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9037A -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9037A
CN102789037A CN2012101191204A CN201210119120A CN102789037A CN 102789037 A CN102789037 A CN 102789037A CN 2012101191204 A CN2012101191204 A CN 2012101191204A CN 201210119120 A CN201210119120 A CN 201210119120A CN 102789037 A CN102789037 A CN 102789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ding member
camera lens
coil
lens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91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尚
加藤拓也
藤谷宜宪
伊藤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89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9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少量加热将板簧与线圈进行连接,防止热量对镜头保持部件的损坏。一种镜头驱动装置(1)的制造方法:在保持镜头体的镜头保持部件(5)的周围安装线圈(59),并设置磁轭(7)及磁铁(6)以便使磁路作用于线圈(59)而使镜头保持部件(5)沿光轴方向移动,在光轴方向上,通过下板簧(4)对镜头保持部件(5)进行支持,并且将线圈(59)的端部卷绕到设置于镜头保持部件(5)上的缠绕销(57)上,在下板簧(4)上形成的切口部(63)的附近,通过焊膏(65)将卷绕在缠绕销(57)上的线圈(59)的端部与下板簧(4)电连接。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带照相机的手机等上的小型的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小型的镜头驱动装置,对保持有镜头的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进行磁力驱动的装置为我们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上所记载的镜头驱动装置中,是将在外周卷绕了线圈的镜头保持部件载置于基座部件上,并从上方盖上磁轭而构成。在磁轭的各侧壁部的内侧面上,分别固定着磁铁,并在镜头保持部件上所保持的线圈的周围定位有磁铁。于是,镜头驱动装置通过磁轭和磁铁形成磁路,并通过线圈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
还有,在底壳与镜头保持部件之间,配置有使镜头保持部件复位的板簧。板簧被分割为两个弹簧片,线圈的绕线开始的一端连接在一个弹簧片上,线圈的绕线结束的另一端则连接在另一个弹簧片上。这时,线圈的两端,被卷绕到压入镜头保持部件下端的一对缠绕销上,并分别通过焊接等与各弹簧片进行连接。这样一来,弹簧片也作为用于使线圈通电的通路而发挥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6532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述的镜头驱动装置中,由于通过焊接等将线圈的两端与板簧进行连接,作为缠绕销就必须使用耐热性高的部件。还有,当使用了金属制的销作为缠绕销时,会担心因焊接时向缠绕销所传导的热量而使销从树脂制的镜头保持部件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以少量加热将板簧与线圈进行连接而防止热量对镜头保持部件的损坏的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具备:镜头保持部件,能够保持镜头体;线圈,安装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周围;移动机构,形成作用于上述线圈的磁路,并使上述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施力部件,在上述光轴方向上支持上述镜头保持部件,在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上,设置用于卷绕上述线圈的端部的缠绕销,将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在上述施力部件上,在与上述线圈的端部相接合的部分附近形成有切口部。
本发明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能够保持镜头体的镜头保持部件的周围安装线圈,并设置移动机构以便使磁路作用于上述线圈而使上述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在上述光轴方向上通过施力部件对上述镜头保持部件进行支持,其特征为,该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将上述线圈的端部卷绕到设置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上的缠绕销上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施力部件上形成的切口部的附近,将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进行接合时的热量散逸被施力部件上形成的切口部抑制,能够以少量的加热将施力部件和线圈的端部进行接合。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向缠绕销传递的热量,就能够防止热量对缠绕销的损坏,就没有必要以耐热性材料来形成缠绕销。还有,在将缠绕销与树脂制的镜头保持部件形成分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缠绕销从镜头保持部件上脱落。另外,所谓的切口部,包含将施力部件切口而形成的开口部。
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中,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线圈的端部,通过熔融接合材料与上述施力部件接合。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的工序中,通过熔融接合材料进行接合。根据这样的结构,就能够以少量的加热将熔融接合材料熔化并将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接合。
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中,上述缠绕销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以相同材料形成为一体。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抑制向缠绕销传递的热量,因此,即使将镜头保持部件与缠绕销以同一材料形成一体,热量也不会损坏缠绕销,还能够减少零件数量而降低成本。
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中,覆盖上述线圈的端部表面的绝缘包膜被剥除。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卷绕到上述缠绕销上之前,具有将覆盖于上述线圈的端部表面的绝缘包膜剥除的工序。根据这些结构,就能够通过熔融接合材料将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进行良好接合。
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中,上述施力部件被固定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还有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接合之前,具有将上述施力部件固定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的工序。根据这些结构,由于将施力部件与镜头保持部件进行固定,就可以通过熔融接合材料将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进行良好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少量加热将板簧与线圈进行连接而防止由热导致的对镜头保持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实施的整体斜视图。
图2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与下板簧的接合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与下板簧的接合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5A~图5D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前半部分的说明图。
图6A~图6D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后半部分的说明图。
图7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镜头驱动装置
2:底壳
3:外部端子
4:下板簧(施力部件)
5:镜头保持部件
6:磁铁(移动机构)
7:磁轭(移动机构)
8:上板簧
9:上盖
41:弹簧片(施力部件)
42:外侧板部
43:内侧板部
44:弹簧板部
45:插穿孔
53:凸缘部
56:突起部
57:缠绕销
59:线圈
62:接合部
63:切口部
65:焊膏(熔融接合材料)
73:外周壁部
74:内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的镜头驱动装置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镜头驱动装置中,将板簧与线圈的端部进行电连接,就能适用本发明。
图1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整体斜视图。图2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镜头驱动装置1是安装在已安装了图像传感器(未图示)的基板上,使镜头体(未图示)沿光轴方向驱动而相对于图像传感器进行焦点调整的装置。在镜头驱动装置1中,镜头保持部件5通过下板簧4(施力部件)安装在已安装有外部端子3的底壳2上。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周围,卷绕有线圈59,装有磁铁6的磁轭7(移动机构)被固定在底壳2上,以便覆盖该线圈59。在磁轭7的上面,通过上板簧8安装上盖9。
底壳2由合成树脂形成下面开口的薄箱形。在底壳2的上壁部的中央,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21。通过该开口部21使基板上的图像传感器向上方露出。在矩形的开口部21的周围,形成防止异物进入底壳2中央的环形凸部22。在底壳2的上壁部的四角,形成用来定位下板簧4的定位凸部23、以及用来固定下板簧4的突起部24。通过定位凸部23及突起部24,下板簧4在前后左右限定了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在底壳2上。
还有,导电性金属板25在底壳2上夹物模压成形。金属板25从底壳2中部分地露出,与磁轭7电连接。在底壳2的相邻接的两个角的周边,形成有安装一对外部端子3的一对安装孔26及突起部27。一对外部端子3是将导电性金属板的一部分折弯而形成的。外部端子3,是将折弯的侧板部插入安装孔26,并使突起部27从平板部上形成的插穿孔31突出的状态下,通过突起部27的热铆(熱力シメ)来固定在底壳2上。
下板簧4由导电性磷青铜等形成,由一对弹簧片41构成。一对弹簧片41沿底壳2的环形凸部22配置以使其中央形成开口。各弹簧片41,具有:位于径向外侧的外侧板部42、位于径向内侧的内侧板部43、以及连接外侧板部42及内侧板部43的蛇形的弹簧板部44。在外侧板部42上,形成与底壳2的突起部24相对应的插穿孔46,在内侧板部43上,形成与镜头保持部件5的突起部56(参照图3)相对应的插穿孔45。
外侧板部42使底壳2的突起部24从插穿孔46内突出,并通过突起部24的热铆,被固定在底壳2上。内侧板部43使镜头保持部件5的突起部56从插穿孔45内突出,并通过突起部56的热铆,被固定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这样,底壳2与镜头保持部件5通过下板簧4被连结。还有,使各弹簧片41的弹簧板部44对镜头保持部件5作用朝向底壳2一侧的作用力。还有,一对弹簧片41,分别与一对外部端子3电接合,并且与线圈59的端部电接合。
镜头保持部件5由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51的筒状部52、以及从筒状部52的下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53。在筒状部52的内侧,安装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的镜头单元(未图示)。在筒状部52的外周面上,突出形成有从内侧支持线圈59的四个线圈支持部54。在设于筒状部52的线圈支持部54上,通过导线卷绕形成八角形的筒状的线圈59。这时,在线圈59和筒状部52之间,形成后述的磁轭7的内壁部74所在的空隙。
在凸缘部53上,与磁轭7的内壁部74相对应地切口后形成避让部55。当镜头保持部件5向上方移动时,通过该避让部55来防止磁轭7的内壁部74的下端部与凸缘部53的相互干涉。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下部,形成用来固定下板簧4的多个突起部56、以及线圈59的两端所缠绕的一对缠绕销57(参照图3)。线圈59的一端,在缠绕于一个缠绕销57的状态下与一个弹簧片41接合,线圈59的另外一端,在缠绕于另一个缠绕销57的状态下与另一个弹簧片41接合。还有,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下部,形成有与底壳2抵接的四个脚部58。
磁轭7是下面开口的箱形,在上壁部71上形成露出镜头保持部件5的筒状部52的窗部72。还有,在磁轭7上,形成有相对于俯视时呈矩形的外周壁部73的四角隔着间隔地对置的4个内壁部74。各内壁部74插穿在线圈59与筒状部52之间的空隙内。在外周壁部73的内周面的四角,分别安装有磁铁6(移动机构)。磁铁6与磁轭7的角部配合且形成为俯视的梯形,并具有与内壁部74的壁面平行的磁极面。在磁轭7的四角,在磁铁6与内壁部74之间配置线圈59。
于是,由磁轭7与磁铁6形成磁路,并通过给线圈59通电,来沿光轴方向驱动镜头保持部件5。还有,磁轭7的下部,形成与底壳2的金属板25接合的缘部75。在磁轭7的上壁部71的四角,形成有用来安装上盖9的插穿孔76。
上板簧8由磷青铜等形成,具有比磁轭7的窗部72径向尺寸小的开口部81。上板簧8具有:位于径向外侧的外侧板部82、位于径向内侧的内侧板部83、以及连接外侧板部82和内侧板部83的弹簧板部84。在外侧板部82上,形成有与磁轭7的插穿孔76相对应的切口部85。还有,内侧板部83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筒状部52的上端面上。上板簧8的弹簧板部84,对镜头保持部件5作用朝向底壳2一侧的作用力。
上盖9由合成树脂形成矩形框状。在上盖9的四角,形成从下面突出的用来固定上板簧8的突起部91。在使突起部91在上板簧8的切口部85及磁轭7的插穿孔76插穿的状态下,上盖9通过突起部91的热铆与上板簧8及磁轭7形成一体。另外,对镜头驱动装置1的组装作业的详细内容后述。
这里,参照图3及图4,对线圈与下板簧的接合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与下板簧的接合部分的说明图。图4是图3的放大图。另外,图3和图4是从上方观察镜头保持部件的下面的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弹簧片41的内侧板部43,延展为半圆形,在延展方向的3个位置上固定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下面。内侧板部43在延展方向的两端位置及中间位置的固定板部61a~61c处,是被热铆的。中间位置的固定板部61b形成切口,以便避开从镜头保持部5的下面突出的缠绕销57及脚部58。在该中间位置的固定板部61b上,沿缠绕销57形成有与线圈59的端部接合的接合部62。接合部62围住缠绕销57的圆周的大约一半部分而形成。
还有,在中间位置的固定板部61b上形成有切口部63。通过该切口部63,中间位置的固定板部61b被分为与线圈59接合的接合部62侧和固定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的固定部64侧。固定板部61b的接合部62侧和固定部64侧,通过因切口部63而变狭窄的连结部分被连结。还有,接合部62通过圆弧形细长的连结部分被连结至位于一端侧的固定板部61a。这样一来,弹簧片41形成为,通过使连结部分变窄,从而抑制在接合部62由于焊接产生的热量散逸。
在一对缠绕销57上,各自分别缠绕着线圈59的端部。这时,卷绕在一对缠绕销57上的线圈59的端部,覆盖表面的绝缘包膜被剥除。于是,剥除线圈59的端部的绝缘包膜,并将弹簧片41通过热铆固定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之后,将弹簧片41焊接于线圈59的端部。因此,由于线圈59的端部和焊膏65之间的密合性提高,弹簧片41相对于镜头保持部件5保持在牢固的状态,因此就能够通过焊接使弹簧片41的接合部62与线圈59的端部良好地接合。
在弹簧片41的接合部62与线圈59的端部的焊接时,如上述,在接合部62的热量的散逸因切口部63而被抑制。从而,通过对焊膏65的少量加热,就能够使焊膏65熔融。因此,就能够控制成不使缠绕销57损伤的温度,对弹簧片41的接合部62与线圈59的端部进行焊接。还有,由于能够防止缠绕销57的损伤,就没必要用耐热材料来形成缠绕销57(镜头保持部件5)。
可是,在接合部62的内缘部和线圈59的未加工面(素面)之间形成有细微的空隙L。该空隙L,在通过自动设备将弹簧片41设置于镜头保持部件5上时成为必需。一般地,如果在线圈和接合部之间形成空隙,则焊膏就容易漫延,就有不能将接合部和线圈的端部充分地接合的危险。具体地说,由于焊膏内含有的助熔剂,使焊膏容易脱离线圈的未加工面,在接合部与线圈之间形成良好的焊点桥接变得困难了。
然而,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弹簧片41上,通过切口部63使接合部62和固定部64的连结部分窄幅地形成,则焊膏65从接合部62侧向固定部64侧的漫延得以抑制。因此,焊膏65停留在缠绕销57的周围,维持接合部62与线圈59的密合性,在接合部62和线圈59之间形成良好的焊点桥接。这样一来,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1上,防止缠绕销57的损伤,并且对弹簧片41与线圈59的端部进行良好地焊接就成为可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假设是通过自动设备将弹簧片41设置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即使通过手动将弹簧片41设定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的结构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部62的内缘部与线圈59的未加工面之间不形成空隙地设置是优选的。
下面,参照图5对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进行说明。图5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前半部分的说明图。图6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后半部分的说明图。另外,以下的组装作业是能够依靠自动设备自动实施的作业。
如图5A所示,用粘合剂在磁轭7的四角的角部分别固定磁铁6。这时,磁铁6的磁极相对于磁轭7的内壁部74的壁面隔出规定的间隔地与之对置(参照图7)。接着,如图5B所示,将上板簧8载置在磁轭7的上面,从上方安装上盖9。这时,上盖9的四角的突起部91分别插穿上板簧8的四角的切口部85以及磁轭7的四角的插穿孔76。然后,通过将上盖的各突起部91进行热铆,上盖9、上板簧8、以及磁轭7被一体化。
另一方面,如图5C所示,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外周,缠绕着线圈59。这时,在镜头保持部件5上,通过在凸缘部53上形成的避让部55来安装缠绕用的夹具95,通过该夹具95来防止线圈59的绕线下垂。还有,当线圈59的两端部经激光等去除绝缘包膜之后,缠绕到一对缠绕销57上。接着,如图5D所示,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下部安装一对弹簧片41。这时,镜头保持部件5的突起部56分别在一对弹簧片41的插穿孔45内插穿。然后,通过将镜头保持部件5的突起部56热铆,镜头保持部件5和一对弹簧片41被一体化。
还有,将已缠绕在缠绕销57上的线圈59的端部与一对弹簧片41的接合部62进行激光焊接。这时,接合部62的热量散逸被接合部62附近的切口部63所抑制,以少量的加热将焊膏65熔融。还有,由于接合部62附近的切口部63抑制了焊膏65的扩散,在线圈59与接合部62之间形成良好的焊点桥接。这样,一对弹簧片41与线圈59的两端部被电连接。
还有,如图6A所示,在底壳2上,安装一对外部端子3。这时,使外部端子3的侧板部插穿在底壳2的安装孔26内,并且使底壳2的突起部27从插穿孔31突出。然后,通过对底壳2的突起部27进行热铆,底壳2和一对外部端子3被一体化。
这样一来,如图6B所示,将带有线圈59的镜头保持部件5载置于组装后的底壳2上,并通过一对弹簧片41来安装底壳2与镜头保持部件5。这时,将底壳2的突起部24插穿在一对弹簧片41的插穿孔46内,通过对突起部24进行热铆,底壳24和镜头保持部件5被一体化。还有,一对弹簧片41分别与外部端子3通过激光焊接进行接合。这样一来,一对外部端子3与线圈59的两端部,通过一对弹簧片41在线圈59的两端部电连接。
当底壳2与镜头保持部5被一体化后,如图6C所示,就从上方盖上带有上盖9的磁轭7,这时,磁轭7的内壁部74,在镜头保持部件5的线圈59和筒状部52之间的空隙内插穿。这样一来,在磁轭7的四角,磁铁6与内壁部74之间就存在线圈并形成磁路。还有,将磁轭7的缘部75,载置于底壳2的金属板25上,并通过激光焊接与金属板25接合。
然后,如图6D所示,通过磁轭7的窗部72对筒状部52的上端面与上板簧8的内侧板部83涂覆粘合剂。这样一来,磁轭7及上盖9与镜头保持部件5通过上板簧8被连结。这样,组装后的镜头驱动装置1,就通过设置于镜头保持部5上下的板簧4、8,被朝向底壳2一侧施力。于是,镜头驱动装置1,通过给镜头保持部件5所缠绕的线圈59通电,克服板簧4、8的作用力,使镜头保持部件5沿光轴方向移动。
下面,参照图7,对镜头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如图7如示,在磁轭7的外周壁部73的四角固定磁铁6,并将内壁部74置于与磁铁6的磁极面对置的位置,在镜头驱动装置1的四角形成磁路。缠绕于镜头保持部件5上的线圈59夹于磁铁6与内壁部74之间。磁路是在磁铁6的磁极面上产生的磁力线通过线圈59并朝向内壁部74而形成。镜头保持部件5通过上板簧8及下板簧4向底壳2一侧作用着一个预张力(pretension)。
在这种初始状态下,当给线圈59通电,就对线圈59产生光轴方向的电磁力。由于在该线圈59上产生的电磁力,镜头保持部件5克服上板簧8和下板簧4的作用力而沿光轴方向移动,对未图示的镜头体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焦点距离进行调整。此时,由于磁轭7的内壁部74与磁铁6的磁极面是平行的,通过线圈59的磁力线的数量就多,即使仅仅在镜头驱动装置1的四角形成磁路,也能够使之产生足够的驱动力。于是,当停止给线圈59通电,通过上板簧8及下板簧4的复位力,镜头保持部件5被拉回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1,能够通过在弹簧片41上已形成的切口部63,来抑制弹簧片41与线圈59的端部熔融接合时的热量散逸,以少量的加热将熔融接合材料熔融,并将弹簧片41与线圈59的端部进行接合。这样一来,由于能够抑制向缠绕销57传递热量,就能够防止热量对缠绕销57的损坏,没必要用耐热材料来形成缠绕销57。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做各种变更来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附图所展示的大小和形状等,并不限于此,可以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做适当变更。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的限度内做适当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缠绕销与镜头保持部件以同一材料形成一体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缠绕销以与镜头保持部件不同的材料形成,设置在镜头保持部上也可以。例如,缠绕销以金属形成,压入合成树脂制的镜头保持部件上也可以。即使是这样,由于向缠绕销传递热量得以抑制,也能够防止缠绕销从镜头保持部件上脱落。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从弹簧片的内缘侧进行切口来抑制弹簧片与线圈的端部进行熔融接合时的热量散逸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切口部的形成只要能抑制熔融接合时的热量散逸就可以,例如,即使是将弹簧片切口形成开口部也可以。还有,在弹簧片上形成多个切口部也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将线圈的端部与作为施力部件的一对弹簧片进行接合的结构,但不限于这种结构。施力部件只要是支持镜头保持部件的部件,什么都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作为移动机构通过磁铁和磁轭形成磁路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移动机构只要是形成磁路的结构,哪种结构都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焊膏作为熔融接合材料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熔融接合材料只要是能将线圈的端部与施力部件进行熔融接合,什么材料都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假设为由自动设备来组装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对镜头驱动装置进行手动组装的结构也可以,将自动设备与手动组合来组装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也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上述的组装顺序。例如,在将线圈的端部卷绕在缠绕销上之后,剥落线圈端部的绝缘包膜也可以。还有,在将施力部件固定到镜头保持部件上之前,将线圈的端部与施力部件进行接合也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热铆将弹簧片固定到镜头保持部件上的,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是能够将施力部件以牢固状态固定在保持部件上,以哪种方法固定都可以。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激光焊接将弹簧片与线圈的端部进行了接合,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是在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接合时能够防止镜头驱动装置损坏的接合方法,如何对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进行接合都可以。例如,不用焊膏等的熔融接合材料,通过激光焊接将施力部件与线圈的端部进行接合也可以。

Claims (9)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
具备:
镜头保持部件,能够保持镜头体;
线圈,安装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周围;
移动机构,形成作用于上述线圈的磁路,并使上述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
施力部件,在上述光轴方向上支持上述镜头保持部件,
在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上,设置用于卷绕上述线圈的端部的缠绕销,
将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
在上述施力部件上,在与上述线圈的端部相接合的部分附近形成有切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
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线圈的端部,通过熔融接合材料与上述施力部件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缠绕销,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以相同材料形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
覆盖上述线圈的端部表面的绝缘包膜被剥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施力部件被固定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
6.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能够保持镜头体的镜头保持部件的周围安装线圈,并设置移动机构以便使磁路作用于上述线圈而使上述镜头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在上述光轴方向上通过施力部件对上述镜头保持部件进行支持,其特征为,
该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
将上述线圈的端部卷绕到设置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上的缠绕销上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施力部件上形成的切口部的附近,将卷绕于上述缠绕销上的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
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电接合的工序中,通过熔融接合材料进行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
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卷绕到上述缠绕销上之前,具有将覆盖于上述线圈的端部表面的绝缘包膜剥除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
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与上述施力部件接合之前,具有将上述施力部件固定于上述镜头保持部件的工序。
CN2012101191204A 2011-05-20 2012-04-20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7890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3375A JP2012242647A (ja) 2011-05-20 2011-05-20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113375/2011 2011-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9037A true CN102789037A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91204A Pending CN102789037A (zh) 2011-05-20 2012-04-20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42647A (zh)
CN (1) CN1027890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228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撑体
CN107991752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072960A (zh) * 2016-11-14 2018-05-2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驱动机构
CN112415706A (zh) * 2015-08-31 2021-02-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7394B2 (en) 2013-01-17 2014-08-26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100601A1 (ja) * 2018-11-14 2020-05-22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6901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840046A (zh) * 2009-03-17 2010-09-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00309568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ens driv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6901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840046A (zh) * 2009-03-17 2010-09-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00309568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ens drive device
CN101923202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5706A (zh) * 2015-08-31 2021-02-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US11754802B2 (en) 2015-08-31 2023-09-12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unit,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CN107991752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072960A (zh) * 2016-11-14 2018-05-2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驱动机构
CN107329228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撑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42647A (ja) 2012-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9037A (zh) 镜头驱动装置及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269899U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5544721B2 (ja) 磁性素子
US20140256379A1 (en) Lens holding device
JP639269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2692691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09080217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518508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2958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144223B2 (ja) 内蔵式焦点調節構造
CN102789038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2681139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6980166A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673857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前記レンズ駆動装置を使用し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71959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9306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前記レンズ駆動装置を使用し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4943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12758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駆動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71496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18181168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前記レンズ駆動装置を使用し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5509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340607A (ja) インダクタ
WO2019123902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1739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13338175U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