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0715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0715A
CN102770715A CN2010800635103A CN201080063510A CN102770715A CN 102770715 A CN102770715 A CN 102770715A CN 2010800635103 A CN2010800635103 A CN 2010800635103A CN 201080063510 A CN201080063510 A CN 201080063510A CN 102770715 A CN102770715 A CN 102770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medium
heat exchanger
medium
col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5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0715B (zh
Inventor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70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0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节能的同时确保制冷剂的安全性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介质转换器(3),具有框体(50),其收容有使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和与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并具有能够使收容空间和收容空间外通气的通气口(24),所述热介质转换器被设置在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建筑物(9)内的空间(8);1个或多个室外机(1),被设置在与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配管连接并使制冷剂循环的、建筑物(9)外或与建筑物(9)外连接的建筑物(9)内的室外空间(6);1个或多个室内机(2),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与1个或多个室外机(1)不同的其他系统中与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配管连接,使热介质循环而与室内空间(6)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通过使制冷剂在配置于室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和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来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具体来说,通过制冷剂散热而被加热的空气或制冷剂吸热而被冷却的空气来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氢氟碳化合物)类的制冷剂,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这里,都使用不可燃的制冷剂。
另一方面,还存在以冷机系统为代表的其他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配置在室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能或热能,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加热或冷却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将其向配置在空调对象区域的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或板式散热器等输送,从而实施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存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有4根水配管,同时供给冷却、加热了的水等,在室内机中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还存在如下地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即,将1次制冷剂及2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的附近,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还存在如下地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即,在室外机和具有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用2根配管连接,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所以,存在制冷剂向室内等泄漏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制冷剂仅使用不可燃的制冷剂,从安全方面考虑,即使温室效应系数小,也不能使用可燃性的制冷剂。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仅在设置在屋外的热源机内循环,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即使作为制冷剂使用了可燃性的制冷剂,制冷剂也不会泄漏到室内。
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需要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加热或冷却热介质,再向室内机侧输送,所以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这里,欲通过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工作的热量时,循环路径变长,此时,输送动力所导致的能量的消耗量与将制冷剂向室内机输送的空气调节装置相比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若能够良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则能够实现节能化。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能够按每个室内机选择制冷或制热,必须从室外侧到室内连接4根配管,导致施工性差。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内机需要分别单独地具有泵等2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系统价格昂贵,而且噪音也大,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位于室内机的附近,所以不能够排除制冷剂在接近室内的位置泄漏的危险性,不能使用可燃性的制冷剂。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所以在连接多个室内机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各室内机发挥最大能力,成为浪费能量的结构。另外,关于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的连接,制冷需要2根配管,制热需要2根配管,合计4根配管,其结果,成为与通过4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性差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得到能够实现节能化的同时确保制冷剂的安全性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可燃性制冷剂大多是温室效应系数小的制冷剂,如果作为制冷剂能够使用可燃性制冷剂,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就能够减少。由于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附近,所以即使使用可燃性制冷剂,也能够防止制冷剂向室内泄漏,能够得到安全性高的空气调节装置。而且,能够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元(热介质转换器)或室内机的连接配管,实现施工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介质转换器,该热介质转换器具有热介质热交换器和框体,并且被设置在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建筑物内的非空调对象空间,上述热介质热交换器使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和与所述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上述框体收容热介质热交换器,并具有能够使收容空间和该收容空间外部通气的通气口;1个或多个室外机,上述1个或多个室外机被设置在与该热介质转换器通过配管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的、设置于建筑物外或与建筑物外连接的建筑物内的空间;1个或多个室内机,上述1个或多个室内机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在与1个或多个室外机不同的系统中与热介质转换器通过配管连接,使热介质循环而与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是安全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的装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热介质在用于加热或冷却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的室内机循环,而不使制冷剂循环,从而例如即使可燃性的制冷剂从配管等泄漏,也能够抑制向室内等的空调对象空间侵入的情况,能够得到安全的空气调节装置。另外,与冷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相比能够缩短使介质循环的配管,从而输送动力减小。由此,能够实现节能。另外,由于能够使用例如地球温暖化系数低的制冷剂,所以能够实现地球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其他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介质转换器的构造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系统回路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其他的系统回路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其他的系统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示意图。基于图1及图2说明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机作为运转模式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此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大小的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源机即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隔设在室外机1和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转换器3。热介质转换器3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被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被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由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通过热介质转换器3被配送到室内机2。
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隔设在室外机1和室内机2之间的分割成多个的热介质转换器3(主热介质转换器3a、子热介质转换器3b)。室外机1和主热介质转换器3a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子热介质转换器3b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子热介质转换器3b和室内机2通过配管5被连接。而且,由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通过主热介质转换器3a及子热介质转换器3b被配送到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的作为屋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的室外空间6,并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被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屋内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用于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转换器3与室外机1及室内机2分体,能够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非空调对象空间的位置,室外机1及室内机2分别被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向室内机2传递。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被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各室内机2被2根1组的配管5连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使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转换器3),施工变得容易。
如图2所示,还能够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1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由主热介质转换器3a派生的2个子热介质转换器3b(子热介质转换器3b(1)、子热介质转换器3b(2))。由此,相对于1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能够连接多个子热介质转换器3b。在该结构中,连接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子热介质转换器3b的制冷剂配管4为3根。关于该回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详细说明。
此外,在图1及图2中,虽然是在建筑物9的内部,但以热介质转换器3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顶棚里侧等的非空调对象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为例进行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间8不是密闭的空间,能够通过设置于建筑物9的通气口14与室外空间6通气。此外,关于建筑物9的通气口14,基本上不限定其形状等,在制冷剂泄漏到空间8的情况下,为使空间8的制冷剂的浓度不过度上升,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以能够将制冷剂排出到室外空间6的程度通气即可。另外,在图1及图2中,以室内机2为顶棚盒式的情况为例表示,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顶棚埋入型、顶棚悬挂式等,只要能够将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使用哪种都可以。
在图1及图2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可燃性的制冷剂。作为可燃性制冷剂,例如,使用由CF3CF=CH2表示的化学式的、分子构造中具有1个双键的地球温暖化系数较小的制冷剂时,能够降低环境负载。这里,不仅可以使用CF3CF=CH2,还可以使用由C3HmFn(但是,m及n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m+n=6的关系成立)表示的化学式的、分子构造中具有1个双键的其他制冷剂。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它们的混合制冷剂。使用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具有1个双键的制冷剂的比例相对于混合制冷剂整体的质量为2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而且,使用包含HFC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时,根据制冷剂的物理性质,能够构建运转效率好的系统。例如,具有1个双键的制冷剂为20质量%的情况下,HFC制冷剂为80质量%,具有1个双键的制冷剂为90质量%的情况下,HFC制冷剂为10质量%。向CF3CF=CH2加入HFC32时,成为非共沸制冷剂,因此,在物理性质上,在冷凝过程及蒸发过程中,具有温度梯度,但能够调整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密度,所以,与单独使用CF3CF=CH2的情况相比,有时性能更好,例如,CF3CF=CH2为80质量%、HFC32为20质量%,或者CF3CF=CH2为40质量%、HFC32为60质量%等即可。另外,也可以单独使用具有可燃性的HFC制冷剂即HFC32。这些制冷剂具有可燃性,但被分类成弱可燃性,与丙烷等强可燃性的制冷剂相比,可燃性边界浓度较高,因此,若采用自然对流程度的通气,则能够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的浓度保持在可燃性边界浓度以下。另外,若通过强制对流使通气量增大,也能够使用丙烷等强可燃性的制冷剂。
因此,热介质转换器3无论在例如顶棚里侧以外还是在居住空间以外,只要是能够与室外空间6通气的空间,设置在哪里都可以。例如,还可以设置在具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能够与室外空间6通气的空间等。
在图1及图2中,以室外机1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室外机1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等,只要是相对于室外空间6能够通气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内等。
而且,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转换器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及图2所示的台数,只要与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9相应地决定台数即可。
另外,即使在制冷剂从热介质转换器3泄漏的情况下,为了使制冷剂不泄漏到室内空间7,优选以隔断设有热介质转换器3的空间8和室内空间7之间而不通气的方式构成。但是,即使在空间8和室内空间7之间形成例如尽可能比配管5穿过的孔等小的通气口,也要将空间8和室内空间7之间的通气口的通气阻力设定成比空间8和室外空间6之间的通气口14的通气阻力大为好。只要比通气口14的通气阻力大,泄漏的制冷剂不会漏到室内空间7侧,而向室外空间6排出,因此没有问题。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配管通过室外空间6,或在室内空间7中通过管道井20。管道井20是用于使配管通过的通道,由于周围被金属等包围,所以即使在制冷剂从配管泄漏的情况下,也不会向周围扩散。而且,由于管道井20被设置在居住空间以外的非空调对象空间,或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所以从配管泄漏的制冷剂从管道井20通过空间8或直接向室外空间6排出,不会泄漏到室内空间7。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转换器3设置在管道井内。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介质转换器3的构造的图。如图3所示,热介质转换器3具有用于收容功能性设备的框体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框体5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能够使框体50内的收容空间和设有热介质转换器3的空间8(收容空间外)通气的通气口24。关于该通气口24,优选开口面积尽可能大、通气阻力小的结构。但是,另一方面,开口面积过大时,强度变弱,因此,存在不能够保护框体50内部的设备的可能性。另外,由通过设备、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等产生的声音向周围传播。
因此,在框体50的一部分将冲孔金属板所具有的小的加工孔作为通气口24开设多个,或者在框体50的相对面分别设置1个位置以上的通气口,即便各通气口24的开口面积不大,也可以作成容易通气的构造。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等的一例的大致回路结构图。如图4所示,也可以将通气口24和鼓风机51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由此,即使通气口24的开口面积不怎么大,通过鼓风机51的作用,也能够将泄漏到热介质转换器3内的制冷剂通过框体50的周围的空间8排出到室外空间6。
另外,也可以在热介质转换器3的框体50内设置用于检测制冷剂的浓度的成为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的制冷剂浓度传感器52。为使热介质转换器3的框体内的制冷剂的浓度不达到一定值以上,也可以控制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的鼓风机51。
即使采用可燃性制冷剂,不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不容易燃烧,因此,即使制冷剂在框体50内泄漏到空间8中,只要将制冷剂浓度控制成一定值以下,就能够安全使用。鼓风机51的控制可以基于制冷剂浓度传感器52检测的浓度由控制装置53对鼓风机51实施ON/OFF动作,也可以控制鼓风机51的转速。另外,例如,也可以始终使鼓风机51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设置制冷剂浓度传感器52,也能够使热介质转换器3内的制冷剂浓度成为一定值以下。
另外,也可以在空间8中设置用于检测制冷剂的浓度的成为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的空间用制冷剂浓度传感器62。而且,将空间用鼓风机61设置在能够从空间8向室外空间6送出空气的位置,以使空间8的内部的制冷剂的浓度不成为一定值以上的方式控制空间用鼓风机61,此时,能够更安全地使用。在空间用鼓风机61的控制中,也可以基于空间用制冷剂浓度传感器62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浓度,例如前述的控制装置53对鼓风机实施ON/OFF动作。另外,也可以控制空间用鼓风机61的转速。另外,只要始终使空间用鼓风机61工作,即使没有设置空间用制冷剂浓度传感器62,也能够使空间8内的制冷剂浓度成为一定值以下。
此外,建筑物9的通气口14可以不是在壁上开孔的结构,也可以是壁上的间隙这样的结构,只要作为空间8整体具有相对于室外空间6充分的开口面积,可以是任意结构。
以下,基于图4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0的详细结构。如图4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所具有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配管5连接。此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在下面详细说明。
[室外机1]
在室外机1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串联地连接并搭载有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存储器19。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能够与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无关地,使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恒定方向。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而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可以由例如容量可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存储器19被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用于存储过剩的制冷剂。
止回阀13d被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在规定方向(从热介质转换器3向着室外机1的方向)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止回阀13a被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在规定方向(从室外机1向着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向)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止回阀13b被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流通。止回阀13c被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热介质转换器3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
第一连接配管4a在室外机1内连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止回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止回阀13a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二连接配管4b在室外机1内连接止回阀13d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此外,在图4中,以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的情况为例表示,但不限于此,也不一定必须设置它们。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通过配管5与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4中,以4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情况为例表示,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相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此外,与图1及图2同样地,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4所示的4台。
[热介质转换器3]
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搭载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此外,使用图4A说明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子热介质转换器3b的结构。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由室外机1生成并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至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
2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可以由开度能够可变地控制的部件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
2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a被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上。开闭装置17b被设置在连接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上。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来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被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2个泵21(泵21a、泵21b)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泵21b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2个泵21可以由例如容量可控制的泵等构成。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控制配管5中流过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通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通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另外,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设置了各种检测装置(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及压力传感器36)。由这些检测装置检测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发送到例如综合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被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鼓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和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这里,也可以使用前述的控制装置53。另外,关于热介质转换器3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53实施。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被设置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被设置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被设置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4d。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另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的指示,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鼓风机的转速(包括ON/OFF)、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开度等,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此外,控制装置可以按每个单元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1或热介质转换器3上。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对应于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而分支(这里是各4个分支)。而且,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来决定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及存储器19,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通过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也就是说,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每一个并列地连接,使热介质循环回路B成为多个系统。
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图4A表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A)的回路结构的另外一例的大致回路结构图。基于图4A说明将热介质转换器3分成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子热介质转换器3b的情况下的空气调节装置100A的回路结构。如图4A所示,热介质转换器3是以主热介质转换器3a和子热介质转换器3b划分框体而构成的。通过这样地构成,如图2所示,相对于1个主热介质转换器3a,能够连接多个子热介质转换器3b。
在主热介质转换器3a中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4和节流装置16c。关于其他的结构要素,被搭载在子热介质转换器3b中。气液分离器14被连接在与室外机1连接的1根制冷剂配管4和与子热介质转换器3b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2根制冷剂配管4上,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蒸气状制冷剂和液状制冷剂。节流装置16c被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4的液状制冷剂的流路中的下游侧,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使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时,将节流装置16c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状态控制成中压。节流装置16c可以由开度能够可变地控制的部件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在主热介质转换器3a上连接多个子热介质转换器3b。
对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能够通过该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使全部室内机2进行相同的运转,并且能够使室内机2分别进行不同的运转。此外,由于关于空气调节装置100A执行的各运转模式都是同样的,所以省略关于空气调节装置100A执行的各运转模式的说明。以下,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还包括空气调节装置100A。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中,具有所驱动的室内机2的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所驱动的室内机2的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负载这一方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热负载这一方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仅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关于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中,由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5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成为全闭,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17a之后分叉并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
该二相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通过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使热介质冷却的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以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过热度)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同样地,以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开闭装置17a为开,开闭装置17b为闭。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及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提供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能够通过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即,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的方式。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某一个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的方式被设置成中间的开度。
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由于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达温停机(thermo-off))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以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5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载,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载,所以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有热负载产生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仅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6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支并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另外,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以使过冷(过冷却度)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所述过冷是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同样地,以使过冷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所述过冷是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另外,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开。此外,在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压力传感器36而使用该中间位置的温度,廉价地构成系统。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及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提供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确保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某一个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的方式成为中间开度。另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以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大致相同,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不需要使热介质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达温停机)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不使热介质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具有热负载,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7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冷能负载、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7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同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被吸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以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成为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闭。此外,也可以以过冷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所述过冷是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所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所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全开,由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或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提供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上升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被吸入泵21a。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上流动。另外,在制热侧,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在制冷侧,以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
在执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不需要使热介质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达温停机)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不使热介质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具有热负载,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热能负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8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1。
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以使过冷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所述过冷是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另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闭。此外,也可以是节流装置16b为全开,由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提供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上升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被吸入泵21a。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b。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上流动。另外,在制热侧,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和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在制冷侧,以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
执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不需要使热介质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达温停机)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不使热介质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8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具有热负载,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剂配管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几个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的配管4中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下,水或防冻液等的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仅产生制热负载或制冷负载的情况下,使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为中间开度,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流动。由此,由于能够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所以传热面积变大,能够进行效率好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混合产生制热负载和制冷负载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并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成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由此,能够通过各室内机2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用于切换三通阀等的三通流路,也可以采用组合两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等来切换流路。另外,也可以组合两个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阀、电子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阀等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使用。该情况下,还能够防止流路的突然开闭导致的水锤。而且,在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为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使利用侧热交换器26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式的能够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即可,也可以使用封闭二通阀或三通阀的一端而成的部件。另外,作为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的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反复进行ON/OFF操作来控制平均流量。
另外,示出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为四通阀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或三通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同样地流动。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作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分别设置1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向它们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仅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中的任一个,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发挥同样的效果。
另外,即使在仅连接1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的情况下,同样的效果当然也能够成立,而且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设置多个实施相同动作的部件,当然也是没问题的。而且,以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内置于热介质转换器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也可以与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分体地构成。
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使用了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一般来说,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中安装有鼓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可以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散热器这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可以使用通过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装置,只要是具有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的装置,都可以使用。
另外,这里,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是4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连接几个都可以。
另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是2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冷却和/或加热热介质地构成,设置几个都可以。
另外,泵21a、21b不限于分别设置1个,也可以并联地设置多个小容量的泵。
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B)的回路结构的另外一例的大致回路结构图。例如,也可以通过3根制冷剂配管4(制冷剂配管4(1)、制冷剂配管4(2)、制冷剂配管4(3))连接图9所示的室外机(以下称为室外机1B)和热介质转换器(以下称为热介质转换器3B)。此外,图9示出了空气调节装置100B的设置例。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B也可以使全部室内机2实施相同的运转,并且也可以使室内机2分别实施不同的运转。另外,在热介质转换器3B内的制冷剂配管4(2)中,设置有用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高压液合流的节流装置16d(例如电子膨胀阀等)。
关于空气调节装置100B的基本结构,与空气调节装置100相同,但室外机1B及热介质转换器3B的结构稍有不同。在室外机1B中,搭载有压缩机10、热源侧热交换器12、存储器19和2个流路切换部(流路切换部41及流路切换部42)。流路切换部41及流路切换部42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是四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图9所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也可以是多个二通阀的组合。
在热介质转换器3B中,不设置开闭装置17及使制冷剂配管4(2)分支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代替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与制冷剂配管4(1)连接,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与制冷剂配管4(3)连接。另外,设置有节流装置16d,并与制冷剂配管4(2)连接。
制冷剂配管4(3)连接压缩机10的排出配管和热介质转换器3B。2个流路切换部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流路切换部41被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配管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之间,通过控制开闭,来切换热源机制冷剂的流动。流路切换部42被设置在压缩机10的排出配管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之间,通过控制开闭,来切换热源机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基于图9对空气调节装置100B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简单地说明。此外,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与空气调节装置100相同,则省略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在该全制冷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部41被控制成闭,流路切换部42被控制成开。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全部经由流路切换部42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2)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B。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B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了全开状态的节流装置16d之后,被分支并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
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的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后合流,从热介质转换器3B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1)再流入室外机1B。流入了室外机1B的制冷剂经由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全制热运转模式]
在该全制热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部41被控制成开,流路切换部42被控制成闭。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全部通过制冷剂配管4(3),从室外机1B流出。从室外机1B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B。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并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全开状态的节流装置16d,从热介质转换器3B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2)再流入室外机1B。
流入了室外机1B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部41及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这里,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冷能负载、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部41被控制成闭,流路切换部42被控制成开。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流路切换部42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2)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B,在节流装置16d中稍被减压成为中压。另一方面,剩余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B。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B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稍被减压成为中压,与在节流装置16d中被减压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合流。合流的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的同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转换器3B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1)再流入室外机1B。流入了室外机1B的制冷剂经由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这里,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热能负载、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流路切换部41被控制成开,流路切换部42被控制成闭。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全部通过制冷剂配管4(3),从室外机1B流出。从室外机1B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B。流入了热介质转换器3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被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来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成为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转换器3B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1)再流入室外机1B。另外,通过了节流装置16b之后被分流的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全开状态的节流装置16d从热介质转换器3B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2)流入室外机1B。
通过制冷剂配管4(2)流入了室外机1B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部41,与通过制冷剂配管4(1)流入了室外机1B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合流,经由存储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空气调节装置100A及空气调节装置100B)不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2或室内机2附近,不会使从配管5和各执行机构的连接处泄漏的热介质流出到空调对象空间,提高了安全性。另外,由于空气调节装置100使配管5尽可能地短,所以能够实现节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减少了室外机1与热介质转换器3或与室内机2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能够提高施工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热源机(室外机),2室内机,2a、2b、2c、2d  室内机,3、3a、3b热介质转换器,4、4a、4b制冷剂配管,5水或防冻液等的热介质流动的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与顶棚里侧等的室外空间及室内空间不同的空间,9大厦等建筑物,10压缩机,11四通阀(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13b、13c、13d  止回阀,14设置在建筑物上的通气口,15a、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a、16b节流装置,17a、17b开闭装置,18a、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存储器,20管道井,21a,21b泵(热介质送出装置),22a、22b、22c、22d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23b、23c、23d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4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上的通气口,25a、25b、25c、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a、26b、26c、26d  利用侧热交换器,31a、31b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a、34b、34c、34d  利用侧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5a、35b、35c、35d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6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50框体,51鼓风机,52制冷剂浓度传感器,53控制装置,61空间用鼓风机,62空间用制冷剂浓度传感器,100空气调节装置,100A  空气调节装置,100B空气调节装置,A  制冷剂循环回路,B  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6)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热介质转换器,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具有热介质热交换器以及框体,所述热介质热交换器使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和与所述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框体收容所述热介质热交换器,并且具有能够使收容空间和该收容空间外部通气的通气口,所述热介质转换器设置在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建筑物内的非空调对象空间;
1个或多个室外机,所述1个或多个室外机与所述热介质转换器通过配管连接而使所述制冷剂循环,设置于建筑物外或与建筑物外连接的建筑物内的空间;
1个或多个室内机,所述1个或多个室内机在与1个或多个室外机不同的系统中与所述热介质转换器通过配管连接,具有使所述热介质循环而与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成为所述通气口的加工孔的冲孔金属板设置在所述框体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在所述框体的相对的2个面上分别设置1处以上的所述通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从所述收容空间排出气体的鼓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所述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收容空间的所述制冷剂的浓度;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基于所述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浓度不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方式控制所述鼓风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是由具有C3HmFn(m及n是满足m+n=6的分别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的化学式的、分子构造中具有1个双键的物质形成的制冷剂,或者是混合制冷剂、即由具有1个双键的物质形成的制冷剂相对于混合制冷剂的质量为2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并且包含HFC制冷剂的制冷剂,或者是具有可燃性的HFC制冷剂。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室内机和所述热介质转换器之间分别通过2根1组的配管连接,能够选择冷却了的热介质或加热了的热介质中的任意一个通过各组配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转换器中,
作为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具有冷却所述热介质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和加热所述热介质的加热用热交换器,
另外,还具有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当设置在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和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阀及一方的室内机实施制冷运转时,以使另一方的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的方式,切换所述多个室内机与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及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的流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室外机和所述热介质转换器之间通过2根配管连接起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中设置所述热介质转换器,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能够与所述建筑物外的空间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通气,不能与所述空调对象空间通气或者通气阻力比其与所述建筑物外的空间之间的通气阻力大。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管道井覆盖所述制冷剂流动的配管中的、至少设置在所述建筑物内的空间的配管,
所述管道井内的空间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之间不能通气,或者,通气阻力比与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或所述建筑物外的空间之间的通气阻力大,或者,所述配管空间和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能够通气。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是管道井。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是所述建筑物的顶棚里侧。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从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向所述建筑物外的空间排出气体的空间用鼓风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空间用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所述空间用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的所述制冷剂的浓度;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基于该空间用制冷剂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制冷剂的浓度,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浓度不成为规定值以上的方式控制所述空间用鼓风机。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将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和所述室内机设置在同一层的顶棚里侧,使所述热介质流经的配管的高低差小于等于所述顶棚里侧的空间中的高度。
16.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为了设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介质转换器,具有非空调对象空间,所述非空调对象空间能够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与外部的空间通气,并且不能与所述空调对象空间通气或者通气阻力比其与所述外部的空间之间的通气阻力大。
CN201080063510.3A 2010-02-10 2010-02-10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2770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0833 WO2011099065A1 (ja) 2010-02-10 2010-02-10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0715A true CN102770715A (zh) 2012-11-07
CN102770715B CN102770715B (zh) 2015-03-11

Family

ID=4436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510.3A Active CN102770715B (zh) 2010-02-10 2010-02-10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301B2 (zh)
EP (1) EP2535651B1 (zh)
JP (1) JP5452629B2 (zh)
CN (1) CN102770715B (zh)
WO (1) WO201109906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1411A (zh) * 2016-07-15 2018-01-26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冷热切换单元以及具备该冷热切换单元的空调机
CN108474580A (zh) * 2016-01-19 2018-08-31 开利公司 用于制冷剂检测的传感器阵列
CN110366665A (zh) * 2017-03-02 2019-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制冷循环系统
CN111758007A (zh) * 2018-02-28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5651B1 (en) * 2010-02-10 2021-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uilding comprising an air conditioner
WO2012065275A1 (en) * 2010-11-17 2012-05-24 Belimo Holding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f a valve in an hvac system
JP5813107B2 (ja) * 2011-05-23 2015-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45358A1 (ja) * 2012-09-20 2014-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2927612B1 (en) * 2012-11-30 2021-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9933192B2 (en) * 2012-12-20 2018-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5212600A (ja) * 2014-05-07 2015-11-2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099608B2 (ja) 2014-09-25 201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WO2016157538A1 (ja) * 2015-04-03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721546B2 (ja) * 2017-07-21 2020-07-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AU2018342809B2 (en) * 2017-09-29 2020-07-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11662128B2 (en) * 2018-07-09 2023-05-30 Crane Payment Innovations, Inc. Refrigerant leak detector for a vending machine
JP2020051736A (ja) * 2018-09-28 2020-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負荷処理システム
US10731884B2 (en) 2018-10-29 2020-08-0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Refrigerant leak management systems
EP3904776B1 (en) * 2020-04-30 2023-12-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Valve un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11125457B1 (en) * 2020-07-16 2021-09-2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nt leak sensor and mit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2627A (ja) * 1995-06-29 1997-03-18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熱源装置、熱回収装置および熱供給方法
CN1226668A (zh) * 1998-02-13 1999-08-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燃致冷剂循环致冷装置致冷剂泄漏报警装置
JP2001317884A (ja) * 2000-05-01 2001-1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交換装置
JP2002267293A (ja) * 2001-03-05 200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冷媒置換方法
JP2003343936A (ja) * 2002-05-28 2003-1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4252534A (ja) * 2003-02-18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JP2005128823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JP2006003079A (ja) * 2005-08-08 2006-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038323A (ja) * 2004-07-26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冷却装置
CN1764812A (zh) * 2003-09-19 2006-04-26 株式会社东芝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及使用其的冰箱
JP2007321995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9162403A (ja) * 2007-12-28 2009-07-23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WO2009107364A1 (ja) * 2008-02-29 2009-09-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N101539356A (zh) * 2009-04-14 2009-09-23 天津大学 可燃型制冷剂防燃防爆系统和方法
JP2010002162A (ja) * 2008-06-22 2010-01-07 Kiyoshi Yanagimachi 空気調和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4636A (en) * 1977-12-27 1981-03-10 Sunhouse Incorporated Heat transfer system
GB9817387D0 (en) * 1998-08-10 1998-10-07 Diffusion Environmental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3635665B2 (ja) * 1992-05-28 2005-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5415006A (en) * 1993-11-18 1995-05-16 Thermo King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having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refrigerant charge available
JPH0814676A (ja) * 1994-06-28 1996-01-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4462389B2 (ja) * 1998-11-20 2010-05-1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3066828B1 (ja) * 1999-02-17 2000-07-17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アンモニア冷凍装置の漏洩アンモニア除外装置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226284B2 (ja) * 2002-07-12 2009-0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04040208A1 (ja) * 2002-10-30 2004-05-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201603A (ja) * 2004-01-19 2005-07-28 Mohly Jutaku Setsubi Kk 住宅用冷暖房装置
CN1922453B (zh) * 2004-11-10 2010-05-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US20090145151A1 (en) * 2004-11-25 2009-06-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WO2009133640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2309194B1 (en) * 2008-10-29 2015-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EP2535651B1 (en) * 2010-02-10 2021-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uilding comprising an air conditioner
EP2629026B1 (en) * 2010-10-14 2020-09-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U2010364873B2 (en) * 2010-12-03 2014-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2627A (ja) * 1995-06-29 1997-03-18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熱源装置、熱回収装置および熱供給方法
CN1226668A (zh) * 1998-02-13 1999-08-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燃致冷剂循环致冷装置致冷剂泄漏报警装置
JP2001317884A (ja) * 2000-05-01 2001-1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交換装置
JP2002267293A (ja) * 2001-03-05 200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冷媒置換方法
JP2003343936A (ja) * 2002-05-28 2003-1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4252534A (ja) * 2003-02-18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CN1764812A (zh) * 2003-09-19 2006-04-26 株式会社东芝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及使用其的冰箱
JP2005128823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JP2006038323A (ja) * 2004-07-26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冷却装置
JP2006003079A (ja) * 2005-08-08 2006-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321995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9162403A (ja) * 2007-12-28 2009-07-23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WO2009107364A1 (ja) * 2008-02-29 2009-09-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0002162A (ja) * 2008-06-22 2010-01-07 Kiyoshi Yanagimachi 空気調和設備
CN101539356A (zh) * 2009-04-14 2009-09-23 天津大学 可燃型制冷剂防燃防爆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4580A (zh) * 2016-01-19 2018-08-31 开利公司 用于制冷剂检测的传感器阵列
CN107631411A (zh) * 2016-07-15 2018-01-26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冷热切换单元以及具备该冷热切换单元的空调机
CN110366665A (zh) * 2017-03-02 2019-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制冷循环系统
CN111758007A (zh) * 2018-02-28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44301B2 (en) 2014-09-30
WO2011099065A1 (ja) 2011-08-18
EP2535651A4 (en) 2017-12-13
JP5452629B2 (ja) 2014-03-26
US20120292006A1 (en) 2012-11-22
CN102770715B (zh) 2015-03-11
JPWO2011099065A1 (ja) 2013-06-13
EP2535651A1 (en) 2012-12-19
EP2535651B1 (en) 202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71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EP2647920B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3154628B (zh) 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2112816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13469B (zh) 空调装置
WO2013080257A1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施工時における利用側熱交換器の熱媒体選定方法
CN102753898A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49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50A (zh) 空调装置
CN103080668A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619414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261814A (zh) 空调装置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482300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61A (zh) 空调装置
CN102753910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104813112A (zh) 空调装置
CN104797887A (zh)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02770724B (zh) 空调装置
CN103154622B (zh) 热介质转换机以及搭载该热介质转换机的空调装置
CN1027539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