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736A - 粘接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粘接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9736A
CN102869736A CN2010800665096A CN201080066509A CN102869736A CN 102869736 A CN102869736 A CN 102869736A CN 2010800665096 A CN2010800665096 A CN 2010800665096A CN 201080066509 A CN201080066509 A CN 201080066509A CN 102869736 A CN102869736 A CN 102869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composite
state
polarizing coating
adhesive
ir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65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9736B (zh
Inventor
冈本美纪
森拓也
武田健太郎
长塚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69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9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7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8Electrical discharge treatment, e.g. corona, plasma treatment;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nitriles
    • C09J13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09J133/2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or meth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7/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oxyge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9/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ring me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可以防止在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时的位置偏移,在不需要进行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被粘接体彼此牢固地粘接,并且在需要进行贴合修正时可以容易地将被粘接体彼此剥离,且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本粘接剂组合物包含粘接主剂和聚合引发剂,所述粘接主剂包含单体。本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随着在给定温度环境下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以采取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大于极大值的方式变化。

Description

粘接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剂组合物。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而表现出粘接力的粘接剂组合物,其用于使2个被粘接体、例如制造液晶显示单元时的偏振膜与基板相互贴合,该粘接剂组合物可以防止贴合时的位置偏移,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容易地剥离。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中使用的液晶显示单元通常是在液晶面板上安装驱动电路、驱动用印刷基板、以及根据需要的背光灯而得到的。液晶面板如下构成:在以液晶层、夹持液晶层的2片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及滤色器等为构成要素的矩形液晶盒的两面贴合形成为片状的偏振膜。在液晶面板中,有时在不与液晶盒接触的偏振膜的面上设置硬涂层、防眩层等。对于偏振膜而言,通常是在由聚乙烯醇类(PVA)膜生成的起偏镜的两面贴合例如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的透明保护膜而形成的。作为偏振膜的其它形态,也有仅在起偏镜的一面贴合保护膜、并在另一面贴合相位差膜等具有光学补偿功能的膜而构成偏振膜的情况。偏振膜上通常叠层用于保护偏振膜的表面保护膜、用于使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的粘合层、以及在与液晶盒贴合之前用于保护粘合层的脱模膜。在偏振膜上设置有表面保护膜、粘合层、脱模膜等的叠层体被称为光学膜叠层体。偏振膜通常包含在由带状的光学膜叠层体切成的与液晶盒的尺寸相对应的尺寸的片状的光学膜叠层体中。
液晶显示单元的液晶面板通常如下制造:利用粘合剂层将包含在偏振膜中的保护膜与包含在液晶盒中的玻璃基板贴合。使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时所使用的粘合剂被定义为具有以下性质的物质。
·其是高粘度且低弹性模量的半固体状物质,通过施加压力与被粘接体结合;
·在结合后能够从被粘接体上剥离;
·粘合剂的状态在结合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具有上述性质的粘合剂是广义的粘接剂的一种,其存在于2个被粘接体之间并通过施加压力而表现出粘接力,因此也称为压敏型粘接剂。在本说明书中,称为粘合剂时,是指这样的压敏型粘接剂。
对于使用上述粘合剂使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的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粘合剂具有高粘度,在贴合时不易发生液晶盒与偏振膜之间的位置偏移。另外,在需要对贴合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能够将液晶盒与偏振膜剥离。
另一方面,对于使用粘合剂对液晶盒和偏振膜进行贴合的技术而言,存在以下的缺点。
1.亮度的均匀性下降及视场角特性下降
如上述定义中所述,粘合剂是高粘度且低弹性模量的半固体状物质,该状态在贴合前后不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粘合剂层将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后,在因加热或加湿而使偏振膜的尺寸发生变化的环境中,很难通过粘合剂抑制偏振膜的尺寸变化。如果偏振膜的尺寸发生变化,则可能会使液晶面板的面内亮度产生不均。亮度不均、特别是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周边部及角部变得明显。另外,从倾斜方向观看液晶面板的画面时,有时会产生对比度下降而导致的视场角特性的下降。这些缺点会伴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而可能会在今后变得更加显著。
2.仅在一面叠层有保护膜的偏振膜中的裂纹的产生
以往的偏振膜在起偏镜的两面贴合有保护膜。如果可以仅在一面设置保护膜,则能够使偏振膜薄层化。通过使偏振膜薄层化,能够削减材料、降低价格,因此,在制造液晶面板时使用上述薄型偏振膜,对于进行液晶面板的大型化及薄型化的现阶段而言,在环境方面及成本方面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使用粘合剂将薄型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的情况下,在因加热、加湿或急剧的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薄型偏振膜的尺寸变化的作用下,可能会使薄型偏振膜产生裂纹。因此,在使用粘合剂的现今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中,仅在起偏镜的一面贴合保护膜的薄型偏振膜并未得到实用化。
3.对偏振膜表面的损伤
粘合剂是低弹性模量的物质。因此,在对偏振膜的表面施加力时,由于粘合剂的回弹力弱,因此即使是在偏振膜的表面叠层了硬涂层的情况下,偏振膜本身也会发生变形,从而可能会在偏振膜的表面及硬涂层的表面产生凹陷或破坏。特别是,在使用假想今后需求变多的薄型偏振膜的情况下,认为该问题会变得极其重要。
4.再操作的困难性
使用粘合剂将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时,如果在液晶盒与偏振膜之间产生贴合位置的偏移、混入异物或气泡等,则需要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但是,中间夹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与液晶盒之间的粘接力由于具有能够将液晶面板保持为制品程度的强度,因此,实际上要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需要较大的力。在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时施加较大的力时,可能会对液晶盒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有时偏振膜、粘合剂的一部分不会完全剥离而残存在液晶盒上,残留的偏振膜的除去处理也较为繁杂。
使用粘合剂将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的技术中的上述缺点中的一部分被认为可以通过改变粘合剂而使用粘接剂使液晶盒和偏振膜贴合来解决,并且还提出了用来解决上述缺点的技术。作为这样的技术,例如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将液晶盒与光学膜贴合来制造液晶面板的方法,其中,以弱粘合状态将光学膜与基板贴合,并且仅在通过检查判断为良好产品时,再使光学膜和基板最终成为粘接状态。该技术中使用的粘接剂是例如丙烯酸类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也可以使用热固化型粘接剂。在该技术中,为了使粘接剂成为弱粘合状态,照射不使其完全固化程度的紫外线。通过检查判定为良好产品时,再次照射紫外线,使光学膜与基板完全粘接。通过检查判定为不良产品时,由于粘接剂层处于弱粘合化的状态,可以容易地将光学膜剥离而不会对产品带来不良影响。
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是具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粘接剂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在该技术中,利用粘接剂将偏振膜和液晶盒进行预粘接,对位置偏移及气泡或异物的混入进行检查后,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粘接剂固化,由此使偏振膜与液晶盒完全粘接。检查的结果,在发现偏振膜的位置偏移等异常的情况下,除了膜本身存在缺陷的情况,要从偏振膜上除去粘接剂。将该偏振膜再利用。
上述以往的粘接剂通常可以定义为具有以下性质的物质。
·当初为具有流动性的低粘度的液体,涂敷在被粘接体上时可充分润湿被粘接体,由此使接触面积增大,在光照射或加热的作用发生固化,从而与被粘接体结合;
·随着光的照射量、加热量的增加,经粘合状态而达到固化;
·在结合之后,不能以不产生被粘接体及粘接剂的凝聚破坏的方式将两者剥离;
·粘接剂的状态在结合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由液体变化为固体)。
具有上述性质的粘接剂是通过赋予光或热等能量而发生固化,从而表现出粘接力的能量固化型粘接剂,根据所赋予的能量的种类,被称为例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热固化型粘接剂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15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331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的定义所示,以往的粘接剂在吸收例如紫外线等的能量之前是液体状态,通过吸收能量而固化,由此表现出用于使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因此,在使用以往的粘接剂使例如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的情况下,在粘接剂固化之前,液晶盒与偏振膜相互之间容易滑动,存在贴合精度下降的可能性。另外,以往的粘接剂在液体状态下其粘接力极弱。因此,将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之后,直至粘接剂发生固化之前,在由偏振膜的收缩应力引起的卷曲的作用下,偏振膜可能会从液晶盒上浮起。可认为偏振膜越薄该缺点变得越明显。此外,以往的粘接剂一旦发生固化则不能从被粘接体上剥离。因此,在偏振膜与液晶盒的贴合失败的情况下,无法从液晶盒上将偏振膜剥离,液晶盒的再利用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极其困难的。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为:隔着弱粘合状态的粘接剂层将液晶盒与偏振膜贴合,检查贴合修正的必要性之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两者以强粘接状态贴合。任何一种技术中,在需要对液晶盒与偏振膜的贴合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而要将它们剥离时,即使是弱粘合状态,也需要在剥离时赋予某种程度的剥离力,从而可能会产生与上述的粘合剂中的缺点同样的问题。另外,如果以弱粘合状态将液晶盒和偏振膜剥离,则在剥离后的液晶盒上可能会残留弱粘合状态的粘接剂。为了将残留的粘接剂从液晶盒上除去,需要使用溶剂,用于除去残留的粘接剂的操作变得繁杂,并且环境负荷也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能够防止在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时的位置偏移,在不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被粘接体彼此牢固地粘接,并且在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使被粘接体彼此剥离而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精密地控制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以及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的温度环境,可以控制通过粘接剂组合物贴合的被粘接体之间的粘接力和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并基于该发现而完成了本发明。
在第1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存在于至少2个被粘接体之间,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而表现出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本发明涉及的粘接剂组合物至少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是液体状态或粘度高的液体状态,用于使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极低。在给定的温度环境下,通过以低于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极限照射强度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并通过延长或缩短隔着所夹着的膜等层来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时间,可以增大或减小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按照本发明,通过使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比用于使以往的粘接剂固化的照射强度低,可以自由地控制隔着粘接剂组合物的被粘接体彼此之间的粘接力。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单体的粘接主剂、使该粘接主剂发生聚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用于使至少2个被粘接体相互贴合。在给定的温度环境下,随着以低于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极限照射强度的强度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以采取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大于极大值的值的方式变化。按照本发明,利用粘接剂组合物将2个被粘接体贴合时,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给定时间以使粘接力增大到至少极大值,由此可以以2个被粘接体不发生位置偏移的状态将上述被粘接体贴合。这里所说的至少极大值是指,将极大值作为最大值的给定的范围内的任意值。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是通过压力来表现出粘接力的粘弹性状态。
当需要将2个被粘接体剥离的情况下,在给定的温度环境下,进一步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一定时间以使粘接力降低到至少极小值,由此可以容易地将2个被粘接体剥离。这里所说的至少极小值是指,将极小值作为最小值的给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是能够将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至少之一与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在两者的界面剥离、且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的程度的固化状态。其中,所谓“能够在两者的界面剥离且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不仅包括将粘接剂组合物的层与被粘接体在两者的界面剥离而不会产生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及被粘接体的凝聚破坏的情况,也包括以粘接剂组合物的一部分残留在剥离后的被粘接体上的状态将粘接剂组合物的层与被粘接体在两者的界面剥离的情况。
随着以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强度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如下变化:在经过极大值而降低到极小值之后,增大到大于极大值的值。按照本发明,利用粘接剂组合物将2个被粘接体贴合时,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一定时间以使粘接力增大到至少极大值,由此可以以2个被粘接体不发生位置偏移的状态将上述被粘接体贴合。在不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进一步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一定时间以使粘接力增大到大于极大值的值,由此可以使2个被粘接体达到最终的强粘接状态。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是与粘接力处于极小值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状态相同或与其相比更进一步固化的状态,此时,欲将2个被粘接体剥离的情况下,在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和/或被粘接体的内部产生凝聚破坏。
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力经过极大值达到极小值,然后在温度高于第1给定温度环境的第2给定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由此使粘接力变化为大于极大值的值。此时,通过使粘接力增大到极大值,可以以2个被粘接体不发生位置偏移的状态将上述被粘接体贴合。在不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在第2给定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使粘接力增大到大于极大值的值,由此可以使2个被粘接体达到最终的强粘接状态。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为与粘接力处于极小值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状态相同的状态或与其相比更进一步固化的状态,此时,欲将2个被粘接体剥离的情况下,在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和/或被粘接体的内部产生凝聚破坏。
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而言,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而使粘接力增大到大于极大值的值之后,使粘接层浸渍在水中,由此可以使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至少降低到小于极大值的值。按照本发明,需要在达到最终的强粘接状态之后将通过粘接剂组合物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剥离的情况下,通过使由2个被粘接体和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的叠层体浸渍在水中而使粘接剂组合物溶胀,从而可以容易地将2个被粘接体剥离。
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的增大和/或粘接时温度的上升,粘接力达到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从极大值变化到极小值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从极小值变化到大于极大值的值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按照本发明,通过适当选择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粘接时的温度,可以任意控制粘接剂组合物达到特定的粘接力及状态的时间、以及保持该特定的粘接力及状态的时间。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可以提高利用该粘接剂组合物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时的工艺的自由度。
作为粘接主剂中所含有的至少一种单体,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羧基、氰基、氨基、酰胺基、脂肪族环式烃基或杂环基团的光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优选含有丙烯酰基的单体或具有羧基、氰基、氨基或杂环基团的光聚合性乙烯基单体,更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进一步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特别优选具有极性基团的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作为极性基团的羟基、羧基、氰基、氨基、酰胺基、或杂环基团的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优选至少一种单体为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聚合引发剂为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吸收波长优选为至少透过2个被粘接体中的任一个被粘接体的波长。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优选作为用于将光学膜彼此贴合或者将光学膜与基板贴合的粘接剂使用。另外,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优选作为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单元、等离子体显示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的粘接剂使用。
在制造液晶显示单元的情况下,根据偏振膜的结构,所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可以为起偏镜、用于保护起偏镜而叠层在起偏镜表面的保护膜、使用了相位差膜等的光学补偿膜等。另外,2个被粘接体中的另一个可以为液晶盒中所包含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在制造等离子体显示单元的情况下,所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可以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保护基板等,另一个可以为紫外截止膜、防眩膜、防反射膜、防破裂膜、电磁屏蔽膜、带通膜、硬涂膜等。
在制造有机EL显示单元的情况下,所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可以为有机EL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的保护基板等,另一个可以为紫外截止膜、防眩膜、防反射膜、防破裂膜、反射防止用圆偏振板、硬涂膜等。
作为其它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弹性体,其在给定温度环境下,随着对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在压力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粘接力。
作为其它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其一面设置有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或粘弹性体,随着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所述粘弹性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粘接力。即,在该方式中,在光学膜、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的一面形成了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或粘弹性体的层。光学膜可以是形成为片状的光学膜,也可以是带状的光学膜。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光学膜可以为偏振膜,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可以为液晶盒。
作为其它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单元,其包含通过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贴合的光学膜和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向与光学膜相接触的粘接剂组合物以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强度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一定时间,光学膜与粘接剂组合物的层被粘接。同样地,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向与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相接触的粘接剂组合物以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强度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一定时间,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与粘接剂组合物的层被粘接。在制造光学显示单元时,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可以最初形成在光学膜上,也可以形成在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上,还可以形成在能够转印的基体材料上,从而以液体状态或粘弹性状态转印到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或光学膜上。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光学膜可以为偏振膜,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可以为液晶盒。可以使用仅在偏振膜的与粘接了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面相反的面上叠层了起偏镜的保护膜的偏振膜,也可以使用仅在粘接了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面上叠层了保护膜的偏振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变化的模式图。
[图2]是示出以往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变化的模式图。
[图3]是示出使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发生变化时关于对玻璃粘接力的变化的试验结果的表。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在粘合剂式的状态、轻剥离状态、强粘接状态时的弹性模量的表。
[图5]是示出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引起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粘接主剂>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含有:(a)包含至少一种单体的粘接主剂、以及(b)使粘接主剂发生聚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至少一种单体是通过聚合引发剂的作用发生聚合从而形成聚合物的物质。粘接主剂在例如用于将液晶面板的偏振膜与基板贴合的情况下,优选聚合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上。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上时,例如,如液晶显示单元那样,在背光灯的热的作用下而在液晶面板或偏振膜中产生形变时,也可以抑制偏振膜的变形,因此,可以抑制显示不均。例如,将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作为车载用面板等的粘接剂使用的情况下,即使车内达到高温,也可以保持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性,因此具有对加热等的耐久性得以提高的优点。
另外,优选粘接主剂在聚合后的折射率与通过粘接剂组合物的层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的折射率相近。最优选聚合后的折射率在2个被粘接体的折射率的中间。通过使用包含这样的粘接主剂的粘接剂组合物,具有在粘接剂组合物的层与被粘接体的界面的反射减少、光的利用效率提高、可视性变好的优点。
作为能够用作构成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主剂的单体的物质,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羧基、氰基、氨基、酰胺基、羧酸酯基、脂肪族环式烃基或杂环基团的光聚合性乙烯基单体,特别是,为了使玻璃基板与偏振膜粘接,优选含有丙烯酰基的单体或具有羧基、氰基、氨基、酰胺基或杂环基团的光聚合性乙烯基单体,更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进一步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更进一步优选具有极性基团的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单体。
作为含有丙烯酰基的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等。另外,可以举出具有杂环基团、羟基、氨基这样的极性基团的含有丙烯酰基的单体。
作为丙烯酰胺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丙烯酰胺、羟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等。优选丙烯酰胺类单体的理由在于:其具有极性基团;由于具有极性基团而使其与例如玻璃基板表面的氢键性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多为室温以上;由于在水的作用下可以使粘接力降低,因此在考虑再利用的情况下容易处理;以及即使不使用各种有机溶剂等也可以使粘接力降低,因此对环境的负荷小。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列举具有羟基、杂环基团、脂肪族环式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等。
作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具有极性基团,并且由于具有极性基团而使其与例如玻璃基板表面的氢键性提高,因此优选。
作为具有杂环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具有杂环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具有极性基团,并且由于具有极性基团而使其与例如玻璃基板表面的氢键性提高,因此优选。
作为具有脂肪族环式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具有脂肪族环式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由于不具有极性基团,因此适合与不具有极性基团或者极性弱的基体材料、例如环烯烃类基体材料贴合。
作为其它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酰吗啉、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其它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通过具有极性基团,并且由于具有极性基团而使其与例如玻璃基板表面的氢键性提高,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主剂也可以是将上述单体组合2种以上而得到的。另外,粘接主剂还可以是以上述单体作为主成分、并以上述单体以外的单体作为副成分而得到的。该情况下,优选上述单体在粘接主剂中所占的比例大于50%。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在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的给定温度环境下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是液体状态。在本说明书中,液体状态也包括粘度高的液体状态。为了使粘接剂组合物为液体状态,需要使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主剂在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的给定温度环境下为液体或者是溶解在液体材料中的状态。
<聚合引发剂>
作为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是能够吸收能量而产生活性种的物质,粘接主剂的聚合反应通过由聚合引发剂产生的活性种加成到粘接主剂的不饱和键上而引发,并通过粘接主剂的活性种加成到粘接剂的不饱和键上而进行。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通过使用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利用光来发生聚合反应,因此,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的控制变得容易,并且不会产生粘附剂的劣化、破坏。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烷基苯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茂钛类光聚合引发剂、阳离子类光聚合引发剂。作为使用紫外线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蒽醌类光聚合引发剂、呫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等各种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α-羟基-α,α’-二甲基苯乙酮、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等苯乙酮类化合物、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茴香偶姻甲基醚等苯偶姻醚类化合物、2-甲基-2-羟基苯丙酮等α-乙酮醇类化合物、苄基二甲基缩酮等缩酮类化合物、2-萘磺酰氯等芳香族磺酰氯类化合物、1-苯酮-1,1-丙烷二酮-2-(邻乙氧羰基)肟等光活性肟类化合物、二苯甲酮、苯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等。
对于为了使聚合引发剂产生活性种所需要的能量而言,通常可以透过利用粘接剂组合物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任意一个被粘接体来赋予。因此,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粘接剂组合物的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其光吸收波长为透过所贴合的被粘接体的光的波长。例如,将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用于使用TAC作为保护膜的偏振膜与液晶盒的贴合的情况下,为了不使照射的光被TAC中所含的光吸收剂吸收,优选使用在比透过偏振膜的光的波长、即约380nm长的波长具有吸收的光聚合引发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优选使用紫外线或紫外线附近的波长的电磁波。在使用可见光线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有时会因周边光的影响而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的控制变得困难;因聚合引发剂的残渣而导致残留有可见光的吸收,从而粘接剂组合物可能会发生着色。使用红外线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在热的作用下而进行聚合反应,从而使反应的控制变得困难。
在本发明中,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之后,在可见光区域无吸收或者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低。特别是,例如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用于液晶显示单元的情况下,为了不对观看时的色调带来影响,优选对背光灯的亮线的峰,即440nm附近、530nm附近、610nm附近的波长的光无吸收,或者吸光度低。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粘接主剂及聚合引发剂的混合比例>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粘接主剂与聚合引发剂的混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如果聚合引发剂的比例过多,则聚合反应的进行过快,有时会产生反应的控制变得困难、粘接剂组合物发生着色、聚合引发剂的分散性变差的问题。如果聚合引发剂的比例过少,则聚合反应需要时间,使用粘接剂组合物将被粘接体贴合的工艺的生产性降低,因此不优选。例如,在使用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作为粘接主剂、且使用酰基膦氧化物类光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相对于粘接剂组合物中的HEAA 100份,优选含有0.3~3份聚合引发剂。
<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带来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的变化>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通过存在于2个被粘接体之间而可以用于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在本发明中,对粘接剂组合物所置于的温度环境进行控制,使得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规定的时间,同时,通过使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小于在本说明书上面所定义的用于使以往的粘接剂固化的照射强度,可以对夹着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被粘接体彼此之间的粘接力及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将至少2个被粘接体相互贴合的情况下,从由至少2个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的叠层体中的一个被粘接体一侧对该叠层体进行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并透过一个被粘接体而到达粘接剂组合物。因此,对叠层体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即,在照射源与叠层体之间测定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以下,称为“实测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与对粘接剂组合物本身实际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以下,称为“理论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不同。在本说明书中,称为电磁波或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时,是指实测照射强度及照射量,而不是理论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例如,日东电工制造的偏振膜(制品名:VEGQ5724DU)对波长400nm的光的透射率约为30%,因此,透过该偏振膜被粘接剂组合物吸收的光的强度及量(理论照射强度及照射量)为光源的照射强度及照射量(实测照射强度及照射量)的约30%。
在此,利用粘接剂组合物的层2将被粘接体1与被粘接体1’贴合时的粘接力F定义为以下的f1、f1’、f2、f3及f3’中的最小的力。
界面粘接力f1、f1’:使被粘接体1或被粘接体1’与层2结合的力
粘接剂组合物凝聚力f2:在层2的内部在粘接剂组合物的分子间起作用的力
被粘接体凝聚力f3、f3’:在被粘接体1及被粘接体1’的内部在分子间起作用的力
被粘接体1及被粘接体1’、层2、以及被粘接体1、1’与粘接层2之间的界面中,粘接状态在哪个部分被破坏由f1、f1’、f2、f3、f3’的大小关系决定。被粘接体1与被粘接体1’的粘接状态在这些力的最小的部分被破坏,根据力的强弱,被分为被粘接体1、1’的凝聚破坏、被粘接体1、1’-粘接剂组合物的层2的界面破坏、粘接剂组合物的层2的凝聚破坏、上述破坏的混合破坏等。一般来说,测定粘接力本身是困难的,将剥离力作为粘接力进行评价。剥离力是包含剥离时粘接剂组合物的层2发生塑性变形所需要的力、和界面粘接力f1、f1’中较小的力的值。
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则在给定温度环境下,通过照射强度低于用于使以往的粘接剂组合物表现出粘接力的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可以自由地控制用于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上述的粘接力定义中的F(本说明书中的粘接力的记号是上述定义中所使用的符号,以下同样))、以及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
(液体状态)
与上述定义的以往的粘接剂同样,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2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情况下至少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时是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状态。处于该状态时,粘接力F极低,通过层2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1、1’存在贴合位置容易偏移的可能性。此时,与f1、f1’、f3、f3’相比,凝聚力f2极小。
(粘合剂式的状态)
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对层2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粘接力F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而变大(即,凝聚力f2变大)。此外,照射量增多时,粘接力F如下变化:在达到极大值之后变小。根据照射量而使粘接力F采取包含极大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时,层2的状态是与上述定义中的以往的粘合剂(即,压敏型粘接剂)类似的状态、即,未完全固化的高粘度且低弹性模量的粘弹性体的状态。层2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层2在压力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粘接力,通过层2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1、1’不易产生偏移,从而可以抑制贴合时的位置偏移的发生。此时,凝聚力f2具有在贴合时的剪切方向的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偏移的大小。
粘接力F采取包含极大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时,在2个被粘接体1、1’之间带来剥离力的情况下,层2发生变形而伸长,在剥离力超过界面粘接力f1或f1’与层2发生变形而伸长所必须的力(成为粘弹性体状态的层2发生塑性变形所需要的力)之和时,被粘接体1或1’中的一个与层2发生剥离。被粘接体1或1’中的一个与层2在被粘接体1与层2之间的界面发生剥离、还是在被粘接体1′与层2之间的界面发生剥离由f1和f1’的大小来决定。另外,在此时,由于f2比f1、f1’大,因此可以防止粘接剂的凝聚破坏。被粘接体1或1’中的一个与层2发生剥离的情况下,层2是上述定义中的与粘合剂类似的状态,因此两者还能够再粘接。
在本说明书中,如以上所述,将成为在压力的作用下表现出粘接力F的粘弹性体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称为“粘合剂式”状态,处于该状态时,粘接力F采取以极大值作为最大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粘接剂组合物显示粘合剂式状态时的粘接力F的极大值的值及包含极大值的给定范围根据粘接主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波长、温度环境等条件而不同。
在粘接剂组合物达到该状态之后,通过进行遮光等使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不过多地照射到粘接剂组合物上,并保持温度低于第1给定温度环境的环境,可以使粘合剂式状态保持一定时间。
例如,作为一个例子,考虑所贴合的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被粘接体1是偏振膜,另一个被粘接体1’是液晶盒的玻璃的情况。偏振膜是在起偏镜的两面贴合有由TAC形成的保护膜的叠层体。实验方法的详细情况在后面的实施例1中叙述,将包含100份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单体和1份酰基膦氧化物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涂敷在玻璃上,形成层2,在该层2上贴合偏振膜,将这样得到的叠层体从玻璃侧加热至70℃,同时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7mW/cm2照射波长405nm的光15~35mJ/cm2,此时,层2成为“粘合剂式”状态。此时的粘接力的极大值为12N/25mm。另外,粘接力为极大值时的单体反应率约为57%。
(轻剥离状态)
粘接力F经过极大值后,如果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对层2进一步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则粘接力F如下变化: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而达到极小值,然后再次变大。根据照射量而使粘接力F采取包含极小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时,层2虽然为相比于粘合剂式状态时固化的状态,但未达到完全固化。层2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可以用较小的力容易地将2个被粘接体1、1’与层2剥离。因此,可以将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1、1’剥离而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此时,可认为凝聚力f2较粘合剂式状态时进一步增大,界面粘接力f1或f1’中任一粘接力均远小于f2。层2固化而处于粘接力F极小的状态,几乎没有粘接剂组合物向被粘接体的润湿扩展,因此,在被粘接体1或1’与层2剥离之后,不能以至少保持作为制品的状态的程度的粘接力将两者再粘接。
在本说明书中,如以上所述,将显示如下程度、即,能够将被粘接体1、1’中的至少之一与层2在两者的界面剥离且不会对被粘接体带来损伤的程度的固化状态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称为“轻剥离”状态,在该状态时,粘接力F采取以极小值作为最小值的给定范围的值。粘接剂组合物显示轻剥离状态时的粘接力F的极小值的值及包含极小值的给定范围根据粘接主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波长、温度环境等条件而不同。
例如,在与上述情况相同的实施例1中,从偏振膜侧照射35~150mJ/cm2的光时,层变为“轻剥离”状态。此时的粘接力的极小值为0.5N/25mm。另外,粘接力为极小值时的单体反应率约为87%。
(强粘接状态)
粘接力F经过极小值而变大后,如果在第1给定温度环境下对层2进一步继续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则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而使得粘接力F增大,最终至少达到大于极大值的值。此时,对于层2而言,粘接主剂的聚合反应基本结束,成为与上述轻剥离状态时的固化状态相同或者与其相比更进一步固化的状态,从而成为2个被粘接体1、1’通过层2而牢固粘接的状态。此时,凝聚力f2与轻剥离状态时的f2相同或者比轻剥离状态时的f2大,界面粘接力f1及f1’比粘合剂式状态时的f2大。至少在该时刻,2个被粘接体1、1’不能剥离,在硬要将其剥离时,根据f2、f3及f3’的大小关系,会在被粘接体1或1’的内部或者在层2的内部中的任意部位产生凝聚破坏。
在本说明书中,如以上所述,将显示与轻剥离状态时的固化状态相同或者比其更进一步固化的状态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称为“强粘接”状态,在该状态时,粘接力F采取大于极大值的值。粘接剂组合物显示强粘接状态时的粘接力F的最小的值(即,在大于极大值的范围中的最小的值)根据粘接主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及波长、温度环境等条件而不同。
例如,在与上述情况相同的实施例1中,如果从偏振膜侧照射大于150mJ/cm2的量的光,则层成为“强粘接”状态。此时的粘接力的最大值是大于偏振膜中所包含的保护膜的凝聚力及保护膜与起偏镜之间的界面粘接力的值。另外,照射量为300mJ/cm2时的单体反应率约为89%。
(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变化的总结)
如以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照射强度低于使用以往的粘接剂组合物时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粘接力F的值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而如图1所示地变化。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力F经过极大值而采取极小值,然后,变化为至少大于极大值的值。粘接力F采取包含极大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是上述的粘合剂式状态,采取包含极小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时的状态是轻剥离状态,采取大于极大值的值时的状态是强粘接状态。在轻剥离状态中,粘接剂组合物基本固化,具有充分的凝聚力,但未达到强粘接,可以用较小的力容易地将粘接剂组合物与被粘接体在两者的界面剥离。
与此相对,对于以往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如图2所示,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力F的值变大,但不会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经粘合剂式状态后直接成为强粘接状态,不经过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所示那样的、粘接力达到极大值之后再降低,从而能够容易地将被粘接体彼此剥离的状态。
(极限照射强度)
用于使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如图1所示地变化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要远小于用于使以往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如图2所示地变化的强度。在本说明书中,将如图1所示的能够使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F变化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的最大值称为“极限照射强度”。在照射强度大于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情况下,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F发生如图2所示的不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的变化。
例如,对于含有100份HEAA和0.5份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在405nm的波长下以大于41mW/cm2的照射强度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在该情况下,随着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力增大但不会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由粘合剂式状态转移至强粘接状态而不经过轻剥离状态(实验方法的详细情况记载于实施例2中)。另一方面,对于同样的粘接剂组合物,以41mW/cm2以下的照射强度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情况下,随着照射量的增加,粘接力经过极大值及极小值后增大,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经过粘合剂式状态和轻剥离状态后转移到强粘接状态。因此,此时的极限照射强度为41mW/cm2(参照图3)。此时,由于透过日东电工制造的偏振片VEGQ5724DU来照射光,因此,可认为实际上到达粘接剂的光为照射照度的约30%左右。极限照射强度根据粘接主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及添加量、温度环境、照射光的波长等条件而不同。
(弹性模量)
图4示出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为粘合剂式状态、轻剥离状态、强粘接状态时的弹性模量。图4是采用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如实施例1所示。与此相对,对于上述定义中的以往的粘合剂(即,压敏型粘接剂)的弹性模量,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08-31214、日本特开2007-212995、日本特开2006-316181、日本特开2008-189838等专利文献中。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与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粘合剂而言,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不同。即,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弹性模量是按照后述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拉伸弹性模量。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以往的粘合剂的弹性模量低、无法对长方形的样品施加拉伸应力来测定弹性模量,因此施加扭转剪切应力测定了储能模量。因此,无法将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弹性模量与以往的粘合剂的弹性模量直接进行比较。但是,一般来说,由于能够以拉伸弹性模量/3=剪切弹性模量进行换算,因此如果两者的弹性模量的数量级不同,则可认为能够以明确的物性之差来对弹性模量的不同进行比较。
由以上观点可知,在对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弹性模量及涉及以往的粘合剂的专利文献的弹性模量进行比较时,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具有与以往的粘合剂完全不同的物性。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弹性模量比以往的粘合剂的弹性模量高。因此,例如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将仅在起偏镜的一面叠层有保护膜的偏振膜贴合在液晶盒上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制止在可靠性试验(热冲击试验)中因加热及冷却导致的起偏镜的膨胀及收缩的活动,因此起偏镜不易产生裂纹,耐久性优异。另一方面,以往的粘合剂由于弹性模量低,无法制止在可靠性试验中因加热及冷却导致的起偏镜的膨胀及收缩的活动,在起偏镜中产生裂纹。
另外,以往的粘合剂由于弹性模量低,回弹力弱。因此,在例如使用以往的粘合剂将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的情况下,在对偏振膜的表面施加力时,即使在偏振膜的表面叠层有硬涂层,偏振膜本身也会发生变形,从而有可能会在偏振膜的表面或硬涂层的表面产生凹陷或破坏。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由于弹性模量高,因此回弹力强。因此,在使用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的情况下,即使对偏振膜的表面施加力,也可以抑制偏振膜本身的变形,从而可以防止偏振膜表面的凹陷及破坏。
此外,如果考虑偏振膜的耐久性,则优选粘接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者。即,如果粘接剂的Tg高,则粘接剂组合物的熔融温度及变形温度提高,因此可以抑制因加热引起的起偏镜的活动,从而可以防止起偏镜裂纹。
<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对粘接力及状态的控制>
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可以由照射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来表示。因此,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可以通过控制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而自由地变化。即,在使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在低于上述定义的极限照射强度的范围内增大时,可以缩短粘接力达到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或者直到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变为粘合剂式状态的时间)、由极大值变化为极小值所需要的时间(或者直到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变为轻剥离状态的时间)、以及由极小值变化为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或者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变为强粘接状态的时间)。例如,通过使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变为2倍,可以用大概一半的时间使粘接力发生如下变化:极大值(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为粘合剂式状态)~极小值(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为轻剥离状态)~最大值(此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为强粘接状态)。后述的实施例3的图5示出了该现象。
但是,即使是低于上述极限照射强度的照射强度,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的提高,在短时间进行反应,粘接力的极大值、极小值的控制变得困难,特别是存在粘接力F采取极大值、在粘合剂式状态下用于使反应停止的自由度变小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是低于上述极限照射强度的照射强度,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的降低,反应时间变长,因此生产性降低。因此,在实用上,对于所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强度而言,需要选择能够兼备生产性及容易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的强度。
另外,例如,如果在粘接剂组合物达到粘合剂式状态之前(或者粘接力达到极大值之前)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然后停止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则粘接剂组合物能够保持粘合剂式状态。再然后,通过再次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变化为轻剥离状态及强粘接状态。这样一来,即使停止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粘接剂组合物也能够保持停止照射时的状态及粘接力。因此,可以采用如下工序:通过对涂敷在被粘接体上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适当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适当的时间,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并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保管,然后在任意时刻将另一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粘接,并在此时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从而能够构建自由度高的制造工序。
在被粘接体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并进行保管的情况下,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形成在片状的偏振膜上进行保管、也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形成在带状的偏振膜上并进行卷取来进行保管、还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形成在基板上来进行保管。另外,为了转印到被粘接体上,可以在能够剥离的片状的剥离衬上形成粘合剂式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并以片状的状态进行保管;也可以在带状的剥离片上形成粘合剂式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并将其卷成卷状来进行保管。
<通过温度环境进行的反应速度的控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可以根据在给定温度环境下以极限照射强度以下的强度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量而使粘接力及状态变化。该粘接力及状态的变化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粘接剂组合物所放置的温度环境来加快。即,可以通过提高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来进行粘接剂组合物的聚合反应时的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来缩短粘接力达到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由极大值变化为极小值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由极小值变化为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与通过照射强度来控制粘接力的情况同样,如果反应进行的过快,则粘接力的极大值、极小值的控制困难,而如果反应进行的过慢,则生产性下降。另外,如果贴合时的温度过高,则可能会产生膜及显示装置的破坏。因此,在实用上,需要设定能够兼备生产性及容易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环境。
本发明中的给定温度环境是指,由对粘接剂组合物赋予的热量与通过粘接剂组合物的聚合反应产生的热量之和减去从粘接剂组合物中逸散的热量后得到的热量达到给定的热量以上的状态能够保持至少给定时间的温度环境。因此,在称为给定温度环境下的情况下,是指置于能够以给定的温度对粘接剂组合物加热一定时间的环境中,并考虑了加热温度及加热环境。例如,将通过粘接剂组合物将2个被粘接体贴合而得到的叠层体在具有热的逸散的开放体系中加热的情况下,为了使粘接力以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的方式变化,与在不存在热的逸散的封闭体系内加热的情况相比,需要在高的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在给定温度环境下的情况下的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必须为粘接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温度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
<通过温度环境进行的粘接力及状态的控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以极限照射强度以下的强度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量来使粘接力及状态发生变化。即,随着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以采取极大值、极小值、大于极大值的值的方式变化。
与此相对,通过在中途改变粘接剂组合物所放置的温度环境,可以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情况下使其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变化。例如,通过在第1温度环境下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使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经过极大值而采取极小值之后,使粘接剂组合物在温度高于第1温度环境的第2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由此可以使粘接力由极小值变化为大于极大值的值。或者,通过在第1温度环境下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使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采取极大值之后,使粘接剂组合物在温度高于第1温度环境的第2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由此可以使粘接力由极大值直接变化为大于极大值的值。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都必须为粘接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温度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第2温度环境的温度必须比第1温度环境的温度高。这可以认为是基于以下理由。即,在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为极小值的状态(轻剥离状态)时,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反应基本结束,即使对该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进一步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固化反应也基本不再进行。但是,通过将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提高到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的界面的应力被缓和,粘接力上升。因此,为了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状态、即不存在因粘接剂组合物吸收电磁波或粒子射线而影响放热及辐射热的状态下提高粘接剂组合物的温度,需要使温度环境为温度高于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温度环境的状态。
<可再利用性>
将液晶显示器废弃的情况下,需要将液晶面板的玻璃粉碎,或者将使用的稀有金属回收,此时,贴合在液晶面板上的偏振膜等光学膜会成为障碍,因此,需要将其从液晶面板上剥离。另外,为了减轻再利用时的重量,也优选将偏振膜等的光学膜剥离。但是,在使用粘合剂将偏振膜等光学膜与液晶盒贴合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经过,粘接力有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将液晶面板废弃时,粘合剂的粘接力变大、贴合的光学膜变得容易断裂,因此,将光学膜剥离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将液晶盒与光学膜剥离所需要的力也变大,但由于玻璃的薄型化,在剥离时可能会使玻璃破裂,从而使剥离变得更困难,这就是现状。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在成为强粘接状态之后,也可以通过仅浸渍在水中就使粘接力大幅度降低,因此,可以解决上述再利用时的问题。
如上所述,通过增加在给定温度环境下以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强度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而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从而达到强粘接状态的情况下,无法将粘接剂组合物与被粘接体在两者的界面剥离,如果硬要施加力,则会在粘接剂组合物或被粘接体的内部引起凝聚破坏。但是,通过将粘接剂组合物浸渍在水中,粘接剂组合物溶胀,界面粘接力f1、f1’、粘接剂组合物凝聚力f2中的任意力变小,且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F变小,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在两者的界面剥离。此时的粘接力F至少小于上述的极大值。这样一来,通过将两者剥离,可以在例如液晶电视的再利用时容易地将粘接剂组合物从液晶盒上除去,因此,能够减轻环境负荷及再利用成本。用于使粘接剂组合物溶胀而剥离的浸渍水的温度没有限制,但通过浸渍在温度高的水中,可在短时间降低粘接力从而能够剥离。
<能够添加的其它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除了粘接主剂及聚合引发剂以外,还可以含有以下所示的添加剂。例如,为了提高液晶盒的基板与偏振膜之间的粘接性,可以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各种Si偶联剂或交联剂。另外,从防止暗反应或增加可使用时间的观点考虑,可以在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聚合抑制剂。此外,通过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符合偏振膜的透射波长的光敏剂,即使在使用与偏振膜的透射波长不同的光吸收波长的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用于赋予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或者添加用于赋予相位差的具有双折射的微粒、或者添加用于提高表面的流平性的表面活性剂。此外,还可以在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各种固化剂。作为固化剂,可以列举酚醛树脂、各种咪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酰肼化合物、双氰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将上述化合物微胶囊化而得到的物质等,例如,在添加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组合使用作为固化促进剂的三苯基膦等磷类化合物等。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用于将2个被粘接体彼此贴合。2个被粘接体可以为两个光学膜、或者也可以为光学膜和基板。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优选作为用于制造例如液晶显示单元、等离子体显示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的粘接剂使用。
在制造液晶显示单元的情况下,作为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根据偏振膜的结构,可以为起偏镜、用于保护起偏镜而叠层在起偏镜表面的保护膜、使用了相位差膜等的光学补偿膜等。另外,2个被粘接体中的另一个可以为液晶盒中所包含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在制造等离子体显示单元的情况下,作为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可以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保护基板等,另一个可以为紫外截止膜、防眩膜、防反射膜、防破裂膜、电磁屏蔽膜、带通膜、硬涂膜等。
在制造有机EL显示单元的情况下,作为贴合的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可以为有机EL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的保护基板等,另一个可以为紫外截止膜、防眩膜、防反射膜、防破裂膜、反射防止用圆偏振片、硬涂膜等。
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如上所述,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照射强度低于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可以自由地控制用于通过粘接剂组合物将2个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按照本发明,可以进行如下粘接力控制:通过增加对粘接剂组合物的照射量使粘接力为极大值,并通过进一步增加照射量使粘接力降低而采取极小值,进一步通过增加照射量使粘接力增大到大于极大值的值。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实现如下的贴合方法: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后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或者在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同时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然后检查贴合状态,在不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强粘接状态以使被粘接体之间完全粘接,在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从而使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在两者的界面容易地剥离。
另外,如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而言,还可以通过在中途改变粘接剂组合物所放置的温度环境,从而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情况下使其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及状态发生变化。因此,例如,通过在第1温度环境下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被粘接体彼此贴合后,检查贴合状态,在不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将粘接剂组合物在第2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由此,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强粘接状态,从而使被粘接体之间完全粘接。
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贴合方法具体包括例如以下工序。首先,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强度低于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通过使照射量增加,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在压力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粘接力的粘合剂式状态(粘弹性状态)。此时的粘接力采取包含极大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通过使成为该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存在于至少2个被粘接体之间,在压力的作用下将2个被粘接体彼此贴合来进行预粘接。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而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工序、以及将至少2个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制成叠层体的工序的顺序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在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涂敷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另一个被粘接体叠合在粘接剂组合物上,然后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由此,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或者还可以在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然后将另一个被粘接体叠合在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上来进行粘接。
另外,在被粘接体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的工序、以及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而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工序的方法及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剥离衬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然后将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转印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或者还可以在剥离衬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在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叠合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然后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
作为另外的方法,可以在剥离衬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将另一个剥离衬与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贴合,再将任意一个剥离衬剥离,然后将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转印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或者还可以在剥离衬上涂敷粘接剂组合物,在粘接剂组合物上叠合另一个剥离衬,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将一个剥离衬剥离后,将粘接剂组合物转印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上。
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与至少一个被粘接体形成的叠层体、或者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与剥离衬形成的叠层体可以制成片状后使用,也可以卷成卷状后使用,还可以叠层在基板上。
在至少2个被粘接体的预粘接后,检查被粘接体的贴合状态。检查的结果,在需要贴合修正的情况下,例如在发生了贴合位置偏移、混入异物或气泡等的情况下,需要将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剥离。粘接剂组合物以粘合剂式状态剥离时,剥离需要较大的力,还存在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残留在被粘接体上的可能,因此不优选。例如,对于近年的液晶盒而言,玻璃变薄、面板的尺寸变大。因此,在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力大的情况下,将贴合在液晶盒上的偏振膜剥离时,可能会使玻璃破损。另外,由于液晶盒的尺寸变大,即使是同样的粘接力,因液晶盒与偏振膜之间的贴合面积大,需要较大的力将两者剥离,因此,可能会使液晶盒破损。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贴合方法中,需要进行被粘接体与粘接剂组合物的剥离的情况下,在给定温度环境下进一步对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强度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通过照射比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所需要的量更多量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到能够将被粘接体中的至少一个与粘接剂组合物在两者的界面容易地剥离、且不会对至少2个被粘接体带来损伤的程度。此时的粘接力采取包含极小值的给定范围内的值。
在预粘接后的检查中,在不需要贴合状态的修正的情况下,至少2个被粘接体完全贴合。在该情况下,在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的贴合方法中,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进一步照射强度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通过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比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所需要的量更多量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完全固化,粘接剂组合物与至少2个被粘接体完全粘接。或者,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进一步照射强度低于极限照射强度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然后在温度高于给定温度环境的温度环境下保持给定时间以上,由此,使粘接剂组合物完全固化,粘接剂组合物与至少2个被粘接体完全粘接。此时的粘接力采取至少大于极大值的值。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100份N-(2-羟基乙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中添加1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板玻璃上,从其上方叠合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VEGQ5724DU),用手动辊对偏振膜进行按压,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使粘接剂组合物的厚度为10μm。粘接剂组合物的Tg为98℃。板玻璃的尺寸为150mm×50mm、偏振膜的尺寸为140mm×40mm。
该偏振膜的保护膜使用了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TAC,因此,380nm以下波长的光基本上不透过偏振膜。因此,作为光聚合引发剂,选择了对400nm附近的可见光也存在吸收的Irgacure 819。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7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得玻璃面朝下,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 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紫外线的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
光的照射强度(实测照射强度)是通过波长405nm的测定器(EYEGRAPHICS制造的EYE UV METER UVPF-A1)测定的。将光的照射强度调整到在波长405nm的实测照射强度为7mW/cm2。需要说明的是,在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测定了实测照射强度。光被偏振膜部分吸收,但透过偏振膜而到达粘接剂组合物,对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光的照射强度(理论照射强度)为实测照射强度的约30%。因此,可认为对粘接剂组合物的照射强度(理论照射强度)在理论上为7mW/cm2×30%=约2mW/cm2。关于实测照射强度与理论照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也同样。
粘接力使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的自动记录仪,AG-IS)来测定。如上所述,对于贴合的偏振膜和玻璃基板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使两者粘接,利用拉伸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的条件下测定在室温(25℃)的180度剥离值(剥离),将其作为粘接力。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粘接力同样测定。
(1)粘合剂式状态
从偏振膜侧对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光2秒钟,由此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粘合剂式状态从照射开始5秒钟持续到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经过3秒钟。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到结束的光的实测照射量为15~35mJ/cm2,粘接力的极大值为12N/25mm。
(2)轻剥离状态
从偏振膜侧对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光3秒钟以上,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照射开始(即,从液体状态)21秒钟持续到从轻剥离状态开始经过16秒钟。从轻剥离状态的开始到结束的光的实测照射量为35~150mJ/cm2。粘接力的极小值为0.5N/25mm。
(3)强粘接状态
从偏振膜侧对成为了轻剥离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光16秒钟以上,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从照射开始通过照射21秒钟以上而成为了强粘接状态。强粘接状态开始时的实测照射量为150mJ/cm2
粘合剂式状态、轻剥离状态、及强粘接状态中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弹性模量示于图4。本发明的粘接组合物的弹性模量高。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粘接组合物而言,在施加剪切应力时存在装置的转矩传感器与粘接剂组合物滑动而无法测定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中,将样品制成长方形并施加拉伸应力来测定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测定是使用TAINSTRUMENTS制造的固体粘弹性装置RSAIII测定的。测定条件如以下所示。
变形模式拉伸
频率1Hz
初期形变0.1%
温度-60℃~300℃
(实施例2:极限照射强度的测定)
在100份N-(2-羟基乙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板玻璃上,使用手动辊将切成宽度25mm的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与板玻璃贴合。使粘接剂组合物的厚度为10μm。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40℃的烘箱中,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紫外线的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粘接剂的Tg为98℃。
对光的实测照射强度进行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强度为7mW/cm2、14mW/cm2、21mW/cm2、25.4mW/cm2、32.5mW/cm2、41mW/cm2、60mW/cm2、80mW/cm2这样的8个条件。在各照射强度下使照射时间变化时的对玻璃粘接力的试验结果示于图3。
由图3的表可知,在实测照射强度为41mW/cm2以下的情况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粘接力以采取极大值、极小值、大于上述极大值的值的方式变化。但是,照射强度变大时,用于使粘接力采取极小值的照射时间变短,因此,粘接力的控制变得困难。因此,容易控制粘接力的照射强度实质上优选32.5mW/cm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实测照射强度为32.5mW/cm2时,实际上到达粘接剂组合物的光的强度可认为约为10mW/cm2左右。实测照射强度为60mW/cm2以上时,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粘接力增大,但不会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
(实施例3: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进行的粘接力及状态的控制)
对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粘接剂组合物,除了光的照射强度以外的条件与实施例1的条件相同,观察了改变照射强度时与照射时间相对应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变化。照射强度是使波长405nm的强度在1.5~35mW/cm2的范围变化。结果如图5所示。在图5中,标记×表示粘接剂组合物为液体状态、标记△表示粘接剂组合物为粘合剂式状态、标记○表示粘接剂组合物为轻剥离状态、标记◎表示粘接剂组合物为强粘接状态。由图5可知,随着照射强度增大,直到粘接剂组合物的状态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的时间、直到成为轻剥离状态的时间、以及直到成为强粘接状态的时间被缩短。
(实施例4)
在100份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板玻璃上从其上方叠合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VEGQ5724DU),用手动辊对偏振膜进行按压,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选择Irgacure 819的理由与实施例1相同。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6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得玻璃面朝下,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 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紫外线的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光的照射强度是采用波长405nm的测定器(EYE GRAPHICS制造的EYE UV METER UVPF-A1)测定的。对光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照射强度为14mW/cm2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5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0秒钟。然后,将热板温度提高到120℃,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5)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羟乙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2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98℃。
在实施例5中,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2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然后,将热板温度提高到100℃,不照射光而仅进行300秒钟加热,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将该实施例5中为14mW/cm2的照射强度变更为80mW/cm2,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对叠层体照射光时,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从照射开始1.5秒钟成为强粘接状态,即使进一步延长照射时间,也仍然保持为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6)
在100份(含水50%)的羟丙基丙烯酰胺单体(Fluka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板玻璃上,为了使水分蒸发,将板玻璃置于加热到10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水分蒸发后,将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VEGQ5724DU)叠合在板玻璃的粘接剂组合物上,使用手动辊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10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得玻璃面朝下,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紫外线的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光的照射强度是采用波长405nm的测定器(EYE GRAPHICS制造的EYE UV METER UVPF-A1)测定的。对光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照射强度为14mW/cm2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2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74℃。
(实施例7)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二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119℃。
(实施例8)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二乙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2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81℃。
(实施例9)
在100份丙烯酸单体(东亚合成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利用旋涂机在板玻璃上涂敷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制造),在100℃加热1分钟。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该板玻璃上,并从其上方叠合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VEGQ5724DU),使用手动辊对偏振膜进行按压,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8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得玻璃面朝下,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 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光的照射强度是采用波长405nm的测定器(EYE GRAPHICS制造的EYE UV METERUVPF-A1)测定的。对光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照射强度为14mW/cm2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106℃。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丙烯酸2-羟乙酯单体(日本触媒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5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3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15℃。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丙烯腈单体(WAKO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粘合剂式状态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持续到经过9秒钟。进一步照射光15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105秒钟。进一步照射光12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97℃。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丙烯酰吗啉单体(兴人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7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145℃。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以及将通过热板进行的加热温度由60℃变更为120℃,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9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2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体(Kishida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粘合剂式状态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持续到经过90秒钟。然后,使热板的温度为80℃,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9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24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46℃。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4的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以及将通过热板进行的加热温度由60℃变更为120℃,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粘合剂式状态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持续到经过3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6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24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粘接剂的Tg为60℃。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5的羟基乙基丙烯酰胺单体(东京化成制造)变更为50份羟乙基丙烯酰胺单体(兴人制造)与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WAKO制造)的混合物,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除此之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3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粘合剂式状态从粘合剂式状态开始持续到经过27秒钟。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2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17)
使用棒涂机在防眩膜(日东电工制造的AG150)上形成了厚度10μm的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对于带有粘接剂组合物层的防眩膜,在40℃的烘箱中从粘接剂层侧以照射强度7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3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将带有该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层的防眩膜与将利用粘合剂叠层在可视侧最表面的低反射膜剥离后的有机EL显示器(索尼株式会社制造,XEL-1)贴合。通过以粘合剂式状态贴合,可以使两者贴合而不会产生贴合偏移及混入气泡等。然后,进一步照射光2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23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4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63秒钟),由此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在同样的条件下将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的带有粘接剂组合物层的防眩膜与有机EL显示器贴合,边加热边照射光2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将防眩膜从有机EL显示器上剥离时,能够在有机EL显示器的玻璃与粘接剂组合物的界面容易地剥离,且粘接剂组合物未发生凝聚破。另外也未确认到有机EL显示器的损伤。即使将剥离后的防眩膜与有机EL显示器叠合也不会再次贴合。
(实施例18)
使用棒涂机在防眩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274DU)上形成了厚度10μm的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对于带有粘接剂组合物层的防眩膜,在40℃的烘箱中从粘接剂层侧以照射强度30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将带有该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偏振膜与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的LC-32DE5)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而得到的液晶盒贴合。然后,在4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2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22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在8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4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62秒钟),从而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成为强粘接之后,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液晶盒在60℃的热水中浸渍1天。从热水中取出液晶盒后,偏振膜从液晶盒上简单地剥离。
另外,在与上述条件同样的条件下,将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的带有粘接剂组合物的偏振膜与上述液晶盒贴合,边加热边照射光,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然后从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此时,偏振膜和液晶盒能够简单地剥离。此时,未发生液晶盒的损伤。
(实施例19)
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的LC-32DE5)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准备了偏振膜被剥离后的液晶盒。使用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使用棒涂机在2张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及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NTB-V1)的每一个上分别形成了厚度10μm的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将形成有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2张偏振膜置于30℃的烘箱中に,从粘接剂组合物侧以照射强度30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1秒钟,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将带有该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偏振膜分别以偏光轴直交的方式贴合在准备好的液晶盒的可视侧及背光灯侧。然后,进一步在8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6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61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强粘接状态之后,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液晶面板在80℃的烘箱中保持100小时,但与后述的使用了粘合剂的比较例1的情况不同,未确认到面内的亮度不均(4角的失光(光抜け))。另外,由于粘接剂组合物硬,未发现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时所看到的液晶面板的表面硬度的下降。
(实施例20)
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的LC-32DE5)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准备了偏振膜被剥离后的液晶盒。使用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使用棒涂机在2张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及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NTB-V1)的每一个上分别形成了厚度10μm的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在形成有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2张偏振膜上分别贴合PET剥离衬(三菱树脂制造的MRF38),在25℃的环境下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0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1秒钟,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从带有该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偏振膜上分别将剥离衬剥离,将各偏振膜以偏光轴直交的方式贴合在准备好的液晶盒的可视侧及背光灯侧。然后,进一步在4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3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3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在8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3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61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在粘接剂组合物为轻剥离状态时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此时,剥离较轻,未发生在剥离时的力的作用下使液晶盒破裂、以及可视性下降的问题。
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强粘接状态之后,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液晶面板在80℃的烘箱中保持100小时,但与后述的使用了粘合剂的比较例1的情况不同,未确认到面内的亮度不均(4角的失光(光抜け))。另外,由于粘接剂组合物硬,未发现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时所看到的液晶面板的表面硬度的下降。
此外,在将粘合剂式状态的带有粘接剂组合物的偏振膜与液晶面板贴合后,在80℃的烘箱中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60秒钟,此时,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因此,确认了通过在中途的轻剥离状态阶段不使照射停止而照射光,粘接剂组合物成为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21)
在100份丙烯酸二环戊烯酯(日立化成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粘接剂组合物滴落到环烯烃类膜ZEONOR(日本瑞翁制造)上,使用手动辊从其上方将环烯烃类膜ZEONOR(日本瑞翁制造)贴合,制作了叠层膜。将叠层膜置于加热到12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使用紫外线照射机(EYE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照射光。为了防止膜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照射源与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对光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照度强度为14mW/cm2
对叠层膜照射光15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2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实施例22)
除去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一侧的起偏镜保护膜,制作了单侧保护偏振膜,使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单侧保护偏振膜贴合在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LC-32DE5)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而得到的液晶盒上。将贴合有单侧保护偏振膜的液晶盒置于40℃的烘箱中,采用紫外线照射机(EYE 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从偏振膜侧照射光。为了防止偏振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紫外线的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光的照射强度是采用波长405nm的测定器(EYE GRAPHICS制造的EYE UV METERUVPF-A1)测定的。对光的照射强度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波长405nm的强度为14mW/cm2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单侧保护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5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1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轻剥离状态从开始轻剥离状态持续到经过50秒钟。进一步照射光60秒钟以上,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另外,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单侧保护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5秒钟,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成为了轻剥离状态。此时,将单侧保护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时,剥离较轻,未发生在剥离时的力的作用下使液晶盒破裂、以及可视性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23)
除去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一侧的起偏镜保护膜,制作了单侧保护偏振膜,使用棒涂机在其上形成了厚度10μm的实施例2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对于带有粘接剂组合物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在30℃的烘箱中从粘接剂组合物层侧以照射强度30mW/cm2照射405nm波长光1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将带有该粘合剂式的粘接剂组合物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与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LC-32DE5)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而得到的液晶盒贴合。然后,在40℃的烘箱中从单侧保护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2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21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在80℃的烘箱中从单侧保护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40秒钟(从照射开始起61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对于以强粘接状态将单侧保护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得到的上述液晶面板,进行了作为偏振膜的耐久性试验之一的热冲击试验,此时,与后述的使用了粘合剂的比较例2的情况不同,在单侧保护起偏镜膜中未产生裂纹。热冲击试验如下进行:将上述液晶面板在-40℃和85℃的温度环境下分别保持30分钟,并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100循环。
另外,对于该液晶面板而言,由于粘接剂组合物硬,未发现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时所看到的液晶面板的表面硬度的下降。
按照上述方法使粘接剂组合物成为轻剥离状态之后,将单侧保护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此时,剥离较轻,未发生在剥离时的力的作用下使液晶盒破裂、以及液晶面板的可视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将带有粘合剂式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与上述液晶盒贴合后,在80℃的烘箱中从偏振膜侧以照射强度14mW/cm2照射405nm波长的光60秒钟,由此,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强粘接状态。
(比较例1)
使用手动辊将在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上叠层有厚度2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而得到的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1724DU)与板玻璃贴合。对于偏振膜与板玻璃的叠层体,在与实施例4同样的条件下,边加热边照射400nm的光,即使增加照射量,粘接力也未以采取极大值及极小值的方式变化。
由于使用粘合剂进行了贴合,因此,虽然可以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但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达到轻剥离状态时的情况相比,需要较大的剥离力。特别是,从大画面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时,如果不缓慢进行剥离,则会产生液晶面板破裂、偏振膜断裂、或者在剥离时对液晶面板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导致面板的可视性下降等问题。另外,即使将叠层体浸渍在水中,粘合剂组合物的粘接力也不降低。
另外,从液晶电视(SONY制造,BRAVIA KDL-40V1)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准备了液晶盒,将上述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膜以偏光轴直交的方式贴合在该液晶盒的可视侧和背光灯侧。将该液晶面板在80℃的环境下加热100小时,此时,产生在液晶面板的4个角失光而导致的亮度不均。此外,与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时的液晶面板相比,偏振膜的表面硬度也下降。可认为这是由于,因粘合剂柔软,在按压的力的作用下而在偏振膜上产生了凹陷。
(比较例2)
使用厚度2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实施例22中制作的单侧保护偏振膜与液晶盒贴合,制作了液晶面板。由于使用粘合剂进行了贴合,因此,虽然可以将偏振膜从液晶盒上剥离,但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达到轻剥离状态时的情况相比,需要较大的剥离力。该偏振膜由于仅在一侧存在起偏镜的保护膜,因此在剥离时偏振膜容易断裂。特别是,从大画面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时,如果不缓慢进行剥离,则会产生液晶面板破裂、偏振膜断裂、或者在剥离时对液晶面板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导致面板的可视性下降等问题。
另外,对于该液晶面板,在与实施例23同样的条件进行热冲击试验时,产生了大量的偏振膜裂纹。
此外,与使用本发明的粘接剂组合物时的液晶面板相比,偏振膜的表面硬度也下降。可认为这是由于,因粘合剂柔软,在按压的力的作用下而在偏振膜上产生了凹陷。与在起偏镜的两侧具有保护膜的比较例1中使用的偏振膜相比,由于偏振膜的厚度较薄,表面硬度的下降较大。
(比较例3)
在100份甲基丙烯酸酸甲酯单体(WAKO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滴落在板玻璃上,并使用手动辊在其上贴合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VEGQ5724DU)。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6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玻璃面朝下,使用紫外线照射机(EYE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照射光。为了防止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从偏振膜侧照射405nm的照射强度为14mW/cm2的光。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3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然后,进一步照射光210秒钟,但粘接剂组合物仍保持轻剥离状态。
使热板的温度为80℃,进行同样的试验。对叠层体照射光3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3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进一步照射光450秒钟,但粘接剂组合物仍保持轻剥离状态。
此外,使热板的温度为100℃,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对叠层体照射光2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进一步照射光480秒钟,但粘接剂组合物仍保持轻剥离状态。
(比较例4)
在10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单体(共荣社化学制造)中添加0.5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制造的Irgacure 819)并使其溶解,制备了粘接剂组合物。为了提高溶解速度,边在50℃加热边施加超声波来进行溶解。以点状将1mL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单体滴落在板玻璃上,并使用手动辊在其上贴合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4DU)。将贴合有偏振膜的板玻璃置于加热到60℃的热板(AS ONE制造的HHP-411)上,并使玻璃面朝下,使用紫外线照射机(EYE GRAPHICS制造的UBX0801-01,输出功率8kW(高压水银灯))照射光。为了防止膜及玻璃的温度被加热到必要以上,在照射源与偏振膜之间安装了红外截止滤波器。从偏振膜侧照射405nm的照射强度为14mW/cm2的光。
对于通过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组合物将偏振膜与板玻璃贴合得到的叠层体照射光120~24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使热板的温度为80℃,进一步照射24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即使进一步照射光,粘接剂组合物仍保持轻剥离状态。
使热板的温度为80℃,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对叠层体照射光12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粘合剂式状态。使热板的温度为100℃,进一步照射光120秒钟,粘接剂组合物成为了轻剥离状态。即使进一步照射光,粘接剂组合物仍保持轻剥离状态。
(比较例5)
从液晶电视(夏普制造,LC16E1)的液晶面板上将偏振膜剥离,准备了液晶盒。使用手动辊将该液晶盒与偏振膜(日东电工制造的VEGQ5723NTB-K)贴合。粘接剂使用了瞬间粘接剂(Konishi制造,Aron Alpha(注册商标))。使用瞬间粘接剂作为粘接剂时,由于瞬间固化,因此,即使是16英寸的液晶盒,也难以将液晶膜贴合在其整个面上,在粘接剂扩展之前发生固化,产生了一部分不存在粘接剂的部分。由于液晶盒与偏振膜在瞬间被粘接,因此初期的位置对准是困难的。另外,一旦贴合后,就不能剥离。因此可认为,在使用这样的粘接剂将液晶面板与偏振膜贴合的工艺中,在贴合时混入气泡或异物的情况下将偏振膜剥离后,液晶盒不能再利用,因此,生产性变差。另外,即使如实施例18那样浸渍在热水中,也无法剥离,不能在液晶面板的再利用时将偏振膜与液晶盒分离,是极不合适的。

Claims (22)

1.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存在于至少2个被粘接体之间,并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而表现出用于使所述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该粘接剂组合物包含:
(a)包含至少一种单体的粘接主剂、和
(b)使所述粘接主剂发生聚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
其中,随着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所述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所述粘接力以采取极大值、极小值、大于所述极大值的值的方式变化。
2.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存在于至少2个被粘接体之间,并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而表现出用于使所述被粘接体彼此贴合的粘接力,该粘接剂组合物包含:
(a)包含至少一种单体的粘接主剂、和
(b)使所述粘接主剂发生聚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
其中,随着在给定温度环境下对所述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所述粘接力以经过极大值后采取极小值的方式变化,
所述粘接力采取所述极小值后,在温度高于所述给定温度环境下的高温环境下进一步保持,由此使所述粘接力以采取大于所述极大值的值的方式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力至少在上述极大值时,显示在压力的作用下表现出粘接力的粘弹性状态;所述粘接力至少在上述极小值时,显示能够将上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至少一个与由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的层在两者的界面剥离、且不会对所述被粘接体带来损伤的固化状态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随着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强度的增大和/或粘接温度的上升,所述粘接力达到所述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从所述极大值变化到所述极小值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从所述极小值变化到大于所述极大值的值所需要的时间被缩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在所述给定温度环境下、在未照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时是液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主剂中所含的所述至少一种单体是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羧基、氰基、氨基、脂肪族环式烃基、杂环基团、酰胺基或羧酸酯基的光聚合性乙烯基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聚合引发剂是光聚合引发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聚合引发剂的电磁波吸收波长是透过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任意被粘接体的电磁波的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力增大到大于所述极大值的值之后,浸渍在水中时的所述粘接力至少降低到小于所述极大值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为光学膜,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另一个为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一个为光学膜,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另一个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两者为光学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2个被粘接体中的两者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学膜是偏振膜、起偏镜、防眩膜、硬涂膜、防反射膜、光学补偿膜、导电膜、紫外截止膜、扩散膜、聚光膜、配光膜、红外截止膜、带截止滤光器、电磁屏蔽膜。
15.一种粘弹性体,其在给定温度环境下,随着对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量的增加,在压力的作用下而表现出粘接力。
16.一种光学膜,其在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弹性体。
17.一种偏振膜,其在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弹性体。
18.一种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其在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弹性体。
19.一种液晶盒,其在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弹性体。
20.一种光学显示单元,其包括: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和
通过在给定温度环境下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的照射而粘接在所述粘接剂组合物的层一面上的光学膜以及粘接在所述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另一面上的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光学膜是偏振膜,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用面板是液晶盒。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偏振膜中,起偏镜的保护膜仅叠层在所述偏振膜的粘接有所述粘接剂组合物的层的面相反的面上。
CN201080066509.6A 2010-04-30 2010-04-30 粘接剂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7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7647 WO2011135708A1 (ja) 2010-04-30 2010-04-30 接着剤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736A true CN102869736A (zh) 2013-01-09
CN102869736B CN102869736B (zh) 2016-07-13

Family

ID=4486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650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736B (zh) 2010-04-30 2010-04-30 粘接剂组合物
CN20118002178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737B (zh) 2010-04-30 2011-04-28 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了粘接剂组合物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178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737B (zh) 2010-04-30 2011-04-28 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了粘接剂组合物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20130114026A1 (zh)
JP (1) JP4796662B1 (zh)
KR (2) KR101756237B1 (zh)
CN (2) CN102869736B (zh)
WO (2) WO20111357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054A (zh) * 2013-06-21 2016-04-06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器保护膜,该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保护膜的偏光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4243B2 (ja) * 2010-04-30 2015-03-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1756237B1 (ko) 2010-04-30 2017-07-10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을 이용한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TWI611933B (zh) 2011-09-15 2018-01-21 Nitto Denko Corp 具有接著劑層之影像顯示裝置用單元及使用該單元的影像顯示裝置
TWI627068B (zh) * 2011-10-14 2018-06-21 Nitto Denko Corp 具有接著劑層之影像顯示裝置用單元及使用該單元的影像顯示裝置
JP5880830B2 (ja) * 2011-12-20 2016-03-09 Jsr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5994273B2 (ja) * 2012-02-14 2016-09-21 Dic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接着剤及び偏光板
CN103013358A (zh) * 2012-11-30 2013-04-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粘接玻璃用低粘度低接触角耐低温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35690B1 (ko) * 2013-06-21 2017-05-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4204273A1 (ko) * 2013-06-21 2014-1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을 포함하는 편광판
JP6249820B2 (ja) 2014-02-27 2017-12-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EP3023059A1 (en) * 2014-11-18 2016-05-25 Samsung Medison Co., Ltd.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351378B1 (ko) * 2015-07-20 2022-0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표시장치
KR102222057B1 (ko) * 2016-06-15 2021-03-03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층, 점착제층을 갖는 편광 필름,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층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266557B1 (ko) * 2017-11-30 2021-06-1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장식 시트용 점접착 조성물, 표시소자 백커버용 필름 및 표시소자 백커버
JP7153455B2 (ja) * 2018-03-06 2022-10-1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積層体
JP2020030344A (ja) * 2018-08-23 2020-02-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7213037B2 (ja) * 2018-08-23 2023-01-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7214397B2 (ja) * 2018-08-23 2023-01-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6641A (ja) * 2000-02-17 2001-08-21 Aader:Kk 仮固定用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8065160A (ja) * 2006-09-08 2008-03-21 Okura Ind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1290367A (zh) * 2007-04-16 2008-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73877A (ja) * 2007-12-27 2009-08-06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JP2010008928A (ja) * 2008-06-30 2010-01-14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10018722A (ja) * 2008-07-11 2010-01-28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10026270A (ja) * 2008-07-22 2010-02-04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5116B2 (ja) 1992-09-04 2000-12-04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器の製造方法
JPH10333140A (ja) 1997-05-29 1998-1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40352A (en) 1998-06-11 2000-03-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ing a monochromatic radiation source
TW200632002A (en) * 2004-11-30 2006-09-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4993245B2 (ja) 2005-05-13 2012-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付光学部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5000940B2 (ja) 2006-01-13 2012-08-1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粘着剤、粘着シート、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53717B2 (ja) * 2006-05-19 2012-06-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貼合用粘着剤、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9333B2 (ja) * 2006-07-26 2012-10-0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08640B2 (ja) * 2006-09-04 2014-0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紫外線硬化型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69319A (ja) 2007-01-12 2008-07-24 Dic Corp 接着剤用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JP2008189838A (ja) 2007-02-06 2008-08-21 Nitto Denko Corp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付光学部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US8722182B2 (en) 2007-04-16 2014-05-1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KR101756237B1 (ko) * 2010-04-30 2017-07-10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을 이용한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6641A (ja) * 2000-02-17 2001-08-21 Aader:Kk 仮固定用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8065160A (ja) * 2006-09-08 2008-03-21 Okura Ind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1290367A (zh) * 2007-04-16 2008-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73877A (ja) * 2007-12-27 2009-08-06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JP2010008928A (ja) * 2008-06-30 2010-01-14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10018722A (ja) * 2008-07-11 2010-01-28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10026270A (ja) * 2008-07-22 2010-02-04 Fujicopian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偏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054A (zh) * 2013-06-21 2016-04-06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器保护膜,该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保护膜的偏光板
TWI576621B (zh) * 2013-06-21 2017-04-0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器保護膜、其製備方法以及含有該偏光器之偏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67058B2 (en) 2016-02-23
US20130118671A1 (en) 2013-05-16
WO2011135708A1 (ja) 2011-11-03
US20130114026A1 (en) 2013-05-09
CN102869737A (zh) 2013-01-09
KR101756237B1 (ko) 2017-07-10
KR20130070600A (ko) 2013-06-27
US20150376478A1 (en) 2015-12-31
JPWO2011135708A1 (ja) 2013-07-18
CN102869736B (zh) 2016-07-13
KR20130070601A (ko) 2013-06-27
CN102869737B (zh) 2016-06-01
WO2011136326A1 (ja) 2011-11-03
KR101825728B1 (ko) 2018-02-05
JP4796662B1 (ja)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9736A (zh) 粘接剂组合物
KR102309118B1 (ko) 양면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양면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의 컬 억제 방법
JP7413500B2 (ja) 表示体
US10100238B2 (en) Liquid optically clear photo-curable adhesive
JP6099913B2 (ja) 接着剤層を有する画像表示装置用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991421B2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JP6048297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5732435B2 (ja) アンカー層形成用塗布液、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14924B1 (ko) 프라이머 코팅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US20150166860A1 (en) Liquid optically clear photo-curable adhesive for display application
JP2015522667A (ja) 光学的に透明な光硬化性液状接着剤を用いた基材の結合方法
TW201439259A (zh) 黏接性組合物、黏接劑以及黏接片
JP2013254156A (ja) 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567619B2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JP5795193B2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
KR102557510B1 (ko) 점착제층 부착 편광판
JP2012247619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
JP5684243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507498B (zh) An agent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aminate using an adhesive composition
TW202239896A (zh) 黏著片及構成體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