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898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898A
CN102753898A CN2010800635014A CN201080063501A CN102753898A CN 102753898 A CN102753898 A CN 102753898A CN 2010800635014 A CN2010800635014 A CN 2010800635014A CN 201080063501 A CN201080063501 A CN 201080063501A CN 102753898 A CN102753898 A CN 102753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medium
thermal medium
col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5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鸠村杰
若本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53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25B2309/06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with cycle highest pressure above the supercritical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3In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8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and systems hav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9On-off valv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安全性并且降低给予环境的负荷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01)具有:检测从制冷剂回路漏出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浓度检测装置(39);以及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的出入口,基于来自浓度检测装置(39)的信息,遮断制冷剂的循环的遮断装置(第一遮断装置(37)、第二遮断装置(38))。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应用于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调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于建筑物外的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与配置于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散热、吸热,利用被加热、冷却了的空气而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在这样的大厦用多联空调中,连接有多台室内机,也有时混合有停止着的室内机和运转着的室内机。此外,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配管也有时最大成为100m。配管越长,越多的制冷剂被填充于系统内。
这样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的室内机通常被配置在人存在的室内空间(例如,办公室空间、居室、商店等)而被利用。由于某些原因,在从被配置于室内空间的室内机漏出制冷剂的情况下,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具有可燃性、有毒性,从对人体的影响和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成为大的问题。此外,即使是对人体无害的制冷剂,也会由于制冷剂泄漏,室内空间的氧浓度降低,也能够想到会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公开有在制冷剂从冷冻循环漏出时停止系统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0936号公报(例如,第5页等)
发明内容
另外,近年来,从地球温室效应的观点出发,有限制使用地球温室效应系数高的HFC系制冷剂(例如,R410A、R404A、R407C、R134a等)的趋势,提出了使用地球温室效应系数小的制冷剂(例如,二氧化碳等)的空调装置。即使在将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而用于大厦用多联空调的情况下,也需要大量的制冷剂,因此,不得不预先考虑在该制冷剂漏出到室内空间时的对策。
在表1中,表示以往制冷剂(R410A)和二氧化碳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的界限浓度。在表1的界限浓度[kg/m3]以下,表示不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该值用ISO·5149的值。如从表1可知,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界限浓度与以往制冷剂的界限浓度相比小得多。即,意味着二氧化碳制冷剂与以往制冷剂相比,相对于制冷剂泄漏,会由于稍微的制冷剂泄漏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表1]
各制冷剂的界限浓度
  制冷剂   界限浓度[kg/m3]
  R410A   0.44
  二氧化碳   0.07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将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泄漏如以往制冷剂的泄漏那样地产生的情况下,停止系统,但是未采取相对于二氧化碳制冷剂的泄漏的某些对策。即,在作为制冷剂而用二氧化碳的情况下,需要以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大前提,采取使制冷剂泄漏降低的某些对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安全性且降低给予环境的负荷的空调装置。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室外机至少包括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内机至少包括节流装置和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由配管连接,形成供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其中,该空调装置具有:浓度检测装置,设于上述室内机的内部或上述室内机的设置空间,检测从上述制冷剂回路漏出的制冷剂的浓度;以及遮断装置,设于上述室内机的内部的出入口侧,基于来自上述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遮断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室外机至少包括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热介质变换机至少包括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和泵,室内机至少包括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串联地由配管连接,形成供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上述泵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串联地由配管连接,形成供热介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回路,其中,该空调装置具有:浓度检测装置,设于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内部或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设置空间,检测从上述制冷剂回路漏出的制冷剂的浓度;以及遮断装置,设于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内部的出入口侧,基于来自上述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遮断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能够检测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安全性,而且能够减小环境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结构图。基于图1,说明空调装置100的详细的回路结构。在图1中,例示了连接4台室内机300的情况。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各构成构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的大小的关系不同。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0通过由配管400(配管400a、配管400b)连接室外机(热源机)200和室内机300(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而构成。即,在空调装置100中,多台室内机300相对于室外机200以并列的方式连接。另外,配管400是导通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此外,在空调装置100中,作为制冷剂封入有二氧化碳(CO2)。但是,并不是将制冷剂限定于二氧化碳,也可以将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其他的单一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例如二氧化碳和二乙醚的混合制冷剂)等用作制冷剂。
[室外机200]
压缩机201、油分离器202、四通阀等流路切换装置203、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和储存器205由配管400串联地连接,并装载于室外机200中。此外,油分离器202和压缩机201的吸入侧由回油毛细管206连接。
压缩机201吸入制冷剂,并压缩该制冷剂,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输送到制冷剂回路,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油分离器202设于压缩机201的排出侧,分离制冷剂与冷冻机油。流路切换装置203设于油分离器202的下游侧,切换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外侧热交换器)204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气体冷却器)而发挥作用,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储存器205设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由于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相对于过渡的运转的变化(例如,室内机300的运转台数的变化)的剩余制冷剂。回油毛细管206使由油分离器202捕捉到的冷冻机油返回至压缩机201的低压侧。
[室内机300]
第一遮断装置303、节流装置302、利用侧热交换器(室内侧热交换器)301和第二遮断装置304串联地连接,并装载于室内机300中。第一遮断装置303由二通阀等构成,开闭配管400a。第一遮断装置303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配管400a侧。利用侧热交换器301在制热运转时作为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供给空调对象空间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节流装置302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通过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第二遮断装置304由二通阀等构成,开闭配管400b。第二遮断装置304设于节流装置302a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之间的配管400a。
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连接有4台室内机300的情况,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b、室内机300c、室内机300d而图示。此外,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对应,利用侧热交换器301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b、利用侧热交换器301c、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而图示。同样,节流装置302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b、节流装置302c、节流装置302d而图示。
同样,第一遮断装置303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一遮断装置303a、第一遮断装置303b、第一遮断装置303c、第一遮断装置303d而图示。同样,第二遮断装置304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一遮断装置304a、第一遮断装置304b、第一遮断装置304c、第一遮断装置304d而图示。另外,室内机300的连接台数不限定于4台。
说明空调装置1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
[制冷运转模式]
图2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2中,以室内机300全部正在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中,以箭头标记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201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02。在油分离器202中,制冷剂与混合于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被分离。被分离了的冷冻机油通过回油毛细管206,返回压缩机201的低压侧,最终返回压缩机201。在油分离器202中被分离了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装置203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
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由省略图示的送风机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向空气散热。因为制冷剂使用二氧化碳,所以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使温度降低的状态,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该低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通过配管400a从室外机200流出。然后,分别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
流入了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遮断装置303a~第一遮断装置303d,通过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d的各节流装置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入了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与由省略图示的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空气吸热,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
通常,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入口,设有温度传感器(图4所示的温度传感器306、温度传感器307)。并且,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利用来自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入口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而被调整。具体而言,通过这些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息算出过热度(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入口的制冷剂温度),决定节流装置302的开度,调整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以使过热度成为2~5℃左右。
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的低压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遮断装置304a~第二遮断装置304d之后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通过配管400b,流入室外机200。流入了室外机200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装置203,流入储存器205。流入了储存器205的制冷剂的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被分离,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01。
在这样的制冷运转模式下,因为在各室内机300中进行过热度控制,所以液体状态的制冷剂不流入储存器205。可是,在具有过渡的状态、停止着的室内机300时,有时少量的液体状态(干燥度0.95左右)的制冷剂会流入储存器205。流入了储存器205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蒸发而被吸引到压缩机201,或经由设于储存器205的出口配管的回油孔(省略图示)而被吸引到压缩机201。
[制热运转模式]
图3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3中,以室内机300全部正在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中,以箭头标记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201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02。在油分离器202中,制冷剂与混合于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被分离。被分离的冷冻机油通过回油毛细管206,返回压缩机201的低压侧,最终返回压缩机201。在油分离器202中被分离了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203,通过配管400b,从室外机200流出。从室外机200流出的制冷剂分别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
流入了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遮断装置304a~第二遮断装置304d,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中,通过与由省略图示的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向空气散热,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使温度降低的状态,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该低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d的各自节流装置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通过第一遮断装置303a~第一遮断装置303d,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
如上述那样,通常,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口,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图4所示的压力传感器308)。并且,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利用来自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口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息而被调整。具体而言,通过这些来自传感器的信息算出过冷却度(通过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检测压力换算的饱和温度-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决定节流装置302的开度,调整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而使过冷却度成为2~5℃左右。
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配管400a,流入室外机200。该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与由省略图示的送风机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空气吸热,干燥度逐渐变大。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出口,成为干燥度大的状态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装置203,流入储存器205。流入了储存器205的制冷剂的液体制冷剂与气体制冷剂被分离,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01。
在这样的制热运转模式下,剩余制冷剂始终存在于储存器205中。流入了储存器205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蒸发而被吸引到压缩机201,或经由设于储存器205的出口配管的回油孔(省略图示)而被吸引到压缩机201。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室内机300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室内机300的内部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基于图4和图5,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特征事项。在室内机300中,如上述那样设有第一遮断装置303、节流装置302、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第二遮断装置304。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室内机300中设有温度传感器306、温度传感器307、压力传感器308、浓度检测装置305。
温度传感器306设于第一遮断装置30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之间,检测在该部分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07设于节流装置302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之间,检测在该部分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传感器308设于与温度传感器307同样的位置,检测在该部分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浓度检测装置305检测制冷剂(在实施方式1中为二氧化碳)的浓度,特别是检测人存在的空间的制冷剂浓度。
另外,在图4和图5中,例示了浓度检测装置305设于室内机300的内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附近的情况,但是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该位置。例如,也可以不将浓度检测装置305设置在室内机300内,而将其设置在设置有室内机300的空间。即,由于浓度检测装置305的设置目的是检测人存在的空间的制冷剂浓度,所以只要被设置在设置有室内机300的空间的任意的场所即可。此外,例如也可以在遥控器(省略图示)中装入浓度检测装置305。
在图4中例示了第一遮断装置303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配管400a侧,第二遮断装置304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配管400b侧,在第一遮断装置303与第二遮断装置304之间设有节流装置30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情况。相对于此,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与节流装置302之间设置第一遮断装置303。此外,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在通电时是打开状态,在非通电时是关闭状态。
在浓度检测装置305中内置有如下的开关构造,即,在低于规定浓度时成为开关接通状态,在规定浓度以上时成为开关断开状态。当然也可以不在浓度检测装置305中内置开关构造,而是将开关(触点)作为另外的零件的结构。该规定浓度作为所使用的制冷剂的泄漏界限浓度。由于在将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的泄漏界限浓度是0.07[kg/m3](参照表1),所以通常将该浓度作为规定浓度而执行内置于浓度检测装置305的开关的接通/断开。
可是,在空调装置100中,考虑到浓度检测装置305的偏差、室内空间的浓度分布等,将泄漏界限浓度的1/10的浓度规定为规定浓度。即,在空调装置100中,以0.007[kg/m3]为阈值(规定浓度),开关接通/断开。具体而言,在低于0.007[kg/m3]时,开关为接通的状态,在0.007[kg/m3]以上时,开关为断开的状态。
此外,不是交流驱动而是直流驱动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电气部。这是因为,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在空调装置100的通常运转中成为打开状态,但是为了对应电气部的长寿命化的要求,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采用直流驱动的电气部,而不是交流驱动的电气部。具体而言,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阀的开闭通过步进电动机而进行。即,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具有作为电气部的步进电动机。
此外,由于第一遮断装置303设置于高压侧(在制冷运转时),所以CV值小即可,在5HP(马力)左右时,CV=2左右(1以上)。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遮断装置304设置于低压侧(在制冷运转时),所以CV值需要增大,在5HP左右时,CV=5左右(5以上)。另外,如图5所示,在节流装置302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之间设有第一遮断装置303时,由于在制冷运转时成为低压状态,所以CV值需要选定较大的值。在该情况下,选定V=5左右的值即可。但是,如图4所示那样地设置的情况能减小第一遮断装置303的CV值,所以在成本上是有利的。
此外,从紧急时要求遮断的特性出发,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最低动作压力差不得不是0[kPa]左右的充分小的值。此外,由于空调装置100是能切换制冷和制热的热泵方式的空调装置,对于制冷和制热流动是反向的,所以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使用能够双向流动的装置。另外,也假想浓度检测装置305在停电时、无法从商用电源对浓度检测装置305供给电力的情况下,若使用能内置电池的浓度检测装置,则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作为制冷剂而使用二氧化碳,所以需要减小自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泄漏量,需要使该泄漏量为3.0×10-9[m3/sec]左右。这是假定二氧化碳在被认为用于设置室内机300的最小的房间中数年间持续泄漏的情况的量。
接着,说明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动作。在由浓度检测装置305检测到规定浓度0.007[kg/m3]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判断为自制冷剂回路产生了制冷剂泄漏,断开浓度检测装置305的开关,停止对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的通电。其结果,第一遮断装置303和第二遮断装置304成为关闭状态,能遮断顺着配管400a、配管400b从室外机200流入的制冷剂,能防止朝向室内的制冷剂泄漏。
采用了以上说明那样的结构的空调装置100能检测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使安全性大幅度提高。此外,因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使用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物质,所以能减小环境负荷。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基于图6说明空调装置的设置例。该空调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冷冻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机作为运转模式而能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中,采用了直接利用制冷剂的方式(直膨方式),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中,采用了间接利用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的方式(间接方式)。即,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将贮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传递到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以下,称为热介质),利用贮存在热介质中的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对空调对象空间制冷或制热。
在图6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夹设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变换机3。热介质变换机3利用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由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并且,在室外机1中生成的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配送至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之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内机2供给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室内机2被配置在能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变换机3作为与室外机1和室内机2不同的壳体,构成为能够设置于与室外空间6和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室外机1和室内机2由制冷剂配管4和配管5分别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传递到室内机2。
如图6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用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各室内机用2根配管5连接。这样,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中,通过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介质变换机3),施工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6中,例示了热介质变换机3被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但是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天花板内等空间(例如,建筑物9中的天花板内等空间,以下,仅称为空间8)的状态。除此之外,热介质变换机3也能设置在具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等。此外,在图6中,例示了室内机2是天花板盒型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天花板埋入型、天花板吊下式等只要直接或通过管路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就可以是任意的种类。
在图6中例示了室外机1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室外机1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中,只要能够利用排气管路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之外,也可以设置于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在这样的场所设置室外机1,也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此外,热介质变换机3也能够设置于室外机1的附近。但是,若从热介质变换机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相当大,因此,节能的效果变弱,这一点需要注意。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介质变换机3的连接台数不限定于图6所图示的台数,只要根据设置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1)的回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构成图。基于图7,说明空调装置101的详细的结构。如图7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所包括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此外,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配管5连接。另外,有关制冷剂配管4,后面详述。
[室外机1]
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存储器19由制冷剂配管4串联地连接并装载于室外机1中。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制热运转模式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制冷运转模式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气体冷却器)而发挥作用,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储存器19设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由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相对于过渡的运转的变化(例如,室内机2的运转台数的变化)的剩余制冷剂。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装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通过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7中,例示了4台室内机2连接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情况,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而图示。此外,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相对应,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而图示。另外,与图6相同,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4台。
[热介质变换机3]
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装载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1个开闭装置17、4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第一遮断装置37、第二遮断装置38和浓度检测装置39。第一遮断装置37和第二遮断装置38分别设置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利用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在室外机1中生成并贮存于热源侧制冷剂的低温热量或高温热量传递到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冷却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加热热介质。
2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通过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构件,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
开闭装置17(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由二通阀等构成,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设于第一遮断装置37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
4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由二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而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2个泵21(泵21a、泵21b)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泵21b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2个泵21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即可。另外,也可以将泵21a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之间的配管5。此外,也可以将泵21b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之间的配管5。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三通中的另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三通中的再一通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而图示。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三通中的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三通中的另一通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三通中的再一通连接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而图示。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能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调整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侧连接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一侧连接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而图示。此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此外,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设有各种检测部件(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压力传感器36和浓度检测装置39)。由这些检测部件检测到的信息(例如,温度信息、压力信息、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信息)送到统一控制空调装置10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利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设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附近的省略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遮断装置37的开闭、第二遮断装置38的开闭、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于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于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设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而图示。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相同,设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浓度检测装置39检测热介质变换机3内部的制冷剂的浓度。
此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和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的转速(包含接通/断开)、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第一遮断装置37的开闭、第二遮断装置38的开闭、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开度等,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对每个单元设置,还可以设置于室外机1或热介质变换机3。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配管和连接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配管构成。配管5与连接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室内机2的台数相应地分支(在这里为各4分支)。并且,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并且,在空调装置101中,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第一遮断装置37、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第二遮断装置38和存储器19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此外,由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列连接于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作为多个系统。
由此,在空调装置101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即,在空调装置101中,利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说明空调装置101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该空调装置101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能够在该室内机2中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装置101能使全部室内机2进行相同的运转,并且能够使室内机2各自进行不同的运转。
在空调装置101所执行的运转模式下,具有驱动着的所有的室内机2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驱动着的所有的室内机2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作为制冷负荷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和作为制热负荷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调装置101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低温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另外,在图8中,以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此外,在图8中,以实线箭头标记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虚线箭头标记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8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使泵21a和泵2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温度降低了的高压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压制冷剂经由第一遮断装置37、开闭装置17后被分支,利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另外,开闭装置17为打开。
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通过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一边冷却热介质,一边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通过第二遮断装置38,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关闭。由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均为关闭,所以没有通过旁通配管4d(连接第一遮断装置37和开闭装置17之间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能够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成为旁通的制冷剂配管4)的制冷剂的流动。但是,旁通配管4d的一端成为高压状态,旁通配管4d由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充满。
此外,节流装置16a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同样,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热成为恒定。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低温热量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a和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通过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下,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供给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此外,通过控制而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能够供给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任一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被置于中间的开度,从而确保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
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控器关闭),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8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所以流过热介质,然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并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9是表示空调装置101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高温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另外,在图9中,以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此外,在图9中,以实线箭头标记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虚线箭头标记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9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使泵21a和泵2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了第二遮断装置38后分支,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温度降低的高压的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利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17、第一遮断装置37,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另外,开闭装置17为打开。
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并且,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关闭。由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均为关闭,所以没有通过旁通配管4d的制冷剂的流动。但是,旁通配管4d的一端是低压的二相管,旁通配管4d由低压的制冷剂充满。
此外,节流装置16a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值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冷却(过冷却度)成为恒定。同样,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值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却成为恒定。另外,在能够测量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饱和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压力传感器36而使用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高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a和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通过在热介质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下,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供给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此外,通过控制而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能够供给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任一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被置于中间的开度,从而确保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此外,原本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由其入口与出口的温度差控制,但是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几乎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廉价地构成系统。
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控器关闭),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9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所以流过热介质,然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并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
图10是表示空调装置101的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0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低温热量负荷,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高温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另外,在图10中,以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此外,在图10中,以实线箭头标记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虚线箭头标记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0所示的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将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使泵21a和泵2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温度降低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经由第一遮断装置37,通过旁通配管4d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成为温度进一步降低的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制冷剂利用节流装置16b而膨胀,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一边冷却热介质,一边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遮断装置38,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为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为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打开。由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为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打开,所以在旁通配管4d的内部流动有高压制冷剂,旁通配管4d由高压的热源侧制冷剂充满。
此外,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热成为恒定。此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为关闭。另外,也可以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得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值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冷却成为恒定。此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为全开,通过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或过冷却。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高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此外,在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低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通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外,通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下,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供给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且温度少许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且温度少许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下,不混合而分别导入具有高温热量负荷、低温热量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均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此外,通过进行控制,在制热侧,使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并在制冷侧,使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而能供给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执行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控器关闭),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10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所以流过热介质,然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并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
图11是表示空调装置101的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1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高温热量负荷,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低温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另外,在图11中,以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此外,在图11中,以实线箭头标记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虚线箭头标记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1所示的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使泵21a和泵2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遮断装置3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流入作为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成为在超临界状态下温度降低的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制冷剂利用节流装置16b而膨胀,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由于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和旁通配管4d,通过第一遮断装置37,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
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为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关闭。由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为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为关闭,所以在旁通配管4d的内部流动有低压二相制冷剂,旁通配管4d由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充满。
此外,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被控制,使得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到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到的温度之差而获得的过冷却成为恒定。此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为关闭。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为全开,通过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却。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高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此外,在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低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利用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通过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通过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下,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供给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且温度少许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且温度少许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
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下,不混合而分别导入具有高温热量负荷、低温热量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均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此外,通过进行控制,在制热侧,使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并在制冷侧,使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而能供给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执行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控器关闭),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7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所以流过热介质,然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并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第一遮断装置37、第二遮断装置38和浓度检测装置39的结构和动作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第一遮断装置303、第二遮断装置304和浓度检测装置305相同。此外,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1的电驱动方式、最低动作压力差、泄漏量等基本规格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相同。另外,假想在停电时、无法从商用电源对浓度检测装置3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若浓度检测装置39也使用能够利用电池工作的装置,则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由设置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浓度检测装置39检测到规定浓度0.007[kg/m3]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判断为从热介质变换机3产生了制冷剂泄漏,浓度检测装置39的开关断开,停止对第一遮断装置37和第二遮断装置38的通电。其结果,第一遮断装置37和第二遮断装置38成为关闭状态,能遮断顺着制冷剂配管4从室外机1流入的制冷剂,能防止朝向室内的制冷剂泄漏。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浓度检测装置39设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内部的情况,但是设置位置不限定于该位置。例如,也可以将浓度检测装置39不设置于热介质变换机3内,而设置于设置有热介质变换机3的空间。即,由于浓度检测装置39的设置目的是检测人存在的空间的制冷剂浓度,所以只要将其设置于设置有热介质变换机3的空间的任意的场所即可。此外,例如也可以将浓度检测装置39装入遥控器(省略图示)。
[制冷剂配管4]
如以上说明那样,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1具备几个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中,在连接室外机1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有热源侧制冷剂。
[配套5]
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1所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中,在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有水、防冻液等热介质。
[热源侧制冷剂]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以使用地球温室效应系数为比较小的值的二氧化碳(CO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其他的单一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作为热源侧制冷剂而使用。例如,能将二氧化碳和二乙醚的混合物作为热源侧制冷剂而使用。
[热介质]
作为热介质,例如能使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而,在空调装置101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物质,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采用了以上说明那样的结构的空调装置101,能检测来自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制冷剂泄漏,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性。此外,因为空调装置101的制冷剂使用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物质,所以能减小环境负荷。
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1中,在旁通配管4d内,根据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状态,成为压力状态不同的情况,由高压制冷剂和低压制冷剂中的任一制冷剂充满。
此外,在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和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状态(加热或冷却)变化时,到目前为止为热水的水被冷却而成为冷水,为冷水的水被加热而成为热水,产生能量的浪费。因此,在空调装置101中,在以制冷为主运转模式和以制热为主运转模式的任一模式下,始终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成为制热侧,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成为制冷侧。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混合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的情况下,通过将与进行着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相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向连接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流路切换,将与进行着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相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向连接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流路切换,能够在各室内机2中,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是能够切换三通阀等的三通流路的装置或组合两个进行开闭阀等的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等、能够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此外,改变步进电动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的三通流路的流量的装置或组合两个改变电子式膨胀阀等的二通流路的流量的装置等,也可以用作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在该情况下,也能防止由流路的突然开闭而造成的水锤。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且该控制阀与将利用侧热交换器26作为旁路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此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使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式且能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即可,无论是二通阀还是关闭了三通阀的一端的装置均可。此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的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通过反复接通/断开而控制平均的流量。
此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被表示为如二通流路切换阀那样,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三通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以相同的方式流动。此外,还可以使用四通阀而构成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
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01作为能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空调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即使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分别为1个,与它们并列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仅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结构,也发挥同样的效果。
此外,当然在只连接1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的情况下同样的效果成立,并且,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即使设置多个进行相同的动作的装置也没有问题。另外,以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内置于热介质变换机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既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中,也可以使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构成为不同个体。
此外,一般而言,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安装有送风机,多数情况下通过送风促进凝结或蒸发,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能使用利用了放射的暖气片那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能使用利用水、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类型的装置。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的装置,无论种类都能够使用。
在实施方式2中,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为4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个数并不特别限定。此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为2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构成为能够冷却或/和加热热介质,也可以设置若干个。另外,泵21a、泵21b不限定于各一个,也可以并列排列地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
在实施方式2中,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分别逐个连接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1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分别连接多个装置。在该情况下,只要使连接于相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第二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以相同的方式动作即可。
如以上那样,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能够检测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大幅度地提高安全性。另外,能将实施方式1说明的内容适宜应用于实施方式2的内容,能将实施方式2说明的内容适宜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内容。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变换机、4制冷剂配管、4d旁通配管、5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储存器、21泵、21a  泵、21b  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b第三温度传感器、35c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37第一遮断装置、38第二遮断装置、39浓度检测装置、100空调装置、101空调装置、200室外机、201压缩机、202油分离器、203流路切换装置、204热源侧热交换器、205储存器、206回油毛细管、300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b室内机、300c室内机、300d室内机、301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b利用侧热交换器、301c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利用侧热交换器、302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b节流装置、302c节流装置、302d节流装置、303第一遮断装置、303a第一遮断装置、303b第一遮断装置、303c第一遮断装置、303d第一遮断装置、304第二遮断装置、304a第二遮断装置、304b第二遮断装置、304c第二遮断装置、304d第二遮断装置、305浓度检测装置、306温度传感器、307温度传感器、308压力传感器、400配管、400a配管、400b配管、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2)

1.一种空调装置,
室外机至少包括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
室内机至少包括节流装置和利用侧热交换器,
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由配管连接,形成供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装置具有:
浓度检测装置,设于上述室内机的内部或上述室内机的设置空间,检测从上述制冷剂回路漏出的制冷剂的浓度;以及
遮断装置,设于上述室内机的内部的出入口侧,基于来自上述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遮断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
2.一种空调装置,
室外机至少包括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
热介质变换机至少包括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和泵,
室内机至少包括利用侧热交换器,
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节流装置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串联地由配管连接,形成供向超临界状态转变的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
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上述泵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串联地由配管连接,形成供热介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装置具有:
浓度检测装置,设于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内部或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设置空间,检测从上述制冷剂回路漏出的制冷剂的浓度;以及
遮断装置,设于上述热介质变换机的内部的出入口侧,基于来自上述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遮断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在通电时为打开状态,在非通电时为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在上述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成为规定浓度以上时被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规定浓度设定为低于热源侧制冷剂的泄漏界限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的电气部被直流电源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具有作为上述电气部的步进电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来自上述遮断装置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泄漏量为3.0×10-9[m3/sec]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遮断装置中的制冷运转时设置于高压侧的遮断装置的CV值为1以上,设置于低压侧的遮断装置的CV值为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的最低动作压力差为0[kgf/cm2]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断装置是热源侧制冷剂能够双向流动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浓度检测装置从商用电源或电池接受电力的供给。
CN2010800635014A 2010-02-10 2010-02-10 空调装置 Pending CN1027538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0828 WO2011099063A1 (ja) 2010-02-10 2010-02-10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898A true CN102753898A (zh) 2012-10-24

Family

ID=44367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5014A Pending CN102753898A (zh) 2010-02-10 2010-02-10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72672A1 (zh)
EP (1) EP2535653A4 (zh)
JP (1) JPWO2011099063A1 (zh)
CN (1) CN102753898A (zh)
WO (1) WO201109906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212A (zh) * 2013-01-25 2015-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系统
CN106440584A (zh) * 2016-11-23 2017-02-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装置、方法和空调
CN109477676A (zh) * 2016-07-15 2019-03-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系统
WO2023174395A1 (zh) * 2022-03-17 2023-09-2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冷媒泄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8849B2 (ja) * 2013-08-26 2015-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媒漏洩検知方法
JP6624811B2 (ja) * 2015-05-27 2019-12-25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
WO2017006462A1 (ja) * 2015-07-08 2017-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7085887A1 (ja) * 2015-11-20 2017-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7187483A1 (ja) * 2016-04-25 2017-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7203606A1 (ja) * 2016-05-24 2017-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GB2566201B (en) * 2016-07-15 2021-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215819B2 (ja) * 2017-01-11 2023-01-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室内ユニット
WO2018216127A1 (ja) * 2017-05-24 2018-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EP3647687B1 (en) * 2017-06-26 2022-07-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evice utilizing heat pump
WO2020004108A1 (ja) 2018-06-25 2020-01-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20003086A (ja) 2018-06-25 2020-01-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775637A (zh) * 2018-07-09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20109343A (ja) * 2019-01-02 2020-07-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遮断弁
JP7413896B2 (ja) * 2020-03-31 2024-01-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7076A (ja) * 1983-09-08 1985-04-02 Fujitsu Ten Ltd 電磁弁ソレノイドの電流制御装置
JPH05306849A (ja) * 1992-04-30 1993-11-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2004205142A (ja) * 2002-12-26 2004-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825008A (zh) * 2005-02-26 2006-08-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第二制冷剂泵驱动式空调器
JP2009115325A (ja) * 2007-11-01 2009-05-28 Yazaki Corp 冷却装置
JP2010007998A (ja) * 2008-06-27 2010-01-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9907B2 (ja) * 1988-08-12 1997-05-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414464B2 (ja) * 1993-12-09 2003-06-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0320936A (ja) 1999-05-11 2000-11-24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冷凍サイクルの安全装置
JP2001071741A (ja) * 1999-09-02 2001-03-21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1208392A (ja) * 2000-01-31 2001-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US6907748B2 (en) * 2003-02-28 2005-06-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VAC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venting
WO2005052468A1 (ja) * 2003-11-28 2005-06-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冷蔵庫
JP4296081B2 (ja) * 2003-12-09 2009-07-15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電磁弁
JP2006052934A (ja) * 2004-07-12 2006-02-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
CN2924197Y (zh) * 2006-06-06 2007-07-18 阎志灿 封闭式电动直通阀
JPWO2009133643A1 (ja) * 2008-04-30 2011-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292940B2 (ja) * 2008-06-20 2013-09-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7076A (ja) * 1983-09-08 1985-04-02 Fujitsu Ten Ltd 電磁弁ソレノイドの電流制御装置
JPH05306849A (ja) * 1992-04-30 1993-11-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2004205142A (ja) * 2002-12-26 2004-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825008A (zh) * 2005-02-26 2006-08-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第二制冷剂泵驱动式空调器
JP2009115325A (ja) * 2007-11-01 2009-05-28 Yazaki Corp 冷却装置
JP2010007998A (ja) * 2008-06-27 2010-01-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212A (zh) * 2013-01-25 2015-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系统
CN104838212B (zh) * 2013-01-25 2017-07-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系统
CN109477676A (zh) * 2016-07-15 2019-03-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系统
CN106440584A (zh) * 2016-11-23 2017-02-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装置、方法和空调
CN106440584B (zh) * 2016-11-23 2018-10-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装置、方法和空调
WO2023174395A1 (zh) * 2022-03-17 2023-09-2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冷媒泄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72672A1 (en) 2012-11-01
EP2535653A1 (en) 2012-12-19
WO2011099063A1 (ja) 2011-08-18
JPWO2011099063A1 (ja) 2013-06-13
EP2535653A4 (en)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898A (zh) 空调装置
CN10236551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0277071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US2018015650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integra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10248327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4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1026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217261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221759A (zh) 空调机
CN103328909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60A (zh) 空调装置
CN10507435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61815A (zh) 空调装置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3842742A (zh) 空调装置
CN103917834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75881A (zh) 空调装置
CN102401503A (zh) 空调系统
CN102575860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81311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813110A (zh) 空调装置
CN102753910B (zh) 冷冻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