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112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3112A
CN104813112A CN201280077260.8A CN201280077260A CN104813112A CN 104813112 A CN104813112 A CN 104813112A CN 201280077260 A CN201280077260 A CN 201280077260A CN 104813112 A CN104813112 A CN 104813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medium
heat exchanger
medium
heat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72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3112B (zh
Inventor
本村祐治
森本修
岛本大祐
本多孝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1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3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hree four-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3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door fan, e.g. controlling speed

Abstract

空调装置(100)在从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室内单元(3)全部停止的运转模式起、室内单元(3)的至少一台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在向接收到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3)所搭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输送的热介质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使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开始的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被驱动。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中,使制冷剂在例如配置于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单元与配置于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单元之间循环。而且,制冷剂进行散热或吸热,利用被加热或冷却了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上述那样的空调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有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的提案。
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调装置中,在配置于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能或热能。而且,在配置于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中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室内单元即风机盘管单元、板式加热器等中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也存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在热源机与室内单元之间连接四根水配管,同时供给冷却或加热了的水等,能够在室内单元中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也存在如下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在各室内单元的附近配置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并将二次制冷剂输送到室内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也存在如下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在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由两根配管连接并将二次制冷剂输送到室内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另外,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中,存在如下的空调装置:从室外机到中继器使制冷剂循环且从中继器到室内单元使水等热介质循环,由此,在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单元中循环的同时使热介质的输送动力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至室内单元,因此,存在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不会通过室内单元。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室内单元侧。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增长。在此,若要利用热介质来输送用于做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则由输送动力等消耗的能量的消耗量相比制冷剂增高。因此,在循环路径增长时,输送动力显著增大。根据上述情形可知在空调装置中若能够很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则可以谋求节能。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空调装置中,为了能够针对每个室内单元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四根配管,导致施工性差。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在室内单元个别地具有泵等二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成为高价的系统,而且,噪音也大,不是实用的装置。此外,由于热交换器处于室内单元的附近,因此,不能排除制冷剂在靠近室内的场所泄漏这样的危险性。
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那样的空调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一次制冷剂流入到与热交换前的一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因此,在连接了多个室内单元的情况下,不能在各室内单元发挥最大能力,成为在能量方面存在浪费的结构。另外,分支单元与延长配管的连接利用两根制冷配管、两根制热配管合计四根配管进行,因此,结果成为与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由四根配管连接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性差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那样的空调装置中,在将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制冷剂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不存在问题,但在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在将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因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温度梯度而有可能导致制冷剂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性能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1~5中,在从所连接的室内单元全都停止的运转状态向制热、制冷或需要热水、冷水的运转状态变更了运转状态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一次制冷剂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室内单元侧。因此,若在未进行用于做充分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的输送的状态下开始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即开始室内单元的送风,则尽管进行制冷运转,仍导致温度比人体体温高的空气从室内单元被吹送,另外,尽管进行制热运转,仍导致温度比人体体温低的空气从室内单元被吹送。
此外,输送的热介质的温度由向室内单元循环的循环路径的长度、即热介质的总量左右,热介质的总量越多,越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事项。
并且,在专利文献1~5中,在从所连接的室内单元全都正在进行制冷运转的运转状态向至少一台室内单元进行制热运转的运转状态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从所连接的室内单元全都正在进行制热运转的运转状态向至少一台室内单元进行制冷运转的运转状态变化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一次制冷剂对在那之前仅用作冷水或热水的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运转状态被变更了的室内单元侧。而且,若要输送用于做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则需要使用一次制冷剂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因此,若在未进行用于做充分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的输送的状态下开始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即开始室内单元的送风,则尽管进行制冷运转,仍导致温度比人体体温高的空气从室内单元被吹送,另外,尽管进行制热运转,仍导致温度比人体体温低的空气从室内单元被吹送。
此外,输送的热介质的温度由向室内单元循环的循环路径的长度、即热介质的总量左右,热介质的总量越多,越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事项。
根据上述情形,在空调装置中,若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室内单元的运转状态对应地进行循环的热介质的温度,则即便在运转状态变化时,在制热运转时也可以将温度比体温高的空气输送到室内,在制冷运转时也可以将温度比体温低的空气输送到室内。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在谋求节能的同时,在运转状态从室内单元全都停止的运转状态向制热运转、制冷运转或需要热水、冷水的运转状态变更了的情况下,容易向室内单元输送规定温度的热介质。
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在该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经由中继单元输送热容量,不向室内单元直接输送制冷剂而经由热介质进行热容量的输送,因此,与可以使用压力、温度变动进行热容量的立即输送的制冷剂不同,热容量足够的输送花费时间,所以在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从而可以进行舒适的制冷运转、制热运转。
另外,除第一目的之外,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在从室内单元全都进行制热运转或需要热水的运转状态起、至少一台室内单元向制冷运转变更了运转状态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在从室内单元全都进行制冷运转或需要冷水的运转状态起、至少一台室内单元向制热运转变更了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规定的温度将热介质供给到室内单元,可以进行舒适的制冷运转、制热运转。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以及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以及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输送配管连接泵、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以及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使热介质循环,在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从搭载有各利用侧热交换器和与其对应的送风机的多个室内单元全部停止的运转模式起、所述室内单元的至少一台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在向接收到开始指令的所述室内单元所搭载的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的所述热介质由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的所述室内单元的送风机被驱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可以缩短热介质循环的配管,从而可以减小输送动力,因此,可以提高安全性并且谋求节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即便在热介质向外部流出了的情况下,向外部流出的热介质也是少量的,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在从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全部停止的运转模式起、室内单元的至少一台使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开始时,在向接收到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所搭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的热介质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使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开始的室内单元的送风机被驱动,因此,即便在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也可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回路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从停止模式起两台室内单元开始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从停止模式起两台室内单元开始了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从全制冷运转模式起、与中继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中的一台向制热运转切换而切换成了混合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从全制热运转模式起、与中继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中的一台向制冷运转切换而切换成了混合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10是表示与制热运转模式时的热介质总量的增加相对的热介质温度的上升时间的比例的一例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基于图1说明空调装置的设置例。该空调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单元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在图1中,概略地示出连接有多台室内单元3的整个空调装置。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的大小关系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室外单元(热源机)1、多台室内单元3、以及夹设在室外单元1与室内单元3之间的一台中继单元2。中继单元2用于在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1与中继单元2由供热源侧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中继单元2与室内单元3由供热介质流通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在室外单元1中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中继单元2输送到室内单元3。
室外单元1通常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中继单元2向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单元3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内部的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中继单元2构成为,作为与室外单元1以及室内单元3不同的别的框体,能够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以及室内空间7不同的别的位置,室外单元1以及室内单元3利用制冷剂配管4以及配管5分别连接,将从室外单元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室内单元3。
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动作。
热源侧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输送到中继单元2。被输送的热源侧制冷剂在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后述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对热介质进行加温或冷却。即,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生成热水或冷水。在中继单元2中生成的热水或冷水由热介质输送装置(后述的泵31)通过配管5向室内单元3输送,在室内单元3中供针对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若为需要热水的运转状态即可)或制冷运转(若为需要冷水的运转状态即可)。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化学式内包括双键的CF3CF=CH2等全球变暖系数为较小的值的制冷剂或其混合物、或者CO2或丙烷等自然制冷剂。
另一方面,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水、防冻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水和防蚀效果好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1与中继单元2使用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中继单元2与各室内单元3使用两根配管5连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使用两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将各单元(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以及中继单元2)连接,施工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1中,例示出如下状态:中继单元2设置于建筑物9内部的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别的空间即天花板里面等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因此,中继单元2也可以设置在天花板里面以外,只要是居住空间以外且与屋外进行一些通气的空间即可,可以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在电梯等所处的共用空间与屋外进行通气的空间等。另外,中继单元2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单元1的附近。但是,需要留意的是:若从中继单元2到室内单元3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相当大,因此,节能的效果减弱。
在图1中,例示出室外单元1设置于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室外单元1也可以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若能够利用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则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单元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便将室外单元1设置在如上所述的场所,也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在图1中,例示出室内单元3是天花板盒型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直接或利用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即可,可以是任意种类,例如天花板嵌入型、天花板悬吊式等。
并且,并非将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以及中继单元2的连接台数限定于图1中图示的台数,根据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确定台数即可。
在将多台中继单元2与一台室外单元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多台中继单元2分散地设置在大厦等建筑物中的共用空间或天花板里面等空间。这样一来,可以利用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满足空调负荷。另外,可以将室内单元3设置在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输送装置的输送允许范围内的距离或高度,可以向整个大厦等建筑物配置。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回路结构图。基于图2,对空调装置100的结构、即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各促动器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经由中继单元2具有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制冷剂-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制冷剂-水热交换器)2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由配管5连接。另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以及配管5,将在后面详述。
[室外单元1]
在室外单元1中,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以及储液器19利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而被搭载。另外,在室外单元1中,设置有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通过设置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不论室内单元3要求的运转如何,都可以使流入到中继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处于恒定方向。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将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状态并输送到制冷剂循环回路A,例如可以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对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以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
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作用,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等流体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液器19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因制热运转时和制冷运转时的差异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相对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的剩余制冷剂。
单向阀13c设置于中继单元2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中,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的方向(从中继单元2向室外单元1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a设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中,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的方向(从室外单元1向中继单元2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d设置于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通到中继单元2。单向阀13b设置于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中,在制热运转时使从中继单元2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通到压缩机10的吸入侧。
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在室外单元1内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单向阀13c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与单向阀13a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在室外单元1内将单向阀13c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单向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在图2中,例示出设置有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不一定必须设置这些部件。
[室内单元3]
在室内单元3分别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35。该利用侧热交换器35利用配管5与中继单元2的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35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生成用于供给到室内空间7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另外,在室内单元3设置有用于检测利用配管5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入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0(70a~70d)。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的信息被输送到对空调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统括控制的控制装置50,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热介质流路的切换、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流量的调节以及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省略图示)的运转切换的控制。
在该图2中,例示出四台室内单元3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情况,从纸面上侧起图示为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b、室内单元3c、室内单元3d。另外,与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d相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35也从纸面上侧图示为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b、利用侧热交换器35c、利用侧热交换器35d。另外,与图1同样地,并非将室内单元3的连接台数限定为图2所示的四台。
[中继单元2]
在中继单元2搭载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两个节流装置26、两个开闭装置(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两个泵31、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以及四个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
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在向正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热能时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作用,在向正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在室外单元1中生成并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供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供热介质的加热。
两个节流装置26(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2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2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上游侧。两个节流装置26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部件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
两个开闭装置(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由通过通电而能够进行开闭动作的电磁阀等构成,对制冷剂配管4进行开闭。即,两个开闭装置根据运转模式来控制开闭,从而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开闭装置27设置于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将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连接的制冷剂配管4中的位于纸面最下层的制冷剂配管4)中。开闭装置29设置于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与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的配管(旁通管20)中。另外,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只要能够切换制冷剂流路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部件。
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由例如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以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下游侧。
两个泵31(泵31a、泵31b)用于使在配管5中流通的热介质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泵31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配管5中。泵31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配管5中。两个泵31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根据室内单元3中的负荷的大小能够调节其流量即可。
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由三通阀等构成,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有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连接,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起图示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切换,而且也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切换。
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由三通阀等构成,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有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5连接,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起图示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切换,而且也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切换。
四个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控制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设置有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的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5连接,另一方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连接,该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即,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根据向室内单元3流入的热介质的温度以及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调节向室内单元3流入的热介质的量,从而能够将与室内负荷相应的最佳热介质量提供到室内单元3。
另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起图示为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b、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c、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而且,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设置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5之间。并且,在室内单元3中,在停止、温度传感器关闭等不需要负荷时,使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全闭,从而可以使向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供给停止。
另外,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中,若使用附加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的功能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则也可以省略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
另外,在中继单元2中设置有用于对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出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40a、温度传感器40b)。由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的信息(温度信息)被输送到对空调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统括控制的控制装置50,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流量的调节等的控制。另外,虽然例示出控制装置50被搭载在中继单元2内的状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搭载于室外单元1或室内单元3,或者与各单元能够通信地搭载控制装置50。
另外,控制装置50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机构的检测信息以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对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的转速(包括打开/关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节流装置26的开度、开闭装置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的驱动等、各促动器(泵3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节流装置26、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等驱动部件)进行控制,并实施后述的各运转模式的执行以及热介质流路向热介质蓄热槽的切换。
供热介质流通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与连接到中继单元2的室内单元3的台数相应地被分支(在此,各分支为4部分)。而且,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确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的热介质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热介质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
而且,在空调装置100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将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26、以及储液器19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利用配管5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热介质流路、泵3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利用侧热交换器35、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连接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35并列地连接到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设为多个系统。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经由设置于中继单元2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连接。即,在空调装置100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中进行热交换。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结构,空调装置100可以实现与室内负荷相应的最佳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运转模式]
对空调装置1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室内单元3的指示,能够在该室内单元3中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装置100可以在所有的室内单元3中进行相同运转,并且,可以在各个室内单元3中进行不同的运转。
空调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存在如下运转模式:驱动着的室内单元3全都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驱动着的室内单元3全都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与制热负荷相比制冷负荷更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与制冷负荷相比制热负荷更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还存在如下的停止模式: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室内单元3所有的设备的动作停止而不进行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除以下说明的各运转模式中的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之外,还针对从停止模式开始的室内单元运转模式被变更为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从上述运转模式中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全制热运转模式中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的运转模式时的过渡时的运转,对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3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3中,以在所有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中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3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向中继单元2流入。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以及泵31b驱动,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打开,使热介质在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打开。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流通,并通过单向阀13d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到中继单元2。流入到了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而流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并流入到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
流入到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a以及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这些二相制冷剂汇合后流过开闭装置29,从中继单元2流出并流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向室外单元1流入。流入到了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中流通,并通过单向阀13b流入到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接着,流入到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间6的空气(以下称为室外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此时,节流装置26的开度被控制,以使作为将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和节流装置26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而得到的值、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出口侧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度(subcool)恒定。另外,在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中间位置处的温度,代替换算而得到的饱和温度。在该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借助泵31a以及泵31b的作用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31a以及泵3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接着,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中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此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流出并流入到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此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在为了满足在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而需要的流量,并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流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入,从制冷剂侧接收与通过室内单元3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量相应的热量,并再次被吸入到泵31a以及泵3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进行控制以便将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到的温度或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到的温度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从而可以满足在室内空间7中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40a和温度传感器40b中的任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控制在中间的开度或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以便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双方流动的流路。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35应根据其入口与出口的温度差来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到的温度大体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40b,可以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在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不需要使热介质向不存在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包括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因此,利用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将流路关闭而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5流动。在图3中,由于在所有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中存在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但在不再存在热负荷的情况下,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全闭即可。而且,在再次产生了热负荷的情况下,将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打开以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关于上述情形,在以下说明的其他运转模式中也相同。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4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在所有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中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4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4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以及泵31b驱动,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打开,使热介质在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打开,开闭装置29关闭。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并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a后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流通并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流过制冷剂配管4并流入到中继单元2。
流入到了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在通过开闭装置27后被分支,在节流装置26a以及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这些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的同时蒸发气化成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流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从中继单元2流出并在制冷剂配管4中流通,通过单向阀13c并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此时,节流装置26的开度被控制,以使作为将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和节流装置26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而得到的值、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出口侧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度(superheat)恒定。另外,在可以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中间位置处的温度,代替换算而得到的饱和温度。在该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由泵31a以及泵31b加压而流出,并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接着,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中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此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流出并流入到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此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在为了满足在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而需要的流量,并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a~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流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入,向制冷剂侧传递与通过室内单元3从室内空间7吸收的量相应的热量,并再次被吸入到泵31a以及泵3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进行控制以便将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到的温度或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到的温度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在目标值,从而可以满足在室内空间7中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40a和温度传感器40b中的任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控制在中间的开度或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以便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双方流动的流路。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35应根据其入口与出口的温度差来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到的温度大体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40b,可以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廉价地构成系统。
[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的任一个产生热能负荷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的剩下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中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即制冷制热混合运转中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在图5中,例示出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a、35b中产生冷能负荷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c、35d中产生热能负荷的状态。另外,在图5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5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向中继单元2流入。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以及泵31b驱动,将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打开,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与产生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之间、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与产生热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节流装置26a全开,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关闭。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流通,并通过单向阀13d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制冷剂配管4并流入到中继单元2。流入到了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并流入到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
流入到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26a流入到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流入到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对热介质进行冷却。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流出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从中继单元2流出,流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向室外单元1流入。
流入到了室外单元1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过单向阀13b并流入到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接着,流入到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另外,节流装置26b的开度被控制,以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subcool)成为目标值。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26b全开并由节流装置26a控制过冷度。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借助泵31b的作用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借助泵31a的作用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31a加压而流出的被冷却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到产生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由泵3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到产生热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
此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与其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热运转模式时,切换到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以及泵31b连接的方向,在与其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冷运转模式时,切换到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泵31a连接的方向。即,可以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将向室内单元3供给的热介质切换为制热用或制冷用。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或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此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在为了满足在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而需要的流量并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
用于制冷运转、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且温度上升了一些的热介质,流过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再次被吸入到泵31a。用于制热运转、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且温度降低了一些的热介质,流过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入,再次被吸入到泵31a。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在与其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热运转模式时,切换到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以及泵31b连接的方向,在与其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冷运转模式时,切换到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以及泵31a连接的方向。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借助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向存在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导入。由此,使在制热运转模式中利用了的热介质向作为制热用途而从制冷剂提供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流入,使在制冷运转模式中利用了的热介质向作为制冷用途而使制冷剂接收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流入,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向泵31a以及泵31b输送。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进行控制以便在制热侧将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到的温度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在制冷侧将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与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从而可以满足在室内空间7中所需的空调负荷。
另外,在图5的空调装置100中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对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的任一个产生冷能负荷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的剩下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中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即混合运转中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而言,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以及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也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相同。
[停止模式]
关于在上述已说明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以及热介质循环回路B,将不存在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情况、即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各要素部件全都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设为停止模式。
图6是表示在空调装置100中从停止模式起两台室内单元3开始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在图6中,例示出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a、35b中开始了制热运转的状态。另外,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停止模式时的热介质通过中继单元2以及室内单元3与周围进行热交换,因此,停止模式时间越长,越成为与周围温度相等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的周围温度低的状态下,热介质因与周围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温。在进行冬季的制热运转时,在将上述那样的低温下的热介质输送到室内单元3而开始了室内单元3的送风的情况下,尽管正进行制热运转,仍导致冷风、即温度比人体体温低的空气被供给到室内。即,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图7是表示在空调装置100中从停止模式起两台室内单元3开始了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在图7中,例示出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5a、35b中开始了制冷运转的状态。另外,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与图6中的说明同样地,在夏季的周围温度高的状态下,热介质也因与周围温度进行热交换而成为高温。在进行夏季的制冷运转时,在将上述那样的高温下的热介质输送到室内单元3而开始了室内单元3的送风的情况下,尽管正进行制冷运转,仍导致热风、即温度比人体体温高的空气被供给到室内。即,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为了避免上述那样的制冷运转时的高温热介质的供给、制热运转时的低温热介质的供给,在空调装置100中,使用温度传感器70,该温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利用配管5与中继单元2连接着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入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
在开始制热运转时,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制热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在使送风机运转之前利用在接收到制热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热介质的温度。而且,在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即35[℃]的情况下,使制热运转模式起动而不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运转(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按照上述运转动作进行运转)。另外,在温度传感器70连续的检测温度超过35[℃]时或例如经过了5分钟之后,开始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的运转。
另一方面,在开始制冷运转时,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向室内单元3发出的制冷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在使送风机运转之前利用在接收到制冷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热介质的温度。而且,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即35[℃]的情况下,使制冷运转模式起动而不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运转(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按照上述运转动作进行运转)。另外,在温度传感器70连续的检测温度低于35[℃]时或例如经过了5分钟之后开始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的运转。
图8是表示在空调装置100中从全制冷运转模式起、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室内单元3中的一台向制热运转切换而切换成了混合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在图8中,例示出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从制冷运转切换到了制热运转的状态。另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所有的热介质,被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冷却而成为低温的热介质。因此,在将上述那样的低温的热介质输送到室内单元3而开始了室内单元3的送风的情况下,尽管正进行制热运转,仍导致冷风、即温度比人体体温低的空气被供给到室内。即,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为了避免该制热运转时的低温热介质的供给,在空调装置100中,使用温度传感器70,该温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利用配管5与中继单元2连接着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入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
在开始制热运转时,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制热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在使送风机运转之前利用在接收到制热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热介质的温度。而且,在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即35[℃]的情况下,使制热运转模式起动而不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运转(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按照上述运转动作进行运转)。另外,在温度传感器70连续的检测温度超过35[℃]时或例如经过了5分钟之后,开始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的运转。
图9是表示在空调装置100中从全制热运转模式起、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室内单元3中的一台向制冷运转切换而切换成了混合运转模式(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的回路图。在图9中,例示出利用侧热交换器35d从制冷运转切换到了制热运转的状态。另外,在图9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所有的热介质,被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加热而成为高温的热介质。因此,在将上述那样的高温的热介质输送到室内单元3而开始了室内单元3的送风的情况下,尽管正进行制冷运转,仍导致热风、即温度比人体体温高的空气被供给到室内。即,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为了避免该制冷运转时的高温热介质的供给,在空调装置100中,使用温度传感器70,该温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利用配管5与中继单元2连接着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入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
在开始制冷运转时,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制冷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在使送风机运转之前利用在接收到制冷运转的指令的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入口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热介质的温度。而且,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即35[℃]的情况下,使制冷运转模式起动而不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运转(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按照上述运转动作进行运转)。另外,在温度传感器70连续的检测温度低于35[℃]时或例如经过了5分钟之后,开始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的运转。
[送风机的控制例]
在从停止模式变更为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从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全制热运转模式中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的运转模式时,若立即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起动,则导致使用者的舒适性受损。
于是,控制装置50在从停止模式变更为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从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全制热运转模式中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的运转模式时,并非立即使对应的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运转,而是在预先设定的温度或时间经过之前使上述对应的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停止。接着,控制装置50在预先设定的温度或时间经过时开始送风机的运转。关于此时的送风机的风量,例如设为比在各个运转模式中预先设定的风量小的风量(微风)就行了。此后,控制装置50进一步提高风量而以在各个运转模式中预先设定的风量使送风机运转就行了。
另外,在从停止模式变更为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在从全制冷运转模式和全制热运转模式中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的运转模式时,以在经过微风以及弱风之后达到预先设定的风量的方式阶段性地使风量增大,以上述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经过微风以及弱风而在热介质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后,使接收到制热运转的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以预先设定的风量运转。
另外,关于作为温度传感器70连续的检测温度的判定条件而在上述说明中记载的35[℃],作为人体体温的通常温度被例举,作为其设定值,即便将35[℃]以外的温度用作基准,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另外,在35[℃]以外,尤其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为了得到温和的冷风感的判定条件而提供25[℃]、15[℃]这也不存在问题。
另外,图10表示与制热运转模式时的热介质总量的增加相对的热介质温度的上升时间的比例的一例。这是根据延长配管、蓄热槽等这样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要素、针对伴随着热介质总量的增加的用于达到规定温度的时间比例进行的图示。通过该图表,假定伴随着系统中的上述那样的温度变化的运转模式变化时的温度达到时间,为了调节热介质总量,确定配管5的长度、蓄热槽等这样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系统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只要能够切换流路即可,可以是三通阀等切换三方流路的部件或将开闭阀等进行二方流路的开闭的部件组合两个等。另外,也可以将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方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或将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方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组合两个等而用作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由流路的突然开闭产生的水锤。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是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具有三方流路的控制阀并与绕过利用侧热交换器35的旁通管一同设置。
另外,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使用能够以步进电机驱动式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部件就行了,既可以是二通阀,也可以使三通阀的一端关闭。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方流路的开闭的部件,并反复进行打开/关闭来控制平均流量。
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如四通阀那样示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三通流路切换阀并使制冷剂同样地流动。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载冷剂(防冻液)、水、载冷剂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蚀效果好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即便热介质经由室内单元3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热介质,因此,也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空调装置100中包括储液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储液器19。另外,通常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35安装有送风机,通过送风来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35,也可以使用利用了放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部件,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以使用利用水或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类型的部件。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35,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不论种类如何都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为四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未特别限定个数。另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为两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并不限于此,只要构成为能够对热介质进行冷却或/以及加热,设置几个都可以。并且,泵31a、泵31b并不限于各为一个,也可以将多个小容量的泵并列排列而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不仅可以通过使热源侧制冷剂不循环至室内单元3或室内单元3附近来谋求提高安全性,而且,在从自停止模式开始的室内单元的停止模式向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模式切换时、或者全制热运转模式与全制冷运转模式的相互切换这样的、给热介质带来温度变化的运转模式的变更中,在使热介质温度变化到规定的温度之后使室内单元3的送风机起动,而不会进行制冷运转模式中的热风或制热运转模式中的冷风的吹送,因此,可以提高室内单元3开始工作时的舒适性。
附图标记说明
1  室外单元、2  中继单元、3  室内单元、3a  室内单元、3b  室内单元、3c  室内单元、3d  室内单元、4  制冷剂配管、4a  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  制冷剂用连接配管、5  配管(热介质输送配管)、6  室外空间、7  室内空间、8  空间、9  建筑物、10  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  热源侧热交换器、13a  单向阀、13b单向阀、13c  单向阀、13d  单向阀、19  储液器、20  旁通管、2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a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5b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26  节流装置、26a  节流装置、26b  节流装置、27  开闭装置、28  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  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9  开闭装置、31  泵、31a  泵、31b  泵、32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4  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b  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c  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4d  热介质流量调节装置、35  利用侧热交换器、35a  利用侧热交换器、35b  利用侧热交换器、35c  利用侧热交换器、35d  利用侧热交换器、40  温度传感器、40a  温度传感器、40b  温度传感器、50  控制装置、70  温度传感器、100  空调装置、A  制冷剂循环回路、B  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3)

1.一种空调装置,具有:
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以及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以及
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输送配管连接泵、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以及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使热介质循环,
在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从搭载有各利用侧热交换器和与其对应的送风机的多个室内单元全部停止的运转模式起、所述室内单元的至少一台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时,
在向接收到开始指令的所述室内单元所搭载的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的所述热介质由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
开始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的所述室内单元的送风机被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正执行制冷运转模式或制热运转模式的所述室内单元中的至少一台接收到运转模式的变更指令时,
在向接收到运转模式的变更指令的所述室内单元所搭载的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的所述热介质由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冷却或加热直至达到规定的温度之后,
接收到运转模式的变更指令的所述室内单元的送风机被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
将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用于与所述规定的温度进行比较。
CN201280077260.8A 2012-11-29 2012-11-29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4813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80919 WO2014083652A1 (ja) 2012-11-29 2012-11-29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112A true CN104813112A (zh) 2015-07-29
CN104813112B CN104813112B (zh) 2017-10-24

Family

ID=5082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7260.8A Active CN104813112B (zh) 2012-11-29 2012-11-29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6463B2 (zh)
EP (1) EP2927614B1 (zh)
JP (1) JP5955409B2 (zh)
CN (1) CN104813112B (zh)
ES (1) ES2814352T3 (zh)
WO (1) WO20140836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188A (zh) * 2021-07-16 2021-09-24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控制的多联机系统及其自识别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9021B (zh) * 2015-03-27 2017-06-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中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和多联机系统
CN106288488B (zh) * 2016-08-29 2019-02-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和空调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19167249A1 (ja) 2018-03-02 2019-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9167250A1 (ja) * 2018-03-02 2019-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20200134809A (ko) * 2019-05-23 2020-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3419U (zh) * 2010-06-22 2011-04-20 方国明 集中式多联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
CN102059932A (zh) * 2009-11-18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2105750A (zh) * 2008-10-29 2011-06-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EP2341297A1 (en) * 2008-10-29 201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US20120006050A1 (en) * 2009-04-01 2012-0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2483249A (zh) * 2009-09-10 2012-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4756A (en) * 1983-12-21 1987-02-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Multi-room type air conditioner
JP2909190B2 (ja) * 1990-11-02 1999-06-23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AU649810B2 (en) * 1991-05-09 1994-06-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426824B2 (ja) 2003-11-05 2010-03-03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781046B2 (ja) * 2004-07-01 2006-05-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65257B1 (ko) * 2004-10-05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를 이용한 이차냉매사이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JP2006132818A (ja) * 2004-11-04 2006-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2099088A (zh) * 2008-10-27 201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汽油蒸气回收装置
EP2312229B1 (en) * 2008-10-29 2018-1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US9587843B2 (en) * 2008-10-29 2017-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lay unit
WO2010050007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0109571A1 (ja) * 2009-03-23 2010-09-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22091B (zh) * 2009-05-08 2014-07-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0131378A1 (ja) * 2009-05-12 2010-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1158305A1 (ja) * 2010-06-18 2011-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
JP5611376B2 (ja) * 2011-02-07 2014-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797317B (zh) * 2011-09-13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和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975202B (zh) * 2012-01-05 2016-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WO2014016865A1 (ja) * 2012-07-24 2014-0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921714B2 (ja) * 2012-11-30 2016-05-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750A (zh) * 2008-10-29 2011-06-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EP2341297A1 (en) * 2008-10-29 201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US20120006050A1 (en) * 2009-04-01 2012-0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2483249A (zh) * 2009-09-10 2012-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059932A (zh) * 2009-11-18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201803419U (zh) * 2010-06-22 2011-04-20 方国明 集中式多联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188A (zh) * 2021-07-16 2021-09-24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控制的多联机系统及其自识别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112B (zh) 2017-10-24
JP5955409B2 (ja) 2016-07-20
JPWO2014083652A1 (ja) 2017-01-05
EP2927614B1 (en) 2020-08-05
EP2927614A1 (en) 2015-10-07
WO2014083652A1 (ja) 2014-06-05
ES2814352T3 (es) 2021-03-26
US20150292757A1 (en) 2015-10-15
US10436463B2 (en) 2019-10-08
EP2927614A4 (en)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7071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154639B (zh) 空调装置
CN10308066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57841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09576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US9140459B2 (en) Heat pump device
JP600037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90511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8368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300827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4813112A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61B (zh) 空调装置
CN104797887A (zh)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70724B (zh) 空调装置
JP60620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917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46606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