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8534B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8534B
CN102758534B CN201210266351.8A CN201210266351A CN102758534B CN 102758534 B CN102758534 B CN 102758534B CN 201210266351 A CN201210266351 A CN 201210266351A CN 102758534 B CN102758534 B CN 102758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crete
change material
mas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63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8534A (zh
Inventor
杨文�
王军
吴雄
吴俊龙
吴静
吴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663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8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布置双层水管;2)将相变材料融化成液态注入到双层水管的外层管中,并堵住外层管的出水端,然后让双层水管放置冷却;3)浇筑混凝土浆体到工程部位,并振捣;4)向双层水管的内层管持续注入冷却水,并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5)待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后,将相变材料液化后从外层管排出,同时将内层管抽出;6)制备水泥浆,将其注入到外层管中。由于相变材料在相变温度区间的温度较为稳定,使得双层水管外层温度稳定,且与混凝土的温差不会太大,不会产生大量冷缩微裂缝,并且相变材料能有效地减小了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减小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最高温度通常可达到60~80℃,有时甚至会超过90℃,混凝土表面散热相对较快,则混凝土形成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很低,故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裂缝。在养护降温期,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产生收缩变形,但变形受到基础或其他约束的作用而导致内部裂缝的产生。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者降低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几率,必须采取既能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水化温度,又能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的控温方法。
常用的混凝土控温技术为通冷却水管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冷水来吸收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当混凝土浇筑块的体积较小时,温度应力较小,利用冷却水管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块的温度和温度应力。但随着混凝土浇筑块的体积增大,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温度上升的能力下降,并且在冷却水管周围会引起较大的混凝土温差,产生大量冷缩微裂缝。
有学者利用相变材料的储能密度大、相变过程能从外界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并且自身等温或近似等温的特点,研究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相变材料的控温措施。目前,相变控温混凝土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方法:
1)直接掺入相变材料: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固-液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液相产生,并产生体积膨胀,会导致建筑基体材料的破坏,同时,某些相变材料还对建筑基体具有腐蚀性。
2)制备定型相变复合材料:采用相变材料和载体复合,将相变材料封装到载体内部,制备成定型的相变复合材料,主要有微胶囊化、多孔材料吸附法、熔融共混法3种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缓解了固液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产生液相的负面影响,但也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封装率不高、相变材料利用率低(只发生过两次相变,即一次固-液相变,一次液-固相变)、相变材料掺入量有限、相变焓不够等缺点。
3)将相变材料加入到冷却水管:中国专利ZL 200910052803.0提出了一种采用相变材料循环工艺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法,该方法将固态的相变材料加入冷却水中,再将混有相变材料的冷却水注入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冷却水管,达到提高冷却循环水介质的热容、减缓水温的升高速率的目的。但该方法忽略了当环境温度不在相变区间时,相变材料不发生相变吸热,这使得该方法使用冷却水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温升进行降温时,只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到达相变材料的相变区间时,冷却水的吸热能力会明显增加,但当混凝土的温度低于或超过相变区间时,冷却水的吸热能力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会上升很快。
综上,冷却水管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常用的降温方法,在冷却水管周围会产生大量冷缩微裂缝;而相变材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控温的新研究方向,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水化温度,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双层水管的布置:在准备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处布置双层水管;
2)相变材料的注入:将相变材料融化成液态注入到双层水管的外层管中,并堵住外层管的出水端,然后让双层水管放置冷却;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浆体到工程部位,并振捣;
4)通冷却水:向双层水管的内层管持续注入冷却水,并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
5)相变材料和内层管的回收:待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后,将相变材料液化后从外层管排出,同时将内层管抽出;
6)水泥浆的注入:制备水泥浆,将其注入到外层管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范围为25℃~45℃。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范围为25℃~40℃。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变材料为CaCl2·6H2O、Na2SO4·10H2O、Na2CO3·10H2O、Na2HPO4、石蜡C18、十二醇、十二烷、十四烷、硬脂酸乙酯、葵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的混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以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5℃~35℃,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40℃~4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石蜡C16-C28或十二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双层水管的外层管为钢管或铁管,双层水管内层管为金属软管。
上述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的水泥浆为水泥、水、减水剂按重量比为1:0.25~0.5:0~0.015搅拌制得的水泥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控温的过程中,其表层还需做好保温保湿养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混凝土不会产生冷缩微裂缝
由于相变材料在相变温度区间的温度较为稳定,使得双层水管外层温度稳定,且与混凝土的温差不会太大,不会产生大量冷缩微裂缝。
2)减小了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
相变材料具有蓄热特性,在温度升高至相变温度时相变吸收热量,而当温度降低至相变温度时亦可以相变放出热量,因此,相变材料在混凝土的高温区将吸收大量热量,而在混凝土的低温区(如混凝土结构的外层),当混凝土的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将会放出热量,有效地减小了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减小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相变材料的热利用率高
实现了水与相变材料、相变材料与混凝土之间两次热交换同步持续地进行,提高了相变材料的热利用率,解决了相变材料相变焓不够的问题。
4)相变材料可回收利用
大体混凝土结构冷却后,相变材料可以回收,降低了成本。
5)不会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
液化的相变材料不会流入混凝土结构中,不会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
6)无需制备定型的相变复合材料
相变材料液化后可以直接注入双层水管的外层管内使用,工艺简单,无需制备定型的相变复合材料。
7)可分析控制冷却水的流量
通过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将其与所用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对比,当水温接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可提高水的流量或降低水的温度;反之,可降低水的流量或提高水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层水管的示意图。
图2为双层水管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双层水管,2-模板,11-冷却水,12-内层管,13-相变材料,14-外层管,15-进水端,16-出水端,31-第一温度传感器、3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各原料及所占重量比为水泥300 kg/m3、粉煤灰90 kg/m3、矿粉80 kg/m3、砂680 kg/m3、石1090 kg/m3、水160 kg/m3、减水剂6 kg/m3。各原料在搅拌前的投料温度都为20℃。将各原料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搅拌后制成混凝土浆体。所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矿粉为S95级矿粉;砂为河砂,细度模数2.6,含泥量为2%;石为5~31.5mm连续级配,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固含量为20%,减水率23%。
制作1m×1m×1m的立方模板2。模板2的底面和四周的保温采用80mm厚的苯板,表面用薄膜+100mm厚的岩棉被进行保温,尽可能的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与外界的热交换,实现模拟测试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双层水管1的布置:
如图2所示,在准备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处布置双层水管,本实施例采用钢筋(图未示)对双层水管1进行固定。双层水管1可均匀布置,当然也可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分布,布置在温度较高区域的双层水管密度较高,布置在温度较低区域的双层水管密度较低。在本实施例中,双层水管1为盘形,其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横截面上。双层水管1包括进水端15和出水端16,可将双层水管1的进水端15设在混凝土高温区,双层水管1的出水端16可设在混凝土的低温区。为监测本实施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较果,在双层水管1外安装若干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在盘形的双层水管1的中心和外圈的下方2cm处分别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31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2。
2)相变材料13的注入:
向双层水管1的内层管12持续注入50℃左右的热水;同时,将葵酸(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36℃)融化成液态,并将其注入到双层水管1的外层管14中,待葵酸注满后,停止向内层管12注入热水并堵住外层管14的出水端,然后让双层水管放置冷却。
3)混凝土浇筑:
浇筑上述的混凝土浆体到工程部位,并振捣。
4)通冷却水:
向双层水管1的内层管12持续注入冷却水,并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为比较实施例1、2与对照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效果,控制冷却水的流速为恒定,控制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15℃;当将本专利技术运用于工程时,可通过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将其与所用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对比,当水温接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可提高水的流量或降低水的温度;反之,可降低水的流量或提高水的温度)。
5)相变材料和内层管的回收:
待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后(如低于40℃时),这时混凝土早已硬化,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再向双层水管1的内层管12持续注入50℃左右的热水,使葵酸液化;同时,打开外层管14的下端口,使葵酸从外层管14内排出。当相变材料葵酸回收后,将内层管12抽出,以后再利用。
6)水泥浆的注入:
按重量比为水泥:水:减水剂=1:0.3:0.01搅拌制得水泥浆,水泥浆的流动性为260mm(水泥净浆流动度参考GB/T 8077规定的方法进行),流动性较好,并将其注入到外层管14中。
所述双层水管1的外层管14为钢管,双层水管内层管12为不锈钢金属软管。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模板的制作、模板外的保温措施、温度传感器设置、通冷却水的流速、冷却水的进水水温、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的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将相变材料改为石蜡C18(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28℃)和石蜡C16- C28(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范围为42~44℃)两种按重量比为8:2复合使用。
对照例:
对照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模板的制作、模板外的保温措施、温度传感器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
对照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即不使用冷却水管,也不使用相变材料。
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1)本专利方法能明显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对照例的最高温度为73.9℃,实施例1的最高温度为53.1℃,实施例2的最高温度为49.4℃);
2)本专利方法能明显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对照例的内外温差最大值为34.8℃,实施例1的内外温差最大值为15.7℃,实施例2的内外温差最大值为16.1℃),其原因是相变材料在混凝土的高温区将吸收大量热量,而在混凝土的低温区(如混凝土结构的外层),当混凝土的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将会放出热量,有效地减小了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减小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3)本专利方法能延迟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的出现时间(对照例最高温度的出现时间为2天,实施例1最高温度的出现时间为3天,实施例2最高温度的出现时间为4天),其原因是相变材料的相变吸热量较大,能在水泥水化的早期吸收大量水化热,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也就同时降低了水泥的水化速率。
表1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Figure 2012102663518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它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双层水管的布置:在准备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处布置双层水管;
2)相变材料的注入:将相变材料融化成液态注入到双层水管的外层管中,并堵住外层管的出水端,然后让双层水管放置冷却;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浆体到工程部位,并振捣;
4)通冷却水:向双层水管的内层管持续注入冷却水,并监测出水端流出冷却水的温度;
5)相变材料和内层管的回收:待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后,将相变材料液化后从外层管排出,同时将内层管抽出;
6)水泥浆的注入:制备水泥浆,将其注入到外层管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范围为25℃~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范围为25℃~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CaCl2·6H2O、Na2SO4·10H2O、Na2CO3·10H2O、Na2HPO4、石蜡C18、十二醇、十二烷、十四烷、硬脂酸乙酯、或葵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的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以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5℃~35℃,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40℃~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石蜡C16-C28或十二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水管的外层管为钢管或铁管,双层水管内层管为金属软管。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的水泥浆为水泥、水、减水剂按重量比为1:0.25~0.5:0~0.015搅拌制得的水泥浆。
CN201210266351.8A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Active CN102758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6351.8A CN102758534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6351.8A CN102758534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8534A CN102758534A (zh) 2012-10-31
CN102758534B true CN102758534B (zh) 2014-06-04

Family

ID=4705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6351.8A Active CN102758534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8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6761B (zh) * 2013-10-24 2015-05-20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温控、养护装置及方法
CN104480848B (zh) * 2014-12-15 2016-08-24 重庆交通大学 抗温差应力影响的混凝土箱体结构及桥梁箱体
CN104631495B (zh) * 2015-02-16 2016-08-24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CN104963511B (zh) * 2015-06-12 2017-04-0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下室外墙的养护方法
CN107265947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防温度裂缝的大体积水泥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
CN107417297A (zh) * 2017-09-13 2017-12-01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56504B (zh) * 2018-09-14 2020-12-25 徐州新南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预制梁低水化热预制用内衬管及其预制方法
CN109469064A (zh) * 2018-11-21 2019-03-15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凝土冷却水管装置
CN109678558B (zh) * 2018-12-06 2021-06-22 天津五洲同创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库建筑水泥浇筑的降温处理装置
CN110130664A (zh) * 2019-04-02 2019-08-16 上海大学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CN110438996A (zh) * 2019-06-28 2019-11-12 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
WO2021134844A1 (zh) * 2019-12-29 2021-07-08 五邑大学 一种防太阳辐射能的混凝土箱体结构及桥梁箱体
CN111236668A (zh) * 2020-01-14 2020-06-05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方法
CN111593889B (zh) * 2020-05-29 2021-11-12 安阳工学院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1792945A (zh) * 2020-06-03 2020-10-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pcm材料储存管道及施工方法
CN113513181B (zh) * 2021-04-19 2023-03-14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控温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564A (ja) * 1990-05-29 1992-02-03 Taisei Corp マスコンクリートの冷却方法
JP2001073557A (ja) * 1999-09-06 2001-03-21 Taise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温度管理方法
KR20030013088A (ko) * 2001-08-07 2003-02-14 주식회사유신코퍼레이션 매스 콘크리트의 수화열 저감방법
KR20060098407A (ko) * 2006-08-16 2006-09-18 (주)인텔리지오 콘크리트댐 양생용 냉매순환식 냉각장치
KR100769821B1 (ko) * 2006-10-02 2007-10-23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매입 강관을 이용한 수화열 제어를 수반한 교각 구조물의시공 방법
JP2009235808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aise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とその施工方法
CN101586339A (zh) * 2009-06-09 2009-11-25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法
CN101914992A (zh) * 2010-08-16 2010-12-15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高炉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水冷却温度控制方法
CN102094528A (zh) * 2010-12-09 2011-06-1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方法
CN201908443U (zh) * 2010-12-15 2011-07-2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包冰控温混凝土泵送管
CN202039605U (zh) * 2011-04-27 2011-11-16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混凝土水冷系统
CN202202247U (zh) * 2011-08-05 2012-04-25 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水降温混凝土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564A (ja) * 1990-05-29 1992-02-03 Taisei Corp マスコンクリートの冷却方法
JP2001073557A (ja) * 1999-09-06 2001-03-21 Taise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温度管理方法
KR20030013088A (ko) * 2001-08-07 2003-02-14 주식회사유신코퍼레이션 매스 콘크리트의 수화열 저감방법
KR20060098407A (ko) * 2006-08-16 2006-09-18 (주)인텔리지오 콘크리트댐 양생용 냉매순환식 냉각장치
KR100769821B1 (ko) * 2006-10-02 2007-10-23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매입 강관을 이용한 수화열 제어를 수반한 교각 구조물의시공 방법
JP2009235808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aise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とその施工方法
CN101586339A (zh) * 2009-06-09 2009-11-25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法
CN101914992A (zh) * 2010-08-16 2010-12-15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高炉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水冷却温度控制方法
CN102094528A (zh) * 2010-12-09 2011-06-1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方法
CN201908443U (zh) * 2010-12-15 2011-07-2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包冰控温混凝土泵送管
CN202039605U (zh) * 2011-04-27 2011-11-16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混凝土水冷系统
CN202202247U (zh) * 2011-08-05 2012-04-25 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水降温混凝土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内降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唐兆龙;《广东科技》;20081230(第202期);第87-89页 *
唐兆龙.内降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广东科技》.2008,(第202期),87-89.
浅谈大体积承台混凝土的施工控制;韩杰;《山西建筑》;20110531;第37卷(第15期);第101-102页 *
韩杰.浅谈大体积承台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山西建筑》.2011,第37卷(第15期),101-1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8534A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8534B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Wang et al. Influence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on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lay geopolymer mortar
CN104788050A (zh) 一种陶粒轻集料结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4307C (zh) 梯度复合保温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02015A (zh)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7120A (zh) 一种低成本轻质粉煤灰多孔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86662A (zh)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构件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方法
CN102887716A (zh) 自密实耐火混凝土
CN109516728A (zh) 一种利用钢渣作骨料的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3959A (zh) 一种低成本多孔莫来石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in the field of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106830846A (zh) 玄武岩纤维再生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8861A (zh) 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拱座基础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方法
Wang et al. Study on shape-stabilised paraffin-ceramsite composites with stable strength as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for energy storage
Wu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hape-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SiC porous ceramic carrier made of iron tailings
CN110105083A (zh) 赤泥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86930A (zh) 陶粒碳酸锰尾矿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161B (zh) 一种水泥制品免蒸养工艺
CN105417958A (zh) 一种利用铜尾矿制备高强度泡沫玻璃材料的方法
CN109095889A (zh) 一种采用煤矸石制备建筑用砖的方法
CN103482911B (zh)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空心砖
CN107500672A (zh) 地暖集成化用高导热抗弯折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026B (zh) 混凝土闭式水热合成硬化工艺
C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MgO concrete in China Dongfeng arch dam foundation
CN104086205B (zh) 一种隔热保温陶瓷板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