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1495B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1495B
CN104631495B CN201510085134.2A CN201510085134A CN104631495B CN 104631495 B CN104631495 B CN 104631495B CN 201510085134 A CN201510085134 A CN 201510085134A CN 104631495 B CN104631495 B CN 104631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air
cage
reinforcement cage
steel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51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1495A (zh
Inventor
陈刚强
吴凤亮
卢杰
李翔
何伟能
黄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5100851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1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1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1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1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63Tunnels submerged into, or built in, open water
    • E02D29/073Tunnels or shuttering therefor assembled from sections individually sunk onto, or laid on, the water-bed, e.g. in a preformed tren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包括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第一冷风机和在两外侧墙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二冷风机,所述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均通过软管通入所述钢筋笼模板内。通过分别在顶板钢筋笼和两外侧墙上分别安装冷风机,由冷风机连接波纹软管通入钢筋笼内部,通过输送冷风降低振捣作业环境温度,给振捣工人提供一个清爽的振捣环境,提高振捣质量,该方法采用设备精简,便于安装和拆卸,降温效率高,同时,冷风机的安装位置合理有效,根据钢筋笼长度均布输送冷风的波纹管通入位置,使钢筋笼内部均匀降温,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比如,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中,沉管节段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每节混凝土大约3300m3,而在节段浇筑混凝土时四周是密不透风的钢模板,中间是纵横交错的钢筋,在振捣作业时,工人振捣的空间狭窄,混凝土凝固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得钢筋笼内变成了一个“桑拿房”,尤其在钢筋笼外侧墙及中墙部位振捣作业时,需要工人进入钢筋笼内进行振捣,且在钢筋笼内连续作业长达8个小时以上,由于钢筋笼内环境温度高,作业人员容易中暑,对振捣作业造成一定影响,为给振捣工人提供一个清爽的振捣环境,提升混凝土振捣质量,通常的做法是设置风扇,通过机械风改善作业环境,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风扇降温效果不佳,尤其在夏季作业时,更不能达到有效降温效果,若设置大量风扇,成本高且不便于维护,存在很大的弊端。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以解决在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时钢筋笼内部环境温度太高,安装风扇时降温效果不佳,在钢筋笼内安装难度大,或安装大量风扇成本高且不便于维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混凝土浇筑前,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第一冷风机和在两外侧墙钢筋笼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二冷风机;
S2、分别在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上安装软管,将软管通入钢筋笼内。
其中,步骤S2中,分别在顶板和两外侧墙的钢筋网片上开设方孔,在两外侧墙模板上开设圆孔,第一冷风机的软管穿过方孔通入钢筋笼内,第二冷风机的软管依次穿过两外侧墙模板上的圆孔和方孔后通入钢筋笼内。
其中,步骤S2中,方孔规格为30X40cm,圆孔直径为15cm的圆孔。
其中,步骤S1中,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两台可移动式的第一冷风机。
其中,步骤S2中,每台第一冷风机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相应的,顶板钢筋网片上相应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其中,步骤S1中,在两外侧墙上分别安装两台固定式的第二冷风机。
其中,步骤S2中,每台第二冷风机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两外侧墙模板上相应开设六个圆孔,对应的钢筋网片上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其中,步骤S1具体为: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吊机吊装所述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至相应位置;在步骤S2之后,混凝土浇筑开始后进行振捣作业开始时,开启所述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使冷风吹入所述钢筋笼模板里面。
其中,还包括步骤S3:在混凝土浇筑到离顶板顶部为1.5米时,关闭第一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吊走所述第一冷风机;在混凝土浇筑到离两外侧墙上倒角1.5米时,关闭第二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包括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第一冷风机和在两外侧墙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二冷风机,在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均分别安装波纹软管,各软管均通入钢筋笼内,通过分别在顶板钢筋笼和两外侧墙上分别安装冷风机,冷风机连接波纹软管输送冷风通入钢筋笼内部,从而降低振捣作业环境的温度,给振捣工人提供一个清爽的内部环境,提高振捣质量,该方法采用设备精简,便于安装和拆卸,降温效率高,同时,冷风机的安装位置合理有效,根据钢筋笼长度均匀布设波纹软管输送冷风通入预留孔位置,使钢筋笼内部均匀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对钢筋笼顶板安装第一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在钢筋笼两外侧墙安装第二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B—B的断面图.
图中,1:第一冷风机;2:波纹软管;3:顶板钢筋网片;4:钢筋网片预留孔;5:第二冷风机;6:外侧墙模板;7:外侧墙钢筋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混凝土浇筑前,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第一冷风机1和在两外侧墙钢筋笼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二冷风机5;
S2、分别在第一冷风机1和第二冷风机5上安装软管2,将软管2通入钢筋笼内。
通过在顶板和侧墙上安装冷风机,使冷风机产生的冷风通过软管输送至钢筋笼内部,从而使钢筋笼内部均匀降温以达到适合振捣作业的温度环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步骤S2中,分别在顶板和两外侧墙的钢筋网片上开设方孔,在两外侧墙模板上开设圆孔,第一冷风机1的波纹软管2穿过方孔通入钢筋笼内,第二冷风机5的波纹软管2依次穿过两外侧墙模板上的圆孔和方孔后通入钢筋笼内。具体操作时,在捆扎好的顶板钢筋网片3和外侧墙钢筋网片7上割断钢筋留出方孔,形成相应的钢筋网片预留孔4,而外侧墙模板6上的圆孔可通过电钻钻出,方孔规格为30X40cm,圆孔直径为15cm的圆孔。
如图1和图2所示,步骤S1中,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两台可移动式的第一冷风机1,操作步骤S2时,每台第一冷风机1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2,相应地,顶板钢筋网片3上相应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如图3和图4所示,步骤S1中,在两外侧墙模板6上分别安装两台固定式的第二冷风机5,操作步骤S2时,每台第二冷风机5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2,两外侧墙模板6上相应开设六个圆孔,对应的钢筋网片上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步骤S1具体为:在混凝土浇筑前,吊装所述第一冷风机1和第二冷风机5至相应位置;在步骤S2之后,混凝土浇筑开始后进行振捣作业开始时,开启所述第一冷风机1和第二冷风机5,使冷风吹入所述钢筋笼模板里面,对钢筋笼内部进行降温,保证内部有良好的温度环境,便于工人进行振捣作业。
还包括步骤S3:在混凝土浇筑到离顶板顶部为1.5米时,关闭第一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吊走所述第一冷风机;在混凝土浇筑到离两外侧墙上倒角1.5米时,关闭第二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此时,振捣作业也接近尾声,工人撤离钢筋笼内部,继续浇筑混凝土,完成相应的工艺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简单易行,方便装卸,能有效对钢筋笼内部进行降温处理,保证钢筋笼浇筑水泥时有良好的环境,确保振捣作业顺利完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混凝土浇筑前,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第一冷风机和在两外侧墙钢筋笼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二冷风机;
S2、分别在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上安装软管,将软管通入钢筋笼内;
其中,在步骤S2中,分别在顶板和两外侧墙的钢筋网片上开设方孔,在两外侧墙模板上开设圆孔,第一冷风机的软管穿过方孔通入钢筋笼内,第二冷风机的软管依次穿过两外侧墙模板上的圆孔和方孔后通入钢筋笼内;
其中,步骤S1具体为:在混凝土浇筑前,吊装所述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至相应位置;在步骤S2之后,混凝土浇筑开始后进行振捣作业开始时,开启所述第一冷风机和第二冷风机,使冷风吹入所述钢筋笼模板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方孔规格为30X40cm,圆孔直径为15cm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顶板钢筋笼上安装两台可移动式的第一冷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台第一冷风机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相应的,顶板钢筋网片上相应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两外侧墙上分别安装两台固定式的第二冷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台第二冷风机均连接三个波纹软管,两外侧墙模板上相应开设六个圆孔,对应的钢筋网片上开设六个方孔,且六个方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均布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3:在混凝土浇筑到离顶板顶部为1.5米时,关闭第一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吊走所述第一冷风机;在混凝土浇筑到离两外侧墙上倒角1.5米时,关闭第二冷风机,收起相应波纹软管。
CN201510085134.2A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Active CN104631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5134.2A CN104631495B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5134.2A CN104631495B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1495A CN104631495A (zh) 2015-05-20
CN104631495B true CN104631495B (zh) 2016-08-24

Family

ID=5321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5134.2A Active CN104631495B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1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9704A (zh) * 2017-04-26 2017-07-25 贵州理工学院 矿山大型采空区充填体水化热散热系统
CN107486941A (zh) * 2017-08-31 2017-12-1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笼内送风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729665A (zh) * 2018-05-25 2018-11-02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筒壁滑升模板筒壁之间降温通风装置
CN111319115B (zh) * 2020-02-21 2021-07-16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预制混凝土沉管控裂方法
CN111424969B (zh) * 2020-04-29 2024-01-30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双筒壁混凝土筒仓滑模施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8572A (ja) * 1984-03-08 1985-09-26 フジタ工業株式会社 マスコンクリ−トの温度ひび割れ防止方法
JPH07224536A (ja) * 1994-02-14 1995-08-22 Mitsui Constr Co Ltd マスコンクリートのひび割れ制御装置
CN101672106B (zh) * 2009-08-11 2011-01-05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大体积砼降温抗裂运用薄壁波纹管循环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1605814U (zh) * 2010-02-10 2010-10-13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系统
CN102011492B (zh) * 2010-11-25 2011-12-21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上出现裂缝的方法
CN102758534B (zh) * 2012-07-30 2014-06-04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体积混凝土风冷却技术研究与应用;张勇;《中国建设信息》;20100730(第7期);第81-8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1495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1495B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降温方法
CN103628680B (zh) 大面积钢结构吊挂层施工方法
KR200483370Y1 (ko) 건축물의 개방부 차폐장치
CN105239725A (zh) 超高倾斜混凝土圆柱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模板
CN105952148B (zh) 狭窄变形缝内易拆式铝模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JP5408419B2 (ja) 鋼管・コンクリート複合構造橋脚における打設コンクリートの冷却装置
CN110735651A (zh) 一种洞穿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N107227738A (zh)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钢管柱的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
JP2018155017A (ja) 床版取り替え装置および床版取り替え装置の設置工法
JP6581536B2 (ja) トンネル覆工用鉄筋籠の製作方法、及び、トンネル覆工方法
CN103821136B (zh) 悬挂单排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69875U (zh) 一种混凝土泵管弯折处支撑装置
CN205976511U (zh) 整拼模板转运装置
CN105064333A (zh) 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接长模板支设体系
CN107010551B (zh) 一种受限空间吊装施工方法
CN206205429U (zh) 狭窄变形缝内易拆式铝模板支撑体系
CN103938900A (zh) 一种冷却塔的施工方法及塔机
CN106320568B (zh) 密肋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
CN107486941A (zh) 一种钢筋笼内送风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5672363A (zh) 现浇盖板施工工艺及使用的可伸缩钢管、拆除装置及托架
CN104453234A (zh) 带变截面超大环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
CN211647357U (zh) 工具式溜管
CN209119674U (zh) 用于安装二次配管的固定结构
CN208415304U (zh) 一种装配模板式微型地下综合管廊的浇筑系统
CN106836948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