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135B -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135B
CN102734135B CN201210088995.2A CN201210088995A CN102734135B CN 102734135 B CN102734135 B CN 102734135B CN 201210088995 A CN201210088995 A CN 201210088995A CN 102734135 B CN102734135 B CN 102734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valve body
lid
decompression valves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89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4135A (zh
Inventor
井上宜典
西村健太
石井恒司
角敦夫
柴田敦史
水谷畅
河野辉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4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4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28Safety arrangements;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04C29/124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 F04C29/126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of the non-retur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12Covers for hou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该泄压阀包括阀体、泄压口、帽以及盖。泄压口形成在阀体端部中,如果压缩机中的压力过度增加,制冷剂气体便通过泄压口排出。盖中形成有能够与阀体接合的接合部,从而防止盖相对于阀体移动。在盖经由帽安装在阀体上的情况下,泄压口被帽的端部覆盖,在帽的端部与阀体的端部之间形成与泄压口连通的第一间隙,并且从泄压口穿过第一间隙形成用于从泄压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

Description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的压缩机的泄压阀。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空调的压缩机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并通过车辆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而转动,由此压缩制冷剂气体,并将已压缩的制冷剂气体供应给车辆空调的制冷回路。车辆发动机的转动速度与车辆行进速度的变化成比例地变化。车辆驾驶室中的制冷负荷也会变化,使得压缩机优选地应当为可变排量型。由于压缩机运行条件的剧烈变化,压缩机的温度和压力也极大地改变。例如,压缩机的压力会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而过度增加。一些压缩机配备有用于释放这种过度增加的压力的泄压阀。当致动压缩机的泄压阀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的出口喷出压缩机。从压缩机喷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直接地冲击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的外围设备,因此导致对这些外围设备的破坏。
日本专利No.3266985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用泄压阀的帽,该帽用于保护邻近于压缩机设置的外围设备免受从压缩机释放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的影响。帽由树脂材料制成。帽与泄压阀的六角螺母的外周表面接合。帽具有:多角棱柱,该多角棱柱去除了多角棱柱的底部的两个下侧面;以及与多角棱柱的端部一体地形成的帽端部,该帽端部用于将通过泄压阀的出口喷出的制冷剂气体转向到垂直于泄压阀的轴线的方向。多角棱柱在其与帽端部相对的端部处具有:与多角棱柱一体地形成的一对能够弹性变形的保持臂;以及邻近于保持臂形成的一对狭口。帽通过这样的方式安装到阀体上:沿泄压阀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移动帽,使得帽的多角棱柱的成对的保持臂弹性变形然后与阀体的圆筒形外壳接合。多角棱柱与泄压阀的六角螺母的外周表面接合,从而由帽端部覆盖泄压阀的出口。在该泄压阀中,间隙形成在出口与帽端部之间并与导向口连通。根据上述日本专利No.3266985中公开的泄压阀的帽,经由泄压阀的出口喷出的制冷剂气体沿一个方向被确定地引导。
日本专利No.3038681公开了另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在该泄压阀中,通过弯曲板而形成的盖可拆卸地安装到阀体上。盖包括六边形护罩部分、三个第一腿部以及两个第二腿部。第一腿部通过将盖的一部分以直角弯曲成从盖的护罩部分的六边形的三个交替边延伸。盖的每个第一腿部均具有一对用于与阀体的凸出部接合的固定钩。呈六角块形的具有预定厚度的弹性构件安装在盖上而覆盖泄压阀的泄压口。弹性构件中形成有U形槽,弹性构件在U形槽处与泄压阀接触。盖和弹性构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安装在阀体上:沿泄压阀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泄压阀移动盖和弹性构件,使得弹性构件容纳在护罩部分与第一以及第二腿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沿泄压阀的轴向方向将盖和弹性构件压到一起,由此使盖的第一腿部的第一固定钩与阀体的凸出部接合。弹性构件在阀体上安装成覆盖泄压阀的出口,并以压缩状态置于盖的护罩部分与阀体之间。在阀体的端部表面与形成在弹性构件中的槽之间形成制冷剂气体通路。根据上述日本专利No.3038681中公开的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通过泄压阀的出口喷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动通过槽并被引导出盖。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53750公开了又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帽可拆卸地安全到阀体的头部,并且帽与阀体的头部之间置有弹性构件。帽包括:帽端部,帽端部与阀体的头部一样呈六边形形状;两个固定钩,这两个固定钩从帽端部的相对的两个边延伸并弯曲成U形;以及三个保持件,这三个保持件从帽端部的不包括用于两个钩的以上两个边的任意三个边延伸,并沿所述三个边弯曲。弹性构件形成为具有C形横截面、预定厚度以及穿过弹性构件的一部分形成的开口。帽和弹性构件沿泄压阀的轴向方向安装到阀体上,使得弹性构件覆盖围绕开在阀体头部处的阀体出口的表面,并且还使得帽的固定钩与阀体的头部接合且弹性构件的开口冲着预定方向。弹性构件以压缩状态置于阀体的头部与帽的帽端部之间,并且在阀体的头部与帽端部之间形成制冷剂气体通路以将其引向弹性构件的开口。根据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53750,通过泄压阀的出口喷出的制冷剂气体经由C形弹性构件的开口流出泄压阀。
根据日本专利No.3266985的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泄压阀的帽会劣化,并且保持臂的强度会减小。这就是说,帽会受到制冷剂气体的喷吹压力以及由于环境改变(特别是高温)而产生的载荷的影响,因此,会担心帽的劣化。还会担心保持臂会由于制冷剂气体的加载导致的塑性变形或疲劳破坏而变形或断裂。作为应对帽的劣化或保持臂强度的减小的措施,帽可由厚壁制成,这仅仅导致帽被制得尺寸较大。根据上述日本专利No.3038681以及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53750中公开的泄压阀,设置在阀体与盖之间的弹性构件中在与阀体的接触表面处形成有槽,从而通过借助于处于压缩状态下的盖将弹性构件设置到阀体来调节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因此,弹性构件需要具有足够的厚度,这使帽尺寸变大。帽增大的尺寸产生帽会与车辆的小发动机舱中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干涉的顾虑。此外,需要额外的力以将弹性构件以压缩状态安装到阀体,这降低了组装泄压阀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其防止泄压阀的帽尺寸变大,并防止其它外围设备被通过泄压阀喷出的制冷剂气体损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包括阀体、泄压口、帽以及盖。所述阀体包括端部和外围表面。所述泄压口形成在所述阀体的所述端部中,如果所述压缩机中的压力过度增加,则制冷剂气体通过所述泄压口排出。所述帽包括端部和能够与所述阀体的外围表面接合的外围表面。所述盖包括端部、能够与所述帽的外围表面接合的外围表面、以及能够与所述阀体接合从而防止所述盖相对于所述阀体移动的接合部。在所述盖经由所述帽安装在所述阀体上的情况下,所述泄压口被所述帽的端部所覆盖,在所述帽的端部与所述阀体的端部之间形成与所述泄压口连通的第一间隙,并且从所述泄压口穿过所述第一间隙形成用于从所述泄压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以及优点将从以下结合作为本发明原理的示例示出的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对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以及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泄压阀的侧视图,示出泄压阀组装后并安装到压缩机上的状态;
图3为图1中的泄压阀的后视图,示出泄压阀组装后的状态;
图4为图1中的泄压阀的盖的展开平面图;
图5A至图5D为示出图1中的泄压阀的组装过程的示意性后视图,其中,图5A示出盖连接到泄压阀的帽之前的状态,图5B示出彼此连接的盖和帽设置在阀体的侧面上的状态,图5C示出盖和帽安装在阀体上的状态,图5D示出盖和帽固定到阀体上的状态;
图6为图1中的泄压阀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当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喷出时泄压阀的操作;
图7A和图7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组装过程的示意性后视图,其中,图7A示出盖连接到泄压阀的帽之前的状态,而图7B示出盖和帽彼此连接的状态;
图8A为根据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的透视图;
图8B为沿图8A中的箭头F的方向观察时泄压阀的帽的侧视图;
图9为根据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在安装到压缩机上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泄压阀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当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喷出时泄压阀的操作;
图11A为根据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的透视图;
图11B为图11A中的帽在形成有弯曲边缘之前的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12为根据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当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喷出时从泄压阀的后方观察的泄压阀的操作;
图13为根据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的透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泄压阀的示意图,示出当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喷出时泄压阀的操作;
图15为根据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的透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泄压阀的示意图,示出当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喷出时泄压阀的操作;以及
图17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参照图1至图3,附图标记11指示压缩机的壳体,并且呈六角棱柱形的阀体12通过旋拧在壳体11中的螺钉13安装到壳体11的外壁上。阀体12具有开在阀体12的端部的轴向中心处的泄压口14并且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口14排出。形成在阀体12的端部中的泄压口14与形成在壳体11中的排放腔室(未示出)连通。六角棱柱形的阀体12具有有六个侧面的外周表面23。在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的每两个相邻侧面之间形成有切除部15。任意三个切除部15用作能够与一对保持臂21接合的保持部分,保持臂21形成为用于充当随后要描述的接合部。每个切除部15通过对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的任意两个相邻侧面之间的侧棱的一部分进行倒角而形成,并具有大致垂直于在阀体12的轴线与侧棱之间连接的假想线延伸的面,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切除部15从阀体12在螺钉13侧上的端部开始沿阀体12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并具有形成在切除部15的端部处且从阀体12的后方观察具有三角形表面的端部切面15A,端部切面15A垂直于切除部15的倒角表面延伸。
参照图2,附图标记10指示泄压阀10,泄压阀10包括阀体12、盖17以及帽25(图1)。盖17通过弯曲板而形成并可拆卸地安装到阀体12上,而帽25由板制成并设置在阀体12与盖17之间而覆盖泄压口14。盖17形成为围绕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装配并包括盖壁19、盖端部20以及一对保持臂21。在盖壁19中形成有切口18。盖端部20大致为六边形形状并连接到盖壁19的一端,并且盖壁19的另一端部具有一对狭口22以及一对保持臂21,所述一对保持臂21邻近狭口22形成而能够与阀体12的任意两个切除部15接合。换句话说,盖壁19对应于大致呈正六角棱柱形的盖17的外围表面,并且盖端部20对应于盖17的端部。
盖壁19形成为从大致呈六角棱柱形的盖端部20的四个边沿垂直于盖端部20的表面的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在盖壁19中缺失底部处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并且这两个侧面的缺失形成盖17的切口18。切口18对应于穿过盖17的外围表面形成的盖17的开口。切口18通过去除盖17的正六角棱柱形的盖壁19的两个相邻侧面而形成。盖壁19具有从盖端部20的大致六边形形状的相应四个边延伸的四个盖壁表面19A、19B、19C以及19D。盖壁表面19A和19D位于切口18的相对侧。如图1所示,每个保持臂21通过从分别与盖17的切口18的相应对边接续的相应盖壁表面19A和19D延伸而形成。设置在相应盖壁表面19A和19D的一部分中的成对的保持臂21通过沿中线向内弯曲成使得朝向保持臂21的远端所述成对的保持臂21彼此靠近而形成。更具体地,弯曲实施成使得保持臂21的远端之间的距离短于盖壁表面19A和19D之间的距离——由图1中的宽度L1表示。在沿由图1中的箭头P示出的方向将盖17安装到阀体12上时,保持臂21确定地向外变形而张开,然后盖17套装在阀体12上,保持臂21与任意两个切除部15接合。在盖壁19中在与切口18或保持臂21相对地定位的盖壁表面19B和19C之间的侧棱的末端处形成有如图3所示能够与阀体12的一个切除部15接合的固定钩24。
盖17由具有弹性的单片钢板制成,并且钢板用作金属板。参照图4,用于盖17的钢板包括两个部分,即,对应于盖端部20的一部分以及对应于盖壁19的另一部分。钢板沿图4中的虚线29A至29D弯曲由此使盖17形成如图1和图3所示的形状。更具体地,钢板沿虚线29A大致弯曲成直角,然后沿虚线29B至29D以大约120度的角度弯曲,使得盖壁19大致呈正六角棱柱形。盖端部20仅仅在盖端部20的一个边上与盖壁19接续,使得当钢板被正确地弯曲时,在盖端部20与盖壁19之间形成间隙31,如图1所示。
帽25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帽25包括帽壁27以及帽端部28。在帽25的帽壁27中形成有切口26,并且帽端部28连接到帽壁27的端部,以改变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具体地,帽端部28连接到帽壁27使得通过泄压口14轴向地流出的制冷剂气体转向到大致垂直于泄压口14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帽壁27对应于大致呈正六角棱柱形的帽25的周向表面,并且帽端部28对应于帽25的端部。帽壁27形成为从帽端部28的大致六边形形状的四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28的表面的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在帽壁27中缺失两个相邻的侧面,由此在帽25中形成切口26。切口26对应于穿过帽25的周向表面形成的帽25的开口,并且通过去除帽25的大致正六角棱柱形的两个相邻的侧面而形成。帽壁27具有从帽端部28的相应的四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28的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帽壁部分27A至27D,并且帽壁部分27A至27D位于切口26的相对侧上。如图2所示,在帽25以及盖17相对于阀体12安装就位的情况下,帽25和盖17相对于阀体12设置成使得帽25的切口26以及盖17的切口18彼此重合,由此在泄压阀10中形成出口30。
帽25由比盖17的板更薄的板制成且具有较低的弹性,并通过例如拉延的工艺成形,使得在帽壁27与帽端部28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帽25通过沿图1中的箭头P的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25而安装到阀体12上,使得帽端部28覆盖泄压口14并且帽壁27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盖17以使得帽25的切口28与盖17的切口18位置彼此重合的方式套装到预先安装在阀体12上的帽25上。
图1中的L1表示在位于切口18的相对侧上的盖壁表面19A与19D之间所测量的盖17的宽度,而L2表示在位于切口26的相对侧上的帽壁部分27A与27D之间所测量的帽25的宽度,其中,宽度L1稍微大于宽度L2。此外,L3表示在阀体12的六角形外周表面23的两个相对表面之间所测量的阀体12的宽度。宽度L2基本上等于或稍微大于宽度L3。沿盖17的轴向方向在盖端部20与保持臂21之间测得的盖17的轴向长度M1大于帽壁27在帽25的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长度M2。如图2所示,当将帽25与盖17设置到阀体12时,在阀体12的具有泄压口14的端部与帽端部28之间形成有间隙G,并且间隙G与出口30连通。间隙G形成在帽端部28与阀体12的端部之间并对应于用于泄压口14与出口30之间的连通的本发明的第一间隙。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由间隙G以及出口30形成。在帽25以及盖17安装到阀体12上的情况下,成对保持臂21以及固定钩24在沿阀体12的周向方向以固定间隔形成在阀体12上的六个切除部15的三个交替位置处与阀体12接合,如图3所示。
以下将参照图5A至5D描述将帽25以及盖17安装到阀体12上的泄压阀10的组装过程。如图5A所示,将帽25安装到盖17上用于暂时连接。具体地,将帽25通过盖17的切口18插入盖17中,如图5A中的箭头所表示的。由于宽度L1稍微大于宽度L2,因此帽25可以顺利地插入盖17中。因而,盖17的盖壁19以及盖端部20分别与帽25的帽壁27以及帽端部28直接接触。在这个状态下,盖17的切口18与帽25的切口26彼此重合。
然后参照图5B,附图标记16指出通过将盖17与帽25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帽单元。如图5B所示,将帽单元16放置于阀体12的侧向侧上。在图5B中,相对于图5B的页面的垂直方向对应于泄压阀10的轴向方向,而相对于泄压阀10的轴线的径向方向对应于泄压阀10的径向方向。在通过沿图5B中的箭头方向相对于泄压阀10的阀体12移动帽单元16而将帽单元16安装到阀体12之前,将帽单元16相对于阀体12设置成使得帽端部28以及盖端部20面向阀体12的泄压口14。帽壁27以及盖壁19设置成对应于阀体12,并且一对保持臂21设置成分别对应于两个切除部15。
帽单元16可以通过将帽单元16推压到阀体12上而安装在阀体12上。这通过沿图5C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单元16同时使一对保持臂21的远端能够向外弹性地变形并在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触的情况下滑动而实现。图5C示出保持臂21的状态,其中,保持臂21的远端之间的距离增大到最大程度,并且帽壁27的一部分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接合。
参照图5D,在箭头方向上沿阀体12进一步推动帽单元16,使得保持臂21以其远端与位于图5D中的底部处的切除部15接触,并且在减小保持臂21的远端之间的距离的方向上弹性地变形,由此与切除部15接合。如图5D所示,盖17的固定钩24与位于顶部处的切除部15接合。在这种状态下,帽壁27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并且帽端部28定位成与泄压口14为面对关系。盖17被防止相对于阀体12或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移动。图5B、图5C以及图5D示出帽单元16从图中的顶部安装到阀体12上的示例。可替代地,帽单元16可以沿阀体12的六个径向方向中的任何一个安装到阀体12上。
以下将描述上述泄压阀10的操作。在配备有上述阀体12上安装有帽单元16的泄压阀10的压缩机中,如果压缩机中的压力过度增加,泄压阀10便被致动以允许过高增压的制冷剂气体中的一部分通过泄压口14排出。参照图6,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冲击帽25的帽端部28,并转向到大致垂直于帽端部28的表面的方向,使得制冷剂气体流动到出口30。
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作用于帽端部28从而在远离泄压口14的方向上或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推进帽端部28,使得帽单元16沿阀体12的轴向方向移动到盖17的保持臂21以及固定钩24与切除部15的端部切面15A相接合的位置。因此,限制阀体12在其轴向方向进一步移动。泄压阀10的这个状态在图6中示出,其中阀体12的端部与帽端部28之间的间隙G增大到最大程度。
由于设置成用以覆盖泄压口14的帽25通过先前提及的拉延操作形成,因此在帽壁27与帽端部28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因此,从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动到间隙G中并被引导至出口30以排出泄压阀10。可以防止制冷剂气体通过泄压阀10的除出口30之外的其他任何部分泄漏。出口30可以形成在泄压阀中的泄压口14的周围的任意位置处。
帽25固定地安装到阀体12上以覆盖泄压口14,并且盖17固定地安装到在阀体12上的帽25上。根据这样构造而成的泄压阀10,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调节成使得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不会冲击外围设备。帽25与盖17可以由薄板制成。此外,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测量的、用于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的长度对应于间隙G,使得泄压阀10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的伸出可以减少。泄压阀10的用于防止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构件以及用于将该用于防止泄漏的构件固定到阀体12的构件分开设置,使得施加到这些构件的载荷可以分散。因此,泄压阀10可以维持所需要的强度,同时防止泄压阀10的尺寸的增加以及由冲击性制冷剂气体对外围设备造成的破坏。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10,获得了以下有利效果。
(1)用于覆盖阀体12的泄压口14的帽25固定地安装到阀体12上,并且盖17固定地安装到在阀体12上的帽25上,使得从泄压阀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被调节成使得制冷剂气体不会冲击任何外围设备。帽25以及盖17可以由薄板制成,并且从泄压阀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从阀体12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仅仅延伸对应于间隙G的距离,使得泄压阀10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的伸出相比于传统的泄压阀可以减少。从而,泄压阀10在保持所需要的强度的同时防止了泄压阀10的尺寸的增加以及由冲击性制冷剂气体对外围设备造成的破坏。
(2)设置成用于覆盖泄压口14的帽25包括帽端部28以及通过拉延操作从帽端部28的四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28的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帽壁部分27A至27D。因此,在帽25中,在帽壁部分27A至27D与帽端部28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并且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在流动通过间隙G的同时被引向出口30,然后排出泄压阀10。因此,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可以通过帽25调节,并且可以防止制冷剂气体从泄压阀10的除出口30之外的其他任何部分泄漏。此外,由盖17的外围表面形成的出口30被用于形成制冷剂气体通路,并且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通过这样的简单结构调节。帽25和盖17彼此连接使得帽25的切口18与盖17的切口18的位置彼此重合,因而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可以被引导通过间隙G到达出口30并通过出口30高效地排出压缩机。
(3)帽25暂时地连接到盖17从而形成帽单元16,然后通过沿泄压阀10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单元16而将帽单元16安装到阀体12上。可以通过改变帽单元16相对于阀体12的角位置而将通过使盖17的切口18与帽25的切口26重合而在泄压阀10中形成的出口30设置在沿阀体12的周向方向的六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处。因此,出口30的位置能够根据环境条件改变,使得可以将出口30设定在保护外围设备免受从泄压阀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影响的最佳位置,由此提高外围设备的可靠性。
(4)成对的保持臂21和固定钩24形成在盖17中以与阀体12的切除部15接合。保持臂21以及固定钩24在沿阀体12的周向方向以固定间隔形成在阀体12中的六个切除部15中的三个交替位置处与阀体12接合。由此,防止盖17在通过泄压口14排出并推压盖17的制冷剂气体的影响下从阀体12脱离。因此,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25很容易将帽25安装到阀体12上,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能够容易地制造的结构调节经由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
(5)将帽25暂时地连接到盖17从而形成帽单元16,然后将帽单元16固定地安装到阀体12上。帽单元16可以手动地形成并通过沿泄压阀10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单元16而容易且固定地安装到阀体12。因此,使泄压阀10的组装过程更简单并且可以减少泄压阀10的组装时间。
(6)盖17通过弯曲具有弹性的板形成,这有助于简化盖17的制造。帽25由具有较小弹性的薄板制成并通过拉延操作形成,这有利于简化帽25的制造。
(7)在通过沿泄压阀10的径向方向相对于帽25移动盖17而将盖17安装到帽25上时,保持臂21的远端通过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彼此远离被扩开,然后向内移动,由此与切除部15接合。因此,盖17可以在不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增加盖17的长度的情况下牢固地保持在阀体12上。
(8)盖17的介于盖端部20与保持臂21之间的轴向长度M1大于帽25的帽壁27的轴向长度M2。因此,当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盖17而将盖17安装到阀体12上时,盖17的保持臂21与帽25的帽壁27彼此接触,从而防止帽25的帽壁27使保持臂21变形。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力进行盖17的安装。
以下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帽单元40。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盖17的形状有所改变,但剩余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为方便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元件或零部件相同或类似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元件或零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出。因此,将省略对这样的元件或零部件的描述而仅仅描述修改。
如图7A所示,附图标记41指出盖,并且盖41包括具有切口42的盖壁43、盖端部44以及一对保持臂45,切口42形成在盖壁43的一部分中。盖41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盖17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图7A中的L4表示盖41的介于设置在盖41的切口42的相对两侧上并面对彼此的盖壁表面43A与43D之间的宽度。图7A中的L2代表帽25的介于设置在切口26的相对两侧上并面对彼此的帽壁部分27A与27D之间的宽度。宽度L4稍微小于宽度L2。如图7A所示,盖壁表面43A和43D倾斜形成使得盖壁表面43A和43D之间的宽度朝向切口42减小。宽度L4代表盖壁表面43A与43D之间的最小宽度。因此,盖壁表面43A和43D倾斜成使得盖壁表面43A与43D之间的距离朝向切口42减小。
在将帽25连接到盖41时,帽25从切口42或通过切口42插入到盖41中。尽管宽度L4稍微小于宽度L2,但是当将帽25插入到盖41中时会向外推动盖壁表面43A和43D,因此通过在将帽25插入到盖41中时使盖壁表面43A和43D向外弹性地变形由此扩大盖壁表面43A与43D之间的距离而使宽度L4增大为大于宽度L2。
因此,帽单元40通过这样连接帽25和盖41而形成。盖41的盖壁表面43A和43D的弹力使得向内挤压帽25的帽壁部分27A和27D,因此,帽壁部分27A和27D可以通过盖壁表面43A和43D稳固地保持。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帽单元40可以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单元40而安装到阀体12上,和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情况一样。盖41和帽25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对待,这有助于进一步简化泄压阀10的组装。本第二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结合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提出的有利效果(1)至(8)。
以下将参照附图8A、8B、9以及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帽25的形状有所改变,但剩余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为方便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元件或零部件同样或类似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元件或零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出。因此,将省略对这样的元件或零部件的描述而仅仅描述修改。
参照图8A和8B,帽50包括帽壁52以及帽端部53。帽5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切口51。如图9所示,帽50以其帽壁52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帽端部53形成在帽壁52的一端处,并用于将通过阀体12的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转变到垂直于阀体12的轴线的方向。帽壁52相当于正六角棱柱形的帽50的外围表面,并且帽端部53相当于帽50的端部。
帽壁52形成为从帽端部53的大致六边形表面的四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53的方向延伸,如图8A所示,在帽壁52中缺失底部的两个相邻侧面,并且这两个相邻侧面的缺失形成切口51。帽50的切口51相当于帽50的形成在外围表面中的开口。帽50大致呈不具有两个相邻侧向表面的正六角棱柱形。帽壁52具有从帽端部53的四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53的方向延伸的帽壁部分52A、52B、52C以及52D。帽壁部分52A和52D位于切口51的相对侧上。如图8B所示,作为一个侧面延伸而形成的帽壁部分52A、52D属于大致六角棱柱形的帽壁52的外围表面并且在切口51侧上进一步延伸为延长表面。
如图8A和图8B所示,帽端部53形成为在切口51侧上延伸或延伸通过切口51,并且帽端部53在切口51侧上的端部被弯曲以形成弯曲部分54。弯曲部分54与帽壁部分52A、52D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弯曲部分54用作形成在帽50的开口的边缘处的流动转向板。帽50形成为使得当帽50安装到阀体12上时弯曲部分54不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触。图8A中的弯曲部分54的轴向长度N大于随后将描述的间隙G的轴向长度。帽50的外围表面由帽壁部分52B和52C以及各自具有延长表面的帽壁部分52A和52D及弯曲部分54形成。帽壁部分52B和52C以及除延长部分外的帽壁部分52A和52D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
参照图9,帽50通过沿阀体12的轴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50而安装到阀体12,并安装成使得帽端部53覆盖泄压口14并且帽壁52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盖17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盖17而安装到阀体12上。盖17的安装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盖17覆盖安装到阀体12上的帽50,并且帽50的切口51与盖17的切口18的位置彼此重合。
参照图9和图10,在帽50和盖17安装到阀体12上的情况下,在帽端部53与阀体12的形成有泄压口14的端部之间形成间隙G。间隙R形成在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与弯曲部分54之间而朝压缩机的壳体11开口。间隙R用作第二间隙并形成为与间隙G连通。在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中,从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穿过间隙R和间隙G形成。
参照图10,从泄压口14排出并在间隙G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被引向帽50的弯曲部分54,并且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通过弯曲部分54变为使得制冷剂气体穿过间隙R流向压缩机的壳体11。出口30朝安装阀体12的壳体11开口。因此,更有效地防止制冷剂气体冲击外围设备。帽50的弯曲部分54与帽壁部分52A、52D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因此,通过泄压口14排出并流动通过间隙G和R的制冷剂气体被引向压缩机的壳体11而不会经由阀体12的任何其它部位泄漏。这个效果得以实现与盖17相对于阀体12的角位置无关。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4)以及(6)至(8)在当前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中同样可以实现,将省略对这些效果的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帽25的形状有所改变,但剩余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相同。为方便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元件或零部件同样或类似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元件或零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出。因此,将省略对这样的元件或零部件的描述而仅仅描述修改。
参照图11A,附图标记60指示帽,帽包括帽壁62以及帽端部63,帽壁62中形成有切口61,帽端部63与帽壁62相连地形成。帽60具有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帽25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11A所示,帽端部63形成有弯曲边缘64。弯曲边缘64通过沿图11B中的虚线65朝切口61弯曲帽端部63的边缘而形成,并形成为使得当帽60安装到阀体12上时弯曲边缘64不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触,如图12所示。弯曲边缘64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间隙G在阀体12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当帽60安装到阀体12上时,在泄压阀10中在帽60的弯曲边缘64之间形成出口30。
帽60通过沿阀体12的轴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60而安装到阀体12上,并安装成使得帽端部63覆盖泄压口14并且帽壁62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盖17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盖17而组装到阀体12上,使得盖17覆盖帽60并且帽60的切口61与盖17的切口18的位置彼此重合。
参照图12,经由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穿过间隙G流动到出口30。帽端部63的弯曲边缘64的功能是向出口30引导制冷剂气体而不允许制冷剂气体沿阀体12的径向扩散,如图12所示。因此,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调节为朝向出口30。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1)至(4)以及(6)至(8)在当前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同样可以实现,并且将省略对这些效果的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第五优选实施方式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帽25的形状有所改变,而剩余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为方便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元件或零部件同样或类似的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元件或零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出。因此,将省略对这样的元件或零部件的描述而仅仅描述修改。
参照图13,帽70包括:帽壁72,帽壁72能够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并且具有切口71;以及帽端部73,帽端部73与帽壁72相连地形成,以将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转变到与阀体12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帽壁72对应于正六角棱柱形的帽70的外围表面,并且帽端部73对应于帽70的端部。
帽壁72形成为从正六边形的帽端部73的六个边沿垂直于帽端部73的表面的方向延伸。帽壁72具有从正六边形的帽端部73的六个边延伸的帽壁部分72A、72B、72C、72D、72E以及72F,并且通过切除帽壁72的在帽壁部分72E与72F之间的一部分而在帽壁72中形成切口71。切口71相当于形成在帽70的外围表面中的开口。将盖17与帽70组装到一起使得盖17的切口18与帽70的切口71的位置彼此重合,由此形成出口30。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帽70是通过沿阀体12的轴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70而被安装到阀体12上,使得帽端部73覆盖泄压口14并且帽壁72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盖17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盖17而安装到阀体12上,使得盖17从帽70的顶部覆盖安装在阀体12上的帽70,并使得帽70的切口71与盖17的切口18的位置彼此重合。
参照图14,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穿过间隙G流向出口30。由于设置有帽70的形成在帽壁部分72E与72F之间的切口71,因此制冷剂气体通过出口30流出,如图14中的箭头所表示的。因此,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被调节成朝着出口30。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其它有利效果(1)、(3)、(4)以及(6)至(8)在当前第五优选实施方式中同样可以实现,并且将省略对这些效果的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第六优选实施方式不同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在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帽70的形状有所改变,而剩余结构大致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为方便说明,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元件或零部件同样或类似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元件或零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出。因此,将省略对这样的元件或零部件的描述而仅仅描述修改。
参照图15,附图标记80指示帽80,帽80包括帽壁72以及与帽壁72相连的帽端部73,帽壁72中形成有切口71。帽80具有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帽70大致相同的结构。在帽80中,切口71形成在从帽壁部分72E和72F的侧边缘径向地向外延伸的两个引导壁81之间。
帽80通过沿阀体12的轴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80而安装到阀体12上,使得帽端部73覆盖泄压口14并且帽壁72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接合。盖17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盖17而安装到阀体12上,使得盖17从帽80的顶部覆盖在阀体12上的帽80,并使得帽80的切口71与盖17的切口18的位置彼此重合。
参照图16,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穿过间隙G流向出口30。引导壁81直接地连接到在其间形成切口71的帽壁部分72E与72F。通过引导壁81引导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出口30流出,如图16中由箭头所表示的。因此,通过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调向出口30。第六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大致相同有利效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以下将描述对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多种改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首先,盖17(41)和帽25被单独地制成,然后暂时地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帽单元16(40)。随后,将帽单元16(40)安装到阀体12上。可替代地,单独制成的盖17(41)和帽25可以通过点焊而成整体地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帽单元16(40)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从而可有利于泄压阀10的组装过程。此外,可以防止在帽单元16(40)被安装到阀体12上之前帽单元16(40)分离成盖和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首先,盖17(41)和帽25被单独地制成并暂时地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帽单元16(40)。然后,将帽单元16(40)安装到阀体12上。可替代地,可以先将帽25安装到阀体12上,然后可以将盖17(41)安装到阀体12上而覆盖帽25。
根第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在盖壁19(43)中在一对保持臂21(45)的相对侧上形成有能够与阀体12的切除部15接合的单个固定钩24(46)。可替代地,可以在盖壁19(43)中形成一个以上的固定钩24(46)。
根第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帽25通过拉延操作形成。可替代地,帽25可以通过例如机械加工或铸造的任何其它操作形成。可替代地,帽25可以和盖17的情况一样通过弯曲板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帽壁27与帽端部28之间形成小间隙,从而允许制冷剂气体通过这样的间隙泄漏。但是,从泄压阀10排出的大部分制冷剂气体流动通过从泄压口14到出口30穿过间隙G形成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因此,形成了用于防止从泄压口14释放的制冷剂气体冲击外围设备制冷剂气体流动通路。
帽25可以由树脂制成。由树脂制成的帽25易于制造并且在盖端部20与盖壁19之间没有间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间隙G形成在帽25与阀体12之间。可替代地,也可以设置成帽端部28在正常情况下与泄压口14直接接触而不在帽端部28与泄压口14之间形成间隙G,但帽端部28可在从泄压口14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离开泄压口14,由此在帽端部28与泄压口14之间形成间隙G。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弯曲部分54呈平面形。可替代地,弯曲部分54可以具有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一致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R的第二间隙形成在弯曲部分54的表面与阀体12的外周表面23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弯曲部分54用作形成在帽50的开口的边缘中的流动转向板。可替代地,开口可以形成在帽50的弯曲部分54中。如图17所示,在本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在帽90中穿过弯曲部分54形成用作开口的孔91。在这种情况下,孔91与间隙R连通,并且用于制冷剂气体的额外的通路延伸穿过间隙R和孔91形成并形成为允许制冷剂气体流出压缩机。孔91可以形成在弯曲部分54中的任何位置处,制冷剂气体可以穿过孔91。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从帽端部63延伸的弯曲边缘64的轴向长度大于间隙R的轴向长度。可替代地,弯曲边缘64可以形成为其轴向长度小于间隙G的轴向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和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一样,可以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60而将帽60安装到阀体12上,或者帽60可以连接到盖17上然后通过沿阀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于阀体12移动帽60而安装到阀体12上。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10),所述泄压阀(10)包括:
阀体(12),所述阀体(12)包括端部和外围表面(23);
泄压口(14),所述泄压口(14)形成在所述阀体(12)的所述端部中,如果所述压缩机中的压力过度增加,则制冷剂气体通过所述泄压口(14)排出;
帽(25,50,60,70,80,90),所述帽(25,50,60,70,80,90)包括端部(28,53,63,73)和能够与所述阀体(12)的外围表面(23)接合的外围表面(27,52,62,72);以及
盖(17,41),所述盖(17,41)包括端部(28,44)、能够与所述帽(25,50,60,70,80,90)的外围表面(27,52,62,72)接合的外围表面(19,43)、以及能够与所述阀体(12)接合从而防止所述盖(17,41)相对于所述阀体(12)移动的接合部(21,45),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17,41)经由所述帽(25,50,60,70,80,90)安装在所述阀体(12)上的情况下,所述泄压口(14)被所述帽(25,50,60,70,80,90)的端部(28,53,63,73)所覆盖,在所述帽(25,50,60,70,80,90)的端部(28,53,63,73)与所述阀体(12)的端部之间形成与所述泄压口(14)连通的第一间隙(G),并且从所述泄压口(14)穿过所述第一间隙(G)形成用于从所述泄压阀(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路,并且
其中,所述帽(25,50,60,70,80,90)安装在所述盖(17,41)与所述阀体(12)之间而能够沿所述阀体(12)的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形成有开口(18,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17,41)的端部(28,44)与所述盖(17,41)的接合部(21,45)之间测得的所述盖(17,41)的轴向长度(M1)大于所述帽(25,50,60,70,80,90)的外围表面(23)的轴向长度(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帽(25,50,60,70,80,90)的外围表面(27,52,62,72)呈正六角棱柱形,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呈正六角棱柱形,所述盖(17,41)的开口(18,42)通过去除所述盖(17,41)的正六角棱柱形的外围表面(19,43)中的两个相邻侧面而形成,使得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具有四个侧面(19A,19B,19C,19D,43A,43B,43C,43D),所述接合部(21,45)为一对保持臂,所述一对保持臂通过从所述四个侧面(19A,19B,19C,19D,43A,43B,43C,43D)中的分别与所述盖(17,41)的开口(18,42)的相应对边接续的相应两个侧面(19A,19D,43A,43D)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保持臂的远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盖(17,41)的开口(18,42)的所述对边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41)的所述四个侧面(43A,43B,43C,43D)中的所述两个侧面(43A,43D)倾斜成使得所述两个侧面(43A,43D)之间的距离(L4)朝向所述盖(41)的开口(42)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帽(25,50,60,70,80,90)的外围表面(27,52,62,72)形成有开口(26,51,61,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帽(25,50,60,70,80,90)的开口(26,51,61,71)通过去除所述帽(25,50,60,70,80,90)的正六角棱柱形的外围表面(27,52,62,72)中的两个相邻侧面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50)的开口(51)的边缘处形成有流动转向板(54),并且用于制冷剂气体的所述流动通路的方向通过所述流动转向板(54)改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转向板(54)通过弯曲所述帽(50)的端部的在所述帽(50)的开口(51)侧上的一部分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7,41)由金属板制成,并且所述盖(17,41)的端部(20,44)的一部分仅仅在所述盖(17,41)的正六角棱柱形的外围表面(19,43)的一个边处与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接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中、于所述盖(17,41)的外围表面(19,43)的侧棱的端部处形成有固定钩(24,46),所述固定钩(24,46)与所述盖(17,41)的开口(18,42)相对地定位而能够与所述阀体(12)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阀(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17)经由所述帽(50)安装在所述阀体(12)上的情况下,在所述帽(50)的外围表面(52)与所述阀体(12)的外围表面(23)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间隙(G)连通的第二间隙(R)。
CN201210088995.2A 2011-03-31 2012-03-29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Active CN102734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9421 2011-03-31
JP2011079421 2011-03-31
JP2011-180301 2011-08-22
JP2011180301A JP5201248B2 (ja) 2011-03-31 2011-08-22 圧縮機の安全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135A CN102734135A (zh) 2012-10-17
CN102734135B true CN102734135B (zh) 2015-02-11

Family

ID=4595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8995.2A Active CN102734135B (zh) 2011-03-31 2012-03-29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62786B2 (zh)
EP (1) EP2505885B1 (zh)
JP (1) JP5201248B2 (zh)
KR (1) KR101360675B1 (zh)
CN (1) CN102734135B (zh)
BR (1) BR10201200706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9392B2 (ja) * 2013-12-26 2017-08-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6296968B2 (ja) 2014-12-04 2018-03-20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リリーフバルブ
US10781812B2 (en) * 2018-04-30 2020-09-22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Compressor provided with safety relief valve assembly
KR102619908B1 (ko) * 2018-10-01 2024-01-0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
US20230313895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Ernest Lambert Nelson Oil pressure regulator valv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4173A2 (en) * 1995-12-13 1997-07-16 Sanden Corporation Safety relief valve assembly for a fluid displacement apparatus
DE202005014946U1 (de) * 2005-09-22 2006-01-19 Hidde, Axel R., Dr.-Ing. Druckausgleichsverschraubung
CN101981318A (zh) * 2008-08-27 2011-02-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的安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406A (en) * 1898-02-21 1900-01-02 La Verne W Noyes Pump-cylinder with relief-valve.
US1032482A (en) * 1911-04-21 1912-07-16 American Steam Gauge & Valve Mfg Company Safety-valve.
US1482517A (en) * 1923-02-26 1924-02-05 Paul C Swole Signal valve
US2113691A (en) * 1934-07-28 1938-04-12 Baldwin Southwark Corp Compressor
JPS58165212A (ja) 1982-03-26 1983-09-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透明導電膜の形成方法
JP3266985B2 (ja) * 1993-06-14 2002-03-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カーエアコン用圧縮機の安全弁のキャップ
US6796321B2 (en) * 2002-06-19 2004-09-28 Garnder Denver, Inc. Pressure relief valve
JP5115337B2 (ja) * 2008-05-30 2013-01-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遮断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4173A2 (en) * 1995-12-13 1997-07-16 Sanden Corporation Safety relief valve assembly for a fluid displacement apparatus
DE202005014946U1 (de) * 2005-09-22 2006-01-19 Hidde, Axel R., Dr.-Ing. Druckausgleichsverschraubung
CN101981318A (zh) * 2008-08-27 2011-02-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的安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15163A (ja) 2012-11-08
KR101360675B1 (ko) 2014-02-07
US20120247586A1 (en) 2012-10-04
CN102734135A (zh) 2012-10-17
EP2505885B1 (en) 2014-07-09
EP2505885A2 (en) 2012-10-03
KR20120112224A (ko) 2012-10-11
BR102012007062A2 (pt) 2017-10-31
JP5201248B2 (ja) 2013-06-05
EP2505885A3 (en) 2013-05-01
US9062786B2 (en) 201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135B (zh) 用于压缩机的泄压阀
CN107435745B (zh) 具有密封结构的冷却剂控制阀单元
AU703663B2 (en) Safety relief valve assembly for a fluid displacement apparatus
JP4081090B2 (ja) 付属部品の分配支持体を有するターボファンジェットエンジン
CN101061612B (zh) 火花塞
CN110064781B (zh) 切削工具
US20060096291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fuel injector
US9657595B2 (en) Bearing unit of turbo-charger
US20070059188A1 (en) Aerodynamically enhanced bearing housing pocket geometry
US20040064930A1 (en) Method of forming cooling apertures in airfoil-shaped blades
US20140123649A1 (en) Acoustic damping system for a combustor of a gas turbine engine
JP2023529549A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207691624U (zh) 电机、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2402054B1 (ko) 엔진에 구비된 열전달 유체 펌프의 하우징을 폐쇄하기 위한 폐쇄 요소
KR20100066684A (ko) 고압 릴리프 밸브
US10508616B2 (en) Oil flow control for an engine by deflection
CN106224207A (zh) 压缩机及其缸头组件
CN214366591U (zh)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KR20160149381A (ko) 엔진 파편 포집장치
CN211598853U (zh) 一种曲轴密封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CN217737595U (zh) 储液器
WO2013012144A1 (ko) 선박용 대형엔진의 터보차저 컷-오프용 디스크밸브
JP2000179457A (ja) 冷媒圧縮機の圧力弁
KR200379592Y1 (ko) 역류 방지기능을 가지는 고압 고무호스
JP2023000071A (ja) 膨張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