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6364B - 拉头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头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26364B CN102826364B CN201110162534.0A CN201110162534A CN102826364B CN 102826364 B CN102826364 B CN 102826364B CN 201110162534 A CN201110162534 A CN 201110162534A CN 102826364 B CN102826364 B CN 1028263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 head
- guide portion
- posture
- adsorption section
- p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头供给装置,其用于供给拉头(5),该拉头(5)包括具有拉攀(5f)的第一面和没有拉攀(5f)的第二面,该拉头供给装置具有:待机部(11),以使第二面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待机;和吸附搬运部(2),包括对成为吸附面的第二面进行吸附的吸附部(20),所述吸附搬运部(2)一边吸附着第二面一边将该拉头向下一工序搬运。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规定的朝向、姿势供给拉头,并且收集率高,而且即使尺寸、拉攀等发生了变化也不必进行麻烦的更换作业就能够供给拉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将拉头贯穿插在滑动拉链的拉链链牙上的拉头穿插装置供给拉头的拉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具有拉头并且滑动拉链的拉链链牙通过该拉头能够分离、啮合的滑动拉链。
为了制造前述的滑动拉链,将拉链链牙隔开规定的间隔除去从而成为设置了间隔部的滑动拉链,一边沿着搬运路径搬运该滑动拉链,一边通过拉头穿插装置从该间隔部将拉头贯穿插在拉链链牙上。
前述的拉头具有拉头主体,该拉头主体具有平行延伸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该上下翼板的连结柱,在上翼板的表面侧安装有拉攀。主体的通过连结柱连接的一侧为肩口侧,其相反侧为后口侧。在主体上,在所述上翼板及下翼板的内部形成有被连结柱分支而呈Y字状的间隙。
在间隙中,若左右一对啮合前的滑动拉链(拉链链牙)从肩口侧穿插,则在后口侧,一对拉链链牙互相啮合;若从后口侧穿插,则在肩口侧,一对拉链链牙分离。
前述的现有的拉头穿插装置具有向着搬运路径上下移动的拉头保持器,通过使该拉头保持器保持的拉头与搬运路径在同一高度上,并搬运滑动拉链,能够将拉链链牙穿插于各拉头的间隙中。
由于这样,若被供给至拉头穿插装置的拉头的朝向、姿势与规定的朝向、姿势不同,则存在无法穿插在拉链链牙上的情况。
所述拉头的朝向有;上翼板成为表面而下翼板成为背面的表侧朝向、和下翼板成为表面而上翼板成为背面的背侧朝向。
所述拉头的姿势有:拉头主体的连结柱朝上的上纵向姿势、连结柱朝下的下纵向姿势、连结柱倾斜地朝向左横向的左横向姿势、连结柱倾斜地朝向右横向的右横向姿势。
而且,为了将拉头正确地穿插在拉链链牙上,需要使拉头为规定的朝向、姿势。
因此,目前采用通过使具有许多隔壁的振盘振动而将该振盘内的拉头以规定朝向、姿势一个一个地送出的定向排序送料器,将拉头以规定的朝向、姿势向拉头穿插装置供给。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CN1047995C
由于前述的现有的定向排序送料器是,在振盘内设置许多隔壁,一边进行拉头的选别、振落一边送出正确朝向、姿势的拉头,所以,在许多的拉头中,被送出的拉头的数量少,收集率差,向下一工序的供给受到阻滞。
此外,在拉头的尺寸、拉攀等不同的情况下或是拉头的尺寸变化了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兼用振盘,所以需要更换成与各个拉头对应的、能够调整拉头的姿势和方向的隔壁,或是更换成具有这样的隔壁的专用振盘(拉头收纳容器),其作业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头供给装置,其能够以规定的朝向、姿势供给拉头,并且收集率高,而且即使尺寸、拉攀等发生了变化也不必进行麻烦的更换作业就能够供给拉头。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一种拉头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拉头,该拉头包括具有拉攀的第一面和没有所述拉攀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具有:待机部,以使所述第二面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待机;和吸附搬运部,包括对成为吸附面的所述第二面进行吸附的吸附部,其中,所述吸附搬运部一边吸附着所述第二面一边将该拉头向下一工序搬运。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具有空开间隙而平行配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结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连结柱,所述上翼板具有所述第一面,所述下翼板具有所述第二面,所述待机部是板材,用于嵌入在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所述间隙中,并且所述待机部的上缘与所述连结柱的后端接触。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一工序中具有滑槽部和姿势控制部,所述拉头在通过所述姿势控制部的过程中被调整姿势,然后被供给至所述滑槽部,所述姿势控制部具有对所述拉头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是板材,用于嵌入到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所述间隙中。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三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构成,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所述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所述第一引导部对所述拉头直至到达所述第二引导部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并且,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能够与所述连结柱的侧面接触的侧缘,所述吸附搬运部使该拉头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之后将所述连结柱的所述侧面推压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所述侧缘上,所述滑槽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纵槽连续且所述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三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构成,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所述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在所述第一纵槽的上端,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边缘具有向互相接近的方向下倾的倾斜边缘,所述吸附搬运部使该拉头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之后将所述连结柱的侧面推压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倾斜边缘上、或是推压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所述倾斜边缘上,所述滑槽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纵槽连续且所述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搬运部具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吸附部在向所述拉头的所述第二面接近的方向、和从所述拉头的所述第二面退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吸附部在接近所述待机部的位置、和从所述待机部离开而接近所述下一工序中所具有的滑槽部和姿势控制部的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六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上下移动机构,该上下移动机构使所述吸附部能够在接近所述待机部的下方位置和从所述待机部离开的上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左右移动机构,该左右移动机构使所述吸附部能够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拉头供给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七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一边吸附于所述拉头一边使所述拉头的所述连结柱沿着所述第一纵槽移动。
发明效果
由于在用于供给包括有拉攀的第一面和没有拉攀的第二面的拉头的拉头供给装置中,具有:待机部,以使第二面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待机;和吸附搬运部,包括对成为吸附面的第二面进行吸附的吸附部,吸附搬运部一边吸附着第二面一边将该拉头向下一工序搬运,所以,在没有拉攀的第二面上没有凹凸,能够容易地进行拉头的吸附。
此外,即使应该搬运的拉头的尺寸发生了变化,只要吸附部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吸附面积,就能够吸附着拉头进行搬运,不需要吸附部的更换作业。
由于拉头具有空开间隙而平行配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结上翼板和下翼板的连结柱,上翼板具有第一面,下翼板具有第二面,待机部是板材,用于嵌入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待机部的上缘与连结柱的后端接触,所以,拉头由于自重而被维持成由上翼板和下翼板夹持待机部的姿势,从而能够使拉头的表背面容易地朝向一个方向。
在下一工序中具有滑槽部和姿势控制部,拉头在通过姿势控制部的过程中被调整姿势,然后被供给至滑槽部,姿势控制部具有对拉头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引导部是板材,用于嵌入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间隙中,所以,拉头以由上翼板和下翼板夹持着姿势控制部的姿势移动,由此,拉头的表背方向能够始终被保持恒定。即,姿势控制部只要调整拉头的左右方向的姿势即可。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拉头的姿势。
由于引导部由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构成,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第一引导部对拉头直至到达第二引导部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并且,第二引导部具有能够与连结柱的侧面接触的侧缘,吸附搬运部使该拉头沿着第一引导部移动,之后将连结柱的侧面推压在第二引导部的侧缘上,滑槽部具有与第一纵槽连续且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所以,通过特定在姿势控制部的具体的姿势调整方法,能够将拉头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
由于引导部由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构成,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在第一纵槽的上端,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相对边缘具有向互相接近的方向下倾的倾斜边缘,吸附搬运部使该拉头沿着第一引导部移动,之后将连结柱的侧面推压在第一引导部的倾斜边缘上、或是推压在第二引导部的倾斜边缘上,滑槽部具有与第一纵槽连续且连结柱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所以,通过特定在姿势控制部的具体的姿势调整方法,能够将拉头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
由于吸附搬运部具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使吸附部在向拉头的第二面接近的方向、和从拉头的第二面退避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使吸附部在接近待机部的位置、和从待机部离开而接近下一工序中所具有的滑槽部和姿势控制部的位置之间移动,所以,通过特定吸附部的移动机构,能够容易地将拉头从待机部向下一工序搬运。
由于第二驱动机构具有上下移动机构,该上下移动机构使吸附部能够在接近待机部的下方位置和从待机部离开的上方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左右移动机构,该左右移动机构使吸附部能够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移动,所以,通过进一步特定吸附部的移动机构,能够容易地将拉头从待机部向下一工序搬运。
由于吸附部一边吸附于拉头一边使拉头的连结柱沿着第一纵槽移动,所以,通过具体地特定吸附部从姿势控制部向滑槽部搬运拉头的方法,能够将拉头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一边通过吸附部吸附拉头的没有拉攀的面一边将拉头搬运至姿势控制部,所以,能够以规定的拉头的朝向和姿势供给拉头,而且,即使所搬送的拉头的尺寸发生了变化,只要能够确保吸附部的吸附面积,就能够吸附并搬运拉头,不需要吸附部的更换作业。
此外,关于拉头,由于只是对其朝向进行选别,而对姿势进行选别,所以收集率高。
而且,在供给尺寸和拉攀等不同的拉头的情况下,由于只是更换选别部的、对朝向进行选别的部分即可,所以,不需要麻烦的更换作业就能够供给尺寸和拉攀等不同的拉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拉头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拉头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图3是姿势控制部和滑槽部的主视图。
图4是拉头的待机姿势的说明图。
图5是拉头的姿势控制动作说明图。
图6是拉头的姿势控制动作说明图。
图7是待机部的主视图。
图8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9是具有送料机构的滑槽部的主视图。
图10是拉头的送料动作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姿势控制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2是拉头的姿势控制动作说明图。
图13是拉头的姿势控制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定向排序送料部、2...吸附搬运部、3...姿势控制部、4...滑槽部、5...拉头、10...选别部、11...待机部、20...吸附部、30...第一引导部、31...第二引导部、33...纵引导槽(第一纵槽)、34...(第一引导部的)倾斜边缘、35...(第二引导部的)倾斜边缘、40...纵引导槽(第二纵槽)、41...第一滑槽部、42...第二滑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拉头供给装置包括定向排序送料部1、吸附搬运部2、姿势控制部3和滑槽部4。
拉头5与前述的现有的拉头一样,具有通过连结柱5c连接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并且具有间隙5d的拉头主体5e,在该上翼板5a的表面侧安装有拉攀5f。
所述定向排序送料部1具有选别部10和待机部11。所述选别部10选别出背侧朝向的拉头5并送至待机部11。该选别部10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1255311C所述那样地构成。
所谓的背侧朝向的拉头5,是指下翼板5b成为由吸附搬运部2吸附的吸附面。即,将没有拉攀5f的面(第二面)作为吸附面。另外,拉头5将具有拉攀5f的面作为第一面。
所述待机部11是能够自由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拉头主体5e的、上翼板5a与下翼板5b之间的板状,并且多个拉头5能够连续地待机。
所述吸附搬运部2对在所述定向排序送料部1的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进行吸附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并搬运到姿势控制部3,在该姿势控制部3对拉头5的姿势进行控制使之成为规定的姿势。
即,所述吸附搬运部2包括吸附部20,该吸附部20像真空吸附垫等那样抽吸空气由此吸附并保持物品。另外,吸附部20的吸引力是能够调整的。
通过该吸附部20,能够对在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的下翼板5b(拉头5的背面)进行吸附并保持,将该拉头5向下一工序搬运。下一工序例如具有后述的姿势控制部3和滑槽部4。在这里,是将拉头5搬运到姿势控制部3。
所述吸附部20以拉头5不脱落但能够独自旋转的吸引力吸附着拉头5。
简单地说,所述吸附部20能够在所述待机部11和姿势控制部3之间自由移动,并且能够相对于姿势控制部3上下自由移动。
例如,将臂22以能够上下自动摇动的方式安装在能够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的本体21上,将可动体2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臂22上,在该可动体23上安装有吸附部20。
下面说明所述吸附搬运部2的具体例。
沿着朝向左右方向的基体24的导轨24a将本体21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安装,将安装在该基体24上的移动用缸25(第二驱动机构)的活塞杆25a连结在本体21上。
将臂22通过销21a以能够上下自由摇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本体21上,并在该臂22和本体21之间安装摇动用缸26。
在所述臂22上将所述可动体23以能够通过引导机构27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进行安装,并在该可动体23和臂22之间安装缸28。
所述引导机构27包括:固定在臂22上的引导器27a、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嵌插在该引导器27a上的滑动杆27b,将可动体23连结在该滑动杆27b上。
所述吸附部20通过真空吸附垫而与管29内部连通地安装在管29的前端部,将该管29以贯通所述可动部23的方式进行支承,在该管29的后端部连接软管29a,将该软管29a经由空气抽吸源而与泵连通。
由此,吸附部2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摇动,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平行移动,还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另外,所谓左右方向,是图1中箭头a所示的朝向纸面左右的方向,是图2中朝向纸面的表里的方向;所述前后方向,是图1中箭头b所示的朝向纸面上下的方向,是图2中箭头b所示的朝向纸面左右的方向。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姿势控制部3具有能够自由滑动地嵌入到拉头5的上翼板5a与下翼板5b之间的第一引导部30、第二引导部31,该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在左右方向上分隔开地安装在托架32上,在该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之间形成有纵引导槽(第一纵槽)33。
而且,使被所述吸附部20吸附着的拉头5沿着第一引导部30移动并与第二引导部31的侧缘31a接触,由此被姿势制御,从而以规定的姿势沿着纵引导槽33移动。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滑槽部4具有与所述纵引导槽33连续的纵引导槽(第二纵槽)40,被前述那样地姿势制御而成为了规定的姿势的多个拉头5被顺次送入纵引导槽40内,并将该纵引导槽40内的拉头5一个一个地送出。
例如,将与第一引导部30连续的第一滑槽部41、与第二引导部31的连续的第二滑槽部42隔开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托架32上而形成纵引导槽40。
由此,能够将拉头5以规定的朝向和姿势送出。
此外,由于定向排序送料部1的选别部10只是选择拉头5的朝向而将背侧朝向的拉头5送出到待机部11,所以不对拉头5的姿势进行选别。
因此,拉头的被选别、筛选掉的数量少,被送出至待机部11的拉头5的数量多,从而收集率高。
此外,在供给尺寸、拉攀等不同的拉头的情况下,只是更换选别部10的、对拉头的朝向进行选别的部分即可,其作业简单。
接下来详细说明由吸附搬运部2进行的拉头5的搬运动作。
使缸28从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收缩动作,从而使吸附部20随可动体23一起向前后方向的后侧(接近臂22的方向)移动。
然后,使摇动用缸(作为第二驱动机构的上下移动机构)26进行伸长动作,从而使臂22以销21a为中心向下方(箭头c方向)摇动并使吸附部20如图2中假想线所示对着在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的下翼板5b(背面)。此时,臂22抵接在安装于本体21上的第一止动器6上而被定位。
在该状态下,使缸28进行伸长动作,从而使吸附部20随可动体23一起向前后方向的前侧(与臂22远离的方向)移动,将该吸附部20推压在拉头5的下翼板5b上,并且抽吸吸附部20内的空气而吸附保持拉头5。
使所述摇动用缸26进行收缩动作,使臂22向上方(与箭头c相反的方向)摇动,从而使吸附部20向上方移动,将由该吸附部20保持着的拉头5从待机部11上拔出并向上方移动。
此时,由于待机部11是倾斜向上的板状,所以通过吸附部20进行弧运动就能够将所保持的拉头5从待机部11上顺畅地拔出。
如前所述,使臂22摇动从而使拉头5随吸附部20一起向上方移动,并使该拉头5的上、下翼板5a、5b与第一、第二引导部30、31平行。即,使拉头5成为垂直姿势。此时,臂22抵接在安装于本体21上的第二止动器7上而被定位。
然后,移动用缸(作为第二驱动机构的左右移动机构)25的活塞杆25a进行伸长动作,使本体21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拉头5随吸附部20一起朝向第一引导部30移动,将拉头5的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之间插在第一引导部30上。
下面,对拉头5的姿势控制进行说明。
由于本发明的定向排序送料部1的选别部10如前述那样选别拉头5的朝向,而不选别拉头5的姿势,所以,从选别部10被送出至待机部11的拉头5以三个姿势被送出,即:如图4(a)所示的、连结柱5c朝上的上纵向姿势;如图4(b)所示的、连结柱5c倾斜地朝向送料方向下游侧的左横向姿势;如图4(c)所示的、连结柱5c倾斜地朝向送料方向上游侧的右横向姿势。
此外,上述的图4(a)、(b)、(c)所示的拉头5的朝向是下翼板5b(背面)成为吸附面的背侧朝向。在图4(a)、(b)、(c)中省略了拉攀的图示。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引导部30比第二引导部31位于拉头搬入侧,该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具有拉头搬入侧的倾斜上缘30a和拉头搬出侧的水平上缘30b,该倾斜上缘30a以搬入侧比搬出侧靠下的方式相对于水平倾斜。
所述第一引导部30的搬出侧的侧缘30c与第二引导部31的搬入侧的侧缘31a分隔开,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纵引导槽33。
所述第二引导部31比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向上方突出。
如图4(b)所示,左横向姿势的拉头5的情况下的姿势控制如下所述。
如图5所示,使吸附部20移动从而使拉头5如实线所示使得连结柱5c的下部缘与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成为同一高度,并使所述吸附部20朝向第二引导部31移动,由此使得在吸附部20所吸附保持着的拉头5的上翼板5a与下翼板5b之间嵌入第一引导部30。
此时,由于第一引导部30具有倾斜上缘30a,所以,即使在连结柱5c的下部缘的高度比水平上缘30b低、以及拉头5的上、下翼板5a、5b相对于第一引导部30的平行方向倾斜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部30也能够顺畅地进入到拉头5的上翼板5a与下翼板5b之间。
进一步使吸附部20向着第二引导部31移动,由此使拉头5如单点划线所示那样保持着左横向姿势沿着第一引导部30向第二引导部31移动。
另外,虽然图中示出了连结柱5c的下部缘接触于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的情形,但是,连结柱5c的下部缘不是必须与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30a、30b接触。即,第一引导部30只要通过进入到拉头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间隙中将拉头向直至到达第二引导部31的移动方向引导即可,并不是必须与连结柱的下部缘相接触。
当拉头5的连结柱5c接触于第二引导部31的搬入侧的侧缘31a时,在拉头5上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因此,拉头5相对于吸附部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移动,从而拉头5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成为前述图4(a)所示的上纵向姿势。
然后,通过使吸附部20向下方移动而将拉头5沿着纵引导槽33向下方搬运,当移动到图5中三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解除吸附部20对拉头5的吸附保持,并使吸附部20随可动体23一起向移动而与拉头5分开。
由此,拉头5通过自重而沿着纵引导槽33落下,进入到滑槽部4的纵引导槽40中。
由此,能够将以左横向姿势在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以上纵向姿势送入到滑槽部4。
如图4(c)所示,右横向姿势的拉头5的情况下的姿势控制如下所述。
如图6所示,与前述的图5所示同样地,使拉头5位于实线所示的位置,使吸附部20移动,从而使拉头5如单点划线所示那样沿着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向第二引导部31移动。
当拉头5的连结柱5c被推压在第二引导部31的搬入侧的侧缘31a上时,拉头5相对于吸附部2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双点划线所示成为上纵向姿势。
然后,使吸附部20向下方移动,从而使拉头5沿着纵引导槽33向下方移动,当成为图6中三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解除吸附部20的吸附保持。
由此,拉头5通过自重沿着纵引导槽33落下,从而被送入到滑槽部4的纵引导槽40中。
由此,能够将以右横向姿势在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以上纵向姿势送入到滑槽部4。
图4(a)所示的上纵向姿势的拉头5与前述同样地被搬入到第一引导部30上,由此以该上纵向姿势沿着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被搬运,当连结柱5c抵接到第二引导部31的搬入侧的侧缘31a上时,使吸附部20向下方移动,当拉头沿着纵引导槽33移动到规定的位置时,如前所述解除吸附部20的吸附保持,从而拉头5通过自重而沿着纵引导槽33落下被送入到纵引导槽40中。
由此,能够将以上纵向姿势在待机部11待机的拉头5保持着上纵向姿势送入到滑槽部4。
下面说明所述待机部11的详细情况。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待机部11在基座部件12上通过螺栓14以能够自由装拆的方式安装有导轨13。
所述导轨13是具有拉头5的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之间的间隙5d自由滑动地嵌合的厚度的板状,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止动器片15。
而且,从选别部10送出的拉头5沿着导轨13滑动并抵接于止动器片15而停止,成为待由吸附部20吸附的吸附位置(拉头5的中心位于图7的d线時的位置)。
由此,在拉头5的尺寸变化了的情况下,存在拉头5的中心从前述的吸附位置d偏离从而无法通过吸附部20正确地吸附保持拉头5的情况,因此,如图7的假想线所示,准备止动器片15的位置偏移了的多个导轨13,并将具有与拉头5的尺寸对应的止动器片15的导轨13安装在基座部件12上,从而即使是尺寸不同的拉头5,也能够使该拉头5的中心与吸附位置d对准。因此,即使是尺寸不同的拉头5也能够应对。
此外,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导轨13,在拉头5的上翼板5a与下翼板5b的间隔不同的情况下,将与其间隔相符的厚度的导轨13安装在基座部件12上从而能够使拉头5顺畅地稳定地滑动。
接着,也可以是,姿势控制部3和滑槽部4中的第一引导部30与第一滑槽部4为一体,并且第二引导部31与第二滑槽部42为一体。
此外,为了应对尺寸不同的拉头5,也可以使第一引导部30能够上下移动地调节高度,并且使第一引导部30能够相对于托架32在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地进行位置调节。
此外,在滑槽部4上可以安装进行将拉头5一个一个地送料的动作的送料机构。
例如,如图9所示,在第二滑槽部42的背面将止动器50以能够以该销51为中心上下自由摇动的方式进行安装。该止动器50的前端部为钩形状,前端面以该止动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为界被区分为第一止动器面50a和第二止动器面50b。
该第一止动器面50a被形成为斜面,使得随着从该止动器5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朝向该止动器50的上表面而该止动器50的长度方向(图9、10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该第二止动器面50b是与该止动器50的上下方向平行的面。但是,第二止动器面50b由于在与第一止动器面50a的边界形成的层差而被配置成在止动器50的长度方向上凹陷的部分。
当成为所述止动器50的上表面50c抵接于定位销52的、大致水平的第一止动位置时,最下部的拉头5与该第一止动器面50a接触,由此阻止该拉头5使其不会沿着纵引导槽40落下。
若从前述的状态使止动器50以销51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摇动,则该第一止动器面50a一边推着拉头5一边向上方移动,并且第二止动器面50b接近拉头5。
然后,如图10(a)所示,当摇动到止动器50的上表面50c抵接于定位销52而成为第二止动位置时,第一止动器面50a从拉头5离开,而第二止动器面50b抵接于拉头5,从而阻止拉头5使其不会落下。
若从前述的状态使止动器50向逆时针方向摇动,则第二止动器面50b从拉头5离开,第一止动器面50a成为阻止最下部的拉头5的下一拉头5的位置,当成为图10(b)所示的第一止动器位置时,前述的最下部的拉头5沿着纵引导槽40落下,而前述的下一拉头5与止动器50的第一止动器面50a接触而被止动。
在前述的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30与第一滑槽部41是一体的,第二引导部31与第二滑槽部42是一体的,但是也可以使第一引导部30与第一滑槽部41是分体的,并将第一引导部30能够上下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槽部41上。
下面说明姿势控制部3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整体的构成与前述的图3所示的姿势控制部3是相同的,但是在下述方面不同:第二引导部31的上缘与第一引导部30的上缘在同一高度上;对第一引导部30的搬出侧的侧缘30c和上缘的角部进行倒角而成为第一导向边缘、即倾斜边缘34,对第二引导部31的搬入侧的侧缘31a与上缘的角部进行倒角而成为第二导向边缘、即倾斜边缘35,从而纵引导槽33的上部以V字形扩开。
而且,与前述同样地,使拉头5随吸附部20一起移动,当该吸附部20移动到纵引导槽3时,根据拉头5的姿势而连结柱5c处于后述的位置。
若拉头5为左横向姿势,则如图12所示,该拉头5的连结柱5c相对于垂直姿势成为斜向左的姿势,因此该连结柱5c位于倾斜缘35的上方。
此外,若拉头5为右横向姿势,则如图13所示,该拉头5的连结柱5c相对于垂直姿势成为斜向右的姿势,因此该连结柱5c位于倾斜缘34的上方。
此外,若拉头5为上纵向姿势,则拉头5的连结柱5c为垂直姿势,因此该连结柱5c位于纵引导槽33的正上方。
下面对拉头5的姿势控制进行说明。
当所述拉头5为左横向姿势时,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拉头5随吸附部20一起移动,当该吸附部20如图12所示移动到纵引导槽33时,使拉头5随吸附部20一起向下方移动。
此时,由于拉头5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其连结柱5c与倾斜缘35相对,所以,如前所述,若吸附部20向下方移动,则拉头5的连结柱5c沿着倾斜缘35向下方移动,因此在该拉头5上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拉头5相对于吸附部20在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连结柱5c变为垂直,拉头5成为上纵向姿势。
若从前述的状态使吸附部2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拉头5沿着纵引导槽33向下方移动。
然后,当移动到图12中三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解除吸附部20的吸附保持。
由此,拉头5通过自重而沿着纵引导槽33落下,被送入到滑槽部4的纵引导槽40中。
当前述的拉头5为右横向姿势时也是与前述同样地使吸附部20移动,但是由于如图13的双点划线所示,拉头5的连结柱5c位于倾斜边缘34的上方,所以,拉头5若向下方移动,则连结柱5c沿着倾斜边缘34移动,由此在拉头5上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因此拉头5相对于吸附部20在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连结柱5c变为垂直,拉头5成为上纵向姿势。
此后的动作与前述是同样的。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拉头供给装置如下构成,并发挥如下效果。
由于在用于供给包括有拉攀5f的第一面和没有拉攀5f的第二面的拉头5的拉头供给装置中,具有:待机部11,以使第二面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待机;和吸附搬运部2,包括对成为吸附面的第二面进行吸附的吸附部20,吸附搬运部2一边吸附着第二面一边将该拉头5向下一工序搬运。
通过上述结构,在没有拉攀5f的第二面上没有凹凸,能够容易地进行拉头5的吸附。此外,即使应该搬运的拉头5的尺寸发生了变化,只要吸附部20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吸附面积,就能够吸附着拉头5进行搬运,不需要吸附部20的更换作业。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拉头5具有空开间隙5d而平行配置的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以及连结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的连结柱5c,上翼板5a具有第一面,下翼板5b具有第二面,待机部11是板材,用于嵌入在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之间的间隙5d中,并且待机部11的上缘与连结柱5c的后端接触。
通过上述结构,拉头5由于自重而被维持成由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夹持待机部11的姿势,从而能够使拉头5的表背面容易地朝向一个方向。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在下一工序中具有滑槽部4和姿势控制部3,拉头5在通过姿势控制部3的过程中被调整姿势,然后被供给至滑槽部4,姿势控制部3具有对拉头5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30、31,引导部30、31是板材,用于嵌入到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之间的间隙5d中。
通过上述的结构,拉头5以由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夹持着姿势控制部3的姿势移动,由此,拉头的表背方向的姿势能够始终被保持恒定。即,姿势控制部3只要调整拉头5的左右方向的姿势即可。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拉头5的姿势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引导部30、31由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构成,在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之间具有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33,第一引导部30对拉头5直至到达第二引导部3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并且,第二引导部31具有能够与连结柱5c的侧面接触的侧缘31a,吸附搬运部2使该拉头5沿着第一引导部30移动,之后将连结柱5c的侧面推压在第二引导部31的侧缘31a上,滑槽部4具有与第一纵槽33连续且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40。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特定在姿势控制部3的具体的姿势调整方法,能够将拉头5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4。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引导部30、31由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构成,在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之间具有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33,在第一纵槽33的上端,在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的相对边缘具有向互相接近的方向下倾的倾斜边缘34、35,吸附搬运部2使该拉头5沿着第一引导部30移动,之后将连结柱5c的侧面推压在第一引导部30的倾斜边缘34上、或是推压在第二引导部31的倾斜边缘35上,滑槽部4具有与第一纵槽33连续且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40。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特定在姿势控制部3的具体的姿势调整方法,能够将拉头5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4。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吸附搬运部2具有第一驱动机构28和第二驱动机构25、26,第一驱动机构28使吸附部20在向拉头5的第二面接近的方向、和从拉头5的第二面退避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25、26使吸附部20在接近待机部11的位置、和从待机部11离开而接近下一工序中所具有的滑槽部4和姿势控制部3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特定吸附部20的移动机构,能够容易地将拉头5从待机部11向下一工序搬运。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第二驱动机构具有上下移动机构26,该上下移动机构26使吸附部20能够在接近待机部11的下方位置和从待机部11离开的上方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左右移动机构25,该左右移动机构25使吸附部20能够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进一步特定吸附部20的移动机构,能够容易地将拉头5从待机部11向下一工序搬运。。
此外,在拉头供给装置中,吸附部20一边吸附于拉头5一边使拉头5的连结柱5c沿着第一纵槽33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具体地特定吸附部20从姿势控制部3向滑槽部4搬运拉头5的方法,能够将拉头5以正确的姿势供给至滑槽部4。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对待机部11与下一工序中的机构(例如姿势控制部3和滑槽部4)的高度水平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待机部11与下一工序中的机构的高度水平也可以在同一水平上。在待机部11与下一工序中的机构的高度水平在同一水平上时,不必使拉头5上下移动。
Claims (7)
1.一种拉头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拉头(5),该拉头(5)包括具有拉攀(5f)的第一面和没有所述拉攀(5f)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供给装置具有:
待机部(11),以使所述第二面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待机;和
吸附搬运部(2),包括对成为吸附面的所述第二面进行吸附的吸附部(20),
所述拉头具有空开间隙(5d)而平行配置的上翼板(5a)和下翼板(5b)、以及连结所述上翼板(5a)和所述下翼板(5b)的连结柱(5c),
所述上翼板(5a)具有所述第一面,
所述下翼板(5b)具有所述第二面,
所述待机部(11)是板材,用于嵌入在所述上翼板(5a)和所述下翼板(5b)之间的所述间隙(5d)中,并且所述待机部(11)的上缘与所述连结柱(5c)的后端接触,
所述吸附搬运部(2)一边吸附着所述第二面一边将该拉头向下一工序搬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一工序中具有滑槽部(4)和姿势控制部(3),
所述拉头(5)在通过所述姿势控制部(3)的过程中被调整姿势,然后被供给至所述滑槽部(4),
所述姿势控制部(3)具有对所述拉头(5)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30,31),所述引导部(30,31)是板材,用于嵌入到所述上翼板(5a)和所述下翼板(5b)之间的所述间隙(5d)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30,31)由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构成,
在所述第一引导部(30)和所述第二引导部(31)之间具有所述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33),
所述第一引导部(30)对所述拉头直至到达所述第二引导部(31)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并且,所述第二引导部(31)具有能够与所述连结柱(5c)的侧面接触的侧缘(31a),
所述吸附搬运部(2)使该拉头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30)移动,之后将所述连结柱(5c)的所述侧面推压在所述第二引导部(31)的所述侧缘(31a)上,
所述滑槽部(4)具有与所述第一纵槽(33)连续且所述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4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30,31)由第一引导部(30)和第二引导部(31)构成,
在所述第一引导部(30)和所述第二引导部(31)之间具有所述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一纵槽(33),
在所述第一纵槽的上端,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边缘具有向互相接近的方向下倾的倾斜边缘(34,35),
所述吸附搬运部(2)使该拉头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30)移动,之后将所述连结柱(5C)的侧面推压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倾斜边缘(34)上、或是推压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所述倾斜边缘(35)上,
所述滑槽部(4)具有与所述第一纵槽(33)连续且所述连结柱(5c)能够通过的第二纵槽(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搬运部(2)具有第一驱动机构(28)和第二驱动机构(25,26),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8)使所述吸附部(20)在向所述拉头(5)的所述第二面接近的方向、和从所述拉头(5)的所述第二面退避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5,26)使所述吸附部(20)在接近所述待机部(11)的位置、和从所述待机部(11)离开而接近所述下一工序中所具有的滑槽部(4)和姿势控制部(3)的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5,26)具有上下移动机构(26),该上下移动机构(26)使所述吸附部(20)能够在接近所述待机部(11)的下方位置和从所述待机部(11)离开的上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5,26)具有左右移动机构(25),该左右移动机构(25)使所述吸附部(20)能够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部(20)一边吸附于所述拉头一边使所述拉头的所述连结柱沿着所述第一纵槽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2534.0A CN102826364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拉头供给装置 |
TW101121234A TWI473753B (zh) | 2011-06-13 | 2012-06-13 | Slider suppl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2534.0A CN102826364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拉头供给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6364A CN102826364A (zh) | 2012-12-19 |
CN102826364B true CN102826364B (zh) | 2014-12-24 |
Family
ID=4732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62534.0A Active CN102826364B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拉头供给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26364B (zh) |
TW (1) | TWI4737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9360B (zh) * | 2013-11-11 | 2017-10-03 | Ykk株式会社 | 送料器 |
WO2015125218A1 (ja) * | 2014-02-18 | 2015-08-27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ダー供給装置 |
TWI571417B (zh) * | 2015-06-12 | 2017-02-21 | Ykk Corp | A slider supply device having a check function |
CN108244775B (zh) * | 2016-12-29 | 2021-01-08 | Ykk株式会社 | 拉头供给装置 |
JP2019199344A (ja) * | 2018-05-17 | 2019-11-21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ダー引掛機 |
CN112777286B (zh) * | 2019-11-08 | 2022-07-19 | Ykk株式会社 | 部件供给装置 |
CN110876514A (zh) * | 2019-11-14 | 2020-03-13 | 朱梁 | 一种拉链装配机 |
CN112619979B (zh) * | 2020-12-10 | 2022-04-19 | 广州市琳迪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圣诞树枝自动上漆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9516A1 (en) * | 1993-08-17 | 1995-02-22 | Ykk Corporation | Parts-conveying apparatus |
CN1244367A (zh) * | 1998-08-07 | 2000-02-16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拉头本体姿态筛选装置 |
CN1380029A (zh) * | 2001-04-10 | 2002-11-20 | Ykk株式会社 | 拉锁完成装置 |
CN200985938Y (zh) * | 2006-11-27 | 2007-12-05 | 陈美如 | 适用于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 |
CN201683162U (zh) * | 2010-06-04 | 2010-12-29 | 温州市日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拉头翻转装置 |
CN101986926A (zh) * | 2009-08-03 | 2011-03-23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链穿头方法、拉链穿头机及拉链接头定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54017A (ja) * | 1992-11-26 | 1994-06-03 | Yoshida Kogyo Kk <Ykk>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供給方法とその装置 |
JP3198714B2 (ja) * | 1993-04-05 | 2001-08-13 |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 振動部品整列装置 |
JP2929948B2 (ja) * | 1994-09-20 | 1999-08-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ーブ式テストハンドラ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cのテスト方法 |
JP3335517B2 (ja) * | 1995-12-25 | 2002-10-21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物品整送装置 |
JP2001150378A (ja) * | 1999-11-24 | 2001-06-05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レンズの芯出し保持装置 |
JP2007267828A (ja) * | 2006-03-30 | 2007-10-18 | Ykk Corp | スライダーの挿通方法及びスライダーの挿通装置 |
-
2011
- 2011-06-13 CN CN201110162534.0A patent/CN102826364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13 TW TW101121234A patent/TWI47375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9516A1 (en) * | 1993-08-17 | 1995-02-22 | Ykk Corporation | Parts-conveying apparatus |
CN1244367A (zh) * | 1998-08-07 | 2000-02-16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拉头本体姿态筛选装置 |
CN1380029A (zh) * | 2001-04-10 | 2002-11-20 | Ykk株式会社 | 拉锁完成装置 |
CN200985938Y (zh) * | 2006-11-27 | 2007-12-05 | 陈美如 | 适用于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 |
CN101986926A (zh) * | 2009-08-03 | 2011-03-23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链穿头方法、拉链穿头机及拉链接头定位方法 |
CN201683162U (zh) * | 2010-06-04 | 2010-12-29 | 温州市日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拉头翻转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6364A (zh) | 2012-12-19 |
TW201311534A (zh) | 2013-03-16 |
TWI473753B (zh) | 2015-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26364B (zh) | 拉头供给装置 | |
CN105314421B (zh) | Pcb板抓取结构 | |
CN109178898A (zh) | 一种瓷片自动摆盘生产线 | |
CN107627134A (zh) | 一种紧固件的自动化打孔装置 | |
CN206317071U (zh) | 一种软料智能抓取装置 | |
CN206364363U (zh) | 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 | |
CN209618313U (zh) | 一种分料装置及分料设备 | |
CN211048497U (zh) | 一种可精准限位的自动打扣机 | |
CN208994628U (zh) | 一种瓷片自动摆盘生产线 | |
CN208933622U (zh) | 一种自动立扣送扣机 | |
CN107697619B (zh) | 用于输送帽盖的送料装置 | |
CN207618686U (zh) | 一种自动纠偏传动机构 | |
CN208422750U (zh) | 键盘平衡杆装配设备 | |
JPH04231004A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の供給装置 | |
CN104648995B (zh) | 钢珠滑轨珠条分料机 | |
CN209825319U (zh) | 送扣机中送扣通道的宽度和高度的限定结构 | |
CN220743512U (zh) | 一种包装机的自动供袋机 | |
CN111070354A (zh) | 用于柔性竹篾编织的自动喂料机构 | |
JPH0137789Y2 (zh) | ||
CN219903590U (zh) | 一种自动压扣设备 | |
CN215432453U (zh) | 零件倾斜自动装配设备 | |
CN203818224U (zh) | 一种单纸输送机构 | |
CN209973568U (zh) | 一种自动选扣装置 | |
CN215248260U (zh) | 一种打火机用的限流片输送装置 | |
CN117262363A (zh) | 一种包装机的自动供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