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9833B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9833B
CN102779833B CN201210258535.XA CN201210258535A CN102779833B CN 102779833 B CN102779833 B CN 102779833B CN 201210258535 A CN201210258535 A CN 201210258535A CN 102779833 B CN102779833 B CN 102779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area
array unit
glass cover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85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9833A (zh
Inventor
李宰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9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9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9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includ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在下基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上并具有有机EL盒的矩阵的有机EL阵列单元;在下基板的边沿处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以便保护有机EL阵列单元的玻璃盖,其中玻璃盖包括: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的垂直部分;与垂直部分相连以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厚度比第一区域薄的多个缺口的第二区域,其中限定了所述缺口的第一区域在所述水平部分上以平面栅格状来形成;以及在第一区域上的塑性膜和在这些缺口的每一个内的吸湿剂,其中所述缺口的厚度大于所述吸湿剂的厚度。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1月10日、申请号为200910211595.4、名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提高可靠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最近,正在研发各种平板显示器,以减小显示器的重量和体积这些通常被认为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缺点。在平板显示器中,现有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板PDP和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有机EL显示器件)的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等。研究者正在积极地力图改善显示质量并制造大尺寸屏幕。
在平板显示器件中,有机EL显示器件,即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件具有快响应速度、高发光效率和高亮度以及宽视角等优点。有机EL显示器件具有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上的有机EL阵列单元和用于将有机EL阵列单元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玻璃盖。
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具有栅线、数据线和驱动有机EL盒的驱动单元,如盒驱动单元。
有机EL阵列单元具有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中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相连接的有机EL盒的矩阵。
有机EL阵列单元中的有机盒易受湿气和氧气的影响而导致降解。为了解决该问题,就需要执行一封装步骤,其中用密封胶将具有有机EL阵列单元的基板和玻璃盖相粘结。
玻璃盖散发发光时所产生的热,并保护有机EL阵列免受外力和空气中氧气和湿气的损害。
玻璃盖具有贴附在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的表面上的吸湿剂。吸湿剂用来吸收来自由玻璃盖封装的有机EL阵列单元的湿气和氧气。吸湿剂也称之为吸气剂(getter)。
然而,随着有机EL显示器件的尺寸逐渐变大,在玻璃盖松弛(无法密封)或附着有吸湿剂的部分因外力而被压塌的情况下,由于吸湿剂的缘故,在有机EL盒上就会形成划痕,从而导致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暗点。结果,有机EL阵列的可靠性就被损坏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改善和生产成本降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会部分给出本发明公开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审视了以下内容后,上述优点、目的和特征的一部分将会变得是显而易见的,或者也可从本发明的实施中得到理解。用文字说明的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这些目标和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正如在此具体和广义的描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件包括:在下基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上具有有机EL盒矩阵的有机EL阵列单元;以及在下基板的边沿处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以便保护有机EL阵列单元的玻璃盖,其中玻璃盖包括: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的垂直部分;与所述垂直部分相连以面对有机EL阵列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厚度比第一区域薄的多个矩形平缺口的第二区域;以及在这些缺口的每一个内的吸湿剂。
在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且与水平部分的边沿相邻的表面上形成缺口。
该器件还可进一步包括附着在第一区域上的塑性膜。可用位于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带将塑性膜粘到第一区域上,塑性膜由选自PET(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N(聚乙烯石脑油酸酯)、PC(聚碳酸酯)、PES(聚醚砜)、PAR(聚芳酸酯)、PCO(光催化氧化物(oxidation))和PI(聚酰亚胺)之一形成。
同时,第一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二区域的、大于吸湿剂的厚度的厚度。
或者,依情况而定,缺口可按照固定的间隔在整个水平部分中的面对有机EL阵列的表面上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其中限定了缺口的第一区域在水平部分中以平面栅格状来形成。该器件还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水平部分的具有缺口的第一区域上的塑性膜。在这种情况下,塑性膜包括在吸湿剂上方的部分朔性膜上形成的孔洞。用位于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带将塑性膜粘接到第一区域上。
同时,该器件还可进一步包括由玻璃盖保护的压强高于大气压的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制造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下基板上顺序地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和有机EL阵列单元,形成保护有机EL阵列单元的玻璃盖,以及在下基板的边沿处用密封胶将玻璃盖粘接到下基板,其中形成玻璃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形成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的垂直部分和与垂直部分相连以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厚度比第一区域薄的一些矩形平面缺口的第二区域;以及在这些缺口的每一个内放置吸湿剂。
形成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板,用第一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图案化玻璃板,从而形成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用第二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在水平部分中形成缺口。
或者,可选择地,形成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板,用半色调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图案化玻璃板,从而形成垂直部分和具有缺口的水平部分。
形成垂直部分和具有缺口的水平部分的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在垂直部分和缺口之间的、从矩形缺口向垂直部分延伸的通道。
在水平部分的外侧限定缺口时,可用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带将塑性膜粘接在是水平部分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区域和塑性膜的侧壁上形成金属布线。
或者,在水平部分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缺口时,其中限定了缺口的第一区域在水平部分上以平面栅格状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具有孔洞的塑性膜粘接在水平部分中的具有缺口的第一区域的顶侧,而孔洞在吸湿剂上方的部分塑性膜上形成。可用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带将塑性膜粘接在第一区域上。
应该知道针对本发明的上面一般性描述和下面详尽描述是示范性的和解释性的,其用于进一步解释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附图说明
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其因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而在此引入,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公开的原理。
图1是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图2是图1中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的电路线图。
图3是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盖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a–4d是表明制造有机EL显示器件的步骤的断面图。
图5a和5b是具体地表明图4中的步骤的断面图。
图6是在本发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盖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I-I线剖开的断面图。
图8是在本发明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图9是在本发明第四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俯视图。
图12a–12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中有机EL显示器件的玻璃盖的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断面图。
图13a-13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中有机EL显示器件的玻璃盖的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俯视图。
图14a和14b是表明具有从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的缺陷到本发明的结构中的缺陷的缺陷克服的像素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例子。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用相同的标记来指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参照图1,有机EL显示器件包括:在下基板2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上的有机EL阵列单元20;将有机EL阵列单元20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玻璃盖50。
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具有图2所示的电路。参照图2,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具有在由相交的栅线GL和数据线DL限定的每个区域上形成的像素P的矩阵。当栅线GL被提供了栅极脉冲时,一旦从数据线DL接收到数据信号,像素P就发出与数据信号相关的光。
为此,像素P包括具有与地电压GND相连的阴极的有机EL盒EL和用于驱动该有机EL盒EL的盒驱动单元60。盒驱动单元60与栅线GL、数据线DL、供给电压源VDD和该有机EL盒EL的阳极连接。盒驱动单元60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T1、驱动薄膜晶体管T2和电容器C。
当向栅线GL提供扫描脉冲时,开关薄膜晶体管T1被导通以向第一节点N1提供来自于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N1的数据信号因而使电容器C充电,并被提供给驱动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端。作为对提供给栅极端的数据信号的响应,驱动薄膜晶体管T2控制由供给电压源VDD提供给有机EL盒EL的电流I的强度,以便控制有机EL盒EL的发光量。由于即使在开关薄膜晶体管T1截止的情况下数据信号仍会被从电容器放电出来,所以通过将供给电压源VDD的电流I提供给有机EL盒EL,驱动薄膜晶体管T2维持有机EL盒EL的发光,直到下一帧数据信号被提供为止。
有机EL阵列单元20具有有机EL盒EL的矩阵,每一EL盒EL具有有机EL层10以及阳极4及阴极12,该有机EL层10布置在阳极4和阴极12之间。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的驱动下,有机EL盒EL朝着玻璃盖50或下基板2发光。在通过朝着玻璃盖50的方向发光来显示图案的顶侧发光型有机EL显示器件中,反射板可以放置在有机EL盒EL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20之间。
由于玻璃盖50具有大量附着在面对有机EL盒EL阵列单元20的表面上的吸湿剂52,玻璃盖50起到吸收有机EL矩阵单元的湿气和氧气的作用。吸湿剂52也可叫捕捉剂。并可由例如氧气化钙CaO组成。
参考图1和图3更详细地描述玻璃盖5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玻璃盖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参考图1和图3,玻璃盖50包括被用密封胶26粘接到下基板2的垂直部分50a和与垂直部分50a垂直的、在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表面上具有缺口54的水平部分50b。
水平部分50b包括是水平部分50b的中心区域、并且厚度比其他区域厚的第一区域A1,和在第一区域A1的外侧、与矩形缺口54重叠而且厚度比第一区域A1薄的第二区域A2。即缺口54与第二区域A2重叠,但并不与第一区域A1重叠。
吸湿剂52仅位于矩形缺口54中,并不在与第一区域A1重叠的区域中。吸湿剂52的高度比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的台阶小,即这一台阶是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厚度差。因此,因为吸湿剂52被包围在缺口54中,这样不会使吸湿剂52接触有机EL盒,即使玻璃盖50松弛时或被外力压垮时也是如此。结果,防止了由划痕导致的有缺陷图像的形成,因而也就改善了有机EL显示器件的可靠性。
现在参考图4a–4d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制造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方法。
参考图4a,在下基板2上顺序地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和有机EL阵列单元20。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15包括栅线GL及数据线DL、开关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和电容器C。
然后,提供图4b所示的玻璃板51。
然后,参考图4c,用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形成具有水平部分50b的玻璃盖52,水平部分50b被分成第一区域A1、第二区A2和在第一区域A1外侧的缺口54。在图4c所示的玻璃盖52的形成过程中,可使用各种光刻和蚀刻的方法。
作为示例,现描述两种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中,玻璃盖52经两次掩模步骤而形成,即用第一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图案化玻璃板51,从而形成玻璃盖52的垂直部分50a和仅具有第一区域A1的水平部分50b。然后,用第二掩模进行光刻和蚀刻来图案化水平部分50b,从而在第一区域A1的外侧形成厚度比第一区域A1薄并且具有矩形缺口54的第二区域A2,矩形缺口54是因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厚度差产生的。
于是,形成了具有第一区域A1、厚度比第一区域A1薄的第二区A2和矩形缺口54的水平部分50b。
尽管在上述介绍的方法中,第一区域A1是在第一掩模步骤中形成,而第二区域A2是在第二掩模步骤中形成,但该方法并不受此限制,而是第二区域A2可在第一掩模步骤中形成,第一区域A1可在第二掩模步骤中形成。
在第二种方法中,用半色调掩模经一次光刻形成第一区域A1、厚度比第一区域A1薄的第二区域A2和缺口54。现参考图5a和图5b描述该方法。如图5a所示,用半色调掩模曝光和显影玻璃板51,从而形成暴露第二区域A2的区域即缺口54的区域的光刻胶图案61,该光刻胶图案61在垂直部分50a的区域处具有较高的高度,但在第一区域A1的区域处具有较低的高度。
然后,进行蚀刻,以从玻璃板51中要形成第二区域A2即缺口54的区域中除去部分区域。随后,如图5b所示,进行灰化,以从第一区域A1、即与分别要形成缺口54的区域不重叠的区域中除去光刻胶图案61,和只在要形成垂直部分50a的区域处保留光刻胶图案。随后,如图4c所示,再一次进行蚀刻,以形成具有垂直部分50a和水平部分50b的玻璃盖54,水平部分50b具有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缺口54。
然后参考图4d,吸湿剂52仅附着在矩形缺口54的底部,该矩形缺口54与第二区域A2重叠。吸湿剂具有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的台阶的高度,即具有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的厚度差的高度,或具有比缺口54的深度薄的厚度。
然后,为了保护有机EL阵列单元20免受外部环境的损害,进行封装以用密封胶粘接其上形成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基板2和玻璃盖50。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封装的环境具有高于大气压的压强,从而使得在封装后被用玻璃盖50封装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内部压强高于大气压。现有技术是在低于大气压的压强下进行密封,结果在完成封装后,由于有机EL显示器件中的压强低,导致玻璃盖50的对着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平面随时间慢慢地向下松弛,使得由吸湿剂导致的划痕更加严重。
然而,由于本发明进行封装的环境的压强高于大气压,所以在封装后有机EL显示器件中的内部压强就大于大气压。结果就能防止玻璃盖50中对着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部分50b向下松弛。
一旦完成封装,就可形成如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器件。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形成玻璃盖50的水平部分50b,其具有比其他区域厚的第一区域A1、在第一区域A1外侧比第一区域薄的矩形第二区域A2。吸湿剂52仅附着在缺口54中,以防止吸湿剂52与有机EL盒接触,即使在玻璃盖50因外力而向下松弛或垮塌时也是如此。结果,就可防止产生由划痕所致的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暗点,从而改善有机EL显示器件的可靠性。
还有,当在压强大于大气压的环境下进行封装时,还能防止玻璃盖50中对着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水平部分50b的松弛。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玻璃盖50内部结构的后侧俯视图,而图7则是沿图6中I-I线剖开的断面图。
参考图6和图7,玻璃盖50的水平部分50b不仅包括是水平部分50b的中心区域的厚度比其他区域厚的第一区域A1、在第一区域A1外侧的每一个的厚度比第一区域A1薄的第二区域A2和由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限定的矩形缺口64,而且还包括作为垂直部分50a和第二区域A2之间的空间的第三区域A3。除此之外,水平部分50b还包括在垂直部分50a和缺口64之间从矩形缺口64向垂直部分50a延伸并与第三区域A3重叠的通道。
由于第二个实施例的玻璃盖50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盖50等同,所以省略对等同部件的具体描述。
参考图6和图7,第三区域A3包围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并与第二区域A2位于相同的平面上。由于通道56包围和被连接到缺口64,所以通道56使得缺口64不是彼此隔离,而是彼此连接。结果,即使氧气和湿气在任何一侧集中,通道56也允许氧气和湿气被吸湿剂均匀地吸附。
通过用掩膜进行光刻和蚀刻,可使用与图4a-图5b所示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形成图6和图7中所示的玻璃盖50。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可一次形成,以便形成缺口64和通道56。其他步骤与在图4a-图5b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所描述的,在本发明有机EL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吸湿剂52仅附着在缺口54内部,以防止吸湿剂52与有机EL盒接触,即使在玻璃盖50因外力而向下松弛或垮塌时也是如此。结果,就可防止产生由划痕所致的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暗点,从而改善有机EL显示器件的可靠性。将吸湿剂附着在最外面的区域节省了材料成本。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参考图8,有机EL显示器件包括与图1和图3中所示的玻璃盖相同的玻璃盖50。也就是说,玻璃盖50包括:在有机EL阵列单元20侧面上的垂直部分50a;水平地覆盖在有机EL阵列单元20上的水平部分50b。水平部分50b包括:是水平部分50b的中心区域的第一区域A1;和在第一区域A1外侧、在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表面上具有矩形缺口54的第二区域A2。垂直部分50a被用密封胶26粘接到下基板2。
第一区域A1具有比第二区域A2厚的厚度,而第二区域A2具有缺口54,相对于第一区域A1,每个缺口54具有至少比吸湿剂52的厚度大的台阶。也就是说,通过提供缺口54,使第二区域A2处的吸湿剂不接触有机EL阵列单元20,尽管玻璃盖50覆盖了有机EL阵列单元20。缺口54相对于第一区域A1的台阶为100-200微米。而第一区域A1的厚度为500-1000微米。
利用上述的光刻和蚀刻或利用砂纸打磨或模制,可形成具有水平部分50b和垂直部分50a的玻璃盖50,而水平部分50b具有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也就是说,通过蚀刻或研磨第二区域A2处的缺口54可形成玻璃盖50.
由于吸湿剂52被由第二区域A2限定的缺口54所包围,使得吸湿剂52不会接触有机EL阵列单元20,即使在玻璃盖50因外力而向下松弛或垮塌时也是如此。结果,就防止了由划痕所致的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暗点的形成,从而改善了有机EL显示器件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吸湿剂52可以是氧气化钙CaO。
还有,用布置在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将塑性膜160附着在第一区域A1上,因此当第一区域A1接触有机EL阵列单元20时,比玻璃盖50的玻璃软的塑性膜160实际接触有机EL阵列单元20,从而使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接触部位的损害达到最小。
塑性膜160可由选自PET(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N(聚乙烯石脑油酸酯)、PC(聚碳酸酯)、PES(聚醚砜)、PAR(聚芳酸酯)、PCO(光催化氧化物(oxidation))和PI(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材料形成。除了上述材料外,塑性膜160也可由选自具有低的热除气系数和抗外部物理冲击的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塑性膜160具有极小的粗糙度和具有自不粘接性,并要求当塑性膜160与有机EL阵列单元20接触时使塑性膜160免于受损。可用两面都有粘接性的双面胶带165将塑性膜160粘接到第一区域A1上。
要求将塑性膜160附着在第一区域A1上,使塑性膜160边沿处可能有的毛刺指向附图中向上的方向,从而防止毛刺损害有机EL阵列单元20。
与有机EL阵列单元20接触的实际上是被以面对面接触的方式附着在水平部分50b的第一区域A1上的塑性膜160,为了防止有机EL阵列单元20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还可将有机膜或无机膜附着在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上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膜附着步骤中附着双面胶带165和塑性膜160。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
参考图9,与根据本发明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件相比,有机EL显示器件包括较厚的第一区域A1和在塑性膜160侧面的附加金属布线170。
金属布线170由金属构成,例如银,金,铜和铝,用于使屏蔽塑性膜160不受静电的影响。
可用溅射或涂布的方法形成金属布线。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断面图,而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俯视图。
参考图10和图11,该有机EL显示器件表示了具有在整个水平部分180b上形成的吸湿剂182的实例。
该有机EL显示器件包括具有与下基板2的上边沿相对的垂直部分180a和具有与垂直部分180a水平地连接以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20的固定厚度的水平部分180b的玻璃盖180。水平部分180b包括具有相对较厚的缺口184的第一区域A4和以栅格状限定缺口184之间的区域的第二区域A5。水平部分180b和垂直部分180a可由整块玻璃形成。为了限定水平部分180b中的缺口184,使用图4和图5所示的光刻和蚀刻方法,或砂纸打磨方法或模制方法。
现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玻璃盖的制造方法的步骤。
图12a–12c是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的玻璃盖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断面图,而图13a–13c是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件玻璃盖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俯视图。
参考图12a和13a,提供具有彼此间隔开地形成的多个缺口184的玻璃盖180。如上所述,玻璃盖180包括具有较厚的第一区域A4和较薄的第二区域A5的水平部分,和与水平部分的边沿垂直相连的垂直部分。第一区域A4和第二区域A5之间的台阶、即缺口184的厚度是100-200微米,其比后续形成的吸湿剂的厚度厚。
参考图12b和图13b,在水平部分180b的每个缺口184中形成吸湿剂182,吸湿剂被栅格状的第二区域A5隔开。
参考图12c和图13c,在将双面胶(未示出)附着在第二区域A5上后,将具有暴露吸湿剂182的顶侧的孔洞185a的塑性膜185附着在具有第一区域A4和第二区域A5的水平部分180b上,吸湿剂在第一区域A4上形成。
该塑性膜185由与第三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塑性膜相同的材料构成。
该实施例中的玻璃盖180具有更多的在水平部分180b的中心部分上形成的缺口。
如所标示的,孔洞185a可是圆形或多边形。在不损害吸湿剂功能的范围内确定孔洞185a的形状,孔洞的直径为0.1-5毫米。如所标示的,孔洞185a可以在整个区域上形成,也可以不在整个区域上形成。
图14a和14b是图示从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的缺陷到本发明的结构中的缺陷的缺陷改进的放大图片。
参考图14a,当其他组分的吸湿剂接触有机EL阵列单元时,现有技术的结构表明:发生了对像素的损害,该损害对于使用者是可见的,使视觉变差。
14b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被放大的像素,其说明没有像素缺陷。从这点上可以知道缺陷被改善,而这些缺陷正是由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盖和下部有机El阵列单元的组件之间的接触损害所致。
如上所述,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设置吸湿剂仅在玻璃盖的外周边上的缺口内,这样使得吸湿剂免于接触有机EL单元,即使吸湿剂因外力向下松弛或垮塌也是如此。结果,就可防止产生由划痕所致的有缺陷的图像、例如暗点,从而改善有机EL显示器件的可靠性。因为吸湿剂被放在外周边上,因而也就节省了材料成本。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通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将覆盖这些针对本发明的改进和变通。只要他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中。

Claims (6)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
在下基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
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上并具有有机EL盒的矩阵的有机EL阵列单元;
在下基板的边沿处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以便保护有机EL阵列单元的玻璃盖,
其中玻璃盖包括:
与所述下基板的上边沿相对的垂直部分,该垂直部分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
与垂直部分相连以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厚度比第一区域薄的多个缺口的第二区域,其中限定了所述缺口的第一区域在所述水平部分上以平面栅格状来形成,其中所述水平部分是通过整体除去所述垂直部分之内的一部分而界定的;
在第一区域上的塑性膜;和
在这些缺口的每一个内的吸湿剂,其中所述缺口的厚度大于所述吸湿剂的厚度;以及
其中由所述玻璃盖保护的内部空间的压强大于大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塑性膜具有贯穿孔洞,所述贯穿孔洞与吸湿剂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塑性膜被用布置在其间的双面胶带附着在第一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塑性膜由选自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聚乙烯石脑油酸酯PEN、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芳酸酯PAR、光催化氧化物PCO和聚酰亚胺PI中的一种材料形成。
5.一种制造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下基板上顺序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和有机EL阵列单元;形成保护所述有机EL阵列单元的玻璃盖;以及在下基板的边沿处用密封胶将所述玻璃盖粘接到所述下基板,其中形成玻璃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被用密封胶粘接到下基板的垂直部分和与所述垂直部分相连以面对有机EL阵列单元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厚度比第一区域薄的一些缺口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水平部分是通过整体除去所述垂直部分之内的一部分而界定的并且限定了所述缺口的所述第一区域在水平部分上以平面栅格状来形成;
在这些缺口的每一个内放置吸湿剂,其中所述缺口的厚度大于所述吸湿剂的厚度;以及
附着具有贯穿孔的塑性膜,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吸湿剂相通,
其中由所述玻璃盖保护的内部空间的压强大于大气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被布置在二者之间的双面胶带将塑性膜附着在第一区域上。
CN201210258535.XA 2009-06-03 2009-11-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779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49245 2009-06-03
KR1020090049245A KR101351409B1 (ko) 2009-06-03 2009-06-03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954A Division CN101908554B (zh) 2009-06-03 2009-11-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9833A CN102779833A (zh) 2012-11-14
CN102779833B true CN10277983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326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8535.XA Active CN102779833B (zh) 2009-06-03 2009-11-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102115954A Active CN101908554B (zh) 2009-06-03 2009-11-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954A Active CN101908554B (zh) 2009-06-03 2009-11-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73344B2 (zh)
KR (1) KR101351409B1 (zh)
CN (2) CN102779833B (zh)
TW (1) TWI416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7201A1 (ja) * 2008-02-26 2009-09-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07654A (ko) 2009-07-17 2011-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12019004985T5 (de) * 2018-10-02 2021-07-08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Anzeigevorrichtung un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CN110265565A (zh) * 2019-06-03 2019-09-2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CN115799184B (zh) * 2023-02-13 2023-04-28 江西萨瑞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封装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792A (ja) * 2003-01-20 2004-08-1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77745B1 (ko) * 2002-05-23 2005-03-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의 봉지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 패널
KR100675625B1 (ko) * 2002-08-08 2007-02-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11226B1 (ko) * 2003-11-25 2006-08-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JP4837471B2 (ja) * 2006-02-20 2011-12-14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84012B1 (ko) * 2006-02-20 2007-12-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DE102006061943B4 (de) * 2006-12-29 2023-03-30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JP5257362B2 (ja) * 2007-09-07 2013-08-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基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70597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792A (ja) * 2003-01-20 2004-08-1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08720A1 (en) 2010-12-09
KR20100130511A (ko) 2010-12-13
CN101908554B (zh) 2013-02-20
TWI416983B (zh) 2013-11-21
CN102779833A (zh) 2012-11-14
KR101351409B1 (ko) 2014-01-14
CN101908554A (zh) 2010-12-08
TW201044900A (en) 2010-12-16
US8373344B2 (en) 2013-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9333B2 (ja) デュアルパネルタイプ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76554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KR100908150B1 (ko)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CN100592530C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30752B1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4354451B2 (ja) 平板表示素子および平板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3325337A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169472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9041284B2 (en)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configured to be folded
US841567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JP2007059916A (ja) 半導体チ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実装した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768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070873A (ja) 平板表示装置
KR102427399B1 (ko) 정전기 차폐 구조를 갖는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2779833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34190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64922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유기발광 표시 기판
KR20140032773A (ko) 폴더블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EP3940808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110325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46349A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5014491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JP2010231931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23871A (en) Integrated display module
KR20070051619A (ko) 양방향 표시가 가능한 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