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547B -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547B
CN102856547B CN201210358795.4A CN201210358795A CN102856547B CN 102856547 B CN102856547 B CN 102856547B CN 201210358795 A CN201210358795 A CN 201210358795A CN 102856547 B CN102856547 B CN 102856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temperature
carbon nano
reduction
fer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8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6547A (zh
Inventor
童庆松
黄娟
韩铭
姜祥祥
周慧
蔡斌
王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Rongq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58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6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6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6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柠檬酸和乙二醇加热发生聚合反应,然后经过隔绝空气预烧结、冷却、粉碎及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制得碳化合物。制备的碳化合物与还原剂的混合物混合,制得还原碳化合物。将还原碳化合物以及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湿磨介质混合球磨,真空干燥制得干燥粉末。干燥粉末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在300℃烧结后经过冷却、粉碎和过筛,再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采用两段烧结法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组成均匀,具有优秀的放电性能,特别是在大电流条件下放电的循环性能佳。

Description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作为新一代能源系统,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卫星、航天及军事领域有广泛应用。众多研究表明,LiFeP04可能成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由于LiFeP04本身结构的限制,该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低、离子传导性差,导致高倍率充放电的性能较差,未经改性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为了克服磷酸亚铁锂的不足,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LiFeP04主要采用固相烧结法、溶胶-凝胶法、氧化还原法、微波合成法和水热法等方法进行制备。其中,固相烧结法具有价格低廉等明显优势,是实现LiFePO4产业化的最优制备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固相掺杂法对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改性。用于掺杂改性的掺杂剂涉及元素周期表的许多元素,包括镍纤维、铜纤维、铁纤维、锌纤维、乙炔黑、鳞片石墨、硼化物、碳化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碳粉、蔗糖、葡萄糖、聚乙烯醇、糊精、淀粉、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稀土元素等。碳纳米管被视为是改善LiFePO4的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理想导电剂。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管状结构、高导电性以及非常大的表面积,将碳纳米管加入LiFeP04体系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预先制备的碳纳米管加入预先制备的LiFeP04体系或者将预先制备的碳纳米管加入制备LiFeP04的前驱物体系中再制备碳纳米管包覆的LiFeP04;第二种方法是在预先制备的LiFeP04上热解碳化合物制备碳纳米管包覆的LiFeP04。以下分别讨论:
第一种方法将预先制备的碳纳米管加入LiFeP04体系制备正极材料。
将预先制备好的碳纳米管加入LiFeP04的体系,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这类制备方法一般是在锂源、铁源和磷酸源组成的前驱物中加入碳纳米管,或者将预先制备的LiFePO4与预先制备的碳纳米管直接球磨混合。彭友谊[彭友谊等,电化学, 2009,15:331-334]等将LiFePO4、碳纳米管(尺寸10~20nm)及无水乙醇球磨混合,真空干燥制得LiFePO4/碳纳米管正极材料。研究表明,在制备的样品中,碳纳米管在LiFePO4颗粒间可以起到导电桥的作用。碳纳米管含量10%的LiFePO4复合材料在0.1C倍率电流下(常温),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为128.5mAh/g。专利CN102110812、CN102569796 A和Zhou[ Zhou  Y., et al., , Chem Commun (Camb), 2010,46:7151-7153]等将碳纳米管加入锂源、铁源和磷酸盐组成的前驱物中进行LiFePO4的制备。在制备的LiFePO4中碳纳米管分布均匀。Zhou[Zhou Y. et al., Chem Commun, 2010,46:7151-7153]等将预先制备的碳纳米管用混酸处理,除去碳纳米管制备过程加入的金属催化剂,并使碳纳米管功能化,改善了碳纳米管与LiFePO4的复合性能。
为了进一步改善包覆碳纳米管的LiFePO4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也有在加入碳纳米管的同时加入碳源进行碳包覆。吕宵[吕霄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 38: 16-18.]、Wang等[ Wang  L., et al., J.  Electrochem. Soc., 2007, 154: A1015]及专利CN 101734927A在制备包覆碳纳米管的LiFePO4时进一步加入柠檬酸。加入的柠檬酸还起还原剂的作用,防止烧结制备过程中磷酸亚铁锂中亚铁离子的氧化。同样可作为还原剂的碳源还有维生素C。
第二种方法是在磷酸亚铁锂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将碳纳米管直接加入磷酸亚铁锂体系的制备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然而,由于碳纳米管很容易发生团聚,使磷酸亚铁锂中的碳纳米管与磷酸亚铁锂的接触机率大大下降,降低碳纳米管的利用率,不利于减少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极化。为此,一些研究通过在磷酸亚铁锂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改善性能,具体讨论如下:
Mohamed等先制备金属催化剂负载的磷酸亚铁锂或没有金属催化剂负载的磷酸亚铁锂[Mohamed R., et al., Internation. J. Electrochem., 2011,2011: 1-5.],再将制备的磷酸亚铁锂置于管式炉中[专利公开号CN101442126 A]或置于管式炉的氧化铝基片上[专利号为CN102544499 A],通入惰性气体和碳源气,碳源气在高温下裂解的碳在磷酸亚铁锂上生长出碳纳米管。这种方法制得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和LiFePO4的结合更紧密。
上述原位制备时碳纳米管是由气相热裂解的碳生长得到的。由于气相输运的碳在样品上分布不均匀,碳源生长的纳米管的生长效率难以控制,且生长的纳米管与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不一定能良好接触,导致制备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的不稳定,且制备样品中,碳纳米管会在磷酸亚铁锂上分布不均匀,存在制备样品的批次性能不稳定等不足。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本发明先制备含碳的聚合物,将含碳的聚合物与磷酸亚铁锂的前驱物混合,在烧结制备磷酸亚铁锂时生成的碳纳米管能与磷酸亚铁锂复合物紧密结合。由于含碳聚合物加入磷酸亚铁锂的前驱物的用量容易控制,制备过程中混合球磨能将含碳的聚合物均匀的与磷酸亚铁锂的前驱物混合,使制备的磷酸亚铁锂能被碳纳米管均匀的包覆。这种方法制备的样品的批次性能稳定,样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优秀。
发明内容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1)碳化合物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摩尔比1:4混合,于45℃~7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搅拌2h,置于压力在10Pa~10132Pa压力区间的任一压力、温度在125℃~175℃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下搅拌5h;在175℃于10Pa~1013Pa压力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置于Al2O3瓷舟,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冷却至室温制得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还原剂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1~1000范围称量还原剂;将还原剂与还原剂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混合,制得还原剂与水的混合物,将碳化合物加入还原剂与水的混合物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30℃~9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Pa~10132Pa压力区间的任一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x : y : z称量反应化合物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反应化合物摩尔比的x、y、z的范围为:0.95≤x≤1.10, 0.90≤y≤1.05, 0.90≤z≤1.15;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3.62%~14.5%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
将称量的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湿磨介质,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小时~15小时,在70℃~135℃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于10Pa~5000Pa压力范围的任一压力下真空干燥,制得干燥粉末;干燥粉末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3小时~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再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50℃~50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18小时,然后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前一烧结温度加热到650℃~90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18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所述的湿磨介质的用量是依据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和磷酸源化合物的总体积的0.8倍~20倍体积量取的湿磨介质。
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是由磷酸二氢锂及草酸亚铁组成。
所述的锂源化合物是醋酸锂、氯化锂、氧化锂、磷酸二氢锂或氢氧化锂;所述的亚铁源化合物是草酸亚铁、醋酸亚铁、氯化亚铁、碳酸亚铁、氢氧化亚铁或氧化亚铁;所述的磷酸源化合物是磷酸、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锂或磷酸二氢铵。
由于磷酸二氢锂中既含有磷酸源又含有锂源,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中磷酸二氢锂与磷酸源化合物中的磷酸二氢锂不共反应体系重叠使用,否则将引起锂离子、磷酸根离子摩尔数较应该使用量加倍。
所述的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是氮气、氩气或一氧化碳,或是体积比在10:1~100范围的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或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
所述的湿磨介质是甲醇、乙醇、丙醇、丙酮、甲醛、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甲酸。
所述的还原剂是Na2SO3、KI、HI、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水合肼、三乙基硅烷、三丁基锡烷、镁粉、铝粉、镍粉或还原铁粉。
与其它发明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原料成本较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样品的放电电压平台升高、放电平台延长,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循环性能佳,为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样品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样品在2C倍率电流下放电容量与循环数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45℃下搅拌2h;置于压力10Pa、温度125℃的条件下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温度175℃、压力10Pa条件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制得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置于管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2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放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Na2SO3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1:1称量Na2SO3;将Na2SO3溶于其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制得Na2SO3溶液,将碳化合物加入Na2SO3溶液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3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Pa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0.95 : 0.90 : 0.95称量磷酸二氢锂和草酸亚铁;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3.62%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依据磷酸二氢锂和草酸亚铁的总体积的0.8倍体积量取蒸馏水。
将称量的磷酸二氢锂、草酸亚铁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蒸馏水,在430转/分钟下球磨混合3小时,在100℃于10Pa压力下真空干燥,制得干燥的粉末。将干燥的粉末置于氮气气氛中,按照5℃/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目筛;再置于氮气气氛中,按照5℃/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至450℃,保持450℃烧结8小时;按照5℃/min的升温速率进一步加热到750℃,保持750℃烧结8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本实施例制备的样品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制备样品在2C倍率电流下,放电容量与循环数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70℃搅拌2h,置于压力10132Pa、温度175℃的条件下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温度175℃、压力1013Pa的条件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20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放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自然冷却,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硼氢化钠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1:1000称量硼氢化钠;将硼氢化钠溶于其体积200倍体积的去离子水中,制得硼氢化钠溶液;将碳化合物加入硼氢化钠溶液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9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在10132Pa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1.10 : 1.05 : 1.10称量反应化合物磷酸二氢锂和草酸亚铁。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14.5%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依据磷酸二氢锂和草酸亚铁的总体积的20倍体积量取乙醇。
将称量的磷酸二氢锂、草酸亚铁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乙醇,在1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小时,在70℃于5000Pa压力下真空干燥,制得干燥的粉末。干燥的粉末置于氮气与氩气体积比10:1的混合气中,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20目筛,再置于氮气与氩气体积比为1:10的混合气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50℃,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然后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650℃,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样品在1C倍率电流下,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为139mAh/g。
实施例3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60℃搅拌2h,置于1013Pa于165℃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175℃于1013Pa压力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10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三乙基硅烷与碳化合物重量比在1:100称量三乙基硅烷。将三乙基硅烷溶于体积是其体积200倍的去离子水中,制得三乙基硅烷溶液。将碳化合物加入三乙基硅烷溶液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5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00Pa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00 : 1.00 : 1.00称量反应化合物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8.1%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依据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总体积的10倍体积量取甲醛。
将称量的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及还原碳化合物,加入甲醛,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5小时,在135℃于5000Pa下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干燥的粉末置于体积比1:10的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按照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至过200目筛,再置于体积比1:1的氮气与氢气混合气的气氛中,按照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500℃,保持500℃烧结18小时,然后按照30℃/min的升温速率进一步加热到900℃,保持温度烧结18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样品在1C倍率电流下,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为146mAh/g。
实施例4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55℃搅拌2h,置于压力10Pa、温度175℃下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温度175℃、压力10Pa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制得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2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放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镁粉的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500称量镁粉;将镁粉与其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合,制得镁粉与蒸馏水的混合物,将碳化合物加入镁粉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8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Pa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00 : 1.05 : 1.00称量反应化合物磷酸二氢锂及草酸亚铁;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5.62%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依据磷酸二氢锂及草酸亚铁总体积的5倍体积量取蒸馏水。
将称量的磷酸二氢锂、草酸亚铁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蒸馏水,在5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0小时,在100℃于10Pa压力下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干燥的粉末置于氩气气氛中,按照1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8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目筛;再置于氮气气氛中,按照15℃/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480℃,保持480℃烧结6小时,然后按照12℃/min的升温速率进一步加热到850℃,保持850℃烧结18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样品在2C倍率电流下,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为119mAh/g。
实施例5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70℃搅拌2h;置于压力10132Pa、温度175℃下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温度175℃、压力10Pa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2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放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保温8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还原铁粉的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10称量还原铁粉;将还原铁粉与其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合,制得还原铁粉与水的混合物,将碳化合物加入还原铁粉与水的混合物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3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0Pa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0.95 : 1.00 : 0.90称量反应化合物氢氧化锂、氢氧化亚铁、磷酸二氢铵。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5.62%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依据氢氧化锂、氢氧化亚铁、磷酸二氢铵总体积的5倍体积量取甲酸。
将称量的氢氧化锂、氢氧化亚铁、磷酸二氢铵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甲酸,在5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0小时,在115℃于5000Pa压力下真空干燥,制备得到干燥的粉末;干燥的粉末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中,按照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10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至过100目筛,再置于氮气气氛中,按照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500℃,保持500℃烧结3小时,然后按照2℃/min升温速率进一步加热到900℃,保持900℃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实施例6
1)碳化合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4混合,在45℃搅拌2h,置于压力10Pa、温度125℃下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在温度175℃、压力10Pa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聚合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置于管式炉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粒度200目的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放在Al2O3瓷舟中,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保温8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HI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1称量HI;将HI溶于其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制得HI溶液;将碳化合物加入HI溶液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90℃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Pa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10 : 1.05 : 1.15称量反应化合物氢氧化锂、草酸亚铁、磷酸氢二铵。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12.5%重量称量用还原碳化合物。依据氢氧化锂、草酸亚铁、磷酸氢二铵总体积的20倍体积量取去离子水。
将称量的氢氧化锂、草酸亚铁、磷酸氢二铵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在1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小时,在70℃于100Pa下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干燥的粉末置于氩气气氛中,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至过20目筛,再置于氩气与氢气体积比10:1的混合气气氛中,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50℃,保持温度烧结18小时,然后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650℃,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Claims (7)

1.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1)碳化合物制备
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按摩尔比1:4混合,于45℃~7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搅拌2h,置于压力在10Pa~10132Pa压力区间的任一压力、温度在125℃~175℃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下搅拌5h;在175℃于10Pa~1013Pa压力下真空干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乙二醇,得到棕色粘液;将棕色粘液隔绝空气加热至300℃,保温300℃烧结3h,冷却至室温,粉碎成粉末状前驱体;将粉末状前驱体置于Al2O3瓷舟,在空气气氛中于400℃烧结8h,冷却至室温制得碳化合物;
2)还原碳化合物的制备
按照还原剂与碳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1~1000范围称量还原剂;将还原剂与还原剂体积200倍体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混合,制得还原剂与水的混合物,将碳化合物加入还原剂与水的混合物中,在超声波振荡器中于30℃~9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加热处理1h;抽滤洗涤后于10Pa~10132Pa压力区间的任一压力下室温干燥3h,制得还原碳化合物;
3)按照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x : y : z称量反应化合物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反应化合物摩尔比的x、y、z的范围为:0.95≤x≤1.10, 0.90≤y≤1.05, 0.90≤z≤1.15;依据反应化合物的重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理论产量的3.62%~14.5%重量称量还原碳化合物;
将称量的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及还原碳化合物混合,加入湿磨介质,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混合1小时~15小时,在70℃~135℃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于10Pa~5000Pa压力范围的任一压力下真空干燥,制得干燥粉末;干燥粉末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00℃,保持300℃烧结3小时~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再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加热到350℃~50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18小时,然后按照1℃/min~30℃/min的升温速率由前一烧结温度加热到650℃~90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烧结3小时~18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磨介质的用量是依据锂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和磷酸源化合物的总体积的0.8倍~20倍体积量取的湿磨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化合物是醋酸锂、氯化锂、氧化锂、磷酸二氢锂或氢氧化锂;所述的亚铁源化合物是草酸亚铁、醋酸亚铁、氯化亚铁、碳酸亚铁、氢氧化亚铁或氧化亚铁;所述的磷酸源化合物是磷酸、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锂或磷酸二氢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中磷酸二氢锂与磷酸源化合物中的磷酸二氢锂不共反应体系重叠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是氮气、氩气或一氧化碳,或是体积比在10:1~100范围的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或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磨介质是甲醇、乙醇、丙醇、丙酮、甲醛、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甲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是Na2SO3、KI、HI、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水合肼、三乙基硅烷、三丁基锡烷、镁粉、铝粉、镍粉或还原铁粉。
CN201210358795.4A 2012-09-25 2012-09-25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56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8795.4A CN102856547B (zh) 2012-09-25 2012-09-25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8795.4A CN102856547B (zh) 2012-09-25 2012-09-25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547A CN102856547A (zh) 2013-01-02
CN102856547B true CN102856547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40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8795.4A Active CN102856547B (zh) 2012-09-25 2012-09-25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6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5163B (zh) * 2014-01-28 2019-03-15 株式会社Lg化学 表面涂布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11384364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的预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0714B (zh) * 2019-10-12 2022-04-19 福建师范大学 包覆聚合铝的掺杂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630A (zh) * 2007-01-16 2007-08-01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控其颗粒形貌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
CN101442126A (zh) * 2008-08-01 2009-05-27 上海华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键接磷酸亚铁锂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157A (zh) * 2009-01-21 2009-07-08 武汉大学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546830A (zh) * 2008-07-19 2009-09-3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0730A (zh) * 2009-07-27 2010-01-2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磷酸铁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4875A1 (en) * 2009-11-16 2011-05-19 Guiqing Huang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s and precursors theret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630A (zh) * 2007-01-16 2007-08-01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控其颗粒形貌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
CN101546830A (zh) * 2008-07-19 2009-09-3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2126A (zh) * 2008-08-01 2009-05-27 上海华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键接磷酸亚铁锂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157A (zh) * 2009-01-21 2009-07-08 武汉大学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630730A (zh) * 2009-07-27 2010-01-2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磷酸铁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547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58171B2 (ja) リン酸鉄リチウム合成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463824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103821B (zh)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99113A (zh) 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21048A (zh) 一种低成本制备石墨包覆纳米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5633374A (zh) 一种硅-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6023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的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6527A (zh)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37314B (zh) 三维结构泡沫金属/磷酸铁锂一体电极、其制备方法及以其为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4538403A (zh)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焦磷酸铁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5066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69726A (zh) 一种包覆有金属离子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2074686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碳的合成方法
CN101673820A (zh) 一种固液结合制备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085849B (zh) 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碳包覆磷酸焦磷酸锰钠@swcn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及应用
CN110957490A (zh) 一种中空结构的碳包覆磷酸铁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68994A (zh) 一种氮掺杂的碳负载氮化铁复合物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61425B (zh) 一种黄铁矿直接制备焦磷酸磷酸铁钠复合材料的方法、焦磷酸磷酸铁钠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3618065B (zh) 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757B (zh) 一种改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56547B (zh)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56548B (zh) 直接还原纳米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82337B (zh) 一种低含量高石墨化碳包覆磷酸铁锂
CN107658438A (zh) 制备氟磷酸亚铁钠多孔海绵状结构材料及方法
CN102646828A (zh)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4/C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1

Address af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izhou province Bijie city Nayong County 553300

Patentee after: GUIZHOU WEITE HI-TECH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7 Fuzhou Road, Cangshan District, Fuji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No. 68 Zhongyao Group, Luwei Village, Juren Street, Nayong County, Bijie City, Guizhou Province, 553311

Patentee after: Guizhou Rongqian New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53300 Nayo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jie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WEITE HI-TECH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