抑制抵接部对需要特别高精密度的转换部的干涉,因此可以抑制负荷测量传感器,特别是转换部的损伤,因此可以高检出精度地检出负荷。进一步地,由于与转换部的底面相比,移动控制部形成于直径方向外侧,同时与被安装的安装部件相比,抵接部件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即与支持托架相比在转换部侧,因此通过移动控制部,抵接部与转换部变为被隔开设置的构造。因此,可以抑制负荷输入部件干涉转换部,将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可以高检出精度地检出负荷。
此外,如权利要求14,优选所述移动控制部由移动控制部件形成,该移动控制部件相对所述传感器主体分开单独形成。
这样,若移动控制部件由与传感器主体不同的部件形成,则可以提高移动控制部件的大小、形状等设计时的自由度。另外,由于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地负荷测量传感器自身的形状未被复杂化,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制造变得容易了。
此外,如权利要求15,优选所述移动控制部相对所述转换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被间隔地设置。
这样,通过将移动控制部相对传感器主体具有的转换部间隔地设置,抵接部向靠近转换部移动,即使是抵接移动控制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移动控制部与转换部之间的缝隙来抑制抵接部与转换部的干涉。即,即使是抵接部过度移动到转换部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开设缝隙阻止抵接部到达转换部。进一步地,若移动控制部相对转换部间隔地设置时,即使是移动控制部朝着该缝隙倒下倾斜、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抵接部及移动控制部在转换部干涉。结果,可以抑制转换部的损伤和负荷检知时的测量误差。此外,通过抑制移动控制部与转换部接触,也提高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耐久性。
此外,如权利要求16,优选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的直径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转换部的外端面相比更靠近内侧。
据此,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在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进一步地缩小实现紧凑化。
另外,如权利要求17,优选所述支持托架及所述安装部件的其中之一通过固定部件被安装在沿着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部件上;所述移动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与所述固定部件的上端相比更靠近下方。
这样,通过将移动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将固定部件安装在滑轨部件上的固定部件的上端的更下方,移动控制部件的设置高度变低。即,通过重合固定部件与移动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抑制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可以在高度方向缩小且实现紧凑化。
此外,如权利要求18,优选所述抵接部具有筒状部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该凸缘部与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相邻地设置;所述移动控制部延伸至所述凸缘部的外径的直径方向外侧。
这样,若移动控制部的与抵接部抵接的面的大小大于抵接部的与移动控制部抵接的面的大小时,通过移动控制部可以稳定地抑制抵接部的移动。结果,负荷检出时不易发生误差,可以提高检出精度。
另外,如权利要求19优选在所述支持托架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具有限制所述抵接部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移动量的移动限制部。
这样,通过具有限制抵接部的移动量的移动限制部,来抑制抵接部的过度移动。即,不仅可以抑制抵接部向支持托架侧大量移动、抑制干涉支持托架,进一步地又可以实现抑制从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负荷检知部分脱落的机能。此外,通过移动限制部也可以抑制构成抵接部的部分变形。因此,检出负荷时,由于抵接部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对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因此可以高检出精度地检出负荷。
此外,如权利要求20,优选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与所述负荷输入部抵接而检出所述负荷;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负荷检出部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面,在将所述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上不重合。
由于负荷检出部受到来自抵接部的负荷时,通过向上下方向即负荷的传达方向位移来检出负荷,因此其位移若被其他部件阻碍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就会产生。因此若为上述构成,特别是负荷检出部上下方向位移时,由于可以抑制与移动限制部的缓冲,因此不会阻碍负荷检出部位移,可以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此外,如权利要求21,优选所述负荷检出部与所述支持托架间隔地设置;所述移动限制部覆盖所述负荷检出部与所述支持部件之间的缝隙,在所述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缝隙的外侧。
这样,若移动限制部形成为覆盖负荷检出部与支持托架之间的缝隙时,可以抑制异物从负荷检出部的周边侵入到缝隙内。若负荷检出部的周边侵入异物的话,由于与施加负荷时检出部正常时的举动不同,因此成为负荷检出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对此,若为上述构成,由于可以抑制异物的侵入,因此负荷检出时不会产生测量误差,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此外,如权利要求22,优选所述移动限制部呈环状形成。
这样,通过移动限制部件呈环状形成,支持托架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时,由于可以使负荷测量传感器插通移动限制部的孔,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此外,由于移动限制部不是局部地形成,因此通过移动限制部包围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周围来提高移动限制部的刚性。进一步地,由于也得到了在支持托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周边部分通过移动限制部被加固的效果,因此可以稳定且坚固的安装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此,提高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部分的耐久性。
此外,如权利要求23,优选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中,具有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该负荷输入部与不同于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部分抵接、并将所述负荷输入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主体承受部是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所述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时,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且位移来检出所述负荷;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所述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伴随着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移动动作,所述负荷检出部变为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于所述支持托架的状态下,所述负荷输入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互相分离。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位于互相间隔的位置,若从负荷输入部对负荷测量传感器输入负荷的话,负荷测量传感器开始移动,通过该移动动作,变形部通过抵接部在传感器主体承受部按压抵住而变形。根据这样的顺序,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经由抵接部确实地传达给传感器主体,更具体地讲是确实地传达给变形部。进一步地,即使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适宜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变形部。结果,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可以适宜地传达给变形部,可以确实地检出该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由于抵接部形成为在延伸轴的轴方向可移动,因此对于抵接部,不会局部地施加大量负荷,可以提高耐久性。此外,还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抵接部与负荷测量传感器稳定地抵接,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通过简单的构造可以使抵接部沿着轴方向可移动,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作业可以容易地进行。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由于抵接部与负荷测量传感器稳定地抵接,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由于负荷输入部件相对负荷测量传感器变得容易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在抵接部施加过大压力,可以提高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提高了负荷输入部件的刚性,因此可以提高耐久性。进一步地,负荷输入部件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了。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由于提高了负荷输入部件的刚性,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耐久性。此外,由于提高了负荷输入部件的安装精度,因此也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由于只是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一端侧固定在支持托架上即可,因此可以缩短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作业的必要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可以容易地形成负荷输入部件。另外,还可以提高负荷输入部件的滑动性。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由于可以抑制施加偏向负荷输入部件的负荷,因此在负荷输入部件不会施加过大的负荷,提高了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来自座椅的负荷可以稳定地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进一步地,由于可以提高负荷传达部的的形状、尺寸等的精度,因此提高了负荷测量精度。进一步地,由于负荷传达部的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端部的刚性提高了,因此,提高了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可以稳定来自座椅的负荷并传达给负荷测量传感器,提高负荷检出精度。进一步地,由于负荷传达部的靠近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端部的刚性提高了,因此,提高了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通过抑制抵接部干涉转换部,来抑制负荷测量传感器、特别是转换部的损伤,从而可以高检出精度地检出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提高了移动控制部的大小、形状等设计时的自由度。此外,由于包括传感器主体的负荷测量传感器自身的形状未复杂化,因此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制造变得容易了。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明,由于通过设置在移动控制部与转换部之间的缝隙可以抑制抵接部与转换部的干涉,因此可以抑制转换部的损伤和检知负荷时的测量误差。进一步地,也提高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发明,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在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进一步地缩小并紧凑化。
根据权利要求17的发明,由于移动控制部的设置高度变低了,因此可以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在高度方向缩小并紧凑化。
根据权利要求18的发明,由于通过移动控制部可以稳定且抑制抵接部的移动,因此负荷检出时不易产生误差,提高了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19的发明,可以抑制抵接部过度移动而干涉支持托架、可以抑制从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检知负荷的部分脱落。此外,通过抑制抵接部的变形,抵接部在适当范围内对负荷测量传感器传达负荷,结果可以高检出精度地检出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20的发明,通过负荷检出部在上下方向位移时抑制与移动限制部的缓冲,来实现不阻碍负荷检出部的位移,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发明,通过抑制异物从负荷检出部周边侵入缝隙内,可以抑制负荷检出时因异物而引起的误差的产生,提高测量精度。
根据权利要求22的发明,可以使负荷测量传感器插通移动限制部的孔且容易安装。此外,通过移动限制部包围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周围,提高了移动限制部的刚性。进一步地,在支持托架由于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周边通过移动限制部被加固了,因此提高了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部分的耐久性。
根据权利要求23的发明,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经由抵接部确实地传达给传感器主体的变形部。进一步地,即使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适宜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变形部。结果,可以确实地检出该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座椅的斜视图。
图2是座椅框架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座椅组件的斜视图。
图4是座椅组件的展开图。
图5是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内侧表面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外侧表面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滑轨机构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安装托架与侧部框架连结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负荷测量传感器被支持在指定位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
图12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扩大图。
图13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孔部周围的扩大图。
图14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S弹簧之间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抑制陷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延伸轴部改良例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改良例的扩大图。
图18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其他实施例的扩大图。
图1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斜视图。
图20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展开图。
图21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
图2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
图23是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部分扩大图。
图24是表示负荷产生时负荷测量传感器及其周边的情况的图。
图25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27是表示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适用的车用座椅的部分斜视图。
图28是现有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8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本实施例的负荷测量传感器是乘客在车用座椅Z就座时测量负荷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支持构造进行说明,该支持构造用于将该负荷测量传感器以指定姿势支持于指定部件。
图1是车用座椅的斜视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座椅组件的斜视图。图4是座椅组件的展开图。图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是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剖面图。图6及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内侧表面,图7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外侧表面。图8是表示滑轨机构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安装托架与侧部框架连结的情况的图。图10是表示从侧面看被支持在指定位置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图。图11是表示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图12是表示图5中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周边的扩大图。图13是表示侧部框架的孔部周围的扩大图。图14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S弹簧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图15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与抑制陷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是表示延伸轴部改良例的剖面图。图17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改良例的扩大图。图18是表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其他实施例的扩大图。
另外,图中的符号FR表示车辆前方,符号RR表示车辆后方,符号UP表示车辆上方。并且,以下说明中的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是相当于朝着车辆前方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另外,在图4中为了简洁化,表示时省略了以下说明的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以下称传感器30)是乘客在车用座椅Z就座时测量负荷的。其测量结果作为电信号从传感器30(具体而言,是传感器主体32具有的基板组件中的基板)输出,该输出信号被未图示的接收部接收。然后,根据接收的输出信号,来进行乘客有无就座车用座椅Z、及就座的乘客是大人还是小孩等判断。而且,该判断结果可作为,例如用于控制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装置的展开等的数据使用。
车用座椅的构造
根据上述目的,传感器30被支持在座椅组件S(参照图3)的指定位置。下面,在对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时,首先对座椅组件S的构造进行简要说明。
座椅组件S被固定在车辆主体(车辆中除去座椅组件S的部分)的车体地板上,由车用座椅Z及滑轨机构10构成。图1表示的车用座椅Z是座椅的一个例子,作为其骨架具有座椅框架F(参照图2)与衬垫体。座椅框架F由金属材料形成,分别在左右方向两端具有包括了侧部框架2a的就座框架2,在背侧具有座椅靠背框架1。
构成就座框架2的各侧部框架2a是向前后延伸出来的金属板材料,在后端部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另外,左右方向一端侧(左侧)的侧部框架2a与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右侧)的侧部框架2a是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左右分开的。侧部框架2a之间在后端侧通过连结管3连结,在前端侧通过抑制陷入管4连结。
抑制陷入管4是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从一端横跨到另一端延伸的管部件。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及宽度方向端部4b沿着宽度方向平行排列,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错开,在本实施例中,宽度方向中央部4a位于比宽度方向端部4b更后侧的的位置(例如参照图15)。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宽度方向端部4b位于比宽度方向中央部4a更后侧的的位置的构造。此外,在宽度方向中央部4a及宽度方向端部4b双方之间,具有连接该双方之间的连结部4c,连结部4c的延伸方向相对宽度方向倾斜。
此外,在侧部框架2a之间设置有多个S弹簧6(图3表示的情况是4个)。该S弹簧6是从下方支持衬垫体的支持弹簧,弯弯曲曲地向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各S弹簧6,其前端部勾在架设在侧部框架2a之间的架设斜盘5上,后端部通过勾在上述连结管3(更具体地来讲,是嵌合在连结管上的大致圆弧状的卡止部件)上而设置在侧部框架2a之间。并且,在架设斜盘5及S弹簧6上装载衬垫体。此外,关于侧部框架2a的构造之后再做详细叙述。
设置有一对滑轨机构10,一方(左侧)的滑轨机构10与另一方(右侧)的滑轨机构10是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左右方向隔开。各滑轨机构10具有下部滑轨11及上部滑轨12,该下部滑轨11被固定于车体地板,该上部滑轨12与下部滑轨11啮合,且在下部滑轨11上可滑动移动。
分别各具有一对作为滑轨部件的下部滑轨11及上部滑轨12,各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一对上部滑轨12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间隔地排列,上部滑轨12之间通过滑动杆17连结。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一对下部滑轨11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间隔地排列,下部滑轨11之间通过框架构件14连结。此外,下部滑轨11各自的下面安装有固定托架13。通过该托架13紧固于车体地板,下部滑轨11被固定在车体地板上。
而且,在各个下部滑轨11上装载车用座椅Z。详细说明如下:在下部滑轨11上设置有上部滑轨12,该上部滑轨12可滑动,进一步地,在上部滑轨12上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栓18及螺帽来固定安装托架15、16。通过在该安装托架15、16连结车用座椅Z的侧部框架2a,车用座椅Z被固定在各上部滑轨12上。结果,车用座椅Z被装载在各个下部滑轨11上。此外,安装托架15、16支持后述的传感器30。即,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托架15、16相当于支持托架。
此外,在车用座椅Z装载于各个下部滑轨11的状态下,左右方向一端侧(左侧)的侧部框架2a位于左右方向一端侧(左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右侧)的侧部框架2a位于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右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另外,在车用座椅Z装载于各个下部滑轨11的状态下,前述的多个S弹簧6各自在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下,位于下部滑轨11之间。
传感器的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传感器30具有延伸轴部31、传感器主体32及作为转换部的基板组件34。在本实施例中,在一端部形成有公螺丝的金属制的轴体33中,通过形成有公螺丝侧的端部构成延伸轴部31。另一方面,传感器主体32由形成于上述轴体的大直径部(具体而言是后述的段差)与被上述轴体插通内部的外筒体构成。此外,具有延伸轴部31的上述轴体33安装在构成传感器主体32的外筒体上,与该外筒体一体化。
延伸轴部31是为了将传感器30支持在座椅组件S的指定位置而设置的螺栓状部分,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延伸出来。此外,延伸轴部31具有公螺丝部31a与邻接部31b,该公螺丝部31a形成于上述轴体的轴方向一端部,该邻接部31b在轴方向与公螺丝部31a邻接。相当于公螺丝部31a螺纹牙的部分与邻接部31b同径。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轴部31上形成有公螺丝部31a,但是也可以是形成有母螺丝部。
传感器主体32作为传感器30的主要部分,是乘客就座车用座椅Z时检出负荷且测量该负荷的部分。该传感器主体32具有用于决定传感器30位置的位置决定部35与为了检出负荷而变形的负荷检出部37。位置决定部35是在具有延伸轴部的上述轴体上,在公螺丝部31a的相反侧与邻接部31b相邻的段差部。构成该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具有比公螺丝部31a和邻接部31b稍大的外径。
负荷检出部37由在上述外筒体中开口侧的端部形成的圆环部构成。负荷检出部37相当于变形部,若在负荷检出部37上沿着圆环部的直径方向(换言之就是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施加负荷的话,负荷检出部37在直径方向弯曲而进行变形(位移)。传感器主体32通过未图示的变形检知传感器检知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量,从变形量来测量(算出)负荷的大小。
此外,传感器主体32装载有将负荷的测量结果作为电信号输出的基板组件34。在基板组件34上设置有接收上述电信号的未图示的接收器及用于连结电的接头部34a,除了如上所述的电信号输出部分外,还包括基板收容容器等(例如参照图15)。接头部34a从基板收容容器的侧面中央位置水平地凸出。
进一步地,传感器主体32,在具有延伸轴部31的轴体33中,具有作为构成要素的收容在外筒体内的部分(以下称为收容轴部36)。如图5所示,该收容轴部36在上述轴体的轴方向,具有与位置决定部35邻接的同径部36a及比同径部36a直径缩小的异径部36b。此外,同径部36a的外径是收容轴部36中最大的,比形成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内径稍小一些。
如上构成的传感器30,如图5所示,延伸轴部31变为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的状态,更具体地来讲,延伸轴部31沿着水平方向被支持。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指定位置的状态下,在传感器30中,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被插入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
而且,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其时的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传达给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具体说明如下:侧部框架2a位于上述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上的圆环部的外侧,为了将负荷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将负荷检出部37向直径方向内侧按压。因此,侧部框架2a按压的部位是上述圆环部中的周方向最上部。即,在本实施例中负荷检出部37是上述圆环部中的周方向最上部。即,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中,相当于周方向最上部的区域为负荷承受面37a,传感器主体32检出与负荷承受面37a垂直相交方向(具体而言是垂直方向朝下)的负荷。
此外,在上述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参照图5),该同径部36a的外径仅比圆环部的内径稍小。因此,通过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负荷检出部37在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垂直方向朝下)弯曲时,变为在直到与上述同径部36a抵接的范围内弯曲,为了不过度弯曲而限制弯曲量。即,在本实施例中,同径部36a相当于限制负荷检出部37变形时的变形量的限制部,通过与负荷检出部37抵接来限制上述变形量。
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车用座椅Z通过侧部框架2a付与负荷检出部37负荷时的负荷中心点所在的位置。在此,负荷中心点就是传感器主体32(具体而言是指负荷检出部37)受到来自车用座椅Z的负荷时,于传感器主体32中负荷最集中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负荷中心点存在于上述负荷承受面37a内,通常位于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负荷承受面37a的中央位置。
通过在如上所述的位置设置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该同径部36a变为承受负荷检出部37的相当于负荷中心点的部位,结果,抑制了由偏负荷等导致的负荷检出部37的过度变形,因而传感器30可以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同径部36a的长度大于在同方向的侧部框架2a的长度(厚度)。即,在轴方向上,在负荷检出部37通过侧部框架2a被按压的范围内,存在同径部36a。因此从侧部框架2a横跨到被按压范围,同径部36a变为承受负荷检出部37,因而可以更稳定地进行负荷测量。
进一步地,在同径部36a中,限制圆环部变形的区域位于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同径部36a的中央部,位于其两侧区域作为抑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发挥机能。这样,由于限制圆环部的过度变形的限制部、及抑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之间侵入异物的异物侵入抑制部形成为同一部件,因此与限制部及异物侵入抑制部分别由不同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配件数量变少了。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如图5所示,上述传感器30作为连结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的部件发挥机能,通过传感器30以指定姿势支持于指定位置,来连结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进而车用座椅Z被固定在各上部滑轨12上。换言之,传感器30以横跨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的状态被支持。
接下来对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在此,由于本实施例的车用座椅Z是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左侧)的构成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一组的滑轨部件(例如下部滑轨11)中,一方称为第一滑轨部件,另一方称为第二滑轨部件。在此第一滑轨部件及第二滑轨部件是相对的概念,若一方的滑轨部件为第一滑轨部件,另一方的滑轨部件(即沿着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滑轨部件隔开排列的另一滑轨部件)则为第二滑轨部件,例如,左侧(右侧)的滑轨部件为第一滑轨部件时,右侧(左侧)的滑轨部件则为第二滑轨部件。
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将从第一滑轨部件看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称为内侧,将从第一滑轨部件看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的相反侧称为外侧。
在对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时,参照图6至图8对侧部框架2a及安装托架15、16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侧部框架2a的构造进行说明。侧部框架2a是对长尺状的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前端部20向内侧弯曲,规定车用座椅Z的前端。此外,在比侧部框架2a的前端稍后侧的位置,及比侧部框架2a的后端稍前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持传感器30的圆孔状的孔部21。在该孔部21上插通传感器30中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另外,本实施例中,在侧部框架2a为了扩大插通该圆环部的部分的长度(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长度),在孔部21嵌入后述的衬套43(参照图9)。
此外,如图6及图7所示,侧部框架2a的指定区域向内侧凹陷,其他区域向外侧突出。若更具体地说明的话,是在侧部框架2a中,作为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的连结部的连结区域22(即后端部)位于侧部框架2a最内侧(换言之,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最靠近第二滑轨部件)。位于上述连结区域22更前方、相当于形成有后侧的孔部21的凸出部的区域(以下称为后侧安装区域23)比上述连结区域22稍向外侧凸出,特别是位于与连结区域22交界附近的部位,如图7所示,进一步向外侧凸出。
另一方面,相当于形成有前侧孔部21的凸出部的区域(以下称为前侧安装区域25)位于相当于侧部框架2a的前端部的区域(前端区域24)的后方、同时位于比前端区域24的更靠近外侧。此外,前端安装区域25位于连结区域22的外侧,该连结区域22在侧部框架2a中位于最内侧。
在侧部框架2a中,关于在前后方向位于前侧安装区域25与后侧安装区域23之间的区域(中间区域26),下部26a向内侧凹陷。另一方面,在中间区域26的上部26b中,与后侧安装区域23邻接的后侧邻接部位26c与后侧安装区域23相同程度地向外侧凸出,与前侧安装区域25邻接的前侧邻接部位26d比前侧安装区域25稍微向内侧凹陷。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侧部框架2a中,以上述连结区域22的外侧表面为基准面时,形成有孔部21的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即支持传感器30的区域,比上述基准面更向外侧凸出。
换言之,在位于第一滑轨部件侧的侧部框架2a上,孔部21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比连结区域22距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区域形成。进一步地,也可以说在位于第一滑轨部件侧的侧部框架2a上,在侧部框架2a内互相邻接的2个区域中,孔部21在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距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侧的区域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形成有孔部21的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以外的区域的一部分(例如中间区域26的后侧邻接部位26c)也是比上述基准面向外侧凸出。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形成有孔部21的区域,即仅是传感器30被支持的区域比基准面向外侧凸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后侧安装区域23的下部形成有呈倒三角形状伸出的伸出部23a。同样地,在前侧安装区域25的下部也形成有呈倒三角形状伸出的伸出部25a。即,在侧部框架2a中,关于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伸出部23a、25a的部分,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他区域。而且,在伸出部23a、25a形成有孔部21。
接下来,对安装托架15、16进行说明。安装托架15、1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沿着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延伸出来,通过一种紧固件螺栓18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换言之就是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安装有多个安装托架15、16。并且各个安装托架15、16支持传感器30。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具有多个传感器30,特别是在本说明书图示的例子中,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车用座椅Z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有传感器30(即车用座椅Z上共安装有4个传感器30)。
并且,根据各个传感器30分别设置有安装托架15、16及安装托架15、16支持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具体说明就是相对前侧的传感器30设置有安装托架15,相对后侧的传感器30设置有安装托架16。
虽然前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5与后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6,在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但是其基本构造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以下仅对前侧的传感器30用的安装托架15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安装托架15从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的前方来看大致呈U字形,其宽度方向中央与上部滑轨12的宽度方向中央重合地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此外,如上所述,安装托架15通过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18被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在此,在安装托架15的底壁部50形成有用于插入螺栓18的未图示的螺栓孔。该螺栓孔形成为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的长形孔(长孔)。
因此,在上部滑轨12上固定安装托架15时,将螺栓18插入上述螺栓孔并暂时装上螺帽后,使安装托架15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可调整。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滑轨部件的上部滑轨12的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变成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可调整。据此,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的调整可以更容易且精度更高地进行。
此外,关于上述螺栓孔,不是仅限于沿着上部滑轨12的长度方向的长形孔,例如,只要是可以调整安装托架15的固定位置的尺寸即可,若是这样的尺寸,也可是正圆形的圆孔。
安装托架15具有立壁部51,该立壁部51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从底壁部50的外侧的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设置。换言之,底壁部50是在安装托架15上与立壁部51交叉,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外侧端部)与立壁部51连接的部分。
上述立壁部51为大致三角形形状,从所述底壁部50的前端横跨到后端而形成。此外,如图8所示,在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立壁部51中,在相当于顶角的部分,形成有支持传感器30时插入延伸轴部31的插入孔52。该插入孔52是沿着安装托架15的厚度方向形成的贯通孔,因此可以确认传感器30的支持状态(尤其是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状态)。
进一步地,安装托架15具有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从底壁部50的内侧的端部向上方凸出的上方凸出壁53。该上方凸出壁53,如上所述,在底壁部50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即立壁部51所在的一端部侧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与底壁部50相连接,且与底壁部50交叉,被设置在与立壁部51相向的位置。
通过在安装托架15上设置上述上方凸出壁53,来提高安装托架15的刚性。结果,提高了传感器30的支持刚性(支持传感器30的部分的刚性),可以提高通过传感器30测量的的测量精度。此外,虽然本实施例涉及的上方凸出壁53是与底壁部50大致垂直交叉,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相对底壁部50构成钝角倾斜地交叉而突出的上方凸出壁53。
一方面上方凸出壁53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从底壁部50的前端朝着后端而形成(延伸),一方面在上述的前后方向,切下并去除与插入孔52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的上部。这样,上方凸出壁53在上述的前后方向,在与插入孔52相同的位置,具有去除部54。
以上说明的侧部框架2a及安装托架15、16通过传感器30的支持连结。具体说明如下:如图9所示,为了使侧部框架2a位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将车用座椅Z装载在一组滑轨机构10(即第一滑轨部件及第二滑轨部件)上。此时,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与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重合。再具体地说明,即前侧的安装托架15的插入孔52与侧部框架2a的前侧安装区域25的孔部21重合,后侧的安装托架16的插入孔52与侧部框架2a的后侧安装区域23的孔部21重合。
在上述两个孔(插入孔52及孔部21)重叠的状态下,传感器30从延伸轴部31侧分别插入上述两个孔。并且,插入传感器30直到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变为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表面抵接。据此,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传感器30被定位。
并且,传感器30被决定位置的时候,在传感器30中,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嵌合至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同时,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外侧表面向外侧凸出,邻接部31b嵌合至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
然后,通过在从立壁部51的外侧表面凸出的公螺丝部31a上螺合作为紧固装置的螺帽39,传感器30变为被支持在指定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传感器30变为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即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0在悬臂的状态下(一方是固定在安装托架15、16上的固定端,另一方是未固定的自由端)被延伸轴部31以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支持。另外,虽然本实施例表示的是传感器30在悬臂的状态下被支持的构造,但是也可是支持轴方向两端的两方固定状态的支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插入孔52被设置在偏离最大负荷位置的位置,该最大负荷位置是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施加负荷最大的位置。在此,最大负荷位置相当于前述的负荷中心点的位置。据此,传感器30被稳定地支持在安装托架15、16上。
并且,在传感器30被设置在上述位置的状态下,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上,该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施加给给传感器30的负荷检出部37。具体而言,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是垂直方向向下的负荷,若该负荷产生的情况下,侧部框架2a在孔部21的内周面按压插入孔部21的圆环部(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部分)。据此,负荷检出部37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内侧弯曲进行变形,进而检出负荷,测量其大小。
如上所述,若延伸轴部31以沿着水平方向的姿势在上述位置支持传感器30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30可以测量负荷。换言之,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是上述通过传感器30可以测量负荷的位置,具体而言,是图5所示的传感器30的位置。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持位置位于第一滑轨部件(即从传感器30看较近侧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
进一步地就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说明如下:在安装托架15、16上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上方凸出壁53,在上方凸出壁53上,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与插入孔52的相同位置,形成有去除部54。且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与去除部54的形成位置一致。根据该构成,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更容易地支持传感器30。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传感器30从安装托架15、16的内侧,更具体地来说是从设置有上方凸出壁53的一侧插入重合的插入孔52及孔部21。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与传感器30相同的位置,设置有上述去除部54。在此,去除部54是相对于从上方凸出壁53向内侧的空间为了露出传感器30而去除上方凸出壁53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部分。
并且通过设置上述去除部54,传感器30在支持作业时通过去除部54接近孔部21。即,传感器30从上方凸出壁53的内侧向支持位置移动时的途中,由于不存在上方凸出壁53,因此传感器30可以顺畅地移动到支持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方凸出壁53中,切下在车用座椅Z的的前后方向与插入孔52相同位置的部分的上部而形成的去除部54。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上方凸出壁53上形成传感器30向支持位置移动时,传感器30可以通过的尺寸的贯通孔(未图示)。
此外,将安装托架15、16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的螺栓18的安装位置是在前后方向偏离上述去除部54的位置。用于固定安装托架15、16的紧固部件(螺栓18),安装在前后方向避开传感器30的位置(具体而言是传感器30的前后)。据此,抑制了传感器30(严谨地讲是传感器主体32)与螺栓18的干涉,结果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可以移动到更下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支持位置支持传感器30时,如图10所示,传感器30的下面位于从安装在第一滑轨部件的上面的螺栓18的上面(图10中虚线所示)向下方的位置。据此支持传感器30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地实现紧凑化。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与形成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重合时,如图9所示,形成有插入孔52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立壁部51与形成有孔部21的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伸出部23a、25a重合。结果,变得容易确保安装在传感器30的前后的螺栓18的周边的空间,提高了作业性。进一步地,通过立壁部51呈大致三角形形状,伸出部23a、25a呈大致倒三角形形状,变为需切下各接合部分(具体而言是插入孔52和孔部21的形成部分)周边,结果,在进一步达成轻量化的同时,目视确认传感器的支持状况也变得容易了。
此外,如前所述,在安装托架15、16的上方凸出壁53上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与传感器30的相同位置,设置有作为去除部54的切口。结果,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侧部框架2a的伸出部23a、25a的重合变得容易了。即通过切下上方凸出壁53形成去除部54,传感器30的支持作业变得容易的同时,座椅组件S的安装(相对于滑轨机构10车用座椅Z的安装)也变得容易了。
然而,如上所述,在支持传感器30时,将传感器30从延伸轴部31侧插入2个重合的孔(插入孔52及孔部21),插入传感器30直至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抵接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时,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传感器30被定位。
另一方面,传感器30在车辆座椅的宽度方向被定位时,虽然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嵌合至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但是传感器30是以延伸轴部31为中心,相对于安装托架15、16可以相对旋转的状态。而且,若传感器30相对于安装托架15、16相对旋转的话,负荷检出部37及负荷承受面37a向该旋转方向移动,结果变得不能恰当接受从侧部框架2a传达的负荷。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不是正圆形的孔,是直径方向一端部被切除的形状,插入孔52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是平坦面。此外,延伸轴部31也是直径方向一端部被切除的形状,公螺丝部31a与邻接部31b的周面的一部分是平坦面。通过这样的构成,在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没有动机地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延伸轴部31的切除处的边缘部分与插入孔52的内周面中被切除的变为平坦面的部分抵接,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停止,在指定的旋转角度内也可以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
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2,特别是在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周边,具有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该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是为了良好地测量负荷而设置在支持传感器30的位置的配件。下面,参照图11至图13对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外侧依次排列有作为移动限制部或移动限制部件的垫圈41、作为抵接部或负荷输入部件的滑动部件42、作为负荷传达部或负荷传达部件的衬套43、作为移动控制部的垫片44。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传感器用配件40中,衬套43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进一步地,滑动部件42通过衬套43也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即在本实施例中,侧部框架2a作为安装部件发挥机能。
作为负荷传达部或负荷传达部件的衬套43是为了将来自车用座椅Z具有的座椅框架F的负荷传达给传感器30而设置的。衬套43是由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SPHC)形成的部件,如图11所示,是作为小直径部的圆筒部43a与作为大直径部的大致菱形形状的帽檐部43b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构造。此外,在图12中,为了说明圆筒部43a与帽檐部43b,将衬套43用虚线分开来表示。即,衬套43是帽檐部43b从圆筒部43a的轴方向的一端侧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而形成的。在衬套43的中央位置,形成有贯通圆筒部43a及帽檐部43b的贯通孔43c。该贯通孔43c的直径稍大于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径。关于圆筒部43a,其厚度与侧部框架2a(具体而言是后侧安装区域23和前侧安装区域25)的厚度大致相同,其外径与孔部21的直径大致相等。
此外,帽檐部43b的厚度小于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在座椅宽度方向凸出的宽度(更详细地讲是从连结区域22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隆出部分的宽度)。进一步地,帽檐部43b的外径,从侧方看车用座椅Z时,以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可收纳的大小形成。
通过上述构成,衬套43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时,衬套43的帽檐部43b被设置在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隆出部分(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凹部)的内侧。因此,安装衬套43不需将座椅宽度整体变大,可以紧凑地安装衬套43。
圆筒部43a与帽檐部43b相邻而形成的衬套43设置为使得帽檐部43b被设置在与圆筒部43a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侧部框架2a仅有帽檐部43b厚度大小的部分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变得容易确保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其他部件(例如,安全带等)的安装空间。
另外,在图12中,虽然是对帽檐部43b被设置在与圆筒部43a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构成进行图示说明的,但是圆筒部43a与帽檐部43b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相反的。即也可以是帽檐部43b被设置在与圆筒部43a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侧部框架2a仅有帽檐部43b厚度大小的部分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变得容易确保设置在侧部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结果,可以抑制其他部件与座椅框架的干涉,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
关于如上所述形状的衬套43,在圆筒部43a嵌合至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状态下,帽檐部43b通过凸焊接合在侧部框架2a上。通过使用焊接将帽檐部43b固定在侧部框架2a上,不需特别设置其他部件,即可将衬套43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因此,例如与使用螺栓等固定衬套43的情况相比,不会出现衬套43周边的构造大型化的现象。
此外,在接合在侧部框架2a的衬套43的贯通孔43c上插入传感器30,使衬套43位于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外侧,即位于侧部框架2a上按压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的端部。
通过上述构成,侧部框架2a,为了传达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而按压上述圆环部时,相当于衬套43的帽檐部43b的厚度的部分,可以更大面积地按压。即衬套43是侧部框架2a按压上述圆环部时扩大按压面积用的负荷传达部件。
即由衬套43构成的负荷传达部,在负荷的传达方向(本实施例中是垂直方向),传感器主体32侧的端部(即构成贯通孔43c的部分)与位于负荷传达方向相反侧的端部(即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周端部)相比,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长度较长。即,在负荷传达部中,在负荷测量传感器(传感器主体)侧的端部具有轴方向的宽度较大地形成的扩大部。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负荷传达部由衬套43构成,该衬套43被安装在侧部框架2a的按压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的端部(孔部21)。而且,衬套43的板厚中,位于传感器主体32侧的部分的板厚大于位于侧部框架2a侧的部分的板厚。详细而言,衬套43在传感器主体32侧的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的板厚,大于侧部框架2a(座椅框架F)侧的宽度方向的板厚。
根据上述构成,构成负荷传达部的衬套43,实现了扩大向传感器主体32传达负荷时的按压面积的机能,结果,可以相对传感器30稳定地传达负荷。因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从圆筒部43a延伸出来的作为延伸部的帽檐部43b的长度方向沿着侧部框架2a的长度方向(换言之就是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使衬套43接合在侧部框架2a。据此,与帽檐部43b的长度方向和侧部框架2a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而接合衬套43相比,可以控制用于接合衬套43的空间(具体而言是伸出部23a、25a的高度)。因此,支持传感器30时,在高度方向不会出现大型化,可以以最小范围的高度支持传感器30。
此外,如图12所示,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的衬套43的长度(厚度)大于前述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的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衬套43在轴方向上衬套43的两端位于轴方向上同径部36a(限制部)的两端的内侧。根据上述构成,即使根据衬套43扩大了侧部框架2a的按压范围,横跨整个扩大了的按压范围,同径部36a接受负荷检出部37。因此,既得到了设置衬套43的效果,又可以稳定地测量负荷。
此外,帽檐部43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螺栓18的上面(图10中的虚线所示)相比更靠近下方,该螺栓18将安装托架15、16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据此,可以抑制衬套43在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可以进一步地将传感器30的支持空间紧凑化。
进一步地,在衬套43的圆筒部43a与侧部框架2a的接合面中,直径方向外侧部分(在图12中是衬套43的下端面)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更靠近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内侧。更进一步地,在衬套43的圆筒部43a与侧部框架2a的接合面中,直径方向外侧端部(在图12中是衬套43的下端面)被设置在与后述垫圈41的直径方向外侧端部(在图12中是垫圈41的下端面)相比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
作为抵接部或负荷输入部件的滑动部件42,是为了与传感器30抵接,将来自车用座椅Z具有的座椅框架F的负荷输入传感器30而设置的。换言之,滑动部件42是与传感器30接触的接触部件。进一步地,滑动部件42是为了在施加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时,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相对传感器30容易滑动,滑动部件42是由滑动性良好的树脂部件形成。此外,在构成抵接部的基础上,将滑动部件42安装在侧部框架2a的形态之外,相对侧部框架2a通过树脂涂层也可以构成抵接部。
更具体地说明如下:滑动部件42是由乙烯树脂构成的环状部件,在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直径方向(换言之就是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介于该圆环部与衬套43之间。更具体而言,即滑动部件42具有筒状的嵌合筒部42b、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该嵌合筒部42b嵌合至衬套43的贯通孔43c,该一端侧帽檐部42a作为与嵌合筒部42b的一端部邻接的第一凸缘部,该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作为与嵌合筒部42b的另一端部邻接的第二凸缘部。在上述的嵌合筒部42b贯通衬套43的贯通孔43c的状态下,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之间是夹持衬套43、侧部框架2a的状态(参照图12)。即滑动部件42在从侧部框架2a向座椅宽度方向形成为宽度较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一端侧帽檐部42a的直径小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直径。这样,滑动部件42通过具有作为凸缘部的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42c,提高了滑动部件42的刚性(安装强度)。
此外,在滑动部件42上,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贯穿一端侧帽檐部42a、嵌合筒部42b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贯通孔42d。该贯通孔42d稍大于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径。并且,在传感器30的支持作业时,在滑动部件42的贯通孔42d与上述圆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缝隙的状态下,将该圆环部嵌插至上述贯通孔42d。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安装滑动部件42,使一端侧帽檐部42a比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离延伸轴部31的的前端更远。
这样,由于滑动部件42的断面呈コ字形形成,因此可以相对衬套43更容易安装。
而且,滑动部件42的安装,优选按以下顺序进行。
首先,将具有一端侧帽檐部42a与嵌合筒部42b的滑动部件42(另一端侧帽檐部42c为未形成的状态)安装在衬套43上。此时,一端侧帽檐部42a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被安装在设置有传感器主体32的一侧。此外,该一端侧帽檐部42a也可以是与衬套43形成为一体。若一端侧帽檐部42a与衬套43形成为一体,滑动部件42的安装操作时,可以减少操作工序。
接下来,将衬套43插入侧部框架2a上设置的孔部21进行安装后,将与具有一端侧帽檐部42a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弯曲,形成另一端侧帽檐部42c。
在孔部21安装滑动部件42后,通过弯曲滑动部件4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另一端侧帽檐部42c,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稍微下降,由于可以先形成(设置)传感器32侧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因此在滑动部件42中,可以提高在基板组件34侧设置的部分的形状、尺寸的精度。结果,可以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此外,上述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径比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稍大。这样,通过上述衬套43的圆筒部43a的外径比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稍大地形成,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端部,不和衬套43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的交界部分接触,因此衬套43被坚固地安装在侧部框架2a上。
具有上述构成的滑动部件42,在侧部框架2a按压传感器主体32a的负荷检出部37时,在直径方向,介于侧部框架2a(严谨地讲是衬套43)与负荷检出部37之间,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滑动部件42是将经由侧部框架2a与衬套43传达的负荷最终输入负荷检出部37的负荷输入部件。即,负荷输入部件42将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时,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直接按压负荷检出部37。
此外,滑动部件42与在其厚度方向相邻设置的其他部件(具体而言是后述的垫圈41、垫片44)间隔地设置。即滑动部件42通过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与其他部件隔开缝隙设置,施加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时,滑动部件42在轴方向可移动。更详细地讲,通过从侧部框架2a向传感器30传达的负荷使传感器30的负荷检出部37向直径方向内侧弯曲变形时,滑动部件42伴随着该变形,沿着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向外侧(换言之向安装托架15、16侧)滑动移动。即滑动部件42是追随着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在上述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的可动部(可动部件)。
这样,通过滑动部件42向外侧(进一步地换言之就是向延伸轴部31侧)滑动,传感器30在安装托架15、16的附近(即被固定的部分)可以接住负荷。结果,由于来自侧部框架2a的负荷稳定地输入传感器30,因此提高了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滑动部件42被设置在与位置决定部35相比更靠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被设置在与负荷检出部37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更靠近设置有基板组件34的位置。即,滑动部件42在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与负荷测量传感器37的未被固定方的端部(自由端37b)相比更靠近安装有基板组件34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滑动部件42相对传感器30的负荷承受面37a稳定地抵接,因此可以提高负荷检出精度。另外,还可以抑制对滑动部件42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滑动部件42,如图17所示,在与后述垫片44相对的面,外周侧具有的端部42ax也可以是经过倒角加工的。通过倒角加工,在滑动部件42相对垫片44倾斜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垫片44及滑动部件42的损伤。结果,提高了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耐久性。此外,所谓倒角加工表示的是形成切除角部的构成或平滑的构成等。
此外,滑动部件42与负荷检出部37的接触面(具体而言就是贯通孔42a的内周面中,与负荷承受面37a相对的区域,相当于负荷输入面)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具有展宽。在此,上述接触面中,轴方向上的一端与上述同径部36a(限制部)的轴方向上的一端,同时位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及另一端中的一端上。相反地,上述接触面中,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与上述同径部36a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同时位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及另一端中的另一端上。
并且,上述接触面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比同径部36a的轴方向上的一端更靠近内侧(换言之,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一端分离)。据此,侧部框架2a通过滑动部件42按压负荷检出部37时,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承受负荷检出部37,进一步地,即使滑动部件42滑动也可以稳定地继续承受负荷检出部37。
另外,上述接触面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比同径部36a的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更靠近外侧(换言之,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另一端分离)。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存在的范围内,收纳有上述接触面。据此,负荷检出部37既可以受到同径部36a的限制,又可以正确地检出负荷(恰当地接受负荷)。
作为移动控制部的垫片44是由钢板(具体而言是SUS630)构成的环状部件。该垫片44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嵌合至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如图12所示,与上述滑动部件42之间稍微隔开缝隙,位于滑动部件4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垫片44被设置在滑动部件42的内侧,与滑动部件42相邻。此外,垫片44与传感器30具有的基板组件34之间隔开缝隙,位于基板组件3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这样,通过间隔地设置垫片44与基板组件34,滑动部件42向垫片44侧移动时,由于垫片44可以向基板组件34侧倾斜,因此,垫片44可以变成缓冲材保护基板组件34。
并且,垫片44在上述的设置位置,限制滑动部件42向内侧(即安装托架15、16侧的相反侧)过度移动。即垫片44是作为移动控制部件发挥机能,限制滑动部件42向比垫片44的设置位置更内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的内侧的端(换言之,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安装托架15、16侧的相反侧的端)与垫片44相比更靠近安装托架15、16(即位于外侧)。据此,应该确保抑制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量的同径部36a的长度(轴方向上的长度)为滑动部件42的可动范围的大小,即,至垫片44的设置位置的长度即可,可以抑制同径部36a变为超过必要的大小。
此外,垫片44的内周端部被设置在比传感器30具有的基板组件34的底面(即抵接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的面)更靠近径方向内侧,外周端部以比基板组件34的底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的大小形成。即,垫片44在传感器30被支持的状态下,在其直径方向,从基板组件34的底面延伸设置到外侧。进一步地换言之,垫片44形成于比基板组件34的底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从直径方向内侧横跨到外侧)。因此,垫片44在上述的设置位置,发挥了抑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内侧移动并与基板组件34干涉的机能。
此外,垫片44的外径形成为大于上述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即,垫片44延伸至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的直径方向外侧。这样通过垫片44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42的外径,即使滑动部件42沿着轴方向滑动,通过垫片44也可以确实地抑制其移动。另外,也可以抑制对滑动部件42局部地施加负荷。
进一步地,垫片44被设置在基板组件34的顶面(抵接负荷检出部37的面的相反面,即设置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外侧的面、外端面)的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内侧。这样,通过垫片44被设置在比基板组件34的直径方向外侧的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内侧,变为在基板组件34的直径方向内侧收纳垫片44的构成。因此,用于将传感器30固定在座椅上的构成,可以实现抑制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大型化。
如上所述,底壁部50是通过螺栓18及螺帽(固定部件)安装在上部滑轨12上,垫片44,其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比用于固定安装托架15、16与上部滑轨12而设置的螺栓18的上端更下方。
通过将垫片4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螺栓18的上端更下方,用于将传感器30固定在座椅上的构成,可以实现抑制高度方向的大型化。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表示的是垫片44与传感器30(传感器主体32)是分开单独设置的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与上述圆环部形成为一体。通过将垫片44形成为一体,可以减少构成配件的配件数量,可以容易地进行传感器30的支持作业。
作为移动限制部或移动限制部件的垫圈41是由热轧钢板构成的圆筒部件,如图12所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被设置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滑动部件42之间的缝隙内,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与滑动部件42之间稍微隔开缝隙,且相邻。另外,在垫圈41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孔41a,其直径比传感器30上构成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的直径大一圈。
垫圈41形成为板厚大于构成侧部框架2a的钢板的板厚。此外,垫圈41不与安装托架15、16形成为一体,单独形成的情况下,板厚大于构成安装托架15、16的钢板。另外,垫圈41形成为其板厚小于衬套43的板厚。并且,在垫圈41与安装托架15、16分开单独形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刚性的同时,由于垫圈41的形状、大小可以自由地变更,因此设计的自由度也提高了。
具有上述形状的垫圈41,使上述圆孔41a与插入孔52呈同轴圆状重合,通过凸焊接合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内侧表面。并且,为了支持传感器30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时,将延伸轴部31通过垫圈41的圆孔41a引导至插入孔52内。另外,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抵接在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传感器30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被定位时,垫圈41,如图12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位于位置决定部35的外侧。
如上所述安装的垫圈41作为限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外侧过度移动的制动器发挥机能。更具体而言,滑动部件42从位于在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侧的状态,移动到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外侧时,垫圈41限制滑动部件42从上述圆环部的外侧脱落。
垫圈41延伸至滑动部件42具有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的直径方向外侧。即垫圈41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42具有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的外径。通过这样的构成,滑动部件42抵接垫圈41时,由于滑动部件42的另一端部帽檐部42c的全面可以抵接垫圈41,因此扩大了抵接面积。因此,垫圈41可以稳定地阻止另一端部帽檐部42c,可以抑制滑动部件42上被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垫圈41的厚度较大,若将传感器30插入插入孔52直至位置决定部35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抵接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垫圈41的厚度方向位于内侧的端部(即,垫圈41的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上滑动部件42侧的端部),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接近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自由端部(即,负荷检出部37的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垫圈41侧的端部)。
换言之,垫圈41的厚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上述圆环部的自由端部在将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图12中表示的符号VS)上重合。根据这样的位置关系,可以抑制在上述圆环部的自由端(负荷检出部37的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垫圈41侧的端部)施加偏向一方的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的状态下,垫圈41也可以被设置为,与传感器30的负荷检出部37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面(自由端37b)在传感器30的直径方向(与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假想平面(图12的符号VS)上不重合。通过使用这样的构成安装垫圈41,负荷检出部37接受负荷变形时,可以抑制垫圈41干涉负荷检出部37,抑制负荷检出精度的降低。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虽然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与负荷检出部37在轴方向上间隔地形成,但是垫圈41被设置在覆盖该缝隙的位置。这样通过使用垫圈41来覆盖立壁部51与负荷检出部37之间的缝隙构造,可以抑制负荷检出部37与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之间侵入异物。
若负荷检出部37与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之间侵入异物的话,通过来自座椅的负荷向下压滑动部件42时异物产生干涉,传感器30无法正确地测量负荷。对此,通过垫圈41覆盖立壁部51与负荷检出部37之间的缝隙构造,抑制异物的侵入,结果,可以抑制传感器30的负荷检出的误差。
从车用座椅Z的侧方看时,垫圈41被设置在与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重合的位置。即,垫圈41在座椅宽度方向被设置在与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重合的位置。进一步地换言之,在前侧安装区域25(或后侧安装区域23)的范围内具有垫圈41。
通过上述构成,优选侧部框架2a(更详细地来讲是前侧安装区域25、后侧安装区域23)与侧部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具有的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的距离变小,不需将垫圈41的厚度变大。据此,传感器30周边的构造可以实现进一步地小型化。
此外,如上所述,传感器30通过在延伸轴部31上螺合螺帽39而被安装托架15、16支持。并且,如图12所示,垫圈41在轴方向上以相对该螺帽39重合的位置、大小而形成。这样,通过在轴方向上螺帽39与垫圈41重合的构成,螺帽39与垫圈41通过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被相向地设置,安装托架15、16可以更坚固地支持传感器30。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垫圈41与传感器30(传感器主体32)安装托架15、16等分开单独设置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例如与安装托架15、16的立壁部51形成为一体。更详细地讲也可以是形成为立壁部51的一部分向传感器主体32侧隆出。通过将垫圈41形成为一体,可以减少构成配件的配件数量,可以容易地进行传感器30的支持作业。进一步地,在垫圈41与安装托架15、16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由于在安装托架15、16上形成凸出的形状,可提高安装托架15、16的刚性。
此外,如图17所示,在垫圈41上,具有滑动部件42侧的面的直径方向的端部41b、41c分别可以进行倒角加工。通过倒角加工,在滑动部件42相对垫圈41倾斜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滑动部件42及抑制垫片41的损伤。结果,提高了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耐久性。此外,所谓倒角加工表示的是形成切除角部的构成或具备平滑的构成等。
进一步地,虽然表示的垫圈41是正圆形的,但是也可以是椭圆形的。通过将垫圈41设置为椭圆形,使其长轴方向沿着前后方向(使短轴方向变为高度方向),可以抑制垫圈41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因此,可以实现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紧凑化。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的其他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8对安装传感器用配件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与上述实施例共同的配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不具备上述实施例中已说明的垫圈41、垫片44,而具备了E环45。
E环45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环状部件,被安装在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上。具体而言,在具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周设置有槽,E环45嵌入该槽并安装在传感器主体32上。
E环45是为了限制侧部框架2a沿着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的移动范围而设置的,在侧部框架2a与E环45之间具有滑动部件42。换言之,在侧部框架2a上安装有滑动部件42,通过安装在传感器30的负荷检出部37上的E环45来限制滑动部件42向延伸轴部31侧移动时的移动量。
此外,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大于E环45的外径。进一步地,在E环45抵接侧设置的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径大于一端侧帽檐部42a的外径。通过这样的构成,滑动部件42抵接E环45时,由于可以更稳定地抵接E环45,因此可以提高负荷的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件42的一端侧帽檐部42a及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直径方向外侧的端部(在图18中,一端侧帽檐部42a、另一端侧帽檐部42c的外周端部)分别被设置在比安装于传感器主体32的基板组件34的顶面(即与负荷检出部37抵接的面)更靠近直径方向内侧、且被收容在与基板组件34相比,更靠近直径内侧。
传感器与车用座椅Z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在对上述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进行详细说明的同时,参照已示出的图5的同时,参照图14及图15对传感器30与车用座椅Z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在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项中所说明的,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位于第一滑轨部件的上方,即从传感器30来看更近一些的下部滑轨11的上方。并且,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该支持位置的话,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严谨地讲是传感器主体32中,位于比负荷检出部37更靠近内侧的部分)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位于各个侧部框架2a之间(换言之,第一滑轨部件与第二滑轨部件之间)。例如,如图5所示,设置在传感器30上的基板组件34位于比侧部框架2a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被装载在第一滑轨部件与第二滑轨部件上的状态下,传感器30被支持于上述支持位置时,在传感器主体32上的负荷承受部,在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在此,负荷承受部是形成于传感器主体32、承受车用座椅Z(具体而言是侧部框架2a)传达的负荷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负荷承受面37a相当于负荷承受部。
即,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在上述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作为负荷承受部的负荷承受面37a位于比作为第一滑轨部件的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外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位置关系,由于传感器30变得不易与座椅内部的部件(位于滑轨部件之间的部件,例如S弹簧6或者未图示的安全带)干涉,因此可以良好地达成车用座椅Z的紧凑化。
此外,负荷承受面37a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具有宽度(展宽)。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位于比作为第一滑轨部件的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外侧的位置。换言之,负荷承受面37a的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滑轨部件侧的端,在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中心,位于比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并且,负荷承受面37a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也位于比第一滑轨的中央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中央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通过上述的位置关系,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部件干涉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上述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即第一滑轨部件侧的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传感器主体32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被设置在比第一滑轨部件的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的端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
通过如上的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由于可以有效利用下部滑轨11上的空间,支持传感器30,因此车用座椅Z可以更紧凑化。
另外,由于传感器主体32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因此设置在传感器主体32上的基板组件34也被收纳在下部滑轨11的宽度方向两端之间。因此,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情况下,设置在基板组件34上的接头部34a,在其前端位于前侧的状态下,被设置在与第一滑轨部件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第二滑轨部件所在侧的端)相比更靠近外侧(远离第二滑轨部件的位置)。据此,变得可以抑制接头部34a与座椅内部的部件的干涉,例如,变得可以顺利连接安全带至接头部34a。
另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位于S弹簧6(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的S弹簧6中,最近的S弹簧。下同)更外侧,换言之,与S弹簧6相比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据此,如前所述,可以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
进一步地,从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的目的出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在构成S弹簧6的第一弯曲部6a及第二弯曲部6b中,在与设置第二弯曲部6b相同的位置设置传感器30。在此,第一弯曲部6a是,在S弹簧6中,从被支持在第一滑轨部件上的传感器30来看,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向第一滑轨部件靠近且弯曲的部分。第二弯曲部6b是,从被支持在第一滑轨部件上的传感器30来看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向第二滑轨部件靠近且弯曲的部分。
根据以上的配置,可以使传感器30与S弹簧6隔开,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了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在上下方向(车用座椅Z的高度方向),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与设置S弹簧6的位置为互不相同的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中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区域(具体而言,是后侧安装区域23及前侧安装区域25)的地方。据此,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可以进一步地向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部件的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还是在车用座椅Z被装载在第一滑轨部件与第二滑轨部件上的状态下,传感器30被支持在上述支持位置时,如图15所示,传感器30在延伸轴部31沿着车辆座椅的宽度方向的状态下,位于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上与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相同的位置。
换言之,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4a,被设置在前后方向上传感器30存在的位置。另一方面,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传感器30所在侧的端部),被设置为在前后方向绕进传感器30的前方,并沿着延伸轴部31。通过使传感器30与抑制陷入管4的位置关系满足上述的位置关系,可以设置抑制陷入管4且抑制其与传感器30的干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绕进传感器30的前方,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是抑制陷入管4的宽度方向端部4b在前后方向绕进传感器30的后方。
此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设置在传感器30上的基板组件34位于侧部框架2a的更内侧。即基板组件34中的基板,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从侧部框架2a来看位于与安装托架15、16所在侧的相反侧。这种状态下,基板与侧部框架2a的间隔(换言之基板组件34与侧部框架2a的间隔)大于侧部框架2a与安装托架15、16的间隔。据此,由于在抑制基板与侧部框架2a的接触的同时,传感器30的支持位置向更外侧移动,因此车用座椅Z可以进一步地紧凑化。
接下来,对传感器30与安装传感器用部件4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时,滑动部件42被设置在负荷检出部37的外端侧(即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安装托架15、16侧的端)的更内侧(换言之,被设置在离安装托架15、16更远的位置)。即,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滑动部件42没勾在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因此可以确认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的状态(有无异物等)。
此外,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是垫圈41的厚度方向上内侧端接近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但是为了更容易确认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的状态,也可以是垫圈41的厚度方向上内侧端位于比负荷检出部37的外侧端更外侧。
此外,在车用座椅Z装载在第一滑轨部件(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下部滑轨11)与第二滑轨部件(宽度另一端侧的下部滑轨11)上,传感器30被支持于支持位置的状态下,作为限制部的同径部36a被设置在比第一滑轨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离第二滑轨部件更远的位置。据此,传感器30(具体的讲是负荷检出部37)被设置在更外侧,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传感器30与座椅内部部件的干涉。
延伸轴部的改良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剖面是正圆形的例子,为了抑制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的相对旋转,延伸轴部31也可以为下述形态。
作为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其他装置,如图16所示,可以考虑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设置从轴部主体的外周向直径方向内侧凸出的凸部。在此,轴部主体是在延伸轴部31中凸部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是与公螺丝部31a邻接的邻接部31b。
对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上述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的外周,在延伸轴部31的周方向上,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设置多个凸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2个凸部31c、31d。
另一方面,在插入孔5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两个凸部31c、31d对应的凹部52a、52b,将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分别使凸部31c、31d与对应的凹部52a、52b啮合。结果,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传感器30相对安装托架15、16以延伸轴部31为中心相对旋转时,上述的凸部31c、31d在插入孔52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凹部52a、52b的一侧面(即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上卡止。据此,抑制了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凸部31c、31d是为了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而设置的。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延伸轴部31的轴部主体的外周方向设置用于限制传感器30的位置的(即为了决定位置)凸部31c、31d。
此外,对应凸部31c、31d形成凹部52a、52b的话,各凸部31c、31d卡止在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时,与该边缘面有面接触。据此,解决了上述课题(延伸轴部31用边缘抵接并削掉插入孔52的内周面的课题)。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凸部31c、31d可以与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接触,虽然设置有凹部52a、52b,但是只要可以面接触即可,也可以是代替凹部52a、52b的构造使其面接触。
另外,在凹部52a、52b中,至少有一个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位于轴部主体的上侧。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托架15、16的插入孔52的边缘面形成有,在延伸轴部31插入插入孔52的状态下位于轴部主体的上侧、凸部可啮合的凹部。据此,确认传感器30的支持状态(特别是在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上传感器30的定位状态)变得容易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互不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是两个)凸部31c、31d。据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的功效。此时,优选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按一定的间隔(本实施例中是大约错开180度)设置各凸部31c、31d。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凸部31c、31d的形状(包括尺寸)各不相同,据此,可以抑制传感器30的错误组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两个凸部中,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31c大于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小侧的凸部31d。在此,在轴部主体的外周的周方向上施加负荷较大(较小)侧是指在外周的周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两点中,从负荷的传达方向看位于更下方(上方)的侧。
若更具体地说明的话,传感器30的形成有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周与在负荷检出部37施加负荷的传达路径(直线路径)的交点,在上述圆环部的外周上存在2个。其中,位于下方的交点(下侧交点)是施加负荷较大侧的交点,在轴部主体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下侧交点的位置形成的凸部31c成为了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另一方面,位于上方位置的交点(上侧交点)是施加负荷较小侧的交点,轴部主体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上侧交点的位置形成的凸部31d成为了施加负荷较小侧的凸部。
这样,关于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由于尺寸越大刚性越高,因此,例如即使施加负荷变得较大也可以稳定地限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此外,提高施加负荷较大侧的凸部的刚性中,除了将尺寸变大之外,也可以实施例如为了提高刚性的表面处理或表面涂层。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中,凸部31c、31d在从邻接部31b的外周凸出的同时,与作为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相连。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段差部与凸部31c、31d在所述轴方向上相连成为一体。若为这样的构成,加工轴体形成凸部31c、31d的情况下,可以比较容易地形成凸部31c、31d。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从延伸轴部31的直径方向上的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小于作为传感器30的位置决定部35的段差部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小于段差部的外径)。据此,通过段差部既可以容易地进行传感器30的定位,又可以抑制传感器30的相对旋转。此外,关于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也可以是与上述段差部的外径相等。这种情况下,与延伸轴部31的中心到凸部31c、31d的前端的长度小于段差部的外径的情况相比,虽然通过段差部对传感器30的定位的容易性稍有不及,但是在成型的容易度或确保刚性的方面却略胜一筹。
此外,在抑制对凸部31c、31d施加过大负荷的基础上,关于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上螺合的螺帽的外径,优选大于插入孔52的直径。
关于其他的支持构造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下称本案实施例),是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紧固在安装托架15、16上,安装托架15、16支持传感器30。并且在本案实施例中,若在车用座椅Z施加负荷,从侧部框架2a向负荷检出部37直接输入负荷,侧部框架2a被设置在比安装托架15、16更靠近宽度方向内侧。但是,关于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也可以考虑本案实施例以外的构造,例如,也可以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紧固在侧部框架2a上,同一框架2a支持传感器30。这样的构成(下称其他实施例)中,就变为从与侧部框架2a不同的部件向负荷检出部37传达负荷。
接下来,参照图19至图27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斜视图,图20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座椅组件的展开图,图21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图,图2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安装传感器用各个配件的配件图,图23是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部分扩大图,图24是表示负荷产生时负荷测量传感器及其周边的情况的图,图25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26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20中,为了图示方便,省略了对后述安装传感器用部件70的图示。另外,在图24中,为了简单明了地说明负荷产生时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情况,图示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倾斜等稍有夸张。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其他实施例以与本案实施例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省略共同构成的说明,图19至图27中,关于与本案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付与与上述说明同样的编号或符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车用座椅Z的座椅框架F上的一对侧部框架2a上分别支持有传感器30。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侧部框架2a相当于支持托架,其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支持一个传感器30。这样,若在座椅框架F中刚性较高的侧部框架2a上支持传感器30的话,提高了相对传感器30的支持刚性,可以将传感器30稳定地设置在支持位置。此外,在各侧部框架2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形成有紧固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用的圆孔状的孔部21。
此外,如图20所示,在上部滑轨12的上端面中,通过螺栓及螺帽在前端部固定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在后端部固定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在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形成有插入孔62,在该插入孔62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
并且,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互相重合的状态下,在这些孔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的话,通过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连结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及侧部框架2a。此时,如图19及图21所示,一对侧部框架2a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更外侧,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位于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更内侧。
此外,虽然在图19及图21所示的构成中,是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固定有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但是也可以是在上部滑轨12的侧面安装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构成。在抑制座椅组件S在上下方向上大型化这一点上优选这种构造。进一步地优选,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连结成一体,一体化的传感器承受托架从上部滑轨12的侧面的前端横跨到后端而被接合。在这种构成中,提高了相对传感器承受托架的支持刚性。进一步地,若在宽度方向上在下部滑轨11与上部滑轨12之间设置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话,可以抑制宽度方向上座椅组件S的大型化。
另一方面,其他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的传感器主体32具有为了检出负荷而变形的负荷检出部37。负荷检出部37是对应在车用座椅Z施加负荷的大小而变形的部分,具体而言,就是在构成传感器主体32的外筒体中位于开口端侧的端部的圆环部。在圆环部中,自由端侧的端部,在传感器30被固定且支持在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插入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
并且,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产生负荷的话,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在其外周面的上方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向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歪扭而变形。即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与本案实施例一样,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相当于负荷承受面37a。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延伸轴部31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传感器30被固定且支持在侧部框架2a上。若具体地说明,如前所述,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重合,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内侧在这些孔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据此,传感器30中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宽松地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内。
进一步地,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侧部框架2a的外侧凸出,在公螺丝部31a上螺合螺帽39。这样,延伸轴部31被紧固在侧部框架2a上,结果传感器30被固定在侧部框架2a上。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30也是在延伸轴部31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侧方的状态下,具体而言,即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沿着宽度方向的状态下被支持。此外,支持于侧部框架2a上的传感器30在悬臂的状态下,更具体地讲是延伸轴部31的相反侧变为自由端的状态下被保持。
在以上状态下,乘客就座在安装有传感器30的车用座椅Z上的话,其时的负荷(图24中,用符号F上附加的箭头表示)通过侧部框架2a及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具体而言,即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根据其负荷,侧部框架2a在孔部21的内周面向下方按压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的上端部。该按压力相当于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发生的负荷。在这种意义上,在侧部框架2a中,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相当于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30中和负荷承受面37a不同的部分抵接,向传感器30输入负荷。
若来自侧部框架2a的按压力,即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发生的负荷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来自侧部框架2a的输入负荷而产生的旋转力矩,传感器30以如图24所示的指定位置作为支点,变得开始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动作,形成有负荷承受面37a的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通过后述滑动部件72向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特别是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按压抵住。在这种意义上,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中,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伴随着传感器30的旋转动作,构成了传感器主体32按压抵住的传感器主体承受部。
并且,若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形成的负荷承受面37a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话,如图24所示,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反作用力向直径方向内侧倾倒歪扭。
在如上所述的其他实施例中,若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的话,其负荷首先从侧部框架2a输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通过该输入负荷传感器30开始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动作,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在其外周面上方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最终,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而变形。这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车用座椅Z施加的负荷通过侧部框架2a及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进一步地通过传感器30自身的旋转动作传达给负荷检出部37。
另外,在圆环部的直径方向内侧,与本案实施例一样,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因此,若通过负荷,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时的歪扭量达到指定量的情况下,同径部36a与圆环部抵接。即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与本案的实施例一样,圆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变形时与同径部36a抵接,限制圆环部的进一步的歪扭变形。
进一步详细而言,在同径部36a中,圆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变形时与圆环部抵接的区域,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有一定的展宽。该区域抑制了由偏向一方的负荷等导致的圆环部的过度变形,因而传感器30变得可以稳定地测量负荷。此外,圆环部中,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按压抵住的范围内,在其内侧存在同径部36a。因此,横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按压抵住的全部范围,同径部36a承受圆环部。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更稳定地测量负荷。
此外,在同径部36a中,位于限制圆环部变形的区域两侧的区域,与本案实施例相同,作为限制圆环部与收容轴部36之间侵入异物的限制异物侵入部发挥机能。
接下来,对其他实施例涉及的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进行说明。另外,由于车用座椅Z是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的,因此以下仅对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传感器30连结在侧部框架2a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之间而被支持。即传感器30以横跨侧部框架2a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形式被支持。
另一方面,侧部框架2a上形成有圆孔状的孔部21,在该孔部21上宽松地插入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的邻接部31b。
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沿着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延伸出来,通过螺栓被可拆装自如地固定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通过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上部滑轨12分开单独形成,即使是座椅设计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重新安装传感器30等,提高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的广泛应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性。然而,也可以是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与下部滑轨11或上部滑轨12形成为一体的构造。换言之,也可以是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构成滑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构造。若为这样的构成,由于刚性较高的滑轨部件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来利用,因此可以确保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刚性。结果,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检出部37变得稳定地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部滑轨12的前端部设置有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在上部滑轨12的后端部设置有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通过这样两个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在车用座椅Z的前后方向隔开,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设置变得可以进行个别地调整,变得提高了托架位置的调整精度。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传感器承受托架前后不分开的一体化的构成、两个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相连结及两个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相连结的构成、进一步地也可以是上述构成组合起来的构成。若为这样的构成,提高了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刚性。
在此,虽然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与后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6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但是由于其基本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仅对前侧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的构造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20所示,传感器承受托架65具有装载在上部滑轨12的上面的底壁部60及从底壁部60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壁部61。而且,在立壁部61上,如前所述形成有插入孔62,在插入孔62内宽松地插入传感器30上作为负荷检出部37而设置的圆环部。
此外,如图21所示,在立壁部61中,插入孔62的外缘部实施了内缘翻孔加工。据此,在立壁部61中,插入孔62的外缘部形成环状弯折的环状部63。环状部63指的是,在立壁部61中,其内侧形成有插入孔62,向着宽度方向上外侧,即向着最近的设置有侧部框架2a一侧稍微凸出的部分。通过形成该环状部63,宽度方向上插入孔62的长度大于环状部63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立壁部61中,为了形成环状部63而弯折的部分,如图23所示,呈R状弯曲。即在立壁部61中,位于设置有环状部63侧的相反侧的插入孔62的开口边缘部,被实施了倒角后变得平滑。
此外,在立壁部61中,位于插入孔62的更下方位置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向车体地板侧,即向下方大致笔直地延伸出来。据此,通过在宽度方向上扩大立壁部61,可以抑制车用座椅Z的大型化。
并且,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在侧部框架2a上形成的孔部21互相连通地重合,对于重合的状态下的两个孔,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更内侧插入。此时,插入传感器30直至传感器主体32上设置的位置决定部35抵接至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据此,在宽度方向上传感器30被定位。
若传感器30被定位的话,传感器主体32中,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宽松地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与此同时,延伸轴部31的公螺丝部31a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外侧凸出,邻接部31b嵌合至上述孔部21。进一步地,在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向外侧凸出的公螺丝部31a螺合螺帽39,延伸轴部31被紧固于侧部框架2a上。根据上述顺序,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上。
若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上,传感器30介于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与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之间。在此,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相当于将在车用座椅Z施加的负荷输入传感器30的负荷输入部。另一方面,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形成有插入孔62的部分相当于传感器30通过上述负荷旋转时,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通过后述的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的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即,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30处于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时,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互相分离。
如上所述,若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互相分离,通过负荷输入部对传感器30输入负荷,传感器30变得开始旋转。伴随着该传感器30的旋转动作,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传感器主体承受部,结果,圆环部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变形。即通过伴随着传感器30的旋转,圆环部移动到按压抵住传感器主体承受面的位置,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恰当地传达给圆环部。此时,即使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很微小,根据杠杆原理负荷也可以恰当地从负荷输入部传达到圆环部。
通过以上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可以恰当地传达到负荷检出部37,因此可以确实地检出且测量该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在侧部框架2a上的状态下,侧部框架2a的形成有孔部21的部分,从最近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来看,位于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支持的传感器主体32的相反侧。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看负荷输入部位于传感器主体32的相反侧。若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由于负荷输入部远离传感器主体32,例如即使过大的负荷从负荷输入部输入,该过大负荷也不会直接作用于传感器主体32,可以实现对传感器主体32的保护。
另外,如前所述,若传感器30通过乘客就座在车用座椅Z时的负荷开始旋转的话,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通过后述的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在此,在本实施例中,立壁部61中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设置有通过内缘翻孔加工形成的环状部63。即,在本实施例中,插入孔62的内周面的面积仅扩大了环状部63的大小。据此,变得容易向变形部传达负荷。即环状部63是为了扩大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的面积而形成的部位。
进一步地,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环状部63,在宽度方向上向侧部框架2a侧,即向负荷输入部所在侧凸出。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输入负荷传感器30开始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如图24所示,首先按压抵住环状部63中刚性较高的基端侧。结果,圆环部相对插入孔62的内周面恰当地按压抵住。
此外,圆环部通过传感器30的旋转而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位于圆环部的外周面上部的负荷承受面37a,在相对圆环部的中心轴倾斜的状态下,与插入孔62的内周面抵接。在此,为了增加负荷承受面37a上与插入孔62的内周面抵接的区域,且使圆环部更有效地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如图25所示也可以是将环状部63的形状变为向自由端侧缩径的锥形形状等,对应负荷承受面37a的倾斜,插入孔62的内周面相对圆环部的中心轴倾斜的面。
此外,虽然是以环状部63在宽度方向上向侧部框架2a侧凸出的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是如图26所示,也可是向侧部框架2a的相反侧,即向负荷输入部所在侧的相反侧凸出。在这种构成中,传感器30通过来自负荷输入部的输入负荷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首先用环状部63的自由端侧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据此,例如从负荷输入部输入过大的负荷,圆环部也用环状部63的自由端侧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其时,该自由端部弯曲变形,避开圆环部与环状部63的冲突导致的冲击负荷,可以吸收上述过大负荷。
此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圆环部的内侧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其一部分由限制圆环部的过度变形的限制部构成。另外,在收容轴部36上与同径部36a邻接的区域具有异径部36b中的缩径部分,该缩径部分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圆环部内。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30被支持在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在插入孔62宽松地插入圆环部,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及异径部36b中的缩径部分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插入孔62内。换言之,插入孔62的长度被设置为,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时,从插入孔6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范围内收容同径部36a整体。若是这样的构成,在圆环部中,通过环状部63在直径方向内侧歪扭地包围与同径部36a抵接部分的整个区域。据此,在圆环部中,通过被传达的负荷而歪扭的部分与环状部63相抵,因此变为负荷可以被确实地传达。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上端位于比传感器30或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具体而言是后述垫圈71、滑动部件72及垫片74更上方。这样,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构成为高度大于作为被支持体的传感器30或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相对这些被支持体的支持刚性会提高。
接下来,对将负荷良好地传达给传感器30而恰当地支持传感器30的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进行说明。如图21所示,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从宽度方向外侧按照垫圈71、滑动部件72、垫片74的顺序排列,每个传感器30都设置有整套这些配件。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相当于负荷传达部或负荷传达部件的衬套43,这一点与本案实施例不同。
在安装传感器用配件70中,滑动部件72是图22所示的筒状体,嵌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上形成的插入孔62。并且,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嵌合至滑动部件72上形成的贯通孔72d,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此时,滑动部件72,抵接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方部,即抵接负荷承受面37a将负荷传达至传感器主体32。即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件72与本案实施例的滑动部件42一样,相当于抵接部或负荷输入部件。
进一步具体而言,滑动部件72,在其中心轴方向上的中央部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此时,使滑动部件72的中心轴方向与车用座椅Z的宽度方向一致,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这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侧部框架2a上宽度方向内侧设置的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相当于安装部件,作为抵接部的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滑动部件72内部的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中,横跨从自由端到比基端稍前的位置的部分被嵌合。
并且,通过施加在车用座椅Z的负荷,传感器30旋转,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中的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滑动部件72抵接圆环部的外周。即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换言之,滑动部件72通过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抵接的内周面输入来自车用座椅Z的负荷,该滑动部件72上形成的贯通孔72d的内周面,相当于负荷输入面。
另外,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滑动部件72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是在垫圈71与垫片74之间移动。即滑动部件72形成为相对负荷承受面37a,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圆环部通过传感器30的旋转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且圆环部的自由端部向直径方向内侧歪扭的话,则滑动部件72以追随着该歪扭变形的形态向宽度方向外侧,即向侧部框架2a侧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这样,通过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外侧滑动,圆环部在传感器30的固定端所在的侧部框架2a侧,接住负荷。结果,由于负荷稳定地传达到圆环部,因此提高了检出精度。
进一步地,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滑动部件72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跨过圆环部的自由端。据此,若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则圆环部变得良好地变形,提高了负荷检出精度。
如图22所示,具有上述机能的滑动部件72具有设置在中心轴方向中央部的圆筒状的嵌合筒部72b及设置在中心轴方向两端部的帽檐部72a、72c。此外,滑动部件72的中心轴方向与滑动部件72的滑动方向一致。并且,在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状态下,嵌合筒部72b插入插入孔62内,中心轴方向的一端侧帽檐部72a,在宽度方向上比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更外侧与该自由端邻接,中心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邻接。即,若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则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中形成插入孔62的部分夹住两个帽檐部72a、72c。
另外,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滑动部件72,一端侧帽檐部7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呈对称形状形成,上述两个帽檐部72a、72c大致同径。据此,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抵接滑动部件72时,可以抑制作用于帽檐部72a、72c的力在帽檐部72a、72c之间变得不均衡。进一步地,若一端侧帽檐部72a与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呈对称形状,由于将滑动部件72安装到圆环部时可以从任何一端侧安装,因此滑动部件72的安装操作变得容易了。
对滑动部件72的安装进行说明如下:将大致圆筒状的基材插入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62,在使上述基材的两端部从插入孔62凸出的状态下,分别对基材的两端部实施铆接加工。按照以上的顺序,完成两端部具有帽檐部72a、72c的滑动部件,将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并且在滑动部件72被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的状态下,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的外缘变得位于一端侧帽檐部72a的外缘的内侧。据此,在实施上述铆接加工的时候,在一端侧帽檐部72a,仅可以确保与环状部63的自由端部的外缘部相比延伸出来的部分的足够的预留边。
另外,在滑动部件72安装在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上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通过滑动部件72的一端侧帽檐部72a与环状部63的自由端无缝隙地抵接,接合在环状部63上。另一方面,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立壁部61的内侧表面抵接,并接合在立壁部61上,但是在另一端侧帽檐部72c与嵌合筒部72b形成的角部,与立壁部61之间形成缝隙。这就是根据如前所述,立壁部61中插入孔62的开口边缘部弯折成R状,并向侧部框架2a凸出而形成环状部63。因此,另一端侧帽檐部72c,通过与在立壁部61中位于比R状弯折时的弯折起点更靠近直径方向外侧的部分接合,而接合在立壁部61上。
并且,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在比滑动部件72的两端更靠近内侧的位置设置有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据此,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通过滑动部件72按压抵住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时,由于滑动部件72的相反侧存在夹持圆环部的同径部36a,因此,负荷稳定地传达到圆环部。
另外,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设置有滑动部件72,该滑动部件72跨过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决定部35与圆环部之间形成的缝隙。即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述缝隙的直径方向外侧设置滑动部件72,通过滑动部件72塞住缝隙,因此可以抑制抑制异物侵入缝隙内。
另外,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另一端侧帽檐部72c、嵌合筒部72b及立壁61的R状弯折部分围成的缝隙(下称空洞部)Sv靠近收容轴部36的同径部36a与异径部36b的交界位置。即,在延伸轴部31的轴方向上,在与同径部36a的终端相同的位置,存在空洞部Sv及立壁部61。另外,作为负荷检出部37的圆环部,在中心轴方向上与同径部36a的终端相同的位置的部分,位于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的区域中最靠近宽度方向内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通过输入负荷传感器30旋转,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在环状部63的基端侧按压抵住。此时,圆环部中,位于与同径部36a终端相同位置的部分,按压抵住插入孔62的内周面。并且,由于在圆环部63的基端侧形成有空洞部Sv,圆环部抵接插入孔62的内周面时,通过空洞部Sv吸收冲击。
垫片74与本案实施例一样,相当于移动控制部或移动控制部件,由环状部件形成,其内部插入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垫片74位于比滑动部件72的另一端侧帽檐部72c更靠近宽度方向内侧,限制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内侧过度移动。即垫片74抑制滑动部件向垫片74的设置位置的更内侧移动。此外,如图23所示,收容轴部36上同径部36a与异径部36b的交界位置位于比垫片74更靠近宽度方向外侧。据此,可以抑制收容轴部36的轴方向上同径部36a的长度超过必要长度。此外,垫片74的外径大于滑动部件72的帽檐部72a、72c的外径。据此,通过垫片74可以确实地阻止滑动部件72的过度移动。此外,关于垫片74,不仅限于与传感器30分开单独形成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与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形成为一体的构成。这种构造中,构成配件的数量变少,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需要的时间。
垫圈71与本案实施例相同,相当于移动限制部或移动限制部件,由位于滑动部件72的一端侧帽檐部72a与侧部框架2a之间的圆筒部件构成,限制滑动部件72向宽度方向外侧过度移动。具体而言,嵌合在传感器主体32的圆环部的状态下的滑动部件72向外侧在圆环部的外周面上滑动时,垫圈71与滑动部件72抵接,限制滑动部件72从圆环部脱落。垫圈71与滑动部件72抵接并限制滑动部件72从圆环部脱落。垫圈71,在其中央部形成的圆孔71a与侧部框架2a的孔部21呈同心圆状重合的状态下,通过凸焊接合在侧部框架2a上。圆孔71a的直径大于孔部21的直径,在传感器30被支持于侧部框架2a的状态下,如图22所示,在圆孔71a内设置传感器主体32的位置决定部35。另外,关于垫圈71,并不仅限于与传感器30或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分开单独形成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对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立壁部61的一部分进行加工等而与立壁部61形成为一体的构造,这样的构成中,构成配件的数量变得更少,可以缩短传感器30的支持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作为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以测量车用座椅Z上施加负荷的传感器30的支持构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例是使本发明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本发明只要不超出其宗旨,在可以进行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其等价物。另外,上述的形状和材质只是为了发挥本发明的功效而举出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对通过变形检知传感器检知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来测量负荷的负荷测量传感器30进行的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磁石及霍尔元件检知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来测量负荷的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持传感器30时,将传感器30的延伸轴部31插入安装托架15、16或传感器承受托架65、66的插入孔52、62,使公螺丝部31a从插入孔52、62的开口向外侧凸出,最终在公螺丝部31a上螺合螺帽39。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支持传感器30时,使延伸轴部31的前端向插入孔52、62的外侧凸出。即也可以是在插入孔52、62插入延伸轴部31的状态下,使延伸轴部31的前端位于插入孔52、62的一端侧开口与另一端侧开口之间的构造。若为这样的构造,可以抑制延伸轴部31中,从插入孔52、62凸出的部分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有作为支持衬垫体的支持弹簧的S弹簧6。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传感器30与S弹簧6的干涉,是在尽可能远离S弹簧6的位置设置传感器30。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设置有斜盘框架(金属板部件)等支持乘客姿势部件代替支持弹簧的构成。这样的构成中也优选,在达成车用座椅Z的紧凑化的基础上,尽可能远离上述支持乘客姿势部件而支持传感器30。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从侧部框架2a到传感器主体32(具体而言是负荷检出部37)的负荷传达更恰当地进行,设置有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侧部框架2a通过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按压负荷检出部37。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不设置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侧部框架2a直接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并按压负荷检出部37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在从侧部框架2a到传感器主体32的负荷传达路径内设置代替衬套43和滑动部件42的中转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部件42虽然是伴随着负荷检出部37的变形而移动的可动部件,然而例如,在侧部框架2a直接与负荷检出部37接触并按压负荷检出部37的构成中,侧部框架2a自身就相当于可动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座椅的一个例子车用座椅Z为例,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航空机或船舶等其他乘坐物用座椅。进一步地,并不仅限于乘坐物用,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测量负荷的座椅。
符号说明
Z 车用座椅(座椅)
F 座椅框架
S 座椅组件
Sv 空洞部
1 座椅靠背框架(座椅框架)
2 就座框架(座椅框架)
2a 侧部框架
3 连结管
4 抑制陷入管
4a 宽度方向中央部
4b 宽度方向端部
4c 连结部
5 架设斜盘
6 S弹簧
6a 第一弯曲部
6b 第二弯曲部
10 滑轨机构
11 下部滑轨
12 上部滑轨(滑轨部件)
13 固定托架
14 框架构件
15 安装托架
16 安装托架
17 滑动杆
18 螺栓(固定部件)
20 前端部
21 孔部
22 连结区域(连结部)
23 后侧安装区域(凸出部)
23a 伸出部
24 前端区域
25 前侧安装区域(凸出部)
25a 伸出部
26 中间区域
26a 下部
26b 上部
26c 后侧邻接部位
26d 前侧邻接部位
30 传感器(负荷测量传感器)
31 延伸轴部
31a 公螺丝部
31b 邻接部
31c,31d 凸部
32 传感器主体
33 轴体
34 基板组件(转换部)
34a 接头部
35 位置决定部
36 收容轴部
36a 同径部
36b 异径部
37 负荷检出部
37a 负荷承受面
37b 自由端
39 螺帽(紧固装置)
40 安装传感器用配件
41 垫圈(移动限制部、移动限制部件)
41a 圆孔
41b,41c 端部
42 滑动部件(抵接部、负荷输入部件)
42a 一端侧帽檐部(凸缘部、第一凸缘部)
42ax 端部
42b 嵌合筒部(筒状部)
42c 另一端侧帽檐部(凸缘部、第二凸缘部)
42d 贯通孔(负荷输入面)
43 衬套(负荷传达部、负荷传达部件)
43a 圆筒部(小直径部)
43b 帽檐部(延伸部、大直径部)
43c 贯通孔
44 垫片(移动控制部)
45 E环
50 底壁部
51 立壁部
52 插入孔
52a,52b 凹部
53 上方凸出壁
54 去除部
60 底壁部
61 立壁部
62 插入孔
63 环状部
65,66 传感器承受托架
70 传感器安装用配件
71 垫圈
71a 圆孔
72 滑动部件(抵接部、负荷输入部件)
72a 一端侧帽檐部(凸缘部、第一凸缘部)
72b 嵌合筒部
72c 另一端侧帽檐部(凸缘部、第二凸缘部)
72d 贯通孔
74 垫片
101 座椅框架
111 下部滑轨
112 上部滑轨
130 负荷测量传感器
131 轴部

Claims (23)

1.一种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使具有传感器主体及从该传感器主体延伸出来的延伸轴部的负荷测量传感器,在所述延伸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方位置的状态下,被安装托架支持,该传感器主体检知来自具有座椅框架的座椅的负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为了承受所述负荷而形成的负荷承受面;
具有与该负荷承受面抵接,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抵接部;
该抵接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负荷承受面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向支持于所述支持托架的所述延伸轴部侧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与被相邻设置的其他部件间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地具有位置决定部,该位置决定部被设置在从所述负荷承受面到所述支持托架之间,且相对所述支持托架决定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的位置;所述抵接部被设置在与所述位置决定部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被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负荷承受面抵接的负荷输入面由比所述安装部件滑动性更高的负荷输入部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有筒状部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
所述凸缘部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具有筒状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第一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该第二凸缘部在所述筒状部的轴方向的另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
所述第一凸缘部及所述第二凸缘部形成于夹住所述安装部件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一端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支持托架上的所述延伸轴部;
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另一端是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
所述负荷输入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通过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且位移来检出所述负荷;
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被安装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上,检知所述负荷检出部的位移量并转换成电信号;
所述抵接部被设置在从所述负荷检出部的移位自由端到所述转换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将所述负荷传达给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与所述抵接部邻接的负荷传达部;
所述负荷传达部及所述抵接部均被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在该负荷传达部中,在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的传感器主体侧端部,与相对该传感器主体侧端部位于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的相反侧的部分相比,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的长度较长;
在所述负荷传达部的所述负荷的传达方向,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端部的相反侧的部分与所述安装部件形成为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传达部由负荷传达部件形成,该负荷传达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按压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位置的端部;
该负荷传达部件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侧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板厚大于所述安装部件侧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板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被安装安装部件上,该安装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支持托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进一步地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被安装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上,检知所述传感器主体上产生的负荷并转换成电信号;
在该转换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具有限制所述抵接部向所述转换部侧移动量的移动控制部;
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的直径方向上,与所述转换部的内侧的面相比在更靠近外侧形成。且被设置在与所述安装部件相比更靠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控制部由移动控制部件形成,该移动控制部件相对所述传感器主体单独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控制部相对所述转换部在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上被间隔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延伸轴的直径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转换部的外端面相比更靠近内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托架及所述安装部件的其中之一通过固定部件被安装在沿着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部件上;
所述移动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与所述固定部件的上端相比更靠近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具有筒状部和凸缘部,该筒状部沿着所述延伸轴部的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抵接,该凸缘部在该筒状部的轴方向的一端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出来;
该凸缘部与所述移动控制部在所述轴方向上被相邻地设置;
所述移动控制部延伸至所述凸缘部的外径的直径方向外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持托架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具有限制所述抵接部向所述支持托架侧的移动量的移动限制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与所述负荷输入部抵接而检出所述负荷;
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负荷检出部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面,在将所述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的同一假想平面上不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检出部与所述支持托架间隔地设置;
所述移动限制部覆盖所述负荷检出部与所述支持部件之间的缝隙,在所述延伸轴部的直径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缝隙的外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9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呈环状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中,具有负荷输入部与传感器主体承受部,该负荷输入部与不同于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部分抵接、并将所述负荷输入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主体承受部是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所述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时,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
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具有负荷检出部,该负荷检出部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且位移来检出所述负荷;
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因所述负荷输入部输入的所述负荷而移动,伴随着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的移动动作,所述负荷检出部变为通过所述抵接部按压抵住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
在所述负荷测量传感器支持于支持托架的状态下,所述负荷输入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承受部互相分离。
CN2012102626294A 2011-07-28 2012-07-27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Pending CN1028970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5467 2011-07-28
JP2011-165468 2011-07-28
JP2011165467A JP2013028265A (ja) 2011-07-28 2011-07-28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1165469A JP2013028267A (ja) 2011-07-28 2011-07-28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1165466A JP5815320B2 (ja) 2011-07-28 2011-07-28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1-165466 2011-07-28
JP2011-165469 2011-07-28
JP2011165468A JP2013028266A (ja) 2011-07-28 2011-07-28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2012-131052 2012-06-08
JP2012131052A JP5960514B2 (ja) 2012-06-08 2012-06-08 荷重測定センサ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059A true CN102897059A (zh) 2013-01-30

Family

ID=4660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26294A Pending CN102897059A (zh) 2011-07-28 2012-07-27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21748B2 (zh)
EP (1) EP2551652A1 (zh)
CN (1) CN1028970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2266A (zh) * 2013-04-08 2015-11-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用框架
CN108657028A (zh) * 2017-03-28 2018-10-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就座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8487B2 (en) * 2011-07-28 2015-05-26 Ts Tech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load measurement sensor
WO2013015405A1 (ja) * 2011-07-28 2013-01-3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支持構造
JP6450334B2 (ja) * 2016-02-29 2019-01-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809375B2 (ja) * 2017-05-22 2021-01-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締結構造、及び乗物用シート用締結具
JP2019130230A (ja) * 2018-02-02 2019-08-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処理システム
US10845229B2 (en) * 2018-07-11 2020-11-24 Edwards Vacuum Llc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JP7421060B2 (ja) 2019-07-17 2024-01-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0182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Anton Dukart Force sensor
WO2005088267A1 (de) * 2004-03-10 2005-09-22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CN1692040A (zh) * 2002-11-11 2005-11-02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特别是用于确定汽车座椅重量的测力计
WO2006011598A1 (ja) * 2004-07-30 2006-02-02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重量測定装置
DE102006047392A1 (de) * 2006-10-06 2008-04-10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einen Einbau in einem Fahrzeugsitzgestühl und Verfahren zur Kraftmessung für ein Fahrzeugsitzgestüh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2357B2 (en) 1998-09-16 2002-07-02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R.L.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integrated occupation detector
DE10229020A1 (de) * 2002-06-28 2004-01-22 Robert Bosch Gmbh Kraftsensor
US7513571B2 (en) * 2003-02-13 2009-04-0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Kg, Coburg Sea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DE10313828A1 (de) 2003-03-21 2004-10-28 Bizerba Gmbh & Co. Kg Kraftmesszelle
DE102004011845A1 (de) 2004-03-09 2005-09-29 Soehnle-Waagen Gmbh & Co. Kg Kraftmesselement zur Messung des Gewichts einer Person auf einem Kraftfahrzeugsitz
US7210358B2 (en) 2004-07-15 2007-05-01 Honda Motor Co., Ltd. Force sensor assembly
JP4205028B2 (ja) 2004-09-07 2009-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荷重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06098115A (ja) 2004-09-28 2006-04-13 Aisin Seiki Co Ltd 荷重計測手段と荷重入力部との接続構造
US7219760B2 (en) * 2005-02-14 2007-05-22 Trw Automotive U.S Llc Seat load sensing apparatus
DE102005032475A1 (de) 2005-07-07 2007-01-18 Bizerba Gmbh & Co. Kg Kraftmes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Kraftmessvorrichtung
KR101430196B1 (ko) 2008-08-18 2014-08-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승객식별장치
JP2010139364A (ja) * 2008-12-11 2010-06-24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シート用荷重センサ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0182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Anton Dukart Force sensor
CN1692040A (zh) * 2002-11-11 2005-11-02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特别是用于确定汽车座椅重量的测力计
WO2005088267A1 (de) * 2004-03-10 2005-09-22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WO2006011598A1 (ja) * 2004-07-30 2006-02-02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重量測定装置
DE102006047392A1 (de) * 2006-10-06 2008-04-10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einen Einbau in einem Fahrzeugsitzgestühl und Verfahren zur Kraftmessung für ein Fahrzeugsitzgestüh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2266A (zh) * 2013-04-08 2015-11-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用框架
CN105102266B (zh) * 2013-04-08 2017-11-1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用框架
CN108657028A (zh) * 2017-03-28 2018-10-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就座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1652A1 (en) 2013-01-30
US20130025377A1 (en) 2013-01-31
US9121748B2 (en)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7059A (zh)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US7455343B2 (en) Passenger's weight measurement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load sensor
WO2013022063A1 (ja)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支持構造
US9108534B2 (en) Vehicle seat
CN108437866B (zh) 座椅装置
CN102897064A (zh) 负荷测量传感器的支持构造
US9522616B2 (en) Automotive folding seat device
US11148565B2 (en) Vehicle seat
CN110856680B (zh) 车辆
CN103442939A (zh) 车用座椅的跳起机构及车用座椅
US20150097408A1 (en) Headrest and vehicle seat
CN108394324B (zh) 座椅框架
EP3072732B1 (en) Vehicle seat device
US8998333B2 (en) Headrest of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headrest
JP4475661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2019137402A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支持構造
JP743677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9151311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JP5871512B2 (ja) 荷重測定センサ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構造
US20070152490A1 (en) seat assembly for automobile
JP7237619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55157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2112925B1 (ko) 차량에 장착되는 가변형 좌석
JP4533208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13035524A (ja) 荷重測定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