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2461B -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2461B
CN102762461B CN201080062303.6A CN201080062303A CN102762461B CN 102762461 B CN102762461 B CN 102762461B CN 201080062303 A CN201080062303 A CN 201080062303A CN 102762461 B CN102762461 B CN 102762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or
strut member
roof
compartment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3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2461A (zh
Inventor
L·布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ublication of CN102762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2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62D25/07Fixed roofs having water drainage or guide means integral with roof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后车身顶蓬(1、100)的机动车辆,所述后车身顶蓬包括通过激光焊接在驾驶室两个侧部(3)的每个上的两个侧边(4、112),所述车身顶蓬(1、100)通过透明全景天窗(2)向前延伸,所述透明全景天窗通过支撑件(6、106)一体连接至驾驶室侧部(3)的每个上,所述支撑件被焊接在所述驾驶室侧部(3)上以便与其形成第一纵向凹槽(25)。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主要特征在于,车身顶蓬(100)的两个侧边(112)与驾驶室侧部(3)一起形成以连续方式与所述第一凹槽(25)连接的第二纵向凹槽(26),以便形成连续排水管道(23),车身顶蓬(100)和所述支撑件(106)通过激光用同一焊缝(24)被焊接在驾驶室侧部(3)上并且彼此接触。

Description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机动化工业领域,尤其是设有通过透明全景天窗向前延伸的车身顶蓬的机动车辆。更确切地说,通过对车身顶蓬和用于将天窗装载在结构上的支撑件的尺寸重新设计以及对所述车身顶蓬和所述结构上的支撑件的连接技术的调适从而对具有这些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进行稍微地修改以易于雨水在其周侧流动。
背景技术
布置有形状设计成允许排水的天窗结构的机动车辆已经在专利中存在。例如,在专利文件EP1759960中,其涉及设有天窗结构的机动车辆,其天窗是玻璃的。所述天窗被模制成型的部分环绕,所述模制成型的部分与外罩形成排水沟槽。该沟槽端部的倾斜部分使得能够补偿沟槽底部和上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现有的设有通过透明全景天窗向前延伸的车身顶蓬的机动车辆在其天窗结构两侧的每侧上具有两个水的保持槽。实际上,车身顶蓬的每个侧边通过激光被焊接在车辆驾驶室的每个侧部上,而能够将所述天窗装载在车辆结构上的透明天窗的两个支撑件中的每个传统上被点焊在其对应的驾驶室侧部上。这种焊接技术的差异引致支撑件形状的改变,在驾驶室每个侧部和每个支撑件之间具有纵向槽沟,其由相对于每个支撑件横向显现出的一部分车身顶蓬封闭。这种封闭产生适于回收和积累雨水的空腔,在每次刹车冲击时雨水易于流到挡风玻璃上,这种突然的滴落被证实会使驾驶员感到不适并且对其也是潜在的危险。因此本发明涉及这样的机动车辆,其车身顶蓬和天窗的每个支撑件被重新设计尺寸以便消除该水的保持槽,这样重新设计尺寸伴随有相适应的焊接技术,使得这些部件的形状有利于实施功能性的排水管道。
为了清楚,需要明确指出根据本发明的每个机动车辆都实施有车身顶蓬、透明全景天窗、两个支撑件和驾驶室的两个侧部,每个支撑件允许将天窗装载在驾驶室的两个侧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后车身顶蓬的机动车辆,所述后车身顶蓬包括通过激光焊接在驾驶室两个侧部的每个上的两个侧边,所述车身顶蓬通过透明全景天窗向前延伸,所述透明全景天窗通过支撑件一体连接至驾驶室侧部的每个上,所述支撑件被焊接在所述驾驶室侧部上以便与其形成第一纵向凹槽。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主要特征在于,车身顶蓬的两个侧边与驾驶室侧部一起形成以连续方式与所述第一凹槽连接的第二纵向凹槽,以便形成连续排水管道,车身顶蓬和所述支撑件通过激光用同一焊缝被焊接在驾驶室侧部上,彼此接触。换句话说,车身顶蓬的几何特性被修改以便与驾驶室的每个侧部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是在每个支撑件和驾驶室每个侧部之间形成的第一凹槽的延伸,这两个凹槽联合能够产生连续的排水管道。为了简化车身顶蓬和两个支撑件在驾驶室每个侧部上的装配,车身顶蓬的每个侧边和每个支撑件通过激光用同一焊缝借助单次操作被焊接在所述驾驶室侧部上。第二凹槽的产生以及其尺寸和与第一凹槽的布置在工业上可以仅通过单次激光焊接操作实现。
有利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部都是平坦的并且完美地彼此对齐,以便不产生任何断口。实际上,凹槽底部位置处的差异会造成能够构成障碍的明显或不明显的凸起,结果使雨水被保持住。因此需要使排水管道的底部平滑,以易于水的流动。
优选地,车身顶蓬具有主体和两个侧边,每个通过大体竖直的区段接合至所述主体,每个所述侧边所处位置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的高度,并且形成第二凹槽的底部。这涉及车身顶蓬的主要结构改变,以便与驾驶室的侧部产生第二凹槽。
有利地,车身顶蓬的侧边和主体是平坦并且大体水平的。
优选地,驾驶室侧部的每个具有从车身顶蓬的侧边凸显的区段,以便构成第二凹槽的壁,车身顶蓬的每个侧边通过激光被焊接到从驾驶室侧部凸显的所述区段上。换句话说,每个第二凹槽,被车身顶蓬的水平侧边限定范围,通过将所述侧边连接至车身顶蓬主体的区段以及通过驾驶室侧部的区段构成其底部。该凹槽的一种特殊构造为其具有U形的横截面,其竖直区段和底部属于车身顶蓬,其另一竖直区段属于驾驶室侧部。
有利地,每个支撑件具有大体水平的上表面和位于所述上表面下方的大体水平的下表面,所述表面通过大体竖直的边彼此连接,所述下表面构成第一凹槽的底部。大体竖直的边可被近似看作平面壁。该支撑件的一种特殊构造为其具有带两个平直区段的横截面,所述两个平直区段彼此平行,通过与它们垂直的区段连接起来。
有利地,驾驶室侧部的每个具有从支撑件的下表面凸显的区段,以便构成第一凹槽的壁,每个下表面通过激光被焊接在从驾驶室侧部凸显的所述区段上,所用焊缝与为将车身顶蓬的每个侧边一体连接至所述驾驶室侧部上所用的焊缝为同一焊缝。
优选地,每个支撑件具有与车身顶蓬和驾驶室侧部的联接区域,所述区域允许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区域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件的总长度。长度是支撑件沿车辆纵轴的尺寸。
优选地,支撑件的不限定第一凹槽的其余部分通过点焊被一体连接至驾驶室侧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具有能够借助于对部件的组装技术,通过两个侧向和纵向槽排放雨水的优势,所述组装技术被称为激光焊接,该技术经过大量检验能够很好地掌控。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成本近乎不变,这是因为为了让部件适宜激光焊接技术而对其进行的加工是简单和快速的。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图1至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定位在驾驶室相对于车身顶蓬和透明全景天窗侧部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结构的一部分的部分侧视图。
图2示出在图1中车辆的车身顶蓬、全景天窗支撑件以及驾驶室侧部之间的连接部。
图3是现有技术车辆的车身顶蓬和驾驶室侧部之间的简化横向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车辆的全景天窗支撑件和驾驶室侧部之间的连接部的简化横向剖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车辆的车身顶蓬、全景天窗支撑件以及驾驶室侧部之间的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要明确指出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到所有“纵向”、“侧向”或“横向”概念都被认为是相对于车辆的纵轴的。
参考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1包括通过透明全景天窗2向前延伸的车身顶蓬1,这些元件一体连接至驾驶室的侧部3。更加清楚地,车身顶蓬1的两个侧边4被直接焊接在车辆的驾驶室的两个侧部3上,而透明全景天窗2的两个侧边5每个都一体连接至支撑件6上,所述支撑件本身被焊接在其对应的驾驶室的侧部3上。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具有在驾驶室的侧部3和支撑件6之间的两个侧向管道9,所述管道9由车身顶蓬1的两个侧边4封闭,所述两个侧边4横向超出管道9。车身顶蓬1和两个支撑件6中的每个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彼此接触。车身顶蓬1沿车辆纵轴的尺寸小于透明全景天窗2的该尺寸,所述透明全景天窗的水平部分7连续地延伸到所述车身顶蓬1,所述透明全景天窗最靠前的部分构成挡风玻璃。
通过参考图2,现有技术的车辆在车身顶蓬1和全景天窗的每个支撑件6之间的联接位置处遇到问题。实际上,车身顶蓬1的每个侧边4通过激光借助于焊缝8被直接焊接在驾驶室3的每个侧部上,而能够将天窗2装载在所述驾驶室的每个侧部上的每个支撑件6传统上被点焊在凹槽的底部。结果,车身顶蓬1横向超过每个支撑件6并且因而封闭形成在支撑件6以及其对应的驾驶室3侧部之间的凹槽9。该封闭产生雨水保持槽10,所述雨水可以在每次刹车冲击时被喷射到挡风玻璃上,这种水的滴落被证实会使驾驶员感到不适甚至对其也是危险。
图3和图4可以解释槽10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对于车身顶蓬1另一方面对于透明天窗2的每个支撑件6所使用的焊接技术不同。如图3所示,车身顶蓬1具有大体水平的主体11以及大体水平的两个侧边4,所述边4通过大体竖直的区段13每个连接至所述主体11,所述侧边4位于高度小于主体11的高度的位置处。每个侧边4的每个纵向端部弯折具有打开角度小于90°的肘部14。驾驶室的侧部3具有从车身顶蓬1的侧边4凸显出的凸起15,并且所述车身顶蓬1的每个侧边4在其肘部14处通过激光借助于焊缝8被焊接在所述凸起15的区段16上。现在参考图4,每个支撑件6具有平坦和水平的上表面18以及平坦和水平的下表面19,所述下表面位于上表面18下方,所述表面18、19彼此通过大体竖直的表面20连接。透明全景天窗2的水平部分7被粘贴在每个支撑件6的上表面18上。全景天窗2的玻璃7横向延伸,以便罩在所述支撑件6上,并且与驾驶室的侧部3的凸起15的区段16齐平,所述区段从支撑件6的下表面19凸显出。每个支撑件6的下表面19被点焊在驾驶室侧部3的大体水平的表面17上,使凸起15在天窗2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
因而,通过对车身顶蓬1的侧边4与驾驶室侧部3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每个支撑件6与其所对应的所述驾驶室侧部3之间的相互作用之间进行比较,车身顶蓬1通过激光借助于焊缝8被焊接,支撑件6传统上被点焊,则能够更好地理解由于所牵涉的部件结构的存在所引致的水的保持槽10的存在,来自所使用的焊接技术不同。实际上,这导致车身顶蓬1的侧边4和支撑件6的下表面19之间的高度不同,因而产生用于封闭在支撑件6和驾驶室侧部3之间形成的凹槽9的阶梯结构(marche)。
通过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实施有:车身顶蓬100、两个支撑件106以及透明全景天窗2,所述支撑件106与车身顶蓬100接触。车身顶蓬100和支撑件106的一部分22被加工成使得用于排放雨水的连续纵向管道23与驾驶室的侧部3一起凸显出来,得益于车身顶蓬100的两个侧边112以及与所述车身顶蓬100接触的支撑件106的一部分22通过激光借助于焊缝24被焊接在对应的驾驶室3的侧部,因而管道23的存在是可能的。车身顶蓬100具有大体水平的主体111和大体水平的两个侧边112,所述边112每个都通过大体竖直的区段113连接在所述主体111上,所述侧边112所处的高度低于主体111的高度。每个侧边112的每个纵向端部弯折具有打开角度小于90°的肘部114。驾驶室的侧部3具有从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凸显出来的凸起15,所述车身顶蓬1的每个侧边112在其肘部114的位置处通过激光借助于焊缝24被焊接在所述凸起15的区段16上。每个支撑件106具有与车身顶蓬100的联接部分22,其具有大体水平的上表面118和位于上表面118下方的大体水平的下表面119,所述表面118、119通过大体竖直的表面120彼此连接。透明全景天窗2的水平部分7被粘贴在每个支撑件106的上表面118上。全景天窗2的玻璃7横向延伸以便罩住所述支撑件106并且与从下表面119凸显出的驾驶室侧部3的凸起15的区段16齐平。
构成每个支撑件106与车身顶蓬100的接触端部的每个支撑件106的联接部分22与驾驶室3的侧部组合形成第一凹槽25。车身顶蓬100的每个侧边112与其对应的驾驶室3的每个侧部一起限定与第一凹槽25完美连续的第二凹槽26,所述凹槽25、26形成排放雨水的连续纵向管道23。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以及两个支撑件106的结构部分22的水平下表面119通过激光借助于同一焊缝24被焊接在驾驶室的侧部3,并且完美地对应,以便使由两个凹槽25、26构成的管道23的底部光滑,同时不引入能够构成保持水的屏障的最小的凹凸不平结构。示意性地,本发明涉及对车身顶蓬100和每个支撑件106的重新调整,更准确地说是对每个支撑件106的联接端部22的重新调整,以便获得在车身顶蓬100两侧的两个排水管道23,这种对联接端部22的修改允许通过激光借助于同一焊缝24将侧边112和联接端部22连续地焊接在驾驶室的侧部3。凹槽25以特定的方式被插入凹槽26和凹槽9之间。

Claims (9)

1.一种设有后车身顶蓬(1、100)的机动车辆,所述后车身顶蓬包括通过激光焊接在驾驶室两个侧部(3)的每个上的两个侧边(4、112),所述后车身顶蓬(1、100)通过透明全景天窗(2)向前延伸,所述透明全景天窗通过支撑件(6、106)一体连接至驾驶室侧部(3)的每个上,所述支撑件被焊接在所述驾驶室侧部(3)上以便与其形成第一纵向凹槽(25),其特征在于,后车身顶蓬(100)的两个侧边(112)与驾驶室侧部(3)一起形成以连续方式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25)连接的第二纵向凹槽(26),以便形成连续排水管道(23),后车身顶蓬(100)和所述支撑件(106)通过激光用同一焊缝(24)被焊接在驾驶室侧部(3)上并且彼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一纵向凹槽(25)和第二纵向凹槽(26)的底部都是平坦的并且完全地彼此对齐,以便不产生任何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后车身顶蓬(100)具有主体(111)和两个侧边(112),每个所述侧边通过大体竖直的区段(113)接合至所述主体,每个所述侧边(112)所处位置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111)的高度,并且形成第二纵向凹槽(26)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后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和主体(111)是平坦并且大体水平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侧部(3)的每个具有从后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凸显的区段(16),以便构成第二纵向凹槽(26)的壁,后车身顶蓬(100)的每个侧边(112)通过激光被焊接到从后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凸显的所述区段(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件(106)具有大体水平的上表面(118)和位于所述上表面(118)下方的大体水平的下表面(119),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118、119)通过大体竖直的边(120)彼此连接,所述下表面(118)构成第一纵向凹槽(25)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侧部(3)的每个具有从支撑件(106)的下表面(119)凸显的区段(16),以便构成第一纵向凹槽(25)的壁,每个下表面(119)通过激光被焊接在从支撑件(106)的下表面(119)凸显的所述区段(16)上,所用焊缝与为将后车身顶蓬(100)的侧边(112)一体连接至所述驾驶室侧部(3)上所用的焊缝为同一焊缝(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件(106)具有与后车身顶蓬(100)和驾驶室侧部(3)的联接区域(22),所述区域(22)允许形成第一纵向凹槽(25),其中,所述区域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件(10)的总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支撑件(106)的不限定第一纵向凹槽(25)的其余部分通过点焊被一体连接至驾驶室侧部(3)上。
CN201080062303.6A 2010-01-28 2010-12-15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Active CN102762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0576 2010-01-28
FR1050576A FR2955554B1 (fr) 2010-01-28 2010-01-28 Vehicule dote d'un toit panoramique transparent et d'un pavillon arriere etanche
PCT/FR2010/052753 WO2011092385A1 (fr) 2010-01-28 2010-12-15 Vehicule dote d'un toit panoramique transparent et d'un pavillon arriere etanch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2461A CN102762461A (zh) 2012-10-31
CN102762461B true CN102762461B (zh) 2015-05-13

Family

ID=42317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303.6A Active CN102762461B (zh) 2010-01-28 2010-12-15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28836B1 (zh)
CN (1) CN102762461B (zh)
FR (1) FR2955554B1 (zh)
WO (1) WO2011092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0624A (zh) * 2014-09-26 2015-01-07 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天窗框架
DE102018213520A1 (de) * 2018-08-10 2020-02-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9569A (en) * 1934-05-12 1936-08-04 Price Elizabeth Eugene Garment
CA922758A (en) * 1970-02-23 1973-03-13 Higuchi Shizuo Drain apparatus in the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DE3125996A1 (de) * 1980-07-04 1982-04-22 Nissan Motor Co., Ltd., Yokohama, Kanagawa Fahrzeugdach
US4618181A (en) * 1984-03-15 1986-10-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roof structure
DE3838455A1 (de) * 1987-08-01 1990-05-17 Richard Ambros Sicherheitskraftfahrzeug mit einem zwischen dach und vordach gebildeten luftkanal
CN2688580Y (zh) * 2004-04-08 2005-03-30 王炳禄 新型汽车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7712B2 (ja) * 2005-09-01 2011-0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FR2914247B1 (fr) * 2007-03-29 2009-07-3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vacuation d'eau d'un toi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9569A (en) * 1934-05-12 1936-08-04 Price Elizabeth Eugene Garment
CA922758A (en) * 1970-02-23 1973-03-13 Higuchi Shizuo Drain apparatus in the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DE3125996A1 (de) * 1980-07-04 1982-04-22 Nissan Motor Co., Ltd., Yokohama, Kanagawa Fahrzeugdach
US4417762A (en) * 1980-07-04 1983-11-29 Nissan Motor Co., Ltd. Motor vehicle roof
US4618181A (en) * 1984-03-15 1986-10-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roof structure
DE3838455A1 (de) * 1987-08-01 1990-05-17 Richard Ambros Sicherheitskraftfahrzeug mit einem zwischen dach und vordach gebildeten luftkanal
CN2688580Y (zh) * 2004-04-08 2005-03-30 王炳禄 新型汽车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8836B1 (fr) 2013-11-20
FR2955554B1 (fr) 2012-01-27
EP2528836A1 (fr) 2012-12-05
FR2955554A1 (fr) 2011-07-29
CN102762461A (zh) 2012-10-31
WO2011092385A1 (fr)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1108B (zh) 车辆的格栅风门构造
JP4751856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101804826B (zh)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KR20080020587A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를 바람막이 유리 와이퍼의 와이퍼 암에관절 형태로 연결하기 위한 장치
JP2014506541A (ja) レール車両の車体の車両屋根に対する車両側壁の移行領域のための長手方向担持体
CN102762461B (zh)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FR2988367A1 (fr) Becquet arriere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0239629B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6756046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体
CN114802464B (zh) 一种侧围外板、车身及车辆
CA3235012A1 (en) Rooftop crossmember
JP5652216B2 (ja)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JP6597217B2 (ja) 車両のキャブ構造
CN203047383U (zh) 一种轿车后裙板总成
JP6030001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760174B2 (ja) カウル構造
US7823963B2 (en) Vehicle rear window body structure
CN207790878U (zh) 前后地板搭接结构及车辆
CN219339162U (zh) 一种货箱盖板组件和汽车
CN114802329B (zh) 一种导流式密封防水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4750830B (zh) 车架结构
JP6766493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18616927U (zh) 一种车辆驾驶室
CN216994530U (zh) 一种汽车a柱密封防水结构
JP2013154790A (ja) ドア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