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262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262A
CN103210262A CN2011800541670A CN201180054167A CN103210262A CN 103210262 A CN103210262 A CN 103210262A CN 2011800541670 A CN2011800541670 A CN 2011800541670A CN 201180054167 A CN201180054167 A CN 201180054167A CN 103210262 A CN103210262 A CN 103210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medium
heat exchanger
medium
hea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浩司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9705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42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0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2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separate supply and return lines for hot and cold heat-exchange fluids i.e. so-called "4-conduit"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侧流路中的能够切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设置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和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由此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具体来说,通过制冷剂散热而被加热的空气、或者制冷剂吸热而被冷却的空气来实施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氢氟碳化合物)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
另外,在被称为制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而且,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中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并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板式散热器等输送来实施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被称为废热回收型制冷机的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4条水管,同时供给冷却、加热了的水等,在室内机中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还有如下装置,该装置将1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的附近,并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室外机和具有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通过2条配管连接,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另外,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存在一种空气调节装置,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循环到中继器,并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循环到室内机,由此,在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的同时,使热介质的输送动力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存在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仅在设置在屋外的热源机内循环,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需要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这里,要通过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量时,输送动力等对能量的消耗量变得比制冷剂高。由此可知,循环路径变长时,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由此,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良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能够实现节能。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能够按照每个室内机选择制冷或制热,必须从室外侧到室内连接4条配管,施工性差。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室内机必须分别具有泵等2次介质循环机构,所以不仅成为昂贵的系统,而且噪音还大,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位于室内机的附近,所以不能排除制冷剂在接近室内的场所泄漏这样的危险性。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所以在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的情况下,不能在各室内机中发挥最大能力,成为浪费能量的结构。另外,由于分支单元和延长管的连接为制冷2条、制热2条合计4条配管,其结果,成为类似于室外机和分支单元被4条配管连接的系统的结构,成为施工性差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将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是没有问题的,但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下,将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由于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温度梯度,存在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节能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的附近而实现安全性的提高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减少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热介质转换器)或室内机之间的连接配管,实现施工性的提高,并且提高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其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而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热介质循环回路,其通过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而使热介质循环,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将能够切换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中的所述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够缩短供热介质循环的管,由于输送动力减少,所以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节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发生了热介质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也是少量的,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由于能够提高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效率,所以能够进一步有助于能量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另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
图8是表示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的运转状态的ph线图。
图9是用于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在R32和HFO1234yf的混合制冷剂中使R32的混合比率变化的情况下的冷凝器侧及蒸发器侧的温度梯度的图。
图12是表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动的流程图。
图13是具体地表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构造的图,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热介质转换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14是具体地表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构造的图,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热介质转换器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基于图1对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进行说明。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机作为运转模式能够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此外,包含图1,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源机即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隔设在室外机1和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转换器3。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通过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由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被配送到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的建筑物9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并经由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用于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转换器3构成为与室外机1及室内机2独立的框体,能够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室外机1及室内机2分别通过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连接,用于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向室内机2传递。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由2条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各室内机2由2条配管5连接。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2条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转换器3),由此,施工变得容易。
此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热介质转换器3处于建筑物9的内部,但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顶棚背面等的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因此,热介质转换器3即使设置在顶棚背面以外,只要是居住空间以外能够与屋外通气的空间,还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还能够设置在具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中的与屋外通气的空间等。另外,热介质转换器3还能够设置在室外机1的附近。但是,从热介质转换器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时,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相当大,因此需要留意节能的效果变差的情况。
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外机1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机1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只要能够通过排气管将废热向建筑物9外排出,还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机1设置在这样的场所,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内机2为顶棚盒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顶棚埋入式或顶棚悬挂式等,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可以采用任意种类。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转换器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所示的台数,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设置的建筑物9相应地决定台数即可。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基于图2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0的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另外,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并通过配管5被连接。此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在后面详细说明。
[室外机1]
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12、储存器19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串联连接并搭载在室外机1中。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无论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是怎样,都能够使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固定方向。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由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并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存器19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用于存储因制热运转时和制冷运转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者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相对的剩余制冷剂。
止回阀13d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外机1的方向)流动。止回阀13a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1向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向)流动。止回阀13b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转换器3流通。止回阀13c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热介质转换器3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
第一连接配管4a在室外机1内对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止回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止回阀13a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配管4b在室外机1内对止回阀13d和热介质转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此外,在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不一定必须设置它们。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搭载有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通过配管5与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4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情况,从纸面下方开始依次示出了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相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示出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此外,与图1同样地,将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限定为图2所示的4台。
[热介质转换器3]
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搭载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室外机1中生成的存储于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向热介质传递。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
2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即可。
2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a被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b被设置在对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的配管上。
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来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2个泵21(泵21a、泵21b)用于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泵21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2个泵21例如由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泵等构成,能够根据室内机2中的负荷的大小调整其流量即可。
4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例如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对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分别各设置2个。也就是说,对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置有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第一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第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对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置有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第一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第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
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泵(热介质送出装置)21a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一端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另一端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之间的流路中的第一连接口连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的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另一端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一端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之间的流路中的第二连接口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而且,通过控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来切换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通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的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泵(热介质送出装置)21b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一端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另一端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之间的流路中的第一连接口连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的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另一端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一端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之间的流路中的第二连接口连接,三通之一通过配管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而且,通过控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来切换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通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另外,关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并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另外,关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控制向配管5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通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通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即,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根据流入室内机2的热介质的温度及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来调整流入室内机2的热介质的量,能够将与室内负荷相应的最佳的热介质量提供给室内机2。
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依次图示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而且,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且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而且,在室内机2中,在停止或温度传感器关闭等不需要负荷的时候,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全闭,由此,能够停止向室内机2的热介质供给。
另外,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设置有各种检测机构(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及压力传感器36)。由这些检测机构检测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输送到综合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并被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室内机2的热介质流量的调整等控制。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被设置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被设置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被设置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34也可以设置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的流路上。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另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机构中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来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风机的转速(包含导通/断开)、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驱动等,从而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此外,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每个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1或热介质转换器3中。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部分构成。配管5与被连接到热介质转换器3的室内机2的台数相应地分支(这里是各分4支)。而且,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来决定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另外,通过控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来决定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能够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因此,能够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交换效率。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及储存器19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而构成了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流路、泵21、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通过配管5连接而构成了热介质循环回路B。也就是说,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每一个上并联地连接有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使热介质循环回路B成为多个系统。
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经由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运转模式]
对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在该室内机2中能够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在室内机2的全部中进行相同的运转,并且能够在各个室内机2中进行不同的运转。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运转模式中,具有所驱动的室内机2的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所驱动的室内机2的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冷负荷比制热负荷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热负荷比制冷负荷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3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了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图3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及泵21b驱动,并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开闭装置17a之后被分支,并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
该二相制冷剂从纸面下侧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并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在冷却热介质的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上侧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并能够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从而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和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过热度)固定。同样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从而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的温度和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固定。另外,开闭装置17a为开,开闭装置17b为闭。
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及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
这里,被泵21a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下侧流出,并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另外,被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下侧流出,并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
被泵21a及泵21b压出的热介质分别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中合流,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通过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此外,此时,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优选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室内空气(第二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的方式构成。
由此,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达到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中分流,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设置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能够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如图3所示,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对流地流动时,热交换效率好,COP提高。
另外,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蒸发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蒸发了的气体制冷剂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并且能够实现适当的制冷剂分配。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却了的热介质根据重力效果下沉到热交换器的下方。因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进一步实现有效率的运转。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实现室内空间7中所需的空调负荷的供给。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任意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以确保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的方式,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控制成中间开度。
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不需要使热介质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3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负荷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4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4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4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图4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支并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分别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从纸面上侧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下侧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制冷剂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而且,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从而使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过冷却度)固定。同样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从而使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固定。另外,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开。此外,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压力传感器36使用该中间位置的温度。该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压力传感器36,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及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
这里,被泵21a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加热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上侧流出,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另外,被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加热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上侧流出,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
被泵21a及泵21b压出的热介质分别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中合流,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外,此时,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优选为与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情况相同的方向,以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的方式构成。
由此,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实现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中分流,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设置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能够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如图4所示,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对流地流动时,热交换效率好,COP提高。
另外,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冷凝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根据重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下侧移动。由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加热了的热介质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方浮起。由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运转。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以确保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的方式,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控制成中间开度。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通过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几乎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4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冷能负荷、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图5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纸面上侧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下侧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从纸面下侧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同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上侧流出,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室外机1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并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从而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和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固定。另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闭。此外,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从而使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固定。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全开,通过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或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
这里,被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加热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上侧流出,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另外,被泵21a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下侧流出,并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
通过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并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通过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并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实现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且温度稍微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再次被吸入泵21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且温度稍微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再次被吸入泵21a。此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但任意一方都优选以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的方式构成。
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制热侧,以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制冷侧,以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供给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设置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在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中,能够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如图5所示,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对流地流动时,热交换效率好,COP提高。
另外,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蒸发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蒸发了的气体制冷剂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并且能够实现适当的制冷剂分配。另外,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却了的热介质根据重力效果下沉到热交换器的下方。因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运转。
而且,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冷凝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根据重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下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而且,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加热了的热介质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方浮起。因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运转。
执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5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产生热能负荷、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图6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1中,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纸面上侧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下侧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从纸面下侧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从而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上侧流出,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
流入室外机1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以使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固定。另外,节流装置16a为全开,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闭。此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全开,通过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
这里,被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从纸面下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加热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纸面上侧流出,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另外,被泵21a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纸面上侧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而且,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被热源侧制冷剂冷却了的热介质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下侧流出,通过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到达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
通过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并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通过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并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实现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且温度稍微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再次被吸入泵21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且温度稍微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再次被吸入泵21a。此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但任意一方都优选以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的方式构成。
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制热侧,以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制冷侧,以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提供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设置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在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中,能够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如图6所示,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从纸面上侧向纸面下侧流动,而热介质从纸面下侧向纸面上侧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热介质的流动成为相向流动。使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对流地流动时,热交换效率好,COP提高。
另外,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蒸发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蒸发了的气体制冷剂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并且能够实现适当的制冷剂分配。另外,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却的热介质根据重力效果下沉到热交换器的下方。因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运转。
而且,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冷凝侧的热源侧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时,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根据重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下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压缩机10的动力。而且,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纸面所示,热介质从下侧向上侧流动时,热的热介质根据浮力效果向热交换器的上方浮起。因此,能够减少泵21的动力,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运转。
执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具体例子]
图13及图14具体地示出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构造,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热介质转换器3的一部分的图。基于图13及图14说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具体构造。此外,在图13及图14中,放大地示出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连接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之间的连接部分。另外,有时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20d统称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而且,在图13及图14中,用实线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通过步进马达等马达41,使内部成为空洞的圆筒形的旋转筒42旋转,使设置在旋转筒42的侧面上的例如椭圆形或圆形的孔43的位置在周向上变化,热介质在与旋转筒42的端部连接的连接口a和与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b或连接口c之间流动。
图13作为例子示出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冷却热介质的情况(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或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关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也采用同样的动作。
另外,图14作为例子示出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加热热介质的情况(全制热运转模式),关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也采用同样的动作。
以图13为例说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冷却热介质的情况下的动作。
从泵21a(未图示)送出的热介质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端部a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端部a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旋转筒42的内部,并在旋转筒42的内部流动,从设置在旋转筒42的侧面上的孔43流出。此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孔43连通于与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c,从孔43流出的热介质从与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c流出。
而且,热介质经由接头44(a)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上部流入,并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下部流出,并经由接头44(b)从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的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b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在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中,孔43位于连接口b,热介质从设置在旋转筒42的侧面上的孔43流入旋转筒42的内部,并在旋转筒42的内部流动,并从旋转筒42的端部a流出。此时,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制冷剂从纸面的下部向上部流动,制冷剂和热介质成为对流。
以下,以图14为例说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加热热介质的情况下的动作。
从泵21a(未图示)送出的热介质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端部a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从端部a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旋转筒42的内部,在旋转筒42的内部流动,并从设置在旋转筒42的侧面上的孔43流出。此时,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的孔43连通于与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b,从孔43流出的热介质从连接口b流出。
而且,热介质经由接头44(b)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下部流入,并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纸面上部流出,经由接头44(a)从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的旋转筒42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c流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在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中,孔43位于连接口c,热介质从设置在旋转筒42的侧面上的孔43流入旋转筒42的内部,在旋转筒42的内部流动,从旋转筒42的端部a流出。此时,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制冷剂从纸面的上部向下部流动,制冷剂和热介质成为对流。
如上所述,在冷却时及加热时的双方,热介质从一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旋转筒42的端部流入,并从另一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旋转筒42的端部流出。另外,在流入侧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中,使热介质从旋转筒42的内部向旋转筒42的侧面流动,在流出侧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中,使热介质从旋转筒42的侧面向旋转筒42的内部流动。
此外,在图13及图14中,以马达41及旋转筒42在横向上设置的方式图示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及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设置。
另外,接头44(a)及接头44(b)使用T型接头等具有三通流路的接头即可。但是,即使不具有接头44(a)及接头44(b),也可以通过在配管侧面上开孔并插入其他的配管来固定的加工方法等进行连接。
另外,以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入口侧及出口侧分别各设置一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采用在一组中分成进行相同动作的两组的结构。
[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例]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其他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在图2~图6中,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由三通阀构成并切换三通的热介质流路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图7中,作为例子示出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由二通阀等开闭阀构成并组合二通的热介质流路的切换的情况。此外,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没有不同。
即,如图7所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分别由两组开闭阀构成,还能够切换热介质流路。该情况下,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由开闭阀20a(1)及开闭阀20a(2)构成,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由开闭阀20b(1)及开闭阀20b(2)构成,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由开闭阀20c(1)及开闭阀20c(2)构成,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由开闭阀20d(1)及开闭阀20d(2)构成。
空气调节装置100采用上述结构时,无论使用哪种制冷剂,都能够提高效率。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134a、R32等的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地球变暖系数较小的HFO1234yf、HFO1234ze等的四氟丙烯等的制冷剂、或者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或丙烷等自然制冷剂。此外,在用于加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的状态下被冷却,但无论哪种,除此以外进行相同的动作,发挥相同的效果。
但是,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同一压力下的饱和气体温度和饱和液体温度存在温度差的R407C、或者R32和HFO1234yf的混合制冷剂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时,能够有效地利用温度梯度,效果特别大。关于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的情况,如下地详细说明。
图8是表示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的运转状态的ph线图。被吸入压缩机10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点A)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点B)。该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10被排出,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12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冷凝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点C)。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和/或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点D)。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12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点A)。而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此时,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时,同一压力的饱和气体制冷剂的温度和饱和液体制冷剂的温度存在温度差,在冷凝器中,在二相区域中,干燥度变小(液体制冷剂的比率增大)时,温度降低,在蒸发器中,在二相区域中,干燥度变大(气体制冷剂的比率增大)时,温度上升。
基于图9及图10详细地说明此时的动作。图9是用于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在图9中,横轴表示冷凝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位置,纵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温度。在图10中,横轴表示蒸发器内部的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位置,纵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温度。
基于图9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热源侧制冷剂以气体状态流入冷凝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并向冷凝器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的热介质散热,温度降低,成为二相状态。该二相状态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同时,液体制冷剂的比率增加,由于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的温度差,温度降低。然后,热源侧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并向冷凝器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散热,进而,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对流(对抗的方向)流动,所以,热介质的温度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上升。
基于图10说明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热源侧制冷剂以二相状态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并从蒸发器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的热介质吸热,气体制冷剂的比率增加,由于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的温度差,温度上升。最终,热源侧制冷剂从蒸发器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的热介质吸热而成为气体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对流(对抗的方向)地流动,所以热介质的温度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降低。
此时,若完全没有蒸发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则追随图10的点划线所示的线,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与同一压力的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的温度差相当的温度量。在图10中,用ΔT1表示该理想的温度上升量。但是,由于实际上存在压力损失,所以从蒸发器的入口到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与图10的点划线的温度上升相比,如实线所示地变小。在图10中,用ΔT2表示由该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导致的温度降低量。
若由该压力损失导致的温度降低量ΔT2比由制冷剂的温度梯度导致的温度上升量ΔT1小,即以收敛于式(1)成立的范围内的方式设计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则在热交换器内的各位置,与使用二相状态下几乎没有温度变化的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制冷剂和热介质的温度差,热交换效率提高。此外,图10假设制冷剂以饱和气体状态从蒸发器流出的情况、即过热度为零的情况。另外,无论过热度的大小,在式(1)成立的状态下,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入口的制冷剂温度相比,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部的制冷剂温度成为更高的温度。
ΔT1>ΔT2·····式(1)
图11是表示在R32和HFO1234yf的混合制冷剂中使R32的混合比率(质量%)变化的情况下(横轴)的冷凝器侧及蒸发器侧的温度梯度(纵轴)的图。图11所示的实线表示蒸发器侧的温度梯度,点划线表示冷凝器侧的温度梯度。
如图11所示,R32的比率从2质量%到50质量%的区域是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蒸发侧的温度梯度从约2.8到9.5(K)。若制冷剂的比率处于该区域,则温度梯度大,因此即使存在由稍大的压力损失导致的温度降低,式(1)也成立,能够有效地使用热交换器。
以下,对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控制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压缩机10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的起动顺序如图12的流程图所示。具体来说,压缩机10的起动在有起动指令时开始(ST1)。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切换到当前设定的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的设定位置(ST2)。由此,起动泵21(ST3)。然后,起动压缩机10(ST4)。按照以上顺序进行压缩机10的起动处理,并结束起动处理(ST5)。
使泵21起动之前,使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朝向与当前设定的运转模式状态相应的方向,由此可靠地确保泵21的流路,能够实现稳定的运转。
另一方面,运转停止的情况下,不使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从运转中的位置变化地,停止泵21及压缩机10。而且,运转再开始的情况下,根据图12所示的流程图起动泵21及压缩机10即可。运转再开始的情况下,以与之前的运转状态相同的状态再次运转的情况较多,因此,若不使运转停止时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位置从运转中的位置变化,则能够进一步使起动时间提前,能够更快地实现稳定的运转。
另外,从全制冷运转模式切换到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从全制热运转模式切换到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切换到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或者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切换到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与一个泵21对应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的方向被切换,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内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反转。因此,在切换的中途,产生瞬间流量成为零的状态,因此,预先使通过对应的泵21的热介质的流量降低,之后切换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为好。这样,能够防止流量的急剧变化,能够稳定地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
此外,作为使通过泵21的流量降低的方法,在泵21被DC无刷变频器或AC变频器等驱动的情况下,使频率降低而使流量降低即可。另外,在泵21不是变频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切换电阻等的方法使施加于泵21的电压降低,也可以在泵的吸入侧或排出侧预先设置使流路的开口面积变化的阀,通过减小流路面积,使泵21的流量降低。
[制冷剂配管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几个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中,在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配管4中有热源侧制冷剂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中,在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有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流动。
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仅产生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情况下,使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中间开度,热介质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由此,能够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因此传热面积变大,能够进行效率好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混合地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并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由此能够在各室内机2中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是三通阀等切换三通流路的部件和组合两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等来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另外,也可以是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和组合两个电子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等,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使用。该情况下,还能够防止由流路的突然开闭产生的水锤现象。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使利用侧热交换器26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使用能够以步进马达驱动方式控制流路中的流量的结构即可,二通阀也可以采用封闭三通阀的一端的结构。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反复进行导通/断开来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对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分体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在组合两个进行步进马达驱动的二通流路的流量调整的构件的情况下,还能够兼具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即,只要能够同时实现流路切换和流量调整双方,也可以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成为同一装置。
另外,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除了采用三通阀等切换三通流路的部件以外,还可以组合两个图7所示的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只要能够切换流路,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组合两个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和电子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
另外,虽然示出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为四通阀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或三通流路切换阀,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
虽然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作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如下结构也能够发挥相同的效果,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分别使用一个,并向它们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仅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仅连接一个的情况下,同样的情况当然也能够成立,而且,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部件,当然也没有问题。而且,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内置于热介质转换器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也可以分体地构成。
此外,虽然以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微通道式热交换器等结构。
另外,虽然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为两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冷却和/或加热热介质,设置几个都可以。
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向室内空间7泄漏,由于热介质使用了安全性高的材料,所以也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含有储存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储存器19。另外,一般来说,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安装有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可以采用利用辐射的板式散热器这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还可以采用通过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装置。也就是说,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任何种类都能够使用。
另外,这里,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路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采用水冷式的热交换器、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采用制冷剂侧的流路反转的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热效率。该情况下,将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及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同样地连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12即可。
热源侧热交换器12采用水冷式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使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至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之间循环的直接膨胀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发挥相同的效果。另外,这里,以4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连接它们中的任意几个。而且,泵21a、21b分别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并联排列多个小容量的泵。
另外,以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至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内置于与室外机1分体的热介质转换器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虽然水的输送动力的增量、节能性能稍恶化,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及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也可以内置于室外机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不用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2或室内机2的附近,从配管5和各执行机构(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节流装置16、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等驱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处泄漏的热介质不会向空调对象空间流出,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由于能够提高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效率,所以能够有助于能量效率的提高。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缩短配管5,所以能够实现节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减少了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器3或室内机2之间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转换器,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止回阀,13d止回阀,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储存器,20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a(1)开闭阀,20a(2)开闭阀,20b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b(1)开闭阀,20b(2)开闭阀,20c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c(1)开闭阀,20c(2)开闭阀,20d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20d(1)开闭阀,20d(2)开闭阀,21泵,21a泵,21b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b第三温度传感器,35c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41马达,42旋转筒,43孔,44(a)接头,44(b)接头,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a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旋转筒的端部连接的连接口,b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旋转筒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c与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旋转筒的侧部连接的连接口。

Claims (22)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
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通过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并使热介质循环,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将能够切换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中的所述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反转,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所述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被切换为并行流动或相向流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对应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地切换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形成如下流路,即,
当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加热所述热介质时,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所述热介质从下向上流动,
当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冷却所述热介质时,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所述热介质从上向下流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介质流路的一端及另一端上的三通阀或多个二通阀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构成,
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经由第一连接口通过配管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经由第二连接口通过配管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口配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之间的流路上,
所述第二连接口配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之间的流路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及所述泵,
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上具有第三热交换器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
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冷能或热能,
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选择冷却了的热介质或加热了的热介质中的任意一方并使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热交换器,
从所述泵送出的热介质经由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向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循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加热一部分热介质并冷却剩余的热介质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功能;
仅进行热介质的加热的全制热运转功能;以及
仅进行热介质的冷却的全制冷运转功能,
在所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功能中,使所述加热侧的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所述冷却侧的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在所述全制热运转功能及所述全制冷运转功能中,使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同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全制冷运转功能、所述全制热运转功能、所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功能中的任意一方中,
在全部的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周围流通的第二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向流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收容在室外机中,
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泵、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收容在热介质转换器中,并将所述第三热交换器收容在室内机中,
所述室外机、所述热介质转换器、所述室内机分体地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2条配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和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并通过2条配管连接所述热介质转换器和所述室内机。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中具有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调整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中循环的所述热介质的流量,
将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收容在所述热介质转换器中。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由两种以上的成分构成,且同一压力下的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存在温度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在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由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导致的温度降低比所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与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的温度差小,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制冷剂温度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入口的制冷剂温度高。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是至少包含R32及四氟丙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R32在所述热源侧制冷剂中所占的比率为2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泵停止的状态开始使其运转的情况下,将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切换到每个运转模式的设定位置之后,使所述泵起动。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从运转的状态停止的情况下,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不从运转中的状态变化。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转模式被切换时,使所述热介质的方向反转的情况下,使通过所述泵的热介质的流量降低之后,切换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由多个三通阀构成,所述三通阀具有马达、圆筒形的旋转筒、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的侧面上的热介质能够在旋转筒的内部和外部流动的孔,通过所述马达的作用,使所述旋转筒旋转,能够使所述旋转筒的侧面的孔的位置在周向上变化,该多个三通阀分成两组,
在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冷却所述热介质的情况下、及在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加热所述热介质的情况下,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中循环的热介质从一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旋转筒的端部流入,从另一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的旋转筒的端部流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入侧的一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中,使热介质从所述旋转筒的内部向所述旋转筒的侧面流动,
在所述流出侧的另一组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中,使热介质从所述旋转筒的侧面向所述旋转筒的内部流动。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组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和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上的任意位置、以及另一组所述热介质流路反转装置和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上的任意位置,分别设置具有一个三通流路的接头。
CN2011800541670A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032102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0523.8A CN106642788A (zh)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0/006844 2010-11-24
PCT/JP2010/006844 WO2012070083A1 (ja) 2010-11-24 2010-11-24 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11/006281 WO2012070192A1 (ja) 2010-11-24 2011-11-10 空気調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0523.8A Division CN106642788A (zh)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262A true CN103210262A (zh) 2013-07-17

Family

ID=4614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0523.8A Pending CN106642788A (zh)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541670A Pending CN103210262A (zh)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0523.8A Pending CN106642788A (zh) 2010-11-24 2011-11-10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64397B2 (zh)
EP (1) EP2645014B1 (zh)
JP (3) JPWO2012070192A1 (zh)
CN (2) CN106642788A (zh)
WO (2) WO2012070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4601B2 (en) * 2010-09-13 2015-1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064412B2 (ja) * 2012-07-30 2017-01-2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6009748A1 (ja) * 2014-07-18 2016-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10337626B2 (en) 2014-07-18 2019-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ing medium channel switch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heating medium channel switching device
US10330208B2 (en) 2014-08-22 2019-06-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pound valve
WO2016071978A1 (ja) * 2014-11-05 2016-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546889B (zh) * 2016-01-30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模块及空调
CN105841292B (zh) * 2016-03-23 2018-09-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液控制方法
JP6727293B2 (ja) * 2016-04-26 2020-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653945B1 (ko) * 2016-07-20 2016-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KR102572079B1 (ko) * 2017-01-10 2023-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조 장치, 공조 장치의 제어 장치 및 공조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6854892B2 (ja) * 2017-07-04 2021-04-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KR102509997B1 (ko) * 2018-05-25 2023-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실외 유닛
CN109028492B (zh) * 2018-08-14 2019-10-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6937933B2 (ja) * 2018-09-28 2021-09-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7258616B2 (ja) * 2019-03-22 2023-04-1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チラーユニット
JP7258618B2 (ja) * 2019-03-25 2023-04-1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チラーユニット
KR20200114031A (ko) * 2019-03-27 2020-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 장치
CN110779109B (zh) * 2019-10-14 2021-03-19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机废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WI778412B (zh) * 2020-09-10 2022-09-21 湯鈺婷 智能空氣調節系統
CN117396709A (zh) * 2021-06-08 2024-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6477A (ja) * 1994-09-19 1996-04-02 Hitachi Ltd ヒートポンプ空気調和機
CN1216607A (zh) * 1996-12-27 1999-05-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338556Y (zh) * 1998-02-20 1999-09-15 刘澄清 交替分流装置
JP2002267286A (ja) * 2001-03-13 200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51427A (ja) * 2006-08-25 2008-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WO2009154149A1 (ja) * 2008-06-16 2009-1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非共沸混合冷媒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0050002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0131378A1 (ja) * 2009-05-12 2010-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5543U (zh) * 1971-08-30 1973-04-27
JPS5280818A (en) 1975-12-27 1977-07-06 Seiko Epson Corp Memory control system for magnetic cards
JPH079326B2 (ja) 1986-12-18 1995-02-01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ヒートポンプ
JPS62293056A (ja) * 1986-06-09 1987-12-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S6314052A (ja) * 1986-07-02 1988-0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トポンプ式冷暖房装置
DE4114949C1 (zh) * 1991-05-07 1992-10-29 Waeschle Maschinenfabrik Gmbh, 7980 Ravensburg, De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H0720476U (ja) * 1993-09-20 1995-04-11 木村工機株式会社 冷、暖房機用三方弁
JPH07103596A (ja) 1993-09-30 1995-04-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3414825B2 (ja) * 1994-03-30 2003-06-0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858354B2 (ja) 1997-02-07 2006-12-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3063742B2 (ja) * 1998-01-30 2000-07-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3596347B2 (ja) * 1998-04-15 2004-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221780B2 (ja) * 1998-07-24 2009-02-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212825B2 (en) * 2008-04-30 2015-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5236008B2 (ja) 2008-10-29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474050B2 (ja) * 2009-04-01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95841B (zh) 2009-04-17 2015-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媒介转换器及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6477A (ja) * 1994-09-19 1996-04-02 Hitachi Ltd ヒートポンプ空気調和機
CN1216607A (zh) * 1996-12-27 1999-05-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338556Y (zh) * 1998-02-20 1999-09-15 刘澄清 交替分流装置
JP2002267286A (ja) * 2001-03-13 200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51427A (ja) * 2006-08-25 2008-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WO2009154149A1 (ja) * 2008-06-16 2009-1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非共沸混合冷媒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0050002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0131378A1 (ja) * 2009-05-12 2010-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70192A1 (ja) 2014-05-19
JP2014145583A (ja) 2014-08-14
WO2012070192A1 (ja) 2012-05-31
WO2012070083A1 (ja) 2012-05-31
JP2014130003A (ja) 2014-07-10
EP2645014B1 (en) 2019-09-25
EP2645014A1 (en) 2013-10-02
US9664397B2 (en) 2017-05-30
EP2645014A4 (en) 2014-06-04
US20130174594A1 (en) 2013-07-11
CN106642788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26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9513036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4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1759A (zh) 空调机
WO201210489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08066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306904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753898A (zh) 空调装置
JPWO201210489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8368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597660A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73A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408368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61B (zh) 空调装置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109905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46606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