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2779A -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2779A
CN102822779A CN2011800170806A CN201180017080A CN102822779A CN 102822779 A CN102822779 A CN 102822779A CN 2011800170806 A CN2011800170806 A CN 2011800170806A CN 201180017080 A CN201180017080 A CN 201180017080A CN 102822779 A CN102822779 A CN 102822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ectrode
transparent
mentioned
transparent plate
piezoelectr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7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2779B (zh
Inventor
小谷哲浩
桑岛祐己
向井惠吏
高明天
金村崇
表研次
大东弘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Ideal St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Ideal Sta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76235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82277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Ideal Star Inc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22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2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2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27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16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using properties of piezoelectric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广的有效面积且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触摸压力,制造成本较低且外观优异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本发明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及框架,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

Description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正面设置有作为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的显示及输入装置已被实用化,并用于移动电话等移动机器及家电产品的操作面板等。使用触摸面板的显示及输入装置时,由使用者按压画面上的显示而能够直观地操作装置。
至今为止已经实用化的触摸面板中,仅能够检测出使用者按压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作触摸位置),无法检测出使用者按压的强度(亦即,按压压力的大小(强度)。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作触摸压力)。另一方面,在使用触摸面板的显示及输入装置中,由于将触摸面板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正面,因此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的视认性而需要触摸面板的透明度较高。
作为能够检测出按压压力的强度且具有透明性的输入装置或与此类似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披露有如下的触摸面板部,其用作电子纸的构件,且包含压电体、设置于上述压电体的一方侧的第1电极、以及设置于上述压电体的另一方侧的第2电极。
在专利文献2中披露有触摸式屏幕系统(touchscreensystem),该触摸式屏幕系统包含:第1感测器系统,其与触摸式屏幕结合,决定相对于上述触摸式屏幕的各接触的位置座标的组;以及第2感测器系统,其与上述触摸式屏幕结合,根据第1类型的物体确认上述触摸式屏幕的各接触,根据第2类型的物体而使上述触摸式屏幕的各接触无效化,且不具有决定上述位置座标的组的能力;且,作为第1感测器系统,具体披露有配置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视觉区域外侧的力感测器。
在专利文献3中披露有透明压电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在相向的一对透明基板之间,形成有具有压电性的透明感压层及隔着该透明感压层而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导电膜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636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534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4-125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从扩大触摸压力的有效检测面积的观点考虑,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较佳为透明压电薄膜的整个主面具有压电性,另一方面,从提高触摸压力检测精度的观点考虑,较佳为透明压电薄膜的2个主面的尽可能广的面积被一对透明平板电极覆盖。藉此,能够于透明压电片上的更广的面积以更高的精度检测触摸压力。
这些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较佳为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此时,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较佳为于俯视时的大小不超过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大小,另一方面,较理想的是能够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有效检测区域的整个区域内检测触摸压力。通常,众所周知的是一直希望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面积中的有效检测区域的面积的比率较高,但为了能够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有效检测区域的整个区域内检测触摸压力,必然会对触摸压力检测用的透明压电片提出比触摸位置检测用的触摸面板更苛刻的要求。
若能够于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的整个面检测触摸压力,则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为了实现于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的整个面检测触摸压力,只要以透明平板电极分别覆盖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的2个主面的整个面即可。
然而,从操作的容易性等观点考虑,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较佳为由框架覆盖其周边部。
此时,若能够于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的整个面检测触摸压力,则透明压电片会检测藉由框架所施加的压力,从而变得无法检测所要检测的触摸压力、或使其精度显著下降。
还存在如下情形,即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不收纳于框架内,而直接作为电子装置的构件配置于具有开口部的框体内来使用。此时,若划定上述开口部的框体的内缘部与触摸压力检测用透明压电片接触,则亦与框架的情形相同,透明压电片检测藉由内缘部所施加的压力,从而无法检测出所要检测的触摸压力、或使其精度显著下降。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可以考虑透明压电薄膜中只在未被框架覆盖的部分积层透明电极。然而,如上所述的苛刻要求下,为了仅于透明压电薄膜的两表面上的未被框架覆盖的部分分别积层透明电极,需要精密的位置对准,难以连续生产,从而会使得产品成本显著上升。
再者,透明平板电极的轮廓原本几乎不显眼,但在透明压电薄膜的两表面的各透明平板电极的轮廓若有稍微偏移时,会在非常近的位置存在2条轮廓线,故而变得比预想更显眼,外观变差,引起使用者的不必要的注意。
再者,上述周知的触摸式面板及压电感测器均不是将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作为目的,因此不存在此类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大的有效面积且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检测触摸压力,且制造成本较低的透明压电片。
解决课题的方式
上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而能够得以解决:改变透明压电薄膜的两表面的2个透明电极的透明平板电极部的大小,进而使较大的透明平板电极部(以下,称作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在俯视时完全与上述框架或框体的内缘部重叠,且使较小的透明平板电极部(以下,称作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不完全与该框架或该内缘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及框架,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藉此能够使该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与普通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较佳地组合使用。具体而言,能够于更小的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范围内的整个区域确实地检测触摸压力,故而能够于所期望的(所设计的)较广区域内确实地检测触摸压力。其结果将该透明压电片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时,能够使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及触摸位置的双方的区域、与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触摸位置检测区域高度一致。
只要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即可,因此即便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与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位置关系稍稍偏移,亦不会对产品的性能造成影响。藉此,能够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以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的方式,使框架覆盖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藉此使用者看不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因此,不存在于非常近的位置存在2条轮廓线的情形,故而外观优异,亦不存在这些轮廓线而不必要地引起使用者注意的情形。
此处,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藉此框架的压力必然不会作为电信号传输至检测电路,故而不会妨碍触摸压力的检测。
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面积相对于上述透明压电薄膜的主面面积的比为70%以上。
该比更佳为90%以上且小于100%,进而佳为95%以上且小于100%。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面积通常与触摸压力的有效检测面积相等,故而藉此能够获得充分的有效面积。
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或第2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透明压电薄膜的厚度为1μm~200μm。
其结果与例如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时,亦不会破坏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触摸位置检测的感度及精度,而能够赋予高感度及高精度地检测触摸压力的功能。自透明性的观点考虑,该厚度较佳为50μm以下,自触摸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该厚度较佳为20μm~100μm。
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至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是选自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及聚偏二氟乙烯的有机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至第4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还具有第1导线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还具有第2导线部。
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是分别将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与检测电路等外部配线连接者。藉此,向外部配线的连接变得容易。
此处,上述框架较佳为具有用以穿过导线部的槽及/或孔。或者,亦能够藉由使框架的一部分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而与外部配线连接。
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至第5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还包含设置于表面上的粘接部。
藉此,能够将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贴附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等任意物体上而使用,从而能够对该物体表面赋予检测触摸压力的功能。
此处,该粘接部例如能够设置于框架表面上。
又,该粘接部较佳为设置于使用时使用者看不到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至第6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触摸压力检测用的压电片。
本发明的第8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1至第7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是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
该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能够检测触摸压力,故而藉此能够对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赋予检测触摸压力的功能。
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通常配置于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侧的面或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中的任一面。
此时,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通常以不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电极电性连接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例如于这些电极之间,以邻接于这些电极的方式配置有透明的绝缘层。该绝缘层较佳为具有可挠性。再者,该绝缘层亦能够为使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粘接的绝缘性的粘接剂层。又,例如亦能够使用表面具有绝缘性层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且本发明中使用的其他绝缘层亦能够为绝缘性的粘接剂层。
然而,于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为接地电极,且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侧的电极亦为接地电极时,这些2个电极亦能够接触。
本发明的第9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是如第8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为电阻膜式或电容式的触摸式面板。
该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不会破坏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阻膜式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有利的特性、或易于多点侦测的电容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有利的特性,而能够对这些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赋予检测触摸压力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10观点的触摸式面板的特征在于包含: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及如第1至第9观点中任一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配置于该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一方的面。
该触摸式面板能够检测触摸的压力及位置的两者。
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通常配置于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侧的面或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中的任一面。
此时,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通常以不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电极电性连接的方式配置。
具体而言,例如于这些电极之间,以邻接于这些电极的方式配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较佳为具有可挠性。
然而,于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为接地电极,且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侧的电极亦为接地电极时,这些2个电极亦能够接触。
本发明的第11观点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特征在于,第6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藉由上述粘接部而贴附。
本发明的第12观点的显示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6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藉由上述粘接部而贴附。
本发明的第13观点的触摸式面板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片的一方的面;及框架,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及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周缘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
该触摸式面板能够检测触摸的压力及位置的两者。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藉此能够使藉由触摸压力检测用压电片检测的触摸压力的检测区域、与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检测的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高度一致。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能够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外观优异。
此处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藉此框架的压力必然不会作为电信号传输至检测电路,故而不会妨碍触摸压力的检测。
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通常配置于上述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侧的面或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中的任一面。
此时,上述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通常以不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电极电性连接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例如于这些电极之间,以邻接于这些电极的方式配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较佳为具有可挠性。
然而,于上述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侧的电极为接地电极,且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透明压电片侧的电极亦为接地电极时,这些2个电极亦能够接触。
本发明的第14观点的触摸式面板是如第13观点的触摸式面板,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电极为接地电极。
藉此,能够减少输出电压的杂讯。
本发明的第15观点的触摸式面板是如第14观点的触摸式面板,其中上述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接地电极。
藉此,能够简化该触摸式面板的构造,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第16观点的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及框体,其于内部配置有该透明压电片;上述框体具有开口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划定上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内缘部。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能够降低制造时的不良品率,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外观优异。
上述框体具有开口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划定上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内缘部,藉此内缘部的压力必然不会作为电信号传输至检测电路,故而不会妨碍触摸压力的检测。
本发明的第17观点的电子装置是如第16观点的电子装置,其中还具有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其接触配置于上述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
藉此,该触摸式面板能够检测触摸的压力及位置的两者。
与对上述第1观点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的说明相同,藉由触摸压力检测用压电片检测的触摸压力的检测区域、与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检测的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高度一致。
此处,作为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先前使用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本发明的第18观点的电子装置是如第16或第17观点的电子装置,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为接地电极。
藉此,能够减少输出电压的杂讯。
本发明的第19观点的触摸式面板是如第18观点的触摸式面板,其中上述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接地电极。
藉此,能够简化该触摸式面板的构造,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能够以更大的有效面积以及更高的精度检测触摸压力,且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本发明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一状态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b)为说明其使用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2(a)为表示本发明的触摸式面板的一状态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b)为说明其使用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3(a)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一状态的构成的平面图,图3(b)为说明其使用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一状态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为说明本发明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局部的剖面图;
图6为说明本发明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局部的剖面图;及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局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为了使理解容易度优先,这些图式未准确地表示各尺寸的比。此外,以下说明的构成要件并非全部为本发明所必需的构成要件。再者,于以下的图中,符号相同则表示相同的意义。
本说明书中,「共聚物」的用语若无特别限定,则表示包含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等。
本说明书中,「透明」的用语的意义在于具有光透过性,更具体而言,藉由根据记载于ASTM(AmericanSociety for Testing andMaterials,美国材料及试验学会)D1003的方法的方法所测定的总光线透过率为40%以上。
<第1实施例(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透明压电片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100,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10,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内侧;及框架40,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100的周缘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40,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40。
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进行说明。再者,图中的箭头表示触摸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包含透明压电片100及框架40。
透明压电片100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10、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
再者,图1(a)是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侧观察的平面图。
透明压电薄膜10若为含有有机聚合物且具有压电性及透明性,则不特别限定。作为该有机聚合物,能够列举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作为透明压电薄膜10,尤佳的是能够列举由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等聚合物形成的膜。
其中,较佳为由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膜。
自与触摸压力的检测感度相关的压电性的观点考虑,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中的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莫耳比)较佳为50:50~90:10,更佳为65:35~80:20。
从提高压电性的观点考虑,由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膜、由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膜及由聚偏二氟乙烯形成的膜亦能够为经延伸处理。
透明压电薄膜10是亦能够于不损害其压电性及透明性的范围内,含有添加于树脂膜的添加剂。
透明压电薄膜10的厚度通常为1μm~200μm,自透明性的观点考虑,较佳为50μm以下,自触摸压力的检测感度的观点考虑,较佳为20μm~100μm。
透明压电薄膜10亦能够为单一膜,亦能够包含复数个膜。
透明压电薄膜10较佳为四边形形状。
第1透明平板电极20配置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
如图1所示,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0至少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较佳为还具有第1导线部20b。第1导线部20b使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经由电线70连接于检测电路300变得容易。
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只要为具有透明性者即可。作为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例如能够使用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及锡氧化物等无机电极、以及选自噻吩是导电性聚合物、聚苯胺、及聚吡咯等导电性聚合物的电极。
第2透明平板电极30配置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即配置于第1透明平板电极20所配置的第1主面的相反侧的面上。
如图1所示,第2透明平板电极30至少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较佳为还具有第2导线部30b。
第2导线部30b使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经由电线70连接于检测电路300变得容易。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内侧。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面积相对于上述透明压电薄膜的主面面积的比较佳为70%以上。此处,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面积与触摸压力的有效检测面积相等。
作为第2透明平板电极30,能够使用与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相同的电极。
再者,根据所期望,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或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表面(特别是触摸的表面),亦能够为了保护这些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片等具有可挠性的树脂片等保护层覆盖。
该保护层亦能够兼作绝缘层。
框架40呈边框状地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100的周缘部。虽未于图中表示,但于框架40上设置有穿过第1导线部20b及第2导线部30b的槽及孔。或者,亦能够藉由使框架40的一部分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而与外部配线连接。
如图1所示,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以其轮廓于俯视时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40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以其轮廓于俯视时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40的方式配置。
藉此,框架的压力不会作为电信号传输至检测电路,因而不会妨碍触摸压力的检测,且本实施状态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外观优异。
于框架40的表面上设置有粘接部50。
藉此,能够将本实施状态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贴附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及/或显示器而使用。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透明压电片例如能够藉由包含下述步骤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1)准备含有有机聚合物,且整个主面具有压电性的透明压电薄膜10的步骤;
(2)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的一部分积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的步骤;
(3)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的一部分积层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步骤;
(4)将步骤(1)~(3)中所获得的透明压电片收纳于框架40中的步骤。
于步骤(1)中,以惯用的用法由如上所述的聚合物形成透明膜。这些膜亦能够于市售品中获取。
亦能够根据所期望,自提高压电性的观点出发对该膜进行延伸处理。此处,延伸较佳为沿单轴方向延伸3~10倍。该延伸处理只要藉由惯用的方法进行即可。
对该膜赋予压电性的方法亦会根据构成膜的聚合物而不同,但为了对由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等形成的膜赋予压电性,只要进行分极处理(亦称作极化处理)即可。
该分极处理能够藉由电晕放电处理、或惯用的方法进行。例如,以金属电极等自膜的两表面夹持,进行施加0.1秒~60分钟的30~400MV/m的直流电场。
步骤(2)中,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积层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例如能够藉由以溅镀法或蒸镀法等形成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表面上而积层。
又,作为其他方法,亦能够将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的树脂片(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片(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片))以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侧与透明压电薄膜10对向的方式配置。此处,第1透明平板电极20较佳为邻接于透明压电薄膜10,但若能够检测压电信号,则亦可以透明的粘接剂(例如,环氧粘接剂)贴合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与透明压电薄膜10。
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及第1导线部20b能够作为一体形成。
于步骤(3)中,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只要使用与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相同的电极,并相同地积层即可。
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及第2导线部30b能够作为一体形成。
步骤(4)是只要根据框架40的形态,并藉由惯用的方法实施即可。框架40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但较佳为树脂制者。
其次,参照图1(b)对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使用进行说明。
于图1(b)中,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0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0经由绝缘层60与透明压电片100接触。
透明压电片100能够藉由粘接部50贴附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0的一方的面而使用。
藉由如图1(b)的箭头所示按压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重叠区域而产生的电信号通过电线70传输至检测电路300,从而检测出按压压力(触摸压力)。透明压电片100具有可挠性,故而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0经由绝缘层60亦同时受到触摸的压力。藉此,触摸位置亦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0进行检测。
如上所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以其轮廓于俯视时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40的方式配置。
该俯视的方向通常大致与使用者触摸时观察本实施例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的方向相同,故而使用者看不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因此,不存在于非常近的位置存在2条轮廓线的情形,故而不存在这些轮廓线不必要地引起使用者注意的情形。
代替上述结构,透明压电片100能够藉由粘接部50贴附于显示器装置的显示器面而使用。
由于透明压电片100能够检测触摸压力,故而本实施状态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能够用于检测触摸压力。
<第2实施例(触摸式面板)>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触摸式面板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触摸式面板的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压电片100,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10,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内侧;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片100的第1主面;及框架41,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100的周缘部及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的周缘部;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41,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41。
参照图2对本实施例的触摸式面板进行说明。再者,图中的箭头表示触摸方向。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摸式面板包含透明压电片100、框架41、绝缘层60、及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透明压电片100由1个透明压电薄膜10、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构成。
此处,透明压电薄膜10、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30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所说明者分别表示相同的意义。
再者,图2(a)是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侧观察的平面图。于图2(b)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20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面,且为接地电极。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以经由绝缘层60与透明压电片100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
此处,作为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先前使用的电阻膜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及光学式等任意形式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透明压电片100具有可挠性,故而藉由如图2(b)的箭头所示按压而产生的电信号通过电线70传输至检测电路300,从而检测出按压压力(触摸压力)。透明压电片100具有可挠性,故而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经由绝缘层60亦同时受到触摸的压力。藉此,亦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而检测触摸位置。
框架41呈边框状地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100及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的周缘部。虽未于图中表示,但于框架41上设置有穿过第1导线部20b及第2导线部30b的槽及孔。或者,亦能够藉由使框架41的一部分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以该部分代替这些导线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如图2所示,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以其轮廓于俯视时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41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以其轮廓于俯视时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41的方式配置。
再者,根据所期望,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或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表面(特别是触摸的表面)亦能够为了保护这些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片等具有可挠性的树脂片等保护层覆盖。该保护层亦能够兼作绝缘层。
由于透明压电片100能够检测触摸压力,故而本实施例的触摸式面板能够用于检测触摸压力及触摸位置。
<第3实施例(电子机器)>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子机器包含,透明压电片100,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10,其含有有机聚合物;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且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具有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具有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内侧;及框体42,其于内部配置有该透明压电片100;上述框体具有开口部42a,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完全重叠于划定上述开口部42a的内缘部42b,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内缘部42b。
参照图3对本实施例的电子机器进行说明。再者,图中的箭头表示触摸方向。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机器包含透明压电片100、框体42、绝缘层60、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显示装置400、及检测电路301。虽于图3中省略,但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分别以电线连接于检测电路301。
透明压电片100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10、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30。
第1透明平板电极20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1主面。
第2透明平板电极30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10的第2主面。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与图1的透明压电片100的情形相同地,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内侧。
此处,透明压电薄膜10、第1透明平板电极20、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绝缘层60、及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与上述第2实施例(触摸式面板)中所说明者表示相同的意义。如图3所示,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以经由绝缘层60与透明压电片100接触的方式,配置于上述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
即,本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相当于将第2实施例(触摸式面板)的透明压电片100及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作为电子装置的构件而使用者。
然而,于本实施状态的电子机器中,无需将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30连接于外部的检测电路,故而第1导线部20b及第2导线部30b的必要性较小。于本实施状态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
第1透明平板电极20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面,且为接地电极。
再者,根据所期望,第1透明平板电极20及/或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表面(特别是触摸的表面)亦能够为了保护这些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片等具有可挠性的树脂片等保护层覆盖。
该保护层亦能够兼作绝缘层。
框体42具有开口部42a及划定上述开口部42a的内缘部42b。如图3所示,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20a的轮廓完全重叠于划定上述开口部42a的内缘部42b。另一方面,于俯视时,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30a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内缘部42b。
藉由如图3的箭头所示按压与由显示装置400所显示的图像对应的特定位置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20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30的重叠区域而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上述电线传输至检测电路301,从而检测出按压压力(触摸压力)。且因透明压电片100具有可挠性,故而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经由绝缘层60亦同时受到触摸的压力。由此,亦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检测触摸位置,基于此而如预先设定般进行工作。如亦自上述说明所明确般,藉由此触摸而对该电子机器的操作是于开口部42a进行。
作为这些电子装置,能够列举分别具有包含触摸式面板的操作部的行动电话、手提式电脑、电脑用监视器等。
图4中表示这些电子装置为行动电话的情形的概略图。该行动电话包含具有开口部43a、及划定开口部43a的内缘部43b的框体43。虽未图示,但透明压电片100以由内缘部43b呈边框状覆盖的方式配置。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当然能够于不脱离其本质的范围内,实现其他各种进一步的变形例。以下,对其的几个变形例进行具体说明。
<变形例1>
参照图5对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进行说明。
于第2实施例(触摸式面板)、及第3实施例(电子机器)中,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但如图5所示,变形例1中与此相反地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面。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直接接触于透明压电片100。
透明压电片100的第1透明平板电极20是配置于透明压电薄膜10的触摸侧的面的接地电极,且兼作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的接地电极。因该构造方面的简化,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制造成本较低。
再者,于说明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图5中,仅表示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及透明压电片100,其他部分与第2实施例(触摸式面板)、及第3实施例(电子机器)相同。
图5的箭头所示的触摸位置是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进行检测,并且触摸压力藉由透明压电片100进行检测。
<变形例2>
参照图6对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与变形例2相同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面。
透明压电片100的第2透明平板电极30配置于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且为接地电极。如上所述,于触摸侧的相反侧配置有接地电极,藉此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中,输出电压的杂讯减少。
图6的箭头所示的触摸位置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进行检测,并且触摸压力藉由透明压电片100进行检测。
<变形例3>
参照图7对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
透明压电片100的第2透明平板电极30配置于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且为接地电极。
另一方面,接地电极80隔着绝缘层60而配置于透明压电片100的触摸侧的面。
如上所述,于透明压电片100的两方的主面配置有接地电极,藉此尤其减少本变形例的触摸式面板、及电子机器的输出电压的杂讯。
图7的箭头所示的触摸的压力藉由透明压电片100进行检测,并且触摸位置藉由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201进行检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透明压电片能够用于触摸式面板等。
符号说明
10     透明压电薄膜
20     第1透明平板电极
20a    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
20b    第1导线部
30     第2透明平板电极
30a    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30b    第2导线部
40     框架
41     框架
42     框体
42a    开口部
42b    内缘部
43     框体
43a    开口部
43b    内缘部
50     粘接部
60     绝缘层
70     电线
80     接地电极
100    透明压电片
200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201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300    检测电路
301    检测电路
400    显示装置

Claims (19)

1.一种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
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
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
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及
框架,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
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面积相对于上述透明压电薄膜的主面面积的比为70%以上。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透明压电薄膜的厚度为1~200μm。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有机聚合物为选自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及聚偏二氟乙烯的有机聚合物。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还包含第1导线部,且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还包含第2导线部。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还包含设置于表面上的粘接部。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用于检测触摸压力。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与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组合使用。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中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为电阻膜式或电容式。
10.一种触摸式面板,其包含: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及
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其配置于该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一方的面上。
11.一种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其藉由上述粘接部而贴附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12.一种显示器装置,其藉由上述粘接部而贴附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
13.一种触摸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
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
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
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
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片的一方的面上;及
框架,其覆盖上述透明压电片的周缘部及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周缘部;
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上述框架,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框架。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式面板,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为接地电极。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式面板,其中上述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上述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接地电极。
1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透明压电片,其包含:1个透明压电薄膜,其含有有机聚合物;
1个第1透明平板电极,其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1主面;及
1个第2透明平板电极配置于该透明压电薄膜的第2主面;且
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包含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
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于俯视时位于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内侧;及
框体,其于内部配置有该透明压电片;
上述框体具有开口部,于俯视时,上述第1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重叠于划定上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且上述第2透明平板电极部的轮廓完全不重叠于该内缘部。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还包含接触配置于上述透明压电片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面的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
18.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1透明平板电极及第2透明平板电极中的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为接地电极。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上述触摸侧的相反侧的透明平板电极兼作触摸位置检测用触摸式面板的接地电极。
CN201180017080.6A 2010-04-07 2011-02-28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2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9065A JP5216041B2 (ja) 2010-04-07 2010-04-07 透明圧電シートをそれぞれ有するフレーム付透明圧電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010-089065 2010-04-07
PCT/JP2011/054521 WO2011125389A1 (ja) 2010-04-07 2011-02-28 透明圧電シートをそれぞれ有するフレーム付透明圧電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電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2779A true CN102822779A (zh) 2012-12-12
CN102822779B CN102822779B (zh) 2016-06-01

Family

ID=4476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0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2779B (zh) 2010-04-07 2011-02-28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00970B2 (zh)
JP (1) JP5216041B2 (zh)
KR (1) KR101357317B1 (zh)
CN (1) CN102822779B (zh)
TW (1) TWI497360B (zh)
WO (1) WO2011125389A1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1108A (zh) * 2013-09-18 2015-03-2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556442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触摸传感器
CN105684177A (zh) * 2013-10-28 2016-06-15 苹果公司 基于压电的力感测
CN105807988A (zh) * 2016-02-25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WO2017049839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输入单元以及触控输入方法
CN104903825B (zh) * 2013-01-18 2017-08-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位移检测传感器以及操作输入装置
US9874965B2 (en) 2015-09-11 2018-01-23 Apple Inc. Transparent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886118B2 (en) 2015-09-30 2018-02-06 Apple Inc. Transparent force sensitive structure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24647A (zh) * 2015-08-07 2018-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显示装置
US9952703B2 (en) 2013-03-15 2018-04-24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of inputs through strain analysis
US9983715B2 (en) 2012-12-17 2018-05-29 Apple Inc. Force detection in touch devices using piezoelectric sensors
US10006820B2 (en) 2016-03-08 2018-06-26 Apple Inc. Magneti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resistive sensors
US10055048B2 (en) 2015-07-31 2018-08-21 Apple Inc. Noise adaptive force touch
US10088937B2 (en) 2012-05-03 2018-10-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device including a moment compensated bending sensor for load measurement on platform supported by bending beams
US10133418B2 (en) 2016-09-07 2018-11-20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train-sensitive structures
US10139294B2 (en) 2015-07-21 2018-11-27 Apple Inc.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09830B2 (en) 2016-03-31 2019-02-1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rection-dependent strain elements
US10309846B2 (en) 2017-07-24 2019-06-04 Apple Inc. Magnetic field cancellation for strain sensors
US10423265B2 (en) 2014-01-13 2019-09-24 Apple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force sensor
CN110286790A (zh) * 2019-06-21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44091B2 (en) 2017-04-11 2019-10-15 Apple Inc. Row column architecture for strain sensing
US10782818B2 (en) 2018-08-29 2020-09-22 Apple Inc. Load cell array for detection of force input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2519B2 (ja) * 2010-04-07 2014-03-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圧電シート、それをそれぞれ含有するフレーム付透明圧電シート、タッチ位置検出用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780303B2 (ja) 2011-08-11 2015-09-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
WO2013089048A1 (ja) 2011-12-16 2013-06-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式操作入力装置
EP2816453B1 (en) * 2012-02-15 2019-03-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ouch-style input terminal
WO2013149331A1 (en) 2012-04-07 2013-10-10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 sensing display device
JP5686443B2 (ja) * 2013-01-10 2015-03-1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接着層付きフィルム状感圧センサと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ッド、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6139185B2 (ja) * 2013-03-07 2017-05-3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圧力検出装置
CN105190224B (zh) * 2013-03-21 2018-08-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位移传感器、按压量检测传感器以及触摸式输入装置
JP6084875B2 (ja) * 2013-03-28 2017-02-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36462B2 (ja) * 2013-03-29 2017-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押圧検出センサ、および操作入力装置
JP2015002428A (ja) * 2013-06-14 2015-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機能制御方法および機能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60204337A1 (en) * 2013-09-02 2016-07-14 Mitsui Chemicals, Inc. Layered body
JP5950053B2 (ja) * 2013-09-20 2016-07-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押圧検出センサ
JP6468441B2 (ja) * 2013-10-08 2019-02-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電フィルム
JP6439250B2 (ja) * 2013-10-29 2018-12-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WO2015093356A1 (ja) * 2013-12-17 2015-06-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6285259B2 (ja) * 2014-01-14 2018-02-28 Nissha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
JP2015184845A (ja) * 2014-03-24 2015-10-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WO2015156195A1 (ja) 2014-04-07 2015-10-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センサ
JP6156587B2 (ja) * 2014-09-03 2017-07-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電子機器
KR102615384B1 (ko) 2014-12-23 2023-12-19 케임브리지 터치 테크놀로지스 리미티드 압력감지 방식 터치 패널
GB2533667B (en) 2014-12-23 2017-07-19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KR102476610B1 (ko) 2015-10-02 2022-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드,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및 전자 장치, 및 터치 패드의 제조 방법
US10635222B2 (en) * 2015-10-02 202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pa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ouch pad
JP6104352B2 (ja) * 2015-11-18 2017-03-29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パシベーション膜が積層されたウエーハのアブレーション加工方法
GB2544353B (en) 2015-12-23 2018-02-21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US10282046B2 (en) 2015-12-23 2019-05-07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TWI581169B (zh) * 2016-04-28 2017-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模式電容觸控顯示面板
JP6690992B2 (ja) * 2016-05-18 2020-04-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WO2018056165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センサ、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CN107205064B (zh) * 2017-05-23 2019-1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GB2565305A (en) 2017-08-08 2019-02-13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pressure-sensing touch panel
US11093088B2 (en) 2017-08-08 2021-08-17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pressure-sensing touch panel
US10901510B2 (en) 2018-10-09 2021-01-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aptic feedback system having two independent actuators
JP7321112B2 (ja) * 2020-02-10 2023-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7088442B1 (ja) * 2020-07-30 2022-06-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変形検出センサ
TWI761994B (zh) * 2020-10-16 2022-04-21 原見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具備失效偵測機制的接觸感應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2428A (ja) * 2004-09-27 2006-04-06 Nihon Kaiheiki Industry Co Ltd 感圧式指紋センサ
US20060144154A1 (en) * 2002-10-01 2006-07-06 Naohiro Ueno Piezoelectric sensor and input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860432A (zh) * 2003-06-24 2006-11-08 3M创新有限公司 传感装置
US20090085443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Yoshikazu Hishinuma Piezoelectric device and liquid-ejecting head
US20100073316A1 (en) * 2007-03-27 2010-03-25 Junichi Nozaw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1592A (ja) * 1991-09-04 1993-03-12 Yamaha Corp タツチ入力装置
JP3141645B2 (ja) * 1993-08-23 2001-03-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力センサ
EP1207378B1 (en) * 1999-08-20 2007-08-08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pressure sensor and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WO2002035460A1 (en) 2000-10-27 2002-05-02 Elo Touchsystems, Inc. Touch confirming touchscreen utilizing plural touch sensors
JP3798287B2 (ja) * 2001-10-10 2006-07-19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2004125571A (ja) * 2002-10-01 2004-04-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透明圧電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入力装置
AU2003234843A1 (en) * 2003-05-22 2004-12-13 Fujitsu Limited Piezoelectric device ,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touch panel device
JP4784041B2 (ja) * 2003-11-07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WO2005058133A2 (en) * 2003-12-11 2005-06-30 Proteus Biomedical, Inc. Implantable pressure sensors
WO2005064451A1 (ja) * 2003-12-26 2005-07-14 Nissha Printing Co., Ltd. 保護パネル付き電子機器、保護パネル及び保護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748299B2 (ja) 2004-12-03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ペーパ及び電子機器
EP1975587A1 (en) * 2006-01-19 2008-10-01 Fujikura Ltd. Pressure sensor package and electronic part
BRPI0809370A2 (pt) * 2007-03-26 2014-09-16 Nissha Printing Painel de proteção com função de entrada por toque para janela de exibição de instrumento eletrônico
CN101344447A (zh) * 2007-07-13 2009-01-14 清华大学 微机电压力传感器
JP2009053109A (ja) * 2007-08-28 2009-03-12 Aisin Seiki Co Ltd 圧電フィルムセンサ
JP5111071B2 (ja) * 2007-09-05 2012-12-26 エルメック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圧電センサ
US8421483B2 (en) * 2008-06-13 2013-04-1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Touch and force sensing for input devices
US7860668B2 (en) * 2008-06-18 2010-12-28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measurement using a MEMS device
JP4664397B2 (ja) * 2008-06-24 2011-04-06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圧電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54316B2 (ja) * 2008-06-30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0026938A (ja) * 2008-07-23 2010-02-04 Daikin Ind Ltd タッチパネル
AT506705B1 (de) * 2008-09-11 2009-11-15 Piezocryst Advanced Sensorics Piezoelektrischer drucksensor
JP5305028B2 (ja) * 2008-10-16 2013-10-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ー
JP5309898B2 (ja) * 2008-10-31 2013-10-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装置
WO2010074116A1 (ja) * 2008-12-25 2010-07-0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機能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当該タッチパネル用感圧センサ
JP5337061B2 (ja) * 2009-02-20 2013-11-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US8902023B2 (en) * 2009-06-24 2014-12-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Acoustic resonator structure having an electrode with a cantilevered por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4154A1 (en) * 2002-10-01 2006-07-06 Naohiro Ueno Piezoelectric sensor and input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860432A (zh) * 2003-06-24 2006-11-08 3M创新有限公司 传感装置
JP2006092428A (ja) * 2004-09-27 2006-04-06 Nihon Kaiheiki Industry Co Ltd 感圧式指紋センサ
US20100073316A1 (en) * 2007-03-27 2010-03-25 Junichi Nozaw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panel
US20090085443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Yoshikazu Hishinuma Piezoelectric device and liquid-ejecting head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8937B2 (en) 2012-05-03 2018-10-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device including a moment compensated bending sensor for load measurement on platform supported by bending beams
US9983715B2 (en) 2012-12-17 2018-05-29 Apple Inc. Force detection in touch devices using piezoelectric sensors
CN104903825B (zh) * 2013-01-18 2017-08-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位移检测传感器以及操作输入装置
US10101220B2 (en) 2013-01-18 2018-10-1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ensor a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US9952703B2 (en) 2013-03-15 2018-04-24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of inputs through strain analysis
US10496212B2 (en) 2013-03-15 2019-12-03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of inputs through strain analysis
US10275068B2 (en) 2013-03-15 2019-04-30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of inputs through strain analysis
CN104461108A (zh) * 2013-09-18 2015-03-2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556442B (zh) * 2013-09-20 2019-10-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触摸传感器
CN105556442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触摸传感器
CN105684177B (zh) * 2013-10-28 2019-05-21 苹果公司 基于压电的力感测
US10120478B2 (en) 2013-10-28 2018-11-06 Apple Inc. Piezo based force sensing
CN105684177A (zh) * 2013-10-28 2016-06-15 苹果公司 基于压电的力感测
US10423265B2 (en) 2014-01-13 2019-09-24 Apple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force sensor
US10139294B2 (en) 2015-07-21 2018-11-27 Apple Inc.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055048B2 (en) 2015-07-31 2018-08-21 Apple Inc. Noise adaptive force touch
CN107924647A (zh) * 2015-08-07 2018-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显示装置
US9874965B2 (en) 2015-09-11 2018-01-23 Apple Inc. Transparent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592023B2 (en) 2015-09-25 2020-03-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assembly, touch input unit and touch input method
WO2017049839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输入单元以及触控输入方法
US9886118B2 (en) 2015-09-30 2018-02-06 Apple Inc. Transparent force sensitive structure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07988A (zh) * 2016-02-25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US10006820B2 (en) 2016-03-08 2018-06-26 Apple Inc. Magneti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resistive sensors
US10209830B2 (en) 2016-03-31 2019-02-1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rection-dependent strain elements
US10133418B2 (en) 2016-09-07 2018-11-20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train-sensitive structures
US10444091B2 (en) 2017-04-11 2019-10-15 Apple Inc. Row column architecture for strain sensing
US10309846B2 (en) 2017-07-24 2019-06-04 Apple Inc. Magnetic field cancellation for strain sensors
US10782818B2 (en) 2018-08-29 2020-09-22 Apple Inc. Load cell array for detection of force input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11340725B2 (en) 2018-08-29 2022-05-24 Apple Inc. Load cell array for detection of force input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CN110286790A (zh) * 2019-06-21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6790B (zh) * 2019-06-21 2021-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82541B2 (en) 2019-06-21 2023-10-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00970B2 (en) 2015-12-01
TWI497360B (zh) 2015-08-21
JP5216041B2 (ja) 2013-06-19
US20130027339A1 (en) 2013-01-31
WO2011125389A1 (ja) 2011-10-13
TW201203044A (en) 2012-01-16
JP2011221721A (ja) 2011-11-04
KR101357317B1 (ko) 2014-02-03
CN102822779B (zh) 2016-06-01
KR20130005297A (ko) 201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2779A (zh) 分别具有透明压电片的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触摸式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2834792B (zh) 透明压电片、带框架的透明压电片、分别含有透明压电片的触摸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5183257B (zh) 触摸屏及其压力触控检测方法
CN104995494B (zh) 带有粘结层的压力传感器、触摸板、保护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5224126B (zh) 触摸屏及其压力触控检测方法
CN105378609B (zh) 带有按压检测功能的触控面板
CN204808295U (zh) 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101699530B1 (ko)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CN104281328A (zh)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
CN104423748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2165400A (zh) 触控面板及透明压电片
US2011024201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204087159U (zh)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
CN101989003A (zh)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08595052B (zh) 背框具有触控按键的触控装置
EP3267242B1 (en) Terminal
CN204833207U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20150043787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1796211U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7422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56947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CN111596792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