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1569B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1569B
CN102791569B CN201180013119.7A CN201180013119A CN102791569B CN 102791569 B CN102791569 B CN 102791569B CN 201180013119 A CN201180013119 A CN 201180013119A CN 102791569 B CN102791569 B CN 102791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ront shroud
wheeled
fuel tank
back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3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1569A (zh
Inventor
与仓康文
小滨光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91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1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0)包括将自燃料箱(36)的下方延续至车座(37)下方的车体(11)的侧部覆盖的侧罩(50、100)。各侧罩沿着V形的分割线(51)被分割为前罩(52、101)和后罩(53、111)。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侧罩将自燃料箱的下方延续至车座下方的车体部分覆盖这种形态的机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为了提高外观性而利用侧罩覆盖车体侧方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的侧罩被分割为配置在燃料箱下方的前罩(发动机侧罩)和配置在车座下方的后罩(车座侧罩)。
利用前罩及后罩自燃料箱下方覆盖至车座下方。另外,从车辆侧面看,前罩后端的分割部及后罩前端的分割部分别形成为直线状。
在将前罩和后罩向车体组装时,将前罩和后罩中的任一个罩组装后再组装另一个罩。若临时安装前罩后再安装后罩,则需要在与前罩的分割部对位的同时安装后罩。一旦该对位不充分,则导致后罩沿着直线状的分割部向上下或前后偏移。于是,需要慎重地进行对位,从而导致罩的组装工时增多。
为了提高机动二轮车的组装作业效率,正在寻求能够减少前罩和后罩的组装工时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1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侧罩的前罩和后罩的组装工时的机动二轮车。
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有:自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架、设置在该主架上的燃料箱、设置在该燃料箱的后方且供乘员乘坐的车座、自所述燃料箱的下方连到所述车座的下方而将车体的侧方覆盖的侧罩,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侧罩从车辆侧面看通过V形的分割线被分割为前罩和后罩。
如第二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通过将前罩的后端部和后罩的前端部连接,使所述前罩和所述后罩构成一体,所述前罩的上部经由弹性体插入并固定于燃料箱,所述后罩的下部利用螺栓固定于与主架相连的框架部件。
如第三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侧罩托架横跨在左右的前罩,该侧罩托架由弹性材料构成并且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罩的前部并安装在自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降管上。
如第四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在侧罩托架上,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开口构成左右一对地设置,该开口为车宽方向上的边长的平行四边形。
如第五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沿着燃料箱的前罩的上边从车辆侧面看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如第六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在主架的后部连接有枢轴板,支撑后轮的摇臂利用该枢轴板能够上下摇动地被支承,在比所述枢轴板更靠车辆前方、比下降管更靠车辆后方且比所述主架更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发动机,前罩自燃料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空间覆盖至所述枢轴板的上方,后罩自所述枢轴板的后方覆盖至车座的下方。
如第七方面发明所述,优选为,前罩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发明中,侧罩从车辆侧面看通过V形的分割线被分割为前罩和后罩。由于分割线呈V形,因此,前罩的后端部形成为凸状而后罩的前端部形成为凹状、或前罩的后端部形成为凹状而后罩的前端部形成为凸状。在将前后任一个罩安装到车体侧后再安装另一个罩时,凸状的端部和凹状的端部卡合,因此,前罩和后罩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减少前罩和后罩的组装工时。
在第二方面发明中,前罩的后端部和后罩的前端部被连接,从而使前罩和后罩构成一体。成为一体的前罩和后罩与将前罩或后罩个别地安装到车体侧的情况相比,相对于车体侧容易定位。
另外,前罩的上部隔着弹性体插入并固定于燃料箱,后罩的下部利用螺栓固定于自主架延伸的框架部件,因此,前罩的外侧面和燃料箱的膝盖接触部的外侧面配置在同一面上。乘坐于车座的乘员的膝盖容易紧贴前罩的外侧面和燃料箱的膝盖接触部的外侧面,因此,夹膝变得容易。
在第三方面发明中,由于侧罩托架由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可以允许其根据力的作用进行弹性变形。即便侧罩托架的安装部位处于左前罩的前部内侧及右前罩的前部内侧,也可以利用人力使侧罩托架弹性变形后将其插入左前罩的前部内侧及右前罩的前部内侧。因此,即便在将左右的前罩安装到车体侧后,也可以容易地将侧罩托架安装在左右的前罩的前部。
在第四方面发明中,由于在侧罩托架上,车宽方向上的边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开口构成左右一对地设置,因此,允许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但不允许车宽方向上的弹性变形。
在第五方面发明中,由于沿着燃料箱的前罩的上边从车辆侧面看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相对于燃料箱的摇动,可以使前罩的上边相对地移动。而且,机动二轮车的外观性提高。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由于前罩自燃料箱和发动机之间的空间覆盖至枢轴板的上方,后罩自枢轴板的后方覆盖至车座的下方,所以可以遮挡搭载于车体的零部件,因此,机动二轮车的外观性提高。
在第七方面发明中,由于前罩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因此,与前罩不具备弯曲部分的情况相比,前罩的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2是说明该机动二轮车的装配件和右侧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3是右侧罩及左侧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说明将右侧罩及左侧罩组装到车体的步骤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5-5线剖面图。
图6是图1的6-6线剖面图。
图7是说明侧罩托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8(a)和(b)是说明直至将侧罩托架安装于右前罩及左前罩的步骤的图。
图9是说明侧罩托架的开口的作用的图。
图10是说明图3所示的结构的变更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前后、左右是以乘坐于乘员车座的乘员为基准来表示的。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有:作为车体的车架11、悬架于该车架11的发动机12、转向自如地设置在车架11的前端部并安装有前轮13的前轮悬架装置14、自车架11向后方延伸并在后端部安装有后轮15的后轮悬架装置16。
车架11具有:转向自如地安装有对前轮13进行转向的前叉17的头管18、自该头管18的上部向车辆后方延伸进而向后方的斜下方延伸的一根主架19、自头管18的下部向车辆后方的斜下方延伸的下降架21、在主架19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水平地延伸的横架22、自该横架22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23、自主架19的中间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车座导轨24、横跨在枢轴架23和车座导轨24之间并作为框架部件的支承架25。在自枢轴架23及支承架25向后方延伸的后座踏板撑条26上安装有同乘者用踏板27。
在下降架21的下端部安装有发动机吊架28,在该发动机吊架28悬架有发动机12的前部。另外,在枢轴架23的上部及下部悬架有发动机12的后部。
在前轮悬架装置14上设置有:转向自如地安装于头管18的前叉17、与该前叉17连结且用于进行转向的转向手柄29。
在后轮悬架装置16上设置有:安装于枢轴架23的枢轴31、自该枢轴31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能够上下摇动的后摇臂32、横跨在车座导轨24和后摇臂32之间的后缓冲单元33。
在前叉17上安装有覆盖前轮13上方的前挡泥板34,在头管18上安装有前围板35,在主架19上设置有燃料箱36。
在车座导轨24的上方及燃料箱36的后方设置有乘员乘坐的车座37,后围板38与该车座37连续地向车辆后方延伸,在该后围板38上安装有尾灯39,在车座导轨24的后部安装有覆盖后轮15上方的后挡泥板41。在发动机12的气缸盖42上,经由排气管43连接有消音器44。
此外,机动二轮车10具有自燃料箱36的下方连到车座37的下方地覆盖车架11侧方的右侧罩50(详细后述)。该右侧罩50从车辆侧面看通过V形的分割线51被分割为右前罩52(详细后述)和右后罩53(详细后述)。
另外,右前罩52的上边54沿着燃料箱36的右侧下端部45并且从车辆侧面看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机动二轮车10的外观性提高。接着,参照图2说明机动二轮车10的装配件和右侧罩50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2所示,右前罩52及右后罩53用假想线表示。右前罩52覆盖发动机12的上端、燃料箱36的下端、点火线圈61、碳罐62,右后罩53覆盖蓄电池63、起动继电器64。
即,右前罩52自燃料箱36和发动机12之间的空间65覆盖至枢轴架23的上方,右后罩53自枢轴架23的后方覆盖至车座37的下方。由于可以将搭载于车架11的装配件遮挡,因此,机动二轮车(图1的附图标记10)的外观性提高。
在燃料箱36的右侧前下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右前罩52的前侧上端的燃料箱右侧前撑板66,在燃料箱36的右侧后下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右前罩52的后侧上端的燃料箱右侧后撑板67。另外,在枢轴架23及支承架25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右后罩53的前侧下端的框架右侧前撑板68,在车座导轨24及支承架25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右后罩53的后侧上端的框架右侧后撑板71。接着,参照图3说明右前罩52及右后罩53的详细结构、左前罩及左后罩的详细结构。
如图3所示,右前罩5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中间部形成为拱形。另外,在右前罩52的右侧前壁72的前部内面设置有向左突出的右侧前突起73,在右侧前壁72的后部内面设置有向左突出的右侧中间突起74,在右侧前壁72的后端上部内面设置有向左突出的右侧上连接部75,在右侧前壁72的后端下部内面设置有向左突出的右侧下连接部76。并且,在右前罩52的右侧底壁77的前端开设有供侧罩托架(后述)的销嵌入的右侧底孔78。右前罩52的后部形成为向后突出的凸状,在右侧前壁72的后端设置有向后突出的右侧爪79。
右后罩5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右后罩53的前端形成为以沿着右前罩52后端的方式向后凹陷的凹状,在右后罩53的前端上部设置有与右侧上连接部75一致的右侧上凸缘部81,在右后罩53的前端下部设置有与右侧下连接部76一致的右侧下凸缘部82。并且,在右后罩53的右侧后壁83的前侧下端,设置有与框架右侧前撑板(图2的附图标记68)的右侧后下孔(图2的附图标记69)一致的右侧后下孔部84。另外,在右侧后壁83的前侧中间内面设置有供右侧爪79嵌入的右侧导向部85,在右侧后壁83的后侧内面设置有向左突出的右侧后突起86。
说明使右前罩52和右后罩53构成一体的步骤。首先,将右前罩52的右侧爪79嵌入右后罩53的右侧导向部85,利用螺栓88固定右侧上连接部75的右侧上连接孔和右侧上凸缘部81的右侧上凸缘孔87,利用螺栓92固定右侧下连接部76的右侧下连接孔和右侧下凸缘部82的右侧下凸缘孔91。即,通过将右前罩52的右侧后端部94和右后罩53的右侧前端部95连接,使右前罩52和右后罩53构成一体。
左侧罩100的左前罩101具有:左侧前突起102、左侧中间突起103、左侧上连接部104、左侧下连接部105、左侧底孔106、左侧爪107。另外,左侧罩100的左后罩111具有:左侧上凸缘部112、左侧下凸缘部113、左下孔114、左侧导向部115、左侧后突起116。左前罩101的左侧后端部117和左后罩111的左侧前端部118利用螺栓119、122固定,从而将左前罩101和左后罩111构成一体。
此外,右前罩52的右侧前壁72的后部及左前罩101的左侧前壁124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与前罩不具备弯曲部分的情况相比,右前罩52及左前罩101的刚性提高。接着,参照图4说明将右侧罩50和左侧罩100组装到车体侧的步骤。
如图4所示,将右前罩52的右侧前突起73隔着右前垫圈131嵌入燃料箱36的燃料箱右侧前撑板66的右前孔132,将右侧中间突起74隔着右中间垫圈133嵌入燃料箱右侧后撑板67的右中间孔134,将右后罩53的右侧后突起86隔着右后垫圈135嵌入框架右侧后撑板71的右后孔136。接着,将螺栓137拧入右后罩53的右侧后下孔部84的右下孔138和框架右侧前撑板68的右侧后下孔69。从而完成右侧罩50的组装。
与将右前罩52或右后罩53个别地安装到车体侧的情况相比,构成一体的右前罩52和右后罩53相对于车体侧容易定位。接着,说明将左侧罩100组装到车体侧的步骤。
为了将左侧罩100组装到车体侧,将左侧前突起102隔着左前垫圈141嵌入燃料箱左侧前撑板142的左前孔143,将左侧中间突起103隔着左中间垫圈144嵌入燃料箱左侧后撑板145的左中间孔146,将左侧后突起116隔着左后垫圈147嵌入框架左侧后撑板148的左后孔149。接着,将螺栓151拧入左下孔114及框架左侧前撑板的左侧后下孔152,完成左侧罩100的组装。接着,参照图5说明右侧前突起73和燃料箱右侧前撑板66的详细安装结构。
如图5所示,右前罩52的右侧前突起73隔着右前垫圈131嵌入燃料箱36的燃料箱右侧前撑板66的右前孔132。由于自右侧前突起73向右前罩52侧延伸的收缩部161承受右前垫圈131的压缩力,因此,右前罩52的组装被增强。
此外,由于右前罩52的上边54从车辆侧面看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参照图1),因此,即便燃料箱36稍微的摇动经由右前垫圈131传递到右前罩52而导致右前罩52的上边54向车辆中心侧移动,燃料箱36和右前罩52也不会相互干涉。即,相对于燃料箱36的摇动,可以使右前罩52的上边54相对地移动。接着,参照图6说明螺栓(图4的附图标记137)和框架右侧前撑板(图4的附图标记68)的右侧后下孔(图4的附图标记69)的详细安装结构。
如图6所示,右后罩53通过使螺栓137穿过右侧后下孔部84的右下孔138及框架右侧前撑板68的右侧后下孔69并且使右侧后螺栓137拧入在框架右侧前撑板68的车辆中心侧设置的螺母162中,从而与支承架25连结。即,右后罩53的右侧后下孔部84利用螺栓137及螺母162固定于框架右侧前撑板68,从而使右后罩53与支承架25连结。
另外,由于右后罩53的右侧后下孔部84相比右侧后壁83及前侧下端163向车辆中心侧凹陷,因此,可以将螺栓137的头部164以比右后罩53的外表面更向车辆中心侧沉陷的方式配置。
虽然已说明了将右侧罩和左侧罩组装到车体侧的步骤,但右侧罩的前端和左侧罩的前端未与车体侧连结。于是,通过在右侧罩的前端及左侧罩的前端安装作为连结部件的侧罩托架,可以期待提高左右的侧罩的刚性。接着,参照图7说明侧罩托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
如图7所示,侧罩托架170面临右前罩52的右侧前端171、下降架21、左前罩101的左侧前端172。侧罩托架170是车宽方向上长而前后方向上短的部件,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侧罩托架170的右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右侧开口173,该右侧开口173为车宽方向上的边长的平行四边形。在侧罩托架170的左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左侧开口174,该左侧开口174为车宽方向上的边长的平行四边形。即,在侧罩托架170上,右侧开口173及左侧开口174构成左右一对地设置,因此,允许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但不允许车宽方向上的弹性变形。
另外,在侧罩托架170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嵌入右前罩52的右侧底壁(图3的附图标记77)的右侧底孔78的右侧销175,在侧罩托架170的车宽方向中央设置有自车辆前方碰到下降架21的框架抵接部176,在侧罩托架170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嵌入左前罩101的左侧底壁177的左侧底孔106的左侧销178。
另外,由于右前罩52的右罩外侧面181和燃料箱36的右侧膝盖接触部的燃料箱右外侧面183配置在同一面上,因此,乘坐于车座37的乘员的膝盖容易紧贴右罩外侧面181和燃料箱右外侧面183。因此,乘员容易夹膝。
接下来说明直至将以上所述的侧罩托架170安装到右前罩及左前罩的步骤。如图8(a)所示,使侧罩托架170面临右前罩52的右侧前端171、下降架21、左前罩101的左侧前端172。如箭头(1)所示地按压侧罩托架170的左端及右端使其变形后,如箭头(2)所示,使其面向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
如图8(b)所示,侧罩托架170的右侧销175嵌入右前罩52的右侧底孔78,侧罩托架170的框架抵接部176碰到下降架21,侧罩托架170的左侧销178嵌入左前罩101的左侧底孔106。
由于侧罩托架170可以允许根据力的作用进行弹性变形,因此,即便侧罩托架170的安装部位处于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也可以利用人力使侧罩托架170弹性变形后将其插入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因此,在将右前罩52及左前罩101安装到车体侧之后,也可以将侧罩托架170容易地安装在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
此外,由于侧罩托架17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因此,在将侧罩托架170自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拆卸后,使其弹性变形,从而能够自右前罩52及左前罩101顺畅地拔出。
另外,由于侧罩托架170具有自车辆前方碰到下降架21的框架抵接部176,因此,在被安装在右前罩52的右前部内侧184及左前罩101的左前部内侧185时,侧罩托架170的定位变得容易。接着,参照图9说明侧罩托架170的开口的功能。
如图9所示,侧罩托架170横跨在右前罩52和左前罩101。在机动二轮车(图1的附图标记10)行驶时,行驶风如箭头(3)、(4)所示流过侧罩托架170的右侧开口173及左侧开口174,因此,行驶风不被阻碍地向发动机12输送。另外,由于右前罩52覆盖碳罐62,因此,可以保护碳罐62。
到此为止已说明的右侧罩(图3的附图标记50)使右前罩52和右后罩53构成一体后组装到车体侧。但是,若改变前罩和后罩的连接结构,则也可以将前罩和后罩中的任一方组装到车体侧之后组装另一个罩。接着,参照图10说明可以在将后罩组装到车体侧之后组装前罩的侧罩。
在图10中,对于与图3通用的结构,借用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主要的变更点在于:自罩外侧旋紧将前罩和后罩连接的螺栓。
在右前罩52B的右侧前壁72的后端上部开设有右侧上罩孔191,在右前罩52B的右侧前壁72的后端下部开设有右侧下罩孔192。在右后罩53B的右侧上凸缘部193,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与右前罩52B的右侧上罩孔191一致的右侧上连接部194,在右后罩53B的右侧下凸缘部195,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与右前罩52B的右侧下罩孔192一致的右侧下连接部196。
为了使右前罩52B和右后罩53B构成一体,在将右前罩52B的右侧爪79嵌入右后罩53B的右侧导向部85后,利用螺栓198及衬垫199固定右侧上连接部194的右侧上连接孔197和右侧上罩孔191,利用螺栓202及衬垫203固定右侧下连接部196的右侧下连接孔201和右侧下罩孔192。
右侧罩50B从车辆侧面看通过V形的分割线被分割为右前罩52B和右后罩53B,因此,右前罩52B的右侧后端部94B形成为凸状且右后罩53B的右侧前端部95B形成为凹状。在将右后罩53B安装到车体侧之后安装右前罩52B时,凸状的右侧后端部94B与凹状的右侧前端部95B卡合,因此,右前罩52B和右后罩53B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减少右前罩52B和右后罩53B的组装工时。
另外,对于前罩和后罩的组装步骤而言,在实施例中,在安装右后罩53B之后安装右前罩52B,但通过改变右前罩和右后罩的连接结构,也可以在安装右前罩之后安装右后罩。
另外,本发明的侧罩在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机动二轮车,但也可以应用于三轮车,本发明的侧罩可以应用于一般的车辆。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侧罩适用于机动二轮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动二轮车、11车体(车架)、12发动机、15后轮、18头管、19主架、21下降管(下降架)、23枢轴板(枢轴架)、32摇臂(后摇臂)、36燃料箱、37车座、50侧罩(右侧罩)、51分割线、52前罩(右前罩)、53后罩(右后罩)、54上边、65空间、68框架部件(框架右侧前撑板)、73上部(右侧前突起)、84下部(右侧后下孔部)、94后端部(右侧后端部)、95前端部(右侧前端部)、100侧罩(左侧罩)、101前罩(左前罩)、111后罩(左后罩)、117后端部(左侧后端部)、118前端部(左侧前端部)、131弹性体(右前垫圈)、137螺栓、170侧罩托架、173开口(右侧开口)、174开口(左侧开口)、184前部(右前部内侧)、185前部(左前部内侧)。

Claims (9)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具有:自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架、设置在该主架上的燃料箱、设置在该燃料箱的后方且供乘员乘坐的车座、自所述燃料箱的下方连到所述车座的下方而将车体的侧方覆盖的左右的侧罩,各所述侧罩从车辆侧面看通过V形的分割线被分割为前罩和后罩,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侧罩托架横跨在左右的所述前罩,该侧罩托架由弹性材料构成并且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罩的前部并安装在自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降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前罩的后端部和所述后罩的前端部连接,使所述前罩和所述后罩构成一体,
所述前罩的上部经由弹性体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燃料箱,所述后罩的下部利用螺栓固定于与所述主架相连的框架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罩托架上设有左右一对开口,该开口为车宽方向上的边较长的平行四边形且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燃料箱的所述前罩的上边从车辆侧面看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架的后部连接有枢轴板,支撑后轮的摇臂利用该枢轴板能够上下摇动地被支承,在比所述枢轴板更靠车辆前方、比所述下降管更靠车辆后方且比所述主架更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发动机,
所述前罩自所述燃料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空间覆盖至所述枢轴板的上方,
所述后罩自所述枢轴板的后方覆盖至所述车座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架的后部连接有枢轴板,支撑后轮的摇臂利用该枢轴板能够上下摇动地被支承,在比所述枢轴板更靠车辆前方、比所述下降管更靠车辆后方且比所述主架更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发动机,
所述前罩自所述燃料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空间覆盖至所述枢轴板的上方,
所述后罩自所述枢轴板的后方覆盖至所述车座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CN201180013119.7A 2010-03-09 2011-03-07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2791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2110A JP5470103B2 (ja) 2010-03-09 2010-03-09 自動二輪車
JP2010-052110 2010-03-09
PCT/JP2011/055216 WO2011111651A1 (ja) 2010-03-09 2011-03-07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569A CN102791569A (zh) 2012-11-21
CN102791569B true CN102791569B (zh) 2014-05-21

Family

ID=4456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3119.7A Active CN102791569B (zh) 2010-03-09 2011-03-07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70103B2 (zh)
CN (1) CN102791569B (zh)
AR (1) AR081236A1 (zh)
PE (1) PE20130786A1 (zh)
WO (1) WO2011111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9264B2 (ja) * 2011-09-22 2015-05-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019569B2 (ja) * 2011-11-29 2016-11-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6006581B2 (ja) * 2012-08-07 2016-10-1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カウル構造
CN105121265B (zh) * 2013-03-29 2019-07-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滤罐安装结构
JP6255761B2 (ja) * 2013-07-16 2018-01-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タンクカバー支持構造
JP5864490B2 (ja) * 2013-08-02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マフラー構造
JP6254507B2 (ja) * 2013-12-26 2017-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グリップを備える鞍乗り型車両
JP5908012B2 (ja) * 2014-03-07 2016-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280479B2 (ja) * 2014-09-29 2018-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166298B2 (ja) * 2015-03-20 2017-07-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512495B2 (ja) * 2015-04-03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ため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JP6553808B2 (ja) * 2016-03-30 2019-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JP6364446B2 (ja) * 2016-06-30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7056315B2 (ja) * 2018-03-29 2022-04-19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84A (ja) * 1990-04-17 1992-01-0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カウル
US6213514B1 (en) * 1996-12-20 2001-04-10 Suzuki Kaisha Toshiba Fuel tank system of a motor bicycle
JP3298833B2 (ja) * 1998-10-06 2002-07-0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サイドカバー取付構造
JP2002321676A (ja) * 2001-04-27 2002-11-0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カバー部材合わせ構造
CN1603199A (zh) * 2003-09-30 2005-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侧罩构造
CN101525020A (zh) * 2008-03-07 2009-09-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EP2159141A1 (en) * 2008-08-29 2010-03-03 Yamaha Mot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Europe s.r.l. A cover assembly for a motorcycle and a motorcycle equipped with such a cov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9031Y2 (zh) * 1986-10-31 1992-11-18
JP3440733B2 (ja) * 1996-12-20 2003-08-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カバー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84A (ja) * 1990-04-17 1992-01-0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カウル
US6213514B1 (en) * 1996-12-20 2001-04-10 Suzuki Kaisha Toshiba Fuel tank system of a motor bicycle
JP3298833B2 (ja) * 1998-10-06 2002-07-0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サイドカバー取付構造
JP2002321676A (ja) * 2001-04-27 2002-11-0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カバー部材合わせ構造
CN1603199A (zh) * 2003-09-30 2005-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侧罩构造
CN101525020A (zh) * 2008-03-07 2009-09-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EP2159141A1 (en) * 2008-08-29 2010-03-03 Yamaha Mot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Europe s.r.l. A cover assembly for a motorcycle and a motorcycle equipped with such a cov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83954A (ja) 2011-09-22
CN102791569A (zh) 2012-11-21
AR081236A1 (es) 2012-07-18
WO2011111651A1 (ja) 2011-09-15
JP5470103B2 (ja) 2014-04-16
PE20130786A1 (es) 201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569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530152B (zh) 摩托车的车辆装备的搭载结构
CN102530151B (zh) 摩托车的车架
CN102556243B (zh) 摩托车的车架
JPH082616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4321244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468710B (zh) 消音器保护器和跨乘式车辆
JPWO2015068187A1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2030063A (zh) 机动二轮车
JP2013103693A (ja) 自動二輪車
EP2591962B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CN102530153B (zh) 骑乘式车辆
JP6099193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1269692B (zh) 摩托车
JP499115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4015265B2 (ja)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203623885U (zh)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悬架结构
US9428238B2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JP54781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カウル構造
CN101990378B (zh) 电子产品安装装置
CN1019207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仪表装置配设结构
JP544213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667078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8688753A (zh) 用于两轮车辆的车辆主体框架
JP622143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タンククッショ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