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8366A -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8366A
CN102828366A CN2011104537271A CN201110453727A CN102828366A CN 102828366 A CN102828366 A CN 102828366A CN 2011104537271 A CN2011104537271 A CN 2011104537271A CN 201110453727 A CN201110453727 A CN 201110453727A CN 102828366 A CN102828366 A CN 102828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roller
textiles
pressure
described device
backing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37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8366B (zh
Inventor
E.保利
H-G.弗罗布洛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828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8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8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8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0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 D06B1/1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treating material
    • D06B1/14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treating material with a roller
    • D06B1/145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treating material with a roller the treating material being kept in the trough formed between two or more rol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24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amount of treating material picked up by the textile material during its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2),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1),它具有一个在它的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4)和一个表面剂输送装置(7),其中,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喂料三角区(6)。人们想减小停—标记的负面影响。为此,表面剂输送装置(7)将涂料输送到喂料三角区域(6)中,并且在喂料三角区(6)中在纺织物(3)的背向驱动辊(4)的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3)的支撑装置(10)。

Description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在它的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和一个表面剂输送装置,其中,纺织物和驱动辊形成一个喂入三角区。
背景技术
下面借助作为实例的涂敷浆液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也可用在涂敷到纱线表面上的另一些涂敷剂中,例如颜料。
纺织纱线常常具有比较粗糙的表面。这种粗糙增加继续处理,例如纺织的难度。因此人们规定在继续处理之前将纺织物涂敷浆液,这种浆液可以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例如淀粉。浆液的任务是使表面比较平滑,并且因此减小在处理彼此摩擦的纱线的表面之间的摩擦。
为了涂敷浆液纺织物经过一个槽,所述槽装有浆液。在这个池中纺织物通过驱动辊被转向,因此纺织品又可在同一侧从池中出来。通过池纺织物被浸润。若在浆液涂敷时一次浸润嫌不够可以重复浸润。
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当生产中断时纺织物的比较大的区域仍然保留在槽中,并且它吸收有过量比例的浆液。这种类型的区域在后来可作为“停—标记”识别,并且导致降低纺织物的质量。
在另一些表面剂中也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当纺织物经历的染色浴时间太长,则染色更加强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减小“停—标记”的负面影响。
这个任务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通过下述措施得以完成,即表面剂输送装置输送到喂料三角区,并且在这个喂料三角区域中在纺织物的背背驱动辊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的支撑装置。
通过这一做法人们可使纺织物在停机状态时暴露于表面剂,例如浆液的那一段的长度比较小。也就是说其实只是纺织物和驱动辊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被注入。在这个三角区域中人们可将纺织物的长度限制到少许几厘米,这样,停机—标记也就能相应地比较小。表面剂只应该涂敷到纺织物纱线的表面上,然而应尽可能地不渗入到纱线中。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为纺织物形成一种支撑,使得表面剂只涂敷到纱线的表面上,而不渗入到纱线本身中。此外,在喂料三角区上涂敷表面剂还有这样的优点,即在处于喂料三角区中的表面剂中会产生涡流,这种涡流对表面剂涂敷到纺织物上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在喂入三角区中的表面剂的量比较小,所以只必须保持较小体积的表面剂。也就是说减少了表面剂的浪费,并且人们可连续地使用新的和干净的,或者至少是净化的表面剂。
优选地将支撑装置设计为第一支撑辊。这样就可避免纺织物在支撑装置上的摩擦。当纺织物在支撑辊上离开时支撑辊是可以转动的。
优选地朝驱动辊方向可给第一支撑辊施加预定的第一压力。这个压力可选择得比较低。当第一支撑辊顶住驱动辊,并且因此纺织物顶住驱动辊时通过在第一支撑辊和驱动辊之间的钳口(Nip)形成喂入三角区的比较良好的密封,这样就可比较好地控制表面剂的涂敷。
优选地将第一支撑辊的表面设计得比驱动辊软。这样驱动辊就可大致压入到第一支撑辊的表面中,这也能改进密封能力。
人们可以产生比较大的接触区域,纺织物要经过这个区域,这样作用到纺织物上的单位表面压力就可保持得比较小。
优选地表面剂输送装置具有可调节的输送功率,并且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驱动辊的转速调节输送功率。这样就可达到真正只输送纺织物也能吸收的那么多的表面剂。当驱动辊转动比较快时则必须相应地比驱动辊慢转动时输送更多的表面剂。当人们是根据转速调节输送功率时则人们在三角区内无须设置用于检测表面剂的液面高度的传感器。
优选地驱动辊被加热。若驱动辊是加热的,则表面剂会更好地被纺织物吸收。
当表面剂是被加热的也是有利的。这样也可达到纺织物更好地吸收表面剂的目的。
优选地沿着驱动辊的旋转方向在支撑装置的后面,在纺织物的背离驱动辊的一侧,在纺织物和第二支撑辊之间形成第二三角区,表面剂输送装置向这个第二三角区提供。当纺织物具有比较高的密度,因此表面剂也难于进入到纱线之间时这种设计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可在纺织物的背离驱动辊的一侧再一次地涂敷表面剂。但是,当有某种比例的表面剂已穿过纺织物,并且外侧面,也就是纺织物的不紧贴在驱动辊上的那一侧面有浸润,则附加涂敷表面剂有优点。
优选地可朝驱动辊方向给第二支撑辊施加预定的第二压力。这样也产生了第二三角区的密封,这样就可比较精确地使用表面剂。
其中,优选地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它例如可三倍到七倍地那么大。其中,人们考虑这样的事实,即纺织物的贴靠在辊上的那一侧面已有足够的表面剂,因此,基本上外侧面也应有表面剂。
优选地剂压辊和驱动辊组成一个挤压钳,其中,朝驱动辊方向可给剂压辊施加预定的第三压力。剂压辊将多余的表面剂从纺织物上带走。借助这个剂压辊人们可以调节纺织物吸收多少表面剂液。
优选地第三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并大于第二压力。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应该保证一般地有足够的表面剂液到达纺织物,并且也保留在那里。第三压力的主要任务是挤出表面剂。然后可将多余的表面剂收集在一个容器中,并且进行净化,并且准备重新涂敷到纺织物上。
优选地剂压辊比驱动辊要软,但是比第一支撑辊要硬。这种硬度对于挤出是有利的。因为剂压辊比驱动辊要软,所以可以在此形成一个平面的钳口,纺织物穿过这个钳口。这种设计也可产生良好的刮去或者挤出的结果。
优选地可以至少200米/分的圆周速度驱动驱动辊。驱动辊旋转得越快表面剂形成的旋涡则越强烈。在喂料三角区,或者也在第二三角区中表面剂旋涡越强烈则能更好地涂敷表面剂。
有利地表面剂输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孔,且输出孔具有防附着涂层。这样可避免形成滴。滴的形成可能导致一个或者多个纱线断线。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唯一附图:将浆液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简图示出在纱线喂入区中将浆液2涂敷到纺织物3上的装置。纺织物3例如可以链的形式存在。
该装置具有驱动辊4。所述驱动辊由马达5驱动。马达5是如此地转动驱动辊4的,即它的圆周速度至少为200米/分。这当然指的是持续运行。在起动和制动时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比较小。然后纺织物3以和驱动辊4的圆周速度相当的速度通过该装置1。
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喂料三角区6,浆液输送装置7将浆液2喂入到所述喂料三角区中,所述浆液以液体形式存在,或者包含在一种浆液流体中。浆液(或者另一种用于纺织物的表面的涂敷剂)也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例如以泡沫或者糊的形式存在。浆液输送装置7具有喷嘴形式的输出孔8。所述孔具有防粘附涂层。输出孔8例如用聚四氟乙烯加衬。当遇有故障时浆液输送装置7停车及不再输出浆液2,那么就可避免形成滴。
由控制装置9控制马达5。这样,控制装置9就可识别马达5的转速,并且因此也识别驱动辊4的圆周速度。浆液输送装置7具有可调节的输送功率。浆液输送装置7的输送功率由控制装置9根据驱动辊4的转速进行调节。这样,人们就可以做到将大体如纺织物3所能接收那么多的浆液输送到喂料三角区6中。
在喂料三角区6的区域中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0,确切地说是设置在纺织物3的不贴在驱动辊4上的那一侧上。第一支撑辊10的任务是在喂料三角区6中的纺织物不会避让浆液2。可如此地调节第一支撑辊10,即它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小的空隙。然而,当朝着驱动辊4的方向给第一支撑辊10施加一种预定的第一压力11(通过箭头表示)则更为有利。通过这一措施使喂料三角区6在传动轴4的转动方向12得到密封。
在第一支撑辊的后面沿主辊4的旋转方向12设置有第二支撑辊13。这个支撑辊和靠着驱动辊4的纺织物3形成第二三角区14,也将浆液2输送到这个三角区中。为此设置了浆液输送装置的另一部件15。
也可如此地调节第二支撑辊13,即它和驱动辊4形成一个间隙。然而,若将第二支撑辊13以预先规定的第二压力16(箭头所示)顶住驱动辊4也是可以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有利的。通过这一措施将第二三角区14沿旋转方向12得到密封。也可以按照规定调节地将浆液涂敷到纺织物3不贴靠驱动辊4的那一侧。
首先只有当纺织物3具有比较高的密度,这样浆液2难于穿透纺织物3,这时在第二三角区14中进行第二次浆液涂敷才是有利的。本来穿透纺织物3的单个的纱线并非是人们所希望的,因为只应该规定给纱线的表面应涂有浆液。
沿旋转方向12在第二支撑辊13的后面设置有剂压辊17。这个剂压辊用第三压力18(箭头所示)顶住驱动辊4,并且形成一个挤压钳20。第三压力18比第二压力16大。人们例如可如此地调节这三个压力11、16、18,即第一压力11与第二压力16、第三压力18之比为1:5:25,也就是说,第二压力16是第一压力11的五倍大,第三压力18是第二压力16的五倍大。也可与这些数值有差异。
剂压辊17将多余的浆液2从纺织物3上挤掉,并且其任务是使纺织物3含有规定的浆液涂覆。这个浆液涂覆通常按在纺织物的干燥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份额的数倍规定。可借助剂压辊17比较准确地调节这个百分比份额。
在槽19中接收被挤出的浆液,并且可加以净化,并且又输送到浆液输送装置7、15中。
驱动辊4是所示的四个辊中最坚硬的一个辊。它例如可用比较坚硬的塑料进行涂层,或者具有由钢构成的表面。首先当驱动辊4被加热时建议采用后者。也可如此地设计浆液输送装置7、15,即它输出加热的浆液2。浆液2的温度可和驱动辊4的温度协调。这样,人们例如调节大约80℃的温度,这对于纺织物3容纳浆液起有利的作用。
而第一支撑辊10和第二支撑辊13具有比驱动辊4更柔软的表面。它们可以具有由橡胶或者塑料构成的涂层。其中,第一支撑辊10的支径比第二支撑辊13的直径要小。由于在驱动辊4和两个支撑辊10、13之间的浆料的硬度所以在相应地施加压力时在驱动辊4和第一支撑辊10或第二支撑辊13之间产生一种钳口,所述钳口沿圆周方向具有某种延伸。
例如驱动辊4表面肖氏硬度A可为99,并且两个支撑辊10、13可以具有肖氏硬度A为75的表面。
剂压辊17在其表面一定得比两个支撑辊10、13更硬,但是要比驱动辊4要软。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剂压辊例如具有肖氏硬度A80。
在保持硬度顺序的情况下所述辊可以具有范围为60~99的肖氏A硬度的表面。
纺织物3总是仅贴在一个辊上,也就是贴在驱动辊4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进行涂浆液时纱线不会横向于它的运行方向运动,并且因此可避免交叉。
纺织物不是穿过池,而只是仅从外部用浆液加载。也就是纺织物3可以最佳的张力通过驱动辊4。
由于驱动辊4的圆周速度比较高,所以在喂料三角区6和第二三角区14会产生涡流,这对浆液的涂敷的作用是有利的。驱动辊4转动得越快,浆液的涂敷惊人地更好。因为纺织物3可以相应高的速度通过装置1,所以生产率也高。
人们也可以给剂压辊17规定一种表面结构,这样当通过挤压钳20时纺织物得到相应的压印。
代替浆液地人们可用所示的装置也可将另一种表面剂,例如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在这种情况中,当少许的颜料渗入到纺织物中是有利的。但是颜色保持在表面区域上或者表面区域中。

Claims (15)

1.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2),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3)上的装置,具有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被纺织物缠绕的驱动辊(4)和表面剂输送装置(7),其中,纺织物(3)和驱动辊(4)形成喂料三角区(6),其特征在于,表面剂输送装置(7)向三角区域(6)输入,并且在喂料三角区(6)的区域中在纺织物(3)的背离驱动辊(4)的一侧设置用于纺织物(3)的支撑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设计为第一支撑辊(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朝驱动辊(4)方向给第一支撑辊(10)施加预定的第一压力(11)。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辊在它的表面上比驱动辊(4)软。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剂输送装置(7)具有可调节的输送功率,并且与控制装置(9)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驱动辊(4)的转速调节输送功率。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辊(4)是被加热的。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剂是被加热的。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朝驱动辊(4)的旋转方向(12)在支撑装置的后面,在纺织物(3)的背离驱动辊(4)的一侧,在纺织物(3)和第二支撑辊(13)之间形成第二三角区(14),表面剂输送装置(15)向该三角区域输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朝驱动辊(4)方向可给第二支撑辊(13)施加预定的第二压力(16)。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压力(16)大于第一压力(11)。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剂压辊(17)和驱动辊(4)形成挤压钳(20),其中,朝驱动辊(4)方向可给剂压辊(17)施加预定的第三压力(18)。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压力(18)比第一压力(11)或者比第二压力(16)大。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剂压辊(17)比驱动辊(4)软,但比第一支撑辊(10)要硬。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辊(4)可以至少200米/分的圆周速度驱动。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剂输送装置(7)具有至少一个有防附着涂层的输出孔(8)。
CN201110453727.1A 2011-06-14 2011-12-30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Active CN102828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004832.9 2011-06-14
EP20110004832 EP2535450B1 (de) 2011-06-14 2011-06-14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von Oberflächenmitteln, insbesondere Schlichte oder Farbe, auf ein Textilgut in Fadenvor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8366A true CN102828366A (zh) 2012-12-19
CN102828366B CN102828366B (zh) 2014-11-12

Family

ID=4478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3727.1A Active CN102828366B (zh) 2011-06-14 2011-12-30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535450B1 (zh)
JP (1) JP5443543B2 (zh)
CN (1) CN10282836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418A (zh) * 2013-11-01 2014-02-05 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的浸轧装置
CN105040311B (zh) * 2014-04-17 2017-06-30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给纱片加载液体的装置
CN107869015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卡尔迈耶罗泰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施加给织物幅以染液的装置和方法
CN113978043A (zh) * 2021-10-23 2022-01-28 郑州维普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湿巾自动化生产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0632B (zh) * 2013-06-27 2015-04-29 苏州祺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涂层结构
CN110965224B (zh) * 2019-12-06 2022-12-13 益阳滔溪竹麻林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布料连续上浆设备
JP2023141117A (ja) 2022-03-23 2023-10-05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経糸糊付装置
JP2023141109A (ja) 2022-03-23 2023-10-05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経糸糊付装置
JP2024027987A (ja) 2022-08-19 2024-03-01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経糸糊付装置
JP2024047972A (ja) 2022-09-27 2024-04-08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経糸糊付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4769A (en) * 1956-11-19 1959-06-10 Rueti Ag Masch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dry-sizing of yarns, textiles and the like
US4108110A (en) * 1977-03-17 1978-08-22 Beloit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ating both sides of a travelling web
JPS62282059A (ja) * 1986-05-30 1987-12-07 アイラ・エル・グリフィン・ソンズ・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サイズ付着器
JPS6399370A (ja) * 1986-10-03 1988-04-30 ゲブリューデル・ズツケル・ウント・フランツ・ミユレル・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ツ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ウント・コンパニー 糸群に糊付けするための塗布装置
JPH02133651A (ja) * 1988-11-09 1990-05-22 Takemoto Oil & Fat Co Ltd ホツトメルトサイジング方法
US5626676A (en) * 1994-12-20 1997-05-06 Sucker-Muller-Hacoba Gmbh & Co. Sizing applicator
JPH10195755A (ja) * 1996-12-26 1998-07-28 Tsudakoma Corp 糊付機における絞り装置
DE19838699A1 (de) * 1997-09-10 1999-04-01 Sucker Mueller Hacoba Gmbh Verfahren zum Schlichten einer Fadenschar
CN1216264A (zh) * 1997-11-04 1999-05-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拒水涂布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涂布装置
CN1305548A (zh) * 1998-07-17 2001-07-25 祖克尔-米勒-哈科伯两合公司 纱片上浆设备
EP1041185B1 (de) * 1999-03-30 2004-05-26 Sucker-Müller-Hacoba GmbH & Co. Verfahren zum Schlichten einer Fadenschar und Schlichte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4769A (en) * 1956-11-19 1959-06-10 Rueti Ag Masch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dry-sizing of yarns, textiles and the like
US4108110A (en) * 1977-03-17 1978-08-22 Beloit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ating both sides of a travelling web
JPS62282059A (ja) * 1986-05-30 1987-12-07 アイラ・エル・グリフィン・ソンズ・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サイズ付着器
JPS6399370A (ja) * 1986-10-03 1988-04-30 ゲブリューデル・ズツケル・ウント・フランツ・ミユレル・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ツ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ウント・コンパニー 糸群に糊付けするための塗布装置
JPH02133651A (ja) * 1988-11-09 1990-05-22 Takemoto Oil & Fat Co Ltd ホツトメルトサイジング方法
US5626676A (en) * 1994-12-20 1997-05-06 Sucker-Muller-Hacoba Gmbh & Co. Sizing applicator
JPH10195755A (ja) * 1996-12-26 1998-07-28 Tsudakoma Corp 糊付機における絞り装置
DE19838699A1 (de) * 1997-09-10 1999-04-01 Sucker Mueller Hacoba Gmbh Verfahren zum Schlichten einer Fadenschar
CN1216264A (zh) * 1997-11-04 1999-05-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拒水涂布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涂布装置
CN1305548A (zh) * 1998-07-17 2001-07-25 祖克尔-米勒-哈科伯两合公司 纱片上浆设备
JP2002520507A (ja) * 1998-07-17 2002-07-09 ズッカー−ミュラー−ハコバ ケ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糸群を糊付けするための装置
EP1041185B1 (de) * 1999-03-30 2004-05-26 Sucker-Müller-Hacoba GmbH & Co. Verfahren zum Schlichten einer Fadenschar und Schlichtevorrichtu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418A (zh) * 2013-11-01 2014-02-05 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的浸轧装置
CN105040311B (zh) * 2014-04-17 2017-06-30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给纱片加载液体的装置
CN107869015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卡尔迈耶罗泰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施加给织物幅以染液的装置和方法
CN107869015B (zh) * 2016-09-27 2023-05-23 卡尔迈耶罗泰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施加给织物幅以染液的装置和方法
CN113978043A (zh) * 2021-10-23 2022-01-28 郑州维普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湿巾自动化生产线
CN113978043B (zh) * 2021-10-23 2024-01-19 郑州维普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湿巾自动化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35450B1 (de) 2013-05-22
EP2535450A1 (de) 2012-12-19
CN102828366B (zh) 2014-11-12
JP2013002029A (ja) 2013-01-07
JP5443543B2 (ja)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8366B (zh) 用于在纱线喂入区域中将表面剂,特别是浆液或者颜料涂敷到纺织物上的装置
FR2464328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e traitement en continu de textiles et bandes de matieres analogues
JPH0283063A (ja) 走行するウエブに積層するための積層方法
US201800380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a web of fibrous material
CN101722723A (zh) 数码喷墨纺织印花机
CN110621508B (zh) 用于从粘性平坦层去除残留物的清洗站
US2118212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paper
RU257114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борочного беспереналадочного нанесения клеев
CN102409496B (zh) 采用流铺挤出泡沫薄膜的方式施加泡沫形式化学品的方法
FI124591B (fi)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aperin tai kartongin valmistamiseksi
KR20110058011A (ko) 종이 염색장치 및 염색방법
US2736290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adhesive tape
WO2019006804A1 (zh) 一种地毯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18185U (zh) 云母纸上胶装置
CN204690339U (zh) 一种定型机助剂施加系统
US2637659A (en) Method of treating yarn
ITUD990141A1 (it) Dispositivo di smerigliatura per materiale tessile erelativo procedimento
TWI602969B (zh) 網紋輥前處理裝置
CN205398936U (zh) 一种纺织品的涂胶装置
US3374646A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fabrics and the like
WO2012036242A1 (ja) 洗浄布ロール
CN103998137A (zh) 用于材料床的压缩研磨器
CN201695195U (zh) 经浆机纱线分层染色装置
EP14314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nishing textile materials
KR101260154B1 (ko) 접착제의 도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0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Mayer Textilmaschf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