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803A - 冲压机 - Google Patents

冲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6803A
CN102896803A CN2012102655121A CN201210265512A CN102896803A CN 102896803 A CN102896803 A CN 102896803A CN 2012102655121 A CN2012102655121 A CN 2012102655121A CN 201210265512 A CN201210265512 A CN 201210265512A CN 102896803 A CN102896803 A CN 102896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vot
sliding part
dead center
axi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55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6803B (zh
Inventor
吉田晶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da Dobb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da Dobb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da Dobb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da Dobb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00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 B30B1/26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by cams, eccentrics, or cr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29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ess slide and the press table, i.e. the shut h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29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ess slide and the press table, i.e. the shut height
    • B30B15/0041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机。该冲压机包括:框体;曲轴,其具有主轴部及相互同相位的多个偏心轴部,该主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该框体支承;滑动件,其沿着曲轴的长度方向配置,被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引导,用于保持模具;多个运动转换机构,其为了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动件的上下运动而并列设置在各个偏心轴部与滑动件之间,在各个运动转换机构上安装有能够改变下止点位置的调整部件;多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在沿着滑动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至少两点处分别检测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以及控制电路,其用于根据来自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从而调整至少一个运动转换机构的调整机构。

Description

冲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整伴随着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往返移动的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的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耐久性优异、能够进行高精度加工的冲压机。
背景技术
在冲压机中,由于运转时的发热、曲轴的转速的变更等原因,安装有冲压模具的上模的滑动件的下止点有时从其适当位置向上或向下偏移。这种下止点位置的偏移对产品的精度带来较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由该下止点位置的偏移导致的产品精度的降低,提出了安装有能够调整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的下止点位置调整机构的冲压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以往的上述冲压机中,在曲轴与安装有上模的滑动件之间,作为用于将曲轴的偏心轴部的偏心运动转换为滑动件的往返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设有连杆。该连杆由借助销相互串行连接的两分割部分构成。上述销受到来自能够摆动的气缸装置的横向作用力。根据上述冲压机,不管是否在其工作中,都能够通过上述气缸装置的工作来改变由连杆的两分割部分形成的弯曲角度,因此能够不导致结构复杂化且不中断冲压动作地调整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
在这种冲压机中,为了使伴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动作的滑动件实现更圆滑的上下运动,人们考虑在曲轴与滑动件之间并列设置安装有上述下止点位置调整机构的连杆即运动转换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1800号公报
但是,若在并列设置的各个运动转换机构中安装以往的上述下止点位置调整机构,则在冲压机工作时例如由于各个运动转换机构所受到的热膨胀的影响之差,或者由于各个下止点位置调整机构的动作特性差等,各个运动转换机构的下止点易于产生偏差。其结果,有时难以保持上述滑动件的水平姿势,由于该滑动件从水平姿势倾斜,因此有可能损害产品的加工精度。
另外,在以往的上述冲压机中,气缸装置发挥作用的连杆的上述销在冲压机工作时不静止,而是成为伴随着曲轴的旋转描绘复杂的运动轨迹的动点。因此,在对该销带来作用力的上述气缸装置中,由于作用有比较复杂的外力,因此包括该气缸装置的冲压机的耐久性存在有问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能够调整滑动件的下止点的多个运动转换机构来实现滑动件的圆滑的上下运动、并且通过高精度地保持滑动件的水平姿势而能够进行稳定的高精度冲压加工的冲压机。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能够不导致结构复杂化地调整滑动件的下止点、并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稳定的冲压加工的冲压机。
本发明的冲压机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框体;曲轴,其具有主轴部及相对于该主轴部相互以相同相位偏心并沿着该主轴部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多个偏心轴部,该主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该框体支承;滑动件,其在该曲轴的下方沿着该曲轴的长度方向配置,而且该滑动件被上述框体引导从而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用于保持模具;多个运动转换机构,其为了将上述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滑动件的上下运动而并列设置在上述曲轴的对应的上述偏心轴部与上述滑动件之间,在多个运动转换机构的每一个上均安装有用于使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可变的调整部件;多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在沿着上述滑动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至少两点处分别检测该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以及控制电路,其用于根据来自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多个运动转换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运动转换机构的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以保持上述滑动件的水平度。
在本发明的上述冲压机中,若动力通过伴随着上述曲轴的旋转并列设置的上述多个运动转换机构的同相的运动转换动作而将动力传递到上述滑动件上,则在与上止点位置与由各个运动转换机构的调整部件适当地设定的下止点位置之间上述滑动件适当地往返运动。例如,若由于相伴着该滑动件的往返运动的冲压机的运转时的发热而在各个运动转换机构限定的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产生偏移,则根据来自上述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运动转换机构的至少一个运动转换机构的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从而保持上述滑动件的水平度。
因而,即使存在有各个运动转换机构的温度的影响、安装至该各个运动转换机构的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特性差等,也能通过上述控制电路下的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可靠地保持上述滑动件的水平姿势。由此,能够利用多个上述运动转换机构使上述滑动件圆滑地上下运动并且保持该滑动件的水平姿势,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高精度冲压加工。
各个运动转换机构能够包括:连接构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对应的上述偏心轴部上;连杆构件,其一端借助与上述曲轴平行配置的第1枢轴连接在上述连接构件上,另一端借助与上述第1枢轴平行配置的第2枢轴连接在上述滑动件上;摆动臂,其借助与上述第1枢轴隔开间隔并且与该第1枢轴平行配置的第3枢轴连接在上述连接构件上;第4枢轴,其与上述第1枢轴平行配置,与上述第3枢轴隔开间隔地结合在上述摆动臂上;以及调整部件,其以能够使该第4枢轴位移的方式对该第4枢轴进行定位。
根据上述运动转换机构,在伴随着上述曲轴的旋转欲产生偏心运动的上述连接构件上,借助上述第3枢轴连接有上述摆动臂。该摆动臂容许以上述第4枢轴为支点的摆动运动。因而,若上述曲轴旋转,则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摆动臂产生以上述第4枢轴为支点的连杆运动,上述连接构件的运动受到上述摆动臂的限制。
被该摆动臂限制了运动的上述连接构件的运动借助上述第1枢轴及上述连杆构件作为直线往返运动传递到上述滑动件,因此该滑动件直线往返运动。
另外,若通过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改变成为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摆动臂的连杆运动的支点的上述第4枢轴的位置,则伴随着上述连杆运动的变化,上述连接构件的摆动角度发生变化。由此,成为该连接构件及上述连杆构件的连接点的第1枢轴的高度方向的位移成分产生变化,因此给往返运动中的上止点及下止点位置带来了变化。其结果,利用上述定位机构改变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
这样,通过改变相对于滑动件的直线往返运动成为静止点的上述第4枢轴位置,从而能够改变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因而,不给上述定位机构施加以往那样的负担,而且利用比较简单的连杆机构,即使在上述冲压机工作时也能够调整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
期望将上述第1枢轴配置得比上述曲轴靠下方。另外,期望将上述第4枢轴配置得比上述第3枢轴靠上方,期望上述第2枢轴配置在上述滑动件的垂直中心线上。上述第3枢轴配置在从连接上述第1枢轴及上述偏心轴部的虚拟线离开的位置。
连接上述第1枢轴的中心线、上述偏心轴部的中心线及上述第3枢轴的中心线的虚拟线能够配置为描绘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利用连接上述第1枢轴的中心线及上述偏心轴部的中心线的边和连接该偏心轴部的中心线及上述第3枢轴的中心线的边形成直角。
上述连接构件能够由板状构件构成,该板状构件具有:中央部分,其设有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部旋转的方式容纳上述偏心轴部的开口;第1鼓出部,其从该中央部分向下方鼓出;以及第2鼓出部,其从上述中央部分向与上述第1鼓出方向垂直的横向鼓出。在该情况下,能够在上述第1鼓出部分上设有上述第1枢轴,在上述第2鼓出部分上设有上述第3枢轴。
在上述连接构件上形成上述开口的情况下,能够在上述开口的下方将上述第1枢轴配置在上述连杆构件上,在上述开口的侧方将上述第3枢轴配置在上述连杆构件上。
上述调整部件能够包括从上述框体的外部向其内部突出配置的轴构件。该轴构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沿该轴构件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且能够进行定位。上述第4枢轴被上述轴构件的向上述框体内突出的突出端支承。
由于上述调整部件,能够在该轴构件的位于上述框体的外部的部分形成外螺纹槽,另外,上述调整部件能够具有:蜗轮,其具有外齿及螺合于上述轴构件的上述外螺纹槽的内螺纹槽并以在固定位置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框体支承;蜗杆,其啮合在该蜗轮的上述外齿上;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在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使上述蜗杆旋转,通过经由该蜗杆使上述蜗轮旋转,从而调整上述轴构件的轴线方向位置。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利用多个上述运动转换机构使上述滑动件圆滑地上下运动并且保持该滑动件的水平姿势,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高精度冲压加工。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相对于上述滑动件的直线往返运动成为静止点的上述第4枢轴位置,从而能够改变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由此,谋求提高利用比较简单的连杆机构、即使在工作时也能够调整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的冲压机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剖切本发明的冲压机的局部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2是用剖面表示图1所示的冲压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其中,(a)表示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处于最上方的状态,(b)表示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在处于最下方的状态。
图3是沿着图2的(a)的III-III线而获得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冲压机的电路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2的(a)相同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冲压机10包括框体12。框体12具有下部框体12a和上部框体12c,该下部框体12a支承垫板14,该垫板14用于配置未图示的冲压模具的下模,该上部框体12c隔着柱部12b与下部框体12a隔开间隔地被下部框体12a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上部框体12c是整体由矩形的壳体构成的冠部,如图2所示,在该冠部12c的上部设有用于后述的各个调整部件16的外壳16a。
在冠部12c上,沿水平方向配置有曲轴18。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曲轴18具有3个主轴部18a(18a1、18a2、18a2)和两个偏心轴部18b及18b,该3个主轴部18a(18a1、18a2、18a2)轴线相互一致,在它们的轴线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该两个偏心轴部18b及18b插入该3个主轴部之间、并相对于主轴部18a偏心地配置的。在中央的主轴部18a1的两端和与该两端相对并隔开间隔的一对侧方主轴部18a2、18a2之间,以相同相位成对形成有各个偏心轴部18b及18b,这些轴部一体形成曲轴18。因而,一对侧方主轴部18b、18b沿着曲轴18的轴线方向、即主轴部18a(18a1、18a2、18a2)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曲轴18借助于冠部12c的轴承20并利用一对侧方主轴部18a2、18a2以能够绕主轴部18a的轴线即绕曲轴18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框体12支承。
组装有上述模具的上模的滑动件22如图1所示地使滑动件22的长度方向沿着曲轴18的轴线方向地配置在上部框体12c的下方。在滑动件22上固定有在该滑动件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连接杆24。与一对曲轴18的上述轴线上的设有各个偏心轴部18b及18b的位置相对应地在冠部12c的下部形成有用于一对连接杆24的贯通孔26。一对连接杆24从冠部12c内大致垂直地贯通对应的贯通孔26,各个连接杆24的下端一体地安装在滑动件22上。连接杆24被贯通孔26沿上下方向所引导,由此滑动件22被引导进行沿上下方向的往返运动。一对连接杆24作为滑动件22的一部分能够一体成形于滑动件22上。
在曲轴18的一个侧方主轴部18a2上设有承受像电动机那样的主电动马达M1的驱动力的飞轮30,若主电动马达M1驱动,则曲轴18借助于飞轮30的惯性以稳定的转速沿一个方向驱动旋转。在飞轮30上安装有以往众所周知的离合器及制动器,这一点未予图示。
为了将该曲轴18的旋转运动经由一对连接杆24转换为滑动件22的上下运动,在曲轴18的各个偏心轴部18b及18b与对应的一对连接杆24之间分别设有由连杆机构构成的运动转换机构32。
在图示的例子中,与两个偏心轴部18b及18b相对应地设有一对运动转换机构32。各个运动转换机构32连接一对偏心轴部18b及18b与一对连接杆24的上端部。如后所述,各个运动转换机构32将各个偏心轴部18b及18b的同相位上的偏心运动转换为对应的连接杆24的上下运动并传递到滑动件22。另外,在各个运动转换机构32中安装有用于调整滑动件22的下止点的调整部件16(参照图2),如后所述通过调整部件16的调整能够调整各个运动转换机构32与连接杆24这两者的下止点位置、即滑动件22的下止点位置。
与由该各个调整部件16进行的下止点位置的调整相关联地在滑动件22与垫板14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滑动件22的下止点位置的一对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34。
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34能够使用例如以磁性的方式检测位置的以往众所周知的磁式检测装置。一对磁式检测装置34具有例如在滑动件22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支承于该滑动件的下表面的一对磁体装置34a和为了检测对应的磁体装置34a的磁性的、与该磁体装置相对地被垫板14支承的一对磁传感器34b。各个磁体装置34a像以往众所周知那样地具有例如沿上下方向交替地反转磁极而排列的多个永久磁体,这一点未予图示,磁传感器34b通过检测上述永久磁体的磁极的变化,从而输出关于滑动件22的高度位置的信息信号。各个磁式检测装置34能够检测约1μm的高度的偏移。
磁体装置34a能够适当地被滑动件22的侧面或模具的上模侧面支承,磁传感器34b能够适当地被框体12的柱部12b或模具的下模侧面支承。
一对运动转换机构32由相互平行的相同结构的连杆机构构成。因而,以下,主要说明一个运动转换机构、即连杆机构32。
如图2的(a)、(b)明确所示,各个连杆机构32包括连接构件36和连杆构件40,该连接构件3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在曲轴18的对应的偏心轴部18b上,该连杆构件40借助于与主轴部18a平行的第1枢轴38连接在连接构件36上,该连杆构件借助于与主轴部18a平行的第2枢轴42连接在滑动件22的连接杆24上。
如图2的(a)、(b)明确所示,各个连杆机构32的连接构件36具有设有开口36a的中央部分36-1、从该中央部分36-1向图2的(a)中的下方鼓出的第1鼓出部分36-2以及从中央部分36-1向与第1鼓出部分36-2的鼓出方向垂直的横向(图中左方)鼓出的第2鼓出部分36-3,该开口36a以能够使对应的各个偏心轴部18b旋转的方式容纳对应的各个偏心轴部18b。第1枢轴38被第1鼓出部分36-2支承,与第1枢轴38平行的第3枢轴44被第2鼓出部分36-3支承。
各个连杆机构32的连杆构件40如图1所示成对设置。一对连杆构件40以在其上端之间夹设对应的连接构件36的第1鼓出部分36-2(参照图2的(a)或(b))、在下端之间夹设对应的连接杆24的上端的方式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一对连杆构件40利用其上端借助于第1枢轴38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构件36上,而且利用其下端借助于第2枢轴42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杆24上。由此,各个连杆机构32的各个连接构件36借助于连杆构件40连接在滑动件22上。
如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各个连杆机构32的第1枢轴38位于曲轴18的下方,第2枢轴42位于第1枢轴38的下方。另外,连接第1枢轴38的中心线、偏心轴部18b的中心线O 2及第3枢轴44的中心线的虚拟线描绘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利用连接第1枢轴38的中心线及偏心轴部18b的中心线O 2的边和连接该偏心轴部的中心线O2及第3枢轴44的中心线的边形成直角。
另外,在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的曲轴18的旋转姿势中,两个中心线O1及O2以主轴部18a的中心线O1位于偏心轴部18b的中心线O2的正上方的方式排列在垂直线上。另外,当曲轴18处于该旋转姿势时,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两个中心线O1及O2、从中央部分36-1向第1鼓出部分36-2延伸的中心轴线(连接中心线O2与第1枢轴38的中心的线)、连杆构件40的中心轴线(连接第1枢轴38的中心与第2枢轴42的中心的线)处于与滑动件22的中心线一致的冲压机10的垂直中心线L上,因此第1枢轴38及第2枢轴42排列在该垂直中心线L上。这种能够排列在垂直中心线L上的配置在确保冲压机10动作时的平衡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如图2的(a)所示,当第1枢轴38及第2枢轴42排列在垂直中心线L上时,第3枢轴44设定成为与偏心轴部18b的中心线O 2同一高度位置。
各个连杆机构32的第3枢轴44在从上述中心线L向一侧偏移的位置以与偏心轴部18b平行的方式设置在连接构件36上。另外,当第1枢轴38及第2枢轴42排列在垂直中心线L上时,第3枢轴44处于与主轴部18a的中心线O1大致同一高度位置。如图3所示,各个连杆构件32的第3枢轴44的两端结合在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对摆动臂46的下端。在该一对摆动臂46的上端,结合有与偏心轴部18b平行的第4枢轴48,与该枢轴48相关联地设有各个调整部件16。
在图示的例子中,各个调整部件16包括轴构件50、蜗轮52以及蜗杆54(参照图2的(a)、(b)),该轴构件50在上端部具有外螺纹槽50a,以下端部能够从设置在冠部12c的顶部的外壳16a向冠部12c内突出的方式配置;该蜗轮52与该轴构件的外螺纹槽50a相螺合;该蜗杆54与该蜗轮52相啮合。
在图3中,各个连杆机构32的调整部件16的外壳16a一体形成,但是能够单独形成各个外壳16a。在各个外壳16a上形成有与冠部12c的以能够使轴构件50突出的方式容纳各个调整部件16的轴构件50的开口56相匹配地形成的引导孔58。轴构件50具有设有外螺纹槽50a的外螺纹部,该外螺纹部以能够沿着上述轴构件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由引导孔58容纳,与轴构件50的突出端对应的第4枢轴48由突出端支承。
在外壳16a上,与引导孔58相关联地形成有扩径部58a。在该扩径部58a,以能够使蜗轮52旋转的方式保持有蜗轮52。蜗轮52具有与外螺纹槽50a相螺合的内螺纹槽52a,而且具有外齿52b。蜗轮52利用扩径部58a的肩部来阻止沿轴构件50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在该蜗轮52的外齿52b上,啮合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外壳16a内的蜗杆54。
各个连杆机构32的调整部件16的蜗杆54能够借助于例如像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那样的驱动源进行旋转。因而,通过使各个连杆机构32的伺服电动马达M2工作,从而能够使对应的蜗杆54旋转,通过使与该蜗杆相啮合的蜗轮52在固定位置旋转,从而能够使各个连杆机构32的与该蜗轮52相螺合的轴构件50沿着该轴构件的轴线方向位移。
图2的(a)表示通过各个连杆机构32的蜗杆54的旋转操作、轴构件50位于引导孔58的最里的后退位置的状态。另外,图2的(b)表示通过蜗杆54的反转操作、轴构件50位于从引导孔58最突出的突出位置的状态。
在该轴构件50的上述后退位置,在各个连杆机构32中,被轴构件50支承的第4枢轴48保持于在图2的(a)中位于最上方的后退位置,另外,在上述突出位置,第4枢轴48保持于在图2的(b)中位于最下方的突出位置。另外,图2的(a)及图2的(b)中,主轴部18a的中心线O 1都位于偏心轴部18b的中心线O 2的正上方,因此在该曲轴18的旋转姿势中,通过各个连杆机构32的同步工作,滑动件22位于下止点位置。
在本发明的冲压机10中,通过各个连杆机构32的调整部件16的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动作,能够将第4枢轴48的位置从例如图2的(a)所示的位置变更为图2的(b)所示的位置。这样的两个连杆机构32的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能够借助于后述的控制电路60(参照图4)同步地或单独地控制工作。
不管如何,若通过对应的连杆机构32的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工作将第4枢轴48的高度位置从例如图2的(a)所示的位置变更为图2的(b)所示的位置,则对应的连杆机构32的连接构件36借助于一对摆动臂46从图2的(a)所示的姿势朝向图2的(b)所示的姿势绕偏心轴部18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若伴随着该连接构件36的旋转姿势的变化、支承连杆构件40的第1枢轴38的高度位置上升,则伴随着连接构件36的旋转姿势的变化,滑动件22的下止点位置从图2的(a)所示的位置向图2的(b)所示的下止点位置上升S部分。
因而,通过上述两个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同步工作,能够将滑动件22的下止点位置调整为最佳值。
在图4中,利用框图示出了用于主电动马达M 1及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控制系统100。控制系统100包括用于控制主电动马达M1及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工作的控制电路60。控制电路60以基于操作输入部60a的输入信号的规定的运转条件来驱动主电动马达M1。另外,控制电路60具有根据来自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34的磁传感器34b的下止点位置信息来计算两个检测点处的下止点位置的偏移的运算电路部60b。控制电路60根据运算电路部60b的运算结果能够经由对应的校正量指示电路62使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单独工作。而且,控制电路60能够根据来自操作输入部60a的下止点位置初始设定信号,经由校正量指示电路62单独或同步地控制各个连杆机构32的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从而在保持滑动件22的水平姿势的状态下设定规定的下止点位置。在该初始设定中,能够利用来自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34的输出信号。
在上述初始设定中设定了期望的下止点位置之后,通过在使主电动马达M 1工作的状态下连接上述离合器,从而能够使曲轴18旋转。通过该曲轴18的旋转,其一对偏心轴部18b同步地以相同相位偏心运动。此时,连接在各个连杆机构32的连接构件36上的一对摆动臂46容许有以第4枢轴48为中心的摆动运动。因而,若曲轴18旋转,则各个连杆机构32的连接构件36及摆动臂46产生以第4枢轴48为支点的连杆运动,连接构件36的运动受到一对摆动臂46的限制。
各个连杆机构32的被该摆动臂46限制了运动的连接构件36的一体运动经由对应的第1枢轴38及连接在该枢轴上的连杆构件40作为直线往返运动传递到滑动件22。因而,通过各个连杆机构32的同步工作,在初始设定的期望的下止点位置,滑动件22以水平姿势上下运动,由此冲压机10进入普通的冲压动作。
在上述冲压机10的普通运转中,若由于其发热,因由例如两个连杆机构32的温度差引起的热膨胀差而在滑动件22的由各个运动转换机构32初始设定的下止点位置产生偏移,则滑动件22从水平姿势产生倾斜。该倾斜信息作为来自一对磁传感器34b的输出信号被控制电路60的运算电路部60b输入。运算电路部60b若接收来自一对磁传感器34b的上述信号,则以一对磁传感器34b的一个磁传感器34b的信号值为基准计算出校正值。根据该校正值,控制电路60经由对应的校正量指示电路62使位于与成为基准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另一个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工作,从而保持滑动件22的水平姿势。
通过该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工作,对应的连杆机构32的调整部件16如上所述校正该连杆机构的下止点位置的偏移。在该校正动作中,不管是否在滑动件22的工作中,上述第4枢轴48都处于静止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的第4枢轴48的高度位置通过上述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的工作,在上述后退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进行调整,从而保持滑动件22的水平姿势。因而,在没有在调整部件16上作用有复杂的外力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该调整部件的耐久性,从而冲压机10的耐久性提高。
为了保持滑动件22的下止点位置处的水平姿势,通过两个连杆机构32的下止点位置一致,从而有时两个连杆机构32的冲程长度上产生例如数μm至数十μm的细微之差。但是,两个连杆机构32之间的该细微的冲程长度的偏差在冲压机10的动作上不构成问题。
在上述的情况中,以来自一对磁传感器34b的一个磁传感器34b的信号值为基准,使位于与成为该基准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另一个调整用伺服电动马达M2工作,从而控制了滑动件22的水平姿势。取代该例子,能够采用初始设定了的下止点位置作为基准值。在该情况下,根据上述初始设定了的基准值与根据来自一对磁传感器34b的高度信息获得的值之间的比较,通过使两个调整部件16工作,从而能够在初始设定了的下止点位置保持滑动件22的水平姿势。
作为调整部件16,能够适当地采用利用了像气缸装置那样的驱动源的调整部件。
在图2的(a)、(b)中,示出了将调整部件16的外壳16a配置在冠部12c的顶部的例子,但是如图5所示,能够将调整部件16配置在冠部12c的侧部。图5所示的调整部件16除了容纳轴构件50、蜗轮52及蜗杆54等的外壳16a的配置位置变更为冠部12c的侧部、与此相伴一对摆动臂46的长度及与冠部12c相关的姿势发生改变、而且与冠部12c相关的各个构件50、52及54等的配置角度改变了90度这一点以外,与图2的(a)所示的调整部件16相同。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例如能够对各个枢轴的配置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例如取代磁式检测装置34而能够使用光学式位置检测装置或利用了涡电流的位置检测装置等市场上销售的各种位置检测装置。而且,在曲轴与滑动件之间,取代一对运动转换机构32而能够并列配置3个以上的运动转换机构。而且,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2,能够采用安装有能够改变下止点位置的调整部件的各种运动转换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冲压机;12框体;16调整部件;18曲轴;18a主轴部;18b  偏心轴部;22滑动件;32运动转换机构(连杆机构);34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磁式检测装置);36连接构件;36a  连接构件的开口;36-1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36-2连接构件的第1鼓出部分;36-3连接构件的第2鼓出部分;38第1枢轴;40连杆构件;42第2枢轴;44第3枢轴;46摆动臂;48第4枢轴;50轴构件;50a轴构件的外螺纹部(外螺纹槽);52蜗轮;54蜗杆。

Claims (8)

1.一种冲压机,其中,该冲压机包括:
框体;
曲轴,其具有主轴部及相对于该主轴部相互以相同相位偏心并沿着该主轴部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多个偏心轴部,该主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该框体支承;
滑动件,其在该曲轴的下方沿着该曲轴的长度方向配置,而且该滑动件被上述框体引导从而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用于保持模具;
多个运动转换机构,其为了将上述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滑动件的上下运动而并列设置在上述曲轴的对应的上述偏心轴部与上述滑动件之间,在该多个运动转换机构的每一个上均安装有用于使上述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可变的调整部件;
多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在沿着上述滑动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至少两点处分别检测该滑动件的下止点位置;以及
控制电路,其用于根据来自各个下止点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多个运动转换机构的至少一个运动转换机构的上述调整部件的动作,以保持上述滑动件的水平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各个运动转换机构包括:
连接构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对应的上述偏心轴部上;
连杆构件,其一端借助与上述曲轴平行配置的第1枢轴连接在上述连接构件上,另一端借助与上述第1枢轴平行配置的第2枢轴连接在上述滑动件上;
摆动臂,其借助与上述第1枢轴隔开间隔并且与该第1枢轴平行配置的第3枢轴连接在上述连接构件上;
第4枢轴,其与上述第1枢轴平行配置,与第3枢轴隔开间隔地结合在上述摆动臂上;以及
调整部件,其以能够使该第4枢轴位移的方式对该第4枢轴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上述调整部件包括从上述框体的外部向其内部突出配置的轴构件,该轴构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沿该轴构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上述第4枢轴被该轴构件的向上述框体内突出的突出端支承,上述轴构件以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相对于上述框体移动的方式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在上述轴构件的位于上述框体的外部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槽,
上述调整部件还具有:
蜗轮,其具有外齿及螺合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外螺纹槽的内螺纹槽并以在固定位置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框体支承;
蜗杆,其啮合在该蜗轮的上述外齿上;以及
驱动装置,其用于在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使上述蜗杆旋转,通过经由该蜗杆使上述蜗轮旋转,从而调整上述轴构件的轴线方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上述连杆构件在比上述曲轴靠下方处借助于上述第1枢轴连接在上述连接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上述第3枢轴在从连接上述第1枢轴及上述偏心轴部的中心的虚拟线离开的位置设置在上述连接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连接上述第1枢轴的中心线、上述偏心轴部的中心线及上述第3枢轴的中心线的虚拟线描绘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利用连接上述第1枢轴的中心线及上述偏心轴部的中心线的边和连接该偏心轴部的中心线及上述第3枢轴的中心线的边形成直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上述连接构件具有:
中央部分,其设有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部转动的方式容纳上述偏心轴部的开口;
第1鼓出部分,其从该中央部分向下方鼓出;以及
第2鼓出部分,其从上述中央部分向与上述第1鼓出方向垂直的横向鼓出;
在上述第1鼓出部分上设有上述第1枢轴,在上述第2鼓出部分上设有上述第3枢轴。
CN201210265512.1A 2011-07-27 2012-07-27 冲压机 Active CN102896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3955 2011-07-27
JP2011163955A JP2013027885A (ja) 2011-07-27 2011-07-27 プレス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6803A true CN102896803A (zh) 2013-01-30
CN102896803B CN102896803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50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5512.1A Active CN102896803B (zh) 2011-07-27 2012-07-27 冲压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5477A1 (zh)
JP (1) JP2013027885A (zh)
CN (1) CN102896803B (zh)
DE (1) DE102012014941B4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6103A (zh) * 2013-09-02 2015-03-1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锻造用摇摆冲压机
CN108967265A (zh) * 2018-09-11 2018-12-11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巢脾去框及巢脾去框挤压装置
CN112743891A (zh) * 2020-12-23 2021-05-04 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下模随动结点正置曲柄压力机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4308A (en) * 1970-09-28 1973-04-03 Sauter Packaging Co Punch and die cutout station
CN1117409A (zh) * 1994-06-14 1996-02-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往复式冲压驱动装置
JP2000343283A (ja) * 1999-05-31 2000-12-12 Yamada Dobby Co Ltd ねじプレス機のスライド制御装置
JP2003080397A (ja) * 2001-09-11 2003-03-18 Yamada Dobby Co Ltd プレス機
DE102010036184A1 (de) * 2009-12-10 2011-06-16 Kabushiki Kaisha Yamada Dobby, Ichinomiya Pres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8798A (en) * 1953-12-07 1958-01-07 Hordern Mason And Edwards Ltd Power presses
US4095522A (en) * 1977-07-01 1978-06-20 Verson Allsteel Press Company Sound abatement device for mechanical presses
US4107973A (en) * 1977-08-04 1978-08-22 Gulf & Western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ss drive mechanism
JPS59110500A (ja) * 1982-12-16 1984-06-26 Yamada Dobby Co Ltd プレス機の下死点位置補正装置
JPS60257997A (ja) * 1984-06-01 1985-12-19 Fukui Kikai Kk プレスにおけるスライド位置自動補正装置
JPS60257996A (ja) * 1984-06-01 1985-12-19 Fukui Kikai Kk プレスにおけるスライド下死点位置自動補正装置
EP0223885A3 (en) * 1985-11-04 1988-06-01 Aida Engineering Ltd. Balancing device for press and press including a balancing device
JPH03106600A (ja) * 1989-09-20 1991-05-07 Teijin Seiki Co Ltd プレス機械
JPH0757437B2 (ja) * 1989-10-19 1995-06-21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ダイハイトの自動調整装置
JPH0454591U (zh) * 1990-09-13 1992-05-11
JPH0729227B2 (ja) * 1991-10-23 1995-04-05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械
US5349902A (en) * 1993-04-20 1994-09-27 The Minster Machine Company Press shut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JP2900012B2 (ja) * 1993-08-23 1999-06-02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レスのスライド下死点位置補正装置
DE19547671C2 (de) * 1995-12-20 1998-01-1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Antrieb für mechanische Pressen
JP3451214B2 (ja) * 1998-07-17 2003-09-29 株式会社山田ドビー プレス機
JP4404984B2 (ja) * 1999-03-24 2010-01-27 株式会社山田ドビー プレス機
US6595122B1 (en) * 1999-09-03 2003-07-22 Komatsu, Ltd. Slide inclination correcting method and slide inclination correcting apparatus in press machinery
JP2003117698A (ja) * 2001-10-10 2003-04-23 Komatsu Ltd プレス機械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0581801C (zh) * 2002-05-01 2010-01-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电机驱动的连杆式压力机
JP3913636B2 (ja) * 2002-08-13 2007-05-09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複数ポイントのプレス機械
EP1870231A1 (de) * 2006-06-23 2007-12-26 Haulick + Roos GmbH Verfahren zum Verstellen des unteren Totpunktes eines Stössels sowie Press-, Stanz- oder Umformautoma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202006009857U1 (de) * 2006-06-23 2006-08-24 Haulick + Roos Gmbh Presse, Stanz- oder Umformautomat
DE102006056520A1 (de) * 2006-11-30 2008-06-05 Schuler Pressen Gmbh & Co. Kg Presse mit Kurvenkorrektur
JP4313816B2 (ja) * 2006-12-27 2009-08-12 株式会社山田ドビー プレス機械
JP5052406B2 (ja) * 2008-05-12 2012-10-17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下死点位置補正制御手段を備えたプレス機械
JP2011163955A (ja) 2010-02-10 2011-08-2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信号取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4308A (en) * 1970-09-28 1973-04-03 Sauter Packaging Co Punch and die cutout station
CN1117409A (zh) * 1994-06-14 1996-02-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往复式冲压驱动装置
JP2000343283A (ja) * 1999-05-31 2000-12-12 Yamada Dobby Co Ltd ねじプレス機のスライド制御装置
JP2003080397A (ja) * 2001-09-11 2003-03-18 Yamada Dobby Co Ltd プレス機
DE102010036184A1 (de) * 2009-12-10 2011-06-16 Kabushiki Kaisha Yamada Dobby, Ichinomiya Press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6103A (zh) * 2013-09-02 2015-03-1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锻造用摇摆冲压机
CN104416103B (zh) * 2013-09-02 2017-04-12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锻造用摇摆冲压机
CN108967265A (zh) * 2018-09-11 2018-12-11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巢脾去框及巢脾去框挤压装置
CN108967265B (zh) * 2018-09-11 2024-04-02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巢脾去框及巢脾去框挤压装置
CN112743891A (zh) * 2020-12-23 2021-05-04 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下模随动结点正置曲柄压力机系统
CN112743891B (zh) * 2020-12-23 2022-11-25 湖南大力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下模随动结点正置曲柄压力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014941A1 (de) 2013-01-31
US20130025477A1 (en) 2013-01-31
JP2013027885A (ja) 2013-02-07
DE102012014941B4 (de) 2019-08-08
CN102896803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596B (zh) 冲压机械
CN101018664A (zh) 伺服压力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96803A (zh) 冲压机
CN103648759B (zh) 压力机及其滑块位置调整方法
CN209774711U (zh) 移动式3d打印机器人防倾覆配重装置
JP3701005B2 (ja) プレス機械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JPH11245088A (ja) プレス、特にはパンチプレス
CN104843467A (zh) 一种重载装置的倾转机构
CN103317741A (zh) 具有操作压力机的若干模式的压力机驱动件及用于操作压力机驱动件的方法
JPH11245096A (ja) スライダリンクプレス
JP2649318B2 (ja) プレス機
CN103008583A (zh) 自动变振幅的结晶器振动驱动装置
JP2002144094A (ja) プレス機
JP3826994B2 (ja) プレス機械
CN104096776A (zh) 材料输送装置
JPH10109192A (ja) リンクを用いた機械プレス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JP3689605B2 (ja) プレス機械
CN204766374U (zh) 一种面向外骨骼助行机器人的重心调节装置
JPH10109194A (ja) リンクを用いた機械プレス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JP3889930B2 (ja) プレス機の動力伝達装置
JP5412326B2 (ja) プレス機
JP5462029B2 (ja) プレス機
JP2000343286A (ja) 機械プレス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JP2004209545A (ja) プレス機械およびそのスライド駆動方法
CN217044243U (zh)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双曲轴式冲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