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4324B - 座椅框架 - Google Patents

座椅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4324B
CN108394324B CN201810084623.XA CN201810084623A CN108394324B CN 108394324 B CN108394324 B CN 108394324B CN 201810084623 A CN201810084623 A CN 201810084623A CN 108394324 B CN108394324 B CN 108394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wall portion
reinforcing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46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4324A (zh
Inventor
大沼弘治
马场广
御园生大嗣
水越敏充
岛津将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94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4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4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4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Arrangement of seat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3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扩大座椅下部的背部的空间。座椅框架(1)具备下部框架(13),该下部框架(13)连结配置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2)的下部。下部框架(13)具有设置于后方的后壁部(13A)、设置于比后壁部(13A)更靠前方的前壁部(13B)、连结后壁部(13A)与前壁部(13B)的下端的连结部(13C)。后壁部(13A)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并具有沿着侧边框架(12)的外形的一对侧部(70A)、(70B)及设置于一对侧部(70A)、(70B)之间且以下端比上端更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72)。倾斜部(72)设置于比侧部(70A)、(70B)更靠前方。

Description

座椅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大了座椅背部的空间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构成搭载于汽车等乘坐物的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的先决条件是小型化。特别是,由于在座椅背部下方的空间放置有后座乘客的脚,因此,需要扩大该部分的空间。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将构成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下部框架(底部交叉部件)的截面设置为大致J字形状的座椅框架等已经众所周知。
专利文献1:特开2015-3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下部框架的后部位于与侧边框架的后端相同程度的位置,因此存在不能充分确保座椅背部中的下方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扩大座椅下部的背部的空间的座椅框架。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具备下部框架,该下部框架连结配置于左右的侧边框架的下部,所述下部框架具有设置于后方的后壁部、设置于比所述后壁部更靠前方的前壁部、连结所述后壁部与所述前壁部的下端的连结部,所述后壁部具有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并沿着所述侧边框架的外形的一对侧部、设置于所述一对侧部之间且以下端比上端更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设置于比所述侧部更靠前方。
根据上述座椅框架,能够扩大座椅下部背后的空间。即,根据上述座椅框架,能够扩大后座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倾斜部设置了加强部。
如此,能够提高下部框架的倾斜部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具有连接所述倾斜部及所述一对侧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1连接处、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连接处,所述第1连接处位于比所述第2连接处更靠前方。
如此,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前壁部的间隔自下方至上方逐渐扩展。
如此,能够缩小下部框架的下部的尺寸。据此,能够扩大后座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具有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旋转轴,所述后壁部设置于比所述旋转轴更靠后方,所述前壁部设置于比所述旋转轴更靠前方。
如此,能够通过下部框架保护旋转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前壁部相对于支持乘客的支持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如此,能够稳定地支持乘客。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部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为沿着所述侧边框架的形状,在设置了所述倾斜部的范围内,所述后壁部、所述前壁部、所述连结部的截面形成为从侧面看与所述侧边框架重合。
如此,能够使下部框架小型化。据此,能够扩大后座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具有控制座椅靠背框架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旋转的倾斜单元,所述倾斜部从侧面看设置于所述倾斜单元的内侧。
如此,能够使下部框架小型化。据此,能够扩大后座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单元焊接于所述侧边框架,所述倾斜部从侧面看设置于与所述倾斜单元及所述侧边框架的焊接位置重合的位置。
如此,能够使下部框架小型化。据此,能够扩大后座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支持乘客的受压部件更靠外侧。
如此,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大范围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座椅衬垫框架的受压部件的安装部位于比延长了所述倾斜部的面更靠前方。
如此,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扩大座椅下部背后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提高下部框架的倾斜部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缩小下部框架的下部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通过下部框架保护旋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稳定地支持乘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使下部框架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大范围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扩大下部框架背后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为座椅靠背框架的左侧面图。
图3A为侧边框架的外侧面图。
图3B为侧边框架的后面图。
图3C为侧边框架的内侧面图。
图4为从图1的视点IV看第2连结托架周边的部分扩大图。
图5A为第1连结托架的外侧面图。
图5B为第1连结托架的后面图。
图5C为第1连结托架的内侧面图。
图6A为第2连结托架的外侧面图。
图6B为第2连结托架的后面图。
图6C为第2连结托架的内侧面图。
图7为座椅框架正面的部分扩大图。
图8为座椅框架后面的部分扩大图。
图9为图7的IX-IX截面图。
图10为图7的X-X截面图。
图11为从图7的视点XI看的部分扩大图。
图12A为表示设置于侧边框架的加强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2B为表示设置于侧边框架的加强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2C为表示设置于侧边框架的加强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2D为表示设置于侧边框架的加强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2D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1进行说明。座椅框架1构成搭载于车辆的车用座椅的骨架。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比较容易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即,以下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是毋庸置疑的。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看时的前后方向,是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方向。
“座椅宽度方向”表示车用座椅的横宽方向,与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看时的左右方向一致。
另外,“上下方向”表示车用座椅的高度方向,与从正面看车用座椅时的上下方向一致。
1.座椅框架1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就座椅框架1的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座椅框架1主要由座椅靠背框架10及座椅衬垫框架20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0构成座椅框架1中靠背部分的骨架,座椅衬垫框架20构成座椅框架1中就座部分的骨架。
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0具备倒U字形状的上部框架11、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的一对侧边框架12、连结一对侧边框架12的下端部的下部框架13。
上部框架11在构成上部框架11的两侧下部的上部框架侧部11A焊接于侧边框架12。
另外,在上部框架11的上端焊接安装有头枕安装部17。头枕安装部17是插通从未图示的头枕垂下的两个头枕支柱的管状体。
另外,在比上部框架11的上部框架侧部11A更靠上方的两端部架设有横梁14。在横梁14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比左右更向座椅上方凹陷的凹部14A。优选的是凹部14A设置于左右的头枕安装部17之间。
这样,在座椅框架1中,通过在横梁14形成凹部14A,能够实现座椅框架1的轻量化。
此外,凹部14A形成于横梁14的下端,也可以形成于上端。另外,凹部14A也可以形成于横梁14的上端及下端。
如图1所示,倾斜单元40的旋转轴16在左右的侧边框架12的下端部之间以贯穿左右的侧边框架12的状态被安装。
此外,通过操作倾斜操作部使倾斜单元40动作,从而能够调整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20的座椅靠背框架10的角度。
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中央部架设有承受来自乘客的荷重的受压部件15。在此,受压部件15具备支持部15A、线缆15B及线缆15C。
支持部15A支持乘客的背部,例如,由板簧或S弹簧等弹性部件构成。此外,支持部15A中座椅前方的面称为支持面。
线缆15B分别卡止于支持部15A及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具体而言,线缆15B相对于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使用嵌合于在前壁部13B形成的贯穿孔的夹子50被卡止。
线缆15C分别卡止于支持部15A的上端部及横梁14。
这样,支持部15A通过线缆15B及线缆15C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
接下来,就座椅衬垫框架2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座椅衬垫框架20在从上方看时形成为方形框状的外形形状。并且,座椅衬垫框架20主要将分别构成与座椅宽度方向左右端部的一对衬垫侧边框架22、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0的前端部的盘式框架21、连结左右衬垫侧边框架22的连结管23作为主要构成要素。例如,连结管23为圆管等中空部件,安装于支持乘客臀部的受压部件24的后端。
如图1所示,在左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的后端部的上部安装有第1连结托架18。并且,在第1连结托架18通过倾斜单元40连结有左侧的侧边框架12。
另外,如图4所示,在右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的后端部的上部安装有第2连结托架19。并且,在第2连结托架19通过倾斜单元40连结有右侧的侧边框架12。
此外,关于第1连结托架18及第2连结托架19构成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描述。
2.侧边框架12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图3A、图3B及图3C就侧边框架12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为座椅靠背框架10的左侧面图。图3A为侧边框架12的外侧面图,图3B为侧边框架12的后面图,图3C为侧边框架12的内侧面图。
如图2、图3A及图3C所示,在构成侧边框架12的侧部的侧边框架侧部12A形成有包括安全气囊安装孔31A、安全气囊安装孔31B、安全气囊安装孔31C、贯穿孔31D在内的多个贯穿孔。
安全气囊安装孔31A、安全气囊安装孔31B及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为用于安全气囊单元安装的贯穿孔。在此,安全气囊单元包括安全气囊主体、引导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的织物、安全气囊安装用的板子等。例如,安全气囊安装孔31B及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为安装安全气囊的织物的孔,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为插通从安全气囊主体的护圈延伸的螺栓的孔。
贯穿孔31D形成于与上部框架侧部11A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且在贯穿孔31D焊接有侧边框架12及上部框架11。
如图2、图3A及图3C所示,在构成侧边框架12的侧部的侧边框架侧部12A形成有沿着其后缘12C延伸的第1加强部30A。此外,后缘12C相当于构成侧边框架12的侧面的侧边框架侧部12A及构成后面的侧边框架后部12B的边界的弯曲部。
例如,第1加强部30A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的一部分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构成。
在此,第1加强部30A至少设置于侧边框架侧部12A中宽度最宽的宽幅部12D。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强部30A从沿后缘12C且在上下方向与贯穿孔31D相对的位置至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C相对的位置设置。
即,第1加强部30A至少设置于与侧边框架12及上部框架侧部11A重合的位置,据此能够提高侧边框架12与上部框架11的接合部分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第1加强部30A的上端位于比侧边框架12及上部框架11的焊接位置更靠上方。
另外,如图2所示,第1加强部30A从侧面看设置于与上部框架11、衬垫侧边框架22在上下重合的位置。
如图2、图3A及图3C所示,在构成侧边框架12的侧部的侧边框架侧部12A形成有从第1加强部30A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座椅前方延伸的第2加强部30B。
第2加强部30B与第1加强部30A一样,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的一部分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构成。
在此,第2加强部30B形成于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之间。
此外,第2加强部20B的后端连接于第1加强部30A,两者形成整体。并且,第2加强部30B的前端位于比安全气囊安装孔31B更靠座椅前方,同时位于比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更靠座椅后方。
如图2、图3A及图3C所示,在构成侧边框架12的侧部的侧边框架侧部12A形成有从第1加强部30A的下端向座椅前方延伸的第3加强部30C。
第3加强部30C与第1加强部30A一样,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的一部分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构成。
在此,第3加强部30C形成于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之间。
此外,第3加强部30C的后端连接于第1加强部30A,两者形成整体。并且,第3加强部30C的前端位于比安全气囊安装孔31C更靠座椅前方,同时位于比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更靠座椅后方。
另外,如图2所示,相对于表示模拟了就座于以座椅框架1为骨架的车用座椅的乘客的三维模特的躯干的轴线的躯干线T,第2加强部30B以大致垂直相交的角度(即大致直角)从第1加强部30A延伸。
另一方面,第3加强部30C相对于躯干线T以不垂直相交的角度(即锐角)从第1加强部30A延伸。
即,第2加强部30B与第3加强部30C从第1加强部30A延伸的角度各不相同。
这样,通过使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第3加强部30C的延伸角度各不相同,能够强化对来自各个方向的荷重输入的刚性。
另外,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第3加强部30C在上下方向分别设置于比倾斜单元40更靠上侧。
另外,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第3加强部30C的座椅内侧的底部(即筋的底部)位于比设置于侧边框架12的前方的法兰的端部更靠座椅外侧。
另外,优选的是第1加强部30A的上端部比下端部宽度更窄。
另外,优选的是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的前端部比后方部的宽度更窄。
另外,优选的是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的前端部位于比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受压部件15的支持部15A、倾斜单元40的安装部、头枕安装部17、旋转轴16更靠前方。
另外,优选的是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第3加强部30C的任意一个位于比头枕安装部17更靠前方。
如图3B所示,在侧边框架12的侧边框架后部12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后面加强部30D。在侧边框架后部12B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形成有贯穿孔31E及贯穿孔31F。
后面加强部30D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后部12B的一部分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构成。后面加强部30D从与第1加强部30A的上端相对的位置延伸至比第1加强部30A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后面加强部30D的上端位于比在侧边框架后部12B形成的贯穿孔31E更靠上方,后面加强部30D的下端以位于比在侧边框架后部12B形成的贯穿孔31F更靠下方的方式形成后面加强部30D。
在此,后面加强部30D中位于贯穿孔31E与贯穿孔31F之间的中央部分为比上端及下端宽度更宽的宽幅部。
另外,后面加强部30D的下端位于与下部框架13在上下方向重合的位置。
这样,通过在侧边框架后部12B形成后面加强部30D,能够大范围地提高侧边框架后部12B的强度。
如上所述,通过在侧边框架12的侧边框架侧部12A设置了将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一体构成的倒F字形状的筋部,能够均衡地提高衬垫框架侧部12A的大范围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第1加强部30A沿后缘12C设置,能够提高后缘12C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第1加强部30A至少设置于侧边框架侧部12A中的宽幅部12D,这样即使在宽幅部12D形成了用于安装安全气囊等部件的各种贯穿孔时,也能够提高宽幅部12D的强度。
另外,通过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使安全气囊安装孔31A形成于上下被夹住的位置,能够提高安全气囊安装孔31A周围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第2加强部30B设置于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之间,能够提高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周围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第3加强部30C设置于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之间,能够提高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C周围的强度。
3.第1连结托架18及第2连结托架19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1、图4至图6C就第1连结托架18及第2连结托架19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为从图1中的视点IV看第2连结托架19周边的部分扩大图。
图5A、图5B、图5C分别相当于第1连结托架18的外侧面图、后面图、内侧面图。
另外,图6A、图6B、图6C分别相当于第2连结托架19的外侧面图、后面图、内侧面图。
如图5A、图5B及图5C所示,在第1连结托架18设置有脆弱部18A、轴贯通孔18B、螺栓紧固用孔18C、螺栓紧固用孔18D。
脆弱部18A设置于轴贯通孔18B与螺栓紧固用孔18D之间,是向座椅外侧弯曲的部分。在施加荷重于第1连结托架18时,在脆弱部18A容易变形。
轴贯通孔18B插通有旋转轴16,同时安装有左侧的倾斜单元40。在第1连结托架18通过左侧的倾斜单元40连结有左侧的侧边框架12。
在螺栓紧固用孔18C及螺栓紧固用孔18D通过螺栓及螺母等紧固工具固定有左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
例如,在车辆后面碰撞时,第1连结托架18的脆弱部18A通过变形来吸收冲击。
如图6A、图6B及图6C所示,在第2连结托架19设置有脆弱部19A、轴贯穿孔19B、螺栓紧固用孔19C、螺栓紧固用孔19D、脆弱部19E。
脆弱部19A设置于轴贯穿孔19B与螺栓紧固用孔19D之间,是向座椅外侧弯曲的部分。在施加荷重于第2连结托架19时,在脆弱部19A容易变形。
轴贯穿孔19B插通有旋转轴16,同时安装有右侧的倾斜单元40。在第2连结托架19通过右侧的倾斜单元40连结有右侧的侧边框架12。
在螺栓紧固用孔19C及螺栓紧固用孔19D通过螺栓及螺母等紧固工具固定有右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
另外,脆弱部19E设置于轴贯穿孔19B与螺栓紧固用孔19C之间,是向座椅外侧弯曲的部分。在施加荷重于第2连结托架19时,在脆弱部19E容易变形。
例如,在车辆后面碰撞时,第2连结托架19的脆弱部19A、脆弱部19E通过变形来吸收冲击。
此外,关于第1连结托架18的脆弱部18A,轴贯穿孔18B侧的第1连接部与螺栓紧固用孔18D侧的第2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在第1连结托架18中,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并未错开。
另一方面,关于第2连结托架19的脆弱部19A,相对于轴贯穿孔19B侧的第1连接部,螺栓紧固用孔19D侧的第2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位于座椅内侧。即,第2连接托架19中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错开。
另外,在第1连结托架18中,在轴贯穿孔18B与螺栓紧固用孔18C之间并未设置脆弱部。
另一方面,在第2连结托架19中,在轴贯穿孔19B与螺栓紧固用孔19C之间设置有脆弱部19E。
这样,在第1连结托架18及第2连结托架19中通过非对称设置脆弱部,能够改变在座椅框架1施加荷重时的变形容易度。
如图1所示,在左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设置有高度调整单元41,在右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没有设置相同的部件。因此,与连结于右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的第2连结托架19相比,在连结于左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2的第1连结托架18在后面碰撞时输入更大的荷重。
与之相对,在座椅框架1中,以上述方式在第1连结托架18及第2连结托架19设置非对称的脆弱部,并且通过设置第2连结托架19比第1连结托架18更容易变形,能够调整第1连结托架18与第2连结托架19的变形为相同程度。
4.下部框架13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11就下部框架13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7为座椅框架1的正面图,是下部框架13周边的部分扩大图。
图8为座椅框架1的后面图,是下部框架13周边的部分扩大图。
图9为图7的IX-IX截面图,图10为图7的X-X截面图。
图11为从图7的视点XI看的箭头图,是下部框架13的凹部76周边的部分扩大图。
如图7至图9所示,下部框架13具备构成座椅后部的后壁部13A、构成座椅前部的前壁部13B、及连结后壁部13A与前壁部13B的下端的连结部13C。
4.1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的构成
首先,主要就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9所示,前壁部13B是使与支持部15A相对的座椅宽度部分从连结部13C向上方延伸的部分。
如图7所示,在支持部15A安装有下端安装了三个夹子50的线缆15B。并且,在前壁部13B形成有3处与夹子50嵌合的作为贯穿孔的安装部51。
如图7所示,安装部51从支持部15A分离,且设置于支持部15A的下方。另外,安装部51设置于比支持部15A的左右方向的端部更靠内侧。
并且,通过将安装于线缆15B的夹子50嵌合于前壁部13B的安装部51,从而线缆15B固定于前壁部13B。
如图7所示,在前壁部13B中,在各夹子50的安装部51的上部分别形成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上侧加强部60A、上侧加强部60B、上侧加强部60C。如图7所示,上侧加强部60A、上侧加强部60B、上侧加强部60C分别形成于大致同一水平面上,左侧设置有上侧加强部60A,中央设置有上侧加强部60B,右侧设置有上侧加强部60C。
此外,上侧加强部60A、上侧加强部60B、上侧加强部60C作为通过将前壁部13B的一部分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后方凹陷的筋部形成。
如图7所示,上侧加强部60A、上侧加强部60B、上侧加强部60C分别形成为沿着前壁部13B的上缘的形状。即,前壁部13B的上缘的中央为直线状、左右的端部为圆弧状,与之相对的,上侧加强部60A的左侧端部形成为圆弧状,其他为直线状;上侧加强部60B形成为直线状;上侧加强部60C的右侧端部形成为圆弧状,其他为直线状。
另外,上侧加强部60A的左侧端部的位置比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宽度方向更加位于外侧。同样地,上侧加强部60C的右侧端部的位置比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宽度方向更加位于外侧。
如图7所示,在前壁部13B与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在与上侧加强部60A相对的安装部51的下方形成有相互分离的下侧加强部61A及下侧加强部61B。下侧加强部61A及下侧加强部61B作为通过将前壁部13B及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后方凹陷的筋部形成。
如图7所示,与上侧加强部60A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上侧加强部60A、下侧加强部61A及下侧加强部61B之间。
另外,上侧加强部60A的左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A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上侧加强部60A的右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B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
即,下侧加强部61A与下侧加强部61B相对于设置于上部的上侧加强部60A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下侧加强部61A与下侧加强部61B的间隔比上侧加强部60A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短。
如图7所示,在前壁部13B与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在与上侧加强部60B相对的安装部51的下方形成有相互分离的下侧加强部61C及下侧加强部61D。下侧加强部61C及下侧加强部61D作为通过将前壁部13B及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后方凹陷的筋部形成。
如图7所示,与上侧加强部60B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上侧加强部60B、下侧加强部61C及下侧加强部61D之间。并且,与上侧加强部60B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宽度方向设置于下侧加强部61C及下侧加强部61D之间。
另外,上侧加强部60B的左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C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上侧加强部60B的右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D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
即,下侧加强部61C与下侧加强部61D相对于设置于上部的上侧加强部60B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下侧加强部61C与下侧加强部61D的间隔比上侧加强部60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短。
如图7所示,在前壁部13B与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在与上侧加强部60C相对的安装部51的下方形成有相互分离的下侧加强部61E及下侧加强部61F。下侧加强部61E及下侧加强部61F作为通过将前壁部13B及连结部13C的边界部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后方凹陷的筋部形成。
如图7所示,与上侧加强部60C相对的安装部51在座椅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上侧加强部60C、下侧加强部61E及下侧加强部61F之间。
另外,上侧加强部60C的左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E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上侧加强部60C的右侧端部的位置位于比下侧加强部61F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
即,下侧加强部61E与下侧加强部61F相对于设置于上部的上侧加强部60C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下侧加强部61E与下侧加强部61F的间隔比上侧加强部60C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短。
另外,如图7所示,上侧相邻的上侧加强部60A与上侧加强部60B的间隔比下侧相邻的下侧加强部61B与下侧加强部61C的间隔更短。同样地,上侧相邻的上侧加强部60B与上侧加强部60C的间隔比下侧相邻的下侧加强部61D与下侧加强部61E的间隔更短。
例如,在后壁部13A的前面安装受压部件15时,在后壁部13A与前壁部13B之间设置有旋转轴16,由于空间并不充分导致受压部件15的安装操作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在座椅框架1中,由于在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设置了安装受压部件15的线缆15B的安装部51,因此旋转轴16与操作者的手不会相互干涉,能够提高受压部件15的安装操作性。
4.2下部框架13的后壁部13A的构成
接下来,就下部框架13的后壁部13A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具有后壁部13A、侧部70A、侧部70B、连接部71A、连接部71B及倾斜部72。
侧部70A、侧部70B分别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沿着侧边框架12的外形的形状。
如图8、图9所示,倾斜部72设置于侧部70A及侧部70B之间,以下端比上端更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另外,倾斜部72位于比侧部70A及侧部70B更靠座椅前方。
连接部71A是连接侧部70A与倾斜部72的大致半圆形的部分。并且,连接部71A倾斜至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连接部71A具有倾斜部72与连接部71A连接的第1连接处77A、侧部70A与连接部71A连接的第2连接处78A。并且,第1连接处77A位于比第2连接处78A更靠前方。
连接部71B是连接侧部70B与倾斜部72的大致半圆形的部分。并且,连接部71B倾斜至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连接部71B具有倾斜部72与连接部71B连接的第1连接处77B、侧部70B与连接部71B连接的第2连接处78B。并且,第1连接处77B位于比第2连接处78B更靠前方。
如图8所示,倾斜部72的上缘设置有加强部72A。加强部72A是向座椅后方突出的法兰部。通过以此种方式在倾斜部72设置加强部72A,能够提高倾斜部72的上缘的强度。
另外,如图8所示,倾斜部7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支持部15A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外侧。
如图8所示,倾斜部72中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有多个贯穿孔73。具体而言,在倾斜部72的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的多个(3个)贯穿孔73与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的多个(3个)贯穿孔73分别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此贯穿孔73为矩形的长孔,以相对于座椅宽度方向倾斜的形状形成。
此外,贯穿孔73设置于与前壁部13B在座椅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
另外,如图10所示,贯穿孔73中至少一个(例如最外面的贯穿孔73)位于比头枕安装部17更靠外侧。
如图9所示,倾斜部72与前壁部13B的间隔自下方至上方逐渐扩展。如此,能够紧凑地构成下部框架13的下部。
另外,如图9所示,在设置了倾斜部72的范围中,后壁部13A、前壁部13B、连结部13C各自的截面形成为从侧面看与侧边框架12重合。具体而言,在设置了倾斜部72的范围中,后壁部13A、前壁部13B、连结部13C各自的截面形成为从侧面看不超出侧边框架12的范围。
另外,如图9所示,后壁部13A的上端位于比前壁部13B的上端更靠上。另外,支持部15A的下端比前壁部13B的上端更靠上,且位于比后壁部13A的上端更靠下。
另外,如图9所示,相对于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框架10及座椅衬垫框架20的旋转轴16,前壁部13B位于前方,包括倾斜部72在内的后壁部13A位于后方。即,在下部框架13中,后壁部13A与前壁部13B配置于在座椅前后夹住旋转轴16的位置。
另外,如图9所示,前壁部13B设置为与支持部15A大致平行。此外,由于支持部15A与躯干线T大致平行,换言之前壁部13B相对于躯干线T大致平行地设置。
如图10所示,对于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0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20旋转的倾斜单元40,倾斜部72在侧面看被收纳于倾斜单元40的内侧。
另外,倾斜部72从侧面看设置于与倾斜单元40及侧边框架12的焊接部52重合的位置。
另外,如图9所示,对于延长了倾斜部72的面,安装座椅衬垫框架20的受压部件24的安装部,即连结管23位于座椅前方。
如图8所示,在侧部70A及侧部70B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部75。上方突出部75形成为沿着侧边框架12的形状,在与侧边框架12的后面加强部30D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加强部74。此外,加强部74作为向座椅前方凹陷的筋部形成,成为与后面加强部30D啮合的形状。
另外,倾斜部72的左右端部位于比左右的上方突出部75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
此外,侧部70A及侧部70B焊接接合于侧边框架12。
在座椅框架1中,通过在沿着侧边框架12的形状的侧部70A与侧部70B之间设置位于比侧部70A及侧部70B更靠前方的倾斜部72,能够扩大座椅框架1的后部的下部框架13周边的空间。据此,使用了座椅框架1的前座的车用座椅能够扩大就座于后座的乘客放置脚的空间。
另外,如图11所示,下部框架13的下面,在连结部13C与侧部70B连结的部分形成有向座椅后方侧凹陷的凹部76。此外,在连结部13C与侧部70A连结的部分也形成有同样的凹部76。
如图11所示,凹部76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侧部70B(即上方突出部75)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
另外,侧部70B的凹部76设置于与连接部71B在座椅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同样地,侧部70A侧的凹部76设置于与连接部71A在座椅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1,通过在侧边框架12的侧边框架侧部12A设置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能够提高侧边框架12的刚性。
在此,由于第1加强部30A、第2加强部30B及第3加强部30C各自的延伸方向各不相同,因此能够提高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荷重输入的刚性。
另外,根据座椅框架1,通过在下部框架13的前壁部13B设置了受压部件15的安装部51,能够提高受压部件15的安装操作性。
另外,通过在前壁部13B的安装部51的上下设置了加强部,能够提高安装部51周边的刚性。
另外,根据座椅框架1,通过在下部框架13的后壁部13A的中央部设置了倾斜部72,能够扩大座椅框架1的后面的下部框架13周边部分的空间。据此,使用了座椅框架1的前座的车用座椅能够扩大就座于后部的乘客放置脚的空间。
5.变形例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图12A至图12D就形成于侧边框架12的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加强部(筋形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2A至图12D分别表示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的外侧面图。
首先,就第1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进行说明。
如图12A所示,在第1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形成有加强部80A、加强部80B、加强部80C、加强部80D及加强部80E。在此,加强部80A、加强部80B、加强部80C、加强部80D及加强部80E分别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形成。
加强部80A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后缘12C设置。
加强部80B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之间以向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加强部80C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之间以向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加强部80D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C的下侧以向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加强部80E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B的上部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设置。
如图12A所示,优选的是加强部80A、加强部80B、加强部80C、加强部80D及加强部80E全部不与其他加强部连结,各自作为独立的筋部设置。
另外,优选的是加强部80A、加强部80B、加强部80C、加强部80D及加强部80E的延伸方向各不相同。
接下来,就第2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进行说明。
如图12B所示,在第2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形成有加强部81A、加强部81B及加强部81C。在此,加强部81A、加强部81B及加强部81C分别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形成。
加强部81A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后缘12C设置。并且,加强部81A的下端向座椅内侧弯曲。
加强部81B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之间以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加强部81B的后端连结于加强部81A。
加强部81C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B的上部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设置。
接下来,就第3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进行说明。
如图12C所示,在第3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形成有加强部82A、加强部82B、加强部82C及加强部82D。在此,加强部82A、加强部82B、加强部82C及加强部82D分别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形成。
加强部82A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后缘12C设置。并且,加强部82A的下端向座椅内侧弯曲。
加强部82B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A与安全气囊安装孔31B之间以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加强部82B的后端连结于加强部82A。
加强部82C从加强部82A的弯曲处向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以向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加强部82C的后端连结于加强部82A。
加强部82D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B的上部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设置。
最后,就第4变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进行说明。
如图12D所示,在第4形例涉及的侧边框架12形成有加强部83A、加强部83B及加强部82C。在此,加强部83A、加强部83B及加强部83C分别作为通过将侧边框架侧部12A冲压加工而向座椅内侧凹陷的筋部形成。
加强部83A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后缘12C设置。
加强部83B形成为圆环状,后端部连结于加强部83A。并且,加强部83B形成于安全气囊安装孔31A、安全气囊安装孔31B及安全气囊安装孔31C之间,内含安全气囊安装孔31A。
加强部83C在安全气囊安装孔31B的上部沿侧边框架侧部12A的前缘设置。
符号说明
1 座椅框架
10 座椅靠背框架
11 上部框架
11A 上部框架侧部
12 侧边框架
12A 侧边框架侧部
12B 侧边框架后部
12C 后缘
12D 宽幅部
13 下部框架
13A 后壁部
13B 前壁部
13C 连结部
14 横梁
14A 凹部
15 受压部件
15A 支持部
15B 线缆
15C 线缆
16 旋转轴
17 头枕安装部
18 第1连结托架
18A 脆弱部
18B 轴贯通孔
18C 螺栓紧固用孔
18D 螺栓紧固用孔
19 第2连结托架
19A 脆弱部
19B 轴贯穿孔
19C 螺栓紧固用孔
19D 螺栓紧固用孔
19E 脆弱部
20 座椅衬垫框架
21 盘式框架
22 衬垫侧边框架
23 连结管
24 受压部件
30A 第1加强部
30B 第2加强部
30C 第3加强部
30D 后面加强部
31A 安全气囊安装孔
31B 安全气囊安装孔
31C 安全气囊安装孔
31D 贯穿孔
31E 贯穿孔
31F 贯穿孔
40 倾斜单元
41 高度调整单元
50 夹子
51 安装部
52 焊接部
60A 上侧加强部
60B 上侧加强部
60C 上侧加强部
61A 下侧加强部
61B 下侧加强部
61C 下侧加强部
61D 下侧加强部
61E 下侧加强部
61F 下侧加强部
70A 侧部
70B 侧部
71A 连接部
71B 连接部
72 倾斜部
72A 加强部
73 贯穿孔
74 加强部
75 上方突出部
76 凹部
77A 第1连接处
77B 第1连接处
78A 第2连接处
78B 第2连接处
80A 加强部
80B 加强部
80C 加强部
80D 加强部
80E 加强部
81A 加强部
81B 加强部
81C 加强部
82A 加强部
82B 加强部
82C 加强部
82D 加强部
83A 加强部
83B 加强部
83C 加强部
T 躯干线

Claims (11)

1.一种座椅框架,具备下部框架,该下部框架连结配置于左右的侧边框架的下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框架具有设置于后方的后壁部;
设置于比所述后壁部更靠前方的前壁部;
连结所述后壁部与所述前壁部的下端的连结部;
所述后壁部具有构成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并沿着所述侧边框架的外形的一对侧部;
设置于所述一对侧部之间且以下端比上端更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
所述倾斜部设置于比所述侧部更靠前方;
所述前壁部设置有安装支持乘客的受压部件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部设置了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倾斜部及所述一对侧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1连接处、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
部连接的第2连接处;
所述第1连接处位于比所述第2连接处更靠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前壁部的间隔自下方至上方逐渐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旋转轴;
所述后壁部设置于比所述旋转轴更靠后方;
所述前壁部设置于比所述旋转轴更靠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壁部相对于支持乘客的支持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为沿着所述侧边框架的形状;
在设置了所述倾斜部的范围中,所述后壁部、所述前壁部、所述连结部的截面形成为从侧面看与所述侧边框架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座椅靠背框架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旋转的倾斜单元;
所述倾斜部从侧面看设置于所述倾斜单元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单元焊接于所述侧边框架;
所述倾斜部从侧面看设置于与所述倾斜单元和所述侧边框架的焊接位置重合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所述受压部件更靠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座椅衬垫框架的受压部件的安装部位于比延长了所述倾斜部的面更靠前方。
CN201810084623.XA 2017-02-02 2018-01-29 座椅框架 Active CN108394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7826A JP6506321B2 (ja) 2017-02-02 2017-02-02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17-017826 2017-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4324A CN108394324A (zh) 2018-08-14
CN108394324B true CN108394324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13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4623.XA Active CN108394324B (zh) 2017-02-02 2018-01-29 座椅框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4043B2 (zh)
EP (1) EP3357747B1 (zh)
JP (1) JP6506321B2 (zh)
CN (1) CN108394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9899A1 (ja) 2016-08-09 2018-02-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18199383A (ja) * 2017-05-26 2018-1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の取付構造
WO2021016124A1 (en) 2019-07-19 2021-01-28 Chemoil Corporation Fuel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delivery of fuel to a fuel tank
US20220402417A1 (en) * 2019-08-28 2022-12-22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2151B3 (de) * 2006-07-12 2008-02-21 Grammer Ag Kraftfahrzeugsitz
US8539661B2 (en) 2007-10-29 2013-09-24 Johnson Controls Gmbh Frame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013904B1 (ko) * 2007-12-18 2011-02-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시트 백 프레임 구조
IT1390916B1 (it) 2008-08-01 2011-10-19 Lear Corp Italia S R L A Socio Unico Metodo per l'assemblaggio di un telaio di sedile anteriore di veicolo
US9010855B2 (en) 2010-09-17 2015-04-2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BR112013014106A2 (pt) * 2010-12-08 2016-09-20 Ts Tech Co Ltd assento de veículo
JP6130201B2 (ja) * 2013-04-25 2017-05-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189099B2 (ja) 2013-06-20 2017-08-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5003598A (ja) 2013-06-20 2015-01-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133188B2 (ja) 2013-09-30 2017-05-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351998B2 (ja) * 2014-02-28 2018-07-0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6175212A1 (ja) * 2015-04-27 2016-11-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WO2018029899A1 (ja) * 2016-08-09 2018-02-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7747A1 (en) 2018-08-08
US20180215295A1 (en) 2018-08-02
JP6506321B2 (ja) 2019-04-24
EP3357747B1 (en) 2023-05-10
US10604043B2 (en) 2020-03-31
CN108394324A (zh) 2018-08-14
JP2018122793A (ja)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2707B (zh) 座椅框架
CN108394324B (zh) 座椅框架
JP569587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7056521A1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CN114475382A (zh) 车用座椅
JP600519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440806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931178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781372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86726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71019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88042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51372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71536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616900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300432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2154848A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2306014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0723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011622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